CN211350786U - 电池模组 - Google Patents

电池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50786U
CN211350786U CN202021436519.1U CN202021436519U CN211350786U CN 211350786 U CN211350786 U CN 211350786U CN 202021436519 U CN202021436519 U CN 202021436519U CN 211350786 U CN211350786 U CN 2113507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ircuit board
bus bars
electric connection
row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3651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英旗
胡云锋
曹楷
侯敏
曹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pt Battero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ipu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pu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ipu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3651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507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507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507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壳体、上盖、电芯、汇流排以及电池采集系统,所述壳体与上盖连接后形成容纳空间,所述电芯、汇流排以及电池采集系统设置在容纳空间内部;所述汇流排连接电芯和电池采集系统;所述电池采集系统包括电连接片、接插件、保险丝、NTC传感器以及电路板,所述电连接片、接插件、保险丝、NTC传感器均设置电路板上,电池采集系统通过电连接片连接在汇流排下表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采用电连接片连接在汇流排下表面的方式,能够降低电池模组在高度方向上的尺寸,提高了电池模组内部空间利用率。

Description

电池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为了提升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对动力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在设计动力电池系统过程中,需要考虑充分利用电池箱体有限的空间。
电池模组是组成动力电池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电池模组通常包括多个电池、端板、侧板、输出极座以及将所述多个电池信息采集的连接系统。连接系统大概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最开始是由导线、插件、温度传感器器、环形端子等组成,端子压接在导线上并将端子和温度传感器直接利用紧固件固定在电池极柱上;随着技术的发展,之后便出现通过超声波焊接将导线焊接在汇流排上取代之前的紧固件连接,但是,在电池模组的使用过程中,如果某个电芯失效且防暴阀打开,排出高温气体,导致导线受热熔化,或者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导线外皮受到模组上盖的挤压导致绝缘失效等,容易发生短路风险,造成电芯着火,爆炸等安全问题。同时,传统的线束方案存在安全系数较低的问题,同时工序多而繁杂,且不能自动化生产,装配效率低,严重影响生产;再到目前普遍采用FPC采集电池的电压、温度信息。FPC采集连接系统一般由柔性电路板、接插件、保险丝、NTC、镍片等组成,FPC用于电池采集连接系统能够很大降低短路风险以及提高装配效率。
目前电池采集系统一般是将导电连接片通过激光焊接在汇流排的上方,这样会占用更多的空间,不利于提高电池模组的空间利用率。
公开号为CN110911625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池单元,所述电池单元相互串联;电极输出连接片,设置在所述电池模组的输出端;多个跨接电极连接片,分别将多个所述电池单元中相隔的电池单元连接;邻接电极连接片,将多个所述电池单元中的相邻的所述电池单元连接,通过所述电极输出连接片、所述跨接电极连接片和所述邻接电极连接片以使所述电池模组形成供电通路;所述多个跨接电极连接片以至少两个为一组以绝缘的方式部分重叠贴合设置。通过上述方案,使得该电池模组的应用场景更多样化,有利于提供电池模组的安全性及能量密度。但是,该专利文献的技术方案采用多个跨接电极连接片、邻接电极连接片将电池模组形成通路,电极片排列错综复杂,且无法采集电池模组中电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模组。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壳体、上盖、电芯、汇流排以及电池采集系统,所述壳体与上盖连接后形成容纳空间,所述电芯、汇流排以及电池采集系统设置在容纳空间内部;所述汇流排连接电芯和电池采集系统;
所述电池采集系统包括电连接片、接插件、保险丝、NTC传感器以及电路板,所述电连接片、接插件、保险丝、NTC传感器均设置电路板上,电池采集系统通过电连接片连接在汇流排下表面。
优选地,所述电芯为多个,多个电芯沿着容纳空间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安装在容纳空间内部;
所述汇流排为多个,多个汇流排沿着容纳空间宽度方向排成两排,每排排列多个汇流排,所述两排汇流排中一排连接电芯的正极,另一排连接电芯负极。
优选地,所述电路板设置在两排汇流排之间并沿着容纳空间长度方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电路板为U型,电路板的U型两侧臂分别通过电连接片连接在两排汇流排的下表面。
优选地,所述接插件设置在电路板的端部靠近壳体的位置,插接件作为外部接口能够通过连接线连接到外部电池管理系统。
优选地,所述电路板采用柔性电路板或PCB板。
优选地,所述汇流排为平面结构。
优选地,所述电连接片采用镍片。
优选地,所述电连接片与汇流排下表面通过激光焊接、电阻焊接或超声焊接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壳体、上盖、电芯、汇流排以及电池采集系统,所述壳体与上盖连接后形成容纳空间,所述电芯、汇流排以及电池采集系统设置在容纳空间内部;所述汇流排连接电芯和电池采集系统;
所述电池采集系统包括电连接片、接插件、保险丝、NTC传感器以及电路板,所述电连接片、接插件、保险丝、NTC传感器均设置电路板上,电池采集系统通过电连接片连接在汇流排下表面;
所述电芯为多个,多个电芯沿着容纳空间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安装在容纳空间内部;
所述汇流排为多个,多个汇流排沿着容纳空间宽度方向排成两排,每排排列多个汇流排,所述两排汇流排中一排连接电芯的正极,另一排连接电芯负极;
所述电路板设置在两排汇流排之间并沿着容纳空间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电路板为U型,U型电路板的两侧臂分别通过电连接片连接在两排汇流排的下表面;
所述接插件设置在电路板的端部靠近壳体的位置,插接件作为外部接口能够通过连接线连接到外部电池管理系统;
所述电路板采用柔性电路板或PCB板;
所述汇流排为平面结构;
所述电连接片采用镍片;
所述电连接片与汇流排下表面通过激光焊接、电阻焊接或超声焊接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采用电连接片连接在汇流排下表面的方式,能够降低电池模组在高度方向上的尺寸,提高了电池模组内部空间利用率。
2、本实用新型中汇流排采用平面结构,不再需要在汇流排上冲压凹陷区域,从而减少汇流排加工工序,降低了成本。
3、本实用新型能够对电池模组内电芯的工作状态进行信息采集,包括温度信息、电压信息等等,能够对电芯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去掉上盖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池采集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片与汇流排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沿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平面结构汇流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示出:
1-电路板
2-汇流排
3-电连接片
4-接插件
5-NTC传感器
6-保险丝
7-上盖
8-隔离板
9-电芯
10-端板
11-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如图1-8所示,包括壳体、上盖、电芯、汇流排以及电池采集系统,所述壳体与上盖连接后形成容纳空间,所述电芯、汇流排以及电池采集系统设置在容纳空间内部;所述汇流排连接电芯和电池采集系统;所述电池采集系统包括电连接片、接插件、保险丝、NTC传感器以及电路板,所述电连接片、接插件、保险丝、NTC传感器均设置电路板上,电池采集系统通过电连接片连接在汇流排下表面。
所述壳体包括端板、侧板,端板、侧板以及上盖围成容纳空间,从下至上依次容纳有电芯、电池采集系统、汇流排。
所述电芯为多个,多个电芯沿着容纳空间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安装在容纳空间内部;所述汇流排为多个,多个汇流排沿着容纳空间宽度方向排成两排,每排排列多个汇流排,所述两排汇流排中一排连接电芯的正极,另一排连接电芯负极。
所述电路板设置在两排汇流排之间并沿着容纳空间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电路板为U型,电路板的U型两侧臂分别通过电连接片连接在两排汇流排的下表面。
所述接插件设置在电路板的端部靠近壳体的位置,插接件作为外部接口能够通过连接线连接到外部电池管理系统。优选地,所述接插件与电路板之间具有90度夹角,在壳体的端板处设置有隔离板,所述接插件通过隔离板安装在壳体端板上,所述隔离板用于将接插件与壳体内部的电芯隔离绝缘。
所述电路板采用柔性电路板或PCB板。所述汇流排为平面结构。所述电连接片采用镍片。所述电连接片与汇流排下表面通过激光焊接、电阻焊接或超声焊接连接。
目前电池采集系统一般是将电连接片通过激光焊接在汇流排的上方,而本实用新型将电连接片连接在汇流排的下方,能够降低电池模组在高度方向上的尺寸,为电池模组在电池箱体内部高度方向上的排布提供了更多空间;汇流排是通过模具冲裁出来的,其中有一面会是毛刺面,目前主要是通过激光焊接将汇流排焊接在电芯极柱上,激光焊接工艺要求汇流排与电池极柱接触面平整光滑,所以一般会将汇流排的毛刺面设置为接触面的背面,目前电连接片都是连接在汇流排上面,这就要求汇流排的上表面也需要平整且光滑,即需要汇流排上下表面均光滑,这就需要在汇流排冲裁完后增加去毛刺工艺,而本实用新型将电连接片连接在汇流排的下方,就不需要上表面平整光滑,可以减少汇流排上表面去毛刺环节,这样有效降低汇流排的加工成本;电连接片连接在汇流排下方,汇流排上凹陷区域就可以取消,直接设计成平整式的,这样可进一步减少汇流排加工工序以及原材料从而降低成本。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Claims (10)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上盖、电芯、汇流排以及电池采集系统,所述壳体与上盖连接后形成容纳空间,所述电芯、汇流排以及电池采集系统设置在容纳空间内部;所述汇流排连接电芯和电池采集系统;
所述电池采集系统包括电连接片、接插件、保险丝、NTC传感器以及电路板,所述电连接片、接插件、保险丝、NTC传感器均设置电路板上,电池采集系统通过电连接片连接在汇流排下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为多个,多个电芯沿着容纳空间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安装在容纳空间内部;
所述汇流排为多个,多个汇流排沿着容纳空间宽度方向排成两排,每排排列多个汇流排,所述两排汇流排中一排连接电芯的正极,另一排连接电芯负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设置在两排汇流排之间并沿着容纳空间长度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为U型,电路板的U型两侧臂分别通过电连接片连接在两排汇流排的下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插件设置在电路板的端部靠近壳体的位置,插接件作为外部接口能够通过连接线连接到外部电池管理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采用柔性电路板或PCB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为平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片采用镍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片与汇流排下表面通过激光焊接、电阻焊接或超声焊接连接。
10.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上盖、电芯、汇流排以及电池采集系统,所述壳体与上盖连接后形成容纳空间,所述电芯、汇流排以及电池采集系统设置在容纳空间内部;所述汇流排连接电芯和电池采集系统;
所述电池采集系统包括电连接片、接插件、保险丝、NTC传感器以及电路板,所述电连接片、接插件、保险丝、NTC传感器均设置电路板上,电池采集系统通过电连接片连接在汇流排下表面;
所述电芯为多个,多个电芯沿着容纳空间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安装在容纳空间内部;
所述汇流排为多个,多个汇流排沿着容纳空间宽度方向排成两排,每排排列多个汇流排,所述两排汇流排中一排连接电芯的正极,另一排连接电芯负极;
所述电路板设置在两排汇流排之间并沿着容纳空间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电路板为U型,U型电路板的两侧臂分别通过电连接片连接在两排汇流排的下表面;
所述接插件设置在电路板的端部靠近壳体的位置,插接件作为外部接口能够通过连接线连接到外部电池管理系统;
所述电路板采用柔性电路板或PCB板;
所述汇流排为平面结构;
所述电连接片采用镍片;
所述电连接片与汇流排下表面通过激光焊接、电阻焊接或超声焊接连接。
CN202021436519.1U 2020-07-21 2020-07-21 电池模组 Active CN2113507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36519.1U CN211350786U (zh) 2020-07-21 2020-07-21 电池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36519.1U CN211350786U (zh) 2020-07-21 2020-07-21 电池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50786U true CN211350786U (zh) 2020-08-25

Family

ID=72135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36519.1U Active CN211350786U (zh) 2020-07-21 2020-07-21 电池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50786U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59900A (zh) * 2020-10-27 2021-01-22 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电池包及其电池热失控检测方法
CN112582760A (zh) * 2020-12-25 2021-03-30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数据采集装置及电池模组
CN113130968A (zh) * 2021-04-14 2021-07-16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的制造方法及电池模组
CN113594562A (zh) * 2020-09-29 2021-11-02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电芯、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CN113871771A (zh) * 2021-09-29 2021-12-31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包的模组及电池包
WO2022062608A1 (zh) * 2020-09-27 2022-03-3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电池包和电动车
CN115411463A (zh) * 2022-09-14 2022-11-29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电芯模块和电池包
WO2022261971A1 (zh) * 2021-06-18 2022-12-22 鹏鼎控股(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组件、电池模组及电池组件的制作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62608A1 (zh) * 2020-09-27 2022-03-3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电池包和电动车
CN113594562A (zh) * 2020-09-29 2021-11-02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电芯、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CN112259900A (zh) * 2020-10-27 2021-01-22 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电池包及其电池热失控检测方法
CN112582760A (zh) * 2020-12-25 2021-03-30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数据采集装置及电池模组
CN113130968A (zh) * 2021-04-14 2021-07-16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的制造方法及电池模组
CN113130968B (zh) * 2021-04-14 2023-05-05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的制造方法及电池模组
WO2022261971A1 (zh) * 2021-06-18 2022-12-22 鹏鼎控股(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组件、电池模组及电池组件的制作方法
CN113871771A (zh) * 2021-09-29 2021-12-31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包的模组及电池包
CN113871771B (zh) * 2021-09-29 2024-01-19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包的模组及电池包
CN115411463A (zh) * 2022-09-14 2022-11-29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电芯模块和电池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50786U (zh) 电池模组
CN101960648B (zh) 用于电池模块的电极端子连接构件
CN102822687A (zh) 用于电池模块的电压检测组件和包括该电压检测组件的电池模块
CN210136950U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汽车
CN102804447A (zh) 包括结构新颖的感测构件的电池模块
CN218351664U (zh) 一体化集成排和电池模组
CN212695263U (zh) 一种电池模组结构
CN109950448A (zh) 软包锂电池模组
CN207947332U (zh) 方形电芯模组
CN105556318B (zh) 电压感测组件和包括该电压感测组件的电池模块
CN206820036U (zh) 一种电池组的外壳单元、模块单元及电池包
CN216958413U (zh) 一种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CN209822826U (zh) 一种电池模组的采样装置及电池模组
CN214706124U (zh) 电池包和电动车
CN214068771U (zh) 电池采集模块和电池
CN212934707U (zh) 一种多并多串软包电池模组的电压与温度采集装置
CN117895174A (zh) 锂离子电池模组组装结构
CN209592139U (zh) 软包锂电池模组
CN210040356U (zh) 车载电池模块单元
CN112498267A (zh) 一种高低压集成bdu以及电池箱
CN217334309U (zh) 一种集成式ccs模组
CN220753530U (zh) 一种锂电池采集模组和电池包
CN213692275U (zh) 一种软包电池转接板及软包电池
CN217606994U (zh) 电池采样装置、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CN220774666U (zh) 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集成母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25000 room A205, building C, 205 Binhai 6th Road, Jinhai 2nd Road, Airport New District, Longwan District,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Ruipu Lanjun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25000 room A205, building C, 205 Binhai 6th Road, Jinhai 2nd Road, Airport New District, Longwan District,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RUIPU ENER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