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14427B - 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14427B
CN102414427B CN201080018725.3A CN201080018725A CN102414427B CN 102414427 B CN102414427 B CN 102414427B CN 201080018725 A CN201080018725 A CN 201080018725A CN 102414427 B CN102414427 B CN 1024144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crankshaft
mentioned
cylinder
spar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1872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14427A (zh
Inventor
梶田大辅
北川智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mar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m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3032102&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2414427(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11062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46489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11062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47603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m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ma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4144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144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144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144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51/00Fuel-injection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being operated electrically
    • F02M51/005Arrangement of electrical wires and connections, e.g. wire harness, sockets, plugs; Arrangement of electronic control circuits in or on fuel injection apparatu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1/00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 F02F1/24Cylinder hea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7/00Casings, e.g. crankcases or frames
    • F02F7/006Camshaft or pushrod hous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7/00Casings, e.g. crankcases or frames
    • F02F7/0095Constructing engine cas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55/00Fuel-injection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uel conduits or their venting means; Arrangements of conduits between fuel tank and pump F02M37/00
    • F02M55/02Conduits between injection pumps and injectors, e.g. conduits between pump and common-rail or conduits between common-rail and injectors

Abstract

以在发动机(70)的缸盖罩(160)中确保密封性能且提高缸盖罩(160)的内部的维护性为课题。本发明是具备缸盖罩(160)的发动机(70)的构造,该缸盖罩(160)覆盖缸盖(72)的上方而收容气门机构(163)和喷射器(115)。缸盖罩(160)能分开成下部罩体(161)、和能相对于下部罩体(161)装卸的上部罩体(162)。在下部罩体(161)中,贯穿有向喷射器(115)供给燃料的燃料配管(172),并且安装有对来自缸盖罩(160)外的电力供给进行中继的中继连接器(180)。使配置在缸盖罩(160)内的喷射器电气配线(176)的一端侧与喷射器(115)的端子部(179)相连接。使喷射器电气配线(176)的另一端侧与中继连接器(180)相连接。

Description

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缸盖罩的发动机,该缸盖罩覆盖缸盖的上方而收容气门机构和喷射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缸盖罩构造的一例,公知一种为了进行位于缸盖罩内的喷射器等的维护而能上下分开地构成的构造(参照专利文献1等)。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缸盖罩构造中,在上部罩体的侧壁下部和下部罩体的侧壁上部分别形成有半圆状通槽,该半圆状通槽在将上部罩体覆盖在下部罩体上的状态下成为圆形。并且,以利用各罩体的半圆状通槽从上下方夹持一端侧与喷射器的端子部相连接的喷射器电气配线的另一端侧的状态,将上部罩体用螺栓紧固于下部罩体。
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述的缸盖罩构造中,在向下开口的盖状的缸盖罩的侧壁下部和缸盖的侧壁上部分别形成有半圆状通槽,该半圆状通槽在将缸盖罩覆盖在缸盖上的状态下成为圆形。以利用缸盖罩及缸盖的半圆状通槽从上下方夹持向喷射器供给燃料的燃料配管的中途部的状态,将缸盖罩用螺栓紧固在缸盖上。
也就是说,在专利文献1、2中均公开了利用上下的罩体或缸盖罩和缸盖从上下方夹持地固定需向缸盖罩内配置布线或配管的构件的结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7425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1325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2中,均在上下的罩体、或缸盖罩与缸盖的抵接部分形成有半圆状通槽,因此该半圆状通槽的部分的密封性能构成问题。特别是在进行了维护后,在用螺栓紧固上部罩体或缸盖罩时,必须使嵌装于喷射器电气配线或燃料配管的密封用密封件与半圆状通槽恰好地嵌合,在操作性的方面有改良的余地。
因此,本发明的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对这些现状进行研究而实施了改善后的发动机的缸盖罩构造。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发动机具有覆盖缸盖的上方而收容气门机构和喷射器的缸盖罩,上述缸盖罩分开成下部罩体和能相对于该下部罩体装卸的上部罩体,在上述下部罩体上,贯穿有向上述喷射器供给燃料的燃料配管,并且安装有对来自上述缸盖罩外的电力供给进行中继(日文:中継)的中继连接器,配置在上述缸盖罩内的喷射器电气配线的一端侧与上述喷射器的端子部相连接,上述喷射器电气配线的另一端侧与上述中继连接器相连接。
技术方案2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动机的基础上,上述下部罩体上的上周缘部的高度位置设定为与构成上述气门机构的摇臂或气门横臂(valve bridge)的上端相同或低于该上端的高度位置。
技术方案3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发动机的基础上,在上述缸盖罩内,沿上述发动机的曲柄轴方向延伸的电气配线引导件配置在比上述气门机构靠上方的位置,上述喷射器电气配线的中途部载置且固定在上述电气配线引导件上。
技术方案4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的基础上,该发动机具备:曲柄转角检测部件,其检测曲柄轴的旋转角;旋转角检测部件,其检测与上述曲柄轴联动地旋转的旋转轴的旋转角,该发动机根据上述曲柄转角检测部件和上述旋转角检测部件的检测信息,执行每个气缸的燃料喷射和点火,配置在进气歧管的近旁的燃料供给泵具有作为上述旋转轴的泵轴,在上述泵轴上设有泵轴用脉冲发生器,在上述泵轴用脉冲发生器的外周侧的附近配置有上述旋转角检测部件。
技术方案5的发明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动机的基础上,在缸体的一侧部配置有齿轮箱,该齿轮箱收容上述曲柄轴上的曲柄齿轮、上述泵轴上的泵齿轮、和与上述曲柄齿轮及上述泵齿轮啮合的空转齿轮,上述泵轴用脉冲发生器以与上述齿轮箱内的上述泵齿轮一体旋转的方式安装于该泵齿轮上。
技术方案6的发明在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动机的基础上,在上述齿轮箱上以与上述泵轴用脉冲发生器相对峙的方式形成有用于安装上述旋转角检测部件的插入部。
技术方案7的发明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动机的基础上,在缸体的另一侧部配置有与上述曲柄轴一体旋转的飞轮,在上述飞轮的外周侧沿上述飞轮的厚度方向彼此从相反侧嵌入固定有起动器用的齿圈(ring gear)、和针对上述曲柄转角检测部件的曲柄轴用脉冲发生器。
发明的效果
采用技术方案1的发明,发动机具有覆盖缸盖的上方而收容气门机构和喷射器的缸盖罩,上述缸盖罩能够分开成下部罩体和能相对于该下部罩体装卸的上部罩体,在上述下部罩体上贯穿有向上述喷射器供给燃料的燃料配管,并且安装有对来自上述缸盖罩外的电力供给进行中继的中继连接器,配置在上述缸盖罩内的喷射器电气配线的一端侧与上述喷射器的端子部相连接,上述喷射器电气配线的另一端侧与上述中继连接器相连接,因此,不仅不用卸下上述燃料配管,也不用卸下上述喷射器电气配线和上述中继连接器地,能够装卸上述上部罩体。因而,起到进一步提高上述缸盖罩的开闭作业、上述缸盖罩内部的维护作业的操作性的效果。而且,上述燃料配管、上述中继连接器的贯穿的部分的密封状态不会在每次装卸上述上部罩体时发生改变,因此也有能够用简单的密封构造确保上述缸盖罩的密闭性(气密性和液密性)的优点。
采用技术方案2的发明,上述下部罩体上的上周缘部的高度位置设定为与构成上述气门机构的摇臂或气门横臂的上端相同或低于该上端的高度位置,因此,在卸下上述上部罩体而开放上述缸盖罩的上部时,上述摇臂、上述气门横臂体现为容易接触(容易调整)的状态。因而,具有能够简单地进行上述摇臂和上述气门横臂的间隙调整的这样的维护作业,更进一步地提高上述缸盖罩内部的维护性的效果。
采用技术方案3的发明,在上述缸盖罩内,沿上述发动机的曲柄轴方向延伸的电气配线引导件配置在比上述气门机构靠上方的位置,上述喷射器电气配线的中途部载置且固定在上述电气配线引导件上,因此由于存在上述电气配线引导件,所以容易分辨上述喷射器电气配线的布线路径。因而,起到提高上述喷射器电气配线的组装操作性的效果。另外,由于上述喷射器电气配线载置在位于比上述气门机构靠上方的位置的上述电气配线引导件上,因此上述喷射器电气配线与上述气门机构分开地位于上述气门机构的上方。因而,也有能够可靠地防止上述喷射器电气配线干涉上述气门机构的动作的可能性的优点。
采用技术方案4的发明,发动机具备:曲柄转角检测部件,其检测曲柄轴的旋转角;旋转角检测部件,其检测与上述曲柄轴联动地旋转的旋转轴的旋转角,发动机根据上述曲柄转角检测部件和上述旋转角检测部件的检测信息,执行每个气缸的燃料喷射和点火,配置在进气歧管的近旁的燃料供给泵具有作为上述旋转轴的泵轴,在上述泵轴上设有泵轴用脉冲发生器,在上述泵轴用脉冲发生器的外周侧的附近配置有上述旋转角检测部件,因此,上述旋转角检测部件靠近并位于上述发动机中温度比较低的进气歧管设置侧。换言之,与上述曲柄转角检测部件的这样的其他电子零件和驱动器类构件一并,包括上述旋转角检测部件在内,都集中配置在上述发动机的进气歧管设置侧。因此,起到能够避免由上述发动机的热对上述旋转角检测部件产生不良影响的效果。另外,能够紧凑地集中电装用的电气配线类部件,因此能够对组装作业(连接作业)的高效化做出贡献。
采用技术方案5的发明,在缸体的一侧部配置有齿轮箱,该齿轮箱收容上述曲柄轴上的曲柄齿轮、上述泵轴上的泵齿轮、和与上述曲柄齿轮及上述泵齿轮啮合的空转齿轮,上述泵轴用脉冲发生器以与上述齿轮箱内的上述泵齿轮一体旋转的方式安装于该泵齿轮上,因此,除了技术方案4的效果以外,还能通过更换上述空转齿轮,简单地以与上述曲柄轴相等的速度驱动上述燃料供给泵、或以上述曲柄轴的1/2速度驱动上述燃料供给泵。因此,起到能够提高上述发动机的结构上的通用性的效果。
采用技术方案6的发明,在上述齿轮箱上以与上述泵轴用脉冲发生器相对峙的方式形成有用于安装上述旋转角检测部件的插入部,因此,能够从上述齿轮箱的外侧将上述旋转角检测部件安装于上述插入部,使组装作业简单化。因而,连同技术方案4、5的效果,起到能够帮助提高在发动机生产线上的操作性以及帮助减少工序的效果。
采用技术方案7的发明,在缸体的另一侧部配置有与上述曲柄轴一体旋转的飞轮,在上述飞轮的外周侧沿上述飞轮的厚度方向彼此从相反侧嵌入固定有起动器用的齿圈、和针对上述曲柄转角检测部件的曲柄轴用脉冲发生器,因此,即使在例如上述发动机的检查阶段,也能在将上述齿圈安装在上述飞轮上后直接简单地定位修正上述曲柄轴用脉冲发生器。因而,起到提高上述曲柄轴用脉冲发生器的修正作业的操作性的效果。另外,能够分别独立地设定上述曲柄轴用脉冲发生器的内径和上述齿圈的内径,因此也有提高飞轮形状等的设计的自由度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柴油发动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柴油发动机的进气歧管设置侧的侧视图。
图3是柴油发动机的排气歧管设置侧的侧视图。
图4是柴油发动机的飞轮设置侧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5是柴油发动机的冷却风扇设置侧的侧视图。
图6是柴油发动机的俯视图。
图7是柴油发动机的燃料系统说明图。
图8是表示柴油发动机的齿轮系的侧视图。
图9是图8的局部放大侧视图。
图10是图9的X-X剖视图。
图11是飞轮的放大主视图。
图12是图11的XII-XII剖视图。
图13是省略了上部罩体的状态的柴油发动机上部的立体图。
图14是省略了上部罩体的状态的柴油发动机上部的俯视图。
图15是图14的XV-XV剖视图。
图16是拖拉机的侧视图。
图17是拖拉机的俯视图。
图18是普通型联合收割机的侧视图。
图19是普通型联合收割机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后得到的实施方式。另外,在与图1至图15的柴油发动机相关的说明中,将柴油发动机的进气歧管设置侧视作“右侧”,将排气歧管设置侧视作“左侧”,为了方便说明,将该“右侧”和“左侧”视作柴油发动机的四方及上下的位置关系的基准。
(1)柴油发动机的整体构造
首先,主要参照图1至图6说明柴油发动机70的整体构造。实施方式的柴油发动机70是4气缸型的发动机,在柴油发动机70的缸盖72的左侧面配置有排气歧管71。在缸盖72的右侧面配置有进气歧管73。缸盖72搭载在内置有曲柄轴74和活塞(省略图示)的缸体75上。使曲柄轴74的前后顶端部分别自缸体75的前后两侧面突出。在缸体75的前表面侧设有冷却风扇76。自曲柄轴74的前端侧经由V型带77向冷却风扇76传递转矩。
如图1至图4所示,在缸体75的后表面上固定安装有飞轮外壳78。在飞轮外壳78内配置有飞轮79。飞轮79轴支承于曲柄轴74的后端侧。飞轮79能够与曲柄轴74一体地旋转。将柴油发动机70的动力经由飞轮79输出到后述的拖拉机201或普通型联合收割机300这样的作业车辆的驱动部。
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飞轮79的外周侧沿飞轮79的厚度方向彼此从相反侧嵌入固定有环状的曲柄轴用脉冲发生器134、和起动器(电动机)138用的齿圈135。在该情况下,飞轮79的外周面中厚度方向的中央部向半径外侧突出,形成阶梯状(向外的凸状)的卡合台阶部133。在卡合台阶部133中远离缸体75的表面侧以压入或热套的方式安装有曲柄轴用脉冲发生器134。在靠近缸体75的里面侧以压入或热套的方式安装有齿圈135。
在曲柄轴用脉冲发生器134的外周面形成有每隔规定的曲柄转角(旋转角)排列的作为被检测部的输出突起134a。在曲柄轴用脉冲发生器134的外周面中与例如第1或第4气缸的上止点(TDC)相对应的部分形成有缺齿部134b。在曲柄轴用脉冲发生器134的外周侧的附近,以与输出突起134a和缺齿部134b相对峙的方式配置有作为曲柄转角检测部件的曲柄转角传感器136。曲柄转角传感器136用于检测曲柄轴74的曲柄转角(旋转角),随着曲柄轴74的旋转,曲柄轴用脉冲发生器134的输出突起134a通过该曲柄轴74的近旁,从而输出曲柄转角信号。实施方式的曲柄转角传感器136能装卸地安装在传感器插入部137(参照图2)上,该传感器插入部137形成在飞轮外壳78的上部右侧。
在飞轮外壳78的左侧安装有在输出轴上具有小齿轮(省略图示)的起动器(电动机)138。起动器138的小齿轮与飞轮79的齿圈135啮合。在柴油发动机70启动时,利用起动器138的旋转动力使飞轮79的齿圈135旋转,从而使曲柄轴74开始旋转(执行所谓的转动曲柄轴(cranking))。
在曲柄轴用脉冲发生器134中远离缸体75的侧面,例如在缺齿部134b的部位标注有作为定位的标记的划线K1,另一方面在飞轮79中远离缸体75的表面侧的周缘部标注有与曲柄轴用脉冲发生器侧的划线K1相对应的划线K2。在将曲柄轴用脉冲发生器134安装在飞轮79的卡合台阶部133上时,通过将两划线K1、K2对齐成直线状,能够简单地决定曲柄轴用脉冲发生器134相对于飞轮79的卡合台阶部133的位置。
另外,设置划线K1、K2的位置并不现定于上述例子,例如也可以设在曲柄轴用脉冲发生器134中与缺齿部134b相邻的任一方的输出突起134a的部位、和飞轮79的与该部位相对应的周缘部。当划线K1、K2位于缺齿部134b的近旁时,容易目视确认,因此优选。
当以上述方式构成时,在缸体75的另一侧部(后表面侧)配置有与曲柄轴74一体旋转的飞轮79,在飞轮79的外周侧沿飞轮79的厚度方向彼此从相反侧嵌入固定有起动器138用的齿圈135、和针对曲柄转角检测部件136的曲柄轴用脉冲发生器134,因此,即使在例如柴油发动机70的检查阶段,也能在将齿圈135安装到飞轮79上后直接简单地定位修正曲柄轴用脉冲发生器134。因而,提高曲柄轴用脉冲发生器134的修正作业的操作性。另外,能够分别独立地设定曲柄轴用脉冲发生器134的内径和齿圈135的内径,因此提高飞轮79形状等的设计自由度。
此外,对准划线K1、K2地将曲柄轴用脉冲发生器134安装在飞轮79上,因此在安装曲柄轴用脉冲发生器134时,不需要定位专用的工具,能够目视简单地对位,安装作业的操作性较好。另外,即使曲柄轴用脉冲发生器134的安装位置偏离,也能目视检查及确认,也能提高检查作业的操作性。
另外,在缸体75的下表面上配置有油盘81。在缸体75的左右侧面和飞轮外壳78的左右侧面上分别设有发动机支脚安装部82。在各发动机支脚安装部82上用螺栓紧固有具有防振橡胶的发动机支脚体83。柴油发动机70借助各发动机支脚体83防振支承于上述作业车辆的发动机支承底座84。
如图1、图2、图4和图6所示,空气滤清器(省略图示)借助构成EGR装置91(排气再循环装置)的收集器92与进气歧管73的入口侧相连结。利用空气滤清器除尘及净化了的外部气体经由EGR装置91的收集器92被输送到进气歧管73中,然后供给到柴油发动机70的各气缸中。
如图1、图2、图4和图6所示,EGR装置91包括:收集器(EGR主体壳体)92,其将柴油发动机70的再循环排气(来自排气歧管71的EGR气体)和新空气(来自空气滤清器的外部空气)混合而供给到进气歧管73中;再循环排气管95,其经由EGR冷却器94与排气歧管71相连接;EGR阀96,其使收集器92与再循环排气管95相连通。
采用上述结构,自空气滤清器向收集器92内供给外部空气,另一方面自排气歧管71经由EGR阀96向收集器92内供给EGR气体(自排气歧管71排出的排气的一部分)。当来自空气滤清器的外部空气和来自排气歧管71的EGR气体在收集器92内混合后,收集器92内的混合气体被供给到进气歧管73中。即,自柴油发动机70排出到排气歧管71中的排气的一部分自进气歧管73回流到柴油发动机70中,从而使高负荷运转时的最高燃烧温度下降,降低来自柴油发动机70的NOx(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如图1和图3至图6所示,在缸盖72的左侧面安装有涡轮增压器100。涡轮增压器100包括内置有涡轮(省略图示)的涡轮壳体101、和内置有鼓风机叶轮(省略图示)的压缩机壳体102。排气歧管71与涡轮壳体101的排气进入管105相连接。后尾管借助消声器或柴油微粒过滤器等与涡轮壳体101的排气排出管103相连接,该结构未图示。即,自柴油发动机70的各气缸排出到排气歧管71中的排气经由涡轮增压器100等自后尾管排放到外部。
另一方面,空气滤清器的供气排出侧借助供气管104与压缩机壳体102的供气进入侧相连接。进气歧管73借助增压管108与压缩机壳体102的供气排出侧相连接。即,利用空气滤清器除尘了的外部气体自压缩机壳体102经由增压管108供给到柴油发动机70的各气缸中。
(2)共轨系统和柴油发动机的燃料系统构造
接下来,参照图1至图7说明共轨系统117和柴油发动机70的燃料系统构造。如图1、图2、图6和图7所示,燃料箱118借助共轨系统117和燃料供给泵116与设在柴油发动机70中的4气缸量的各喷射器115相连接。各喷射器115具有电磁开闭控制型的燃料喷射阀119。共轨系统117具有圆筒状的共轨120。
如图1、图2、图6和图7所示,燃料箱118借助燃料过滤器121和低压管122与燃料供给泵116的吸入侧相连接。燃料箱118内的燃料经由燃料过滤器121和低压管122被吸入到燃料供给泵116中。实施方式的燃料供给泵116配置在进气歧管73的近旁。详细而言,设在缸体75的右侧面侧(进气歧管73设置侧)且进气歧管73的下方。另一方面,共轨120借助高压管123与燃料供给泵116的喷出侧相连接。另外,4气缸量的各喷射器115借助4根燃料喷射管126分别与共轨120相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燃料箱118的燃料被燃料供给泵116加压输送到共轨120,高压的燃料贮存在共轨120中。分别对各燃料喷射阀119进行开闭控制,从而将共轨120内的高压的燃料自各喷射器115喷射到柴油发动机70的各气缸中。即,通过对各燃料喷射阀119进行电子控制,高精度地控制自各喷射器115供给的燃料的喷射压力、喷射时期和喷射时长(喷射量)。因而,能够减少来自柴油发动机70的氮氧化物(NOx),并且能够减轻柴油发动机70的噪声振动。
另外,如图7所示,燃料供给泵116借助燃料返回管129与燃料箱118相连接。共轨返回管131借助对共轨120内的燃料的压力进行限制的返回管连接器130与圆筒状的共轨120的长度方向的端部相连接。即,燃料供给泵116的剩余燃料和共轨120的剩余燃料经由燃料返回管129和共轨返回管131被回收到燃料箱118内。
(3)柴油发动机的齿轮系构造和气缸辨别构造
接下来,参照图4、图5和图8至图10说明柴油发动机70的齿轮系构造和气缸辨别构造。首先,简单说明下以往的气缸辨别构造。以往,在搭载于车辆的发动机中,利用与曲柄轴的旋转相对应地自曲柄转角传感器输出的曲柄转角信号、和与凸轮轴的旋转相对应地自凸轮转角传感器输出的凸轮转角信号的组合,进行气缸辨别,根据该气缸辨别结果执行每个气缸的燃料喷射及点火。利用这样的每个气缸的燃料喷射及点火,驱动发动机(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4-44440号公报)。这里,气缸辨别是指特定发动机中的1个循环(720°CA)内的曲柄轴的曲柄转角(旋转位置)。
在这种发动机中,在曲柄轴方向的一侧部(为了方便说明,称作发动机的后表面侧)配置有与曲柄轴一体旋转的飞轮。并且,在安装在飞轮上的曲柄轴用脉冲发生器的外周侧附近配置有曲柄转角传感器。随着曲柄轴的旋转,曲柄轴用脉冲发生器的被检测部通过曲柄转角传感器的近旁,从而曲柄转角传感器输出曲柄转角信号。
另外,在发动机的前表面侧(曲柄轴方向的另一侧部)配置有:曲柄齿轮,其固定在曲柄轴上;凸轮齿轮,其固定在凸轮轴上。通过使凸轮齿轮和凸轮轴与曲柄齿轮联动地旋转,驱动与凸轮轴相关联的气门机构,使发动机的进气阀、排气阀进行开闭工作。在安装于凸轮齿轮的凸轮轴用脉冲发生器的外周侧的附近配置有凸轮转角传感器。随着凸轮轴的旋转,凸轮轴用脉冲发生器的被检测部通过凸轮转角传感器的近旁,从而使凸轮转角传感器输出凸轮转角信号。
近年来的发动机为了应对效率佳的驱动、排气对策等,利用各种传感器、控制器等电子零件进行电子控制。这些电子零件、利用该电子零件进行工作控制的驱动器类部件为了尽量避免由发动机的热量引发的不良影响,通常集中配置在发动机中温度比较低的右侧面侧(进气歧管设置侧)。另外,在发动机的右侧面侧配置有用于向发动机供给燃料的燃料供给泵。起始自燃料供给泵的燃料供给路径也设在发动机的右侧面侧。另一方面,在燃料供给路径位于发动机的右侧面侧的关系上,挨近发动机的前表面侧中靠近左侧面的位置(靠近排气歧管设置侧的位置)地配置凸轮齿轮和凸轮轴。因此,凸轮转角传感器也位于发动机的前表面侧中靠近左侧面的位置。
于是,凸轮转角传感器位于发动机中温度比较高的部位,因此存在容易受到由发动机的热量引发的不良影响的问题。另外,由于凸轮转角传感器与其他电子零件分开配置,因此不得不加长与凸轮转角传感器相连的电气配线。而且,多在具有凸轮齿轮、曲柄齿轮的发动机的正面侧设有冷却风扇、风扇皮带。因而,与凸轮转角传感器相连的电气配线必须避开冷却风扇、风扇皮带,并且必须布线至发动机的右侧面侧(进气歧管设置侧),在布线操作性的方面有改良的余地。另外,为了将电气配线围绕在凸轮转角传感器上,也必须考虑到针对该电气配线的夹持零件的配置方式及个数,成为成本增加的一个原因。
以下说明的气缸辨别构造是研究上述的现状后实施了改善的构造。如图5和图8至图10所示,在缸体75的前表面侧固定有由壳体盖141和壳体主体142构成的两分割状的齿轮箱140。实施方式的齿轮箱140位于能旋转地轴支承冷却风扇75的风扇轴85的下方。
自缸体75的前表面突出的曲柄轴74的前端侧贯穿齿轮箱140的壳体主体142。在曲柄轴74的前方前端部固定安装有曲柄齿轮143。在缸体75内能旋转地轴支承有与曲柄轴74的旋转轴心平行状地延伸的凸轮轴144。实施方式的凸轮轴144挨近缸体75的内部中靠近左侧面的位置(靠近排气歧管71设置侧的位置)地配置。凸轮轴144的前端侧与曲柄轴74同样,贯穿齿轮箱140的壳体主体142。在凸轮轴144的前方前端部固定安装有凸轮齿轮145。
设在柴油发动机70的右侧面侧的燃料供给泵116具有与曲柄轴74的旋转轴心平行状地延伸的作为旋转轴的泵轴146。泵轴146的前端侧与曲柄轴74及凸轮轴144同样,贯穿齿轮箱140的壳体主体142。在泵轴146的前方前端部固定安装有泵齿轮147。
在壳体主体142中由曲柄轴74、凸轮轴144和泵轴146围成的部位设有与曲柄轴74的旋转轴心平行状地延伸的空转轴148。空转轴148贯穿壳体主体142而固定在缸体75的前表面上。在空转轴148上能旋转地轴支承有空转齿轮149。空转齿轮149与曲柄齿轮143、凸轮齿轮145和泵齿轮147这三个齿轮啮合。曲柄轴74的旋转动力自曲柄齿轮143经由空转齿轮149传递给凸轮齿轮145及泵齿轮147这两方。因此,凸轮轴144及泵轴146与曲柄轴74联动地旋转。在实施方式中,以曲柄轴74每旋转2圈,凸轮轴144及泵轴146旋转1圈的方式,设定各齿轮143、145、147、149间的传动比。
在该情况下,使凸轮齿轮145和凸轮轴144与连同曲柄轴74一并旋转的曲柄齿轮143联动地旋转,驱动与凸轮轴144相关联地设置的气门机构163(参照图13至图15),从而使设在缸盖72上的进气阀164、排气阀165(参照图13至图15)进行开闭工作。另外,使泵齿轮147和泵轴146与曲柄齿轮143联动地旋转,驱动燃料供给泵116,从而将燃料箱118的燃料加压输送给共轨120,将高压的燃料贮存在共轨120中。
如图8至图10详细所示,在泵齿轮147中的壳体盖141侧的侧面上,以与泵齿轮147一体旋转的方式用螺栓紧固有环形盘状的泵轴用脉冲发生器150。在泵轴用脉冲发生器150的外周面每隔90°(每隔180°曲柄转角)形成有作为被检测部的输出突起150a。并且,在泵轴用脉冲发生器150的圆周面中例如与第1气缸的上止点相对应的输出突起150a的正前方(旋转上游侧)形成有额外齿150b。在泵轴用脉冲发生器150的外周侧的附近以与输出突起150a及额外齿150b相对峙的方式配置有作为旋转角检测部件的泵轴旋转角传感器151。泵轴旋转角传感器151用于检测泵轴146的旋转角,随着泵轴146的旋转,泵轴用脉冲发生器150的输出突起150a和额外齿150b通过其近旁,从而输出旋转角信号。
与曲柄轴74的旋转相对应地自曲柄转角传感器136输出的曲柄转角信号、和与泵轴146的旋转相对应地自泵轴旋转角传感器151输出的旋转角信号输入到控制器(省略图示)中。控制器根据各信号运算气缸辨别以及曲柄转角,根据运算结果对各燃料喷射阀119进行电子控制(执行每个气缸的燃料喷射以及点火)。结果,能够高精度地控制自各喷射器115供给的燃料的喷射压力、喷射时期和喷射时长(喷射量)。
实施方式的泵轴旋转角传感器151能装卸地安装于插入部152,该插入部152形成在齿轮箱140的左侧部。在该情况下,在壳体盖141的左侧部形成有贯穿于齿轮箱140的内外的通孔153。泵轴旋转角传感器151自外侧插入固定在该通孔153中。壳体盖141中形成有通孔153的部分构成插入部152。
在以上述方式构成时,发动机70包括:曲柄转角检测部件136,其检测曲柄轴74的曲柄转角(旋转角);旋转角检测部件151,其检测与曲柄轴74联动地旋转的旋转轴的旋转角,发动机70根据曲柄转角检测部件136和旋转角检测部件151的检测信息,执行每个气缸的燃料喷射及点火,配置在进气歧管73的近旁的燃料供给泵116具有作为旋转轴的泵轴146,在泵轴146上设有泵轴用脉冲发生器150,在泵轴用脉冲发生器150的外周侧的附近配置有旋转角检测部件151,因此,旋转角检测部件151靠近发动机70中温度比较低的进气歧管73设置侧。换言之,与曲柄转角检测部件136的这样的其他电子零件和驱动器类部件一并,包括旋转角检测部件151在内,都集中配置在发动机70的进气歧管73设置侧。因此,能够避免由发动机70的热量引发对旋转角检测部件151产生不良影响。另外,能够紧凑地收纳电装用的电气配线类部件,因此能够对组装作业(连接作业)的高效化做出贡献。
另外,在缸体75的一侧部(前表面侧)配置有齿轮箱140,该齿轮箱140收容曲柄轴74上的曲柄齿轮143、泵轴146上的泵齿轮147、和与曲柄齿轮143及泵齿轮147啮合的空转齿轮149,泵轴用脉冲发生器150以与齿轮箱140内的泵齿轮147一体旋转的方式安装于该泵齿轮147上,因此,除了上述效果以外,还能通过更换空转齿轮149,简单地与曲柄轴74等速地驱动燃料供给泵116、或以曲柄轴74的1/2速度驱动燃料供给泵116旋转。因此,提高发动机70的结构上的通用性。
此外,在齿轮箱140中以与泵轴用脉冲发生器150相对峙的方式形成有供旋转角检测部件151安装的插入部152,因此能够从齿轮箱140的外侧将旋转角检测部件151安装在插入部152中,使组装作业简单化。因而,连同上述效果,能够帮助提高发动机生产线上的操作性以及帮助减少工序。
(4)柴油发动机的上部构造
接下来,参照图13至图15说明柴油发动机70的详细的上部构造。如图13至图15所示,柴油发动机70中的缸盖72的上表面由缸盖罩160覆盖。缸盖罩160能上下分开成围墙状的下部罩体161、和能相对于该下部罩体161装卸的向下开口的盖状的上部罩体162。缸盖罩160内部的空间形成摇臂室。实施方式的下部罩体161用螺栓紧固于缸盖72的上表面。上部罩体162用螺栓紧固于下部罩体161的侧壁。在缸盖72内配置有与凸轮轴144相关联的气门机构163,并且,构成喷射器115的燃料喷射阀119(在实施方式中为4气缸量)以直立状态配置在缸盖72内。此外,在缸盖72内与各气缸相对应地设有进气阀164和排气阀165。实施方式的柴油发动机70是每个气缸具有2个进气阀164和2个排气阀165的4阀型的柴油发动机。
另外,柴油发动机70是OHV(顶置气门,overhead valve)型的发动机,气门机构163包括:推杆166,其利用设在凸轮轴144上的进气排气凸轮(省略图示)上下动作;摇臂167,其利用推杆166的上下动作绕位于缸盖罩160内的横长的摇臂轴168摆动。推杆166的上端侧贯穿缸盖72而向缸盖罩160内突出。并且,推杆166的上端侧与摇臂167的一端侧相连结。摇臂167的另一端侧借助气门横臂169与2个进气阀164(或2个排气阀165)抵接。利用凸轮轴144的旋转使推杆166上下动作,各摇臂167绕摇臂轴168摆动,从而各气缸的进气阀164的组和排气阀165的组进行开闭工作。实施方式的摇臂167在各气缸的进气阀164的组和排气阀165的组上各设有1个。即,在1个气缸中设有2个摇臂167(共8个)。
每个气缸的燃料喷射阀119位于由与该燃料喷射阀119相对应的进气阀164的组和排气阀165的组围成的中央部分。利用螺栓紧固在缸盖72的上表面上的阀按压体170从上方按压固定燃料喷射阀119。利用对摇臂轴168进行轴支承的轴承体171从下方支承阀按压体170中与燃料喷射阀119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各阀按压体170位于各气缸中的进气阀164用的摇臂167与排气阀165用的摇臂167之间。
另外,用于自外部供给高压的燃料的燃料配管172与每个气缸的燃料喷射阀119相连接。燃料配管172贯穿下部罩体161中进气歧管73设置侧的侧壁而与各燃料喷射阀119相连通。实施方式的燃料配管172包括:高压密封构件173,其贯穿下部罩体161中进气歧管73设置侧的侧壁;燃料喷射管126,其连接高压密封构件173和共轨120。自燃料喷射阀119的中途部突出的接收喷嘴部174与高压密封构件173的前端部(向下部罩体161内突出的端部)嵌合。高压密封构件173紧紧地插入固定在下部罩体161中的进气歧管73设置侧的侧壁的贯穿部分,可靠地密封上述贯穿部分。此外,每个气缸的燃料喷射阀119借助阀燃料返回管175彼此相连接,使多余的燃料经过阀燃料返回管175返回到燃料箱118侧。
在缸盖罩160内,俯视看去夹着各燃料喷射阀119在燃料配管172的相反侧配置有用于向各燃料喷射阀119供电的喷射器电气配线176。朝向各燃料喷射阀119的分支电气配线177分别自喷射器电气配线176的中途部及一端侧延伸。在分支电气配线177的前端侧设有以+极和-极构成1组的接线头178。各接线头178与端子部179相连接,该端子部179设在与各接线头178相对应的燃料喷射阀119的上端部。
喷射器电气配线176的另一端侧自下部罩体161的内部侧与贯穿下部罩体161中的进气歧管73设置侧的侧壁的中继连接器180相连接。中继连接器180用于对自缸盖罩160外向各燃料喷射阀119进行的电力供给进行中继。实施方式的中继连接器180紧紧地插入固定在下部罩体161中的进气歧管73设置侧的侧壁中靠近冷却风扇76的贯穿部分,可靠地密封上述贯穿部分。实施方式的喷射器电气配线176以自中继连接器180绕过靠近冷却风扇76的燃料喷射阀119的周围而沿摇臂轴168延伸的方式配置。因而,在缸盖罩160内,各燃料喷射阀119(喷射器115)、喷射器电气配线176和中继连接器180被单元化。
与控制器相连的外部电气配线能装卸地与在中继连接器180中自下部罩体161向外侧突出的外端侧相连接,该结构未详细图示。因而,不用将喷射器电气配线176的另一端侧向缸盖罩160外拉出,在缸盖罩160内完成针对各燃料喷射阀119的布线构造。自控制器经过了外部电气配线的电力(控制信号)经由中继连接器180和喷射器电气配线176传输到各燃料喷射阀119,对这些各燃料喷射阀119进行电子控制(执行每个气缸的燃料喷射和点火)。
在下罩体161的内周侧,在俯视看去夹着各燃料喷射阀119在燃料配管172的相反侧安装有沿摇臂轴168(柴油发动机70的曲柄轴74方向)延伸的电气配线引导件181。实施方式的电气配线引导件181具有向下延伸的多个分支腿182,另一方面,在下部罩体161中的进气歧管73设置侧的侧壁上形成有向内突出的多个加强筋183。各分支腿182的下端部螺纹固定在与各分支腿182相对应的加强筋183的上端面。喷射器电气配线176的中途部以沿横长部延伸的姿势载置在电气配线引导件181的横长部上,且例如利用捆束带(省略图示)等固定。
各分支腿182的上下长度较长地形成为使电气配线引导件181的横长部位于各阀按压体170的上方的程度。因此,喷射器电气配线176与气门机构163分开地位于气门机构163的上方,喷射器电气配线176不会干涉气门机构163的动作。另外,如图15中详细所示,下部罩体161中的侧壁的上周缘部161a的高度位置设定在与构成气门机构163的摇臂167或气门横臂169的上端相同,或低于该上端的高度位置。换言之,下部罩体161的侧壁的上下高度H设定为:侧视看去在卸下了上部罩体162的状态下,使摇臂167或气门横臂169的上端暴露出的程度的尺寸。
因而,当卸下上部罩体162而开放缸盖罩160(摇臂室)的上部时,摇臂167、气门横臂169体现为容易接触(容易调整)的状态,能够简单地进行摇臂167及气门横臂169的间隙调整这样的维护作业。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不自缸盖72卸下下部罩体161,因此,不用自各燃料喷射阀119的接收喷嘴部174拔出燃料配管172(高压密封构件173和燃料喷射管126)。另外,同样也不需要卸下喷射器电气配线176和中继连接器180。因而,高压密封构件173、中继连接器180所贯穿的部分的密封状态不会在每次装卸上部罩体162时发生改变,能够以简单的密封构造确保缸盖罩160的密闭性(气密性和液密性)。而且,由于在装卸上部罩体162时,不用卸下燃料配管172、喷射器电气配线176,因此进一步提高操作性。
当以上述方式构成时,在覆盖发动机70中的缸盖72的上方而收容气门机构163和喷射器115的缸盖罩160的构造中,缸盖罩160能够分开成下部罩体161、和能相对于该下部罩体161装卸的上部罩体162,在下部罩体161中,贯穿有向喷射器115供给燃料的燃料配管172,并且安装有对来自缸盖罩160外的电力供给进行中继的中继连接器180,配置在缸盖罩160内的喷射器电气配线176的一端侧与喷射器115的端子部相连接,喷射器电气配线176的另一端侧与中继连接器180相连接,因此,如上所述,除了不用卸下燃料配管172以外,也不用卸下喷射器电气配线176和中继连接器180,就能装卸上部罩体162。因而,起到能够进一步提高缸盖罩160的开闭作业、缸盖罩160的内部的维护作业的操作性的效果。而且,燃料配管172(高压密封构件173)、中继连接器180所贯穿的部分的密封状态不会在每次装卸上部罩体162时发生改变,因此也有能用简单的密封构造确保缸盖罩160的密闭性(气密性和液密性)的优点。
另外,下部罩体161中的上周缘部161a的高度位置设定在与构成气门机构163的摇臂167或气门横臂169的上端相同、或低于该上端的高度位置,因此,在卸下上部罩体162而开放缸盖罩160(摇臂室)的上部时,摇臂167、气门横臂169体现为容易接触(容易调整)的状态。因而,能够简单地进行摇臂167和气门横臂169的间隙调整这样的维护作业,起到能够更进一步地提高缸盖罩160内部的维护性的效果。
此外,在缸盖罩160内,沿发动机70的曲柄轴74方向延伸的电气配线引导件181配置在比气门机构163靠上方的位置,喷射器电气配线176的中途部载置且固定在电气配线引导件181上,因此由于存在电气配线引导件181,所以容易分辨喷射器电气配线176的布线路径。因而,起到提高喷射器电气配线176的组装操作性的效果。另外,在位于比气门机构163靠上方的位置的电气配线引导件181上配置喷射器电气配线176,因此,喷射器电气配线176与气门机构163分开地位于气门机构163的上方。因而,也有能够可靠地防止喷射器电气配线176干涉气门机构163的动作的可能性的优点。
(5)柴油发动机的向拖拉机的搭载构造
接下来,参照图16和图17说明将图1至图15所示的柴油发动机70搭载在拖拉机201中的构造。作为作业车辆的拖拉机201利用左右一对的前车轮203和同为左右一对的后车轮204支承行驶机体202,利用搭载在行驶机体202的前部的柴油发动机70驱动后车轮204和前车轮203,从而进行前进行驶或后退行驶。
发动机70由机罩206覆盖。在行驶机体202的上表面设置有驾驶室207,在驾驶室207的内部设有供操作员落座的驾驶席208、和位于驾驶席208的前方的作为操纵部件的圆形手柄形状的方向盘209。落座在驾驶席208上的操作员通过对方向盘209进行转动操作,使左右前车轮203的转向角(操纵角度)依据该操作量(转动量)而变化。在驾驶室207的底部设有供操作员搭乘的踏板210。
如图16所示,行驶机体202由具备前保险杠212和前车轴壳体213的发动机框架214、以及利用螺栓的紧固而能装卸地与发动机框架214的后部相连结的左右的机体框架216构成。借助以自发动机框架214的外侧面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安装的前车轴壳体213安装前车轮203。另外,用于将来自柴油发动机70的输出适当变速而传递给后车轮204(前车轮203)的变速箱体217与机体框架216的后部相连结。借助以自变速箱体217的外侧面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安装在变速箱体217上的后车轴壳体(省略图示)安装后车轮204。
如图16所示,在变速箱体217的后部上表面能装卸地安装有用于使耕耘机等作业机械(省略图示)进行升降动作的液压型的作业机械用升降机构220。耕耘机等作业机械借助下拉杆221和上拉杆222能升降动作地与变速箱体217的后部相连结。此外,在变速箱体217的后侧面设有驱动作业机械的PTO轴(动力输出轴)223。
自柴油发动机70的后表面侧经由曲柄轴74和飞轮79等向变速箱体217的前表面侧传递柴油发动机70的旋转动力,该结构未详细图示。将柴油发动机70的旋转动力传递给变速箱体217,然后利用变速箱体217的液压无极变速箱、行驶副变速齿轮机构使柴油发动机70的旋转动力适当变速,借助差动齿轮机构等自变速箱体217向后车轮204传递驱动力。另外,将利用行驶副变速齿轮机构适当变速了的柴油发动机70的旋转,经由前车轴壳体213的差动齿轮机构等自变速箱体217传递给前车轮203。
(6)柴油发动机向普通型联合收割机的搭载构造
参照图18和图19说明将图1至图15所示的柴油发动机70搭载在普通型联合收割机300中的构造。作为作业车辆的普通型联合收割机300具有由作为行驶部的左右一对的行驶履带302支承的行驶机体301。在行驶机体301的前部,能利用单动型液压缸304进行升降调节地安装有收割装置303,该收割装置303一边收割稻子、小麦、大豆等的竖立谷物杆一边装入它们。
在行驶机体301的前部一侧(在实施方式中为前部右侧)搭载有舱型的操作部305。在行驶机体301的后部配置有用于存积脱粒后的谷粒的谷粒箱307、和作为动力源的柴油发动机70。在行驶机体301的另一侧(在实施方式中为左侧)搭载有脱粒装置308,该脱粒装置308用于对自收割装置303输送来的收割谷物杆进行脱粒处理。在脱粒装置308的下方配置有用于进行摆动筛选及风筛选的筛选装置309。
作为行驶部的左右的行驶履带302包括:驱动轮311及从动轮312,它们分别配置在位于行驶机体301的下方的前后长条的车架310的前后端;滚动轮313,其在车架310的长条的中途部配置有多个;履带314,其绕挂在上述车轮311~313的外周。利用来自从变速箱体(省略图示)向左右外侧突出的驱动输出轴的动力,对左右的驱动轮311进行旋转驱动,从而使左右的履带314在各车轮311~313的周围进行回转(日文:回行)驱动。
收割装置303包括:方筒状的进料室315,其与脱粒装置308的前部开口相连通;横长铲斗状的平台部316,其与进料室315的前端连续地设置。进料室315的下表面部与行驶机体301的前端部借助单动型液压缸304相连结。在平台部316内能旋转地轴支承有横进给螺杆(日文:オ一ガ)317。在横进给螺杆317的前部上方配置有带尖刀棒(日文:タインバ一)的拢入卷轴(日文:掻き込みリ一ル)318。在平台部316的下表面侧配置有横长的理发推子状的割刀319。在平台部316的前部突出设有左右一对的分禾体320。被拢入卷轴318向后方拉倒的竖立谷物杆在由割刀319收割后,利用横进给螺杆317的旋转驱动集中到平台部316的左右中央部付近。集中了的收割谷物杆借助进料室315内的链式输送机321被送入到脱粒装置308中。
在脱粒装置308的处理室中内置有用于对收割谷物杆进行脱粒处理的前后长条的脱粒滚筒322。另外,在脱粒滚筒322的外周面呈螺旋状卷绕地突出设有具有多个切削齿的螺旋翼,该结构未详细图示。输送到脱粒室内的收割谷物杆由脱粒滚筒322的各切削齿精细地切割。
配置在脱粒装置308的下方的筛选装置309包括具有接收网(日文:受綱)、颖壳筛等的摆动筛选装置323、和具有扬谷风扇等的风筛选装置324。自接收网漏下的谷粒由摆动筛选装置323和风筛选装置324筛选为精粒等的一次物、带枝梗的谷粒等的二次物和排杆(杆屑)等。经过由摆动筛选装置323和风筛选装置324进行的筛选,集中在位于行驶机体301的下部的一次溜槽中的精粒等的一次物借助一次输送机325和扬谷物输送机(省略图示)聚集在谷粒箱307中。带枝梗的谷粒等的二次物借助二次输送机326和返回输送机327等返回到处理室内,由脱粒滚筒322再次进行脱粒。重新脱粒后的二次物被筛选装置309再次筛选。排杆等在由配置在脱粒装置308的后部下方的分离器(日文:スプレツダ)328精细地切割后,排出到行驶机体301的后方。谷粒箱307内的谷粒借助竖立设在行驶机体301的后部的排出螺杆329,搬出到输送用卡车的装货台等(行驶机体301的外部)上。
附图标记说明
70、柴油发动机;72、缸盖;73、进气歧管;74、曲柄轴;75、缸体;115、喷射器;120、共轨;160、缸盖罩;161、下部罩体;161a、上周缘部;162、上部罩体;163、气门机构;167、摇臂;168、摇臂轴;169、气门横臂;172、燃料配管;173、高压密封构件;174、接收喷嘴部;175、阀燃料返回管;176、喷射器电气配线;179、端子部(阀侧);180、中继连接器。

Claims (6)

1.一种发动机,该发动机具有覆盖缸盖的上方而收容气门机构和喷射器的缸盖罩,其中,
所述缸盖罩分开成下部罩体和能相对于该下部罩体装卸的上部罩体,在所述下部罩体上,贯穿有向所述喷射器供给燃料的燃料配管,并且安装有对来自所述缸盖罩外的电力供给进行中继的中继连接器,配置在所述缸盖罩内的喷射器电气配线的一端侧与所述喷射器的端子部相连接,所述喷射器电气配线的另一端侧与所述中继连接器相连接,
所述下部罩体上的上周缘部的高度位置设定为与气门横臂的上端相同或低于该上端的高度位置,所述气门横臂相应于构成所述气门机构的摇臂的摆动使多个进气阀进行开闭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其中,
在所述缸盖罩内,沿所述发动机的曲柄轴方向延伸的电气配线引导件配置在比所述气门机构靠上方的位置,所述喷射器电气配线的中途部载置且固定在所述电气配线引导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其中,
该发动机具备:曲柄转角检测部件,其检测曲柄轴的旋转角;旋转角检测部件,其检测与所述曲柄轴联动地旋转的旋转轴的旋转角,该发动机根据所述曲柄转角检测部件和所述旋转角检测部件的检测信息,执行每个气缸的燃料喷射和点火;
配置在进气歧管的近旁的燃料供给泵具有作为所述旋转轴的泵轴,在所述泵轴上设有泵轴用脉冲发生器,在所述泵轴用脉冲发生器的外周侧的附近配置有所述旋转角检测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其中,
在缸体的一侧部配置有齿轮箱,该齿轮箱收容所述曲柄轴上的曲柄齿轮、所述泵轴上的泵齿轮、和与所述曲柄齿轮及所述泵齿轮啮合的空转齿轮,所述泵轴用脉冲发生器以与所述齿轮箱内的所述泵齿轮一体旋转的方式安装在该泵齿轮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其中,
在所述齿轮箱上以与所述泵轴用脉冲发生器相对峙的方式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旋转角检测部件的插入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其中,
在缸体的另一侧部配置有与所述曲柄轴一体旋转的飞轮,在所述飞轮的外周侧沿所述飞轮的厚度方向彼此从相反侧嵌入固定有起动器用的齿圈、和针对所述曲柄转角检测部件的曲柄轴用脉冲发生器。
CN201080018725.3A 2009-04-30 2010-04-20 发动机 Active CN1024144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10626A JP5464898B2 (ja) 2009-04-30 2009-04-30 エンジンのヘッドカバー構造
JP2009110625A JP5476035B2 (ja) 2009-04-30 2009-04-30 エンジン
JP2009-110626 2009-04-30
JP2009-110625 2009-04-30
PCT/JP2010/056996 WO2010125948A1 (ja) 2009-04-30 2010-04-20 エンジ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14427A CN102414427A (zh) 2012-04-11
CN102414427B true CN102414427B (zh) 2014-01-29

Family

ID=43032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18725.3A Active CN102414427B (zh) 2009-04-30 2010-04-20 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915229B2 (zh)
EP (1) EP2426341B1 (zh)
CN (1) CN102414427B (zh)
WO (1) WO201012594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62369B2 (ja) * 2009-01-13 2013-12-11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装置
JP5471899B2 (ja) * 2010-06-30 2014-04-16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用エンジンのターボ過給機の潤滑装置
WO2014017439A1 (ja) 2012-07-24 2014-01-30 株式会社Ihiシバウラ ディーゼルエンジン
CN105683526B (zh) * 2013-10-28 2018-05-15 洋马株式会社 发动机装置
WO2015087105A1 (en) * 2013-12-13 2015-06-18 Volvo Truck Corporation Cover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ssembly having a common rail, engine assembly and automotive vehicle including such a cover
JP6156582B2 (ja) * 2014-06-30 2017-07-05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
DE102017003390A1 (de) * 2016-04-26 2017-10-2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er Zahnrad angetriebene Dieselkraftstoff-Einspritzpumpe eines Motors
US10422253B2 (en) * 2016-04-26 2019-09-2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Cam drive system for an engine
CH713200A1 (de) * 2016-12-05 2018-06-15 Liebherr Machines Bulle Sa Verbrennungsmotor mit Common Rail.
CN106704027B (zh) * 2016-12-27 2017-11-07 清华大学 用于四气门电喷内燃机的缸盖密封罩盖
US20230143650A1 (en) * 2021-11-10 2023-05-11 Cummins Inc. Fuel system cover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50415Y (zh) * 2007-06-22 2008-04-23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无锡柴油机厂 一种电控共轨柴油机用双层气缸盖罩壳
CN201133318Y (zh) * 2007-12-29 2008-10-15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柴油机气缸盖罩的喷油器线束组件的引出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426102A1 (de) * 1962-04-25 1968-12-12 Daimler Benz Ag Ausbildung des Zylinderkopfes und der Zylinderkopfhaube von Einspritzbrennkraftmaschinen
US3402703A (en) * 1966-07-08 1968-09-24 Int Harvester Co Fuel connection to cylinder head
US3489435A (en) * 1968-02-07 1970-01-13 Caterpillar Tractor Co Fuel line fitting
US4384557A (en) * 1981-03-18 1983-05-24 Caterpillar Tractor Co. Apparatus for draining liquid from an engine
JPH0658102B2 (ja) * 1984-04-21 1994-08-03 日本電装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回転角検出装置
DE3736198A1 (de) * 1987-10-26 1989-05-18 Voest Alpine Automotive Kraftstoffeinspritzduese fuer brennkraftmaschinen
US5035637A (en) * 1990-05-04 1991-07-30 Navistar International Transportation Corp. Engine valve cover gasket with electrical bridge
JP2700115B2 (ja) * 1992-02-26 1998-01-1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取付け部品の電気配線方法
JPH0658102A (ja) 1992-08-05 1994-03-01 Hitachi Ltd ガスタービン動翼
JPH08200179A (ja) * 1995-01-26 1996-08-06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燃料噴射ノズルに対する燃料配管構造
DE19504400A1 (de) 1995-02-10 1996-08-14 Stihl Maschf Andreas Vergaser für eine Brennkraftmaschine eines handgeführten Arbeitsgerätes
JP3052775B2 (ja) 1995-04-19 2000-06-19 三菱自動車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Ohc式内燃機関のロッカカバー構造
US5511520A (en) * 1995-07-03 1996-04-30 Chrysler Corporation Cylinder head construction
US5642704A (en) * 1996-03-22 1997-07-01 Navistar International Transportation Corp. Engine wiring harness support with integral oil spill deflector
JPH09317556A (ja) * 1996-05-23 1997-12-09 Toyota Motor Corp シリンダヘッドカバー
JP3134797B2 (ja) * 1996-11-15 2001-02-13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インジェクタ取付構造
JPH10325356A (ja) * 1997-05-28 1998-12-08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伝送線内蔵型内燃機関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167855B1 (en) * 1998-06-12 2001-01-02 Siemens Canada Limited Integrated air-fuel module and assembly method
JP2000274256A (ja) * 1999-03-23 2000-10-03 Isuzu Motors Ltd エンジンのインジェクタハーネス配線装置
JP2001132577A (ja) 1999-11-05 2001-05-15 Yanmar Diesel Engine Co Ltd エンジンの燃料供給装置
US6871639B2 (en) * 1999-11-16 2005-03-29 International Engine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any, Llc Wire guide
US6584949B1 (en) * 1999-11-16 2003-07-01 International Engine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any, Llc Wire guide for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fuel injection systems
KR20010056022A (ko) * 1999-12-14 2001-07-04 이계안 디젤 엔진의 인젝터 와이어링 시일
DE10033367C2 (de) * 2000-07-08 2002-04-25 Porsche Ag Brennkraftmaschine, insbesondere für Motorräder
DE60114938T2 (de) * 2000-07-11 2006-07-27 Hino Motors, Ltd., Hino Kraftstoffzufuhrsystem für einen Dieselmotor
US6382158B1 (en) * 2000-10-28 2002-05-07 Michael R Durnen Two-piece valve cover
US6609487B1 (en) * 2000-11-09 2003-08-26 Caterpillar Inc Composite o-ring seal
JP4456282B2 (ja) * 2001-01-25 2010-04-28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弁腕ケース
CN1272537C (zh) 2001-01-25 2006-08-30 洋马株式会社 发动机
EP1310657B1 (en) * 2001-11-13 2007-09-26 Perkins Engines Company Limited Cylinder head cover assembly hav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JP3768927B2 (ja) 2002-07-10 2006-04-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気筒判別装置
US6843217B2 (en) * 2002-09-04 2005-01-18 Federal-Mogul World Wide, Inc. Integrated electrical connectors for fuel injectors
JP4705889B2 (ja) * 2006-06-30 2011-06-22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駆動伝達機構
US7343890B1 (en) * 2006-09-25 2008-03-18 Platt Richard B Two-piece valve cover
USD543998S1 (en) * 2006-09-25 2007-06-05 Platt Richard B Two-piece valve cover
JP4914852B2 (ja) * 2008-02-25 2012-04-11 株式会社クボタ 電子制御式エンジン
JP6058102B1 (ja) * 2015-10-07 2017-01-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および内燃機関の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50415Y (zh) * 2007-06-22 2008-04-23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无锡柴油机厂 一种电控共轨柴油机用双层气缸盖罩壳
CN201133318Y (zh) * 2007-12-29 2008-10-15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柴油机气缸盖罩的喷油器线束组件的引出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125948A1 (ja) 2010-11-04
US8915229B2 (en) 2014-12-23
CN102414427A (zh) 2012-04-11
EP2426341A1 (en) 2012-03-07
EP2426341A4 (en) 2015-12-16
US20120037121A1 (en) 2012-02-16
EP2426341B1 (en) 2018-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14427B (zh) 发动机
JP5443027B2 (ja) エンジン装置
JP5275857B2 (ja) エンジン装置
JP5806711B2 (ja) コンバイン搭載用のエンジン装置
KR102218515B1 (ko) 콤바인
JP5464898B2 (ja) エンジンのヘッドカバー構造
JP5828601B2 (ja) コンバイン
JP6120939B2 (ja) コンバイン
JP2016088377A (ja) コンバインのエンジン装置
JP5806709B2 (ja) コンバイン搭載用のエンジン装置
JP5806710B2 (ja) コンバイン搭載用のエンジン装置
JP5476035B2 (ja) エンジン
JP2016021966A (ja) コンバイン
CN105873431A (zh) 联合收割机
JP7197454B2 (ja) コンバイン
JP5828600B2 (ja) 作業車両搭載用のエンジン装置
JP5814412B2 (ja) コンバイン
JP5537699B2 (ja) エンジン装置
JP6014690B2 (ja) コンバイン
JP2022134199A (ja) コンバイン
JP6209201B2 (ja) コンバイン
JP2015121229A (ja) 作業車両搭載用のエンジン装置
JP5828599B2 (ja) 作業車両搭載用のエンジン装置
JP2016021967A (ja) コンバイン
JP2016205398A (ja) コンバイ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Patentee after: Yangm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YANMAR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