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03593A - 连接器和生产该连接器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和生产该连接器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403593A CN102403593A CN2011102716065A CN201110271606A CN102403593A CN 102403593 A CN102403593 A CN 102403593A CN 2011102716065 A CN2011102716065 A CN 2011102716065A CN 201110271606 A CN201110271606 A CN 201110271606A CN 102403593 A CN102403593 A CN 10240359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ss
- press fit
- fit hole
- fitted portions
- clamped nipp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Sealing between contact members and housing, e.g. sealing inser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05—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 H01R13/41—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by frictional grip in grommet, panel or bas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及其生产方法,用于使压配合孔的内部可靠地防水。连接器(A)设有: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壳体(10),穿过所述壳体形成压配合孔(13)且每个压配合孔都具有基本上矩形的横截面形状,以及能够插入压配合孔中的端子接头(20)。每个端子接头形成有第一压配合部(25),其具有基本上矩形的横截面形状且使得四个外表面中基本上相互平行的两个平坦区域(26)以流体密封或液体密封的方式与压配合孔的内壁表面接触。第一压配合部(25)形成有第一和第二隆起部(27A;27B),其在连接两个平坦区域的宽度方向的整个区域上、沿与两个平坦区域平行的前后方向局部隆起,且以流体密封或液体密封的方式挤压压配合孔的内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和生产该连接器的方法。
背景技术
日本未审实用新型公开No.H06-31083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其中,端子接头被压配合到壳体的压配合孔中。在该连接器中,每个端子接头形成有:将被压配合到压配合孔中的压配合部,和比压配合部窄的弯曲接触部,并且该壳体形成有容纳接触部且与压配合孔连通的附加槽。作为堵塞这些附加槽的装置,端子接头形成有弯曲的槽堵塞部,这些槽堵塞部被配合到附加槽中。
然而,槽堵塞部仅仅被配合到附加槽中,而没有与附加槽的内壁紧密接触。也就是,槽堵塞部的目的是通过插入附加槽中并基本上填满附加槽的内部而用作简单的防水装置,而不是被设计为通过完全地密封与附加槽内壁的间隙以可靠地防水。因此,不能可靠地防止水通过附加槽和槽堵塞部之间的间隙透过或泄漏。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作出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使压配合孔内部防水。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将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部分来达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具体地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壳体;至少一个压配合孔,所述至少一个压配合孔穿过所述壳体形成或形成在所述壳体中,并且具有垂直于穿透方向的基本上矩形的横截面形状;以及至少一个端子接头,所述至少一个端子接头将至少部分地插入所述压配合孔中,其中:所述端子接头形成有压配合部,所述压配合部具有垂直于插入所述压配合孔的插入方向的基本上矩形的横截面形状,并且使得四个外表面中的基本上相互平行的两个基本平坦区域以流体密封或液体密封的方式与所述压配合孔的内壁形成表面接触;并且所述压配合部形成有至少一个隆起部,所述至少一个隆起部在连接所述两个平坦区域的方向上的基本上整个区域上、沿与所述两个平坦区域平行的方向局部地隆起,并且以流体密封或液体密封的方式挤压所述压配合孔的内壁。
在所述隆起部的四个外表面中的基本上相互平行的两个平坦区域和一个以凸状弯曲的凸状区域以流体密封或液体密封的方式与所述压配合孔的内壁形成接触。通过由凸状区域挤压所述压配合孔的内壁而产生的反作用力,压配合部的与凸状区域基本上相反的表面也以流体密封或液体密封的方式挤压所述压配合孔的内壁。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在隆起部处可靠地防止流体或水透过以及流体或水泄漏。
根据具体的实施例,至少两个隆起部形成为在与所述平坦区域垂直的投影平面上朝向基本上相反的侧隆起。
由于至少两个隆起部朝向基本上相反的侧隆起,所以压配合部的所有四个外表面都以流体密封或液体密封的方式与压配合孔的内壁形成紧密接触,从而获得高的防流体或防水性能。
具体地,所述隆起部通过弯曲而形成,以使得在所述隆起部的外表面中,挤压所述压配合孔的内壁的凸状区域在平行于所述平坦区域的投影平面上基本上是梯形的。
如果隆起部具有三角形形状而具有边脊线,则在压配合过程中在隆起部的脊线和压配合孔的内壁之间的阻力可能增大。然而,在本专利中由于隆起部形成为基本上是梯形的,所以将在隆起部和压配合孔的内壁之间的阻力被抑制为小级别阻力。
更具体地,所述压配合部的沿较长侧的宽度基本上稍大于所述压配合孔的横向尺寸且/或在所述压配合部的整个长度上是恒定的。
更具体地,所述端子接头包括端子连接部、保持部、应力缓和部和设备连接部,所述端子连接部、保持部、应力缓和部和设备连接部接连地相继连接。
更具体地,所述端子连接部的宽度稍大于所述压配合孔的宽度,且/或所述端子连接部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稍大于所述压配合孔的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
更具体地,所述端子接头包括辅助压配合部,所述辅助压配合部与所述压配合部分开地设置,并将被压配合且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壳体的压配合孔中。
更具体地,辅助压配合部包括横向地向外突出的至少一个止动部,其中在所述止动部的外侧表面中至少一个上端部用作引导部,所述引导部相对于所述端子接头插入所述压配合孔的插入方向倾斜,且/或所述止动部的至少一个下端边缘用作锁定边缘部。
更具体地,所述端子接头包括止停件,所述止停件使所述端子接头到所述压配合孔中的插入停止。
更具体地,所述止停件的宽度比所述辅助压配合部的宽度大,且/或所述止停件的上端边缘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端子接头插入所述压配合孔的插入方向。
更具体地,所述端子接头基本上具有左右对称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生产或制造连接器的方法,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面或其具体的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壳体,所述壳体包括至少一个压配合孔,所述至少一个压配合孔形成在所述壳体中或穿过所述壳体地形成,并且具有垂直于穿透方向的基本上矩形的横截面形状;以及沿插入方向将至少一个端子接头至少部分地插入所述压配合孔中,其中在插入过程中:
首先,将所述端子接头的端子连接部插入到所述压配合孔中,优选地将所述端子接头的端子连接部压配合到所述压配合孔中,以及
然后,将所述端子接头的至少一个压配合部压配合到所述压配合孔中,以使得四个外表面中的基本上相互平行的两个基本平坦区域以流体密封的方式与所述压配合孔的内壁形成表面接触,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压配合部具有垂直于所述插入方向的基本上矩形的横截面形状,所述压配合部形成有至少一个隆起部,所述至少一个隆起部在连接所述两个平坦区域的方向上的整个区域上、沿与所述两个平坦区域平行的方向局部地隆起,并且以流体密封的方式挤压所述压配合孔的内壁。
根据具体实施例,所述隆起部通过弯曲而形成,以使得在所述隆起部的外表面中,挤压所述压配合孔的内壁的凸状区域在平行于所述平坦区域的投影平面上基本上是梯形的。
具体地,所述端子接头包括辅助压配合部,所述辅助压配合部与所述压配合部分开地设置,并被压配合且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壳体的压配合孔中,
其中辅助压配合部优选地包括横向地向外突出的至少一个止动部,其中在所述止动部的外侧表面中至少一个上端部用作引导部,所述引导部相对于所述端子接头插入所述压配合孔的所述插入方向倾斜,且/或所述止动部的至少一个下端边缘用作锁定边缘部。
更具体地,所述端子接头包括止停件,所述止停件使所述端子接头到所述压配合孔中的插入停止。
当阅读了下面的优选实施例和附图的详细描述之后,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应该理解,即使独立地描述了这些实施例,但是其单个特征也可以组合到其它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状态的前视图,
图2是该连接器的平面图,
图3是该连接器的底视图,
图4是沿图2的X-X的截面图,
图5是沿图2的Y-Y的截面图,
图6是端子接头的侧视图,
图7是端子接头的前视图,
图8是端子接头的平面图,
图9是示出端子接头被压配合到压配合孔中的状态的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示出端子接头被压配合到压配合孔中的状态的图5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1至10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的连接器A将安装到电路板P上,并且包括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壳体10和多个端子接头20,如图1所示。在接下来的描述中,前后方向、垂直方向和横向方向基于壳体10安装在水平固定的电路板P上的状态。
如图4和5所示,壳体10是支撑壁部11(具体地将定向为基本上平行于电路板P)和接收部12的整体或一体组件,该接收部12相对于支撑壁部11(的具体周边缘部)以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优选地基本上垂直地突出,或者接收部12从支撑壁部11(的具体周边缘部)基本上向上突出。支撑壁部11形成有一个或多个、具体多个(具体地基本上垂直穿透的)压配合孔13,所述一个或多个、具体多个(具体地基本上垂直穿透的)压配合孔13具体地基本上沿前后方向FBD和/或横向方向对齐。每个压配合孔13具有垂直于其穿透方向的矩形横截面形状,并且较长侧具体地基本上沿横向方向(宽度方向WD)对齐,较短侧沿前后方向FBD对齐。具体地,压配合孔13的较长侧(宽度)的尺寸和较短侧的尺寸(在前后方向FBD上的尺寸)在压配合孔13的穿透方向的整个长度上都是恒定的。此外,如图9和10所示,通过使各压配合孔13的孔边缘凹进,在支撑壁部11的下表面中形成凹槽14。
通过对冲压或切割为具体(预定或可预定的)形状的导电(具体地金属)板材料进行弯曲、折叠和/或模压(冲压加工),使得每个端子接头20形成为整体上沿垂直方向是长且窄的。如图6至10所示,每个端子接头20为使得端子连接部21、保持部22、应力缓和部23和/或板连接部24从顶部开始接连地相继连接,且/或具体地基本上具有左右对称形状。
如图6和7所示,端子连接部21具体地在垂直方向的上端侧占据端子接头20的小于大约1/3的区域(更具体地是大约1/4的区域),并且将导电性地连接到阴性配合端子(未示出)。端子连接部21基本上在垂直方向上笔直地延伸,并且具有矩形横截面形状,并且端子连接部21的较长侧与横向方向(或宽度方向WD)对齐。端子连接部21的横向方向(=宽度)比压配合孔13的横向方向(=宽度)稍大,且/或端子连接部21在前后方向FBD(=厚度)上的尺寸比压配合孔13在前后方向FBD(=厚度)上的尺寸的稍大。
板连接部24在垂直方向的下端侧占据端子接头20的小于大约1/3的区域(更具体地是大约1/4的区域),并且将至少部分地插入电路板P的通孔或凹槽(未示出)中。板连接部24基本上在垂直方向上笔直地延伸,并且具有正方形横截面形状。板连接部24在横向方向WD和前后方向FBD上的尺寸具体地基本上等于端子连接部21在前后方向FBD(=厚度)上的尺寸。
应力缓和部23连接到板连接部24的上端,并且具体地在垂直方向上占据约1/4的端子接头20。当从侧面观察(沿宽度方向WD,例如参见图4和6)时,应力缓和部23具体地基本上是梯形的或Ω形的或弯曲的或蛇形的或迂回形的,并且弯曲为从板连接部24向前突出。应力缓和部23具体地基本上具有矩形横截面形状,并且较长侧与横向方向(宽度方向WD)对齐。当基本上垂直的力作用到应力缓和部23的上下端时,应力缓和部23可弹性变形。通过应力缓和部23的这种弹性变形,在通过焊接将板连接部24固定到通孔中的情况下,当在电路板P和壳体10之间发生垂直的相对移位时,相对移位被吸收以使在板连接部24和通孔之间的固定部中的应力松弛。
保持部22布置为连接端子连接部21的下端和应力缓和部23的上端,并且整体上沿垂直方向基本上笔直地延伸。保持部22具体地在垂直方向上占据端子接头20的小于大约1/3(更具体地是大约1/4)的区域。保持部22(具体地基本上在其整个长度上)基本上具有矩形横截面形状,并且较长侧基本上与横向方向(宽度方向WD)对齐。如图6、7、9和10所示,保持部22形成为使得第一压配合部25(作为具体的压配合部)、第二压配合部31和止停件36以从上向下的顺序相继连接。保持部22的第一压配合部25和第二压配合部31将被压配合且至少部分地容纳到壳体10的压配合孔13中。
第一压配合部25的沿较长侧(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基本上等于端子连接部21的宽度,即稍大于压配合孔13的横向尺寸(宽度),并且具体地在第一压配合部25的整个长度上是恒定的。在该第一压配合部25的四个外表面中,左右侧的两个外侧表面(沿较短侧的外侧表面)用作具体地基本上在第一压配合部25的整个长度上相互平行的基本平坦区域26。
第一压配合部25包括以下各部分或者由以下各部分组成:连接到端子连接部21的下端的第一隆起部27A和具体地连接到第一隆起部27A的下端的第二隆起部27B。第一隆起部27A向前(与平坦区域26基本上平行且/或与压入压配合孔13的压入方向基本上垂直的方向)隆起,以具体地在沿与平坦区域26垂直的方向投影的投影平面(在下文中称为“平行于平坦区域26的投影平面”)上具有基本上梯形或弯曲或迂回的形状(见图9)。
该隆起方向具体地基本上平行于第一压配合部25的厚度方向,且/或平行于前后方向FBD。第一隆起部27A具体地在横向方向(连接左右平坦区域26且垂直于平坦区域26的方向)的整个区域上连续形成。如图9和10所示,作为第一隆起部27A的最大隆起区域的第一脊区域29A在垂直于压入压配合孔13的压入方向(插入方向ID)的宽度方向WD上延伸。
在第一隆起部27A的四个外表面中,前外表面用作第一凸状区域28A。当从侧面观察(垂直于平坦区域26的投影方向)时,该第一凸状区域28A具体地基本上是梯形的或弯曲的或迂回形的。在第一隆起部27A的外表面中,与第一凸状区域28A相反(在后侧)的一个外表面用作第一凹进区域30A,所述第一凹进区域30A基本上是梯形的或弯曲的或迂回形的或凹进的。第一隆起部27A在弯曲为具有基本上梯形的形状之前的厚度(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具体地等于端子连接部21的厚度。
第二隆起部27B向后(基本上平行于平坦区域26、基本上垂直于压入压配合孔13的压入方向且/或基本上与第一隆起部27A的隆起方向基本上相反的方向)隆起,以在基本上平行于平坦区域26的投影平面(见图9)上具有基本上梯形的或弯曲的或迂回形的形状。该隆起方向具体地基本上平行于第一压配合部25的厚度方向。具体地,第二隆起部27B连续地形成在横向方向(连接左右平坦区域26且垂直于平坦区域26的方向)的基本上整个区域中。作为第二隆起部27B的最大隆起的区域的第二脊区域29B基本上在垂直于压入压配合孔13的压入方向(插入方向ID)的宽度方向WD上延伸。在平行于平坦区域26的投影平面上,上述第一隆起部27A和该第二隆起部27B垂直地连接,以形成在前后方向FBD上基本上是凹凸形的波状或蛇形形状。
如图9所示,在第二隆起部27B的四个外表面中,后外表面用作第二凸状区域28B。当从侧面观察(垂直于平坦区域26的投影方向)时,该第二凸状区域28B基本上是梯形的或弯曲的或迂回形的。在第二隆起部27B的外表面中,与第二凸状区域28B相反(在前侧)的一个外表面用作第二凹进区域30B,所述第二凹进区域30B基本上是梯形的或弯曲的或迂回形的或凹进的。第二隆起部27B在弯曲为具有基本上梯形的形状之前的厚度(在前后方向FBD上的尺寸)具体地基本上等于第一隆起部27A和端子连接部21的厚度。
第二压配合部31的前后方向FBD的尺寸(厚度)具体地在整个长度上基本上是恒定的,并且在横向投影的投影平面上等于第一压配合部25弯曲之前的厚度和端子连接部21的厚度。如图10所示,朝左右向外突出的止动部32形成在第二压配合孔31的上端部中。在止动部32的外侧表面中,上端部具体地用作相对于垂直方向(压入压配合孔13的压入方向)倾斜的引导部33,且/或止动部32的下端边缘具体地用作锁定边缘部34。朝左右向外隆起的加宽部35形成在第二压配合部31的下端部中。第二压配合部31的包括止动部32的上端部的宽度具体地比第一压配合部25的宽度大,且/或第二压配合部31的包括加宽部35的下端部的宽度具体地(也)比第一压配合部25的宽度大。止停件36的宽度具体地比第二压配合部31的宽度大,并且其上端边缘基本上垂直于压入压配合孔13的压入方向。
接下来,描述本实施例的功能。一旦将端子接头20安装到支撑壁部11中,端子接头20就被例如从支撑壁部11下方沿插入方向ID至少部分地插入压配合孔13中。在插入过程中,首先端子连接部21被压配合到压配合孔13中,然后第一压配合部25的第一隆起部27A被压配合到压配合孔13中。在该压配合第一隆起部27A的过程中,第一隆起部27A的左右平坦区域26以流体密封或液体密封的方式以基本上与压配合孔13的内壁的左右表面保持紧密接触的方式滑动(表面接触),并且第一隆起部27A的第一凸状区域28A以流体密封或液体密封的方式以基本上与压配合孔13的内壁的前表面保持紧密接触的方式滑动。跟随着第一隆起部27A,第二隆起部27B被压配合到压配合孔13中。在该压配合第二隆起部27B的过程中,第二隆起部27B的左右平坦区域26以流体密封或液体密封的方式以基本上与压配合孔13的内壁的左右表面保持紧密接触的方式滑动(表面接触),并且第二隆起部27B的第二凸状区域28B以流体密封或液体密封的方式以与压配合孔13的内壁的后表面保持紧密接触的方式滑动。
在第一隆起部27A和第二隆起部27B都位于压配合孔13中的状态下,第一隆起部27A的第一凸状区域28A挤压所述压配合孔13的前内壁表面,第二隆起部27B的第一凸状区域28B挤压所述压配合孔13的后内壁表面。由于两个隆起部27A、27B以这种方式在基本上相反的方向上挤压所述压配合孔13的内壁表面,所以增加了在隆起部27A、27B和压配合孔13的内壁表面之间在前后方向FBD上的紧密接触程度。此外,第一凸状区域28A的第一脊区域29A和第二凸状区域28B的第一脊区域29B具体地基本上都与压配合孔13的内壁表面表面接触。
在整个第二隆起部27B被插入压配合孔13中之后,第二压配合部31被压配合到压配合孔13中。当端子接头20达到支撑壁部11中的具体安装位置时,止停件36的上端边缘与凹槽14的后端表面形成接触,从而防止端子接头20的任何进一步的插入(向上移动)。此外,在止动部32下端的锁定边缘部34具体地咬入或啮合压配合孔13的内壁表面,以防止端子接头20沿拉出方向(向下的方向)移动。这样,端子接头20被保持在适当的组装位置。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的连接器A中,每个端子接头20形成有第一压配合部25,所述第一压配合部25具有垂直于插入压配合孔13的插入方向ID的基本上矩形的横截面形状,并且使得四个外表面中的基本上相互平行的两个平坦区域26以流体密封或液体密封的方式与压配合孔13的内壁基本上形成表面接触,并且该第一压配合部25形成有第一隆起部27A和第二隆起部27B,所述第一隆起部27A和第二隆起部27B具体地基本上在连接两个平坦区域26的宽度方向WD的整个区域上、基本上沿与两个平坦区域26平行的前后方向FBD局部地隆起,并且以流体密封或液体密封的方式挤压所述压配合孔13的内壁。
根据此结构,在隆起部27A、27B的四个外表面中,基本上相互平行的两个平坦区域26和以凸状弯曲的凸状区域28A、28B以流体密封或液体密封的方式与压配合孔13的内壁形成接触。通过由凸状区域28A、28B挤压所述压配合孔13的内壁而产生的反作用力,第一压配合部25的与凸状区域28A、28B基本上相反的表面(当反作用力集中在第一凸状区域28A上时是第二凸状区域28B,当反作用力集中在第二凸状区域28B上时是第一凸状区域28A)也以流体密封或液体密封的方式挤压所述压配合孔13的内壁。因此,根据本实施例,能够在隆起部27A、27B处可靠地防止流体或水透过以及流体或水泄漏。
如图8所示,两个隆起部27A、27B在垂直于平坦区域26的投影平面(沿与插入压配合孔13的插入方向ID平行的方向投影的投影平面)上朝向基本相反的侧隆起。因此,第一压配合部25的四个外表面都以流体密封或液体密封的方式与压配合孔13的内壁保持紧密接触,从而获得高防水性。
如果隆起部具有三角形的形状而具有边脊线,则在压配合过程中在隆起部的脊线和压配合孔的内壁之间的阻力增大,这可能导致在压配合操作中产生问题。在这方面,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隆起部27A、27B具体地通过弯曲而形成,以使得在隆起部27A、27B的外表面中,挤压所述压配合孔13的内壁的凸状区域28A、28B在平行于平坦区域26的投影平面上基本上是梯形的或弯曲的或迂回形的,所以在隆起部27A、27B和压配合孔13的内壁之间的阻力被抑制为小级别阻力。
因此,为了使压配合孔的内部可靠地防水,连接器A设有:例如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壳体10;穿过所述壳体10形成并且每个都具有基本上矩形的横截面形状的一个或多个压配合孔13;以及将至少部分地插入各压配合孔13中的一个或多个端子接头20。每个端子接头20形成有第一压配合部25,所述第一压配合部25具有基本上矩形的横截面形状,并且使得四个外表面中的基本上相互平行的两个平坦区域26以流体密封或液体密封的方式与压配合孔13的内壁基本上形成表面接触。第一压配合部25形成有第一隆起部27A和第二隆起部27B,所述第一隆起部27A和第二隆起部27B具体地基本上在连接两个平坦区域26的宽度方向WD的整个区域上、基本上沿与两个平坦区域26平行的前后方向FBD局部地隆起,并且以流体密封或液体密封的方式挤压所述压配合孔13的内壁。
<其它实施例>
本发明不限于以上描述和图示的实施例。例如,下列实施例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1)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将安装到电路板上的板连接器的应用,但是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不能安装到电路板上的连接器(例如接合连接器)。
(2)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隆起部的脊线在与插入压配合孔的插入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延伸,但是所述隆起部的脊线也可以沿与宽度方向倾斜的方向延伸。
(3)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压配合部形成有两个隆起部,但是形成在压配合部上的隆起部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三个或更多。
(4)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两个隆起部在相反的方向上隆起,但是多个隆起部也可以在相同的方向上隆起。
(5)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一个隆起部具有梯形的形状以与压配合孔的内壁形成表面接触,但是该隆起部也可以具有仅由曲线限定的弓形弯曲的形状或可以具有带边脊线的三角形形状。
(6)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压配合部具有矩形横截面形状且其隆起部在厚度方向上突出,但是在具有矩形横截面形状的压配合部中,隆起部也可以在宽度方向(与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隆起。
(7)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压配合部具有矩形横截面形状,但是压配合部也可以具有正方形横截面形状。
附图标记表
10...壳体
13...压配合孔
20...端子接头
25...第一压配合部(压配合部)
26...平坦区域
27A...第一隆起部
27B...第二隆起部
28A...第一凸状区域
28B...第二凸状区域
Claims (15)
1.一种连接器,包括:
壳体(10);
至少一个压配合孔(13),所述至少一个压配合孔(13)形成在所述壳体(10)中,并且具有垂直于穿透方向的、基本呈矩形的横截面形状;以及
至少一个端子接头(20),所述至少一个端子接头(20)能够至少部分地插入所述压配合孔(13)中,
其中:
所述端子接头(20)形成有至少一个压配合部(25),所述至少一个压配合部(25)具有垂直于插入所述压配合孔(13)的插入方向(ID)的、基本上呈矩形的横截面形状,并且使得四个外表面中的基本上相互平行的两个基本平坦区域(26)以流体密封的方式与所述压配合孔(13)的内壁形成面接触;并且
所述压配合部(25)形成有至少一个隆起部(27A;27B),所述至少一个隆起部(27A;27B)在连接所述两个平坦区域(26)的方向上的整个区域上、沿着平行于所述两个平坦区域(26)的方向局部地隆起,并且以流体密封的方式挤压所述压配合孔(13)的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至少两个隆起部(27A、27B)形成为在与所述平坦区域(26)相垂直的投影面上朝着基本相反侧隆起。
3.根据上述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隆起部(27A;27B)通过弯曲而形成,从而在所述隆起部(27A;27B)的外表面中,挤压所述压配合孔(13)的内壁的凸状区域(28A、28B)在平行于所述平坦区域(26)的投影面上基本呈梯形。
4.根据上述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压配合部(25)的、沿较长侧的宽度基本上稍大于所述压配合孔(13)的横向尺寸,且/或该宽度在所述压配合部(25)的整个长度上是恒定的。
5.根据上述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端子接头(20)包括端子连接部(21)、保持部(22)、应力缓和部(23)和设备连接部(24),所述端子连接部(21)、保持部(22)、应力缓和部(23)和设备连接部(24)相继连续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端子连接部(21)的宽度稍大于所述压配合孔(13)的宽度,且/或所述端子连接部(21)在前后方向(FBD)上的尺寸稍大于所述压配合孔(13)在前后方向(FBD)上的尺寸。
7.根据上述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端子接头(20)包括辅助压配合部(31),所述辅助压配合部(31)与所述压配合部(25)分开设置,并且能够被压配合且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壳体(10)的所述压配合孔(13)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辅助压配合部(31)包括横向地向外突出的至少一个止动部(32),其中,在所述止动部(32)的外侧表面中,至少一个上端部用作引导部(33),所述引导部(33)相对于所述端子接头(20)插入所述压配合孔(13)的插入方向(ID)倾斜,且/或所述止动部(32)的至少一个下端边缘用作锁定边缘部(34)。
9.根据上述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端子接头(20)包括止停件(36),所述止停件(36)阻止所述端子接头(20)插入到所述压配合孔(13)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止停件(36)的宽度大于所述辅助压配合部(31)的宽度,且/或所述止停件(36)的上端边缘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端子接头(20)插入到所述压配合孔(13)中的插入方向(ID)。
11.根据上述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端子接头(20)基本上具有左右对称形状。
12.一种制造连接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壳体(10),所述壳体(10)包括形成在其中的至少一个压配合孔(13),所述至少一个压配合孔(13)具有垂直于穿透方向的、基本上呈矩形的横截面形状;以及
沿插入方向(ID)将至少一个端子接头(20)至少部分地插入所述压配合孔(13)中,其中在插入过程中:
首先将所述端子接头(20)的端子连接部(21)插入到所述压配合孔(13)中,优选地将所述端子接头(20)的端子连接部(21)压配合到所述压配合孔(13)中,以及
然后,将所述端子接头(20)的至少一个压配合部(25)挤压配合到所述压配合孔(13)中,以使得四个外表面中的基本上相互平行的两个基本平坦区域(26)以流体密封的方式与所述压配合孔(13)的内壁形成表面接触,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压配合部(25)具有垂直于所述插入方向(ID)的、基本上呈矩形的横截面形状,所述压配合部(25)形成有至少一个隆起部(27A;27B),所述至少一个隆起部(27A;27B)在连接所述两个平坦区域(26)的方向上的整个区域上、沿着与所述两个平坦区域(26)平行的方向局部地隆起,并且以流体密封的方式挤压所述压配合孔(13)的内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隆起部(27A 27B)通过弯曲而形成,从而在所述隆起部(27A;27B)的外表面中,挤压所述压配合孔(13)的内壁的凸状区域在平行于所述平坦区域(26)的投影面上基本呈梯形。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端子接头(20)包括辅助压配合部(31),所述辅助压配合部(31)与所述压配合部(25)分开设置,并且被压配合且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壳体(10)的所述压配合孔(13)中,
其中,所述辅助压配合部(31)优选地包括横向地向外突出的至少一个止动部(32),其中,在所述止动部(32)的外侧表面中,至少一个上端部用作引导部(33),所述引导部(33)相对于所述端子接头(20)插入所述压配合孔(13)的插入方向(ID)倾斜,且/或所述止动部(32)的至少一个下端边缘用作锁定边缘部(34)。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端子接头(20)包括止停件(36),所述止停件(36)阻止所述端子接头(20)插入到所述压配合孔(13)中。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206115A JP5494381B2 (ja) | 2010-09-14 | 2010-09-14 | コネクタ |
JP2010-206115 | 2010-09-14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403593A true CN102403593A (zh) | 2012-04-04 |
CN102403593B CN102403593B (zh) | 2015-01-07 |
Family
ID=44650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271606.5A Active CN102403593B (zh) | 2010-09-14 | 2011-09-07 | 连接器和生产该连接器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444444B2 (zh) |
EP (1) | EP2429041A1 (zh) |
JP (1) | JP5494381B2 (zh) |
KR (1) | KR101249586B1 (zh) |
CN (1) | CN102403593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90173A (zh) * | 2017-02-03 | 2018-08-10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基板用连接器 |
CN110534955A (zh) * | 2018-05-25 | 2019-12-03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CN111129802A (zh) * | 2018-10-31 | 2020-05-08 | 莫列斯有限公司 | 连接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707138B2 (ja) * | 2011-01-11 | 2015-04-22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DE102013215302A1 (de) * | 2013-08-02 | 2015-02-05 | Tyco Electronics Belgium Ec Bvba | Flachkontakt für einen Stecker, Aufnahmeblock für einen Flachkontakt und Stecker |
CN203721972U (zh) * | 2013-12-11 | 2014-07-16 | 常州安费诺福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电缆组件与连接器的防水装置 |
JP6427348B2 (ja) * | 2014-07-16 | 2018-11-21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6209551B2 (ja) * | 2015-03-30 | 2017-10-04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US11808470B2 (en) * | 2019-04-04 | 2023-11-07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Centralized control unit, equipment control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
JP7404879B2 (ja) * | 2020-01-09 | 2023-12-26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73752A (en) * | 1997-12-08 | 1999-02-23 | Joseph Pollak Corporation | Tow socket connector having sealant |
CN1684309A (zh) * | 2004-04-14 | 2005-10-19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一种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
DE202005014070U1 (de) * | 2005-09-06 | 2005-11-10 |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 Leiterplatten-Einpressadapte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008116A (en) * | 1959-04-27 | 1961-11-07 | Cannon Electric Co | Moisture-proof quick-disconnect device |
US4083022A (en) * | 1976-10-12 | 1978-04-04 | Bunker Ramo Corporation | Planar pi multi-filter having a ferrite inductance for pin filters in electrical connectors |
JPS588560B2 (ja) * | 1977-11-09 | 1983-02-16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電気的接触子の係止機構 |
US4422711A (en) * | 1981-12-21 | 1983-12-27 | Amp Incorporated | Active pin contact |
JPS58182379U (ja) * | 1982-05-31 | 1983-12-05 | 第一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雄接触子の係止構造 |
JPS61180464U (zh) * | 1985-04-30 | 1986-11-11 | ||
US4971579A (en) * | 1988-10-14 | 1990-11-20 | Interlock Corporatio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removable terminal guide and lock |
US4946390A (en) * | 1989-06-26 | 1990-08-07 | Minnesota Mining & Manufacturing Co. | Cable termination assembly with contact supporting housing and integrally molded strain relief |
US4992061A (en) * | 1989-07-28 | 1991-02-12 | Thomas & Betts Corporation | Electrical filter connector |
US4930200A (en) * | 1989-07-28 | 1990-06-05 | Thomas & Betts Corporation | Method of making an electrical filter connector |
US5101318A (en) * | 1990-09-07 | 1992-03-31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Connector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
DE4118696C2 (de) * | 1991-06-07 | 1994-03-17 | Hirschmann Richard Gmbh Co | Steckverbinder |
US6000973A (en) * | 1992-01-22 | 1999-12-14 | Berg Technology, Inc.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plug contact elements of plate material |
JPH0631083A (ja) | 1992-07-15 | 1994-02-08 | Barudan Co Ltd | ミシン |
JP2530528Y2 (ja) * | 1992-09-29 | 1997-03-26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
US5263872A (en) * | 1992-12-22 | 1993-11-23 |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 Electrical shorting system |
JPH08162189A (ja) * | 1994-12-05 | 1996-06-2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接点板圧入装置 |
JPH08279370A (ja) * | 1995-04-06 | 1996-10-22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固定端子装置 |
US5957725A (en) * | 1995-07-05 | 1999-09-28 | Auto Splice Systems Inc. | Continuous molded plastic components or assemblies |
US5616053A (en) * | 1995-07-05 | 1997-04-01 | Auto Splice Systems, Inc. | Continuous mo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
US5800214A (en) * | 1996-07-16 | 1998-09-01 | Molex Incorporated | Edge connector for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US5806239A (en) * | 1996-07-31 | 1998-09-15 | Wesolowski; David D. | Elevated plant watering hanger |
US5830012A (en) * | 1996-08-30 | 1998-11-03 | Berg Technology, Inc. | Continuous plastic strip for use in manufacturing insulative housings in electrical connectors |
JP2000150022A (ja) * | 1998-11-04 | 2000-05-30 | Yazaki Corp | コネクタハウジングにおける端子圧入構造 |
JP3503877B2 (ja) * | 1999-02-19 | 2004-03-08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角線材を使用した基板用の端子構造 |
JP3582642B2 (ja) * | 2000-02-03 | 2004-10-27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US6312296B1 (en) * | 2000-06-20 | 2001-11-06 |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enhanced retention of contacts in a housing |
DE102004011962B4 (de) * | 2003-03-12 | 2008-11-20 |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Yokkaichi | Verbinderanschluß, Verbinder und Montageverfahren |
TW573810U (en) * | 2003-04-09 | 2004-01-2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Electrical connector |
JP2004355999A (ja) * | 2003-05-30 | 2004-12-16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回路基板用端子 |
JP4042674B2 (ja) * | 2003-10-01 | 2008-02-06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2005160235A (ja) * | 2003-11-27 | 2005-06-16 | Yazaki Corp |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
JP4179170B2 (ja) * | 2004-01-16 | 2008-11-12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4211622B2 (ja) * | 2004-02-04 | 2009-01-21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基板用コネクタ |
US7175481B1 (en) * | 2005-11-01 | 2007-02-13 | Walbro Engine Management, L.L.C. | Sealed pass-through electrical connector |
JP2005353567A (ja) * | 2004-05-10 | 2005-12-22 | Yazaki Corp | プレスフィット端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回路基板モジュール |
DE602005003527T2 (de) * | 2004-09-29 | 2008-10-23 |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Yokkaichi | Ein Verbinder und Steckkontakt |
TWI245464B (en) * | 2005-03-22 | 2005-12-11 | Via Tech Inc | Board-to-board connector |
JP2006310069A (ja) * | 2005-04-28 | 2006-11-09 |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 コンプライアントピンおよびコンプライアントピンを使用した電気部品 |
JP2007103088A (ja) * | 2005-09-30 | 2007-04-19 | Yazaki Corp | オンボードコネクタ |
JP2007311092A (ja) * | 2006-05-17 | 2007-11-29 | Yazaki Corp | 印刷配線板組立体及び該印刷配線板組立体の製造方法 |
JP4924247B2 (ja) * | 2007-07-04 | 2012-04-25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5211639B2 (ja) * | 2007-10-29 | 2013-06-12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5115149B2 (ja) * | 2007-11-02 | 2013-01-09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5227645B2 (ja) * | 2008-04-21 | 2013-07-03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基板用コネクタ |
US8133075B2 (en) * | 2009-03-25 | 2012-03-13 |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Llc |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
JP5299708B2 (ja) * | 2010-02-15 | 2013-09-25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基板用端子 |
JP5454447B2 (ja) * | 2010-10-15 | 2014-03-26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
2010
- 2010-09-14 JP JP2010206115A patent/JP5494381B2/ja active Active
-
2011
- 2011-08-10 US US13/206,724 patent/US8444444B2/en active Active
- 2011-08-30 EP EP11007055A patent/EP2429041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1-09-07 KR KR1020110090902A patent/KR101249586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1-09-07 CN CN201110271606.5A patent/CN10240359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73752A (en) * | 1997-12-08 | 1999-02-23 | Joseph Pollak Corporation | Tow socket connector having sealant |
CN1684309A (zh) * | 2004-04-14 | 2005-10-19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一种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
DE202005014070U1 (de) * | 2005-09-06 | 2005-11-10 |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 Leiterplatten-Einpressadapter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90173A (zh) * | 2017-02-03 | 2018-08-10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基板用连接器 |
CN110534955A (zh) * | 2018-05-25 | 2019-12-03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CN111129802A (zh) * | 2018-10-31 | 2020-05-08 | 莫列斯有限公司 | 连接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20064782A1 (en) | 2012-03-15 |
US8444444B2 (en) | 2013-05-21 |
JP2012064364A (ja) | 2012-03-29 |
KR20120028244A (ko) | 2012-03-22 |
JP5494381B2 (ja) | 2014-05-14 |
CN102403593B (zh) | 2015-01-07 |
KR101249586B1 (ko) | 2013-04-01 |
EP2429041A1 (en) | 2012-03-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03593A (zh) | 连接器和生产该连接器的方法 | |
CN100468873C (zh) | 端子接头、连接器及其装配方法 | |
JP4499114B2 (ja) | 端子圧着方法、端子圧着装置、端子圧着構造及び電気コネクタ | |
US7048595B2 (en) |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 |
JP4454036B2 (ja) | 回路基板用雄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 |
US7494364B2 (en) | Connector | |
CN102195202B (zh) | 雄型连接器、雌型连接器及由这些连接器构成的电连接器 | |
EP2797170A1 (en) | Crimp terminal, electrical wire with attached terminal, and wire-harness structure | |
US8523619B2 (en) | Terminal fitting | |
US7112087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 |
US5489221A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s | |
CN103682773A (zh) | 板连接器 | |
CN102570209B (zh) | 板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和安装方法 | |
KR101498743B1 (ko) | 기판용 커넥터 | |
CN109713480B (zh) |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 |
US20050118892A1 (en) | Contact and connector utilizing the same | |
JPS6364271A (ja) | ケーブル端末アセンブリ及びその製作方法 | |
CN101420087A (zh) | 连接器 | |
CN1949596B (zh) |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 |
CN101465496A (zh) | 端子压入构造及电连接器 | |
JP5375739B2 (ja) | コネクタ | |
JP5083012B2 (ja) | 防水コネクタ | |
US8142203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grooves receiving crumbs | |
CN105191017B (zh) | 接合连接器 | |
CN214378953U (zh) | 一种非通孔鱼眼端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