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78953U - 一种非通孔鱼眼端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通孔鱼眼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78953U
CN214378953U CN202120660532.3U CN202120660532U CN214378953U CN 214378953 U CN214378953 U CN 214378953U CN 202120660532 U CN202120660532 U CN 202120660532U CN 214378953 U CN214378953 U CN 2143789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sheye
groove
terminal
flake
si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6053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剑英
付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66053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789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789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789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1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55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 H01R12/58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terminals for insertion into hol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非通孔鱼眼端子,该鱼眼端子中部的正反两面分别成型有相对应的第一、第二鱼眼槽,且第一、第二鱼眼槽之间形成有连接桥;第一、第二鱼眼槽的两侧与鱼眼端子中部两侧面之间分别形成有第一、第二弹性部,该连接桥两侧分别与第一、第二弹性部一体连接。本实用新型鱼眼设置成不贯穿的凹槽状,分别为设于鱼眼端子中部正反两面的第一、第二鱼眼槽,在冲压时不用冲压穿透鱼眼端子,使冲压加工过程冲子强度大,不容易断冲子。第一、第二弹性部通过连接桥一体连接,保证结构强度,以致该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不会出现偏位,后期将鱼眼端子压入PCB板的导电孔时,受力均匀,保证整个鱼眼端子压入PCB板后不会歪斜,保证性能优良。

Description

一种非通孔鱼眼端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眼端子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非通孔鱼眼端子。
背景技术:
通讯连接器或电连接器与线路板的连接方式有多种,其中一种方式是使用插接式端子,而插接式端子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鱼眼端子,其优点在于,鱼眼端子具有组装简单、不经过焊接制程即可使连接器与PCB板紧密的连接传递电气信号,并且鱼眼端子拥有插入力小、免焊接、工序短、抗振动、可公差补偿和对印刷电路板板孔破坏小等特点。
另外,鱼眼端子有可置更换性,若器件有损坏,可以直接从PCB板移除、更换新器件即可,具有稳定、简单、快捷等特点,能匹配线路板上更小的导电孔。在插装时,鱼眼端子的两弹性部受挤压发生弹性收缩,使鱼眼端子顺利插装在线路板的导电孔内,从而实现鱼眼端子与线路板电连接,不用焊接且更换便捷,鱼眼端子靠两个弹性部收缩插入PCB板的导电孔导出信号。
参见图1-2所示,传统的鱼眼端子4一般都是在中间鱼眼部分设置贯穿两端面的鱼眼通孔41;由于中间的鱼眼通孔尺寸很小,冲压成型时容易断冲子;另外,冲压成型时因步距送料定位误差,导致鱼眼端子的鱼眼通孔与外表面形状容易偏位,即鱼眼端子两侧的两个弹性部容易偏位,后期将鱼眼端子压入PCB 板时,因鱼眼通孔与外表面形状偏位,鱼眼端子两边的两个弹性部会受力不均匀,致使鱼眼端子压入不对称,而出现鱼眼端子整体歪斜的现象,造成严重性能不良。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非通孔鱼眼端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非通孔鱼眼端子中部的正反两面分别成型有相对应的第一鱼眼槽和第二鱼眼槽,且该第一鱼眼槽和第二鱼眼槽之间形成有连接桥;所述第一鱼眼槽和第二鱼眼槽的两侧与鱼眼端子中部两侧面之间分别形成有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该连接桥两侧分别与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一体连接。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的中部外侧分别设置有用于与PCB板的导电孔孔壁配合并沿长度方向分布的第一平直面和第二平直面,且第一平直面与第二平直面平行。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鱼眼端子由下至上依次分为预插区、导入区、保持区、强度区,该预插区下端两侧面为呈倒八字形分布的斜面,该预插区下端两侧面为相互平行的竖直平面;该导入区下端两侧面为呈倒八字形分布的斜面;所述第一平直面和第二平直面分别作为保持区的两侧面。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鱼眼端子正反面的同一侧与第一平直面两侧连接的部分均设置成第一圆倒角;所述鱼眼端子正反面的同一侧与第二平直面两侧连接的部分均设置成第二圆倒角。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鱼眼槽和第二鱼眼槽均为开口大底部小的梯形槽,且其深度相等,该第一鱼眼槽和第二鱼眼槽的槽底均为平面,该第一鱼眼槽和第二鱼眼槽的槽壁均设置为斜面,且该第一鱼眼槽和第二鱼眼槽的槽底与槽壁连接的部位设置为圆弧形。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桥的截面呈一字型,使该鱼眼端子中部的纵截面呈工字形。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鱼眼槽和第二鱼眼槽的槽底设置成 S字型,使连接桥的截面呈S字型。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鱼眼槽槽底中部向外凸出或向内凹陷,与之对应的,所述第二鱼眼槽的槽底中部向内凹陷或向外凸出,使连接桥的截面弯曲状。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鱼眼端子上端成型有基板,且该基板上端成型有PIN针。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至少两个鱼眼端子上端与一基板一体连接,形成组合式端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鱼眼端子中的鱼眼设置成不贯穿的凹槽状,其分别为设置于鱼眼端子中部正反两面的第一鱼眼槽和第二鱼眼槽,且该第一鱼眼槽和第二鱼眼槽之间形成有连接桥,此造型的鱼眼端子在冲压成型第一鱼眼槽和第二鱼眼槽时,由于第一鱼眼槽或第二鱼眼槽的厚度小于鱼眼端子整体料厚的1/2,以致冲子冲槽的行程小,且不用冲压穿透鱼眼端子,使冲压加工过程冲子强度大,不容易断冲子。
2、所述第一鱼眼槽和第二鱼眼槽的两侧与鱼眼端子中部两侧面之间分别形成有用于与PCB板的导电孔挤压定位的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该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通过连接桥一体连接,保证结构强度,以致该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不会出现偏位,后期将鱼眼端子压入PCB板的导电孔时,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能够稳定与PCB板的导电孔孔壁挤压,使第一鱼眼槽和第二鱼眼槽的两侧受力均匀,保证整个鱼眼端子压入PCB板后不会歪斜,保证产品正位度,以此保障产品性能优良。
3、本实用新型于所述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的中部外侧分别设置有平行并沿鱼眼端子的长度方向分布的第一平直面和第二平直面,即第一弹性部或第二弹性部与PCB板插入配合的部位是与PCB板的导电孔孔壁平行的一段直边,以致在鱼眼端子压入PCB板后,该第一平直面和第二平直面同时与PCB板的导电孔孔壁配合,保证该鱼眼端子不会在PCB板的导电孔中倾斜,保证鱼眼端子完全垂直于PCB板上,以此保障产品性能优良。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鱼眼端子的主视图;
图2是图1沿A-A向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是图3沿B-B向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鱼眼轮廓线中心线与保持区外轮廓线中心线重合);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鱼眼轮廓线中心线偏移后);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结构的主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结构的主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单PIN与PCB板的装配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多PIN与PCB板的装配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制成组合式端子后与PCB板的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3-11所示,为一种非通孔鱼眼端子,该鱼眼端子1中部的正反两面分别成型有相对应的第一鱼眼槽11和第二鱼眼槽12,且该第一鱼眼槽11和第二鱼眼槽12之间形成有连接桥13;所述第一鱼眼槽11和第二鱼眼槽12的两侧与鱼眼端子1中部两侧面之间分别形成有第一弹性部14和第二弹性部15,该连接桥13两侧分别与第一弹性部14和第二弹性部15一体连接。本实用新型将鱼眼端子1中的鱼眼设置成不贯穿的凹槽状,其分别为设置于鱼眼端子1中部正反两面的第一鱼眼槽11和第二鱼眼槽12,且该第一鱼眼槽11和第二鱼眼槽12之间形成有连接桥13,此造型的鱼眼端子1在冲压成型第一鱼眼槽11和第二鱼眼槽12时,由于第一鱼眼槽11或第二鱼眼槽12的厚度小于鱼眼端子1整体料厚的1/2,以致冲子冲槽的行程小,且不用冲压穿透鱼眼端子1,使冲压加工过程冲子强度大,不容易断冲子;另外,所述第一鱼眼槽11和第二鱼眼槽12的两侧与鱼眼端子1中部两侧面之间分别形成有用于与PCB板的导电孔挤压定位的第一弹性部14和第二弹性部15,该连接桥13两侧分别与第一弹性部14和第二弹性部15一体连接,由于第一弹性部14和第二弹性部15通过连接桥13一体连接,保证结构强度,以致该第一弹性部14和第二弹性部15不会出现偏位,后期将鱼眼端子压入PCB板的导电孔时,第一弹性部14和第二弹性部15能够稳定与PCB 板的导电孔孔壁挤压,使第一鱼眼槽11和第二鱼眼槽12的两侧受力均匀,保证整个鱼眼端子1压入PCB板后不会歪斜,保证产品正位度,以此保障产品性能优良。
结合图1所示,传统的鱼眼端子4两侧与PCB板的导电孔孔壁接触的部位设置为弧形或圆弧形42,以致传统的鱼眼端子压入PCB板后,其并不能保证该鱼眼端子完全垂直于PCB板,往往需要借助其它机构扶正,导致结构变得复杂,且工艺繁琐,组装效率低下。故此,结合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于所述第一弹性部14和第二弹性部15的中部外侧分别设置有用于与PCB板的导电孔孔壁配合的第一平直面140和第二平直面150,且第一平直面140与第二平直面150平行,该第一平直面140和第二平直面150均沿鱼眼端子1的长度方向分布,即第一弹性部14或第二弹性部15与PCB板插入配合的部位是与PCB板的导电孔孔壁平行的一段直边,以致在鱼眼端子1压入PCB板后,该第一平直面140和第二平直面 150同时与PCB板的导电孔孔壁配合,保证该鱼眼端子不会在PCB板的导电孔中倾斜,保证鱼眼端子完全垂直于PCB板上,以此保障产品性能优良。
结合图4所示,所述连接桥13的截面呈一字型,使该鱼眼端子1中部的纵截面呈工字形,该工字形结构两端近似铁路轨道与车轮接触的圆弧形状;具体而言,所述鱼眼端子1正反面的同一侧与第一平直面140两侧连接的部分均设置成第一圆倒角101,该第一圆倒角101与鱼眼端子1正反面及第一平直面140均相切;所述鱼眼端子1正反面的同一侧与第二平直面150两侧连接的部分均设置成第二圆倒角102。该第二圆倒角102与鱼眼端子1正反面及第二平直面150均相切,当鱼眼端子1压入PCB板的导电孔时,促使鱼眼端子1能很好的顺滑插入 PCB板的导电孔内,装配起来效率更高;同时,该第一圆倒角101和第二圆倒角 102用于与PCB板的导电孔孔壁抵压,可进一步提高鱼眼端子完全垂直于PCB板上。
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鱼眼槽11和第二鱼眼槽12均为开口大底部小的梯形槽,且其深度相等,该第一鱼眼槽11和第二鱼眼槽12的槽底均为平面,该第一鱼眼槽11和第二鱼眼槽12的槽壁均设置为斜面,且该第一鱼眼槽11和第二鱼眼槽12的槽底与槽壁连接的部位设置为圆弧形,这样设计是为了便于挤压成型时的材料流动;同时掏空的梯形区域(即第一鱼眼槽11或第二鱼眼槽12),正好提供第一弹性部14外侧的第一圆倒角101和第二弹性部15外侧的第二圆倒角 102在与PCB板压入配合时的可收缩性避位,保障鱼眼端子压入PCB顺畅,并具有一定收缩弹性,保证装配结构的稳定性。
所述第一鱼眼槽11和第二鱼眼槽12均通过模具冷挤压成型,所述第一鱼眼槽11的深度为B1,所述第二鱼眼槽12的深度为B2,其中,该B1=B2,所述连接桥13的厚度为A,其之间的关系为:B1+B2+A=料厚T(鱼眼端子的厚度)。
另外,为了增加鱼眼端子压入PCB板的导电孔时的弹性避让能力,对第一鱼眼槽11和第二鱼眼槽12的形状做再成型处理,具体如下:
第一种方式:结合图7所示,仅对第一鱼眼槽11和第二鱼眼槽12的槽底再冲压成型,使该第一鱼眼槽11和第二鱼眼槽12的槽底变成S字型;同时,使连接桥13的截面呈S字型,以此可提高弹性避让能力。
第二种方式:结合图7所示,仅对第一鱼眼槽11和第二鱼眼槽12的槽底再冲压成型,使第一鱼眼槽11槽底中部向外凸出或向内凹陷,与之对应的,所述第二鱼眼槽12的槽底中部向内凹陷或向外凸出,使连接桥13的截面弯曲状,以此可提高弹性避让能力。
结合图3所示,所述鱼眼端子1由下至上依次分为预插区、导入区、保持区、强度区,该预插区下端两侧面为呈倒八字形分布的斜面,该预插区下端两侧面为相互平行的竖直平面;该导入区下端两侧面为呈倒八字形分布的斜面;所述第一平直面140和第二平直面150分别作为保持区的两侧面。
所述第一鱼眼槽11和第二鱼眼槽12均呈鱼眼形状,其中段平行,两端逐渐缩小。以下将第一鱼眼槽11的鱼眼轮廓线和第二鱼眼槽12的鱼眼轮廓线统称为鱼眼轮廓线。
结合图5所示,鱼眼轮廓线与保持区两边外轮廓线有适当偏位,即保持区外轮廓线W1=W2(下图),中间鱼眼轮廓线L1大于或等于L2,同时NI小于或等于 N2。通过鱼眼轮廓线偏移量可以调整鱼眼端子插入PCB板的插入力。注意:当保持区外轮廓线中心线与鱼眼轮廓线中心线重合时,W1=W2,L1=L2,N1=N2(下图)
结合图6所示,调整鱼眼轮廓线向下偏移量,可以调整鱼眼端子插入PCB的插入力,即保持区外轮廓线W1=W2,鱼眼轮廓线L1大于L2,同时NI小于N2; N1变小时侧壁厚度减小,插入PCB板的力就会减小,同时N2变大,插入PCB板到位时随着N2加厚而产生较强的保持力。
所述鱼眼端子1上端成型有基板2,且该基板2上端成型有PIN针3,该鱼眼端子1插入PCB板的导电孔内时,通过第一弹性部14和第二弹性部15与导电孔内壁挤压定位,实现免焊的工艺,并达到可靠的电气连接,该PIN针3则显露于该PCB板上方,如图9所示;也可以通过阵列方式,多PIN数安装于PCB板上,形成多级电气回路,如图10所示。
结合图11所示,将至少两个鱼眼端子1上端与一基板2一体连接,形成组合式端子,该基板2宽度较大,鱼眼端子1则均匀显露于该基板2下端,以致可承载更大电流的传输,作为大电流端子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将鱼眼端子1中的鱼眼设置成不贯穿的凹槽状,其分别为设置于鱼眼端子1中部正反两面的第一鱼眼槽11和第二鱼眼槽12,且该第一鱼眼槽11和第二鱼眼槽12之间形成有连接桥13,此造型的鱼眼端子1在冲压成型第一鱼眼槽11和第二鱼眼槽12时,由于第一鱼眼槽11或第二鱼眼槽12 的厚度小于鱼眼端子1整体料厚的1/2,以致冲子冲槽的行程小,且不用冲压穿透鱼眼端子1,使冲压加工过程冲子强度大,不容易断冲子;另外,所述第一鱼眼槽11和第二鱼眼槽12的两侧与鱼眼端子1中部两侧面之间分别形成有用于与 PCB板的导电孔挤压定位的第一弹性部14和第二弹性部15,该连接桥13两侧分别与第一弹性部14和第二弹性部15一体连接,由于第一弹性部14和第二弹性部15通过连接桥13一体连接,保证结构强度,以致该第一弹性部14和第二弹性部15不会出现偏位,后期将鱼眼端子压入PCB板的导电孔时,第一弹性部14 和第二弹性部15能够稳定与PCB板的导电孔孔壁挤压,使第一鱼眼槽11和第二鱼眼槽12的两侧受力均匀,保证整个鱼眼端子1压入PCB板后不会歪斜,保证产品正位度,以此保障产品性能优良。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非通孔鱼眼端子,其特征在于:该鱼眼端子(1)中部的正反两面分别成型有相对应的第一鱼眼槽(11)和第二鱼眼槽(12),且该第一鱼眼槽(11)和第二鱼眼槽(12)之间形成有连接桥(13);所述第一鱼眼槽(11)和第二鱼眼槽(12)的两侧与鱼眼端子(1)中部两侧面之间分别形成有第一弹性部(14)和第二弹性部(15),该连接桥(13)两侧分别与第一弹性部(14)和第二弹性部(15)一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通孔鱼眼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部(14)和第二弹性部(15)的中部外侧分别设置有用于与PCB板的导电孔孔壁配合并沿长度方向分布的第一平直面(140)和第二平直面(150),且第一平直面(140)与第二平直面(150)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通孔鱼眼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眼端子(1)由下至上依次分为预插区、导入区、保持区、强度区,该预插区下端两侧面为呈倒八字形分布的斜面,该预插区下端两侧面为相互平行的竖直平面;该导入区下端两侧面为呈倒八字形分布的斜面;所述第一平直面(140)和第二平直面(150)分别作为保持区的两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通孔鱼眼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眼端子(1)正反面的同一侧与第一平直面(140)两侧连接的部分均设置成第一圆倒角(101);所述鱼眼端子(1)正反面的同一侧与第二平直面(150)两侧连接的部分均设置成第二圆倒角(102)。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非通孔鱼眼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鱼眼槽(11)和第二鱼眼槽(12)均为开口大底部小的梯形槽,且其深度相等,该第一鱼眼槽(11)和第二鱼眼槽(12)的槽底均为平面,该第一鱼眼槽(11)和第二鱼眼槽(12)的槽壁均设置为斜面,且该第一鱼眼槽(11)和第二鱼眼槽(12)的槽底与槽壁连接的部位设置为圆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非通孔鱼眼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桥(13)的截面呈一字型,使该鱼眼端子(1)中部的纵截面呈工字形。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非通孔鱼眼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鱼眼槽(11)和第二鱼眼槽(12)的槽底设置成S字型,使连接桥(13)的截面呈S字型。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非通孔鱼眼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鱼眼槽(11)槽底中部向外凸出或向内凹陷,与之对应的,所述第二鱼眼槽(12)的槽底中部向内凹陷或向外凸出,使连接桥(13)的截面弯曲状。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非通孔鱼眼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眼端子(1)上端成型有基板(2),且该基板(2)上端成型有PIN针(3)。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非通孔鱼眼端子,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鱼眼端子(1)上端与一基板(2)一体连接,形成组合式端子。
CN202120660532.3U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非通孔鱼眼端子 Active CN2143789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60532.3U CN214378953U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非通孔鱼眼端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60532.3U CN214378953U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非通孔鱼眼端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78953U true CN214378953U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73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60532.3U Active CN214378953U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非通孔鱼眼端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789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02408B2 (en) Coaxial electrical connector
US4410230A (en) Connector block
US8870600B2 (en) Connector with staggered contacts
US9083091B1 (en) Electrical terminal connector for solderless connection of parts to electrical contact holes
WO2015105680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compliant contacts and a circuit board assembly including the same
CN214378953U (zh) 一种非通孔鱼眼端子
CN101950874B (zh) 连接器插头件
CN102570209B (zh) 板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和安装方法
CN201690060U (zh) 一种连接器及其插头、插座
JPS61279081A (ja) 印刷回路基板用電気接触ピンの製造方法とそれを遂行するためのダイ
KR101029668B1 (ko) 표면장착 헤더 조립체
CN205081255U (zh) 卡缘连接器
CN205488688U (zh) 连接器
CN210468223U (zh) 卡连接器的端子结构
CN210692840U (zh) 一种可限位结构的电池插座
US4865567A (en) Miniature barrel female terminal
CN209860190U (zh) 导电端子
CN216648651U (zh) 差分对端子对及背板连接器
CN218958042U (zh) 一种双面盲孔免焊锡鱼眼端子结构
CN205303800U (zh) 连接器
CN211556204U (zh) 一种wtb连接器
CN219801298U (zh) 一种实心鱼眼型端子
CN217641838U (zh) 一种金属端子
JPH0245305B2 (zh)
CN219144533U (zh) W形高稳定接触力压接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