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5202B - 雄型连接器、雌型连接器及由这些连接器构成的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雄型连接器、雌型连接器及由这些连接器构成的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95202B
CN102195202B CN201110043441.6A CN201110043441A CN102195202B CN 102195202 B CN102195202 B CN 102195202B CN 201110043441 A CN201110043441 A CN 201110043441A CN 102195202 B CN102195202 B CN 1021952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ke
connector
gynetype
male
cam pro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4344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95202A (zh
Inventor
松本博幸
正田进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ST Mf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ST Mf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ST Mf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ST Mf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952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52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952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52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 H01R13/641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indica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indicating correct or full eng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5Latching arms not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检测半配合状态,并具有被锁紧的抗震结构的雄型连接器、雌型连接器以及由这些连接器构成的电连接器。一种与雌型连接器配合结合的雄型连接器,其在与长度结合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滑动移动自如地组装有具有第1凸轮突起的滑块,该第1凸轮突起设置有第1棱线部、和从所述第1棱线部延伸并相对的一对第1、第2倾斜部,该雄型连接器具有接触件、和收纳接触件的雄型壳体,在雄型壳体的外周壁面上形成有第2凸轮突起,该第2凸轮突起具有:第2棱线部;第3倾斜部,其从第2棱线部延伸,与滑块的第1倾斜部抵接而滑动接触;以及第4倾斜部,其从第2棱线部延伸,与第2倾斜部滑动接触并被按压保持。

Description

雄型连接器、雌型连接器及由这些连接器构成的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雄型连接器、雌型连接器以及由这些连接器构成的电连接器,更具体涉及可在结合这些连接器时检测半配合状态的雄型连接器、雌型连接器以及由这些连接器构成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汽车上搭载有多个电气设备、电子设备以及微型计算机等,利用该微型计算机控制这些电气设备、电子设备。这些电气设备、电子设备利用车内配线或扁平电缆等连接线连接。考虑部件的组装和维护等,这些连接线利用连接简单且拆卸自如的一对雌雄连接器进行连接。关于这种雌雄连接器,已有各种类型的连接器被成品化而被使用,但是当这种连接器产生结合不良时,会造成故障,因此提出了可在结合这些连接器时检测它们的结合状态、即检测在接合时容易产生的不完全结合即所谓半配合状态的连接器。
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可检测是否存在半配合状态的连接器的配合结构。以下,参照图10、图11,说明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连接器。另外,图10是雌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图11是结合雌雄连接器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该连接器由一对雄型连接器和雌型连接器构成,是可在结合时检测半配合的配合结构。一方的雄型连接器20具有预定个数的插座接触件21(参照图11)和雄型壳体22,该雄型壳体22具有收纳这些插座接触件的端子收纳室,该雌型壳体22由前方开口的连接器壳体22A和在连接器壳体22A上部的专用壳体22B构成,该专用壳体22B用于可滑动地安装滑块30。专用壳体22B在其两端侧设置有引导滑块主体的两侧部的引导槽23,并且在该引导槽23的后端设置有筒状的弹簧收纳部22C。在专用壳体22B的中央沿配合方向一体设置有由挠性部件构成的悬臂型的锁臂24。锁臂24在其上部具有具备倾斜面的锁尖头25,在其前端下部设置有由卡定于雌型壳体41的卡合突起构成的壳体锁定件26。此外,在与壳体锁定件26对置的上部,形成有用于阻止锁臂24自身的移位的移位防止突起26a。在该锁臂24的两侧设置有用于插入滑块臂的抵接突起的侧方空间27a。
滑块30在滑块主体31内的大致中央设置有悬臂型的具有挠性的滑块臂32,该滑块臂32在前方下部的两端侧具有一对抵接突起34,滑块30具有:形成在上部后端的用于在解除配合时进行操作的按压部35;以及滑块槽33,其贯通滑块臂32和按压部35,滑块30在下部后端的两侧具有保持压缩弹簧38的弹簧支承部36。此外,在滑块主体31的前端,形成有用于阻止锁臂24的移位的移位防止部37。
该滑块30被安装到雄型连接器20。该组装如下进行,首先从雄型连接器20的前方将压缩弹簧38收纳至滑块收纳部27内,再压入滑块30。通过该压入,设置于滑块30的滑块臂32的两侧下端的抵接突起34被配置到设置于锁臂24两侧的侧方空间27a内。接着,将压缩弹簧38收纳至弹簧收纳部22C内,并且通过将锁臂24上的锁尖头25嵌入到滑块30的滑块槽33内来将滑块30安装成可滑动的状态。由此,滑块30利用压缩弹簧38的回弹力而被向前方施力,按压部35的前端卡定于滑块槽33内的锁尖头25,并且锁臂24前端的移位防止突起26a与滑块30前端下表面的移位防止部37抵接,由此阻止向锁臂24上方的移位。
另一方的雌型连接器40具有预定个数的针式接触件45(参照图11)和雌型壳体41,该雌型壳体41具有收纳这些针式接触件的端子收纳室,该雌型壳体具有在前方开口的壳体插入口46,该雌型壳体设有:一对挡块突起42,它们设置在该壳体41上方的一个表面上,在配合连接器时与滑块30的抵接突起34抵接;倾斜突起43,其位于该挡块突起42之间,具有用于使锁臂24挠曲的倾斜面;以及卡合槽44,其位于该倾斜突起43的后端,与作为卡合突起的壳体锁定件26进行卡合。
下面,对将雄型连接器20配合结合于雌型连接器40的结合作用进行说明。将雄型连接器20插入雌型连接器40时,雌型连接器40的挡块突起42被插入雄型连接器20的锁臂24两侧的侧方空间27a内,从而挡块突起42与滑块30的抵接突起34抵接。从该抵接时刻开始产生压缩弹簧38的回弹力。另外,在该阶段没有将雌型连接器40侧的针式接触件45配合插入到雄型连接器20侧的插座接触件21内。在进一步插入时,克服压缩弹簧38的弹簧力将滑块30压入后方,从而锁臂24前端的壳体锁定件26与雌型连接器40的倾斜突起43抵接。在该阶段,将针式接触件45配合插入到插座接触件21内,但是并不处于完全电接触状态。假如在该半配合状态下停止压入动作,则由于压缩弹簧38的回弹力在与配合方向相反的脱离方向回推雌/雌型连接器40、20双方,从而能够容易地检测半配合状态。
接着,当进一步插入时,通过锁尖头25使滑块30的滑块臂32向上方挠曲,从而解除挡块突起42与滑块30的抵接突起34的抵接状态。并且,锁臂24前端的壳体锁定件26越过倾斜突起43而开始落入卡合槽44内。滑块臂32利用压缩弹簧38的回弹力越过挡块突起42,并且将壳体锁定件26卡定于卡合槽44内。由此,滑块30利用压缩弹簧38的回弹力恢复到初始位置,滑块30的移位防止部37与锁臂24的移位防止突起26a抵接。由此,锁臂24被锁定,雌雄型连接器成为完全配合状态,两者的接触件处于完全连接状态。该完全配合状态能够通过锁臂24的壳体锁定件26越过倾斜突起43时的感触检测,并且能够通过目视双动的滑块30的位置来容易地检测。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50408号公报([0024]~[0029]段、图1)
根据上述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在结合时,能够通过锁臂的壳体锁定件越过倾斜突起时的感触或目视滑块的移动位置来检测半配合。但是,包含该连接器,这种连接器在配合结合时,即使检测到半配合并进行完全配合后,雌型连接器和雌型连接器的雌/雄壳体也不会牢固结合,而是在两个壳体之间隔开一些间隙G(参照图11)的浮动状态下进行结合。在向连接器施加振动时,这种浮动结合产生配合方向、即连接长度方向上的一些偏离,即所谓的晃动,由于该晃动,在雌雄连接器的插座接触件和针式接触件之间可能会产生接触不良。尤其是,在汽车等振动多的车辆中使用这种连接器时,产生该接触不良,成为故障的一个原因,需要进行改良。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这种现有技术具有的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在雌雄连接器的结合时检测半配合状态,在结合后进行连接器壳体的锁紧的抗震结构的雄型连接器及雌型连接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具有上述目的的雄型连接器和雌型连接器构成的电连接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第1方面所述的雄型连接器与雌型连接器配合结合,该雌型连接器在与长度结合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通过弹性部件滑动移动自如地组装有具有第1凸轮突起的滑块,该第1凸轮突起设置有第1棱线部、和从所述第1棱线部延伸预定长度并相对的一对第1、第2倾斜部,该雄型连接器的特征在于,所述雄型连接器具有:预定个数的导电性良好的接触件;以及电绝缘性的雄型壳体,其收纳所述接触件,所述雄型壳体在该雄型壳体的外周壁面形成有第2凸轮突起,该第2凸轮突起具有:第2棱线部;第3倾斜部,其从所述第2棱线部延伸预定长度,与所述滑块的第1倾斜部抵接而滑动接触;以及第4倾斜部,其从所述第2棱线部延伸预定长度,与所述第2倾斜部滑动接触并被按压保持,在与所述雌型连接器配合结合的状态下,所述雄型壳体的所述第2凸轮突起的所述第4倾斜部被所述滑块的所述第1凸轮突起的所述第2倾斜部借助于所述弹性部件的回复力而按压,由此所述雄型壳体被按压保持在结合方向上。
并且,第2方面所述的发明在第1方面所述的雄型连接器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4倾斜部被划分为:第1延伸设置倾斜部,其从所述第2棱线部延伸预定长度;以及第2延伸设置倾斜部,其以相比于所述第1延伸设置倾斜部增大了倾斜角度的角度延伸。
并且,第3方面所述的发明在第1或第2方面所述的雄型连接器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凸轮突起由在平面视图中为大致三角形的楔状突起形成,所述楔状突起从所述雄型壳体的外周壁面隆起预定高度,上方顶部平坦,周围作为所述第3、第4倾斜部。
并且,第4方面所述的雌型连接器与第1~3方面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雄型连接器配合结合,该雌型连接器的特征在于,所述雌型连接器具有:预定个数的导电性良好的接触件,它们与所述雄型连接器的接触件电接触连接;雌型壳体,其收纳所述接触件,并且具有与所述雄型壳体配合的配合孔;以及滑块,其被组装到所述雌型壳体,所述雌型壳体在与长度结合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形成有与所述配合孔连通的滑块组装孔,所述滑块在滑块主体上形成有第1凸轮突起,并使所述第1凸轮突起朝向所述配合孔来利用弹性部件使所述滑块主体滑动移动自如地安装于所述组装孔,该第1凸轮突起具有:第1棱线部;第1倾斜部,其从所述第1棱线部延伸预定长度,与所述雄型连接器的第3倾斜部抵接而滑动接触;以及第2倾斜部,其从所述第1棱线部延伸预定长度,与所述第4倾斜部滑动接触并被按压保持,在与所述雄型连接器配合结合的状态下,所述滑块的所述第1凸轮突起的所述第2倾斜部借助所述弹性部件的回复力按压所述雄型壳体的所述第2凸轮突起的所述第4倾斜部,由此所述雄型壳体被按压保持在结合方向上。
并且,第5方面所述的发明在第4方面所述的雌型连接器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倾斜部被划分为:第1延伸设置倾斜部,其从所述第1棱线部延伸预定长度;以及第2延伸设置倾斜部,其以相比于所述第1延伸设置倾斜部增大了倾斜角度的角度延伸。
并且,第6方面所述的发明在第4或第5方面所述的雌型连接器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凸轮突起由在平面视图中为大致三角形的楔状突起形成,所述楔状突起从所述滑块主体的壁面隆起预定高度,上方顶部平坦,周围作为所述第1、第2倾斜部。
并且,第7方面所述的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由第1~3方面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雄型连接器、和第4~6方面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雌型连接器构成。
根据第1方面的发明,雄型连接器在与雌型连接器结合时,雄型壳体的第2凸轮突起与雌型连接器的第1凸轮突起抵接,能够通过该抵接时的感触以及滑块移动的目视检测是否存在半配合状态,并且在配合结合后,第1、第2凸轮突起被卡合且两连接器的壳体被锁紧,从而具有较高的抗震性。
此外,根据第2方面的发明,第4倾斜部被划分为:第1延伸设置倾斜部,其从第2棱线部延伸预定长度;以及第2延伸设置倾斜部,其以相比于该第1延伸设置倾斜部增大了倾斜角度的角度延伸,因此在两连接器的配合结合后,第1、第2凸轮突起的卡合变得更牢固从而两连接器的壳体更牢固锁紧。
此外,根据第3方面的发明,能够在雄型壳体的外周壁面简单制作第2凸轮突起。
此外,根据第4方面的发明,雌型连接器在与雄型连接器结合时,雌型壳体的第1凸轮突起与雄型连接器的第2凸轮突起抵接,能够通过该抵接时的感触以及滑块移动的目视检测是否存在半配合状态,并且在配合结合后,第1、第2凸轮突起被按压保持,两连接器的壳体被锁紧,从而能够实现较高的抗震性。
此外,根据第5方面的发明,第2倾斜部被划分为:第1延伸设置倾斜部,其从第1棱线部延伸预定长度;以及第2延伸设置倾斜部,其以相比于该第1延伸设置倾斜部增大了倾斜角度的角度延伸,因此在两连接器的配合结合后,第1、第2凸轮突起的卡合变得更牢固从而两连接器的壳体更牢固锁紧。
此外,根据第6方面的发明,能够在滑块主体壁面简单制作第1凸轮突起。
此外,根据第7方面的发明,能够得到具有较高抗震性的电连接器。
附图说明
图1是对构成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雌型连接器和雄型连接器进行结合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电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示出雌型连接器,图3A是立体图、图3B是主视图,图3C是后视图。
图4是沿图3B的Ⅳ-Ⅳ线的剖视图。
图5是滑块的立体图。
图6A是滑块的后视图,图6B是一面的侧视图。
图7示出雄型连接器,图7A是雄型连接器的立体图、图7B是主视图,图7C是后视图。
图8是示出雌型连接器和雄型连接器的结合过程的外观立体图。
图9是与图8的结合过程对应的剖视图。
图10是现有技术的雌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结合图10的雌雄连接器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电连接器;2:雌型连接器;3:接触件;4:雌型壳体;4A:连接器插入部;4B:导线支承部;4S:空间(配合孔);6:组装孔;8:滑块;7:线圈状弹簧(弹性部件);10:第1凸轮突起;11:雄型连接器;12:接触件;13:雄型壳体;14:第2凸轮突起;b:第1倾斜部;c:第2倾斜部;c1:第1延伸设置倾斜部;c2:第2延伸设置倾斜部;b′:第3倾斜部;c′:第4倾斜部;c1′:第1延伸设置倾斜部;c2′:第2延伸设置倾斜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例示了用于将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具体化的雄型连接器和雌型连接器,并不意味着将本发明限定于这些雄型连接器和雌型连接器,包含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其他实施方式也同样可以适用。以下的电连接器是防水型的连接器,但并不排除没有密封材料等的普通的雄型连接器、雌型连接器。
[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图2,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雄型连接器和雌型连接器的概要进行说明。另外,图1是示出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雌型连接器和雄型连接器的结合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雄型连接器和雌型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1由一对雌型连接器2和雄型连接器11构成,在雌型连接器2和雄型连接器11上分别连接有电线。一方的雌型连接器2在设置于雌型壳体4外壁的组装孔6中组装入利用弹性部件施力的滑块8,在该滑块8,形成有能够检测半配合状态并且进行锁紧的第1凸轮突起。另一方的雄型连接器11形成有对滑块8的第1凸轮突起10(参照图6)进行抵接卡定的第2凸轮突起14(参照图7)。另外,在连接于雌型连接器2和雄型连接器11的电线上分别安装有防水用的密封部件15a。该密封部件15a能够使用公知的O型密封圈或密封垫等。
在将雄型连接器11插入雌型连接器2时,滑块8的第1凸轮突起与雄型连接器11的第2凸轮突起抵接,能够通过该感触和目视滑块8的移动来检测半配合状态,并且在配合结合后,锁紧雌雄两壳体,从而维持收纳于雌雄两壳体内的接触件的良好的电接触状态。以下,对雌型连接器和雄型连接器的结构进行详细叙述。
参照图3A~3C、图4说明雌型连接器。另外,图3A是雌型连接器的立体图、图3B是雌型连接器的主视图,图3C是雌型连接器的后视图、图4是沿图3B的Ⅳ-Ⅳ线的剖视图。如图3A~3C所示,雌型连接器2由以下部件构成:预定个数的接触件3;雌型壳体4,其收纳这些接触件;以及滑块8,其滑动移动自如地组装入该雌型壳体,弹簧7介于这二者之间。接触件3与安装于雄型连接器11的接触件接触而进行电连接,按照雄型连接器的接触件的类型,选定插座型或针式连接器的任意一个接触件。该接触件由导电性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
如图3所示,雌型壳体4由连接器结合部4A和从该连接器结合部朝后方延伸预定长度的导线支承部4B构成,并由电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成型体形成,连接器结合部4A在前方被插入雄型连接器11并且组装入滑块8,与接触件3连接的导线插入导线支承部4B并被其支承。连接器结合部4A由预定长度的长方体形状的筒状体形成,该筒状体的外周由大致细长矩形形状的上下壁4a、4b以及左右的侧壁4c、4d包围,在内部设置有预定大小的空间4S。该雌型壳体4在前方具有开口4e,并且内部空间4S的里侧部被后壁4f封闭。空间4S成为能够收纳接触件3且插入雄型连接器11的大小。在该空间4S中,前方的开口4e成为插入雄型连接器11的雄型壳体13的插入口,成为配合结合雄型连接器11的配合孔。在空间4S内,在侧壁4c的内壁面形成有固定线圈状弹簧7的一端的安装突起4c1(参照图4)。
在内壁的4角分别形成有楔状槽41。在与雄型连接器11结合时,该雄型连接器的楔状突起131插入这些楔状槽41,(参照图7),从而两雌雄连接器的定位固定变得牢固。此外,在该空间4S内,设置安装有接触件3的棒状的内部突出部5A。该内部突出部5A从后壁4f朝开口4e方向延伸预定长度。该内部突出部5A还在其长度方向形成安装接触件3的安装孔51。该安装孔51成为贯通后壁4f以及导线支承部4B的外部突出部5B的贯通孔。
并且,雌型壳体4的上壁4a的厚度形成为比其他壁厚,在上壁4a和侧壁4d的角部,形成有组装入滑块8的组装孔6。如图2所示,该组装孔6由切口孔6b和设置于角部附近的侧壁4d的插入口6a形成,切口孔6b为从该插入口朝向另一个侧壁4c将上壁4a切入预定深度的形状。该组装孔6具有与插入口6a相对的一对引导槽61、和第1凸轮突起10的引导槽62,并与空间4S连通。在该实施方式中,将组装孔6设置于上壁4a和侧壁4d的角部,但是也可以设置于其他侧壁面。此时,将该侧壁与上壁设为同样壁厚来设置组装孔。
如图3A~3C、图4所示,导线支承部4B由从后壁4f朝外方突出预定长度的棒状的外部突出部5B构成,在该外部突出部5B形成有与安装孔51连通的贯通孔52。贯通孔52成为能够在其中插通接触件3,并保持与该接触件连接的导线的大小。
参照图5、图6说明滑块。另外,图5是滑块主体的立体图,图6A是滑块主体的后视图,图6B是一面的侧视图。如图2、图5所示,滑块8具有滑动移动自如地安装于组装孔6内的滑块主体8A。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滑块8由滑块主体8A这1个部件形成,因此有时也将该滑块主体8A称作滑块8。即,该滑块也可以组合多个部件形成。
滑块主体8A具有前后壁8a、8b,上下壁8c、8d以及左右侧壁8e、8f,形成能够插入组装孔6内大小的大致矩形形状并由预定壁厚的块状片构成,由合成树脂成型体形成。该滑块主体8A的上下壁8c、8d中的上壁8c为了设置弹簧收纳孔而从其大致中央部隆起预定高度。在前壁8a的大致中央部设置有预定深度的弹簧收纳孔9。该弹簧收纳孔9成为朝向后壁8b的预定深度的隧道孔。在该弹簧收纳孔9收纳有线圈状弹簧7。在左右侧壁8e、8f,分别形成有悬臂型的锁臂8e1、8f1。这些悬臂型锁臂8e1、8f1成为如下的弹性臂片:固定于左右侧壁8e、8f靠前壁8a侧,在后部与左右侧壁8e、8f隔开预定间隙80朝外方延伸设置。在上壁8c形成有后壁8b侧的一部分从壁面隆起预定高度的把手状突起8cb。该把手状突起8cb是操作滑块8的操作部。另外,在该滑块中设置了一个弹簧收纳孔,但是也可以设置多个。在设置多个的情况下,线圈状弹簧也变为多个。
如图6A所示,在下壁8d,凸轮突起(以下称作第1凸轮突起)10由从下壁表面隆起预定高度h的楔状突起形成,第1凸轮突起10在前端具有锐角的棱线部(以下称作第1棱线部)并在平面视图中为三角形形状。该第1凸轮突起10具有从后壁8b面延伸的预定长度(短边)的底边部a、和从该底边部的两端呈锐角延伸的相对的一对倾斜部(以下称作第1、第2倾斜部)b、c,结合这些第1、第2倾斜部b、c的顶部成为锐角的棱线部t。该第1凸轮突起10从下壁8d面隆起预定高度h,因此一对第1、第2倾斜部b、c由与高度h对应宽度的倾斜面形成。另外,为了易于区别说明,将第1凸轮突起及第1、第2倾斜部与后述的雄型连接器的第2凸轮突起及第3、第4倾斜部对应来进行标注。
这些第1、第2倾斜部b、c中的第1倾斜部b是如下的滑动滑移部:与雄型连接器11的第3倾斜部抵接滑动,使滑块8在与结合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滑动移动,并且第2倾斜部c成为如下部分:在棱线部t超过雄型连接器11的第2棱线部t′后,利用线圈状弹簧7的回复力,该第2倾斜部c与第4倾斜部c′接触滑移来按压雄型连接器11的雄型壳体13使其朝结合方向移动,从而能够发挥维持该状态且不会使两连接器的壳体松开的锁紧功能。
如图6A所示,该第2倾斜部c由以下部件构成:第1延伸设置倾斜部c1:其在棱线部t超过雄型连接器11的第2棱线部t′后,与雌型连接器2的第4倾斜部c′的第1延伸设置倾斜部c1′(参照图7A)接触滑移;以及第2延伸设置倾斜部c2,其增大预定角度朝该第1延伸设置倾斜部c1的后方延伸来按压雄型连接器11的雄型壳体13使其朝结合方向移动。第2延伸设置倾斜部c2的角度被设定为使得两壳体4、13之间不产生间隙的角度。第1凸轮突起10能够使滑块8滑动移动来检测半配合状态,并且还发挥两壳体4、13的锁紧功能,因此成为具有半配合检测和锁紧这两个功能的突起。在该滑块8中,滑块主体8A为简单形状,因此容易制造。此外,制造所需的模具也为简单形状,从而能够降低其价格。
该滑块8被组入到组装孔6内。该组入如下进行:组装为将线圈状弹簧7的一端插入空间4S内的安装突起4c1、另一端放入滑块主体8A的弹簧收纳孔9的状态,并且使第1凸轮突起10朝向空间4S内克服一对悬臂型锁臂8e1、8f1的弹性力来压入组装孔6。如图4所示,利用该压入,一对悬臂型的锁臂8e1、8f1回复并与侧壁4d的内壁面抵接来防止脱落。
滑块8是被组入到雌型壳体4,与雄型连接器11的第2凸轮突起14(参照图7)卡合,发挥半配合检测和锁紧功能的部件,但是在雌型壳体4中,不像现有技术那样需要弹簧机构,因此还能够简单制造壳体。
参照图7说明雄型连接器。另外,图7示出雄型连接器,图7A是雄型连接器的立体图、图7B是主视图、图7C是后视图。如图7A~7C所示,雄型连接器11具有预定个数的接触件12、和收纳这些接触件12的雄型壳体13,在雄型壳体13的壁面上形成有第2凸轮突起14,第2凸轮突起14与雌型连接器2的第1凸轮突起10抵接从而在与雌型连接器2之间发挥半配合检测和锁紧作用。接触件12按照雌型连接器2的接触件3的形状,为插座型或针式接触件的任意一个。该接触件由导电性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
如图7A所示,雄型壳体13由连接器插入部13A和从该连接器插入部13A朝后方延伸的导线支承部13B构成,并由电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成型体形成,连接器插入部13A在前方被插入雌型连接器2,导线支承部13B支承与接触件12连接的导线。连接器插入部13A由预定长度的长方体形状的筒状体形成,该筒状体的外周由矩形形状的上下壁13a、13b以及左右的侧壁13c、13d包围,内部设置有预定大小的空间13S。该筒状体在前方具有开口13e,并且空间13S的里侧部被后壁13f封闭。在该空间13S内收纳有接触件12。在外壁的四角分别形成有楔状突起131。在与雌型连接器2结合时,这些楔状突起131被插入该雌型连接器2的楔状槽41,从而两雌雄连接器2、11的定位固定变得牢固。
如图7所示,导线支承部13B由从后壁13f朝外方突出预定长度的棒状的外部突出部15构成,在该外部突出部15形成有与空间13S连通的贯通孔。该贯通孔成为在其中能够插通接触件12并能够保持与该接触件12连接的导线的大小。
如图7A所示,在上壁13a,第2凸轮突起14由从上壁表面隆起预定高度的大致楔状突起形成,第2凸轮突起14在前端具有锐角的顶部并在平面视图中为三角形形状。该凸轮突起14将其隆起高度设为与第1凸轮突起10大致相同,并与该第1凸轮突起10设为相同或相似形状。通过设为该形状,制作变得容易,并且变得美观。
该第2凸轮突起14具有从侧壁13c面延伸的预定长度(短边)的底边部a′、和从该底边部a′的两端呈锐角延伸设置的第3、第4倾斜部b′、c′,结合第3、第4倾斜部b′、c′的顶部成为第2棱线部t′。该第2凸轮突起14从上壁13a面隆起预定高度,因此这些倾斜部b′、c′形成为与高度对应的宽度。第3、第4倾斜部b′、c′中的第3倾斜部b′是如下的滑动滑移部:与雌型连接器2的第1倾斜部b抵接,第1倾斜部b滑移,使组入到雌型连接器2的滑块8在与结合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滑动移动。此外,第4倾斜部c′成为如下部分:在第2棱线部t′与雌型连接器2的第1棱线部t抵接后,利用弹簧7的回复力,第2倾斜部c滑下,按压雄型连接器11的雄型壳体13使其朝结合方向移动,从而能够发挥维持该状态且不会使两连接器2、11的壳体4、13松开的锁紧功能。
参照图8、图9,说明雌型连接器和雄型连接器的结合作用。另外,图8是示出雌型连接器和雄型连接器的结合过程的外观立体图,图9是与图8的结合过程对应的剖视图。雌型连接器2和雄型连接器11从非结合状态(图8A、图9A)依次经过图8B~图8D所示的过程从而被配合结合。在非结合状态下,组入到雌型连接器2的滑块8的第1凸轮突起10位于雌型连接器2的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心部(参照图8A、图9A)。当将雄型连接器11插入雌型连接器2时,雄型连接器11的第2凸轮突起14的第3倾斜部b′与雌型连接器2的第1凸轮突起10的第1倾斜部b抵接滑移,从而按压该第1倾斜部b使其移动。当按压该第1倾斜部b使其移动时,如图9B所示,第1凸轮突起10从长度方向的中心部向雌型壳体4的侧壁4d侧移动,如图8B所示,利用该移动将滑块8引入组入孔6内。在该状态下,接触件3和接触件12尚未成为完全连接的状态。
当进一步压入雄型连接器11时,如图9C所示,雄型连接器11的第2凸轮突起14的第2棱线部t′与第1凸轮突起10的第1棱线部t在它们的顶部抵接。此时,线圈状弹簧7从拉伸状态被压缩。利用这些棱线部t′、t的抵接,滑块主体8A克服线圈状弹簧7的拉伸力,从而如图8C所示,滑块8被进一步引入组装孔6内。当再进一步压入雄型连接器11时,如图9D所示,第2棱线部t′从第1棱线部t错开,滑块8利用弹簧7的回复力使第2倾斜部c滑过第4倾斜部c′。此时产生配合声,从而能够感知转到完全配合状态。由此,按压雄型连接器11的雄型壳体使其朝结合方向移动并成为完全配合状态,接触件12和接触件3两者完全接触连接。
此时,在第2、第4倾斜部c、c′,分别形成有第1、第2延伸设置倾斜部c1、c2以及c1′、c2′,因此在第1棱线部t从第2棱线部t′错开的最初,滑块8利用弹簧7的回复力,使第2倾斜部c的第1延伸设置倾斜部c1在第4倾斜部c′的第1延伸设置倾斜部c1′滑移并压力接触,按压雄型连接器11的雄型壳体13使其朝结合方向移动,接着,第2倾斜部c的第2延伸设置倾斜部c2在第4倾斜部c′的第2延伸设置倾斜部c2′滑移并越过该第2延伸设置倾斜部c2′,从而进一步按压雄型连接器11的雄型壳体13使其朝结合方向移动并牢固地配合结合。
该配合结合利用弹簧7的弹力维持,因此雌型连接器和雄型连接器被锁紧,不会产生晃动。由此,在该配合结合的过程中,能够利用第1、第2凸轮突起的卡合,通过配合感触和滑块的移动防止半配合,并且在配合后被锁紧,从而维持完全的配合状态,在两连接器的接触件之间保持良好的电连接,使得雌型连接器和雄型连接器具有抗震性。

Claims (7)

1.一种雄型连接器,该雄型连接器与雌型连接器配合结合,该雌型连接器在与长度结合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利用弹性部件滑动移动自如地组装有具备第1凸轮突起的滑块,该第1凸轮突起设置有第1棱线部、和从所述第1棱线部延伸预定长度并且相对的一对第1倾斜部和第2倾斜部,该雄型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雄型连接器具有:预定个数的导电性良好的接触件;以及电绝缘性的雄型壳体,其收纳所述接触件,
所述雄型壳体在该雄型壳体的外周壁面形成有第2凸轮突起,该第2凸轮突起具有:第2棱线部;第3倾斜部,其从所述第2棱线部延伸预定长度,与所述滑块的第1倾斜部抵接而滑动接触;以及第4倾斜部,其从所述第2棱线部延伸预定长度,与所述第2倾斜部滑动接触并被按压保持,
在与所述雌型连接器配合结合的状态下,所述雄型壳体的所述第2凸轮突起的所述第4倾斜部被所述滑块的所述第1凸轮突起的所述第2倾斜部借助于所述弹性部件的回复力而按压,由此所述雄型壳体被按压保持在结合方向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雄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4倾斜部被划分为:第1延伸设置倾斜部,其从所述第2棱线部延伸预定长度;以及第2延伸设置倾斜部,其以相比于所述第1延伸设置倾斜部增大了倾斜角度的角度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雄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凸轮突起由在平面视图中为大致三角形的楔状突起形成,所述楔状突起从所述雄型壳体的外周壁面隆起预定高度,上方顶部平坦,周围作为所述第3倾斜部和第4倾斜部。
4.一种雌型连接器,该雌型连接器与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雄型连接器配合结合,该雌型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雌型连接器具有:预定个数的导电性良好的接触件,它们与所述雄型连接器的接触件电接触连接;雌型壳体,其收纳所述接触件,并且具有与所述雄型壳体配合的配合孔;以及滑块,其被组装到所述雌型壳体,
所述雌型壳体在与长度结合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形成有与所述配合孔连通的滑块组装孔,
所述滑块在滑块主体上形成有第1凸轮突起,并使所述第1凸轮突起朝向所述配合孔来利用弹性部件使所述滑块主体滑动移动自如地安装于所述组装孔,该第1凸轮突起具有:第1棱线部;第1倾斜部,其从所述第1棱线部延伸预定长度,与所述雄型连接器的第3倾斜部抵接而滑动接触;以及第2倾斜部,其从所述第1棱线部延伸预定长度,与所述第4倾斜部滑动接触并被按压保持,
在与所述雄型连接器配合结合的状态下,所述滑块的所述第1凸轮突起的所述第2倾斜部借助所述弹性部件的回复力按压所述雄型壳体的所述第2凸轮突起的所述第4倾斜部,由此所述雄型壳体被按压保持在结合方向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雌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倾斜部被划分为:第1延伸设置倾斜部,其从所述第1棱线部延伸预定长度;以及第2延伸设置倾斜部,其以相比于所述第1延伸设置倾斜部增大了倾斜角度的角度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雌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凸轮突起由在平面视图中为大致三角形的楔状突起形成,所述楔状突起从所述滑块主体的壁面隆起预定高度,上方顶部平坦,周围作为所述第1倾斜部和第2倾斜部。
7.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由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雄型连接器、和权利要求4~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雌型连接器构成。
CN201110043441.6A 2010-02-24 2011-02-23 雄型连接器、雌型连接器及由这些连接器构成的电连接器 Active CN1021952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39168 2010-02-24
JP2010039168A JP5527764B2 (ja) 2010-02-24 2010-02-24 雄型コネクタ及び雌型コネクタ並びにこれらのコネクタからなる電気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5202A CN102195202A (zh) 2011-09-21
CN102195202B true CN102195202B (zh) 2015-06-10

Family

ID=44009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43441.6A Active CN102195202B (zh) 2010-02-24 2011-02-23 雄型连接器、雌型连接器及由这些连接器构成的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206170B2 (zh)
EP (1) EP2362498B1 (zh)
JP (1) JP5527764B2 (zh)
CN (1) CN1021952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78457B2 (ja) * 2012-12-13 2016-03-08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充電ケーブルロック装置
US9093787B2 (en) * 2013-03-15 2015-07-28 Amphenol Corporation Latching connector assembly
US9203183B2 (en) * 2013-07-30 2015-12-0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9368911B2 (en) 2014-11-14 2016-06-1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lf-clos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JP6482963B2 (ja) * 2015-06-22 2019-03-13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雄型コネクタ及び雌型コネクタ並びにこれらのコネクタからなる電気コネクタ
JP6265383B2 (ja) * 2015-10-28 2018-01-2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構造
GB2552403B (en) * 2016-05-20 2019-10-23 Yazaki Corp Female and male connectors
JP2018022630A (ja) * 2016-08-04 2018-02-08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部材及びコネクタ
JP6738085B2 (ja) * 2016-08-05 2020-08-12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部材及びコネクタ
CN106998008B (zh) * 2017-04-27 2018-12-25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线束插件护套
CN107086415B (zh) * 2017-04-27 2018-10-30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线束插件护套
CN110651398B (zh) * 2017-07-07 2021-02-02 阿维科斯公司 具有集成电线挡块的线对线连接器
JP6852812B2 (ja) * 2017-12-26 2021-03-3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922838B2 (ja) * 2018-05-16 2021-08-1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7078990B2 (ja) 2018-08-23 2022-06-01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JP7247629B2 (ja) * 2019-02-13 2023-03-29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装置
CN113540888B (zh) * 2020-04-21 2023-12-26 康扬塑胶(东莞)有限公司 滑动辅助连接组件
US20230081772A1 (en) * 2021-09-15 2023-03-16 Apple Inc. Connector Assembly
WO2023043860A1 (en) * 2021-09-16 2023-03-23 Apple Inc. Connector assembly
FR3138855A1 (fr) * 2022-08-10 2024-02-16 Psa Automobiles Sa Connecteur pour faisceau de câbles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37009A (en) * 1995-02-10 1997-06-10 Yazaki Corporation Connector equipped with engagement detecting member
JP2002184524A (ja) * 2000-12-11 2002-06-28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9135Y2 (ja) * 1988-03-01 1994-05-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のロック装置
US5257944A (en) * 1992-07-14 1993-11-02 Interlock Corporation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assembly
JP3181022B2 (ja) * 1995-06-19 2001-07-0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の嵌合誘導構造
JP3086849B2 (ja) 1996-08-06 2000-09-1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嵌合構造
JPH10144402A (ja) * 1996-11-13 1998-05-29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JP3420918B2 (ja) * 1997-09-17 2003-06-3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半嵌合防止コネクタ
DE10312345A1 (de) * 2003-03-20 2004-09-30 Gessmann Gmbh & Co. Steckverbindung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37009A (en) * 1995-02-10 1997-06-10 Yazaki Corporation Connector equipped with engagement detecting member
JP2002184524A (ja) * 2000-12-11 2002-06-28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5202A (zh) 2011-09-21
EP2362498A2 (en) 2011-08-31
JP2011175867A (ja) 2011-09-08
EP2362498B1 (en) 2017-08-02
JP5527764B2 (ja) 2014-06-25
US8206170B2 (en) 2012-06-26
US20110207359A1 (en) 2011-08-25
EP2362498A3 (en) 2013-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5202B (zh) 雄型连接器、雌型连接器及由这些连接器构成的电连接器
US6948978B2 (en) Connector and a method of assembling such connector
US7114983B2 (en) Connector
US7591665B2 (en) Connector
CN103187653B (zh) 电连接器
EP1235308B1 (en)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a latching mechanism
US6241547B1 (en) Half-fitting prevention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same
EP0971442A1 (en) A connector with a side type retainer
US20130052864A1 (en) Rubber plug and waterproof connector
US6659797B2 (en) Connector with resiliently deflectable lock arm
US7632138B2 (en) Connector and a connector assembly
US20140235078A1 (en) Ground connection fitting and ground connection device using same
JP4553953B2 (ja) 防水構造及び防水コネクタ
JP2007123265A (ja) 電気接点
US6676433B1 (en) Connector
CN104733923A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101950885A (zh) 连接器
CN101944684A (zh) 连接器
CN107534257A (zh) 接头连接器
CN104659503A (zh) 连接器
US6602086B2 (en) Semi-coupling detection connector
US6921289B2 (en) Joint connector and its terminals
US6994596B2 (en) Terminal fitting, a connector provided therewith and method of forming a terminal fitting
US7670198B2 (en) Terminal fitting
US768217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