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61778A - 电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61778A
CN102361778A CN2010800131012A CN201080013101A CN102361778A CN 102361778 A CN102361778 A CN 102361778A CN 2010800131012 A CN2010800131012 A CN 2010800131012A CN 201080013101 A CN201080013101 A CN 201080013101A CN 102361778 A CN102361778 A CN 1023617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containing
electrical controller
protrusion
cladding element
clad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1310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61778B (zh
Inventor
大多信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3617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617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617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6177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26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connector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e.g.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 H05K5/0047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connector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e.g.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having a two-part housing enclosing a PCB
    • H05K5/0056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connector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e.g.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having a two-part housing enclosing a PCB characterized by features for protect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against vibration and moisture, e.g. potting, holders for relatively large capaci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4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 B62D5/0403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common housing for motor and gear box
    • B62D5/0406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common housing for motor and gear box including housing for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26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connector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e.g.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 H05K5/0047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connector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e.g.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having a two-part housing enclosing a PCB
    • H05K5/0052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connector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e.g.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having a two-part housing enclosing a PCB characterized by joining features of the housing par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3Venting aperture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3Venting aperture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5K5/0214Venting aperture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with means preventing penetration of rain water or dus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05K7/1422Printed circuit boards receptacles, e.g. stacked structures, electronic circuit modules or box like frames
    • H05K7/1427Housings
    • H05K7/1432Hous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ower drive units or power converters
    • H05K7/14322Hous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ower drive units or power converters wherein the control and power circuits of a power converter are arranged within the same ca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Power Steering Mechanism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控装置,包括:容置元件(10);覆盖元件(20);用于将覆盖元件(20)固定到容置元件(10)的连接元件(11);从覆盖元件(20)和容置元件(10)之间的接触部分(230)延伸并突出到外部的延伸突出部(221-224,231);以及形成在容置空间(15)中的控制元件(30)。延伸突出部(221-224,231)包括突出部分(234),突出部分(234)朝向底部侧或覆盖元件侧突出,并形成为覆盖接触部分(230)。在突出部分(234)与覆盖元件(20)的外壁和容置元件(10)的外壁的其中一个之间、在接触部分(230)的附近形成有具有预定尺寸的间隙。

Description

电控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于2009年10月15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9-238435和于2010年9月2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0-196751,所述两个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控装置。
背景技术
近来,有许多车辆都安装有用于通过使用电动机来帮助驾驶者操作方向盘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即,EPS)。在这种情形下,车辆上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电动机的电控装置。
电控装置安装在例如柱身附近。在这种情形下,诸如凝结露水和用于车厢的清洗液的液体可能会滴到电控装置上,使得所述液体通过覆盖元件和容置元件之间的间隙渗入到电控装置中。因此,该装置的系统有可能会出现故障。为了保护装置不被水漫湿,提出了在作为容置元件的壳体和作为覆盖元件的盖子之间填充密封件,以确保装置是密封的(例如JP-A-2007-273807和对应美国专利申请公开2007/0230137)。
可替代的,电控装置可用防水薄片包裹起来。
然而,填充密封件的方法和用防水薄膜包裹的方法两者都会导致较高的制造成本,此外具有较低的可操作性。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困难,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简单结构且具有高的防液体渗入性能的电控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电控装置包括:作为具有开口和底部的壳体的容置元件;用于覆盖容置元件的开口的覆盖元件,以使得在覆盖元件和容置元件之间形成容置空间;将覆盖元件固定到容置元件的连接元件;形成在覆盖元件或容置元件上的延伸突出部,所述延伸突出部从覆盖元件与围绕开口的周部之间的接触部分延伸并突出到外部;以及形成在容置空间中的控制元件。延伸突出部包括突出部分,突出部分朝向底部侧或覆盖元件侧突出,并形成为覆盖接触部分。在突出部分与覆盖元件的外壁和容置元件的外壁的其中一个之间、在接触部分附近形成有具有预定尺寸的间隙。因此,液体受到限制避免通过覆盖元件和容置元件的围绕开口的周部之间的间隙渗入到容置元件的内部。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方面、特征和优点通过参照附图而进行的以下详细描述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控装置的安装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控装置的透视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控装置的覆盖元件的表面的平面图;
图4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控装置在容置元件侧的平面图;
图5是电控装置的沿着图4中V-V线的横剖面视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控装置在覆盖元件侧的平面图;
图7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控装置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
图8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控装置的侧视图;
图9A是电控装置在容置元件侧的平面图,图9B是电控装置的沿着IXB-IXB线的横剖面视图;
图10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电控装置的侧视图;
图11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电控装置在覆盖元件侧的平面图;
图12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电控装置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
图13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电控装置的侧视图;
图14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电控装置在覆盖元件侧的平面图;
图15是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电控装置的侧视图;
图16A至图16C是根据第六实施例的电控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横剖面视图;
图17A至17C是根据第七实施例的电控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横剖面视图;
图18是根据第八实施例的电控装置的主要部分侧视图;以及
图19是根据第八实施例的电控装置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图1至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电控装置。根据本实施例的电控装置例如适用于车辆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基于转向扭矩信号和车辆速度信号,该装置控制并驱动用于产生方向盘的助力的电动机。
如图1所示,电控装置1布置在柱身91的低侧,柱身91与方向盘92耦接在一起。电控装置1具有基本上矩形的形状。装置1被设置成使得装置1的四个侧相对于垂直于垂直方向的表面是倾斜的。
如图2所示,电控装置1包括容置元件10,覆盖元件20,钩11和控制元件30。
容置元件10由诸如镀锌不锈钢的金属制成。容置元件10为具有底部13和侧壁12的矩形容器。侧壁12包括布置在与底部13相对的开口的周部上的钩11。将钩11相对于覆盖元件20进行扣夹(カシメ),以使得覆盖元件20被固定到容置元件10。
控制元件30形成为使得将诸如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晶体管、铝电解电容器、线圈、继电器和分流电阻的电学元件安装在基板上。基板31通过螺钉在没有布置电学元件的区域处组装到螺钉装配部分,使得基板31固定到覆盖元件20。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覆盖元件20具有矩形板的形状,并由诸如铝的金属制成。由于电控装置1被设置成相对于垂直方向倾斜,覆盖元件20的四个角232中的一个角232布置在垂直方向上的最上端位置。与这个角232成对角线位置的角232布置在最下端位置。
覆盖元件20封闭容置元件10的开口,使得形成用于容纳控制元件30的容置空间15。此处,覆盖元件20的位于容置元件10侧的表面被定义为背面。覆盖元件20的与背面相对的那个表面被定义为正面。覆盖元件20包括位于背面的接触部分230,接触部分230与容置元件10的围绕开口的周部的周部表面接触。比接触部分230靠近覆盖元件20的中心的位置被定义为“内部”。比接触部分230远离覆盖元件20的中心位置被定义为“外部”。
如图4所示,覆盖元件20包括第一延伸突出部221、222、223、224,所述第一延伸突出部为沿包括表面的表面方向从接触部分230向外部延伸的延伸突出部。第一延伸突出部221、222、223、224被形成为面对着外周部的角232。此外,覆盖元件20包括第二延伸突出部231,第二延伸突出部231为形成为面对着连接在外周部的两个角232之间的边的延伸突出部。此处,第一延伸突出部221、222、223、224形成为从第二延伸突出部231向外部突出。
钩状固定构件233形成在第二延伸突出部231上,使得构件233形成为从第二延伸突出部231向外部延伸并向容置元件10的底部13侧弯曲。钩状固定件233形成在覆盖元件20的四个边中的三个边上,并且固定容置元件10。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40被设置成面对着覆盖元件20的外周部的一条边(其为连接相邻的两个角232的部分)。连接器40布置在第一延伸突出部223和第一延伸突出部224之间。连接器40的一端与基板31电连接,另一端暴露在容置元件10的外部。连接器40与图中并未示出的电气配线(harness)耦接。
第一延伸突出部221、222分别包括突出部分234。突出部分234形成为朝向容置元件10的底部13侧突出并覆盖接触部分230。突出部分234形成为沿角232的外周部弯曲以便于覆盖角232。在容置元件10的在接触部分230附近部分的外壁(即,侧壁12)和突出部分234之间,形成有具有预定尺寸的间隙。(请参照图4和图5)
第一延伸突出部223、224与第一延伸突出部221、222相似,从接触部分230向外部延伸并突出。然而,在第一延伸突出部223、224上没有形成突出部分234,这与第一延伸突出部221、222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延伸突出部221、222形成在与连接器40隔开的、在四个角232中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第一扩大延伸突出部”的角232处。第一延伸突出部223、224形成在在连接器40附近的、在四个角中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第二扩大延伸突出部”的角232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延伸突出部223、224(即,第二扩大延伸突出部)形成为使得第一延伸突出部223、224的位于连接器40侧的一端与连接器40重叠。
此外,第一延伸突出部221、222(即,第一扩大延伸突出部)形成为从第一延伸突出部223、224(即,第二扩大延伸突出部)向外部延伸。
接下来将说明本实施例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覆盖元件20包括第一延伸突出部221、222、223、224和第二延伸突出部231,它们沿包括表面的表面方向从接触部分230向外部突出。因此,形成在柱身91上的凝结露水、渗透穿过仪表板90和柱身91之间的间隙的水等受到限制,避免通过覆盖元件20和容置元件10的围绕开口的周部14之间的间隙渗入到容置元件10的内部。
形成为面对着覆盖元件20的角232的第一延伸突出部221、222、223、224从形成为面对着覆盖元件20的边的第二延伸突出部231向外部延伸并突出。因此,水等被有效地限制,避免通过角232附近的在覆盖元件20和容置元件10的围绕开口的周部14之间的间隙渗入到容置元件10的内部。
此外,突出部分234突出以便于覆盖角232,并且突出部分234形成在第一延伸突出部221、222的背面。此外,在突出部分234和容置元件10的外壁(侧壁12)之间、在接触部分230附近形成有具有预定尺寸的间隙。在本实施例中,电控装置1被设置成使得第一延伸突出部221、222所在的位置比第一延伸突出部223、224所在的位置高。因此,即使水滴在第一延伸突出部221、222附近,水沿着突出部分234流到垂直方向上较低的一侧。从而,水受到限制,避免通过第一延伸突出部221、222附近的接触部分230渗入到容置元件10的内部。
(第二实施例)
图7、图8和图9示出了本实施例的电控装置。基本上,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特征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这些相同的特征的说明在此处省略。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四个钩11中的两个是彼此对称的。钩接合构件25形成在覆盖元件20的表面上。钩接合构件25和容置元件10的钩11彼此接合在一起,使得覆盖元件20被固定到容置元件10上。
如图7所示,钩接合构件25形成于覆盖元件20的表面上。当钩接合构件25和容置元件10的钩11彼此接合在一起时,覆盖元件20被固定到容置元件10。此外,在覆盖元件20的背面布置有容置元件固定钩21。容置元件固定钩21从覆盖元件20沿容置元件10的外壁延伸。容置元件固定钩21被形成为跨过覆盖元件20和容置元件10之间的间隙。通过使用容置元件固定钩21,容置元件10被固定在覆盖元件20上,以使得容置元件10不沿着覆盖元件20的背面方向移动。
在覆盖元件20的正面上形成有多个钩接合构件25。如图8所示,覆盖元件20的正面布置有液体滴落区域100。液体滴落区域100是作为滴落位置的区域,该区域当根据本实施例的电控装置安装在车上时诸如凝结露水的液体被估计所滴落在该处的区域。例如,当根据本实施例的电控装置2被设置在柱身的下方时,估计柱身上的凝结露水滴落在其处的位置,使得将液体滴落区域100确定到该位置处。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在覆盖元件20侧的电控装置2的平面图。如图8所示,流动通道形成部分26形成于覆盖元件20的正面,并沿垂直方向位于液体滴落区域100和钩接合构件25之间。流动通道形成部分26隔开地形成于钩接合构件25的周围。两个流动通道形成部分26形成为关于液体滴落区域100相互对称。
如图8所示,引导槽27形成在容置元件固定钩21之上,并位于两个流动通道形成部分26之间。被引导到覆盖元件20周部的液体沿着引导槽27向下滴落。
图9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电控装置2在容置元件10侧的平面图。如图9所示,突出壁23布置在覆盖元件20的背面周部上。突出壁23沿覆盖元件20的背面周部在垂直方向上形成。例如,优选的是,突出壁23形成为与容置元件10的侧壁相互平行。如图9B所示,突出壁23延伸至覆盖元件20和容置元件10之间的间隙的容置元件10侧。例如,优选的是,突出壁23的长度在3毫米到5毫米之间。
此外,在覆盖元件20的背面形成有螺钉装配部分29、接合构件28等。螺钉装配部分29为用螺钉固定基板31的地方。接合构件28形成在容置元件10的内壁附近。接合构件28和容置元件10的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隙,使得液体易于通过该间隙从接合构件28流到容置元件10的内壁。
控制元件30例如由玻璃纤维布和环氧树脂制成。电学元件例如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晶体管、铝电解电容器、线圈、继电器和分流电阻安装在基板31上。基板31通过螺钉在没有布置电学元件32的区域处组装到螺钉装配部分29,使得基板31被固定到覆盖元件20。
接下来,将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电控装置2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流动通道形成部分26形成在覆盖元件20的正面上,并位于液体滴落区域100和钩接合构件25之间。液体滴落区域100上的液体被引导到覆盖元件20的周部,而不到达钩接合构件25和钩11之间的间隙。因此,液体受到限制,避免沿着钩接合构件25和钩11之间的间隙渗入到电控装置2的内部。
引导槽27形成在覆盖元件20的容置元件固定钩21之上,并位于两个流动通道形成部分26之间。因此,被引导到覆盖元件20周部的液体沿着引导槽27向下滴落。
此外,容置元件固定钩21从覆盖元件20沿容置元件10的外壁延伸和突出,使得容置元件固定钩21跨过覆盖元件20和容置元件10之间的间隙。因此,在引导槽27中流动的水受到限制,避免沿着覆盖元件20和容置元件10之间的间隙渗入到电控装置2的内部。
根据本实施例突出壁23形成在覆盖元件20的周部上。因此,由于表面张力,液体受到限制,避免渗入到覆盖元件20和容置元件10之间的间隙。
从而,上述的简单结构提供了良好的防水效果。
(第三实施例)
图10、图11和图12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电控装置。基本上,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特征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这些相同的特征的说明在此处省略。如图10和图11所示,隔离壁261沿着钩接合构件25的轮廓形成在覆盖元件20的正面。优选的是,隔离壁261完全包围露在覆盖元件20的正面上的钩11。如图10所示,优选的是,隔离壁261形成为从覆盖元件20的正面到背面到达突出壁23的端部。
如图12B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修改,可以形成与钩接合构件25集成为一体的隔离板262。可替代地,如图12C所示,可以形成隔离槽263来取代隔离壁261。
当隔离构件例如隔离壁261、隔离板262和隔离槽263形成于根据本实施例的电控装置3时,液体受到限制,避免通过钩接合构件25和钩11之间的间隙渗入到电控装置2的内部。因此,该简单的结构提供了良好的防水效果。
(第四实施例)
根据本实施例的电控装置如图13和图14所示。基本上,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特征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这些相同的特征的说明在此处省略。如图13和图14所示,沿着电控装置4中的覆盖元件20的周部布置的隔离外周壁24从覆盖元件20的正面沿着与覆盖元件20的表面垂直的方向突出。此外,在隔离外周壁24和隔离壁261之间形成有排水沟槽。优选的是,排水沟槽设置在不影响其它元件的位置。如图14所示,在连接器40的两侧也形成有排水沟槽240。
因为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电控装置4中,隔离外周壁24形成在覆盖元件20的正面上,液体滴落区域100上的液体受到限制,避免渗入到覆盖元件20和容置元件10之间的间隙。具体地,液体受到限制,避免渗入到覆盖元件20和连接器40之间的间隙。
此外,因为电控装置3包括多个排水沟槽241,所以电控装置3可以朝向任何排水沟槽241侧倾斜。因此,电控装置4的安装的自由度增加。电控装置4可被设置成使其他元件不受滴落液体的影响。
此外,因为液体被引导并通过连接器40两侧的排水沟槽240排出,使得液体受到限制,避免渗入到连接器40和容置元件10之间的间隙。因此,该简单的结构提供了良好的防水效果。
(第五实施例)
根据本实施例的电控装置如图15所示。基本上,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特征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这些相同的特征的说明在此处省略。如图15所示,接合构件28形成为具有将液体引导到预定的区域的锥形形状。具体地,接合构件28形成为具有如下锥形形状:使得接合构件28在螺钉装配构件29侧的沿垂直于背面的方向的厚度大于在钩接合构件25侧的厚度。
当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电控装置5中形成于覆盖元件20的背面上的接合构件28具有锥形形状时,渗入到电控装置4的液体可被引导到没有布置电学元件的预定区域。如图15所示,渗入到钩接合构件25和钩11之间的间隙的液体通过具有引导形状的接合构件28引导到螺钉装配构件29。然后,液体从没有设置电学元件32的区域滴出。因此,即使液体通过钩接合构件25和钩11之间的间隙进入了电控装置4,电控装置31也不会被水浸到。因此,该简单的结构提供了良好的防水效果。
(第六实施例)
根据本实施例的电控装置如图16所示。基本上,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特征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这些相同的特征的说明在此处省略。如图16A和图16B所示,接合构件28包括外壁280,外壁280比基板31的周部更靠近容置元件10的侧内壁表面。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外壁280具有间隙,使得液体通过表面张力容易从接合构件28的外壁280流到容置元件10的侧内壁表面。优选的是,外壁280形成为与容置元件10的侧内壁表面平行。可替代地,容置元件10的侧内壁表面可以形成为与接合构件28的外壁280平行。
如图16B和图16C所示,在接合构件28的、位于基板31侧和容置元件10的侧内壁侧的一端处可以形成有凸起281。优选的是,凸起281形成为比基板31的周部更靠近容置元件10的侧内壁。凸起281可形成为沿着接合构件28连续布置的突出壁。可替代的,凸起281也可以为分离地形成。
由于本实施例中的电控装置6中的接合构件28包括外壁280,该外壁280形成为比基板31的周部部分更靠近容置元件10的侧内壁表面,所以渗入容置元件10和覆盖元件20之间的间隙的液体被引导,以便于沿着容置元件10的内壁流动。
此外,由于接合构件28上形成有凸起281,液体受到限制,避免跨越接合构件28到达基板31。因此,液体受到限制,避免滴落到基板31上。该简单的结构提供了良好的防水效果。
(第七实施例)
根据本实施例的电控装置如图17所示。基本上,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特征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这些相同的特征的说明在此处省略。如图17所示,容置元件10包括至少一个凹进121和一个凸起122,上述凹进121和凸起122布置在覆盖元件20的接合构件28附近的侧内壁表面上。优选的是,在凸起122和接合构件28之间形成有间隙,该间隙用于使液体从接合构件28的外壁280容易地流到容置元件10的侧内壁表面。此外,如图17C所示,优选的是,容置元件10包括多个凹进121和多个凸起122。凹进121和凸起122可为多种形状,只要该形状可增加容置元件10的在接合构件28附近的侧内壁表面的表面张力。
由于根据本实施例的电控装置7的容置元件10包括至少一个凹进121和一个凸起122,渗透到容置元件10和覆盖元件20之间的间隙的液体被引导沿着容置元件10的内壁流动。此外,因为在凸起122和接合构件28之间形成有使液体易于从接合构件28的外壁280流入到容置元件10的侧内壁表面的间隙,所以在接合构件28的外壁280上流动的液体易于流入到容置元件10的侧内壁表面。此外,由于形成有多个凹进121和凸起122,使得容置元件10的侧内壁表面的每单位面积的表面积增加,这有助于液体通过表面张力沿容置元件10的内壁流动。因此,液体受到限制,避免到达基板31。该简单的结构提供了良好的防水效果。
(第八实施例)
根据本实施例的电控装置如图18和图19所示。基本上,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特征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这些相同的特征的说明在此处省略。图18是在去掉容置元件10和连接器40后的电控装置6的一部分的侧视图。如图18所示,基板31包括凹槽33。凹槽33形成在基板31上与钩接合构件25相对应的区域。优选的是,凹槽33的宽度大于钩11的宽度。例如,优选的是,凹槽形成为宽度在13毫米和15毫米范围之间,深度在2毫米到3毫米的范围之间。
如图18所示,接合构件28上形成有引导槽282。引导槽282的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布置在钩11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和具有凹槽33的基板31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之间。此外,如图18所示,优选的是,引导槽282形成在接合构件28上位于通过钩11的一端的垂直线和通过凹槽33的一端的垂直线之间。此处,引导槽282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液滴引导构件”。
图19是基板31的凹槽33周围的三维透视图。如图19所示,由于根据本实施例的电控装置8中的基板31包括凹槽33,渗入到钩接合构件25和钩11之间的间隙的液体受到限制,避免滴落到基板31上。因此,该简单的结构提供了良好的防水效果。此外,引导槽282形成于通过钩11的一端的纵向线和通过凹槽33的一端的纵向线之间,使得液体受到极大的限制,避免滴到基板31上。
(其它实施例)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电控装置被设置成使得覆盖元件沿垂直方向设置成位于容置元件的上面。另外,液体滴落区域被估计成位于覆盖元件的表面。在其它实施例中,电控装置可以布置成使得容置元件的底部在垂直方向上设置在覆盖元件的上面。此外,液体被估计所滴落的液体滴落区域可以位于与容置元件的容置空间相对的表面上。在这种情形下,延伸突出部(第一和第二延伸突出部)、突出部分、延伸壁、隔离壁、流动通道形成部分和隔离外周壁都形成于容置元件中。突出部分形成为面对着覆盖元件的边。此外,特定隔离壁沿着容置元件固定钩或第一延伸突出部的轮廓形成在容置元件的侧壁上。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形成了两个流动通道形成部分。在其它的实施例中,可以形成三个或更多个流动通道形成部分。例如,可以在连接器和四个钩接合部分的周围形成五个流动通道形成部分。在这种情形下,可以在流动通道形成部分之间形成引导槽。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接合构件具有锥形的形状。在其它的实施例中,接合构件可以是用于在钩接合构件的背面和螺钉装配构件之间进行连接的杆状物。在这种情形下,优选的是,接合构件被设置成与螺钉装配构件侧的控制元件的距离比与钩接合构件侧的距离近。具体地,接合构件具有将液体从钩接合构件侧引导到螺钉装配构件侧的形状。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接合构件中形成有引导凹进。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在相同的位置形成引导凸起以替代引导凹进。
上述公开内容具有以下方面。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一方面,电控装置包括:容置元件,所述容置元件作为壳体包括开口和底部;覆盖元件,所述覆盖元件用于覆盖容置元件的开口,以使得在覆盖元件和容置元件之间形成容置空间;连接元件,所述连接元件用于将覆盖元件固定到容置元件;延伸突出部,所述延伸突出部以如下方式形成在覆盖元件或容置元件上:所述延伸突出部从覆盖元件和围绕开口的周部之间的接触部分延伸并向外部突出;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形成在容置空间中。延伸突出部包括突出部分,所述突出部分朝向底部侧或覆盖元件侧突出,并形成为覆盖接触部分。在突出部分与覆盖元件的外壁和容置元件的外壁的其中一个之间、在接触部分附近形成有具有预定尺寸的间隙。因此,液体受到限制,避免通过覆盖元件和容置元件的围绕开口的周部之间的间隙渗入到容置元件的内部。
可替代的,容置元件和覆盖元件可以形成为具有矩形形状。延伸突出部、突出部分和间隙被形成为面对着容置元件或覆盖元件的四个角中的至少一个角。因此,液体受限制限制,避免通过角渗入到容置元件的内部。
可替代的,突出部分可以形成为沿着角的外周部弯曲,以便于覆盖角。因此,限制液体避免液体通过角渗入到容置元件内部的效果得到很大改进。
可替代的,容置元件和覆盖元件可以形成为具有矩形的形状。延伸突出部包括:形成为面对着容置元件或覆盖元件的外周部的角的第一延伸突出部;以及形成为面对着容置元件或覆盖元件的周部的边的第二延伸突出部,所述边连接在相邻的两个角之间。第一延伸突出部形成为从第二延伸突出部突出到外部。第一延伸突出部包括:第一扩大延伸突出部,其上形成有突出部分和间隙;以及第二扩大延伸突出部,其延伸并突出到外部,而没有形成突出部分。因此,限制液体避免其通过角渗入到容置元件内部的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可替代的,电控装置可以还包括:面对着容置元件或覆盖元件的外周部的边的连接器。第一扩大延伸突出部形成于容置元件或覆盖元件的四个角中的两个角处,这两个角与连接器是隔开的。第二扩大延伸突出部形成于容置元件或覆盖元件的四个角中的另外两个角处,所述另外两个角布置在连接器的附近。在上述结构中,由于第二扩大延伸突出部上没有形成突出部分,所以例如当连接器与电气配线连接时,可以防止突出部分受到电气配线阻挡。因此,在本发明中连接器附近的可操作性得到改进。
可替代的,第二扩大延伸突出部可以形成为使得第二扩大延伸突出部的在连接器侧的端部与连接器重叠。由此,液体受到限制避免渗入到第二扩大延伸突出部和连接器之间的容置元件中。
可替代的,第一扩大延伸突出部可以从第二扩大延伸突出部突出到外部。因此,液体被有效限制避免通过外周部——具体地通过容置元件和覆盖元件的角——渗入到容置元件中。
可替代的,覆盖元件或容置元件可以包括形成在与容置空间相反的表面上的隔离构件,使得液体滴落区域的液体避免流到连接部分,液体滴落区域是估计为液体滴落在其上的区域。
覆盖元件和容置元件之间的间隙可能容易形成在连接部分附近。在本发明中,滴落到液体滴落区域的液体避开连接部分流动。相应地,液体受到限制,避免通过连接部分附近的覆盖元件和容置元件之间的的间隙渗入到电控装置的内部。
可替代的,隔离构件可以包括流动通道形成部分,该流动通道形成部分沿着垂直于形成有液体滴落区域的表面的方向突出。流动通道形成部分形成于液体滴落区域和连接部分之间。流动通道形成部分的一端形成为布置在另一端的液体流动方向的上游侧。因此,液体滴落区域和连接部分通过流动通道形成部分隔开,使得滴入液体滴落区域的液体被限制避免通过连接部分附近的间隙渗入到电控装置的内部。
可替代的,隔离构件可以包括沿着连接部分的轮廓形成的特定隔离构件。此外,该特定隔离构件可以是形成为与连接部分隔开预定距离的隔离壁。可替代的,该特定隔离构件可以是隔离板或隔离槽。上述的结构提供限制滴到液体滴落区域的液体避免通过连接部分附近的间隙渗入到电控装置的内部。
可替代的,隔离外周壁可以形成于底部或覆盖元件的与容置空间相反的表面。隔离外周壁沿着周部朝向与容置空间相反的方向突出。因此,液体受到限制避免通过覆盖元件和容置元件之间的间隙渗入到电控装置的内部。
可替代的,隔离外周壁可以包括多个排水沟槽。此处,优选的是,每个排水沟槽都形成在预定的位置。所述预定的位置可以是覆盖覆盖元件和容置元件之间的间隙的位置、从排水沟槽排出的液体不影响其它元件的位置等。因此,由于液体沿着形成在预定位置的排水沟槽流动,所以液体受到限制避免渗入到电控装置的内部。此外,液体受到限制避免影响其它的元件。
可替代的,覆盖元件可以包括接合构件,该接合构件与容置元件接合,并布置在与形成有液体滴落区域的表面相反的表面上。接合构件形成为具有锥形形状,以便于在液体渗入到容置空间中时将液体引导到容置空间中的预定区域。此处,该预定区域为没有设置任何电学元件的区域。例如,可以想到预定区域为螺钉装配构件。因此,即使液体渗入到电控装置的内部,通过具有引导形状的接合构件,液体被引导到没有设置任何电学元件的区域。因此,电学元件被保护不被水浸到。
可替代的,可以在基板上设置电学元件以形成控制元件。接合构合件包括外壁,该外壁形成在比基板的周部更靠近容置元件内壁的位置处。此处,容置元件的侧内壁表面与接合构件的外壁可以彼此相邻。可替代的,它们之间可以有间隙,使得液体易于通过表面张力从接合构件的外壁流到容置元件的侧内壁表面。可替代的,容置元件的侧内壁表面可以与接合构件的外壁相互平行。从而,接合构件的外壁上的液体容易地流到容置元件的侧内壁表面。因此,即使液体渗入到电控装置的内部,液体可以被引导沿着容置元件的内壁流动。因此,液体受到限制避免附着到基板。
可替代的,接合构件的在基板侧的一端可以包括凸起,该凸起形成在比基板的周部更靠近容置元件的内壁的位置处。因此,即使液体渗入到电控装置的内部,液体受到限制避免跨过接合构件到达基板。因此,液体受到限制避免附着到基板。
可替代的,容置元件可以包括位于覆盖元件的在接合构件附近的内壁上的至少一个凹进和一个凸起。因此,容置元件的侧内壁表面和接合构件在基板侧的端部之间的间隙减小了。即使液体渗入到电控装置的内部,液体沿着容置元件的侧内壁表面流动。此外,由于表面张力,液体不会被引导到基板一侧,使得液体沿着容置元件的内壁流动。因此,液体受到限制避免附着到基板。
可替代的,基板可以包括布置在周部的对应于连接部分位置处的凹槽。接合构件包括位于接合构件的与钩对应的位置的两侧的液滴引导构件。液滴引导构件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沿水平方向布置在具有凹槽的基板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的外部。因此,即使液体渗入到电控装置的内部,因为渗入到电控装置的液体流过沿着液滴引导构件形成在基板的凹槽处的凹进空间,所以液体受到限制避免滴到基板上,或者液体滴落到基板的外部。
尽管以上已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制于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和构造。本发明意在涵盖各种修改和等同设置。除此之外,各种示例性的组合和构造以及其它包括更多、更少或仅仅单个元件的组合和构造都在本发明的精神和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电控装置,包括:
容置元件(10),所述容置元件(10)作为壳体具有开口和底部;
覆盖元件(20),所述覆盖元件(20)用于覆盖所述容置元件(10)的开口,使得在所述覆盖元件(20)和所述容置元件(10)之间形成容置空间(15);
连接元件(11),所述连接元件(11)用于将所述覆盖元件(20)固定到所述容置元件(10);
延伸突出部(221-224,231),所述延伸突出部(221-224,231)以如下方式形成在所述覆盖元件(20)或所述容置元件(10)上:所述延伸突出部(221-224,231)从所述覆盖元件(20)和围绕所述开口的周部之间的接触部分(230)延伸并突出到外部;以及
控制元件(30),所述控制元件(30)形成在所述容置空间(15)中,
其中,所述延伸突出部(221-224,231)包括突出部分(234),所述突出部分(234)朝向底部侧或覆盖元件侧突出,并形成为覆盖所述接触部分(230),以及
其中,在所述突出部分(234)与所述覆盖元件(20)的外壁和所述容置元件(10)的外壁的其中一个之间、在所述接触部分(230)的附近形成有具有预定尺寸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装置,
其中,所述容置元件(10)和所述覆盖元件(20)形成为具有矩形形状,以及
其中,所述延伸突出部(221-224,231)、所述突出部分(234)和所述间隙形成为面对着所述容置元件(10)或所述覆盖元件(20)的四个角(232)中的至少一个角(2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装置,
其中,所述突出部分(234)形成为沿所述角(232)的外周部弯曲以便于覆盖所述角(232)。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控装置,
其中,所述容置元件(10)和所述覆盖元件(20)形成为具有矩形形状,
其中,所述延伸突出部(221-224,231)包括:形成为面对着所述容置元件(10)或所述覆盖元件(20)的外周部的角(232)的第一延伸突出部(221-224),以及形成为面对着所述容置元件(10)或所述覆盖元件(20)的外周部的边的第二延伸突出部(231),所述边连接在两个相邻的角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延伸突出部(221-224)形成为从所述第二延伸突出部(231)突出到外部,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延伸突出部(221-224)包括:第一扩大延伸突出部(221-222),所述第一扩大延伸突出部(221-222)上形成有所述突出部分(234)和所述间隙;以及第二扩大延伸突出部(223-224),所述第二扩大延伸突出部(223-224)延伸并突出到外部,而没有形成所述突出部分(23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控装置,还包括:
连接器(40),所述连接器(40)面对着所述容置元件(10)或所述覆盖元件(20)的外周部的边,
其中,所述第一扩大延伸突出部(221-222)形成于所述容置元件(10)或所述覆盖元件(20)的四个角(232)中的两个角(232)处,所述两个角(232)与所述连接器(40)隔开,
其中,所述第二扩大延伸突出部(223-224)形成于所述容置元件(10)或所述覆盖元件(20)的四个角(232)中的另外两个角(232)处,所述另外两个角(232)布置成在所述连接器(40)的附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控装置,
其中,所述第二扩大延伸突出部(223-224)形成为使得所述第二扩大延伸突出部(223-224)的位于所述连接器(40)侧的端部与所述连接器(40)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控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扩大延伸突出部(221-222)从所述第二扩大延伸突出部(223-224)突出到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控装置,
其中,所述覆盖元件(20)或所述容置元件(10)包括隔离构件(261-263),所述隔离构件(261-263)形成在与所述容置空间(15)相反的表面上,使得在液体滴落区域(100)上的液体避开所述连接部分(11)流动,所述液体滴落区域(100)为估计液体滴落在其上的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控装置,
其中,所述隔离构件(261-263)包括流动通道形成部分(26),所述流动通道形成部分(26)朝向垂直于形成有所述液体滴落区域(100)的表面的方向突出,
其中,所述流动通道形成部分(26)形成在所述液体滴落区域(100)和所述连接部分(11)之间,以及
其中,所述流动通道形成部分(26)的一端形成为布置在另一端的液体流动方向的上游侧。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控装置,
其中,所述隔离构件(261-263)包括特定隔离构件(261-263),所述特定隔离构件(261-263)沿所述连接部分(11)的轮廓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控装置,
其中,所述特定隔离构件(261-263)为形成为离开所述连接部分(11)预定距离的隔离壁(261)。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控装置,
其中,在所述底部或覆盖元件(20)的与所述容置空间(15)相反的表面上形成有隔离外周壁(24),
其中,所述隔离外周壁(24)沿周部朝向与所述容置空间(15)相反的方向突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控装置,
其中,所述隔离外周壁(24)包括多个排水沟槽(240)。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控装置,
其中,所述覆盖元件(20)包括接合构件(28),所述接合构件(28)用于与所述容置元件(10)相接合,并布置在与形成有所述液体滴落区域(100)的所述表面相反的表面上,
其中所述接合构件(28)形成为具有锥型形状,以便于在所述液体渗入到所述容置空间(15)时将液体引到所述容置空间中的预定区域。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控装置,
其中,所述基板(31)上设置有电学元件,以便于形成所述控制元件(30),以及
其中,所述接合构件(28)包括外壁,所述外壁形成在比所述基板(31)的周部更靠近所述容置元件(10)的内壁的位置处。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电控装置,
其中,位于所述基板侧的所述接合构件(28)的一端包括凸起(281),形成所述凸起的位置比所述基板(31)的周部更靠近所述容置元件(10)的内壁。
17.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控装置,
其中,所述容置元件(10)包括位于所述覆盖元件(20)的所述接合构件(28)附近的内壁上的至少一个凹进(121)和一个凸起(122)。
18.根据权利要求1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控装置,
其中,所述基板(31)包括凹槽(33),所述凹槽(33)布置在所述周部的对应于所述连接部分(11)的位置处,
其中,所述接合构件(28)包括液滴引导构件(282),所述液滴引导构件(282)位于所述接合构件(28)的对应于钩(11)的位置的两侧,
其中,所述液滴引导装置(282)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在水平方向上布置在具有所述凹槽(33)的所述基板(31)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的外部。
CN201080013101.2A 2009-10-15 2010-09-27 电控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617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38435 2009-10-15
JP2009-238435 2009-10-15
JP2010196751A JP5177710B2 (ja) 2009-10-15 2010-09-02 電子制御装置
JP2010-196751 2010-09-02
PCT/JP2010/005783 WO2011045899A1 (ja) 2009-10-15 2010-09-27 電子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61778A true CN102361778A (zh) 2012-02-22
CN102361778B CN102361778B (zh) 2014-02-26

Family

ID=43875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13101.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61778B (zh) 2009-10-15 2010-09-27 电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632139B2 (zh)
JP (1) JP5177710B2 (zh)
KR (1) KR101275904B1 (zh)
CN (1) CN102361778B (zh)
DE (1) DE112010004035T5 (zh)
MY (1) MY152370A (zh)
WO (1) WO201104589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15790A (zh) * 2014-05-30 2014-09-03 重庆龙润汽车转向器有限公司 一种易于安装布置的车用助力转向电控盒
CN112703827A (zh) * 2018-09-24 2021-04-23 法雷奥热力系统公司 包括电源模块和用于所述模块的保护设备的组件、配备有这种组件的空调单元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09798B2 (ja) * 2011-07-13 2014-10-2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力変換装置
US10188478B2 (en) * 2011-11-16 2019-01-29 Drägerwerk AG & Co. KGaA Device housing protected against penetration of liquids
JP5546657B1 (ja) * 2013-02-20 2014-07-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車載用電子制御装置
JP6468036B2 (ja) 2015-04-06 2019-02-1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子制御装置
JP6418041B2 (ja) 2015-04-06 2018-11-0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子制御装置
DE102017118221A1 (de) * 2017-08-10 2019-02-14 Connaught Electronics Ltd. Gehäuse mit zwei Gehäuseteilen, welche mittels einer Verbindungseinrichtung gekoppelt sind, und mit einem Entwässerungskanal
JP7035455B2 (ja) * 2017-10-31 2022-03-15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車載電気機器用のカバ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AT521021B1 (de) * 2018-05-25 2019-10-15 Miba Energy Holding Gmbh Leistungsbaugruppe mit Flüssigkeitsschutz
DE102020113211B4 (de) 2020-05-15 2022-09-15 Ads-tec Energy GmbH Verfahren und System zum Schutz einer Elektronik vor Kondenswasser
JP7444093B2 (ja) 2021-02-03 2024-03-0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筐体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07678B2 (en) * 1999-09-17 2004-03-16 Denso Corporation Casing for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s
JP2004356524A (ja) * 2003-05-30 2004-12-16 Keihin Corp 電子回路基板の収容ケース
JP2006253262A (ja) * 2005-03-09 2006-09-21 Denso Corp 電子機器用筺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51490A (en) * 1974-01-24 1976-04-20 The Magnavox Company Cable system distribution substation with novel center conductor seizure apparatus
JP2597037Y2 (ja) * 1993-10-12 1999-06-2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の嵌合構造
JP3106964B2 (ja) * 1996-06-27 2000-11-0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ケースの防水構造
JP2000115955A (ja) * 1998-10-01 2000-04-21 Yazaki Corp 電気接続箱の防水構造
JP4297229B2 (ja) 1999-02-24 2009-07-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二輪車の灯火装置
JP3712982B2 (ja) * 2002-02-06 2005-11-02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 電子回路基板の収容ケース
JP4235940B2 (ja) 2003-04-10 2009-03-11 株式会社ティラド 熱交換器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熱交換器
JP2004319849A (ja) 2003-04-17 2004-11-11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電子モジュール
EP1648744B1 (de) * 2003-08-01 2008-01-02 Siemens VDO Automotive AG Elektronikeinheit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elektronikeinheit
TWI333805B (en) * 2003-10-03 2010-11-21 Osram Sylvania Inc Housing for electronic ballast
JP2005229740A (ja) * 2004-02-13 2005-08-25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自動車用電気接続箱
JP4473141B2 (ja) * 2005-01-04 2010-06-02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子制御装置
JP4867280B2 (ja) * 2005-10-18 2012-02-01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コーティング剤塗布方法
JP5144908B2 (ja) * 2006-03-06 2013-02-1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防水ケース
JP4736903B2 (ja) 2006-03-31 2011-07-27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電子制御装置
JP4357504B2 (ja) * 2006-06-29 2009-11-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ンジン制御装置
TWM315472U (en) * 2006-11-28 2007-07-11 Microelectronics Tech Inc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hielding apparatus for transmitter
JP5111156B2 (ja) * 2008-02-26 2012-12-2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の取り付け構造
JP5317325B2 (ja) 2008-03-26 2013-10-1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
JP2010196751A (ja) 2009-02-24 2010-09-09 Nok Corp 密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07678B2 (en) * 1999-09-17 2004-03-16 Denso Corporation Casing for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s
JP2004356524A (ja) * 2003-05-30 2004-12-16 Keihin Corp 電子回路基板の収容ケース
JP2006253262A (ja) * 2005-03-09 2006-09-21 Denso Corp 電子機器用筺体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15790A (zh) * 2014-05-30 2014-09-03 重庆龙润汽车转向器有限公司 一种易于安装布置的车用助力转向电控盒
CN104015790B (zh) * 2014-05-30 2015-12-09 重庆龙润汽车转向器有限公司 一种易于安装布置的车用助力转向电控盒
CN112703827A (zh) * 2018-09-24 2021-04-23 法雷奥热力系统公司 包括电源模块和用于所述模块的保护设备的组件、配备有这种组件的空调单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045899A1 (ja) 2011-04-21
KR20120016645A (ko) 2012-02-24
MY152370A (en) 2014-09-15
JP2011103446A (ja) 2011-05-26
DE112010004035T5 (de) 2012-12-27
CN102361778B (zh) 2014-02-26
US8632139B2 (en) 2014-01-21
US20110304248A1 (en) 2011-12-15
JP5177710B2 (ja) 2013-04-10
KR101275904B1 (ko) 2013-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61778B (zh) 电控装置
CN102361779B (zh) 电控装置
CN102045977B (zh) 电子控制设备
US7408765B2 (en) Electric connection box
JP4474463B2 (ja) 電気接続箱
US7532458B2 (en) Electric connection box
EP1876312A1 (en) Mounting structure of solar cell module
WO2006109804A1 (ja) 電力分配装置
JP5459610B2 (ja) 電装部品の被水防止構造
CN104364932A (zh) 蓄电模块以及蓄电模块的固定构造
CN102411315A (zh) 电子控制装置
US20060292903A1 (en) Electric connection box
KR101660568B1 (ko) 호일 전도체와 전도체 사이의 전기 접속을 위한 하우징
KR20220127934A (ko) 평면 도체 연결 요소
JP4609358B2 (ja) 電気接続箱
JP7095629B2 (ja) 電子機器
CN210868462U (zh) 一种线控器及空气调节装置
JP4805953B2 (ja) 電気的な構成ユニットを備えた機能装置
JP4839015B2 (ja) グロメット及びハーネス配索構造
JP7408238B2 (ja) コネクタ防滴部材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640399B1 (ja) 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基板の保持具、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基板
EP3740049A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17317921A (zh) 出线护套及电机
JP2011075599A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01740879A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26

Termination date: 2019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