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17871B - 定影装置、成像设备和定影流体存储容器 - Google Patents

定影装置、成像设备和定影流体存储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17871B
CN102317871B CN201080007170.2A CN201080007170A CN102317871B CN 102317871 B CN102317871 B CN 102317871B CN 201080007170 A CN201080007170 A CN 201080007170A CN 102317871 B CN102317871 B CN 1023178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photographic fixing
foaming
softening agent
storage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0717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17871A (zh
Inventor
片野泰男
黑鸟恒夫
有住夕子
竹内重雄
松本贵彦
染矢幸通
金子史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3178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178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178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1787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9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a solven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6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combined with press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08Driving control for rotary photosensitive medium, e.g. speed control, stop position contro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20Details of the fixing device or porcess
    • G03G2215/2093Release agent handling devi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Manufacture Of Porous Articles, And Recovery And Treatment Of Waste Products (AREA)
  • Developing Agent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影含树脂精细颗粒的定影装置,该定影装置被构造成发泡包含至少软化剂、发泡剂和水的定影流体,并且将发泡的定影流体提供到含树脂精细颗粒上,该软化剂被构造成溶解或溶胀至少一部分树脂以软化包含树脂的含树脂精细颗粒。所述定影装置包括用以容纳包含至少软化剂的软化剂流体的第一存储部分、用以容纳包含至少发泡剂的发泡剂流体的第二存储部分、以及混合发泡定影流体产生部分,其混合和发泡以独立状态存储在个存储部分中的两种流体,来形成发泡定影流体。

Description

定影装置、成像设备和定影流体存储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影装置、成像设备和定影流体存储容器。
背景技术
如打印机、传真机或复印机的成像设备是用于基于图像信息在诸如纸张、布匹或者OHP片材的记录介质上形成包括字符或符号的图像的设备。尤其是,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可以高速在普通纸张上形成高分辨率图像,并由此被广泛用于办公室中。对于这种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广泛使用热定影方法,其中,借助于加热,记录介质上的调色剂被加热并熔化,且被熔化的调色剂被加压,由此固定到记录介质上。这种热定影方法可以提供高速定影、高图像质量定影等,并由此被优选的使用。
但是,这种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多于一半的电能消耗是用于在热定影方法中加热调色剂而消耗掉。因此,近年来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期望具有低电能消耗(节能)的定影装置。即,需要这样的定影方法,其中,加热调色剂以便定影调色剂的温度与以前相比低很多或者不需要加热调色剂。尤其是,从低电能消耗的角度来看,不加热定影方法是理想的,该方法在根本不加热调色剂的同时将调色剂固定到记录介质上。
对于这种不加热定影方法,例如,日本专利第3290513号公开了一种湿式调色剂定影方法,其中,其中能够溶解或溶胀调色剂且不溶或难溶于水的有机化合物分散并混合到水中的水包油(oil in water)型定影剂喷洒或滴落到要经历定影的衬底的表面上,在该衬底上在预定位置设置有未定影调色剂,使得调色剂被溶解或溶胀,并随后要经历定影的衬底被干燥。
但是,当在日本专利第3290513号的湿式定影方法中大量定影剂设置到未定影调色剂上时,记录介质(要经历定影的衬底),如转印纸张会吸收定影剂中包含的水,由此导致定影介质的褶皱或卷曲,这是由于使用了水包油型定影剂,其中,不溶或难溶于水的有机化合物分散并且混合在水中。由此,作为成像设备所必须的记录介质的稳定和高速传送会受到显著影响。在此,如果包含在定影剂中的大量水通过利用干燥装置蒸发,以便去除设置在记录介质上的定影剂中所含的水,可能会需要与利用热定影方法的成像设备的电能消耗相当的电能消耗量。
此外,传统上已经提出一些类型油定影液体用于定影液体,其中,用于溶解或溶胀调色剂的材料溶解在油溶剂中,这种定影液体不排斥经历斥水处理的未定影调色剂。对于它们中的一种,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第2004-109749号公开了一种定影液体,其中用于溶解或溶胀构成调色剂的树脂成分的材料,如二元脂肪酸酯(aliphatic dibasic acid ester),作为化合物被稀释(或溶解)在不挥发的作为稀释剂(或溶剂)的二甲基硅树脂中。此外,日本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第59-119364号提出在易混合状态下定影未定影调色剂图像的溶液,它是通过将体积上8到120份的硅油与体积上100份的溶剂相混合所提供的,所述溶剂溶解调色剂并且与硅油具有可混合性,该定影溶液可以用于其中借助于静电方法形成的未定影图像清晰且容易地定影到图像接收片材上而不扰乱图像的定影方法中。这种油定影液体包含油溶剂,该油溶剂与经历斥水处理的未定影调色剂具有高亲和力,于是,可以溶解或溶胀调色剂并且将调色剂固定到记录介质上,而不排斥经历斥水处理的未定影调色剂。
此外,日本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第2004-109747号和日本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第2009-008967号提出了这样的技术,即:提供泡沫状态的定影液体,来减少液体的密度,并且消除液体表面张力的影响,由此利用与传统量相比极其少的量的所施加的定影液体进行定影,而不扰乱调色剂图像。
在上述专利文件的任一个中都提供了用于提供定影液体到未定影调色剂层上的结构,但是,如图8A和8B所示,在利用作为接触施加零件的施加辊1将定影液体施加到记录介质2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层3上的结构中,当定影液体层4在施加辊1上的厚度小于未定影调色剂层3以便向记录介质2提供少量的定影液体时,如图8A所示,在施加辊1离开记录介质的位置处,未定影调色剂颗粒会被施加辊1表面上的定影液体的液体膜产生的表面张力吸引,导致调色剂颗粒附着到施加辊1的表面上,并于是记录介质2上的图像会被相当大地扰动。
相反,如图8B所示,当施加辊1上的定影液体层4的厚度明显大于未定影调色剂层3的厚度时,在施加辊1离开记录介质2的位置处,由施加辊1的表面上的液体膜所提供的表面张力由于大量液体不能直接作用在调色剂颗粒上,且没有调色剂附着到辊上,但是,大量的定影液体会施加到纸张表面上,并于是,调色剂颗粒会由于记录介质2上的过度量的定影液体而移动,导致图像退化或者需要很长的干燥时间周期,由此在其定影响应性方面带来问题。此外,在纸张上造成明显程度的残留液体感觉(当纸张被手接触时的湿的感觉)。此外,当定影液体包含水并且大量定影液体施加到包含纤维素的介质,如纸张上时,诸如纸张的介质会明显卷曲并且在诸如成像设备的设备中传送诸如纸张的介质时会发生卡纸。由此,对于进行辊施加定影液体的这种结构来说,难于实现将少量定影液体施加到纸张上的调色剂层上来改善其定影响应性,减少残留液体感觉或防止其弯曲;以及防止调色剂偏移到定影辊上。而且,当模具涂敷零件(die coat part)、刮板施加零件、或者线杆施加零件被用作接触施加零件并且当提供少量定影液体时,由于其表面张力,调色剂会附着到接触施加零件上,并且会导致图像退化。
如上所述,对于接触施加零件和传统定影液体配方来说,非常难实现施加少量定影液体到纸张上的调色剂层上来改善其定影响应性以及其均匀施加而不扰乱调色剂图像。此外,上述问题不局限于在记录介质上的调色剂,而是可能会在将液态的定影液体提供到介质上的含树脂精细颗粒层的结构的任何情况下发生。
同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通常适用于泡沫状定影流体的发泡剂。这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发泡特性对在pH值为7或更大的弱碱性状态下的液体作用最大。同时,在定影流体中用于软化如调色剂的树脂的软化剂在大多数情况下具有酯族,并且这种酯族在pH值为7或更大的弱碱性状态下会发生水解,使得软化剂会化学分解,且软化剂的能力丧失。由此,如果定影流体的pH值是7或更大来提高流体的发泡特性,就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即:软化剂会在长时间存放定影流体的存储容器中化学分解,导致定影能力丧失且定影装置的可靠性受到损害。如果提供pH值为6或更小的弱酸性状态,软化剂的化学分解可以被抑制,但是发泡剂的特性会退化,导致定影流体的发泡不能很好地实现,并且泡沫膜的形成被干扰,由此导致定影缺陷。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定影含树脂精细颗粒的定影装置,该定影装置被构造成使包含至少软化剂、发泡剂和水的定影流体发泡,该软化剂被构造成溶解或溶胀至少一部分树脂,以软化包括树脂的含树脂精细颗粒,并且该定影装置被构造成将发泡的定影流体提供到含树脂精细颗粒上,该定影装置包括第一存储部分,该第一存储部分被构造成容纳包括至少软化剂的软化剂流体;第二存储部分,该第二存储部分被构造成容纳包括至少发泡剂的发泡剂流体;以及混合发泡定影流体产生部分,该混合发泡定影流体产生部分被构造成使在存储部分中以独立状态容纳的两种流体混合和发泡,以产生发泡的定影流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定影设备,该定影设备包括:成像部分,该成像部分被构造成用调色剂进行静电记录过程以在介质上形成未定影调色剂图像,调色剂中的含树脂精细颗粒包括着色剂;以及定影部分,该定影部分被构造成将未定影调色剂图像固定到介质上,该定影部分包括如上所述的定影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容纳定影流体的定影流体存储容器,该定影流体是通过制造包含至少软化剂、发泡剂和水的混合流体,并且使混合流体发泡来提供的,所述软化剂被构造成溶解或溶胀树脂的至少一部分,以软化包含树脂的含树脂精细颗粒。该混合流体被提供到含树脂精细颗粒上,以定影含树脂精细颗粒。所述定影流体存储容器包括第一存储部分,该第一存储部分被构造成容纳包含至少软化剂的软化剂流体;和第二存储部分,该第二存储部分被构造成容纳包含至少发泡剂的发泡剂流体,其中,所述定影流体存储容器被构造成使得软化剂流体与发泡剂流体相独立。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说明性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的结构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示出根据第一说明性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的局部结构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说明性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4A和4B是示出流体混合部分的结构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说明性实施方式的定影流体存储容器的结构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说明性实施方式的定影流体存储容器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7A和7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说明性实施方式的成像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8A和8B是示出传统定影装置造成的偏移情况的示意性横截面图。
附图标记的解释
10:定影装置
11:软化剂流体密封容器
12:发泡剂流体密封容器
13:流体传送泵
14:流体传送泵
15:气泡形成室
16:气泵
17:泡沫状定影流体产生部分
18:供给孔口
19:施加辊
20:泡沫膜控制刮板
21:加压辊
22:主控制部分
23:搅拌部分
30:定影装置
31:搅拌机构
40:流体混合部分
41:软化剂流体流动通道
42:发泡剂流体流动通道
43:混合流体流动通道
51:定影流体存储容器
52:容器
53:容器
56:密封橡胶
57:密封橡胶
58:供给管
59:供给管
61:定影流体存储容器
62:发泡剂存储容器
63:软化剂存储容器
64:加压板
65:加压板
68:混合流体流动通道
69:密封橡胶
71:加压致动器
72:加压致动器
100:成像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涉及定影装置、成像设备和定影流体存储容器中的至少一种,并尤其是,涉及通过利用用于定影含树脂精细颗粒的定影流体将作为含树脂精细颗粒的调色剂固定到介质上的技术。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例如,解决在长时间存储定影流体的过程中软化剂化学分解的问题,不会使得其发泡特性退化,从而显著改善定影流体的稳定性,并且/或旨在提供一种可靠的定影装置,定影流体存储容器和成像设备。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可以使得包含至少软化剂、发泡剂和水的定影流体发泡,该软化剂用于溶解或溶胀树脂的至少一部分,来软化包含树脂的含树脂精细颗粒,并且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可以将发泡的定影流体提供到含树脂精细颗粒上,从而在其膜厚度被控制的同时将含树脂精细颗粒固定,以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然后,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纳包含至少软化剂的软化剂流体的第一存储部分、用于容纳包含至少发泡剂的发泡剂流体的第二存储部分、以及混合泡沫状定影流体产生部分,该混合泡沫状定影流体产生部分用于将相应存储部分中以独立状态容纳的两种流体混合并发泡,从而产生泡沫状定影流体。此外,容纳在第一存储部分中的软化剂流体的pH值被调节为具有酸性,且容纳在第二存储部分中的发泡剂流体的pH值被调节为具有碱性。于是,可以显著改善定影流体的存储稳定性,而不使其发泡特性退化且/或提供一种稳定的定影装置。
此外,混合泡沫状定影流体产生部分可以包括:混合流体产生部分,用于混合由相应的存储部分以独立状态容纳的两种流体,从而产生混合流体;以及泡沫状定影流体产生部分,用于使得混合流体发泡,由此产生泡沫状定影流体。于是,在混合时两种流体的溶解或分散的均匀性得以改善,由此稳定定影特性。
此外,优选的是在设备起动时通过混合泡沫状定影流体产生部分进行泡沫状定影流体的产生。
此外,混合流体产生部分可以包括搅拌机构,由此在混合时两种流体的溶解或分散的均匀性得以改善,由此使定影质量稳定。
此外,可以包括供给通道,用于将软化剂流体和发泡剂流体分别从第一存储部分和第二存储部分供给,其中,在各个供给通道连接到一起的通道汇合处的阻力小于每个供给通道的流体阻力。于是,可以进行两种流体的均匀溶解或分散,而不必提供特殊的搅拌机构,且有利于定影装置或者定影流体存储容器的小型化。
作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成像设备特征在于包括:成像部分,用于利用其中含树脂精细颗粒包含着色剂的调色剂进行静电记录过程以便在介质上形成未定影调色剂图像;以及定影部分,用于通过如上所述的定影装置将未定影调色剂图像定影到介质上。于是,可以提供定影流体的高存储稳定性以及优异待机稳定性的成像设备。
此外,作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定影流体存储容器可以包含定影流体,为此产生包含至少软化剂、发泡剂和水的混合流体,所述软化剂用于溶解或溶胀至少一部分树脂,从而软化包含树脂的含树脂精细颗粒,然后混合流体被发泡,并随后将其提供到含树脂精细颗粒以便将后者固定。那么,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定影流体存储容器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存储部分,用于容纳包含至少软化剂的软化剂流体;以及第二存储部分,用于容纳包含至少发泡剂的发泡剂流体,并且在软化剂流体与发泡剂流体独立的条件下设置。于是,其小型化可以容易实现,并且可以混合两种流体,而不需在定影装置侧的专用机构,并且可以改善定影流体的存储稳定性。
此外,第一存储部分和/或第二存储部分可以安装以及可以拆卸,由此可以容易地更换它们。
此外,在容器中可以包括用于软化剂流体的供给通道以及用于发泡剂流体的供给通道,并且包括混合和搅拌部分,用于在供给通道彼此连接到一起的位置处混合和搅拌两种流体,由此,可以更好地混合两种流体,并且可以改善定影流体的存储稳定性。
此外,第一存储部分可以包括与用于软化剂流体的供给通道连通的第一连通部分,第二存储部分可以包括与用于发泡剂流体的供给通道连通的第二连通部分。于是,定影流体的存储稳定性得以进一步提高。
此外,第一连通部分可以包括密封橡胶,用于密封被容纳的软化剂流体,与定影装置侧的用于软化剂流体的供给通道连通的针状供给管刺入该密封橡胶,从而将第一存储部分的容纳部分与定影装置侧的用于软化剂流体的供给通道连通。第二连通部分可以包括密封橡胶,用于密封要被容纳的发泡剂流体,与定影装置侧的用于发泡剂流体的供给通道连通的针状供给管刺入该密封橡胶,从而将第二存储部分的容纳部分与定影装置侧的用于发泡剂流体的供给通道连通。于是,可以进一步提高定影流体的存储稳定性。
此外,第一存储部分和第二存储部分可以是具有可折叠结构的容器,并且可以具有用于将每个容器中容纳的流体从其推出的推出部分,并且此外,优选的是通过利用加压致动器来构造这个推出部分。
在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中,软化剂流体和发泡剂流体可以分别被第一和第二存储部分以独立状态容纳,然后泡沫状定影流体可以通过混合和发泡两种流体而产生,于是,定影流体的存储稳定性可以显著提高而不会退化其发泡特性,由此改善其可靠性。
接着,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至少一个说明性实施方式。
首先,在下面概述根据本发明一个说明性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的背景和原理。
当包含在其pH值为7或更大且9或更小条件下发泡特性最好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尤其是脂肪酸盐的水性流体以及包含具有酯族的软化剂的水性流体混合时会存在问题,软化剂在长时间存放的过程中会由于水解而化学分解。由此,作为这种问题的解决方案,可以提供这样的特征,包括将包含发泡剂的水性流体和包含软化剂的水性流体在它们独立的状态下存放在存储容器中,在容器或者定影装置中与定影装置的操作同时混合这些水性流体并立即使其发泡,由此制造泡沫状定影流体,并且将泡沫状定影流体提供到含树脂精细颗粒层,如粘附于介质上的未定影调色剂。
但是,当包含发泡剂(pH≥7)的水性流体和包含软化剂(pH<7)的水性流体简单混合并且在没有充分混合的条件下进行发泡(形成气泡)时,可能会提供具有高泡沫密度的泡沫或者软化剂没有均匀分布的泡沫状定影流体,由此,导致具有残缺图像或不充分定影的定影。在不仅两种流体被简单混合并且在它们混合后或同时流体立即被发泡的情况下这尤其是一个问题。即,本发明的说明性实施方式特征在于:包含发泡剂的水性流体(pH≥7)和包含软化剂的水性流体(pH<7)在它们存放的过程中以它们独立状态被存储,并且在定影操作时,两种流体被充分混合并随后发泡(形成气泡)或者两种流体被混合且随后充分发泡,使得可以提供软化剂均匀溶解或分散在气泡的边界界面处的泡沫状定影流体,由此可以具有理想的泡沫密度和提供均匀的定影流体施加和稳定定影。
在此,定影流体可以包含水作为稀释介质、用于软化树脂的软化剂和用于使定影流体发泡的发泡剂。此外,具有酯族的有机溶剂在其针对作为用于树脂精细颗粒、尤其是用于电子照相记录技术的调色剂颗粒的代表性树脂的聚酯树脂和苯乙烯-丙稀树脂的树脂软化特性方面非常优异。例如,二元酸酯、脂肪酸的烷氧烷基酯、如碳酸丙二酯的环酯、柠檬酸酯等在它们调色剂树脂软化特性方面是优异的。同时,在本发明的说明性实施方式中,pH值等于或大于7的流体、pH值小于7的流体、pH值等于或大于7且小于10的流体、以及pH值等于或大于4且小于7的流体分别被定义为碱性流体、酸性流体、弱碱性流体和弱酸性流体。同时,公知的是具有酯族的这些有机溶剂在水中可以轻易水解。尤其是,这种水解会在液体的ph值为8和更大的碱性液体中加快。这可以通过包含在碱性液体中的基本成分(如钠离子、钾离子和胺)的催化作用而导致。由此,当这种基本成分在液体中被中和并且提供存在稍微过多酸性的弱酸性状态时,可以剧烈抑制酯的水解。
同时,用于制造泡沫状定影流体的作为发泡剂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尤其是脂肪酸盐,如豆蔻酸铵在流体的pH值在7到10范围内的弱碱性区域内具有最高的发泡特性。这是由于在弱碱性区域中它能够轻易分离脂肪酸盐,将脂肪酸盐溶解到水中,并且形成脂肪酸的微团,由此可以保持气泡的边界界面。另一方面,不能够将脂肪酸盐在弱酸性流体内分离,从而像酸性肥皂一样使之不能溶解,并且不能形成微团,由此发泡特性急剧退化。
从而,为了提高发泡剂在流体内的发泡能力,理想的是定影流体为弱碱性,但是为了抑制软化剂在流体中化学分解,对于定影流体来说理想的是为弱酸性。那么,为了解决这些冲突问题,本发明的说明性实施方式具有这样的结构,该结构在它们分离和独立的状态下保持包含定影流体中的发泡剂和水的弱碱性流体,并且保持包含软化剂的流体,或是不包含水或是即使包含水也保持在pH值是6或更大且小于7的弱酸性状态下;在定影操作时将两种流体混合;在它处于pH值为7和更大的状态下之后立即或同时进行发泡以制造泡沫状定影流体,这是因为定影流体的发泡特性在它们混合之后不会被退化;以及将泡沫状定影流体提供到介质,如纸张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图像上,由此进行图像的定影。
那么,在保持定影流体的结构中,包含发泡剂的流体(以下称为发泡剂流体)与包含软化剂的流体(以下称为软化剂流体)分离开,对于发泡剂流体来说理想的是包含尤其是发泡剂、气泡增加剂、作为稀释介质的水和pH调节剂。对于这种发泡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尤其是,脂肪酸盐是理想的,进一步地说,对于这种脂肪酸盐,脂肪酸的胺盐是理想的。对于这种脂肪酸,最佳的组合可以选自: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和硬脂酸,烷基基团的碳数量分别是12、14、16和18。对于这种盐,钠盐、钾盐、和胺盐是优选的,且尤其是,三乙醇胺盐和二乙醇胺盐是理想的。对于气泡增加剂,可以提供脂肪酸链烷醇酰胺,更尤其是,(1∶1)-类型和(1∶2)类型脂肪酸链烷醇酰胺。在本发明的说明性实施方式中,从发泡稳定性的角度来看(1∶1)-类型的是适合的。此外,对于气泡增加剂,也可以单独提供或者混合多元醇,尤其是,丙二醇、二丙二醇、三丙二醇、丙三醇等。对于用来保持流体的pH值为7或更大且小于10的弱碱性的pH值调节剂来说,胺是适合的。
同时,虽然软化剂可以单独提供,也可以使得软化剂流体包含多元醇,它是用于抑制它水解的气泡增加剂,尤其是,丙二醇、二丙二醇、三丙二醇、丙三醇,单独或它们的组合。此外,如果包含少量的水,可以提供这样的优点,即:它的可燃性被降低,不需要危险材料操作方式。当包含水时,理想的是将软化剂流体设置成pH值被设定在6或更大且小于7的弱酸性。在此,当软化剂流体与发泡剂流体混合时,理想的是设定pH值调节剂的浓度以便使混合流体为pH值整体上不等于或小于7的弱酸性。对于软化剂流体中的pH值调节剂,有机酸盐是理想的,并且乳酸、柠檬酸、苹果酸等的钠盐和钾盐是适当的。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说明性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的结构的示意性结构图。在图中所示的根据说明性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10中,用于产生定影流体的软化剂流体和发泡剂流体在它们独立的状态下分别单独存放在软化剂流体密封容器11和发泡剂流体密封容器12中。在定影装置工作时,基于来自下面描述的主控制部分22的驱动控制信号,软化剂流体和发泡剂流体分别从软化剂流体密封容器11和发泡剂流体密封容器12被流体传送泵13和14供给,以便提供理想的混合比,并且以这种理想混合比混合的流体被送到气泡形成室15。然后,基于来自下面描述的主控制部分22的驱动控制信号,混合流体在气泡形成室15内通过在将混合流体传送到其上时操作气泵16来发泡,来产生具有大气泡直径的泡沫状定影流体。然后,这种气泡如此之大以致于可以视觉观察到该气泡。所产生的大气泡被送到泡沫状定影流体产生部分17,该泡沫状定影流体产生部分17用于向气泡施加剪切力,从而产生精细气泡,来形成泡沫状定影流体。泡沫状定影流体产生部分17具有双缸元件,其中,内缸元件围绕其轴线旋转,使得通过内缸元件的外表面和外缸元件的内表面之间产生的剪切力,由大气泡产生具有理想气泡直径的小气泡。如此产生的泡沫状定影流体从供给孔口18提供到接触施加辊19的泡沫膜控制刮板20和施加辊19之间的接触区,由此在施加辊19上形成理想的泡沫膜。其上已经形成未定影调色剂的如纸张的记录介质穿过施加辊19和与之相对的加压辊21之间,由此泡沫状定影流体的泡沫膜被提供到未定影调色剂上,使得调色剂树脂被定影流体内的软化剂所软化,并且调色剂图像在不对其加热的情况下固定到纸张上。此外,主控制部分22接收用于定影装置的启动信号,并且控制流体传送泵13和14的操作以及气泵16的操作,并且它可以通过根据其上已经形成未定影调色剂图像的如纸张的记录介质的传送定时进行混合和发泡,来产生泡沫状定影流体。
另外,在根据本说明性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10的结构中,发泡剂流体和软化剂流体在流体传送部分、气泡形成室和气泡形成部分被混合,并且当它长期留置时会发生软化剂的化学分解。由此,理想的是在定影结束时或定影开始时将从密封容器到泡沫状定影流体供给孔口的流动通道内的定影流体废弃。此外,由于废弃导致定影流体被无谓地消耗,理想的是从密封容器到泡沫状定影流体供给孔口的流动通道的内部容积尽可能小。
此外,如果发泡剂流体和软化剂流体没有充分均匀的混合,在它们混合后发泡时发泡特性会退化,并且泡沫状定影流体的密度会高于理想值,由此,不可能形成泡沫膜。此外,软化剂不会均匀地分布在气泡的边界界面上,由此定影不会均匀。由此,如图2所示,气泡形成室15也可以设置有通过搅拌部分23的搅拌和发泡造成的振动来混合发泡剂流体和软化剂流体的结构。即,用于发泡剂流体和软化剂流体的流体混合部分和用于进行它们的发泡和起泡的发泡起泡部分是共同的,这种混合发泡起泡部分设置有诸如旋转搅拌刮板的搅拌机构。首先,两种流体被搅拌刮板搅拌,并且在搅拌过程中,空气被气泵送到其上,使得流体被起泡或者定影流体被发泡。由此,可以在起泡的边界界面处均匀提供软化剂,同时在不退化发泡特性的情况下进行发泡。此外,如图3所示,理想的是可以在混合两种流体的位置处独立提供搅拌机构31,以便改善在它们搅拌时两种流体的兼容性。在图3中,旋转搅拌刮板被结合到混合室内,以便提供一种在进行发泡和起泡之前充分搅拌和均匀混合发泡剂流体和软化剂流体的结构。对于另一种搅拌方法,超声波振动等也是理想的。
此外,如图4A和4B所示,提供仅流动通道构成的流体混合部分也是适合的。由于没有驱动部分,可以获得极其简单的混合。流体混合部分40由用于混合的混合流体流动通道43构成,在此软化剂流体流动通道41和发泡剂流体流动通道42连接到一起。混合流体流动通道43的流阻小于软化剂流体流动通道41的流阻和发泡剂流体流动通道42的流阻。由此,在混合流体流动通道43内的流速会如此高以致产生紊流,并于是,可以充分混合软化剂流体和发泡剂流体。
此外,如图4B所示,当软化剂流体流动通道41的流阻R1的倒数和发泡剂流体流动通道42的流阻R2的倒数的比被设定成接近软化剂流体流动通道41的容积I1与发泡剂流体流动通道42的容积I2的比:((1/R1)∶(1/R2)~I1∶I2)时,只需要提供给两种流体相同的供给压力P1和P2,以便在它们混合后恒定且稳定地保持它们的体积比,并且可以轻易控制混合比。
接着,在下面将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适用于定影装置的定影流体存储容器。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说明性实施方式的定影流体存储容器的结构的示意性结构图。在图中所示的定影流体存储容器51中,发泡剂流体密封容器52和软化剂流体密封容器53在其独立的状态下提供。对于每个容器而言,具有叠层铝箔等的树脂叠层容器是适合的。流体容器52和53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供给孔口54和55,并且这种供给孔口54和55分别设置有密封橡胶56和57作为连通部分,以便密封该流体。当具有这种结构的定影流体存储容器51可安装且可拆卸地安装到定影装置上时,在定影装置侧的设置有针状尖端的供给管58和59分别与定影流体存储容器51的供给孔口54和55相对,并且供给管58和59的针状尖端刺破密封橡胶56和57,以便与两个流体容器连通。在这种结构中,在两个流体容器中的流体的混合在定影装置内进行,并且流体供给泵也安装在定影装置中。根据这种定影流体存储容器,可以在它们独立状态下单独存放发泡剂流体和软化剂流体,并且确保没有流体泄漏,并且提供容易互换的可拆卸和可安装结构。
图6是适用于根据本发明说明性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的另一种定影流体存储容器的结构的示意性横截面图。图中所示的定影流体存储容器61包括:发泡剂存储容器62和软化剂存储容器63,它们是树脂叠层形成的容器并且具有可折叠结构;加压板64和65,该加压板64和65可平行移动,分别用于给具有可折叠结构的发泡剂存储容器62和软化剂存储容器63内容纳的流体加压,从而将它们推出到容器的底侧之外;相应容器的供给孔口66和67;用于混合从相应供给孔口提供的两种流体的混合流体流动通道68;以及设置有密封橡胶69作为连通部分的混合流体供给孔口70。此外,开口73和74设置在定影流体存储容器61的容器侧壁上,以便插入加压致动器71和72,用于给加压板64和65施加压力。相应的供给孔口66和67与混合流体流动通道68连通,并且至少一个可旋转的搅拌刮板75设置在混合流体流动通道68中。
当具有这种结构的定影流体存储容器61安装到定影装置上时,提供了用于将定影装置中的加压致动器71和72插入到容器侧壁上的开口73和74中以推动加压板64和65的机构。同时,混合流体供给孔口70用密封橡胶69密封,并且当定影流体存储容器61安装到定影装置上时,在定影装置侧具有针的供给管76断开密封橡胶,并且与混合流体流动通道连通。在定影装置工作时,加压致动器71和72被致动,以便推动加压板64和65,并且由树脂叠层构成并且为可折叠结构的发泡剂存储容器62和软化剂存储容器63被变形,由此相应的流体从相应的供给孔口66和67供给到混合流体流动通道68中。在供给之后,两种流体被搅拌刮板75充分混合,以便其中软化剂和发泡剂均匀混合的定影流体从定影流体存储容器的混合流体供给孔口70供给。另外,搅拌刮板可以具有用于其转动的驱动源,并且也可以采用因流体流动而自然转动的结构来获得充分的搅拌性能。在图6的结构中,由于软化剂流体已经在定影流体存储容器中与发泡剂流体均匀混合,只需要将发泡或起泡机构安装在定影装置侧,由此可以简化定影装置。
在此,用于溶解或溶胀树脂以软化它的软化剂包括酯族酯。这种酯族酯可以在溶解或溶胀调色剂等内包含的至少一部分树脂的溶解特性或溶胀特性方面非常优异。此外,从人体安全的角度来看,软化剂的急性口服毒性大于3g/kg,并且优选的为5g/kg或更大。在频繁用于化妆品的材料时,酯族酯可以为人体提供高安全性。
此外,由于调色剂在记录介质上的定影会在频繁用于封闭环境的仪器中使用,并且在调色剂定影到记录介质上之后软化剂会保留在调色剂中,调色剂在记录介质上的定影优选的不会涉及到产生挥发有机化合物(VOC)或者令人不悦的气味。即,优选的是软化剂不包含任何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以及导致令人不悦气味的材料。与广泛或通常使用的有机溶剂(如甲苯、二甲苯和乙基甲基酮)相比,酯族酯可以具有更高的沸点和低挥发性并且不具有恼人的气味。
另外,可以高精度测量办公环境等内的气味的作为气味测量的使用标准的气味指数(odor index)可以是基于所谓的三点比较式气味包(smell bag)方法的气味指数,它是一种感官测量(10×log(感觉不到材料气味时的材料的稀释因数))。此外,包含在软化剂中的酯族酯的气味指数优选的为10或更小。在这种情况下,在普通办公环境下不会感觉到令人不悦的气味。此外,不仅软化剂而且包含在定影流体中的另外的或其他的液剂优选的没有令人不悦的气味以及恼人的气味。
在本发明说明性实施方式的定影流体中,上述酯族酯可以优选的包括饱和酯族酯。当上述酯族酯包括饱和酯族酯时,有可能改善软化剂的存储稳定性(其抗氧化、抗水解等的特性)。此外,饱和酯族酯可以提供对人体的高安全性,同时对于很多饱和酯族酯来说它可以在1秒内溶解或溶胀调色剂中包含的树脂。此外,饱和酯族酯可以降低提供到记录介质上的调色剂的厚度。据信这是因为饱和酯族酯在溶解或溶胀的调色剂的表面上形成油膜。
由此,在本发明说明性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中,上述饱和酯族酯包括以R1COOR2的通用方程式代表的化合物,其中R1是碳数量是11或更多且14或更少的烷基基团,R2是碳数量是1或更大且6或更小的直链或带支链烷基基团。如果R1和R2的碳数量中的至少一个小于各自的理想范围,会产生气味,并且如果它大于理想范围,其树脂软化性能会退化。
即,当上述饱和酯族酯包括R1COOR2的通用方程式代表的化合物,其中R1是碳数量是11或更多且14或更少的烷基基团,R2是碳数量是1或更大且6或更小的直链或带支链烷基基团时,可以改善溶解或溶胀调色剂中包含的树脂的特性。此外,上述化合物的气味指数可以为10或更小,使得上述化合物没有令人不悦的气味和恼人的气味。
对于作为上述化合物的脂肪一元羧酸酯,可以提供例如乙基月桂酸酯、己基月桂酸酯、乙基十三烯、异丙基十三烯、乙基豆蔻酸酯、异丙基豆蔻酸酯等。作为上述化合物的这些脂肪一元羧酸酯中的很多种可以溶解在油溶剂中,但是不溶于水。于是,作为上述化合物的脂肪一元羧酸酯中的很多中可以包含在具有水溶剂的定影流体中,同时乙二醇是助溶剂,由此,可以提供溶液或微乳化液的复合物。
此外,在本发明说明性实施方式的定影流体中,上述酯族酯优选的包括脂肪二羧酸酯。当上述酯族酯包括脂肪二羧酸酯时,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周期内溶解或溶胀调色剂中包含的树脂。例如,对于大约60ppm的高速打印来说,理想的是将定影流体提供到记录介质上的未定影调色剂上需要1秒或更少,由此,将调色剂定影到记录介质上。当上述酯族酯包括脂肪二羧酸酯时,有可能使得将定影流体提供到记录介质上的未定影调色剂等上由此将调色剂定影在记录介质上所需的时间周期为0.1秒或更短。此外,通过加入少量的软化剂可以溶解或溶胀调色剂内包含的树脂,于是,可以减少定影流体中包含的软化剂的含量。
此外,在本发明说明性实施方式的定影流体中,上述脂肪二羧酸酯优选的包括由R3(COOR4)2的通用方程式代表的化合物,其中R3是碳数量是3或更大且8或更小的烷基基团,且R4是碳数量是3或更大且5或更小的直链或带支链烷基基团。如果碳数量R3和R4中的至少一个小于各自的理想范围,则会产生气味,而如果它超过其理想范围,其树脂软化性能会退化。
即,当上述脂肪二羧酸酯优选的包括由R3(COOR4)2的通用方程式代表的化合物,其中R3是碳数量是3或更大且8或更小的烷基基团,且R4是碳数量是3或更大且5或更小的直链或带支链烷基基团时,可以提高其溶解或溶胀调色剂中包含的树脂的能力。此外,上述化合物的气味指数为10或更小,使得上述化合物不具有令人不悦的气味和恼人的气味。
对于作为上述化合物的脂肪二羧酸酯,可以提供例如2-琥珀酸二乙基己酯、己二酸二丁酯、己二酸二异丁酯、己二酸二异丙酯、己二酸二异癸酯、癸二酸二乙酯、癸二酸二丁酯等。作为上述化合物的这些脂肪二羧酸酯中的很多种可溶解于油溶剂,但是不溶于水。于是,在具有水溶剂的定影流体中可以包含乙二醇作为助溶剂,由此,可以提供溶液或微乳化液的复合物。
此外,在本发明说明性实施方式的定影流体中,上述酯族酯优选的包括脂肪二羧酸二(烷氧基烷基)酯。当上述酯族酯包括脂肪二羧酸二(烷氧基烷基)酯时,这可以改善调色剂在记录介质上的定影特性。
在本发明说明性实施方式的定影流体中,上述酯族酯包括脂肪二羧酸二(烷氧基烷基)酯可以优选的包括R5(COOR6-O-R7)2的通用方程式代表的化合物,其中R5时碳数量为2或更大且8或更小的烷撑基团,R6是碳数量是2或更大且4或更小的烷撑基团,且R7是碳数量是1或更大且4或更小的烷基基团。如果碳数量R5、R6和R7中的至少一个小于各自的理想范围,会产生气味,而如果它超过其理想范围,它的树脂软化性能会下降。
即,当上述脂肪二羧酸二(烷氧基烷基)酯可以优选的包括R5(COOR6-O-R7)2的通用方程式代表的化合物,其中R5时碳数量为2或更大且8或更小的烷撑基团,R6是碳数量是2或更大且4或更小的烷撑基团,且R7是碳数量是1或更大且4或更小的烷基基团时,可以改善其溶解或溶胀调色剂中包含的树脂的特性。此外,上述化合物的气味指数是10或更小,使得上述化合物不具有令人不悦的气味和恼人的气味。
对于作为上述化合物的脂肪二羧酸二(烷氧基烷基)酯,例如可以提供琥珀酸二乙氧基乙酯、琥珀酸二乙氧基丁酯,双乙氧乙基己二酸酯,已二酸二丁氧基乙酯,癸二酸二乙氧基乙酯等。这些脂肪二羧酸二(烷氧基烷基)酯可以包含在具有水溶液的定影流体中,而乙二醇作为助溶剂,由此,可以提供溶液或微乳化液的复合物。
对于另外或其他的酯族酯,脂族二卡必醇酯,例如,二卡必醇琥珀酸酯和二卡必醇己二酸酯、柠檬酸酯、环酯,如碳酸乙烯和碳酸丙烯也适用于软化剂或润滑剂。
图7A和7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说明性实施方式的成像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图中所示的成像设备可以是复印机或打印机。图7A是整个串列式电子照相彩色成像设备的示意图,图7B是示出图7A的成像设备的一个成像单元的结构的视图。图7A和7B所示的成像设备包括作为调色剂图像载体的中间转印带101。中间转印带101在三个支撑辊102-104上延伸并与之接合,并且在图中箭头A的方向上旋转。对于中间转印带101,布置有黑色、黄色、品红色和青色成像单元105-108中的每一个。在这些成像单元之上,布置了在任何图中都没有示出的曝光装置。例如,当成像设备是复印机时,原稿的图像信息被扫描仪读取,并且根据图像信息,用于在相应感光鼓上写入静电潜像的曝光光线L1-L4分别从曝光装置照射。二次转印装置109设置在与中间转印带101的支撑辊10相对的位置处,同时夹置中间转印带101。二次转印装置109由在两个支撑辊110和111上延伸并与之接合的二次转印带112构成。另外,转印辊以及转印带可以用作二次转印装置109。此外,带清洁装置113布置在与中间转印带101的支撑辊102相对的位置处,同时夹置中间转印带101。带清洁装置113布置成去除中间转印带101上残留的调色剂。
作为记录介质的记录纸张114被一对供纸辊115引入到二次转印部分中,并且当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记录纸张114上时,二次转印带112压在中间转印带102上,由此进行调色剂图像的转印。其上转印调色剂图像的记录纸张114被二次转印带112传送,且转印到记录纸张114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图像被根据本发明说明性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定影,该定影装置基于来自任何图中都未示出的曝光装置的图像信息控制泡沫状定影流体层的膜厚度。即,从调色剂定影装置供给的本发明说明性实施方式的泡沫状定影流体被提供到转印到记录纸张114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图像上,其中,泡沫状定影流体层的膜厚度基于来自任何图中都未示出的曝光装置的图像信息控制,例如,基于彩色图像或者黑色实心图像信息控制,并且通过包含在泡沫状定影流体中的溶解或溶胀调色剂中包含的至少一部分树脂的化合物制剂(软化剂)将未定影调色剂图像固定在记录纸张114上。
接着,下面描述成像单元。如图7B所示,在每个成像单元105-108中,围绕感光鼓116布置有充电装置117、根据图像信号照射激光L的曝光装置(在图中未示出)、显影装置118、清洁装置119和电荷去除装置120。此外,初次转印装置121设置在与感光鼓116相对的位置处,同时夹置中间转印带101。此外,充电装置117是接触充电型充电装置,其采用充电辊。充电装置117将充电辊与感光鼓116接触,并且向感光鼓116施加电压,使得感光鼓116的表面被均匀充电。对于充电装置117,也可以采用非接触充电型充电装置,其采用非接触格栅(scorotron)等。此外,显影装置118使得显影剂中的调色剂粘附到感光鼓116上的静电潜像上,由此使得静电潜像可见。在此,对应于每种颜色的调色剂由被着色有每种颜色的树脂材料构成,并且这种树脂材料被本发明说明性实施方式的定影流体溶解或溶胀。另外,显影装置118包括搅拌部分和显影部分,它们在图中未示出,其中,不用于显影的显影剂返回到搅拌部分并且再利用。搅拌部分中的调色剂的密度被调色剂密度传感器探测,并且调色剂密度被控制使之恒定。此外,初次转印装置121将感光鼓116上的可见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01上。在此,转印辊被用作初次转印装置121,其中,转印辊压在感光鼓116上同时夹置中间转印带101。对于初次转印装置121,也可以采用导电刷、非接触电晕充电器等。此外,清洁装置119去除感光鼓116上的不需要的调色剂。对于清洁装置119来说,可以使用具有末端的刮板,该末端压在感光鼓116上。在此,被清洁装置119回收的调色剂被回收到显影装置118中,并且通过图中未示出的回收螺杆和调色剂循环装置循环使用。此外,电荷去除装置120由灯构成,并且用光线照射感光鼓116,由此中和其表面的电势。
接着,在下面描述本发明说明性实施方式中的定影流体和定影的一些特定实施例。
[特定实施例1]
*包含软化剂的流体(软化剂流体)的配方
软化剂:碳酸丙稀90wt%
增稠剂:丙二醇10wt%
在混合上述流体之后,进行用干燥氮气起泡10分钟,以便去除其水含量,其pH值是5.8。
*包含发泡剂的流体(发泡剂流体)的配方
稀释介质:水95wt%
气泡增加剂:椰子油脂肪酸乙醇胺(1∶1)类型(Matsumoto Yushi-Seiyaku有限公司,Marpon MM)0.5wt%;
发泡剂:棕榈酸铵2.5wt%
肉豆蔻酸铵1.5wt%
硬脂酸铵0.5wt%
上述流体混合并且加入乙醇胺,使得其pH值被调节到9。
发泡剂流体和软化剂流体的每一种容纳在铝化聚乙烯树脂制成的容器中,以便提供存储容器。
*用于混合软化剂流体和发泡剂流体并且发泡定影流体的方法
如图1所示,硅橡胶制成的供给管连接到容纳发泡剂流体的容器和容纳软化剂流体的容器中每一个上,并且每个供给管连接到各自的管泵上,以便连接到气泡形成室。软化剂流体和发泡剂流体由于各自的管泵的流量被各自设定为1.65mL/min和3.35mL/min,并且泵工作6分钟来进行将其供给到气泡形成室。由于这个操作,包含大约30wt%的软化剂的0.5mL的定影流体被供给到气泡形成室中。管泵工作6分钟且随后停止,并且隔膜型气泵工作,使得软化剂流体和发泡剂流体被搅拌并且借助于气泡形成室内的气泡而被发泡,从而提供具有大气泡的定影流体。
如图1所示的双缸的内缸相对于它的旋转轴固定,并且通过图中未示出的旋转驱动电机被转动。双缸的材料是PET树脂。外缸的内径和长度分别是10mm和120mm,而内缸的外径和长度分别是8mm和100mm。其旋转频率是在1000rpm到2000rpm的范围内可变。具有大气泡的定影流体被供给到这种缸中,并且制造泡沫状定影流体。
*用于提供定影流体的方法
如图1所示,所制造的泡沫状定影流体被供给到刮板。刮板和施加辊之间的间隙是40μm。
提供有:
加压辊:海绵辊,其中铝合金制成的辊(φ10mm)是芯棒,并且在其上形成外径φ50mm的聚亚胺脂泡沫材料(INOAC CORPORATION,商品名称“彩色泡沫EMO”)。
施加辊:SUS制成的辊,用PFA树脂(φ30mm)进行烤漆(bakingfinished);
300mm/s的线速度;
膜厚度控制刮板:厚度1mm的片状玻璃粘结到铝合金制成的支撑板上,其中,玻璃表面面对施加辊侧,可以控制施加辊和玻璃表面之间的间隙在10μm到100μm的范围内;以及
纸张供给速度:300mm/s
<试验结果>
在如上面特定实施例1中所示的软化剂流体和发泡剂流体被使用的情况下,试验结果如下:
其上形成有品红色调色剂层和黄色调色剂层(黄色调色剂层在品红色调色剂层上)构成的全表面实心图像的未定影调色剂的彩色图像的PPC纸张(Ricoh T-6200)利用电子照相彩色复印机(Ricoh有限公司制造的CX2500)形成。当用于软化剂流体和发泡剂流体的供给泵最初工作6分钟,随后停止,气泵在其停止的同时工作,同时双缸的内缸被旋转时,在气泵工作开始后3秒钟之后,泡沫状定影流体从泡沫状定影流体供给孔口提供到施加辊和膜厚度控制刮板之间的空间。然后,定影流体的pH值是8.1并且泡沫状定影流体的密度大约是0.03g/cm3。在将泡沫状定影流体供给到膜厚度控制刮板时,其上形成未定影调色剂图像的纸张在施加辊工作的同时被朝向施加辊插入。膜厚度大约为80μm的泡沫状定影流体膜均匀形成在施加辊的表面上,并且泡沫状定影流体均匀设置在纸张表面上。在提供泡沫状定影流体之后,实现调色剂图像表面的均匀定影,其中,纸张四个角附近和其中心附近之间的颜色差和色散在反射型显像密度计上为2%或更小。
[对比例1]
接着,软化剂流体和发泡剂流体预先混合情况的示例作为对比例提供。
使用在上述特定实施例1中的软化剂流体和发泡剂流体,并且它们以33∶67的重量比充分混合,使得等价于上述特定实施例1的成分比的混合流体(定影流体)被提供。在对比例1中的定影流体的pH值为8.2。然后,在软化剂流体和发泡剂流体构成的混合流体(定影流体)在60℃下被加热并且留置特定量时间并且针对留置它们的每个时间周期,流体的温度返回到室温之后,进行上述的定影测试。在下面表1中给出了比较上述特定实施例1和对比例1的试验结果。在此,对于在60℃下加热它们之后留置它们的测试,进行加热和留置它们所造成的它们退化的加速的测试。通过基于在60℃下加热的加速测试计算或获得数值(Arrhenius方法)。即,基于在60℃下加热一天的测试表示它们在25℃(普通温度)下放置一个月,并且基于60℃下加热20天的测试对应于它们在25℃(普通温度)下放置一年。在表1中,提供了基于将它们放置在25℃(普通温度)下的测试的结果的内容。
表1
  刚制造后   1个月后   1年后
  特定实施例   A   A   A
  对比例   A   B   B
首先,对于根据表1中的评估标准“B”的结果,“B”表示在其定影之后调色剂用布擦拭,然后大部分调色剂被从纸张上去除。此外,对于其中的结果“A”,“A”表示在其定影之后调色剂用布擦拭,然后在布几乎没有被污染的条件下定影很好地实现。在表1的评估结果中,特定实施例1的定影特定非常好,即使它放置了一年之后的长时间。另一方面,当对比例1被放置1个月或更长时间时,其大部分定影特定丧失。这是在对比例1中软化剂流体和发泡剂流体预先混合的情况所造成的结果,并且表示在预先混合的情况下,软化剂的酯成分由于其水解而分解,由此调色剂的定影没有充分实现。由此,发现在本发明的说明性实施方式中,可以显著改善填充有定影流体的存储容器的存储稳定性,在该实施方式中,软化剂流体和发泡剂流体独立地存放并且仅在它们使用之前才混合,以便提供定影流体。
[特定实施例2]
发泡剂流体和软化剂流体的配方与特定实施例1中的相同。
*用于混合软化剂流体和发泡剂流体并且发泡定影流体的方法
如图2所示,硅橡胶制成的供给管连接到容纳发泡剂流体的容器和容纳软化剂流体的容器每一个上,并且每个供给管连接到每个管泵上,以便向流体搅拌室提供0.5mL的体积。从每个管泵提供的软化剂流体和发泡剂流体的流量分别设定为1.65mL/min和3.35mL/min,并且泵工作6分钟以便进行将其供给到流体搅拌室。由于这个操作,容纳大约30wt%的软化剂的0.5mL的定影流体被供给到流体搅拌室内。在流体搅拌室内,安装了两个刮板构成的搅拌刮板,并且它以120rpm旋转。在流体搅拌室内,发泡剂流体和软化剂流体被混合并且被密封在其中,并且管泵再次工作,使得流体搅拌室内的混合流体(定影流体)被供给到气泡形成室。管泵工作6秒钟并随后停止,膜片型气泵工作使得借助于在气泡形成室内的气泡进行它的发泡(起泡)以提供具有大气泡的定影流体。用于从这种大气泡形成泡沫状定影流体的一系列随后的操作与特定实施例1中的相同。确认如此获得的泡沫状定影流体的密度是0.017g/cm3,且小于特定实施例1中的密度0.03g/cm3,并且搅拌机构被设置成可以制造在其发泡特性方面更优异的泡沫状定影流体。
[特定实施例3]
发泡剂流体和软化剂流体的配方与特定实施例1中的相同。
*用于混合软化剂流体和发泡剂流体以及发泡定影流体的方法
如图3所示,硅橡胶制成的供给管连接到容纳发泡剂流体的容器和容纳软化剂流体的容器的每一个上,并且每个供给管连接到每个管泵上,以便供给流体搅拌室0.5mL的体积。软化剂流体和发泡剂流体的流量分别被设定为1.65mL/min和3.35mL/min,并且泵工作6秒钟,以便进行它向流体搅拌部分的供给。由于这种操作,包含大约30wt%的软化剂的0.5mL混合流体(定影流体)在穿过流体搅拌部分之后从用于混合流体的流动通道的出口供给。
流体搅拌部分由铝合金制成并且每个用于发泡剂流体的流动通道和用于软化剂流体的流动通道的尺寸具有0.5mm的宽度、3mm的长度和0.5mm的深度。用于混合流体的流动通道的入口设置有宽度为0.1mm、深度为0.5mm且长度为1mm的孔口,除孔口之外的尺寸为0.5mm的宽度、3m的长度和0.5mm的深度,其中,用于混合流体的流动通道的流阻高于上述两个流动通道的流阻。
当仅发泡剂流体用Blue 1号的染料着蓝色并且混合流体被观察以便确认发泡剂流体和软化剂流体是否在用于混合流体的流动通道内充分搅拌时,在混合流体中没有着色的点,但是发现均匀地着蓝色,由此确认发泡剂流体和软化剂流体已经充分混合。
在穿过流体搅拌部分后的混合流体(定影流体)被供给到气泡形成室内。管泵工作6秒钟,并随后停止,并且膜片型气泵工作,使得在气泡形成室内的起泡被进行,以提供具有大气泡的定影流体。用于从这种大气泡形成泡沫状定影流体的一系列随后的操作与特定实施例1中的相同。确认到如此获得的泡沫状定影流体的密度为0.02g/cm3,并且其密度小于特定实施例1中的密度0.03g/cm3,即使在流动通道的流阻之间设置差别而不必利用电机来进行搅拌操作等,也可以充分搅拌发泡剂流体和软化剂流体,从而制造在发泡特定方面优异的泡沫状定影流体。
[特定实施例4]
如图6所示具有可折叠结构的铝化聚乙烯容器(容积300mL)填充有特定实施例1中的软化剂流体,而不包含空气。另一方面,具有可折叠结构的铝化聚乙烯容器(容积700mL)填充有特定实施例1中的发泡剂流体,而不包含空气。定影装置设置有两个利用步进电机和滚珠丝杠的单轴致动器,使得可以加压填充有发泡剂流体的容器和填充有软化剂流体的容器,如图6所示。相应的致动器的冲程速率为对于软化剂流体为1.65mL/min,而对于发泡剂流体为3.35mL/min。聚乙烯制成的且内径1mm的供给管连接到两个存储容器的供给孔口上,并且如图6所示,两个管连接到一起,以便提供用于供给混合流体的管。像水车一样的可旋转的齿轮设置在用于供给混合流体的管中的两个位置处,使得由于流体流过管而转动齿轮。
当仅有发泡剂流体用Blue 1号着蓝色并且致动器被操作时,被均匀着有淡蓝色的定影流体从定影流体存储容器的定影流体供给孔口供给,由此确认可以在本发明说明性实施方式的存储容器中均匀混合发泡剂流体和软化剂流体。
然后,从表2可以看出定影流体的pH值在其pH值是7或更大且9或更小的条件下,其发泡特性最优异,所述表2表示了从借助于pH值调节器调节其pH值以确认具有预定pH值的每种定影流体与其发泡特性之间的关系。另外,发泡特性由泡沫密度决定,其中,可以确定密度越低,发泡特定越好。此外,泡沫本身对于良好发泡特性来说并非必须的,并且在发泡后保持泡沫应被看作是良好发泡特性。然后,当薄膜被保持时,泡沫密度相应地小,且由此,这种泡沫密度是评估发泡特性的一个测量值。
表2
  定影流体的pH值   5.5   6.5   7.0   8.0   9.0
  泡沫密度(mg/cm3)   不可发泡   0.12   0.027   0.023   0.021
  发泡特性    -   不好   好   好   好
[附录]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典型实施方式(1)到(14)。
实施方式(1)是用于使定影流体发泡的定影装置,该定影流体包含至少软化剂、发泡剂和水,并且将发泡的或泡沫状的定影流体提供到含树脂精细颗粒上,以便在控制其膜厚度的同时将其定影,所述软化剂用于溶解或溶胀至少一部分树脂,由此软化包含树脂的含树脂精细颗粒,其中,所述定影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纳包含至少软化剂的软化剂流体的第一存储部分、用于容纳包含至少发泡剂的发泡剂流体的第二存储部分,以及混合发泡的或泡沫状定影流体产生部分,用于混合和发泡在独立状态下容纳在相应存储部分中的两种流体,从而产生泡沫状定影流体。
实施方式(2)是如上面实施方式(1)中描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容纳在第一存储部分中的软化剂流体的pH值被调节为具有酸性,而容纳在第二存储部分中的发泡剂流体的pH值被调节为具有碱性。
实施方式(3)是如上面实施方式(1)或(2)中描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混合发泡的或泡沫状定影流体产生部分包括:混合流体产生部分,用于混合以独立状态容纳在相应存储部分中的两种流体,由此产生混合流体;以及发泡的或泡沫状定影流体产生部分,用于使混合流体发泡,以便产生发泡的或泡沫状的定影流体。
实施方式(4)是如上面实施方式(1)至(3)中任一项所描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所述混合发泡的或泡沫状定影流体产生部分产生发泡的或泡沫状定影流体是在该装置起动时进行的。
实施方式(5)是如上面实施方式(3)中描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流体产生部分包括搅拌机构。
实施方式(6)是如上面实施方式(1)至(5)中任一项中描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分别从第一存储部分和第二存储部分供给软化剂流体和发泡剂流体的供给通道,其中,相应供给通道连接到一起的通道汇合处的流阻小于每个供给通道的流阻。
实施方式(7)是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像部分,用于利用其中含树脂精细颗粒包含着色剂的调色剂进行静电记录过程,由此在介质上形成未定影调色剂图像;以及定影部分,用于通过如上面实施方式(1)至(6)中任一个中描述的定影装置将未定影调色剂图像定影到介质上。
实施方式(8)是用于容纳定影流体的定影流体存储容器,为此产生包含至少软化剂、发泡剂和水的定影流体并且随后将其提供到含树脂精细颗粒上以使之固定,所述软化剂能够溶解或溶胀至少一部分树脂,以软化包含树脂的含树脂精细颗粒,其中,所述定影流体存储容器的特征在于:定影流体存储容器包括容纳包含至少软化剂的软化剂流体的第一存储容器和用于容纳包含至少发泡剂的发泡剂流体的第二存储容器,并且该定影流体存储容器设置在软化剂流体和发泡剂流体相独立的状态下。
实施方式(9)是如在上面实施方式(8)中描述的定影流体存储容器,其中,第一存储部分和/或第二存储部分可拆卸和可安装。
实施方式(10)是如在实施方式(8)或(9)中描述的定影流体存储容器,其特征在于,在容器中包括用于软化剂流体的供给通道和用于发泡剂流体的供给通道,并且包括混合和搅拌部分,用于在两个流动通道连接到一起的位置处混合和搅拌两种流体。
实施方式(11)是如上面实施方式(8)至(10)的任一个中描述的定影流体存储容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存储部分包括与用于软化剂流体的供给通道连通的第一连通部分,而第二存储部分包括与用于发泡剂流体的供给通道连通的第二连通部分。
实施方式(12)是如上面实施方式(11)中描述的定影流体存储容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连通部分包括用于密封要容纳的软化剂流体的密封橡胶,在定影装置侧的与用于软化剂流体的供给通道连通的针状供给管刺入该密封橡胶,以便将第一存储部分的容纳部分与在定影装置侧的用于软化剂流体的供给通道相连通;并且第二连通部分包括用于密封要容纳的发泡剂流体的密封橡胶,在定影装置侧的与用于发泡剂流体的供给通道连通的针状供给管刺入该密封橡胶,以便将第二存储部分的容纳部分与在定影装置侧的用于发泡剂流体的供给通道相连通。
实施方式(13)是如上面实施方式(8)至(12)的任一个中描述的定影流体存储容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存储部分和第二存储容器是具有可折叠结构的容器,且具有推出部分,用于将每个容器中包含的流体推出到容器之外。
实施方式(14)是如上面实施方式(13)中描述的定影流体存储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出部分利用加压致动器构成。
虽然已经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说明性实施方式和特定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决不局限于该说明性实施方式和特定实施例,并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改变、修改和组合该说明性实施方式和特定实施例。
本申请要求基于2009年2月13日在日本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9-030590号和2009年7月16日在日本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9-167327号的优先权的权益,这些在先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Claims (6)

1.一种定影含树脂精细颗粒的定影装置,该定影装置被构造成使包含至少软化剂、发泡剂和水的定影流体发泡;并且将发泡的定影流体提供到含树脂精细颗粒上,所述软化剂被构造成溶解或溶胀树脂的至少一部分来软化包含树脂的含树脂精细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影装置包括:
第一存储部分,该第一存储部分被构造成容纳包含至少软化剂的软化剂流体;
第二存储部分,该第二存储部分被构造成容纳包含至少发泡剂的发泡剂流体;以及
混合发泡定影流体产生部分,该混合发泡定影流体产生部分被构造成混合并发泡在所述存储部分中以独立状态容纳的两种流体,以产生所述发泡的定影流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容纳在第一存储部分中的软化剂流体的pH值被调节为具有酸性,而容纳在第二存储部分中的发泡剂流体的pH值被调节为具有碱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混合发泡定影流体产生部分包括混合流体产生部分和发泡定影流体产生部分,所述混合流体产生部分被构造成混合在相应存储部分中以独立状态容纳的两种流体,而所述发泡定影流体产生部分被构造成使被混合的流体发泡以产生发泡的定影流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混合发泡定影流体产生部分被构造成在定影装置起动时产生发泡定影流体。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混合流体产生部分包括搅拌机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定影装置还包括被构造成供给来自第一存储部分的软化剂流体的供给通道和被构造成供给来自第二存储部分的发泡剂流体的供给通道,所述各供给通道在通道汇合处被连接到一起;并且所述通道汇合处的流阻小于每个供给通道的流阻。
CN201080007170.2A 2009-02-13 2010-01-14 定影装置、成像设备和定影流体存储容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178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30590 2009-02-13
JP2009-030590 2009-02-13
JP2009167327A JP5054071B2 (ja) 2009-02-13 2009-07-16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定着液保存容器
JP2009-167327 2009-07-16
PCT/JP2010/050739 WO2010092862A1 (en) 2009-02-13 2010-01-14 Fixation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fixation fluid storage contain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17871A CN102317871A (zh) 2012-01-11
CN102317871B true CN102317871B (zh) 2014-07-02

Family

ID=42561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0717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17871B (zh) 2009-02-13 2010-01-14 定影装置、成像设备和定影流体存储容器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699933B2 (zh)
EP (1) EP2396707B1 (zh)
JP (1) JP5054071B2 (zh)
KR (1) KR101260663B1 (zh)
CN (1) CN102317871B (zh)
BR (1) BRPI1008360A2 (zh)
WO (1) WO201009286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27612B2 (ja) * 2009-03-19 2013-10-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159935B2 (ja) * 2010-11-04 2013-03-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929800B2 (ja) * 2012-04-03 2016-06-0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定着液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4102491A (ja) 2012-10-26 2014-06-05 Ricoh Co Ltd 定着部材、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142406A (ja) 2013-01-22 2014-08-07 Ricoh Co Ltd 押圧部材、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15488B2 (ja) 2013-02-22 2016-10-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部材、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269030B2 (ja) 2013-07-17 2018-01-31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部材、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57875B2 (ja) 2013-07-26 2018-07-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部材、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129364A (ja) 2013-12-03 2015-07-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捺染方法、捺染用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捺染用電子写真トナー
CN107846973B (zh) * 2015-04-17 2020-10-30 富特姆控股第一有限公司 具有螺旋容器的液体供应
JP6597373B2 (ja) 2015-06-19 2019-10-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エレクトロクロミック素子、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JP6555363B2 (ja) 2016-01-26 2019-08-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滴形成装置、分注装置、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85704A (ja) * 2007-01-29 2008-08-14 Ricoh Co Ltd 定着方法、定着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266420A (zh) * 2007-02-09 2008-09-17 株式会社理光 发泡流体及其生产方法和装置、定影及成像方法和装置
CN101334621A (zh) * 2007-06-29 2008-12-31 株式会社理光 定影方法、定影装置、图像形成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19364A (ja) 1982-12-27 1984-07-10 Fuji Xerox Co Ltd 未定着トナ−画像の定着用溶液および定着方法
JP2824684B2 (ja) 1990-04-06 1998-11-11 三井造船鉄構工事株式会社 橋脚梁点検補修足場
JP3290513B2 (ja) 1993-07-29 2002-06-10 ユニコ株式会社 トナーの湿式定着方法
JP4185742B2 (ja) 2002-09-20 2008-11-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4354164B2 (ja) 2002-09-20 2009-10-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4512523B2 (ja) 2005-06-23 2010-07-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製造装置、トナー及び現像剤、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4732043B2 (ja) 2005-07-13 2011-07-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液の付与方法、および付与装置
JP4302700B2 (ja) * 2006-02-16 2009-07-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410226B2 (ja) * 2006-08-31 2010-02-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813689B2 (en) * 2006-09-08 2010-10-12 Ricoh Company, Ltd.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263672B2 (ja) * 2008-11-18 2013-08-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271503A (ja) * 2009-05-21 2010-12-02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85704A (ja) * 2007-01-29 2008-08-14 Ricoh Co Ltd 定着方法、定着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266420A (zh) * 2007-02-09 2008-09-17 株式会社理光 发泡流体及其生产方法和装置、定影及成像方法和装置
CN101334621A (zh) * 2007-06-29 2008-12-31 株式会社理光 定影方法、定影装置、图像形成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7-25067A 2007.02.01
JP特开2008-185704A 2008.08.14
JP特开2010-122397A 2010.06.03
JP特开2010-271503A 2010.12.02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699933B2 (en) 2014-04-15
WO2010092862A1 (en) 2010-08-19
BRPI1008360A2 (pt) 2016-02-23
EP2396707A1 (en) 2011-12-21
KR101260663B1 (ko) 2013-05-10
KR20110110787A (ko) 2011-10-07
EP2396707B1 (en) 2014-07-23
JP2010211174A (ja) 2010-09-24
CN102317871A (zh) 2012-01-11
JP5054071B2 (ja) 2012-10-24
US20110268480A1 (en) 2011-11-03
EP2396707A4 (en) 2013-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17871B (zh) 定影装置、成像设备和定影流体存储容器
CN101981520B (zh) 定影液、定影方法、定影单元、成像方法和成像装置
CN101266420B (zh) 发泡流体及其生产方法和装置、定影及成像方法和装置
US8165514B2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02216858B (zh) 定影液、定影方法、图像形成方法、定影设备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1943879A (zh) 定影液、定影方法、定影装置、图像形成方法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2472994A (zh) 定影液、定影方法、定影设备、图像形成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JP2008203361A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037295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263672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92897A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29597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28290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327612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53357A (ja) 定着液、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53358A (ja) 定着液、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85981A (ja)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271503A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53615A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88597A (ja) 定着液、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266484A (ja) 定着方法、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22205A (ja) 定着液、並びに定着方法、定着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65009A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95568A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104205A (ja) 定着方法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2

Termination date: 2020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