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92603A - 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92603A
CN102292603A CN2010800051111A CN201080005111A CN102292603A CN 102292603 A CN102292603 A CN 102292603A CN 2010800051111 A CN2010800051111 A CN 2010800051111A CN 201080005111 A CN201080005111 A CN 201080005111A CN 102292603 A CN102292603 A CN 1022926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air conditioner
indoor apparatus
supporting frame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0511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92603B (zh
Inventor
多田宽之
赤井竜彦
山下哲也
冈本高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15539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539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926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26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926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26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18Particle separators, e.g. dust precipitators, using filtering bel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42Auxiliary equipment or operation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66Regeneration of the filtering material or filter elements inside the filter
    • B01D46/68Regeneration of the filtering material or filter elements inside the filter by means acting on the cake side involving movement with regard to the filter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5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in or on a wal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7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means for purifying supplied air
    • F24F1/007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means for purifying supplied air characterised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 F24F8/108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using dry filter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90Cleaning of purification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79/00Filters adapt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pecific uses
    • B01D2279/50Filters adapt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pecific uses for air conditio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如下的过滤器清扫装置的空调室内机:不在柔软的过滤器中设置加强用的缘部和肋,在过滤器清扫时,能够使过滤器平滑地动作。空调室内机(2)在主体(10)内具有过滤器清扫装置(70),该过滤器清扫装置(70)使配置于室内热交换器(12)的上风侧的过滤器(21)动作,以使附着于过滤器(21)的尘埃脱离。过滤器(21)成形为环形状,以环绕自如的方式支承于形成预定环绕轨道的支承框(40)。支承框(40)以装卸自如的方式保持于主体(10)。即使没有缘部和肋,过滤器(21)也通过支承框(40)维持成预定形状,所以,抑制了过滤器(21)与其他部件之间的干涉,过滤器(21)的环绕动作平滑。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室内机,特别涉及具有自动去除附着于过滤器的尘埃的过滤器清扫装置的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例如,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114224号公报)和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187654号公报)所示,空调室内机具有过滤器清扫装置,该过滤器清扫装置将成形为环形状的过滤器配置于室内热交换器的上风侧,使该过滤器环绕以使附着于过滤器的尘埃脱离。
发明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过滤器清扫装置中使用的过滤器为金属制,所以,与树脂制过滤器相比,柔软性差,相对于反复环绕运动的机械耐久性也差。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树脂制过滤器富有柔软性,但是,为了维持形状而设置的缘部和肋可能与其他部件干涉而妨碍动作。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具有如下的过滤器清扫装置的空调室内机:不在柔软的过滤器中设置加强用的缘部和肋,在过滤器清扫时,能够使过滤器平滑地动作。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第1方面的空调室内机在主体内具有过滤器清扫装置,该过滤器清扫装置使配置于室内热交换器的上风侧的过滤器动作,以使附着于过滤器的尘埃脱离。过滤器成形为环形状,以环绕自如的方式支承于形成预定环绕轨道的框。框以装卸自如的方式保持于主体。
在该空调室内机中,利用框支承成形为环形状的过滤器,该框以装卸自如的方式保持于主体。即使没有缘部和肋,过滤器也维持预定形状,所以,抑制了过滤器与其他部件之间的干涉,过滤器的环绕动作平滑。
第2方面的空调室内机在第1方面的空调室内机中,过滤器清扫装置具有支承框和驱动机构。支承框至少从内侧支承过滤器。驱动机构使过滤器沿着支承框环绕。
在该空调室内机中,构成为利用支承框从内侧支承成形为环形状的过滤器,所以,即使没有缘部和肋,也通过支承框将过滤器维持成预定形状。
第3方面的空调室内机在第2方面的空调室内机中,过滤器清扫装置还具有第2支承框。第2支承框对支承着过滤器的状态下的支承框进行保持并使其装卸自如。
在该空调室内机中,构成为利用支承框从内侧支承成形为环形状的过滤器,并利用第2支承框保持该支承框,所以,即使没有缘部和肋,也通过支承框将过滤器维持成预定形状。并且,第2支承框仅保持支承框,所以,组装容易,第2支承框不会妨碍过滤器的环绕动作。
第4方面的空调室内机在第2方面的空调室内机中,过滤器清扫装置还具有过滤器按压部件。过滤器按压部件向离开室内热交换器的方向按压过滤器中的靠近室内热交换器的一侧的面。
在该空调室内机中,消除了过滤器的松弛,所以,防止过滤器与室内热交换器接触。
第5方面的空调室内机在第4方面的空调室内机中,过滤器清扫装置在室内热交换器的相反侧的预定位置具有把手。通过向离开主体的方向拉出把手,由此,从主体取下过滤器清扫装置或者至少取下框。
在该空调室内机中,使用者能够借助把手从主体取下过滤器清扫装置或者至少取下框,所以,维护性提高。
第6方面的空调室内机在第5方面的空调室内机中,过滤器按压部件固定于把手,在把手安装于支承框时,与过滤器接触并赋予张力。
在该空调室内机中,在支承框装配于主体或过滤器清扫装置的前阶段,消除了过滤器的松弛,所以,防止过滤器勾挂于主体或过滤器清扫装置。
第7方面的空调室内机在第2方面的空调室内机中,支承框包括使过滤器的行进方向反转的方向转换部。在该空调室内机中,方向转换部和过滤器滚动接触或滑动接触,所以,过滤器的环绕动作更加平滑。
第8方面的空调室内机在第7方面的空调室内机中,方向转换部是以旋转自如的方式保持于支承框的旋转体的旋转曲面、或者是固定于支承框的固定曲面,至少离驱动机构较远的一侧的方向转换部是固定曲面。在该空调室内机中,部件数量减少,实现低成本。
第9方面的空调室内机在第1方面的空调室内机中,过滤器清扫装置具有辊和驱动部。辊在表面具有刷部件,在表面与过滤器接触的状态下旋转。驱动部使辊旋转。
在该空调室内机中,刷部件进入过滤器的网眼而提高摩擦力,抑制了辊表面与过滤器之间的滑动,所以,针对过滤器的动力传递性能提高。
第10方面的空调室内机在第2方面的空调室内机中,支承框包括分隔部件。分隔部件介于由过滤器的相面对的面彼此形成的间隙中。
在该空调室内机中,即使在过滤器的相面对的面彼此在环绕动作中摆动时,由于分隔部件介于它们之间,因此,防止过滤器的相面对的面彼此干涉。
第11方面的空调室内机在第2方面的空调室内机中,支承框具有多个突起,多个突起接近过滤器的两端面而与过滤器的两端面对置,并沿着其环绕轨道隔开间隔地排列。
在该空调室内机中,当成形为环形状的过滤器在由支承框形成的环绕轨道上环绕时,过滤器的两端由多个突起引导,所以,防止过滤器的弯折。
第12方面的空调室内机在第2方面的空调室内机中,驱动机构包括辊和格栅。辊与支承框一起从内侧支承过滤器,在与过滤器接触的状态下旋转。格栅隔着过滤器从辊的相反侧接近过滤器的弯曲面而与该弯曲面对置。
在过滤器的与辊接触的部分中,沿行进方向牵引的区域与沿行进方向送出的区域相邻,在送出的区域中,作用于过滤器的张力降低,过滤器21波动的可能性高。在该空调室内机中,设有隔着过滤器从辊的相反侧接近过滤器的弯曲面而与该弯曲面对置的格栅。波动的过滤器在与其他部件接触之前与格栅接触,所以,即使在辊的附近存在其他可动部件的情况下,过滤器也不会咬入。
第13方面的空调室内机在第2方面的空调室内机中,过滤器由通气部和加强部构成。通气部的网眼编织成预定尺寸以去除尘埃。加强部的网眼编织成比通气部的网眼密。
在该空调室内机中,过滤器局部编织得较密,由此,该部分的刚性提高,所以过滤器被加强。
第14方面的空调室内机在第13方面的空调室内机中,过滤器的加强部至少编织在与过滤器的输送方向平行地延伸的两端部。在该空调室内机中,过滤器的两端部编织得较密,由此,防止从网眼的端面散开。
第15方面的空调室内机在第13方面的空调室内机中,支承框与过滤器的加强部直接接触,来支承过滤器。在该空调室内机中,加强部的网眼较密,所以,具有针对与支承框之间的滑动摩擦的耐久性,防止散开。
第16方面的空调室内机在第13方面的空调室内机中,支承框包括与过滤器的输送方向平行地延伸的纵向格栅。过滤器的加强部还编织在与纵向格栅对置的位置。
在该空调室内机中,加强部的网眼编织得较密,所以不适于通气,但是,与支承框的纵向格栅对置的位置本来就是由于纵向格栅而阻碍通气的部分,所以,即使该部分编织得较密,也不会降低过滤器的性能。
第17方面的空调室内机在第13方面的空调室内机中,过滤器的加强部与过滤器的输送方向垂直地编织。
在该空调室内机中,过滤器在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未作用有张力,所以,过滤器的两端部容易靠近中央侧而变得褶皱,但是,如果加强部与过滤器的输送方向垂直地编织,则能够阻止加强部靠近两端部的中央。
第18方面的空调室内机具有过滤器清扫装置,该过滤器清扫装置一边输送过滤器一边使附着于过滤器的尘埃脱离,过滤器由通气部和加强部构成。通气部的网眼编织成预定尺寸以去除尘埃。加强部的网眼编织成比通气部的网眼密。
在该空调室内机中,过滤器局部编织得较密,由此,该部分的刚性提高,所以过滤器被加强。
发明效果
在第1方面的空调室内机中,即使没有缘部和肋,过滤器也维持预定形状,所以,抑制了过滤器与其他部件之间的干涉,过滤器的环绕动作平滑。
在第2方面的空调室内机中,即使没有缘部和肋,也通过支承框将过滤器维持成预定形状。
在第3方面的空调室内机中,即使没有缘部和肋,也通过支承框将过滤器维持成预定形状。并且,组装容易,第2支承框不会妨碍过滤器的环绕动作。
在第4方面的空调室内机中,消除了过滤器的松弛,所以,防止过滤器与室内热交换器接触。
在第5方面的空调室内机中,使用者能够借助把手从主体取下过滤器清扫装置或者至少取下框,所以,维护性提高。
在第6方面的空调室内机中,在支承框装配于主体或过滤器清扫装置的前阶段,消除了过滤器的松弛,所以,防止过滤器勾挂于主体或过滤器清扫装置。
在第7方面的空调室内机中,方向转换部和过滤器滚动接触或滑动接触,所以,过滤器的环绕动作更加平滑。
在第8方面的空调室内机中,部件数量减少,实现低成本。
在第9方面的空调室内机中,刷部件进入过滤器的网眼而提高摩擦力,抑制了辊表面与过滤器之间的滑动,所以,针对过滤器的动力传递性能提高。
在第10方面的空调室内机中,分隔部件介于过滤器的相面对的面彼此之间,所以,防止过滤器的相面对的面彼此干涉。
在第11方面的空调室内机中,过滤器的两端由多个突起引导,所以,防止过滤器的弯折。
在第12方面的空调室内机中,即使在辊的附近存在其他可动部件的情况下,过滤器也不会咬入。
在第13方面的空调室内机中,过滤器局部编织得较密,由此,该部分的刚性提高,所以过滤器被加强。
在第14方面的空调室内机中,过滤器的两端部编织得较密,由此,防止从网眼的端面散开。
在第15方面的空调室内机中,加强部的网眼较密,所以,具有针对与支承框之间的滑动摩擦的耐久性,防止散开。
在第16方面的空调室内机中,加强部的网眼编织得较密,所以不适于通气,但是,与支承框的纵向格栅对置的位置本来就是由于纵向格栅而阻碍通气的部分,所以,即使该部分编织得较密,也不会降低过滤器的性能。
在第17方面的空调室内机中,过滤器在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未作用有张力,所以,过滤器的两端部容易靠近中央侧而变得褶皱,但是,如果加强部与过滤器的输送方向垂直地编织,则能够阻止加强部靠近两端部的中央。
在第18方面的空调室内机中,过滤器局部编织得较密,由此,该部分的刚性提高,所以过滤器被加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的剖视图。
图2是过滤器清扫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过滤器清扫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沿着第1辊的旋转中心轴切断支承框时的剖视图。
图5的(a)是在第1变形例的空调室内机中使用的第1辊的立体图。(b)是在第1变形例的空调室内机中使用的其他的第1辊的立体图。
图6是在第2变形例的空调室内机中使用的第1辊的立体图。
图7的(a)是在第3变形例的空调室内机中使用的第1辊和过滤器的立体图。(b)是在第3变形例的空调室内机中使用的其他的第1辊和过滤器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的剖视图。
图9是沿着第1辊的旋转轴切断支承于第1辊和第2辊的过滤器时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过滤器和引导环的成形金属模的内部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的过滤器清扫装置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1的过滤器清扫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通过与过滤器的行进方向平行的平面切断图11的A点时的过滤器清扫装置的剖视图。
图14的(a)是解除限制部件之前的第2支承框的局部立体图,(b)是解除限制部件之后的第2支承框的局部立体图。
图15的(a)是在两端编织有加强部的过滤器的立体图,(b)是在与纵向格栅对置的位置编织有加强部的过滤器的立体图,(c)是与输送方向垂直地编织加强部的过滤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以下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具体例,不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第1实施方式]
<空调室内机2>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的剖视图。在图1中,主体10的外轮廓由格窗10a、前面面板10b、背面板10c构成。在主体10的内部配置有框架11、室内热交换器12、风扇13以及过滤器21。
室内热交换器12和风扇13安装于框架11。室内热交换器12在与通过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风扇13使从室内取入的空气接触室内热交换器12并通过后,向室内吹出。
在框架11的前表面下部设有吹出口15,对从吹出口15吹出的空气进行引导的水平挡板17设于吹出口15。水平挡板17能够变更空气的吹出方向,并对吹出口15进行开闭。
在格窗10a与室内热交换器12之间配置有过滤器21,去除朝向室内热交换器12流入的空气中所包含的尘埃。并且,空调室内机2具有自动清扫附着有尘埃的过滤器21的过滤器清扫装置70。下面,使用附图说明与过滤器清扫装置相关联的部件。
<过滤器清扫装置70>
(过滤器21)
图2是过滤器清扫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在图2中,过滤器21例如是由树脂制的纱线平织而成的网,且成形为环形状。另外,过滤器21的编织方式不限于平织,也可以是斜织等的其他编织方式。在过滤器21中未设置一般的过滤器中常见的加强用的缘部和肋。因此,过滤器21自身无法维持稳定的形状,所以,支承框40支承过滤器21,使过滤器21形成预定的环形状。
(支承框40)
在图1、图2中,支承框40具有第1辊41、第2辊42以及第3辊43。第1辊41和第2辊42从内侧支承过滤器21,以使过滤器21成为细长的环。在过滤器21成为细长的环时,最接近且相面对的面彼此可能接触,所以,第3辊43配置于第1辊41与第2辊42之间。其结果,过滤器21能够形成为具有第1曲面形成部410、第2曲面形成部420以及第3曲面形成部430的环形状。
第1辊41位于第2辊42和第3辊43的下方,其外径比第2辊42和第3辊43的外径大。另外,第1辊41的外径被实施方式的结构所左右,所以,不一定比第2辊42和第3辊43的外径大,在第2辊42的外径越大、过滤器21的环绕越容易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第2辊的外径比第1辊41和第3辊43的外径大。同样,也可以使第3辊43的外径比第1辊41和第2辊42的外径大。在第1辊41的外周面粘贴有起绒编织而成的织物基布。起绒编织是以使较短的纤维(绒头纱线)竖立于表面的方式进行编织的方法,具体而言,相当于用于去除附着于衣物等的线头或棉屑等的西装刷的布部分。
竖立于第1辊41的外周面的绒头纱线进入过滤器21的网眼,所以,在第1辊41与过滤器21之间难以产生滑动。其结果,通过使第1辊41旋转,由此,过滤器21能够沿着支承框40环绕。
支承框40还具有连接部件45。连接部件45对第1辊41、第2辊42和第3辊43以分离预定间隔的方式进行定位,并且,将它们支承为旋转自如。另外,第3辊43的外侧端由连接部件45支承,但是,内侧端由分隔部件44支承。与第3辊43同样,分隔部件44防止过滤器21的最接近且相面对的面彼此干涉。
连接部件45具有关节部40a,以使得在支承第3辊的位置附近弯折。在利用关节部40a弯折的状态下,支承框40装配于第2支承框50。
(过滤器检测传感器48)
在图1中,过滤器检测传感器48配置于过滤器21的环绕轴方向的两端部附近。过滤器检测传感器48能够检测支承框40与过滤器21的相对位置的变化即可,与过滤器21接触的类型和不与过滤器21接触的类型均可。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限位开关。
(第2支承框50)
图3是过滤器清扫装置的剖视图。在图2、图3中,第2支承框50具有收纳部51,在该收纳部51中插入有支承框40的连接部件45。收纳部51是在中央附近屈曲的形状,在连接部件45插入收纳部51中时,该屈曲的部分对应于连接部件45的关节部40a。
第2支承框50还具有支承辊52。支承辊52以旋转自如的方式安装于第2支承框50的屈曲部分。在支承框40经由连接部件45保持于第2支承框50时,支承辊52从室内热交换器12侧与过滤器21接触。在支承框40屈曲时,过滤器21的靠室内热交换器12侧的面向下方垂下,但是,支承辊52防止该面的垂下。
但是,支承辊52只能防止过滤器21的垂下,无法消除过滤器21的松弛。因此,过滤器清扫装置70具有过滤器按压辊56,以便消除过滤器21的松弛。
(过滤器按压辊56)
过滤器按压辊56以旋转自如的方式安装于第2支承框50的下部。在支承框40的连接部件45插入第2支承框50的收纳部51中时,过滤器按压辊56从室内热交换器12侧等待过滤器21,在过滤器21与过滤器按压辊56抵接后,进一步向室内热交换器12移动。其结果,过滤器按压辊56向离开室内热交换器12的方向按压过滤器21,松弛与该按压量对应地减少。
(转矩限制器57)
转矩限制器57安装于过滤器按压辊56的旋转轴。在过滤器21进行环绕时,过滤器按压辊56借助与过滤器21之间的摩擦力而产生旋转力。在该旋转力小于转矩限制器57的设定值时,过滤器按压辊56无法旋转,但是,在该旋转力超过转矩限制器57的设定值时,过滤器按压辊56旋转。其结果,即使在过滤器21停止时在与支承框40之间具有些许松弛,在过滤器21环绕时,在过滤器21也作用有一定的张力。相反,在过滤器21停止的过程中,在过滤器21不作用张力,所以,应力被缓和,具有延长过滤器21的机械寿命的效用。
(把手58)
把手58安装于支承框40,隔着过滤器21位于第1辊41的相反侧。使用者打开空调室内机2的前面面板10b并向近前拉出把手58,由此,能够从第2支承框50取出支承框40。
另外,也可以使把手58与支承框40和第2支承框50双方连接,以便拉出支承框40和第2支承框50。
(驱动电动机31)
驱动电动机31是步进电动机,安装于收纳部51的下部侧面,经由驱动齿轮32使第1辊41旋转。驱动齿轮32装配于第1辊41的旋转轴端部,在支承框40保持于第2支承框50时,与驱动电动机31的输出齿轮(未图示)啮合。
(集尘盒60和刷61)
刷61是过滤器清扫用的刷,隔着过滤器21而与第1辊41相面对,用于抖落附着于过滤器21的尘埃。刷61是将树脂制的毛材粘贴于圆柱状的芯而成的形状,通过第2驱动电动机(未图示)而向与过滤器21的环绕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另外,刷61的制造方法不限于将毛材粘贴于圆柱状的芯这样的方法,也可以是其他方法。例如,也可以是将毛材直接植入圆柱状的芯的方法。
通过刷61从过滤器21抖落的尘埃存留在位于刷61下方的集尘盒60内。集尘盒60能够从主体10取下,所以,在集尘盒60内存留了足够的尘埃时,使用者从主体10取下集尘盒60,丢弃尘埃。
刷61以旋转自如的方式安装于集尘盒60的开口部,在使用者从主体10取出集尘盒60时,刷61也一起被取出,所以,使用者能够在清扫集尘盒60时,进行刷61的维护。
(支承框40与第1辊41的组装方法)
图4是沿着第1辊的旋转中心轴切断支承框时的剖视图。在图4中,第1辊41和驱动齿轮32通过连接轴413安装于支承框40。在第1辊41、支承框40的连接部件45以及驱动齿轮32设有供连接轴413贯通的轴孔。为了便于说明,在设支承框40的一个连接部件45为第1连接部件45a、另一个连接部件45为第2连接部件45b的情况下,组装作业者按照第1连接部件45a、第1辊41、第2连接部件45b以及驱动齿轮32的顺序将它们插入连接轴413。
并且,在连接轴413的端部设有在径向突出的爪414a、以及从端面沿轴向切入的切口414b。爪414a成形为,越从末端向中央方向前进,直径越大,最大尺寸比连接部件45、第1辊41以及驱动齿轮32各自的轴孔直径稍大,但是,在插入这些部件时,爪414a向切口414b侧挠曲,所以,不会阻碍插入。
而且,在插入驱动齿轮32时,爪414a的最大直径的部分嵌入驱动齿轮32的凹部32a中,所以,驱动齿轮32不会从连接轴413脱离。即,爪414a和切口414b构成锁定机构414。在拆卸时,向切口414b侧按压爪414a以使其缩进,从而从连接轴413拔出驱动齿轮32,其他部件也利用相同方法从连接轴413拔出。
并且,第1辊41能够分割成第1小辊411和第2小辊412。即,按顺序将第1连接部件45a、第1小辊411、第2小辊412、第2连接部件45b以及驱动齿轮32插入连接轴413,从而完成第1辊41的组装。第1小辊411和第2小辊412使相面对的端面彼此以凹和凸的组合嵌入,所以,不会在径向错位。
另外,连接轴413中的至少与第1辊41及驱动齿轮32嵌合的部分被实施D形切口加工,以防止空转。
(过滤器21的制造方法)
首先制作带状过滤器,将该带状过滤器的长度方向的端部彼此接合,从而使过滤器21成形为环形状。作为接合方法,选择缝制或热熔。前者利用细纱线缝合接合部,由此,抑制了接合部的凹凸高度,所以,不会妨碍过滤器21的环绕动作。后者平滑地对接合部进行精加工,所以,与前者相比,过滤器21的环绕动作更加平滑。
并且,作为过滤器21的其他制造方法,还存在利用与过滤器21相同原材料的纱线直接编织成环形状的方法。该情况下,在过滤器21不存在接合部,所以,过滤器21的环绕动作更加平滑。进而,还存在将成形为筒状的过滤器部件切断为必要宽度的方法。该情况下,在过滤器21不存在接合部,所以,过滤器21的环绕动作平滑。
(过滤器清扫运转)
空调室内机2在主体10中内置有对过滤器清扫装置70进行控制的控制部(未图示)。控制部对空调室内机2的运转时间进行计数,在从上次的过滤器清扫运转起的累积运转时间到达预定时间(例如18小时)时,一边使刷61旋转,一边使过滤器21环绕预定次数(例如1次)。
在该期间,刷61和过滤器21相对移动,所以,刷61的毛材进入过滤器21的网眼,抖出在该网眼中堵塞的尘埃。该尘埃存留在位于刷61下方的集尘盒60内。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2还可以使用遥控器(未图示)强制执行过滤器清扫运转。
过滤器21的环绕速度为低速(例如一次环绕动作所需要的时间大约为3分钟),所以,过滤器21不会极端偏向左右的任意一端,但是,为了抑制微小偏移的累积,过滤器清扫装置70也可以在过滤器清扫运转结束后,使过滤器21向与清扫时相反的方向环绕,来修正该偏移。进而,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优选在过滤器21的两端附近安装过滤器检测传感器48,过滤器检测传感器48监视过滤器21的偏移。
例如,在过滤器21的清扫结束后,过滤器检测传感器48检测到过滤器21向环绕轴方向偏移时,过滤器清扫装置70使过滤器21向与清扫时的方向(以后称为第1方向)相反的方向(以后称为第2方向)环绕,来修正偏移。进而,使过滤器21向第1方向环绕后、使其向第2方向环绕的动作也可以反复进行预定次数。这是因为,通过反复进行过滤器21的环绕方向的反转,由此,一边对过滤器21向环绕轴方向的振动进行微调整一边进行修正。进而,过滤器清扫装置70也可以在使过滤器21向第2方向环绕时,与向第1方向环绕时的速度相比,更快地进行环绕。过滤器21的环绕时间缩短,所以,动作声音的产生时间也相应地缩短。
作为一例,也可以控制成,过滤器21的第2方向的环绕速度为第1方向的环绕速度的4倍。并且,为了减小环绕时的噪音,也可以控制成,过滤器21一边间歇地静止一边向第2方向环绕。
另外,伴随过滤器21向第2方向环绕的动作,刷61反向旋转,附着于刷61的尘埃可能再次附着于过滤器21。但是,过滤器21向第2方向环绕的速度比向第1方向环绕的速度快,由此,刷61无法跟随过滤器21的环绕动作,所以,防止刷61的尘埃再次附着于过滤器21。
并且,作为过滤器21的错位防止策略,除了上述以外,在第1变形例、第2变形例和第3变形例中说明具体策略。另外,由于是变形例,所以,各部的名称和标号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
<第1变形例>
图5的(a)是在第1变形例的空调室内机中使用的第1辊的立体图,(b)是在第1变形例的空调室内机中使用的其他的第1辊的立体图。在图5的(a)中,起绒编织而成的织物基布99的带从第1辊41的中央部朝向两端呈螺旋状粘贴。螺旋的回旋方向与第1辊41的旋转方向相反。
在第1变形例中,当第1辊41旋转时,该带从中央部朝向两端部牵引过滤器21。其结果,左右大致均等地在过滤器21作用有张力,防止过滤器21向第1辊41的任意一端偏移。并且,起绒编织而成的织物基布99不一定为带状,如图5的(b)所示,也可以使起绒编织而成的织物基布99的片呈螺旋状散布。
<第2变形例>
图6是在第2变形例的空调室内机中使用的第1辊的立体图。在图6中,第1辊41成形为,中央部的直径比两端部的直径大。当第1辊41旋转时,中央部的周向速度比两端部的周向速度快,作用于过滤器21中央的离心力比作用于两端部的离心力大。其结果,向中央部牵引过滤器21,防止过滤器21向任意一方的端部偏移。
<第3变形例>
图7的(a)是在第3变形例的空调室内机中使用的第1辊和过滤器的立体图,(b)是在第3变形例的空调室内机中使用的其他的第1辊和过滤器的立体图。在图7的(a)中,在第1辊41的中央部形成有绕外周一周的槽41a。在过滤器21的中央部以绕内周一周的方式安装有引导环21a。引导环21a由人造橡胶等的弹性材料成形,也可以与过滤器21一体成形。在过滤器21装配于支承框40时,引导环21a嵌入槽41a中。其结果,当第1辊41旋转时,过滤器21的引导环21a嵌入槽中,所以,防止过滤器21向第1辊41的任意一个端部偏移。
并且,第1辊41的形成有槽41a的部位不仅可以是中央部,也可以如图7的(b)所示,是第1辊41的两端部,与此对应地,引导环21a也分别设于过滤器21的两端部。
(过滤器21的散开防止策略)
在过滤器21中未设置现有过滤器的那种缘部,所以,优选对过滤器21的端部进行加热而使原材料的纱线彼此熔接,以使过滤器21不会从端部散开。并且,在以下的第4变形例中说明其他的散开防止策略。
<第4变形例>
环形状的过滤器21有可能从宽度方向的端部散开,所以,在其端部安装有缝制用斜纹带(bias tape)。在接合带状过滤器部件的类型的过滤器21的情况下,首先,在带状过滤器部件安装缝制用斜纹带,然后,对带状过滤器部件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进行接合。
在编织成环形状的过滤器21、或者从筒状的过滤器部件切割而得到的过滤器21的情况下,在环形状的开口端(宽度方向的端部)直接安装有缝制用斜纹带。
<特征>
(1)
在空调室内机2中,通过支承框40将过滤器21维持成预定的环形状,所以,能够废弃加强用的缘部和肋。
(2)
在空调室内机2中,过滤器按压辊56消除过滤器21屈曲时产生的松弛,所以,能够沿着室内热交换器12的屈曲形状配置过滤器21。并且,转矩限制器57连接于过滤器按压辊56的旋转轴,所以,在过滤器21的环绕动作时赋予稳定的张力。
(3)
在空调室内机2中,通过第3辊43和分隔部件44防止过滤器21的面彼此产生干涉。
(4)
在空调室内机2中,第1辊41能够拆卸,第1辊41和过滤器21的维护容易。
(5)
在空调室内机2中,第1辊41表面的绒头纱线进入过滤器21的网眼而提高摩擦力,抑制了第1辊41表面与过滤器21之间的滑动,所以,针对过滤器21的动力传递性能提高。
(6)
在空调室内机2中,通过向离开主体10的方向拉出把手58,由此,从主体10取下支承框40,所以,维护性优良。
(7)
在空调室内机2中,过滤器清扫装置70在清扫过滤器21时使过滤器21向第1方向环绕,在过滤器21的清扫结束后,在过滤器检测传感器48检测到过滤器21向环绕轴方向偏移时,使过滤器21向与第1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环绕,来修正偏移。
[第2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其中,针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名称和标号,省略详细说明。图8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的剖视图。在图8中,支承框140通过第1辊41、第2辊42和弯曲部分隔板144来支承过滤器21。过滤器21是使细长环平滑地弯曲而成的形状,通过第1辊41的旋转,在维持其环形状的状态下环绕。
第2支承框150具有收纳部151,以便将支承框140保持成装卸自如。收纳部151以不妨碍过滤器21的环绕动作的方式收纳支承框140。
图9是沿着第1辊的旋转轴切断支承于第1辊和第2辊的过滤器时的立体图。在图9中,过滤器21在环绕轴方向的端部固定有引导环21a。引导环21a具有与过滤器21的环绕轴平行的带部21b、以及从带部21b垂直突出的凸部21c。
第1辊41具有槽41a,引导环21a的凸部21c嵌入该槽41a中。第2辊42也具有槽42a,引导环21a的凸部21c嵌入该槽42a中。因此,在过滤器21环绕时,引导环21a的凸部21c嵌入第1辊41的槽41a和第2辊42的槽42a中,所以,防止过滤器21向环绕轴方向的端部偏移。
引导环21a在成形为预定形状后,焊接于过滤器21,但是,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注射模塑成形直接在过滤器21上成形引导环21a。该情况下,过滤器21和引导环21a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图10所示的结构。图10是示出过滤器和引导环的成形金属模的内部的剖视图。在图10中,阴影区域是金属模,L字型的空白区域是成形引导环21a的空间。在过滤器21的端部成形引导环21a后,模具200向S方向移动。凸部21c的端面位于分型线(PL)上,相对于模具200向S方向的移动,考虑到不会倒扣(under cut)。
[第3实施方式]
(过滤器清扫装置270)
图11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的过滤器清扫装置的立体图。并且,图12是图11的过滤器清扫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在图11和图12中,过滤器清扫装置270具有直接支承过滤器21的支承框240、以及直接支承支承框240的第2支承框250。
(支承框240)
支承框240包括第1支承板243、第2支承板244以及多个加强棒245。第1支承板243和第2支承板244通过加强棒245连接成以彼此的端面相面对的方式平行分离。第1支承板243在长度方向的一端具有支承辊241的旋转轴的第1轴承243a。第1轴承243a为环形状,但是,环的一部分被切口。
与第1支承板243同样,第2支承板244也在长度方向的一端具有支承辊241的旋转轴的第2轴承244a。但是,第2轴承244a为圆环状,但没有第1轴承243a那样的切口。
这是因为,辊241的旋转轴的一端固定有辊齿轮232,辊齿轮232的齿顶圆直径比辊241的直径大,无法从轴向插入,但是,辊241的旋转轴的另一端没有辊齿轮232,所以,能够从轴向插入。其结果,辊241的旋转轴中的没有辊齿轮232的一侧的轴插入第2轴承244a中,然后,存在辊齿轮232的一侧的轴从第1轴承243a的切口插入。
第1支承板243的另一端、即位于第1轴承243a的相反侧的末端243b是使环形状的过滤器21的行进方向反转的方向转换部,所以,端面被精加工成平滑的曲面。同样,第2支承板244的另一端、即位于第2轴承244a的相反侧的末端244b也是使环形状的过滤器21的行进方向反转的方向转换部,所以,端面被精加工成平滑的曲面。
第1支承板243在板宽度的大致中央具有沿着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第1突起243c。同样,第2支承板244在板宽度的大致中央具有沿着长度方向并列的多个第2突起244c。从第1突起243c到第2突起244c的最短距离被设定为比过滤器21的宽度稍大。因此,在环形状的过滤器21架设于支承框240时,过滤器21的端面与第1突起243c、第2突起244c对置。
将第1支承板243中的载置有过滤器21的端面附近的部分称为第1过滤器承受部243d,将隔着第1突起243c位于第1过滤器承受部243d的相反侧的部分称为第1引导部243e。同样,将第2支承板244中的载置有过滤器21的端面附近的部分称为第2过滤器承受部244d,将隔着第2突起244c位于第2过滤器承受部244d的相反侧的部分称为第2引导部244e。
多个第1突起243c从末端243b沿着第1轴承243a的方向以一定间隔排列,但是,在第1轴承243a的一定距离近前侧中断。并且,在第1突起243c的排列中断的位置处,与第1突起243c并列延伸的第1引导部243e也成为末端面。即,在从第1引导部243e的末端面到第1轴承243a之间形成有第1切口部243f。
同样,多个第2突起244c从末端244b沿着第2轴承244a的方向以一定间隔排列,但是,在第2轴承244a的一定距离近前侧中断。并且,在第2突起244c的排列中断的位置处,与第2突起244c并列延伸的第2引导部244e也成为末端面。即,在从第2引导部244e的末端面到第2轴承244a之间形成有第2切口部244f。
(把手258)
把手258嵌入第1切口部243f和第2切口部244f中而被固定。把手258具有手柄258a、固定部258b以及辊保持部258c。
固定部258b形成手柄258a的根部部分,嵌入第1切口部243f和第2切口部244f中。辊保持部258c保持张力辊256,该张力辊256按压过滤器21来防止松弛。
把手258保持张力辊256的两端,把手258从架设有过滤器21的支承框240的后方侧,通过第1切口部243f和第2切口部244f向前方侧伸出。在把手258的固定部258b定位于第1切口部243f和第2切口部244f时,张力辊256在向支承框240侧按压过滤器21的位置停止。其结果,通过张力辊256消除了过滤器21的松弛,过滤器21成为以能够环绕的方式支承于支承框240的状态。
手柄258a的侧面接近过滤器21的两端面并与该两端面相面对,所以,当过滤器21在支承框240上环绕时,过滤器21的两端由多个第1突起243c、多个第2突起244c以及把手258引导,所以,防止过滤器21的弯折。
加强棒245只要是棒状即可,也可以是板部件或圆柱部件,但是,在架设有过滤器21时,平滑地对过滤器21接触的部分进行精加工。特别地,连接第1支承板243的末端243b和第2支承板244的末端244b的加强棒是使过滤器21的行进方向反转的支承部件,所以,为了便于说明,称为支承棒242以与加强棒245进行区分。
图13是通过与过滤器的行进方向平行的平面切断图11的A点时的过滤器清扫装置的剖视图。在图13中,辊241通过旋转曲面2410支承过滤器21,但是,支承棒242通过成形为平滑的圆周面的固定曲面2420支承过滤器21。当然,能够利用辊构成支承棒242并利用旋转曲面支承过滤器21,但是,该情况下,由于辊和轴承等导致构造大型化。
因此,在第3实施方式中,支承框240利用固定曲面2420支承过滤器21,由此,实现小型化。并且,支承棒242与第1支承板243、第2支承板244以及加强棒245一体成形,所以,结构简单,部件数量减少。加强棒245利用与第1支承板243平行的棒245a和与第1支承板243正交的棒245b形成格子,从而确保一定的强度。
(外侧格栅246)
如图13所示,外侧格栅246隔着过滤器21从辊241的相反侧接近过滤器21的弯曲面并与该弯曲面对置。在过滤器21的与辊241接触的部分中,沿行进方向牵引的区域与沿行进方向送出的区域相邻,在送出的区域中,作用于过滤器21的张力降低,过滤器21波动的可能性高。
但是,通过设置外侧格栅246,波动的过滤器21在与其他部件接触之前与外侧格栅246接触,所以,即使在辊241的附近存在其他可动部件(例如第1实施方式的刷61)的情况下,过滤器21也不会咬入。
(限制部件249)
在图11和图12中,在过滤器清扫装置270设有限制部件249,该限制部件249用于防止支承框240从第2支承框250脱离。
图14的(a)是解除限制部件之前的第2支承框的局部立体图,(b)是解除限制部件之后的第2支承框的局部立体图。在图14的(a)、(b)中,限制部件249包括铰链部249a、铰链杆249b以及限制杆249c。
铰链部249a以夹持支承框240的方式安装于第2支承框250,并配置于外侧格栅246的端面附近。铰链杆249b连接铰链部249a和限制杆249c,使用者使铰链杆249b绕着铰链部249a摆动,由此,限制杆249c一边描绘以铰链杆249b的长度为半径的圆弧一边转动。
限制杆249c转动到辊241的上方且接近过滤器21的位置(以后称为限制位置)而停止。并且,限制杆249c离限制位置最远的位置是解除位置,解除位置处的限制杆249c位于与外侧格栅246的和过滤器21对置的面相同高度的位置、或者位于该位置的下方。
使用者将支承框240装配于第2支承框250后,使限制杆249c转动到限制位置。由此,支承框240无法向从第2支承框250拉出的方向移动。并且,即使支承框240相对于第2支承框250的装配不完全,由于在使用者使限制杆249c移动到限制位置时、限制杆249c未到达限制位置,因此,使用者能够识别未完全装配支承框240的情况。
(第2支承框250)
在图11和图12中,第2支承框250具有第1侧板251、第2侧板252、第3侧板253、加强框254以及端部安装板255。第1侧板251、第2侧板252和第3侧板253大致等间隔地平行排列。加强框254安装于第1侧板251和第2侧板252之间、第2侧板252和第3侧板253之间。端部安装板255以覆盖第1侧板251、第2侧板252和第3侧板253各末端的方式安装于第1侧板251、第2侧板252和第3侧板253的末端。
在第1侧板251设有对支承框240的第1引导部243e进行支承的引导槽251a。并且,在第1侧板251的没有引导槽251a的一侧安装有3个电动机,在存在引导槽251a的一侧安装有齿轮列,各电动机的旋转轴贯通第1侧板251而与齿轮列连接。
在第2侧板252设有对支承框240的第2引导部244e进行支承的引导槽252a、以及对支承框240的第1引导部243e进行支承的引导槽252b。引导槽252a设于与第1侧板251对置的一侧,引导槽252b设于引导槽252a的相反侧。在第3侧板253设有对支承框240的第2引导部244e进行支承的引导槽253a。引导槽253a与第2侧板的引导槽252b对置。
引导槽251a、252a、252b、253a弯曲成二次曲线状,其深度是完全收纳第1引导部243e和第2引导部244e的程度的深度,长度比第1支承板243和第2支承板244的长度短,与第1突起243c和第2突起244c的排列长度大致相等。
如图12所示,固定于第1侧板251的3个电动机中的2个电动机是使辊241旋转的辊驱动电动机231,另一个电动机是使刷(未图示)旋转的刷驱动电动机263。刷驱动电动机263配置于2个辊驱动电动机231的下方。
为了便于说明,将支承于第1侧板251和第2侧板252的辊241称为右辊241a,将支承于第2侧板252和第3侧板253的辊241称为左辊241b。下侧的辊驱动电动机231使右辊241a旋转,所以,经由齿轮列231a使右辊241a的辊齿轮232旋转。上侧的辊驱动电动机231使左辊241b旋转,所以,经由齿轮列231b和延长轴231c使左辊241b的辊齿轮232旋转。这样,辊241、辊齿轮232和辊驱动电动机231构成驱动机构230。
刷驱动电动机263经由延长轴263a和齿轮列263b使刷(未图示)旋转。
加强框254通过沿着过滤器21的行进方向的多个连接棒254a和与过滤器21的行进方向正交的多个加强棒254b形成格子,从而确保一定的强度。而且,过滤器21可能接触的部分被精加工成平滑的曲面。
(支承框240的装卸)
架设有过滤器21的支承框240的弯曲比第2支承框250的弯曲小,所以,一边使支承框240弯曲,一边将第1引导部243e和第2引导部244e插入第2支承框250的引导槽251a、252a、252b、253a中。支承框240的多个第1突起243c和多个第2突起244c隔开间隔地排列,所以,第1支承板243和第2支承板244容易弯曲,支承框240容易地装配于第2支承框250。在从第2支承框250取出支承框240的情况下,使用者把持把手258的手柄258a向近前拉出,由此,拉出支承框240。因此,维护性好。
<第3实施方式的特征>
在空调室内机2中,支承框240具有多个第1突起243c和第2突起244c,所述多个第1突起243c和第2突起244c接近过滤器21的两端面而与该两端面对置,并沿着过滤器21的环绕轨道隔开间隔地排列。其结果,当过滤器21在环绕轨道上环绕时,过滤器21的两端由多个第1突起243c和第2突起244c引导,所以,防止过滤器21的弯折。
<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在过滤器21中未设置现有过滤器的那种缘部和加强肋等,所以,容易从宽度方向的端部散开,并且还容易褶皱。因此,在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过滤器21的编织方式局部变更,由此,防止散开和褶皱。
图15的(a)是在两端编织有加强部的过滤器的立体图,(b)是在与纵向格栅对置的位置编织有加强部的过滤器的立体图,(c)是与输送方向垂直地编织加强部的过滤器的立体图。
在图15的(a)中,过滤器21包括通气部211和加强部212。通气部211的网眼编织成预定尺寸以去除尘埃。加强部212位于通气部211的两端部,其网眼编织成比通气部211的网眼密。其结果,加强部212的刚性比通气部211的刚性高,进而,难以散开。
另外,通气部211的两端部是与过滤器21的输送方向平行地延伸的两端部。支承框240与加强部212直接接触来支承过滤器21,但是,如上所述,由于加强部212的网眼较密,所以,具有针对与支承框240之间的滑动摩擦的耐久性。
并且,加强部212不限于过滤器21的两端部,如图15的(b)所示,也可以编织在从过滤器的两端离开预定尺寸的位置。优选是与支承框240的纵向格栅即棒245a对置的位置。这是因为,加强部212的网眼编织得较密,所以不适于通气,但是,与支承框240的棒245a对置的位置本来就是由于棒245a而阻碍通气的部分,所以,即使该部分编织得较密,也不会降低过滤器21的性能。
并且,如图15的(c)所示,过滤器21的加强部212也可以与过滤器21的输送方向垂直地编织。过滤器21在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未作用有张力,所以,过滤器21的两端部容易靠近中央侧而变得褶皱。但是,如果加强部212与过滤器21的输送方向垂直地编织,则能够阻止加强部212靠近两端部的中央。
另外,过滤器21局部编织得较密,由此,对过滤器21进行加强的方式不限于应用于环形状的过滤器21,还能够应用于平板状的过滤器。
[其他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或第2实施方式中的第1辊41以及第3实施方式中的辊241在表面粘贴有起绒编织而成的织物基布(例如除尘刷的刷部分),绒头纱线进入过滤器21的网眼,由此,在与过滤器21之间难以产生滑动。该效果不限于绒头纱线,在毛刷中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例如,在辊241的表面粘贴有毛刷的毛材的情况下,毛材进入过滤器21的网眼,所以,辊241的驱动力可靠地传递到过滤器21。并且,从辊表面到毛尖的尺寸(以后称为毛材的尺寸)比绒头纱线的尺寸长,所以,即使在毛材的根部存留有尘埃时,毛材也能够进入过滤器21的网眼。
并且,毛材的尺寸不需要全部均匀,也可以使一部分的毛材的尺寸比其他毛材的尺寸长。这是因为能够得到如下效果:将毛材进入过滤器21的网眼时的阻力抑制得较小,并且,确保了与过滤器21之间的啮合。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过滤器21平滑地动作,所以,在带过滤器自动清扫功能的空调室内机中是有用的。
标号说明
2:空调室内机;10:主体;12:室内热交换器;21:过滤器;30、230:驱动机构;31、231:驱动电动机;40、240:支承框;41:第1辊;44、245:分隔部件;50、250:第2支承框;56、256:过滤器按压辊(过滤器按压部件);58、258:把手;70、270:过滤器清扫装置;211:通气部;212:加强部;241:辊;243c:第1突起;244c:第2突起;245a:纵向格栅;246:外侧格栅;410:第1曲面形成部;420:第2曲面形成部;2410:旋转曲面;2420:固定曲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11422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187654号公报

Claims (18)

1.一种空调室内机(2),该空调室内机(2)在主体(10)内具有过滤器清扫装置(70、270),该过滤器清扫装置(70、270)使配置于室内热交换器(12)的上风侧的过滤器(21)动作,以使附着于所述过滤器(21)的尘埃脱离,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器(21)成形为环形状,以环绕自如的方式支承于形成预定环绕轨道的框,
所述框以装卸自如的方式保持于所述主体(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2),其中,
所述过滤器清扫装置(70、270)具有:
支承框(40、240),其至少从内侧支承所述过滤器(21);以及
驱动机构(30、230),其使所述过滤器(21)沿着所述支承框(40、240)环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2),其中,
所述过滤器清扫装置(70、270)还具有第2支承框(50、250),该第2支承框(50、250)对支承着所述过滤器(21)的状态下的所述支承框(40、240)进行保持并使其装卸自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2),其中,
所述过滤器清扫装置(70、270)还具有过滤器按压部件(56、256),该过滤器按压部件(56、256)向离开所述室内热交换器(12)的方向按压所述过滤器(21)中的靠近所述室内热交换器(12)的一侧的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2),其中,
所述过滤器清扫装置(70、270)还在所述室内热交换器(12)的相反侧的预定位置具有把手(58),
通过向离开所述主体(10)的方向拉出所述把手(58、258),由此,从所述主体(10)取下所述过滤器清扫装置(70)或者至少取下所述框(40、24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2),其中,
所述过滤器按压部件(256)固定于所述把手(258),在所述把手(258)安装于所述支承框(240)时,与所述过滤器(21)接触并赋予张力。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2),其中,
所述支承框(40、240)包括使所述过滤器(21)的行进方向反转的方向转换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2),其中,
所述方向转换部是以旋转自如的方式保持于所述支承框(40、240)的旋转体的旋转曲面(410、2410)、或者是固定于所述支承框(40、240)的固定曲面(420、2420),
至少离所述驱动机构(30、230)较远的一侧的所述方向转换部是所述固定曲面(420、242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2),其中,
所述过滤器清扫装置(70、270)具有:
辊(41、241),其在表面具有刷部件,在所述表面与所述过滤器(21)接触的状态下旋转;以及
驱动部(31、231),其使所述辊(41、241)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2),其中,
所述支承框(40、240)包括分隔部件(44、245),该分隔部件(44、245)介于由所述过滤器(21)的相面对的面彼此形成的间隙中。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2),其中,
所述支承框(240)还包括多个突起(243c、244c),所述多个突起(243c、244c)接近所述过滤器(21)的两端面而与所述过滤器(21)的两端面对置,并沿着所述环绕轨道隔开间隔地排列。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2),其中,
所述驱动机构(230)包括:
辊(241),其与所述支承框(240)一起从内侧支承所述过滤器(21),在与所述过滤器(21)接触的状态下旋转;以及
格栅(246),其隔着所述过滤器(21)从所述辊(241)的相反侧接近所述过滤器(21)的弯曲面而与该弯曲面对置。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2),其中,
所述过滤器(21)由通气部(211)和加强部(212)构成,该通气部(211)的网眼编织成预定尺寸以去除尘埃,该加强部(212)的网眼编织成比所述通气部(211)的网眼密。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2),其中,
所述过滤器(21)的所述加强部(212)至少编织在与所述过滤器(21)的输送方向平行地延伸的两端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2),其中,
所述支承框(240)与所述过滤器(21)的所述加强部(212)直接接触,来支承所述过滤器(21)。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2),其中,
所述支承框(240)包括与所述过滤器(21)的输送方向平行地延伸的纵向格栅(245a),
所述过滤器(21)的所述加强部(212)还编织在与所述纵向格栅(245a)对置的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2),其中,
所述过滤器(21)的所述加强部(212)与所述过滤器(21)的输送方向垂直地编织。
18.一种空调室内机(2),该空调室内机(2)具有过滤器清扫装置(270),该过滤器清扫装置(270)一边输送过滤器(21)一边使附着于所述过滤器(21)的尘埃脱离,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器(21)由通气部(211)和加强部(212)构成,该通气部(211)的网眼编织成预定尺寸以去除尘埃,该加强部(212)的网眼编织成比所述通气部(211)的网眼密。
CN201080005111.1A 2009-01-28 2010-01-26 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1022926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55396.7A CN103953972B (zh) 2009-01-28 2010-01-26 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17050 2009-01-28
JP2009-017050 2009-01-28
JP2009231871A JP4766167B2 (ja) 2009-01-28 2009-10-05 空調室内機、およびフィルタ清掃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9-231871 2009-10-05
PCT/JP2010/000437 WO2010087154A1 (ja) 2009-01-28 2010-01-26 空調室内機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55396.7A Division CN103953972B (zh) 2009-01-28 2010-01-26 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92603A true CN102292603A (zh) 2011-12-21
CN102292603B CN102292603B (zh) 2015-01-21

Family

ID=42395419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05110.7A Active CN102292602B (zh) 2009-01-28 2010-01-26 空调室内机以及过滤器清扫装置的制造方法
CN201080005111.1A Active CN102292603B (zh) 2009-01-28 2010-01-26 空调室内机
CN201410155396.7A Active CN103953972B (zh) 2009-01-28 2010-01-26 空调室内机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05110.7A Active CN102292602B (zh) 2009-01-28 2010-01-26 空调室内机以及过滤器清扫装置的制造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55396.7A Active CN103953972B (zh) 2009-01-28 2010-01-26 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2) EP2392870B1 (zh)
JP (1) JP4766167B2 (zh)
CN (3) CN102292602B (zh)
BR (2) BRPI1007409A2 (zh)
ES (2) ES2728124T3 (zh)
WO (2) WO2010087156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12280A (zh) * 2012-09-28 2014-04-09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室内机
CN106475345A (zh) * 2016-11-03 2017-03-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清洁空调室内机的滤网的清洁装置和空调室内机
CN109708212A (zh) * 2017-10-23 2019-05-03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双层过滤网除尘装置及空调器
CN114811767A (zh) * 2022-04-27 2022-07-29 靖江市易凯通风设备有限公司 组合式的中央空调末端通风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49358A (ja) * 2009-04-13 2010-11-04 Toshiba Carrier Corp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JP5212438B2 (ja) * 2010-09-03 2013-06-1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フィルタ移動機構及び空調室内機
JP5585318B2 (ja) * 2010-09-03 2014-09-10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室内機
JP5212439B2 (ja) * 2010-09-03 2013-06-1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フィルタ移動機構及び空調室内機
JP5129357B2 (ja) * 2011-03-10 2013-01-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102607155A (zh) * 2012-03-19 2012-07-25 海尔集团公司 空调器滤网支架及空调器
JP5614434B2 (ja) * 2012-09-04 2014-10-2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フィルタ移動機構及び空調室内機
JP6253236B2 (ja) * 2013-02-15 2017-12-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除塵装置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JP6299718B2 (ja) * 2015-09-30 2018-03-2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CN109690202A (zh) * 2016-09-12 2019-04-26 夏普株式会社 过滤器清扫装置
CN107461805B (zh) * 2017-07-21 2020-08-2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面框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8105866B (zh) * 2017-12-20 2023-04-0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清扫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内机
CN108105867B (zh) * 2017-12-20 2020-04-2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清扫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内机
CN110332616B (zh) * 2019-06-20 2023-10-20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自清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7216416B2 (ja) * 2019-09-25 2023-02-01 英昭 和田 冷蔵オープンショーケースの冷気整流体の埃付着防止方法および冷蔵オープンショーケースの冷気整流体用の埃捕捉シート
US11298638B2 (en) * 2020-01-08 2022-04-12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Automatic clean air filter for air conditioner uni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17978A (en) * 1971-07-09 1973-02-27 E Osborne Air filter system
JPS6423036A (en) * 1987-07-20 1989-01-25 Sanyo Electric Co Air conditioner having vacuum cleaner
JPH05187654A (ja) 1992-01-13 1993-07-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のフィルタ清掃装置
JPH06114224A (ja) * 1992-10-08 1994-04-26 Toshiba Corp 空気調和機
CN1197409A (zh) * 1996-07-09 1998-10-28 帝人株式会社 一种过滤元件
JPH1066847A (ja) * 1996-08-29 1998-03-10 Teijin Ltd 多孔性濾過膜及び該濾過膜を用いた膜モジュール
CN2483651Y (zh) * 2001-04-10 2002-03-27 绅宇实业有限公司 改进的冷气机通风口的滤网
JP4210197B2 (ja) * 2003-10-24 2009-01-14 株式会社アーランド 整流板付排気口用フィルタ装置
CN100480594C (zh) * 2004-10-18 2009-04-2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空调机
JP4486562B2 (ja) * 2005-08-08 2010-06-23 東洋紡績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エアクリーナ用濾材およびエアクリーナエレメント
JP4199760B2 (ja) * 2005-09-30 2008-12-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空気調節装置
JP4301253B2 (ja) * 2006-05-15 2009-07-2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4791281B2 (ja) * 2006-07-26 2011-10-12 槌屋ティスコ株式会社 フィルタ用清掃装置
JP4175409B2 (ja) * 2006-08-31 2008-11-0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12280A (zh) * 2012-09-28 2014-04-09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室内机
CN103712280B (zh) * 2012-09-28 2016-06-1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室内机
CN106475345A (zh) * 2016-11-03 2017-03-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清洁空调室内机的滤网的清洁装置和空调室内机
CN106475345B (zh) * 2016-11-03 2019-05-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清洁空调室内机的滤网的清洁装置和空调室内机
CN109708212A (zh) * 2017-10-23 2019-05-03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双层过滤网除尘装置及空调器
CN109708212B (zh) * 2017-10-23 2021-03-16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双层过滤网除尘装置及空调器
CN114811767A (zh) * 2022-04-27 2022-07-29 靖江市易凯通风设备有限公司 组合式的中央空调末端通风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087154A1 (ja) 2010-08-05
CN102292603B (zh) 2015-01-21
BRPI1007409A2 (pt) 2016-02-16
EP2392870B1 (en) 2019-03-13
EP2392870A1 (en) 2011-12-07
CN103953972A (zh) 2014-07-30
CN103953972B (zh) 2017-07-11
EP2392871A1 (en) 2011-12-07
JP2010197034A (ja) 2010-09-09
EP2392870A4 (en) 2013-04-03
EP2392871B1 (en) 2019-01-09
JP4766167B2 (ja) 2011-09-07
BRPI1007403A2 (pt) 2018-06-12
WO2010087156A1 (ja) 2010-08-05
EP2392871A4 (en) 2013-12-18
ES2728124T3 (es) 2019-10-22
CN102292602A (zh) 2011-12-21
ES2719208T3 (es) 2019-07-09
CN102292602B (zh) 2015-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92603B (zh) 空调室内机
JP5521474B2 (ja) 空調室内機
US5526557A (en) Teaseling and/or fluffing machine for fabric and knitwork with improved suction and cleaning
CN205279257U (zh) 除尘模块及挂壁式空调器
US3857228A (en) Twisting frame
CN105333511A (zh) 除尘模块、净化装置及挂壁式空调器
CN103140614A (zh) 吸引分离装置以及具备该吸引分离装置的纤维机械
CN205279255U (zh) 除尘模块、净化装置及挂壁式空调器
CN102776618B (zh) 一种抽气式转杯纺纱机的纺纱器
JP2002105768A (ja) 圧縮装置を有する紡績機械
KR101406310B1 (ko) 꼬임실 제조장치
CN114808215A (zh) 一种捻线机的导辊装置
CN103917707A (zh) 用于纺纱编织设备的折叠拉伸单元
EP1486603A1 (en) Needle blade roll for quasi-cotton producing device
KR101978458B1 (ko) 니트 원단 제조장치
CN207047447U (zh) 用于捻线机的导纱器
KR100944686B1 (ko) 화학 성형사의 보풀 성형장치용 절단보풀 흡입장치
CN214992427U (zh) 一种高速拉毛机
CN205279399U (zh) 净化装置及挂壁式空调器
CN210064760U (zh) 收丝机鸭嘴
CN220696210U (zh) 毛絮清理机构
CN207016919U (zh) 自由端纺纱机
WO2008026604A1 (fr) Climatiseur
JPH0437913Y2 (zh)
JP2601104Y2 (ja) 紡機における風綿堆積防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