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8820B - 车辆用外侧镜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外侧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98820B
CN102198820B CN201110077352.3A CN201110077352A CN102198820B CN 102198820 B CN102198820 B CN 102198820B CN 201110077352 A CN201110077352 A CN 201110077352A CN 102198820 B CN102198820 B CN 1021988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intervening components
pedestal
mirror assembly
ax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7735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98820A (zh
Inventor
坂田郁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li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chikoh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chikoh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Ichikoh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988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88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988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88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02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 B60R1/06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vehicle exterior
    • B60R1/062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vehicle exterior with remote control for adjusting position
    • B60R1/07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vehicle exterior with remote control for adjusting position by electrically powered actuators
    • B60R1/074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vehicle exterior with remote control for adjusting position by electrically powered actuators for retracting the mirror arrangements to a non-use position alongside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02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 B60R1/06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vehicle exterior
    • B60R1/062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vehicle exterior with remote control for adjusting position
    • B60R1/07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vehicle exterior with remote control for adjusting position by electrically powered actuators
    • B60R1/072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vehicle exterior with remote control for adjusting position by electrically powered actuators for adjusting the mirror relative to its hous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01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 B60R2011/004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outside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304/00Optimising design; Manufacturing; Testing
    • B60Y2304/05Reducing production costs, e.g. by redesig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ar-View Mirror Devices That Are Mounted On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车辆用外侧镜装置。在现有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中发生磨损。本发明在轴架(9)与齿轮箱(11)之间设置中介部件(6)。电动旋转范围规定机构是规定镜组件(4)的电动旋转范围的机构,且由设置于中介部件(6)和轴架(9)上的抵接面(33、34、43、44)构成。缓冲机构是为了缓冲而使镜组件(4)旋转的机构,且由设置于中介部件(6)和齿轮箱(11)上的啮合部(38、45)构成。电动旋转范围规定机构与缓冲机构被分离。其结果,本发明能够防止在中介部件(6)与轴架(9)之间及中介部件(6)与齿轮箱(11)之间发生磨损。

Description

车辆用外侧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镜组件通过电动容纳单元及底座而可旋转(倾倒、转动)地安装于车身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即,该发明涉及例如电动容纳型的门镜等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
背景技术
这种车辆用外侧镜装置以往就有(例如专利文献1)。以下,对现有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进行说明。现有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容纳机构使壳体相对于台架旋转,通过壳体凸起与台架凸起配合,使镜位于起立位置与容纳位置,在壳体向镜的前可倒位置侧受到预定值以上的外力的情况下,壳体凸起越上台架凸起而允许镜的向前可倒位置的旋转。
但是,就上述现有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而言,使镜位于起立位置与容纳位置的电动旋转范围规定机构和使镜向前可倒位置旋转的缓冲机构由壳体凸起与台架凸起、即相同的结构构成。由此,现有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在由高刚性的部件构成的壳体的壳体凸起越上同样由高刚性的部件构成的台架的台架凸起时,为了防止壳体凸起与台架凸起磨损(削损),将由高刚性的部件构成的防削部件覆盖于壳体凸起及台架凸起的至少一方上。
其结果,现有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在覆盖于壳体凸起的防削部件与台架凸起之间、或者覆盖于台架凸起的防削部件与壳体凸起之间、或者覆盖于壳体凸起的防削部件与覆盖于台架凸起的防削部件之间,发生磨损。即,在覆盖有防削部件的壳体凸起及台架凸起的至少一方不发生磨损,但是在未覆盖防削部件的壳体凸起或台架凸起、以及覆盖于壳体凸起及台架凸起的至少一方的防削部件上发生磨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875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点是:现有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在覆盖于壳体凸起的防削部件与台架凸起之间、或者覆盖于台架凸起的防削部件与壳体凸起之间、或者覆盖于壳体凸起的防削部件与覆盖于台架凸起的防削部件之间,发生磨损。
本发明(方案1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轴架与外壳之间设有中介部件,电动旋转范围规定机构是如下机构,由设置于中介部件和轴架上的抵接面构成,且通过中介部件的抵接面与轴架的抵接面抵接,中介部件固定于轴架而规定镜组件的电动旋转范围;缓冲机构是如下机构,由设置于中介部件和外壳上的啮合部构成,在电动旋转力(是使镜组件相对于轴在电动旋转范围内旋转的力、电动转矩)作用时,中介部件的啮合部与外壳的啮合部的啮合不脱离,从而中介部件与外壳一起相对于轴及轴架在电动旋转范围旋转,且在电动旋转力以上的力作用时,中介部件的啮合部与外壳的啮合部的啮合脱离并且离合器机构脱离,从而外壳相对于轴及轴架旋转。
本发明(方案2的发明)的特征在于,中介部件由低摩擦且耐磨性的部件构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方案1的发明)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的结构为,规定镜组件的电动旋转的范围的电动旋转范围规定机构与使镜组件为了缓冲而旋转的缓冲机构分离。即,电动旋转范围规定机构构成于中介部件和轴架上,另一方面,缓冲机构构成于中介部件和外壳上。由此,本发明(方案1的发明)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在电动旋转范围,中介部件与外壳一起相对于轴架旋转,在电动旋转力以上的力作用时,外壳为了缓冲相对于中介部件及轴架旋转。其结果,本发明(方案1的发明)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中介部件介于轴架与外壳之间,并且相对于轴架或相对于外壳旋转,因此,作为中介部件不必由高刚性的部件构成,可以由低摩擦且耐磨性的廉价的部件构成,并且,作为轴架及外壳可以由高刚性的部件构成。
而且,本发明(方案1的发明)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在中介部件与轴架之间,通过中介部件相对于轴架旋转,且中介部件的抵接面与轴架的抵接面抵接(面抵接),从而相对于轴架固定中介部件,因此不存在如上述现有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那样,在向前可倒位置旋转时,覆盖于壳体凸起的防削部件越上台架凸起的情况。即,镜组件为了缓冲而旋转时,中介部件不相对于轴架旋转,缓冲旋转力(是解开中介部件的啮合部与外壳的啮合部的啮合的力,缓冲转矩)不在中介部件与轴架之间起作用,轴架及轴的材质不影响缓冲时的旋转力的耐久性。由此,本发明(方案1的发明)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不在中介部件与轴架之间发生磨损,因此,作为轴架及轴能够由高刚性的树脂部件或金属部件构成,能够根据车型的要求选择材质而对应。即,作为轴架及轴,在小型车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的情况下选择低成本的高刚性的树脂部件,在RV车等的大型车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的情况下可以选择金属部件。另一方面,能够共有轴架及轴以外的部件即中介部件及外壳。其结果,能够对应车型的要求且能够做成廉价的制造成本。
另外,本发明(方案1的发明)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能够通过改变电动旋转范围规定机构的轴架的抵接面的打开角度,对每个车型调整和设定镜组件的电动旋转范围。其结果,本发明(方案1的发明)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能够共有轴架及轴以外的部件即中介部件及外壳,因此能够对应车种的要求且能够做成廉价的制造成本。
并且,本发明(方案1的发明)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由于缓冲机构的中介部件的啮合部与外壳的啮合部彼此啮合,且电动旋转范围规定机构的中介部件的抵接面与轴架的抵接面彼此抵接,因此外壳通过中介部件而无松动地装配于轴架,由此,能够尽量抑制镜组件的镜的摇晃。
另外,本发明(方案2的发明)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由于中介部件由低摩擦且耐磨性的部件构成,因此中介部件与轴架之间的旋转(打滑、滑动、滑移)及中介部件与外壳之间的旋转(打滑、滑动、滑移)平滑(顺利)且稳定。其结果,本发明(方案2的发明)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电动旋转力及缓冲旋转力的波动变少,因此能够降低电动容纳单元的各部件的设计强度,例如能够变薄厚度或者降低材料的等级,由此相应地能够电动容纳单元整体的制造成本。
而且,本发明(方案2的发明)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由于中介部件由低摩擦且耐磨性的部件构成,因此能够尽量抑制在中介部件的啮合部与外壳的啮合部上的磨损。其结果,本发明(方案2的发明)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能够尽量抑制缓冲旋转力降低,由此能够防止由于缓冲旋转力的降低而镜组件向比使用位置还靠前方倾倒的不良情况。
另外,本发明(方案2的发明)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由于中介部件由低摩擦且耐磨性的部件构成,因此即使在作为耐磨损对策而涂敷在中介部件及轴架及外壳上的润滑脂等的润滑部件经时间快要用完时(润滑脂损失时),中介部件及轴架及外壳的摩擦系数的变化也少,因此即使在长期使用后,缓冲旋转力的性能恶化也少而没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的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的俯视图。
图2是相同地表示电动容纳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相同地表示局部剖切外壳的电动容纳单元的立体图。
图4是相同地表示将中介部件装配于轴架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相同地表示设置于中介部件与轴架上的电动旋转范围规定机构的工作状态的说明图。
图6是在相同地表示中介部件的底面的图2中的VI向视图。
图7是在相同地表示轴架的平面的图2中的VII向视图。
图8是相同地表示设置于中介部件与轴架上的电动旋转范围规定机构的工作状态的俯视说明图。
图9是相同地表示从倾斜下方观察外壳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相同地表示外壳的底面的图2中的X向视图。
图11是相同地表示中介部件的平面的图2中的XI向视图。
图12是相同地表示设置于中介部件与轴架上的电动旋转范围规定机构的工作状态及设置于中介部件与外壳之间的缓冲机构的工作状态的主视说明图。
图13是相同地表示设置于中介部件与轴架上的电动旋转范围规定机构的工作状态及设置于中介部件与外壳之间的缓冲机构的工作状态及离合器机构的工作状态的说明图。
图14是相同地表示去掉罩的状态的电动容纳单元的俯视图。
图15是相同地表示在前方倾倒的缓冲时缓冲机构的中介部件的啮合部与外壳的啮合部的啮合脱离的状态的主视说明图。
图16是相同地表示在前方倾倒的缓冲时离合器机构脱离的状态的主视说明图。
图17是相同地表示在后方倾倒的缓冲时缓冲机构的中介部件与外壳想要旋转的状态的主视说明图。
图18是相同地表示在后方倾倒的缓冲时离合器机构脱离的状态的主视说明图。
图中:
1-电动容纳式门镜装置(车辆用外侧镜装置),2-底座(镜底座),3-电动容纳单元,4-镜组件,5-镜壳,6-中介部件,7-插口部,8-连接器,9-轴架,10-轴,11-齿轮箱(外壳),12-罩(外壳),13-马达,14-减速机构(旋转力传递机构),15-离合器机构(旋转力传递机构),16-轴承部件,17-接头,18-容纳部,19-插入孔,20-插入孔,21-制动凸部,22-制动面,23-凸缘部,24-导向槽,25-制动面,26-电线束插通筒部,27-基板,28-圆弧凸部,29-第一蜗轮,30-斜齿轮,31-第二蜗轮,32-离合器齿轮,33-抵接面,34-抵接面,35-离合器架,36-弹簧,37-顶推螺母,38-啮合凸部,39-插入孔,40-离合器凸部,41-离合器凹部,42-圆弧凸部,43-抵接面,44-抵接面,45-啮合凹部,A-使用位置,B-容纳位置,C-前方倾倒位置,D-门(车身),E-车辆的后方,F-车辆的前方,O-O-轴的旋转中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的实施例,基于附图来进行详细说明。此外,该实施例并不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
结构的说明
以下,对该实施例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在图1中,附图标记1是该实施例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在该例子中是电动容纳式门镜装置(电动容纳型的门镜)。上述电动容纳式门镜装置1分别装备于汽车的左右的门(未图示)上。此外,该实施例的电动容纳式门镜装置1装备于汽车的右侧的门上,装备于汽车的左侧的门上的电动容纳式门镜装置与该实施例的电动容纳式门镜装置1大致左右相反。
上述电动容纳式门镜装置1如图1所示,镜组件4通过电动容纳单元3及底座(镜底座)2可旋转地安装于车身(汽车的门)D上。上述底座2固定于上述门D。
上述镜组件4包括镜壳5、安装托架(未图示)、动力单元(未图示)、未图示的镜(镜单元)。在上述镜壳5内安装有上述安装托架。在上述安装托架上安装有上述动力单元。在上述动力单元,在上下左右可倾斜运动地安装上述镜。
上述电动容纳单元3具有轴架9、轴10、作为外壳的齿轮箱11及罩12、马达13、作为旋转力传递机构的减速机构14及离合器机构15、轴承部件16、中介部件6、电动旋转范围规定机构以及缓冲机构。
上述轴架9固定于上述底座2。在上述轴架9的一个面(上表面)的中央,一体地设置上述轴10。上述轴10呈空心形状,且能够使电线束(未图示)插通。在上述轴10,能够绕上述轴的旋转中心O-O旋转地安装上述齿轮箱11及上述罩12。在上述齿轮箱11上安装有上述镜组件4的上述安装托架。在上述齿轮箱11及上述罩12内,分别容纳有上述马达13、上述旋转力传递机构的上述减速机构14及上述离合器机构15、上述轴承部件16、上述中介部件6、上述电动旋转范围规定机构和上述缓冲机构。
如图2、图3、图9、图10所示,上述齿轮箱11形成为一方(下方)封闭且另一方(上方)开口的剖面凹形状。即,在上述齿轮箱11上设有容纳部18,该容纳部18形成为上述轴架9侧封闭且上述罩12侧开口的剖面凹形状。在上述齿轮箱11的封闭部设有插入孔19。在上述插入孔19中插入上述轴10。其结果,上述齿轮箱11能够绕上述轴10的旋转中心O-O旋转地安装于上述轴10上。
如图2~图5所示,在上述轴架9的上表面,一体地设有以上述轴10的旋转中心O-O为中心的圆弧形状的制动凸部21。在上述制动凸部21的两端面,分别设有制动面22。另一方面,如图9、图10所示,在上述齿轮箱11的下表面,设有以上述轴10的旋转中心O-O为中心的圆弧形状的导向槽24。在上述导向槽24的两端面,分别设有制动面25。
在上述齿轮箱11的上述导向槽24,配合上述轴架9的上述制动凸部21。上述制动凸部21与上述导向槽24构成导向部件,该导向部件在上述齿轮箱11相对于上述轴架9绕上述轴10的旋转中心O-O旋转时,即如图1所示,上述镜组件4相对于上述底座2在使用位置A与容纳位置B之间及使用位置与前方倾倒位置C之间向后方(从上方观察为顺时针方向)或前方(从上方观察为逆时针方向)旋转时进行导向。在图1中,附图标记E表示车辆的后方,附图标记F表示车辆的前方。
另外,上述制动凸部21的上述制动面22与上述导向槽24的上述制动面25构成作为制动器的制动部件,该制动部件用于在上述镜组件4向从上方观察为顺时针方向或从上方观察为逆时针方向旋转而与上述门D接触之前,上述制动凸部21的上述制动面22与上述导向槽24的上述制动面25抵接,从而上述镜组件4的旋转被限制而避免上述镜组件4与上述门D接触。
如图2、图3所示,上述罩12形成一方(上方)封闭且另一方(下方)开口的剖面倒凹形状。即,在上述罩12设有容纳部18,该容纳部18形成为一方的上述齿轮箱11侧开口且另一方开口的剖面倒凹形状。在上述罩12上一体地设有与空心形状的上述轴10连通的电线束插通筒部26。
另外,在上述罩12上设有插口部7。在上述插口部7可通断地电连接且机械上可装卸地安装有连接器8,该连接器8与未图示的电源(电池)侧电连接。在上述插口部7安装有基板27。上述基板27与上述马达13电连接。在上述基板27上安装有开关电路,该开关电路控制上述马达13的驱动停止。其结果,上述马达13通过上述基板27及上述插口部7与上述连接器8电连接。
上述罩12嵌合固定在上述齿轮箱11的上述容纳部18的开口边缘的外侧。在上述齿轮箱11及上述罩12内的容纳部18中,利用螺钉等固定容纳有上述马达13、上述减速机构14、上述离合器机构15、上述轴承部件16、上述中介部件6、上述电动旋转范围规定机构、上述缓冲机构及上述基板27。
另外,在上述罩12上,与上述电线束插通筒部26连通地设有插入孔39。在上述插入孔39插入上述轴10。其结果,上述罩12与上述齿轮箱11一起能够绕上述轴10的旋转中心O-O旋转地安装于上述轴10上。
上述旋转力传递机构的上述减速机构14及上述离合器机构15如图2、图3所示,容纳在上述齿轮箱11及上述罩12的上述容纳部18中,且设置在上述马达13的输出轴(未图示)与上述轴10之间,用于将上述马达13的旋转力传递到上述轴10。上述马达13及上述旋转力传递机构的上述减速机构14及上述离合器机构15,用于使上述镜组件4相对于上述轴10绕上述轴10的旋转中心O-O电动旋转。
上述减速机构14包括:作为第一级齿轮的第一蜗轮29;与上述第一蜗轮29啮合的作为第二级齿轮的斜齿轮30;作为第三级齿轮的第二蜗轮31;以及啮合上述第二蜗轮31的作为最后级齿轮的离合器齿轮32。
上述第一蜗轮29可旋转地轴支撑在上述齿轮箱11及上述轴承部件16上。上述第一蜗轮29通过接头17与上述马达13的输出轴连接。上述斜齿轮30可旋转地轴支撑在上述轴承部件16上。上述第二蜗轮31可旋转地轴支撑在上述齿轮箱11及上述轴承部件16上。上述斜齿轮30与上述第二蜗轮31连接成能够一体地旋转。
上述离合器机构15具有上述离合器齿轮32、离合器架35、弹簧36和顶推螺母37。上述离合器机构15如下构成,即,在上述轴10上依次嵌合上述离合器齿轮32、上述离合器架35、上述弹簧36,并且将顶推螺母37固定在上述轴10上,并将上述弹簧36做成压缩状态。上述离合器齿轮32与上述离合器架35可通断地连接。通过上述减速机构14的上述第二蜗轮31与上述离合器机构15的上述离合器齿轮32啮合,上述马达13的旋转力传递到上述轴10。
上述离合器齿轮32与上述离合器架35构成上述离合器机构15。上述离合器齿轮32能够绕上述轴10的旋转中心O-O旋转地且在轴向上可移动地安装在上述轴10上。上述离合器架35可旋转地且在轴向上可移动地以嵌合状态安装在上述轴10上。如图2、图13、图15~图18所示,在上述离合器齿轮32和上述离合器架35的彼此相对的面、即上述离合器齿轮32的一个面(上表面)侧与上述离合器架35的一个面(下表面)侧,以等间隔设有多个、在该例子中为三个山形形状的离合器凸部40与谷形形状的离合器凹部41。在上述离合器凸部40与上述离合器凹部41处于嵌合状态时,上述离合器齿轮32与上述离合器架35处于连接状态(未脱离的状态、相连的状态),在上述离合器凸部40与上述离合器凹部41处于嵌合解除状态时,上述离合器齿轮32与上述离合器架35处于断开状态(脱离的状态、切断的状态)。上述离合器机构15以上述马达13及上述旋转力传递机构(上述减速机构14及上述离合器机构15)的电动旋转力不脱离,且以上述电动旋转力以上的力脱离而使上述镜组件4能够相对于上述轴10旋转。
上述离合器部件之中上述离合器齿轮32的另一个面(下表面)侧,直接或者通过垫片(未图示)与上述齿轮箱11的底部的一面(上表面)抵接。另一方面,上述离合器部件之中上述离合器架35的另一个面(上表面)侧直接与上述弹簧36抵接。
上述中介部件6设置在上述轴架9与上述齿轮箱11之间。上述中介部件6由低摩擦且耐磨性的部件且廉价的树脂部件、例如POM(聚缩醛、乙缩醛树脂)、PPS(聚苯硫醚)构成。上述中介部件6形成空心状的圆筒形状,并且具有插入上述轴10的插入孔20,且在一端部(下端部)具有凸缘部23。上述中介部件6能够绕上述轴10的旋转中心O-O旋转地安装在上述轴10上。如图6、图8所示,在上述中介部件6的上述凸缘部23的一面(下表面),以等间隔一体地设有以上述轴10的旋转中心O-O为中心的两个圆弧凸部28。在上述圆弧凸部28的两端面,设有上述电动旋转范围规定机构的抵接面33、34。另外,在上述中介部件6的上述凸缘部23的另一面(上表面),在以上述轴10的旋转中心O-O为中心的圆周上,以等间隔一体地设置多个、在该例子中为两个作为上述缓冲机构的啮合部的梯形形状的啮合凸部38。
上述轴架9及上述轴10由高刚性的部件、例如压铸件或树脂构成。如图7、图8所示,在上述轴架9的上表面,与上述中介部件6的上述圆弧凸部28相对应而以等间隔一体地设有以上述轴10的旋转中心O-O为中心的两个圆弧凸部42。在上述圆弧凸部42的两端面,与上述中介部件6的上述抵接面33、34对应而设有上述电动旋转范围规定机构的抵接面43、44。
上述齿轮箱11由高刚性的部件、例如含有尼龙或者玻璃纤维或碳纤维的树脂构成。在上述齿轮箱11的底部的另一面(下表面),在以上述轴10的旋转中心O-O为中心的圆周上,以等间隔地与上述中介部件6的上述啮合凸部38对应而一体地设有多个、在该例子中为两个作为上述缓冲机构的啮合部的梯形形状的啮合凹部45。
上述电动旋转范围规定机构是规定镜组件的上述电动旋转的范围的机构。即,上述电动旋转范围规定机构是如下机构:由设置于上述中介部件6与上述轴架9上的上述抵接面33、34、43、44构成,且通过上述中介部件6的抵接面33或34与上述轴架9的抵接面43或44抵接,上述中介部件6被固定在上述轴架9上从而规定上述镜组件4的上述电动旋转范围。如图1所示,上述电动旋转范围是使用位置A与容纳位置B之间的范围。其结果,若上述中介部件6的一个抵接面33与上述轴架9的一个抵接面43抵接,则上述镜组件4位于使用位置A。另外,若上述中介部件6的另一个抵接面34与上述轴架9的另一个抵接面44抵接,则上述镜组件4位于容纳位置B。
上述缓冲机构是使上述镜组件4为了缓冲而旋转的机构。即,上述缓冲机构是如下机构:由设置于上述中介部件6和上述齿轮箱11上的啮合凸部38和啮合凹部45构成,若是上述电动旋转力,则上述中介部件6的啮合凸部38与上述齿轮箱11的啮合凹部45的啮合不脱离,上述中介部件6与上述齿轮箱11一起在上述电动旋转范围(使用位置A与容纳位置B之间的范围)相对于上述轴10及上述轴架9绕上述轴10的旋转中心O-O旋转,另外,在上述电动旋转力以上的力向车辆的前方F方向施加时,上述中介部件6的啮合凸部38与上述齿轮箱11的啮合凹部45的啮合脱离并且上述离合器机构15脱离(上述离合器齿轮32的离合器凸部40与上述离合器架35的离合器凹部41的嵌合状态被解除),上述齿轮箱11相对于上述轴10及上述轴架9绕上述轴10的旋转中心O-O向从上方观察为逆时针方向旋转。
作用的说明
该实施例的电动容纳式门镜装置1由如上所述的结构构成,以下,对其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1所示,说明使位于使用位置A的镜组件4向容纳位置B电动旋转并容纳的情况。在镜组件4位于使用位置A的状态(固定状态、使用状态)时,离合器机构15处于图13(A)、图15、图17所示的状态,另外,电动旋转范围规定机构处于图5(A)、图8(A)、图12(A)、图13(A)所示的状态,并且缓冲机构处于图12(A)、图13(A)所示的状态。
即,离合器机构15如图13(A)、图15、图17所示,离合器齿轮32的离合器凸部40与离合器架35的离合器凹部41处于嵌合状态,因此离合器齿轮32与离合器架35处于连接状态。由此,离合器齿轮32与离合器架35一起处于不能相对于轴10旋转的状态。
另外,如图5(A)、图8(A)、图12(A)、图13(A)所示,电动旋转范围规定机构处于中介部件6的一个抵接面33与轴架9的一个抵接面43抵接的状态。其结果,中介部件6处于相对于轴架9固定的状态。
并且,如图12(A)、图13(A)所示,缓冲机构处于中介部件6的啮合凸部38与齿轮箱11的啮合凹部45啮合的状态。其结果,中介部件6与齿轮箱11处于一体状态。
在该固定状态(使用状态)下,操作汽车的室内的开关(未图示),通过连接器8、插口部7、基板27对马达13供电而使马达13驱动。于是,马达13的旋转力通过输出轴、减速机构14传递到固定于轴10的离合器齿轮32。此时,离合器齿轮32与离合器架35一起处于不能相对于轴10旋转的状态,因此减速机构14的第二蜗轮31将离合器齿轮32作为固定齿轮并绕上述轴10的旋转中心O-O旋转。通过该旋转,内装电动容纳单元3的镜组件4如图1所示,绕上述轴10的旋转中心O-O,从使用位置A向容纳位置B且向从上方观察为顺时针方向旋转。
若该镜组件4从使用位置A向容纳位置B且向从上方观察为顺时针方向旋转,则电动容纳单元3的齿轮箱11相对于轴10相同地向从上方观察为顺时针方向(图12中的实线箭头方向)旋转。随之,啮合凸部38与齿轮箱11的啮合凹部45啮合的中介部件6,相对于轴架9相同地向从上方观察为顺时针方向(图5、图8、图12中的实线箭头方向)旋转。即,中介部件6的凸部28的一面(下表面)在轴架9的上表面上旋转(打滑、滑动、滑移)。其结果,如图5(B)、图8(B)、图12(B)所示,中介部件6的一个抵接面33从轴架9的一个抵接面43脱离。
若镜组件4位于容纳位置B,则如图5(C)、图8(C)、图12(C)所示,中介部件6的另一个抵接面34与轴架9的另一个抵接面44抵接。其结果,相对于轴架9固定中介部件6,中介部件6的旋转停止。另外,啮合凹部45与中介部件6的啮合凸部38啮合的齿轮箱11的旋转也同样停止。
于此同时,对马达13供给的电流(工作电流)的值上升而达到预定值,基板27的开关电路工作而切断对马达13的电流供给。其结果,镜组件4在图1所示的预定位置的容纳位置B停止而存在。
下面,如图1所示,对使位于容纳位置B的镜组件4向使用位置A电动旋转而返回的情况进行说明。在镜组件4位于容纳位置B的状态(容纳状态)时,离合器机构15处于图13(A)、图15、图17所示的状态,另外,电动旋转范围规定机构处于图5(C)、图8(C)、图12(C)所示的状态,并且缓冲机构处于图12(C)所示的状态。
即,离合器机构15处于与固定状态相同地连接的状态,因此离合器齿轮32与离合器架35一起,处于不能相对于轴10旋转的状态。另外,电动旋转范围规定机构处于中介部件6的另一个抵接面34与轴架9的另一个抵接面44抵接的状态,因此中介部件6处于相对于轴架9固定的状态。并且,缓冲机构处于中介部件6的啮合凸部38与齿轮箱11的啮合凹部45啮合的状态,因此中介部件6与齿轮箱11处于一体状态。
在该容纳状态下,操作汽车的室内的开关(未图示),使马达13驱动。于是,马达13的旋转力通过减速机构14传递到处于不能旋转的状态的离合器齿轮32。由此,内装电动容纳单元3的镜组件4如图1所示,绕上述轴10的旋转中心O-O从容纳位置B向使用位置A且向从上方观察为逆时针方向旋转。
若镜组件4从容纳位置B向使用位置A且向从上方观察为逆时针方向旋转,则电动容纳单元3的齿轮箱11相对于轴10相同地向从上方观察为逆时针方向(与图12中的实线箭头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随之,啮合凸部38与齿轮箱11的啮合凹部45啮合的中介部件6,相对于轴架9相同地向从上方观察为逆时针方向(与图5、图8、图12中的实线箭头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即,中介部件6的凸部28的下表面在轴架9的上表面上旋转(打滑、滑动、滑移)。其结果,如图5(B)、图8(B)、图12(B)所示,中介部件6的另一个抵接面34从轴架9的另一个抵接面44脱离。
若镜组件4位于使用位置A,则如图5(A)、图8(A)、图12(A)所示,中介部件6的一个抵接面33与轴架9的一个抵接面43抵接。其结果,相对于轴架9固定中介部件6,中介部件6的旋转停止。另外,啮合凹部45与中介部件6的啮合凸部38啮合的齿轮箱11的旋转也同样停止。
与此同时,对马达13供给的电流(工作电流)的值上升而达到预定值,基板27的开关电路工作而切断对马达13的电流供给。其结果,镜组件4在图1所示的预定位置的使用位置A停止而存在。
并且,如图1所示,对为了缓冲而使位于使用位置A的镜组件4向前方倾倒位置C倾倒的情况进行说明。在镜组件4位于使用位置A的状态(固定状态、使用状态)时,离合器机构15处于图13(A)、图15、图17所示的状态,另外,电动旋转范围规定机构处于图5(A)、图8(A)、图12(A)、图13(A)所示的状态,并且缓冲机构处于图12(A)、图13(A)所示的状态。
即,离合器机构15处于连接的状态,因此离合器齿轮32与离合器架35一起处于不能相对于轴10旋转的状态。另外,电动旋转范围规定机构处于中介部件6的一个抵接面33与轴架9的一个抵接面43抵接的状态,因此中介部件6处于相对于轴架9固定的状态。并且,缓冲机构处于中介部件6的啮合凸部38与齿轮箱11的啮合凹部45啮合的状态,因此中介部件6与齿轮箱11处于一体状态。
在该固定状态(使用状态)下,对位于使用位置A的镜组件4,施加从上方观察为逆时针方向的力、且比由马达13及减速机构14产生的电动旋转力还大的力(根据手动的力、某种东西与镜组件4接触时的力)。于是,安装于镜组件4的齿轮箱11想要向从上方观察为逆时针方向(图13、图15、图16中的实线箭头方向)旋转。此时,如图13、图15、图16所示,中介部件6的一个抵接面33与轴架9的一个抵接面43抵接,因此中介部件6相对于轴架9被固定而不能向从上方观察为逆时针方向旋转。
由此,如图13(B)、图15所示,齿轮箱11的啮合凹部45越上中介部件6的啮合凸部38,中介部件6的啮合凸部38与齿轮箱11的啮合凹部45的啮合首先脱离。此时,齿轮箱11(包括罩12、马达13、减速机构14、轴承部件16、离合器齿轮32、离合器架35)克服弹簧36的弹力而移动(上升)。
然后,齿轮箱11想要进一步向从上方观察为逆时针方向旋转。于是,如图14所示,离合器齿轮32与第二蜗轮31之间的齿隙堵塞,该第二蜗轮31的推力方向的间隙堵塞,轴10与离合器架35之间的嵌合间隙堵塞。
由于离合器架35不能旋转地嵌合在轴10上,因此如图13(C)、图16所示,齿轮箱11侧的离合器齿轮32的离合器凸部40越上轴10的固定侧的离合器架35的离合器凹部41,离合器齿轮32的离合器凸部40与离合器架35的离合器凹部41的嵌合状态脱离。此时,离合器架35克服弹簧36的弹力而移动(上升)。
其结果,齿轮箱11(包括罩12、马达13、减速机构14、轴承部件16、离合器齿轮32)向从上方观察为逆时针方向旋转。由此,如图1所示,镜组件4从使用位置A向前方倾倒位置C且向从上方观察为逆时针方向旋转,在轴架9的制动凸部21的一个制动面22与齿轮箱11的导向槽24的一个制动面25抵接的时刻,位于前方倾倒位置C。
而且,如图1所示,用比电动旋转力还大的力,使位于前方倾倒位置C的镜组件4向从上方观察为顺时针方向旋转。于是,安装于镜组件4的齿轮箱11(包括罩12、马达13、减速机构14、轴承部件16、离合器齿轮32)向从上方观察为顺时针方向(与图13、图15、图16中的实线箭头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因此如图1所示,镜组件4从前方倾倒位置C向使用位置A且向从上方观察为顺时针方向旋转。
于是,离合器齿轮32的离合器凸部40与离合器架35的离合器凹部41首先彼此嵌合而离合器机构15成为连接的状态。然后,中介部件6的啮合凸部38与齿轮箱11的啮合凹部45彼此啮合而中介部件6与齿轮箱11成为一体状态。其结果,如图1所示,镜组件4位于使用位置A。
并且,如图1所示,对为了缓冲而使位于使用位置A的镜组件4向容纳位置B倾倒的情况进行说明。在镜组件4位于使用位置A的状态(固定状态、使用状态)时,离合器机构15处于图13(A)、图15、图17所示的状态,另外,电动旋转范围规定机构处于图5(A)、图8(A)、图12(A)、图13(A)所示的状态,并且缓冲机构处于12(A)、图13(A)所示的状态。
即,离合器机构15处于连接的状态,因此离合器齿轮32与离合器架35一起处于不能相对于轴10旋转的状态。另外,电动旋转范围规定机构处于中介部件6的一个抵接面33与轴架9的一个抵接面43抵接的状态,因此中介部件6处于相对于轴架9固定的状态。并且,缓冲机构处于中介部件6的啮合凸部38与齿轮箱11的啮合凹部45啮合的状态,因此中介部件6与齿轮箱11处于一体状态。
在该固定状态(使用状态)下,对位于使用位置A的镜组件4,施加从上方观察为顺时针方向的力、且比电动旋转力还大的力(根据手动的力、某种东西与镜组件4接触时的力)。于是,安装于镜组件4的齿轮箱11想要向从上方观察为顺时针方向(图17、图18中的实线箭头方向)旋转。此时,如图17、图18所示,中介部件6的一个抵接面33与轴架9的一个抵接面43抵接,中介部件6的另一个抵接面34未与轴架9的另一个抵接面44抵接,因此中介部件6未相对于轴架9在从上方观察为顺时针方向上固定,而能够向该方向(从上方观察为顺时针方向)旋转。
由此,如图17所示,在中介部件6的啮合凸部38与齿轮箱11的啮合凹部45啮合的状态下,中介部件6与齿轮箱11想要相对于轴架9向从上方观察为顺时针方向旋转。此时,离合器架35不能旋转地嵌合在轴10上,因此如图18所示,齿轮箱11侧的离合器齿轮32的离合器凸部40越上轴10的固定侧的离合器架35的离合器凹部41,离合器齿轮32的离合器凸部40与离合器架35的离合器凹部41的嵌合状态脱离。此时,离合器架35克服弹簧36的弹力而移动(上升)。
其结果,齿轮箱11(包括罩12、马达13、减速机构14、轴承部件16、离合器齿轮32)向从上方观察为顺时针方向旋转。由此,如图1所示,镜组件4从使用位置A向容纳位置B且向从上方观察为顺时针方向旋转,且在轴架9的制动凸部21的另一个制动面22与齿轮箱11的导向槽24的另一个制动面25抵接的时刻,位于容纳位置B。
而且,如图1所示,用比电动旋转力还大的力,使位于容纳位置B的镜组件4向从上方观察为逆时针方向旋转。于是,安装于镜组件4的齿轮箱11(包括罩12、马达13、减速机构14、轴承部件16、离合器齿轮32)向从上方观察为逆时针方向(与图17、图18中的实线箭头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因此如图1所示,镜组件4从容纳位置B向使用位置A且向从上方观察为逆时针方向旋转。
于是,离合器齿轮32的离合器凸部40与离合器架35的离合器凹部41首先彼此嵌合而成为离合器机构15连接的状态。其结果,如图1所示,镜组件4位于使用位置A。
效果的说明
该实施例的电动容纳式门镜装置1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及作用,以下对其效果进行说明。
该实施例的电动容纳式门镜装置1的结构为,规定镜组件4的电动旋转范围的电动旋转范围规定机构与为了缓冲而使镜组件4旋转的缓冲机构分离。即,电动旋转范围规定机构构成于中介部件6和轴架9上,另一方面,缓冲机构构成于中介部件6和齿轮箱11上。由此,该实施例的电动容纳式门镜装置1,在电动旋转范围中介部件6与齿轮箱11一起相对于轴架9旋转,并且在电动旋转力以上的力作用时,为了缓冲,齿轮箱11相对于中介部件6及轴架9旋转。其结果,该实施例的电动容纳式门镜装置1,中介部件6介于轴架9与齿轮箱11之间且相对于轴架9和齿轮箱11旋转,因此作为中介部件6不必由高刚性的部件构成,能够由低摩擦且耐磨性的部件且廉价的部件构成,另一方面,作为轴架9及齿轮箱11能够由高刚性的部件构成。
但是,该实施例的电动容纳式门镜装置1,由于通过在中介部件6与轴架9之间,中介部件6相对于轴架9旋转,且中介部件6的抵接面33、34与轴架9的抵接面43、44抵接(面抵接),从而中介部件6相对于轴架9固定,因此,不会如上述现有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那样,在向前可倒位置旋转时,覆盖于壳体凸起的防削部件越上台架凸起。即,在镜组件4为了缓冲而旋转时,中介部件6不会相对于轴架9旋转,缓冲旋转力(是解开中介部件6的啮合凸部与齿轮箱11的啮合凹部45的啮合的力、缓冲转矩)不在中介部件6与轴架9之间作用,轴架9及轴10的材质不影响缓冲时的旋转力的耐久性。由此,该实施例的电动容纳式门镜装置1不在中介部件6与轴架9之间摩擦,因此作为轴架9及轴10,能够由高刚性的树脂部件或金属部件(压铸件)构成,能够根据车型的要求选择材质而对应。即,作为轴架9及轴10,能够在小型车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的情况下选择低成本的高刚性的树脂部件,并且在RV车等的大型车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的情况下选择金属部件(压铸件)。另一方面,能够共有轴架9及轴10以外的部件、即中介部件6及齿轮箱11(包括罩12、马达13、减速机构14、轴承部件16、离合器齿轮32、离合器架35)。其结果,能够对应车型的要求且能够做成廉价的制造成本。
而且,该实施例的电动容纳式门镜装置1通过改变电动旋转范围规定机构的轴架9的抵接面43、44的打开角度及制动凸部21的制动面22的打开角度,能够对每车型调整和设置镜组件4的电动旋转范围。其结果,该实施例的电动容纳式门镜装置1能够共有轴架9及轴10以外的部件、即中介部件6及齿轮箱11(包括罩12、马达13、减速机构14、轴承部件16、离合器齿轮32、离合器架35),因此能够对应车型的要求且能够做成廉价的制造成本。
并且,该实施例的电动容纳式门镜装置1,由于缓冲机构的中介部件6的啮合凸部38与齿轮箱11的啮合凹部45彼此啮合,且电动旋转范围规定机构的中介部件6的抵接面33、34与轴架9的抵接面43、44彼此抵接,因此齿轮箱11能够通过中介部件6无松动地装配于轴架9上,由此能够尽量抑制镜组件4的镜的摇晃。
另外,该实施例的电动容纳式门镜装置1,由于中介部件6由低摩擦且耐磨性的部件且廉价的树脂部件、例如POM(聚缩醛、乙缩醛树脂)、PPS(聚苯硫醚)构成,因此在中介部件6与轴架9之间的旋转(打滑、滑动、滑移)及在中介部件6与齿轮箱11之间的旋转(打滑、滑动、滑移)平滑(顺利)且稳定。其结果,该实施例的电动容纳式门镜装置1,电动旋转力及缓冲旋转力的波动变少,因此能够降低电动容纳单元3的各部件的设计强度,例如能够变薄厚度或降低材料的等级,由此相应地能够降低电动容纳单元3整体的制造成本。
而且,该实施例的电动容纳式门镜装置1,由于中介部件6由低摩擦且耐磨性的部件构成,因此能够尽量抑制中介部件6的啮合凸部38与齿轮箱11的啮合凹部45的磨损。其结果,该实施例的电动容纳式门镜装置1能够尽量抑制缓冲旋转力降低,由此能够防止因缓冲旋转力的降低而镜组件4向比使用位置A还靠前方倾倒的不良情况。
而且,该实施例的电动容纳式门镜装置1,由于中介部件6由低摩擦且耐磨性的部件构成,因此即使在作为耐磨对策而涂敷在中介部件6及轴架9及齿轮箱11上的润滑脂等的润滑部件经时间快要用完时(润滑脂损失时),中介部件6及轴架9及齿轮箱11的摩擦系数的变化也少,因此即使在长期使用后,缓冲旋转力的性能恶化也少而没问题。
实施例以外的例子的说明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对电动容纳式的门镜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是,在该发明中,还能够适用于电动容纳式的门镜装置以外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例如,能够适用于电动容纳式的车辆用挡泥板后视镜装置等的电动容纳式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离合器齿轮32上设置离合器凸部40,在离合器架35上设置离合器凹部41。但是,在该发明中,还可以在离合器齿轮上设置离合器凹部,在离合器架上设置离合器凸部,并且还可以在离合器齿轮上设置离合器凸部及离合器凹部,在离合器架上设置离合器凹部及离合器凸部。
并且,在上述实施例中,在中介部件6上设置啮合凸部38,在齿轮箱11上设置啮合凹部45。但是,在该发明中,还可以在中介部件上设置啮合凹部,在齿轮箱上设置啮合凸部,并且还可以在中介部件上设置啮合凸部及啮合凹部,在齿轮箱上设置啮合凹部及啮合凸部。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在中介部件6的下表面设置两个圆弧凸部28,在轴架9的上表面设置两个圆弧凸部42,由此强度提高而优选。但是,在该发明中,圆弧凸部28及圆弧凸部42的个数没有特别限制。

Claims (2)

1.一种车辆用外侧镜装置,镜组件通过电动容纳单元及底座可旋转地安装于车身,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动容纳单元具有:
固定于上述底座的轴架;
设置于上述轴架的轴;
外壳,可旋转地安装于上述轴上,且安装上述镜组件;
马达及旋转力传递机构,容纳于上述外壳内,且使上述镜组件相对于上述轴电动旋转;
离合器机构,设置于上述旋转力传递机构上,以上述马达及上述旋转力传递机构的电动旋转力时不脱离,且以大于上述电动旋转力时脱离而能够使上述镜组件相对于上述轴旋转;
电动旋转范围规定机构,规定上述镜组件的上述电动旋转的范围;以及
缓冲机构,使上述镜组件为了缓冲而旋转,
在上述轴架与上述外壳之间设有中介部件,
上述电动旋转范围规定机构是如下机构:由设置于上述中介部件和上述轴架上的抵接面构成,且通过上述中介部件的抵接面与上述轴架的抵接面抵接,上述中介部件固定于上述轴架而规定上述镜组件的上述电动旋转范围,
上述缓冲机构是如下机构:由设置于上述中介部件和上述外壳上的啮合部构成,在上述电动旋转力作用时,上述中介部件的啮合部与上述外壳的啮合部的啮合不脱离,从而上述中介部件与上述外壳一起在上述电动旋转范围相对于上述轴及上述轴架旋转,且在大于上述电动旋转力的力作用时,上述中介部件的啮合部与上述外壳的啮合部的啮合脱离并且上述离合器机构脱离,从而上述外壳相对于上述轴及上述轴架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外侧镜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中介部件由低摩擦且耐磨性的部件构成。
CN201110077352.3A 2010-03-26 2011-03-25 车辆用外侧镜装置 Active CN1021988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71463A JP5418356B2 (ja) 2010-03-26 2010-03-26 車両用アウトサイドミラー装置
JP2010-071463 2010-03-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8820A CN102198820A (zh) 2011-09-28
CN102198820B true CN102198820B (zh) 2014-12-31

Family

ID=44261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77352.3A Active CN102198820B (zh) 2010-03-26 2011-03-25 车辆用外侧镜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523371B2 (zh)
EP (1) EP2368762B1 (zh)
JP (1) JP5418356B2 (zh)
KR (1) KR101761139B1 (zh)
CN (1) CN1021988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88429B2 (ja) 2010-11-26 2014-05-14 市光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アウトサイドミラー装置
JP5556621B2 (ja) 2010-11-26 2014-07-23 市光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アウトサイドミラー装置
JP5803356B2 (ja) * 2011-07-05 2015-11-04 市光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アウトサイドミラー装置
JP2013075618A (ja) * 2011-09-30 2013-04-25 Ichikoh Ind Ltd 車両用アウトサイドミラー装置
JP5891869B2 (ja) * 2012-03-15 2016-03-23 市光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アウトサイドミラー装置
JP5970911B2 (ja) 2012-03-28 2016-08-17 市光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アウトサイドミラー装置
JP6019664B2 (ja) 2012-03-28 2016-11-02 市光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アウトサイドミラー装置
DE102013201434B3 (de) 2013-01-29 2014-05-28 Mekra Lang Gmbh & Co. Kg Elektrisch rotatorische Verstelleinheit sowie indirektes Sichtsystem für Fahrzeuge mit einer solchen Verstelleinheit
JP6083274B2 (ja) * 2013-03-19 2017-02-22 市光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ミラー
JP6195510B2 (ja) * 2013-11-28 2017-09-13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車両用ミラー装置
JP6195511B2 (ja) * 2013-11-28 2017-09-13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車両用ミラー装置
JP6482353B2 (ja) 2015-03-31 2019-03-13 株式会社村上開明堂 車両用電動格納式視認装置
NL2015676B1 (nl) * 2015-10-28 2017-05-29 MCI (Mirror Controls International) Netherlands B V Verstelinstrument voor een buitenzichteenheid voor een voertuig.
JP2018069997A (ja) * 2016-10-31 2018-05-10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車両用視認装置
JP6827870B2 (ja) * 2017-03-31 2021-02-10 株式会社村上開明堂 車両用電動格納式視認装置の電動格納ユニット
JP7024242B2 (ja) * 2017-08-02 2022-02-24 市光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格納式車両用周辺視認装置
CN108545022B (zh) * 2018-05-04 2023-09-26 常州市凯凌车配有限公司 客车防撞电动折叠后视镜支架
KR102552165B1 (ko) * 2018-11-20 2023-07-0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니터링 시스템
CN112622768B (zh) * 2020-11-09 2022-03-22 宁波精成车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外后视镜的电动折叠装置
KR102474267B1 (ko) * 2021-04-14 2022-12-06 주식회사 에스엠알오토모티브모듈코리아 자동차 외부미러용 액츄에이터
CN116552383B (zh) * 2023-07-10 2023-09-19 宁波胜维德赫华翔汽车镜有限公司 一种执行器缓冲结构、后视镜及车辆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72587A (zh) * 2001-03-19 2006-12-06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车辆后视镜装置
CN101158398A (zh) * 2006-10-04 2008-04-09 市光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外侧镜装置
CN101209696A (zh) * 2006-12-25 2008-07-02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车用镜装置
CN201136463Y (zh) * 2007-12-30 2008-10-22 宁波精成车业有限公司 单体镜面转向器
CN201371778Y (zh) * 2009-02-24 2009-12-30 宁波精成车业有限公司 汽车后视镜镜面角位置的调节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10597B2 (ja) * 1987-02-10 1995-11-29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電動格納型ドアミラ−
JPH0653298U (ja) * 1992-12-25 1994-07-19 株式会社松山製作所 車両用ミラーのミラー角度調整装置
JP3795194B2 (ja) * 1997-08-20 2006-07-12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ドアミラーの電動格納装置
JP2001287594A (ja) 2000-04-07 2001-10-16 Tokai Rika Co Ltd 車両用ドアミラー装置
JP4020710B2 (ja) * 2002-06-25 2007-12-12 株式会社ミツバ ドアミラーセットプレート
JP2004082953A (ja) * 2002-08-28 2004-03-18 Ichikoh Ind Ltd 電動格納式ドアミラー
TWI232187B (en) * 2003-06-28 2005-05-11 Chaw Khong Co Ltd Electrical operable pivoting back-mirror device
JP2005193818A (ja) * 2004-01-08 2005-07-21 Ishizaki Honten:Kk 電動ミラー
KR101230073B1 (ko) * 2004-02-06 2013-02-05 이튼 오토모티브 비.브이. 힌지 액추에이터 및 힌지 액추에이터의 두 파트를 서로에대해 조절하는 방법
JP2008087707A (ja) * 2006-10-04 2008-04-17 Ichikoh Ind Ltd 車両用アウトサイドミラー装置
JP4985276B2 (ja) * 2007-09-27 2012-07-25 市光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アウトサイドミラー装置
JP2010071463A (ja) 2008-08-18 2010-04-02 Nihon Univ ポリイミド薄膜のダイヤフラム製造方法
JP2013075618A (ja) * 2011-09-30 2013-04-25 Ichikoh Ind Ltd 車両用アウトサイドミラー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72587A (zh) * 2001-03-19 2006-12-06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车辆后视镜装置
CN101158398A (zh) * 2006-10-04 2008-04-09 市光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外侧镜装置
CN101209696A (zh) * 2006-12-25 2008-07-02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车用镜装置
CN201136463Y (zh) * 2007-12-30 2008-10-22 宁波精成车业有限公司 单体镜面转向器
CN201371778Y (zh) * 2009-02-24 2009-12-30 宁波精成车业有限公司 汽车后视镜镜面角位置的调节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201447A (ja) 2011-10-13
EP2368762A1 (en) 2011-09-28
CN102198820A (zh) 2011-09-28
US20110235200A1 (en) 2011-09-29
US8523371B2 (en) 2013-09-03
JP5418356B2 (ja) 2014-02-19
KR20110108260A (ko) 2011-10-05
EP2368762B1 (en) 2013-07-17
KR101761139B1 (ko) 2017-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8820B (zh) 车辆用外侧镜装置
CN102529817B (zh) 车辆用外侧镜装置
CN102862518A (zh) 车辆用外侧镜装置
JP5556621B2 (ja) 車両用アウトサイドミラー装置
US7966904B2 (en) Low axial play drive system
US20100013284A1 (en)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power seat slide device for vehicle
JP6019664B2 (ja) 車両用アウトサイドミラー装置
EP1884446A1 (en) Steering apparatus equipped with ring type support yoke
EP1783033A2 (e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equipped with worm gear clearance compensator
CA2433380A1 (en) Automatically disconnecting plug and method of triggering disconnection of an automatically disconnecting plug
CN103029628A (zh) 车辆用外侧镜装置
JP5891869B2 (ja) 車両用アウトサイドミラー装置
US7287869B2 (en) Vehicle mirror apparatus
CN102219002A (zh) 车辆用外侧镜装置
JP6155649B2 (ja) 車両用アウトサイドミラー装置の電動格納ユニット、車両用アウトサイドミラー装置
KR102011884B1 (ko) 미러리스 타입 자동차의 도어 트림 설치형 회전식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0460868B1 (ko) 전기 차량의 감속기 제어장치
US9964273B2 (en) Shield apparatus of head lamp for vehicle
WO2017187851A1 (ja) 車両用視認装置
JP2016020151A (ja) 車両用アウトサイドミラー装置
JP2013063781A (ja) 車両用アウトサイドミラー装置
US20050088023A1 (en) In-line seat recliner assembly
KR20050106182A (ko) 스티어링 장치의 서포트 요크
JP2012042020A (ja) 減速機
JP2009006908A (ja) 自動車用のシフトレバー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24

Address after: Gunma

Patentee after: Meili Indust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Patentee before: ICHIKOH INDUSTRIES,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