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7731B - 秧苗移植机 - Google Patents

秧苗移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97731B
CN102197731B CN 201110072560 CN201110072560A CN102197731B CN 102197731 B CN102197731 B CN 102197731B CN 201110072560 CN201110072560 CN 201110072560 CN 201110072560 A CN201110072560 A CN 201110072560A CN 102197731 B CN102197731 B CN 1021977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ce shoot
mounting table
seedling
shoot mounting
transplanting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07256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97731A (zh
Inventor
神谷寿
川田诚
今泉大介
山口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seki an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seki a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seki a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Iseki and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977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77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977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77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pla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送苗装置、秧苗插植装置等配置得复杂也容易进行秧苗载置台的维护作业的秧苗移植机。在秧苗移植机中,经由升降连杆装置在行驶车身设有秧苗插植部,在秧苗插植部设置有:传动箱;载置秧苗的秧苗载置台(80);沿左右方向设于秧苗载置台(80)下部的秧苗托架(81);将载置于秧苗载置台(80)的秧苗送出的送苗装置;以及秧苗载置台(80)左右移动的导程凸轮,秧苗移植机的特征在于,秧苗移植机设有连接秧苗载置台(80)和导程凸轮的连接机构(40),连接机构(40)由形成有移动槽的上升引导件(43)和移动自如地设在移动槽内的上升支承轴(46)构成,上升支承轴(46)固定于秧苗载置台(80)。

Description

秧苗移植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水稻等的秧苗移植到田地的秧苗移植机。 
背景技术
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乘用式秧苗移植机为如下结构:经由升降连杆机构,在设有供作业者搭乘的座椅的行驶车身的后部安装有秧苗插植装置。 
所述秧苗插植装置位于送苗装置和秧苗载置台的下端,并从坯苗抓取一株的量的苗株插植到田地,所述送苗装置于积载坯苗的秧苗载置台将坯苗送向下方。 
专利文献:日本特开2009-240317号公报 
由于带泥的坯苗积载在秧苗载置台上,而该坯苗通过送苗装置送向下方的秧苗插植装置,因此,泥土会附着在送苗装置和秧苗插植装置上,如果置之不理则引起动作不良,从而存在无法继续进行插植作业的问题。 
因此,必须对特别是秧苗载置台的下部进行清理或维护,但是由于送苗装置及秧苗插植装置的部件配置得复杂,因此存在难以进行清理等维护作业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容易进行秧苗载置台周边的维护作业的秧苗移植机。 
本发明根据下述技术手段来解决上述的课题。 
第一方案所记载的发明为,一种秧苗移植机,其中,经由升降连杆装置3在行驶车身2设有秧苗插植部4,在该秧苗插植部4设置有:传动箱77;载置秧苗的秧苗载置台80;秧苗托架81,该秧苗托架81沿左右方向设于该秧苗载置台80的下部;送苗装置79,该送苗装置79将载置于秧苗载置台80的秧苗送出;以及导程凸轮82a,该导程凸轮82a使秧苗载置台80左右移动,所述秧苗移植机的特征在于,所述秧苗移植机设有连接所述秧苗载置台80和所述导程凸轮82a的连接机构40,该连接机构40由形成有移动槽43a的上升引导件43和移动自如地设在该移动槽43a内的上升支承轴46构成,并且该上升支承轴46固定于秧苗载置台80。 
在第一方案记载的秧苗移植机的基础上,第二方案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槽43a形成为L字型。 
在第二方案所记载的秧苗移植机的基础上,第三方案所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L字型的移动槽43a中,形成有使所述秧苗载置台80朝上下方向移动的上下移动部。 
在第一方案至第三方案中任意一方案所记载的秧苗移植机的基础上,第四方案所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传动箱77设有秧苗载置台支承框123,该秧苗载置台支承框123将秧苗载置台80支承成左右移动自如,在该秧苗载置台支承框123设置有提升钩48,该提升钩48保持使秧苗载置台80向上方移动了的状态,通过将设于所述秧苗载置台80的吊杆89a勾挂于该提升钩48,从而保持使秧苗载置台80向上方移动了的状态。 
在第四方案所记载的秧苗移植机的基础上,第五方案所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秧苗载置台支承框123设有左右提升钩48、48,通过将该左右提升钩48、48分别勾挂于吊杆89a和使所述送苗装置79动作的送苗轴89,从而保持使所述秧苗载置台80向上方移动了的状态。 
在第四方案所记载的秧苗移植机的基础上,第六方案所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吊臂141转动自如地安装于所述秧苗载置台支承框123,借助于固定部件143能够在多个位置连结该吊臂141和吊钩142,通过将该吊钩142勾挂于秧苗载置台80的吊杆89a,从而保持使所述秧苗载置台80向上方移动了的状态,通过吊钩142相对于吊臂141进行位置变更,能够改变所述状态下的所述秧苗载置台80的保持位置。 
在第一方案至第三方案中任意一方案所记载的秧苗移植机的基础上,第七方案所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立臂47上下转动自如地设在所述秧苗载置台80的下部,当使该立臂47向下方转动时,立臂47与秧苗托架81接触而支承秧苗载置台80,并且,当使该立臂47向上方转动时,立臂47收纳于秧苗载置台80的内侧。 
在第七方案所记载的秧苗移植机的基础上,第八方案所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立臂47的末端部设有由软质部件构成的盖47a。 
第一方案所记载的发明的效果是,通过使上升支承轴46构成为在形成于上升引导件43的移动槽43a内移动自如,从而,能够使秧苗载置台80在规定的范围内移动,因此能够在秧苗载置台80和秧苗托架81之间确保进行作业的空间部,维护性和作业效率提高。 
第二方案所记载的发明的效果是,除了第一方案所记载的发明的效果之外,通过将移动槽43a形成为L字型,从而能够使上升支承轴46在该移动槽43a的范围内移动。 
第三方案所记载的发明的效果是,除了第二方案所记载的发明的效果之外,通过在L字型的移动槽43a中形成有使所述秧苗载置台80朝上下方向移动的上下移动部,从而能够使秧苗载置台80朝上下方向移动,因此能够在秧苗载置台80和秧苗托架81之间确保进行作业的空间部,秧苗载置台80和秧苗托架81的维护性提高。 
第四方案所记载的发明的效果是,除了第一方案至第三方案中任意一方案所记载的发明的效果之外,通过在秧苗载置台支承框123设置用于保持使秧苗载置台80向上方移动了的状态的提升钩48,从而能够借助于提升钩48保持使秧苗载置台80向上方移动了的状态,因此防止了在维护等作业中秧苗载置台80向下方移动,无需在作业中重新提升秧苗载置台80,维护作业的效率提高。 
第五方案所记载的发明的效果是,除了第四方案所记载的发明的效果之外,通过将左右提升钩48、48分别勾挂于吊杆89a和送苗轴89,从而保持使秧苗载置台80向上方移动了的状态,由此,防止了秧苗载置台80向下方移动,能够持续确保进行维护作业的空间部,因此作业效率提高。 
另外,通过将提升钩48勾挂于送苗轴89,从而无需重新配置或形成用于勾挂提升钩48的部件,因此减少了部件数量。 
第六方案所记载的发明的效果是,除了第一方案至第三方案中任意一方案所记载的发明的效果之外,由于借助于固定部件143能够在多个位置连结吊钩142和吊臂141,并且能够改变保持使秧苗载置台80向上方移动了的状态的位置,因此,能够通过改变对秧苗载置台80进行保持的位置而改变秧苗载置台80的倾斜角度,由此,作业者能够将秧苗载置台80和秧苗托架81的空间部调节到能够有效进行作业的宽度。 
第七方案所记载的发明的效果是,除了第一方案至第三方案中任意一方案所记载的发明的效果之外,通过设置向下方转动时与秧苗托架81接触而支承秧苗载置台80的立臂47,能够防止上升了的秧苗载置台80下降,因此无需在每当秧苗载置台80 下降时来将秧苗载置台80上升,维护作业的效率提高。 
另外,由于立臂47向上方转动时收纳于秧苗载置台80的内侧,因此能够在不需要的时候将立臂47收纳于秧苗载置台80的内侧,由此能够容易地将机身收纳于狭窄的收纳空间。 
第八方案所记载的发明的效果是,除了第七方案所记载的发明的效果之外,通过在立臂47的末端部设有由软质部件构成的盖47a,从而,即使立臂47因秧苗载置台80的重量而摩擦秧苗托架81,也能够防止秧苗托架81损伤,因此耐久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秧苗移植机的侧视图。 
图2是秧苗移植机的俯视图。 
图3是秧苗载置台的部分主视图。 
图4是秧苗载置台的侧剖视图。 
图5的(a)是使秧苗载置台上升了的侧剖视图。 
图5的(b)是提升钩的放大侧视图。 
图6是秧苗载置台连接机构的放大侧视图。 
图7是秧苗载置台的下部的放大侧剖视图。 
图8是秧苗载置台的部分主视图。 
图9是底部踏板(floor step)的放大侧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差速锁踏板和加速器踏板的部分俯视图。 
图11是表示差速锁踏板和加速器踏板的部分主视图。 
图12是表示差速锁踏板和加速器踏板的部分侧视图。 
图13是表示提升钩的其他实施例的侧视图。 
标号说明 
40:秧苗载置台连接机构(连接机构);43:上升引导件;43a:移动槽;46:上升支承轴;47a:盖;47:立臂;48:提升钩;79:送苗带(送苗装置);80:秧苗载置台;81:秧苗托架;89:送苗轴;89a:吊杆;123:秧苗载置台支承框;141:吊臂;142:吊钩;143:销(固定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实施本发明的一个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的实施例只不过是实施本发明的方式之一,并不限定权利要求的范围。 
图1和图2示出了插秧行数为六行的带施肥装置的乘用式插秧机1,该乘用式插秧机1构成为:经由升降连杆装置3,将秧苗插植部4可升降地装配于行驶车身2的后侧,并将施肥装置5的主体部分设于行驶车身2的后部上侧。 
该行驶车身2为具有作为驱动轮且分别左右成一对的前轮6、6及后轮7、7的四轮驱动车辆,在机身的前部配置有变速箱8,在该变速箱8的左右侧方设有左右成一对的前轮终端箱(final case)9,前轮6安装于从所述前轮终端箱9的左右成一对的可变向的前轮支承部、向外突出的前轮车轴。 
此外,主车架10的前端部固定于变速箱8的背面部,在该主车架10的后端左右方向中央部,支承有左右成一对后轮齿轮箱12,这一对后轮齿轮箱12以前后水平地设置的左右成一对的后轮滚动轴为支点滚动自如地被支承,后轮7安装于从该后轮齿轮箱12向外突出的后轮车轴。 
作为原动机的发动机13搭载于主车架10上,该发动机13的旋转动力经由带传动装置14、输入到作为能够切换正转反转的传动装置的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HST)15。并且,该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5的输出被传递至变速箱8。传递至变速箱8的旋转动力在该变速箱8内的传动分支部分支为行驶用传动路径和插植用传动路径地进行传动,从而分开得到行驶动力和外部取出动力。 
并且,行驶动力的一部分传递至前轮终端箱9而驱动前轮6,并且余下部分传递至后轮齿轮箱12而驱动后轮7。此外,外部取出动力经由取出传动轴17传递至设于行驶车身2后部的插植离合器壳18,然后,通过插植传动轴19传动到秧苗插植部4,并且通过施肥传动机构传动到施肥装置5。 
所述发动机13的上部由发动机罩20覆盖,在该发动机罩20上设有座椅21。在该座椅21的前方设有内置有各种操作机构的前罩22,在该前罩22的上方,设有对前轮6进行转向操作的转向盘23。在该转向盘23的右侧,设有操作所述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5的前进后退变速杆24。并且,设置有检测前进后退变速杆24的操作位置的前进后退变速杆传感器,该前进后退变速杆传感器成为判断后述的秧苗插植装置37的动作速度的插植速度传感器。 
此外,在前进后退变速杆24的把手部设有插植升降操作开关,该插植升降操作开关能够进行秧苗插植部4的升降操作及动作的启动/停止操作。 
如图10至图12所示,所述发动机罩20和前罩22的下端的左右两侧由水平状的底部踏板26构成,在所述转向盘23的右侧下部设有加速器踏板150和差速锁踏板151,该加速器踏板150使发动机13的转速提高,该差速锁踏板151将差动齿轮机构(省略图示)操作为锁定状态,从而切换成使传动力传递至左右的前轮6、6的结构。 
并且,将连动杆153朝机身前侧方向安装在所述底部踏板26的下部位置的差速锁杆152上,该连动杆153的端部在底部踏板26的下部按下加速器踏板150的轴。 
在以往的结构中,虽然加速器踏板和差速锁踏板设于转向盘的右侧下部,但难以用单脚同时踩下加速器踏板和差速锁踏板,因此,作业者相对行进方向朝向机身右侧、用双脚踩下加速器踏板和差速锁踏板。 
在利用该差速锁功能时,即例如在转弯途中陷入泥泞中而不能拔出时等,行驶姿势稍微不稳定的情况较多,因此使未朝向正面的作业者花费额外的劳力。 
在上述结构中,当踩下差速锁踏板151时,连动杆153将加速器踏板150向下方按下,从而能够使发动机13的转速提高,因此,作业者能够在朝向正面的状态下踩下差速锁踏板151,作业者能够集中于从泥泞摆脱时的转弯动作,因此既能提高作业效率,同时又能减轻作业者的劳力。 
并且,如图9所示,在所述转向盘23的右侧下部设有制动踏板53,当踩下该制动踏板53时,该制动踏板53将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HST)15切换为中立状态,在该制动踏板53的端部,安装有与制动踏板53的踏下动作连动而上下转动的连动板55。并且,将无级变速凸轮51的基部设置成转动自如,该无级变速凸轮51用于对改变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15的输出的耳轴50的角度进行切换,在该无级变速凸轮51的端部形成有多个凹部,并且以朝前后方向转动自如的方式安装有限制辊臂52,该限制辊臂52通过将辊放入所述凹部而限制无级变速凸轮51因行驶负荷等而自动转动。另外,对限制辊臂52进行牵引的牵引线的一侧端部与所述连动板55连接,该牵引线的另一侧端部与限制辊臂52连接,从而构成制动器消音机构56。 
根据上述结构,当作业者踩下制动踏板53时,牵引线使限制辊臂52转动,从而使得该限制辊臂52从HST凸轮51朝向机身前侧方向离开,因此,当无极变速凸轮51转动而使耳轴50移动至中立位置时,不会与限制辊臂52接触,防止了由接触产 生的异常噪音和机身的振动,防止了作业者产生不舒适感,且作业效率提高。 
并且,不容易发生部件之间彼此接触的负荷,因此防止了部件破损,机身的耐久性提高。 
在以往的结构中,使限制辊臂52沿着无极变速凸轮51的凹部,并通过制动踏板53、行驶操作杆的操作使无极变速凸轮51转动,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在无极变速凸轮51与限制辊臂52接触时,产生金属之间彼此擦碰的异常噪音,且机身因接触时的反作用力发生振动。 
另外,在所述行驶车身2的前部左右两侧,设有用于预先载置补充用秧苗的备用秧苗载置台27、27。 
如图1所述,升降连杆装置3由一根上连杆70和左右成一对的下连杆71、71构成。对于这些上连杆70和下连杆71、71,其基部侧转动自如地安装于连杆基架72,其末端侧与纵连杆73连结,所述连杆基架72从背面来看呈门形且立起设置于主车架10的后端部。 
并且,被旋转自如地支承于秧苗插植部4的连结轴74插入连结于纵连杆73的下端部,秧苗插植部4被连结成以该连结轴74为中心滚动自如。在固定连接于所述主车架10的支承部件与一体形成于上连杆70的摆动臂的末端部之间,设有升降液压缸76,通过利用油压使该升降液压缸76伸缩,上连杆70上下转动,秧苗插植部4保持大致固定姿态升降。 
秧苗插植部4是插秧行数为六行的结构,其具有下述部件:兼作框架的传动箱77;秧苗载置台80,该秧苗载置台80载置坯苗(マット苗)并左右往复移动,将秧苗一株一株地供给到各行的秧苗取出口78,并在将一横列的秧苗全部供给到秧苗取出口78时,利用送苗带79将秧苗向下方移送;以及秧苗插植装置37,该秧苗插植装置37借助于秧苗插植器37a将供给到秧苗取出口78的秧苗插植于田地。 
秧苗载置台80的秧苗载置面的背侧沿秧苗托架81左右移动自如地被支承,该秧苗托架81沿左右方向设置在秧苗载置面的背面侧下部。此外,该秧苗载置台80具有上下延伸的多个分隔壁部80a,由所述分隔壁部80a分隔从而构成各行的秧苗载置部80b,并形成能够搭载六行秧苗的结构。另外,在所述秧苗托架81相应设有六行的所述秧苗取出口78。 
并且,设有从传动箱77的左右两侧突出并利用该传动箱77内的动力使导程凸轮 82a横向地左右往复移动的导程凸轮轴82,导程凸轮82a与秧苗载置台80连结,通过驱动导程凸轮轴82旋转,使得秧苗载置台80左右往复移动。导程凸轮轴82的一端部的左端部被传动箱77支承。 
在秧苗载置台80的背面侧的上下分别固定连接地设置有:左右方向上长的上侧移动引导臂120;以及与秧苗托架81接触而滑动的下侧移动引导臂121。上侧移动引导臂120形成为侧面观察时下侧被切开的倒L字形状,上侧移动引导臂120与被从下侧支承的旋转自如的支承辊122卡合。 
所述支承辊122在沿着上侧移动引导臂120的适当位置的四处设置有四个,并被安装于秧苗载置台支承框123的上部,所述秧苗载置台支承框123固定连接于传动箱77的上侧。 
加强板95借助于螺栓96安装在秧苗载置台80的下侧移动引导臂121的下侧,该下侧移动引导臂121载置于秧苗托架81上,所述秧苗载置台80由支承辊122和秧苗托架81支承为能够沿左右方向移动。 
并且,加强板95为遍及秧苗载置台80的左右方向中央部的2行的量整个范围的长度。 
在秧苗载置台80中,尤其来自自重的负荷被施加到左右方向中央部,而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借助于加强板95来支承所述左右方向中央部,因此防止了秧苗载置台80的中央部因长时间使用带来的负荷而破损的情况,秧苗载置台80的耐久性提高,能更长时间地使用。 
并且,通过将加强板95设置为遍及秧苗载置台80的左右方向中央部的2行的量整个范围的长度,从而能够减少加强板95所需的资源量及成本。 
并且,如图5所示,在秧苗载置台80的背面下部左右设有托架45,该托架45上固定连结有在内部刻有螺纹槽的上升支承轴46,在所述导程凸轮82a的机身后侧,安装有侧面看呈L字型的上升引导件43,在该上升引导件43,形成有侧面看呈L字型的移动槽43a。并且,通过将所述上升支承轴46的端部贯通入该上升引导件43的移动槽43a和所述托架45的安装孔(省略图示),并将一侧的直径比移动槽43a的宽度大的连结螺栓44的螺纹部插入该上升支承轴46,从而构成秧苗载置台连接机构40,该秧苗载置台连接机构40连结秧苗载置台80和秧苗载置台支承框123,并且,通过使所述秧苗载置台80沿上下方向移动而在任意位置上升支承该秧苗载置台80。 
在对秧苗载置台80的周边进行清理和维护时,松开连结螺栓44而形成上升支承轴46能够在移动槽43a内移动的状态,并使秧苗载置台80上升到上方且重新紧固连结螺栓44,此时,将秧苗载置台80保持在上升到上方的姿态,因此,能够在秧苗载置台支承框123和秧苗载置台80的下部的秧苗托架81之间确保供作业者进入的空间部,清理及维护作业的作业效率提高。 
此外,在秧苗载置台支承框123的左右两侧,转动自如地设置有将秧苗载置台80提升到上方的提升钩48、48。 
该提升钩48、48分别勾挂于送苗轴89和直径与该送苗轴89相同的吊杆89a,从而将秧苗载置台80提升到上方,所述送苗轴89随着秧苗载置台80向左右方向移动而使送苗带79以规定间隔驱动。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借助于左右提升钩48、48使通过操作秧苗载置台连结机构40而成为上升状态的秧苗载置台80上升到上方,因此,防止了秧苗载置台80因自重而下降,能够在秧苗载置台80和秧苗载置台支承框123之间持续确保供作业者进行清理、维护的空间部,因此作业效率提高。 
另外,放下秧苗载置台80时,将左右提升钩48、48从送苗轴89及吊杆89a取下。 
在该状态下,即使提升钩48、48因机身的振动等而转动,其安装位置也不会干涉其它部件,但是也可以在秧苗载置台支承框123设置固定提升钩48、48的转动限制钩。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如图13所示,也可以形成长度能够调节的左右的伸缩式吊钩144、144,该左右的伸缩式吊钩144、144如下这样形成:在秧苗载置台支承框123设置左右吊臂141、141,该左右吊臂141、141的上端部侧能够转动且在上下方向形成有多个插孔(受孔)141a…,将形成有调节孔142a且形成有中空部的左右吊钩142、142插入该吊臂141、141,使调节孔142a和插孔141a对合并用销等固定部件143进行连结。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调节伸缩式吊钩144、144的长度,因此,能够通过改变长度来任意调整秧苗载置台80的倾斜角度,由此作业者能够在秧苗载置台80和秧苗载置台支承框123之间的空间部有效地进行作业。 
并且,在维护作业结束后,将伸缩式吊钩144、144的长度调整到最短,从而, 即使伸缩式吊钩144、144转动也不会干涉其他部件。 
如图7、图8所示,左右的立臂47、47沿机身的上下方向转动自如地设于下侧移动引导臂121的左右两端部,当使该立臂47、47向下方转动时,该立臂47、47的末端部与秧苗托架81的槽接触,防止在维护作业等中秧苗载置台80因自重而下降,因此确保了秧苗载置台80和秧苗载置台支承框123之间的空间部,作业效率提高。 
在该左右的立臂47、47的末端部分别嵌入橡胶或树脂制的盖47a,从而即使立臂47、47受到秧苗载置台80的重量而摩擦秧苗托架81,秧苗托架81也不容易损伤,因此耐久性提高。 
另外,如图4所示,在设有支承辊122的秧苗载置台支承框123,分别在左右设有用于检测秧苗载置台80到达了左右移动端这一情况的移动端传感器131,该移动端传感器131构成为:通过秧苗载置台80的突出于左右方向端部的背面侧的分隔壁部80a抵接于移动端传感器131来检测移动。 
送苗带79以环状绕挂在驱动辊84和从动辊85,该驱动辊84设置成与左右方向的送苗驱动轴86一体旋转。送苗驱动轴86构成为:每两行设有一个,并利用各个棘轮机构87(图3)仅向送苗带79传送秧苗的方向传递旋转。 
由此,送苗带79成为在秧苗载置台80的左右移动端将该秧苗载置台80上的秧苗向秧苗托架81侧移送的秧苗移送装置97。 
如图3和图4所示,送苗带79的驱动机构为如下结构。即,设有分别从传动箱77的左右两侧突出并进行旋转驱动的驱动侧臂88。另外,传动箱77的右侧的驱动侧臂88通过导程凸轮轴82驱动而旋转。 
此外,在送苗驱动轴86的上侧,分别针对每两行设有一个左右方向的送苗轴89,并且从动侧臂90安装于所述送苗轴89。送苗轴89与送苗驱动轴86由连杆机构94传动、连结,该连杆机构94分别由第一臂91、第二臂92以及连杆93构成。 
当秧苗载置台80到达左右移动行程的端部时,驱动侧臂88自从动侧臂90的下侧与该从动侧臂90抵接,使送苗轴89旋转预定角度。该旋转经由连杆机构94和棘轮机构87传递到送苗驱动轴86。由此,送苗带79动作预定量。另外,为了能够使秧苗载置台80在左右移动两端部分别传递送苗动力,相对于一个驱动侧臂88在同一送苗轴89上左右地设有两个从动侧臂90。 
当驱动侧臂88离开从动侧臂90时,通过卡合于送苗轴89的弹簧的张力使送苗 轴89和从动侧臂90回到驱动前的位置。 
另外,就棘轮机构87而言,对应于右侧两行的棘轮机构87配置于秧苗载置台80的右端部;对应于中央两行的棘轮机构87配置于左数第三行的秧苗载置部80b的左端部;对应于左侧两行的棘轮机构87配置于秧苗载置台80的左端部。 
棘轮机构87具有分别使对应于两行的送苗带79的驱动启动和停止的送苗离合器。由此,操作所述送苗离合器的送苗离合器线缆(wire)132,从棘轮机构87开始在秧苗载置台80的背面侧沿着该秧苗载置台80而设置。 
另外,送苗离合器线缆132的另一端连结于使每两行的插植启动和停止的田埂离合器杆133(图1)。该田埂离合器杆133在行驶车身2的后部共设有三根。 
此外,在秧苗插植部4的秧苗载置台80的前侧,设有取苗量变更杆134(图1),该取苗量变更杆134使秧苗托架81上下移动,从而改变秧苗插植装置37于秧苗取出口78取出的每株秧苗的量。 
在秧苗载置台80的各行的秧苗载置部80b的送苗带79附近的适当位置,分别设有秧苗减少传感器136。该秧苗减少传感器136通过检测秧苗的有无来检测在秧苗载置台80上的适当位置秧苗减少的情况。此外,在右起第一行、第四行和第六行的秧苗载置部80b的送苗带79附近的适当位置,分别设有秧苗移动量传感器137。该秧苗移动量传感器137设于传感器安装臂的末端,所述传感器安装臂由弹簧向转动到秧苗侧上侧的一侧施力,该秧苗移动量传感器137为外周面与秧苗的底面接触并旋转的辊式传感器,并且具有检测其旋转角度的旋转角度检测型的传感器电位计(sensor potentiometer),该秧苗移动量传感器137对秧苗载置台80上的秧苗在送苗带79的秧苗移送方向上的移动量进行检测。 
另外,秧苗移动量传感器137的外周长比后述的秧苗移动量变更电动机使送苗带79移送秧苗的最大移动量还要大。 
在秧苗载置台80的秧苗载置面80c的上侧,设有秧苗推压件130(图4),该秧苗推压件130与坯苗的苗床部的上表面抵接并将该坯苗向秧苗载置面80c侧推压。通过该秧苗推压件130,能够将坯苗适度地向送苗带79侧按压,能够利用送苗带79可靠并高精度地运送坯苗。 
在秧苗插植部4的下部,设有对中央两行的秧苗插植位置进行平整的中部耢(center float)100、以及对左右的各外侧两行的秧苗插植位置进行平整的侧方耢101 (side float)。 
当在使这些耢即中部耢100和侧方耢101与田地的泥面相接触的状态下使机身行进时,中部耢100和侧方耢101对泥面进行平整的同时滑行,并且利用秧苗插植装置37将秧苗插植于所述平整处。各耢100、101安装成转动自如,以使得其前端侧相应于田地表层地面的凹凸上下动,在插植作业中,由上下动检测机构检测出中部耢100的前部的上下动作,并根据该上下动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切换对所述升降液压缸76进行控制的液压阀而使秧苗插植部4升降,从而将秧苗的插植深度维持成始终固定。 
施肥装置5构成为,利用各行的肥料粉粒体输出部63将储存在肥料粉粒体储存箱110中的肥料粉粒体按照定量输出,并将所述肥料通过肥料运送软管引导至被安装于中部耢100和侧方耢101的施肥引导件112,然后排出到施肥槽内,该施肥槽是利用设于施肥引导件112前侧的成槽体113在秧苗插植行的侧部附近形成的。 
并且,使利用由电动机114驱动的鼓风机115产生的压力风经由左右方向上长的气室116吹到肥料运送软管内,从而将肥料运送软管内的肥料强制性地运送到秧苗插植部4侧的施肥引导件112。 
供给到施肥槽内的肥料由盖土板117盖上土,所述盖土板117在施肥引导件112和成槽体113的后方安装于中部耢100和侧方耢101。 
优选的是,各行的施肥引导件112和成槽体113与对应的秧苗插植装置37的位置关系为距离均匀从而使各行的肥料均匀化,因此,从相同位置的机身侧方来看,各行的施肥引导件112和成槽体113分别配置在前后方向的相同位置。 
同样地,优选各行的盖土板117也与对应的施肥引导件112、成槽体113和秧苗插植装置37的位置关系为距离均匀。其原因是,如果盖土板位于靠前的位置而过于靠近施肥引导件的话,则由盖土板堆积的泥土被供给到施肥引导件内,从而可能导致该施肥引导件被泥土堵塞,而如果盖土板位于靠后的位置而过于远离施肥引导件的话,则由盖土板盖上土之前会由于田地内的水等使得肥料从施肥槽的槽底稍微浮起,其结果存在盖土量减少、不能得到合适的肥效的可能。 
在该乘用式秧苗移植机1中,秧苗移动量传感器137根据移动端传感器131的检测,检测从送苗带79完成上次的送苗动作的时刻到送苗带79完成本次送苗动作为止的期间秧苗的移动量,并将检测的移动量输入到控制部。 
该控制部对输入的实际移动量和由取苗量变更杆传感器运算的设定移动量进行 比较,当实际移动量大于设定移动量时,向秧苗移动量变更电动机输出减少下次的送苗量的信号,并使该秧苗移动量变更电动机动作。 
相反,当实际移动量小于设定移动量时,向秧苗移动量变更电动机输出增加下次的送苗量的信号,并使该秧苗移动量变更电动机动作。 
并且,通过设于前罩22的送苗量调节刻度盘145,将来自该送苗量调节刻度盘145的信号输入控制部,从而能够修改并变更所述设定移动量。 
将来自所述田埂离合器杆传感器及秧苗减少传感器136的信号输入到控制部,在断开送苗离合器的传动时,或者在每两行中任何一方的秧苗减少传感器136检测到秧苗减少的情况时,控制部向秧苗移动量变更电动机输出而使秧苗移动量变更电动机返回到基于取苗量变更杆传感器的检测的基准位置。 
并且,将来自秧苗量传感器140的信号输入到控制部,控制部在秧苗量多且在秧苗量传感器140的位置有秧苗的时候将设定移动量修正小。 
并且,将来自前进后退变速杆传感器的信号输入到控制部,控制部在作业速度快时将设定移动量修正大。 
在借助于对应的两行的秧苗减少传感器136中的任一秧苗减少传感器136输入秧苗减少的信息时,控制部发送秧苗减少的警报,并不管秧苗移动量传感器137的检测如何,都向秧苗移动量变更电动机输出而使秧苗移动量变更电动机返回到基于取苗量变更杆传感器的检测的基准位置。 
另外,控制部可构成为:累计计算所有秧苗量传感器140从OFF变成ON的次数,并将该计算值双倍化来统计补充到秧苗载置台80的大概的坯苗数量。 
由此,作业者能够把握秧苗的使用数量,并且能够以秧苗的使用数量为基准计算出适当的坯苗的数量,因此,能够修正所述设定移动量而改变秧苗移送量。 
并且,即使在基于转向盘23的操作而使机身转弯的过程中,也构成为根据秧苗移动量传感器137检测秧苗的移动量,因此,能够使送苗量更加适当。 
并且,可构成为:在秧苗量传感器140检测到的秧苗量多时,将中部耢100的仰角修改向前低后高侧,将所述秧苗插植部4的升降控制的控制敏感度修改向敏感侧。 
还可构成为:在秧苗量传感器140检测到的秧苗量多时,使取苗量变更杆134自动动作,进行使取苗量变多的修正。 
并且,可构成为:在借助于插植升降操作开关使秧苗插植部4成为非动作状态时, 在借助于前进后退变速杆传感器检测到将前进后退变速杆24操作到中立位置而使行驶停止的情况时,或者在由秧苗移动量传感器137检测到的秧苗的移动量极大时,不进行秧苗移动量传感器137对秧苗的移动量的检测。 
由此,防止了在向秧苗载置台80补充秧苗时误检测秧苗的移动量。 

Claims (8)

1.一种秧苗移植机,其中,经由升降连杆装置(3)在行驶车身(2)设有秧苗插植部(4),在该秧苗插植部(4)设置有:传动箱(77);载置秧苗的秧苗载置台(80);秧苗托架(81),该秧苗托架(81)沿左右方向设于该秧苗载置台(80)的下部;送苗装置(79),该送苗装置(79)将载置于秧苗载置台(80)的秧苗送出;以及导程凸轮(82a),该导程凸轮(82a)使秧苗载置台(80)左右移动,
所述秧苗移植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秧苗移植机设有连接所述秧苗载置台(80)和所述导程凸轮(82a)的连接机构(40),该连接机构(40)由形成有移动槽(43a)的上升引导件(43)和移动自如地设在该移动槽(43a)内的上升支承轴(46)构成,并且该上升支承轴(46)固定于秧苗载置台(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秧苗移植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槽(43a)形成为L字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秧苗移植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L字型的移动槽(43a)中,形成有使所述秧苗载置台(80)朝上下方向移动的上下移动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秧苗移植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传动箱(77)设有秧苗载置台支承框(123),该秧苗载置台支承框(123)将秧苗载置台(80)支承成左右移动自如,在该秧苗载置台支承框(123)设置有提升钩(48),该提升钩(48)保持使秧苗载置台(80)向上方移动了的状态,通过将设于所述秧苗载置台(80)的吊杆(89a)勾挂于该提升钩(48),从而保持使秧苗载置台(80)向上方移动了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秧苗移植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秧苗载置台支承框(123)设有左右提升钩(48、48),通过将该左右提升钩(48、48)分别勾挂于吊杆(89a)和使所述送苗装置(79)动作的送苗轴(89),从而保持使所述秧苗载置台(80)向上方移动了的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秧苗移植机,其特征在于,
吊臂(141)转动自如地安装于所述秧苗载置台支承框(123),借助于固定部件(143)能够在多个位置连结该吊臂(141)和吊钩(142),通过将该吊钩(142)勾挂于秧苗载置台(80)的吊杆(89a),从而保持使所述秧苗载置台(80)向上方移动了的状态,通过吊钩(142)相对于吊臂(141)进行位置变更,能够改变所述状态下的所述秧苗载置台(80)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秧苗移植机,其特征在于,
立臂(47)上下转动自如地设在所述秧苗载置台(80)的下部,当使该立臂(47)向下方转动时,立臂(47)与秧苗托架(81)接触而支承秧苗载置台(80),并且,当使该立臂(47)向上方转动时,立臂(47)收纳于秧苗载置台(80)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秧苗移植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立臂(47)的末端部设有由软质部件构成的盖(47a)。
CN 201110072560 2010-03-27 2011-03-24 秧苗移植机 Active CN1021977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73908 2010-03-27
JP2010073908A JP5505023B2 (ja) 2010-03-27 2010-03-27 苗移植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7731A CN102197731A (zh) 2011-09-28
CN102197731B true CN102197731B (zh) 2013-06-19

Family

ID=44658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072560 Active CN102197731B (zh) 2010-03-27 2011-03-24 秧苗移植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505023B2 (zh)
CN (1) CN102197731B (zh)
MY (1) MY160194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23367A (zh) * 2012-09-20 2012-12-19 莱恩农业装备有限公司 插秧机非独立动力供苗装置的纵向送苗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6253510B2 (ja) * 2014-05-22 2017-12-27 株式会社クボタ 苗植付装置
CN107018731B (zh) * 2015-09-16 2022-03-04 株式会社久保田 插秧机
WO2020134216A1 (zh) * 2018-12-26 2020-07-02 丰疆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在刹车时自动变速器回中立的智能高速插秧机及其应用
CN115735470A (zh) * 2022-11-30 2023-03-07 东珠生态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通道绿化带快速种植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3828A (zh) * 2007-02-28 2008-09-03 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苗移植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2674Y2 (zh) * 1978-12-19 1988-04-12
JPH01142614U (zh) * 1988-03-25 1989-09-29
JP4798345B2 (ja) * 2005-05-16 2011-10-19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複数条植えの苗移植機
JP4638809B2 (ja) * 2005-11-15 2011-02-23 株式会社クボタ 苗植付装置
JP2008154535A (ja) * 2006-12-25 2008-07-10 Iseki & Co Ltd 苗移植機
JP5217493B2 (ja) * 2008-02-26 2013-06-19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苗移植機
JP2011177050A (ja) * 2010-02-26 2011-09-15 Iseki & Co Ltd 苗移植機
JP2011244767A (ja) * 2010-05-28 2011-12-08 Iseki & Co Ltd 苗移植機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3828A (zh) * 2007-02-28 2008-09-03 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苗移植机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6-314293A 2006.11.14
JP特开2008-154535A 2008.07.10
JP特开2008-211970A 2008.09.18
JP特开2009-201377A 2009.09.10
JP特开2011-177050A 2011.09.15
JP特开2011-244767A 2011.12.08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505023B2 (ja) 2014-05-28
CN102197731A (zh) 2011-09-28
MY160194A (en) 2017-02-28
JP2011205908A (ja) 2011-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37921B2 (ja) 田植機
CN102197731B (zh) 秧苗移植机
CN103125185B (zh) 作业车辆
CN101926248B (zh) 作业机
JP4769282B2 (ja) 田植機
JP2013153665A (ja) 苗移植機
JP5493508B2 (ja) 農作業機
JP2017153390A (ja) 苗移植機
CN102027828B (zh) 秧苗移植机
JP5540510B2 (ja) 苗植機
JP2010172233A5 (zh)
JP2016119879A5 (zh)
JP5526568B2 (ja) 農作業機
JP4633424B2 (ja) 田植機
TWI584722B (zh) Seedling transplant machine
JP2010207144A5 (zh)
CN110313283A (zh) 作业车辆
JP2013176331A (ja) 苗移植機
JP6304414B2 (ja) 苗移植機
JP2018103681A (ja) 油圧ロボット
JP2009106202A5 (zh)
JP2017063798A (ja) 苗移植機
JP3452962B2 (ja) 乗用田植機の植付部
JP4438319B2 (ja) 乗用型田植機
JP2015123015A (ja) 苗移植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