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0162A - 图像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90162A
CN102190162A CN2011100430928A CN201110043092A CN102190162A CN 102190162 A CN102190162 A CN 102190162A CN 2011100430928 A CN2011100430928 A CN 2011100430928A CN 201110043092 A CN201110043092 A CN 201110043092A CN 102190162 A CN102190162 A CN 1021901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pe cell
main body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operating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4309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90162B (zh
Inventor
森敬贵
牧野允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901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01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901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01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6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 G03G15/167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at least one of the recording member or the transfer member being rotatable during the transfer
    • G03G15/1685Structure, details of the transfer member, e.g. chemical composi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G03G21/1623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6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 G03G21/1695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for paper transpor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16Transferring device, details
    • G03G2215/1604Main transfer electrode
    • G03G2215/1623Transfer bel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78Frame structures
    • G03G2221/1684Frame structures using extractable subframes, e.g. on rails or hing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78Frame structures
    • G03G2221/1687Frame structures using opening shell type machines, e.g. pivoting assembl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可以包含可拆除/可附接的带单元。在操作中,可以使用锁定机构将带单元紧固到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以防止外加的或意外的偏移和/或其他运动。锁定机构可以被定位在比转动枢轴和从动辊的旋转轴之间的中点更靠近转动枢轴。锁定机构的这个定位可以允许比较容易的附接和拆卸带单元。另外,锁定机构可以包含推压构件,该推压构件构造成在前后方向上使带单元的突出构件夹靠在该推压构件与接触表面之间。这降低带单元的弹性或蠕变变形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设备
相关申请的交互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0年2月17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0-032283的优先权,其内容通过引用全部结合在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的各方面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一些现有的图像形成设备可以包含:具有开口的主体;图像形成单元,该图像形成单元布置在主体中并且被构造成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带单元,该带单元在主体中可拆卸地附接在带单元面对图像形成单元的操作位置,并且被构造成可转动地保持环形带并馈送记录介质;和一对锁定机构,这对锁定机构布置在主体中并且被构造成通过向带单元施加推力而将带单元固定在操作位置。带单元被构造成从图像形成设备的外部沿着从主体的开口朝向操作位置的附接方向插入到操作位置。
在现有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带单元包含相对于附接方向布置在前侧的一对枢轴部。枢轴部沿环形带的宽度方向向外突出。环形带围绕驱动辊和从动辊,驱动辊和从动辊可转动地支撑在带单元相对于附接方向的前侧和后侧。从动辊的轴在环形带的宽度方向上向外突出,并且轴的两端起一对接合突出部的作用。
此外,现有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还可以包含一对枢轴支撑部。当带单元附接于主体时,枢轴支撑部被构造成接合带单元的枢轴部以便支撑带单元,使得带单元能够绕着垂直于附接方向的水平枢转轴线枢轴转动。
现有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各个锁定机构被构造成当带单元在附接期间绕着枢转轴线枢轴转动时接触相应的一个接合突出部,以便向环形带施加张力并且将带单元固定在操作位置。
在现有的图像形成设备中,为了将带单元附接到主体,使用者握住带单元的在附接方向上的后侧(在该侧,指接合部布置为靠近从动辊)并且通过开口将带单元的前侧插入到主体中。在使带单元的枢轴部与主体的枢轴支撑部接合之后,使用者向下按压带单元的后侧(指接合部),引起带单元绕着枢转轴线转动。在这时,锁定机构接触各个接合突出部以便向其施加推力,并且使用者克服锁定机构的推力向下按压带单元。
在现有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如上所述,每个锁定机构向相应的接合突出部(例如,从动辊轴的每个端部)施加推力的位置与枢轴线之间的距离大致等于使用者将带单元向操作位置按压的按压位置(靠近从动辊的指接合部)与枢转轴线之间的距离。从而,当使用者按压带单元时,使用者更容易感受到锁定机构的推力,从而需要以更大的力向下按压带单元以克服该推力。此外,通过锁定机构施加到环形带上的张力会导致很大的力被置于带单元上。类似地,为了拆除带单元,使用者会需要用很大的力将带单元抬起。
发明内容
本公开内容的各方面可以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在该图像形成设备中,带单元可以容易地被附接或拆除(例如,不需要使用者施加很大的力)。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可以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具有开口;图像形成单元,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布置在主体中并且具有图像载体,所述图像形成单元构造用来在所述图像载体上形成图像;带单元,所述带单元在所述主体中可拆卸地附接在所述带单元面对所述图像形成单元的操作位置。带单元包含:第一辊,所述第一辊布置在带单元的第一端;第二辊,所述第二辊布置在带单元的第二端;环形带,所述环形带在所述第一辊和第二辊之间延伸;和枢轴部,所述枢轴部布置在所述第一端。图像形成设备进一步包含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一接合部,所述第一固定机构构造用来将带单元固定在操作位置;所述第一接合部构造用来接合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并且接受来自所述第一固定机构的推力,使得带单元被固定在操作位置。第一接合部布置在所述第二辊的转轴和枢轴部之间。主体进一步包含枢轴支撑部,所述枢轴支撑部构造用来支撑所述枢轴部,使得带单元绕着沿枢轴部布置的枢转轴线枢轴转动。第一固定机构可以构造用来在带单元绕着枢转轴线枢轴转动时通过向第一接合部施加推力而将带单元固定在操作位置。
在本公开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在附接带单元期间,第一固定机构在向第一接合部分施加推力的同时接触第一接合部,并且将带单元固定在操作位置。从而,带单元可以被准确地定位在操作位置。在本公开内容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第一接合部布置在第二辊的转轴和枢轴部之间。从而,第一固定机构向接合部施加推力的位置与枢转轴线之间的距离变得小于使用者将带单元压到操作位置的按压位置与枢转轴线之间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者能够以相对小的力按压带单元。结果,与现有的图像形成设备相比,例如当使用者尝试将带单元附接在操作位置时,本公开内容的图像形成设备可以大大地降低第一固定机构的推力对使用者的影响。本公开内容的图像形成设备可以进一步地降低将带单元附接在操作位置所需要的按压力。类似地,本公开内容的图像形成设备可以降低在拆除带单元时使用者向上拉动带单元所需要的力。
从而,本公开的图像形成设备可以便于带单元的附接和拆除。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可以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具有开口;图像形成单元,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布置在所述主体中并且被构造成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带单元,所述带单元在主体中可拆卸地附接在带单元面对图像形成单元的操作位置,带单元包含环形带并且被构造成可转动地保持环形带,以便馈送记录介质;和第一锁定机构,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布置在所述主体中,所述第一锁定机构被构造成通过对所述带单元施加推力而将所述带单元固定在操作位置。带单元可以沿着附接方向附接在操作位置,在所述附接方向上,所述带单元从所述主体的外部通过所述开口朝向操作位置插入所述主体。带单元可以包含枢轴部和第一接合突出部,枢轴部相对于附接方向布置在前侧,第一接合突出部在环形带的宽度方向上向外突出。第一接合突出部可以布置在旋转轴和枢轴部之间,所述旋转轴相对于附接方向布置在后侧。主体可以包含枢轴支撑部,所述枢轴支撑部相对于附接方向布置在前侧,并且被构造成接合枢轴部并且绕着枢转轴线可枢轴转动地支撑所述带单元,其中所述枢转轴线是水平的并且垂直于附接方向。第一锁定机构构造可以用来在所述带单元绕着所述枢转轴线枢轴转动时通过向第一接合突出部施加推力而将带单元固定在操作位置。
在本公开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在附接带单元期间,第一锁定机构在向第一接合突出部施加推力的同时接触第一接合突出部,并且将带单元固定在操作位置。从而,带单元可以被准确定位在操作位置。使用者操作带单元的远离枢轴部的端部,以便将带单元附接在操作位置。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第一锁定机构的推力作用在带单元上,使用者需要施加一定程度的力以将带单元压到操作位置。然而,在本公开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第一接合突出部布置在相对于附接方向位于带单元后侧的旋转轴和枢轴部之间。从而,第一锁定机构向第一接合突出部施加推力的位置与枢转轴线之间的距离变得小于使用者将按带单元压到操作位置的按压位置与枢轴线之间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者能够以相对小的力按压带单元。结果,与现有的图像形成设备相比,例如当使用者尝试将带单元附接在操作位置时,本公开的图像形成设备可以大大降低第一锁定机构的推力对使用者的影响。本公开的图像形成设备可以进一步降低将带单元附接在操作位置所需要的按压力。类似地,本公开的图像形成设备可以降低在拆除带单元时使用者向上拉动带单元所需要的力。
从而,本公开的图像形成设备可以便于带单元的附接和拆除。
附图说明
本公开的说明性的方面将参照下列附图详细描述,在下列附图中,同样的元件被标以同样的标记,其中:
图1是示意地图释根据说明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剖视图;
图2是示意地图释图像形成单元附接到图像形成设备/从图像形成设备拆除的剖视图;
图3是示意地图释带单元附接到图像形成设备/从图像形成设备拆除的剖视图;
图4是图像形成设备的带单元和框架(在带单元固定在操作位置的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5是图释图像形成设备的带单元、框架和片状物供应单元(在带单元从框架拆卸的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6是图释图像形成设备的带单元、框架和片状物供应单元(在带单元没有接合在操作位置的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7是根据说明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锁定机构的立体图;
图8是图释图像形成设备的带单元、框架和片状物供应单元(在带单元被固定/接合在操作位置的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9是图像形成设备的锁定机构的侧视图;和
图10是图像形成设备的指接合部和片状物供应单元的实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说明性实施例。
在下文中,将说明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设备,例如打印机1是在记录介质上以光电成像的方式形成彩色图像的彩色激光打印机,记录介质例如是普通的和透明的片状物,下文称为记录片状物。
在图1中,图的右侧称为图像形成设备的前或前侧,图的左侧称为图像形成设备的后或后侧。当从前侧看图像形成设备时,左侧称为左或左侧,右侧称为右或右侧。每个图中显示的方向前、后、左、右、顶和底基于图1所示的方向标注。
下面将描述打印机1的总体结构。
如图1所示,打印机1可以包含大致矩形的或盒状的外壳3,在外壳3中布置有由多个构件组成的框架。例如,图5图释为框架下侧壁的左右侧壁3L和3R。组装到框架上的是片状物供应单元20、图像形成单元10、带单元30和定影单元80。图像形成单元10位于外壳3的中间部分。
外壳3的上表面包含输出盘5。输出盘5被构造成存储其上已经形成有图像的记录片状物,例如已经通过排出辊28,29排出的记录片状物,使得它们一个叠加在另一个上。外壳3的前侧包含前盖6,前盖6围绕其下端在图1所示的关闭位置和图2所示的开启位置之间枢轴转动,在开启位置,开口6A在外壳3的前侧露出。
如图2和3所示,图像形成单元10和带单元30被构造成可经由开口6A被非破坏地附接到框架和从框架拆除。外壳3和框架是主体的实例。在本实施例中,从主体的外部经由开口6A朝向主体内部的方向被称为附接方向D1(如图3所示)。在这种情况下,方向D1从外壳3的前侧(靠近前盖6)向外壳3的后侧(靠近定影单元80)延伸。相对于带单元30,方向D1从后侧(例如,最后被附接或插入的一侧)向前侧(例如,首先被附接或插入主体的一侧)延伸。
下面将描述打印机1的片状物供应单元20。
如图1所示,片状物供应单元20可以包含纸张供给盘21、拾取辊22、分离辊23A、分离垫23B、馈送辊24,25和套准辊26,27。
纸张供给盘21被构造用于存储一叠记录片状物并且布置在外壳3的下部。纸张供给盘21可以被非破坏地附接到外壳3的前部或从外壳3的前部拆除。拾取辊22可转动地布置在纸张供给盘21的前上部,并且被构造成拾取纸张供给盘21中的片状物并将它们朝图像形成单元10馈送。分离辊23A和分离垫23B被构造成分离由拾取辊22逐一拾取的片状物。在图1中通过粗双点划线表示的片状物馈送通道P的前侧U形转弯部分,馈送辊24,25布置在分离辊23A和分离垫23B的下游。馈送辊24,25还可以构造用于向图像形成单元10馈送通过分离辊23A和分离垫23B分离的片状物。套准辊26,27在片状物馈送通道P中布置在馈送辊24,25的下游侧并且构造用于接触记录片状物的前缘,纠正记录片状物的歪斜并且把它进一步向图像形成单元10馈送。
下面将描述打印机1的带单元30。
带单元30布置在纸张供给盘21和图像形成单元10之间。如图1、4和5所示,带单元30包含驱动辊31、从动辊32、环形带33、右框架30R(图4和5)、左框架30L(图4和5)和连接框架(未显示)。左右框架30L和30R对应于带单元主体的实例构造,左右框架30L和30R将驱动辊31和从动辊32可转动地支撑在它们的前后端并且在其宽度方向上将环形带33夹在中间。左右框架30L和30R的前端和后端分别是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实例。环形带33在驱动辊31和从动辊32之间延伸。左右框架30L和30R通过环形带33内的连接构件连接。
当驱动辊31与片状物供应单元20同步转动时,环形带33构造用于围绕驱动辊31和从动辊32旋转。环形带33的上表面大致水平地布置并且布置在图像形成单元10的直接下方。上表面被称为片状物馈送表面33A,片状物馈送表面33A沿着片状物馈送通道P馈送记录片状物,同时在图像形成单元10下方直接地接触记录片状物的反面。
如图1所示,转印辊73K,73Y,73M和73C在环形带33内部布置在驱动辊31和从动辊32之间。转印辊73K,73Y,73M和73C在它们从片状物馈送表面33A的背面接触环形带33的状态下通过右框架30R和左框架30L可转动地支撑。由于环形带33用导电橡胶制成,它由将被施加到转印辊73K,73Y,73M和73C的负电荷(电压)充电。从而,环形带33通过静电将记录片状物吸引到片状物馈送表面33A并且沿着片状物馈送通道P馈送记录片状物。
如图5所示,左框架30L的前侧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开口或孔38。在一个实例中,开口或孔38可以具有大致矩形的或长条形的形状。开口或孔38在其中接纳从动辊32的轴的左端部32A,使得左端部32A可在前后方向上滑动。压缩卷簧39布置在左框架30L前侧的壁部分和左端部32A之间。压缩卷簧39在与驱动辊31相反的方向(例如向前)上推动左端部32A。在一个或更多的配置(未显示)中,右框架30R还可以形成有开口或孔38,并且包含压缩卷簧39,如同左框架30L一样。类似地,右侧压缩卷簧39在与驱动辊31相反的方向上(例如向前)推动从动辊32的轴的右端部。结果,在驱动辊31和从动辊32之间延伸的方向上,张力被施加到环形带33。照此,孔或开口38和压缩卷簧39是张力施加机构的实例。
下面将描述打印机1的图像形成单元10。
图像形成单元10采用能够彩色打印的直接串联系统。图像形成单元10构造用于在记录片状物上形成图像。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单元10包含多个,例如四个处理盒70K,70Y,70M和70C,以及扫描单元60。任何数量的处理盒都可以被使用。扫描单元60在外壳3内部布置在顶部。处理盒70K,70Y,70M和70C分别容纳黑色调色剂(显影剂)、黄色调色剂、洋红调色剂和青色调色剂。处理盒70K,70Y,70M和70C布置成面对片状物馈送表面33A并且沿着片状物馈送通道P直线布置。处理盒70K,70Y,70M和70C安装在抽屉90中。
下面将描述扫描单元60。
扫描单元60包含激光源、多角镜、fθ透镜和反射镜。扫描单元60具有例如四个激光源,这四个激光源为黑色、黄色、洋红和青色四个颜色而设。基于图像数据,从每个激光源发出的激光束会通过多角镜偏转,经过fθ透镜并且通过反射镜弯折,而指向相应处理盒70K,70Y,70M和70C的各个感光鼓71的表面,在各个感光鼓71的表面上形成电潜像。
下面将继续参考图1描述处理盒70K,70Y,70M和70C。
处理盒70K,70Y,70M和70C在结构上相同,只是调色剂的颜色不同。因而,虽然下列描述基于处理盒70C,但结构和操作元件以及构造可以类似地或同等地适用于其他的处理盒70K,70Y和70M。
处理盒70C包含感光鼓71、充电装置72和调色剂盒74,这些都是已知的。
调色剂盒74包含调色剂腔74A、供给辊74B、显影辊74C和层厚调节片74D。调色剂腔74A构造用于存储调色剂。供给辊74B构造用于将调色剂腔74A中的调色剂供应到显影辊74C的表面。显影辊74C构造用于将从供给辊74B供应的调色剂供应到感光鼓71的表面。层厚调节片74D构造用于携带在显影辊71的表面上的调色剂调节到均匀的厚度。感光鼓71布置在经由环形带33的片状物馈送表面与转印辊73C相对的一侧。
下面将描述定影单元80。
定影单元80沿着片状物馈送通道P布置在处理盒70K,70Y,70M和70C下游。定影单元80包含加热辊81和压力辊82。加热辊81布置成使得它面对其上已经形成有图像的记录片状物的表面。加热辊81构造成与环形带33同步转动并且馈送记录片状物,同时加热转印到记录片状物上的调色剂。压力辊82定位成面对加热辊81并且被构造成在转动的同时朝加热辊81按压记录片状物。从而,定影单元80构造成在朝片状物馈送通道P的下游侧馈送记录片状物的同时,通过加热而将转印到记录片状物上的调色剂熔化并且将调色剂定影到记录片状物。如图1所示,片状物馈送通道P在定影单元80下游侧向上弯曲。排出辊28和29布置在输出盘5直接前方,输出盘5布置在片状物馈送通道P的端部。排出辊28和29构造成将在其上形成有图像的记录片状物排出到输出盘5。
在上述结构的打印机1中,图像形成在记录片状物上,如下所述。
当图像形成操作开始时,片状物供应单元20和带单元30运转以将记录片状物馈送到图像形成单元10、扫描单元60和处理盒70K,70Y,70M和70C。在这期间,转动的感光鼓71的表面通过各个充电装置72被均应地充正电,并且曝光于从扫描单元60发出的激光束之下。结果,基于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形成在感光鼓71的表面上。
在处理盒70K,70Y,70M和70C中的每一个中,当显影辊74C转动时,带正电荷的调色剂通过供给辊74B被供应到显影辊74C。调色剂供应到相应一个感光鼓71的表面。结果,形成在每个感光鼓71的表面上的静电潜像变得可见。用这样的方式,调色剂图像携带感光鼓71的表面上。
携带在感光鼓71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通过施加于转印辊73K,73Y,73M和73C的电压被转印到记录片状物上。当具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片状物被馈送到定影单元80时,定影单元80通过加热熔化调色剂,使得调色剂图像定影到记录片状物上成为图像。具有图像的记录片状物被排出到输出盘5,这完成用于图像形成的操作。
下面将描述用于向外壳3附接图像形成单元10和从外壳3拆除图像形成单元10的结构。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单元10(除扫描单元60外)安装在抽屉90中,抽屉90是顶部和底部开口的盒构件,具有前壁91和后壁93。前壁91和后壁93分别形成有把手91A和93A,把手91A和93A从前壁91和后壁93的上端向上突出。在一个构造中,当抽屉90附接于外壳3或从外壳3拆除时,把手91A和93A被使用者握住。
抽屉90可以具有通常已知的结构。抽屉90经过凸轮随动件安装在设置在框架上并且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已知的导轨构件(未显示)上。导轨构件中的每一个构造成具有在后端的倾斜导轨部和连接到倾斜导轨部并且朝前延伸的水平导轨部。当抽屉90一直插入到外壳3中(例如,向倾斜导轨部的后端)时,每个感光鼓71向下移动到面对相应一个转印辊73K、73Y、73M、73C的位置。从而,图像形成单元10定位为使得每个感光鼓71经由环形带33接触相应一个转印辊73K,73Y,73M,73C。在这样的位置(例如,当图像形成单元10一直插入外壳3时),图像形成单元10对带单元30施加向下的力。
如图2所示,当前盖6打开、把手91A被向前拉时,抽屉90沿着倾斜导轨部倾斜地向上移动并且感光鼓71与环形带33分离。当把手91A被进一步向前拉时,抽屉90沿着水平导轨部向前移动。从而,抽屉90和图像形成单元10通过带单元30和片状物供应单元20的上方并且通过开口6被拉出主体外。当抽屉90被完全拉出(例如,到导轨部的前端)时,每个调色剂盒74可以露出在开口6A外部。在该位置,每个调色剂盒74可以非破坏地附接到抽屉90或从抽屉90拆除。在抽屉90被拉出到外部的位置,抽屉90可以从外壳3拆除。
下面将描述用于将带单元30附接到主体的结构。
如图1所示,当带单元30在外壳3中面对图像形成单元10时,带单元30处于它的操作位置。在打印机1中,带单元30构造成通过沿如图3所示的附接方向D1将带单元30经开口6插入外壳3中而被设置在操作位置,并且通过将带单元30向外拉而从外壳3拆除。将带单元30附接于外壳3和从外壳3拆除的结构将描述如下。
如图4和5所示,带单元30包含把手30H,把手30H在前侧连接左右框架30L和30R。把手30H形成有指接合部37,指接合部37从前端向后凹陷并且竖直地开口。在一个实例中,每个指接合分37可以形成为具有允许手指从上方插入的尺寸。如图1和10的实施例所示,当带单元30被固定在操作位置时,把手30H的上表面与片状物供应单元20的上表面20A和片状物馈送表面33A齐平。
如图4所示,左右框架30L和30R包含枢轴部30A,枢轴部30A布置在每个左右框架30L和30R的后端(例如,朝在附接方向D1上的目标侧,在那里,附接方向D1从起始侧向目标侧延伸)。枢轴部30A彼此成对并且被布置在驱动辊31的旋转轴线上,从而在宽度方向或左右方向上将环形带33夹在它们之间。如图5所示,枢轴部30A可以具有沿着环形带33的宽度方向向外突出的柱状形状。更具体地说,在一些配置中,枢轴部30A的柱状形状可以由位于后侧的圆柱和位于前侧的矩形棱柱组成,所述圆柱和矩形棱柱在前后方向上结合的。
如图4所示,左右框架30L和30R进一步分别包含布置在它们后侧的接合突出部35A。接合突出部35A彼此成对,并且在一个以上的配置中位于枢轴部30A与中间位置或中点N1之间(例如,不包括枢轴部30A和中点N1的位置),中间位置或中点N1位于枢轴部30A和从动辊32的旋转轴线C1的中间。接合突出部35A在宽度方向上将环形带33夹在中间。如图5所示,接合突出部35A可以具有在环形带33的宽度方向上向外延伸的柱状形状。更具体地说,接合突出部35A可以具有柱(例如矩形的构件)和指向下的三棱柱竖直结合的形状。
如图4所示,左右框架30L和30R分别进一步包含布置在它们前侧的竖直定位突出部34A。竖直定位突出部34A彼此成对并且位于旋转轴线C1和中间位置N1之间。竖直定位突出部34A在宽度方向上将环形带33夹在中间。如图5所示,竖直定位突出部34A可以具有槽状并且在环形带33的宽度方向上向外突出。在一个实例中,突出部34a可以包含向上露出的通道(例如,如图5中细化的,通道在向上方向上露出)。突出部34a的槽还可以在宽度方向(例如图5中细化的左右方向)上露出。
如图4-8所示,作为主体的框架的下侧壁并且构造成在宽度方向上将带单元30夹在中间的左右侧壁3L和3R可以包含彼此成对的枢轴支撑部3A、彼此成对的左右锁定机构40(作为固定机构的一个实例)、左右彼此成对的前后方向定位表面3E和彼此成对的竖直定位表面3F。由于左右侧壁3L和3R在结构上可以彼此相同,下列描述基于左侧壁3L。
如图5所示,枢轴支撑部3A在侧壁3L的后端向后凹陷,如图6所示,当带单元30附接于主体时,带单元30的枢轴部30A被插入枢轴支撑部3A中并且与枢轴支撑部3A接合。具体地说,枢轴支撑部3A以枢轴支撑部3A的凹部夹着枢轴部30A的圆柱的顶和底的方式接合枢轴部30A。从而,枢轴支撑部3A构造成支撑带单元30,使得带单元30绕着枢轴部30A的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枢转轴线S1(图3和4中所示)枢轴转动。图8图释带单元30已经绕着枢转轴线S1枢轴转动到操作位置枢轴。在这种状态下,枢轴支撑部3A和枢轴部30A在带单元30的后端维持带单元30的竖直位置。
如图7所示,锁定机构40实质上为L形并且包含轴孔部40A、被动部40B和操作部40C。轴孔部40A通过支撑轴3G可转动地支撑,支撑轴3G在宽度方向上从侧壁3L向外突出。被动部40B从轴孔部40A向前延伸,同时操作部40C从轴孔部40A向上延伸。
另外,设置布置在被动部40B和侧壁3L之间的压缩卷簧49和止动部3H。压缩卷簧49构造成向下按压被动部40B。止动部3H构造成限制被动部40B绕着支撑轴3G转动的范围。
如图7和9所示,操作部40C的上部包含向前突出的弯曲部40D和临时保持部41,临时保持部41是在弯曲部40D的上部向后倾斜的表面。
如图5所示,前后方向定位表面3E是由向下弯曲侧壁3L的上端表面形成的垂直面。前后方向定位表面3E面向后并且布置为与锁定机构40的操作部40C的弯曲部40D相对。前后方向定位表面3E是根据此处描述的方面的接触表面的实例。随着带单元30被拆除,由于压缩卷簧49的按压力,锁定机构40的操作部40C绕着支撑轴3G向前枢轴转动,并且移动靠近前后方向定位表面3E。在这时,临时保持部41和前后方向定位表面3E之间的距离小于接合突出部35A的最大宽度(例如矩形或柱形部分的宽度)。
当带单元30绕着枢转轴线S1枢轴转动时,如图6和7所示,接合突出部35A接触临时保持部41。通过适当地设置压缩卷簧49的按压力,即使当带单元30的重量经由接合突出部35A作用在临时保持部41上时,操作部40C和前后方向定位表面3E之间的距离也不加宽。
当使用者在图6显示的状态下从上方按压把手30H时,指向下的接合突出部35A的三棱柱部分插入操作部40C和前后方向定位表面3E之间,使得其间的距离加宽,如图8和9所示,同时使得锁定机构40克服压缩卷簧49的推力绕着支撑轴3G向后枢轴转动(例如,图8和9中显示的逆时针方向的取向)。接合突出部35A具有矩形或柱形部分,该部分的前后表面在前后方向上是竖直的。矩形或柱形部分的前后表面接触弯曲部40D和前后方向定位表面3E,然而,弯曲部40D和前后方向定位表面3E不限制接合突出部35A的竖直位置。如图4和9所示,前后方向定位表面3E接触和紧固接合突出部35A,接合突出部35A接受来自锁定机构40的操作部40C的弯曲部40D的压缩卷簧49的推力F1。例如,接合突出部35A被夹在弯曲部40D和前后方向定位表面3E之间并且直接紧固在弯曲部40D和前后方向定位表面3E之间。结果,带单元30在前后方向上被定位。
如图5所示,竖直定位表面3F是在侧壁3L的前侧从上端表面阶梯下降的水平表面。如图8所示,当带单元30绕着枢转轴线S1枢轴转动到操作位置时,竖直定位表面3F接触并支撑竖直定位突出部34A。从而,带单元30通过竖直定位表面3F和定位突出部34A之间的接触而在前侧被竖直对齐。
在上述构造的打印机1中,为了将带单元30附接到主体,如图3和5所示,使用者在前侧(在那里,把手30H设置在从动辊32附近)握住带单元30,通过开口6A将带单元30(首先是后侧)沿着附接方向D1插入主体,并且使枢轴部30A与枢轴支撑部3A接合。如图6所示,通过枢轴部30A与枢轴支撑部3A的接合,带单元30通过它的自重而下降,并且接合突出部35A接触临时保持部41和前后方向定位表面3E。在这时,带单元30临时停止(例如,带单元30的定位是临时稳定的),它的前侧被抬起,如图6所示。
随后,当使用者改变他或她在带单元30上的抓握以便从上方向下按压把手30H时,带单元30绕着枢转轴线S1枢轴转动到操作位置。在这时,锁定机构40的弯曲部40D在对接触接合突出部35A施加推力F1的同时接触接合突出部35A,以便在前后方向上定位并紧固带单元30。同时,枢轴支撑部3A、枢轴部30A、竖直定位突出部34A和竖直定位表面3F维持竖直位置和带单元30的对准。结果,带单元30可以被精确地固定到操作位置。
带单元30可以通过颠倒上述过程而从主体拆除。例如为了拆除带单元30,带单元30可以通过将手指插入指接合部37中的一个并且抬起带单元30的前侧(把手30H)而容易地被提起。
在上述构造的打印机1中,接合突出部35A相对于环形带33布置在位于附接方向D1的起始侧的旋转轴C1和枢轴部30A之间(例如不包括旋转轴C1和枢轴部30A所在的位置)。如图4所示,锁定机构40对接合突出部35A施加推力F1的位置与枢转轴线S1之间的距离L1小于使用者将带单元30按压到操作位置的按压定位/位置(例如把手30H)与枢转轴线S1之间的距离L2。当距离L1小于距离L2时,使用者可以相对小的力按压把手30H。特别地,当接合突出部35A布置为更靠近枢轴部30A(而不是中间位置N1)时,距离L1变得更小于距离L2。结果,与现有技术的打印机相比,例如,当使用者尝试将带单元30附接在操作位置时,打印机1可以大大地降低锁定机构40的推力F1对使用者的影响。打印机1的构造可以进一步地显著降低将带单元30向下按压到操作位置所需的按压力。类似地,当拆除带单元30时,打印机1可以大大地降低使用者向上拉带单元30所需的力。
从而,本实施例的打印机1可以便于带单元30的附接和拆除。
在打印机1中,当带单元30被附接时,如图5所示,在带单元30绕着枢转轴线S1枢轴转动到操作位置之前,带单元30可以临时被保持在临时保持部41。从而,使用者能够较好地改变他或她的在带单元30上的抓握,例如,从容易握住带单元30以便附接的位置,(例如使用把手30H)变到容易向操作位置按压带单元30的位置(例如使用指接合部37)。此外,当带单元30从临时停止位置向操作位置枢轴转动时,使用者可以接收到表示和确定带单元30处于操作位置的物理反馈,例如卡搭声。结果,可以改善用于带单元30的附接操作的容易程度。
在其他的系统中,带单元30的拆除典型地涉及使用者将他/她的手通过开口6A插入主体内部的狭窄空间以在抬起带单元30前端的同时拆除带单元30。使用此处描述的构造,带单元30可以至少临时地被保持部41保持,带单元30的前端如图6所示那样被抬起。随着带单元30的前端被抬起,使用者可以较好地改变他或她在带单元30上的抓握,以便更容易地拆除。从而,可以改善用于拆除带单元30的操作的容易程度。
此外,当片状物供应单元20被固定到打印机1的主体中时,与带单元30和片状物供应单元20都被可拆卸地附接到所述主体的构造相比,记录片状物可以更稳定地被供应到带单元30。
然而,如果片状物供应单元20在靠近前盖6的一侧,也就是主体的前侧被固定为邻近带单元30,当带单元30被拆除时,从开口6A难以看见带单元30或者难以将手插入以抓握带单元30。然而,在打印机1中,如图10所示,尽管片状物供应单元20被布置在最前侧,把手30H的上表面和片状物馈送表面33A与片状物供应单元20的上表面20A齐平,并且片状物供应单元20不妨碍从开口6A的正常视觉。从而,带单元30可以容易地从开口6A被看到,使得使用者可以容易地将他/她的手插入。结果,改善用于拆除带单元30的的操作的容易程度。
另外,如图10所示,打印机1通过形成指接合部37而取消从带单元30向上突出的任何物体.从而,当图像形成单元10通过开口6A被向外拉时,因为指接合部37是凹陷的,带单元30可以不挡道。此外,因为带单元30不包含任何向上突出的需要额外竖直空隙的障碍物,开口6A可以竖直地变窄。此外,当带单元30从主体拆除时,使用者可将他/她的手指插入其中一个指接合部37以抬起带单元30。带单元30的把手30H还可以使用指接合部37被容易地抬起,而不管片状物供应部20的前侧是否布置在带单元30之前。从而可以减少或消除对拆除期间的操作的容易程度的干扰。
在打印机1中,左右锁定机构40同等地分别对左右接合突出部35A施加向前推力F1。接受推力F1的左右接合突出部35A接触并且停止在侧壁3L和3R的左右前后方向定位表面3E处。接合突出部35A中的每一个被直接夹在锁定机构40和前后方向定位表面3E之间并且紧固在锁定机构40和前后方向定位表面3E之间。从而带单元30被固定在操作位置。结果,带单元30可以被精确地固定到位。这个结构可以降低带单元30由相对于水平表面转动而引起的水平移位。利用上述结构,锁定机构40的推力F1可以作为压缩负载被施加到接合突出部35A。从而,与锁定机构40的推力F1在接合突出部35A被接受并且设置在左右框架30R,30L上的定位部接触侧壁3R,3L并停止在侧壁3R,3L处的构造相比,这个结构可以使推力F1对左右框架30L和30R的影响最小。从而,由锁定机构40的推力F1引起带单元30(例如左框架30L和右框架30R)的弹性变形和蠕变变形的可能性可以被最小化或者消除。
根据另一个方面,在打印机1中,带单元30在每侧包含开口或孔38和压缩卷簧39,压缩卷簧39起向环形带33施加张力的机构的作用。与现有技术的打印机相比,不需提供具有向带施加张力的机构的锁定机构40。因而,打印机1具有定位锁定机构40的高度灵活性。结果锁定机构40可以位于更有效的位置。
在带单元30可以固定在操作位置的结构中,锁定机构40可以在任何方向上推动接合突出部35A。
在上述说明性的实施例中,本公开适用于直接串联式图像形成设备,但并不局限于直接串联式图像形成设备。
上述说明性的实施例显示设置有发射激光束的扫描单元60的图像形成设备,但是不局限于该图像形成设备。扫描单元60可以替换为使用LED阵列的曝光装置。
上述说明性的实施例显示,但是不局限于,把手30H的上表面和片状物馈送表面33A与片状物供应单元20的上表面20A齐平。如果需要,把手30H的上表面和片状物馈送表面33A可以比片状物供应单元20的上表面20A高。
在上述说明性的实施例中,带单元30构造用于馈送记录介质。然而,本公开不局限于这种带单元。本公开可以应用于形成在带上的显影剂图像被转印到记录片状物上的中间转印型的带单元。带单元可以包含各种各样的带单元类型,包含传送记录介质的带单元和向记录介质传送显影剂图像的带单元。
尽管此处已经详细描述本公开的说明性实施例和变化例的实例,本公开的范围不限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各种的变化例可以在不背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作出。从而,此处公开的实施例和变化例的实例仅仅是说明性的。应该理解,本公开的范围不是要受限于此,而是通过随后的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19)

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具有开口;
图像形成单元,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布置在所述主体中并且具有图像载体,所述图像形成单元构造用来在所述图像载体上形成图像;
带单元,所述带单元在所述主体中可拆卸地附接在所述带单元面对所述图像形成单元的操作位置,所述带单元包含:
第一辊,所述第一辊布置在所述带单元的第一端,
第二辊,所述第二辊布置在所述带单元的第二端,
环形带,所述环形带在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之间延伸,和
枢轴部,所述枢轴部布置在所述第一端;
第一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构造用来将所述带单元固定在所述操作位置;和
第一接合部,所述第一接合部构造用来接合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并且接受来自所述第一固定机构的推力,使得所述带单元被固定在所述操作位置,其中所述第一接合部布置在所述第二辊的旋转轴和所述枢轴部之间,
其中,所述主体进一步包含枢轴支撑部,所述枢轴支撑部构造用来支撑所述枢轴部,使得所述带单元绕着沿所述枢轴部布置的枢转轴线枢轴转动,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机构构造用来在所述带单元绕着所述枢转轴线枢轴转动时通过向所述第一接合部施加推力而将所述带单元固定在所述操作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含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并且所述带单元包含所述第一接合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合部从所述带单元突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环形带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一接合部从所述带单元突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合部布置为到所述枢轴部分的距离比到所述枢轴部与所述旋转轴之间中点的距离更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含保持部,所述保持部构造成在所述带单元绕着所述枢转轴线枢轴转动时接触所述第一接合部,并且至少临时地将所述带单元保持在除所述操作位置以外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主体进一步包含片状物供应部,所述片状物供应部邻接所述带单元,其中所述片状物供应部在所述主体的对应于所述开口的一侧被固定到所述主体,并且构造用来将记录介质馈送到所述带单元,以及
其中所述带单元的上表面与所述片状物供应部的上表面齐平或高于所述片状物供应部的上表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在经过所述带单元和所述片状物供应部的上方的同时可通过所述开口从所述主体拆除,并且
其中,所述带单元在所述主体中的邻接所述片状物供应部的一侧包含凹陷的指接合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主体包含框架,所述框架构造用来将所述带单元支撑在所述操作位置,
其中所述框架包含接触表面,所述接触表面面对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并且构造用来接触并且紧固所述第一接合部,和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和所述接触表面被构造成通过直接将所述第一接合部夹在该第一固定机构和该接触表面之间而将所述带单元固定在所述操作位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地包括第二接合部和第二固定机构,
其中所述环形带在宽度方向上布置在所述第一接合部与所述第二接合部之间,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和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布置在接合所述第一接合部和所述第二接合部的位置。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带单元的第一辊是驱动辊,并且所述带单元的第二辊是从动辊,以及
其中所述带单元进一步包含:
带单元主体;和
推压构件,所述推压构件被构造成通过在远离所述驱动辊的方向上推压所述从动辊而对所述环形带施加张力,其中所述环形带绕着所述驱动辊和所述从动辊。
12.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具有开口;
图像形成单元,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布置在所述主体中并且被构造成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
带单元,所述带单元在所述主体中可拆卸地附接在所述带单元面对所述图像形成单元的操作位置,所述带单元包含环形带并且被构造成可转动地保持所述环形带,以便馈送所述记录介质;和
第一锁定机构,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布置在所述主体中,所述第一锁定机构被构造成通过对所述带单元施加推力而将所述带单元固定在所述操作位置,
其中,所述带单元沿着附接方向附接在所述操作位置,在所述附接方向上,所述带单元从所述主体的外部通过所述开口朝向所述操作位置插入所述主体,
其中所述带单元包含枢轴部和第一接合突出部,所述枢轴部相对于所述附接方向布置在前侧,并且所述第一接合突出部在所述环形带的宽度方向上向外突出,
其中所述第一接合突出部布置在旋转轴和所述枢轴部之间,所述旋转轴相对于所述附接方向布置在后侧,
其中所述主体包含枢轴支撑部,所述枢轴支撑部相对于所述附接方向布置在所述前侧,并且被构造成接合所述枢轴部并且可绕着枢转轴线枢轴转动地支撑所述带单元,其中所述枢转轴线是水平的并且垂直于所述附接方向,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锁定机构构造用来在所述带单元绕着所述枢转轴线枢轴转动时通过向所述第一接合突出部施加推力而将所述带单元固定在所述操作位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合突出部布置为到所述枢轴部分的距离比到所述枢轴部与所述旋转轴之间中点的距离更近。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包含保持部,所述保持部构造成在所述带单元绕着所述枢转轴线枢轴转动时接触所述第一接合突出部,并且至少临时地将所述带单元保持在除所述操作位置以外的位置。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主体进一步包含片状物供应部,所述片状物供应部邻接所述带单元,其中所述片状物供应部被固定在所述主体的对应于所述开口的一侧,并且构造用来将记录介质馈送到所述带单元,以及
其中所述带单元的上表面与所述片状物供应部的上表面齐平或高于所述片状物供应部的上表面。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在经过所述带单元和所述片状物供应部的上方的同时可通过所述开口从所述主体拆除,并且
其中,所述带单元在所述主体中的邻接所述片状物供应部的一侧包含凹陷的指接合部。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主体包含框架,所述框架被固定到位并且被构造成将所述带单元支撑在所述操作位置,
其中所述框架包含接触表面,所述接触表面面对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并且构造用来接触并且紧固所述第一接合突出部,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和所述接触表面被构造成通过直接将所述第一接合突出部夹在该第一锁定机构和该接触表面之间而将所述带单元固定在所述操作位置。
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地包括第二接合突出部和第二锁定机构,
其中所述环形带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布置在所述第一接合突出部与所述第二接合突出部之间,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布置在接合所述第一接合突出部和第二接合突出部的位置。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单元包含:
带单元主体;
驱动辊,所述驱动辊可转动地布置在所述带单元主体的相对于所述附接方向的前侧;
从动辊,所述从动辊可转动地布置在所述带单元主体的相对于所述附接方向的后侧,其中所述环形带绕着所述驱动辊和所述从动辊;以及
张力施加机构,所述张力施加机构布置在所述带单元主体和所述从动辊之间,所述张力施加机构被构造成在远离所述驱动辊的方向上推动所述从动辊。
CN201110043092.8A 2010-02-17 2011-02-16 图像形成设备 Active CN1021901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32283A JP5381787B2 (ja) 2010-02-17 2010-02-17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32283 2010-02-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0162A true CN102190162A (zh) 2011-09-21
CN102190162B CN102190162B (zh) 2015-06-03

Family

ID=44369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43092.8A Active CN102190162B (zh) 2010-02-17 2011-02-16 图像形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577253B2 (zh)
JP (1) JP5381787B2 (zh)
CN (1) CN10219016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83964A (zh) * 2014-08-29 2016-03-09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片材存放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7608191A (zh) * 2016-07-12 2018-01-19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94159B2 (ja) * 2012-01-25 2015-10-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899969B2 (ja) * 2012-01-31 2016-04-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559922B2 (ja) * 2012-11-26 2014-07-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ユニット集合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157381A (ja) * 2012-11-26 2014-08-28 Sharp Corp ユニット集合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738953B2 (ja) * 2012-11-26 2015-06-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112841B2 (ja) * 2012-11-29 2017-04-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40147167A1 (en) * 2012-11-29 2014-05-2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205959B2 (ja) * 2013-08-02 2017-10-0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379745B2 (ja) * 2014-07-01 2018-08-2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105467805B (zh) 2014-09-30 2020-09-08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JP6390316B2 (ja) * 2014-09-30 2018-09-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10766723B2 (en) * 2017-03-29 2020-09-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31003A1 (en) * 2006-03-29 2007-10-04 Oki Data Corporation Belt unit installed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installing/removing belt unit
JP2008145502A (ja) * 2006-12-06 2008-06-26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38516B2 (ja) * 1997-02-10 2006-01-2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光走査部構成部品の取付構造
JP2001109358A (ja) * 1999-10-08 2001-04-20 Toshiba Tec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318003A (ja) * 2003-04-21 2004-11-11 Canon Inc 中間転写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0544191B1 (ko) * 2003-07-05 2006-01-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감광유닛 및 전사유닛 교환 시스템 및 그 교환 시스템을가진 인쇄기
JP4581913B2 (ja) * 2005-08-25 2010-11-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57953A (ja) * 2005-08-25 2007-03-08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671116B2 (ja) * 2005-09-02 2011-04-1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684836B2 (ja) * 2005-09-30 2011-05-18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形成装置
JP4761131B2 (ja) * 2005-12-26 2011-08-3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103821B2 (ja) * 2006-08-11 2012-12-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697154B2 (ja) 2007-02-22 2011-06-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586853B2 (ja) * 2008-01-29 2010-11-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715858B2 (ja) * 2008-03-26 2011-07-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02590A (ja) * 2008-06-19 2010-01-07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31003A1 (en) * 2006-03-29 2007-10-04 Oki Data Corporation Belt unit installed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installing/removing belt unit
JP2008145502A (ja) * 2006-12-06 2008-06-26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83964A (zh) * 2014-08-29 2016-03-09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片材存放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US9630789B2 (en) 2014-08-29 2017-04-2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heet storage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5383964B (zh) * 2014-08-29 2017-08-25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片材存放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7608191A (zh) * 2016-07-12 2018-01-19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577253B2 (en) 2013-11-05
US20110200355A1 (en) 2011-08-18
JP5381787B2 (ja) 2014-01-08
CN102190162B (zh) 2015-06-03
JP2011170022A (ja) 2011-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0162A (zh) 图像形成设备
US838010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photosensitive member unit that moves between an outer position and an operational position
JP5100787B2 (ja) 樹脂フレームの成型方法
KR100890222B1 (ko) 전자 사진 화상 형성 장치
US778322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3853023B (zh) 成像装置
KR100910692B1 (ko) 전자사진 컬러 화상 형성 장치, 프로세스 카트리지 및 전자사진 화상 형성 장치용 이동 부재
CN100510983C (zh) 记录介质传送装置、成像设备与盒
US805059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 mechanism for reliably mounting a process unit
CN102442561B (zh) 输纸装置和包括该输纸装置的成像设备
US20110262173A1 (en) Image Formation Device
JP632002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943880A (zh) 感光构件盒、显影剂盒以及处理盒
CN101840192A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102890438A (zh) 图像形成设备
US7826768B2 (en)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CN102193373A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20090214245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98690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0480881C (zh) 成像装置
US931076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improved feeling when opening cover
US915212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910406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6019906A (zh) 图像形成设备
JP476116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