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70507B - 图像扫描装置、图像扫描方法和图像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图像扫描装置、图像扫描方法和图像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70507B
CN102170507B CN201110049178.1A CN201110049178A CN102170507B CN 102170507 B CN102170507 B CN 102170507B CN 201110049178 A CN201110049178 A CN 201110049178A CN 102170507 B CN102170507 B CN 1021705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anning
multiplying power
original copy
image
sc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4917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70507A (zh
Inventor
今泉祥二
铃木贵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1705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705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705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705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203Simultaneous scanning of two or more separate pictures, e.g. two sides of the same she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0402Scanning different formats; Scanning with different densities of dots per unit length, e.g. different numbers of dots per inch (dpi); Conversion of scanning standa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87Composing, repositioning or otherwise geometrically modifying originals
    • H04N1/393Enlarging or reduc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图像扫描装置包括:在第一扫描位置处扫描被传送原稿的正面以获得第一扫描图像的第一扫描仪;在第二扫描位置处扫描被传送原稿的背面以获得第二扫描图像的第二扫描仪;以高于第一扫描位置处的传送速度的速度在第二扫描位置处传送原稿的送稿器;扫描形式设置单元,将通过一次传送扫描原稿的单面的单面扫描或者通过一次传送扫描原稿的双面的双面扫面作为原稿的扫描形式;设置倍率获得单元,获取设置倍率;传送速度控制单元,确定送稿器的传送速度,使得当设置单面扫描时在第一扫描图像处在与原稿传送方向对应的第一方向上的扫描倍率达到设置倍率,并且当设置双面扫描时在第二扫描图像处在第一方向上的扫描倍率达到设置倍率;电子可变比率倍率单元。

Description

图像扫描装置、图像扫描方法和图像形成设备
相关申请的参考
本申请基于2010年2月25日提交到日本专利局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0-040620号,其全部内容通过参考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通过一次传送扫描原稿的双面的双面扫描功能的诸如数字复印机、传真机和扫描仪的图像扫描装置,以及图像扫描方法、图像形成设备和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通常已知被用作复印机等的图像扫描装置执行所谓的“速读”,即,扫描原稿上的图像,通过诸如,CCD(电荷耦合器件)的传感器使扫描位置固定,并且通过自动读稿器一次一页地将原稿输送到稿台玻璃上,并且在扫描位置处读出从原稿反射的光。还已知具有两个传感器(诸如,CCD、CIS(接触式图像传感器))的“双面扫描”类型,其被设置成例如如在日本特许公开专利公开第2006-115134号中披露的、通过一次传送而扫描原稿的正面和背面以改善生产输出。
图24是描述能够双面扫描的图像扫描装置的一般配置的示意图。
参考图24,建立传送路径1220,通过该传送路径在图像扫描装置内传送原稿。设置多个传送辊以通过传送路径运载原稿。
特别地,在传送路径的原稿传送方向上从上游侧顺序地设置读取辊对1119、读取排出辊对1121、以及排纸辊对1123。CCD1120的扫描位置Q1位于读取辊对1119和读取排出辊对1121之间。CIS1129的扫描位置Q2位于读取排出辊对1121和排纸辊对1123之间。
通过传送路径1220运载的原稿具有由扫描位置Q1处的CCD1120扫描的表面(正面)和由扫描位置Q2处的CIS1129扫描的原稿的后表面(背面)。从而,通过一次传送扫描原稿的正面和背面来执行双面扫描。
为了防止在通过扫描位置时原稿松弛,执行速读的图像扫描装置通常将通过位于扫描位置的下游的传送辊的原稿传送速度设置为高于(快于)通过位于扫描位置的上游的传送辊的传送速度。
由于传送辊制造时的偏差、及由于使用导致的传送辊的磨损等,通过布置在扫描位置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的传送辊的传送速度不可能完全相互一致。为了防止由通过位于下游的传送辊的传送速度低于(慢于)通过位于上游的传送辊的传送速度导致的原稿的松弛,位于扫描位置的下游的传送辊的传送速度被设计成高于通过位于扫描位置的上游的传送辊的传送速度。
扫描位置处的原稿松弛导致扫描图像的分辨率降低(发生散焦)。
从而,在图24的图像扫描装置中,位于扫描位置Q1的下游的读取排出辊对1121的原稿传送速度高于位于CCD1120的扫描位置Q1的上游的读取辊对1119的传送速度。
从而,在扫描位置Q1不断地朝向下游侧拉伸原稿,由此可以防止原稿在扫描位置Q1处松弛。
而且,通过位于扫描位置Q2的下游的排出辊对1123的原稿传送速度被设置为高于通过位于CIS11129的扫描位置Q2的上游的读取排出辊对1121的原稿传送速度。从而,还在扫描位置Q2朝向下游不断地拉伸原稿来防止原稿在扫描位置Q2处松弛。
当通过位于传送路径的下游的传送辊的传送速度被设置为高于通过位于传送路径的上游的传送辊的传送速度时,CCD1120的扫描位置Q1处的原稿传送速度将不同于CIS1129的扫描位置P2处的原稿传送速度。结果,如果是双面扫描,则存在从CCD1120读出的原稿正面的扫描图像的倍率不同于从CIS1129读出的原稿背面的扫描图像的倍率的问题。
特别地,存在从原稿背面的扫描图像的副扫描方向上的倍率相对于从原稿背面的扫描图像的副扫描方向上的倍率变小。
前述日本特许公开专利公开第2006-115134号不考虑位于传送路径的下游侧的传送辊的原稿的原稿传送速度被设置为高于通过位于传送路径的上游侧的传送辊的传送速度的事实,并且不能解决由原稿在扫描位置处松弛导致的分辨率降低。
日本特许公开专利公开第2008-104165号披露了一种系统,该系统通过将通过位于下游侧的辊的传送速度增加为高于位于上游侧的辊的传送速度来校正副扫描方向上的倍率,并且修改原稿的正面和背面之间的主扫描方向上的扫描周期(每一行的扫描时间)。特别地,披露了使用脉冲发生器修改主扫描方向上的扫描周期的系统。
前述日本特许公开专利公开第2008-104165中披露的倍率校正系统在原稿扫描期间局部地修改主扫描方向上的扫描周期。从而,使定时控制变复杂,并且要求实现这种控制的特定硬件配置。
而且,存在图像质量降低的问题。由于每行的扫描周期被局部地修改,在切换扫描时间的区域中从原稿扫描的图像中产生密度偏差。
还已知另一种倍率校正系统,其将背面的扫描图像暂时存储在存储器中,并且对数据应用预定图像处理算法,以增加背面扫描图像的行数(膨胀处理)。
然而,该系统具有由于背面扫描图像的数据(其必须被再次读取以经受图像处理)被暂时存储在存储器中,所以用于高速图像读取的双面扫描的优点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考虑到以上,本发明的目标在于提供能够高速获取具有高图片质量和适当倍率的扫描图像的图像扫描装置、图像扫描方法、图像形成设备、以及记录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图像扫描装置包括:第一扫描仪,其在第一扫描位置处扫描被传送原稿的正面,以获得第一扫描图像;第二扫描仪,其在第二扫描位置扫描被传送原稿的背面,以获得第二扫描图像,第二扫描位置在原稿传送方向上被布置在所述第一扫描位置的下游;送稿器,其以高于第一扫描位置处的传送速度的速度在第二扫描位置处传送原稿;扫描形式设置单元,用于将通过一次传送扫描原稿的单面的单面扫描或者通过一次传送扫描原稿的双面的双面扫描设置为原稿扫描形式;设置倍率获得单元,用于获取设置倍率;传送速度控制单元,用于确定送稿器的传送速度,使得当设置单面扫描时,在第一扫描图像处与原稿传送方向对应的第一方向上的扫描倍率达到设置倍率,以及当设置双面扫描时,在第二扫描图像处第一方向上的扫描倍率达到设置倍率,以及电子可变比率倍率单元,对第一扫描图像执行电子抽取,使得当设置双面扫描时,在第一方向上第一扫描图像的扫描尺寸等于第二扫描图像的扫描尺寸。
优选地,在第一扫描仪处与对应于原稿传送方向的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的单行的扫描周期等于在第二扫描仪处第二方向上的单行的扫描周期。
特别地,送稿器至少包括:第一传送辊,其在原稿传送方向上布置在第一扫描位置的上游;以及第二传送辊,其在原稿传送方向上布置在第一扫描位置的下游。通过第二传送辊的原稿传送速度高于通过第一传送辊的原稿传送速度。
优选地,传送速度控制单元被配置成确定送稿器的传送速度,使得当设置双面扫描时,由于第一扫描仪的第一扫描位置和第二扫描仪的第二扫描位置之间的原稿传送速度的差异而导致改变的第二扫描图像的第一方向上的扫描倍率达到设置倍率。
优选地,原稿包括在与原稿传送方向对应的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不同的多种原稿。传送速度控制单元被配置成确定送稿器的传送速度,使得当设置双面扫描时,由于每个原稿的长度而导致改变的第二扫描图像的第一方向上的扫描倍率达到设置倍率。
优选地,原稿包括厚度不同的多种原稿。传送速度控制单元被配置成确定通过送稿器的传送速度,使得当设置双面扫描时,由于每个原稿的厚度而导致改变的第二扫描图像的第一方向上的扫描倍率达到设置倍率。
优选地,传送速度控制单元被配置成确定通过送稿器的传送速度,使得当设置单面扫描时,由于第一扫描仪处的机械差异变化而导致改变的第一扫描图像处的第一方向上的扫描倍率达到设置倍率,并且确定通过送稿器的传送速度,使得当设置双面扫描时,由于第一扫描仪的第一扫描位置和第二扫描仪的第二扫描位置之间的原稿传送速度的差异以及第二扫描仪处的机械差异而导致改变的第二扫描图像处的第一方向上的扫描倍率达到设置倍率。
特别地,第二扫描位置在原稿传送方向上布置在第一扫描位置的下游。送稿器传送原稿,使得第二扫描位置处的传送速度高于第一扫描位置处的传送速度。传送速度控制单元被配置成执行电子抽取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使得当设置所述双面扫描时,对于第一扫描图像在第一方向上的扫描倍率达到设置倍率。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相当于将由于第一扫描仪处的机械差异变化而导致改变的第一扫描图像处的第一方向上的扫描倍率与由于通过第一扫描仪的第一扫描位置和通过第二扫描仪的第二扫描位置之间的原稿传送速度的差异以及第二扫描仪处的机械差异变化而导致改变的第二扫描图像处的第一方向上的扫描倍率进行比较,并且基于比较的结果执行电子抽取。
优选地,第一扫描仪是CCD(电荷耦合器件)。第二扫描仪是CIS(接触式图像传感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图像扫描装置,以及能够打印出由图像扫描装置获取的图像的打印机。图像扫描装置包括:第一扫描仪,其在第一扫描位置处扫描被传送原稿的正面以获得第一扫描图像;第二扫描仪,其在第二扫描位置处扫描被传送原稿的背面以获得第二扫描图像,第二扫描位置在原稿传送方向上被布置在第一扫描位置的下游;送稿器,其以高于第一扫描位置处的传送速度的速度在第二扫描位置处传送原稿;扫描形式设置单元,用于通过一次传送扫描原稿的单面的单面扫描或者通过一次传送扫描原稿的双面的双面扫面作为原稿扫描形式;设置倍率获得单元,用于获取设置倍率;传送速度控制单元,用于确定送稿器的传送速度,使得当设置单面扫描时,在第一扫描图像处在与原稿传送方向对应的第一方向上的扫描倍率达到设置倍率,并且当设置双面扫描时,在第二扫描图像处在第一方向上的扫描倍率达到设置倍率,以及电子可变比率倍率单元,对第一扫描图像执行电子抽取,使得当设置双面扫描时,在第一方向上第一扫描图像的扫描尺寸等于第二扫描图像的扫描尺寸。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图像扫描方法是图像扫描装置的图像扫描方法,其中,图像扫描装置包括:第一扫描仪,其在第一扫描位置处扫描被传送原稿的正面以获得第一扫描图像;第二扫描仪,其在第二扫描位置处扫描被传送原稿的背面以获得第二扫描图像,第二扫描位置在原稿传送方向上被布置在第一扫描位置的下游;以及送稿器,其以高于第一扫描位置处的传送速度的速度在第二扫描位置处传送原稿。图像扫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受原稿的扫描形式是通过一次传送扫描原稿的单面的单面扫描还是通过一次传送扫描原稿的双面的双面扫描的设置的输入;获得设置倍率;以及确定送稿器的传送速度。确定送稿器的传送速度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确定送稿器的传送速度,使得当设置单面扫描时,在第一扫描图像处在与原稿传送方向对应的第一方向上的扫描倍率达到设置倍率;以及确定送稿器的传送速度,使得当设置双面扫描时,在第二扫描图像处的第一方向上的扫描倍率达到设置倍率。图像扫描方法还包括:对第一扫描图像执行电子抽取,使得当设置双面扫描时,在第一方向上第一扫描图像的扫描尺寸等于第二扫描图像的扫描尺寸。
优选地,第一扫描仪处与对应于原稿传送方向的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的单行的扫描周期等于第二扫描仪处第二方向上的单行的扫描周期。
特别地,送稿器至少包括:第一传送辊,其在原稿传送方向上布置在第一扫描位置的上游;以及第二传送辊,其在原稿传送方向上布置在第一扫描位置的下游。通过第二传送辊的原稿传送速度高于通过第一传送辊的原稿传送速度。
当结合附图时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标、特征、方面和优点从本发明的以下详细描述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作为图像扫描装置的MFP(多功能外围设备)的外观。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描述MFP的硬件配置的示意图。
图3是用于描述操作面板的配置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描述包括图像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原理图。
图5是用于描述ADF和扫描仪的功能配置的示意图。
图6是用于描述第一和第二图像处理单元的功能的示意图。
图7A和图7B是用于描述由传送辊之间的传送速度的差异而导致的副扫描倍率的偏差以及用于校正MFP处的偏差的校正系数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副扫描方向上的原稿长度和背面副扫描中的扫描倍率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图9是用于描述在A4L原稿的双面扫描中传送辊的传送速度和扫描图像的尺寸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10是用于描述计算机械差异校正系数β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用于描述与图10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2处的手动放置扫描相关的机械差异校正系数β的计算处理的示意图。
图12示出在图11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12扫描的测试图的扫描图像的示例。
图13是用于描述与图10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4处的ADF正面扫描相关的机械差异校正系数β的计算处理的示意图。
图14是用于描述与图10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6处的ADF背面扫描相关的机械差异校正系数β的计算处理的示意图。
图15示出在图14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32扫描的测试图的扫描图像的示例。
图16A、图16B和图16C是用于描述根据图10中所示的装载参数的设置处理的记录在ROM中的校正系数的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描述当在MFP处执行复制功能时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8是用于描述在图17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54处执行的倍率设置处理的流程图。
图19是用于描述根据原稿厚度的变化的正面扫描图像的正面副扫描中的扫描倍率的示意图。
图20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一修改的倍率设置处理的流程图。
图2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二修改的双面扫描中的倍率设置处理的流程图。
图2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二修改的用于描述电子抽取确定处理的示意图。
图23是用于描述正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1)与背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2)的比率的示意图。
图24是用于描述能够双面扫描的图像扫描装置的一般配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说明中,相同部件和元件具有所分配的相同参考字符。它们的名称和功能也相同。
[MFP总体配置]
以下将基于图1描述被确定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扫描装置的MFP1。
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MFP1是数字多功能机器,具有复制功能、扫描仪功能、传真功能等。
MFP1包括之后描述的操作面板10。操作面板10包括多个键11a、通过用户对相关键11a的操作接收多种指令的输入以及接受诸如字符或数字的数据输入的操作单元11、以及用于给用户提供指令菜单和/或与所获取图像相关的信息的显示的由液晶形成的显示器12。
MFP1包括光学扫描原稿以获得图像数据的扫描仪13,以及基于扫描图像在记录纸张上打印出图像的打印机14。
在MFP1的主体的正面,布置有将放在原稿托盘17上的原稿传输至扫描仪13的自动原稿传送装置(还被称为ADF(自动送稿器))15。在MFP1的主体的下部,布置将记录纸张提供给打印机14的送纸单元18。在中部区域处,布置有托盘19,具有由打印机14打印的图像的记录纸张被排出到该托盘上。
在MFP1的主体内设置有存储所要求的数据(诸如,在用于主体控制的相关元件处使用的控制程序、图像数据(扫描图像)、多种参数)的存储单元26等。
将基于图2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MFP1的硬件配置。
参考图2,本实施例的MFP1包括:扫描仪13,其用于将纸张介质的原件等转换成图像数据(电子数据);打印机14,其用于执行打印处理;邮件发送器22,其用于执行电子邮件(也被称为“E-mail”)的发送和接收;传真机16,其用于利用公用线路执行数据传输;通信接口(I/F)34;操作面板10,其用于执行诸如输入的指定指令;ROM(只读存储器)30,其存储控制程序、多种参数等;RAM(随机存取存储器)28,其用作用于执行在控制单元20等处的控制处理的工作区;HDD(硬盘驱动器)32,其存储记录在MFP1处的多种信息;控制器20,其用于MFP1的总体控制;以及ADF15,其用于将原稿传送到扫描仪13的传送装置。假设控制器20由中央处理单元(CPU)形成。ROM30、RAM28和HDD32构成存储单元26。
每个元件均经由内部总线21连接至控制器20。控制器20可以将数据发送至每个元件或者从每个元件接收数据。
ADF15将放在原稿托盘17上的原稿传送至扫描仪13的玻璃板上。
扫描仪13包括由多个光电转换元件(光接收元件)形成的光敏器件。光敏器件在光学上经由玻璃板从原稿扫描出图像信息(诸如图片、文本、绘画图像等)以获得图像数据。通过示例,本实施例基于包括两个光敏器件,即CCD(电荷耦合器件)和CIS(接触式图像传感器)作为获取图像数据的光敏器件(还被称为“扫描图像”)来描述。所获取的扫描图像被转换为数字数据,其经过多种已知图像处理,然后被暂时存储在RAM28中以随后发送至打印机14等用于图像打印和/或数据存储。
打印机14基于由扫描仪13等获取的扫描图像在存储在送纸单元18中的记录纸张上打印出图像。
邮件发送器22将电子邮件发送至经由未示出的网络连接的邮件服务器等或者从其接收电子邮件。
传真机16根据预定协议将由扫描仪13等获取的扫描图像发送至另一传真装置。
通信I/F34是用于将MFP1中的每个元件与在未示出的网络上连接的外部设备等相连接的接口。通信I/F34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至网络,以执行与另一MFP或个人计算机(PC)的数据发送/接收。LAN(局域网)、WAN(广域网)等被设想为网络。
在操作面板10处的显示器12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LCD提供多种模式的显示,并且触摸面板接受根据所显示内容的多种设置。操作单元11被用于用户的多种输入。这些功能作为用户接口的主要部分。
将基于图3描述操作面板10的配置。
参考图3,在操作面板10处提供多个键11a和显示器12。用户可以在显示器12上查看用于用户的指令菜单和/或与所获取图像相关的信息的显示,以通过操作键11a输入多种指令和/或字符、数字等的数据。
启动键201被用于启动复制/扫描等操作。数字键202被用于输入数字,诸如要求复制的数量。清除键203被用于清除所输入的数字,并且使存储在存储单元26中的图像数据复位。
停止键204被用于指定复制/扫描操作的停止。面板复位键205被用于使操作模式和/或所设置的作业复位。
显示器12具有设置在表面处用于多种模式的显示等的触摸面板206。触摸面板206允许用户根据显示器上显示的内容执行多种设置。
通常,用于执行复制或扫描操作的基本/可应用设置的按钮被部署在触摸面板206的设置屏幕区域207处。按压适当的按钮提供用于其详细设置的分级屏幕的显示。
特别地,本实施例示出布置可选的“基本”设置标签、“合并”设置标签、“原稿图片质量”设置标签以及“应用”设置标签的情况。
本实施例示出“基本”设置标签被选择状态的分级屏幕,包括调节打印纸张的密度或背景区域的“密度/背景”设置按钮232、设置输出纸张(打印纸张)的原稿扫描形式(单面/双面)和打印状态(单面/双面)的“单面/双面”设置按钮234、调节打印倍率的“倍率”设置按钮236、以及设置纸张尺寸的“纸张”设置按钮238。
例如,选择“单面/双面”设置按钮234允许用户通过将原稿扫描形式设置为“双面”来设置双面扫描。当在MFP1处选择双面扫描时,通过CCD和CIS执行双面扫描。
选择“倍率”设置按钮236允许用户结合原稿扫描图像执行到预定倍率的收缩/放大。即,用户可以手动设置理想倍率。在未选择“倍率”设置按钮236的情况下,原稿扫描图像的设置倍率是1×,即,处于等比例倍率(1.000倍)。
用户作出选择“合并”设置标签允许扫描多个原稿以一起打印到纸张的单面上。例如,提供将两个原稿的扫描图像打印到一张纸的单面上的二合一模式,将四个原稿的扫描图像打印到一张纸的单面上的四合一模式。当选择二合一模式时,在一张纸的单面上部署两个原稿的扫描图像的倍率根据选择的相关模式被自动设置为设置倍率。
在用户手动设定设置倍率或者MFP1自动设定设置倍率的情况下,主扫描方向上的设置倍率(主扫描设置倍率)和副扫描方向上的设置倍率(副扫描设置倍率)可以独立设定。
复制键210和扫描键211是用于设置MFP1将在复制/扫描模式中的哪种模式下操作的选择键。在初始状态下,假设复制键210作为选择键处于被选择状态。
按压复制键210允许MFP1被用作复印机。
在该阶段,与复制操作相关的多种设置的显示被提供在触摸面板206上的设置屏幕区域207处。当完成多种设置时,通过按压启动键201启动复制操作,并且原稿在原稿托盘17上处于被设置状态。
按压扫描键211使MFP1用作扫描仪。
在该阶段,在触摸面板206上的设置屏幕区域207处提供与扫描操作相关的多种设置的显示。当完成多种设置时,通过按压启动键201启动扫描操作,并且原稿在原稿托盘17上处于被设置状态。
与复制键210和扫描键211相同地,提供传真机(传真)键213。按压传真键213允许MFP1在传真机模式下操作。在该阶段,在触摸面板206上的设置屏幕区域207处提供与传真机操作相关的多种设置的显示。通过按压启动键201启动传真机传输,并且原稿在原稿托盘17上处于被设置状态。
将基于图4示意性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包括图像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
参考图4,ADF15包括原稿托盘17、送纸辊113、分离辊115、抵制辊(resist roller)117、读取辊对1119、传送引导件120、读取排出辊对121、排出辊对123、排纸辊对130、反向排出辊对122、排纸托盘127、排纸/反向切换单元125和126、CIS129、以及用于ADF15的总体控制的ADF控制单元161。ADF15和扫描仪13构成图像扫描装置。
扫描仪13包括由透明件形成的玻璃板131、稿台玻璃132、引导光的光源133、用于反射光源的光的反射件135、在副扫描方向上具有与红(R)、绿(G)和蓝(B)对应的三个线传感器的CCD141、用于将从原稿反射的光引导到CCD141的反射镜137A、137B和137C、用于基于在反射镜137C处反射的光在CCD141上形成图像的透镜139、用于处理从CCD141输出的图像数据的第一图像处理单元143、用于处理从CIS129输出的图像数据的第二图像处理单元145、以及用于扫描仪13的总体控制的扫描仪控制单元151。
打印机14经由扫描仪控制单元151对从第一和第二图像处理单元143和145输入的图像数据执行图像形成处理,以根据预定打印模式将输入的图像数据打印到打印纸张上。
ADF控制单元161控制作为用于旋转送纸辊113、分离辊115、抵制辊117、读取辊对119、读取排出辊对121、排出辊对123、反向排出辊对122、以及排纸辊对130的动力源的电动机的驱动。ADF控制单元161还执行对用于执行原稿的排出(输出)和反向控制的排纸/反向切换单元125和126的控制。
送纸辊113从放在原稿托盘17上的多个原稿分离最上面的原稿,以将该原稿传输至分离辊115。分离辊115和抵制辊117将该原稿传送至读取辊对119。读取辊对119经由传送引导件120将该原稿发送至玻璃稿台131上的扫描仪13的第一扫描位置L1。
经过第一扫描位置L1的原稿到达读取排出辊对121以被传输至第二扫描位置L2。
通过读取排出辊对121的原稿经过CIS129的第二扫描位置L2,由排出辊对123引导朝向排纸辊对130。经过排纸辊对130的原稿从传送路径P1被输出到排纸托盘127以堆叠。
在本示例中,可以根据排纸/反向切换单元125和126的切换来切换传送路径。原稿的一端在传送路径P2的方向上从排出辊对123引导,然后可以再次经由传送路径P3通过排出辊对123被引导朝向抵制辊117。在这种情况下,与由抵制辊117引导的先前状态相比,原稿在反向状态下被引导至抵制辊117,并且可以被传送至第一和第二扫描位置。传送到第一和第二扫描位置的原稿(现在处于反向状态)具有根据排纸/反向切换单元125和126的切换在传送路径P4的方向上从读取排出辊对121引导的一端,允许通过反向排出辊对122和排纸辊对130从传送路径P1到排纸托盘127上的输出。通过相关方案,被反向的原稿返回至先前状态,并且从排纸辊对130被引导到排纸托盘127上。
上述通过排纸/反向切换单元125和126的切换来切换传送路径不是必需的。允许没有对排纸/反向切换单元125和126以及反向排出辊对122的配置。
CCD141包括在基本垂直于原稿传送方向的主扫描方向上的多行中布置的作为线传感器的非接触型光电转换元件。在本实施例中,举例来说,假设CCD141对应于600dpi的扫描分辨率。
当由ADF15传递的原稿通过第一扫描位置L1时,CCD141通过线传感器光学扫描原稿图像,并且将光电转换后的图像数据提供给第一图像处理单元43。
CIS129包括在基本垂直于原稿传送方向的主扫描方向上的多行中布置的接触型光电转换元件,其作为线传感器。在本实施例中,举例说明,假设CIS129对应于600dpi的扫描分辨率。
还假设CIS129的主扫描方向上的扫描周期(单行的扫描时间)与CCD141的主扫描方向上的扫描周期相同。从而,当第一扫描位置L1处的原稿传送速度等于第二扫描位置L2处的原稿传送速度时,CCD141的副扫描方向上的扫描倍率等于CIS129的副扫描方向上的扫描倍率。
CIS129相对于设置在原稿传送路径处的开口128布置,以光学地扫描经过第二扫描位置L2的原稿的图像,并且光电转换后的图像数据被输出到第二图像处理单元145。
当双面被设置为MFP1处的扫描形式时,CCD141和CIS129从所传送的原稿的正面和背面读出图像。换句话说,执行双面扫描。
当单面被设置为MFP1处的扫描形式时,CCD141扫描所传送的原稿的表面处的图像。换句话说,执行单面扫描。
以下,读取辊对119、读取排出辊对121、以及排出辊对123还分别被称为传送辊R1、R2、和R3。而且,传送辊R1、R2、和R3以下还通常被简单地称为“传送辊”。
在本示例中,由ADF15的传送辊传送的原稿上的图像的扫描方案(即,通过速读进行图像扫描)还被称为“ADF扫描”。
扫描仪13还可以在不使用ADF15的情况下扫描手动放置原稿的图像。特别地,手动放置原稿被放在稿台玻璃132上。稿台玻璃132上的手动放置原稿可以具有由被移动横跨稿台玻璃132的整个面的可移动滑动器单元扫描的朝向稿台玻璃132的原稿的图像。滑动器单元包括光源133、反射件135、以及反射镜137A-137C等。通过滑动器电动机55(参考图5),滑动器单元从稿台玻璃132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
在CCD141,通过滑动器单元输入的手动放置原稿的图像由线传感器光学读出。光电转换后的图像数据被输出至第一图像处理单元43。
在本示例中,通过滑动器单元读出手动放置的原稿的图像的图像扫描还被称为“手动放置扫描”。
将基于图5描述ADF15和扫描仪13的功能配置。
参考图5,ADF15包括ADF控制单元161、每个均连接至ADF控制单元161的第一至第四驱动单元63、65、67和69、分别连接至第一至第四驱动单元63、65、67和69的第一至第四脉冲电动机64、66、68和70、以及CIS129。
扫描仪13包括扫描仪控制单元151、连接至扫描仪控制单元151的滑动器驱动单元53、第一图像处理单元143、第二图像处理单元145、以及连接至第一图像处理单元143的CCD141。
扫描仪控制单元151和ADF控制单元161被连接以允许相互通信。CIS129和第二图像处理单元145被连接以允许相互通信。
扫描仪控制单元151和ADF控制单元161通过相互通信传送多种控制信息,诸如,原稿尺寸信息、操作模式、用于扫描原稿的定时信息等。
第一至第四脉冲电动机64、66、68和70分别由从第一至第四驱动单元63、65、67和69输出的四个激励信号φ0-φ3驱动。
举例说明,送纸辊113、分离辊115、抵制辊117、读取辊对119、读取排出辊对121、排出辊对123、反向排出辊对122、以及排纸辊对130通过第一至第四驱动单元63、65、67和69中的任一个驱动,使得根据原稿的传送定时独立地切换旋转速度和旋转方向。
特别地,第一脉冲电动机64旋转地驱动送纸辊113、分离辊115和抵制辊117。第二脉冲电动机66旋转地驱动读取辊对119、读取排出辊对121、以及排出辊对123。第三脉冲电动机68旋转地驱动排纸辊对130。第四脉冲电动机70旋转地驱动反向排出辊对122。虽然本实施例已经被描述用于用四个驱动单元和电动机来驱动辊对等,但是还可以提供进一步的附加驱动单元和电动机来控制辊对。
当执行ADF扫描时,MFP1主要通过改变原稿传送速度(排除之后将描述的正面双面扫描)调节副扫描方向上的扫描倍率。控制单元20控制第一至第四脉冲电动机64、66、68和70的驱动,使得以对应于副扫描设置倍率的传送速度传送原稿。
特别地,控制单元20指定用于ADF控制单元161的传送速度。ADF控制单元161将驱动信号(φ0至φ3)输出至第一至第四驱动单元63、65、67和69,以达到指定传送速度。第一至第四驱动单元63、65、67和69根据驱动信号(φ0至φ3)驱动第一至第四脉冲电动机64、66、68和70。第一至第四脉冲电动机64、66、68、70驱动传送辊,使得以对应于副扫描设置倍率的传送速度传送原稿。
当执行手动放置扫描时,MFP1通过改变滑动器的移动速度来调节副扫描方向上的扫描倍率。这样,控制单元20控制滑动器电动机55的驱动,使得滑动器以对应于副扫描设置倍率的移动速度移动。
特别地,控制单元20指定用于扫描仪控制单元151的移动速度。扫描仪控制单元151将驱动信号(φ0至φ3)输出至滑动器驱动单元53,以达到指定移动速度。滑动器驱动单元53响应于驱动信号(φ0至φ3)驱动滑动器电动机55。滑动器电动机55以对应于副扫描设置倍率的移动速度移动滑动器。
第一图像处理单元143接收由扫描原稿的CCD141输出的扫描图像。第一图像处理单元143对所输入的扫描图像应用预定图像处理,用于输出到扫描仪控制单元151。第二图像处理单元145接收由扫描原稿的CIS129输出的扫描图像。第二图像处理单元145对所输入的扫描图像应用预定图像处理,用于输出到扫描仪控制单元151。
扫描仪控制单元151将输入的扫描图像输出到打印机14。可替换地,扫描图像可以经由外部接口被输出至所连接的计算机、存储器等。
将基于图6描述第一和第二图像处理单元的功能。
参考图6,第一图像处理单元143包括图像输入单元81、输入数据处理单元82、SH校正单元83、以及亮度/色差分离单元84、图像调节单元85、色空间转换单元86、以及压缩-扩展单元87。
第二图像处理单元145包括图像输入单元181、输入数据处理器182、SH校正单元183、亮度/色差分离单元184、图像调节单元185、色空间转换单元186、以及压缩-扩展单元187。
由于第一和第二图像处理单元143和145具有相同配置,所以在此将描述第一图像处理单元143。
图像输入单元81接受来自CCD141的红(R)、绿(G)和蓝(B)中的每个的图像数据的输入。CCD141将对应于红(R)、绿(G)和蓝(B)的三个线传感器中的每个的图像数据(1扫描线数据)输出至图像输入单元81。虽然获取对应于红(R)、绿(G)和蓝(B)的三个线传感器中的每个的图像数据,但是为了简化的原因,将主要描述一个线传感器的图像数据。
输入数据处理单元82将从CCD141输入的模拟图像数据转化为数字图像数据。假设在输入数据处理单元82执行之后描述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包括在副扫描方向上的抽取处理、以及在主扫描方向上的抽取处理/膨胀处理。
SH校正单元83对从输入数据处理单元82提供的图像数据应用阴影校正。经过阴影校正的图像数据被输出至亮度/色差分离单元84。
亮度/色差分离单元84将图像数据分为亮度(颜色的值)分量和色差分量,其每个都被输出至图像调节单元85。
图像调节单元85包括清晰度调节单元85A、HVC调节单元85B、以及密度校正单元85C。锐度调节单元85A执行使图像锐化或平滑的处理。HVC调节单元85B调节图像的色调(H)、值(V)和浓度(C)。
密度校正单元85C校正图像的密度。图像调节单元85将处理后的每个RGB的图像数据输出至色空间转换单元86。
色空间转换单元86将图像数据的色空间从RGB色空间转换至L*a*b色空间,其被提供给压缩-扩展单元87。压缩-扩展单元87压缩图像数据并且将压缩后的图像存储在诸如RAM的存储器90中。压缩-扩展单元87还扩展存储在存储器90中的压缩后的图像数据,用于输出到扫描仪控制单元151。
在双面扫描中,经过第一图像处理单元143的图像处理的正面的扫描图像和经过第二图像处理单元145的图像处理的背面的扫描图像被存储在存储器90中。从存储器90读出和扩展的正面的扫描图像和背面的扫描图像被输出至扫描仪控制单元151。以下,正面的扫描图像还被称为“正面扫描图像”,反之,背面的扫描图像还被称为“背面扫描图像”。
扫描仪控制单元151将来自第一图像处理单元143和第二图像处理单元145的扫描图像输出至打印机14。在打印机14处,举例来说,执行双面打印。
以下将基于表示由传送辊之间的传送速度的差异而导致的副扫描倍率的偏差以及用于校正该偏差的校正系数的图7A和图7B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传送辊R1-R3的传送速度的设置。
图7A示出通过传送辊R1-R3的原稿传送速度的比率(速度比)。传送辊R1-R3的速度比是1∶1.004∶1.008。根据传送路径的下游侧中的布置而增加传送辊的原稿传送速度,以避免在第一扫描位置L1和第二扫描位置L2处发生原稿的松弛。
传送辊R1-R3的速度比取决于传送辊R1-R3的外径比。特别地,传送辊R1-R3中的每个的旋转速度(用于一次旋转的速度)都相同。原稿传送速度的速度比根据每个传送辊的外径比来确定。
通过为传送辊R1-R3中的每个设置相同旋转速度,传送辊R1-R3可以通过一个电动机驱动。从而,可以减少部件的数量。在本示例中,如上所述,假设传送辊R1-R3由第二脉冲电动机66驱动。
通过传送辊移动原稿的力(传送力)采用传送辊R1>传送辊R2>传送辊R3的关系。由于具有最高传送力的传送辊在原稿由两个或更多传送辊传送的状态下占主导,所以原稿以具有最高原稿传送力的传送辊的传送速度被传送。
以下将参考图4描述传送路径中的原稿位置和原稿的传送速度。
当原稿的前沿到达传送辊R1时,原稿以传送辊R1的传送速度被传送。
当原稿的前沿达到传送辊R2时,形成与传送辊R1和R2的接触,由于传送辊R1的传送力大于传送辊R2的传送力,所以原稿继续以传送辊R1的传送速度被传输。当原稿的前沿达到传送辊R3时,原稿形成与传送辊R1、R2和R3的接触。由于传送辊R1的传送力是最高的,所以原稿继续以传送辊R1的传送速度被传送。
当原稿的后沿离开传送辊R1时,原稿达到形成与传送辊R2和R3接触的状态。从而,原稿以具有较高传送力的传送辊R2的传送速度被传送。当原稿的后沿离开传送辊R2时,原稿仅与传送辊R3形成接触。从而,原稿以传送辊R3的传送速度被传送,直到原稿的后沿离开传送辊R3。
从而,在扫描预定尺寸的原稿的情况下,CIS129的第二扫描位置L2处的原稿传送速度(平均值)相对于CCD141处的第一扫描位置L1的原稿传送速度(平均值)快了预定速度。即,在第一扫描位置L1和第二扫描位置L2之间存在原稿传送速度的差异。
如图7A所示,传送辊R1、R2和R3被布置成使得传送辊R1和R2之间的距离以及传送路径中的传送辊R2和R3之间的距离分别为100mm和30mm。
以下,通过ADF扫描来扫描原稿的单面被称为ADF单面扫描,反之,通过ADF扫描来扫描双面被称为双面扫描。虽然在上述手动放置扫描模式和ADF单面扫描模式下扫描原稿的单面,但是通过将前者称为“手动放置扫描”并且将后者称为“ADF单面扫描”来区分它们。
<ADF单面扫描>
首先,将描述ADF单面扫描中的传送辊的传送速度。假设主扫描设置倍率和副扫描设置倍率相等,即,1×(1.000倍),除非另外规定。
如果ADF单面扫描,副扫描方向上的扫描倍率通过改变原稿传送速度来调节。在CCD141的主扫描方向上每行的扫描周期(Ta)是固定值(常数)。从而,为了实现副扫描方向上的相同扫描倍率,原稿传送速度将被设置为提前仅600dpi的一个像素宽度(约0.042mm)的速度(即,在CCD141的主扫描方向上每行的扫描周期(Ta)期间的CCD141的扫描分辨率)。从而,逻辑上可以获取在副扫描方向上1×的扫描图像的原稿传送速度(Vr0)。在副扫描方向上1×的扫描图像的原稿传送速度(Vr0)还被称为“参考传送速度Vr0”。
当在副扫描方向上扫描1×的图像时,MFP1以参考传送速度Vr0传送原稿,并且具有由CCD141扫描的图像。例如,在A4L尺寸的原稿(主扫描方向297mm×副扫描方向210mm:以下被简单表示为“主297mm×副210mm”)将被扫描时,扫描图像的副扫描方向上的像素数量约为对应于210mm的4960个像素(210mm除以600dpi的一个像素宽度的值)。以下为了方便起见,基于长度(mm)(为基于分辨率(600dpi)的像素数量的转换版本)表达扫描图像的尺寸。
基于副扫描设置倍率和参考传送速度Vr0确定原稿传送速度。特别地,通过将参考传送速度Vr0除以副扫描设置倍率(如等式(1)所示)确定对应于副扫描设置倍率的原稿传送速度。
原稿传送速度(Vr1)=(参考传送速度Vr0)÷(副扫描设置倍率)…(1)
例如,当副扫描设置倍率是1×时,参考传送速度Vr0被作为原稿传送速度(Vr1)。当副扫描设置倍率是2×时,1/2参考传送速度Vr0被作为原稿传送速度(Vr1)。从而,CCD141的扫描图像的副扫描方向上的倍率将变为2×。类似计算应用至其他副扫描设置倍率。
第一扫描位置L1处的原稿传送速度在原稿的后沿离开传送辊R1之前(传送辊R1的传送速度)与原稿的后沿离开传送辊R1之后(传送辊R2的传送速度)不同。假设通过传送辊R2以传送速度传送的部分可以被忽略,这是因为第一扫描位置L1通常被定位成非常接近传送辊R1。
从而,在ADF单面扫描中,对应于副扫描设置倍率的扫描图像可以通过改变原稿传送速度来获取。
<双面扫描>
以下将描述双面扫描中的原稿传送速度。
如上所述,第二扫描位置L2处的原稿传送速度取决于前推原稿的传送辊的传送速度。
特别地,原稿以传送辊R1的传送速度被传送,直到原稿的后沿经过传送辊R1,然后当原稿的后沿离开传送辊R1时,原稿以传送辊R2的传送速度被传送。原稿以传送辊R2的传送速度被传送,直到原稿的后沿离开传送辊R2,然后当原稿的后沿离开传送辊R2时,原稿以传送辊R3的传送速度被传送。
关于各个原稿尺寸,获得以传送辊R1的传送速度传送的距离(长度)、以传送辊R2的传送速度传送的长度、以及以传送辊R3的传送速度传送的长度,如图7B所示。
特别对于A3尺寸(主297mm×副420mm)原稿,以传送辊R1、传送辊R2、以及传送辊R3的传送速度传送的长度分别是290mm、100mm、以及30mm。
类似地,对于A4S尺寸(主210mm×副297mm)原稿,以传送辊R1、传送辊R2、以及传送辊R3的传送速度传送的长度分别是167mm、100mm、以及30mm。
类似地,对于A4L尺寸(主297mm×副210mm)原稿,以传送辊R1、传送辊R2、以及传送辊R3的传送速度传送的长度分别是80mm、100mm、以及30mm。
类似地,对于A5L尺寸(主210mm×副149mm)原稿,以传送辊R1、传送辊R2、以及传送辊R3的传送速度传送的长度分别是19mm、100mm、以及30mm。
类似地,对于明信片类型(主149mm×副105mm)的原稿,以传送辊R1、传送辊R2、以及传送辊R3的传送速度传送的长度分别是0mm、75mm、以及30mm。
在第二扫描位置L2处以各个传送辊的传送速度传送的长度根据传送辊R2、R3和第二扫描位置L2之间的位置关系而不同。举例说明,图7B示出第一扫描位置L1处的传送速度与第二扫描位置L2处的传送速度最高的情况。
对于A3类型的原稿,在副扫描方向上的420mm的原稿长度中,以传送速度高于传送辊R1的传送速度的传送辊R2的传送速度移动100mm,并且以具有进一步更高传送速度的传送辊R3的传送速度移动30mm。
关于以传送辊R2和R3的传送速度移动的长度,由于原稿移动得比参考传送速度Vr0快,在副扫描方向上的原稿的长度中,CIS129的扫描图像的副扫描方向上的长度(背面副扫描长度)变得比副扫描方向上的原始长度短。
从而,当原稿以参考传送速度Vr0移动并且原稿的背面由CIS129扫描时,对于A3尺寸的原稿,背面副扫描长度是419.4mm。对于A4S尺寸的原稿,背面副扫描长度是296.4mm。对于A4L尺寸的原稿,背面副扫描长度是209.4mm。对于A5S尺寸的原稿,背面副扫描长度是148.4mm。对于明信片类型的原稿,背面副扫描长度是104.5mm。
从而,由于CIS129的第二扫描位置L2处的传送速度高于CCD141的第一扫描位置L1处的传送速度而导致背面副扫描长度变得比CCD141的扫描图像的副扫描方向上的长度短(正面副扫描长度)。
基于倍率进行转换,对于A3尺寸的原稿,CIS129的扫描图像的副扫描方向上的倍率(背面副扫描倍率)变为99.85%。
对于A4S尺寸的原稿,背面副扫描倍率变为99.79%。对于A4L尺寸的原稿,背面副扫描倍率变为99.70%。类似地,对于A5S尺寸的原稿,背面副扫描倍率变为99.57%。对于明信片尺寸的原稿,背面副扫描倍率变为99.49%。
将基于图8描述副扫描方向上的原稿的长度与背面副扫描倍率之间的关系。如图8所示,背面副扫描倍率变小,同时副扫描方向上的原稿的长度变短。换句话说,背面扫描图像在副扫描方向上比原始原稿尺寸收缩,同时副扫描方向上的原稿的长度变小。
为了适应上述CIS129的扫描图像在副扫描方向上的收缩,校正副扫描设置倍率并且基于校正后的副扫描设置倍率改变原稿传送速度,使得背面副扫描方向上的倍率变为双面扫描中的1×。将在以下详细描述该校正。
1.对A4L尺寸原稿的校正
首先将描述对基于A4L尺寸(主297mm×副210mm)作为参考的原稿(以下还被称为“参考原稿”)的校正。
将基于图9描述传送辊的传送速度与A4L尺寸原稿的双面扫描中的扫描图像的尺寸之间的关系。
参考图9,当原稿以参考传送速度Vr0被传送时,背面副扫描长度是209.4mm。换句话说,背面扫描图像在副扫描方向上收缩。在这种情况下,背面副扫描倍率是209.4/210=99.70%。
将背面副扫描设置倍率校正为1×的校正系数(背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ε)的计算产生1.003(=100/99.7)。以下,用于参考原稿(A4L)的背面副扫描校正系数还被称为ε0。
在双面扫描中,基于背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ε0校正副扫描设置倍率,以计算背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基于背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确定原稿传送速度。
特别地,背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由等式(2)获得。
背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副扫描设置倍率)×(背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ε)…(2)
当副扫描设置倍率是1×时,背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取与ε0相同的值,即,1.003。
通过将由等式(2)获得的背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插入等式(3),来确定原稿传送速度。
原稿传送速度(Vr1)=(参考传送速度Vr0)÷(背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3)
换句话说,原稿传送速度被选择为比参考传送速度Vr0稍慢。从而,背面副扫描倍率可以被设置为1×。结果,背面副扫描长度变为210mm。
通过比参考传送速度Vr0更慢地传送原稿来设置等比例倍率的背面扫描图像,CCD141的扫描图像(正面扫描图像)的副扫描倍率(正面副扫描倍率)变得大于1×。特别地,正面副扫描倍率变为1.003。
这样,用于CCD141的扫描图像的副扫描方向上的倍率校正值(正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由等式(4)计算。
正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副扫描设置倍率)/(背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ε)…(4)
换句话说,校正用于正面扫描图像的倍率,使得仅通过参考传送速度Vr0的延迟(即,通过增加的部分)以将背面副扫描倍率设置为1×,将图像恢复到原件(即,收缩)。
然后,将根据所计算的正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的副扫描方向上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抽取处理)应用至正面扫描图像。
通过设置原稿传送速度,使得背面副扫描倍率在双面扫描中是1×,可以在不使用用于背面扫描图像的副扫描方向上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的情况下,获得等比例倍率的图像。而且,可以通过用于正面扫描图像的副扫描方向上的电子抽取来获得等比例倍率的图像。
2.对除A4L-尺寸原稿之外的原稿的校正
以下将描述对除参考原稿(A4L)之外的尺寸的原稿的校正。
首先,获得用于每个原稿尺寸的背面副扫描倍率与用于参考原稿(A4L)的背面副扫描倍率的比率。
特别地,由于A3背面副扫描倍率是99.85%并且A4L背面副扫描倍率是99.70%,所以A3与A4L的背面副扫描倍率的比率是100.15%。这意味着,当原稿以传送速度被传送,使得A4L背面副扫描倍率变为1×时,A3的背面副扫描倍率变为100.15%。
而且,由于A4S和A4L的背面副扫描倍率分别是99.79%和99.70%,则A4S与A4L的背面副扫描倍率的比率是100.09%。相同计算可应用至其他尺寸的原稿。
从而,通过参考原稿(A4L)的背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ε0校正参考传送速度Vr0,对于参考原稿(A4L),背面副扫描倍率变为1×。然而,除了参考原稿(A4L)之外的其他尺寸的原稿,背面副扫描倍率不变为1×。这是因为以传送辊R2的传送速度传送的长度和以传送辊R3的传送速度传送的长度与副扫描方向上的原稿的整体长度的比率对于每个原稿尺寸不同。
从而,基于上述每个原稿尺寸与A4L的背面副扫描倍率的比率,校正副扫描设置倍率,使得背面扫描图像达到用于除A4L之外的尺寸的原稿的等比例倍率。
特别地,背面副扫描倍率与A4L的比率的倒数被用作校正系数(尺寸依赖校正系数α)。
由于原稿尺寸A3与A4L的背面副扫描倍率的比率是100.15%,所以尺寸依赖校正系数α变为99.85%(=100/100.15)。类似地,由于原稿尺寸A4S与A4L的背面副扫描倍率的比率是100.09%,所以尺寸依赖校正系数α变为99.91%(=100/100.09)。类似计算可应用于其他原稿尺寸。
在双面扫描中,基于背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ε0和与相关原稿尺寸对应的尺寸依赖校正系数α校正副扫描设置倍率,以获得背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如等式(5)所示。
背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副扫描设置倍率)×(背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ε0)×(与原稿尺寸对应的尺寸依赖校正系数α)…(5)
然后,由等式(5)获得的背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被插入等式(3),以确定原稿传送速度(Vr1)。
除副扫描校正系数ε0之外,通过使用与相关原稿尺寸对应的尺寸依赖校正系数α校正副扫描设置倍率,即使对于除参考原稿(A4L)之外的尺寸的原稿,也可以将背面副扫描倍率设置为1×。
如果原稿传送速度(Vr1)被确定为使得背面副扫描倍率达到1×,则正面副扫描倍率将不变为1×,与参考原稿A4L相同。
从而,正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通过等式(6)计算,并且根据所计算的正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的副扫描方向上的抽取处理被应用至正面扫描图像。
正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副扫描设置倍率)/(背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ε0)/(与原稿尺寸对应的尺寸依赖校正系数α)…(6)
从而,在除参考原稿(A4L)之外的原稿的双面扫描的情况下,背面副扫描倍率由与该尺寸对应的校正系数(即,用于校正尺寸偏差的校正系数(尺寸依赖校正系数α))校正,并且原稿传送速度被设置成使得背面副扫描倍率达到1×。从而,在不使用用于背面扫描图像的副扫描方向上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的情况下,可以获得等比例倍率的图像。而且,可以通过用于正面扫描图像的副扫描方向上的电子抽取来获得等比例倍率的图像。
与扫描参考原稿(A4L)的二倍原稿对应的倍率校正值ε0、以及用于每个原稿尺寸的尺寸依赖校正系数α以数据表的形式被存储在ROM30中。图8中所示的图表可以被存储在ROM30中作为近似式,以允许通过将原稿尺寸(副扫描方向上的原稿的长度)代入近似式计算尺寸依赖校正系数α。
3.在有机械差异变化的情况下的校正
以上描述基于假设不存在机械差异变化(诸如,在包括CCD141、CIS129等的部件的附着位置),将正面副扫描倍率和背面副扫描倍率设置为1×用于双面扫描的校正方法。
通常,MFP1具有诸如在包括CCD141、CIS129等的部件的附接位置上的机械差异变化,其导致用于每个设备的扫描倍率的变化。从而,必须执行校正由这种机械差异变化而导致的扫描倍率的改变的处理。
以下将描述考虑机械差异变化的校正。
首先,将描述在校正由机械差异变化而导致的扫描倍率的变化中使用的校正系数(i)。然后,将描述采用相关校正系数的校正处理。
(i)用于校正机械差异变化的校正系数
MFP1使用机械差异校正系数β作为用于校正由机械差异变化而导致的扫描倍率的变化的校正系数。机械差异校正系数β是基于在MFP1处实际扫描的图像计算的系数。该校正系数在制造MFP1(在出货之前)时被计算,并且被预先存储在ROM30中。
以下将参考图10描述计算机械差异校正系数β的方法。
在与在手动放置扫描中由CCD141进行扫描相关的机构(例如,包括反射镜137A、137B、137C的滑动器单元;滑动器电动机;透镜139)中,与在ADF扫描中由CCD141进行扫描相关的机构(例如,传送辊R1;反射镜137A、137B、137C;透镜139)中,以及在与在ADF扫描中由CIS129进行扫描相关的机构(例如,传送辊R2)中了解机械差异变化。所述机构仅作为示例,并且机械差异变化可能由其他元件导致。
从而,必须计算与手动放置中由CCD141进行的扫描、在ADF单面扫描或双面扫描(ADF正面扫描)中由CCD141进行的扫描、以及在双面扫描(ADF背面扫描)中由CIS129进行的扫描对应的机械差异校正系数β。
参考图10,执行用于与手动放置扫描相关的机械差异校正系数β的计算处理(步骤S2)。然后描述其详情。
然后,执行与ADF正面扫描相关的机械差异校正系数β的计算处理(步骤S4)。然后将描述其详情。
然后,执行用于与ADF背面扫描相关的机械差异校正系数β的计算处理(步骤S6)。然后描述其详情。从而,处理结束。
(i-1)与手动放置扫描相关的机械差异校正系数
将基于图11描述在图10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2中与手动放置扫描相关的机械差异校正系数β的计算处理。基于参考原稿(A4L)计算用于手动放置扫描、ADF正面扫描、以及ADF背面扫描中的所有的机械差异校正系数β。
参考图11,首先将参考传送速度Vr0设置为滑动器移动速度(步骤S10)。
然后,将A4L尺寸测试图放在稿台玻璃132上以扫描测试图的图像(扫描测试)(步骤S12)。例如,使用打印有稍微小于A4L尺寸的矩形图案(测试图案)的测试图。
然后,测量测试图的扫描图像的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的测试图案的长度(步骤S14)。
基于测量结果,计算手动放置扫描模式下的主扫描方向上的校正系数β(M0)、以及手动放置扫描模式下的副扫描方向上的校正系数β(S0)(步骤S16)。以下,手动放置扫描模式下的主扫描方向上的校正系数β(M0)被称为手动放置主扫描校正系数β(M0),以及手动放置扫描模式下的副扫描方向上的校正系数β(S0)被称为手动放置副扫描校正系数β(S0)。而且,手动放置主扫描校正系数β(M0)和手动放置副扫描校正系数β(S0)通常被称为手动放置校正系数。
基于测试图案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宽度的测量值和测试图案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原始宽度计算手动放置主扫描校正系数β(M0)。特别地,通过等式(7)计算手动放置主扫描校正系数β(M0)。
手动放置主扫描校正系数β(M0)=(主扫描方向上的原始宽度)/(主扫描方向上的宽度的测量值)…(7)
当测试图案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原始宽度时(即,当主扫描倍率大于1×时),手动放置主扫描校正系数β(M0)取小于1.000的值,并且当测试图案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宽度小于原始宽度时(即,当主扫描倍率小于1×时),手动放置主扫描校正系数β(M0)取大于1.000的值。
而且,基于测试图案在副扫描方向上的测量宽度值和测试图案在副扫描方向上的原始宽度计算手动放置副扫描校正系数β(S0)。特别地,通过等式(8)计算手动放置副扫描校正系数β(S0)。
手动放置副扫描校正系数β(S0)=(副扫描方向上的原始宽度)/(副扫描方向上的宽度的测量值)…(8)
将手动放置校正系数β(M0)和β(S0)记录在ROM30中(步骤S18),并且手动放置扫描校正系数β的计算处理结束(返回)。
将基于图12描述根据图11的流程图的步骤S12中的测试图的扫描图像的示例。如上所述,打印在测试图上的测试图案是稍微小于A4L尺寸的矩形图案。然而,为了方便起见,在图12中,示出测试图案具有与A4L尺寸相同的尺寸。
参考图12,示出不存在机械差异变化的理想状态下的测试图的扫描图像和存在机械差异变化的情况下的测试图的扫描图像。
作为在机械差异变化的情况下的测试图的扫描图像的示例,示出以主297.2mm×副210.2mm的尺寸读出的A4L(主297mm×副210mm)的测试图案。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主扫描方向上的原始宽度(297mm)和主扫描方向上的宽度的测量值(297.2mm)插入等式(7)中,如下计算手动放置主扫描校正系数β(M0)。
β(M0)=0.999=297/297.2
而且,通过将副扫描方向上的原始宽度(210mm)和副扫描方向上的宽度的测量值(210.2mm)插入等式(8)中,如下计算手动放置副扫描校正系数β(S0)。
β(S0)=0.999=210/210.2
在不存在机械差异变化的理想情况下,β(M0)和β(S0)的值都是1.000。(i-2)与ADF正面扫描相关的机械差异校正系数
将基于图13描述图10中的流程图的步骤S4中的与ADF正面扫描相关的机械差异校正系数β的计算处理。与ADF正面扫描相关的机械差异校正系数β的计算处理基本类似于图11中所示的手动放置校正系数β的计算处理。
参考图13,参考传送速度Vr0被设置为传送辊的传送速度(步骤S20)。
上述测试图被放置在原稿托盘17上,将以ADF单面扫描进行图像扫描(扫描测试)(步骤S22)。
然后,测量测试图案在测试图的扫描图像处的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的长度(步骤S24)。
基于测量结果,计算在ADF正面扫描模式下的主扫描方向上的校正系数β(M1)以及ADF正面扫描模式下的副扫描方向上的校正系数β(S1)(S26)。以下,ADF正面扫描模式下的主扫描方向上的校正系数β(M1)被称为正面主扫描校正系数β(M1),以及ADF正面扫描模式下的副扫描方向上的校正系数β(S1)被称为正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1)。而且,正面主扫描校正系数β(M1)和正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1)被统称为正面校正系数。
与手动放置扫描相同,通过等式(9)计算正面主扫描校正系数β(M1)。
正面主扫描校正系数β(M1)=(主扫描方向上的原始宽度)/(主扫描方向上的宽度的测量值)…(9)
与手动放置扫描相同,通过等式(10)计算正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1)。
正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1)=(副扫描方向上的原始宽度)/(副扫描方向上的宽度的测量值)…(10)
正面校正系数β(M1)和β(S1)被记录在ROM30中(步骤S28),并且正面校正系数β的计算处理结束(返回)。
计算正面主扫描校正系数β(M1)和正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1)的校正值的方法类似于以上参考图12描述的手动放置主扫描校正系数β(M0)和手动放置副扫描校正系数β(S0)的校正值的计算方法。从而,不再重复其描述。
(i-3)与ADF背面扫描相关的机械差异校正系数
将基于图14描述图10的流程图的步骤S6中的与ADF背面扫描相关的机械差异校正系数β的计算处理。与ADF背面扫描相关的机械差异校正系数β的计算处理基本类似于图11中所示的手动放置校正系数β的计算处理。
参考图14,将参考传送速度Vr0设置为传送辊的传送速度(步骤S30)。
然后,将测试图放在原稿托盘17上,使得测试图案处于背面。在双面扫描模式下执行图像扫描(扫描测试)(步骤S32)。在本扫描测试中,获得CIS129的扫描图像,即,背面扫描图像。
然后,测量测试图的背面扫描图像处的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的测试图案的长度(步骤S34)。在该阶段测量的长度不仅包括机械差异变化的影响,而且还包括由CCD141的第一扫描位置L1和CIS129的第二扫描位置L2之间的传送速度的差异而导致的副扫描倍率的差异的影响。
基于测量结果,计算ADF背面扫描模式下的主扫描方向上的校正系数β(M2)和ADF背面扫描模式下的副扫描方向上的校正系数β(S2)(步骤S36)。以下,ADF背面扫描模式下的主扫描方向上的校正系数β(M2)被称为背面主扫描校正系数β(M2),以及ADF背面扫描模式下的副扫描方向上的校正系数β(S2)被称为背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2)。而且,背面主扫描校正系数β(M2)和背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2)被统称为背面校正系数。
通过等式(11)计算背面主扫描校正系数β(M2)。
背面主扫描校正系数β(M2)=(主扫描方向上的原始宽度)/(主扫描方向上的宽度的测量值)…(11)
通过等式(12)计算背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2)。
背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2)=(副扫描方向上的原始宽度)/(副扫描方向上的宽度的测量值)…(12)
背面校正系数β(M2)和β(S2)被记录在ROM30中(步骤S38),并且手动放置校正系数β的计算处理结束(返回)。
将基于图15描述根据图14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32的测试图的扫描图像的示例。为了方便起见,类似于图12,示出具有与A4L尺寸相同的尺寸的测试图案。
参考图15,示出不存在机械差异变化的理想状态下的测试图的扫描图像、以及存在机械差异变化的情况下的测试图的扫描图像。
在不存在机械差异变化的理想状态下,以主297.0mm×副209.4mm的尺寸扫描A4L(主297mm×副210mm)的测试图案。这是由于CCD141的第一扫描位置L1和CIS129的第二扫描位置L2之间的原稿传送速度的差异。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副扫描方向上的原始宽度(210mm)和副扫描方向上的宽度的测量值(209.4mm)插入等式(12)中,来计算背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2)。
β(S2)=1.003=210/209.4
当在不存在机械差异变化的情况下,背面校正系数β(S2)变为1.003。
图15示出当存在机械差异变化时的测试图案的扫描图像的示例。以主297.2mm×副209.6mm的尺寸扫描A4L(主297mm×副210mm)的测试图案。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主扫描方向上的原始宽度(297mm)和主扫描方向上的宽度的测量值(297.2mm)插入等式(11)计算背面主扫描校正系数β(M2),如下所述。
β(M2)=0.999=297/297.2
而且,通过将副扫描方向上的原始宽度(210mm)和副扫描方向上的测量值(209.6)插入等式(12)来计算背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2),如下所述。
β(S2)=1.002=210/209.2
在存在机械差异变化的情况下的背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2)不仅包括与CIS129的扫描相关的机械差异变化的影响,而且包括CCD141的第一扫描位置L1和CIS129的第二扫描位置L2之间的传送速度的差异的影响。
将基于图16A至图16C描述根据图10所示的出货参数的设置处理记录在ROM30中的校正系数。
参考图16A,将手动放置主扫描校正系数β(M0)和手动放置副扫描校正系数β(S0)记录在ROM30中。
手动放置校正系数用于校正由与手动放置扫描相关的机械差异变化而导致的扫描倍率的变化,并且被用于通过手动放置扫描对扫描图像的倍率校正。
参考图16B,将正面主扫描校正系数β(M1)和正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1)记录在ROM30中。
正面校正系数用于校正由与在ADF扫描模式下扫描正面图像相关的机械差异变化而导致的扫描倍率的变化,并且被用于在ADF扫描模式下对正面扫描图像的倍率校正。
参考图16C,背面主扫描校正系数β(M1)和背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1)被记录在ROM30中。
背面校正系数用于校正由与在ADF扫描模式下扫描背面图像相关的机械差异变化而导致的扫描倍率的变化,并且被用于在ADF扫描模式下对背面扫描图像的倍率校正。
(ii)使用机械差异校正系数的校正处理
以下将描述考虑机械差异变化的校正处理的内容。
(ii-1)与手动放置扫描相关的校正处理
在手动放置扫描中,手动放置主扫描校正系数β(M0)和手动放置副扫描校正系数β(S0)被用于校正主扫描设置倍率和副扫描设置倍率。
在手动放置扫描中,基于手动放置副扫描校正系数β(S0)校正副扫描设置倍率,以计算与副扫描方向相关的手动放置副扫描倍率校正值。然后,基于手动放置副扫描倍率校正值确定滑动器移动速度。
特别地,通过等式(13)获取手动放置副扫描倍率校正值。
手动放置副扫描倍率校正值=(副扫描设置倍率)×(手动放置副扫描校正系数β(S0))…(13)
通过将由等式(13)获取的手动放置副扫描倍率校正值插入等式(14),来确定滑动器移动速度。
滑动器移动速度(Vr1)=(参考传送速度Vr0)÷(手动放置副扫描倍率校正值)…(14)
通过以由等式(14)计算的滑动器移动速度(Vr1)扫描图像,手动放置扫描模式下的副扫描倍率达到1×。
在手动放置扫描中,基于手动放置主扫描校正系数β(M0)校正主扫描设置倍率,以计算与主扫描方向相关的手动放置主扫描倍率校正值。通过基于手动放置主扫描倍率校正值在主扫描方向上应用电子可变比例倍率(抽取或膨胀)处理来执行校正处理。
特别地,通过等式(15)获取手动放置主扫描倍率校正值。
手动放置主扫描倍率校正值=(主扫描设置倍率)×(手动放置主扫描校正系数β(M0))…(15)
基于由等式(15)获得的手动放置主扫描倍率校正值,执行主扫描方向上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从而,在手动放置扫描中主扫描倍率达到1×。
对于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使用一般可变比例倍率处理,例如,诸如通过简单抽取的收缩、通过简单膨胀的放大,但不限于此。同样适用于以下描述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从而,不再重复其说明。
(ii-2)与ADF单面扫描相关的校正处理
在通过ADF扫描的单面扫描中,使用正面主扫描校正系数β(M1)和正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1)来校正主扫描设置倍率和副扫描设置倍率。
在ADF单面扫描的情况下,基于正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1)校正副扫描设置倍率,以计算与副扫描方向相关的正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然后,基于正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确定原稿传送速度。
特别地,通过等式(16)获得正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
正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副扫描设置倍率)×(正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1))…(16)
通过将由等式(16)获得的正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插入等式(17),确定原稿传送速度。
原稿传送速度(Vr1)=(参考传送速度Vr0)÷(正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17)
通过以在等式(17)处计算的原稿传送速度(Vr1)扫描图像,通过ADF扫描在单面扫描中的副扫描倍率达到1×。
在ADF单面扫描的情况下,基于正面主扫描校正系数β(M1)校正主扫描设置倍率,以计算与主扫描方向相关的正面主扫描倍率校正值。然后,通过基于正面主扫描倍率校正值在主扫描方向上应用电子可变比例倍率(抽取或膨胀)处理来执行校正处理。
特别地,通过等式(18)获取正面主扫描倍率校正值。
正面主扫描倍率校正值=(主扫描设置倍率)×正面主扫描校正系数β(M1))…(18)
基于由等式(18)获得的正面主扫描倍率校正值,执行在主扫描方向上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从而,通过ADF扫描的单面扫描中的主扫描倍率达到1×。
(ii-3)与双面扫描相关的校正处理
在双面扫描模式下,使用正面主扫描校正系数β(M1)、正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1)、背面主扫描校正系数β(M2)、以及背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2)校正主扫描设置倍率和副扫描设置倍率。
在双面扫描中,基于背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2)校正副扫描设置倍率,以计算与副扫描方向相关的背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然后,基于背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确定原稿传送速度。
特别地,通过等式(19)获得背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
背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副扫描设置倍率)×(背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2))…(19)
通过将由等式(19)获得的背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插入等式(20)中,来确定原稿传送速度。
原稿传送速度(Vr1)=(参考传送速度Vr0)÷(背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20)
通过以等式(20)处计算的原稿传送速度(Vr1)传送原稿,双面扫描模式下的背面扫描图像的副扫描倍率达到1×。
在双面扫描中,基于背面主扫描校正系数β(M2)校正主扫描设置倍率,以计算与背面扫描图像的主扫描方向相关的背面主扫描倍率校正值。通过基于背面主扫描倍率校正值在主扫描方向上应用电子可变比例倍率(抽取或膨胀)处理来执行校正处理。
特别地,通过等式(21)获取背面主扫描倍率校正值。
背面主扫描倍率校正值=(主扫描设置倍率)×(背面主扫描校正系数β(M2))…(21)
基于由等式(21)获得的背面主扫描倍率校正值,执行主扫描方向上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从而,在双面扫描模式下的背面扫描图像的主扫描倍率达到1×。
在双面扫描中,基于正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1)和背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2)校正正面副扫描设置倍率,以计算与正面扫描图像的副扫描方向相关的正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通过基于正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应用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抽取处理)来执行校正处理。
特别地,通过等式(22)获取正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
正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副扫描设置倍率)×(正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1))÷(背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2))…(22)
基于由等式(22)获得的正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在副扫描方向上对正面扫描图像应用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抽取处理)。从而,在双面扫描模式下的正面扫描图像的副扫描倍率达到1×。
以下将描述基于正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1)和背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2)执行副扫描方向上的正面扫描图像的设置倍率的校正的原因。
如上所述,当原稿传送速度是Vr0时,正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1)用于校正正面副扫描倍率以达到1×。从而,当原稿传送速度是Vr0时,正面扫描图像的副扫描方向上的设置倍率将仅基于正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1)被校正。
然而,由于原稿传送速度被改变,使得背面扫描图像的副扫描倍率在双面扫描模式下达到1×,即使仅基于正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1)校正副扫描方向上的正面扫描图像的设置倍率,正面副扫描倍率也将不达到1×。特别地,可以获得仅通过背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2)放大的图像。
从而,副扫描设置倍率必须通过正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1)校正,并且通过背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2)进一步校正,如在等式(22)中。
在双面扫描模式下,基于与正面扫描图像的主扫描方向相关的正面主扫描校正系数β(M1)校正主扫描设置倍率,以计算正面主扫描倍率校正值。通过基于正面主扫描倍率校正值在主扫描方向上应用电子可变比例倍率(抽取或膨胀)处理,使校正处理起作用。
特别地,通过等式(23)获取正面主扫描倍率校正值。
正面主扫描倍率校正值=(主扫描设置倍率)×正面主扫描校正系数β(M1)…(23)
基于由等式(23)获得的正面主扫描倍率校正值,执行在主扫描方向上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从而,在双面扫描模式下的正面扫描图像的主扫描倍率达到1×。
将基于图17描述当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MFP1处执行复制功能时的处理的流程。控制单元20基于存储在ROM30中的程序执行根据图17的流程图的处理。
参考图17,作出是否选择复制模式的确定(步骤S50)。
特别地,基于复制键210是否被按下作出确定。连续保持相关状态,直到复制键210被按下。
当复制键210被按下时(在步骤S50为是),控制单元20接受来自用户的复制操作设置(步骤S52)。
用户可以根据显示在关于图3描述的操作面板10上的内容应用用于复制操作的多种设置。例如,用户可以设置原稿尺寸、单面/双面的打印形式、倍率、打印输出纸张、合并模式(二合一、四合一)等。原稿尺寸可以通过扫描仪13或原稿托盘17处布置的传感器自动检测。
然后,根据复制模式设置来执行倍率设置处理(步骤S54)。特别地,控制单元20根据在步骤S54接受的复制操作设置和存储在ROM30中的多种参数,执行确定传送辊传送速度、滑动器移动速度、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中的倍率等的处理。之后将描述其详情。
然后,作出启动键是否被按下的确定(步骤S56)。
当启动键被按下时(在步骤S56为是),根据倍率设置处理的设置来执行图像扫描处理(步骤S58)。基于扫描图像执行打印处理(步骤S60)。换句话说,启动复制操作。当复制操作结束时,控制返回至步骤S52,以接受来自用户的复制操作设置。
当启动键未被按下时(在步骤S56为否),控制返回至步骤S52,以接受来自用户的复制操作设置。
将基于图18描述在图17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54执行的倍率设置处理的内容。实现相关倍率设置处理的程序被预先存储在ROM30中。控制单元20读出和执行用于执行下述处理的相关程序。
参考图18,首先作出是手动放置扫描还是ADF扫描的确定(步骤S72)。通过经由安装在扫描仪13处的传感器检测原稿是否放在稿台玻璃132上来作出手动放置扫描的确定。通过经由安装在原稿托盘17处的传感器检测原稿是否放在原稿托盘17上来作出ADF扫描的确定。
当在步骤S72作出手动放置扫描的确定时(在步骤S72是手动放置),获得设置倍率A(步骤S74)。
控制单元20获得用户输入的设置倍率A。设置倍率A由原稿的主扫描方向上的设置倍率AM和副扫描方向上的设置倍率AS构成。如在此所使用的,“由用户输入的设置倍率”包括由用户直接选择的倍率、以及在与二合一对应的选择之后响应于合并功能(例如,二合一)的接受选择由控制单元20自动确定的倍率。
然后,从ROM读出手动放置主扫描校正系数β(M0)和手动放置副扫描校正系数β(S0)(步骤S76)。
然后,计算手动放置主扫描倍率校正值和手动放置副扫描倍率校正值(步骤S78)。特别地,主扫描设置倍率AM和手动放置主扫描校正系数β(M0)被插入等式(15),以计算手动放置主扫描倍率校正值。而且,通过将副扫描设置倍率AS和手动放置副扫描校正系数β(S0)插入等式(13)来计算手动放置副扫描倍率校正值。
然后,执行基于在步骤S78计算的手动放置副扫描倍率校正值确定滑动器移动速度的处理和基于手动放置主扫描倍率校正值在主扫描方向上设置电子可变比例倍率的扩展/收缩率的处理(步骤S80)。基于等式(14)确定滑动器移动速度。对于主扫描方向上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的扩展/收缩率,直接设置手动放置主扫描倍率校正值。
然后,处理结束(返回)到图17的流程图,以通过手动放置扫描使图像扫描处理起作用(步骤S58)。在图像扫描处理中,滑动器以在图18的步骤S80确定的滑动器移动速度移动,并且基于在步骤S80设置的扩展/收缩率执行主扫描方向上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
从而,基于手动放置主扫描校正系数β(M0)和手动放置副扫描校正系数β(S0)校正由于在与手动放置扫描相关的机构中的机械差异变化而导致的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的扫描倍率的偏差。通过关于扫描图像的主扫描方向上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来校正主扫描方向上的扫描倍率的偏差。通过改变滑动器移动速度来校正副扫描方向上的扫描倍率的偏差。
从而,即使在与手动放置扫描相关的机构中存在机械差异变化,也可以作出到合适扫描倍率的校正。由于通过改变滑动器移动速度作出副扫描方向上的扫描倍率的校正,所以可以防止由副扫描方向上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而导致的图片质量的下降,以允许高图片质量的扫描图像。而且,由于不执行副扫描方向上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所以可以使图像处理单元(第一图像处理单元143)的比例更小,以允许MFP1的成本减少。而且,由于不执行副扫描方向上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所以可以防止图像扫描处理的性能降低,以允许高速图像扫描。
返回至图18的流程图,当在步骤S72作出ADF扫描的确定时(在步骤S72的ADF),作出单面扫描或双面扫描的确定(步骤S81)。该确定基于用户经由操作面板10选择单面扫描还是双面扫描来作出。
当作出设置单面扫描的确定时(在步骤S81是单面扫描),控制进行到步骤S82,以获得由用户设置的设置倍率C。设置倍率C由副扫描方向上的设置倍率CM和原稿的副扫描方向上的设置倍率CS构成。如在此所使用的,“由用户输入的设置倍率”包括由用户直接选择的倍率、以及在对应于二合一的选择之后响应于合并功能的接受选择(例如,二合一)由控制单元20自动确定的倍率。
然后,从ROM30读取正面主扫描校正系数β(M1)和正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1)(步骤S84)。
计算正面主扫描倍率校正值和正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步骤S86)。特别地,将主扫描设置倍率CM和正面主扫描校正系数β(M1)插入等式(18),以计算正面主扫描倍率校正值。而且,通过将副扫描设置倍率CS和正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1)插入等式(16),计算正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
然后,执行基于在步骤S86计算的正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确定原稿传送速度的处理、以及基于正面主扫描倍率校正值在主扫描方向上设置电子可变比例倍率的扩展/收缩率的处理(步骤S88)。基于等式(17)确定原稿传送速度。对于主扫描方向上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的扩展/收缩率,直接设置正面主扫描倍率校正值。
然后,处理结束(返回)到图17的流程图,以通过ADF单面扫描使图像扫描处理起作用(步骤S58)。在图像扫描处理中,以在图18的步骤S88确定的原稿传送速度移动原稿,并且基于在步骤S88设置的扩展/收缩率执行主扫描方向上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
从而,基于正面主扫描校正系数β(M1)和正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1)校正由与ADF正面扫描相关的机械差异变化而导致的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的扫描倍率的偏差。通过关于扫描图像的主扫描方向上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校正主扫描方向上的扫描倍率的偏差。通过改变原稿传送速度校正副扫描方向上的扫描倍率的偏差。
从而,即使在与ADF正面扫描相关的机构中存在机械差异变化,也可以作出到合适扫描倍率的校正。由于通过改变原稿传送速度作出副扫描方向上的扫描倍率的校正,所以可以防止由副扫描方向上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而导致的图片质量的下降,以允许高图片质量的扫描图像。而且,由于不执行副扫描方向上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所以图像处理单元(第一图像处理单元143)的比例可以更小,以允许MFP1的成本减少。而且,由于不执行副扫描方向上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所以可以防止图像扫描处理的性能降低,以允许高速图像扫描。
返回至图18的流程图,当在步骤S81作出双面扫描的确定时(在步骤S81处是双面扫描),控制进行至步骤S90,以获得由用户设置的设置倍率E。设置倍率E由原稿的主扫描方向上的设置倍率EM和副扫描方向上的设置倍率ES构成。如在此所使用的,“由用户输入的设置倍率”包括由用户直接选择的倍率、以及在与二合一对应的选择之后响应于合并功能的接受选择(例如,二合一)由控制单元20自动确定的倍率。
然后,从ROM读取与设置原稿尺寸对应的尺寸依赖校正系数α、正面主扫描校正系数β(M1)、正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1)、背面主扫描校正系数β(M2)以及背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2)。
计算正面主扫描倍率校正值、正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背面主扫描倍率校正值、以及背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步骤S94)。
特别地,将主扫描设置倍率EM和正面主扫描校正系数β(M1)插入等式(23),以计算正面主扫描倍率校正值。而且,通过将主扫描设置倍率EM和背面主扫描校正系数β(M2)插入等式(21)来计算背面主扫描倍率校正值。
虽然通过将副扫描设置倍率ES和背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2)插入等式(19)来计算背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但是应该注意,等式(19)对应于参考原稿(A4L)的原稿尺寸。换句话说,当原稿为除参考原稿(A4L)的尺寸之外的尺寸时,基于副扫描设置倍率ES、背面扫描校正系数β(S2)、以及对应于该尺寸的校正系数(尺寸依赖校正系数α)来校正副扫描设置倍率,以计算背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如在等式(24)中。
背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副扫描设置倍率)×(背面副扫描校正系
数β(S2))×(尺寸依赖校正系数α)…(24)
换句话说,为了校正由原稿尺寸的差异而导致的背面副扫描倍率值的偏差,等式(24)基于加入到等式(19)中的与原稿尺寸对应的尺寸依赖校正系数α进行校正。
虽然通过将副扫描设置倍率ES和正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1)插入等式(22)计算正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但是注意,等式(22)对应于参考原稿(A4L)的原稿尺寸。换句话说,当原稿为除参考原稿(A4L)的尺寸之外的尺寸时,基于副扫描设置倍率ES、正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1)、以及与该尺寸对应的校正系数(尺寸依赖校正系数α)来校正副扫描设置倍率,以计算正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如在等式(25)中。
正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副扫描设置倍率)×(正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1))÷(背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2))/(与原稿尺寸对应的尺寸依赖校正系数α)…(25)
换句话说,为了校正由原稿尺寸的差异而导致的正面副扫描倍率值的偏差,等式(25)基于加入到等式(22)的与原稿尺寸对应的尺寸依赖校正系数α进行校正。
然后,执行基于在步骤S94计算的正面主扫描倍率校正在正面的主扫描方向上设置电子可变比例倍率的扩展/收缩率的处理、基于背面主扫描倍率校正值在背面的主扫描方向上设置电子可变比例倍率的扩展/收缩率的处理、基于背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确定原稿传送速度的处理、以及基于正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设置电子可变比例倍率的扩展/收缩率的处理(步骤S98)。
对于正面的主扫描方向上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的扩展/收缩率,分别直接设置正面的副扫描方向上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的扩展/收缩率、以及背面的主扫描方向上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的扩展/收缩率、正面主扫描倍率校正值、正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以及背面主扫描倍率校正值。基于等式(20)确定原稿传送速度。
然后,处理结束(返回)到图17的流程图,以在双面扫描中使图像扫描处理起作用(步骤S58)。在图像扫描处理中:以在图18中的步骤S98确定的原稿传送速度传送原稿;基于在步骤S98设置的扩展/收缩率执行对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的正面扫描图像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以及执行对主扫描方向上的背面扫描图像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由于由扫描位置处的原稿传送速度的差异而导致的正面的副扫描倍率变为大于背面的副扫描倍率,所以正面扫描图像上在副扫描方向上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是收缩处理(抽取处理)。
从而,在双面扫描模式下,基于正面主扫描校正系数β(M1)校正由于与正面扫描相关的机构中的机械差异变化而导致的主扫描方向上的扫描倍率的偏差。而且,基于正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1)、背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2)、以及尺寸依赖校正系数α,校正由于与正面扫描相关的机构中的机械差异变化和尺寸变化而导致的副扫描方向上的扫描倍率的偏差。而且,基于背面主扫描校正系数β(M2)校正由与背面扫描相关的机构中的机械差异变化而导致的主扫描方向上扫描倍率的偏差。而且,基于背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2)和尺寸依赖校正系数α校正由于与背面扫描相关的机构中的机械差异变化和尺寸变化而导致的副扫描方向上的扫描倍率的偏差。
通过在正面扫描图像上的主扫描方向上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来校正正面的主扫描方向上的扫描倍率的偏差。通过正面扫描图像上的副扫描方向上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来校正正面的副扫描方向上的扫描倍率的偏差。通过背面扫描图像上的主扫描方向上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来校正背面的主扫描方向上的扫描倍率的偏差。通过改变原稿传送速度来校正背面的副扫描方向上的扫描倍率的偏差。
从而,甚至在双面扫描模式下与正面扫描相关的机构和与背面扫描相关的机构处发生机械差异变化的情况下,可以将扫描倍率校正为合适扫描倍率。而且,由于副扫描方向上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不变地为抽取处理(收缩处理),并且不要求通过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在副扫描方向上的膨胀处理(扩展处理),所以在不降低图像扫描处理的性能的情况下,可以高速执行图像扫描。而且,由于副扫描方向上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可以仅应用于正面扫描图像,并且副扫描方向上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不应用于背面扫描图像,所以可以最小化由于副扫描方向上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而导致的图片质量的降低。而且,由于不要求通过在副扫描方向上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的膨胀处理(扩展处理),所以图像处理单元(第二图像处理单元145)的比例可以更小,以允许MFP1成本的减少。
从而,MFP1具有由电子可变比例倍率校正的主扫描方向上的扫描倍率,并且通过在手动放置扫描中改变滑动器移动速度校正副扫描方向上的扫描倍率。在ADF单面扫描中,通过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校正主扫描方向上的扫描倍率,并且通过改变原稿传送速度校正副扫描方向上的扫描倍率。在双面扫描中,通过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校正主扫描方向上的扫描倍率和正面的副扫描方向上的扫描倍率,反之,通过改变原稿传送速度校正背面的副扫描方向上的扫描倍率。而且,由于正面的副扫描方向上的扫描倍率被校正,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始终为抽取处理(收缩处理)。
即,关于通过手动放置扫描、单面扫描、和双面扫描获取的扫描图像,仅双面扫描模式下的正面扫描图像经过副扫描方向上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从而,可以最小化由于副扫描方向上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而导致的图片质量的降低。而且,由于副扫描方向上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通常为抽取(收缩处理),并且不要求通过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在副扫描方向上的膨胀处理(扩展处理),所以可以在不降低图像扫描处理的性能的情况下高速扫描图像。
从而,根据MFP1,在不降低图像扫描处理的性能的情况下,可以最小化图片质量的降低。
通过示例,描述以上实施例,其中,执行倍率设置处理,以通过正面和背面的主扫描倍率设置处理来校正由于机械差异变化而导致改变的主扫描方向上的扫描倍率,并且在利用MFP1的复制功能的情况下,执行双面原稿中的传送辊的传送速度的设置处理,以校正由于扫描位置处的传送速度的差异和机械差异变化而导致改变的扫描图像的扫描倍率。同样应用至使用单独基于扫描仪13的扫描功能和基于传真机16的传真功能的情况。
基于在双面扫描中基于尺寸依赖校正系数α校正由于原稿尺寸的差异而导致的正面副扫描倍率值的偏差的情况描述图18的流程图。注意,在参考原稿(A4L)的情况下,不要求基于尺寸依赖校正系数α的校正。而且,由于原稿尺寸的差异而导致的这种偏差与其他偏差相比相对不大,所以可以不执行基于尺寸依赖系数α的校正。
修改1
4.考虑原稿厚度的校正
将基于考虑上述机械差异变化和原稿厚度的校正描述本实施例的第一修改。
在以上描述中未特别考虑原稿的厚度。然而,由于原稿厚度的变化而导致扫描倍率可能改变。
将基于图19描述根据原稿厚度的变化的正面扫描图像的正面副扫描倍率。本示例对应于基于厚度为128(g/m2)的参考原稿(A4L)执行ADF单面扫描的情况。
图19表示当原稿的厚度变为大于128(g/m2)时扫描倍率变高的情况,反之,当厚度小于128(g/m2)时,作为较薄原稿的函数,扫描倍率变小。
从而,要求校正由于这种厚度的变化而导致的扫描倍率的变化的处理。
本实施例的第一修改用于通过使用校正系数γ校正扫描倍率,以校正对应于原稿厚度的厚度变化,参考厚度为128(g/m2)的原稿(A4L)。
首先,获得厚度为128(g/m2)的参考原稿(A4L)与每个参考原稿(A4L)的厚度的正面副扫描倍率的比率。
特别地,由于厚度为210(g/m2)的参考原稿(A4L)的正面副扫描倍率是100.30%,并且厚度为128(g/m2)的参考原稿(A4L)的正面副扫描倍率是100.00%,所以厚度为210(g/m2)的参考原稿(A4L)和厚度为128(g/m2)的参考原稿(A4L)的正面副扫描倍率的比率变为100.30%。这意味着,当以导致厚度为128(g/m2)的参考原稿(A4L)的正面副扫描倍率达到1×的传送速度传送原稿时,厚度为210(g/m2)的参考原稿(A4L)的正面副扫描倍率变为100.30%。
而且,由于厚度为80(g/m2)的参考原稿(A4L)的正面副扫描倍率是99.90%,并且厚度为128(g/m2)的参考原稿(A4L)的正面副扫描倍率是100.00%,所以厚度为80(g/m2)的参考原稿(A4L)与厚度为128(g/m2)的参考原稿(A4L)的正面副扫描倍率的比率变为99.90%。相同计算适用于其他原稿尺寸。
当根据厚度为128(g/m2)的参考原稿(A4L)校正参考传送速度Vr0时,厚度为128(g/m2)的参考原稿(A4L)的正面副扫描倍率达到1×,但是不用于除厚度为128(g/m2)的参考原稿(A4L)之外的尺寸的原稿。这是因为原稿传送速度根据副扫描方向上的原稿的厚度而不同。
从而,副扫描设置倍率被校正,使得基于厚度为128(g/m2)的参考原稿(A4L)相对于每个原稿厚度的正面副扫描倍率的比率,正面扫描图像达到厚度不同的原稿尺寸的等比例倍率。
特别地,正面副扫描倍率与厚度为128(g/m2)的参考原稿(A4L)的比率的倒数被用作校正系数(厚度依赖校正系数γ)。
由于厚度为210(g/m2)的参考原稿(A4L)与厚度为128(g/m2)的参考原稿(A4L)的正面副扫描倍率的比率是100.30%,所以厚度依赖校正系数γ变为99.70=(100/100.30)。类似地,由于厚度为80(g/m2)的参考原稿(A4L)与厚度为128(g/m2)的参考原稿(A4L)的正面副扫描倍率的比率是99.90%,所以厚度依赖校正系数γ变为100.10%(=100/99.90)。类似计算适用于另一原稿尺寸。
与其他厚度的参考原稿(A4L)相关的与原稿厚度对应的厚度依赖校正系数γ(参考厚度为128(g/m2)的参考原稿(A4L))以数据表的形式被预先存储在ROM30中。图19中所示的图表可以作为近似式存储在ROM30中,以允许通过将原稿厚度代入近似式计算厚度依赖校正系数γ。
在ADF单面扫描的情况下,基于正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1)和厚度依赖校正系数γ校正副扫描设置倍率,以计算与副扫描方向相关的正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然后,基于正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确定原稿传送速度。
特别地,通过等式(26)获得正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
正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副扫描设置倍率)×(正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1))×(对应于原稿厚度的厚度依赖校正系数γ)…(26)
通过将由等式(26)获得的正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插入等式(17),确定原稿传送速度。
通过以在等式(17)处计算的原稿传送速度(Vr1)扫描图像,ADF扫描在单面扫描中的副扫描倍率达到1×。
正面主扫描倍率校正值类似于关于等式(18)描述的那样。
从而,在厚度不同的参考原稿的ADF单面扫描中,根据原稿厚度(厚度依赖校正系数γ),通过校正系数校正正面副扫描倍率,并且原稿传送速度被设置为使得正面副扫描倍率达到1×,以允许在用于正面扫描图像的副扫描方向上不使用电子可变比例倍率的情况下获得等比例倍率的图像。
虽然上述实施例基于ADF单面扫描,但是其可以应用至双面扫描。
在双面扫描中,基于背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2)和与背面扫描图像的副扫描方向相关的厚度依赖校正系数γ校正副扫描设置倍率,以计算背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通过背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确定原稿传送速度。
特别地,通过等式(27)获得背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
背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副扫描设置倍率)×(背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2))×(与原稿厚度对应的厚度依赖校正系数γ)…(27)
通过将由等式(27)获得的背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插入等式(20)中,确定原稿传送速度。
通过以在等式(20)处计算的原稿传送速度传送原稿,背面扫描图像在双面扫描模式下的副扫描倍率达到1×。
在双面扫描的情况下,基于正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1)、背面扫描校正系数β(S2)、以及厚度依赖校正系数γ校正正面副扫描设置倍率,以计算正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通过基于正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应用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抽取处理)使校正处理起作用。
特别地,通过等式(28)获得正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
正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副扫描设置倍率)×(正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1))÷(背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2))/(厚度依赖校正系数γ)
         …(28)
基于由等式(28)获得的正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将副扫描方向上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抽取处理)应用至正面扫描图像。从而,扫描的正面扫描图像的副扫描倍率达到1×。
正面和背面的主扫描倍率校正值类似于参考等式(21)和(23)描述的那些。
从而,在厚度不同的参考原稿的双面扫描的情况下,通过对应于原稿厚度的校正系数(厚度依赖校正系数γ)校正背面副扫描倍率,并且原稿的传送速度被设置成使得背面扫描倍率达到1×。可以在用于背面扫描图像的副扫描方向上不应用电子可变比例倍率的情况下获得等比例倍率的图像。而且,可以通过副扫描方向上的正面扫描图像的电子抽取获得等比例倍率的图像。
当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修改在MFP1处执行复制功能时的处理的流程类似于参考图17所描述的那样。从而,不再重复其详细说明。
将基于图20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一修改的倍率设置处理的内容。实现相关倍率设置处理的程序被预先存储在ROM30中。控制单元20读出并执行相关程序,以使以下描述的处理起作用。
图20的流程图与图18的流程图的不同之处在于增加了步骤S85和S93。步骤S72至步骤S81的处理类似于关于图18描述的那些。
当作出设置单面扫描的确定时(在步骤S81为单面扫描),控制进行到步骤S82,以获得由用户设置的设置倍率C。
然后,从ROM读出正面主扫描校正系数β(M1)和正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1)(步骤S84)。
然后,从ROM读出厚度依赖校正系数γ(步骤S85)。特别地,根据用户通过操作面板10输入的原稿厚度的值,根据关于另一厚度的参考原稿(A4L)(参考厚度为128(g/m2)的参考原稿(A4L))的原稿厚度,通过参考存储厚度依赖校正系数γ的数据表来读入厚度依赖校正系数γ,如上所述。
然后,计算正面主扫描倍率校正值和正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步骤S86)。特别地,将主扫描设置倍率CM和正面主扫描校正系数β(M1)插入等式(18),以计算正面主扫描倍率校正值。而且,将副扫描设置倍率CS和正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1)插入等式(26),以计算正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
然后,执行基于在步骤S86计算的正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来确定原稿传送速度的处理、以及基于正面主扫描倍率校正值来设置主扫描方向上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的扩展/收缩率的处理(步骤S88)。基于等式(17)确定原稿传送速度。对于主扫描方向上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的扩展/收缩率,直接设置正面主扫描倍率校正值。
然后,处理结束(返回)到图17的流程图,以对ADF单面扫描进行的图像扫描处理起作用(步骤S58)。在图像扫描处理中,以在图18的步骤S88确定的原稿传送速度移动原稿,并且基于在步骤S88设置的扩展/收缩率执行主扫描方向上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
从而,基于正面主扫描校正系数β(M1)校正由于与ADF正面扫描相关的机构中的机械差异变化而导致的主扫描方向上的扫描倍率的偏差。基于正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1)和厚度依赖校正系数γ校正由于机械差异变化和厚度变化而导致的副扫描方向上的扫描倍率的偏差。通过关于扫描图像的主扫描方向上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校正主扫描方向上的扫描倍率的偏差。通过改变原稿传送速度校正副扫描方向上的扫描倍率的偏差。
从而,即使存在与ADF正面扫描相关的机构中的机械差异变化以及厚度变化,也可以作出到合适扫描倍率的校正。由于通过改变原稿传送速度作出副扫描方向上的扫描倍率的校正,所以可以防止由于副扫描方向上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而导致的图片质量的降低,以允许高图片质量的扫描图像。而且,由于不执行副扫描方向上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所以图像处理单元(第一图像处理单元143)的比例可以更小,以允许MFP1的成本减少。而且,由于不执行副扫描方向上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所以可以防止图像扫描处理的性能降低,以允许高速图像扫描。
返回到图20的流程图,当在步骤S81作出双面扫描的确定时(在步骤S81处为双面扫描),控制进行到步骤S90,以获得由用户设置的设备倍率E。然后,从ROM读取对应于所设置的原稿尺寸的尺寸依赖校正系数α、正面主扫描校正系数β(M1)、正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1)、背面主扫描校正系数β(M2)、以及背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2)。
然后,从ROM读出厚度依赖校正系数γ(步骤S93)。特别地,根据用户通过操作面板10输入的原稿的厚度值,根据与另一厚度的参考原稿(A4L)(参照厚度为128(g/m2)的参考原稿(A4L))相关的原稿厚度,参考存储厚度依赖校正系数γ的数据表读入厚度依赖校正系数γ,如上所述。
计算正面主扫描倍率校正值、正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背面主扫描倍率校正值、以及背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步骤S94)。
特别地,将主扫描设置倍率EM和正面主扫描校正系数β(M1)插入等式(23)中,以计算正面主扫描倍率校正值。而且,通过将主扫描设置倍率EM和背面主扫描校正系数β(M2)插入等式(21)中,计算背面主扫描倍率校正值。
虽然通过将副扫描设置倍率ES和背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2)插入等式(27)中计算背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但是注意,等式(27)对应于参考原稿(A4L)的原稿尺寸。换句话说,当原稿为除参考原稿(A4L)之外的尺寸时,基于副扫描设置倍率ES、背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2)、厚度依赖校正系数γ、以及与该尺寸对应的校正系数(尺寸依赖校正系数α)校正副扫描设置倍率,以计算背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如在等式(29)中。
背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副扫描设置倍率)×(背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2))×(与原稿厚度对应的厚度依赖校正系数γ)×(尺寸依赖校正系数α)…(29)
换句话说,为了校正由于原稿尺寸的差异而导致的背面副扫描倍率值的偏差,等式(29)基于加入到等式(27)的对应于原稿尺寸的尺寸依赖校正系数α进行校正。
虽然通过将副扫描设置倍率ES、正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1)、以及厚度依赖校正系数γ插入等式(28)中计算正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但是注意,等式(28)对应于参考原稿(A4L)的原稿尺寸。换句话说,当原稿为除参考原稿(A4L)之外的尺寸时,基于副扫描设置倍率ES、正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1)、厚度依赖校正系数γ、以及与该尺寸对应的校正系数(尺寸依赖校正系数α)校正副扫描设置倍率,以计算正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如在等式(30)中。
正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副扫描设置倍率)×(正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1))÷(背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2))/(厚度依赖校正系数γ)/(与原稿尺寸对应的尺寸依赖校正系数α)…(30)
换句话说,为了校正由于原稿尺寸的差异而导致的正面副扫描倍率值的偏差,等式(28)基于所加入的与原稿尺寸对应的尺寸依赖校正系数α进行校正。
然后,执行基于在步骤S94计算的正面主扫描倍率校正值在正面的主扫描方向上设置电子可变比例倍率的扩展/收缩率的处理、基于背面主扫描倍率校正值在背面的主扫描方向上设置电子可变比例倍率的扩展/收缩率的处理、基于背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确定原稿传送速度的处理、以及基于正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设置电子可变比例倍率的扩展/收缩率的处理(步骤S98)。
对于正面的主扫描方向上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的扩展/收缩率,分别直接设置正面的副扫描方向上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的扩展/收缩率、以及背面的主扫描方向上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的扩展/收缩率、正面主扫描倍率校正值、正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以及背面主扫描倍率校正值。基于等式(20)确定原稿传送速度。
然后,处理结束(返回)到图17的流程图,以在双面扫描中使图像扫描处理起作用(步骤S58)。在图像扫描处理中:以在图18的步骤S98确定的原稿传送速度传送原稿;基于在步骤S98设置的扩展/收缩率执行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对正面扫描图像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以及执行在主扫描方向上对背面扫描图像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
从而,在双面扫描模式下,基于正面主扫描校正系数β(M1)校正由于与正面扫描相关的机构中的机械差异变化而导致的主扫描方向上的扫描倍率的偏差。而且,基于正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1)、背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2)、厚度依赖校正系数γ、以及尺寸依赖校正系数α校正由于与正面扫描相关的机构中的机械差异变化和厚度变化而导致的副扫描方向上的扫描倍率的偏差。而且,基于背面主扫描校正系数β(M2)校正由于与背面扫描相关的机构中的机械差异变化而导致的主扫描方向上的扫描倍率的偏差。而且,基于背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2)、尺寸依赖校正系数α、以及厚度依赖校正系数γ校正由于与背面扫描相关的机构中的机械差异变化和厚度变化而导致的副扫描方向上的扫描倍率的偏差。
从而,甚至在与正面扫描相关的机构中以及在与背面扫描相关的机构中发生机械差异变化,以及在双面扫描模式下发生原稿厚度变化的情况下,可以将扫描倍率校正到合适扫描倍率。而且,由于副扫描方向上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不变地为抽取处理(收缩处理),并且不要求通过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在副扫描方向上的膨胀处理(扩展处理),所以可以在不降低图像扫描处理的性能的情况下,高速执行图像扫描。而且,由于副扫描方向上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仅被应用至正面扫描图像,并且副扫描方向上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不被应用至背面扫描图像,所以可以最小化由于副扫描方向上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而导致的图片质量的降低。而且,由于不要求通过在副扫描方向上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的膨胀处理(扩展处理),所以图像处理单元(第二图像处理单元145)的比例可以更小,以允许MFP1的成本减少。
第二修改
根据实施例的第二修改用于在倍率设置处理中根据双面扫描中的正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进一步确定在正面扫描图像的副扫描方向上执行/不执行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抽取处理)的方案。
由于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将而导致图片质量降低,当给定图片质量的优先级时,可能希望在正面扫描图像的副扫描方向上不执行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抽取处理)。
从而,在正面扫描图像和背面扫描图像之间的扫描倍率差异根据由于双面扫描中的机械差异变化而导致的扫描倍率的改变而变小的情况下,可能希望在正面扫描图像中的副扫描方向上不执行电子可变比例倍率(抽取处理),以给定图片质量的优先级。
从而,将基于所实现的方案描述本实施例的第二修改,使得考虑到用于校正由于机械差异变化而导致的扫描倍率的变化的机械差异校正系数,当正面扫描图像的扫描倍率和背面扫描图像的扫描倍率之间的差异小时,不执行正面扫描图像的副扫描方向上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抽取处理),并且当正面扫描图像的扫描倍率和背面扫描图像的扫描倍率之间的差异大时,执行正面扫描图像的副扫描方向上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抽取处理)。
将基于图21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二修改的双面扫描中的倍率设置处理。在双面扫描中实现倍率设置处理的程序被预先存储在ROM30中。控制单元20读出并执行用于执行以下描述的处理的相关程序。
图21的流程图与参考图20描述的双面扫描中的倍率设置处理的流程图的不同之处在于,增加了确定执行/不执行电子可变比例倍率(抽取处理)(还被称为“电子抽取确定处理”)的步骤S95。其余处理类似于图20的流程图中的那些。从而,不再重复其详细说明。
将基于图22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二修改的电子抽取确定处理。实现相关电子抽取确定处理的程序被预先存储在ROM30中。控制单元20读出并执行用于以下描述的处理的相关程序。
参考图22,首先确定正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1)和背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2)(步骤S100)。
然后,计算正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1)与背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2)的比率(步骤S102)。
然后,确定相乘的值是否小于99.5%(步骤S104)。
当确定相乘的值小于99.5%(步骤S104为YES)时,控制进行至步骤S106,以将正面扫描图像的副扫描方向上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抽取处理)的执行标记设置为ON。然后,处理结束(返回)。
当确定相乘的值不小于99.5%时(在步骤S104为否),则正面扫描图像的副扫描方向上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抽取处理)的执行标记被设置为OFF(步骤S108)。然后,处理结束(返回)。
参考图22,响应于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抽取处理)执行标记的ON/OFF,基于在步骤S98的正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执行设置电子可变比例倍率的扩展/收缩率的处理。即,当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抽取处理)执行标记是OFF时,不执行设置电子可变比例倍率的扩展/收缩率的处理。当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抽取处理)执行标记是ON时,正面的副扫描方向上的可变比例倍率的扩展/收缩率被设置为正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
将基于图23描述正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1)与背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2)的比率。
在图23中,将低于实线的区域表示为正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1)与背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2)的比率小于99.5%的区域。
如由计算正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的等式(22)所表示的,正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取决于正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1)与背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2)的比率。
正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副扫描设置倍率)×(正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1))÷(背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2))…(22)
从而,在正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1)/背面副扫描校正系数的情况下,建立
换句话说,对于正面扫描图像,不要求副扫描方向上的副扫描倍率的校正。
相反地,在背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2)≥正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1)的关系的情况下,作为正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1)与背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2)的较小比率的函数,正面副扫描倍率校正值变小。换句话说,对于正面扫描图像,要求副扫描方向上的扫描倍率的校正。
在本示例中,举例说明,正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1)与背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2)的比率的阈值(是与正面扫描图像相关的副扫描方向上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抽取处理)的确定参考)被设置为99.5%。
在正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1)与背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2)的比率小的情况下,即,由于正面扫描图像和背面扫描图像之间的机械差异变化而导致的扫描倍率的差异大,将执行电子可变比例倍率(抽取处理)。相反地,在正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1)与背面副扫描校正系数β(S2)的比率大于或等于99.5%的情况下,即,由于正面扫描图像和背面扫描图像之间的机械差异变化而导致的扫描倍率的差异小,将不执行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抽取处理)。
通过本系统,当正面扫描图像和背面扫描图像之间的扫描倍率的差异小时,可以通过不执行电子抽取处理的设置,给定图片质量精度的优先级。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不执行电子可变比例倍率(抽取处理),在正面扫描图像中存在正面的原稿的长度变得稍微大于背面的原稿的长度的可能性。虽然存在存储在存储器90中的扫描图像的尺寸可以不同的可能性,但是当不输入时,将忽略超过存储在存储器90中的扫描图像的数据量的尺寸的区域。尺寸可以通过相关方案调节。
将基于相乘的值小于99.5%的情况描述本示例。该值可以被设置为另一个数字。
还可以提供通过操作实现该方法的计算机或程序来执行在流程图中的上述控制的方法。该程序可以被存储在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其是非临时性的,诸如,与计算机相关的软盘、CD-ROM(只读光盘)、ROM(只读存储器)、RAM(随机存取存储器)、存储卡等)。可替换地,程序可以记录在存储介质中,诸如,嵌入将提供的计算机中的硬盘。而且,程序可以经由网络通过下载来提供。
可以要求程序是表示为计算机的操作系统(OS)的一部分的程序模块之一,其在预定定时以预定序列被读出用于执行处理。在这种情况下,上述模块不包括在程序本身中,并且结合OS执行处理。这种不包括模块的程序被包括在本发明的程序中。
而且,本发明的程序可以被结合作为将提供的另一程序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程序本身不包括包含在另一程序中的模块,并且与另一程序结合执行处理。结合在另一程序中的这种程序被包括在本发明的程序中。
本程序产品被安装在程序存储单元(诸如,硬盘)中用于执行。程序产品包括程序本身和记录程序的记录介质。
虽然已经详细地描述和示出了本发明,但是清楚地明白,其仅作为说明和示例,并不被认为是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由多项所附权利要求解释。

Claims (13)

1.一种图像扫描装置,包括:
第一扫描仪,其在第一扫描位置处扫描被传送原稿的正面,以获得第一扫描图像,
第二扫描仪,其在第二扫描位置处扫描所述被传送原稿的背面,以获得第二扫描图像,所述第二扫描位置在原稿传送方向上被布置在所述第一扫描位置的下游,
送稿器,其以高于所述第一扫描位置处的传送速度的速度,在所述第二扫描位置处传送所述原稿,
扫描形式设置单元,用于将通过一次传送而扫描原稿的单面的单面扫描或者通过一次传送而扫描原稿的双面的双面扫描设置为所述原稿的扫描形式,
设置倍率获得单元,用于获得设置倍率,
传送速度控制单元,用于确定所述送稿器的传送速度,使得当设置所述单面扫描时,在所述第一扫描图像处在与所述原稿的传送方向对应的第一方向上的扫描倍率达到所述设置倍率,并且当设置所述双面扫描时,在所述第二扫描图像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扫描倍率达到所述设置倍率,以及
电子可变比率倍率单元,对所述第一扫描图像执行电子抽取,使得当设置所述双面扫描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扫描图像的扫描尺寸等于所述第二扫描图像的扫描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扫描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扫描仪处与对应于所述原稿传送方向的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的单行的扫描周期等于在所述第二扫描仪处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单行的扫描周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扫描装置,其中
所述送稿器至少包括
第一传送辊,在所述原稿传送方向上布置在所述第一扫描位置的上游,以及
第二传送辊,在所述原稿传送方向上布置在所述第一扫描位置的下游,
通过所述第二传送辊的原稿传送速度高于通过所述第一传送辊的原稿传送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扫描装置,其中,所述传送速度控制单元被配置成确定所述送稿器的传送速度,使得当设置所述双面扫描时,由于所述第一扫描仪的所述第一扫描位置和所述第二扫描仪的所述第二扫描位置之间的原稿传送速度的差异而导致改变的所述第二扫描图像处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扫描倍率达到所述设置倍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扫描装置,其中
所述原稿包括在与所述原稿传送方向对应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不同的多种原稿,
所述传送速度控制单元被配置成确定所述送稿器的传送速度,使得当设置所述双面扫描时,由于原稿的每个所述长度而导致改变的所述第二扫描图像处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扫描倍率达到所述设置倍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扫描装置,其中
所述原稿包括厚度不同的多种原稿,
所述传送速度控制单元被配置成确定所述送稿器的传送速度,使得当设置所述双面扫描时,由于原稿的每个所述厚度而导致改变的所述第二扫描图像处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扫描倍率达到所述设置倍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扫描装置,其中,所述传送速度控制单元被配置成
确定所述送稿器的传送速度,使得当设置所述单面扫描时,由于所述第一扫描仪处的机械差异变化而导致改变的所述第一扫描图像处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扫描倍率达到所述设置倍率,
确定所述送稿器的传送速度,使得当设置所述双面扫描时,由于所述第一扫描仪的所述第一扫描位置和所述第二扫描仪的所述第二扫描位置之间的原稿传送速度的差异以及所述第二扫描仪处的机械差异变化而导致改变的所述第二扫描图像处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扫描倍率达到所述设置倍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扫描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扫描位置在所述原稿传送方向上布置在所述第一扫描位置的下游,
所述送稿器传送所述原稿,使得所述第二扫描位置处的传送速度高于所述第一扫描位置处的传送速度,
所述传送速度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当设置所述双面扫描时,执行电子抽取的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使得对于所述第一扫描图像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扫描倍率达到所述设置倍率,以及
所述电子可变比例倍率处理相当于将由于所述第一扫描仪处的机械差异变化而导致改变的所述第一扫描图像处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扫描倍率与由于所述第一扫描仪的所述第一扫描位置和所述第二扫描仪的所述第二扫描位置之间的原稿传送速度的差异以及所述第二扫描仪处的机械差异变化而导致改变的所述第二扫描图像处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扫描倍率进行比较,并且基于比较的结果执行所述电子抽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扫描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扫描仪是电荷耦合器件,以及所述第二扫描仪是接触式图像传感器。
10.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图像扫描装置,以及
打印机,其能够打印输出由所述图像扫描装置获得的图像,
所述图像扫描装置包括:
第一扫描仪,其在第一扫描位置处扫描被传送原稿的正面,以获得第一扫描图像,
第二扫描仪,其在第二扫描位置处扫描所述被传送原稿的背面,以获得第二扫描图像,所述第二扫描位置在原稿传送方向上被布置在所述第一扫描位置的下游,
送稿器,其以高于所述第一扫描位置处的传送速度的速度在所述第二扫描位置处传送所述原稿,
扫描形式设置单元,用于将通过一次传送而扫描原稿的单面的单面扫描或者通过一次传送而扫描原稿的双面的双面扫描设置为所述原稿的扫描形式,
设置倍率获得单元,用于获取设置倍率,
传送速度控制单元,用于确定所述送稿器的传送速度,使得当设置所述单面扫描时,在所述第一扫描图像处在与所述原稿的传送方向对应的第一方向上的扫描倍率达到所述设置倍率,以及当设置所述双面扫描时,在所述第二扫描图像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扫描倍率达到所述设置倍率,以及
电子可变比率倍率单元,对所述第一扫描图像执行电子抽取,使得当设置所述双面扫描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扫描图像的扫描尺寸等于所述第二扫描图像的扫描尺寸。
11.一种图像扫描装置的图像扫描方法,所述图像扫描装置包括:第一扫描仪,其在第一扫描位置处扫描被传送原稿的正面以获得第一扫描图像;第二扫描仪,其在第二扫描位置处扫描所述被传送原稿的背面以获得第二扫描图像,所述第二扫描位置在原稿传送方向上被布置在所述第一扫描位置的下游;以及送稿器,其以高于所述第一扫描位置处的传送速度的速度在所述第二扫描位置处传送所述原稿,所述图像扫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受所述原稿的扫描形式是通过一次传送而扫描原稿的单面的单面扫描还是通过一次传送而扫描原稿的双面的双面扫描的设置的输入,
获得设置倍率,
确定所述送稿器的传送速度,
所述确定所述送稿器的传送速度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所述送稿器的传送速度,使得
当设置所述单面扫描时,在所述第一扫描图像处在与所述原稿的传送方向对应的第一方向上的扫描倍率达到所述设置倍率,以及
当设置所述双面扫描时,在所述第二扫描图像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扫描倍率达到所述设置倍率,以及
对所述第一扫描图像执行电子抽取,使得当设置所述双面扫描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扫描图像的扫描尺寸等于所述第二扫描图像的扫描尺寸。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扫描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扫描仪处与对应于所述原稿传送方向的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的单行的扫描周期等于所述第二扫描仪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单行的扫描周期。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扫描方法,其中
所述送稿器至少包括
第一传送辊,其在所述原稿传送方向上布置在所述第一扫描位置的上游,以及
第二传送辊,其在所述原稿传送方向上布置在所述第一扫描位置的下游,
所述第二传送辊的原稿传送速度高于所述第一传送辊的原稿传送速度。
CN201110049178.1A 2010-02-25 2011-02-25 图像扫描装置、图像扫描方法和图像形成设备 Active CN1021705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40620 2010-02-25
JP2010040620A JP5077374B2 (ja) 2010-02-25 2010-02-25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読取方法、画像読取装置を制御する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70507A CN102170507A (zh) 2011-08-31
CN102170507B true CN102170507B (zh) 2015-01-07

Family

ID=44182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49178.1A Active CN102170507B (zh) 2010-02-25 2011-02-25 图像扫描装置、图像扫描方法和图像形成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717644B2 (zh)
EP (1) EP2362631B1 (zh)
JP (1) JP5077374B2 (zh)
CN (1) CN1021705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14578A (ja) * 2008-11-05 2010-05-20 Ricoh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
JP5273217B2 (ja) * 2011-06-30 2013-08-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US8964260B2 (en) * 2012-10-17 2015-02-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can speed of scanner including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and scanner performing the same
US9143629B2 (en) * 2012-12-20 2015-09-22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treak detection in image array scanning
JP2015204606A (ja) * 2014-04-16 2015-11-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6361294B2 (ja) * 2014-06-05 2018-07-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読取方法
JP6611513B2 (ja) * 2015-08-07 2019-11-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187542B1 (en) 2015-12-19 2019-01-22 Ripcord Inc. Integrated physical warehouse and digital document management system
WO2017106856A1 (en) 2015-12-19 2017-06-22 Ripcord Digital,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relating to document and fastener identification
JP6772714B2 (ja) * 2016-09-21 2020-10-2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読取装置
JP2020514206A (ja) 2017-03-21 2020-05-21 リップコード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シートの識別及び移動を行う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2020512247A (ja) * 2017-03-21 2020-04-23 リップコード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原稿デジタル化のための多シート処理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64671A (ja) * 2002-03-07 2003-09-19 Canon Inc 画像読取装置
JP2006115134A (ja) * 2004-10-13 2006-04-27 Murata Mach Ltd 画像処理装置
JP4182072B2 (ja) * 2005-03-02 2008-11-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伸縮補正方法
JP2006270822A (ja) * 2005-03-25 2006-10-05 Sharp Corp 画像読取装置
JP2008104165A (ja) * 2006-09-20 2008-05-01 Canon Inc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US8059314B2 (en) * 2006-09-20 2011-11-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JP4952352B2 (ja) * 2007-04-16 2012-06-13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4450052B2 (ja) * 2007-11-13 2010-04-14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両面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40620A (ja) 2008-08-01 2010-02-18 Daikin Ind Ltd サーミスタ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3-264671A 2003.09.19 *
JP特开2006-115134A 2006.04.2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176740A (ja) 2011-09-08
JP5077374B2 (ja) 2012-11-21
EP2362631A2 (en) 2011-08-31
US8717644B2 (en) 2014-05-06
EP2362631A3 (en) 2012-05-30
EP2362631B1 (en) 2016-11-02
US20110205604A1 (en) 2011-08-25
CN102170507A (zh) 2011-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70507B (zh) 图像扫描装置、图像扫描方法和图像形成设备
JP6332081B2 (ja) 読取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8310744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JP200901489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94934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07259351A (ja) 多機能装置
JP4849166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5552915B2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4780674B2 (ja) 変倍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
JPH1127444A (ja) 原稿読取り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複写装置、ファクシミリ装置、複合装置
JP2007019854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06203523A (ja)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045239A (ja) スキャナ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メモリ媒体
JP4367096B2 (ja)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US11233922B2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having a function of automatically determining whether a document sheet is a color document or black and white document
JP4904317B2 (ja) 画像読取装置、並びに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蓄積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44284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74373A (ja) 原稿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原稿読取方法
JP2010147920A (ja) 画像読取り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28704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74372A (ja) 原稿読取装置及び原稿読取方法
JP2000305416A (ja) 原稿給送装置搭載の画像形成装置
JP3386023B2 (ja) 通信端末装置
JP4467019B2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424282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スキャ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