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67907A - 一种氟硅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氟硅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67907A
CN102167907A CN 201110048985 CN201110048985A CN102167907A CN 102167907 A CN102167907 A CN 102167907A CN 201110048985 CN201110048985 CN 201110048985 CN 201110048985 A CN201110048985 A CN 201110048985A CN 102167907 A CN102167907 A CN 1021679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orine
rubber
preparation
silicon
fluorine silic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04898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67907B (zh
Inventor
应永安
方海滔
陈伟
杨新华
吴志筐
王志强
谢福钦
祝森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zhou Huanxin Fluorine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UANXIN FLUORIN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UANXIN FLUORIN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UANXIN FLUORIN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04898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679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679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79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679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79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硅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用于制备混炼胶的氟硅基础胶由氟硅生胶A和氟硅生胶B组成;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氟硅基础胶中加入: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热稳定剂,经3,3,3-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处理的白炭黑,结构控制剂,集中交联剂;并将这些物料加入捏合机中,在30oC~80oC下捏合成团;升温至130oC~140oC真空捏合0.5~3小时,100oC以下出料,停放24~36小时,返炼薄通,挤出过滤即得氟硅混炼胶;所制备的氟硅混炼胶,拉伸强度为11~13Mpa,断裂拉长率为300~500%,撕裂强度为45~55kN/m,经FAM-A油(23℃×48h)浸泡后其拉伸强度为7~8MPa。

Description

一种氟硅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高拉伸强度,高撕裂强度及优异耐磨性能的氟硅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氟硅橡胶具有优异的耐高低温,耐油、耐溶剂和耐化学品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业、汽车工业的发动机、油压系统、泵隔膜、医疗卫生等领域中,作为耐油耐高低温的密封材料及燃料油软管的一种新型材料。
氟硅橡胶是一种在硅橡胶主链中引入侧链含有三氟丙基的硅氧烷链节,从而使其具有硅橡胶的耐高低温性能和氟橡胶耐溶剂耐油性能的新型合成材料,在合成生胶的过程中,同时会引入少量的乙烯基硅氧烷链节,作为橡胶的硫化点。
现有技术中都采用一种基础的氟硅生胶经混炼制得氟硅混炼胶。由于不同的氟硅生胶的分子量分布不同,平均分子量不同,由单一生胶混炼制得的氟硅混炼胶性能各不同,生胶分子量高则有很好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良好的耐油性,但加工性能很差,混胶也困难。而生胶的分子量低则难以有良好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耐油耐溶剂的体积变化率大。
氟硅生胶本身的强度很低,需要在开炼机中,加入白炭黑、硅微粉、石英粉、硅藻土等补强性和非补强性填料,加入羟基氟硅油、二苯基硅二醇等混炼助剂和氧化铁、氧化铈、氧化锌、氧化钛等热稳定剂,经混炼后得到氟硅混炼胶。现有技术中所加入的不经处理的白炭黑,在混炼时不易分散均匀,撕裂和耐油性都比较差,胶料易“结构化”的贮存短(6个月),白炭黑经表面处理的可以有效的提高撕裂和耐油性,吃粉料快,使胶料不易“结构化”,贮存时间延长。现有技术中混炼胶在制备的过程中,白炭黑的表面处理剂主要选自六甲基二硅氮烷、八甲基环四硅氧烷或硅烷偶联剂。但这些处理都是针对硅橡胶研究的,其对氟硅橡胶的耐油性非常的不利。
现有技术中开炼机炼氟硅橡胶“吃”粉慢、易粘辊、粉尘多、劳动强度大等缺点。
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1302048C,专利号为200510026690.9,公告日为2007年2月28日,发明创造名称为“氟硅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公开的制备混炼胶的聚合物,是一种单一的聚合物,其制备方法中公开了混炼胶的制作工艺,但是该混炼胶的制作工艺仍然存在如下的缺陷:白炭黑及其它加工助剂分散不均匀,生产效力低,撕裂和耐油性差,粉尘多、劳动强度大,对工人职业安全不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采用单一生胶混炼制得的氟硅混炼胶所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氟硅基础胶,用于混炼氟硅混炼胶。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在混炼胶制备的过程中,白炭黑的表面处理剂选择以及只用开炼机制备所得到的混炼胶所存在的缺陷,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氟硅混炼胶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第二个目的即氟硅混炼胶的制备方法所制得的氟硅混炼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氟硅基础胶,其特征在于由氟硅生胶A和氟硅生胶B组成,氟硅生胶A:氟硅生胶B的重量比控制在2:8至5:5;氟硅生胶A和氟硅生胶B均包括来自3,3,3-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单体的单元,并在其中嵌入甲基乙烯基环四硅氧烷单体的单元链节;氟硅生胶A以甲基封端,平均分子量为60~80万,分子量分布系数为5~7,挥发份小于1Wt%,乙烯基含量为0.3~0.7摩尔%;氟硅生胶B以羟基封端,平均分子量为110~160万,分子量分布系数为3~8,挥发份小于1Wt%,乙烯基含量为0.2~0.5摩尔%。其中氟硅生胶B的平均分子量优选为130~160万,乙烯基含量优选为0.3~0.4摩尔%。其中氟硅生胶A:氟硅生胶B的重量比优选为4:6。
由不同分子量分布,不同平均分子量的两种生胶按不同比例共混为基础胶,使生胶长线性分子链与短线性分子链互相交错并加入补强填料或非补强填料各种加工助剂捏合制成氟硅混炼胶。该氟硅橡胶具有更优异的耐高低温(-55℃~250℃),耐油、耐溶剂和耐化学品性能。例如耐燃油C的体积变化在23%以下。
本发明中的生胶A以甲基封端,聚合度较低,分子量为60~80万,分子量分布系数为5~7,该生胶由浙江环新氟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制备。本发明中的生胶B,以羟基封端,平均聚合度高,分子量110~160万,分子量分布系数为3~8,挥发份(150℃×3h)<1Wt%,乙烯基含量为0.3~0.5摩尔%。分子式:
生胶A                                                   
Figure 64909DEST_PATH_IMAGE001
生胶B   
Figure 710786DEST_PATH_IMAGE002
生胶B制法:
在釜式反应器中加入一定量的D3F,通入氮气加热抽真空脱水2小时,降温加入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1%碱胶催化剂,升温150℃开始反应,待粘度增加变浆糊状时,降低搅拌速度一直到停止搅拌,随聚合物分子链自由的增长,反应在2小时内结束,平衡2小时后出胶。其中乙烯基含量为0.2~0.5摩尔%,优选0.3~0.4摩尔%,分子量为110~160万,优选130~160万。
一种氟硅混炼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选用上述的氟硅基础胶100重量份,加入:
a)2~4重量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1~5重量份热稳定剂,
b)20~70重量份经3,3,3-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处理的气相法白炭黑,白炭黑的比表面积为150~400m2/g,
c)1.5~15重量份结构控制剂,
d)2~8重量份集中交联剂;
(2)将步骤(1)中的物料加入捏合机中,在30oC~80oC下捏合成团;
(3)升温至130oC~140oC真空捏合热处理0.5~3小时,100oC以下出料,停放24~36小时;
(4)返炼薄通,挤出过滤即得氟硅混炼胶。
本发明提供一种捏合机混炼的工艺方法,本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开炼机炼氟硅橡胶“吃”粉慢、易粘辊、粉尘多、劳动强度大等缺点。本方法采用一次或分批加入补强填料、半补强填料、加工助剂使其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产品的品质更稳定。
本发明白炭黑的表面处理剂选用3,3,3-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使得氟硅橡胶的耐油性不降低。白炭黑的表面处理剂也可选用三氟丙基甲基二氯硅烷、三氟丙基甲基硅氮烷。但效果较3,3,3-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差些。
上述氟硅混炼胶的制备方法的步骤(1)中的“集中交联”剂优选乙烯基氟硅油,使其硫化时产生不匀称的“集中交联”,提高硫化橡胶“多链节撕裂”的能力,乙烯基氟硅油的结构式:
(1)
Figure 540201DEST_PATH_IMAGE003
(2)
Figure 989637DEST_PATH_IMAGE004
其中:a为1~5整数,b为1~100整数,乙烯基含量优选20~45%。
上述氟硅混炼胶的制备方法的步骤(1)中的气相法白炭黑的优选重量份为30~60。
上述氟硅混炼胶的制备方法的步骤(1)中的结构控制剂为二甲氧基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和羟基氟硅油的组合,其中二甲氧基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羟基氟硅油的重量比为1:1至1:3,二甲氧基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的结构式如下:
其中n为1~10的整数。其中n为1~10的整数,进一步优选2~5的整数,改善胶料的流动性和产品贮存时间,防止混炼胶结构化。
现有技术中结构控制剂一般采用各种羟基封端的硅油,其缺陷为混炼时易粘辊,胶料贮存期短。而采用与二甲氧基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组合的新型“结构化”控制剂具有超强的润湿性,可以极速的润湿白炭黑比表面,混炼时混炼胶不易粘辊,胶料的贮存期长于同等级的羟基封端的氟硅油。制品的透明度高。胶料贮存期24个月后无“结构化”现象。
上述氟硅混炼胶的制备方法的步骤(1)中还可以加入重量份0.5~10的碳纤维。所述的碳纤维是经硅烷类偶联剂改性的,选用硅烷类偶联剂有A-174、A-151、KH-550、KH-571,优选KH-571。
经硅烷类偶联剂改性的碳纤维增强与氟硅生胶的相容性、分散性和结合力,使碳纤维优越性表现出来。
本发明也可选用经改性的芳纶浆粕纤维、涤纶纤维。
上述氟硅混炼胶的制备方法的步骤(2)中,真空捏合热处理时间优选为1小时。
上述氟硅混炼胶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氟硅混炼胶,其拉伸强度为11~13Mpa,断裂伸长率为300~500%,撕裂强度为45~55kN/m,经FAM-A油(23℃×48h)浸泡后其拉伸强度为7~8MPa。
制备所得的氟硅混炼胶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性能更优。特别是经FAM-A油(23℃×48h)浸泡后的拉伸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把100重量份的氟硅生胶放入开炼机上,调节辊距至两辊间存少量的胶,依次加入4重量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45重量份比表面积为200m2/g的经六甲基二硅氮烷处理的气相法白炭黑,8重量份的羟基氟硅油,5重量份的热稳定剂氧化铁红,混炼20~30min,然后调节辊距到0.4~0.6mm薄通10次后,加入1重量份的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基)已烷。辊温控制在50±5℃,混炼时间20~30min,调整合适的厚度出片。在平板硫化剂进行一段硫化170℃×10min,二段硫化200℃×4h,试样检测。
实施例2
①生胶A与生胶B按4:6的比例共取2000g,甲基乙烯基硅橡胶40g,脱模剂适量;
②白炭黑900g,“结构化”控制剂羟基氟硅油60g、二甲氧基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30g,“集中交联剂”乙烯基氟硅油(1)60g,一次或分批加入捏合机中,温度60℃下捏合均匀成团;
③升温到130℃,在抽真空-0.08~-0.09Mpa捏合热处理1小时,100℃以下出胶,存放24小时;捏合热处理时不粘胶;
④返炼薄通7次后,150目挤胶过滤;
胶料贮存12个月后无“结构化”现象;
⑤把制得的混炼胶加入1重量份的硫化剂〔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基)已烷〕、氧化铁红,在平板硫化机上硫化成型,一段硫化170℃×10min,二段硫化200℃×4h,试样检测。
实施例3
重复实施例2所述的步骤,把生胶改为生胶A与生胶B按2:8的比例共取为2000g。在温度30℃捏合成团,升温到140℃,抽真空捏合热处理0.5小时,胶料的停放时间为36小时。
实施例4
重复实施例2所述的步骤,把生胶改为生胶A与生胶B按5:5的比例共取为2000g。在温度80℃捏合成团,升温到135℃,抽真空捏合热处理3小时,胶料的停放时间为30小时。
实施例5
重复实施例2所述的步骤,其中“结构化”控制剂改为羟基氟硅油90g、在温度50℃捏合成团,升温到135℃,抽真空捏合热处理1.5小时,胶料的停放24小时,捏合热处理时粘胶。胶料贮存6个月后有“结构化”现象。
实施例6
重复实施例2所述的步骤,其中“结构化”控制剂改为二甲氧基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90g、在温度50℃捏合成团,升温到135℃,抽真空热处理1.5小时,胶料的停放24小时。捏合热处理时不粘胶。胶料贮存6个月后无“结构化”现象。胶料贮存12个月后有“结构化”现象。
Figure 60154DEST_PATH_IMAGE006
实施例7
按实施例2所述的步骤,其中白炭黑900g改为经3,3,3,-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表面处理过的、比表面积为150~400m2/g,甲基乙烯基硅橡胶60g,“结构化”控制剂羟基氟硅油40g、二甲氧基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20g,“集中交联剂”乙烯基氟硅油(1)60g,用y-甲基丙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KH-571)改性的碳纤维60g(也可选用涤纶纤维、芳沦桨粕纤维但效果没有碳纤维好),氧化铁红 60g 。
胶料贮存24个月后无“结构化”现象。
实施例8
按实施例2所述的步骤,其中白炭黑900g改为经3,3,3,-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表面处理过的、比表面积为150~400m2/g,甲基乙烯基硅橡胶60g,“结构化”控制剂羟基氟硅油40g、二甲氧基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20g,“集中交联剂”乙烯基氟硅油(1)60g,用y-甲基丙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KH-571)改性的碳纤维100g(也可选用涤纶纤维、芳沦桨粕纤维但效果没有碳纤维好),氧化铁红 60g。
实施例9
按实施例2所述的步骤,其中白炭黑1400g改为经3,3,3,-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表面处理过的、比表面积为150~400m2/g,甲基乙烯基硅橡胶40g,“结构化”控制剂羟基氟硅油180g、二甲氧基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120g,“集中交联剂”乙烯基氟硅油(1)60g,KH-571改性的碳纤维10g,氧化铁红 80g。
实施例10
按实施例2所述的步骤,其中白炭黑400g改为经3,3,3,-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表面处理过的、比表面积为150~400m2/g,甲基乙烯基硅橡胶80g,“结构化”控制剂羟基氟硅油20g、二甲氧基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10g,“集中交联剂”乙烯基氟硅油(1)20g,KH-571改性碳纤维200g,氧化铁红20g。
实施例11
按实施例2所述的步骤,白炭黑900g改为经3,3,3,-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表面处理过的、比表面积为150~400m2/g,甲基乙烯基硅橡胶80g,“结构化”控制剂羟基氟硅油60g、二甲氧基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20g,“集中交联剂”乙烯基氟硅油(1)60g,热稳定剂氧化铈 100g。
实施例12
按实施例2所述的步骤,白炭黑900g改为经3,3,3,-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表面处理过的、比表面积为150~400m2/g,甲基乙烯基硅橡胶80g,“结构化”控制剂羟基氟硅油40g、二甲氧基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20g,“集中交联剂”乙烯基氟硅油(1)60g,热稳定剂氧化铈 100g。
实施例13
按实施例2所述的步骤,把实施例8中“集中交联剂”乙烯基氟硅油(1)改为乙烯基氟硅油(2)60g。
Figure 450684DEST_PATH_IMAGE007
注:根据美国ASTM橡胶材料相关标准检测。

Claims (10)

1.一种氟硅基础胶,其特征在于由氟硅生胶A和氟硅生胶B组成,氟硅生胶A:氟硅生胶B的重量比控制在2:8至5:5;氟硅生胶A和氟硅生胶B均包括来自3,3,3-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单体的单元,并在其中嵌入甲基乙烯基环四硅氧烷单体的单元链节;氟硅生胶A以甲基封端,平均分子量为60~80万,分子量分布系数为5~7,挥发份小于1Wt%,乙烯基含量为0.3~0.7摩尔%;氟硅生胶B以羟基封端,平均分子量为110~160万,分子量分布系数为3~8,挥发份小于1Wt%,乙烯基含量为0.2~0.5摩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硅基础胶,其特征在于氟硅生胶B的平均分子量为130~160万,乙烯基含量为0.3~0.4摩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硅基础胶,其特征在于氟硅生胶A:氟硅生胶B的重量比为4:6。
4.一种氟硅混炼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选用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氟硅基础胶100重量份,加入:
a)2~4重量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1~5重量份热稳定剂,
b)20~70重量份经3,3,3-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处理的气相法白炭黑,白炭黑的比表面积为150~400m2/g,
c)1.5~15重量份结构控制剂,
d)2~8重量份集中交联剂;
(2)将步骤(1)中的物料加入捏合机中,在30oC~80oC下捏合成团;
(3)升温至130oC~140oC真空捏合热处理0.5~3小时,100oC以下出料,停放24~36小时;
(4)返炼薄通,挤出过滤即得氟硅混炼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氟硅混炼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的气相法白炭黑的重量份为30~6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氟硅混炼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的结构控制剂为二甲氧基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和羟基氟硅油的组合,其中二甲氧基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羟基氟硅油的重量比为1:1至1:3,二甲氧基聚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的结构式如下:
             
其中n为1~10的整数。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氟硅混炼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还可以加入重量份0.5~10的碳纤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氟硅混炼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纤维是经硅烷类偶联剂改性的碳纤维,选用硅烷类偶联剂为A-174或A-151或KH-550或KH-571。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氟硅混炼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真空捏合热处理时间为1小时。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氟硅混炼胶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氟硅混炼胶,其拉伸强度为11~13Mpa,断裂伸长率为300~500%,撕裂强度为45~55kN/m,经FAM-A油(23℃×48h)浸泡后其拉伸强度为7~8MPa。
CN2011100489851A 2011-03-02 2011-03-02 一种氟硅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1679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489851A CN102167907B (zh) 2011-03-02 2011-03-02 一种氟硅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489851A CN102167907B (zh) 2011-03-02 2011-03-02 一种氟硅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67907A true CN102167907A (zh) 2011-08-31
CN102167907B CN102167907B (zh) 2012-07-25

Family

ID=44489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489851A Active CN102167907B (zh) 2011-03-02 2011-03-02 一种氟硅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67907B (zh)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17956A (zh) * 2012-03-30 2012-08-01 青岛科技大学 氟橡胶、硅橡胶与氟硅橡胶三元共混耐高低温耐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36037A (zh) * 2013-09-17 2013-12-11 威海新元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高压点火线用氟硅/硅橡胶并用胶的制备方法
CN103483827A (zh) * 2013-09-16 2014-01-01 上海旭创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阻燃氟硅胶
CN104356422A (zh) * 2014-10-29 2015-02-18 深圳市冠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马来海松酸改性白炭黑、氟硅橡胶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27365A (zh) * 2015-06-25 2015-09-23 东爵有机硅(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耐油硅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48319B (zh) * 2014-11-17 2017-01-18 华东理工大学 有机硅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CN106349716A (zh) * 2016-09-14 2017-01-25 东莞市朗晟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氟硅橡胶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93131A (zh) * 2017-04-28 2017-06-27 东莞市亚马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防静电耐热硅胶皮及其制作工艺
CN108129851A (zh) * 2017-12-22 2018-06-08 威海新元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低介质损耗氟硅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87186A (zh) * 2018-05-11 2018-09-28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氟硅橡胶补强用的改性白炭黑及其制备方法、氟硅橡胶
CN109762346A (zh) * 2018-12-26 2019-05-17 福建拓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氟硅橡胶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9851788A (zh) * 2018-08-30 2019-06-07 深圳市冠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共聚型氟硅封端剂和氟硅液体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51789A (zh) * 2018-08-30 2019-06-07 深圳市冠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成型氟硅液体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52072A (zh) * 2017-11-30 2019-06-07 深圳市冠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氟硅橡胶组合物、其制备方法以及由该组合物制备的密封胶和涂料
CN109852339A (zh) * 2017-11-30 2019-06-07 深圳市冠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氟硅橡胶组合物、其制备方法以及由该组合物制备的密封胶和涂料
CN109852338A (zh) * 2017-11-30 2019-06-07 深圳市冠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氟硅橡胶组合物、其制备方法以及由该组合物制备的密封胶和涂料
CN109852071A (zh) * 2017-11-30 2019-06-07 深圳市冠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氟硅橡胶组合物、其制备方法以及由该组合物制备的密封胶和涂料
CN111286198A (zh) * 2020-03-05 2020-06-16 东莞市南炬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耐溶剂耐热熔胶硅橡胶
CN115975315A (zh) * 2023-02-08 2023-04-18 天长市徽宁电器仪表厂 一种耐酸耐碱的耐磨损电力电缆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04424A (en) * 1986-01-29 1986-08-05 Dow Corning Corporation Thermally conductive polyorganosiloxane elastomer composition
US4732931A (en) * 1986-10-09 1988-03-22 Dow Corning Corporation Heat curable fluorosilicone coating composition
CN1485861A (zh) * 2003-08-12 2004-03-31 宋福如 氟硅橡胶在制备合成绝缘子的用途
CN1702098A (zh) * 2005-06-13 2005-11-30 上海三爱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氟硅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04424A (en) * 1986-01-29 1986-08-05 Dow Corning Corporation Thermally conductive polyorganosiloxane elastomer composition
US4732931A (en) * 1986-10-09 1988-03-22 Dow Corning Corporation Heat curable fluorosilicone coating composition
CN1485861A (zh) * 2003-08-12 2004-03-31 宋福如 氟硅橡胶在制备合成绝缘子的用途
CN1702098A (zh) * 2005-06-13 2005-11-30 上海三爱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氟硅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17956B (zh) * 2012-03-30 2014-08-13 青岛科技大学 氟橡胶、硅橡胶与氟硅橡胶三元共混耐高低温耐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17956A (zh) * 2012-03-30 2012-08-01 青岛科技大学 氟橡胶、硅橡胶与氟硅橡胶三元共混耐高低温耐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83827A (zh) * 2013-09-16 2014-01-01 上海旭创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阻燃氟硅胶
CN103483827B (zh) * 2013-09-16 2016-08-17 上海旭创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阻燃氟硅胶
CN103436037A (zh) * 2013-09-17 2013-12-11 威海新元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高压点火线用氟硅/硅橡胶并用胶的制备方法
CN103436037B (zh) * 2013-09-17 2016-03-23 威海新元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高压点火线用氟硅/硅橡胶并用胶的制备方法
CN104356422A (zh) * 2014-10-29 2015-02-18 深圳市冠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马来海松酸改性白炭黑、氟硅橡胶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48319B (zh) * 2014-11-17 2017-01-18 华东理工大学 有机硅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CN104927365B (zh) * 2015-06-25 2018-09-18 东爵有机硅(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耐油硅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27365A (zh) * 2015-06-25 2015-09-23 东爵有机硅(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耐油硅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49716B (zh) * 2016-09-14 2019-04-23 东莞市朗晟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氟硅橡胶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49716A (zh) * 2016-09-14 2017-01-25 东莞市朗晟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氟硅橡胶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93131A (zh) * 2017-04-28 2017-06-27 东莞市亚马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防静电耐热硅胶皮及其制作工艺
CN106893131B (zh) * 2017-04-28 2019-09-27 东莞市亚马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防静电耐热硅胶皮及其制作工艺
CN109852339A (zh) * 2017-11-30 2019-06-07 深圳市冠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氟硅橡胶组合物、其制备方法以及由该组合物制备的密封胶和涂料
CN109852338B (zh) * 2017-11-30 2021-04-16 深圳市冠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氟硅橡胶组合物、其制备方法以及由该组合物制备的密封胶和涂料
CN109852071A (zh) * 2017-11-30 2019-06-07 深圳市冠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氟硅橡胶组合物、其制备方法以及由该组合物制备的密封胶和涂料
CN109852338A (zh) * 2017-11-30 2019-06-07 深圳市冠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氟硅橡胶组合物、其制备方法以及由该组合物制备的密封胶和涂料
CN109852072A (zh) * 2017-11-30 2019-06-07 深圳市冠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氟硅橡胶组合物、其制备方法以及由该组合物制备的密封胶和涂料
CN108129851B (zh) * 2017-12-22 2020-04-21 威海新元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低介质损耗氟硅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29851A (zh) * 2017-12-22 2018-06-08 威海新元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低介质损耗氟硅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87186B (zh) * 2018-05-11 2020-09-11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氟硅橡胶补强用的改性白炭黑及其制备方法、氟硅橡胶
CN108587186A (zh) * 2018-05-11 2018-09-28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氟硅橡胶补强用的改性白炭黑及其制备方法、氟硅橡胶
CN109851789A (zh) * 2018-08-30 2019-06-07 深圳市冠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成型氟硅液体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51788A (zh) * 2018-08-30 2019-06-07 深圳市冠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共聚型氟硅封端剂和氟硅液体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62346A (zh) * 2018-12-26 2019-05-17 福建拓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氟硅橡胶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9762346B (zh) * 2018-12-26 2021-03-23 福建拓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氟硅橡胶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11286198A (zh) * 2020-03-05 2020-06-16 东莞市南炬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耐溶剂耐热熔胶硅橡胶
CN115975315A (zh) * 2023-02-08 2023-04-18 天长市徽宁电器仪表厂 一种耐酸耐碱的耐磨损电力电缆
CN115975315B (zh) * 2023-02-08 2024-01-16 天长市徽宁电器仪表厂 一种耐酸耐碱的耐磨损电力电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67907B (zh) 2012-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67907B (zh) 一种氟硅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
EP2285873B1 (en)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flexible pipe
CN104629101B (zh) 一种耐高温回弹性强的高安全混炼胶
EP1969062B1 (en) Silicone elastomer composition
CN102924793B (zh) 一种硅氧烷改性的热塑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78518A (zh) 一种高硬度挤出型硅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JP2013540872A (ja) 光架橋性の非常に透明なシリコーン混合物
CN108623800B (zh) 一种降低轮胎滚动阻力的胎面胶料、胎面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89320A (zh) 一种高爽滑挤出级热塑性弹性体
CN104693565B (zh) 一种可稳定存储的复合废胶粉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93817B (zh) 一种可稳定存储的复合废胶粉粒子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968C (zh) 包含有金属茂聚乙烯与聚酰胺的薄膜
CN112011321A (zh) 一种自适应形变复合暂堵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93820A (zh) 一种可稳定存储的复合废胶粉粒子改性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10634B (zh) 氟硅橡胶组合物
CN105555872A (zh) 硅酮制品、管和形成制品的方法
CN109666224A (zh) 一种持久自润滑的tpv及其制备方法和该tpv制成的密封条
CN104628920B (zh) 一种溶液聚合乙丙橡胶的制备方法
CN105131496B (zh) 一种耐寒玻纤增强聚丙烯及其制备方法
EP3589693A1 (en) Thermoplastic vulcanizate prepared with oil-extended, bimodal metallocene-synthesized epdm
CN102558450B (zh) 一种提高聚丙烯熔体强度的方法
CN102731697A (zh) 一种易加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668688A (zh) 收缩薄膜
CN107298780B (zh) 一种废旧胶粉车用挡泥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50050A (zh) 一种抗油剂渗透的农药瓶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Ying Yongan

Inventor after: Fang Haitao

Inventor after: Chen Wei

Inventor after: Yang Xinhua

Inventor after: Wu Zhikuang

Inventor after: Wang Zhiqiang

Inventor after: Xie Fuqin

Inventor after: Zhu Senhui

Inventor after: Jin Jianyong

Inventor before: Ying Yongan

Inventor before: Fang Haitao

Inventor before: Chen Wei

Inventor before: Yang Xinhua

Inventor before: Wu Zhikuang

Inventor before: Wang Zhiqiang

Inventor before: Xie Fuqin

Inventor before: Zhu Senhui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YING YONGAN FANG HAITAO CHEN WEI YANG XINHUA WU ZHIKUANG WANG ZHIQIANG XIE FUQIN ZHU SENHUI TO: YING YONGAN FANG HAITAO CHEN WEI YANG XINHUA WU ZHIKUANG WANG ZHIQIANG XIE FUQIN ZHU SENHUI JIN JIANYONG

CI01 Publication of corrected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Correction item: Applicant

Correct: Zhejiang Huanxin Fluorine Material Co., Ltd.

False: Zhejiang Huanxin Fluorin Materials Co., Ltd.

Number: 30

Volume: 28

CI03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Correction item: Applicant

Correct: Zhejiang Huanxin Fluorine Material Co., Ltd.

False: Zhejiang Huanxin Fluorin Materials Co., Ltd.

Number: 30

Page: The title page

Volume: 28

ERR Gazette correction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ZHEJIANG HUANXIN FLUORIN MATERIALS CO., LTD. TO: ZHEJIANG HUANXIN FLUORINE MATERIAL CO., LTD.

RECT Rectificatio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4

Address after: No. 31, Nianhua Road, Quzhou Green Industry Cluster, Zhejiang 324002

Patentee after: QUZHOU HUANXIN FLUORINE MATE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321302 Hua Jie Zhen Yang Gong Wan, Yongkang City,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HUANXIN FLUORO MATERIAL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