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63779A - 屏蔽连接器和制造该屏蔽连接器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屏蔽连接器和制造该屏蔽连接器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63779A
CN102163779A CN2011100057415A CN201110005741A CN102163779A CN 102163779 A CN102163779 A CN 102163779A CN 2011100057415 A CN2011100057415 A CN 2011100057415A CN 201110005741 A CN201110005741 A CN 201110005741A CN 102163779 A CN102163779 A CN 1021637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component
connector shell
contact site
connector
shiel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0574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63779B (zh
Inventor
藤原道代
冈本昌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637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37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637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37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2Securing in resilient one-piece base or case, e.g. by friction; One-piece base or case formed with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 H01R13/4223Securing in resilient one-piece base or case, e.g. by friction; One-piece base or case formed with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comprising integral flexible contact retaining fing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01R13/6272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comprising a single latching a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03Connector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the conductors of a multiconductor cable, e.g. tapping connections
    • H01R9/05Connector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the conductors of a multiconductor cable, e.g. tapping connections for coaxial cables
    • H01R9/0518Connection to outer conductor by crimping or by crimping ferru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03Connector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the conductors of a multiconductor cable, e.g. tapping connections
    • H01R9/05Connector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the conductors of a multiconductor cable, e.g. tapping connections for coaxial cables
    • H01R9/0527Connection to outer conductor by action of a resilient member, e.g. spring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防止弹性件塑性变形的屏蔽连接器和制造该蔽连接器的方法。屏蔽连接器设置有:端子接头(10),所述端子接头(10)具有与其连接的屏蔽电缆(11);连接器壳体(20),端子接头(10)将安装在所述连接器壳体(20)中;屏蔽外壳(40),所述屏蔽外壳(40)将容纳入连接器壳体(20);以及弹性件(45),每一个所述弹性件(45)都包括接触部(47),所述接触部(47)设置在屏蔽外壳(40)上,并且与屏蔽电缆(11)的连接部(19B)形成接触。每个弹性件(45)包括突出件(49),所述突出件(49)用于通过与设置在连接器壳体(20)中的限制部(38)形成接触而防止弹性件(45)过度变形。

Description

屏蔽连接器和制造该屏蔽连接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连接器壳体中设置有屏蔽外壳的屏蔽连接器以及制造和组装该屏蔽连接器的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从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H07-263082中可知传统的屏蔽连接器。该屏蔽连接器在连接器壳体中设置有金属屏蔽外壳,一对弹性件形成在屏蔽外壳的端部,用于将设置在屏蔽电缆的屏蔽编织线上的连接部弹性地夹在中间。当具有连接在其上的屏蔽电缆的端子接头安装到连接器壳体中时,连接部配合在弹性件之间,从而连接器壳体中的屏蔽外壳导电地连接到屏蔽电缆的编织线上。
然而,在传统的屏蔽连接器中,如果具有连接在其上的屏蔽电缆的端子接头在插入连接器壳体中时被偏心或倾斜地插入,则端子接头或屏蔽电缆的连接部与弹性件的后突出部形成接触,由此弹性件被压入屏蔽电缆的连接部将被保持且塑性变形的布置空间中。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情况作出本发明,其目的是当具有连接在其上的屏蔽电缆的端子接头插入连接器壳体中时,防止弹性件过度变形和/或塑性变形。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屏蔽连接器,包括:
至少一个端子接头,所述至少一个端子接头能够与屏蔽电缆连接;
连接器壳体,所述端子接头能够安装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中;
至少一个导电屏蔽外壳,所述至少一个导电屏蔽外壳能够容纳在连接器壳体中或容纳在连接器壳体上,以基本上围绕所述端子接头以及所述屏蔽电缆的端部;
至少一个弹性件,所述至少一个弹性件基本上从所述屏蔽外壳延伸;以及
至少一个接触部,所述至少一个接触部形成在所述弹性件上,用于与设置在所述屏蔽电缆的屏蔽部上的连接部形成接触,
通过将所述端子接头安装入所述连接器壳体中,使得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弹性件的接触部形成接触,
其中,所述弹性件包括至少一个触碰部,所述至少一个触碰部用于通过与设置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中或设置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上的至少一个限制部形成接触而防止所述弹性件朝向用于连接部的布置空间过度变形。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弹性件基本上从所述屏蔽外壳的后边缘向后延伸,并且被折叠或弯曲。
具体地,提供一种屏蔽连接器,包括:
端子接头,所述端子接头具有连接到其上的屏蔽电缆;
连接器壳体,所述端子接头将安装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中;
金属屏蔽外壳,所述金属屏蔽外壳将容纳入连接器壳体中,以围绕所述端子接头以及所述屏蔽电缆的端部;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基本上从所述屏蔽外壳的后边缘向后延伸并折叠;以及
接触部,所述接触部形成在所述弹性件上,用于与设置在所述屏蔽电缆的屏蔽部上的连接部形成接触,
通过将所述端子接头安装入所述连接器壳体中,使得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弹性件的接触部形成接触,
其中,所述弹性件包括触碰部,所述触碰部用于通过与设置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中的限制部形成接触而防止所述弹性件朝向用于所述连接部的布置空间过度变形。
当将安装在屏蔽电缆上的端子接头组装入连接器壳体时,端子接头或设置在屏蔽电缆上的连接部可以与弹性件的后突出部形成接触,弹性件会被朝向用于屏蔽电缆的连接部的布置空间按压,并且会塑性变形。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如上所述构造的屏蔽连接器,通过使其接触部与连接器壳体的限制部接触,从而弹性件不会过度变形,并且可以防止其塑性变形。
本发明还可以实施为具有以下结构。
优选地,所述触碰部从所述弹性件的相反横向部突出。根据这样的结构,触碰部能够更容易与连接器壳体的限制部形成接触,并且通过在弹性件的相反横向部上设置触碰部,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弹性件的过度变形。
优选地,一对弹性件设置在以便与形成或布置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中的支撑框体成一体并且基本上相互面对的位置上。根据这样的结构,当安装端子接头时,屏蔽电缆的连接部被保持在该对弹性件之间,从而屏蔽电缆被更可靠地导电连接到屏蔽外壳。
优选地,所述接触部之间的距离设定为比安装在所述屏蔽电缆上的外壳环的外径稍短。
优选地,当所述端子接头正确地安装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中时,所述连接部被一对弹性件的接触部弹性地夹在中间。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包括:折叠部或弯曲部,所述折叠部或弯曲部向后折叠或弯曲以从所述弹性件突出;和折叠件,所述折叠件基本上从所述折叠部笔直向前延伸。
优选地,所述折叠件的前端在所述接触部外侧的位置上朝向所述接触部弯曲,从而防止所述接触部被向外过度地按压。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造或组装或安装屏蔽连接器的方法,具体地,根据本发明或其优选实施方式,包括以下步骤(以任何顺序):
将至少一个端子接头与屏蔽电缆连接;
将至少一个导电屏蔽外壳容纳在连接器壳体中或容纳在连接器壳体上,其中设置基本上从所述屏蔽外壳延伸的至少一个弹性件;以及
将所述端子接头至少部分地安装入连接器壳体中,以使得所述导电屏蔽外壳基本上围绕所述端子接头以及所述屏蔽电缆的端部;
从而,形成在所述弹性件上的至少一个接触部与设置在所述屏蔽电缆的屏蔽部上的连接部形成接触,其中,通过将所述端子接头安装入所述连接器壳体中,使得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弹性件的接触部形成接触,
其中,通过使所述弹性件的至少一个触碰部与设置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中或设置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上的至少一个限制部形成接触而防止所述弹性件朝向用于所述连接部的布置空间过度变形。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触碰部从所述弹性件的相反横向部突出。
优选地,一对弹性件设置在以便与形成或布置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中的支撑框体成一体并且基本上相互面对的位置上。
更优选地,所述接触部之间的距离设定为比安装在所述屏蔽电缆上的外壳环的外径稍短。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端子接头正确地安装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中时,由一对弹性件的接触部将所述连接部弹性地夹在中间。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弹性件包括:折叠部或弯曲部,所述折叠部或弯曲部向后折叠或弯曲以从所述弹性件突出;和折叠件,所述折叠件基本上从所述折叠部笔直向前延伸。
最优选地,通过使所述折叠件的前端在所述接触部外侧的位置上朝向所述接触部弯曲,从而防止所述接触部被向外过度地按压。
根据如上所述,可以提供或制造或组装当具有连接到其上的屏蔽电缆的端子接头插入连接器壳体中时,能够防止弹性件过度变形或塑性变形的屏蔽连接器。
只要阅读了下面的优选实施例和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目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应该理解,即使各实施例是分别描述的,其单个特征也可以与其他实施例相结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壳体的前视图;
图2是连接器壳体的侧视图;
图3是连接器壳体的后视图;
图4是屏蔽外壳的透视图;
图5是示出端子接头安装入连接器壳体之前的状态的截面侧视图;
图6是示出端子接头安装在连接器壳体中的状态的截面侧视图;
图7是示出外壳环处于与弹性件接触的状态的局部放大截面图;以及
图8是示出突出件和限制部的组成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列表
11...屏蔽电缆
10...端子接头
17...编织线(屏蔽部)
19B...连接部
20...连接器壳体
24...支撑框体
38...限制部
40...屏蔽外壳
45...弹性件
47...接触部
49...突出件(触碰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图1至8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具体为阴性)端子接头10,所述一个或多个端子接头10能够连接到一个或多个相应的屏蔽电缆11上;例如由合成树脂制成的连接器壳体20,一个或多个端子接头10能够至少部分地安装在所述连接器壳体20中;和导电(具体为金属)屏蔽外壳40,所述导电屏蔽外壳40能够至少部分地容纳在连接器壳体20中或安装到连接器壳体20上。在下面的描述中,“前”和“后”是指使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与配合接器连接的操作方向上的前后侧。
尤其是,端子接头10形成有:连接部12,所述连接部12位于端子接头10的前侧或端子接头10的前侧附近,且尤其基本上呈矩形管形,并且配合连接器能够从前侧与所述连接部12连接,安装在配合连接器中的、尤其为突片形端子(未示出)能够从前侧与所述连接部12连接;以及能够连接到屏蔽电缆11上的电线连接部(具体地包括位于后侧的一个或多个圆筒13、14)。屏蔽电缆11包括位于芯线15外面的内涂层部16,内涂层部16由屏蔽部(具体地包括编织线17)和外涂层部18包裹。屏蔽电缆11通过将端子接头10的电线连接部(具体地通过压接和连接圆筒13)连接到端部的芯线15的暴露部(具体地基本上完全暴露),而导电地连接到端子接头10。具体地,通过仅当在芯线15的暴露部后面的位置上的外涂层部18被剥离、并且屏蔽部被移除或移位(具体地编织线17被向后折叠)之后,将设置在导电(具体地是金属)外壳环19(具体地为六边形或多边形管形式)的中心部上的压接部19A压接并连接到屏蔽部(具体地是折回编织线17),从而导电连接屏蔽部(具体地是编织线17)和外壳环19,并且外壳环19将被安装在或安装到屏蔽电缆11上。进一步地,预先将衬垫环18A至少部分地安装在编织线17的折回部下(或者径向上至少部分地位于涂层部18和编织线17的折回部之间),以使得压接力不会或至少较少地被外涂层部18的弹性吸收。
具体地,连接器壳体20整体上呈基本长方体形,并且其前后侧基本上开放。从连接器壳体20的中间部(具体地是中心部)到前开口边缘形成接收器21,与其它外壁相比,接收器21的外壁在至少部分圆周上凸出,尤其是基本在整个圆周之上凸出。一个或多个(例如两个)辅助端子孔22形成在由接收器21的凸出形状所形成的后表面中,以基本上沿连接器壳体20向后延伸,其中每个辅助端子孔22为圆柱形,并且连通接收器21的内外侧。
位于接收器21后面的连接器壳体20的内表面具体地形成为在后开口边缘前面一点或附近的位置上稍微变窄,并且一个或多个(例如两个)腔体23在壳体20的中间部形成,具体地基本上在连接器壳体20的中心部并排形成,所述腔体23基本上延伸到接收器21的内部,并且一个或多个端子接头10能够至少部分地安装入所述腔体23中。一个或多个(具体地是两个中的每一个)腔体23的后部由支撑框体24形成,或者包括支撑框体24,该支撑框体24比腔体前部大一点,以便允许外壳环19插入,并且该支撑框体24的内表面具体地限定圆形横截面,另外,该支撑框体24形成有大开口24A,该大开口24A基本上相对于腔体23的布置方向以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延伸,优选地基本上在与腔体23的布置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延伸。
至少一个锁定矛杆25可弹性变形地形成在(具体地是每个)腔体23中,所述至少一个锁定矛杆25从前部的内表面稍微突出,并且适合于锁定端子接头10。当端子接头10穿过后开口边缘而至少部分地插入时,锁定矛杆25向腔体23外(或者沿与端子接头10插入腔体23的方向交叉的方向)弹性地变形,当端子插入10一直插入到特定(预定或可预定)位置时,解除弹性变形并与端子接头10接合,从而将端子接头10保持在连接器壳体20中。
接收器21形成有配合部26,配合连接器将至少部分地容纳和/或配合在配合部26中。配合部26位于接收器21的内部的中间位置(具体地是中心)上,并且基本上从后壁27朝向前端边缘笔直地突出。配合部26的外表面从后壁27到前侧(逐渐地或以一个台阶或多个(例如两个)台阶)变窄,密封安装部28形成在配合部26的外表面的正中或中间部上,密封件29将安装(具体地以环状方式)到密封安装部28上。位于后外表面和正中或中间外表面之间的台阶部30形成有一个或多个间隙孔31,所述间隙孔31基本上从台阶部30延伸到接收器21的后端并且穿透接收器21的后壁27。具体地,基本上沿着配合部26的每个较长侧面形成两个间隙孔31,基本上沿着配合部26的每个较短侧面形成一个间隙孔31,从而沿着四个侧面总共形成六个间隙孔31。
具体地在从中心向外偏移或移位一点的一个或多个位置上,一个或多个端子插入孔32(具体地基本上并排地)形成在配合部26的前端表面上,配合连接器壳体的一个或多个相应的端子将至少部分地插入所述端子插入孔32中。在通过偏移端子插入孔32或相对于端子插入孔32移位而形成的区域中,在基本上从接收器21的外部沿基本上垂直于端子插入孔32的方向延伸的一侧上,(具体地基本上并排地)形成一个或多个辅助端子孔22的一个或多个端部。在穿过配合部26的前端表面而至少部分地插入的一个或多个端子接头10与一个或多个相应的锁定矛杆25接合之后,具体地安装保持件33,该保持件33包括:用于防止锁定矛杆25向外弹性变形的变形限制部33A,和/或用于保持安装在密封安装部28上的密封件29的至少一个止停部33B。
接合部34A形成在接收器21中的基本上面对配合部26的壁表面(的具体一端)上,当配合连接器至少部分地插入接收器21中时,接合部34A将与形成在未示出的配合连接器的外表面上的接合爪接合。该接合部34A设置在锁定件34的前端上或锁定件34的前端附近,该锁定件34被支撑在与接收器21(的具体后壁27)整体或一体形成的支撑部35上。锁定件34的后端部基本上从连接器壳体20的接收器21向后延伸,以从连接器壳体20露出,并且用作可操作部34B,所述可操作部34B用于通过按压或操作而使锁定件34弹性变形以消除与配合连接器接合的状态。
换句话说,屏蔽外壳40具体地整体上呈稍微平坦的矩形管状态。屏蔽外壳40被容纳成使得其前部基本上围绕连接器壳体20的配合部26,其后部基本上围绕支撑框体24。屏蔽外壳40的前端部将穿过连接器壳体20的间隙孔31而至少部分地插入,且/或与配合部26的前端基本上布置在相同的位置上,并且其后端部具体地位于连接器壳体20的后端稍向前一点的位置上。
具体地,使通过压制而冲压出的矩形金属板的两端基本上以直角弯曲,以形成基本上具有U形横截面的两个窄且长的框件41,将这些框件41在基本上相互面对的情形下连接,从而形成屏蔽外壳40。这两个框件通过将设置在一个框件41上的一个或多个配合件41A插入设置在另一个框件41上的一个或多个配合件41B中而结合。
围绕连接器壳体20的配合部26的屏蔽外壳40的前部的前端向后折叠,基本上从前开口边缘向前笔直延伸并且沿前后方向具有基本上为屏蔽外壳40的长度的大约1/3的长度的一个或多个前槽42形成在前部的每个长侧面的一个或多个位置上,例如在三个位置上,即正中或中间和两端位置,并且将与形成在长侧面的两端位置上的前槽42结合的一个或多个前槽42形成在前部的每个短侧面的一个或多个位置上,例如在两个位置上,即两端位置。当屏蔽外壳40至少部分地插入连接器壳体20中时,前槽42的后边缘与位于间隙孔31之间的台阶部30形成接触,从而将屏蔽外壳40保持成不会向前露出或脱离。
形成基本上向内并向前倾斜地延伸的一个或多个(例如两个)锁定件43,同时所述锁定件43具体地在屏蔽外壳40的两个长侧表面中的每一个上的沿前后方向的中心部间隔开。当屏蔽外壳40至少地插入连接壳体20中时,这些锁定件43将由间隙孔31的后边缘向外按压以弹性变形,当屏蔽外壳40一直插入到特定(预定或可预定)位置时,这些锁定件43至少部分地解除弹性变形状态并与形成在间隙孔31的后边缘的内侧上的锁定部37接合,从而将屏蔽外壳40保持成不会向后脱离。
在屏蔽外壳40的后部或屏蔽外壳40的后部附近,一个或多个弹性件45(具体地与前槽42相比基本上具有相同的长度)整体或一体形成在屏蔽外壳40上。弹性件45形成在屏蔽外壳40的(具体地两个)长侧表面上,并且基本上朝向腔体23的中心弯曲以具有山形的形状。弹性件45具体地通过布置在支撑框体24的开口24A上或支撑框体24的开口24A附近,而构成或限定腔体23的后端,所述支撑框体24是连接器壳体20的腔体23的后部(或形成连接器壳体20的腔体23的后部的一部分)。将与外壳环19(的具体地形成在后部的连接部19B)保持接触的一个或多个接触部47(具体地当端子接头10至少部分地插入连接器壳体20中时将外壳环弹性地夹在其之间)形成在一个或多个(具体地基本上为山形的)弹性件45的相应尖端上。具体地,在夹着连接部19B的接触部47之间的距离设定为比安装在屏蔽电缆11上的外壳环19的外径稍短。因此,当端子接头10完全或正确地插入连接器壳体20的腔体23中时,在腔体23中的用于外壳环19的布置空间中,安装在屏蔽电缆11上的外壳环19的连接部19B具体地由一对弹性件45的接触部47弹性地夹在中间,从而连接部19B和接触部47电连接。然后,在连接器壳体20中的屏蔽外壳40和屏蔽电缆11的屏蔽部(具体地是编织线17)形成导电或电连接,从屏蔽电缆11到连接器壳体20的内部被屏蔽。
向后折叠或弯曲以向外突出且基本上向前延伸的折叠部或弯曲部46形成在每个弹性件45的后侧,基本上从折叠部46向前笔直延伸的折叠件48设置在折叠部46之前。在接触部47外部的位置上,折叠件48的前端朝向腔体23的中心弯曲,从而防止接触部47被外壳环19向外过度地按压。
(具体地每个)弹性件45形成有一个或多个突出件49,所述一个或多个突出件49从沿前后方向的折叠件48(具体地在折叠件48的中心或中间位置上从基本上相反的横向侧)突出并且与触碰部相对应,包括突出件49的折叠件48的宽度大于位于内侧的腔体23的支撑框体24之间的距离。用于通过与突出件49形成接触来防止弹性件45基本上朝向腔体23的中心弹性变形的一个或多个限制部38形成在一个或多个支撑框体24(的具体边缘部)上,所述支撑框体24具体地与突出件49间隔开非常小的间隙。
本实施方式的屏蔽连接器如上所述地构造。接下来,描述将一个或多个端子接头10组装入连接器壳体20时的功能。
在组装连接器壳体20和一个或多个端子接头10时,一个或多个端子接头10首先穿过连接器壳体20的后开口边缘,至少部分地插入形成在连接器壳体20中的腔体23中,如图6和7所示。
然而,如果端子接头10被偏离中心和/或倾斜地插入腔体23中,则端子接头10的前端或外壳环19的前端表面从后面倾斜地与弹性件45的折叠部46形成接触。如果端子接头10被进一步地推压以将弹性件45朝向用于外壳环19的布置空间推压,则在弹性件45稍微变形的位置上,折叠件48的突出件49与限制部38形成接触,从而防止弹性件45任何进一步的变形。这能够防止弹性件45塑性变形。
因此,为了提供能够防止弹性件塑性变形的屏蔽连接器,屏蔽连接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端子接头10,所述一个或多个端子接头10具有与其连接的一个或多个屏蔽电缆11,或由相应的屏蔽电缆11连接;连接器壳体20,一个或多个端子接头10将至少部分地安装在所述连接器壳体20中;屏蔽外壳40,所述屏蔽外壳40将至少部分地容纳入或配合到连接器壳体20;以及一个或多个弹性件45,每一个弹性件45都包括接触部47,所述接触部47设置在屏蔽外壳40上并且与屏蔽电缆11的连接部19B形成接触。(具体地是每个)弹性件45包括一个或多个突出件49,所述突出件49用于通过与设置在连接器壳体20中的一个或多个限制部38形成接触而防止弹性件45过度变形。
<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限于以上所描述和示出的实施方式。例如,下面的实施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中。
(1)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阴性端子接头10组装入连接器壳体20中,但是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阳性端子接头。
(2)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折叠件48的前端朝向接触部47弯曲,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模式。例如,根据本发明,折叠件48的前端可以形成为基本上向前笔直地延伸。作为补充或可选择地,折叠件48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过度变形防止部(例如一个或多个浮凸部),防止接触部47的过度变形或移位。
(3)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置有辅助端子孔22,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模式,可以不设置辅助端子孔22。
(4)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弹性件45通过弯曲屏蔽外壳40的后部而形成,以基本上具有朝向腔体23中心突出的山形形状,并且折叠部46形成在弹性件45后面,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模式。例如,折叠部可以通过朝向腔体23中心向内并向后折叠或弯曲基本上笔直延伸的屏蔽外壳的后端部而形成,并且从折叠部基本上朝向腔体中心延伸的部分可以用作弹性件。

Claims (17)

1.一种屏蔽连接器,包括:
至少一个端子接头(10),所述至少一个端子接头(10)能够与屏蔽电缆(11)连接;
连接器壳体(20),所述端子接头(10)能够安装在所述连接器壳体(20)中;
至少一个导电屏蔽外壳(40),所述至少一个导电屏蔽外壳(40)能够容纳在所述连接器壳体(20)中或容纳在所述连接器壳体(20)上,以基本上围绕所述屏蔽电缆(11)的端部以及所述端子接头(10);
至少一个弹性件(45),所述至少一个弹性件(45)基本上从所述屏蔽外壳(40)延伸;以及
至少一个接触部(47),所述至少一个接触部(47)形成在所述弹性件(45)上,用于与设置在所述屏蔽电缆(11)的屏蔽部(17)上的连接部(19B)相接触,
通过将所述端子接头(10)安装到所述连接器壳体(20)中,使得所述连接部(19B)与所述弹性件(45)的接触部(47)相接触,
其中,所述弹性件(45)包括至少一个触碰部(49),所述至少一个触碰部(49)通过与设置在所述连接器壳体(20)中或设置在所述连接器壳体(20)上的至少一个限制部(38)相接触,从而防止所述弹性件(45)朝向用于所述连接部(19B)的布置空间发生过度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连接器,其中,所述弹性件(45)从所述屏蔽外壳(40)的后边缘基本向后延伸,并且被折叠或弯曲。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屏蔽连接器,其中,所述触碰部(49)从所述弹性件(45)的相反横向部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屏蔽连接器,其中,成对弹性件(45)设置这样的位置上:在该位置,所述成对弹性件(45)与形成或布置在所述连接器壳体(20)中的支撑框体(41)成一体,且基本上相互面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屏蔽连接器,其中,所述接触部(47)之间的距离设定为略短于安装在所述屏蔽电缆(11)上的外壳环(19)的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屏蔽连接器,其中,当所述端子接头(10)正确地安装在所述连接器壳体(20)中时,所述连接部(19B)被成对弹性件(45)的接触部(47)弹性夹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屏蔽连接器,其中,当所述端子接头(10)正确地安装在所述连接器壳体(20)中时,所述连接部(19B)被成对弹性件(45)的接触部(47)弹性夹持。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屏蔽连接器,其中,所述弹性件(45)包括:
折叠部或弯曲部(46),所述折叠部或弯曲部(46)向后折叠或弯曲,以从所述弹性件(45)突出;和
折叠件(48),所述折叠件(48)从所述折叠部(46)基本上笔直向前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屏蔽连接器,其中,所述折叠件(48)的前端在所述接触部(47)外侧的位置上朝所述接触部(47)弯曲,从而防止所述接触部(47)被向外过度地挤压。
10.一种制造屏蔽连接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至少一个端子接头(10)与屏蔽电缆(11)连接;
将至少一个导电屏蔽外壳(40)容纳在连接器壳体(20)中或容纳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上,其中,设置基本上从所述屏蔽外壳(40)延伸的至少一个弹性件(45);以及
将所述端子接头(10)至少部分地安装到所述连接器壳体(20)中,以使所述导电屏蔽外壳(40)基本上围绕所述屏蔽电缆(11)的端部以及所述端子接头(10);
从而,形成在所述弹性件(45)上的至少一个接触部(47)与设置在所述屏蔽电缆(11)的屏蔽部(17)上的连接部(19B)相接触,其中,通过将所述端子接头(10)安装到所述连接器壳体(20)中,使得所述连接部(19B)与所述弹性件(45)的接触部(47)相接触,
其中,通过使得所述弹性件(45)的至少一个触碰部(49)与设置在所述连接器壳体(20)中或设置在所述连接器壳体(20)上的至少一个限制部(38)相接触,从而防止所述弹性件(45)朝向用于所述连接部(19B)的布置空间发生过度变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触碰部(49)从所述弹性件(45)的相反横向部突出。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中,成对弹性件(45)设置在这样的位置上:在该位置,所述成对弹性件(45)与形成或布置在所述连接器壳体(20)中的支撑框体(41)成一体,且基本上相互面对。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触部(47)之间的距离设定为略短于安装在所述屏蔽电缆(11)上的外壳环(19)的外径。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当所述端子接头(10)正确地安装在所述连接器壳体(20)中时,通过成对弹性件(45)的接触部(47)来弹性夹持所述连接部(19B)。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当所述端子接头(10)正确地安装在所述连接器壳体(20)中时,通过成对弹性件(45)的接触部(47)来弹性夹持所述连接部(19B)。
16.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弹性件(45)包括:
折叠部或弯曲部(46),所述折叠部或弯曲部(46)向后折叠或弯曲,以从所述弹性件(45)突出;和
折叠件(48),所述折叠件(48)从所述折叠部(46)基本上笔直向前延伸。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使得所述折叠件(48)的前端在所述接触部(47)外侧的位置上朝所述接触部(47)弯曲,从而防止所述接触部(47)被向外过度地挤压。
CN201110005741.5A 2010-01-14 2011-01-07 屏蔽连接器和制造该屏蔽连接器的方法 Active CN1021637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05815 2010-01-14
JP2010005815A JP5339154B2 (ja) 2010-01-14 2010-01-14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63779A true CN102163779A (zh) 2011-08-24
CN102163779B CN102163779B (zh) 2014-06-11

Family

ID=43710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05741.5A Active CN102163779B (zh) 2010-01-14 2011-01-07 屏蔽连接器和制造该屏蔽连接器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187036B2 (zh)
EP (1) EP2346120B1 (zh)
JP (1) JP5339154B2 (zh)
CN (1) CN10216377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34825A (zh) * 2019-04-19 2020-10-27 韩国端子工业株式会社 高电压连接器
CN113922159A (zh) * 2021-10-15 2022-01-11 宁波兴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屏蔽主框及连接组件
CN114498204A (zh) * 2020-10-27 2022-05-13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屏蔽连接构造和连接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39154B2 (ja) * 2010-01-14 2013-11-13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US8882543B2 (en) * 2010-04-09 2014-11-11 Delphi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Luxembourg S.A.R.L.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device
CN102684011B (zh) * 2011-03-15 2017-03-01 湖南城市学院 Usb接头固定装置
EP2887464B1 (en) * 2013-12-20 2020-04-22 Yazaki Europe Ltd Shield connector and shield connector arrangement
JP2016072067A (ja) * 2014-09-30 2016-05-09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708025B2 (ja) * 2016-07-04 2020-06-10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6717168B2 (ja) * 2016-11-11 2020-07-0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シェルおよび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EP3662541B1 (en) * 2017-08-01 2023-03-15 Aptiv Technologies Limited Sealed connector assembly
JP7344449B2 (ja) * 2020-01-15 2023-09-14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7109872B2 (ja) * 2020-09-09 2022-08-0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ハウジング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63082A (ja) * 1994-03-22 1995-10-13 Yazaki Corp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US5911599A (en) * 1995-06-06 1999-06-15 Yazaki Corporation Shielded connector
US5931698A (en) * 1997-10-01 1999-08-03 Yazaki Corporation Shielded wire connection device
US6270377B1 (en) * 1998-07-16 2001-08-07 Harness System Technologies Research, Ltd. Shielding connector
CN101141035A (zh) * 2006-09-07 2008-03-12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防护连接器及其安装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72322B2 (ja) * 1993-03-08 1998-07-0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電線の端末接続構造
JP3266750B2 (ja) * 1994-09-16 2002-03-1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の絶縁構造
JPH11219758A (ja) * 1998-01-30 1999-08-10 Yazaki Corp 多極シールドコネクタ及び相手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2001203024A (ja) * 2000-01-17 2001-07-27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3802742B2 (ja) * 2000-10-06 2006-07-2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3678145B2 (ja) * 2000-12-22 2005-08-03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3656552B2 (ja) * 2001-01-04 2005-06-0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端子
JP2002313453A (ja) * 2001-04-18 2002-10-25 Yazaki Corp 機器直付け用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4158877B2 (ja) * 2001-07-04 2008-10-01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US6887106B2 (en) * 2002-11-08 2005-05-03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Shielding connector
JP2005108510A (ja) * 2003-09-29 2005-04-21 Clarion Co Ltd 多極型高周波同軸コネクタ
JP4377727B2 (ja) * 2004-03-25 2009-12-02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US7204716B1 (en) * 2006-03-01 2007-04-17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connection system
US7351098B2 (en) * 2006-04-13 2008-04-01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EMI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connection system
JP4748597B2 (ja) * 2006-08-17 2011-08-17 株式会社ヨコオ コネクタ
EP2296234B1 (en) * 2006-11-20 2012-01-04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 shielded connector
JP5186170B2 (ja) * 2007-10-05 2013-04-1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導電部材、その導電部材を有するコネクタ
JP5339154B2 (ja) * 2010-01-14 2013-11-13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5304676B2 (ja) * 2010-02-05 2013-10-0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5532309B2 (ja) * 2010-03-17 2014-06-2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63082A (ja) * 1994-03-22 1995-10-13 Yazaki Corp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US5911599A (en) * 1995-06-06 1999-06-15 Yazaki Corporation Shielded connector
US5931698A (en) * 1997-10-01 1999-08-03 Yazaki Corporation Shielded wire connection device
US6270377B1 (en) * 1998-07-16 2001-08-07 Harness System Technologies Research, Ltd. Shielding connector
CN101141035A (zh) * 2006-09-07 2008-03-12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防护连接器及其安装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34825A (zh) * 2019-04-19 2020-10-27 韩国端子工业株式会社 高电压连接器
CN111834825B (zh) * 2019-04-19 2022-02-08 韩国端子工业株式会社 高电压连接器
CN114498204A (zh) * 2020-10-27 2022-05-13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屏蔽连接构造和连接器
CN113922159A (zh) * 2021-10-15 2022-01-11 宁波兴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屏蔽主框及连接组件
CN113922159B (zh) * 2021-10-15 2024-05-24 宁波兴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屏蔽主框及连接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171855A1 (en) 2011-07-14
EP2346120A1 (en) 2011-07-20
JP2011146235A (ja) 2011-07-28
JP5339154B2 (ja) 2013-11-13
US8187036B2 (en) 2012-05-29
EP2346120B1 (en) 2014-07-30
CN102163779B (zh) 2014-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63779B (zh) 屏蔽连接器和制造该屏蔽连接器的方法
CN102957037B (zh) 橡胶塞和防水连接器
US7597589B2 (en) Connector for accomodating erroneous positioning of a terminal in a cavity
US20050191912A1 (en) Female terminal fitting and a blank for a plurality of terminal fittings
CN110226266B (zh) 屏蔽连接器及阳侧屏蔽端子
CN102687346A (zh) 电端子
CN103843208B (zh) 接头连接器
US7371114B2 (en) Resilient plug and a watertight connector
US20100048054A1 (en) Connector
CN103119799A (zh) 具有去噪能力的连接器
US20090246996A1 (en) Right-angle connector
US6994596B2 (en) Terminal fitting, a connector provided therewith and method of forming a terminal fitting
JP4745394B2 (ja) 雄型電気端子
US7670198B2 (en) Terminal fitting
CN104617419A (zh) 连接器
CN104303372A (zh) 阴性端子
JP2012186115A (ja) コネクタ
CN104396096A (zh) 连接器和连接端子
JP2006236899A (ja) コネクタ用端子金具
JP4446477B2 (ja) コネクタ
JP2015156387A (ja) コネクタ
JP2010192397A (ja) 雌型端子金具
JP2016152070A (ja) 端子接続構造
CN204190088U (zh) 电连接器
CN201194297Y (zh) 音频插座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