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22159A - 一种屏蔽主框及连接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屏蔽主框及连接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22159A
CN113922159A CN202111204136.0A CN202111204136A CN113922159A CN 113922159 A CN113922159 A CN 113922159A CN 202111204136 A CN202111204136 A CN 202111204136A CN 113922159 A CN113922159 A CN 1139221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main frame
edge
shielding main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0413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22159B (zh
Inventor
林凯
孙火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Xingru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Xingru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Xingru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Xingru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0413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22159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111204136.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39221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221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221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221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221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有线信号传输领域,公开了一种屏蔽主框及连接组件。本发明中,屏蔽主框包括:环绕形成收容空间的侧壁、以及与所述侧壁的边缘相连的吸附部;所述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与连接器相连的连接孔,所述侧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连接孔位于所述第一壁上,所述吸附部与所述第一壁的边缘相连。本发明提供的屏蔽主框及连接组件,能够改善在SMT打件时产品吸取困难、以及产品掉落导致PCB板上的其他元器件移位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屏蔽主框及连接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有线信号传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屏蔽主框及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机顶盒的有线信号传输接入端一般都含有带F-Connector(F型连接器)的元器组件,元器组件通常包括:F-Connector、以及与F-Connector组装的屏蔽主框。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技术中的元器组件在SMT(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表面组装技术)自动打件(即,将元器组件焊接到PCB板上)时,经常出现元器组件难以正常吸取的问题,同时存在吸取时元器组件掉落导致PCB板上的其他元器件移位的现象,进而影响产品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屏蔽主框及连接组件,能够改善在SMT打件时产品吸取困难、以及产品掉落导致PCB板上的其他元器件移位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屏蔽主框,包括:环绕形成收容空间的侧壁、以及与所述侧壁的边缘相连的吸附部;所述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与连接器相连的连接孔,所述侧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连接孔位于所述第一壁上,所述吸附部与所述第一壁的边缘相连。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连接组件,包括:如上述的屏蔽主框,以及与所述屏蔽主框相连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卡持固定于所述连接孔内。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所述侧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连接孔位于所述第一壁上,所述吸附部与所述第一壁的边缘相连,即将吸附部设置在靠近连接器一侧,解决了因屏蔽主框与连接器组装导致的重心朝连接器一侧偏移的问题,使得吸附部与连接组件(屏蔽主框与连接器组装后形成的组件)的重心重合,改善了在SMT打件时因重心不稳、导致的产品(连接组件)吸取困难以及吸取时产品掉落导致PCB板上的其他元器件移位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另外,所述侧壁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的第三壁和第四壁,所述吸附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经由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三壁的边缘相连,所述第二端经由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四壁的边缘相连;在所述第一壁指向所述第二壁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宽度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宽度均小于所述吸附部的宽度。通过所述吸附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经由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三壁的边缘相连,所述第二端经由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四壁的边缘相连,即,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从吸附部两侧(靠近第三壁一侧和靠近第四壁一侧)进行支撑固定,从而提高了吸附部的稳定性,使得后续连接组件的吸取更加稳定;同时,由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宽度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宽度均小于所述吸附部的宽度,从而不会增加太多靠近连接器一侧的重量,保证了吸附部与连接组件的重心重合,提高了连接组件的重心稳定性。
另外,所述吸附部为半圆形,半圆形的所述吸附部的直边与所述第一壁的边缘相连。如此设置,增大了吸附部和第一壁的连接面积,提高了吸附部的牢稳性。
另外,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壁的边缘相连、并朝所述第一壁延伸的底壁,所述底壁包括远离所述第二壁的自由端,所述自由端与所述第一壁间隔设置。通过设置底壁增加了远离连接器一侧的重量,使得连接组件的重心朝远离连接器一侧移动,改善了连接组件重心不稳和放置倾斜的问题。
另外,所述第二壁的边缘设置有缺口,所述底壁经由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缺口的底部相连。由于第三连接部宽度较小,易于弯折,且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缺口的底部相连,减小了第三连接部与第二壁的连接处的应力,从而便于在制备过程中由展开的金属板折叠成立体的屏蔽主框。
另外,所述第二壁包括:靠近所述吸附部一侧的上边缘、以及与所述上边缘相对设置的下边缘,所述底壁与所述下边缘相接;所述屏蔽主框还包括与所述上边缘相接、并朝所述第一壁延伸的顶壁,所述侧壁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的第三壁和第四壁,所述顶壁还与所述第三壁和所述第四壁相连。通过设置顶壁与所述第三壁和所述第四壁相连,能够在不影响屏蔽主框折叠成型(与所述上边缘相接的顶壁无需折叠成型)的基础上,提高顶壁的稳固性。
另外,所述侧壁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的第三壁和第四壁;所述屏蔽主框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壁相连且与所述第三壁焊接的第一固定部、以及与所述第一固定部远离所述第二壁一侧相连的第一配重部。通过设置第一配重部增加了远离连接器一侧的重量,使得连接组件的重心朝远离连接器一侧移动,改善了连接组件重心不稳和放置倾斜的问题。
另外,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壁相连且与所述第四壁焊接的第二固定部、以及与所述第二固定部远离所述第二壁一侧相连的第二配重部,所述第一配重部和所述第二配重部的重量相等。通过设置第二配重部增加了远离连接器一侧的重量,使得连接组件的重心朝远离连接器一侧移动,改善了连接组件重心不稳和放置倾斜的问题;同时,由于所述第一配重部和所述第二配重部分别位于第二壁两侧且重量相等,从而避免了连接组件朝第三壁或第四壁倾斜。
另外,所述吸附部包括沿垂直于所述侧壁的方向延伸的吸附面。由于吸附面与屏蔽主框的主体部件(即,侧壁)相互垂直,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屏蔽主框被吸取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连接组件的主视图;
图2是相关技术中的屏蔽主框的展开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屏蔽主框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屏蔽主框的展开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连接组件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中,如图1、图2所示,连接器20(可以为F-Conncector,即F型连接器)与屏蔽主框10的长度基本相等,产品的重量集中于连接器20一侧,此结构头重脚轻,当屏蔽主框10的连接孔中接入连接器20(即,屏蔽主框与连接器组装)时,连接器20的重量会导致连接组件重心偏向连接器20一侧,从而造成连接组件重心不稳的问题,当采用SMT打件时将难以吸取连接组件、同时存在吸取时连接组件掉落导致PCB上其他元器件移位的问题,并且影响产品在PCB上的焊锡焊接,且不平衡放置产生的震动可引起其他PCB板上的其他元器件移位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屏蔽主框100,如图3、图4所示,包括:环绕形成收容空间的侧壁11、以及与侧壁11的边缘相连的吸附部12,侧壁11上设置有用于与连接器相连的连接孔13,侧壁1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壁111和第二壁112,连接孔13位于第一壁111上,吸附部12与第一壁111的边缘相连。
通过侧壁1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壁111和第二壁112,连接孔13位于第一壁111上,吸附部12与第一壁111的边缘相连,即将吸附部12设置在靠近连接器一侧,解决了因屏蔽主框100与连接器组装导致的重心朝连接器一侧偏移的问题,使得吸附部12与连接组件(屏蔽主框100与连接器组装后形成的组件)的重心重合,改善了在SMT打件时因重心不稳、导致的产品吸取困难以及吸取时产品掉落导致PCB板上的其他元器件移位的问题,同时避免了因重心不稳使得产品在放置于PCB板上时发生倾斜、导致过炉焊接时因产品焊接面与PCB板之间的间隙太大而无法焊接的问题,并且避免了产品放置在PCB板上因受力不均产生震动现象、造成其他元器件移位而无法精准焊接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具体的说,吸附部12可以包括沿垂直于侧壁11的方向延伸的吸附面121,由于吸附面121与屏蔽主框100的主体部件(即,侧壁11)相互垂直,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屏蔽主框100被吸取时的稳定性。
可选的,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侧壁11还可以包括连接第一壁111和第二壁112的第三壁113和第四壁114,吸附部1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经由第一连接部(图未示)与第三壁113的边缘相连,第二端经由第二连接部(图未示)与第四壁114的边缘相连,在第一壁111指向第二壁112的方向上,第一连接部的宽度和第二连接部的宽度均小于吸附部12的宽度。通过吸附部1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经由第一连接部与第三壁113的边缘相连,第二端经由第二连接部与第四壁114的边缘相连,即,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从吸附部12两侧(靠近第三壁113一侧和靠近第四壁114一侧)进行支撑固定,从而提高了吸附部12的稳定性,使得后续连接组件的吸取更加稳定;同时,由于第一连接部的宽度和第二连接部的宽度均小于吸附部12的宽度,从而不会增加太多靠近连接器一侧的重量,保证了吸附部12与连接组件的重心重合,提高了连接组件的重心稳定性。
实际应用中,为了增大吸附部12和第一壁111的连接面积,提高吸附部12的牢稳性,吸附部12可以为半圆形,半圆形的吸附部12的直边与第一壁111的边缘相连,同时,半圆形的吸附部12不仅与圆形的吸盘匹配、方便吸取,还最大程度的减少了远离第一壁111一侧的重量(弧形相比于方形面积更小),当然,吸附部12也可以为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此处不做限定。
可选的,屏蔽主框100还可以包括与第二壁112的边缘相连、并朝第一壁111延伸的底壁14,底壁14包括远离第二壁112的自由端,自由端与第一壁111间隔设置,通过设置底壁14增加了远离连接器一侧的重量,使得连接组件的重心朝远离连接器一侧移动,改善了连接组件重心不稳和放置倾斜的问题。
进一步的,第二壁112的边缘可以设置有缺口,底壁14经由第三连接部15与缺口的底部相连,由于第三连接部15宽度较小,易于弯折,且第三连接部15与缺口的底部相连,减小了第三连接部15与第二壁112的连接处的应力,从而便于在制备过程中由展开的金属板折叠成立体的屏蔽主框100。
为了增加屏蔽主框100远离连接器一侧的重量,使得连接组件的重心稳定,第二壁112可以包括:靠近吸附部12一侧的上边缘、以及与上边缘相对设置的下边缘,底壁14与下边缘相接;屏蔽主框100还包括与上边缘相接、并朝第一壁111延伸的顶壁16,侧壁11还包括连接第一壁111和第二壁112的第三壁113和第四壁114,顶壁16还与第三壁113和第四壁114相连。通过设置顶壁16增加了远离连接器一侧的重量,使得连接组件的重心朝远离连接器一侧移动,改善了连接组件重心不稳和放置倾斜的问题;同时,通过设置顶壁16与第三壁113和第四壁114相连,能够在不影响屏蔽主框100折叠成型(与上边缘相接的顶壁16无需折叠成型)的基础上,提高顶壁16的稳固性。
实际应用中,侧壁11还可以包括连接第一壁111和第二壁112的第三壁113和第四壁114;屏蔽主框100还包括:与第二壁112相连且与第三壁113焊接的第一固定部(折叠成型过程中,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壁112之间弯折)、以及与第一固定部远离第二壁112一侧相连的第一配重部17。通过设置第一配重部17增加了远离连接器一侧的重量,使得连接组件的重心朝远离连接器一侧移动,改善了连接组件重心不稳和放置倾斜的问题。
可选的,屏蔽主框100还可以包括:与第二壁112相连且与第四壁114焊接的第二固定部(折叠成型过程中,第二固定部和第二壁112之间弯折)、以及与第二固定部远离第二壁112一侧相连的第二配重部18,第一配重部17和第二配重部18的重量相等。通过设置第二配重部18增加了远离连接器一侧的重量,使得连接组件的重心朝远离连接器一侧移动,改善了连接组件重心不稳和放置倾斜的问题;同时,由于第一配重部17和第二配重部18分别位于第二壁112两侧且重量相等,从而避免了连接组件朝第三壁113或第四壁114倾斜。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屏蔽主框100的展开图,在制作时,底壁14折弯内侧并藏于屏蔽主框100内,顶壁16不折弯,第一配重部17和第二配重部18也不折弯且分别藏于第三壁113和第四壁114内侧,吸附部12制作更大的面积,且设置在靠近连接器的最近处。
本实施例中,上述屏蔽主框100、以及屏蔽主框100和连接器组装成的连接组件可以应用于机顶盒的有线信号传输接入端,也可以适用于其他类似重心不稳且需焊锡或SMT打件的产品上。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将吸附部12设置在靠近连接器一侧,解决了因屏蔽主框100与连接器组装导致的重心朝连接器一侧偏移的问题,使得吸附部12与连接组件(屏蔽主框100与连接器组装后形成的组件)的重心重合,改善了在SMT打件时因重心不稳、导致的产品吸取困难以及吸取时产品掉落导致PCB板上的其他元器件移位的问题,同时避免了因重心不稳使得产品在放置于PCB板上时发生倾斜、导致过炉焊接时因产品焊接面与PCB板之间的间隙太大而无法焊接的问题,并且避免了产品放置在PCB板上因受力不均产生震动现象、造成其他元器件移位而无法精准焊接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也就是说,避免了产品小型化导致的重心不稳对SMT打件的影响,有利于生产的顺利进行,减少了其他辅助工艺或者因品质异常造成的返工,从而提升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及减少了人工成本。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连接组件,如图5所示,包括:如上述的屏蔽主框100,以及与屏蔽主框100相连的连接器20,连接器20卡持固定于连接孔内,其中,连接器20可以为F-Connector(F型连接器),屏蔽主框100可参考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设置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由于第一实施方式与本实施方式相互对应,因此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一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一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同样可以实现,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屏蔽主框,其特征在于,包括:环绕形成收容空间的侧壁、以及与所述侧壁的边缘相连的吸附部;
所述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与连接器相连的连接孔,所述侧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连接孔位于所述第一壁上,所述吸附部与所述第一壁的边缘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主框,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的第三壁和第四壁,所述吸附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经由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三壁的边缘相连,所述第二端经由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四壁的边缘相连;
在所述第一壁指向所述第二壁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宽度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宽度均小于所述吸附部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主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部为半圆形,半圆形的所述吸附部的直边与所述第一壁的边缘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主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壁的边缘相连、并朝所述第一壁延伸的底壁,所述底壁包括远离所述第二壁的自由端,所述自由端与所述第一壁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屏蔽主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壁的边缘设置有缺口,所述底壁经由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缺口的底部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屏蔽主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壁包括:靠近所述吸附部一侧的上边缘、以及与所述上边缘相对设置的下边缘,所述底壁与所述下边缘相接;
所述屏蔽主框还包括与所述上边缘相接、并朝所述第一壁延伸的顶壁,所述侧壁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的第三壁和第四壁,所述顶壁还与所述第三壁和所述第四壁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主框,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的第三壁和第四壁;
所述屏蔽主框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壁相连且与所述第三壁焊接的第一固定部、以及与所述第一固定部远离所述第二壁一侧相连的第一配重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屏蔽主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壁相连且与所述第四壁焊接的第二固定部、以及与所述第二固定部远离所述第二壁一侧相连的第二配重部,所述第一配重部和所述第二配重部的重量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主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部包括沿垂直于所述侧壁的方向延伸的吸附面。
10.一种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屏蔽主框,以及与所述屏蔽主框相连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卡持固定于所述连接孔内。
CN202111204136.0A 2021-10-15 一种屏蔽主框及连接组件 Active CN1139221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04136.0A CN113922159B (zh) 2021-10-15 一种屏蔽主框及连接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04136.0A CN113922159B (zh) 2021-10-15 一种屏蔽主框及连接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22159A true CN113922159A (zh) 2022-01-11
CN113922159B CN113922159B (zh) 2024-05-24

Family

ID=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60158Y (zh) * 2008-01-17 2008-12-03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1536168U (zh) * 2009-06-12 2010-07-28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盖板及使用这种盖板的连接器组件
CN201549646U (zh) * 2009-09-17 2010-08-1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1853996A (zh) * 2008-12-05 2010-10-06 泰科电子公司 电连接器系统
CN102163779A (zh) * 2010-01-14 2011-08-24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屏蔽连接器和制造该屏蔽连接器的方法
EP2415126A1 (en) * 2009-03-31 2012-02-08 Fci Shielded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positioning of the shield
CN103326190A (zh) * 2013-06-03 2013-09-25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射频同轴连接器的屏蔽结构及具有该屏蔽结构的机顶盒
CN205178197U (zh) * 2015-11-03 2016-04-20 香港商安费诺(东亚)有限公司 利用支撑壁确保垂直方向稳固性的信号连接器
CN212542742U (zh) * 2020-08-06 2021-02-12 深圳金信诺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重心平衡的高速连接器
CN212696447U (zh) * 2020-07-21 2021-03-12 深圳市当智科技有限公司 屏蔽散热结构及单板、终端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60158Y (zh) * 2008-01-17 2008-12-03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1853996A (zh) * 2008-12-05 2010-10-06 泰科电子公司 电连接器系统
EP2415126A1 (en) * 2009-03-31 2012-02-08 Fci Shielded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positioning of the shield
CN201536168U (zh) * 2009-06-12 2010-07-28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盖板及使用这种盖板的连接器组件
CN201549646U (zh) * 2009-09-17 2010-08-1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2163779A (zh) * 2010-01-14 2011-08-24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屏蔽连接器和制造该屏蔽连接器的方法
CN103326190A (zh) * 2013-06-03 2013-09-25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射频同轴连接器的屏蔽结构及具有该屏蔽结构的机顶盒
CN205178197U (zh) * 2015-11-03 2016-04-20 香港商安费诺(东亚)有限公司 利用支撑壁确保垂直方向稳固性的信号连接器
CN212696447U (zh) * 2020-07-21 2021-03-12 深圳市当智科技有限公司 屏蔽散热结构及单板、终端
CN212542742U (zh) * 2020-08-06 2021-02-12 深圳金信诺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重心平衡的高速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46811B1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arrangement
US20130148318A1 (en) Clip terminal for fixing case and shield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6663565B2 (ja) 基板用コネクタ
WO2011030553A1 (ja) 電気コンタクト
US943794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terminal
KR101340341B1 (ko) 전기 접속용 단자 및 그 실장방법
US924625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1371404A (zh) 固定器、具有该固定器的面安装型部件及使用该固定器的安装结构
CN113922159A (zh) 一种屏蔽主框及连接组件
JP2003069250A (ja) アースターミナル
CN113922159B (zh) 一种屏蔽主框及连接组件
TWI682707B (zh) 組裝組件及其組裝方法
US7607939B2 (en) Connector socket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20050277332A1 (en) Surface mount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US687505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056133B2 (en) Surface mounting connector
CN111567154B (zh) 汇流条以及汇流条固定结构
JP2015207475A (ja) 回路基板接続用ターミナル
JP3190643B2 (ja) 高周波ユニ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663419B2 (ja) 電子回路モジュール
CN218242472U (zh) 一种连接器
JP4374285B2 (ja) 高周波機器の枠体の製造方法
KR20090012016A (ko) 커넥터
CN218941424U (zh) 一种电路板机构
CN220382340U (zh) 接触弹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