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07808B - 绳索卷挂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绳索卷挂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07808B
CN102107808B CN 201010602607 CN201010602607A CN102107808B CN 102107808 B CN102107808 B CN 102107808B CN 201010602607 CN201010602607 CN 201010602607 CN 201010602607 A CN201010602607 A CN 201010602607A CN 102107808 B CN102107808 B CN 1021078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pe
connect mechanism
link
wrapping method
strip wi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60260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07808A (zh
Inventor
水上岳人
仲野靖
高村尚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Elevator and Building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078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078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078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0780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一种绳索卷挂方法,使电梯的绳索卷挂操作变得容易。该绳索卷挂方法将电梯的多条绳索(30)同时卷挂到绳轮(40),具备带挂绕工序、临时固定工序、连结工序及拉拔工序。带挂绕工序是将挂绕带(50)挂绕到绳轮(40)的工序。临时固定工序是使用具备绳索保持部(64)的临时固定用具(60)将多条绳索(30)的一端以平面并列的状态保持的工序,所述绳索保持部(64)将多条绳索(30)的一端以平面并列的状态可拆装地保持。连结工序是在带挂绕工序和临时固定工序之后连结挂绕带(50)和临时固定用具(60)的工序。拉拔工序是在连结工序之后从绳轮(40)拉拔挂绕带(50)而将多条绳索(30)卷挂到绳轮(40)的工序。

Description

绳索卷挂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连结电梯的轿厢与平衡锤的多条绳索同时卷挂到绳轮的绳索卷挂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8所示,电梯构成为多条绳索30卷挂到绳轮40,该多条绳索30一端悬吊着轿厢10、另一端悬吊着平衡锤12。轿厢10和平衡锤12可升降地设置在井道14内。在井道14的上部设置有机械室16,在机械室16内设置有卷扬机和控制盘22(参照专利文献1)。
卷扬机具备绳轮(槽轮)40,多条绳索30卷挂到绳轮40上。若卷扬机驱动、绳轮40旋转,则通过绳轮40与绳索30之间的摩擦,绳索30发生移动,轿厢10和平衡锤12在井道14内升降。
在此,在电梯安装时,或者绳索30的更换时,若将多条绳索30一根一根地卷挂到绳轮40,则绳索卷挂操作必须多次重复,需要长时间的绳索卷挂操作。在此,使用绳索卷挂装置,夹持住平面并列配置的多条绳索30的一端,通过将该绳索卷挂装置挂绕到绳轮40,可以将多条绳索30同时卷挂到绳轮40上(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9462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298084号公报
近年来,为节约空间,设置了很多不设机械室16的电梯或者机械室16较窄的电梯。这种电梯在电梯安装时、或者绳索30更换时进行的绳索卷挂操作中,由于无法确保充分的操作空间,所以使操作困难。
而且,如上所述,在使用绳索卷挂装置将多条绳索30同时挂绕到绳轮40时,由于重量较大,操作变得更加困难。
发明内容
因而,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目的在于使电梯的绳索卷挂操作变容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绳索卷挂方法将连结电梯的轿厢和平衡锤的多条绳索同时卷挂到绳轮,其特征在于,具备:带挂绕工序,将一端具备第1连结机构的挂绕带挂绕到所述绳轮;临时固定工序,使用具备第2连结机构和绳索保持机构的临时固定用具将所述多条绳索的一端以平面并列配置的状态进行保持,所述第2连结机构可拆装地连结在所述第1连结机构上,所述绳索保持机构将所述多条绳索的一端以平面并列配置的状态可拆装地进行保持;连结工序,在所述带挂绕工序和所述临时固定工序之后,连结所述第1连结机构和所述第2连结机构;以及拉拔工序,在所述连结工序之后从所述绳轮拉拔所述挂绕带,使所述多条绳索卷挂到所述绳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使电梯的绳索卷挂操作变容易。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绳索卷挂方法的图,为示出绳索更换中的电梯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2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绳索卷挂方法的图,为示出绳索卷挂在卷扬机的绳轮上的状态的概略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绳索卷挂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绳索卷挂方法的图,为示出挂绕带的立体图。
图5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绳索卷挂方法的图,为示出将挂绕带挂绕到绳轮上时的状态的概略图。
图6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绳索卷挂方法的图,为示出分解状态的临时固定用具的立体图。
图7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绳索卷挂方法的图,为示出通过临时固定用具保持多条绳索的一端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绳索卷挂方法的图,为示出连结挂绕带和临时固定用具的状态的概略图。
图9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绳索卷挂方法的图,为示出拉拔挂绕带的状态的概略图。
图10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绳索卷挂方法的图,为示出挂绕带的立体图。
图11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绳索卷挂方法的图,为示出将挂绕带挂绕到绳轮上的状态的概略图。
图12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绳索卷挂方法的图,为示出挂绕带的概略图。
图13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绳索卷挂方法的图,为示出分解状态的临时固定用具的立体图。
图14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绳索卷挂方法的图,为示出通过临时固定用具保持多条绳索的一端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5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绳索卷挂方法的图,为示出临时固定用具的立体图。
图16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绳索卷挂方法的图,为示出临时固定用具的立体图。
图17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绳索卷挂方法的图,为示出连结挂绕带和临时固定用具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8为示出电梯结构的概略图。
标记说明:
10轿厢
12平衡锤
14井道
14a井道的顶棚
14b坑地面
16机械室
18卷扬机
20马达
22控制盘
24平衡锤支承木材
26链滑车
30绳索
40绳轮
42引导槽
50挂绕带
52带部
52a隆起部
54第1连结部
54a第1连结部的钩
54b第1连结部的连结口
54c第1连结部的嵌合孔
54d第1连结部的燕尾槽
56拉拔部
56a把手
58第3连结部
58a第3连结部的连结口
58b第3连结部的嵌合孔
60临时固定用具
62第2连结部
62a第2连结部的连结口
62b第2连结部的嵌合孔
62c第2连结部的钩
64绳索保持部
66绳索载置部
66a绳索载置部的绳索夹持槽
66b绳索载置部的连接孔
68绳索按压部
68a绳索按压部的绳索夹持槽
68b绳索按压部的连接孔
70螺栓
72绳索端安装部
72a绳索端安装部的燕尾楔部
72b绳索端安装部的燕尾槽
72c绳索端安装部的钩
72d绳索端安装部的绳索保持孔
72e绳索端安装部的燕尾楔部
74绳索保持圆筒
74a绳索保持圆筒的切口
74b引导板
76钩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利用图1至图9来说明本发明的绳索卷挂方法的第1实施方式。本发明的绳索卷挂方法是将连结电梯的轿厢10和平衡锤12的多条绳索30同时卷挂到绳轮40的方法。
首先,利用图1和图2说明电梯的结构。图1为示出绳索更换中的电梯的结构的概略图。图2为示出绳索卷挂在卷扬机的绳轮上的状态的概略图(仅图示2条绳索)。
电梯构成为多条绳索30卷挂到绳轮40,该多条绳索30一端悬吊着轿厢10、另一端悬吊着平衡锤12。轿厢10和平衡锤12可升降地设置在井道14内。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电梯中不设置机械室,在井道14的上部设置卷扬机18。为节约空间,卷扬机18和井道14的顶棚14a之间的间隙抑制为最小限度。此外,控制盘22设置在井道14的外部。
卷扬机18具备绳轮40,绳轮40上形成有多道(例如6道)引导槽42,该多道引导槽42排列在宽度方向并沿周向延伸。多条(例如6条)绳索30以分别与绳轮40的多道引导槽42相嵌合的状态卷挂。若卷扬机18的马达20驱动、绳轮40旋转,则通过绳轮40和绳索30之间的摩擦,绳索30发生移动,轿厢10和平衡锤12在井道14内升降。
接着,利用图1简单说明电梯的绳索30的更换步骤。
首先,使轿厢10移动至最顶层,经由平衡锤支承木材24将平衡锤12载置在坑地面14b上。之后,利用链滑车26吊起轿厢10,除去施加在绳索30的载荷(如图1所示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将多条绳索30从轿厢10和平衡锤12放开,从绳轮40拆卸。
拆卸旧的绳索30后,将新的多条绳索30卷挂到绳轮40,之后将轿厢10连结到绳索30的一端,将平衡锤12连结到绳索30的另一端。通过该操作,进行绳索30的更换。
接着,利用图3至图9说明绳索卷挂方法。图3为本实施方式的绳索卷挂方法的流程图。
本实施方式的绳索卷挂方法是将上述的绳索30的更换步骤中的新的多条绳索30卷挂到绳轮40的方法。绳索卷挂方法如图3所示,具有带挂绕工序(S1)、临时固定工序(S2)、连结工序(S3)、拉拔工序(S4)、连结解除工序(S5)以及拆卸工序(S6)。
(带挂绕工序(S1))
利用图4和图5说明带挂绕工序(S1)。图4为示出挂绕带的立体图。图5为示出将挂绕带挂绕到绳轮上时的状态的概略图。带挂绕工序(S1)为将挂绕带50挂绕到绳轮40的工序。
挂绕带50如图4所示,具有带部52、第1连结部54(第1连结机构的一例)、以及拉拔部56。
带部52为挂绕到绳轮40的部分,例如由成型为带状的柔性树脂构成。在带部52的一个表面,与绳轮40的引导槽42相对应形成有延伸的隆起部52a。
第1连结部54为与后述的临时固定用具60的第2连结部62可拆装地连结的部分。第1连结部54例如由树脂构成,设置在带部52的一端。在第1连结部54上例如形成有钩54a。
拉拔部56为操作者将挂绕带50从绳轮40拉拔时握持的部分。拉拔部56例如由树脂构成,设置在带部52的另一端(与第1连结部54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在拉拔部56上设有把手56a。
带挂绕工序(S1)中,操作者如图5所示,将挂绕带50挂绕到绳轮40。这时,以带部52的隆起部52a被绳轮40的引导槽42引导的方式挂绕。
(临时固定工序(S2))
利用图6和图7说明临时固定工序(S2)。图6为示出分解状态的临时固定用具的立体图。图7为示出通过临时固定用具保持多条绳索的一端的状态的立体图。临时固定工序(S2)是利用临时固定用具60将多条绳索30的一端以平面并列配置的状态保持的工序。
临时固定用具60如图6所示,具有第2连结部62(第2连结机构的一例)和绳索保持部64(绳索保持机构的一例)。
第2连结部62是相对于挂绕带50的第1连结部52可拆装地连结的部分。第2连结部62例如由树脂构成。在第2连结部62上,形成有连结口62a,第1连结部52插嵌在该连结口62a,从而第1连结部52和第2连结部62相连结。在第2连结部62上,形成有第1连结部54的钩54a钩挂的嵌合孔62b。
绳索保持部64是将多条绳索30的一端以平面并列配置的状态可拆装地保持的部分。本实施方式中,绳索保持部64构成为绳索载置部66和绳索按压部68互相重叠。
在绳索载置部66的对置面和绳索按压部68的对置面上,在分别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并列配置的多道(例如6道)绳索夹持槽66a、68a。多道绳索夹持槽66a、68a形成于与绳轮40上形成的多道引导槽40相对应的位置。
此外,绳索载置部66和绳索按压部68上,在分别对应的位置形成有连接孔66b、68b。
临时固定工序(S2)中,操作者将多条绳索30的一端沿着绳索载置部66的绳索夹持槽66a搭载。这样,多条绳索30的一端就平面并列配置。之后,绳索载置部66上重叠绳索按压部68,将螺栓70插入连接孔66b、68b,连接绳索载置部66和绳索按压部68。通过该操作,如图7所示,将多条绳索30的一端以平面并列配置的状态夹持。
(连结工序(S3))
利用图8说明连结工序(S3)。图8为示出连结挂绕带和临时固定用具的状态的概略图。连结工序(S3)是连结第1连结部54和第2连结部62的工序。
如上所述,第1连结部54和第2连结部62构成为互相可拆装地连结。操作者在带挂绕工序(S1)和临时固定工序(S2)之后,如图8所示,将临时固定用具60的第2连结部62与挂绕到绳轮40的挂绕带50的第1连结部54连结。
(拉拔工序(S4))
利用图9说明拉拔工序(S4)。图9为示出拉拔挂绕带的状态的概略图。拉拔工序(S4)是将挂绕带50从绳轮40拉拔,并将多条绳索30卷挂到绳轮40的工序。
操作者在连结工序(S3)之后,握持挂绕带50的把手56a,拉拔挂绕带50。这样,如图9所示,代替挂绕带50,多条绳索30就被卷挂到挂绕带50。
此外,带部52的隆起部52a被绳轮40的引导槽42引导,所以可以将挂绕带50沿着绳轮40的周向笔直地拉拔。其结果,可以使多条绳索30嵌合于对应的多道引导槽42。
(连结解除工序(S5)和拆卸工序(S6))
通过拉拔工序(S4)将多条绳索30拉拔到规定位置之后,解除第1连结部54和第2连结部62的连结(S5)。之后,从多条绳索30的一端拆卸临时固定用具60(S6)。
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绳索卷挂方法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用临时固定用具60,可以将多条绳索30同时卷挂到绳轮40。而且,通过临时固定用具60将多条绳索30的一端以平面并列配置的状态保持,所以在绳索卷挂操作中,可以抑制多条绳索30互相交叉。因此,电梯的绳索卷挂操作变得容易。
此外,将保持多条绳索30的一端的临时固定用具60连结到预先挂绕在绳轮40的挂绕带50,并从绳轮40拉拔挂绕带50,所以使绳索卷挂操作变得容易。为节约电梯的空间而卷扬机18和井道14的顶棚14a之间的间隙较窄时,将重量较大的多条绳索30的一端卷挂到绳轮40的操作以往是重体力劳动,但是本实施方式中,将重量较小的挂绕带50预先挂绕到绳轮40上,因此使绳轮卷挂操作变得容易。
第2实施方式
利用图10和图11来说明本发明的绳索卷挂方法的第2实施方式。图10为示出挂绕带的立体图。图11为示出挂绕带挂绕到绳轮上的状态的概略图。此外,本实施方式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因此对重复部分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该部分的结构的说明。
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挂绕带50。挂绕带50如图10所示,具有:带部52、第1连结部54(第1连结机构的一例)及第3连结部58(第3连结机构的一例)。
第3连结部58是相对于第1连结部可拆装地连结的部分。第3连结部58与临时固定用具60的第2连结部62成为同样的结构,设置在带部52的端部(与第1连结部54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第3连结部58上形成有连结口58a,第1连结部52插嵌进该连结口58a,从而第1连结部52和第3连结部58连结。在第3连结部58上形成有第1连结部54的钩54a钩挂的嵌合孔58b。
带挂绕工序(S1)中,操作者将挂绕带50挂绕到绳轮40后,如图11所示,第1连结部54和第3连结部58连结。之后,连结工序(S3)中,解除第1连结部54和第3连结部58的连结后,将第1连结部54和第2连结部62连结。
根据本实施方式,连结工序(S3)之前挂绕带50不会从绳轮40脱落,可以顺利地进行绳索卷挂操作。此外,也可以是,在电梯安装时使用本实施方式的绳索卷挂方法的情况下,将绳轮40安装到卷扬机18之前,预先将挂绕带50挂绕到绳轮40,将第1连结部54和第3连结部58连结。
第3实施方式
利用图12至图14说明本发明的绳索卷挂方法的第3实施方式。图12为示出挂绕带的概略图。图13为示出分解状态的临时固定用具的立体图。图14为示出通过临时固定用具保持多条绳索的一端的状态的立体图。此外,本实施方式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因此对重复部分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该部分的结构说明。
首先,利用图12至图14说明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挂绕带50和临时固定用具60。
第1连结部54如图12所示,与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临时固定用具60的第2连结部62具有同样的结构。第1连结部54上形成有连结口54b和嵌合孔54c。具有带部52、第1连结部54(第1连结机构的一例)以及拉拔部56。
临时固定用具60通过将与卷挂到绳轮40的绳索30相同数量(例如6条)的绳索端安装部72以并列配置的状态相结合而构成。
各绳索端安装部72上形成有燕尾楔部72a和燕尾槽72b。如图14所示,多个绳索端安装部72平面地并列配置,将相邻的绳索端安装部72的燕尾楔部72a嵌合于绳索端安装部72的燕尾槽72b,并使绳索端安装部72彼此相结合,从而使多条绳索30的一端平面地并列配置。
两端的绳索端安装部72上分别形成有钩72c,该钩72c钩挂在第1连结部54的嵌合孔54c,挂绕带50和临时固定用具60可拆装地连结。即,临时固定用具60具有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第2连结部62(第2连结机构)的功能。
各绳索安装部72上形成有绳索保持孔72d。若绳索30插入绳索保持孔72d,则绳索端安装部72将绳索30以并列配置的状态可拆装地保持。即,临时固定用具60具有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绳索保持部64(绳索保持机构)的功能。
此外,为保持绳索30,例如在绳索保持孔72d的内周面上安装有环状的橡胶。或者,在绳索保持孔72d的内周面编入形成金属线,以使绳索30不容易拔出。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绳索卷挂方法。
本实施方式中,临时固定工序(S2)具有安装工序和结合工序。安装工序中,操作者将各绳索30的一端插入各绳索端安装部72的绳索保持孔72c,在各绳索30的一端安装各绳索端安装部72。安装后,在结合工序中,将多个绳索端安装部72彼此以平面地并列配置的状态相结合。之后,将挂绕在绳轮40的挂绕带50和临时固定用具60相连结(S3)。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绳索卷挂方法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对于绳索端安装部72将绳索30一根一根地安装后,将多个绳索端安装部72结合,因此临时固定工序(S2)的操作变得容易。此外,根据卷挂到绳轮40的绳索30的条数,或者绳轮40的引导槽42的道数,不需要准备多种临时固定用具60,只需变更使用的绳索端安装部72的个数便足够。
第4实施方式
利用图15说明本发明的绳索卷挂方法的第4实施方式。图15为示出临时固定用具的立体图。此外,本实施方式是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因此对重复部分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该部分的结构的说明。
说明本实施方式使用的临时固定用具60。临时固定用具60如图15所示,具有第2连结部62(第2连结机构的一例)以及绳索保持部64(绳索保持机构的一例)。
和第3实施方式相同,第2连结部62上形成有钩76,该钩76钩挂在挂绕带50的嵌合孔54c,将第1连结部54和第2连结部62可拆装地连结。
绳索保持部64例如为将柔性的树脂成型为圆筒形状的多条(例如6条)绳索保持圆筒74平面地并列配置而构成。绳索保持圆筒74的内径形成为小于绳索30的外径,绳索保持圆筒74上形成有切口74a,以使截面成为C字形状。
临时固定工序(S2)中,操作者将绳索30从切口74a插入绳索保持圆筒74的筒内。这样,绳索30被夹紧于绳索保持圆筒74中而被保持。根据本实施方式,临时固定工序(S2)的操作变得容易。
第5实施方式
利用图16说明本发明的绳索卷挂方法的第5实施方式。图16为示出临时固定用具的立体图。此外,本实施方式是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因此对重复部分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该部分的结构的说明。
说明本实施方式使用的临时固定用具60。各绳索保持圆筒74上安装有2片引导板74b。2片引导板74b例如由金属板构成,分别从切口74a的两个边缘向绳索保持圆筒74的半径方向的外方扩展。2片引导板74b之间的宽度随着向半径方向的外方扩展而变大。
临时固定工序(S2)中,操作者将绳索30穿过2片引导板74b之间,从切口74a插入绳索保持圆筒74的筒内。根据本实施方式,2片引导板74b之间的宽度随着向半径方向的外方扩展而变大,因此与第4实施方式相比,能容易地将绳索30插入绳索保持圆筒74。
第6实施方式
利用图17说明本发明的绳索卷挂方法的第6实施方式。图17为示出挂绕带和临时固定用具相连结的状态的立体图。此外,本实施方式是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因此对重复部分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该部分的结构的说明。
说明本实施方式使用的挂绕带50和临时固定用具60。本实施方式中,临时固定用具60上形成有燕尾楔部72e,挂绕带50的第1结合部54上形成有燕尾楔部72e嵌合的燕尾槽54d。即,燕尾楔部72e和燕尾槽54d,分别实现第1连结机构和第2连结机构的功能。
本实施方式在连结工序(S3)中,操作者将燕尾楔部72e嵌合到燕尾槽54d,从而将临时固定用具60与挂绕到绳轮40的挂绕带50相连结。
其他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本发明并非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
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将多条绳索30卷挂到卷扬机18上安装的绳轮40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绳索卷挂方法也可以用于例如将多条绳索30卷挂到偏导绳轮(そうせシ一ブ)或安装于轿厢10的绳轮的情况。
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在带挂绕工序(S1)之后进行了临时固定工序(S2),但是也可以在临时固定工序(S2)之后进行带挂绕工序(S1)。此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在连结解除工序(S5)之后进行了拆卸工序(S6),但是也可以在拆卸工序(S6)之后进行连结解除工序(S5)。
此外,第1连结机构、第2连结机构、第3连结机构和绳索保持机构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将磁铁用作第1连结机构、第2连结机构和第3连结机构。

Claims (11)

1.一种绳索卷挂方法,将连结电梯的轿厢与平衡锤的多条绳索同时卷挂到绳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带挂绕工序,将一端具备第1连结机构的挂绕带挂绕到所述绳轮;
临时固定工序,使用具备第2连结机构和绳索保持机构的临时固定用具将所述多条绳索的一端以平面并列配置的状态进行保持,所述第2连结机构可拆装地连结在所述第1连结机构上,所述绳索保持机构将所述多条绳索的一端以平面并列配置的状态可拆装地进行保持;
连结工序,在所述带挂绕工序和所述临时固定工序之后,连结所述第1连结机构和所述第2连结机构;以及
拉拔工序,在所述连结工序之后从所述绳轮拉拔所述挂绕带,使所述多条绳索卷挂到所述绳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索卷挂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
连结解除工序,在所述拉拔工序后解除所述第1连结机构和所述第2连结机构的连结;以及
拆卸工序,在所述拉拔工序后将所述临时固定用具从所述多条绳索的一端拆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索卷挂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挂绕带在与所述第1连结机构相反侧的一端具备第3连结机构,该第3连结机构可拆装地连结在所述第1连结机构上,在所述带挂绕工序中,将所述挂绕带挂绕到所述绳轮后,连结所述第1连结机构和所述第3连结机构,在所述连结工序中,在解除所述第1连结机构和所述第3连结机构的连结后,连结所述第1连结机构和所述第2连结机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绳索卷挂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挂绕带在与所述第1连结机构相反侧的一端具备第3连结机构,该第3连结机构可拆装地连结在所述第1连结机构上,在所述带挂绕工序中,将所述挂绕带挂绕到所述绳轮后,连结所述第1连结机构和所述第3连结机构,在所述连结工序中,在解除所述第1连结机构和所述第3连结机构的连结后,连结所述第1连结机构和所述第2连结机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索卷挂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临时固定用具通过可拆装地安装各所述绳索的一端的多个绳索端安装部彼此以平面并列配置的状态结合而构成,
所述临时固定工序具备:
安装工序,将所述各绳索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绳索端安装部上;以及
结合工序,将所述多个绳索端安装部彼此以平面并列配置的状态相结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索卷挂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绳轮上形成有与平面地并列的所述多条绳索相对应的多道引导槽,在所述挂绕带上形成有与所述多道引导槽的至少一个相对应地延伸的隆起部,在所述带挂绕工序中以所述隆起部被所述引导槽引导的方式将所述挂绕带挂绕到所述绳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索卷挂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连结机构和所述第2连结机构通过钩钩挂于嵌合孔而可拆装地连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索卷挂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连结机构和所述第2连结机构通过燕尾楔部嵌合于燕尾槽而可拆装地连结。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绳索卷挂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绳索保持机构具备绳索载置部和绳索按压部,通过由所述绳索载置部和所述绳索按压部夹持所述多条绳索,从而将所述多条绳索的一端可拆装地保持。
10.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绳索卷挂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绳索保持机构上形成有平面并列配置的多个绳索保持孔,所述绳索保持机构通过将所述多条绳索插入所述多个绳索保持孔而将所述多条绳索的一端可拆装地保持。
11.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绳索卷挂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绳索保持机构具备平面并列配置的多个绳索保持圆筒,通过夹紧插入所述绳索保持圆筒的筒内的所述多条绳索而将所述多条绳索的一端可拆装地保持。
CN 201010602607 2009-12-24 2010-12-23 绳索卷挂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078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92457/2009 2009-12-24
JP2009292457A JP2011131983A (ja) 2009-12-24 2009-12-24 ロープ巻掛け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07808A CN102107808A (zh) 2011-06-29
CN102107808B true CN102107808B (zh) 2013-06-05

Family

ID=44172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60260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07808B (zh) 2009-12-24 2010-12-23 绳索卷挂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1131983A (zh)
CN (1) CN1021078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21320B (zh) * 2022-07-22 2023-07-18 重庆立诚重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曳引系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2978A (zh) * 2005-11-14 2008-09-2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主绳索绕挂用引导条体以及电梯的主绳索绕挂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12989B2 (ja) * 1992-08-31 1999-06-28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 エレベーターの主ロープ掛け工法
JP4176188B2 (ja) * 1998-04-28 2008-11-05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及びその設置構造
JP4772987B2 (ja) * 2001-06-07 2011-09-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巻上機の綱掛け方法
JP2005067820A (ja) * 2003-08-25 2005-03-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巻上機の主索掛け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JP4619031B2 (ja) * 2004-04-07 2011-01-26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ロープ掛け装置
JP5158591B2 (ja) * 2008-01-04 2013-03-06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ロープ張力測定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2978A (zh) * 2005-11-14 2008-09-2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主绳索绕挂用引导条体以及电梯的主绳索绕挂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2-362851A 2002.12.18
JP特开2005-298084A 2005.10.27
JP特开平6-72663A 1994.03.15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131983A (ja) 2011-07-07
CN102107808A (zh) 2011-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54759B1 (en) Boom hoisting device of a crane
FI118534B (fi) Menetelmä hissin nostoköysistön vaihtamiseksi ja vaihtamisessa käytettävä vetolaitejärjestely
JP2013249678A (ja) 斜ケーブルの取り替え方法及び斜ケーブル取り替え用仮ハンガー
JP5117815B2 (ja) クレーン用フック装置
JP2007336696A (ja) 停止状態の電線を利用した吊金工法による架空地線張替工法
JP4349529B2 (ja) 架空地線張替工法および架空地線張替工法で使用される吊滑車装置
CN102107808B (zh) 绳索卷挂方法
JP2007037314A (ja) 電線張替工法及びそれに使用する防護ネット
WO2015012429A1 (ko) 케이블 이탈방지 유닛이 설치된 자립형 케이블 트레이 시설
JP2004282984A (ja) 電線の架線工法
JP4619031B2 (ja) エレベータのロープ掛け装置
JP6012020B2 (ja) 天井クレーンの設置方法
JP5339826B2 (ja) 送電鉄塔用足場
JP2006315810A (ja) ウインチ用ドラムアダプタ及びその取付方法
KR101730764B1 (ko) 거더 밸런스 인양 공구를 이용한 곡선형 거더의 거치 방법
JP7044370B2 (ja) 高所構造物設置用アタッチメントとクレーン車
JP3741620B2 (ja) 異径シーブのロープ外れ止め具
JPH09233772A (ja) 回転式発電機の回転子着脱方法および装置
JP4956286B2 (ja) クレーン設置時におけるウインチドラムワイヤ巻取方法
CN105464066B (zh) 一种大跨度高落差梁板封闭的贝雷架拆除的施工方法
JP6899346B2 (ja) 保護具、保護具取り付け方法
CN112467629B (zh) 一种深井井筒高压电缆敷设方法
JP7468499B2 (ja) シーブ装置
JP5563697B1 (ja) ジャッキ用ストランド巻取装置
JP3544796B2 (ja) エレベータ出入口装置の吊上げ用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05

Termination date: 2014122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