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72978A - 电梯的主绳索绕挂用引导条体以及电梯的主绳索绕挂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梯的主绳索绕挂用引导条体以及电梯的主绳索绕挂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72978A
CN101272978A CNA2005800516527A CN200580051652A CN101272978A CN 101272978 A CN101272978 A CN 101272978A CN A2005800516527 A CNA2005800516527 A CN A2005800516527A CN 200580051652 A CN200580051652 A CN 200580051652A CN 101272978 A CN101272978 A CN 1012729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pe
rope sheave
phosphor bodies
main
shea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5165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桥研一
丸山直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to CNA20058005165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72978A/zh
Publication of CN1012729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29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的主绳索绕挂用引导条体以及电梯的主绳索绕挂方法。主绳索绕挂用引导条体与主绳索连接,该主绳索将在绳轮和与绳轮外周部对置的主绳索防脱部件之间的间隙中通过,该电梯的主绳索绕挂用引导条体通过插入到绳轮与主绳索防脱部件之间的间隙中并沿着绳轮的外周部进行牵引,来将主绳索导入到绳轮与主绳索防脱部件之间的间隙中。主绳索绕挂用引导条体具有带状的条体主体,该条体主体可沿着绳轮的外周部弯曲,并且能够沿着绳轮的厚度方向插入到间隙中。

Description

电梯的主绳索绕挂用引导条体以及电梯的主绳索绕挂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的主绳索绕挂用引导条体,其用于使主绳索通过绳轮和与绳轮外周部对置的主绳索防脱部件之间的间隙以将主绳索绕挂在绳轮上,并涉及电梯的主绳索绕挂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电梯中,为了将主绳索绕挂到壳体内的曳引机的驱动绳轮上,提出了这样的方法:将由弹性材料构成的平带状的引导条体连接到主绳索上,从壳体的入孔将引导条体压入到壳体内,使引导条体沿壳体的内表面移动,并从壳体的出孔将引导条体抽出,由此来将主绳索绕挂在驱动绳轮上(参考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62851号公报
但是,为了将主绳索绕挂在驱动绳轮上,必须使引导条体沿壳体内的曲线通道移动,因此,作业非常困难,主绳索的绕挂作业相当麻烦。因此,在使引导条体通过绳轮和与绳轮外周部对置的主绳索防脱部件之间的间隙的情况下,要一边在绳轮的周向进行推压,一边使引导条体移动,因此,作业也很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如上所述的课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主绳索相对于绳轮的绕挂作业变得容易的电梯的主绳索绕挂用引导条体以及电梯的主绳索绕挂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电梯的主绳索绕挂用引导条体,是这样的主绳索绕挂用引导条体:其与主绳索连接,该主绳索将通过绳轮和与绳轮的外周部对置的主绳索防脱部件之间的间隙,该主绳索绕挂用引导条体通过插入到绳轮与主绳索防脱部件之间的间隙中,并沿着绳轮的外周部进行牵引,来将主绳索导入到绳轮与主绳索防脱部件之间的间隙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梯的主绳索绕挂用引导条体具有带状的条体主体,该条体主体可沿绳轮的外周部弯曲,并且能够沿绳轮的厚度方向插入到绳轮与主绳索防脱部件之间的间隙中。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电梯曳引机和反绳轮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图1中的曳引机和反绳轮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用于将图1中的各主绳索导向驱动绳轮周围的引导条体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图3中的引导条体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图4中的引导条体弯曲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6是沿图5中的VI-VI线的剖面图。
图7是表示图5中的条体主体插入到驱动绳轮与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之间的间隙中的中途的引导条体和曳引机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图5中的条体主体完成向驱动绳轮与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之间的间隙的插入时的引导条体和曳引机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图8中的引导条体和曳引机的侧视图。
图10是图8中的主绳索导入到驱动绳轮与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之间的间隙中时的引导条体和曳引机的俯视图。
图11是图8中的引导条体从驱动绳轮与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之间的间隙中拽出时的引导条体和曳引机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将压板重叠到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电梯引导条体上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电梯引导条体的侧视图。
图14是图13中的条体主体为扩张状态时的引导条体的局部侧视图。
图15是沿图14中的XV-XV线的剖面图。
图16是图13中的条体主体为扁平状态时的引导条体的局部侧视图。
图17是沿图16中的XVII-XVII线的剖面图。
图18是表示图13中的连接装置的放大图。
图19是表示图18中的连接装置的俯视图。
图20是图16中的条体主体插入到驱动绳轮与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之间的间隙中时的引导条体和曳引机的俯视图。
图21是表示图20中的引导条体和曳引机的侧视图。
图22是表示图20中的条体主体为扩张状态时的引导条体和曳引机的俯视图。
图23是表示图22中的引导条体和曳引机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参考附图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电梯曳引机和反绳轮的侧视图。此外,图2是表示图1中的曳引机和反绳轮的俯视图。在图中,在井道内的上部,设置有支承部件(未图示)。在支承部件上支承有:曳引机1,其使轿厢和对重(都未图示)在井道内升降;和反绳轮(绳轮)2,其与曳引机1隔开间隔进行配置。
曳引机1具有:曳引机主体3,其包含电动机;和驱动绳轮(绳轮)4,其通过曳引机主体3而旋转。驱动绳轮4能够以沿上下方向配置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在驱动绳轮4的外周部,设置有沿驱动绳轮4的周向延伸的多条驱动绳轮槽(槽部)5。
反绳轮2以水平配置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即,反绳轮2的旋转轴相对于包含驱动绳轮4的旋转轴轴线的平面垂直地配置。在反绳轮2的外周部上,设置有沿反绳轮2的周向延伸的多条反绳轮槽(槽部)6。
在驱动绳轮4的径向外侧,设置有与驱动绳轮4的外周部对置的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主绳索防脱部件)7。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通过将带状的平板沿驱动绳轮4的周向弯曲制作而成。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配置成:其宽度方向与驱动绳轮4的厚度方向(驱动绳轮4的旋转轴的轴线方向)平行。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d,与驱动绳轮4在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大致相同。
在反绳轮2的径向外侧,设置有与反绳轮2的外周部对置的反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主绳索防脱部件)8。反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8通过将带状的平板沿反绳轮2的周向弯曲制作而成。反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8配置成:其宽度方向与反绳轮2的厚度方向(反绳轮2的旋转轴的轴线方向)平行。反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8在宽度方向的尺寸与反绳轮2在厚度方向的尺寸大致相同。
在驱动绳轮4和反绳轮2上绕挂有悬吊轿厢和对重的多条主绳索9。各主绳索9以插入在驱动绳轮槽5内和反绳轮槽6内的状态沿驱动绳轮槽5和反绳轮槽6被绕挂起来。各主绳索9通过驱动绳轮4的旋转而移动。轿厢和对重通过各主绳索9的移动而在井道内升降。
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的位置被调整成:使驱动绳轮4的外周部与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之间的间隙尺寸δ1要小于各主绳索9的外径。此外,反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8的位置被调整成:使反绳轮2的外周部与反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8之间的间隙尺寸δ2要小于各主绳索9的外径。由此,能够防止各主绳索9分别从驱动绳轮4和反绳轮2脱离。并且,在本例中,使尺寸δ1和尺寸δ2大致相同。
各主绳索9,在安装电梯时,通过被主绳索绕挂用引导条体(以下,简称为“引导条体”)牵引导向驱动绳轮4的周围,而绕挂在驱动绳轮4上,其中上述引导条体插入在驱动绳轮4的外周部与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之间的间隙中。
此外,曳引机1、反绳轮2、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反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8、以及支承部件,都作为曳引机单元(绳轮配置单元)而被单元化。曳引机单元被预先组装好,在进行电梯安装时其被设置在井道内的上部。
图3是表示用于将图1中的各主绳索9导向驱动绳轮4周围的引导条体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图3中的引导条体的俯视图;图5是表示图4中的引导条体弯曲的状态的俯视图;图6是沿图5中的VI-VI线的剖面图。在图中,引导条体10具有:带状的条体主体11;和一对连接装置12,它们设置在条体主体11的长度方向两端部上,用于将各主绳索9的端部连接到条体主体11上。
各条体主体11是比各主绳索9的弯曲刚性更柔软的弹性部件。因此,条体主体11能够分别沿驱动绳轮4的外周部或反绳轮2的外周部进行弯曲。此外,条体主体11的厚度t,比驱动绳轮4的外周部与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之间的间隙的尺寸δ1要小。从而,条体主体11能够沿驱动绳轮4的厚度方向,插入到驱动绳轮4的外周部与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之间的间隙中。条体主体11在条体主体11的宽度方向与驱动绳轮4的厚度方向平行的状态下,被插入到驱动绳轮4的外周部与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之间的间隙中。
在条体主体1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定位部13和多个第二定位部14,它们用于在驱动绳轮4的厚度方向上进行条体主体11相对于驱动绳轮4的定位。各定位部13、14通过在条体主体11上切开切口而形成,并且具有弹性。此外,在条体主体11沿着驱动绳轮4的外周部弯曲时,各定位部13、14通过弹性恢复力而从条体主体11突出,通过克服该弹性恢复力进行按压,各定位部13、14以相对于条体主体11的突出变小的方式发生弹性变形。各定位部13、14从条体主体11突出的方向成为条体主体11的厚度方向。
各第一定位部13沿条体主体11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各第二定位部14也沿条体主体11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此外,各第一定位部13和各第二定位部14在条体主体11的宽度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进行配置。在本例中,各第一定位部13配置在条体主体11的宽度方向的一端部,各第二定位部14配置在条体主体11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部。此外,各第一定位部13和各第二定位部14配置成:当沿着条体主体11的宽度方向观察时,各第一定位部13和各第二定位部14交替配置。第一定位部13与第二定位部14之间的尺寸h,比起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d要稍大。
下面,对将各主绳索9绕挂到驱动绳轮4上时的步骤进行说明。首先,将各主绳索9的端部集中连接到引导条体10的一个连接装置12上(主绳索连接工序)。
然后,沿驱动绳轮4的外周部弯曲条体主体11,使各第一定位部13和各第二定位部14从条体主体11突出。然后,如图7所示,在按压各第二定位部14的同时,将条体主体11的第二定位部14侧,沿着驱动绳轮4的厚度方向,插入到驱动绳轮4与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之间的间隙中。此时,各第二定位部14通过弹性恢复力而与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的内表面接触。然后,使各第二定位部14保持与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的内表面的接触,沿着驱动绳轮4的厚度方向(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的宽度方向),将条体主体11进一步插入(插入工序)。
然后,直到从条体主体11突出的第一定位部13与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抵接,各第二定位部14从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脱离而从条体主体11突出。由此,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介于各第一定位部13和各第二定位部14之间,在驱动绳轮4的厚度方向上,各第一定位部13和各第二定位部14与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卡合。由此,在驱动绳轮4的厚度方向上,进行了条体主体11相对于驱动绳轮4和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的定位(定位工序)。
图8是表示图3中的条体主体11完成向驱动绳轮4与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之间的间隙中的插入时的引导条体10和曳引机1的俯视图。此外,图9是表示图8中的引导条体10和曳引机1的侧视图。如图所示,条体主体11相对于驱动绳轮4和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的定位,通过将各第一定位部13和各第二定位部14分别配置在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的宽度方向外侧来进行。在进行条体主体11相对于驱动绳轮4和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的定位时,条体主体11相对于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的移动,在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的长度方向(驱动绳轮4的周向)上可以进行,但在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的宽度方向(驱动绳轮4的厚度方向)上则受到限制。
在进行了条体主体11的定位后,在使各第一定位部13和各第二定位部14中的至少一方与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接触的同时,牵引条体主体11,使条体主体11沿着驱动绳轮4的周向移动(图10)。此时,使驱动绳轮4旋转,以使条体主体11容易移动。由此,各主绳索9被导入到驱动绳轮4的外周部与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之间的间隙中(导入工序)。此后,也是在牵引条体主体11的同时使各主绳索9沿各驱动绳轮槽5移动,从驱动绳轮4的外周部与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之间的间隙中将条体主体11抽出(图11)。这样,就将各主绳索9绕挂在驱动绳轮4上。
此外,在反绳轮2与反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6之间的间隙中,也与上述一样地通过引导条体10使各主绳索9通过,从而将各主绳索9绕挂在反绳轮2上。
在这样的电梯的引导条体10中,条体主体11能够沿驱动绳轮4的外周部弯曲,并且成为能够沿着驱动绳轮4的厚度方向插入到驱动绳轮4的外周部与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之间的间隙中的带状部件,因此,能够容易地将条体主体11插入到驱动绳轮4与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之间的间隙中,能够容易地进行将主绳索9绕挂在驱动绳轮4上的作业。
此外,由于不卸下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就能够将主绳索9绕挂在驱动绳轮4上,因此,能够预先调整驱动绳轮4的外周部与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之间的间隙的尺寸,在安装电梯时,能够消除调整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的位置的麻烦。
此外,在条体主体1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部13和第二定位部14,第一定位部13和第二定位部14通过与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卡合,而在驱动绳轮4的厚度方向上,进行条体主体11相对于驱动绳轮4的定位,因此,在牵引条体主体11引导主绳索9时,能够防止主绳索9的移动方向从驱动绳轮4的周向偏离,能够防止条体主体11啮入到驱动绳轮4的外周部与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之间。
此外,在条体主体1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部13和第二定位部14,第一定位部13和第二定位部14在插入到驱动绳轮4的外周部与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之间的间隙中的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进行配置,通过使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介于第一定位部13与第二定位部14之间,来进行条体主体11相对于驱动绳轮4的定位,因此,能够更加可靠地进行条体主体11相对于驱动绳轮4的定位。
此外,将主绳索9绕挂在驱动绳轮4上的主绳索绕挂方法具有以下工序:插入工序,在克服弹性恢复力按压借助于弹性恢复力而从条体主体11突出的具有弹性的第二定位部14的同时,将条体主体11沿驱动绳轮4的厚度方向插入到驱动绳轮4与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之间的间隙中;以及定位工序,使第二定位部14从条体主体11突出,使第二定位部14与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卡合,因此,能够容易地将条体主体11插入到驱动绳轮4的外周部与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之间的间隙中,并且,能够容易地进行条体主体11相对于驱动绳轮4的定位。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将主绳索9绕挂在驱动绳轮4上的作业。
此外,由于条体主体11也能够沿反绳轮2的厚度方向,插入到反绳轮2的外周部与反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8之间的间隙中,因此,与将主绳索9绕挂在驱动绳轮4上的情况相同,也能够容易地进行将主绳索9绕挂在反绳轮2上的作业。
此外,由于将主绳索9连续地绕挂在曳引机单元的驱动绳轮4和反绳轮2上,因此,即使驱动绳轮4与反绳轮2之间的距离很短,或者在驱动绳轮4和反绳轮2的配置方向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将主绳索9更加可靠地绕挂在驱动绳轮4和反绳轮2上。
并且,在上述例中,虽然将集中连接各主绳索9的端部的连接装置12设置在条体主体11上,但也可以在条体主体11上设置分别连接各主绳索9的端部的多个连接装置。
实施方式2
此外,当插入条体主体11时,也可以在条体主体11上重叠压板,来按压各第一定位部13和各第二定位部14。
即,图12是表示在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电梯的引导条体10上重叠压板的状态的俯视图。如图所示,当将条体主体11插入到驱动绳轮4与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之间的间隙中时,在条体主体11的各第一定位部13和各第二定位部14突出的一侧,重叠有能够沿着条体主体11弯曲的压板21。
当压板21重叠在条体主体11上时,各第一定位部13和各第二定位部14被压板21克服弹性恢复力按压。由此,各第一定位部13和各第二定位部14以相对于条体主体11的突出尺寸变小的方式发生弹性变形。
条体主体11在重叠了压板21的状态下,能够插入到驱动绳轮4与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之间的间隙中。即,条体主体11的厚度t与压板21的厚度的合计尺寸,比驱动绳轮4与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之间的间隙的尺寸δ1要小。
下面,对将各主绳索9绕挂到驱动绳轮4上时的步骤进行说明。在将各主绳索9的端部连接到连接装置12上之后,将压板21重叠到条体主体11上。然后,将条体主体11与压板21一起沿着驱动绳轮4的外周部弯曲。此时,各第一定位部13和各第二定位部14相对于条体主体11的突出被压板21抑制。然后,保持重叠压板21的状态,沿驱动绳轮4的厚度方向,将条体主体11插入到驱动绳轮4与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之间的间隙中(插入工序)。
之后,沿驱动绳轮4的厚度方向,从驱动绳轮4与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之间的间隙中,仅将压板21拔出,从条体主体11卸下压板21。由此,各第一定位部13和各第二定位部14从条体主体11突出,并且在驱动绳轮4的厚度方向上与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卡合。从而,在驱动绳轮4的厚度方向上,进行了条体主体11相对于驱动绳轮4和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的定位(定位工序)。此后的步骤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这样的主绳索绕挂方法中,当在驱动绳轮4与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之间的间隙中插入条体主体11时,由于将用于按压各第一定位部13和各第二定位部14的压板21重叠在条体主体11上,因此,能够集中抑制多个定位部13、14的突出,能够使条体主体11向驱动绳轮4与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之间的间隙的插入更加容易。
另外,在上述例中,当弯曲条体主体11时,各定位部13、14向条体主体11的弯曲方向的外侧突出,但也可以将向条体主体11的弯曲方向内侧突出的各定位部13、14预先设置在条体主体11上。在此情况下,为了按压各定位部13、14,压板21要重叠在条体主体11的弯曲方向的内侧。此外,从条体主体11突出的各定位部13、14卡合在驱动绳轮4上。
实施方式3
图1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电梯的引导条体的侧视图。在图中,引导条体31具有:条体主体32,其比各主绳索9的弯曲刚性柔软;和连接装置33,其设置在条体主体32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用于将主绳索9的端部,连接到条体主体32上。
条体主体32具有:可以自由变形的管(中空管)34;钢丝(线状的加强体)35,其在管34内通过;以及一对终端部件36、37,其设置在管34的两端部,用于密封管34内的空间。
连接装置33与钢丝35的端部连接。各终端部件36、37固定在钢丝35上。钢丝35的外径小于驱动绳轮4的外周部与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之间的间隙的尺寸δ1。
在一个终端部件37上,经由连通管39连接有压缩机(送气装置)38,压缩机38能够向管34内供给空气。连通管39可以相对于终端部件37装卸。
当在连通管39与终端部件37连接的状态下起动压缩机38时,空气从压缩机38供给到管34内,管34内被加压。此外,当压缩机38的动作停止时,通过从管34的周围进行挤压,管34内的空气被排出。
管34的形状在通过管34内的加压而膨胀时成为沿着钢丝35的圆筒状,通过从管34内排出空气,管34的形状沿着钢丝35变平。即,条体主体32可在管34膨胀的扩张状态和管34的形状变平的扁平状态间变形。
图14是表示图13中的条体主体32为扩张状态时的引导条体31的局部侧视图。此外,图15是沿图14中的XV-XV线的剖面图。如图所示,当条体主体32成为扩张状态时,管34的外径a与主绳索9的外径大致相同。从而,变成扩张状态时的条体主体32的外径a大于驱动绳轮4的外周部与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之间的间隙的尺寸δ1。并且,另一终端部件36的外径在管34的外径a以下。
此外,图16是图13中的条体主体32为扁平状态时的引导条体31的局部侧视图。图17是沿图16中的XVII-XVII线的剖面图。如图所示,当条体主体32成为扁平状态时,管34的厚度b小于驱动绳轮4的外周部与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之间的间隙的尺寸δ1。从而,条体主体32在成为扁平状态时,能够沿着驱动绳轮4的厚度方向,插入到驱动绳轮4的外周部与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之间的间隙中。
图18是表示图13中的连接装置33的放大图。此外,图19是表示图18中的连接装置33的俯视图。在图中,连接装置33具有:基轴40;和一对环部件41、42,它们设置在该基轴40上,并且能够以基轴40的轴线方向为中心自由旋转。
在一个环部件41中穿过有钢丝35。钢丝35以使穿过环部件41的部分成为环状的方式被钢线43绑缚起来。这样,连接装置33就被连接到钢丝35的端部。从而,另一环部件42能够相对于钢丝35自由旋转。
下面,对将各主绳索9绕挂到驱动绳轮4上时的步骤进行说明。首先,在使条体主体32为扁平状态后(扁平工序),将主绳索9的端部连接到引导条体31上。此时,主绳索9的端部与另一环部件42连接。由此,主绳索9相对于条体主体32可自由旋转地连接(主绳索连接工序)。
然后,保持条体主体32为扁平状态地弯曲条体主体32,将条体主体32沿着驱动绳轮4的厚度方向,插入到驱动绳轮4的外周部与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之间的间隙中。
图20是表示图16中的条体主体32插入到驱动绳轮4与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之间的间隙中时的引导条体31和曳引机1的俯视图。此外,图21是表示图20中的引导条体31和曳引机1的侧视图。如图所示,插入在驱动绳轮4的外周部与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之间的间隙中的条体主体32,配置在多条驱动绳轮槽5中的将要插入主绳索9的那条驱动绳轮槽5与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之间(插入工序)。
在将条体主体32插入到驱动绳轮4的外周部与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之间的间隙中之后,使压缩机38起动,对管34内进行加压。由此,管34膨胀,条体主体32成为扩张状态。
图22是表示图20中的条体主体32成为扩张状态时的引导条体31和曳引机1的俯视图。图23是表示图22中的引导条体31和曳引机1的侧视图。如图所示,当条体主体32在驱动绳轮槽5与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之间变成扩张状态时,条体主体32插入到驱动绳轮槽5内。从而,条体主体32与驱动绳轮槽5,在驱动绳轮4的厚度方向上相互卡合。由此,条体主体32在驱动绳轮4的厚度方向上相对于驱动绳轮4被定位(定位工序)。
然后,沿着驱动绳轮槽5牵引引导条体31,使引导条体31沿着驱动绳轮4的周向移动。由于,连接在引导条体31上的主绳索9,被导入到驱动绳轮4的外周部与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之间的间隙中(导入工序)。之后,在使引导条体31沿着各驱动绳轮槽5移动的同时,使各主绳索9移动,从驱动绳轮4的外周部与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之间的间隙中抽出引导条体31。这样,就将主绳索9绕挂在驱动绳轮4上。
此外,在将多条主绳索9绕挂到驱动绳轮4上时,重复进行上述步骤。并且,在反绳轮2与反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6之间的间隙中,也与上述一样地穿过各主绳索9,将主绳索9绕挂在反绳轮2上。
在这样的电梯的引导条体31中,条体主体32具有可自由变形的管34,并且条体主体32可在管34膨胀的扩张状态、以及管34的形状变平的扁平状态之间变形,因此,通过使条体主体32成为扁平状态,能够将条体主体32沿着驱动绳轮4的厚度方向,插入到驱动绳轮4的外周部与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之间的间隙中,通过使插入到驱动绳轮4的外周部与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之间的间隙中的条体主体32成为扩张状态,能够在驱动绳轮4的厚度方向,进行条体主体32相对于驱动绳轮4的定位。从而,能够使主绳索9相对于驱动绳轮4的绕挂作业容易进行。
此外,条体主体32通过在驱动绳轮4的外周部与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之间的间隙中成为扩张状态,能够与驱动绳轮槽5卡合,因此,能够在驱动绳轮4的厚度方向上,更加可靠地进行条体主体32相对于驱动绳轮4的定位。
此外,由于在条体主体32上设置有连接装置33,该连接装置33将主绳索9和条体主体32可自由旋转地连接起起来,因此,在将主绳索9连续地绕挂在驱动绳轮4和反绳轮2上的情况下,即使引导条体31根据牵引引导条体31的方向而扭转,也能够防止主绳索9的扭转。
此外,在将主绳索9绕挂在驱动绳轮4上的主绳索绕挂方法中,将条体主体32在保持扁平状态的情况下,沿着驱动绳轮4的厚度方向,插入到驱动绳轮4的外周部与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之间的间隙中,并通过使所插入的条体主体32膨胀而成为扩张状态,来使条体主体32与驱动绳轮槽5卡合,因此,条体主体32向驱动绳轮4的外周部与驱动绳轮用主绳索防脱器7之间的间隙中的插入变得容易,能够容易地进行主绳索9相对于驱动绳轮4的绕挂作业。
并且,在上述例中,为了使条体主体32成为扁平状态,从管34的周围进行挤压使管34的形状变平,但也可以通过利用对管34内进行减压的吸气装置来将空气从管34内排出,来使管34的形状变平。
此外,在上述例中,为了使条体主体32成为扩张状态,利用压缩机38将空气送入到管34内,但并不仅限于空气等气体,也可以将水等液体供给到管34内。

Claims (10)

1.一种主绳索绕挂用引导条体,其与主绳索连接,该主绳索将在绳轮和与所述绳轮的外周部对置的主绳索防脱部件之间的间隙中通过,所述主绳索绕挂用引导条体通过插入到所述间隙中并沿所述绳轮的外周部进行牵引,来将所述主绳索导入到所述间隙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绳索绕挂用引导条体具有带状的条体主体,该条体主体能够沿所述绳轮的外周部弯曲,并能够沿所述绳轮的厚度方向插入到所述间隙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绳索绕挂用引导条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条体主体上,设置有具有弹性的定位部,该定位部用于在所述绳轮的厚度方向上进行所述条体主体相对于所述绳轮的定位,
所述定位部在所述条体主体插入到所述间隙中时借助于弹性恢复力而从所述条体主体突出,所述定位部通过与所述绳轮和所述主绳索防脱部件中的至少一方卡合,来进行所述条体主体相对于所述绳轮的所述定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绳索绕挂用引导条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条体主体上,设置有一对所述定位部,该定位部在插入到所述间隙的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进行配置,
所述条体主体相对于所述绳轮的所述定位,通过使所述绳轮和所述主绳索防脱部件中的至少一方介入所述一对定位部之间来进行。
4.一种主绳索绕挂用引导条体,其与主绳索连接,该主绳索将在绳轮和与所述绳轮的外周部对置的主绳索防脱部件之间的间隙中通过,所述主绳索绕挂用引导条体通过插入到所述间隙中并沿所述绳轮的外周部进行牵引,来将所述主绳索导入到所述间隙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绳索绕挂用引导条体具有条体主体,该条体主体具有可自由变形的中空管,该条体主体可在所述中空管膨胀的扩张状态、和所述中空管的形状变平、能够沿着所述绳轮的厚度方向插入到所述间隙中的扁平状态之间变形,
所述条体主体在所述扁平状态下插入到所述间隙中,并在插入在所述间隙中时成为所述膨胀状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绳索绕挂用引导条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绳轮的外周部沿着所述绳轮的周向设置有槽部,
所述条体主体通过在插入在所述间隙中时成为所述扩张状态,来与所述槽部卡合,
通过所述条体主体与所述槽部的卡合,来在所述绳轮的厚度方向上进行所述条体主体相对于所述绳轮的定位。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主绳索绕挂用引导条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条体主体上设置有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将所述主绳索和所述条体主体可自由旋转地连接起来。
7.一种主绳索绕挂方法,其用于使主绳索通过绳轮和与所述绳轮的外周部对置的主绳索防脱部件之间的间隙,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绳索绕挂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主绳索连接工序,将所述主绳索连接到主绳索绕挂用引导条体上;
插入工序,弯曲所述主绳索绕挂用引导条体所具有的带状的条体主体,在克服弹性恢复力来按压借助于上述弹性恢复力而从所述条体主体突出的具有弹性的定位部的同时,将所述条体主体沿所述绳轮的厚度方向插入到所述间隙中;
定位工序,在所述插入工序后,使所述定位部从所述条体主体突出,使所述定位部与所述绳轮和所述主绳索防脱部件中的至少一方卡合;以及
导入工序,在沿着所述绳轮的外周部牵引所述主绳索绕挂用引导条体的同时,将所述主绳索导入到所述间隙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主绳索绕挂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插入工序中,通过将可沿所述条体主体弯曲的压板重叠在所述条体主体上,来按压所述定位部,
在所述定位工序中,通过从所述条体主体卸下所述压板,来使所述定位部从所述条体主体突出。
9.一种主绳索绕挂方法,其用于使主绳索通过绳轮和与所述绳轮的外周部对置的主绳索防脱部件之间的间隙,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绳索绕挂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主绳索连接工序,将所述主绳索连接到主绳索绕挂用引导条体上;
扁平工序,使所述主绳索绕挂用引导条体所具有的可自由变形的中空管的形状为扁平;
插入工序,在所述中空管的形状保持扁平的情况下弯曲所述中空管,将所述中空管沿所述绳轮的厚度方向插入到所述间隙中;
定位工序,使插入到所述间隙中的所述中空管膨胀,使所述中空管与所述绳轮的槽部卡合;以及
导入工序,在沿着所述绳轮的外周部牵引所述主绳索绕挂用引导条体的同时,将所述主绳索导入到所述间隙中。
10.如权利要求7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主绳索绕挂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绳索绕挂方法是将所述主绳索绕挂在绳轮配置单元的各所述绳轮上的主绳索绕挂方法,所述绳轮配置单元具有:多个所述绳轮,它们彼此隔开间隔地进行配置;和多个主绳索防脱部件,它们分别与各所述绳轮的外周部对置,
在各所述绳轮与各所述主绳索防脱部件之间的多个所述间隙中,连续地穿过所述主绳索。
CNA2005800516527A 2005-11-14 2005-11-14 电梯的主绳索绕挂用引导条体以及电梯的主绳索绕挂方法 Pending CN1012729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5800516527A CN101272978A (zh) 2005-11-14 2005-11-14 电梯的主绳索绕挂用引导条体以及电梯的主绳索绕挂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5800516527A CN101272978A (zh) 2005-11-14 2005-11-14 电梯的主绳索绕挂用引导条体以及电梯的主绳索绕挂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72978A true CN101272978A (zh) 2008-09-24

Family

ID=40006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800516527A Pending CN101272978A (zh) 2005-11-14 2005-11-14 电梯的主绳索绕挂用引导条体以及电梯的主绳索绕挂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7297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7808A (zh) * 2009-12-24 2011-06-29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绳索卷挂方法
CN102482056A (zh) * 2009-08-28 2012-05-30 通力股份公司 用于给电梯装穿绳索的方法、绳索卷轴和用于安装超速控制器绳索或拉拖索的方法
CN102849588A (zh) * 2012-08-30 2013-01-02 徐州市工大三森科技有限公司 托绳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2056A (zh) * 2009-08-28 2012-05-30 通力股份公司 用于给电梯装穿绳索的方法、绳索卷轴和用于安装超速控制器绳索或拉拖索的方法
CN102482056B (zh) * 2009-08-28 2014-10-01 通力股份公司 用于给电梯装穿绳索的方法、绳索卷轴和用于安装超速控制器绳索或拉拖索的方法
CN102107808A (zh) * 2009-12-24 2011-06-29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绳索卷挂方法
CN102107808B (zh) * 2009-12-24 2013-06-05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绳索卷挂方法
CN102849588A (zh) * 2012-08-30 2013-01-02 徐州市工大三森科技有限公司 托绳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27376C (zh) 具有平行设置的扁平皮带式的悬挂机构的电梯设备
CN105016184A (zh) 立井多绳摩擦提升机提升钢丝绳更换工艺
CN101272978A (zh) 电梯的主绳索绕挂用引导条体以及电梯的主绳索绕挂方法
CN104860219A (zh) 提升机
US9023160B2 (en) Lateral liner launcher device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CN102712451A (zh) 使用摩擦轮的起重机
CN101450764A (zh) 电梯的防缆索勾挂装置
CN104931200A (zh) 蒸发器检测流水线
CN104261190A (zh) 一种料带卷筒输送开卷系统
CN1295530A (zh) 立式带钢储存装置
CN103708356A (zh) 一种隧道内故障机动车移动装置
CN214879662U (zh) 一种起重机滑线电缆保护装置
CN103068503B (zh) 用于连续铸造金属条的方法和设备
CN102817519A (zh) 玻璃升降器
CN100590054C (zh) 电梯设置用曳引机单元及电梯的主绳索绕挂方法
CN105668772A (zh) 一种曝气系统的提升装置
CN102303818A (zh) 一种移动卷扬机
JP2006188330A (ja) 移動式ケーブル巻取装置
CN207551797U (zh) 钢丝绳同步收放装置
CN101683948A (zh) 电梯的主绳索绕挂方法
CN219383901U (zh) 一种烧结物料输送装置
CN111533007A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顶管吊运输送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US7527244B2 (en) Water well serving system
CN101767727B (zh) 卷带机系统
CN215942763U (zh) 一种对轮联轴器的拆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