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69813B - 座椅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座椅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69813B
CN101969813B CN2009801090464A CN200980109046A CN101969813B CN 101969813 B CN101969813 B CN 101969813B CN 2009801090464 A CN2009801090464 A CN 2009801090464A CN 200980109046 A CN200980109046 A CN 200980109046A CN 101969813 B CN101969813 B CN 1019698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am
disc spring
line part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0904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69813A (zh
Inventor
山田幸史
后藤直希
矶部晋也
石川和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Boshok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Sei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Sei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Sei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698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98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698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98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 B60N2/23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gear-pawl type mechanisms
    • B60N2/235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gear-pawl type mechanisms with internal pawls
    • B60N2/23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gear-pawl type mechanisms with internal pawls linearly movable

Abstract

提供一种座椅调节装置,不必增加构成部件,就能够将盘簧保持在凸轮的旋转轴线上,抑制盘簧的外周部与下臂内周面接触。为此,具备对凸轮向一个方向旋转施力的盘簧(34),该盘簧(34)具有:卡定在凸轮(32)的内端部(34b);卡定在下臂(11)的外端部(34a);设置在上述内端部和外端部之间且被曲折、卷绕的曲折部(34c),盘簧的外端部具有从曲折部连续地延伸的直线部(34a1),收容部(11a)具有导出凹部(11b2),该导出凹部(11b2)收容直线部,并与直线部的内周侧面抵接,同时在比与内周侧面抵接的部位靠外端部侧与直线部的外周侧面抵接。

Description

座椅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座椅靠背相对座椅座垫可自由调整角度的方式对该座椅靠背进行支承的车辆座椅的座椅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该座椅调节装置,公知有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装置。专利文献1记载的装置具备:被保持在座椅座垫侧、且具备在前端具有外齿的多个杆的下臂;和可自由转动地被下臂支承且固定在座椅靠背侧,形成有可与杆的外齿啮合的内齿的上臂。并且,通过使内齿齿轮与外齿齿轮的啮合位置变化来调整座椅靠背的倾倒角。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座椅调节装置中,为了使多个杆向径向外方移动,具备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具有可旋转的凸轮、和将杆向径向外方移动的方向对该凸轮施加旋转的螺旋弹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423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记载的装置,如其图4所示那样,螺旋弹簧5被配置在下臂的凹部16内,螺旋弹簧的外侧的一端51被卡定到下臂的开口部14a,内侧的另一端52被卡定到凸轮的开口部32f。但是,螺旋弹簧的外侧端部与下臂的开口部仅仅被卡定,因此螺旋弹簧在其作用力的作用下会以下臂的开口部为支点转动。由此,螺旋弹簧的外周会接触下臂的内周面、或者螺旋弹簧的相邻的线材彼此会接触,从而摩擦阻力会变大,有可能因为该摩擦阻力而减少螺旋弹簧的弹力。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调节装置,不必增加构成零件,就可以将盘簧保持在凸轮的旋转轴线上,并能够抑制盘簧的外周部与下臂内周面接触的情况。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特征具备下臂,其被适当设置成在座椅座垫侧被支承;上臂,其被支承为可相对该下臂转动,并被适当设置成在座椅靠背侧被支承;多个杆,其在上述下臂内利用引导壁可沿径向移动地配设,并具有与在上述上臂的内周设置的内齿可卡合脱离地卡合的外齿;凸轮,其具有与在上述杆上形成的凸轮部抵接的凸轮面,并利用旋转使上述杆向与上述内齿卡合的方向推压;盘簧,其具有与该凸轮卡定的内端部、被卡定在上述下臂上的外端部、和设置在上述内端部和外端部之间且被曲折、卷绕的曲折部,并且具有上述外端部从上述曲折部连续地延伸而成的直线部,对上述凸轮沿一个方向旋转施力;收容部,其设置在上述下臂,其具有导出凹部,该导出凹部收容上述盘簧的上述直线部,并与该直线部的内周侧面抵接,并且在比与上述内周侧面的抵接部位靠上述外端部侧,还与上述直线部的外周侧面抵接。
技术方案2的发明的特征在上述导出凹部突出设置有:第一凸部,其与上述直线部的上述外周侧面抵接;第二凸部,其与该第一凸部隔着盘簧的线材而配置在相反侧,在与上述第一凸部离开规定距离的位置与上述直线部的上述内周侧面抵接。
技术方案3的发明的特征上述盘簧的上述直线部沿上述曲折部的切线方向延伸,上述盘簧具有比上述直线部靠外端与上述导出凹部卡合的屈曲部。
发明的效果
根据上述那样构成的技术方案1的发明,对凸轮向一个方向旋转施力的盘簧的外端部具有从曲折部连续地延伸的直线部,在下臂设置的收容部具有导出凹部,该导出凹部收容直线部,并与直线部的内周侧面抵接,同时在比与内周侧面的抵接的部位靠外端部侧与直线部的外周侧面抵接。由此,可以限制盘簧的外端部沿直线部的移动,并且可以可靠地将盘簧保持在凸轮的旋转轴线上。其结果,通过将盘簧以外端部为支点转动,可以适当地抑制盘簧的外周部与收容部内周面接触,可以将盘簧的作用力有效地传递给凸轮。
根据上述那样构成的技术方案2的发明,在导出凹部突出设置有:第一凸部,其与直线部的外周侧面抵接、第二凸部,其与该第一凸部隔着盘簧的线材配置在相反侧,在与上述第一凸部间隔离开规定距离的位置与上述直线部的上述内周侧面抵接,因此通过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两点可以可靠地成承受盘簧的作用力。
根据上述那样构成的技术方案3的发明,盘簧的直线部沿曲折部的切线方向延伸,盘簧具有比直线部靠外侧端而与导出凹部卡合的屈曲部,因此能够实现收容部(导出凹部)的空间节省。此外,在曲折部与直线部之间未形成与屈曲部位或曲折部位的轴心不同的轴心的曲部,因此可以抑制随着作用力的变化盘簧的轴心移动,可以更好地抑制盘簧(曲折部)的外周部与下臂内周面(收容部内周面)接触、干涉。并且,通过屈曲部还可以防止直线部从导出凹部拔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座椅调节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2是沿图1的2-2线切断的剖视图。
图3是图1的座椅调节装置的分解图。
图4是表示第一杆的详细图,(A)是第一杆的主视图,(B)是从B方向所见的第一杆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第二杆的详细图,(A)是第二杆的主视图,(B)是从B方向所见的第二杆的侧视图。
图6是沿图1的6-6线切断的剖视图。
图7是将图6的7部分放大表示的图。
符号说明
10 座椅调节装置、11 下臂、11a 收容部(贯通孔)、11b 卡定部、11b1导出凹部、11b2 折曲凹部、11b3 第一凸部、11b4 第二凸部、12 上臂、13 座垫架、14 靠背架、23 内齿、30 锁定机构、31(31A、31B、31C)杆、32 凸轮、32b 卡定部、33 分离片、34 盘簧、34a 外端部、34a1 直线部、34a2 屈曲部、34 内端部、34c 曲折部、44,47 外齿、45,48 内面凸轮部、51 引导壁、55 凸轮面、60 铰链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车辆用座椅调节装置10具备圆盘状的下臂11和上臂12。下臂11被固定在座垫架13上,上臂12固定在靠背架14上。
下臂11具备向上臂12侧开口的半冲裁加工形成的圆形的凹部21,在中心部具有构成收容后述的盘簧的收容部的贯通孔11a。下臂11的圆形凹部21具有以上臂12和下臂11的旋转轴线O1为中心的内周面21a。上臂12用其外周面12a与下臂11以与内周面21a滑动接触的方式嵌合。
另一方面,上臂12具备向下臂11侧开口的半冲裁加工形成的圆形的凹部22,在中心部具有贯通孔12b。上臂12的圆形凹部22具有以旋转轴线O1为中心的内周面22a。在圆形凹部22的内周面22a,遍布整周地形成有内齿23。在凹部22的内侧,在与圆形凹部22的同心圆上半冲裁加工形成有圆形的凹部24。在圆形凹部24的内周面24a,如图2所示,突部25朝向旋转轴线O1在圆周上形成在两个地方。
在下臂11和上臂12的外周部,在下臂11的圆形凹部21的内周面21a与上臂12的外周面12a嵌合的状态下,设置有由金属板构成的环状的保持架27,通过该保持架27,下臂11和上臂12在容许相对转动的状态下沿轴向被保持。
在下臂11和上臂12之间配设有锁定机构30。如图2和图3所示,该锁定机构30构成为主要包括圆周上的三个杆31(后述的31A、31B以及31C)、凸轮32、分离片(release plate)33、作为施力部件的盘簧34(参照图3和图6)。杆31包括两种在与旋转轴线O1正交的面内在圆周上等角度间隔配置的三个杆。
一个杆31(以下将其称为第一杆31A)是将钢材锻造加工等而做成的,如图4详细图示的那样,具备侧视时形成高度不同的第一块(block)41和第二块42。如图2所示,第一杆31A的第一块41配置在上臂12的内周面22a侧,第二块42配置在上臂12的轴心侧。上述第一块41和第二块42的两幅端部31A1一致,并且以构成平行的直线的方式形成。在第一块41的外端(与上臂12的内齿23对向的端面)形成有与上臂12的内齿23可啮合的外齿44,在第一块41的内端(与外端相反的端面)形成有与凸轮32的外周卡合的内面凸轮部45。进而,在第二块42上,在板厚方向贯通的杆侧槽凸轮部46被穿透设置在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位。
另一方面,三个中的其余两个杆31(以下将其称为第二杆31B,第三杆31C),是将板状的钢板进行冲压加工等而做成的,如图5详细图示的那样,形成为将第一杆31A的第二块42切除掉而接近仅由第一块41构成的形状的没有高度差的扁平的形状。即,第二以及第三杆31B、31C相对于第一杆31A在径向上短第二块42程度的大小,并且板厚也薄了第二块42程度的大小那样地形成。第二以及第三杆31B、31C,与第一杆31A同样地,两幅端部31B1形成为平行的直线。在第二以及第三杆31B、31C的外端形成有可与上臂12的内齿23啮合的外齿47,在第二以及第三杆31B、31C形成有与凸轮32的外周卡合的内面凸轮部48。进而,在第二以及第三杆31B、31C上,在宽度方向的中央部突出设置有卡合突起49。
上述的在第一杆31A的台阶部上形成的内面凸轮部45、和在第二杆31B的内端形成的内面凸轮部48形成为同一形状。即,如图4(A)以及图5(A)所示,内面凸轮部45、48,在第一以及第二杆31A、31B的圆周方向的中央部和圆周方向的两侧,具备供凸轮32的凸轮面55作用的三个推压部50a,50b,50c。在第一以及第二杆31A、31B的中央部设置的推压部50a以及在凸轮32的锁定旋转方向的里侧设置的推压部50b,构成为具有:伴随向凸轮32的锁定旋转方向(图2的顺时针方向)旋转而接近凸轮32的凸轮面55的倾斜面,在凸轮32的锁定旋转方向的跟前侧设置的推压部50c由以凸轮32的旋转中心为中心的圆弧面构成。
相对于此,第三杆31C形成为与第二杆31B大致相同的形状,但是不同点在于替代第二杆31B的推压部50c而设置了后述的楔作用部72。
在下臂11的圆形凹部21内,三个引导壁51在圆周上等角度间隔地配置,在相邻的两个引导壁51之间,对第一以及第二杆31A、31B的两幅端部31A1、31B1(参照图4,图5)可滑动接触地进行引导的引导面52相互对向而平行地形成。由此,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杆31A、31B、31C,在引导壁51的引导面52上被引导并向下臂11以及上臂12的径向滑动,从而可以将各外齿44、47分别与内齿23可卡合脱离地卡合。在引导壁51的内周形成有以旋转轴线O1为中心的圆弧面53。
在第三杆31C,在凸轮32的旋转方向的跟前侧的一个侧面上,与引导壁51的引导面52对向地形成了倾斜面71。倾斜面71形成为在与引导壁51之间随着接近径向外侧其宽度连续地变窄的直线形状。即,引导壁51的引导面52与倾斜面71的间隔形成为随着接近径向外侧而渐变,从而构成将上述引导面52与倾斜面71间的中心线朝向凸轮32的旋转轴线O1的楔作用部72。在该楔作用部72配设有与引导面52和倾斜面71接触的由球状部件构成的楔部件73。如图1所示,楔部件73在下臂11的圆形凹部21的端面与分离片33的周缘部之间沿凸轮32的轴线方向被夹持,能够一边与引导面52和倾斜面71接触一边向凸轮32的径向移动。楔部件73,利用后述的凸轮32的凸轮面55向径向外侧被推压,从而利用楔作用部72,使与上臂12卡合的第三杆31C相对于在下臂11设置的引导壁51向相互分离的方向相对移动。
锁定机构30的凸轮32在上臂12的圆形凹部22内在旋转轴线O1上可旋转地配置,并在中心部具有贯通孔32a。此外,凸轮32,具有在其外周缘上以圆周上等角度间隔的三组凸轮面55。其中,一组凸轮面55与第一杆31A的内面凸轮部45的各推压部50a、50b、50c可卡合地配置。其余的两组凸轮面55的一组与第二杆31B的内面凸轮部48的各推压部50a、50b、50c分别可卡合地配置,另一组与第三杆31C的内面凸轮部48的各推压部50a、50b、50c以及楔部件73分别可卡合地配置。凸轮面55可以推压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杆31A、31B、31C的各外齿44、47与内齿23的啮合部接近的部位,从而能够用牢固的力可靠地将上臂12相对下臂11锁定。
各凸轮面55由可与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杆31A、31B、31C的推压部50a、50b、50c抵接的三个推压凸轮部55a、55b、55c构成。与楔部件73抵接的推压凸轮部55c发挥楔推压凸轮部的功能。三个推压凸轮部55a、55b、55c在凸轮32被旋转到锁定位置时,被保持在与第一、第二杆31A、31B的内面凸轮部45、48的各推压部50a、50b以及楔部件73分别抵接的角度位置。此外,当凸轮32向解除锁定的方向旋转时,推压凸轮部55a、55b、55c从各推压部50a、50b、50c以及楔部件73离开,并且推压凸轮部(楔推压凸轮部)55c被保持在与引导壁51的圆弧面53卡合的角度位置。
在凸轮32的侧面上,以圆周上等角度间隔地突出设置有多个卡合突起57,上述卡合突起57的一个与在第一杆31A上形成的杆侧槽凸轮部46卡合。杆侧槽凸轮部46与卡合突起57,通过凸轮32向锁定解除旋转方向旋转而使第一杆31A向径向内方移动。
在凸轮32的侧面,薄板状的分离片33与卡合突起57卡合而一体设置,分离片33在中心部具有贯通孔33a。分离片33,以与第一杆31A的第二块42在轴线方向一致那样地固定在凸轮32上,与第二杆31B的端面可滑动接触的对向接触。由此,第二以及第三杆31B,31C和分离片33可以收容在第一杆31A的厚度范围内。分离片33,由与在上臂12上形成的凸部25成为非接触状态的大致圆环形的板构成,在该圆环形的板的一个部位形成扇形的缺口33b,在该缺口33b的部位配设第一杆31A。即,通过将圆环形的板缺失与第一杆31A对应的角度范围的扇形,可以利用凸轮32的旋转使得分离片33与第一杆31A不干涉。
在以分离片33的旋转中心为中心的圆周上,在板厚方向贯通地形成有两个分离片侧槽凸轮部59。上述分离片侧槽凸轮部59,以与第二以及第三杆31B、31C的端面分别对应的方式,相比卡合突起57的圆周位置配置在径向外侧。在分离片侧槽凸轮部59分别卡合着突出设置在第二以及第三杆31B、31C上的卡合突起49。通过分离片侧槽凸轮部59与卡合突起49的卡合,与凸轮32一起将分离片33沿解除锁定的方向(图2的逆时针方向)旋转时,使第二以及第三杆31B、31C向径向内侧移动。
铰链轴60,如图3所示,配置在旋转轴线O1上,可旋转地贯通在下臂11、凸轮32、分离片33以及上臂12的旋转中心部形成的各贯通孔11a、32a、33a、12b。在铰链轴60的轴向大致中央部分形成进行了两个面倒角的嵌合部60a。铰链轴60贯通的凸轮32的贯通孔32a被进行了两个面倒角,以使得能够与铰链轴60的嵌合部60a嵌合,从而铰链轴60与凸轮32一体旋转。在此,凸轮32的贯通孔32a,如图2所示形成得比铰链轴60的嵌合部60a稍大,在两者之间设置有径向的余量。由此,凸轮32在上臂12的圆形凹部22内,相对于铰链轴60可在径向上少量移动。进而,在铰链轴60的一个端部上形成有进行了两个面倒角的嵌合部60b,具有与该嵌合部60b卡合的进行了两个面倒角的卡合孔的操作手柄62与铰链轴60一体地安装固定。
盘簧34沿将杆31与上臂12卡合的方向对凸轮32旋转施力,并被收容在下臂11的收容部11a内。盘簧34,如图3以及图6所示,是将大致矩形的扁平的线材弯曲成规定的螺旋形状而形成的,配置在下臂11与凸轮32之间。盘簧34具有外端部34a以及内端部34b、在外端部34a与内端部34b之间设置并曲折、卷绕而成的曲折部34c。盘簧34的外端部34a被卡定在形成于下臂11上的卡定部11b,内端部34b卡定在设置于凸轮32的端面上的卡定部32b上。
即,如图7详细图示那样,盘簧34的外端部34a具有沿切线方向延伸的直线部34a1、和比该直线部34a1靠外端向外侧屈曲的屈曲部34a2,在直线部34a1与屈曲部34a2的连接部形成有圆弧状的凹部34a3。此外,盘簧34的内端部34b具有向盘簧34的中心方向稍微被折曲的直线状的折曲部34b1。
另一方面,卡定盘簧34的外端部34a的下臂11的卡定部11b具有沿下臂11的收容部(贯通孔)11a的切线方向延伸的导出凹部11b1、和从该导出凹部11b1的顶端部折曲的折曲凹部11b2。在该导出凹部11b1插入有盘簧34的外端部34a的直线部34a1,在折曲凹部11b2嵌合着外端部34a的屈曲部34a2。在导出凹部11b1形成有第一凸部11b3和第二凸部11b4,该第一凸部11b3与在盘簧34的外端部34a的直线部34a1和屈曲部34a2的连接部上形成的圆弧状的凹部34a3抵接,该第二凸部11b4与该第一凸部11b3隔着盘簧34的线材配置在相反侧,在与该第一凸部11b3离开规定距离的位置与外端部的直线部34a1抵接。
即,通过将盘簧34的外端部34a的屈曲部34a2嵌入下臂11的卡定部11b的折曲凹部11b2,限制外端部34a沿直线部34a1的移动。此外,使外端部34a的直线部34a1的内周侧面(曲折部34c的内周侧面)与第二凸部11b4抵接,同时使直线部34a1的外周侧面(曲折部34c的外周侧面)在相比与内周侧面的抵接部位靠外端部侧与第一凸部11b3抵接,由此可靠地承受以屈曲部34a2为支点的盘簧34的弹力,从而可以将盘簧34的轴心保持在旋转轴线O1上。
此外,如图6所示,卡定盘簧34的内端部34b的凸轮32的卡定部32b由2个凸部32b1、32b2构成,第一凸部32b1配置为卡定在盘簧34的内端部34b的折曲部34b1与曲折部34c的连接部分的内侧,第二凸部32b2配置在与第一凸部32b1隔着盘簧34的线材的相反侧,在与第一凸部32b1离开规定距离的位置与折曲部34b1的顶端部分抵接。
上述构成的盘簧34以蓄积了弹力的状态将外端部34a卡定在下臂11的卡定部11b,同时将内端部34b卡定在凸轮32的卡定部32b,由此可以对凸轮32施加图2的顺时针方向的作用力。此时,盘簧34的外端部34a的屈曲部34a2被卡定在下臂11的卡定部11b的折曲凹部11b2,并且外端部34a的直线部34a1的两侧在离开规定距离的位置由第一凸部11b3和第二凹部11b4卡定。由此,利用盘簧34的弹力,使盘簧34以屈曲部34a2为支点作用图6的逆时针方向的作用力,利用该作用力使直线部34a1的两侧与第一以及第二凸部11b3、11b4抵接,将盘簧34的轴心固定地保持在旋转轴线O1上。其结果,盘簧34的轴心位置,即使因盘簧34被卷缩而使得作用力(弹性斥力)变化也被维持在与初期状态大致相同的位置,从而可以防止盘簧34的外周与下臂11的贯通孔11a的内周面接触,或者盘簧34的相邻的线材彼此接触。其结果不会因摩擦阻力等减少盘簧34的弹力。
利用上述构成的盘簧34的作用力,凸轮32对下臂11施加向锁定旋转方向(图2的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施力,利用该凸轮面55将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杆31A、31B、31C向径向外侧推压,使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杆31A、31B、31C的外齿44、47与上臂12的内齿23卡合。
接着,针对如上构成的座椅调节装置10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2表示座椅调节装置10的锁定状态。在该状态下,凸轮32的推压凸轮部55a、55b与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杆31A、31B、31C的内面凸轮部45、48分别抵接,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杆31A、31B、31C向径向外侧被推压。由此,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杆31A、31B、31C的外齿44、47与上臂12的内齿23啮合,限制了上臂12相对下臂11的移动。此时,凸轮32在圆形凹部21内相对于铰链轴60可沿径向移动,因此凸轮32能够以大致均等的推力推压三个杆31(31A、31B、31C)。因此,能够将上臂12乃至靠背架14不松动地可靠地锁定。
此时,盘簧34的外端部34a的屈曲部34a2被卡定在下臂11的卡定部11b的折曲凹部11b2,因此能够限制盘簧34沿直线部34a1的移动,并且外端部34a的直线部34a1的两侧在离开规定距离的位置,由下臂11的卡定部11b的第一凸部11b3以及第二凸部11b4卡定,因此盘簧34在弹力的作用下,直线部34a1的两侧与第一以及第二凸部11b3、11b4抵接,盘簧34被固定地保持在旋转轴线O1上。其结果,盘簧34被维持初期的螺旋形状,由盘簧34的外周与下臂11接触或者盘簧34的相邻的线材彼此接触造成的摩擦阻力等不会降低盘簧34的弹力。
此外,在第三杆31C与引导壁51之间形成的楔作用部72上配设的楔部件73在凸轮32的推压凸轮部55b的作用下向径向外侧被推压,因此由于楔作用而使得第三杆31C与引导壁51的引导面52受到向相互离开的方向作用的力。由此,设置引导壁51的下臂11与杆31卡合的上臂12相对旋转,将圆周上多个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杆31A、31B、31C与引导壁51的各间隙分别除去。其结果,可以防止座椅靠背(靠背架14)相对座椅座垫(座垫架13)的松动。
此外,此时,由于楔作用部72配置在凸轮32的锁定旋转方向的跟前侧,因此利用楔作用,随着第三杆31C向与楔作用部72离开的方向移动,在凸轮32与杆31之间产生间隙,因此凸轮32可以进一步向锁定方向旋转,可以避免因设置楔作用部72而导致的杆31的锁定变得不可靠的情况。
在该状态下,当操作操作手柄62而使得铰链轴60向图2的逆时针方向旋转时,凸轮32以及分离片33会抵抗盘簧34的弹力而一体地旋转。由此,凸轮面55的推压凸轮部55a、55b与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杆31A、31B、31C的内面凸轮部45、48的抵接打开,调心部55c也向与内面凸轮部45,48不干涉的方向离开,同时在第一杆31A的杆侧槽凸轮部46与凸轮32的卡合突起57的卡合作用下,第一杆31A沿引导壁51的引导面52接近旋转轴线O1侧,解除了第一杆31A的外齿44与内齿23的啮合。同时,在第二杆以及第三杆31B、31C的卡合突起49与分离片侧槽凸轮部59的卡合作用下,第二以及第三杆31B、31C沿引导壁51的引导面52被拉近到旋转轴线O1侧,第二以及第三杆31B、31C的外齿47与内齿23的啮合被解除。
因此,相对于被座垫架13支承的座椅座垫,能够使被靠背架14支承的座椅靠背向任意的角度位置转动。此时,凸轮32的三组推压凸轮部55c分别与引导壁51的内周面53卡合,因此凸轮32由引导壁51的内周面53被调心。其结果,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杆31A、31B、31C的外齿44、47与内齿23的间隙变得大致均等,能够消除一部分的杆31的齿顶与内齿23的齿顶干涉而引起的转动不良和噪音的产生。
此外,在解除了锁定的状态,使座椅靠背(靠背架14)相对于座椅座垫(座垫架13),向规定的角度以上的前方在所谓前倾角度范围旋转时,在上臂12的圆形凹部24的内周面形成的突部25位于在第一杆31A上形成的卡合部43与内齿23之间。即,第一杆31A的卡合部43与上臂12的突部25卡合,从而妨碍了向径向外侧的移动。在该状态下,当放开操作手柄62时,凸轮32在盘簧34的作用力的作用下,将第一杆31A向与内齿23啮合的方向推靠,但是通过上臂12的突部25与第一杆31A的卡合部43的卡合阻止了第一杆31A的移动,因此不会发生相互啮合。同时,由于第一杆31A的径向移动被阻止了,所以还阻止了凸轮32的旋转,因此分离片33不会旋转,通过分离片侧槽凸轮部59,将第二以及第三杆31B、31C也保持在从内齿23离开了的非啮合位置。因此,在前倾角范围内,可以使座椅靠背不被锁定地自由旋转。
从前倾状态再次操作操作手柄62,将座椅靠背以变到最适于入座的位置的方式向后返回,在该位置放开操作手柄62时,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杆31A、31B、31C、凸轮32以及分离片33恢复到图2所示的状态,变为锁定状态。
这样,通过上述的实施方式,对凸轮32向一个方向旋转施力的盘簧34的外端部34a具有从曲折部34c连续地延伸的直线部34a1,在下臂11设置的收容部(贯通孔)11a具有:收容直线部34a1,并与直线部34a1的内周侧面抵接,同时在比与内周侧面的抵接部位靠外端部侧与直线部34a1的外周侧面抵接的导出凹部11b1。由此,对盘簧34,可以限制外端部34a沿直线部34a1的移动,并且可靠地保持在凸轮32的旋转轴线上。其结果,盘簧34以外端部34a为支点转动,从而可以适当地抑制盘簧34的外周部与收容部11的内周面接触,可以将盘簧34的作用力有效地传递到凸轮32。
此外,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在导出凹部11b突出设置有:与直线部34a1的外周侧面抵接的第一凸部11b3、和与第一凸部11b3隔着盘簧34的线材配置在相反侧的第二凸部11b4,该第二凸部11b4在与第一凸部11b3离开规定距离的位置与直线部34a1的内周侧面抵接,因此在第一凸部11b3和第二凸部11b4两点能够可靠地承受盘簧34的作用力。
进而,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盘簧34的直线部34a1沿曲折部34c的切线方向延伸,盘簧34具有屈曲部34a2,该屈曲部34a2在比直线部34a1靠外端与导出凹部11b1卡合,因此可以实现收容部11a(导出凹部11b1)的空间节省。此外,在曲折部34c与直线部34a1之间未形成与屈曲部位或曲折部位的轴心不同的轴心的曲部,因此可以抑制随着作用力的变化盘簧34的轴心的移动,可以更好地抑制盘簧34(曲折部34c)的外周部与下臂11的内周面(收容部内周面)接触、干涉。并且,通过屈曲部34a2还可以防止直线部34a1从导出凹部11b1拔出。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为了使盘簧34的外端部34a的直线部34a1通过两点抵接,在下臂11的导出凹部11b1上形成了第一凸部11b3以及第二凸部11b4的例子,但是也可以不特别设置凸部11b3、11b4,而做成通过直线部34a1的至少两点抵接的构成,例如也可以做成为了使导出凹部11b1与直线部34a1的两侧整个面抵接的直线状的凹部。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圆周上多个杆31用第一杆31A和第二杆31B两个种类构成的例子,但是也可以是全部由第一杆31A构成,与此同时就不需要分离片33了。此外,杆31的数量不限定于三个,也可以在圆周上配设四个以上。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实施方式所述的构成,可以采用在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内的种种方式。
产业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座椅调节装置适于使用在将座椅靠背相对座椅座垫可自由调整角度地支承的车辆用座椅。

Claims (9)

1.一种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下臂,其被适当设置成在座椅座垫侧被支承;
上臂,其被支承为可相对该下臂转动,并被适当设置成在座椅靠背侧被支承;
多个杆,其在上述下臂内利用引导壁可沿径向移动地配设,并具有与在上述上臂的内周设置的内齿可卡合脱离地卡合的外齿;
凸轮,其具有与在上述杆上形成的凸轮部抵接的凸轮面,并利用旋转使上述杆向与上述内齿卡合的方向推压;
盘簧,其具有与该凸轮卡定的内端部、被卡定在上述下臂上的外端部、和设置在上述内端部和外端部之间且被曲折、卷绕的曲折部,并且具有上述外端部沿上述曲折部的切线方向从上述曲折部连续地延伸而成的直线部,对上述凸轮沿一个方向旋转施力;以及
收容部,其设置在上述下臂,具有导出凹部,该导出凹部收容上述盘簧的上述直线部,并与该直线部的内周侧面抵接,同时在比与上述内周侧面的抵接部位更靠上述外端部侧,还与上述直线部的外周侧面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导出凹部突出设置有:第一凸部,其与上述直线部的上述外周侧面抵接;第二凸部,其与该第一凸部隔着盘簧的线材而配置在相反侧,在与上述第一凸部离开规定距离的位置与上述直线部的上述内周侧面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盘簧在比上述直线部更靠外侧端的位置具有与上述导出凹部卡合的屈曲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盘簧在比上述直线部更靠外侧端的位置具有与上述导出凹部卡合的屈曲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盘簧包括位于上述屈曲部与上述直线部之间的圆弧状的凹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屈曲部向上述直线部的外侧屈曲。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盘簧包括位于上述屈曲部与上述直线部之间的圆弧状的凹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屈曲部向上述直线部的外侧屈曲。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凸部在上述圆弧状的凹部处抵接上述盘簧。
CN2009801090464A 2008-07-15 2009-07-02 座椅调节装置 Active CN1019698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83606A JP5098867B2 (ja) 2008-07-15 2008-07-15 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JP2008-183606 2008-07-15
PCT/JP2009/062092 WO2010007895A1 (ja) 2008-07-15 2009-07-02 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69813A CN101969813A (zh) 2011-02-09
CN101969813B true CN101969813B (zh) 2012-11-07

Family

ID=41550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090464A Active CN101969813B (zh) 2008-07-15 2009-07-02 座椅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988233B2 (zh)
EP (1) EP2301388B1 (zh)
JP (1) JP5098867B2 (zh)
CN (1) CN101969813B (zh)
WO (1) WO201000789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51413B1 (fr) * 2009-10-20 2012-02-24 Faurecia Sieges Automobile Mecanisme de reglage de sieg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et siege de vehicule
JP5592743B2 (ja) * 2009-10-29 2014-09-17 富士機工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JP5593681B2 (ja) 2009-11-17 2014-09-24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JP5467912B2 (ja) * 2010-04-19 2014-04-09 富士機工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WO2012049766A1 (ja) * 2010-10-15 2012-04-19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KR101230848B1 (ko) * 2011-05-11 2013-02-07 주식회사다스 자동차 시트의 리클라이닝 장치
JP5434969B2 (ja) * 2011-06-14 2014-03-05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CN103857314A (zh) 2011-06-20 2014-06-11 麦格纳座椅公司 具有内部板弹簧的盘状斜倚器
JP5821650B2 (ja) * 2012-01-19 2015-11-24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JP5673571B2 (ja) 2012-01-19 2015-02-18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KR101327956B1 (ko) * 2012-03-06 2013-11-13 현대다이모스(주) 차량 시트용 리클라이닝 장치
EP2666789A1 (en) 2012-05-21 2013-11-27 Basf Se Inverse dispersion comprising an anionic or a nonionic polymer and a stabilizing agent
KR101872260B1 (ko) * 2012-06-28 2018-06-29 주식회사 다스 차량용 시트의 리클라이너
JP2014058245A (ja) * 2012-09-18 2014-04-03 Shiroki Corp 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JP5960561B2 (ja) * 2012-09-18 2016-08-02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JP6018859B2 (ja) * 2012-09-19 2016-11-02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CN103241145B (zh) * 2013-05-23 2016-03-30 烟台延锋江森座椅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座椅调角器的收缩式弹簧止动配件
JP6491978B2 (ja) 2015-08-07 2019-03-27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JP6385541B2 (ja) * 2017-09-26 2018-09-05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US10611273B2 (en) * 2017-10-09 2020-04-07 Faurecia Automotive Seating, Llc Recliner system for a vehicle seat
KR101972336B1 (ko) * 2017-10-31 2019-04-25 주식회사 다스 차량용 시트의 리클라이너
JP6973171B2 (ja) * 2018-02-26 2021-11-24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JP7046724B2 (ja) * 2018-06-01 2022-04-04 株式会社ニチベイ ブラインドの操作装置
US11142103B2 (en) * 2019-01-17 2021-10-12 Fisher & Company, Incorporated Cross member for seat recliner assembly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8925A (zh) * 2002-12-26 2004-08-11 三角洲工业株式会社 座椅倾斜度调节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22407A (en) * 1993-11-19 1997-04-22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Seat apparatus
JP4374657B2 (ja) * 1999-06-08 2009-12-02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JP3804431B2 (ja) * 2000-10-13 2006-08-02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JP3804453B2 (ja) * 2001-01-19 2006-08-02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US7766429B2 (en) * 2005-09-26 2010-08-03 Toyota Boshoku Kabushiki Kaisha Rotation lock device
JP2007144131A (ja) * 2005-11-07 2007-06-14 Aisin Seiki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DE102006035403A1 (de) * 2005-11-07 2007-05-10 Aisin Seiki K.K., Kariya Neigegerät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JP4940637B2 (ja) * 2005-11-16 2012-05-30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JP2007319459A (ja) * 2006-06-01 2007-12-13 Toyo Seat Co Ltd 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JP5393990B2 (ja) * 2008-04-01 2014-01-22 デルタ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の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JP5051165B2 (ja) * 2008-07-15 2012-10-17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JP5125836B2 (ja) * 2008-07-15 2013-01-23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8925A (zh) * 2002-12-26 2004-08-11 三角洲工业株式会社 座椅倾斜度调节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0-342368A 2000.12.12
JP特开2007-319459A 2007.12.13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01388A1 (en) 2011-03-30
EP2301388A4 (en) 2011-06-29
CN101969813A (zh) 2011-02-09
WO2010007895A1 (ja) 2010-01-21
US7988233B2 (en) 2011-08-02
EP2301388B1 (en) 2012-08-29
US20110001346A1 (en) 2011-01-06
JP5098867B2 (ja) 2012-12-12
JP2010022400A (ja) 2010-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69813B (zh) 座椅调节装置
CN101959442B (zh) 座椅倾角调节装置
KR20140044331A (ko) 내부 판 스프링을 구비한 디스크 리클라이너
CN101959441B (zh) 车辆用座椅倾角调节装置
CN102438856B (zh) 车辆用座椅倾斜装置
CN101386274B (zh) 机动车辆座椅倾斜调节机构
CN103025567B (zh) 转盘式调角器
JP5434969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CN101721061A (zh) 座椅调角装置
JP5740528B2 (ja) X方向に可動なヘッドレスト
CN102405151B (zh) 车辆座椅用的圆形倾角调节器
JP2011105123A (ja) 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US7222919B2 (en) Reclin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locking the device
JP2005161034A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ロック機構
US9079517B2 (en) Dual cam recliner
CN104066618A (zh) 车辆用座椅倾斜装置
CN204712903U (zh) 座椅装置
CN106029439A (zh) 座椅倾斜装置
JP5592753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CN113382887A (zh) 用于在机动车辆中使用的盘式斜倚器机构
KR101453077B1 (ko) 차량용 직진 리클라이너
KR100896412B1 (ko) 시트 리클라이닝 장치
KR101427095B1 (ko) 다이얼 리클라이너
JP7017404B2 (ja) 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JP2009055984A (ja) 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09

Address after: Kariya City, Aichi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TOYOTA BOSHOKU Kabushiki Kaisha

Address before: Aichi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