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31187A - 分隔式电气接线盒 - Google Patents

分隔式电气接线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31187A
CN101931187A CN2010102174048A CN201010217404A CN101931187A CN 101931187 A CN101931187 A CN 101931187A CN 2010102174048 A CN2010102174048 A CN 2010102174048A CN 201010217404 A CN201010217404 A CN 201010217404A CN 101931187 A CN101931187 A CN 1019311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box
main body
box main
build
electrical j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1740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31187B (zh
Inventor
中山慎
坪内达哉
樱井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9311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311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311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3118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8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 H02G3/086Assembled box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between vehicle parts or subsystems
    • B60R16/0239Electronic box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分隔式电气接线盒,其包括:至少三个分割接线盒主体,所述至少三个分割接线盒主体滑动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主盖;装配到所述主盖中的下盖和上盖。所述下盖装配到所述主盖的凹槽中,而所述上盖装配到所述主盖的外部中。所述三个分隔接线盒主体分别容纳不同的功能部件。多个第一装配部件邻近地设置在所述分隔接线盒主体的任意两个分隔接线盒主体上,同时第一托架滑动装配到所述第一装配部件中,以连接所述两个分隔接线盒主体。

Description

分隔式电气接线盒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是以日本专利申请No.2009-148172为基础的,在此引入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内容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隔式电气接线盒,其中除了上盖和下盖之外的中间主盖(main cover)被分成多个主体。
背景技术
图12示出了传统的分隔式电气接线盒的一个实施例(参见专利文献1)。
该分隔式电气接线盒81包括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82和第二分隔接线盒主体83。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82包括一对第一竖直矩形管84。第二分隔接线盒主体83包括一对第二竖直矩形管85,其中所述一对第二竖直矩形管85的内部范围(radiuses)小于第一矩形管84的内部范围。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82和第二分隔接线盒主体83通过滑动装配到第一矩形管84的第二矩形管85并通过利用金属弹簧夹86在装配方向上夹紧第一矩形管84和第二矩形管85而固定在一起。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82和第二分隔接线盒主体83利用螺钉通过基本上水平的托架87固定到车身上。
作为分隔式电气接线盒的另一个实例(未示出)的专利文献2公开了两个分隔接线盒主体利用竖直的凹凸配合构件和锁定构件而滑动连接在一起。此外,两个分隔接线盒主体的水平托架利用螺栓连接在一起。专利文献3公开了两个分隔接线盒主体利用水平导轨和滑动构件而连接在一起,并且分别罩住分隔接线盒主体的两个分隔的上盖相互接合。
[专利文献1]JP,A,No.2001-204121(图1)
[专利文献2]JP,A,No.H06-165345(图1)
[专利文献3]JP,U,No.H06-48148(图1)
然而,在传统的分隔式电气接线盒81中,连接的部件限于两个分隔接线盒主体82、83之间的连接的部件。因此,举例来说,如果分隔接线盒主体是三个,担心的是分隔接线盒主体之间的结合力会减小,并且每个分隔接线盒主体都会不稳固。
此外,因为例如熔断器、继电器、连接器等等的电气元件设置在两个分隔接线盒主体82、83中,因此两个分隔接线盒主体82、83与车辆或新衍生(derivative)车辆的级别相对应地同时变化。因此,用于设计分割接线盒主体82、83的工时和成本增加。此外,担心的是在将这些分隔接线盒主体82、83连接在一起时分隔式电气接线盒81变得很大。
当分隔接线盒主体82、83利用托架87并以分隔接线盒主体82、83连接在一起的状态而固定到车身等上时,由于托架87与分隔接线盒主体82、83一体形成并沿水平方向广泛地伸出,因此担心的是托架87的布局灵活性会受到限制,并且由于分隔式电气接线盒81变得很大而使分隔式电气接线盒81的轻便性降低。此外,当为了提高托架87的布局灵活性而使托架87与分隔接线盒主体82、83分离时,担心的是托架87与分隔接线盒主体82、83的配合强度会降低。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隔式电气接线盒,所述分隔式电气接线盒被配置为:允许三个分隔接线盒主体牢固且不可摇摆地连接在一起;允许以低成本设计和生产用于衍生车辆的分隔接线盒主体;防止分隔接线盒主体变大;提高用于车身等(待安装结构)的固定托架的布局灵活性,并提高分隔接线盒主体或下盖和托架之间的固定强度;以及,防止该分隔式电气接线盒由于托架等而变得很大。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隔式电气接线盒,其包括:
至少三个分隔接线盒主体,所述至少三个分隔接线盒主体的连接部件滑动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主盖;
下盖和上盖,所述下盖和上盖分别配置为装配到所述主盖中。
根据上述内容,当三个分隔接线盒主体在三个分隔接线盒主体连接在一起的状态下与下盖和上盖固定时,下盖和上盖沿XY方向紧固三个分隔接线盒主体,以将它们连接在一起,从而牢固地不可摇摆地固定三个分隔接线盒主体。此外,如果三个分隔接线盒主体中的任意一个被不充分地连接,则下盖和上盖不能装配,从而告知不充分连接。此外,当三个分隔接线盒主体利用连接部件连接在一起(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与第二分隔接线盒主体相连,第二分隔接线盒主体与第三分隔接线盒主体相连,第三分隔接线盒主体与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相连)时,三个分隔接线盒主体牢固且稳定地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下盖装配到主盖的凹槽中,而上盖装配在主盖的外部。
根据上述内容,当分隔接线盒主体连接在一起时,下盖向外按压主盖,并且上盖向内按压主盖,由此下盖和上盖将分隔接线盒主体夹在中间,以使它们牢固且不可摇摆地固定。凹槽包括彼此面对的外侧内壁和内侧内壁。下盖接触凹槽的外侧内壁。
优选地,不同的功能部件分别容纳在所述三个分隔接线盒主体中。
根据上述内容,当功能部件的仅一部分对应于新衍生的车辆变化时,只需要改变容纳所述功能部件的分隔接线盒主体的一部分,而其它的分隔接线盒主体保持不变。
优选地,多个第一装配部件邻近地设置在所述分隔接线盒主体中的任意两个分隔接线盒主体上,第一托架滑动装配在第一装配部件中,以便连接所述两个分隔接线盒主体。
根据上述内容,因为托架的装配部件装配到所述两个分隔接线盒主体的装配部件中,从而将所述分隔接线盒主体连接在一起,所以这两个分隔接线盒主体通过连接部件和装配部件连接,由此这两个分隔接线盒主体的连接强度增加。托架用于将主盖固定到外部,并加固连接。
优选地,第二装配部件设置在所述分隔接线盒主体中的任意一个分隔接线盒主体的底壁上,第二托架滑动装配在第二装配部件中,以便密封在底壁上形成第二装配部件的模孔。
根据上述内容,因为第二装配部件不是设置在分隔接线盒主体的侧壁上,而是设置在分隔接线盒主体的底壁上,因此主盖的外围变得紧凑。此外,因为通过使第二装配部件的模具移除方向与分隔接线盒主体的侧壁和底壁的模具移除方向相一致而产生的模孔被第二托架密封,所以分隔接线盒主体完全变成不透水的。
优选地,倾斜表面作为第二装配部件设置在轨道上,所述分隔接线盒主体中的任意一个分隔接线盒主体中的水沿所述倾斜表面排出。因此,防止容纳在分隔接线盒主体中的功能部件生锈或短路。
根据上述内容,由于露水冷凝等在分隔接线盒主体中产生的水滴沿轨道的倾斜表面排到外部(经由倾斜表面和托架的装配部件之间的间隙)。
优选地,第三装配部件设置在下盖的侧壁或主盖上。此外,同时,位于第三托架的一侧处的装配部件滑动安装到第三装配部件的一侧,而位于第三托架的另一侧处的凸部或凹部与位于第三装配部件的另一侧处的凹部或凸部滑动接合。
根据上述内容,举例来说,在第三托架较长的情况下,当沿纵向方向位于一侧的装配部件滑动安装到分隔接线盒主体的装配部件中时,并且举例来说,在沿托架纵向方向位于另一侧的凸部与分隔接线盒主体的装配部件的凹部滑动接合时,防止位于托架一侧的装配部件周围的外开式变形,并且托架和分隔接线盒主体之间的固定强度增加。
优选地,连接器保持部件设置在所述分隔接线盒主体中的任意一个分隔接线盒主体的底侧和下盖之间的死区上,并且接头连接器临时固定在连接器保持部件上。
根据上述内容,在电气接线盒的组装过程中,举例来说,当分隔接线盒主体中的功能部件接合时,不需要利用普通的带子通过临时将接线连接器固定到连接器保持部件而固定接线连接器,并且可以容易地选择所需的连接器。
优选地,所述分隔接线盒主体中的任意一个分隔接线盒主体的连接部件从上方与其它两个分隔接线盒主体的连接部件滑动连接在一起,并且利用螺钉从上方将所述一个分隔接线盒主体固定到安装侧结构上。
根据上述内容,当所述分隔接线盒主体中的任意一个分隔接线盒主体将其它两个分隔接线盒主体向下压到例如车身的安装侧结构上时,利用螺钉向下固定所述一个分隔接线盒主体,使得每一个分隔接线盒主体都牢固地固定到安装侧结构上,而不会发生任何竖直摇动。
通过阅读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及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势都变得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分隔式电气接线盒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示出了分隔式电气接线盒的分隔主盖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示出了组装后的分隔主盖的透视图;
图4是示出了中间主盖和上盖、下盖的分解透视图;
图5A是示出了具有托架的主盖的侧视图;
图5B是沿图5A中的线A-A截取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了组装有主盖的整个分隔式电气接线盒的透视图;
图7A是示出了主盖的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的平面图;
图7B是沿图7A中的线B-B截取的剖视图(放大视图图示于圆中);
图7C是沿图7A中的线C-C截取的剖视图(放大视图图示于圆中);
图7D是示出了与沿线B-B截取的剖视图相对应的第二托架的装配状态的剖视图;
图8A是示出了下盖与第三托架之间的装配结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8B是示出了下盖和第三托架之间的装配结构的侧视图;
图8C是沿图8B中的线D-D截取的剖视图;
图9A是示出了组装后的主盖与车身之间的装配结构的平面图;
图9B是沿图9A中的线E-E截取的剖视图;
图10A是示出了第二分隔接线盒主体和第三分隔接线盒主体的透视图;
图10B是示出了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10C是示出了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10D是示出了图7A和7B所示的分隔接线盒主体的组合组成的主盖的透视图;
图10E是示出了图7A和7C所示的分隔接线盒主体的组合组成的主盖的透视图;
图11A是示出了主盖的后侧的透视图(放大视图图示于圆中);
图11B是示出了连接器保持部件的平面图;
图11C是示出了连接器保持状态的透视图;和
图12是示出了传统的分隔式电气接线盒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分隔式电气接线盒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该分隔式电气接线盒1包括:由彼此连接的三个合成树脂制成的分隔接线盒主体2至4组成的主盖5;连接器插头块(第一功能部件)6,其容纳在前侧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2中;基片(substrate)存放箱(第二功能部件)7,其容纳在后侧第二分隔接线盒主体3中;熔断器保持装置(第三功能部件)8,其容纳在设置在第二分隔接线盒主体3横向上的第三分隔接线盒主体4中;合成树脂制成的下盖9,其从下方装配到主盖5中;合成树脂制成的上盖10,其从上方装配到主盖5中;和固定托架11、12,它们设置在主盖5的需要位置处。
连接器插头块6包括:多个绝缘的树脂制成的连接器外壳6a;和容纳在该连接器外壳中的金属接线端(未示出),该金属接线端用来使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2中的线束(未示出)相互连接。
基片存放箱7包括:绝缘的树脂制成的箱体7a;和容纳在箱体7a中的电路板(未示出),例如母线,该电路板具有接线块功能和控制功能,并与位于第二分隔接线盒主体3中的线束(未示出)相连。
熔断器保持装置8也被称为熔线(fusible link)保持装置,由位于绝缘的树脂制成的保持装置主体8a中的盒状的熔线(未示出)、叶片型熔断器、继电器等组成,具有蓄电池配电功能,并与位于第三分隔接线盒主体4中的线束(未示出)相连。
根据这个实施例的分隔式电气接线盒1安装于车辆的发动机舱上。线束(未示出)包括:连接到蓄电池、车载(in-vehicle)电气元件等的主线束;和连接到车辆中的电气元件的两个副线束。线束从下盖9的一侧连接到第一功能部件至第三功能部件6至8,并且功能部件6至8通过线束相互连接。
分隔的接线盒主体2至4适当地包括:用于插入线束的下部开口14(图7A)、15(图9A);凹口式前开口和后开口16、17(图2);和用于接收部件的上部开口。利用例如凹凸结构(concave and convex)的锁定构件(未示出)将功能部件6至8无振动地固定到分隔接线盒主体2至4的内壁或分隔壁(未示出)上。沿XY方向在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2的内部至少设置竖直分隔壁(未示出)。
通过将主盖5分成与功能部件6至8的功能相对应的分隔接线盒主体2至4,可以容易地接纳衍生车辆(在原型车辆生产之后产生的同一组的类似车辆)。即,在只有衍生车辆的分隔式电气接线盒12、13的连接器插头块6不同于原型车辆的分隔式电气接线盒1的连接器插头块的情形下,你所要做的只是改变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2的形状和尺寸。因此,很容易改变分隔式电气接线盒1的设计。此外,因为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2小于主盖5,要改变的树脂塑型模具很小,并且降低了分隔式电气接线盒1的生产成本。对于改变基片存放箱7和熔断器保持装置8,上述优点同样适用。
如图2所示,主盖5被分成三个分隔接线盒主体2至4。前侧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2由竖直较长的前容纳部分2a和水平较长的后容纳部分2b组成。该竖直较长的容纳部分2a包括水平的底壁18(图7C)。水平较长的容纳部分2b形成为具有竖直较长的容纳部分2a的前壁22、左壁20、右壁21以及竖直的后壁19的框架形状,并且包括后部开口16′和下部开口14(图7A)。组成框形壁的左壁20、右壁21的上端20a、21a的前侧向下倾斜。顺便提及,在本说明书中,前后左右的方向是为了方便,其未必与分隔式电气接线盒1在车辆上的附接方向相对应。
后侧第二分隔接线盒主体3的连接部件(未示出)设置在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2的后壁19的外表面处。如图10A所示,设置在第二分隔接线盒主体3的前壁23的外表面处的连接部件24由一对对称的竖直轨道24a、另一个轨道24b和插设在一对轨道24a之间的突出部24c组成,其中所述一对对称的竖直轨道24a中的每一个都具有L形横截面。每一个轨道24a、24b都在其上端处具有限位壁。竖直导向槽(未示出)形成在每个轨道24a、24b的内部。
举例来说,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2的后壁19的连接部件(未示出)由突出部(其具有上部倾斜壁和大体上水平的下部锁定壁)和一对对称的具有L形横截面的竖直轨道组成,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2的后壁19的连接部件的所述一对竖直轨道用于从底侧向上与轨道(内部导向槽)24a、24b滑动地接合,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2的后壁19的连接部件的所述突出部用于运动经过所述突出部24c(具有下部倾斜壁和上部锁定壁)并与所述突出部24c接合。
第二分隔接线盒主体3包括:竖直的前壁23、后壁25、左壁26、右壁27;和底壁28。左壁26和右壁27的上端26a、27a的前侧向下倾斜。底壁由右半倾斜部分28a和左半水平部分28b组成。
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2的右壁21向后延伸。第二分隔接线盒主体3的右壁27向前延伸。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2的延伸壁21b与第二分隔接线盒主体3的下部延伸壁重叠(连接),并且两个右壁21、27设在同一平面上。具有导向槽的竖直轨道29a(其例如具有T形截面)作为第一托架装配部件29设置在右壁21、27上。轨道29a在其上端处具有限位壁。锁定突出部29b设置在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2的延长壁21b处。该突出部29b在下侧处包括倾斜壁,并在其上侧处包括基本水平的锁定壁。
第三分隔接线盒主体4形成为矩形框架形状,并且包括前壁、后壁、左壁和右壁。多个具有T形截面的竖直轨道31a作为连接部件31设置在长侧右壁30的外表面上。轨道31a包括位于其内部的导向槽和位于其下端处的限位壁。锁定突出部31b设在轨道31a之间。突出部31b包括上部倾斜壁和基本上水平的下部锁定壁。
作为与第三分隔接线盒主体4的连接部件31相对应的连接部件(未示出)的突出部和具有T形截面的竖直轨道设置在第三分隔接线盒主体3的右壁26的外表面上。所述轨道在其上端处包括限位壁。所述突出部包括下部倾斜壁和基本上水平的上部锁定壁。
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2和第三分隔接线盒主体4从下面向上滑动地连接到第二分隔接线盒主体3(第二分隔接线盒主体3从上面向下滑动地连接到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2和第三分隔接线盒主体4),从而形成如图3所示的主盖5。附带地,作为连接部件的轨道、导向槽、突出部的数量和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改变。
如图3所示,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2和第二分隔接线盒主体3的右壁21、27的轨道29a彼此往复地平行。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2的后壁19和第二分隔接线盒主体3的前壁23在厚度方向上彼此重叠(接近),从而形成双层壁。第二分隔接线盒主体3的左壁26和第三分隔接线盒主体4的右壁30在厚度方向上彼此重叠(接近),从而形成双层壁。这些双层壁提高了主盖5的刚性(强度)。由合成树脂制成并具有单独主体的第一托架11装配并固定到右壁21、27的装配部件29上。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2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与彼此相连的第二分隔接线盒主体3和第三分隔接线盒主体4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相等。
如图4和5A所示,托架11从下面滑动地装配到作为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2和第二分隔接线盒主体3的连接部件的两个右壁21、27(图3)的轨道29a中,使得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2和第二分隔接线盒主体3的连接强度增加。
托架11由厚的下半装配部分11a和竖直的上半板状部分11b构成。板状部分11b在外侧与分隔接线盒主体2、3的右壁21、27分开,并且在右壁21、27和板状部分11b之间形成用于插入上盖10的间隙11c。板状部分11b包括用于固定在车身侧处的螺栓嵌入孔11e。
如图5B所示,托架11的装配部件11a包括:轨道11b,其具有T形截面,用于与右壁21、27的轨道29a中的导向槽相接合;和突出部,其从下方运动经过右壁21的突出部29b(图3)并与右壁21的突出29b相接合。所述突出部包括上部倾斜壁和基本上水平的下部锁定壁。
如图5A所示,由合成树脂制成并具有独立主体的第二托架12滑动地装配到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2的水平底壁18(图7)中。第二托架12由竖直的上半板状部分12a和倾斜的下半部分12b构成。螺栓嵌入孔12c设置在倾斜的下半部分12b上。在图5A中,附图标记32表示凹口,该凹口用于引导出设置在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2的右壁20的下端的电线。凹口32与下盖9的凹口(未示出)装配在一起,从而形成圆形的电线引导孔。附图标记33表示稍后描述的连接器保持部件。
如图4所示,下盖9由较宽的前半矩形部分9a和较窄的后半矩形部分9b构成。如图9B中的点划线所示,较宽的部分9a对应于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2的后半部2b(图4)和第二分隔接线盒主体3的前半部(图9中的底壁28的倾斜部分28d和水平部分28c的前半部)定位。较窄的部分9b对应于第三分隔接线盒主体4和第二分隔接线盒主体3的水平部分28b的左半部设置。
从图4所示的状态(实际上,从部件6至8容纳在分隔接线盒主体2至4和外部线束连接到部件6至8的状态),下盖9附接于主盖5的底部,然后,上盖10附接于主盖5的顶部。
如图6、9A和9B所示,下盖9装配到主盖5的未示出的凹槽中,上盖10装配到主盖5的外部。所述凹槽形成设置在主盖5的内部与外部的双层壁(未示出)之间,并位于其下侧。位于凹槽外部的内壁和位于凹槽内部的内壁彼此面对。当位于下盖9上端的外壁抵靠位于凹槽外部的内壁时,利用锁定片(未示出)将下盖9锁定在双层壁的外壁上。举例来说,下盖9的较宽的部分9a的竖直前壁34a的上端装配到位于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2的前半部的底壁18的后端18a(图9B)处的凹槽中。较宽的部分9a的竖直的左壁、右壁34b的前半部的上端装配到位于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2的左壁20和右壁21的底端处的凹槽中。位于左壁和右壁34的后半部处的上端装配到位于第二分隔接线盒主体3的前半部的底壁28的凹槽中。较窄的部分9b(图4)的竖直壁34c(图9A)的上端装配到位于第三分隔接线盒主体4的竖直壁35(图2)的下端处的凹槽中。
当下盖9抵靠位于主盖5的底部处的凹槽外部处的内壁时,下盖9装配到主盖5中,并且上盖10的下部内壁从外部装配到主盖5的上部外壁中。因此,通过盖9、10从内部和外部保持主盖5,并且分隔接线盒主体2至4被牢固地固定,而不会发生摇摆。即使在分隔接线盒主体2至4之间有组装尺寸误差,上盖10和下盖9从内部和外部紧固分隔接线盒主体2至4,以将这些接线盒主体牢固地固定,而不会发生摇摆。
下盖9和作为主盖5的分隔接线盒主体2至4分别通过锁定构件(未示出)锁定。优选地,上盖10和分隔接线盒主体2至4也分别利用锁定构件(未示出)锁定,用于提高分隔接线盒主体2至4的连接强度。然而,在例如进行维护等的情况下,这很难打开/关闭上盖10,上盖10可以仅与第一隔接线盒主体2和第二分隔接线盒主体2锁定。
作为锁定构件的例子,在下盖9的竖直壁上设置有爪,用于与形成在分隔接线盒主体2至4的底部上的凹部啮合;或者设置有从上盖10的竖直壁37向下延伸的锁定臂,用于与形成在分隔接线盒主体2至4的顶部上的突出部相接合。
首先,下盖9装配到主盖5中,然后上盖10装配到主盖5中。举例来说,当将下盖9装配到主盖5中时,如果分隔接线盒主体2至4中的任一个没有完全连接,则下盖9不能装配到主盖5中(下盖9不能与主盖5锁定),使得组装工能够注意到组装故障。即使操作工在组装下盖9时没有注意到,组装工会注意有问题,这是因为在组装上盖10时,上盖10不能装配到主盖5中。
如图7A至7D所示,作为第二托架39、前后具有T形竖直截面的一对轨道39a形成在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2的水平底壁18的外表面上。
因为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2是使用上下合成树脂模具制成的,所以轨道39a同时形成,用于轨道39a的模孔38形成在底壁18上。然而,如图7D所示,当托架12水平滑动地装配时,模孔38被密封,并且实现基本的防水。作为与底壁18上的轨道39a相接合的装配部件40的具有L形竖直截面的轨道40a形成在托架12的水平上端表面上,导向槽形成在轨道40a的内部。装配部件39、40中的每一个都具有锁定突出部(未示出),用于相互运动经过并相互啮合。
如图7C所示,当底壁18的轨道39a形成为渐缩形状时,即当轨道39a的上表面相对于底壁18的下表面作为倾斜壁39a′以渐缩形状倾斜并且轨道39a的下表面平行于底壁18的下表面时,在轨道40(不具有倾斜表面)和底壁39a的轨道39a之间形成渐缩的间隙。因此,位于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2中的水滴由于自重而能够沿着渐缩的间隙流到外部。在图7B中,附图标记41表示作为连接部件41的轨道,该连接部件41用于与第二分隔接线盒主体3的连接部件24(图2)滑动地接合。
如图8A至8C所示,竖直方向较长的第三装配部件42形成在下盖9的竖直左壁(侧壁)34上,其中由合成树脂制成并具有单独主体的第三托架13竖直地滑动配合在所述第三装配部件42中。当位于第三托架13的上半部处的装配部件43的具有水平L形或T形截面的轨道43a滑动到装配部件42中,并且同时位于托架13的下半部处的竖直板状爪(凸部)44插入并接合位于装配部件42的下端处的孔(凹部)45时,托架13的附接强度增加,并且防止托架13的下半部从外侧打开。
如图8C所示,装配部件42由支撑部分42c、板状部分42d、多个轨道42a和突出部42b构成,其中所述支撑部分42c从左壁34的底部简单地水平伸出,该板状部分42d从该支撑部分42c竖直伸出,该轨道42a具有水平L形或T形截面并形成在板状部分42d的外表面上,该突出部42b插设到轨道42a之间。突出部42b包括下部倾斜壁和基本上水平的上部锁定壁。用于接合爪44的朝上的孔45形成在板状部分42d的下端处。爪44在托架13的滑动装配方向上伸出,并且孔45在同一方向上钻出。
如图8A所示,第三托架13包括:具有L形或T形水平截面并设置在竖直方向较长的矩形板状部分13a的上半部内表面上的轨道43a;和插设到轨道43a之间的突出部43b。突出部43b包括:上部倾斜壁;和基本上水平的下部锁定壁。与下盖9的底壁46的倾斜相对应地倾斜的水平肋13b设置在板状部分13a的下半部内表面上。该水平肋13b通过多个竖直肋13c加固。具有矩形板状的两个爪前后设置在水平肋13b的末端处。附图标记13b表示用于树脂模制所述爪44的模孔。
如图8B所示,用于插入螺栓的凹口孔13e形成在板状部分13a的底端上。如图8A所示,托架13从下方向上滑动地装配到装配部件42中,同时如图8C所示,托架13的爪44与位于装配部件42的底端处的凹部45接合,然后螺栓(未示出)水平插入到图8B中的凹口孔13e中,使得托架13被固定到车身等上。
爪44和孔45之间的接合有助于在竖直方向较长的托架13的下端处形成凹口孔13。附带地,还可能的是,爪44从右壁34的下端向下伸出,并且孔45形成在托架13的水平肋13b上。孔45可替换为槽,并且爪44可替换为突出部或肋。
如图9A和9B所示,用于插入螺栓的孔47形成在第二分隔接线盒主体3的底壁28的水平部分28b上。当脱掉上盖10时,利用螺栓48将孔47的边缘紧固并固定到车身的水平固定部件49a上。
此外,利用螺栓(未示出)将装配到位于第一分隔线盒主体2的水平底壁18处的轨道39a中的第二托架12紧固并固定到车身的低于固定部件49a的倾斜固定部件49b上。利用水平螺栓(未示出)将与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2和第二分隔接线盒主体3的装配部件29接合的竖直的第一托架11紧固并固定到车身或其它固定结构(未示出)上。利用水平螺栓(未示出)将下盖(在图9B中由点划线9表示)的竖直的第三托架13紧固并固定到车身或其它固定结构(未示出)上。
如图9B所示,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2定位成低于第二分隔接线盒主体3。第二分隔接线盒主体3的连接部件24从上方向下滑动地装配到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2的连接部件41中,使得第二分隔接线盒主体3将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2朝向车身的固定部件49b向下推压。类似地,第二分隔接线盒主体3的连接部件54将第三分隔接线盒主体4的连接部件31(图2)朝向车身的固定部件49b向下推压。
在这种状态下,因为第二分隔接线盒主体3的底壁28b被向下推压,并利用向下的螺栓48固定到固定部件49a(具有螺母)上,也就是说,因为由第二分隔接线盒主体3推压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2和第三分隔接线盒主体2的推压方向等于螺栓48的螺纹方向,所以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至第三分隔接线盒主体2至4被牢固地固定到车身上,而不会发生摇摆。在图9A中,附图标记33g表示用于稍后描述的连接器保持部件33的模孔。
图10A至10E示出了一个实施例,其中对应于衍生车辆等提供了主盖5的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2的若干种形状(提供了图10B、10C中的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22、23,而不是图2中的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2),并且第二分隔接线盒主体3和第三分隔接线盒主体4(图10A)通常按照上述方式使用。
这个实施例对应于如下情形,其中连接器插头块6(图1)的类型(尺寸、形状或数量)对应于衍生车辆等而改变。如果基片存放箱7(图1)的类型改变,则第二接线盒主体2的尺寸或形状改变。如果熔断器保持装置8(图1)的类型改变,则第三接线盒主体4的尺寸或形状改变。
图10B中所示的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22包括前壁192、后壁202、左壁212和右壁222,所述前壁192、后壁202、左壁212和右壁222呈中空框架形状,并且在平面图中呈大致梯形的形状,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22不具有下壁,但是具有上开口和下开口(下开口用附图标记142表示)。轨道29a和突出部29b设置在右壁212和其延伸壁21b2上。对应于托架11(图10D)的装配部件29由这些轨道29a、突出部29b和第二分隔接线盒主体3的轨道29a(图2)组成。对应于第二分隔接线盒主体3的连接部件24的连接部件(未示出)设置在后壁192上。图10D中所示的主盖12由图10A中所示的第二分隔接线盒主体3和第三分隔接线盒主体4以及图10B中所示的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22的组合组成。
图10C中所示的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23包括前壁193、后壁203、左壁213、右壁223,所述前壁193、后壁203、左壁213、右壁223呈框架形状,并且在平面图中呈矩形形状,所述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23不具有底壁,但是具有上开口和下开口,并且在纵向方向上形成得较窄。
右壁213、右壁213的延伸壁21b3、轨道29a和突出部29b与先前实施例相同。主盖13由图10A中所示的第二分隔接线盒主体3和第三分隔接线盒主体4以及图10C中所示的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23的组合组成。
通常,众所周知的是在合成树脂制成的盒(框架或主盖)中插头块等可以改变。然而,如图10A至10D所示,主盖5本身也变成可变的形状,从而消除主盖5中的无用的空间,使得主盖(即分隔式电气接线盒1)可以比较紧凑。
图11A至11C示出一个实施例,其中利用位于主盖5后侧处的死区(即位于主盖5和下盖9之间的死区),将连接器保持部件33设置在第二分隔接线盒主体3的底壁28上。
图11A中所示的主盖5是图4中所示的主盖5的竖直翻转,并由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2、第二分隔接线盒主体3和第三分隔接线盒主体4组成。第二分隔接线盒主体3包括底壁28。在这个实施例中,两个连接器保持部件33邻近地设置在倾斜部分28a和水平部分28c上。除了用于线束和组件的布置空间50之外,设置连接器保持部件33。
如图11A和11B所示,连接器保持部件33由如下部分组成:设置在前、后、右三侧的竖直壁33a;位于底侧的水平壁33b;由壁33a、33b包围的连接器接收空间33c;与上侧和右侧连通的开口33d;通过连接前壁和后壁33a并部分盖住开口33d而形成的限位壁33e;和设在前壁和后壁33a的两个内边缘处的一对竖直方向较长的爪33f。
如图11C所示,具有线束的电线52的接头连接器53被操作者倾斜向下地插入到接收空间33c中,如箭头所示。在这个实施例中,两个连接器23以如下方式容纳在接收空间33c中:连接器23以上下台阶(step)相互重叠。然后,爪33f在连接器53的后端处锁定台肩53a。由此,当附接下盖9时,防止连接到连接器53的电线52卡在主盖5和下盖9之间。
连接器保持部件33消除了利用带等将连接器53固定到线束上的步骤。当在分隔式电气接线盒1中铺设电线时,连接器53不会妨碍铺设。此外,在下盖9附接之后,防止连接器53摇摆。
附带地,在这个实施例中,第三分隔接线盒主体4与第二分隔接线盒主体3相连。然而,可能的是,连接部件设置成使得第三分隔接线盒主体4同时与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2和第二分隔接线盒主体3相连。每个连接部件都由滑动轨道和锁定突出部组成。所述突出部可以是肋。连接部件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而改变。
此外,在这个实施例中,三个分隔接线盒主体2至4连接在一起。然而,超过三个,例如四个分隔接线盒主体(未示出)也可以连接在一起。同样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分隔接线盒主体利用由轨道和突出部组成的连接部件连接在一起,并且利用上盖9、下盖10和托架11不可摇摆地牢固固定。
此外,在这个实施例中,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2和第二分隔接线盒主体3利用托架11连接在一起。类似地,第二分隔接线盒主体3和第三分隔接线盒主体4可以利用托架连接在一起,或者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2和第三分隔主体4可以利用托架连接在一起。
此外,在这个实施例中,如图8A所示,装配部件42和具有爪44的托架13设置在下盖9上。然而,装配部件42和具有爪44的托架13可以设置在除了下盖9之外的主盖5(第一分隔接线盒主体至第三分隔接线盒主体2至4中的任何一个)上。
虽然已经参考附图通过举例的方式完全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的是,各种改变和改进对本领域技术人员都是显而易见的。因此,除非这些改变或改进脱离了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否则这些改变或改进都将被看作包括在上述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分隔式电气接线盒,所述分隔式电气接线盒包括:
至少三个分隔接线盒主体,所述至少三个分隔接线盒主体的连接部件滑动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主盖;
下盖和上盖,所述下盖和上盖分别配置成装配到所述主盖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隔式电气接线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盖装配在所述主盖的凹槽中,而所述上盖装配在所述主盖的外部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隔式电气接线盒,其特征在于,
不同的功能部件分别容纳在所述三个分隔接线盒主体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隔式电气接线盒,其特征在于,
多个第一装配部件邻近地设置在所述分隔接线盒主体中的任意两个分隔接线盒主体上,第一托架滑动装配到所述第一装配部件中,以便连接所述两个分隔接线盒主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隔式电气接线盒,其特征在于,
第二装配部件设置在所述分隔接线盒主体中的任意一个分隔接线盒主体的底壁上,而第二托架滑动装配到所述第二装配部件中,以便密封用于在所述底壁上形成所述第二装配部件的模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隔式电气接线盒,其特征在于,
倾斜表面作为第二装配部件设置在轨道上,所述分隔接线盒主体中的任意一个分隔接线盒主体中的水沿着所述倾斜表面排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隔式电气接线盒,其特征在于,
第三装配部件设置在所述下盖或主盖的侧壁上,并且同时
位于第三托架的一侧处的装配部件滑动装配到所述第三装配部件的一侧,并且,位于所述第三托架的另一侧处的凸部或凹部与位于所述第三装配部件的另一侧处的凹部或凸部滑动地接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隔式电气接线盒,其特征在于,
连接器保持部件设置在所述下盖和所述分隔接线盒主体中的任意一个分隔接线盒主体的底侧之间的死区上,并且接头连接器临时地固定到所述连接器保持部件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隔式电气接线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接线盒主体中的任意一个分隔接线盒主体的连接部件从上方与其它两个分隔接线盒主体的连接部件滑动地连接在一起,并且利用螺钉将所述一个分隔接线盒主体从上方固定到安装侧结构上。
CN2010102174048A 2009-06-23 2010-06-23 分隔式电气接线盒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311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48172A JP5411594B2 (ja) 2009-06-23 2009-06-23 分割式電気接続箱
JP2009-148172 2009-06-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31187A true CN101931187A (zh) 2010-12-29
CN101931187B CN101931187B (zh) 2013-05-01

Family

ID=43014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17404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31187B (zh) 2009-06-23 2010-06-23 分隔式电气接线盒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492650B2 (zh)
EP (1) EP2267855B1 (zh)
JP (1) JP5411594B2 (zh)
CN (1) CN10193118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23290A (zh) * 2016-07-14 2018-01-23 矢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电气盒
CN113453960A (zh) * 2019-02-18 2021-09-28 阿伦斯控制器有限公司 一种配电组合
US11362493B2 (en) * 2018-05-08 2022-06-14 Yazaki Corporation Locking structure, electrical connection box, and wire harnes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98822B2 (en) * 2011-12-15 2014-08-05 Bombardier Transportation Gmbh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for a railway vehicle
JP5875115B2 (ja) * 2012-04-18 2016-03-0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JP5936065B2 (ja) * 2012-10-04 2016-06-1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JP6091929B2 (ja) * 2013-03-04 2017-03-0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JP6404550B2 (ja) * 2013-09-06 2018-10-1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JP6165009B2 (ja) * 2013-09-27 2017-07-19 エスアイアイ・セミコンダクタ株式会社 給電システム、給電装置、及び給電方法
US20150171607A1 (en) * 2013-12-12 2015-06-18 Ronald J. Miller Junction box extensions
WO2015097534A1 (en) * 2013-12-23 2015-07-02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ower distribution box and power distributor assembly
FR3023232B1 (fr) * 2014-07-01 2017-11-24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Support pour boitier electronique et vehicule equipe d'un tel support
FR3040940B1 (fr) * 2015-09-10 2017-09-01 Renault Sas Dispositif electrique incline au-dessus d'un passage de roue de vehicule
US9847630B1 (en) * 2017-02-09 2017-12-19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Locking and retaining structure for attaching fuse box to battery tray
JP2019122193A (ja) * 2018-01-10 2019-07-2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CN109449842B (zh) * 2018-12-29 2024-02-13 江西明泰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四线集束导线分线盒
JP6904996B2 (ja) * 2019-03-11 2021-07-2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樹脂構造体
KR102192231B1 (ko) * 2019-08-19 2020-12-17 주식회사 경신 방열기능을 갖는 차량용 정션박스
JP7120974B2 (ja) * 2019-08-26 2022-08-1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JP7082101B2 (ja) * 2019-09-13 2022-06-0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JP7469075B2 (ja) 2020-03-04 2024-04-1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樹脂構造体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48148U (ja) * 1992-12-01 1994-06-2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US5378854A (en) * 1993-04-12 1995-01-03 Hoover; Daniel M. Electrical outlet box assembly
CN201113332Y (zh) * 2007-10-16 2008-09-10 彭建林 金属接线盒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44709B2 (ja) 1992-08-04 2001-03-12 株式会社ユニシアジェックス 車両懸架装置
JP2832120B2 (ja) * 1992-11-24 1998-12-0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分割式電気接続箱
JPH07154914A (ja) * 1993-11-29 1995-06-16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分岐接続箱
JP2000151129A (ja) * 1998-11-18 2000-05-30 Yazaki Corp ケースの固定構造
JP2001190011A (ja) * 1999-12-28 2001-07-10 Suzuki Motor Corp 電気接続箱の連結構造
JP3745571B2 (ja) 2000-01-17 2006-02-1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JP3888094B2 (ja) * 2001-07-24 2007-02-2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ジャンクションブロック
US7520389B2 (en) * 2004-05-24 2009-04-21 Seagate Technologies, Llc Package structure for soft mounting direct connect storage device
JP4544132B2 (ja) * 2005-11-01 2010-09-1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US7964794B2 (en) * 2007-12-11 2011-06-21 Chung Charles N Side-open outlet box arrangement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48148U (ja) * 1992-12-01 1994-06-2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US5378854A (en) * 1993-04-12 1995-01-03 Hoover; Daniel M. Electrical outlet box assembly
CN201113332Y (zh) * 2007-10-16 2008-09-10 彭建林 金属接线盒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23290A (zh) * 2016-07-14 2018-01-23 矢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电气盒
CN107623290B (zh) * 2016-07-14 2020-12-29 矢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电气盒
US11362493B2 (en) * 2018-05-08 2022-06-14 Yazaki Corporation Locking structure, electrical connection box, and wire harness
CN113453960A (zh) * 2019-02-18 2021-09-28 阿伦斯控制器有限公司 一种配电组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267855A2 (en) 2010-12-29
EP2267855B1 (en) 2013-04-24
JP5411594B2 (ja) 2014-02-12
US20100319951A1 (en) 2010-12-23
EP2267855A3 (en) 2012-02-15
CN101931187B (zh) 2013-05-01
US8492650B2 (en) 2013-07-23
JP2011010373A (ja) 2011-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31187B (zh) 分隔式电气接线盒
JP4021671B2 (ja) 防水ボックスのカバー組付構造
US7214879B1 (en) Protector
CN101682140B (zh) 具有用于电接触部件和电缆的固定部件的插塞连接器壳体
US10063041B2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unit
US7780459B2 (en) Electric junction box
JP4041423B2 (ja) 電気接続箱の防水構造
CN107591755A (zh) 电连接箱的排水结构
US20040029420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box
CN103155303A (zh) 连接器保持件
JP4123986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配索構造
US20150303666A1 (en)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US20140322934A1 (en) Power distribution box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CN105882564A (zh) 卡止构造、电子部件单元以及线束
CN103259106A (zh) 螺丝紧固块
CN101420107B (zh) 待安装在机动车上的电接线盒
KR20220144313A (ko) 연결 어셈블리, 연결 어셈블리용 제1, 2커넥터, 연결 어셈블리를 제조하는 방법, 차체 구조 및 차체 구조를 조립하는 방법
JP4600364B2 (ja) 電源分配構造
US10879683B1 (en) Electric connection box
JP3867658B2 (ja) 電気接続箱
JPH08322128A (ja) 電線カバー付電気接続箱
JP3156631B2 (ja) 収納箱における部材接続構造
US9543684B1 (en) Trim panel
JPH0726206Y2 (ja) 自動車用複合型リレーボックス
JP2006166573A (ja) クリップ、線条体の取付構造及び線条体の組付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01

Termination date: 201706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