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79885A - 侧气囊及侧气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侧气囊及侧气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79885A
CN101879885A CN2010100037506A CN201010003750A CN101879885A CN 101879885 A CN101879885 A CN 101879885A CN 2010100037506 A CN2010100037506 A CN 2010100037506A CN 201010003750 A CN201010003750 A CN 201010003750A CN 101879885 A CN101879885 A CN 1018798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tether
side air
edge portion
occup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00375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杉本真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K Holdings Inc
Original Assignee
TK Holding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K Holdings Inc filed Critical TK Holding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8798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798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138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de prot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17Inflation fluid source retainers, e.g. reaction canisters; Connection of bags, covers, diffusers or inflation fluid sources therewith or together
    • B60R21/2171Inflation fluid source retainers, e.g. reaction canisters; Connection of bags, covers, diffusers or inflation fluid sources therewith or togeth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ongated cylindrical or bottle-like inflators with a symmetry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main direction of bag deployment, e.g. extruded reaction cani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 B60R21/261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with means other than bag structure to diffuse or guide inflation fluid
    • B60R21/262Elongated tubular diffusers, e.g. curtain-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138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de protection
    • B60R2021/23146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de protection seat moun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compartmen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bag-like members, one within the other
    • B60R2021/23324Inner walls crating separate compartments, e.g. communicating with v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侧气囊及侧气囊装置,其通过抑制膨胀展开时的下部腔室的抖动,可以提高展开稳定性。以结合于第1片(22A)的第1缘部(30a)与结合于第2片(22B)的第2缘部(30b)的各结合位置(36、32)相互偏移的方式将第1系绳(30)结合于各片(22A、22B)上。由此,通过使下部腔室(28)中的位于车辆前后方向后侧的圆筒膨胀部(34)的长度增大,可以提高下部腔室(28)的刚性。结果,可以抑制因上部腔室(26)和下部腔室(28)的内压差而引起的膨胀展开时的下部腔室(28)的抖动,从而提高侧气囊(16)的展开稳定性。

Description

侧气囊及侧气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汽车等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等情况下阻挡乘员的侧气囊及侧气囊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有以下的侧气囊装置:在汽车等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及车身侧翻时等情况下,由充气机使侧气囊在乘员的侧部膨胀,以阻挡乘员的身体。该侧气囊装置,例如收纳于座椅的靠背部中,在侧面碰撞时等情况下,侧气囊通过从充气机喷射的气体从靠背部向乘员与车辆的侧壁部之间膨胀展开。
作为这种侧气囊,有下述气囊,其具有用于阻挡乘员的至少胸部的上部室和用于阻挡腰部的下部室(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在这种侧气囊中,通过将用于阻挡承受外部冲击能力较弱的胸部的上部室的内压设定得比用于阻挡腰部的下部室的内压低,可以提高乘员的安全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62566号公报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将上部室的内压设定得比下部室低的侧气囊装置的基本结构。
要求实现上述结构的侧气囊装置的最佳化,抑制因上部室与下部室之间的内压差引起膨胀展开时的下部室的抖动,提高展开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气囊及侧气囊装置,其可以通过抑制膨胀展开时的下部室的抖动而提高展开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发明的侧气囊,其由面对被约束的乘员的第1片部和面对乘员侧的相反侧的第2片部形成,并向所述乘员的侧部膨胀展开,其特征在于,具有:用于至少阻挡所述乘员的胸部的上部腔室;用于阻挡所述乘员的腰部的下部腔室;第1系绳,其具有结合于所述第1片部的第1缘部和结合于所述第2片部的第2缘部,被以所述第1缘部和所述第2缘部的各结合位置相互偏移的方式结合,并划分成所述上部腔室和所述下部腔室;以及圆筒膨胀部,其位于所述下部腔室中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方侧,并以通过所述第1系绳在膨胀时变成圆筒状的方式形成。
侧气囊例如折叠收纳于座椅的靠背部中,在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或车身侧翻时等情况下,通过从充气机喷射的气体从靠背部向乘员与车辆的侧壁部之间膨胀展开。这时,例如对从充气机供给各室的气体流量进行调整,使得用于阻挡承受外部冲击能力较弱的乘员胸部的上部室的内压比用于阻挡腰部的下部室的内压低。
在这里,一般而言,在具有上部室与下部室的侧气囊中形成下述结构:充气机的气体喷出口位于两个室的分割线即第一系绳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端部附近。这是为了从气体喷出孔对上部室及下部室顺利地供给气体。因此,假设在不使第一系绳的两缘部偏移的结构中,位于下部室中的后方侧的圆筒膨胀部的长度大约为从气囊下端至充气机的气体喷出孔附近的长度。
这时,在本申请的第一发明中,用于区划上部室和下部室的第一系绳以结合于第一片部上的第一缘部与结合于第二片部上的第二缘部的各结合位置相互偏移的方式结合。通过这样使第一系绳形成偏移结构,若使第一系绳的低位置侧区域与充气机的气体喷出孔对应(贯通),则也可以通过高位置侧区域使圆筒膨胀部的长度比上述长度(从气囊下端至充气机的气体喷出孔附近的长度)增大。由此,可以通过长度增大了的圆筒膨胀部提高下部室的刚性。结果,可以抑制因上部室与下部室之间的内压差而引起的膨胀展开时的下部室的抖动,可以提高侧气囊的展开稳定性。
而且,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发明,还可以获得以下的效果。即,例如,在不使第一系绳的第一缘部及第二缘部的结合位置偏移的结构中,当为了使下部室稳定而要加长圆筒膨胀部时,需要尽可能地将第一系绳的后端部配置于气囊上部,结果也需要将充气机安装于气囊上部。另一方面,例如在因座椅框架的规格等无法提高充气机的安装位置的情况下,需要降低第一系绳的后端部,结果,圆筒膨胀部的长度变短,下部室的稳定性不充分。因此,为了稳定下部室,充气机的安装位置被限制于气囊上部。这时,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发明,由于是使第一系绳偏移的结构,所以如上所述地,若使第一系绳的低位置侧区域与充气机的气体喷出口对应,所以可以通过高位置侧区域确保所需程度的圆筒膨胀部的长度。由此,即使在降低了充气机的安装位置的情况下,也可以使下部室稳定。因此,可以提高充气机的安装位置的自由度。
第二发明的侧气囊,在上述第一发明中,在第1系绳的低位置侧区域设置了用于插通充气机的插通部,所述充气机用于供给使所述侧气囊膨胀的气体。
由此,可以通过第一系绳的高位置侧区域使圆筒膨胀部的长度比上述的未偏移时的长度(从气囊下端至充气机的气体喷出口附近的长度)增大。由此,可以通过长度增大了的圆筒膨胀部提高下部室的刚性。结果,可以抑制膨胀展开时的下部室的抖动,可以提高侧气囊的展开稳定性。
第三发明的侧气囊,在上述第一或第二发明中,所述第1系绳以所述第1缘部的与所述第1片部的结合位置比所述第2缘部的与所述第2片部的结合位置变低的方式相对各片部偏移地与所述各片部结合。
在本申请的第三发明中,是以第一缘部的相对于第一片部的结合位置比第二缘部的相对于第二片部的结合位置变低的方式、将第一系绳结合于各片部上。即,以乘员侧的结合位置比与乘员相反一侧(车辆的侧壁部一侧)的结合位置低的方式、将第一系绳结合于各片部上。这样一来,可以使乘员侧的第一片部一侧的下部室的大小小于车辆的侧壁部一侧的第二片部一侧的下部室的大小。由此,在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或车身侧翻时等情况下,可以防止内压高于上部室的下部室与乘员身体接触至必要程度以上,可以提高乘员的安全性。
第四发明的侧气囊,在上述第一至第三发明的任一发明中,所述第1缘部的结合位置与所述第2缘部的结合位置的偏移量与所述第1系绳的宽度基本相等。
由此,当在非膨胀状态下以第一片部与第二片部上下重叠的方式呈平面状放置侧气囊时,可以使第一系绳不会产生折痕或折皱地形成平面状。结果,由于可以使侧气囊平坦,所以在收纳时易于折叠,并且厚度不会增加。而且,由于在呈平面状放置侧气囊时,第一系绳也变成平面状,所以可以提高制造时的将第一系绳结合(缝制)于第一片部及第二片部上的作业性。
第五发明的侧气囊,在上述第一至第四发明的任一项中,具有将所述上部腔室划分成用于阻挡所述乘员的肩部的第1腔室和用于阻挡所述乘员的胸部的第2腔室的第2系绳。
在本申请的第五发明中,侧气囊70形成了具有用于阻挡乘员肩部的第一室、用于阻挡乘员胸部的第二室以及用于阻挡乘员腰部的下部室的三室结构。这样,通过设置用于阻挡乘员身体各部分的多个室,可以在各室中采用与对应身体部分的特征细致对应的阻挡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乘员的安全性。
第六发明的侧气囊,在上述第五发明中,所述第2系绳具有结合于所述第1片部的第3缘部和结合于所述第2片部的第4缘部,并且至少在一部分区域,以所述第3缘部的与所述第1片部的结合位置比所述第4缘部的与所述第2片部的结合位置变低的方式相对各片部偏移地与所述各片部结合。
一般而言,在具有用于阻挡乘员肩部的第一室和用于阻挡乘员胸部的第二室的侧气囊中,将用于阻挡承受外部冲击能力较弱的胸部的第二室的内压设定得比用于阻挡肩部的第一室的内压低。
在这里,在本申请的第六发明中,至少在一部分区域,以第三缘部的相对于第一片部的结合位置比第四缘部的相对于第二片部的结合位置变高的方式将第二系绳结合于各片部上。即,至少在一部分区域,以乘员侧的结合位置比与乘员相反一侧(车辆的侧壁部一侧)的结合位置变高的方式将第二系绳结合于各片部上。这样一来,可以使乘员侧的第一片部一侧的第一室的大小小于车辆的侧壁部一侧的第二片部一侧的第一室的大小。由此,在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或车身侧翻时等情况下,可以防止内压高于第二室的第一室与乘员身体接触至必要程度以上,可以提高乘员的安全性。
第七发明的侧气囊,在上述第五或第六发明中,所述第3缘部的结合位置与所述第4缘部的结合位置的偏移量与所述第2系绳的宽度基本相等。
由此,当在非膨胀状态下以第一片部与第二片部上下重叠的方式呈平面状放置侧气囊时,不仅可以使第一系绳,还可以使第二系绳不会产生折痕或折皱地形成平面状。结果,即使在形成有三室的情况下,也可以使侧气囊平坦,所以在收纳时易于折叠,并且厚度不会增加。此外,还可以提高制造时的将第二系绳结合(缝制)于第一片部及第二片部上的作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八发明的侧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第一至第七发明中任一项所述的侧气囊;充气机,其配置于所述侧气囊内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方侧,并供给用于使所述侧气囊膨胀展开的气体;以及收纳所述侧气囊和所述充气机的壳体。
侧气囊装置例如被折叠收纳于座椅的靠背部中,在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或车身侧翻时等情况下,侧气囊通过从充气机喷射的气体从靠背部向乘员与车辆的侧壁部之间膨胀展开。这时,例如对从充气机供给各室的气体流量进行调整,使得用于阻挡承受外部冲击能力较弱的乘员胸部的上部室的内压比用于阻挡腰部的下部室的内压低。
在这里,一般而言,在具有上部室与下部室的侧气囊中形成下述结构:充气机的气体喷出口位于两个室的分割线即第一系绳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端部附近。这是为了从气体喷出口对上部室及下部室顺利地供给气体。因此,假设在不使第一系绳的两缘部偏移的结构中,位于下部室中的后方侧的圆筒膨胀部的长度大约为从气囊下端至充气机的气体喷出口附近的长度。
这时,在本申请的第一发明中,用于区划上部室和下部室的第一系绳以结合于第一片部上的第一缘部与结合于第二片部上的第二缘部的各结合位置相互偏移的方式结合。通过这样使第一系绳形成偏移结构,若使第一系绳的低位置侧区域与充气机的气体喷出孔对应(贯通),则也可以通过高位置侧区域使圆筒膨胀部的长度比上述长度(从气囊下端至充气机的气体喷出孔附近的长度)增大。由此,可以通过长度增大了的圆筒膨胀部提高下部室的刚性。结果,可以抑制因上部室与下部室之间的内压差而引起的膨胀展开时的下部室的抖动,可以提高侧气囊的展开稳定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通过抑制膨胀展开时的下部室的抖动而提高侧气囊的展开稳定性。
附图文字
图1是具有本发明的侧气囊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的汽车座椅的平常时及侧气囊膨胀时的概略侧视图。
图2是表示膨胀展开后的状态下的侧气囊的整体结构的侧视图。
图3是从第二片一侧观察非膨胀状态的侧气囊的俯视图。
图4是从第一片一侧观察非膨胀状态的侧气囊的俯视图。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沿着图3中的V-V剖面的侧气囊的剖面的图及表示其膨胀状态的图。
图6是用于表示第一系绳的插通部的结构的、将第一系绳安装于第一片上的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将充气机插入插通部中的状态下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表示第一系绳的制作顺序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由第一系绳的插通部在第一系绳的低位置侧的区域插入充气机的、膨胀状态下的侧气囊的示意性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设在充气机上的套筒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膨胀展开后的状态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侧气囊的整体结构的侧视图。
图12是从第二片一侧观察非膨胀状态的侧气囊时的俯视图。
图13是从第一片一侧观察非膨胀状态的侧气囊时的俯视图。
图14是示意性地表示沿着图12中的XIV-XIV剖面的侧气囊的剖面的图及表示其膨胀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所说的车辆前后方向是指从就座的乘员12的角度观察时的车辆的前后方向。
图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侧气囊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汽车座椅的概略侧视图,图1(a)表示平常时,图1(b)表示侧气囊的膨胀时。
在图1中,乘员12就座于座椅10上。上述座椅10具有座部10A,靠背部10B从该座部10A向上方突出。在该靠背部10B的顶部安装头枕10C。
上述座椅10在上述靠背部10B内配备了侧气囊装置14,用于在因事故等导致侧面碰撞或车身侧翻时等情况下阻挡乘员12的上半身。该侧气囊装置14具有:侧气囊16,其在汽车主体的侧壁部(未图示。在图1中位于纸面的近前侧)与就座于座椅10上的乘员12之间膨胀展开;外壳18,其以折叠状态收纳该侧气囊16,例如由树脂制成或由无纺布制成;以及大致呈圆筒形的充气机20,其供给用于使上述侧气囊16膨胀展开的气体(参见后述的图8等)。该充气机20由未图示的充气机控制电路进行点火。
如图1(a)所示,在平常时,侧气囊16被以折叠在外壳18内的状态收纳于座椅10的靠背部10B内。例如,在汽车发生侧面碰撞等情况下,由上述充气机控制电路(未图示)对侧气囊装置14的充气机20进行点火,如图1(b)所示,侧气囊16膨胀而从座椅10(在本实施方式中,靠背部10B的侧面布料的未图示的缝制线开裂)突出,并在汽车主体的侧壁部与乘员12之间展开。
图2是表示膨胀展开后的状态下的侧气囊16的整体结构的侧视图。
在图2中,侧气囊16,通过沿着大致形成相同形状的第一片22A(参见后述的图4)及第二片22B的外缘部将其周围结合而构成袋体状。图中的附图标记24表示其外缘部的缝制结合部。上述第一片22A以面对被约束的乘员12的方式配置,第二片22B以面对乘员12一侧的相反侧(即,汽车主体的侧壁部一侧)的方式配置。另外,由于图2是从乘员12一侧的相反侧(汽车主体的侧壁部一侧)观察时的侧视图,因而仅图示出第二片22B。
在上述说明中,第一片22A构成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第一片部,第二片22B构成第二片部。
侧气囊16是双室气囊,其具有用于阻挡乘员12的肩部12A及胸部12B(包含腹部)的上部室26和用于阻挡乘员12的腰部12C的下部室28。这些上部室26和下部室28在侧气囊16的内部由第一系绳30(参见后述的图3至图5)区划。第一系绳30具有结合于第一片22A的第一缘部30a(参见后述的图5)及结合于第二片22B的第二缘部30b(参见后述的图5)。图中的附图标记32表示上述第二缘部30b的相对于第二片22B的缝制结合部。
下部室28具有圆筒膨胀部34,其位于车辆前后方向的后侧(图2中的右侧),通过第一系绳30在膨胀时大致形成圆筒形。如图1(b)所示,圆筒膨胀部34在基本沿着座椅10的靠背部10B的方向上延伸设置。通过该圆筒膨胀部34,可以提高下部室28的刚性,并提高下部室28的自立性。结果,可以抑制膨胀展开时的下部室28的抖动,并可以提高侧气囊16的展开稳定性。
图3是从第二片22B一侧观察非膨胀状态的侧气囊16时的俯视图,图4是从第一片22A一侧观察非膨胀状态的侧气囊16时的俯视图,图5(a)是示意性地表示沿着图3中的V-V剖面的侧气囊16的剖面的图,图5(b)是表示其膨胀状态的图。
在上述图3至图5中,侧气囊16如上所述地具有由第一系绳30区划成的上部室26及下部室28。第一系绳30是由于第一片22A及第二片22B相同的材质构成的带状的基布,在其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具有结合于第一片22A上的第一缘部30a(参见图5)及结合于第二片22B上的第二缘部30b(参见图5)。图5中的附图标记32如上所述地表示第二缘部30b的相对于第二片22B的缝制结合部,附图标记36表示第一缘部30a的相对于第一片22A的缝制结合部。
如图3及图4所示,这些缝制结合部32、36,由于在下部室28中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后方侧形成圆筒膨胀部34,所以在气囊侧面视图中大致以S字形(或者大致以L字形)形成于各片22B、22A上。同样地,如图3及图4所示,第一系绳30,下部室28中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后方侧形成圆筒膨胀部34,所以需要在气囊侧面视图中大致以S字形(或者大致以L字形)配置,且,由于其两缘部30a、30b在上下方向上偏移,所以其形状在系绳俯视图中大致呈S字形(或者大致呈L字形)。
第一系绳30,以第一缘部30a的相对于第一片22A的结合位置即缝制结合部36的位置(以下简称为“结合位置36”)比第二缘部30b的相对于第二片22B的结合位置即缝制结合部32的位置(以下简称为“结合位置32”)变低的方式,相对各片22A、22B偏移地与各片22A、22B缝制结合。如图5(a)所示,如下构成,第一缘部30a的结合位置36与第二缘部30b的结合位置32的偏移量L1与第一系绳30的宽度L2基本相等。
另外,在侧气囊16内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后侧(图3中的右侧、图4中的左侧),配置了供给用于使侧气囊16膨胀展开的气体的充气机20(在图3、图4中以双点划线表示)。详细内容后文描述,该充气机20由两根螺栓44(参见后述的图8)固定于外壳18,在第一片22A上贯穿设置用于插入上述螺栓44的螺栓孔38(参见图4)。
另外,在上述图3至图5中省略了图示,由于充气机20以贯穿第一系绳30的方式配置,所以第一系绳30具有用于插入充气机20的插通部60。利用图6及图7对该插通部60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
图6是用于表示第一系绳30的插通部60的结构的、在第一片22A上安装了第一系绳30的状态的俯视图,图7是表示将充气机20插入插通部60中的状态的局部放大图。
在这些图6及图7中,通过将第一系绳片62及第二系绳片64缝制结合而形成第一系绳30。具体而言,第一及第二系绳片62、64分别具有形状基本相同的垂片部66,通过缝制结合部68将这些垂片部66结合,形成用于插入充气机20的插通部60。
图8是表示第一系绳30的制作顺序的图。
如图8(a)所示,第一系绳片62是作为整体大致形成圆弧状的基布,在一端部具有上述的垂片部66。而且,第二系绳片64整体大致呈三角形的基布,具有与上述垂片部66形状基本相同的垂片部66。以这些垂片部66彼此之间基本一致的方式将第一系绳片62和第二系绳片64叠合。
接着,如图8(b)所示,通过缝制结合部68将叠合后的垂片部66彼此结合,形成用于插入充气机20的袋状的插通部60。之后,如图8(c)所示,以所形成的插通部60向下的方式将第二系绳片64折返,形成了在第一系绳30的偏移结构中的低位置侧的区域设置了用于插入充气机20的插通部60的、俯视大致呈S字形(或大致呈L字形)的第一系绳30。
如上所述,第一系绳30,对于区划上部室26及下部室28的部分,仅由第一系绳片62的一块片构成,可以削减基布量,减小气囊厚度。另一方面,对于用于插入充气机20的插通部60的部分,由于必须是袋状,所以由第一及第二系绳片62、64这两块片构成。
上述构成的第一系绳30,区划上部室26及下部室28,具有将侧气囊16的厚度限制于规定量的作用。以插通部60支承充气机20,并与后述的套筒40一起也作为对所喷出的气体进行整流的扩散器而发挥作用。进一步,通过较长地形成垂片部66并使插通部60形成较长的结构,还可以具有防止气体在气囊膨胀时从处于高压侧的下部室28向处于低压侧的上部室26逆流的功能(作为止回阀的功能)。
图9是用于说明通过上述第一系绳30的插通部60在第一系绳30的低位置侧的区域插通充气机20的、膨胀后的状态下的侧气囊16的示意剖视图(相当于图3中的IX-IX剖面)。
在图9中,如上所述,以相对于第一片22A的结合位置36比相对于第二片22B的结合位置32低的方式、第一系绳30相对于各片22A、22B偏移结合,结果,在当侧气囊16膨胀时,在第一系绳30上形成了第二片22B一侧的高位置侧区域30H和第一片22A一侧的低位置侧区域30L。根据上述第一系绳30的结构,由插通部60与套筒40一起在第一系绳30的低位置侧区域30L插通充气机20。另外,为防止繁杂,在图9中省略了插通部60的图示。
由此,假设在未使第一系绳30偏移的结构中,位于下部室28中的后方侧的圆筒膨胀部34的上下方向长度大约为从气囊下端至充气机20的具有气体喷出孔的凸部20a附近的长度L5,相对于此,通过第一系绳30的高位置侧区域30H可以使圆筒膨胀部34的上下方向长度从上述L5增大为L6。
另外,如上所述,充气机20的气体喷出侧与套筒4一起嵌合到插通部60中。套筒40是前端具有节流部的筒状部件,具有将从充气机20喷出的气体以规定的流量比率分配至上部室26及下部室28的流量分配功能。利用图10说明该套筒40的详细情况。
图10是表示设在充气机20中的套筒40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在图10中,是筒状部件,其中一侧(图10中的左侧)端部具有节流部40a,并且在另一侧(图10中的右侧)具有用于将套筒40卡定到充气机20上的舌片部41。另一方面,充气机20的其中一侧(图10中的左侧)具有凸部20a,在该凸部20a设置了用于喷出气体的多个喷出孔42。该充气机20由具有上述的螺栓44的夹子46支撑,将螺栓44连接于外壳18上,由此将充气机20固定于外壳18上。
在套筒40的舌片部41上,分别设有孔48,用于插通设在充气机20的轴向2处的夹子46的螺栓44。通过将螺栓44插通到这些孔48中,套筒40以覆盖充气机20的其中一侧(图10中的左侧)的状态卡合到充气机20上。另外,套筒40的内径形成得比充气机20的外径大规定量,确保了在套筒40的内周面与充气机20的外周面之间具有所喷出的气体流向上部室26一侧的流路(图中以箭头50表示)。
而且,上述套筒40的节流部40a是具有开口52的环状部件。该开口52的口径被设定为如下的适当值、即、为了以适当的流量比率对充气机20的喷出气体进行分配而预先算出的适当值,以使设置于侧气囊16中的上部室26及下部室28的内压分别达到所希望的值。在这里,对开口52的口径进行设定,使得用于阻挡乘员12的腰部12C的下部室28的内压比用于阻挡承受外部冲击能力较弱的肩部12A及胸部12B的上部室26的内压高。由此,从充气机20喷出的气体被调整为预先设定的规定流量而供给下部室28一侧(在图中,以箭头54表示其流路)。
如上所述,以简单的结构即可调整从充气机20供给各室的气体流量,而不必形成复杂的结构,例如在气囊内以覆盖充气机20周围的方式设置形成有与各室对应的喷出孔的流量调整罩等复杂结构。
接着,对由上述结构的侧气囊16获得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侧气囊16被折叠收纳于座椅10的靠背部10B中,在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或车身侧翻时等情况下,其通过从充气机20喷射的气体在乘员12与车辆的侧壁部之间膨胀展开。这时,如上所述,对从充气机20供给各室的气体流量进行调整,使得用于阻挡承受外部冲击能力较弱的乘员的肩部12A及胸部12B的上部室26的内压比用于阻挡腰部12C的下部室28的内压低。
在这里,一般而言,在具有上部室26和下部室28的侧气囊16中形成了如下结构:充气机20的气体喷出孔42位于两个室26、28的分割线即第一系绳30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端部附近。这是为了从气体喷出孔42对上部室26及下部室28顺利地供给气体。因此,假设在不使第一系绳30的两缘部偏移的结构中,位于下部室28中的后方侧的圆筒膨胀部34的上下方向长度,大约为从气囊下端至充气机20的气体喷出孔42附近的长度L5(参见图9)。
这时,在本实施方式的侧气囊16中,用于区划上部室26和下部室28的第一系绳30,以结合于第一片22A上的第一缘部30a与结合于第二片22B上的第二缘部30b相互偏移的方式结合。通过这样使第一系绳30形成偏移结构,若使第一系绳30的低位置侧区域30L与充气机20的喷出孔42对应,可以通过高位置侧区域30H使圆筒膨胀部34的长度从上述长度L5(从气囊下端至充气机20的气体喷出孔42附近的长度)增大为L6(参见图9)。由此,可以通过长度增大了的圆筒膨胀部34提高下部室28的刚性。结果,可以抑制因上部室26与下部室28之间的内压差而引起的膨胀展开时的下部室28的抖动,可以提高侧气囊16的展开稳定性。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侧气囊16,还可以获得以下的效果。即,例如,在不使第一系绳30的第一缘部30a及第二缘部30b的结合位置偏移的结构中,当为了使下部室28稳定而要加长圆筒膨胀部34时,需要尽可能地将第一系绳30的后端侧配置于气囊上部,结果也需要将充气机20安装于上部。另一方面,例如为了对应固定充气机20的座椅框架的规格等,在无法提高充气机20的安装位置的情况下,需要降低第一系绳30的后端侧,结果,圆筒膨胀部34的长度变短,下部室28的稳定性不充分。因此,为了稳定下部室28,充气机20的安装位置被限制于气囊上部。
相对于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是使第一系绳30的第一缘部30a及第二缘部30b的相对于各片22A、22B的结合位置36、32偏移的结构,所以如上所述地,若使第一系绳30的低位置侧区域30L与充气机20的气体喷出孔42对应,所以可以通过高位置侧区域30H确保所需程度的圆筒膨胀部34的长度。由此,即使在降低了充气机20的安装位置的情况下,也可以使下部室28稳定。因此,可以提高充气机20的安装位置的自由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别是在第一系绳30的低位置侧区域30L设置了用于插通充气机20的插通部60,该充气机20用于供给使侧气囊16膨胀的气体。由此,可以通过第一系绳30的高位置侧区域30H使圆筒膨胀部34的长度从上述的未偏移时的长度L5(从气囊下端至充气机20的气体喷出孔42附近的长度)增大为L6。由此,可以通过长度增大了的圆筒膨胀部34提高下部室28的刚性。结果,可以抑制膨胀展开时的下部室28的抖动,可以提高侧气囊16的展开稳定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别是以第一系绳30的第一缘部30a的相对于第一片22A的结合位置36比第二缘部30b的相对于第二片22B的结合位置32变低的方式、将第一系绳30结合于各片22A、22B上。即,如图5(a)所示,以位于乘员12一侧的结合位置36比与乘员相反一侧(车辆的侧壁部一侧)的结合位置32低的方式、将第一系绳30结合于各片22A、22B上。这样一来,如图5(b)所示,可以使乘员12一侧的第一片22A一侧的下部室28的大小小于车辆的侧壁部一侧的第二片22B一侧的下部室28的大小。由此,在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或车身侧翻时等情况下,可以防止内压高于上部室26的下部室28与乘员12的身体接触至必要程度以上,可以提高乘员12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别是如下构成:第一系绳30的第一缘部30a的结合位置36与第二缘部30b的结合位置32之间的偏移量L1与第一系绳30的宽度L2基本相等。由此,如图3至图5(a)所示,当在非膨胀状态下以第一片22A与第二片22B上下重叠的方式呈平面状放置侧气囊16时,可以使第一系绳30不会产生折痕或折皱地呈平面状。结果,由于可以使侧气囊16平坦,所以在收纳时易于折叠,并且厚度不会增加。而且,由于在呈平面状放置侧气囊16时,第一系绳30也变成平面状,所以可以提高制造时的将第一系绳30结合(缝制)于第一片22A及第二片22B上的作业性。
接着,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1是表示膨胀展开后的状态下的本实施方式的侧气囊70的整体结构的侧视图。另外,在图11中,对于与上述图2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在图11中,侧气囊70是3室气囊,其具有:用于阻挡乘员12的肩部12A的第一室72、用于阻挡乘员12的胸部12B(包含腹部)的第二室74以及用于阻挡乘员12的腰部12C的上述的下部室28。在侧气囊70的内部由第二系绳76(参见后述的图12至图14)区划成第一室72和第二室74。第二系绳76具有以圆弧状结合于第一片22A上的第三缘部76a(参见后述的图14)和以圆弧状结合于第二片22B上的第四缘部76b(参见后述的图14)。图中的附图标记78表示上述第四缘部76b的相对于第二片22B的缝制结合部。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列举了以圆弧状将第二系绳76设置于片22A、22B上的例子,但是也可以以其他形状(例如直线状)设置。
图12是从第二片22B一侧观察非膨胀状态的侧气囊70时的俯视图,图13是从第一片22A一侧观察非膨胀状态的侧气囊70时的俯视图,图14(a)是示意性地表示沿着图12中的XIV-XIV剖面的侧气囊70的剖面的图,图14(b)是表示其膨胀状态的图。另外,在这些附图中,对于与上述图3至图5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在这些图12至图14中,侧气囊70具有如上所述地由第二系绳76及第一系绳30区划成的第一室72、第二室74以及下部室28。第二系绳76与上述的第一系绳30同样地是以第一片22A及第二片22B相同的材质构成的带状基布,在其宽度方向两端分别具有以圆弧状结合于第一片22A上的第三缘部76a(参见图14)和以圆弧状结合于第二片22B上的第四缘部76b(参见图14)。图中的附图标记78表示如上所述地第四缘部76b的相对于第二片22B的缝制结合部,附图标记80表示第三缘部76a的相对于第一片22A的缝制结合部。
第二系绳76,在气囊上部区域(大约在侧气囊70的上下方向中央部的上部区域),以第三缘部76a的相对于第一片22A的结合位置即缝制结合部80的位置(以下简称为“结合位置80”)比第四缘部76b的相对于第二片22b的结合位置即缝制结合部78的位置(以下简称为“结合位置78”)变高的方式、相对各片22A、22B偏移地缝制结合于各片22A、22B上。如图14(a)所思,第三缘部76a的结合位置80与第四缘部76b的结合位置78的偏移量L3与第二系绳76的宽度L4基本相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阻挡乘员12的肩部12A的第一室72的内压被设定为比用于阻挡承受外部冲击能力较弱的胸部12B的第二室74的内压高。省略了详细说明,例如这是通过在第二系绳76上设置压力调整阀等而实现的。该压力调整阀(未图示)还兼具有连通路的功能,由充气机20供给第一室72的气体通过设在第二系绳76上的连通路(未图示)供给第二室74。而且,压力调整阀也可以设定在第一系绳30上。另外,上述连通路例如由开口或狭缝等构成。
此外,由于第一系绳30及充气机20等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省略了说明。
根据上述结构的侧气囊70,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可以达到由圆筒膨胀部34抑制膨胀展开时的下部室28的抖动、提高侧气囊70的展开稳定性的效果,并且还可以达到以下的作用效果。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侧气囊70形成了三室结构。这样,通过设置用于阻挡乘员12的身体各部分的多个室,可以在各室中采用与对应身体部分的特征细致对应的阻挡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乘员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别是在气囊上部区域,以第二系绳76的第三缘部76a的相对于第一片22A的结合位置80比第四缘部76b的相对于第二片22B的结合位置78变高的方式将各片22A、22B结合于第二系绳76上。这样一来,如图14(b)所示,可以使乘员12一侧的第一片22A一侧的第一室72的大小小于车辆的侧壁部一侧的第二片22B一侧的第一室72的大小。由此,在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或车身侧翻时等情况下,可以防止内压高于第二室74的第一室72与乘员12的身体接触至必要程度以上,可以提高乘员12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下构成:第二系绳76的第三缘部76a的结合位置80与第四缘部76b的结合位置78之间的偏移量L3与第二系绳76的宽度L4基本相等。由此,如图12至图14(a)所示,当在非膨胀状态下以第一片22A与第二片22B上下重叠的方式呈平面状放置侧气囊70时,不仅可以使第一系绳30,还可以使第二系绳76不会产生折痕或折皱地形成平面状。结果,即使在形成有三室的情况下,也可以使侧气囊70平坦,所以在收纳时易于折叠,并且厚度不会增加。此外,还可以提高制造时的将第二系绳76结合(缝制)于第一片22A及第二片22B上的作业性。
另外,以上虽然以将本发明应用于配备在座椅10的靠背部10B内的所谓座椅安装型侧气囊装置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配备在车门中的所谓车门安装型侧气囊装置。
以上,虽然是通过将两块片22A、22B的周围缝制结合而使侧气囊16、70构成袋体的结构,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袋状织物等其他结合手段将第一片22A和第二片22B结合而构成侧气囊16、70的结构。例如,还可以将一块片对折,并将除折叠部以外的周围缝制结合而构成袋体。本发明也适用于这样的侧气囊。
以上,虽然说明了将本发明应用于从座椅侧面向主体侧壁部与乘员12之间(即,相对于乘员12向碰撞侧)膨胀展开的侧气囊的例子,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相对于乘员12向主体侧壁部的相反侧(即,相对于乘员12向碰撞侧的相反侧)膨胀展开而约束乘员12的侧气囊(所谓远侧气囊)。

Claims (8)

1.一种侧气囊,其由面对被约束的乘员的第1片部和面对乘员侧的相反侧的第2片部形成,并向所述乘员的侧部膨胀展开,其特征在于,具有:
用于至少阻挡所述乘员的胸部的上部腔室;
用于阻挡所述乘员的腰部的下部腔室;
第1系绳,其具有结合于所述第1片部的第1缘部和结合于所述第2片部的第2缘部,被以所述第1缘部和所述第2缘部的各结合位置相互偏移的方式结合,并划分成所述上部腔室和所述下部腔室;以及
圆筒膨胀部,其位于所述下部腔室中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方侧,并以通过所述第1系绳在膨胀时变成圆筒状的方式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气囊,其中,
在所述第1系绳的低位置侧区域设置了用于插通充气机的插通部,所述充气机用于供给使所述侧气囊膨胀的气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侧气囊,其中,
所述第1系绳以所述第1缘部的与所述第1片部的结合位置比所述第2缘部的与所述第2片部的结合位置变低的方式相对各片部偏移地与所述各片部结合。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侧气囊,其中,
所述第1缘部的结合位置与所述第2缘部的结合位置的偏移量与所述第1系绳的宽度基本相等。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侧气囊,其中,
所述侧气囊具有将所述上部腔室划分成用于阻挡所述乘员的肩部的第1腔室和用于阻挡所述乘员的胸部的第2腔室的第2系绳。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气囊,其中,
所述第2系绳具有结合于所述第1片部的第3缘部和结合于所述第2片部的第4缘部,并且至少在一部分区域,以所述第3缘部的与所述第1片部的结合位置比所述第4缘部的与所述第2片部的结合位置变低的方式相对各片部偏移地与所述各片部结合。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侧气囊,其中,
所述第3缘部的结合位置与所述第4缘部的结合位置的偏移量与所述第2系绳的宽度基本相等。
8.一种侧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侧气囊;
充气机,其配置于所述侧气囊内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方侧,并供给用于使所述侧气囊膨胀展开的气体;以及
收纳所述侧气囊和所述充气机的壳体。
CN2010100037506A 2009-01-19 2010-01-18 侧气囊及侧气囊装置 Pending CN10187988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09320 2009-01-19
JP2009009320A JP5419477B2 (ja) 2009-01-19 2009-01-19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及び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79885A true CN101879885A (zh) 2010-11-10

Family

ID=42336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0037506A Pending CN101879885A (zh) 2009-01-19 2010-01-18 侧气囊及侧气囊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181749A1 (zh)
JP (1) JP5419477B2 (zh)
CN (1) CN101879885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02825A (zh) * 2011-03-03 2013-11-2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汽车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CN103818337A (zh) * 2012-11-16 2014-05-28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侧安全气囊
CN104290708A (zh) * 2013-07-18 2015-01-21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侧气囊装置
CN104470764A (zh) * 2012-07-19 2015-03-2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CN104968537A (zh) * 2013-02-07 2015-10-07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车辆用侧气囊装置
CN105377638A (zh) * 2013-07-03 2016-03-0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CN105658482A (zh) * 2013-10-30 2016-06-08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侧气囊装置
US9381886B2 (en) 2012-06-22 2016-07-05 Autoliv Development Ab Airbag device
CN107206956A (zh) * 2014-12-10 2017-09-26 Tk控股公司 气囊模块
CN108016397A (zh) * 2016-11-01 2018-05-11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自立式中央侧气囊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31237B1 (en) 2009-05-11 2014-04-30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Side airbag device for vehicle
US8790605B2 (en) 2009-09-15 2014-07-29 Alstom Technology Ltd Method for removal of carbon dioxide from a process gas
US8784761B2 (en) 2009-11-20 2014-07-22 Alstom Technology Ltd Single absorber vessel to capture CO2
US8309047B2 (en) 2009-09-15 2012-11-13 Alstom Technology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moval of carbon dioxide from a process gas
EP2517933B1 (en) 2009-12-21 2014-10-22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Side airbag device and method of sewing side airbag
US8562015B2 (en) 2010-04-23 2013-10-22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side airbag device
DE102011077384A1 (de) 2011-06-10 2012-12-13 Robert Bosch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Warnen eines Fahrers eines Kraftfahrzeugs
JP5741339B2 (ja) * 2011-09-15 2015-07-0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US8684408B2 (en) * 2011-09-24 2014-04-0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ide impact airbag cushion
DE112012004364T5 (de) * 2011-10-21 2014-07-03 Tk Holdings Inc. Airbag-Modul und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von Gas darin
JP6001863B2 (ja) * 2011-12-20 2016-10-05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付きシート
JP5946696B2 (ja) * 2012-05-18 2016-07-06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の製造方法
DE102012211753A1 (de) * 2012-07-05 2014-06-05 Lear Corp. Side Air Bag Assembly for Vehicle Seat Having External Rigid Deflector Sleeve
JP5664607B2 (ja) * 2012-08-02 2015-02-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004576B2 (ja) * 2012-11-28 2016-10-12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
DE112014004507T5 (de) 2013-09-30 2016-07-28 Tk Holdings Inc. Doppelkammerinsassenairbag
WO2015168401A1 (en) * 2014-05-01 2015-11-05 Tk Holdings Inc. Center side impact airbag module with control tether
DE102014209664A1 (de) * 2014-05-21 2015-11-2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eitenairbagvorrichtung für Fahrzeuge
JP6601999B2 (ja) 2014-06-03 2019-11-06 Joyson Safety Systems Japan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7129157B2 (ja) * 2017-10-11 2022-09-01 株式会社Subaru エアバッグ
US11279317B2 (en) * 2019-12-09 2022-03-22 Autoliv Asp, Inc. Gas generator of an inflatable airbag, the gas generator including a diffuser for diffusing inflation gases
KR20220104401A (ko) * 2021-01-18 2022-07-26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사이드 에어백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31324B2 (ja) * 1992-06-17 1998-03-25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エアバッグ装置の袋体及び袋体の製造方法
GB9612615D0 (en) * 1996-06-17 1996-08-21 Airbags Int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n air-bag
US6270113B1 (en) * 1998-10-06 2001-08-07 Breed Automotive Technology, Inc. Side air bag system
JP3474799B2 (ja) * 1999-04-13 2003-12-08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
JP3915544B2 (ja) * 2002-02-25 2007-05-16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161705B2 (ja) * 2002-12-19 2008-10-08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及び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075636B2 (ja) * 2003-02-13 2008-04-16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
US7222877B2 (en) * 2003-03-31 2007-05-29 Key Safety Systems, Inc. Occupant-to-occupant air bag system
DE102005028702A1 (de) * 2004-06-28 2006-03-16 Mazda Motor Corp. Airbag-Vorrichtung
JP4229887B2 (ja) * 2004-08-27 2009-02-25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WO2006049093A1 (ja) * 2004-11-04 2006-05-11 Autoliv Development Ab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556817B2 (ja) * 2005-09-21 2010-10-06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937591B2 (ja) * 2006-01-26 2012-05-23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側突用エアバッグ
US7452002B2 (en) * 2006-03-27 2008-11-18 Key Safety Systems, Inc. Inflatable knee bolster airbag with internal tether
JP4920307B2 (ja) * 2006-05-22 2012-04-18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
JP4793104B2 (ja) * 2006-06-01 2011-10-12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7331402A (ja) * 2006-06-12 2007-12-27 Takata Corp 側突用エアバッグ、側突用エアバッグ装置、車両用シート
JP4793924B2 (ja) * 2006-06-12 2011-10-12 タカタ株式会社 側突用エアバッグ、側突用エアバッグ装置、車両用シート
JP4434193B2 (ja) * 2006-10-30 2010-03-1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US8052168B2 (en) * 2007-07-20 2011-11-08 Tk Holdings Inc. Multi-chambered side airbag
JP2009023640A (ja) * 2007-07-20 2009-02-05 Tk Holdings Inc マルチチャンバ式サイドエアバッグ
US8096578B2 (en) * 2007-11-02 2012-01-17 Tk Holdings Inc. Knee airbag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02825A (zh) * 2011-03-03 2013-11-2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汽车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US9381886B2 (en) 2012-06-22 2016-07-05 Autoliv Development Ab Airbag device
CN104470764A (zh) * 2012-07-19 2015-03-2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CN103818337A (zh) * 2012-11-16 2014-05-28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侧安全气囊
CN103818337B (zh) * 2012-11-16 2017-07-18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侧安全气囊
US9505375B2 (en) 2013-02-07 2016-11-29 Autoliv Development Ab Vehicular side airbag device
CN104968537A (zh) * 2013-02-07 2015-10-07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车辆用侧气囊装置
CN104968537B (zh) * 2013-02-07 2017-10-31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车辆用侧气囊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5377638A (zh) * 2013-07-03 2016-03-0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CN104290708A (zh) * 2013-07-18 2015-01-21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侧气囊装置
CN105658482A (zh) * 2013-10-30 2016-06-08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侧气囊装置
US9751491B2 (en) 2013-10-30 2017-09-05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Side airbag device
CN105658482B (zh) * 2013-10-30 2019-01-22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侧气囊装置
CN107206956A (zh) * 2014-12-10 2017-09-26 Tk控股公司 气囊模块
CN107206956B (zh) * 2014-12-10 2020-07-14 Tk控股公司 气囊模块
CN108016397A (zh) * 2016-11-01 2018-05-11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自立式中央侧气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163142A (ja) 2010-07-29
US20100181749A1 (en) 2010-07-22
JP5419477B2 (ja) 2014-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79885A (zh) 侧气囊及侧气囊装置
JP5445083B2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EP1451044B1 (en) Occupant knee protection system for vehicle and inflating and deploying method
JP5366591B2 (ja)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US8562015B2 (en) Vehicle side airbag device
WO2004065179A1 (ja) 乗員保護装置
JP5467820B2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WO2016013279A1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US20090289441A1 (en) Deployment control device for airbag
US20080122205A1 (en) Knee airbag apparatus
JP2017226381A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WO2008047652A1 (fr) Dispositif de retenue d'occupant
CN102107643A (zh) 安全气囊及安全气囊装置
JP2012025182A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US20060175818A1 (en) Air bag cushion fold and method thereof
JP4841399B2 (ja)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の折畳方法
JP2002067863A (ja)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10221912A (ja)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US20090283992A1 (en) Curtain airbag device
JP2011246007A (ja) エアバッグ
JP3929770B2 (ja) 自動車の側突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3506066B2 (ja)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122196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3671874B2 (ja)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10052703A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