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68537B - 车辆用侧气囊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侧气囊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68537B
CN104968537B CN201480007488.9A CN201480007488A CN104968537B CN 104968537 B CN104968537 B CN 104968537B CN 201480007488 A CN201480007488 A CN 201480007488A CN 104968537 B CN104968537 B CN 1049685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vehicle
lattice
side air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0748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68537A (zh
Inventor
小林优斗
清水阳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toliv Development AB
Original Assignee
Autoliv Development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toliv Development AB filed Critical Autoliv Development AB
Publication of CN1049685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685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685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685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46Soft diffus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138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de prot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compartmen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bag-like members, one within the oth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9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vent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138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de protection
    • B60R2021/23146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de protection seat moun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compartmen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bag-like members, one within the other
    • B60R2021/23324Inner walls crating separate compartments, e.g. communicating with v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侧气囊装置,其具备可向驾乘人员和车辆侧部的间隙,迅速且顺畅地滑入,特别是对于宽度较大的肩部和腰部,可瞬时送入,以对驾乘人员进行约束。与此同时,具备侧气囊,其能以保护骨骼较强的肩部和腰部周边的部分的厚度较薄,保护骨骼脆弱的胸部周边的部分的厚度较厚的形态进行膨胀。在侧气囊(4)内部设有:快速腔(8),其为从座椅靠背区域U随着朝向车辆前方而逐渐变细的形态的整个上部区V和下部区W;延迟腔(9),其在该座椅靠背区域的车辆前方,位于上部区和该下部区之间;分隔构件(7),其将侧气囊内部分成该延迟腔和该快速腔,其中,上述充气器(3)被设置在上述快速腔内。

Description

车辆用侧气囊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车辆用侧气囊装置,其具备可向驾乘人员和车辆侧部的间隙,迅速且顺畅地滑入,特别是对于宽度较大的肩部和腰部,可瞬时送入,以对驾乘人员进行约束,与此同时,能以保护骨骼较强的肩部和腰部周边的部分的厚度较薄,保护骨骼脆弱的胸部周边的部分的厚度较厚的形态,使之膨胀的车辆用侧气囊。
背景技术
一种具有内置在座椅内,通过从充气器导入充气气体的方式,在驾乘人员和车辆车辆侧部部之间,从车辆后方向车辆前方展开膨胀的侧气囊的车辆用侧气囊装置,广为人知。对于侧气囊来说,为了调整膨胀形态,或是将内部分割成多个空腔,而会备有系绳和分隔壁。对于这种车辆用侧气囊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有介绍。
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侧气囊装置]以提供会使展开膨胀时的气囊压力分布产生变化,由此来有效地对搭乘人员进行保护的侧气囊装置为课题,通过一对接缝将气囊内沿上下方向,分成上部区室、中央区室和下部区室这三个区,以使这些区室相互连通而构成一个气囊。而且,将充气器的气体喷出口仅配置在所述上部区室和所述下部区室。
专利文献2中所述的[气囊装置]是的课题为,为使得气囊膨胀展开到规定形状而进行约束的系绳带和气囊的缝合部避免在高压气体影响下受损,与此同时,谋求气囊装置的小型和轻量化,其结构为,在因碰撞时的冲击所造成的从充气器喷出的高压气体的作用下,使气囊膨胀张开,保护驾乘人员免受碰撞冲击的气囊内设置至少1个系绳带,以使限制气囊膨胀展开成规定的形状,将气囊的基布和系绳带的固定部位,通过由沿系绳带的长度方向并设的第1缝合部和第2缝合部所构成的两列缝合部所缝合,相对系绳带端部的第1缝合部而位于中央一侧靠近的位置上的第2缝合部,相对于在气囊膨胀时施加在系绳带上的拉伸力而容易断裂或松开。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5-8206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0-10883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车辆用侧气囊装置的侧气囊是相对车辆侧部而对驾乘人员的腰部、肩部和胸部进行保护的。需要使得侧气囊迅速进入到驾乘人员和车辆侧部之间的间隙内。特别是驾乘人员的肩部和腰部是属于宽度较大的部分。对于这些部分,必须要将侧气囊尽可能瞬时地送入并使之膨胀,由此来约束驾乘人员。此外,与此相对,必须将骨骼较强壮的肩部和腰部与骨骼较脆弱的胸部,使用一个侧气囊合适地进行承托,由此来保护驾乘人员。
上述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气囊,存在如下的待解决的问题:优先承托肩部和腰部的部分与稍晚些承托胸部的部分相比,是属于膨胀宽度较大的形态,因此,难以进入到驾乘人员和车辆侧部之间的间隙内。为此,难以瞬时地送入肩部和腰部的周边,与此同时,与强壮的肩部和腰部相比,胸部的约束作用并不充分。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以往所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构思出来的。目的是提供可将侧气囊迅速且顺畅地滑入到驾乘人员和车辆侧部之间的间隙内,特别是对于宽度较大的肩部和腰部,可瞬时地送入,由此来约束驾乘人员,与此同时,能以保护骨骼较为强壮的肩部和腰部的周边部分的厚度较薄,保护骨骼较为脆弱的胸部周边的部分的厚度较厚的形态来膨胀的车辆用侧气囊装置。
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所涉及到的车辆用侧气囊装置是一种具有内置在座椅内,通过从充气器导入充气气体,从而向驾乘人员和车辆侧部之间的间隙,从车辆后方向车辆前方展开膨胀的侧气囊的车辆用侧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气囊内部,具备:快速腔,其为从座椅靠背区域随着朝向车辆前方而逐渐变细的形态的整个上部区和下部区;延迟腔,其在该座椅靠背区域的车辆前方,位于该上部区和该下部区之间;前后分隔部,其将该侧气囊内部分隔成该延迟腔和该快速腔,其中,上述充气器被设置在上述快速腔内。
在所述前后分隔部内,在连通所述上部区和所述延迟腔的上部连通口,和连通所述下部区和该延迟腔的下部连通口两者中,最好至少设置其中任意一个。
对于所述前后分隔部的车宽方向的宽度,在所述座椅靠背区域的位置上,宽度最好要比较大,而在所述上部区和所述下部区的位置上,宽度要比较小。
对于所述前后分隔部,最好在从所述座椅靠背区域朝向所述上部区变化的部分上,相对于车辆的前后方向,朝着向上倾斜的后方以凸状弯曲。
对于所述前后分隔部,最好在从所述座椅靠背区域朝向所述下部区变化的部分上,相对于车辆的前后方向,朝着向下倾斜的后方以凸状弯曲。
最好在所述侧气囊内部设置上下分隔部,将所述快速腔分隔为包括所述上部区的上后部气囊区和包括所述下部区的下部气囊区。
最好在所述上下分隔部设有置与上述座椅靠背区域和上述下部区相通的追加连通口。
最好在所述上下分隔部设有将充气气体从车辆后方引导到车辆前方的导管。
所述上下分隔部和所述前后分隔部相对于车辆后方所成的角度最好设定为锐角。
本发明所涉及到的车辆用侧气囊装置具有内置在座椅内,通过从充气器导入充气气体从而在驾乘人员和车辆侧部之间,从车辆后方向车辆前方展开膨胀的侧气囊的车辆用侧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上下分隔部,其在上述侧气囊内部,沿着车前后方向形成,并将该侧气囊内部划分成下部气囊区和上部气囊区;前后分隔部,其在上述侧气囊内部,从上述上下分隔部,向着车辆上方形成,并将上述上部气囊区划分成上前部气囊区和上后部气囊区;上述下部气囊区和上述上后部气囊区形成快速腔,所述上前部气囊区形成延迟腔,上述充气器,在上述快速腔内部的车辆后方,配置在从上述上后部气囊区至上述下部气囊区的整个范围内,在上述前后分隔部设有可将上述快速腔的上述上后部气囊区,与上述延迟腔相通的前后方向通气部。
所述侧气囊至少包括车辆外侧板和车内侧板,所述前后分隔部最好是通过接合这些车辆外侧板和车内侧板来形成。
所述侧气囊包括分别与所述车辆外侧板的外侧和所述车内侧板的外侧相接合的补充车辆外侧板和补充车内侧板,这些补充板向所述前后分隔部的车辆前方延伸,所述延迟腔最好通过接合这些补充板之间,从而形成在所述前后分隔部的车辆前方。
所述前后分隔部最好是,将与所述车辆外侧板上的所述补充车辆外侧板之间的重叠部分,和与所述车内侧板上的所述补充车内侧板之间的重叠部分接合起来而形成。
在所述快速腔的所述下部气囊区,设有重叠在所述车辆外侧板和所述车内侧板内侧面上的附加板,所述上下分隔部最好是通过接合相对的上述附加板而形成。
在所述上下分隔部,最好设置有通过所述快速腔的所述下部气囊区的内部压力上升来进行封锁的密封阀。
所述附加板在所述侧气囊内部,形成了从所述快速腔的所述下部气囊区至所述上后部气囊区范围内的充气器安装管,最好在该充气器安装管上,设置通过上述下部气囊区的内部压力上升来进行封锁的密封阀。
所述前后方向的通气部最好通过夹缝来形成。
最好在所述上下分隔部上设有可将所述快速腔的所述下部气囊区与所述延迟腔相通的上下方向的通气部。
所述充气器的气体喷出孔最好设定在所述快速腔的所述下部气囊区一侧。
所述侧气囊中的设定为,优选为,所述快速腔的所述下部气囊区位于驾乘人员腰部周边,该快速腔的所述上后部气囊区位于驾乘人员肩部周边,所述延迟腔位于驾乘人员胸部周边。
发明效果
本发明涉及到的车辆用侧气囊装置,可将侧气囊迅速且顺畅地滑入到驾乘人员与车辆侧部之间的间隙内,特别是针对宽度较大的肩部和腰部,可瞬时地送入,由此对驾乘人员进行约束。与此同时,能以保护骨骼较为强壮的肩部和腰部周边的部分的厚度较薄,而保护骨骼较为脆弱的胸部周边的部分的厚度较厚的形态使之膨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涉及到的车辆用侧气囊装置的基本实施方式,即,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概念构成的侧视图略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概念构成的平面图略图。
图3是图2中,A方向的矢向视图。
图4是表示图1中所示的车辆用侧气囊装置的第1变形示例的,卸下了一侧的板之后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图4中,B-B线矢向视图截面的各种示例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图1中所示的车辆用侧气囊装置的第2变形示例的,卸下了一侧的板之后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图6中,C—C线矢向视图截面的各种示例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图1中所示的车辆用侧气囊装置的第3变形示例的,对应于图6中的D—D线矢向视图的截面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涉及到的车辆用侧气囊装置的第2 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10是表示适用于图9的车辆用侧气囊装置的侧气囊的侧视图。
图11是制作图10所示的侧气囊的第1工序的说明图。
图12是制作图10所示的侧气囊的第2工序的说明图,图12(a)是正视图,图12(b)是图12(a)中,Aa—Aa 线矢向视图截面图。
图13是制作图10所示的侧气囊的第3工序的说明图。
图14是制作图10所示的侧气囊的第4工序的说明图。
图15中,图15(a)是图14中的Ba-Ba线矢向视图截面图;图15(b)是图14中的Ca-Ca线矢向视图截面图。
图16是制作图10中所示的侧气囊的第5工序的说明图。
图17中,图17(a)是图16中的Da-Da线矢向视图截面图;图17(b)是图16中的Ea-Ea线矢向视图截面图。
图18是制作图10所示的侧气囊的第6工序的说明图。
图19是图18中的Fa-Fa线矢向视图截面图。
图20是制作图10所示的侧气囊的第7工序的说明图,图20(a)是-局部折断侧视图;图20(b)是图20(a)中的 Ga-Ga线矢向视图截面图。
图21中,图21(a)是图10中的Ha-Ha线矢向视图截面图;图21(b)是10图中的la-la线矢向视图截面图。
图22中,图22(a)是图10中的Ja-Ja线矢向视图截面图;图22(b)是图10中的图Ka-Ka线矢向视图截面图;图22(c)是图10中的La-La线矢向视图截面图。
图23是适用于图10的侧气囊的前后方向通气部的说明图,图23(a)是关闭状态下的透视图;图23(b)是打开状态下的透视图。
图24是用于说明图9所示的车辆用侧气囊装置的作用的图表。
图25是表示图9所示的车辆用侧气囊装置变形示例的,在充气器安装管上嵌入了密封阀后的状态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针对本发明涉及到的车辆用侧气囊装置的合适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详细的说明。图1是表示属于本发明涉及到的车辆用侧气囊装置的基本实施方式的第1 实施方式之概念构成的侧视图略图;图2是图1所示的概念构成的平面图略图;图3是图2中的A方向矢向视图。
如图1至图3所示,车辆用侧气囊装置1内置在座椅 2的座椅靠背2a内,备有通过从充气器3导入充气气体,从而对驾乘人员P和车辆侧部L之间的间隙,从车辆后方即座椅靠背2a侧向着车辆前方即座椅座垫2b前端侧展开膨胀的侧气囊4。
车辆用侧气囊装置1主要具备侧气囊4和充气器3而构成。侧气囊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车辆室内侧板5和车辆外侧板6而构成。这些板5和6就像在车辆用气囊的技术领域中,一直以来众所周知那样,使用可从收纳状态展开膨胀的柔软的材料形成。
车辆外侧板6在侧气囊4展开后,会面向车门内侧面和侧窗内侧面等的车辆侧部L。车辆室内侧板5在侧气囊 4展开后,会面向驾乘人员P。这些板5、6通过外周边接合线S1,相互接合成一体,通过这种形态,形成作为使用充气气体来进行膨胀的囊的侧气囊4。也包括折返相互连接车辆室内侧和车辆外侧板5、6的大小单一的板体,通过外周边接合线S1接合,来形成囊状的形态。
这些板5、6采用从包括多边形状的圆形到四边形的任意一种形态形成。在图示例中,这些板5、6大致是采用四边形状形成的。侧气囊4从车宽方向观察,膨胀成四边形状。
侧气囊通过折叠等方式使得成为收纳状态。放置在座椅靠背2a内部。侧气囊4展开膨胀时,车辆前后方向后方的后边位于座椅靠背2a侧,车辆上下方向的上边和下边分别向上下方向突出,与此同时,沿着前边缘沿座椅座垫2b向车辆前方突出。
在侧气囊4的内部中设有带状的分隔构件7,作为将侧气囊4内部分隔成至少2个腔分隔结构;分隔构件7将侧气囊4内部分隔成前后两部分,这此意义上,作为前后分隔部来发挥作用。在图1至图3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中,侧气囊4内部被分隔成2个腔。分隔构件7使用与板5、6 一样的柔软的材料形成。
如图3所示,分隔构件7配置为,其长度方向朝着车辆的上下方向,换言之,就是朝着属于展开膨胀后的状态的侧气囊4的,几乎上下的方向。分隔构件7配置为,其宽度方向朝着车宽方向。分隔构件7的宽度尺寸在其长度方向上,上部7a和下部7b比中央部7c宽度要窄。
详细来说,就是分隔构件7的中央部7c的宽度尺寸基本上是设为恒定的。上部7a的宽度尺寸被设定为,从中央部7c向着上部前端7d逐渐变小,以使随着从中央部 7c朝着上部7a的前端7d逐渐变细,下部7b的宽度尺寸也与上部7a一样,被设定为,从中央部7c向着下部前端 7e逐渐变小,以使从中央部7c随着朝着下部7d的前端 7e逐渐变细。
分隔构件7为了要分隔侧气囊4内部,宽度方向的两侧边分别与车辆室内侧板5和车辆外侧板6的内侧面相连接,上部前端7d和下部前端7e通过外周边接合线S1,与这些板5、6连为一体。
如图1所示,为使得侧气囊4展开膨胀后,成为以下的设置形态而将分隔构件7设定为如下:分隔构件7的中央处7c基本上是沿着座椅靠背2a的背部接触面2c。位置被安排在该背部接触面2c周边。分隔构件7的上部7a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所设定的位置使得能从中央部7c朝着向上倾斜前方延伸。分隔构件7的下部7b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所设定的位置使得能从中央部7c朝着向下倾斜前方延伸。
因此,分隔构件7直接了当地,在侧气囊4内部,其中央部7c基本上是位于上下方向,上部7a从中央部7c 向着车辆前方倾斜地向上弯曲;而下部7b从中央部7c,向车辆前方倾斜向下弯曲,形成弓干形。
在图示例中,从车宽方向观察,显示出的基本上是膨胀成四方形的侧气囊4。分隔构件7的上部7a被设为,从座椅靠背2a的背面接触面2c,朝着侧气囊4的车辆前方上端的角落部4a或其周边;分隔构件7的下部7b从座椅靠背2a的背面接触面2c,朝着侧气囊4的车辆前方下端的角落部4b或其周边。
在通过单一的分隔构件7分隔开的侧气囊4的内部,形成有2个腔。一侧的腔是快速腔8,而另一侧的腔是延迟腔9。在快速腔8内,设有可喷出充气气体的充气器3。充气器3安装固定在座椅靠背2a上,并设置在快速腔8 内。在延迟腔9内,不设充气器。
快速腔8是从充气器3直接地,快速地导入充气气体,并优先展开膨胀的腔。而延迟腔9则如下述那样,是从快速腔8导入充气气体,并晚一些展开膨胀的腔。
在通过上述形态和布置的分隔构件7所形成的快速腔 8内,在分隔构件7的中央部7c和侧气囊4的后边之间,基本上是在座椅靠背2a内部,形成展开膨胀的座椅靠背区域U。在从侧气囊4的后边至上边的部分与分隔构件7 的上部7a之间,形成在驾乘人员P的肩部(在图1中用S 来表示)及其周边展开膨胀的上部区V;在从侧气囊4的后边横至下边的部分与分隔构件7的下部7b之间,形成在驾乘人员的腰部(在图1中,用H来表示)及其周边展开膨胀的下部区W。
充气器3最好设置在座椅靠背区域U,使得充气气体 3能最先展开膨胀座椅靠背区域U,接着,向上部区V和下部区W顺畅地流入。
如图3所示,分隔构件7的上部7a的宽度尺寸如上所述,是设定成从分隔构件7的中央部7c,向着上部前端 7d逐渐变小的,因此,上部区V的形态为,随着向着车辆前方而逐渐变细。与此同时,如图1所示,分隔构件7的上部7a如上所述,所设定的位置使得从分隔构件7的中央部7c,朝着向上倾斜前方延伸,因此,上部区V的形态为,向着车辆前方,随着靠近侧气囊4的上边而逐渐变细。上部区V的车宽方向上的宽度,通过分隔构件7的上部7a 的宽度尺寸来进行规定,使得向着上部前端7d变尖,且较薄的厚度来展开膨胀。
同样,分隔构件7的下部7b的宽度尺寸如上所述,设定为从分隔构件7的中央部7c,向着下部前端7e逐渐变小。因此,下部区W也随着向着车辆前方而逐渐变细。与此同时,分隔构件7的下部7b如上所述,所设定的位置使得从分隔构件7的中央部7c,向着向下倾斜前方延伸。因此,下部区W也向着车辆前方,随着靠近侧气囊4的下边而逐渐变细。下部区W的车宽方向上的宽度通过分隔构件7的下部7b的宽度尺寸来进行规定,使得向着下部前端7e变尖,且通过较薄的厚度来展开膨胀。
分隔构件7的上部7a和下部7b的宽度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另一方面,分隔构件7的中央部7c的宽度与上部7a和下部7b相比,相对来说比较大,而且基本上是一定的,因此,座椅靠背区域U与上部区V和下部区W 相比,具有更大的容量。在上下方向上,基本上是中空的圆柱形形态。可稳定、迅速且圆滑地展开膨胀。
根据从快速腔8的这些区域U、V和W来观察的观点,分隔构件7在车宽方向上的宽度,在座椅靠背区域U的位置上,宽度较大;在上部区V和下部区W的位置上,宽度较窄。对于分隔构件7,进一步具体而言,从座椅靠背区域U,向上部区V变化的弯曲部分,为了要将充气气体向侧气囊4的上边圆滑地送入,而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朝着向上倾斜的后方以凸状弯曲,参照图1中的R1。此外,分隔构件7从座椅靠背区域U,向下部区W变化的弯曲部分,为了要将充气气体向侧气囊4的下边圆滑地送入,而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朝着向下倾斜的后方以凸状弯曲,参照图1中的R2。
延迟腔9形成在分隔构件7的中央部7与侧气囊4的前边缘之间,位置设置在属于快速腔8的座椅靠背区域U 的前方,上部区V的下方和下部区W的上方,以使在驾乘人员P的胸部(在图1中,用K来表示)及其周边部展开膨胀。延迟腔9,不含上部区V的正下方和下部区W的正上方的主要部分的宽度通过分隔构件7的中央部7c来进行规定,向着车宽方向和车辆前方,以较厚的厚度来展开膨胀。
分隔构件7,为了要从快速腔8向延迟腔9送入充气气体,设有连通上部区V和延迟腔9的上部连通口10,和连通下部区W和延迟腔9的下部连通口11。这些连通口 10,11,通过在分隔构件7的上部7a和下部7b贯通形成的孔部来构成。通过这种方式,快速腔8内所充满的充气气体的一部分就会供应9到延迟腔。
接下来,对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到的车辆用侧气囊装置的作用进行说明。
充气器3动作后,所喷出的充气气体,首先会瞬时地充满快速腔8的座椅靠背区域U。座椅靠背区域U由于采用的是简单的中空筒状,因此,在座椅靠背2a内部,可一口气地、圆滑且迅速地、稳定地展开膨胀。
座椅靠背区域U展开膨胀后,充气气体马上流入到快速腔8的上部区V和下部区W。这些上部区V和下部区W几乎不会晚于座椅靠背区域U而迅速地展开膨胀。
这些上部区V和下部区W,从座椅靠背区域U开始,随着朝着车辆前方而逐渐变细,因此,这些上部区V和下部区W的尖锐端部7d、7e以大的容量,稳定地在膨胀的座椅靠背区域U获得反作用力,从座椅靠背2a向车辆前方飞出,在越往端部就越细小的截面形态的作用下,加速度地瞬时突出。与此同时,这些上部区V和下部区W的展开膨胀便就结束。
此时,由于车宽方向的厚度较薄,且属于是越往端部就越细小的形态,因此,这些上部区V和下部区W可朝着驾乘人员P和车辆侧部L之间的间隙,圆滑且迅速地滑入进入。而且,这些上部区V和下部区W向着宽度较大的驾乘人员的肩部S及其周边与腰部H及其周边瞬时地送入,可尽早地将这些进行承托,由此来对驾乘人员进行约束。
不断地充满上部区V和下部区W的充气气体的一部分,从上部连通口10和下部连通口11不断地流入到延迟腔9。充气气体8仅晚于快速腔9一些,使延迟腔9展开膨胀。通过这种方式,对驾乘人员P的胸部K及其周边进行承托,由此来进行保护。
分隔构件7在车宽方向上的宽度,与上部7a和下部 7b相比,在其中央部7c相对较大,因此,可对延迟腔9 在车宽方向上的厚度进行加厚。由此可合适地保护骨骼较为脆弱的驾乘人员P的胸部K。通过与胸部K进行对比,针对骨骼较为强壮的肩部S和腰部H,将上部区V和下部区W的厚度弄薄,通过这种方式,可使得向驾乘人员P和车辆侧部L之间的送入动作变得圆滑,可在侧气囊4的展开膨胀初期,准确地对这些部位S和H进行承托约束,由此来保护驾乘人员。
综上所述,在第1实施方式中,在侧气囊内部,设有分隔构件7,其将该侧气囊内部分隔成快速腔8和延迟腔 9,该快速腔8为从座椅靠背区域U开始,随着朝着车辆前方而逐渐变细的上部区V和下部区W,该延迟腔9为在座椅靠背区域U的车辆前方,位于上部区V和下部区W之间,因此,可将侧气囊4,向驾乘人员P和车辆侧部L之间的间隙,迅速且圆滑地滑入。特别是可针对宽度较大的肩部S和腰部H,瞬时地送入,由此来约束驾乘人员。与此同时,通过分隔构件7的形态设定,能以对骨骼较为强壮的肩部S和腰部H的周边进行保护的部分的厚度变薄;而对骨骼较为脆弱的胸部K的周边进行保护的部分的厚度变厚的形态使之膨胀,由此,特别地能提高驾乘人员保护性能。
在座椅靠背区域U的位置上,使得分隔构件7在车宽方向上的宽度较大;而在上部区V和下部区W的位置上,宽度较窄,因此,能采用将对所述的骨骼较为强壮的肩部 S和腰部H的周边进行保护的部分的厚度弄薄;而将对骨骼较为脆弱的胸部K的周边进行保护的部分的厚度弄厚的形态,展开膨胀侧气囊4。
由于在从座椅靠背区域U向着上部区V变化的部分上,是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将分隔构件7朝着向上倾斜的后方以凸状弯曲(R1)的,因此,可将充气气体,从座椅靠背区域U向侧气囊4的上边缘圆滑地送入。将上部区 V的尖锐的前端7d快速地向驾乘人员P和车辆侧部L之间的间隙滑入,由此可对驾乘人员P的肩部S及其周边部合适地进行约束。
由于在从座椅靠背区域U向着下部区W变化的部分上,是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将分隔构件7朝着向下倾斜的后方以凸状弯曲(R2)的,因此,可将充气气体,从座椅靠背区域U向侧气囊的下边缘圆滑地送入。将下部区W 的尖锐的前端7e,快速地向驾乘人员P和车辆侧部L之间的间隙滑入,由此可对驾乘人员P的腰部H及其周边合适地进行约束。
侧气囊4在车宽方向上的厚度,可通过调整分隔构件7的宽度,容易地进行变更。此外,分隔构件7的宽度尺寸,即使是对于长度方向,也可在从侧气囊4的上边缘至下边缘之间的任意一个位置上合适地进行变更,以使能够获得不同需要的厚度。
在图4和图5中,表示了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示例。图4是将车辆用侧气囊装置的一侧的板卸下后的状态的侧视图;图5是表示图4中的,B-B线矢向视图截面的各种示例的说明图。图4表示了将侧气囊4折叠前的状态。在第1变形示例中,表示了在宽度方向上,可对折使用的分隔构件7。这个分隔构件7可作为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具体示例采用。
在第1变形示例中,在侧气囊4内部,除了有分隔构件7外,还能作为追加的分隔构件,设置带状的追加分隔构件12。追加的分隔构件12将下部区W和座椅靠背区域 U分隔开来。
作为追加分隔的追加分隔构件12将快速腔8分隔成上下两半,在此意义上,作为上下分隔部来起作用。追加的分隔构件12将快速腔8,分隔成包括上部区V的上后部囊区,即车辆上下方向上方且车辆前后方向后方的侧气囊部位,和包括下部区W的下部囊区,即车辆上下方向下方的侧气囊部位。上述分隔构件7将延迟腔形成为上前部囊区,即车辆上下方向的上方车辆前后方向前方且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的侧气囊部位。
为了要从座椅靠背区域U的充气器3向下部区W流入充气气体,在追加的分隔构件12上,可设置将座椅靠背区域U和下部区W连通的追加连通口13。追加的连通口 13也可设置在追加的分隔构件12上。如图所示,在追加的分隔构件12与侧气囊4的后边缘之间设定间隙,也可将此间隙作为追加的连通口13。总之,追加的连通口13,可通过设置追加的分隔构件12,配备在侧气囊4内部。
对于追加的分隔构件12,根据将下部区W和座椅靠背区域U分隔开来的目的,怎样布置都可以。追加的分隔构件12如同图4所示,为了可确保与分隔构件7之间的连续性,最好将其一部分,相对于分隔构件7重叠起来布置。在图示例中,追加的分隔构件12,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沿着下部区W的上边缘,向着侧气囊4的后边缘,以形成追加连通口13的合适长度来形成。通过这种方式,可将在第1实施方式中,作为快速8和延迟腔9这2个腔结构的侧气囊4,相似地改变成3个腔的结构。
此外,在追加的分隔构件12和分隔构件7重叠的部分上,相对于车辆后方,换言之,在面向充气器3的一侧上的追加分隔构件12与分隔构件7所形成的角度被设定为锐角。这样一来,可布置成,使得将车辆前后方向的追加分隔构件12,和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分隔构件7的,朝着向下倾斜的后方以凸状弯曲的部分(参照图1中的R2) 逐渐地接近,相互的间隔变窄。
在第1变形示例中适用的追加分隔构件12上,可设置从车辆后方向车辆前方引导充气气体的导管14。在图5(a)中,表示了带导管14的追加分隔构件12的第1示例。追加的分隔构件12由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较长的2 枚带片12a所构成。分隔构件7在该示例中,就是2枚重叠的。
下面,按着侧气囊4的制作步骤进行说明。首先,将一侧的带片12a的一侧边缘缘和分隔构件7的一侧边缘和一侧的板5重叠起来接合(S2)。接着,让追加的分隔构件12被夹住,将另一侧的带片12a的一侧边缘和分隔构件7的其他侧边缘和另一侧的板6重叠起来接合(S3)。对于分隔构件的2个侧边缘·,在全长范围内,与各板5 和6相接合,通过这种方式来形成快速腔9和延迟腔9。
接着,将2枚带片12a的其他各个侧边重叠起来连接(s4)。最后,通过侧气囊4的外周边缘接合线S1连接起来。采用这种方式,在由2枚带片12a构成的追加分隔构件12和分隔构件7之间,形成了中空筒状的导管14。
在图5(b)中,表示了第2示例。在第2示例中,将与分隔构件7接合的带片12a的一侧边缘,向分隔构件7 侧折返后接合(s5)。采取这种方式构成后,对折的分隔构件7可容易扩大。可使充气气体更为合适地流通。
在图5(c)中,表示了第3示例。在第3示例中,追加的分隔构件12将单一的带片,在宽度方向上,对折后使用。追加的分隔构件2的折返,与第2示例相同。
在第3示例中,将追加的分隔构件12的一侧边缘和分隔构件7的一侧边缘和一侧的板5重叠起来后连接 (s6),之后,通过追加的分隔构件12的其他侧边缘的折返f来确保接合端,将追加的分隔构件12的其他侧边缘和分隔构件7的其他侧边缘和另一侧的板6重叠起来后连接(s7)。最后,通过侧气囊4的外周边缘接合线S1来连接。即使采取这种方式,也可将拥有导管14的追加分隔构件12组装到侧气囊4。
通过配备导管14,在追加的分隔构件12上,相似地形成了3个腔的结构。尽管如此,也可将充气气体沿着下部区W的上边缘,向该下部区W的尖锐的前端7e顺畅地送入。可将腰部H及其周边尽早地、牢固地承托住,由此来合适地保护好驾乘人员P。
此外,将追加的分隔构件12和分隔构件7相对于车辆后方所形成的角度设定为锐角。通过这种方式,可提高在这些重叠部分上的分隔构件7和追加分隔构件12彼此之间和板5、6彼此之间的接合强度。
在图6和图7中,表示了第2变形示例。图6是卸下了车辆用侧气囊装置的一侧的板后的状态的侧视图。图7 是表示图6中的,C-C线矢向视图截面的各种示例的说明图。图6表示了将侧气囊4折叠前的状态。该第2变形示例除了分隔构件7形态不同以外,与第1变形示例基本相同。
第2变形示例的分隔构件7将重叠的2枚带状构件7x 的一侧边缘连接起来,形成方式与第1变形示例的分隔构件7一样。这个分隔构件7也可作为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具体示例采用。
在图7(a)中,表示了第2变形示例的追加分隔构件 12的第1示例。追加的分隔构件12是与图5(b)一样的方式所构成的。分隔构件7即使在该示例中,也是2枚重叠形成的。
现按着侧气囊4的制作步骤进行说明,首先,将带状构件7x的一侧边缘彼此连接起来,制作分隔构件7(s8)。接着,将一侧的带片12a的一侧边缘和分隔构件7的一侧的带状构件7x的一侧边缘和一侧的板5重叠起来后连接 (s9)。此时,将与分隔构件7相连接的带片12a的一侧边缘,向分隔构件7侧折返后连接。
接着,让追加的分隔构件12被夹住,将折返后的另一侧的带片12a的一侧边缘和分隔构件7的另一侧的带状构件7x的其他侧边缘和另一侧的板6重叠起来,将带片 12a的一侧边缘的折返f用于接合端,由此来进行连接。对于分隔构件的两侧边缘,在分隔构件的全长范围内,与各板相连接(s10)。接着,将2枚带片12a的两个其他侧边缘重叠起来后连接(s11)。由此来制作追加的分隔构件 12。最后,通过侧气囊4的外周边接合线s1来连接。
通过这种方式,在由2枚带片12a构成的追加分隔构件12和由2枚带状构件7x构成的分隔构件7之间,形成了中空筒状的导管14。
在图7(b)中,表示了第2示例。在第2示例中,追加的分隔构件12将单一的带片,向着宽度方向对折后使用。在第2示例中,从后面将分隔构件7的2枚带状构件 7x彼此进行连接。
首先,将追加的分隔构件12的一侧边缘和一侧的带状构件7x的一侧边缘和一侧的板5重叠起来连接(s12),之后,将追加的分隔构件12的其他侧边和另一侧的带状构件7x的其他侧边缘和另一侧的板6重叠起来连接 (s13)。之后,将带状构件7x的其他两个侧边缘进行连接(s14),由此形成分隔构件7,最后,通过侧气囊4的外周边接合线S1进行连接。
在图7(c)中,表示了第3示例。在第3示例中,也可适用,首先将分隔构件7的带状构件彼此7x连接起来,即图7(a)的第1示例,和将带状构件彼此7x从后面连接,即图7(b)的第2示例两者中的任意一个的制作步骤。即使采用以上的方式,也可将拥有导管14的追加分隔构件12组装到侧气囊4。
即使是这些第1和第2变形示例,当然也可获得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在图8中,并没有使用独立的分隔构件,而是表示了形成分隔的第3变形示例。图8与图6中的D-D线矢向视图截面相应对。
对于车辆室内侧和车辆外侧板5和6,将这些板5、6,分为,从侧气囊4的后端开始,以分隔构件7的带状构件 7x彼此的接合线s8、s14附近为前端侧的标准的车辆后方侧板部5r和6r,和从侧气囊4的前端开始,以分隔构件 7的两侧边缘和各板5和6的接合线s9、s10、s12、s13 附近为后端侧的标准的车辆前方侧板部5f、6f而形成。
将车辆室内侧和车辆外侧板5、6分别相应的车辆后方侧板部5r、6r,在这些的前端。相当于带状构件彼此的接合线s8、s14位置上连接(s15)。接着,从进行了接合的车辆后方侧板部5r、6r的外侧,将车辆前方侧板部5f 和6f重叠起来。然后,将车辆前方侧板部5f、6f重叠,接合在邻接的各车辆后方板部5r、6r上(参照s16)。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不使用分隔构件,而是在侧气囊 4内部,设置将其分隔成快速腔8和延迟腔9这2个腔的分隔板15。需替代图4所示的对折的分隔构件7时,将车辆后方侧板部5r、6r对折而制作,这样可构成不使用分隔构件的2腔或相似的3腔的侧气囊4。
接着,将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用侧气囊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在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在图9中,表示与本实施方式相关的车辆用侧气囊装置101的概略。车辆用侧气囊装置101内置在座椅102的座椅靠背102a内,备有通过从充气器导入的充气气体,在驾乘人员和车辆侧部之间,从车辆后方向车辆前方展开膨胀的侧气囊103。
在以下说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通过上下分隔部Ua 和前后分隔部Va,侧气囊103内部被分成3个区域。3个区域分别是下部气囊区Xa、上后部气囊区Za和上前部气囊区Ya。下部气囊区Xa和上后部气囊区Za形成第1实施方式的快速腔8;上前部气囊区Ya形成第1实施方式的延迟腔9。换言之,在第2实施方式中,快速腔8被分成下部气囊区Xa和上后部气囊区Za这2个区域。
对于上下分隔部Ua和前后分隔部Va,在第1实施方式中,从前后分隔部(分隔构件7)朝车辆前后方向,形成了上下分隔部,即追加的分隔构件7。另一方面,在第 2实施方式中,从上下分隔部Ua,朝车辆上下方向形成前后分隔部Va。不管怎么说,对于在侧气囊103内部,形成下部气囊区Xa、上后部气囊区Za和上前部气囊区Ya,这一点来说是共通的。
正如所述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那样,迄今为止,人们已经尝试过将以板为主体构成的侧气囊的内部,分割成多个腔(区域)。如果能具备多个腔,那么可合适地对这些腔内的内部压力进行调整,例如,将驾乘人员的腰部和肩部、胸部等,在各腔合适地进行承托,由此可提高驾乘人员保护性能。
但是,形成多个腔时,作为追加部件,采用系绳和分隔壁的话,这些分隔壁等与板之间的接合部就会错综复杂,侧气囊自身的制作也会变得复杂,或,针对连接部,确保其拥有较高的强度是一件难以做到的事情,因此,实现配备有多个腔的侧气囊是非常困难的。
人们期盼能构思出属于基本上仅使用构成侧气囊外观形态的板,便可获得具有3个区域的侧气囊,且可提高驾乘人员保护性能的车辆用侧气囊装置。
图10是与第2实施方式相关的车辆用侧气囊装置101 的侧视图。车辆用侧气囊装置101主要是通过配备侧气囊 103和充气器104来构成的。以下,按着侧气囊103的制作步骤,对该侧气囊103的结构予以详细论述。
本实施方式所采用的侧气囊103由图11至图14所示的4枚板105至108构成。第1枚板105如图11和图12 所示,由车辆外侧板105a和车内侧板105b构成。车辆外侧板105a在侧气囊103展开后,面对车门内侧面和侧窗内侧面等的车辆侧部。车内侧板105b在侧气囊103展开后,面对驾乘人员一侧。在图示例中,车内侧板105b和车辆外侧板105a一体形成。
车内侧板105b和车辆外侧板105a在它们的界线(连接线)上,设定折线Ma。为了使得将侧气囊103内置在座椅靠背102a时,折线Ma位置变为车辆后方,折线Ma和相反一侧变为车辆前方,而设定安装方式,车内侧板105b 和车辆外侧板105a通过对于折线ma呈线对称的形式形成。车内侧板105b和车辆外侧板105a在折线Ma上折叠。通过这种方式,被良好地重叠在一起。车内侧板105b和车辆外侧板105a分别形成,也可在界线位置上连接为一体性。
对车辆外侧板105a进行说明的话,该板105a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分105j基本上是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形态。车辆外侧板105a的上方部分105k和下方部分105m以从中央部分105j向车辆前方突出的形态形成。此外,上方部分105k的下边缘105n,朝车辆后方向下倾斜地形成。下方部分105m的上边缘105p,朝车辆后方,向上倾斜地形成。因此,在车辆外侧板105a上,朝向车辆前方,形成了逐渐扩大的コ字形凹部105r。
折线Ma设定在从上方部分105k,经过中央部分105j,到达下方部分105m的范围内。车内侧板105b以对于折线 Ma,将车辆外侧板105a进行反转的形态形成。
第2枚板,如图11和图12所示,是与车辆外侧板105a 的外侧面相接合的补充车辆外侧板107。第3枚板是与车内侧板105b的外侧面相接合的补充车内侧板106。
对补充车辆外侧板107进行说明的话,该板107以与车辆外侧板105a的外侧重叠后,可覆盖凹部105r来进行堵塞的大小来形成。对于补充车辆外侧板107的外形形态,是使之沿车辆外侧板107a的凹部105r而形成的。此外,车辆前方一侧的端边107a,是以将车辆外侧板105a的上方部分105k和下方部分105m的车辆前方一侧前端部 105s、105t彼此圆滑地连接起来的形态形成的。
将补充车辆外侧板107的车辆前方一侧的端边107a,与车辆外侧板105a的上方部分105k和下方部分105m的轮廓对齐,并进行重叠后,就会如同图12所示,沿着凹部105r,车辆外侧板105a和补充车辆外侧板107被重叠在一起。在重叠部分109上,补充车辆外侧板107位于外侧;而车辆外侧板105a则位于内侧。
在重叠部分109,补充车辆外侧板105a通过第1接合 Sa1与车辆外侧板105a相接合。残留下沿着凹部105r的接合端Na,在该接合端Na的车辆后方,补充车辆外侧板 107通过第1接合Sa1,与车辆外侧板109连接起来。重叠部分109上的第1接合Sa1的起点或终点T设在相对下方部分105m的上边105p的下方合适的位置上。重叠部分 109上的第1接合Sa1被设定在从该起点或终点T开始,直到上方部分105k的上边的范围内。通过这种方式,补充车辆外侧板107与车辆外侧板105a的外侧面相接合。
车内侧板106和补充车内侧板105b的接合方式也一样。图12(b)是图12(a)中,Aa-Aa线矢向视图截面图。在一体的车辆外侧板105a和车内侧板105b的两侧,出现将补充车辆外侧板107和补充车内侧板106接合起来的第1 接合Sa1。
如图13和图14所示,第4枚板是与一体的车辆外侧板105a和车内侧板105b的内侧面相接合的附加板108。附加板108包括了基本上是一定宽度的带状的向上凸部 108a和在向上凸部108a下方,以向左右方向扩展的,大致呈扇形的形态形成的扩展部108b。扩展部108b大致是通过从向上凸部108a的下端向左右方向延伸的上方边部 108c,和将上方边部108c的左右末端之间连接起来的下方边部108d而围绕起来的形态。
附加板108与车辆外侧板105a和车内侧板105b的内侧面重叠后,大致以与下方部分105m恰好重合的外形形态形成。即使是附加板108单体,也以对于折线Ma,呈线对称的形态形成,通过折线Ma折叠后,被恰好重合。对于附加板108,也是将与车内侧板105b重合的部分和与车辆外侧板105a重叠的部分分别形成,可在界线位置上接合形成为一体。
附加板108的下方边部108d与车内侧板105b和车辆外侧板105a的下方部分105m的下边重叠。附加板108的上方边部108c与车内侧板105b和车辆外侧板105a的下方部分105m的上边105p重叠,并横跨中央部分105j,朝着向上凸部108a(折线Ma),向着车辆后方向上倾斜延伸。
附加板108的上方边部108c,也夹持着车内侧板105b 或车辆外侧板105a,与补充车内侧板106或补充车辆外侧板107重叠。附加板108的向上凸部108a通过折线Ma折叠后,在车辆后方位置上,在车辆外侧板105a和车内侧板105b的中央部分105j之间,被对折折返。
附加板108与车辆外侧板105a和车内侧板105b通过第2接合Sa2相接合。对与车辆外侧板105a之间的接合进行说明的话,对于第2接合Sa2,为了使得从车辆外侧板105a的下方部分105m的车辆前方一侧前端部到达折线 Ma,而沿着附加板108的上方边部108c,即车辆外侧板 105a的下方部分105m的上边105p而形成。第2接合Sa2 设定在相对重叠部分109的第1接合Sa1的起点或终点T 的下方的位置上。附加板108和车内侧板105b的接合方式也一样。
采取这种方式,附加板108与车内侧板105b和车辆外侧板105a,通过第2接合Sa2来进行接合。图15(a), 是图14中,Ba-Ba线矢向视图截面图。在补充板106、107 不重叠的车辆后方一侧,出现将附加板108与车辆外侧板 105a和车内侧板105b接合在一起的第2接合Sa2。
图15(b),是图14中,Ca-Ca线矢向视图截面图。在该截面位置上,在相对将补充车辆外侧板107和补充车内侧板106与车辆外侧板105a和车内侧板105b接合在一起的第1接合Sa1的下方的位置上,出现将附加板108与车辆外侧板105a和车内侧板105b接合在一起的第2接合 Sa2。在第2接合Sa2的正上方的第1接合Sa1的上方,再次出现第1接合Sa1。
此外,在车辆外侧板105a或车内侧板105b和附加板 108,在向上凸部108a位置上,形成有用于插入充气器104 的切口110。
图16表示将由图14所示的4枚板105至108所构成的,呈展开状态的侧气囊103通过折线Ma折返后的状态。图17(a),是图16中,Da-Da线矢向视图截面图,图17(b),是图16中,Ea-Ea线矢向视图截面图。
第1接合Sa1和第2接合Sa2成对地出现。在折返后的状态,如图17(a)所示,在侧气囊103的车辆后方一侧的折线Ma旁边,车辆外侧板105a和车内侧板105b的中央部分105j彼此和上方部分105k彼此相对。此外,在折线Ma旁边,夹持在车辆外侧板105a和车内侧板105b的下方部分105m彼此之间,折返后的附加板108重叠,成为了双层结构。而且,附加板108的向上凸部108a,将车辆外侧板105a和车内侧板105b的上方部分105K,在下方部分105m处,在相对向的附加板108之间连通。
此外,如图17(b)所示,在侧气囊103的车辆前方一侧,补充车辆外侧板107和补充车内侧板106相对,与此同时,夹持着附加板108,车辆外侧板105a和车内侧板 105b的下方部分105m彼此相对。
图18是局部折断侧视图。表示了在侧气囊103内部,形成了成为上下分隔部3的第3接合Sa3的状态。上下分隔部U是将侧气囊103内部划分成下部气囊区X和上部气囊区W的隔板。上下分隔部U(第3接合Sa3)在侧气囊 103内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形成。第3接合Sa3将采用折返的方式对向的附加板108的上方边部108c彼此接合在一起。
第3接合Sa3在向上凸部108a位置上,将位于车辆前方的前方边部108e彼此与折线Ma平行接合。通过这种方式,向上凸部108a形成为筒状。这个筒状的向上凸部 108a将车辆外侧板105a和车内侧板105b的上方部分 105k,和附加板108所处的下方部分105m连通起来。筒状的向上凸部108a构成安装有充气器104的充气器安装管111。在充气器安装管111上,存在切口110。
第3接合Sa3经过接合重叠部分109的第1接合Sa1 的起点或终点T的位置,而仅接合附加板108之间。
图19,是图18中,Fa-Fa线矢向视图截面图。在该截面位置上,在将附加板108与车辆外侧板105a和车内侧板105b接合在一起的第2接合Sa2的上方,出现第3 接合Sa3。在第3接合Sa3的上方,出现将补充板106、 107与车辆外侧板105a和车内侧板105b接合在一起的第 1接合Sa1。此外,在第1接合Sa1的更为上方处,再次出现第1接合Sa1。
使用第3接合Sa3,通过附加板108,车辆外侧板105a 和车内侧板105b首次间接地接合。在这一阶段,以成为上下分隔部U的第3接合Sa3为分界,侧气囊103处于,附加板108以双层结构重叠的,可将车辆外侧板105a和车内侧板105b的下方部分105m向下扩展的状态,此外,也形成了可对将补充板106、107接合在一起的车辆外侧板105a和车内侧板105b的中央部分105j和上方部分 105k,向上扩展的状态。
由于第3接合Sa3是采用经过第1接合Sa1的起点或终点T的接合方式,因此,第1接合Sa1和第3接合Sa3 并没有相交,由此可防止接合变得错综复杂。由于接合并不错综复杂,因此,可切实地、牢固地形成第1接合Sa1 和第3接合Sa3。可将第1接合Sa1和第3接合Sa3的周边部分的强度保持在较高的值。此外,将应在上下分隔部 U周边确保的,第1接合Sa1和第3接合Sa3所需的必要接合端,缩小到所需最小限度。可将侧气囊103进行紧凑化。
在图20中,表示在侧气囊103内部,形成了成为前后分隔部V的第4接合Sa4的状态。前后分隔部V从上下分隔部U朝着车上方形成。前后分隔部V是将侧气囊103 内部的上部气囊区W划分成上前部气囊区Y和上后部气囊区Z的隔板。
第4接合Sa4利用相对第1接合Sa1的车辆前方的接合端Na,将该车辆外侧板105a和车内侧板105b连接起来,其中,该第1接合Sa1位于,车辆外侧板105a和补充车辆外侧板107的重叠部分109及车内侧板105b和补充车内侧板106的重叠部分109上。第4接合Sa4形成状态为,从附加板108的第3接合Sa3的正上方直到车辆外侧板 105a和车内侧板105b的上侧边部。
图20(a)是局部折断侧视图。图20(b),是图20(a) 中,Ga-Ga线矢向视图截面图。第4接合Sa4在补充板106、 107之间,出现在第1接合Sa1的车辆前方。通过第4接合Sa4,车辆外侧板105a和车内侧板105b首次直接地连接。在形成第4接合Sa4的接合端Na,在上下方向的合适位置上,形成了前后方向的通气部部112。前后方向的通气部部112是与第4接合Sa4相交的夹缝115。前后方向的通气部部112可以进行开闭。可将上后部气囊区Z与上前部气囊区Y连通。
最后,如图10所示,形成有从折线Ma的上端,围绕车辆前方一侧,到达折线Ma下端的第5接合Sa5。
第5接合Sa5,在图10中的(I)区域,将车辆外侧板105a和车内侧板105b重叠2枚来接合。在(II)区域,将车辆外侧板105a、车内侧板105b、补充车内侧板106 和补充车内侧板107重叠4枚进行接合。在(III)区域,将补充板106、107彼此重叠2枚进行接合。在(IV)区域,将车辆外侧板105a、车内侧板105b、补充车内侧板 106和补充车内侧板107重叠4枚进行接合。在(V)区域,将2枚重叠的附加板108、车辆外侧板105a、车内侧板 105b、补充车内侧板106和补充车内侧板107重叠6枚进行接合。在(VI)区域,将2枚重叠的附加板108、车辆外侧板105a和车内侧板105b重叠4枚进行接合。
通过这些方式,侧气囊103的周边就被密封起来了,与此同时,下部气囊区X、上后部气囊区Z和上前部气囊区Y就被划定了,从而将侧气囊103制作完成。
充气器104被固定在座椅靠背102a上。从切口110 向侧气囊103内部的充气器安装管111插入充气器104。处于折叠状态的侧气囊103被收纳在座椅靠背102a内部,侧气囊103通过充气器104,被安装支撑在座椅靠背102a,充气器安装管111形成在从下部气囊区X至上后部气囊区 Z。
被插入到充气器安装管111的充气器104,是在侧气囊103内部的车辆后方一侧,配置在从上后部气囊区Z至下部气囊区X的整个范围。喷出充气气体的充气器104的气体喷出孔104a在充气器安装管111内部,被设定在下部气囊区X侧。
图21(a),是图10中,Ha-Ha线矢向视图截面图。通过第5接合Sa5,车辆外侧板105a和车内侧板105b的下侧边部与附加板108一起被密封。在第5接合Sa5和第3 接合Sa3即上下分隔部U之间,形成了下部气囊区X。通过第5接合Sa5,在第3接合Sa3(上下分隔部)上方,车辆外侧板105a和车内侧板105b的上侧边部被密封。通过这种方式,形成了上后部气囊区Z。
图21(b),是图10中,1a-1a线矢向视图截面图。在折线Ma旁边,在通过第5接合Sa5,上侧边部和下侧边部被密封的侧气囊103内部,充气器安装管111将上后部气囊区Z和下部气囊区x连通起来。
图22(a),是图10中,Ja-Ja线矢向视图截面图。通过第5接合Sa5,补充车内侧板106和补充车辆外侧板107 在与第4接合Sa4(前后分隔部V)的车辆前方上被密封。通过这种方式,形成上前部气囊区Y。将补充板106、107 与车辆外侧板105a和车内侧板105b接合的第1接合Sa1 位于第4接合Sa4的车辆后方一侧。
也就是说,补充板106、107朝着前后分隔部V的车辆前方延伸。上前部气囊区Y,将这些补充板106、107的车辆前方一侧的端边使用第5接合Sa5进行接合,从而,形成在前后分隔部V的车辆前方。
图22(b),是图10中,Ka-Ka线矢向视图截面图。以充气器安装管111的设置部分为基准,对于上后部气囊区 Z和上前部气囊区Y,在上后部气囊区Z内部,在车辆后方一侧,通过第3接合Sa3形成充气器安装管111,上后部气囊区Z在充气器安装管111的车辆前方扩展开来。上后部气囊区Z通过第4接合Sa4(前后分隔部V)进行密封。上前部气囊区Y在上后部气囊区Z的车辆前方扩展开来。
上前部气囊区Y中,车辆后方一侧通过第1接合Sa1,车辆前方一侧通过第5接合Sa5进行密封。如下述那样,充气气体通过前后方向的通气部部112,从上后部气囊区 Z流入到上前部气囊区Y。
对于上后部气囊区Z的车内侧板105b及车辆外侧板 105a和上前部气囊区Y的补充板106、107的重叠部分 109,补充板106、107位于车内侧板105b和车辆外侧板 105a的内侧,这样一来,重叠部分109就会妨碍从上后部气囊区Z向上前部气囊区y流入的充气气体的气流。但是,在第2实施方式中,补充板106、107位于车内侧板 105b和车辆外侧板105a的外侧,因此,不会妨碍充气气体的气流,充气气体可顺畅地流入上前部气囊区Y。
图22(c),是图10中,La-La线矢向视图截面图。在下部气囊区X内,通过第2接合Sa2,与车内侧板105b和车辆外侧板105a两者的内侧面重叠在一起设置有附加板 108。对向的附加板108通过形成上下分隔部U的第3接合Sa3接合在一起。附加板108与车内侧板105b和车辆外侧板105a一起,进一步通过第5接合Sa5进行密封。通过这些方式,来自充气器104的充气气体向在第5接合 Sa5和第3接合Sa3之间的下部气囊区X流入。充气气体当然也通过充气器安装管111,向上后部气囊区Z流入。
如此构成的侧气囊103的设定方式为,在充气气体的作用下展开膨胀后,下部气囊区x位于驾乘人员腰部周边,上后部气囊区Z位于驾乘人员肩部周边,上前部气囊区y 位于驾乘人员胸部周边。
在图23中,表示在夹缝115内形成的前后方向通气部部112。图23(a)表示的是夹缝115关闭后的状态;图 23(b)表示的是打开后的状态。夹缝115通过设置从车内侧板105b和车辆外侧板105a的车辆前方一侧端边105w 开始,与第4接合Sa4相交的切口来形成。
夹缝115在侧气囊103从折叠状态展开膨胀的过程中,并没有向第4接合Sa4的位置施加较强的拉力时,容易打开;施加有较强的拉力时,就会关闭。例如,上后部气囊区Z在展开的过程中打开,展开膨胀基本完成后就会关闭。此外,通过侧气囊承托驾乘人员而产生了沿第4接合Sa4更为强大的拉力时,就会打开。夹缝115打开后,充气气体从上后部气囊区Z向上前部气囊区Y流入。
接着,针对与第2实施方式相关的车辆用侧气囊装置 101的作用,参照图24进行说明。图24所示的图表,横轴表示的是时间;纵轴表示的是内部压力。Pa表示下部气囊区X的内部压力变化,Qa表示上后部气囊区Z的内部压力变化。Ra表示上前部气囊区Y的内部压力变化。
充气气体开始流入侧气囊103内部后,由于充气器104 的气体喷出孔104a被设定在下部气囊区X侧,因此,下部气囊区X的内部压力会瞬时增高,并达到峰值。充气气体也会通过充气器安装管111,流入到上后部气囊区Z。
上后部气囊区Z的内部压力,在与下部气囊区X基本相同的时间内,达到峰值。但是,内部压力与下部气囊区 X相比,更为缓慢地上升。流入到上后部气囊区Z后的充气气体通过已经打开了的前后方向通气部部112,流入到上前部气囊区Y。上前部气囊区Y的内部压力也在与下部气囊区X基本相同的时间内,达到峰值。但是,内部压力与上后部气囊区Z相比,更为缓慢地上升。上后部气囊区 Z的内部压力上升,即使是采用充气气体向上前部气囊区 Y流出的方式,也能抑制在较低水平。
侧气囊103在这些区域X至Z的内部压力达到峰值后的时间点上,会发挥出最大的驾乘人员保护性能。之后,充气气体从侧气囊103内所形成的气体释放部(未图示) 被慢慢地释放出来,内部压力则下降下去。
如同从这个图表所理解到的那样,备有3个囊区域X 至Z的第2实施方式中所采用的侧气囊103,可将承托驾乘人员腰部周边来进行保护的下部气囊区X的内部压力提升到最高,承托驾乘人员肩部周边来进行保护的上后部气囊区Z的内部压力变为第二高的内部压力,可将承托驾乘人员胸部周边来进行保护的上前部气囊区Y的内部压力调整到最低。通过这种方式,可将针对驾乘人员身体各部位的最适合的内部压力设定到侧气囊103。由此可提高驾乘人员保护性能。
此外,侧气囊103承托驾乘人员后,可将3个区域X~Z 的内部压力合适地进行调整。例如,上后部气囊区Z承托驾乘人员的肩部后,该上后部气囊区Z的内部压力就会上升。与此同时,前后方向通气部部112就会打开,上后部气囊区Z内部的充气气体向上前部气囊区Y流入。通过这种方式,可将上前部气囊区Y的内部压力提高一点。可提高承托驾乘人员胸部的缓冲垫的作用。
将前后分隔部V和上下分隔部U,至少使用车辆外侧板105a、车内侧板105b来形成。由于接合位置并不错综复杂,因此,可容易地制作侧气囊103,与此同时,可确保侧气囊103具有所需的强度。
例如,使用其他部件的分隔板,在侧气囊内部形成3 个区域时,难以按所需的强度来接合形成T字形的上下分隔部分和前后分隔部分的相交位置。
(情况1)
将形成前后分隔部分的其他的1枚分隔板与采用1枚的分隔板形成的上下分隔部分接合起来的话,通过相交部分,在上后部气囊区和上前部气囊区之间,会出现泄漏。
(情况2)
采用1枚分隔板,将上前部气囊区围起来,形成前后分隔部分和上下分隔部分的前方位置,对于这1枚分隔板,将其他的1枚分隔板接合起来,形成上下分隔部分的后方位置时,通过相交部分,在上后部气囊区和下部气囊区之间,会出现泄漏。
(情况3)
采用1枚分隔板,将上后部气囊区围起来,形成前后分隔部分和上下分隔部分的后方位置,对于这1枚分隔板,将其他的1枚分隔板连接起来,形成上下分隔部分的前方位置时,通过相交部分,在上前部气囊区和下部气囊区之间,会出现泄漏。
因此,难以使用其他部件的分隔板,在侧气囊内部,将3个区域形成密封状态。此外,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会出现能泄漏的间隙,难以确保拥有所需强度。
与此相反,在与第2实施方式相关的车辆用侧气囊装置101,基本上仅使用构成侧气囊103的外形形态的板(车辆外侧板105a、车内侧板105b和补充板106、107),可构成备有3个区域X至Z的侧气囊103,能够格外地提高驾乘人员保护性能。
由于是对内部压力变为最高的下部气囊区X设置附加板108,设为双层结构,因此,可进一步提高侧气囊103 的强度。
由于备有充气器安装管111,因此,除了可合适地安装充气器104外,还可使得充气气体向下部气囊区X和上后部气囊区Z合适地流入。
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就形成前后方向通气部部112 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还有,如同图9和图10所示,也可在上下分隔部U上,形成可将下部气囊区X与上前部气囊区Y连通的,可开闭的上下方向通气部部113。
上下方向通气部部113也可采用夹缝114。这样做的话,可将充气气体从承托过驾乘人员腰部后的下部气囊区 X,向将承托驾乘人员胸部的上前部气囊区Y追加送入。而且,可提高承托驾乘人员胸部的保护性能。
在图25中,表示了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相关的车辆用侧气囊装置101的变形示例。在这个变形示例中,在充气器安装管111的内部,向充气器104的下方伸出,设有套筒状的密封阀116。密封阀116使用柔软的材料形成。
该密封阀116在下部气囊区X,在上升了的内部压力的作用下,出现压坏现象,之后被密封。由此,充气气体向下部气囊区X流入这一动作停止。因此,密封阀116关闭后,充气气体朝着上后部气囊区Z单方向地流入。这样一来,除了可防止下部气囊区X的内部压力过度上升而产生的破损外,还可将充气气体向上后部气囊区Z和上前部气囊区Y合适地送入,以切实地保护好肩部和胸部。
上述密封阀116尽管并没有在图中表示来,不设置在充气器安装管111,或是并不设置在充气器安装管111上,而是设置在上下分隔部U上也可。即使通过在上下分隔部 U上设置密封阀116的方式,也可防止下部气囊区X的内部压力过度上升而出现的破损,同时,还可将充气气体向上后部气囊区Z和上前部气囊区Y合适地送入,由此切实地保护好肩部和胸部。
此外,设有密封阀116时,为了要保持下部气囊区X 的内部压力,最好省去上下方向通气部部113。
对于本专利申请中的全部内容,接合方法为可采用缝制、粘合和热粘等方式的任何一种方法。
以上所述的车辆用侧气囊装置是本发明的优选示例。除此以外的实施方式示例也可通过各种方法实施或执行。特别是,只要没有本专利申请说明书中所限定的内容记载,那么本发明就并非是受到附图上所表示的详细的部件形状、大小和结构布置等制约的。此外,本专利申请说明书中所用到的表述和用语是以说明为目的的,只要没有特别限定的内容记载,那么就并非是受此限定。
符号说明
1 车辆用侧气囊装置
2 座椅
3 充气器
4 侧气囊
7 分隔构件
8 快速腔
9 延迟腔
10 上部连通口
11 下部连通口
12 追加的分隔构件
13 追加的连通口
14 导管
L 车辆侧部
P 驾乘人员
R1 向分隔构件的向上倾斜的后方,以凸状弯曲的部分
R2 向分隔构件的向下倾斜的后方,以凸状弯曲的部分
U 座椅靠背区域
V 上部区
W 下部区
追加的分隔构件和分隔构件所形成的角度
101 车辆用侧气囊装置
102 座椅
103 侧气囊
104 充气器
104a 气体喷出孔
105a 车辆外侧板
105b 车内侧板
106 补充车内侧板
107 补充车辆外侧板
108 附加板
109 重叠部分
111 充气器安装管
112 前后方向通气部部
113 上下方向通气部部
115 夹缝
116 密封阀
Ua 上下分隔部
Va 前后分隔部
Wa 上部气囊区
Xa 下部气囊区
Ya 上前部气囊区
Za 上后部气囊区

Claims (25)

1.一种车辆用侧气囊装置,其具有侧气囊,该侧气囊内置在座椅内,通过由充气器导入充气气体,从车辆后方向车辆前方地向驾乘人员和车辆侧部之间的间隙展开膨胀,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侧气囊内部,具备:快速腔,其亘跨从座椅靠背区域随着朝向车辆前方而逐渐变细的形态的上部区和下部区;延迟腔,其在该座椅靠背区域的车辆前方,位于该上部区和该下部区之间;前后分隔部,其将该侧气囊内部分隔成该延迟腔和该快速腔,
其中,所述充气器被设置在所述快速腔内,
所述延迟腔由第一片和第二片构成,所述第一片在第一接合部与所述前后分隔部接合,所述第二片在第二接合部与所述前后分隔部接合,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合部朝向所述延迟腔敞开而相对所述快速腔阻隔,
其中,由所述充气器提供的处于所述快速腔中的充气气体形成初始气流,而处于所述延迟腔的气流形成第二气流,该第二气流继所述初始气流产生,所述初始气流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合部处阻隔,
在所述前后分隔部内至少具有上部连通口和下部连通口中的任意一个,以从快速腔向延迟腔送入充气气体,所述上部连通口连通所述上部区和所述延迟腔,所述下部连通口连通所述下部区和该延迟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侧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分隔部的车宽方向的宽度被形成为,在所述座椅靠背区域的位置宽度较大,而在所述上部区和所述下部区的位置宽度较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侧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分隔部,在从所述座椅靠背区域朝向所述上部区变化的部分,相对于车辆的前后方向,朝着向上斜后方以凸状弯曲;和/或
所述前后分隔部,在从所述座椅靠背区域朝向所述下部区变化的部分,相对于车辆的前后方向,朝着向下斜后方以凸状弯曲。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侧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气囊内部设置上下分隔部,将所述快速腔分隔为包括所述上部区的上后部气囊区和包括所述下部区的下部气囊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侧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下分隔部设置有与所述座椅靠背区域和所述下部区相通的追加连通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侧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下分隔部设有将充气气体从车辆后方引导到车辆前方的导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侧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下分隔部设有将充气气体从车辆后方引导到车辆前方的导管。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侧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分隔部和所述前后分隔部,相对于车辆后方一侧所成的角度设定为锐角。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侧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分隔部和所述前后分隔部,相对于车辆后方一侧所成的角度设定为锐角。
10.一种车辆用侧气囊装置,其具有侧气囊,该侧气囊内置在座椅内,通过由充气器导入充气气体,从车辆后方向车辆前方地在驾乘人员和车辆侧部之间展开膨胀,其特征在于,具有:
上下分隔部,其在所述侧气囊内部沿着车前后方向形成,并将该侧气囊内部划分成下部气囊区和上部气囊区;
前后分隔部,其在所述侧气囊内部从所述上下分隔部向着车辆上方形成,并将所述上部气囊区划分成上前部气囊区和上后部气囊区;
所述下部气囊区和所述上后部气囊区形成快速腔,所述上前部气囊区形成延迟腔,
所述充气器,在所述快速腔内部的车辆后方一侧,配置为从所述上后部气囊区亘跨至所述下部气囊区,
在所述前后分隔部设有可将所述快速腔的所述上后部气囊区与所述延迟腔相通的前后方向通气部,
在所述上下分隔部上设有可将所述快速腔的所述下部气囊区与所述延迟腔相通的上下方向的通气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车辆用侧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气囊至少包括车辆外侧片和车内侧片,
所述前后分隔部通过接合这些车辆外侧片和车内侧片来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用侧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气囊包括通过接合部分别与所述车辆外侧片的外侧和所述车内侧片的外侧相接合的补充车辆外侧片和补充车内侧片,
这些补充片向所述前后分隔部的车辆前方延伸,
所述延迟腔,通过接合这些补充片,从而形成在所述前后分隔部的车辆前方,
其中,处于所述延迟腔的气流直接接触所述接合部,而且所述接合部相对于处于所述快速腔中的气流被阻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用侧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分隔部是通过接合所述车辆外侧片上的与所述补充车辆外侧片的重叠部分,和所述车内侧片上的与所述补充车内侧片的重叠部分而形成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用侧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快速腔的所述下部气囊区,与所述车辆外侧片和所述车内侧片内侧面重叠地设置附加片,所述上下分隔部通过接合相对的所述附加片而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用侧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快速腔的所述下部气囊区,与所述车辆外侧片和所述车内侧片内侧面重叠地设置附加片,所述上下分隔部通过接合相对的所述附加片而形成。
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侧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下分隔部设有通过所述快速腔的所述下部气囊区的内部压力上升来进行封锁的密封阀。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用侧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下分隔部设有通过所述快速腔的所述下部气囊区的内部压力上升来进行封锁的密封阀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用侧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片在所述侧气囊内部形成从所述快速腔的所述下部气囊区亘跨至所述上后部气囊区的充气器安装管,在该充气器安装管上,设置通过所述下部气囊区的内部压力上升来进行封锁的密封阀。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车辆用侧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片在所述侧气囊内部形成从所述快速腔的所述下部气囊区亘跨至所述上后部气囊区的充气器安装管,在该充气器安装管上,设置通过所述下部气囊区的内部压力上升来进行封锁的密封阀。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车辆用侧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片在所述侧气囊内部形成从所述快速腔的所述下部气囊区亘跨至所述上后部气囊区的充气器安装管,在该充气器安装管上,设置通过所述下部气囊区的内部压力上升来进行封锁的密封阀。
2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用侧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方向的通气部通过夹缝形成。
2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用侧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器的气体喷出孔设定在所述快速腔的所述下部气囊区一侧。
2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用侧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气囊中设置为,所述快速腔的所述下部气囊区位于驾乘人员腰部周边,该快速腔的所述上后部气囊区位于驾乘人员肩部周边,所述延迟腔位于驾乘人员胸部周边。
24.一种车辆用侧气囊装置的制作方法,所述车辆用侧气囊装具有侧气囊,所述侧气囊至少包括车辆外侧片和车内侧片,所述气囊由车辆内侧片和车辆外侧片通过外周边接合来形成,其特征在于:
通过接合所述车辆外侧片和车内侧片来形成前后分隔部;
在所述前后分隔部内设置上部连通口和下部连通口中的至少一个;
将补充车辆外侧片和补充车内侧片分别在车辆外侧接合部和车内侧接合部处与所述车辆外侧片的外侧和所述车内侧片的外侧相接合,使这些补充片向所述前后分隔部的车辆前方延伸,
通过接合这些补充片,从而在所述前后分隔部的车辆前方形成延迟腔,
其中,所述车辆外侧接合部和车内侧接合部朝向所述延迟腔敞开而相对所述快速腔阻隔。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分隔部是通过接合所述车辆外侧片上的与所述补充车辆外侧片的重叠部分,和所述车内侧片上的与所述补充车内侧片的重叠部分而形成的。
CN201480007488.9A 2013-02-07 2014-01-30 车辆用侧气囊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Active CN1049685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22763 2013-02-07
JP2013022763 2013-02-07
JP2013-154432 2013-07-25
JP2013154432 2013-07-25
PCT/JP2014/052057 WO2014123055A1 (ja) 2013-02-07 2014-01-30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68537A CN104968537A (zh) 2015-10-07
CN104968537B true CN104968537B (zh) 2017-10-31

Family

ID=51299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7488.9A Active CN104968537B (zh) 2013-02-07 2014-01-30 车辆用侧气囊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505375B2 (zh)
EP (2) EP3156289B1 (zh)
JP (1) JP5992545B2 (zh)
CN (1) CN104968537B (zh)
WO (1) WO20141230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156289B1 (en) * 2013-02-07 2018-03-14 Autoliv Development AB Vehicular side airbag device
US9598043B2 (en) * 2013-08-06 2017-03-21 Autoliv Development Ab Side airbag device for vehicles
JP6236286B2 (ja) * 2013-10-30 2017-11-22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207742B2 (ja) * 2014-07-22 2017-10-04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225877B2 (ja) * 2014-10-22 2017-11-0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513937B2 (ja) * 2014-11-20 2019-05-15 住商エアバッグ・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
JP6304020B2 (ja) * 2014-12-24 2018-04-04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304021B2 (ja) * 2014-12-24 2018-04-04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287818B2 (ja) * 2014-12-26 2018-03-07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551196B2 (ja) * 2015-11-30 2019-07-31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ファー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エアバッグの折り畳み方法
KR101756015B1 (ko) * 2016-04-21 2017-07-1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사이드 에어백
JP6649497B2 (ja) * 2016-09-07 2020-02-19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610493B2 (ja) 2016-10-03 2019-11-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を備えた車両用シート
US11518339B2 (en) * 2016-12-26 2022-12-06 Autoliv Development Ab Side air bag device
US10112570B2 (en) * 2017-01-12 2018-10-3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eat supported airbag
JP6537197B2 (ja) * 2017-03-31 2019-07-03 株式会社Subaru 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
CN110869249B (zh) * 2017-08-02 2022-02-22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EP3517371B1 (en) 2018-01-26 2021-11-03 Autoliv Development AB Side airbag device
US10752198B2 (en) * 2018-07-13 2020-08-2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airbag
JP6973342B2 (ja) * 2018-09-25 2021-11-24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
JP7078742B2 (ja) * 2018-10-03 2022-05-31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車両用シート
US10926735B2 (en) * 2019-04-02 2021-02-2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seat side airbag
US11383670B2 (en) * 2019-09-30 2022-07-12 Toyoda Gosei Co., Ltd. Side airbag apparatus
JP7419751B2 (ja) * 2019-11-05 2024-01-23 Joyson Safety Systems Japan合同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及び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7223342B2 (ja) * 2020-03-25 2023-02-16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
KR102589936B1 (ko) 2020-12-01 2023-10-17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차량용 에어백 쿠션
JP7426349B2 (ja) * 2021-02-02 2024-02-01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US20230211749A1 (en) * 2021-12-30 2023-07-06 Joyson Safety Systems Acquisition Llc Airbag module with pre-fold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85620A (ja) * 1998-12-22 2000-07-04 Nissan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側突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EP1832475A1 (en) * 2004-11-04 2007-09-12 Autoliv Development AB Side air bag device for vehicle
CN101513863A (zh) * 2008-02-22 2009-08-26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侧冲击保护气囊系统
CN101879885A (zh) * 2009-01-19 2010-11-10 Tk控股公司 侧气囊及侧气囊装置
JP2011121431A (ja) * 2009-12-09 2011-06-23 Toyoda Gosei Co Ltd 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2317122A (zh) * 2009-02-12 2012-01-1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侧面安全气囊系统和制造侧面安全气囊的方法
CN102371961A (zh) * 2010-07-28 2012-03-14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气囊装置
CN102700496A (zh) * 2012-05-02 2012-10-03 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多腔一体式侧边安全气囊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08835A (ja) 1998-10-08 2000-04-18 Nippon Plast Co Ltd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103739B2 (ja) 2003-09-10 2008-06-18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US7192050B2 (en) * 2003-07-09 2007-03-20 Toyoda Gosei Co., Ltd. Side airbag
DE102007003863B4 (de) * 2007-01-25 2010-03-11 Autoliv Development Ab Seitengassackanordnung
KR101540075B1 (ko) * 2008-11-21 2015-07-28 아우토리브 디벨롭먼트 아베 측면 에어백 모듈
CN102695634B (zh) * 2009-12-21 2014-11-1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及侧面安全气囊的缝制方法
JP5327158B2 (ja) * 2010-07-28 2013-10-30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803948B2 (ja) * 2013-01-23 2015-11-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064876B2 (ja) * 2013-01-25 2017-01-25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EP3156289B1 (en) * 2013-02-07 2018-03-14 Autoliv Development AB Vehicular side airbag device
JP6032148B2 (ja) * 2013-07-18 2016-11-24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US9598043B2 (en) * 2013-08-06 2017-03-21 Autoliv Development Ab Side airbag device for vehicles
JP6222008B2 (ja) * 2013-12-26 2017-11-01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EP2979934B1 (en) * 2014-07-29 2019-05-01 Toyoda Gosei Co., Ltd. Far-side airbag apparatus
JP6052266B2 (ja) * 2014-10-27 2016-12-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サイドエアバッグ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85620A (ja) * 1998-12-22 2000-07-04 Nissan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側突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EP1832475A1 (en) * 2004-11-04 2007-09-12 Autoliv Development AB Side air bag device for vehicle
CN101513863A (zh) * 2008-02-22 2009-08-26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侧冲击保护气囊系统
CN101879885A (zh) * 2009-01-19 2010-11-10 Tk控股公司 侧气囊及侧气囊装置
CN102317122A (zh) * 2009-02-12 2012-01-1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侧面安全气囊系统和制造侧面安全气囊的方法
JP2011121431A (ja) * 2009-12-09 2011-06-23 Toyoda Gosei Co Ltd 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2371961A (zh) * 2010-07-28 2012-03-14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气囊装置
CN102700496A (zh) * 2012-05-02 2012-10-03 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多腔一体式侧边安全气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123055A1 (ja) 2014-08-14
EP2955066A1 (en) 2015-12-16
JP5992545B2 (ja) 2016-09-14
EP2955066B1 (en) 2018-06-13
US20150367811A1 (en) 2015-12-24
EP3156289B1 (en) 2018-03-14
JPWO2014123055A1 (ja) 2017-02-02
EP3156289A1 (en) 2017-04-19
EP2955066A4 (en) 2016-12-21
CN104968537A (zh) 2015-10-07
US9505375B2 (en) 2016-1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68537B (zh) 车辆用侧气囊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5452067B (zh) 车辆用侧气囊装置
CN102869548B (zh) 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US8226114B2 (en) Side airbag apparatus for a vehicle
CN105026219B (zh) 头部保护气囊装置以及气囊的折叠方法
CN100411918C (zh) 侧帘式安全气囊的展开帮助机构
US7396043B2 (en) Multiple chambered airbag system
US20160001735A1 (en) Tubular airbag
US20040188987A1 (en) Curtain air bag
KR20060130696A (ko) 측면 충돌 억제 모듈
CN105579299B (zh) 包括具有扩散器的气囊的气囊模块
CN101489838A (zh) 具有延伸肩部分的侧帘式气囊
US20100116186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irbag
US7198293B2 (en) Side impact air bag with head protection region
EP1350688A1 (en) Airbag module with partial external hood or tether
CN102414051A (zh) 用于保护车辆乘员的胸部和头部区域的气囊模块
CN104842921B (zh) 装配与封装汽车安全气囊的方法
US20010026062A1 (en) Protecting bag for the heads of automobile occupants
JP5915481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0439157C (zh) 侧部安全气囊总成
US10960845B2 (en) Curved airbag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N107107857A (zh) 侧面碰撞气囊模块
WO2014106071A1 (en) Knee air bag
JP5755893B2 (ja) 自動車の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装置
MXPA01008962A (en) Inflatable cush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