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47437B - 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47437B
CN101847437B CN2010101130343A CN201010113034A CN101847437B CN 101847437 B CN101847437 B CN 101847437B CN 2010101130343 A CN2010101130343 A CN 2010101130343A CN 201010113034 A CN201010113034 A CN 201010113034A CN 101847437 B CN101847437 B CN 1018474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unit
raceway groove
grid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insul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1303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47437A (zh
Inventor
久本大
安井感
石丸哲也
木村绅一郎
冈田大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8474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74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474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74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6/00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ies
    • G11C16/02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ies electrically programmable
    • G11C16/04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ies electrically programmable using variable threshold transistors, e.g. FAMOS
    • G11C16/0408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ies electrically programmable using variable threshold transistors, e.g. FAMOS comprising cells containing floating gate transistors
    • G11C16/0425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ies electrically programmable using variable threshold transistors, e.g. FAMOS comprising cells containing floating gate transistors comprising cells containing a merged floating gate and select transisto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6/00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ies
    • G11C16/02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ies electrically programmable
    • G11C16/06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writing into memory
    • G11C16/10Programming or data input circuits
    • G11C16/12Programming voltage switching circui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6/00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ies
    • G11C16/02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ies electrically programmable
    • G11C16/06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writing into memory
    • G11C16/10Programming or data input circuits
    • G11C16/14Circuits for erasing electrically, e.g. erase voltage switching circui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6/00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ies
    • G11C16/02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ies electrically programmable
    • G11C16/06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writing into memory
    • G11C16/26Sensing or reading circuits; Data output circui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6/00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ies
    • G11C16/02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ies electrically programmable
    • G11C16/06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writing into memory
    • G11C16/34Determination of programming status, e.g. threshold voltage, overprogramming or underprogramming, retention
    • G11C16/3436Arrangements for verifying correct programming or erasure
    • G11C16/3454Arrangements for verifying correct programming or for detecting overprogrammed cell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6/00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ies
    • G11C16/02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ies electrically programmable
    • G11C16/06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writing into memory
    • G11C16/34Determination of programming status, e.g. threshold voltage, overprogramming or underprogramming, retention
    • G11C16/3436Arrangements for verifying correct programming or erasure
    • G11C16/3454Arrangements for verifying correct programming or for detecting overprogrammed cells
    • G11C16/3459Circuits or methods to verify correct programming of nonvolatile memory ce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Non-Volatile Memory (AREA)
  • Semiconductor Memories (AREA)
  • Read Only Memo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操作方法,提供用于使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件稳定动作的动作方式。在分离式栅极结构的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件中,在进行热空穴注入的情况下,使用没有时间变化的交点,进行热空穴注入动作的校验。由此,可以进行擦除状态的验证而不考虑经过时间变化。此外,通过多次在栅极部分上施加脉冲电压或多级阶跃电压来进行写入或写入/擦除。通过对所述第二栅极施加电压,将电子和空穴从所述第二沟道区域注入到所述电荷积蓄膜,从而进行写入;所述写入具有对于所述第二栅极一边改变电压一边进行电压施加的步骤。

Description

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操作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5年5月27日的发明名称为“半导体存储器件”的、申请号为200510074348.6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操作方法,特别涉及具有使非易失性存储器结构有效动作的方式的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装入LSI中的集成半导体存储器中有一种是非易失性存储器。它是即使切断LSI的电源也保留存储信息的元件,由于在各种应用中使用LSI,所以成为非常重要的元件。
关于半导体元件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在非专利文献1中,可查阅到所谓浮栅型存储器和使用绝缘膜的存储器的记载。其中,如记载的那样,已知将绝缘膜叠层,并在其界面和绝缘膜中的捕获等下积累电荷的存储器,与浮栅型相比,不必形成新的导电层,可以形成与CMOSLSI工艺的匹配性良好的存储器。
但是,就至今为止的绝缘膜中积累电荷的来说,寻求同时进行电荷的注入和释放,并且具有足够的电荷保持性,所以难以实现。对此,提出取代释放电荷,而通过注入具有不同符号的电荷来进行存储信息的重写(改写)。关于这种动作,可查阅非专利文献3。在这种结构,分开形成使存储器动作的多晶硅栅极和进行单元的选择的栅极。此外,同样的记载可见于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
这种存储单元结构,基本上以NMOS为基极的两个晶体管如下放置:将存储晶体管以所谓的“纵叠”的配置连结在选择晶体管的旁边。将其作为等效电路示出的图为图1C。再有,图1A和图1B作为一例分别表示与图1C所示电路对应的存储元件的平面图和剖面图。此外,使用该存储器单元并构成阵列的情况下的配置结构例子示于图2。选择晶体管和存储晶体管的栅极分别构成用SGL、MGL表示的字线,选择晶体管的扩散层成为位线(BL),而存储晶体管的扩散层成为源极线(SL)。
在图3、图4中,图示了该存储单元的代表性写入擦除动作操作。存储栅极的栅绝缘膜950用由氧化硅膜夹持氮化硅膜的结构来形成,成为所谓MONOS结构(Metal-Oxide-Nitride-Oxide Semiconductor(Silicon))。选择栅极的栅绝缘膜900是氧化硅膜。扩散层电极200、300分别将选择栅极和存储栅极形成为掩模(mask)。作为该存储单元的基本动作,有(1)写入、(2)擦除、(3)保持、(4)读取四种状态。但是,这四种状态的通称,作为代表性的来使用,对于写入和擦除,也可以形成相反的叫法。此外,动作操作也使用代表性的操作(operation)来说明,有各种不同的操作法。这里,为了说明而论述了以NMOS类型形成的存储单元,但即使是PMOS类型,原理上也可以同样地形成。
(1)对写入时示意地示于图3。对存储栅极侧扩散层200提供正电位,对选择栅极侧扩散层300提供与衬底100相同的地电位。通过对存储栅极550施加高于衬底100的栅极过驱动电压,使存储栅极之下的沟道为导通状态。这里,通过使选择栅极的电位达到比阈值高0.1至0.2V的值而成为导通状态。此时,在两个栅极的边界附近产生最强的电场,所以产生很多的热电子,并被注入到存储栅极侧。将轰击离子化造成的载流子的产生状况作为800来图示。电子用空白的圆标记表示,空穴用带有阴影线的圆表示。这种现象作为源侧注入(Source side injection:SSI)而被人所知,关于这种现象,可查阅非专利文献4中A.T.Wu等人的记述。这里的记述,采用了浮栅型的存储单元,但在绝缘膜型中注入机构也是同样的。作为这种方式下的热电子注入的特长,电场集中在选择栅极和存储栅极边界附近,所以在存储栅极的选择栅极侧端部集中地进行注入。此外,在浮栅型中,电荷保持层由电极构成,而在绝缘膜型中,被存储在绝缘膜中,所以热电子被保持在非常窄的区域中。
(2)对擦除时示意地示于图4。对存储栅极550提供负电位,对存储栅极侧扩散层200提供正电位,从而在扩散层端部的存储栅极和扩散层重叠的区域,产生强反转,引起带间隧道现象,并可以生成空穴。将其用810图示。有关这种带间隧道现象,例如可查阅非专利文献5中T.Y.Chan等人的论述。在该存储单元,产生的空穴向沟道方向加速,通过存储栅极的偏压而产生拉引、且被注入到MONOS膜中,从而进行擦除动作。此外,产生的空穴所产生的电子-空穴对的状况用820示出。这些载流子也被注入到MONOS膜中。即,可通过被注入的空穴的电荷来降低因电子的电荷而上升的存储栅极的阈值。
(3)保持时,电荷作为被注入到绝缘膜MONOS中的载流子的电荷来保持。绝缘膜中的载流子移动非常慢,所以即使电极上不施加电压,也可以良好地保持。
(4)读取时,对选择栅极侧扩散层200提供正电位,对选择栅极500提供正电位,从而选择栅极之下的沟道处于导通状态。这里,根据写入、擦除状态来提供能够对所提供的存储栅极的阈值差进行判定的合适的存储栅极电位(即,写入状态的阈值和擦除状态的阈值的中间电位),从而可以将保持的电荷信息作为电流来读取。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005969383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US6477084号说明书
[非专利文献1]S.Sze著、‘Physic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2nd edition’、Wiley-Interscience pub.、p.496~506
[非专利文献2]S.Sze著、‘Physic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2nd edition’、Wiley-Interscience pub.、p.447
[非专利文献3]‘1997 Symposium on VLSI Technology’、1997年、p.63~64
[非专利文献4]‘1986 IEEE,International Electron DeviceMeeting,Technical Digest’、1986年、p.584~587
[非专利文献5]‘1987 IEEE,International Electron DeviceMeeting,Technical Digest’、p.718~721
[非专利文献6]‘2001 IEEE,International Electron DeviceMeeting,Technical Digest’、p.719~722
采用这种动作操作的存储单元的特征是,使用两极性的载流子的电荷,所以可以极大地改变存储晶体管的设定阈值。图5是横轴表示存储栅极电压、纵轴表示单元读取电流的图。测定时,采用上述读取状态。与初始状态的I-V特性相比,通过注入电子而提高阈值的情况是写入状态为‘H’。而通过空穴注入而降低阈值的情况是擦除状态‘L’。例如,在用电子的注入、释放来改变阈值时,不能利用初始状态在负侧改变阈值。因此,需要在写入和初始状态之间进行动作。相反,通过使用两极性,可以实现大的阈值变化。由此,具有在擦除状态下,可以获得大的读取单元电流的特征。此外,这种宽的动作区域即使极性多值动作也是有效的。
另一方面,在使用空穴注入的单元,因空穴的脱离现象而改变阈值的问题是已知的。关于这种现象,可以查阅非专利文献6中W.J.Tsai等人的论述。通过减少空穴的正电荷,在空穴注入后,阈值随着时间而向高的方向移动。有关存储单元的信息保持能力,取决于这种阈值的变动,所以这种空穴脱离造成的变化是大问题,因空穴注入而成为阻碍存储器形成的一个原因。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能够进行稳定的动作的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操作方法。
图6示出这种现象造成的读取电流的变化。横轴是存储栅极的栅极电压,纵轴是读取单元电流。该图绘制了刚擦除之后和经过一定时间后的I-V特性。如箭头850所示,可知阈值因空穴脱离而上升,波形向右方向移动。另一方面,在存储栅极电压大的区域,可看出波形相反地向左方向移动(箭头860)。这是因为界面特性随着空穴脱离而恢复。这样,两种现象同时产生,所以电流波形呈现以交点为界向反方向移动。严格来说,该交点不是在一点上相交的交点,经过时间依赖性小,实际上,可以看成在一点上相交。即,即使产生空穴脱离,也可以看成存在不动的点。
将这种状况汇总在图7中。在图6,设交点的电流值为IA,而夹着交点的电流值为IB和IC。此时,对各个电流值定义阈值,作为Vth-A、Vth-B、Vth-C,在图7中示出其时间变化。横轴是擦除后(空穴注入后)的经过时间。对应于箭头850和箭头860,分别是Vth-C上升,或Vth-C减少。相反,就Vth-A而言,没有时间变动,为一定的值。
因此,通过利用该交点,可以获得稳定的存储保持特性。
在具有选择栅极和将电荷保持在绝缘膜中的存储栅极、且采用空穴注入的非易失性半导体器件中,可以获得没有时间变动的读取电流值,所以可以进行稳定的存储动作。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准备半导体存储器件,该半导体存储器件具有:第1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具有在半导体衬底上间隔着绝缘膜叠层栅电极的第1栅极;第2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具有包含了在与所述第1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相邻的所述半导体衬底的区域上形成的电荷积蓄膜的第2栅极;第1沟道,形成在所述第1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下方的所述半导体衬底内;第2沟道,在所述第2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的下方的所述半导体衬底内,以与所述第1沟道电连接的方式相邻形成;以及第1扩散层电极和第2扩散层电极,在所述第1沟道的一端侧和所述第2沟道的另一端侧分别形成,以便插入被形成了所述第1沟道和所述第2沟道的所述半导体衬底的区域;该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操作方法通过对所述第二栅极施加电压,将电子和空穴从所述第二沟道区域注入到所述电荷积蓄膜,从而进行写入;所述写入具有对于所述第二栅极一边改变电压一边进行电压施加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准备半导体存储器件,该半导体存储器件具有:第1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具有在半导体衬底上间隔着绝缘膜叠层栅电极的第1栅极;第2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具有包含了在与所述第1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相邻的所述半导体衬底的区域上形成的电荷积蓄膜的第2栅极;第1沟道,形成在所述第1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下方的所述半导体衬底内;第2沟道,在所述第2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的下方的所述半导体衬底内,以与所述第1沟道电连接的方式相邻形成;以及第1杂质扩散层和第2杂质扩散层,在所述第1沟道的一端侧和所述第2沟道的另一端侧分别形成,以便插入被形成了所述第1沟道和所述第2沟道的所述半导体衬底的区域;所述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操作方法具有通过将电子注入到所述电荷积蓄膜而进行写入、通过将空穴注入到被注入了所述电子的电荷积蓄膜而进行擦除的擦除/写入动作,在将空穴注入到所述第2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的状态下的所述电流和所述第2栅极的电流电压特性上,在读取电流值为I1,不进行写入/擦除的电荷注入动作而经过一定时间后的读取电流值为I2时,表示I1>I2的关系的存储栅极电压为V1,在注入了所述空穴的状态下,在读取电流值为I3,不进行写入擦除的电荷注入动作而经过一定时间后的读取电流值为I4时,表示成为I3<I4的关系的存储栅极电压为V2的情况下,所述电荷积蓄膜的存储擦除动作在满足V1<Vv<V2的关系的存储栅极电压Vv状态下进行。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操作方法,该半导体存储器件具有多个形成于半导体衬底上的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阵列,该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操作方法的特征在于,至少在通过空穴注入而形成在一个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阵列中使用的存储单元的低阈值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阵列的写入阈值设定得比其他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阵列的存储单元高。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准备半导体存储器件,该半导体存储器件具有:第1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具有在半导体衬底上间隔着绝缘膜叠层栅电极的第1栅极;第2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具有包含了在与所述第1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相邻的所述半导体衬底的区域上形成的电荷积蓄膜的第2栅极;第1沟道,形成在所述第1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下方的所述半导体衬底内;第2沟道,在所述第2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的下方的所述半导体衬底内,以与所述第1沟道电连接的方式相邻形成;以及第1扩散层电极和第2扩散层电极,在所述第1沟道的一端侧和所述第2沟道的另一端侧分别形成,以便插入被形成了所述第1沟道和所述第2沟道的所述半导体衬底的区域;该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操作方法通过在所述第2栅极上施加电压,并从所述第2沟道区域向所述电荷积蓄膜注入电子和空穴而进行写入,所述写入在所述第2栅极上进行多次脉冲施加,所述脉冲电压各自根据预先准备的参照表来决定。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准备半导体存储器件,该半导体存储器件具有:第1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具有在半导体衬底上间隔着绝缘膜叠层栅电极的第1栅极;第2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具有包含了在与所述第1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相邻的所述半导体衬底的区域上形成的电荷积蓄膜的第2栅极;第1沟道,形成在所述第1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下方的所述半导体衬底内;第2沟道,在所述第2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的下方的所述半导体衬底内,以与所述第1沟道电连接的方式相邻形成;以及第1扩散层电极和第2扩散层电极,在所述第1沟道的一端侧和所述第2沟道的另一端侧分别形成,以便插入被形成了所述第1沟道和所述第2沟道的所述半导体衬底的区域;该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操作方法通过在所述第2栅极上施加电压,并从所述第2沟道区域向所述电荷积蓄膜注入电子和空穴而进行写入,所述写入在所述第2栅极上进行多级阶跃的电压施加,所述多级阶跃电压各自根据预先准备的参照表来决定。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准备半导体存储器件,该半导体存储器件具有:第1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具有在半导体衬底上间隔着绝缘膜叠层栅电极的第1栅极;第2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具有包含了在与所述第1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相邻的所述半导体衬底的区域上形成的电荷积蓄膜的第2栅极;第1沟道,形成在所述第1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下方的所述半导体衬底内;第2沟道,在所述第2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的下方的所述半导体衬底内,以与所述第1沟道电连接的方式相邻形成;以及第1扩散层电极和第2扩散层电极,在所述第1沟道的一端侧和所述第2沟道的另一端侧分别形成,以便插入被形成了所述第1沟道和所述第2沟道的所述半导体衬底的区域;该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操作方法通过在所述第2栅极上施加电压,并从所述第2沟道区域向所述电荷积蓄膜注入电子和空穴而进行写入和擦除,所述写入和擦除在所述第2栅极上进行多次的脉冲施加,所述脉冲电压各自根据预先准备的参照表来决定。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准备半导体存储器件,该半导体存储器件具有:第1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具有在半导体衬底上间隔着绝缘膜叠层栅电极的第1栅极;第2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具有包含了在与所述第1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相邻的所述半导体衬底的区域上形成的电荷积蓄膜的第2栅极;第1沟道,形成在所述第1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下方的所述半导体衬底内;第2沟道,在所述第2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的下方的所述半导体衬底内,以与所述第1沟道电连接的方式相邻形成;以及第1扩散层电极和第2扩散层电极,在所述第1沟道的一端侧和所述第2沟道的另一端侧分别形成,以便插入被形成了所述第1沟道和所述第2沟道的所述半导体衬底的区域;该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操作方法通过在所述第2栅极上施加电压,并从所述第2沟道区域向所述电荷积蓄膜注入电子和空穴而进行写入和擦除,所述写入和擦除在所述第2栅极上进行多级阶跃的电压施加,所述多级阶跃电压各自根据预先准备的参照表来决定。
附图说明
图1A是分离式(split gate)存储单元的平面图。
图1B是图1A中说明的分离式存储单元的代表性的等效电路图。
图1C是图1A所示的分离式存储单元的剖面图。
图2是使用了分离式存储单元的存储阵列的等效电路图。
图3是用于说明存储单元结构和写入动作的示意性的元件剖面结构图。
图4是用于说明存储单元结构和擦除动作的示意性的元件剖面结构图。
图5是表示用于说明写入和擦除状态的存储晶体管动作特性的图。
图6是表示擦除状态的IV特性的经过时间变化的存储晶体管动作特性的图。
图7是表示擦除状态的阈值的时间变化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擦除动作的擦除动作顺序的图。
图9是表示写入状态的IV特性的经过时间变化的存储晶体管动作特性的图。
图10是界面能级的写入阈值及效果的说明图。
图11是界面能级的写入阈值及效果的说明图。
图12是芯片结构图。
图13是存储单元端子名。
图14是写入脉冲设定参照表。
图15是用于说明写入动作的示意性的元件剖面结构图。
图16是用于说明写入动作的示意性的元件剖面结构图。
图17是写入脉冲设定参照表。
图18是写入脉冲设定参照表。
图19是写入脉冲和校验顺序说明图。
图20是存储单元阵列等效电路图。
图21是写入脉冲设定参照表。
图22是写入脉冲设定参照表。
图23是写入脉冲设定参照表。
图24是擦除脉冲设定参照表。
图25是擦除脉冲设定参照表。
图26是擦除脉冲设定参照表。
图27是擦除脉冲设定参照表。
图28是存储阵列结构图。
图29是擦除脉冲设定参照表。
图30是擦除脉冲设定参照表。
图31是擦除脉冲设定参照表。
图32是擦除脉冲设定参照表。
图33是擦除脉冲设定参照表。
图34是擦除脉冲设定参照表。
图35是擦除脉冲设定参照表。
图36是擦除脉冲设定参照表。
图37是用于产生与写入脉冲设定表对应的施加脉冲的电路结构图。
图38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写入时的施加脉冲的时序图。
图39是表示另一实施例的写入时的施加脉冲的时序图。
图40是表示另一实施例的写入时的施加脉冲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代表性的擦除动作。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擦除动作顺序的流程图。
在构成了基于半导体的阵列的集成非易失性存储器中,为了稳定地进行写入、擦除动作,广泛采用所谓的‘校验(verification)动作’。这是因为在写入和擦除时,施加写入擦除动作后,确认阈值的电平,并为了达到设定电位,重复进行写入擦除动作。在进行空穴注入的单元中,为了产生充分的擦除状态,在施加了擦除脉冲后,广泛采用对擦除状态的确认的校验动作。
再有,在图8中,VMG表示存储栅极电压,VA表示图6的交点上的栅极电压,Icell表示流过存储单元的读取电流(单元电流),IA表示VA时的单元电流,N表示擦除脉冲的施加次数。
以往,阈值因空穴脱离而产生时间变动,例如,使用Ic(Vth-C)进行校验时,因脱离造成的时间变化,所以电流会减少,不能确保必要的读取电流。此外,在擦除脉冲施加后,因直至进行校验动作的经过时间,引起电流变动,所以不能进行擦除状态的适当评价。
因此,如图6所示,在不受时间变化的交点、即存储栅极电压VA,通过进行与电流IA的比较,进行校验。由于该电流点未受到注入后的时间变动影响,所以可以容易地判定擦除状态。
如果将读取电流作为该交点的电流值,则在擦除后,即使经过长时间,也可以获得稳定的读取电流。此外,作为单元的读取电流,可以将该校验电压作为基础来设定。例如,作为读取电流,在需要比IA大的电流IB的情况下,估计初始状态下的Vth-B和Vth-A的差VBST,设定读取时的存储栅极电压VA就可以。在比VA高的区域,电流产生增加的变化,所以通过进行这种读取电流设定,可以确保读取电流。相反,即使在不需要那种程度的电流的情况下,通过以存储栅极电压VA来实施校验,也可以评价擦除状态,所以可以预测其后的电流变化。即,由于经过Vth-A的经过时间变化,所以如果判定为一定的IA,则可以估计并换算其效果。
此外,可以外差校验点。即,在比交点低的电压VF上设定校验点时,根据VF时的电流和互感,可以预测交点的电流值。据此,可以在VF点进行校验。
[实施例2]
下面,说明采用本发明方式情况下的写入擦除动作中的校验条件的设定方法。在擦除状态,如上所述,在通过交点进行校验的情况下,该交点和写入状态下的校验点之间可以作为该存储单元的实际的动作窗口。
另一方面,已知在写入状态,在将热空穴注入到绝缘膜的情况下,在绝缘膜-氧化膜界面上生成界面能级。在有界面能级时,表面电位因栅极的电场效应而变化,从而电子在界面能级被捕获,因这种电子携带的电荷,以电流定义的阈值极大地变化。因此,就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动作来说,阈值的变动增加,可以看作为重要的课题。这种效应,主要因电子的捕获而产生,所以在写入侧成为大问题。用图9来说明这种现象。在图9,横轴表示存储栅极的栅极电位,纵轴采用对数来表示单元的读取电流。表示在刚写入之后,经过一定时间后的IV特性。在写入之后,因擦除时的空穴注入而产生的界面能级,使读取电流的斜率变小。但是,通过经过时间后,界面能级恢复,并可成为读取电流的斜率变小,波形形成的情况。已知这种恢复现象在高温状态下更强烈地显现,特别是在100℃以上时更显著。通常的半导体芯片的使用动作温度在-40℃至100℃左右,所以可以说难以避免这种现象。
这种斜率的变化,就将电荷作为晶体管特性的差来读取的存储单元来说,最终作为阈值的变化来显现。即,在图9,在以ID为校验电流值的情况下,在写入之后,相对于校验电平为VD,在经过时间后,可以看作会变化为VE的问题。
以下说明这种变化量。关于该阈值的变化量,可查阅非专利文献2中的记述。即,产生的界面能级的量和存储栅极电压的斜率的关系是明确的。因此,根据这种关系,求出界面能级的量和校验电平的变化量(阈值电压的变化量)的关系的结果为图10、图11。
在图10、图11,以存储栅极的栅极绝缘膜厚作为参数。在该存储单元结构中,存储栅极的栅极绝缘膜950采用氧化硅膜和氮化硅膜的叠层结构。这里,使用被换算为氧化膜的有效膜厚Tox来表示。通过使存储栅极的膜厚薄,可以抑制界面能级效应。但是,该膜厚薄时,对电荷保持特性等其他器件特性产生影响的事实是已知的。而该膜厚厚时,写入擦除特性恶化的事实是已知的,所以考虑使用相当亚微米(1微米以下)代的选择晶体管和存储晶体管的情况时,实际上可使用的有效膜厚被认为是Tox<25nm。此外,存储中的‘L’状态和‘H’状态的电流比的设定方法,被认为强烈地依赖于阵列和周边的读取放大器特性。但是,一般地,作为阵列结构,考虑到同一行中单元带有256比特左右的数,作为这种比,可以将确保三位数看作标准。此时,界面能级造成的效应下引起2V的阈值变动。这里,根据空穴形成的界面能级为1012cm-2级的报告,作为求阈值变动的必要条件的上限,假设为1013cm-2。图11是求出该界面能级和阈值变动的关系的图。在假设为1013cm-2的情况下,估计需要2V的变化。其中,在进行写入侧的校验时,除了该界面能级产生的效应以外,通过将必要的设定校验电平高2V来设定,从而即使经过长时间,也可以获得稳定的读取电流。在这里的试算中,为了说明基本的动作而假设为室温,但可以基于使用设定来考虑温度特性。
这里,通过考虑实用的单元电流,论述了作为阈值的变化的设定方法。另一方面,如图9所示,界面能级的恢复可作为IV斜率形成的情况来观察。界面能级的情况下,在带隙的电子导带侧空穴捕获成为中心,在价电子带电子捕获起作用,所以可以看成将表面势能作为中间间隙的栅极电压为轴而引起这种恢复现象。在图9,可以在x轴上观察到该交点显现的状况。这种情况下,该点可以看作写入状态下的不动点,所以将该点用于校验时可以有效地使用。但是,实际上,该交点的电流值如图9所示是极小的值,所以没有实用性。但是,这里显现不动点的IV波形相对于对数轴,呈现大致直线的、所谓的子阈值特性,所以即使不是直接使用,也可以通过外插来使用。
以下说明设定例时,在图6所示的擦除状态下,在存储栅极电压为2V、单元电流为100μA/μm的单元中,在初始状态中,在与该单元电流值对应的存储栅极电压为4V的情况下,将写入侧的存储栅极电压设定为6V时,考虑上述说明的界面顺序的效应,还可以提高2V而设定为8V。但是,通过换算斜率造成的效果,可以降低写入侧校验电压,并且以低的电流值进行。
在实施这种高的写入时,通过使用多个写入脉冲,可以获得良好的存储动作。如上所述,SSI写入的电子具有在窄区域中被局部注入的特征。电子的局部注入所形成的势垒因沟道方向的电场的渗透而被下拉,产生被称为击穿的漏泄电流的事实是已知的。因此,就实现高的阈值来说,需要注入非常多的电子。而且在擦除中,为了擦除这种电子,需要注入非常多的空穴,引起膜的恶化和擦除不足等的问题。为了避免它,将沟道热电子(CHE)方式的电子写入法和SSI方式组合是有效的。所谓CHE,是通过沟道和扩散层端的电场来加速电子,从而生成热电子,并注入到电荷保持部的方式。因此,在比SSI靠近扩散层的宽区域进行注入。当然,CHE和SSI是用于说明电子注入机理的模型,没有严格地区别。这里,为了说明不同的两种脉冲而使用它们,在进行CHE的脉冲中也包含SSI的注入,而进行SSI的脉冲也包含CHE的注入。
CHE的注入与SSI相比,通过将存储栅极的电压设定得小来实现。因此,为了实现高的写入,首先,将存储栅极电压设定得低,并在进行了CHE的注入后,进行提高存储栅极电压的写入。这种情况下,在通过CHE电子被宽式注入的状态下,通过SSI进行局部的注入,所以具有以少的电子注入来有效地进行高写入的效果。因此,可以缩短SSI注入时间,并可以降低扩散层上施加的电压。例如,首先进行存储栅极电压为8V的写入后,就可以以11V存储栅极电压进行写入。此外,与此同时,可将扩散层电压从6.5V改变为5.5V。
进一步详细地表示多级写入产生的效果。在多级写入中,在提高比较弱的存储栅极电压的情况下,由于存在已注入电子,所以其后的电子注入分布变化。对CHE注入提高存储栅极电压,将存储栅极侧扩散层电压设定得低的状态时产生的情况进行论述。多级写入的第2次以后,由于存在至此的注入电子,所以可以看作同样的机构引起的电子。以下,为了明确说明,根据图1C,将各端子的偏压名称示于图13,并使用图14所示的代表性动作偏压条件来论述。这些图是用于提供图像的图,没有指定数值。在step1通过将存储栅极电压设定为6V的写入脉冲,进行电子注入(图15)。在图15中通过氧化硅膜954、氮化硅膜955、氧化硅膜956的叠层结构来表示电荷积蓄层。在step1,如850所示,首先在选择晶体管侧进行电子注入。在step2,即使提高存储栅极电压,有效的存储栅极电压也因850中积蓄的电子电荷而下降。因此,如图16中箭头830所示,对距扩散层电极200更近的区域851进行电子注入。当然,在该期间完全不阻碍对850的电子注入,所以850的电子密度和对膜厚方向的分布以扩宽来变化。这可以认为在后级的写入时,CHE的注入机构更强烈地起作用。因此,通过进行多级的阶跃(step)注入,即使提高最终的存储栅极电压,也可以进行采用了CHE的电子注入。由于被注入的电子可以在存储栅极区域形成宽分布的形状,所以可通过扩宽的分布而有效地提高阈值。相反,在阈值相同的情况下,在扩宽的分布中,由于可以降低每个注入部位注入的电子的单位电荷密度,所以可以使写入后的电子保持特性良好。
图17还表示采用了多级阶跃的注入例子。可以将上述校验动作组合使用。即,通过在必要的阶跃中进行校验,可不施加不需要的高的存储栅极电压,直至必要的阈值状态才进行电子注入。例如,如果在阶跃3可直至足够的高度来进行写入,则不必进行阶跃4,所以存储栅极可以在9V之前进行写入处理。该写入方式,准备图17所示的脉冲设定的参照表,对每个阶跃进行依据参照表的写入动作。在阶跃1的电子注入时,由于电子造成的压降小,所以可以设定为短时间的脉冲宽度。其状况示于图18。
这些参照表,可作为非易失性存储阵列的控制程序来形成。此外,在存储阵列的电路中,可以通过元件作为电路结构来装入。例如,如图37所示,设置施加脉冲的阶跃数的计数器,通过具有不同电位的电源线(Vd1、Vd2、Vd3、Vd4)的选择器来驱动存储栅极(MGL)的驱动器,可以通过阶跃来施加不同的电压。
在用十分弱的电子注入来进行阶跃1的情况下,在进行了阶跃1后,即使进行校验,显然也没有达到校验基准。因此,通过进行阶跃1之后的校验,可以缩短写入时间。这里,使用阶跃1进行了说明,但在使用多级阶跃的情况下,在阶跃2以后也省去不需要的校验,进行重复写入后,进行校验,在缩短写入时间方面是有效的。在最初的两级不进行校验,在其后的脉冲施加时进行校验的情况下的写入顺序汇总在图19中。
在图38,用时序图表示写入时的施加脉冲的组合。这里,着眼于一个单元来进行说明。这里,在施加了写入脉冲P1、P2、P3后,进行校验动作(V1),根据需要来施加写入脉冲P4。这里,以分割的脉冲来提供P1、P2、P3,但如图39所示,也可以汇总为一个脉冲来进行。在该图中,除了定时以外,还表示与各个P1、P2、P3对应施加的不同的存储栅极偏压的状况。Vd1与校验点对应。如图40所示,即使在相同的脉冲中,通过临时改变电压,也可以产生同样的效果。
电荷保持膜因重复进行重写而恶化,需要进行更强的写入。因此,通过在重写次数少中,在早的阶跃中进行最初的校验,在重写次数增加的情况下,在更迟的阶跃中进行最初的校验,可以缩短写入时间。这里,对于写入进行了说明,而在进行多级擦除的情况下也是有效的。
此外,在至此的表中,例示了提供所有端子电压的情况。
但是,在取得图20所示的阵列动作、结构的情况下,参照表不是基于电压的参数,而作为参数可以用电流值来构成。通过对图20的两个存储单元(Bit0和Bit1)的写入进行说明。此时,各个漏极侧扩散层电位(Vd)由BL0、BL1提供。BL0和BL1在上下被MP0、MP1和MN0、MP1夹置,其栅极电位通过连接了恒流源CCS1、CCS2的电路来提供。CCS1和CCS2用于流过电流I1、I2,所以设定为对MP0、MP1的栅极提供流过电流I1的电位。同样,在MN0、MN1中设定为流过电流I2的栅极电位。此时在写入‘H’的单元中通过使BS0和BS1导通进行选择。此时从上侧流入电流I1,从下侧流出I2,所以可以获得在存储单元中流过电流Ip的状态。即,可以将Vd作为Ip=I1-I2关系的电位。例如,在单元电流Ip为1μA时,图14中选择晶体管的栅极过驱动(Vcg-Vd)为0.5V,与此对应,图21中Vd提供约1V左右的电位。这里,为了容易理解说明,省略有关衬底效应。在这样的阵列结构中,由于能够通过单元电流来规定,所以具有选择晶体管的栅极电位的设定自由度增加的特征。即,在图21中,即使在以1.5V设定的存储单元中,也可以如图22所示设定为1V。此时,即使Vs是相同的值(5V),也可以减小Vd,所以可以增大Vs-Vd。由此,可以提高写入效率。
此外,如图23所示,对于存储栅极电位低的设定,通过将扩散层电极电位Vs设定得高,可以更宽地注入电子。
即使在擦除中,使用这种脉冲参照表的方式也有效。在擦除动作中,在被写入为‘H’状态的单元中,因积蓄了电子的电荷而产生高的电场。即,擦除脉冲对存储栅极施加负偏压,对存储栅极侧扩散层电极电位施加正偏压。此时,因具有电子的电荷,实际的存储栅极的负偏压强,存储栅极-扩散层电极间的电位差大。因此,产生大量的空穴,流过大的擦除电流。因此,如图24所示,在阶跃1降低并削弱Vs是有效的。此外,如图25所示,通过设定脉冲宽度,可以对擦除电流进行操作。
此外,通过施加擦除脉冲来进行空穴注入时,利用被积蓄的空穴的电荷来抑制空穴产生是已知的。因此,为了进行充分的擦除,台阶式地增强电场是有效的。另一方面,空穴注入在绝缘膜中产生应力,引起膜恶化的事实是已知的。因此,需要避免过度的空穴注入。因此,如图26所示的参照表,进行校验,同时使电场台阶式地上升,进行充分的擦除时,通过停止其以上的擦除,可以避免无需要的空穴注入。此外,如图27所示,通过存储栅极的偏压设定,可以进行高效率的擦除。
如图28所示,通过将存储阵列960分成块970来进行擦除动作,可以减小擦除电流。图28表示将阵列分成A0至A7的八块的例子。与其对应的参照表示于图29。在图29,添加了选择块的项目。从step1至24,进行每块的选择,在step25进行所有块的选择。这是因为在擦除初始积蓄的电子产生强电场,并流过大的擦除电流。通过将这种初始擦除以每块进行,可以降低电流。此外,通过以每块进行擦除,在擦除时也产生非选择单元。因而需要考虑干扰。因此,如step25所示,选择所有块的擦除顺序是有效的。为了进行一次擦除,即使选择所有块,也可以抑制到小的电流。在这种方式的擦除中选择的块的顺序如图30所示,依次选择所有块,同时可以施加多级的脉冲。
图31是表示在选择晶体管中流过电流的同时进行擦除情况下的参照表的图。通过施加沟道电流引起的热载流子分量,可以使擦除效率高。此外,在采用这种方式的情况下,产生过剩的热载流子,存在元件的耐压击穿带来的问题。因此,使用图20所示的电流控制是有效的。这种情况下的参照表为图32。例如,作为Vd,只要沟道电流Ip以1μA流过即可。
在这种空穴注入方式中,即使减小扩散层电压(Vs),也具有能够注入空穴的特征。因此,进行图33所示的参照表那样的多级擦除,在降低漏泄电流方面是有效的。即,由于在step1中积蓄了电子,所以在扩散层-存储栅极间产生强电场,产生大的漏泄电流。因此,step1时,降低扩散层电压,在降低漏泄电流方面是有效的。也可以在缓和了通过step1积蓄的电子后,进行擦除。
此外,如果将该step1的擦除动作与写入动作进行比较,则可知存储栅极的设定电位正好正负相反。因此,在step1,通过获得CHE效果强的写入的设定,通过重叠重写,可以降低在扩散层端积蓄的空穴。此时的多级阶跃的参照表示于图34。这样,除了参照表以外,还可以实施与写入、或擦除动作同时进行的处理。图35所示的参照表中,是在进行了多级擦除后,通过对存储栅极施加正电位,表示除去过剩空穴的顺序的参照表。如图36的参照表所示,在进行了每块的擦除后,对所有块,可以获得将存储栅极进行正偏压的顺序。
[实施例3]
下面,说明将存储模块集成多个的情况。
图12表示其结构图。在芯片上,混装高速动作所需的存储阵列、以及例如用于降低消耗电力而低速动作所需的阵列。此时,在高速动作所需的存储阵列中,可以采用如上所述的热空穴注入方式。这种情况下,即使相同的存储单元,也可以根据需要而改变动作方式。图12所示的结构中,仅在高速存储阵列中应用了实施例1和2中所述的校验动作。

Claims (24)

1.一种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半导体存储器件具有:
第1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具有在半导体衬底上间隔着绝缘膜叠层栅电极的第1栅极;
第2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具有包含了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以下区域上形成的电荷积蓄膜的第2栅极,所述半导体衬底的该区域与所述第1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相邻;
第1沟道,形成在所述第1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下方的所述半导体衬底内;
第2沟道,在所述第2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的下方的所述半导体衬底内,以与所述第1沟道电连接的方式相邻形成;以及
第1扩散层电极和第2扩散层电极,在所述第1沟道的一端侧和所述第2沟道的另一端侧分别形成,以便插入被形成了所述第1沟道和所述第2沟道的所述半导体衬底的区域;
该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操作方法中通过对所述第2栅极施加电压,将电子和空穴从所述第2沟道区域注入到所述电荷积蓄膜,从而进行写入;
所述写入具有对于所述第2栅极施加变化的电压的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对于所述第2栅极施加变化的电压的步骤中,首先设定对所述第2栅极施加的电压,然后提高对所述第2栅极施加的所述电压,来进行所述写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执行所述写入时,包括第一期间和所述第一期间之后的第二期间;
在所述第二期间向所述第2栅极提供校验电压,在所述第一期间不向所述第2栅极提供校验电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荷积蓄膜包括氮化硅膜。
5.一种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半导体存储器件具有:
第1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具有在半导体衬底上间隔着绝缘膜叠层栅电极的第1栅极;
第2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具有包含了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以下区域上形成的电荷积蓄膜的第2栅极,所述半导体衬底的该区域与所述第1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相邻;
第1沟道,形成在所述第1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下方的所述半导体衬底内;
第2沟道,在所述第2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的下方的所述半导体衬底内,以与所述第1沟道电连接的方式相邻形成;以及
第1杂质扩散层和第2杂质扩散层,在所述第1沟道的一端侧和所述第2沟道的另一端侧分别形成,以便插入被形成了所述第1沟道和所述第2沟道的所述半导体衬底的区域;
所述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操作方法中通过将电子注入到所述电荷积蓄膜而进行写入、通过将空穴注入到被注入了所述电子的电荷积蓄膜而进行擦除的擦除/写入动作,
在将空穴注入到所述第2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的状态下的所述电流和所述第2栅极的电流电压特性上,在读取电流值为I1,不进行写入/擦除的电荷注入动作而经过一定时间后的读取电流值为I2时,表示I1>I2的关系的存储栅极电压为V1,
在注入了所述空穴的状态下,在读取电流值为I3,不进行写入擦除的电荷注入动作而经过一定时间后的读取电流值为I4时,表示成为I3<I4的关系的存储栅极电压为V2的情况下,
所述电荷积蓄膜的存储擦除动作在满足V1<Vv<V2的关系的存储栅极电压Vv状态下进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存储栅极电压Vv下进行擦除电流的校验动作。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荷积蓄膜中未被注入电荷的状态下的存储栅极电压为Vi时的读取电流为Ii,所述电荷积蓄膜中电子注入后的读取电流为I5,并满足Ii>I5时,将存储栅极电压Vi+2V设定为写入状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存储栅极电压Vi+2V下进行写入的校验。
9.一种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操作方法,该半导体存储器件具有多个形成于半导体衬底上的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阵列,该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操作方法的特征在于,
至少在通过空穴注入而形成在一个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阵列中使用的存储单元的低阈值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阵列的写入阈值设定得比其他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阵列的存储单元高。
10.一种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半导体存储器件具有:
第1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具有在半导体衬底上间隔着绝缘膜叠层栅电极的第1栅极;
第2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具有包含了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以下区域上形成的电荷积蓄膜的第2栅极,所述半导体衬底的该区域与所述第1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相邻;
第1沟道,形成在所述第1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下方的所述半导体衬底内;
第2沟道,在所述第2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的下方的所述半导体衬底内,以与所述第1沟道电连接的方式相邻形成;以及
第1扩散层电极和第2扩散层电极,在所述第1沟道的一端侧和所述第2沟道的另一端侧分别形成,以便插入被形成了所述第1沟道和所述第2沟道的所述半导体衬底的区域;
该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操作方法中通过在所述第2栅极上施加电压,并从所述第2沟道区域向所述电荷积蓄膜注入电子和空穴而进行写入,
所述写入在所述第2栅极上进行多次脉冲施加,所述脉冲施加的电压各自根据预先准备的写入脉冲设定参照表来决定。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照表通过电路元件结构来存储。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次脉冲施加中,在预定的脉冲施加后,进行所述预定的脉冲的下次脉冲施加之前,进行权利要求8所述的校验。
13.一种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半导体存储器件具有:
第1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具有在半导体衬底上间隔着绝缘膜叠层栅电极的第1栅极;
第2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具有包含了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以下区域上形成的电荷积蓄膜的第2栅极,所述半导体衬底的该区域与所述第1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相邻;
第1沟道,形成在所述第1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下方的所述半导体衬底内;
第2沟道,在所述第2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的下方的所述半导体衬底内,以与所述第1沟道电连接的方式相邻形成;以及
第1扩散层电极和第2扩散层电极,在所述第1沟道的一端侧和所述第2沟道的另一端侧分别形成,以便插入被形成了所述第1沟道和所述第2沟道的所述半导体衬底的区域;
该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操作方法中通过在所述第2栅极上施加电压,并从所述第2沟道区域向所述电荷积蓄膜注入电子和空穴而进行写入,
所述写入在所述第2栅极上进行多级阶跃的电压施加,所述多级阶跃的电压施加的电压各自根据预先准备的写入脉冲设定参照表来决定。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照表通过电路元件结构来存储。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级阶跃电压施加后,进行权利要求8所述的校验。
16.一种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半导体存储器件具有:
第1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具有在半导体衬底上间隔着绝缘膜叠层栅电极的第1栅极;
第2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具有包含了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以下区域上形成的电荷积蓄膜的第2栅极,所述半导体衬底的该区域与所述第1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相邻;
第1沟道,形成在所述第1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下方的所述半导体衬底内;
第2沟道,在所述第2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的下方的所述半导体衬底内,以与所述第1沟道电连接的方式相邻形成;以及
第1扩散层电极和第2扩散层电极,在所述第1沟道的一端侧和所述第2沟道的另一端侧分别形成,以便插入被形成了所述第1沟道和所述第2沟道的所述半导体衬底的区域;
该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操作方法中通过在所述第2栅极上施加电压,并从所述第2沟道区域向所述电荷积蓄膜注入电子和空穴而进行写入和擦除,
所述写入和擦除在所述第2栅极上进行多次的脉冲施加,所述脉冲施加的电压各自根据预先准备的写入脉冲设定参照表及擦除脉冲设定参照表来决定。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参照表中规定了脉冲宽度。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多个写入脉冲的施加之间,进行权利要求8的校验,在多个擦除脉冲的施加之间,进行权利要求6的校验。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了至少两次写入脉冲的施加后,进行校验。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了至少两次擦除脉冲的施加后,进行校验。
21.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了至少两次写入脉冲的施加后,进行校验,在进行了至少两次擦除脉冲的施加后,进行校验。
22.一种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半导体存储器件具有:
第1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具有在半导体衬底上间隔着绝缘膜叠层栅电极的第1栅极;
第2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具有包含了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以下区域上形成的电荷积蓄膜的第2栅极,所述半导体衬底的该区域与所述第1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相邻;
第1沟道,形成在所述第1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下方的所述半导体衬底内;
第2沟道,在所述第2绝缘栅型场效应晶体管的下方的所述半导体衬底内,以与所述第1沟道电连接的方式相邻形成;以及
第1扩散层电极和第2扩散层电极,在所述第1沟道的一端侧和所述第2沟道的另一端侧分别形成,以便插入被形成了所述第1沟道和所述第2沟道的所述半导体衬底的区域;
该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操作方法中通过在所述第2栅极上施加电压,并从所述第2沟道区域向所述电荷积蓄膜注入电子和空穴而进行写入和擦除,
所述写入和擦除在所述第2栅极上进行多级阶跃的电压施加,所述多级阶跃的电压施加的电压各自根据预先准备的写入脉冲设定参照表及擦除脉冲设定参照表来决定。
23.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照表通过电路元件结构来存储。
2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级阶跃电压施加后,进行权利要求8所述的校验。
CN2010101130343A 2004-05-27 2005-05-27 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操作方法 Active CN1018474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157209 2004-05-27
JP157209/2004 2004-05-27
JP2005062063A JP4664707B2 (ja) 2004-05-27 2005-03-07 半導体記憶装置
JP062063/2005 2005-03-07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074348A Division CN100595923C (zh) 2004-05-27 2005-05-27 集成半导体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7437A CN101847437A (zh) 2010-09-29
CN101847437B true CN101847437B (zh) 2012-06-20

Family

ID=35425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130343A Active CN101847437B (zh) 2004-05-27 2005-05-27 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5) US7212444B2 (zh)
JP (1) JP4664707B2 (zh)
KR (1) KR101064765B1 (zh)
CN (1) CN101847437B (zh)
TW (1) TWI3905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64707B2 (ja) 2004-05-27 2011-04-06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半導体記憶装置
JP5038741B2 (ja) * 2007-02-27 2012-10-03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不揮発性メモリ用電圧生成回路及び不揮発性メモリの書込み及び消去の方法
JP5164400B2 (ja) * 2007-03-12 2013-03-21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
CN101652816B (zh) * 2007-04-05 2013-10-09 Nxp股份有限公司 存储器单元、存储器阵列和对存储器单元进行编程的方法
JP2008270343A (ja) * 2007-04-17 2008-11-06 Renesas Technology Corp 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
KR101401558B1 (ko) 2007-08-20 2014-06-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플래시 메모리 장치, 그것의 프로그램 및 소거 방법들,그리고 그것을 포함하는 메모리 시스템 및 컴퓨터 시스템
US8320191B2 (en) 2007-08-30 2012-11-27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Memory cell arrangement,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memory cell, memory arra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8565019B2 (en) * 2007-11-20 2013-10-22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reshold value in 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JP2009146497A (ja) * 2007-12-13 2009-07-02 Renesas Technology Corp 半導体装置
JP5422886B2 (ja) * 2007-12-25 2014-02-19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JP5365028B2 (ja) * 2008-03-03 2013-12-11 富士通セミコンダクター株式会社 半導体記憶装置
JP2009301691A (ja) * 2008-06-17 2009-12-24 Renesas Technology Corp 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
JP2010267341A (ja) * 2009-05-15 2010-11-25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 半導体装置
JP5316299B2 (ja) * 2009-08-07 2013-10-16 富士通セミコンダクター株式会社 半導体メモリ、システムおよび半導体メモリの動作方法
JP2011076685A (ja) * 2009-10-01 2011-04-14 Fujitsu Semiconductor Ltd 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及びその書き込み方法
JP2011210969A (ja) 2010-03-30 2011-10-20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177215B1 (ko) 2010-10-26 2012-08-24 에스케이하이닉스 주식회사 반도체 메모리 장치 및 이의 동작 방법
EP2498258B1 (en) * 2011-03-11 2016-01-13 eMemory Technology Inc. Non-volatile memory device with program current clamp and related method
US9894501B2 (en) * 2012-03-30 2018-02-13 Arris Enterprises Llc Handover of on-hold session between fixed packet network and cellular network
US9378821B1 (en) * 2013-01-18 2016-06-28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Endurance of silicon-oxide-nitride-oxide-silicon (SONOS) memory cells
JP5596822B2 (ja) * 2013-06-18 2014-09-24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
CN103700399A (zh) * 2014-01-07 2014-04-02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闪存及对应的编程方法、读取方法和擦除方法
CN107405950A (zh) * 2015-02-20 2017-11-28 麦格纳国际公司 车辆扭转车桥组件
WO2016164229A1 (en) * 2015-04-09 2016-10-13 Silicon Storage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gramming split-gate, non-volatile memory cells
CN106158027B (zh) * 2015-04-09 2020-02-07 硅存储技术公司 用于对分离栅式非易失性存储器单元编程的系统和方法
JP2018049674A (ja) 2016-09-21 2018-03-29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US11257547B2 (en) * 2020-07-07 2022-02-22 Macronix International Co., Ltd. Operation method for memory devic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42312A (en) * 1988-06-08 1997-06-24 Harari; Eliyahou Flash EEPROM system cell array with more than two storage states per memory cell
US5930167A (en) * 1997-07-30 1999-07-27 Sandisk Corporation Multi-state non-volatile flash memory capable of being its own two state write cach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A (en) * 1836-08-10 Thomas blanchard
US4799207A (en) * 1985-08-14 1989-01-17 Staar, S.A.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intaining progression of recovery of recorded information
JP3626221B2 (ja) * 1993-12-13 2005-03-02 株式会社東芝 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
US5914896A (en) * 1996-08-01 1999-06-22 Aplus Flash Technology, Inc. Flash memory with high speed erasing structure using thin oxide and thick oxide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5969383A (en) * 1997-06-16 1999-10-19 Motorola, Inc. Split-gate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for accessing the same
JPH1187658A (ja) 1997-09-05 1999-03-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メモリセル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
FR2770326B1 (fr) * 1997-10-28 2001-12-28 Sgs Thomson Microelectronics Procede d'ecriture dans une memoire non volatile modifiable electriquement
US6215148B1 (en) 1998-05-20 2001-04-10 Saifun Semiconductors Ltd. NROM cell with improved programming, erasing and cycling
KR100290474B1 (ko) * 1998-06-11 2001-06-01 박종섭 다단계 펄스 발생 회로 및 이를 이용한 플래쉬 메모리 셀의소거 방법
JP2000251485A (ja) * 1999-02-26 2000-09-14 Sony Corp 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およびそのデータ書き込み方法
JP2002109890A (ja) * 2000-10-03 2002-04-12 Hitachi Ltd 不揮発性半導体メモリ
JP2003046002A (ja) * 2001-07-26 2003-02-14 Sony Corp 不揮発性半導体メモリ装置およびその動作方法
JP4012150B2 (ja) * 2002-02-28 2007-11-21 株式会社ルネサステクノロジ 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
JP2003346484A (ja) * 2002-05-23 2003-12-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
JP2004023044A (ja) * 2002-06-20 2004-01-22 Toshiba Corp 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
US6894931B2 (en) 2002-06-20 2005-05-1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JP2004071094A (ja) * 2002-08-08 2004-03-04 Renesas Technology Corp 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
JP4601287B2 (ja) 2002-12-26 2010-12-22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
US7035147B2 (en) * 2003-06-17 2006-04-25 Macronix International Co., Ltd. Overerase protection of memory cells for nonvolatile memory
US7187590B2 (en) * 2004-04-26 2007-03-06 Macronix International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lf-convergent erase in charge trapping memory cells
US7313649B2 (en) * 2004-04-28 2007-12-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lash memory and program verify method for flash memory
JP4664707B2 (ja) * 2004-05-27 2011-04-06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半導体記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42312A (en) * 1988-06-08 1997-06-24 Harari; Eliyahou Flash EEPROM system cell array with more than two storage states per memory cell
US5930167A (en) * 1997-07-30 1999-07-27 Sandisk Corporation Multi-state non-volatile flash memory capable of being its own two state write cach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064765B1 (ko) 2011-09-14
US20100232231A1 (en) 2010-09-16
JP4664707B2 (ja) 2011-04-06
US8064261B2 (en) 2011-11-22
US20070183206A1 (en) 2007-08-09
US7443731B2 (en) 2008-10-28
TW200620296A (en) 2006-06-16
US20090014775A1 (en) 2009-01-15
US20120026798A1 (en) 2012-02-02
CN101847437A (zh) 2010-09-29
KR20060046172A (ko) 2006-05-17
US8472258B2 (en) 2013-06-25
US7751255B2 (en) 2010-07-06
TWI390535B (zh) 2013-03-21
US20050265080A1 (en) 2005-12-01
JP2006012382A (ja) 2006-01-12
US7212444B2 (en) 2007-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47437B (zh) 半导体存储器件的操作方法
CN1722302B (zh) 根据电阻状态存储多位信息的存储器设备
CN101393773B (zh) 非易失性存储器的热载流子注入编程的方法和结构
US6757196B1 (en) Two transistor flash memory cell for use in EEPROM arrays with a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
CN101889312B (zh) 存储装置及信息再记录方法
CN100595923C (zh) 集成半导体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控制方法
US20080273387A1 (en) 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Storage Device and Method for Writing Therein
CN102930899B (zh) 一种非易失存储器的擦除方法及装置
JP5059437B2 (ja) 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
JP2010514196A (ja) 2tnor型不揮発性メモリセルアレイ及び2tnor型不揮発性メモリのデータ処理方法
US7646637B2 (en) Nonvolatile memory having modified channel region interface
US7499336B2 (en) Method of programming a nonvolatile memory cell and related memory array
JP2008508662A (ja) フラッシュメモリユニット、およびフラッシュメモリ素子のプログラミング方法
KR20180016254A (ko) 반도체 장치
TWI415127B (zh) 用於具有兩位元記憶胞之虛擬接地陣列的高第二位元操作區間
CN102509559B (zh) 一种提高非挥发性快闪存储器高密度存储特性的操作方法
US730788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nonvolatile memory in a parallel arrangement
CN110546708A (zh) 快闪存储器的编程电路、编程方法及快闪存储器
JP2005191542A (ja) 半導体記憶装置
US732760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nonvolatile memory cells in a series arrangement
JP2007042166A (ja) 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及びその動作方法
CN102543191A (zh) 向半导体存储装置的数据的写入方法以及半导体存储装置
US732437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nonvolatile memory cells in a series arrangement
JP2010020848A (ja) 不揮発性半導体メモリ及びデータ読み出し方法
JP2004158074A (ja) 不揮発性半導体メモリのデータ書換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Patentee before: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