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31195B - 铝制散热片材料 - Google Patents

铝制散热片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31195B
CN101831195B CN2010101205104A CN201010120510A CN101831195B CN 101831195 B CN101831195 B CN 101831195B CN 2010101205104 A CN2010101205104 A CN 2010101205104A CN 201010120510 A CN201010120510 A CN 201010120510A CN 101831195 B CN101831195 B CN 1018311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film layer
fin material
aluminum thermal
coating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2051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31195A (zh
Inventor
藤原直也
馆麻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be Steel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be Stee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be Steel Ltd filed Critical Kobe Steel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8311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311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311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3119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发现一种可长期显现亲水性的被膜层,从而提供一种在表面形成该被膜层的铝制散热片材料。本发明的铝制散热片材料是在铝板或铝合金板的表面形成由含有树脂粘合剂和多孔质微粒的树脂组合物得到的亲水性被膜层而成的散热片材料,其中,上述树脂粘合剂是由具有选自羧酸基、磺酸基、羟基、酰胺基及醚键中的1种以上官能团的单体构成的(共)聚合物或这些(共)聚合物的混合物,上述羧酸基及/或磺酸基中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成为碱金属盐,上述多孔质微粒是含有非水溶性的丙烯酸系树脂或藻酸系树脂的多孔质微粒。

Description

铝制散热片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表面上形成亲水性出色的被膜层的铝(也包括铝合金)制散热片(fin)材料,例如涉及对于作为空调机等热交换器等的散热片材料而言为优选的、可长期维持结露水容易润湿的表面性状的铝制散热片材料。
背景技术
空调机的热交换器广泛使用热传导性、可加工性、耐腐蚀性等出色的铝材,为了有效地进行热交换,另外,还为了使空间紧凑(compact),采用以狭窄的间隔并设铝制散热片件的结构。因此,在空调机的运转时,如果散热片材料表面的温度达到空气的露点以下,则附着于散热片材料表面上的结露水发生凝结,有时会使相邻的散热片之间闭塞。此时,如果铝制散热片材料表面的亲水性低,则由于与水的接触角变大,所以附着的结露水成为半球状,从而使散热片的闭塞状态进一步变差。结果,热交换功能受到妨碍或者由于风压造成的结露水在空调机外飞散等以往为人所知的问题。
为了改善上述的结露水的问题,开发了通过对铝板自身的表面进行亲水化处理,以使得在加工成散热片材料并使用时,结露水不会在散热片表面上停留而容易被除去、排出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并用合成二氧化硅和水性涂料的技术。但是,如果使用合成二氧化硅,则得到的涂膜变硬,所以在散热片材料的成形加工时,存在工具或金属型等的磨损严重的问题。另外,还存在二氧化硅特有的水泥味或灰尘味,这些臭味被认为是由于被吸附于二氧化硅上的物质或二氧化硅微粒的飞散引起的,会给人体带来不快感。因此,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使用氧化铝溶胶替代二氧化硅的高亲水性涂料。在该技术中,与应用二氧化硅的情况相比,尽管有所减轻,但依然可观测到臭味,而且如果长期使用,则臭味增大,所以在抑制臭味的这一点上仍然不充分。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为了抑制附着于散热片材料表面上的结露水长时间滞留而诱发水合反应或腐蚀反应,使用以羧甲基纤维素的盐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作为主要成分的表面处理剂的技术。另外,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为了向散热片材料赋予耐腐蚀性和亲水性,使用以聚乙烯醇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为主要成分的表面处理剂是有效的。在这些以往技术中,由于没有使用二氧化硅等,所以不会引起发生臭味或金属型的磨损之类的问题。
另外,本申请人持续对形成有有机系的亲水性树脂被膜的热交换器用铝制散热片材料进行了探讨,将其成果申请了很多专利(例如专利文献5~7)。但是,有机系的亲水性树脂被膜的原因尚不明确,存在如果与水接触则亲水性经时地降低的问题。因此,难以长期维持散热片材料表面的亲水性,尚有改善的余地。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5-16426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16838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2-25887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5-302042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第4164049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7-40686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8-2242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中,由于地球暖化或资源价格暴涨问题等凸显,同时考虑到空调机的高效化或小型化等的性能提高要求持续增加,提出了提供可长期维持出色的亲水性的铝制散热片材料的课题。
本发明的铝制散热片材料是在铝板或铝合金板的表面形成由含有树脂粘合剂和多孔质微粒的树脂组合物得到的亲水性被膜层而成的散热片材料,其具有的技术要点在于,上述树脂粘合剂为,由含有选自羧酸基、磺酸基、羟基、酰胺基及醚键中的1种以上官能团的单体构成的(共)聚合物或这些(共)聚合物的混合物,上述羧酸基及/或磺酸基中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成为碱金属盐,上述多孔质微粒是含有非水溶性的丙烯酸系树脂或藻酸系树脂的多孔质微粒。
优选上述树脂粘合剂为选自聚丙烯酸及/或其碱金属盐、含磺酸基共聚物及/或其碱金属盐、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聚乙二醇、羧甲基纤维素及/或其碱金属盐以及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1种以上的树脂粘合剂,尤其更优选为选自聚丙烯酸及/或其碱金属盐、含磺酸基共聚物及/或其碱金属盐以及聚乙烯醇中的1种以上的树脂粘合剂。
另外,上述多孔质微粒的平均粒径为5μm以下、且在上述亲水性被膜层中含有1~80质量%的上述多孔质微粒也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也可在上述亲水性被膜上进一步形成含有选自聚乙二醇、羧甲基纤维素及其碱金属盐中的1种以上物质的润滑被膜层,也可在上述亲水性被膜层与铝板或铝合金板之间形成含有选自聚酯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环氧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以及聚氨酯系树脂中的1种以上树脂的耐腐蚀被膜层。此时,优选耐腐蚀被膜层、亲水性被膜层及润滑被膜层的总附着量在每单个面上为0.2~3.0g/m2
另外,在没有形成耐腐蚀被膜层的情况下,对于在亲水性被膜与铝板或铝合金板之间形成耐腐蚀被膜层的情况而言,优选在耐腐蚀被膜层与铝板或铝合金板之间形成含有无机氧化物或有机-无机复合化合物的耐腐蚀性化成处理被膜。
本发明的铝制散热片材料变得可以长期维持表面的亲水性。因此,可减低结露水引起的散热片件之间的闭塞等不良情形,可以提供能够有效地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铝制散热片材料具有由含有特定的树脂粘合剂和多孔质微粒的树脂组合物得到的亲水性被膜层。可以认为,该树脂粘合剂对被膜层赋予出色的亲水性,同时附着于散热片材料表面上的结露水的一部分向被膜层内部渗透而被摄入多孔质微粒的开孔中,因此被膜层相对水的接触角变小,抑制散热片件之间的闭塞成为可能。另外,该多孔质微粒的吸湿性能被长期发挥,因此本发明的散热片材料的亲水性也被长期维持。
本发明的散热片材料由铝板或铝合金板制造,从热传导性及可加工性出色的观点出发,使用在JIS H4000中规定的1000系的铝,优选使用合金编号1200的铝。板厚优选为0.08~0.3mm左右。
用于在本发明的散热片材料中形成亲水性被膜层而使用的树脂粘合剂是由含有选自羧酸基、磺酸基、羟基、酰胺基及醚键中的1种以上亲水性的官能团的单体构成的(共)聚合物或这些(共)聚合物的混合物。这些官能团对用于向被膜层赋予亲水性而言是必需的。在此,上述羧酸基及/或磺酸基中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变成碱金属盐。以下,在简单地记载为“羧酸基(磺酸基)”的情况下,包括一部分或全部变成碱金属盐的羧酸基(磺酸基)的情况。作为碱金属盐,可举出锂盐、钠盐、钾盐等,优选钠盐。
作为具有羧酸基(羧基)的树脂粘合剂,例如可举出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钠、丙烯酸与能够与丙烯酸共聚合的其他单体形成的共聚物、羧甲基纤维素或其金属盐等。作为具有磺酸基的树脂粘合剂,优选丙烯酸磺基乙基酯、苯乙烯磺酸等含磺酸基单体与丙烯酸或马来酸的共聚物等。作为具有羟基的树脂粘合剂,可举出聚乙烯醇,优选皂化度高的聚乙烯醇。作为具有酰胺基的树脂粘合剂,可举出聚丙烯酰胺或聚乙烯吡咯烷酮等,作为具有醚键的树脂粘合剂,可举出聚乙二醇等。
因此,具体而言,树脂粘合剂优选为选自聚丙烯酸及/或其碱金属盐、含磺酸基共聚物及/或其碱金属盐、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聚乙二醇、羧甲基纤维素及/或其碱金属盐以及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1种以上的树脂粘合剂。尤其更优选为选自聚丙烯酸及/或其碱金属盐、含磺酸基共聚物及/或其碱金属盐以及聚乙烯醇中的1种以上的树脂粘合剂。
树脂粘合剂优选具有2种以上官能团,其中,更优选具有羧酸基、磺酸基和羟基的3种。维持被膜的亲水性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也可将具有多个官能团的1种共聚物用作树脂粘合剂,但由于合成繁杂,所以树脂粘合剂优选为树脂的混合物。本发明的优选以下方式:将聚丙烯酸或其碱金属盐,和丙烯酸与含磺酸基单体的共聚物的混合物制成树脂粘合剂的方式;将含有聚丙烯酸或其碱金属盐、丙烯酸与含磺酸基单体的共聚物以及聚乙烯醇的混合物制成树脂粘合剂的方式。如果使用这些混合物,则容易配制亲水性被膜层形成用的树脂组合物。在这些混合物中,以质量比计,优选以聚丙烯酸或其碱金属盐∶丙烯酸与含磺酸基单体的共聚物∶聚乙烯醇=0.5~2∶0.5~2∶0~2进行混合。
也可在亲水性被膜层形成用的树脂组合物中添加公知的交联剂来使树脂粘合剂发生交联。
接着,对多孔质微粒进行说明。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多孔质微粒是含有非水溶性的丙烯酸系树脂或藻酸系树脂的多孔质微粒。非水溶性是指水溶性的丙烯酸树脂或藻酸系树脂被交联而呈现非水溶性。即使被交联成为非水溶性,由于丙烯酸系树脂、藻酸系树脂与水的亲合性高,所以在开孔中蓄积水的能力出色。可以认为,通过在亲水性被膜层中含有该多孔质微粒,结露水通过被膜层而在开孔中被蓄积,因此抑制被膜层的亲水性的降低。进而,随着结露水的附着、干燥,即使在被膜层反复进行湿润、干燥时,也可减小被膜层的结构变化,所以被膜层中的缺陷或变形的蓄积等难以发生,多孔质微粒的脱离之类的不良情形也变得难以发生。需要说明的是,另外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多孔质微粒,与在吸水后溶胀而水停留在粒子内部的以往公知的高吸水性树脂粉末不同,其不发生溶胀。对于高吸水性树脂粉末而言,其没有显现亲水性降低抑制效果,这一点在后述的实施例中已被确认。
有机多孔质微粒的平均粒径优选为5μm以下,如果超过5μm,则变得容易从亲水性被膜层脱离。更优选3μm以下,进一步优选1μm以下。但是,如果过小,则分散性或操作性差,另外,有时亲水性降低抑制效果变得不充分。因此,多孔质微粒的平均粒径优选为0.05μm以上,更优选为0.5μm以上。此外,对多孔质微粒的平均粒径的测定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利用使用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等的公知的方法进行测定。另外,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有机多孔质微粒只要具有开孔即可,对其比表面积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基于BET法的比表面积为0.5m2/g以上。
可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有机多孔质微粒,可以使用东洋纺织株式会社制的“Taftic(注册商标)HU”系列(丙烯酸系)或日清纺织株式会社制的“flavikafine(注册商标)”(聚藻酸钙系)。
优选在亲水性被膜层中含有1~80质量%的多孔质微粒。其中,该百分率是将树脂粘合剂的固体成分与多孔质微粒的总和设为100质量%时的比率。如果少于1质量%,则存在使亲水性持续的效果不充分地显现的可能。如果超过80质量%,则变得容易从亲水性被膜层脱离,而且还存在耐污染性降低的趋势,因此不优选。多孔质微粒更优选为2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7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0质量%以下。
本发明的散热片材料中的亲水性被膜层由含有上述树脂粘合剂和多孔质微粒的树脂组合物得到。为了改善涂布性或操作性等或涂膜物性等,除了树脂粘合剂和多孔质微粒以外,也可在树脂组合物中添加各种水系溶媒或涂料添加剂,例如,可单独或复合配合水溶性有机溶剂、交联剂、表面活性剂、表面调节剂、湿润分散剂、防沉淀剂、抗氧剂、消沫剂、防锈剂、抗菌剂、杀霉菌剂等各种溶剂或添加剂。
在配制上述树脂组合物时,没有特别限定,由于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树脂粘合剂为水溶性,所以可通过与水一起在常温下或进行加温来得到水溶液。进而,如果在树脂粘合剂水溶液中直接加入多孔质微粒或混合多孔质微粒的水分散体,则可配制亲水性被膜层形成用的树脂组合物。另外,也可使用使树脂粘合剂在水或有机溶剂中分散而成的涂敷液。
通过使用辊涂装置等在铝板上涂布、干燥树脂组合物,从而形成亲水性被膜层。亲水性被膜层的优选附着量为每一面铝板0.2g/m2以上、3.0g/m2以下。如果少于0.2g/m2,则可能不会显现充分的亲水性。但是,如果附着量超过3.0g/m2,则变得容易在挤压成型时发生亲水性被膜层的脱落,或者存在在使用空调机时,亲水性被膜层成为绝热层从而使热交换的效率变差的可能,故不优选。更优选的附着量的范围为0.3g/m2以上、2.0g/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4g/m2以上、1.5g/m2以下。另外,在本发明的铝制散热片材料中,除了亲水性被膜层以外,在进一步形成后述的润滑被膜层或耐腐蚀被膜层的情况下,优选使这3层的总附着量处于上述允许范围内。
在本发明的散热片材料中,优选在亲水性被膜层上(与铝板相反的一侧)形成用于提高成形性的润滑被膜层。由于润滑被膜层的存在使得摩擦系数减低,因此热交换器制造时的挤压成型性进一步提高。作为润滑被膜层,优选含有选自聚乙二醇、羧甲基纤维素及其碱金属盐中的1种以上物质的润滑被膜层。如果并用聚乙二醇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则造膜性及润滑性(加压加工性)变得更好,因此为更优选的实施方式。并用时的比率以质量比计,优选聚乙二醇∶羧甲基纤维素钠为5~9∶1~5左右。
另外,在本发明的散热片材料中,在亲水性被膜层与铝板之间设置使耐腐蚀性提高的耐腐蚀被膜层也是优选的实施方式。由于耐腐蚀被膜层的形成,本发明的散热片材料的耐腐蚀性进一步提高,所以可提高热交换器的耐久性。另外,由于耐腐蚀被膜层为疏水性,所以可抑制在亲水性被膜层中水的渗透导致的由于涂膜下腐蚀而产生臭味。耐腐蚀被膜层中可使用以往公知的涂料用树脂,优选使用选自聚酯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环氧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及聚氨酯系树脂中的1种以上树脂。这些树脂也可利用交联剂使其交联。例如,在为聚酯系树脂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可与羟基交联的密胺系交联剂进行交联。
进而,为了进一步提高耐腐蚀性,也可对铝板实施磷酸铬酸盐表面处理或涂布型锆处理等无机氧化物处理、利用有机-无机复合化合物的处理等公知的化学法表面处理。这些处理在形成耐腐蚀被膜层之前进行,或者,如果没有层叠耐腐蚀被膜层,则可在形成亲水性被膜层之前进行。
在本发明的实施中,从生产率的观点出发,对于辊状的铝板而言,适用辊涂装置等,推荐连续地进行脱脂、涂敷、加热、卷绕等。
对本发明的铝制散热片材料而言,亲水性被膜层的相对水的接触角、或者在亲水性被膜层上形成了润滑被膜层的状态下的相对水的接触角小,在初期状态下为10°以下。以往的亲水性被膜层如果与水接触,则存在接触角逐渐地增大(亲水性降低)的趋势,但在本发明中,由于多孔质微粒的存在,可抑制该接触角的增大。因此,在使用本发明的铝制散热片材料制造的热交换器中,结露水以小接触角存在于散热片表面上或者被保持在多孔质微粒的开孔中。之后,在重力作用下下流进而被除去,因此长期不会引起通风阻力的增大以及随之发生的热交换性能的降低。
【实施例】
以下利用实施例进一步详述本发明,但下述实施例不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所有的变更实施均被包括在本发明内。
[供试件的制造方法]
利用以往公知的制造方法,制造由纯铝系的A1200(JIS H4000)构成的铝板(板厚0.10mm)。对该铝板利用碱性药剂(日本油漆公司制“サフクリ-ナ-(注册商标)360”)进行脱脂,再进行磷酸铬酸盐表面处理。化学表面处理被膜的附着量以Cr换算为30mg/m2
[亲水性被膜层用的树脂组合物的制备]
作为树脂粘合剂,使用聚丙烯酸钠(“JURYMER(注册商标)AC-10HN”:水溶液:日本纯药公司制)和聚乙烯醇(“KURARAYPOVALPVA105”完全皂化类型:可乐丽公司制),作为多孔质微粒,使用丙烯酸系树脂微粒A(“Taftic(注册商标)HU-707E”:水分散体:东洋纺织公司制),它们以表1所示的比率混合,用纯水适当地稀释,制成亲水性被膜层形成用的树脂组合物a。需要说明的是,表1所示的比率为固体成分。
同样地,以表1所示的配合组成制备树脂组合物b~t。表1所示的各成分使用以下成分:
聚丙烯酸Na:JURYMER(注册商标)AC-10HN:水溶液:日本纯药公司制
聚丙烯酸:JURYMERAC-10S”:日本纯药公司制
丙烯酸与含磺酸基单体的共聚物:アクアリツク(注册商标)GL:日本触媒公司制
聚乙烯醇:KURARAY POVAL PVA105:可乐丽公司制
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吡咯烷酮K30试药:Mw约40000:和光纯药工业公司制
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试药:Mw约10000∶50质量%水溶液:和光纯药工业公司制
羧甲基纤维素Na:SEROGEN(注册商标)PR:第一工业制药公司制
丙烯酸系多孔质微粒A:Taftic(注册商标)HU-707E:平均粒径0.9μm:水分散体:东洋纺织公司制
丙烯酸系多孔质微粒A:Taftic(注册商标)HU-820E:平均粒径0.07μm:水分散体:东洋纺织公司制
藻酸系多孔质微粒C:Flavikafine(注册商标)SF-W:聚藻酸钙:平均粒径3μm;粉体:日清纺织公司制
丙烯酸系多孔质微粒D:Taftic(注册商标)HU-720P:平均粒径50μm:水分散体:东洋纺织公司制
高吸水性树脂粒子E:ESPEC(注册商标)L:聚丙烯酸钠系交联树脂:干燥粒径1μm:水分散体:东洋纺织公司制
硅酸钠:4号硅酸钠:富士化学公司制
需要说明的是,各微粒的平均粒径是使用激光散射衍射装置(LS13320型:贝克曼·库尔特公司制),利用下述方法测定的值。
(1)在100cc的烧杯中取适量被测定物,加入30cc左右的分散介质,充分地搅拌。分散介质使用水或0.2质量%氨水。
(2)用匀浆仪(homogenizer),以约200W输出功率,搅拌(1)的分散体约1分钟,使粉末均匀地分散。
(3)将(2)的分散体立即投入到测定装置的组件中,进行测定。小容量组件的泵速度(pump speed)设为50%。此外设为100%、20L/分。
(4)测定0.04~2000μm的体积统计值,将中位径(D50值)作为平均粒径。
Figure GSA00000027756400101
[耐腐蚀被膜层用涂料及润滑被膜层用涂料的配制]
配制3种耐腐蚀被膜层用涂料。涂料I混合有聚酯系树脂水分散体(“Vylonal(注册商标)MD-1200”:东洋纺织公司制)和密胺系交联剂(“スミマ-ル(注册商标)M-50W”:住友化学公司制),且以固体成分的质量比计,以树脂∶交联剂=85∶15进行混合。作为涂料II,使用聚烯烃系树脂水分散体(“ハイテツクS-3148”东邦化学工业公司制)。作为涂料III,使用环氧系树脂水分散体(“Adeka Resin(注册商标)EM-0436F”:ADEKA公司制)。
作为润滑被膜层用涂料,将羧甲基纤维素Na(“SEROGEN(注册商标)PR”:第一工业制药公司制)20质量份(固体成分)和聚乙二醇(“PEG20000”:三洋化成工业公司制)80质量份(固体成分)混合而使用。
[各层的形成]
使用亲水性被膜层形成用的树脂组合物a~t、耐腐蚀被膜层用涂料I~III、上述润滑被膜层形成用涂料,在上述磷酸铬酸盐表面处理后的铝板上涂敷,以使其成为表2及表3所示的被膜构成,然后加热干燥,制得铝制散热片材料。各层均使用棒涂机(bar coater)进行涂敷,使用热风干燥机,以峰值温度200℃进行加热干燥。峰值温度用热封胶带(heat sealtape)确认。被膜层的形成以耐腐蚀被膜层、亲水性被膜层、润滑被膜层的顺序进行。
[性能评价方法]
利用下述方法进行性能评价,将结果一并记载于表2及3。
<亲水性评价>
将铝制散热片材料浸渍于流量为0.1升/分的流水中8小时,然后在80℃下干燥16小时,将以上工序作为1个循环,进行5个循环。然后,将铝制散热片材料恢复至室温,在表面上滴注0.5μl的纯水,使用接触角测定器(协和界面科学公司制:CA-05型),测定接触角。作为流水,分别对为自来水的情况、为纯水(离子交换水)的情况进行测定。评价标准如下所述。
◎(特别好):接触角不到20°
○(良好):接触角为20°以上、不到40°
△(大体上良好):接触角为40°以上、不到60°
×(不良):接触角为60°以上
<摩擦系数>
使用鲍登(Bowden)式附着滑动试验机,在无涂油、负荷0.2kgf、移动速度4mm/秒的条件下进行测定。
<挤压加工性>
利用散热片成形用的挤压成型机,将铝制散热片材料成形成散热片的形状,目视评价套管(collar)内面的灼伤的有无。评价标准如下所述。
○(良好):完全没有在套管的内面见到灼伤
△(大体上良好):在套管的内面可见轻微的灼伤
×(不良):在套管的内面的全面上可见灼伤
<臭味>
向涂装面轻轻地喷气,利用嗅闻亲水性被膜层的气味的方法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如下所述。
○(良好):没有感到气味
×(不良):可感到明显的气味
Figure GSA00000027756400141
从表2及表3可知,本发明实施例即使反复进行在流水中浸渍、然后干燥的循环,也未见接触角的增大。另外,挤压加工性也为良好或大体上良好的结果。
No.21由于没有在亲水性被膜层中含有多孔质微粒,所以亲水性的降低明显。No.22由于多孔质微粒的平均粒径超过优选范围,所以虽然亲水性没有问题,但加压加工性降低。No.23由于使用不是多孔质微粒的高吸水性树脂粒子,所以可确认亲水性的降低。No.24由于使用硅酸钠,所以产生了臭味,而且挤压加工性、亲水性也差。No.25由于多孔质微粒的量超过优选范围,所以加压成型性降低。No.26或27由于耐腐蚀被膜层、亲水性被膜层及润滑被膜层的总附着量超过优选范围,所以亲水性没有问题,但挤压加工性降低。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铝制散热片材料由于形成了具备含有机树脂的多孔质微粒的亲水性被膜层,所以可长期维持出色的亲水性。该散热片材料可用于在空调机等中使用的热交换器。通过使用本发明的铝制散热片材料得到的热交换器,不会引起通风阻力的增大或随之发生的热交换性能的降低,所以是高质量的热交换器。

Claims (9)

1.一种铝制散热片材料,其是在铝板或铝合金板的表面形成由树脂组合物得到的亲水性被膜层而成的散热片材料,所述树脂组合物含有树脂粘合剂和多孔质微粒,所述铝制散热片材料的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粘合剂是由具有选自羧酸基、磺酸基、羟基、酰胺基及醚键中的1种以上官能团的单体构成的(共)聚合物或这些(共)聚合物的混合物,所述羧酸基及/或磺酸基中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成为碱金属盐,
所述多孔质微粒是含有非水溶性的丙烯酸系树脂或藻酸系树脂的多孔质微粒,并且,所述多孔质微粒的平均粒径为5μm以下,在所述亲水性被膜层中含有1~80质量%的所述多孔质微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制散热片材料,其中,
所述树脂粘合剂为选自聚丙烯酸及/或其碱金属盐、含磺酸基共聚物及/或其碱金属盐、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聚乙二醇、羧甲基纤维素及/或其碱金属盐以及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1种以上的树脂粘合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制散热片材料,其中,
所述树脂粘合剂为选自聚丙烯酸及/或其碱金属盐、含磺酸基共聚物及/或其碱金属盐以及聚乙烯醇中的1种以上的树脂粘合剂。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铝制散热片材料,其中,
在所述亲水性被膜层上进一步形成有含有选自聚乙二醇、羧甲基纤维素及其碱金属盐中的1种以上物质的润滑被膜层。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铝制散热片材料,其中,
在所述亲水性被膜层与铝板或铝合金板之间形成有含有无机氧化物或有机-无机复合化合物的耐腐蚀性化成处理被膜。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铝制散热片材料,其中,
在所述亲水性被膜层与铝板或铝合金板之间形成有由选自聚酯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环氧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以及聚氨酯系树脂中的1种以上的树脂得到的耐腐蚀被膜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铝制散热片材料,其中,
在所述耐腐蚀被膜层与铝板或铝合金板之间形成有含有无机氧化物或有机-无机复合化合物的耐腐蚀性化成处理被膜。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铝制散热片材料,其中,
所述亲水性被膜层及润滑被膜层的总附着量在每个单面上为0.2~3.0g/m2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铝制散热片材料,其中,
所述耐腐蚀被膜层和亲水性被膜层的总附着量在每个单面上为0.2~3.0g/m2
CN2010101205104A 2009-03-09 2010-02-22 铝制散热片材料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311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55530 2009-03-09
JP2009055530A JP5469350B2 (ja) 2009-03-09 2009-03-09 アルミニウム製フィン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31195A CN101831195A (zh) 2010-09-15
CN101831195B true CN101831195B (zh) 2012-05-30

Family

ID=42715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20510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31195B (zh) 2009-03-09 2010-02-22 铝制散热片材料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469350B2 (zh)
CN (1) CN1018311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76456A (ja) * 2010-09-08 2012-04-19 Kobe Steel Ltd アルミニウム製フィン材
JP5951177B2 (ja) * 2010-09-30 2016-07-13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伝熱フィンおよび熱交換器
JP5566835B2 (ja) * 2010-09-30 2014-08-06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塗料組成物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アルミニウムフィン材
CN104169674B (zh) * 2012-03-29 2016-08-24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热交换器用铝翅片材
JP5312699B1 (ja) * 2013-01-24 2013-10-09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熱交換器用アルミニウムフィン材
WO2013146388A1 (ja) * 2012-03-29 2013-10-03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熱交換器用アルミニウムフィン材
JP5312700B1 (ja) * 2012-03-29 2013-10-09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熱交換器用アルミニウムフィン材
JP6300341B2 (ja) * 2013-03-29 2018-03-28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アルミニウムフィン材
JP2014228235A (ja) * 2013-05-24 2014-12-08 ホシザキ電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該熱交換器を凝縮器または蒸発器に用いた冷凍装置
JP5661866B2 (ja) * 2013-06-18 2015-01-28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アルミニウム製フィン材
KR102095448B1 (ko) * 2013-06-18 2020-04-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열교환기 및 이를 사용한 공기조화기
CN106661381A (zh) * 2014-08-07 2017-05-10 东洋制罐集团控股株式会社 涂层组合物
EP3305847B1 (en) 2015-06-03 2020-02-12 Nippon Paint Surf Chemicals Co., Ltd. Aqueous resin dispersion, production method for aqueous resin dispersion, hydrophilization agent, hydrophilization method, metal material, and heat exchanger
CN107936799A (zh) * 2017-12-06 2018-04-20 立邦(上海)化工有限公司 用于热交换器翅片的超亲水涂料和其制作方法及其应用
CN108918769B (zh) * 2018-05-18 2022-10-25 北京声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痕量被测物气热挥发装置
CN115260920A (zh) * 2022-08-19 2022-11-01 苏州恒久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光导体鼓齿粘结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64264A (en) * 1979-06-08 1980-12-20 Hitachi Ltd Aqueous coating composition and heat exchanger coated with it
US4973359A (en) * 1989-01-04 1990-11-27 Nippon Paint Co., Ltd. Surface treatment chemical and bath for forming hydrophilic coatings and method of surface-treating aluminum members
JP2574197B2 (ja) * 1992-04-24 1997-01-22 日本ペイント株式会社 アルミニウム製熱交換器用親水化表面処理剤、及び親水化表面処理方法
JP3225674B2 (ja) * 1993-02-23 2001-11-05 王子製紙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紙
JPH071823A (ja) * 1993-06-15 1995-01-06 Toray Ind Inc 電飾用シート
JP3403906B2 (ja) * 1996-12-06 2003-05-06 東洋インキ製造株式会社 高親水性塗料の製造方法
JP3430483B2 (ja) * 1997-06-30 2003-07-28 三菱アルミニウム株式会社 熱交換材
JP3474866B2 (ja) * 2000-05-12 2003-12-08 日本ペイント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の親水化処理方法および親水化処理された熱交換器
JP2002020691A (ja) * 2000-07-03 2002-01-23 Origin Electric Co Ltd 艶消し塗料組成物
JP4164049B2 (ja) * 2004-06-01 2008-10-08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熱交換器用親水性表面処理フィン材
JP4456551B2 (ja) * 2005-06-27 2010-04-28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アルミニウムフィン材
JP4769112B2 (ja) * 2006-03-31 2011-09-07 古河スカイ株式会社 アルミニウム塗装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熱交換器用アルミニウムフィン材
JP2008224204A (ja) * 2007-02-16 2008-09-25 Kobe Steel Ltd 熱交換器用アルミニウムフィン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210127A (ja) 2010-09-24
JP5469350B2 (ja) 2014-04-16
CN101831195A (zh) 2010-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31195B (zh) 铝制散热片材料
JP5653325B2 (ja) アルミニウム製フィン材
CN105916569B (zh) 吸湿性聚合物颗粒、以及具有该颗粒的片、元件和全热交换器
JPH0493597A (ja) 撥水性コーティング用組成物及び撥水性コーティング用組成物を塗布した熱交換器
JP5607946B2 (ja) 熱交換器用アルミニウムフィン材
JP5559227B2 (ja) アルミニウム製フィン材
JP4464076B2 (ja) 架橋性微粒子、親水処理剤、親水皮膜被覆方法及び親水皮膜
JP2012076456A (ja) アルミニウム製フィン材
CN102443329B (zh) 涂料组合物以及使用其的铝散热片材
JP3430482B2 (ja) 熱交換材
JP3430483B2 (ja) 熱交換材
JP2001201289A (ja) 熱交換器用アルミニウムフィン材
JP5319952B2 (ja) 樹脂被覆アルミニウム製フィン材
JP4467264B2 (ja) フィン用塗料組成物およびフィン材
JP3158989B2 (ja) 熱交換器用部材
JP4357059B2 (ja) 長期耐食性に優れたアルミニウム含有金属製熱交換器および製造方法
JP5401196B2 (ja) 熱交換器用フィン材
WO2013146077A1 (ja) アルミニウム製フィン材
JP5951177B2 (ja) 伝熱フィンおよび熱交換器
CN102464753A (zh) 水溶性树脂、使用其的热交换器用翅片材料、以及热交换器
JPH11201688A (ja) 熱交換器用フィン材
JP5661866B2 (ja) アルミニウム製フィン材
WO2018110644A1 (ja) 防汚性高親水性焼付塗膜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熱交換器用アルミニウムフィン材と熱交換器および冷熱機器
JP2021054937A (ja) 親水性塗料と親水性皮膜および親水性、塗装性に優れた熱交換器用アルミニウムフィン材と熱交換器
JPH09292197A (ja) 熱交換器用親水化処理剤、処理方法及び処理アルミニウム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30

Termination date: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