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23373A - 吸引压板机构及液滴喷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吸引压板机构及液滴喷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23373A
CN101823373A CN201010123166A CN201010123166A CN101823373A CN 101823373 A CN101823373 A CN 101823373A CN 201010123166 A CN201010123166 A CN 201010123166A CN 201010123166 A CN201010123166 A CN 201010123166A CN 101823373 A CN101823373 A CN 1018233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attraction
record
zone
attr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231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23373B (zh
Inventor
前川博宜
大屋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8233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233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233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2337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85Using suction for maintaining printing material fla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25Handling copy materials differing in wid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2Plate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2Platens
    • B41J11/06Flat page-size platens or smaller flat platens having a greater size than line-size platens

Landscapes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引压板机构及液滴喷出装置,不进行吸引调整而将用于将各种宽度的记录纸吸引到压板面的吸引压力及流量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在与辊卷纸打印机(1)的喷墨头(22)对置的压板面(25a)的宽度方向中央设置与记录纸(12a)的最小纸宽(L)相同宽度的第一吸引区域(51),在其左右两侧设置第二吸引区域(52、53)。第一吸引区域(51)由纵凸条(41、42)及横凸条(43)划分为格子状,且将各格子状划分室(44)的底部分设为第一吸引孔(45),该第一吸引孔(45)与由吸引风扇(26a)吸引的吸引通路连通。第二吸引区域(52、53)由纵凸条(46、47)及横凸条(48、49)分隔,在远离第一吸引区域(51)的区间中形成第二吸引孔(54、55)。第一吸引区域(51)的前端位置(H1)与第二吸引区域(52、53)的前端位置H2相比向记录纸输送方向B的上游侧后退一级。

Description

吸引压板机构及液滴喷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印机等的液滴喷出装置,其具备吸引压板,将记录纸吸引到限定印刷位置的压板面并输送,特别是涉及吸引记录纸的压板的表面形状及吸引孔的配置的改良。
背景技术
在喷出油墨液滴从而向记录纸印刷的喷墨打印机中,将记录纸紧贴于限定印刷位置的压板面并精度良好地确保压板间隔这一点在确保印刷质量方面很重要。因此,为使记录纸在紧贴于压板面的同时被输送,使用将记录纸空气吸引于压板面并在该压板面上(通过送纸辊)输送的吸引压板。在吸引压板中,在形成为箱状的压板单元的压板面上设置有用于吸引记录纸的多个吸引孔。并且,通过风扇从压板单元的内部向外部排气,由此使压板单元内产生负压,将记录纸吸着到压板面并保持。
在专利文献1中揭示有下述打印机:所述打印机具有吸引压板,在该吸引压板中,沿着记录纸的输送方向延伸的凸条以规定间隔并排形成于压板面上,并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沿着与记录纸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将各凸条间隔开,从而将压板面划分为格子状。在专利文献1中,在由凸条和隔板划分的各凹陷部的底面各设置一个吸引孔,在记录纸输送到覆盖各区间的位置时,各区间通过各吸引孔吸引而形成密闭空间。由此,能够抑制在记录纸没有跨越压板面的整个面时由从吸引孔漏入空气引起的吸引压力的下降,从而抑制印刷质量的下降。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38305号公报
图7为表示从吸引孔流入压板单元内的吸引空气的流量(风量Q)和来自吸引孔的吸引压力(静压P)的关系的P-Q特性曲线图表。如该图表所示,若由于从吸引孔漏入空气而使吸引空气的流量增加,则吸引压力下降。为使记录纸适当地保持在压板面,需要以将吸引压力设置为适当的值的方式(例如,以将其设置为图7的适当压力范围Pa内的吸引压力的方式)设定包含漏入空气在内的空气的流量而设置吸引压板。
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由凸条或隔板将压板面划分为多个吸引室,从而使被记录纸覆盖的各吸引孔的周围为密闭空间。通过所述构造,能够抑制在记录纸没有跨越压板面的整个面时的空气的漏入,从而抑制流量的增加及吸引压力的下降。
但是,在多个吸引室及吸引孔均等地分散配置于压板面的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在对纸宽小的记录纸印刷时,配置于记录纸的纸宽的外侧而始终处于开放状态的吸引孔较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记录纸的前端到达吸引压板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前端)附近,从纸宽方向的两侧的吸引孔漏入的空气较多,吸引压力可能脱离图7的适当压力范围Pa。
因此,通过根据记录纸的纸宽或记录纸的前端的到达位置调整吸引风扇的吸引力,可以将对被输送的记录纸的吸引压力调整到适当的范围内。或者,若将压板面分割为多个区域而形成各区域能够独立地吸引的结构,则根据被输送的记录纸的纸宽和输送位置仅吸引必要的区域,能够使吸引压力处于适当的范围内。但是,若进行所述调整控制而设置调整机构,则产生吸引控制变得复杂,或者吸引机构的结构变得复杂、零件成本变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不进行根据纸宽或输送位置的吸引调整而将用于将各种宽度的记录纸吸引到压板面的吸引压力及吸引空气的流量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吸引机构具有:与液滴喷出头对置的压板面、将沿着该压板面输送的记录纸吸引到该压板面的吸引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压板面的与记录纸输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配置有第一吸引区域,该第一吸引区域由沿记录纸输送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凸条和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凸条划分成格子状,该第一吸引区域的各格子状划分室的底部构成矩形状的第一吸引孔,
在所述压板面的所述第一吸引区域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吸引区域,在该第二吸引区域形成有配置或形状与所述第一吸引区域的所述第一吸引孔不同的第二吸引孔。
在本发明的吸引压板机构中,如上所述,将压板面的宽度方向的中央的区域划分为格子状且将各划分室的底面作为矩形的第一吸引孔,因此,第一吸引区域中除凸条部分以外几乎整个面为开口,开口率非常大,成为吸引力大的区域。通过将该第一吸引区域设置在压板面的纸宽方向的中央,从而即使在输送纸宽较窄的记录纸时,记录纸覆盖第一吸引孔的大部分,能够减小从第一吸引孔漏入的空气。由此,在吸引纸宽较窄的记录纸时也能够使吸引压力不显著减小。并且,对于纸宽较宽的记录纸,由于通过来自第二吸引孔的吸引压力将纸宽方向的两端吸引到压板面的第二吸引区域,因此能够使记录纸的左右两端不浮起。如上所述,能够不进行吸引风扇的吸引力调整等而将各种纸宽的记录纸在确保平坦性的状态下输送。由此,能够使吸引机构的结构及其控制简单,且能够使装置成本低廉。
这时,优选所述第一吸引区域的所述宽度方向的尺寸被设定为小于等于对被输送的所述记录纸的两侧进行限制的引导件的最小宽度。由此,能够由记录纸将全部的第一吸引孔覆盖,因此即使在输送最小纸宽的记录纸时吸引压力的减少也会变少。
并且,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吸引区域的所述记录纸输送方向的下游端设置在与所述第二吸引区域的所述记录纸输送方向的下游端相比向输送方向上游侧后退了规定尺寸的位置。也就是说,使压板面的宽度方向中央的第一吸引区域的下游侧(前端)比左右的第二吸引区域的前端向输送方向上游侧后退一级。由此,在记录纸的前端与出头位置对齐而开始印刷时,通过在记录纸的前端迂回而朝向第一吸引孔的吸引气流,能够抑制液滴向输送方向下游侧(前方侧)弯曲飞溅。并且,能够抑制液滴在记录纸的前端迂回而被第一吸引孔吸入。由此,能够抑制记录纸的前端的印刷质量的下降。
在此,在所述第二吸引区域中沿所述宽度方向排列形成有多个第三凸条,该多个第三凸条以相对于所述记录纸输送方向下游侧朝外侧张开的方式沿倾斜的方向延伸。并且,优选下述结构:在由所述第三凸条划分而成的各划分室中,在接近所述第一吸引区域的划分室中未形成第二吸引孔,在远离所述第一吸引区域的划分室的底部形成所述第二吸引孔。对于在接近第一吸引区域的划分室之上输送的记录纸的部分,由于在第一吸引区域上输送的记录纸的部分由较大的吸引力可靠地吸引,因此不会显著浮起。另一方面,对于在远离第一吸引区域的划分室之上输送的记录纸的部分,由于远离第一吸引区域因此容易浮起。由此,在接近第一吸引区域的划分室内未设置第二吸引孔,在远离第一吸引区域的划分室内设置第二吸引孔,由此,减少在第二吸引区域上设置的吸引孔的开口面积,且能够有效地使从第一吸引区域露出的记录纸的部分成为平坦状态。
并且,通过相对于输送方向下游侧朝外侧张开地以朝向倾斜的方向的方式形成第三凸条,记录纸以记录纸的端缘斜着跨越在邻接的第三凸条之间的状态被输送。由此,能够抑制由空气流引起记录纸的端缘微振动而产生的振动音。进而,通过以下游侧向外侧张放的方式设定第三凸条的倾斜方向,记录纸的前端缘碰触凸条的侧面而缓慢被引导向压板面的中央,能够抑制输送被妨碍的情况。
并且,所述第二吸引区域由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的第四凸条划分为所述记录纸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前方侧)和上游侧(后方侧)。并且,与所述第四凸条相比更靠所述记录纸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划分区域也可以为,相对于与所述第四凸条相比更靠所述记录纸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划分区域,第二吸引孔的开口面积或开口率较大的结构。这时,所述多个第三凸条也可以为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大致等间隔排列的结构。若将记录纸输送方向的前方侧的划分区域的开口面积或开口率增大,则能够将从第一吸引区域露出的记录纸的部分中的、更容易浮起的记录纸的前端侧的部分可靠地吸引。由此,使设置于第二吸引区域的吸引孔的开口面积减小,同时能够有效地使从第一吸引区域露出的记录纸的部分成为平坦的状态。
在此,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的各凸条优选被形成得比沿所述记录纸输送方向延伸的各凸条或相对于所述记录纸输送方向下游侧朝外侧张开的方式沿倾斜的方向延伸的各凸低条。由此,能够抑制记录纸的前端牵挂在沿宽度方向延伸的横凸条上。
并且,在本发明中,所述吸引机构可以为具有吸引通路和吸引风扇的简单结构,所述吸引通路通过所述第一吸引孔及所述第二吸引孔与所述压板面上连通,所述吸引风扇以预先设定的吸引力从吸引通路吸引空气。
并且,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的吸引压板机构和液滴喷出头,该液滴喷出头用于向沿着所述吸引压板机构的压板面输送的片状介质喷出液滴。
根据本发明,将压板面的纸宽方向的中央的区域划分为格子状且将各划分室的底面设为矩形的第一吸引孔,从而设置开口率非常大且吸引力大的第一吸引区域。因此,即使在输送纸宽较窄的记录纸时,记录纸也能够覆盖第一吸引区域中的第一吸引孔的大部分,能够减少从第一吸引孔漏入空气。由此,在吸引纸宽较窄的记录纸时也能够使吸引压力不显著减少。并且,对于纸宽较宽的记录纸,通过来自第二吸引孔的吸引压力将纸宽方向的两端吸引到压板面的第二吸引区域,由此能够使记录纸的左右两端不浮起。如上所述,能够不进行风扇的吸引力调整等而将各种纸宽的记录纸以确保平坦性的状态输送。由此,能够使吸引机构的结构及其控制保持简单,且使装置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适用本发明的辊卷纸打印机的立体图。
图2为使开闭盖为全开状态的辊卷纸打印机的立体图。
图3为表示辊卷纸打印机的内部构造的概略纵截面图。
图4为将打印机内部机构中的压板及吸引机构的部分取出表示的局部立体图。
图5为表示压板的表面的平面图。
图6为压板的局部截面图(图5的X-X截面图)。
图7为表示吸引空气的流量和吸引压力的关系的P-Q特性曲线的图表。
图中:1-辊卷纸打印机(液滴喷出装置);2-打印机主体;3-开闭盖;4-记录纸排出口;5-排纸引导件;6-盖开闭杆;10-打印机主体框架;10a-背面板;11-辊卷纸收纳部;11a-左侧引导件;11b-右侧引导件;12-辊卷纸;12a-记录纸;15-放纸辊;16-压纸辊;20-头单元框架;21-滑架导轴;22-喷墨头(液滴喷出头);23-滑架;24-压板框架;25-压板;25a-压板面;25b-平面部分;25c、25d-边界壁;25e-侧凸条;25f-后凸条;26-吸引机构;26a-吸引风扇;27-张力引导件;29-回收部;31-送纸辊;32-压纸辊;33-前侧送纸辊;34-前侧压纸辊;41、42-纵凸条(第一凸条);43-横凸条(第二凸条);44-格子状划分室;45-第一吸引孔;46、47-纵凸条(第三凸条);48、49-横凸条(第四凸条);48a、49a-倾斜面;51-第一吸引区域;52、53-第二吸引区域;53a~52h-划分室;53a~53h-划分室;54、55-第二吸引孔;A-输送路;B-记录纸输送方向;H1、H2-前端位置;L-最小纸宽;Pa-适当压力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说明具有适用本发明的吸引压板机构的辊卷纸打印机(液滴喷出装置)的实施方式。
(整体结构)
图1为适用本发明的喷墨式辊卷纸打印机的外观立体图,图2为使所述开闭盖为全开状态的外观立体图。辊卷纸打印机1具有打印机主体2和开闭盖3,打印机主体2整体大致为长方体形状,开闭盖3安装于该打印机主体2的前面。在打印机主体2的外装壳体的前面形成有规定宽度的记录纸排出口4。在记录纸排出口4的下侧,排纸引导件5向前方突出,在该排纸引导件5的侧方设置有盖开闭杆6。在排纸引导件5及盖开闭杆6的下侧形成有辊卷纸放入取出用的矩形的开口部,该开口部由开闭盖3封闭。
若操作该开闭杆6则开闭盖3的锁定被解除。在锁定解除后,若将排纸引导件5拉向前方,则如图2所示,开闭盖3以下端部为中心向前方打开为大致水平,形成于打印机内部的辊卷纸收纳部11变为开放状态。同时,从辊卷纸收纳部11到记录纸排出口4为止的记录纸输送路为变为开放状态,能够从打印机前方简单地进行辊卷纸的更换操作。
图3为表示辊卷纸打印机1的内部构造的概略纵截面图。在辊卷纸打印机1的内部,辊卷纸收纳部11形成于打印机主体框架10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分。辊卷纸12以朝向打印机宽度方向的横置状态能够滚动地收纳于辊卷纸收纳部11。在辊卷纸收纳部11中,具有左侧引导件11a和右侧引导件11b,左侧引导件11a和右侧引导件11b从左右两侧限制辊卷纸12及从辊卷纸12抽出的长条状的记录纸12a。左侧引导件11a和右侧引导件11b通过齿轮齿条幅的机构能够以中央为基准左右对称地移动。
并且,在辊卷纸收纳部11的上方,头单元框架20水平地安装在打印机主体框架10的上端。滑架导轴21沿着打印机宽度方向水平地架设于头单元框架20。以喷墨头22向下的状态搭载的滑架23沿着该滑架导轴21而能够在打印机宽度方向上往复移动。滑架23通过公知的滑架输送机构例如具有滑架电动机及同步带的滑架输送机构,从而在打印机宽度方向上往复移动。
在喷墨头22的下侧配置有沿打印机前后方向水平延伸的压板框架24。与喷墨头22以规定的间隔对置的压板25沿打印机宽度方向水平地安装于压板框架24上。并且,通过该压板25来限定喷墨头22的印刷位置。
在压板24的后端配置有张力引导件27,从收纳于辊卷纸收纳部11的辊卷纸12抽出的长条状的记录纸12a架设在张力引导件27上。张力引导件27向上方施力,从收纳于辊卷纸收纳部11的辊卷纸12抽出的记录纸12a由张力引导件27被赋予规定的张力,在上述状态下沿着经由印刷位置的记录纸输送路径而被抽出。
在压板框架24的比张力引导件27更靠前侧的位置上,沿打印机宽度方向水平地架设有送纸辊31。安装于头单元框架20侧的压纸辊32隔着记录纸12a以规定的按压力从上侧按压送纸辊31。在压板框架24的位于压板25的前端侧的部位,沿打印机宽度方向水平地架设有前侧送纸辊33。安装于头单元框架20侧的前侧压纸辊34隔着记录纸12a从上侧按压该前侧送纸辊33。
从收纳于辊卷纸收纳部11的辊卷纸12向上方抽出的记录纸12a沿着图3中的粗点划线所示的输送路A被输送。输送路A通过放纸辊15及压纸辊16之间朝向上方。并且,在经由张力引导件27而向前方弯曲后,通过送纸辊31及压纸辊32之间、喷墨头22和压板25之间、及前侧送纸辊33及前侧压纸辊34之间到达记录纸排出口4。
由辊卷纸12放出的记录纸12a的部分以吸引于压板25的表面的状态输送而通过印刷位置。在印刷位置,滑架23沿着滑架导轴21往复移动,通过搭载于滑架23的喷墨头22进行印刷。在对记录纸12a的宽度方向的一连串的行印刷结束后,同步驱动放纸辊15、送纸辊31及前侧送纸辊33旋转,从而将记录纸12a送出规定间距。然后,进行下一行印刷。这样,记录纸12a以规定间距间歇性地送出同时由喷墨头22实施印刷。
印刷后的记录纸12a通过配置于记录纸排出口4的自动刀具沿宽度方向切断并排出。
(压板及吸引机构)
图4为将打印机内部机构中的压板25及吸引机构26的部分取出表示的局部立体图。压板25为在打印机宽度方向上长的扁平的长方体形状。设置于压板25的上表面的压板面25a由后述的纵凸条41的上端面及后述的纵凸条46、47的上端面限制,纵凸条41沿着记录纸输送方向延伸,纵凸条46、47相对于记录纸输送方向略微倾斜地延伸。在压板25a的上游侧的位置配置有送纸辊31及压纸辊32。并且,在压板25的侧方,回收部29与压板25一体地形成,回收部29用于喷墨头22喷出的油墨液滴产生的墨雾的回收或付着于记录纸的纸粉的回收。
在压板面25a上形成有多个吸引孔(后述的第一吸引孔45及第二吸引孔54、55),各吸引孔与形成于压板25的内部的吸引通路(省略图示)连通。在压板25的后端形成有与吸引通路连通的连通口,L型的吸引管道(省略图示)以气密状态连结于此。吸引管道的后端与安装于打印机主体框架10的背面板10a的吸引风扇26a的吸引口连通。吸引风扇26a的排出口向打印机后方开口。若驱动吸引风扇26a,则从第一吸引孔45及第二吸引孔54、55通过压板25内部的吸引通路及吸引管道吸引空气。在压板25的上部被输送的记录纸12a通过由吸引风扇26a形成的该吸引力而被吸引到压板面25a上,同时被输送。
图5为表示压板25的表面的平面图。压板面25a呈大致矩形状,纵横延伸的各凸条之间的底面低一级(一段)地形成。压板面25a的输送方向前方及形成回收部29一侧的侧方由平面部分25b和边界壁25c、25d包围成大致L字状。并且,平面部分25b形成为与纵凸条46、47的上端大致相同的高度。此外,另一侧的侧方及输送方向后方侧由侧凸条25e及后凸条25f包围。边界壁25c和侧凸条25e相对于记录纸输送方向B略微倾斜,倾斜方向为随着朝向下游侧而向压板面25a的宽度方向外侧扩大的方向。例如,相对于记录纸输送方向B向左右倾斜3°。
由边界壁25c、25d、侧凸条25e及后凸条25d包围的压板面25a具有第一吸引区域51和第二吸引区域52、53,第一吸引区域51形成于压板面25a的宽度方向(与记录纸输送方向B正交的方向),第二吸引区域52、53形成于该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在本例中,将压板面25a的宽度方向的中心即第一吸引区域51的中心作为记录纸12a的输送基准,左右的第二吸引区域52、53为左右对称的构造。并且,第一吸引区域51的宽度L设置为在辊卷纸打印机1的输送对象的记录纸12a的最小纸宽以下。具体而言设置为,在辊卷纸收纳部11中被左侧引导件11a和右侧引导件11b限定的最小宽度以下。
在第一吸引区域51上以等间隔形成有沿记录纸输送方向B延伸的四个纵凸条41(第一凸条),在邻接的纵凸条41之间的三列区间的宽度方向中央,低于纵凸条41的纵凸条42(第一凸条)与纵凸条41平行地形成。并且,在第一区域51上形成有沿与记录纸输送方向B正交的方向即压板面25a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横凸条43(第二凸条)。纵凸条42及横凸条43的上端为相同高度,且比纵凸条41的上端低一级地形成。第一吸引区域51由纵凸条41、42以规定间隔分隔为六列,进而在记录纸输送方向B上由横凸条43以规定间隔分隔为多个。由此,第一吸引区域51形成为相同平面形状的格子状划分室44纵横排列的结构。在各格子状划分室44的底部分不形成底面,该底部分构成与形成于压板25的内部的吸引通路连通的第一吸引孔45。
在第二吸引区域52、53上形成有四个沿与侧凸条25e平行的方向延伸的纵凸条46及沿与边界壁25c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四个纵凸条47。并且,在第二吸引区域52、53上形成有沿与记录纸输送方向B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横凸条48、49。横凸条48、49形成于第二吸引区域52、53的、记录纸输送方向B的中央位置。横凸条48、49的上端与横凸条43同样地,比纵凸条46、47低一级地形成。第二吸引区域52由纵凸条46划分为:相对于记录纸输送方向B倾斜3°延伸且宽度相同的四列区间及随着向下游侧而宽度增加的一列区间。进而,这些五列区间在记录纸输送方向B的中央位置由横凸条48划分为前后两部分。
在第二吸引区域52、53上形成有圆形的第二吸引孔54、55,第二吸引孔54比第二吸引孔55大一圈。在此,说明第二吸引区域52、53的第二吸引孔54、55的配置。在第二吸引区域52、53的、宽度方向最外侧列的划分室52a、52b及划分室53a、53b的各底面各形成一处开口面积较小的第二吸引孔55。然后,在第二吸引区域52、53的、宽度方向外侧的第二列划分室52c、52d及划分室53c、53d各形成一处开口面积较大的第二吸引孔54。接下来,在第二吸引区域52、53的、宽度方向外侧的第三列及第四列中只在记录纸输送方向B的前方侧的划分室52e、52f及划分室53e、53f各形成一处第二吸引孔54。并且,在最接近第一吸引区域51的一列的划分室52g、52h、53g、53h不形成第二吸引孔54、55中的任一个。
在第二吸引区域52、53的、横凸条48、49的上游侧的部分形成有从横凸条48、49的上端面朝向第二吸引区域52、53的各划分室的底面倾斜的倾斜面48a、49a。同样地,第二吸引区域52、53的前端的边界壁25d从该边界壁25d的上端面朝向第二吸引区域52、53的各划分室的底面倾斜。这些倾斜面能够引导从记录纸输送方向的上游侧被输送来的记录纸12a的前端缘并将其抬起。由此,能够避免记录纸12a的前端缘碰到由横凸条48、49或边界壁25d产生的台阶而牵挂在该台阶上的缺陷。
图6为压板25的局部截面图(图5的X-X截面图)。边界壁25d在第一吸引区域51的部分以下述方式与平面部分25b在距记录纸输送方向B的后方侧的规定距离位置连接:第一吸引区域51的前端位置H1比左右的第二吸引区域52、53的前端位置H2向记录纸输送方向B的后方侧后退一级位置。
根据这样形成表面形状的本实施方式的压板25,在第一吸引区域51中,通过将全部各格子状划分室44的底部分设为第一吸引孔45,从而除了纵凸条41、42及横凸条43的部分以外几乎整个面为开口,形成开口率大且吸引力大的区域。另一方面,在第二吸引区域52、53中,各划分室最多也仅设置一处第二吸引孔54、55。如果像这样在压板面25a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配置第一吸引区域51,且使第一吸引区域51的宽度为记录纸12a的最小纸宽以下,则在压板面25a的上方输送的记录纸12a能够始终将第一吸引区域51的整个宽度区域覆盖。由此,即使在吸引纸宽最窄的记录纸12a时,也能够将由第一吸引区域51作用于记录纸12a的吸引力增大。并且,从记录纸12a的端缘所不能触及的第二吸引孔54、55漏入的空气也不会显著增多。
图7的P-Q特性曲线所示的曲线R1为将假定的最大纸宽的记录纸12a吸引到压板面25a时的吸引空气的流量和吸引压力的关系。并且,曲线R2为将最小纸宽的记录纸12a吸引时的流量和吸引压力的关系,曲线R3为将记录纸12a不固定而吸引于输送路A时,即、使格子状的第一吸引区域51的第一吸引孔45全部为开放状态而吸引时的流量和吸引压力的关系。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使在吸引最大纸宽的记录纸12a时的吸引压力为适当压力范围Pa的上限的方式设置压板面25a的形状。并且,吸引最小纸宽的记录纸12a时的吸引压力被限定为,由于全部封闭第一吸引区域51的第一吸引孔45可将漏入空气的流量抑制成较少,故与最大纸宽的情况相比不显著下降,从而至少限制在适当压力范围Pa的下限。若将格子状的第一吸引孔45全部开放,则吸引压力可能如曲线R3所示大幅下降,因而无法确保必要的吸引压力。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即使最小纸宽的记录纸12a也能够将第一吸引区域51的整个宽度区域覆盖,因此不会产生这样的吸引压力的下降。由此,即使不利用吸引风扇26a进行吸引压力的调整,也能够在适当的吸引压力的范围内吸引从假定的最大纸宽到最小纸宽的各种尺寸的记录纸12a,能够在确保平坦性的状态下输送。
根据上述结构,在压板25的第一吸引区域51中,由纵凸条41、42及横凸条43形成细小的格子状的划分室44,因此,能够以均匀的吸引力吸引在第一吸引区域51上输送的记录纸12a的各部分,且能够将从记录纸12a的端缘附近的第一吸引孔45漏入的空气减少。并且,由于记录纸12a的端缘不会落入细小的格子状的划分室44内,因此能够抑制记录纸12a牵挂在第一吸引区域51的各部分上。通过使横凸条43、48、49形成为比纵凸条41、46、47低,从而能够抑制记录纸12a的牵挂。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压板25,对于纸宽较宽的记录纸12a,纸宽方向的两端缘会露出在第二吸引区域,但这时,通过来自第二吸引孔54、55的吸引压力能够将记录纸12a的两端缘吸引到第二吸引区域52、53上。在此,在第二吸引区域中,在最接近第一吸引区域51的划分室52g、52h、53g、53h上均不形成第二吸引孔54、55。这是因为,对于在接近吸引力强的第一吸引区域51的划分室52g、52h、53g、53h上输送的记录纸12a的部分而言,在第一吸引区域51以较大的吸引力可靠地被吸引,故即使在该区域不吸引,记录纸12a的端缘也不会显著浮起。
在第二吸引区域52、53中,在距第一吸引区域51最远的一列及第二远的一列的划分室52a~52d及划分室53a~53d设置第二吸引孔54、55。因此,即使记录纸12a的纸宽较大,从第一吸引区域51露出的量增大时,也能够将记录纸12a的端缘吸引,能够以小开口率有效地吸引记录纸12a。并且,在从第一吸引区域51到第三或第四远的划分室的列中,在记录纸输送方向B的后方侧的划分室不形成吸引孔,在记录纸输送方向B的前方侧的划分室52e、52f及划分室53e、53f形成第二吸引孔54。由此,能够将更容易浮起的记录纸12a的前端侧的端缘部分更可靠地吸引。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像这样配置第二吸引孔54、55,在第二吸引区域52、53中,能够以小开口率有效地确保记录纸12a的端缘的平坦性。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压板25中,如图6所示,使压板面25a的宽度方向的中央的第一吸引区域51的前端位置H1比左右的第二吸引区域52、53的前端位置H2向记录纸输送方向B的上游侧后退一级,因此,在使记录纸12a的前端与压板25的前端侧的出头位置对齐而开始印刷时,能够使第一吸引区域51通过记录纸12a的前端形成完全封闭状态。由此,通过在记录纸12a的前端侧的端缘迂回并朝向第一吸引区域51的第一吸引孔45漏入的气流,能够抑制在纸宽方向的中央位置大量被喷出的油墨液滴向输送方向前方侧弯曲飞溅,在记录纸12a的端缘迂回而被第一吸引孔45吸入。由此,能够抑制在记录纸12a的前端的印刷质量的下降。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压板25及吸引机构26不局限于打印机,能够适用于从液滴喷出头向沿着压板面25a输送片状介质喷出液滴的各种液滴喷出装置。

Claims (9)

1.一种吸引压板机构,具有:与液滴喷出头对置的压板面、将沿着该压板面输送的记录纸吸引到该压板面的吸引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压板面的与记录纸输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配置有第一吸引区域,该第一吸引区域由沿记录纸输送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凸条和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凸条划分成格子状,该第一吸引区域的各格子状划分室的底部构成矩形状的第一吸引孔,
在所述压板面的所述第一吸引区域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吸引区域,在该第二吸引区域形成有配置或形状与所述第一吸引区域的所述第一吸引孔不同的第二吸引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引压板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吸引区域的所述宽度方向的尺寸被设定为小于等于对被输送的所述记录纸的两侧进行限制的引导件的最小宽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引压板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吸引区域的所述记录纸输送方向的下游端设置在与所述第二吸引区域的所述记录纸输送方向的下游端相比向输送方向上游侧后退了规定尺寸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引压板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吸引区域中沿所述宽度方向排列形成有多个第三凸条,该多个第三凸条以相对于所述记录纸输送方向下游侧朝外侧张开的方式沿倾斜的方向延伸,
多个划分室由所述第三凸条划分而成,
在接近所述第一吸引区域的至少一个划分室中未形成所述第二吸引孔,在远离所述第一吸引区域的至少一个划分室中形成所述第二吸引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引压板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吸引区域由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的第四凸条划分为所述记录纸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和上游侧,
比所述第四凸条更靠所述记录纸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划分区域中的第二吸引孔的开口面积或开口率大于比所述第四凸条更靠所述记录纸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划分区域中的第二吸引孔的开口面积或开口率。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吸引压板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第三凸条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大致以等间隔排列。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引压板机构,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的各凸条被形成得比沿所述记录纸输送方向延伸的各凸条或以相对于所述记录纸输送方向下游侧朝外侧张开的方式沿倾斜的方向延伸的各凸条低。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引压板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引机构具有:吸引通路,其经由所述第一吸引孔及所述第二吸引孔与所述压板面上连通;吸引风扇,其通过预先设定的吸引力从该吸引通路吸引空气。
9.一种液滴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引压板机构;
用于向沿着该吸引压板机构的压板面输送的片状介质喷出液滴的液滴喷出头。
CN2010101231664A 2009-03-02 2010-03-02 吸引压板机构及液滴喷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233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47673A JP5369760B2 (ja) 2009-03-02 2009-03-02 吸引プラテン機構および液滴吐出装置
JP2009-047673 2009-03-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23373A true CN101823373A (zh) 2010-09-08
CN101823373B CN101823373B (zh) 2012-07-25

Family

ID=41791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2316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23373B (zh) 2009-03-02 2010-03-02 吸引压板机构及液滴喷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8152296B2 (zh)
EP (1) EP2226198B1 (zh)
JP (1) JP5369760B2 (zh)
CN (1) CN101823373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50914A (zh) * 2011-08-23 2013-03-0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记录纸输送机构
CN104044366A (zh) * 2013-03-13 2014-09-1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压印构件装置以及具备该压印构件装置的打印装置
WO2018076839A1 (zh) * 2016-10-26 2018-05-03 深圳市润天智数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打印机可调式吸风平台及平板式喷墨打印机
CN108327401A (zh) * 2017-01-20 2018-07-2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输送装置
CN108535274A (zh) * 2017-03-03 2018-09-1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标注装置、缺陷检查系统以及膜制造方法
CN114450169A (zh) * 2019-10-07 2022-05-06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打印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69760B2 (ja) * 2009-03-02 2013-12-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吸引プラテン機構および液滴吐出装置
JP2012061789A (ja) 2010-09-17 2012-03-29 Seiko Epson Corp 記録装置
CN202412940U (zh) * 2010-11-30 2012-09-05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压板和图像记录装置
US8840212B2 (en) * 2011-11-22 2014-09-23 Hewlett-Packard Industrial Printing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ading a printing substrate
JP2013226799A (ja) 2012-03-30 2013-11-07 Seiko Epson Corp 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印刷装置
CN104245336B (zh) * 2012-07-26 2016-04-13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具有对角衬底支撑表面的压板
US9085176B2 (en) * 2013-09-30 2015-07-21 Eastman Kodak Company Vacuum pulldown of print medium in printing system
JP6451168B2 (ja) * 2014-09-18 2019-01-1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ガイド部材及び搬送装置
US10239716B2 (en) 2014-10-08 2019-03-26 MGI Digital Technology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porting substrates in a printing machine
JP6932982B2 (ja) * 2017-04-28 2021-09-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7314623B2 (ja) 2019-05-30 2023-07-2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68416A (ja) * 2003-03-07 2004-09-30 Seiko Epson Corp 記録媒体搬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JP2005138305A (ja) * 2003-11-04 2005-06-02 Fuji Xerox Co Ltd 記録媒体搬送機構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757517A (zh) * 2004-10-04 2006-04-12 奥西-技术有限公司 薄片处理装置
CN1290700C (zh) * 2003-01-10 2006-12-20 诺日士钢机株式会社 喷墨式打印机
JP2007168387A (ja) * 2005-12-26 2007-07-05 Fujifilm Corp 画像記録装置
JP4196503B2 (ja) * 1999-12-07 2008-12-1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98277A (en) * 1980-01-10 1981-11-03 Xerox Corporation Grooved vacuum belt document handling system
US4291974A (en) * 1980-01-10 1981-09-29 Xerox Corporation Dual mode document belt system
US4660752A (en) * 1985-08-29 1987-04-28 Compak/Webcor Manufacturing Packaging Co. Vacuum feeder for continuous web
JPH0578001A (ja) * 1991-09-18 1993-03-30 Ricoh Co Ltd 搬送装置
US6637328B1 (en) * 2000-06-16 2003-10-28 Ecrm, Inc. Imaging system
JP2002137466A (ja) * 2000-08-23 2002-05-14 Canon Inc 記録装置
DE60024256T2 (de) * 2000-08-24 2006-08-0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 L.P., Houston Spannapparatur für Drucker
US6543948B2 (en) * 2001-02-09 2003-04-08 Hewlett-Packard Company Printer with vacuum platen having selectable active area
JP4549025B2 (ja) * 2003-01-10 2010-09-22 ノーリツ鋼機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プリンタ
JP4111014B2 (ja) * 2003-03-12 2008-07-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搬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JP4062733B2 (ja) * 2003-03-07 2008-03-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搬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JP3960244B2 (ja) * 2003-03-26 2007-08-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用紙受け台
US7431278B2 (en) * 2003-03-26 2008-10-07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laten used therein
US7354147B2 (en) * 2003-11-04 2008-04-0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laten having channels and method for the same
US7296792B2 (en) * 2004-01-19 2007-11-20 Marquip, Llc Self-valving vacuum distribution for a belt-driven sheet conveyor
JP2006137027A (ja) * 2004-11-10 2006-06-01 Olympus Corp 記録装置
JP2006159556A (ja) * 2004-12-06 2006-06-22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における液体予備吐出方法
US20080213027A1 (en) * 2007-03-01 2008-09-04 Yraceburu Robert M Imaging device
US8025390B2 (en) * 2007-03-07 2011-09-27 Xerox Corporation Escort belt for improved printing of a media web in an ink printing machine
JP5119886B2 (ja) * 2007-11-22 2013-01-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JP2009202459A (ja) * 2008-02-28 2009-09-10 Brother Ind Ltd 記録装置
US8029093B2 (en) * 2008-07-22 2011-10-04 Eastman Kodak Company Overprint trough for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369760B2 (ja) * 2009-03-02 2013-12-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吸引プラテン機構および液滴吐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96503B2 (ja) * 1999-12-07 2008-12-1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CN1290700C (zh) * 2003-01-10 2006-12-20 诺日士钢机株式会社 喷墨式打印机
JP2004268416A (ja) * 2003-03-07 2004-09-30 Seiko Epson Corp 記録媒体搬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JP2005138305A (ja) * 2003-11-04 2005-06-02 Fuji Xerox Co Ltd 記録媒体搬送機構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757517A (zh) * 2004-10-04 2006-04-12 奥西-技术有限公司 薄片处理装置
JP2007168387A (ja) * 2005-12-26 2007-07-05 Fujifilm Corp 画像記録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50914A (zh) * 2011-08-23 2013-03-0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记录纸输送机构
CN102950914B (zh) * 2011-08-23 2015-01-0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记录纸输送机构
CN104044366A (zh) * 2013-03-13 2014-09-1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压印构件装置以及具备该压印构件装置的打印装置
WO2018076839A1 (zh) * 2016-10-26 2018-05-03 深圳市润天智数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打印机可调式吸风平台及平板式喷墨打印机
CN108327401A (zh) * 2017-01-20 2018-07-2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输送装置
CN108535274A (zh) * 2017-03-03 2018-09-1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标注装置、缺陷检查系统以及膜制造方法
CN114450169A (zh) * 2019-10-07 2022-05-06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打印装置
US12043025B2 (en) 2019-10-07 2024-07-2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220165A1 (en) 2010-09-02
JP2010201683A (ja) 2010-09-16
US8322845B2 (en) 2012-12-04
CN101823373B (zh) 2012-07-25
EP2226198B1 (en) 2012-05-16
US8152296B2 (en) 2012-04-10
US20120218341A1 (en) 2012-08-30
EP2226198A1 (en) 2010-09-08
JP5369760B2 (ja) 2013-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23373B (zh) 吸引压板机构及液滴喷出装置
US9278533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US10703093B2 (en) Indirect inkjet printing system
US9643434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JP6478812B2 (ja) プリント装置
CN106183413A (zh) 打印设备和台板
JP6691757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JP2004291544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れに使用する吸引式用紙受け台
US6431538B1 (en) Apparatus for removing sheets, one-by-one, from the top of a stack of sheets
JP2016221942A (ja) プリント装置およびプラテン
KR20190097178A (ko) 시트 적중 장치, 카운터 이젝터, 제함기
JP2004188664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2019081641A (ja) シート供給装置
JP6525836B2 (ja) プリント装置
CN111204130B (zh) 喷墨打印装置
JP2016221720A (ja) プリント装置およびプラテン
JP5119871B2 (ja) プリンタ
JP6256051B2 (ja) 吸引プラテン機構、液滴吐出装置
US10124608B2 (en) Image printing apparatus
JP2020157581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JP6559042B2 (ja) 連続用紙用のプリンタ
JP6331473B2 (ja) 液体受容装置、液体噴射装置及び液体排出方法
JP2019147309A (ja) 印刷装置
JP6556019B2 (ja) 連続用紙用のプリンタ
JP2007152902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25

Termination date: 202103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