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90553A - 氧化烯衍生物及含有该衍生物的皮肤外用剂 - Google Patents

氧化烯衍生物及含有该衍生物的皮肤外用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90553A
CN101790553A CN200880100501A CN200880100501A CN101790553A CN 101790553 A CN101790553 A CN 101790553A CN 200880100501 A CN200880100501 A CN 200880100501A CN 200880100501 A CN200880100501 A CN 200880100501A CN 101790553 A CN101790553 A CN 1017905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id
skin
sense
evaluation
eth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005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90553B (zh
Inventor
大森隆司
石洼章
杉山由纪
松井裕子
川副智行
手塚洋二
水野裕保
円山圭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F Corp
Shiseid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F Corp
Shiseid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F Corp, Shiseido Co Ltd filed Critical NOF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7905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905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905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905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00Make-up preparations; Body powders; Preparations for removing make-up
    • A61Q1/02Preparations containing skin colorants, e.g. pig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72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A61K8/84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therwise than those involving only carbon-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A61K8/86Polyeth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7/00Drugs for 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 A61P17/16Emollients or protectives, e.g. against radi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5/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 C08G65/2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from cyclic ethers and other compounds
    • C08G65/2603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from cyclic ethers and other compounds the other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 C08G65/260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from cyclic ethers and other compounds the other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containing hydroxyl groups
    • C08G65/2609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from cyclic ethers and other compounds the other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containing hydroxyl groups containing aliphatic hydroxyl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5/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 C08G65/2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from cyclic ethers and other compounds
    • C08G65/2603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from cyclic ethers and other compounds the other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 C08G65/2615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from cyclic ethers and other compounds the other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the other compounds containing carboxylic acid, ester or anhydride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5/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 C08G65/32Polymer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G65/329Polymer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with organic compounds
    • C08G65/337Polymer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with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ther el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1/00Compositions of polyeth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1/02Polyalkylene oxid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Bird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Toxicology (AREA)
  • Cosmetic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Polyeth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新型化合物,其具有皮肤粗糙改善效果,安全性、使用触感良好,特别是无发粘感,水润性良好,并且可作为提高基质稳定性的成分。氧化烯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衍生物以下列通式(I)表示。(式中,Z是从二聚物二醇中除去羟基后的残基,EO是氧化乙烯基,AO是碳原子数为3~4的氧化烯基,它们的加成状态为嵌段状。a和b分别为上述氧化烯基、氧化乙烯基的平均加成摩尔数,1≤2×a≤150,1≤2×b≤150,相对于碳原子数为3~4的氧化烯基和氧化乙烯基的总和,氧化乙烯基的比例为10~99%质量。R为任选相同或不同的碳原子数为1~4的烃基。)。Z-{O-[(AO)a-(EO)b]-R}2(I)。

Description

氧化烯衍生物及含有该衍生物的皮肤外用剂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2007年07月26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7-194493号的优选权,将其引入本文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型氧化烯衍生物,特别涉及具有皮肤粗糙改善效果,安全性、使用触感良好,并且可作为提高基质稳定性的成分的氧化烯衍生物。
背景技术
皮肤外用剂包括化妆水、乳液、乳膏等各种剂型,其中化妆水是基础化妆品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品种。在化妆水中,除水和保湿成分等水溶性物质外,为稳定掺混香料、油分、油溶性药物等非水溶性物质,人们提出了各种使用表面活性剂的基质稳定技术(增溶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和2)。
但是,现有的表面活性剂虽然可通过种类的选择或适当量的掺混提高基质稳定性,但其是皮肤粗糙的原因之一,而且无法充分满足提高使用触感的要求。另外,近年来人们对皮肤外用剂的安全性有了更高的期待,从此观点出发,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也会产生问题。如上所述,从提高基质稳定性的观点出发,对于许多皮肤外用剂而言表面活性剂是不可或缺的成分,但由于其是皮肤粗糙的主要原因,由于使用触感差而使制剂的商业价值大损,这是应该解决的课题。
因此,就通常的皮肤外用剂而言,从作为对皮肤粗糙表现出改善、预防效果的有效成分向皮肤补充保水功能的观点出发,向皮肤外用剂中掺混甘油、山梨醇、丙二醇等多元醇化合物或透明质酸等粘多糖等保湿剂,作为NMF(天然保湿因子)的氨基酸,氨甲环酸等药物,以及各种提取物。另外,亦采用利用凡士林软膏等封堵剂(閉塞剤plugging agent)补充角质层屏障功能的方法和利用维生素、激素等活化皮肤细胞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和4)。
但是,以甘油为代表的保湿剂为提高保湿效果、皮肤粗糙改善效果必须增加掺混量,结果导致基质的稳定性劣化或使用性劣化,而且当应用于皮肤时,由于皮脂的排斥还存在对皮肤的融合性劣化等应解决的课题。在醇类多的处方体系中,多糖存在产生沉淀的缺点,而在DL-苏氨酸等氨基酸中存在着色、变臭等缺点。氨甲环酸等药物存在经时稳定性方面的问题;另外,当使用凡士林等封堵剂时,存在使人感到油腻、发粘等令人不适的触感的缺点;此外,当使用提取物或维生素、激素等时,在与副作用等有关的安全性和经时稳定性方面存在必须解决的课题。
综上所述,需要开发具有皮肤粗糙改善效果、安全性和使用触感良好、并且可提高基质的稳定性的成分。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0244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4787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9-10022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7-2779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需解决的课题
鉴于上述课题实施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皮肤粗糙改善效果,安全性、使用触感良好,特别是无发粘感,水润性良好,并且可作为提高皮肤外用剂基质稳定性成分的新型化合物。
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人等进行研究的结果发现,特定结构的嵌段型氧化烯/氧化乙烯-二聚物二醇醚具有皮肤粗糙改善效果,安全性、使用触感良好,特别是无发粘感,水润性良好,并且当掺混于皮肤外用剂中时能够发挥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可得到优异的基质稳定性,因此完成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氧化烯衍生物的特征在于:所述衍生物用下列通式(I)表示。
Z-{O-[(AO)a-(EO)b]-R}2    (I)
式中,Z是从二聚物二醇中除去羟基后的残基,EO是氧化乙烯基,AO是碳原子数为3~4的氧化烯基,它们的加成状态为嵌段状。a和b分别为上述氧化烯基、氧化乙烯基的平均加成摩尔数,1≤2×a≤150,1≤2×b≤150,相对于碳原子数为3~4的氧化烯基和氧化乙烯基的总和,氧化乙烯基的比例为10~99%质量。R为可相同或不同的碳原子数为1~4的烃基。
另外,在上述氧化烯衍生物中,通式(I)中的AO优选氧化丁烯基。
另外,在上述氧化烯衍生物中,通式(I)中的Z优选碳原子数为24~48的二聚物二醇残基。
另外,本发明的皮肤外用剂的特征在于:含有上述氧化烯衍生物。
另外,在上述皮肤外用剂中,上述氧化烯衍生物的含量优选0.01~70%质量。
另外,本发明的皮肤粗糙改善剂的特征在于:含有上述氧化烯衍生物作为有效成分。
另外,本发明的化妆品使用性改善剂的特征在于:含有上述氧化烯衍生物作为有效成分。
发明效果
本发明中具有特定结构的氧化烯衍生物具有皮肤粗糙改善效果,安全性、使用触感良好,特别是无发粘感,水润性良好,并且通过掺混于皮肤外用剂可发挥表面活性剂的功能,提高基质的稳定性。
实施发明的最佳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氧化烯衍生物的特征在于:所述衍生物用下列通式(I)表示。
Z-{O-[(AO)a-(EO)b]-R}2    (I)
在式(I)所表示的氧化烯衍生物中,Z是从二聚物二醇中除去羟基后的残基,EO是氧化乙烯基。AO是碳原子数为3~4的氧化烯基,作为实例可列举出氧化丙烯基、氧化丁烯基、氧化异丁烯基、氧化叔丁烯基等。优选氧化丙烯基、氧化丁烯基,更优选氧化丁烯基。上述基团的加成状态为嵌段状。
a和b分别为上述氧化烯基、氧化乙烯基的平均加成摩尔数,1≤2×a≤150,1≤2×b≤150。优选2≤2×a≤70、5≤2×b≤120,更优选2≤2×a≤50、10≤2×b≤100。若2×a为0,则使用触感存在劣化的倾向;若超过150,则保湿效果感存在劣化的倾向。另外,若2×b为0,则保湿效果和皮肤粗糙改善效果存在劣化的倾向,并且无法发挥表面活性剂的功能;若超过150,则存在产生发粘感的倾向。
相对于上述式(I)中AO和EO的总和,EO的比例为10~99%质量,优选20~70%质量。若小于10%质量,则保湿效果感存在劣化的倾向。
另外,氧化乙烯基和碳原子数为3~4的氧化烯基的加成状态为嵌段状。若为无规状,则无法发挥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基质稳定性劣化。相对于二聚物二醇,优选加成顺序以AO、EO的顺序键合。
R为碳原子数为1~4的烃基。通过对导致发粘的末端羟基进行烷基醚化,可提高与皮肤间的融合性,带来良好的使用触感。作为烃基,可列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及其混合基团等。在本发明中优选甲基、乙基。若碳原子数大于5,则存在保湿效果感劣化的倾向。
在式(I)所表示的氧化烯衍生物中,Z是从二聚物二醇中除去羟基后的残基。在这里二聚物二醇是通过还原二聚酸得到的二元醇。需说明的是,二聚物二醇残基部分在赋予水润感和基质稳定性方面是必须的。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二聚物二醇的原料的二聚酸可以是例如通过将不饱和脂肪酸或其低级醇酯聚合得到的二聚体。具体而言,可通过如下方法合成:通过第尔斯-阿尔德反应之类的热聚合使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或其低级醇酯反应的方法,或其它反应方法。只要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生成的二聚酸中也可残留未反应的脂肪酸。
作为二聚酸,优选将碳原子数为12~24的不饱和脂肪酸或其低级醇酯进行二聚反应得到的二聚酸。此时,Z为碳原子数为24~48的二聚物二醇残基。作为上述不饱和脂肪酸,可列举出肉豆蔻烯酸、棕榈油酸、油酸、反油酸、异油酸、鳕油酸、芥酸、神经酸、亚油酸、亚麻酸及其碳原子数为1~3的低级醇酯等,优选碳原子数为18的不饱和脂肪酸,特别优选油酸或亚油酸或其低级醇酯。另外,亦可使用在进行二聚反应后将残留的不饱和双键氢化而获得的二聚酸。
就二聚物二醇而言,市面上有售源自动物油脂和源自植物油脂的物质,在本发明中可任选使用,但优选源自植物油脂的物质。作为上述二聚物二醇,可列举出Cognis Japan Ltd.(コグニス·ジヤパン社)制Sovermol 908、Uniqema公司(ユニケマ社)制PRIPOL 2033、东亚合成(株)制ペスポ一ルHP-1000等。
作为本发明的氧化烯衍生物,具体而言可列举出POB(25)POE(34)二甲基二聚物二醇醚、POB(25)POE(35)二甲基二聚物二醇醚、POB(4)POE(13)二甲基二聚物二醇醚、POB(25)POE(52)二甲基二聚物二醇醚、POB(18)POE(41)二甲基二聚物二醇醚、POB(18)POE(41)二乙基二聚物二醇醚、POB(18)POE(41)二丙基二聚物二醇醚、POB(18)POE(41)二丁基二聚物二醇醚、POB(11)POE(30)二甲基二聚物二醇醚、POB(15)POE(45)二甲基二聚物二醇醚、POB(18)POE(50)二甲基二聚物二醇醚、POB(21)POE(56)二甲基二聚物二醇醚、POB(12)POE(50)二甲基二聚物二醇醚、POB(18)POE(61)二甲基二聚物二醇醚、POB(3)POE(40)二甲基二聚物二醇醚、POB(6)POE(82)二甲基二聚物二醇醚、POB(40)POE(120)二甲基二聚物二醇醚、POB(100)POE(40)二甲基二聚物二醇醚、POE(35)POP(30)二甲基二聚物二醇醚、POE(52)POP(30)二甲基二聚物二醇醚等。
需说明的是,上述POE、POP、POB分别是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丁烯的缩写,下文中也会按此缩略符号省略记录。另外,上述POE、POP、POB的加成摩尔数分别为分子中的总加成摩尔数,即以2×a、2×b的数值标记。
式(I)所表示的氧化烯衍生物可采用常规方法制造。例如,可通过如下方法获得:将碳原子数为3~4的氧化烯、氧化乙烯依次与二聚物二醇加成聚合,然后在碱催化剂存在下使卤化烷基发生醚化反应。
通过在皮肤外用剂中掺混上述式(I)所表示的氧化烯衍生物,可发挥皮肤粗糙改善效果,并且无发粘感,水润感等使用触感良好,此外可通过发挥表面活性剂的功能提高基质的稳定性。
因此,本发明的式(I)所表示的氧化烯衍生物适用于皮肤外用剂,此外作为皮肤粗糙改善剂或化妆品使用性改善剂也可单独使用。
在本发明的皮肤外用剂中,相对于组合物整体,通常掺混0.01~70%质量、优选掺混0.1~20%质量的上述氧化烯衍生物。若不足0.01%质量,则存在效果发挥不充分的情况;另外若超过70%质量,则存在使用后产生发粘感的情况。
在本发明的皮肤外用剂中,除上述氧化烯衍生物外可掺混通常在化妆品或作为准标准药物(医薬部外品quasi drug)的皮肤外用剂中使用的成分,按照常规方法制造。以下列举了具体的可掺混成分,可将上述氧化烯衍生物和下列成分中的1种或2种以上混合配制本发明的皮肤外用剂。
作为保湿剂,可列举出例如聚乙二醇、丙二醇、甘油、1,3-丁二醇、木糖醇、山梨醇、麦芽糖醇、硫酸软骨素、透明质酸、硫酸粘多糖、栝楼酸(カロニン酸trichosanic acid)、去端肽胶原(アテロコラ一ゲンatelocollagen)、胆固醇-12-羟基硬脂酸酯、乳酸钠、胆汁酸盐、d1-吡咯烷酮羧酸盐、短链可溶性胶原、二甘油(EO)PO加成物、缫丝花提取物、洋蓍草提取物、黄香草樨(メリロ一トmelilot)提取物等。
作为粉末成分,可列举出例如无机粉末(例如滑石粉、高岭土、云母、绢云母(绢云母)、白云母、金云母、合成云母、红云母、黑云母、蛭石、碳酸镁、碳酸钙、硅酸铝、硅酸钡、硅酸钙、硅酸镁、硅酸锶、钨酸金属盐、镁、二氧化硅、沸石、硫酸钡、煅制硫酸钙(烧石膏)、磷酸钙、氟磷灰石、羟基磷灰石、陶瓷粉末、金属皂(例如肉豆蔻酸锌、棕榈酸钙、硬脂酸铝)、氮化硼等),有机粉末(例如聚酰胺树脂粉末(尼龙粉末)、聚乙烯粉末、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粉末、聚苯乙烯粉末、苯乙烯和丙烯酸共聚物树脂粉末、苯并胍胺树脂粉末、聚四氟乙烯粉末、纤维素粉末等),无机白色颜料(例如氧化锌等),无机红色系颜料(例如钛酸铁等),无机紫色系颜料(例如锰紫、钴紫等),无机绿色系颜料(例如氧化铬、氢氧化铬、钛酸钴等),无机蓝色系颜料(例如群青、绀青等),珍珠色颜料(例如二氧化钛涂布云母、二氧化钛涂布氯氧化铋、二氧化钛涂布滑石粉、着色二氧化钛涂布云母、氯氧化铋、鱼鳞箔等),金属粉末颜料(例如铝粉、铜粉等),锆色淀、钡色淀或铝色淀等有机颜料(例如红色201号、红色202号、红色204号、红色205号、红色220号、红色226号、红色228号、红色405号、橙色203号、橙色204号、黄色205号、黄色401号和蓝色404号等有机颜料,红色3号、红色104号、红色106号、红色227号、红色230号、红色401号、红色505号、橙色205号、黄色4号、黄色5号、黄色202号、黄色203号、绿色3号和蓝色1号等),天然色素(例如叶绿素、β-胡萝卜素等)等。
作为液体油脂,例可列举出如鳄梨油、山茶油、海龟油、澳洲坚果油、玉米油、貂油、橄榄油、菜籽油、蛋黄油、芝麻油、桃仁油、小麦胚芽油、山茶花油、蓖麻油、亚麻仁油、红花油、棉籽油、紫苏子油、大豆油、花生油、茶籽油、榧子油、米糠油、桐油、日本泡桐油、霍霍巴油、胚芽油、三甘油等。
作为固体油脂,可列举出例如可可脂、椰子油、马油、硬化椰子油、棕榈油、牛油、羊油、硬化牛油、棕榈仁油、猪油、牛骨油、木蜡仁油、硬化油、牛脚油、木蜡、硬化蓖麻油等。
作为蜡,可列举出例如蜂蜡、小烛树蜡、棉蜡、巴西棕榈蜡、月桂子蜡、虫白蜡、鲸蜡、褐煤蜡、糠蜡、羊毛脂、木棉蜡、醋酸羊毛脂、液态羊毛脂、甘蔗蜡、羊毛脂脂肪酸异丙酯、月桂酸己酯、还原羊毛脂、希蒙得木蜡(ジヨジヨバロウ)、硬质羊毛脂、虫胶蜡、POE羊毛脂醇醚、POE羊毛脂醇醋酸酯、POE胆固醇醚、羊毛脂脂肪酸聚乙二醇、POE氢化羊毛脂醇醚等。
作为烃油,可列举出例如液体石蜡、地蜡、角鲨烷、姥鲛烷、石蜡油、精制地蜡、角鲨烯、凡士林、微晶蜡等。
作为高级脂肪酸,可列举出例如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山萮酸、油酸、十一碳烯酸、妥尔油酸(ト一ル酸)、异硬脂酸、亚油酸、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
作为高级醇,可列举出例如直链醇(例如月桂醇、鲸蜡醇、硬脂醇、山萮醇、肉豆蔻醇、油醇、十八醇十六醇混合物等)、支链醇(例如单十八烷基甘油醚(鲨肝醇)、2-癸基十四烷醇、羊毛脂醇、胆固醇、植物甾醇、己基十二烷醇、异硬脂醇、辛基十二烷醇等)等。
作为合成酯油,可列举出肉豆蔻酸异丙酯、辛酸十六烷基酯、肉豆蔻酸辛基十二烷基酯、棕榈酸异丙酯、硬脂酸丁酯、月桂酸己酯、肉豆蔻酸十四烷基酯、油酸癸酯、二甲基辛酸己基癸酯、乳酸十六烷基酯、乳酸十四烷基酯、醋酸羊毛脂、硬脂酸异十六烷基酯、异硬脂酸异十六烷基酯、12-羟基硬脂酸胆固醇酯、二-2-乙基己酸乙二醇酯、脂肪酸二季戊四醇酯、单异硬脂酸N-烷基二醇酯、二癸酸新戊二醇酯、苹果酸二异十八烷基酯、二-2-庚基十一烷酸甘油酯、三-2-乙基己酸三羟甲基丙烷酯、三异硬脂酸三羟甲基丙烷酯、四-2-乙基己酸季戊四醇酯、三-2-乙基己酸甘油酯、三辛酸甘油酯、三异棕榈酸甘油酯、三异硬脂酸三羟甲基丙烷酯、十六烷基2-乙基己酸酯、2-乙基己基棕榈酸酯、三肉豆蔻酸甘油酯、三-2-庚基十一烷酸甘油酯、蓖麻油脂肪酸甲酯、油酸油酯、乙酰甘油、棕榈酸2-庚基十一烷基酯、己二酸二异丁酯、N-月桂酰基-L-谷氨酸-2-辛基十二烷基酯、己二酸二-2-庚基十一烷基酯、乙基月桂酸酯、癸二酸二-2-乙基己酯、肉豆蔻酸2-己基癸酯、棕榈酸2-己基癸酯、己二酸2-己基癸酯、癸二酸二异丙酯、琥珀酸2-乙基己酯、枸橼酸三乙酯等。
作为硅酮油,可列举出例如链状聚硅氧烷(例如二甲基聚硅氧烷、甲基苯基聚硅氧烷、二苯基聚硅氧烷等)、环状聚硅氧烷(例如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十甲基环五硅氧烷、十二甲基环六硅氧烷等)、形成三维网状结构的硅酮树脂、硅酮橡胶、各种改性聚硅氧烷(氨基改性聚硅氧烷、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烷基改性聚硅氧烷、氟改性聚硅氧烷等)、丙烯酸硅酮类等。
作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列举出例如脂肪酸皂(例如月桂酸钠、棕榈酸钠等)、高级烷基硫酸酯盐(例如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钾等)、烷基醚硫酸酯盐(例如POE-十二烷基硫酸三乙醇胺、POE-十二烷基硫酸钠等)、N-酰基肌氨酸(例如月桂酰基肌氨酸钠等)、高级脂肪酰胺磺酸盐(例如N-肉豆蔻酰基-N-甲基牛磺酸钠、椰子油脂肪酸甲基牛磺酸钠、十二烷基甲基牛磺酸钠等)、磷酸酯盐(POE-十八碳烯基醚磷酸钠、POE-十八烷基醚磷酸等)、磺基琥珀酸盐(例如二-2-乙基己基磺基琥珀酸钠、单月桂酰基单乙醇酰胺聚氧乙烯磺基琥珀酸钠、十二烷基聚丙二醇磺基琥珀酸钠等)、烷基苯磺酸盐(例如线性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线性十二烷基苯磺酸三乙醇胺、线性十二烷基苯磺酸等)、高级脂肪酸酯硫酸酯盐(例如硬化椰子油脂肪酸甘油酯硫酸钠等)、N-酰基谷氨酸盐(例如N-月桂酰基谷氨酸一钠、N-硬脂酰基谷氨酸二钠、N-肉豆蔻酰基-L-谷氨酸一钠等)、磺化油(例如土耳其红油等)、POE-烷基醚羧酸、POE-烷基烯丙醚羧酸盐、α-链烯烃磺酸盐、高级脂肪酸酯磺酸盐、仲醇硫酸酯盐、高级脂肪酸烷基醇酰胺硫酸酯盐、月桂酰基单乙醇酰胺琥珀酸钠、N-棕榈酰基天门冬氨酸二(三乙醇胺)、酪蛋白钠等。
作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列举出例如烷基三甲基铵盐(例如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等)、烷基吡啶鎓盐(例如西吡氯铵等)、二(十八烷基)二甲基铵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盐、氯化聚(N,N’-二甲基-3,5-亚甲基哌啶鎓)、烷基季铵盐、烷基二甲基苄基铵盐、烷基异喹啉鎓盐、二烷基吗啉鎓盐(ジアルキルモリホニウム塩)、POE-烷基胺、烷基胺盐、聚胺脂肪酸衍生物、戊醇脂肪酸衍生物、苯扎氯铵、苄索氯铵等。
作为两性表面活性剂,可列举出例如咪唑啉类两性表面活性剂(例如2-十一烷基-N,N,N-(羟乙基羧甲基)-2-咪唑啉钠、2-可可酰基-2-咪唑啉鎓氢氧化物-1-羧基乙氧基二钠盐(2-ココイル-2-イミダゾリニウムヒドロキサイド-1-カルボキシエチロキシ2ナトリウム塩)等)、甜菜碱类表面活性剂(例如2-十七烷基-N-羧甲基-N-羟乙基咪唑啉鎓甜菜碱、十二烷基二甲氨基醋酸甜菜碱、烷基甜菜碱、酰胺甜菜碱、磺基甜菜碱等)等。
作为亲油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列举出例如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类(例如脱水山梨糖醇单油酸酯、脱水山梨糖醇单异硬脂酸酯、脱水山梨糖醇单月桂酸酯、脱水山梨糖醇单棕榈酸酯、脱水山梨糖醇单硬脂酸酯、脱水山梨糖醇倍半油酸酯、脱水山梨糖醇三油酸酯、五-2-乙基己酸二甘油脱水山梨糖醇酯、四-2-乙基己酸二甘油脱水山梨糖醇酯等)、甘油聚甘油脂肪酸酯类(グリセリンポリグリセリン脂肪酸)(例如单棉籽油脂肪酸甘油酯、单芥酸甘油酯、倍半油酸甘油酯、单硬脂酸甘油酯、α,α′-油酸焦谷氨酸甘油酯、单硬脂酸甘油苹果酸酯等)、丙二醇脂肪酸酯类(例如单硬脂酸丙二醇等)、硬化蓖麻油衍生物、甘油烷基醚等。
作为亲水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列举出例如POE-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类(例如POE-脱水山梨糖醇单油酸酯、POE-脱水山梨糖醇单硬脂酸酯、POE-脱水山梨醇四油酸酯等)、POE山梨醇脂肪酸酯类(例如POE-山梨醇单月桂酸酯、POE-山梨醇单油酸酯、POE-山梨醇五油酸酯、POE-山梨醇单硬脂酸酯等)、POE-甘油脂肪酸酯类(例如POE-甘油单硬脂酸酯、POE-甘油单异硬脂酸酯、POE-甘油三异硬脂酸酯等)、POE-脂肪酸酯类(例如POE-二硬脂酸酯、POE-单二油酸酯、二硬脂酸乙二醇酯等)、POE-烷基醚类(例如POE-十二烷基醚、POE-油烯基醚、POE-十八烷基醚、POE-二十二烷基醚、POE-2-辛基十二烷基醚、POE-胆固醇醚等)、普朗尼克型类(例如普朗尼克等)、POE·POP-烷基醚类(例如POE·POP-十六烷基醚、PO E·POP-2-癸基十四烷基醚、POE·POP-一丁基醚、POE·POP-氢化羊毛脂、POE·POP-甘油醚等)、四POE·四POP-乙二胺缩合物类(例如Tetronic(テトロニツク)等)、POE-蓖麻油硬化蓖麻油衍生物(例如POE-蓖麻油、POE-硬化蓖麻油、POE-硬化蓖麻油单异硬脂酸酯、POE-硬化蓖麻油三异硬脂酸酯、POE-硬化蓖麻油单焦谷氨酸单异硬脂酸二酯、POE-硬化蓖麻油马来酸酯等)、POE-蜂蜡·羊毛脂衍生物(例如POE-山梨醇蜂蜡等)、烷醇酰胺(例如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月桂酸单乙醇酰胺、脂肪酸异丙醇酰胺等)、POE-丙二醇脂肪酸酯、POE-烷基胺、POE-脂肪酰胺、蔗糖脂肪酸酯、烷基乙氧基二甲基氧化胺、磷酸三油烯酯等。
作为天然的水溶性高分子,可列举出例如植物类高分子(例如阿拉伯胶、西黄蓍胶、半乳聚糖、瓜尔胶、角豆胶、卡拉胶、角叉菜胶、果胶、琼脂、榅桲籽胶(榅桲胶)、海藻胶(褐藻提取物)、淀粉(大米、玉米、马铃薯、小麦)、甘草酸),微生物类高分子(例如黄单胞菌胶、葡聚糖、琥珀酰聚糖、出芽短梗孢糖等),动物类高分子(例如胶原、酪蛋白、白蛋白、明胶等)等。
作为半合成的水溶性高分子,可列举出例如淀粉类高分子(例如羧甲基淀粉、甲基羟丙基淀粉等)、纤维素类高分子(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甲基羟丙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纤维素硫酸钠、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结晶纤维素、纤维素粉末等)、海藻酸类高分子(例如海藻酸钠、海藻酸丙二醇酯等)等。
作为合成的水溶性高分子,可列举出例如乙烯基类高分子(例如聚乙烯醇、聚乙烯基甲基醚、聚乙烯吡咯烷酮、羧基乙烯基聚合物等)、聚氧乙烯类高分子(例如聚乙二醇20,000、40,000、60,000等)、丙烯酸类高分子(例如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酸乙酯、聚丙烯酰胺等)、聚乙烯亚胺、阳离子聚合物等。
作为增稠剂,可列举出例如阿拉伯胶、角叉菜胶、卡拉胶、西黄蓍胶、角豆胶、榅桲籽胶(榅桲胶)、酪蛋白、糊精、明胶、果胶酸钠、海藻酸钠、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CMC、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PVA、PVM、PVP、聚丙烯酸钠、羧基乙烯基聚合物、槐树豆胶、瓜尔胶、酸角胶、二烷基二甲基铵硫酸纤维素、黄单胞菌胶、硅酸铝镁、膨润土、锂蒙脱石、硅酸铝镁(硅酸铝镁ビ一ガムveggum)、合成锂皂石(ラポナイトLaponite)、无水硅酸等。
作为紫外线吸收剂,可列举例如苯甲酸类紫外线吸收剂(例如对氨基苯甲酸(以下简称PABA)、PABA单甘油酯、N,N-二丙氧基PABA乙酯、N,N-二乙氧基PABA乙酯、N,N-二甲基PABA乙酯、N,N-二甲基PABA丁酯、N,N-二甲基PABA乙酯等),邻氨基苯甲酸类紫外线吸收剂(例如N-乙酰基邻氨基苯甲酸三甲环己酯ホモメンチル-N-アセチルアントラニレ一ト等),水杨酸类紫外线吸收剂(例如水杨酸戊酯、水杨酸薄荷酯、水杨酸三甲环己酯、水杨酸辛酯、水杨酸苯酯、水杨酸苯甲酯、对异丙醇苯基水杨酸酯等),肉桂酸类紫外线吸收剂(例如肉桂酸辛酯、肉桂酸乙基-4-异丙酯、肉桂酸甲基-2,5-二异丙酯、肉桂酸乙基-2,4-二异丙酯、肉桂酸甲基-2,4-二异丙酯、对甲氧基肉桂酸丙酯、对甲氧基肉桂酸异丙酯、对甲氧基肉桂酸异戊酯、对甲氧基肉桂酸辛酯(对甲氧基肉桂酸2-乙基己酯)、对甲氧基肉桂酸2-乙氧基乙酯、对甲氧基肉桂酸环己酯、α-氰基-β-苯基肉桂酸乙酯、α-氰基-β-苯基肉桂酸2-乙基己酯、单2-乙基己酰基-二对甲氧基肉桂酸甘油酯等),二苯甲酮类紫外线吸收剂(例如2,4-二羟基二苯甲酮、2,2’-二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2’-二羟基-4,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2,2’,4,4’-四羟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4’-甲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5-磺酸盐、4-苯基二苯甲酮、2-乙基己基-4’-苯基二苯甲酮-2-羧酸酯、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4-羟基-3-羧基二苯甲酮等),3-(4’-甲基苯亚甲基)-d,1-樟脑、3-苯亚甲基-d,1-樟脑,2-苯基-5-甲基苯噁唑,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ジベンザラジン,二茴香酰基甲烷,4-甲氧基-4’-叔丁基二苯甲酰基甲烷,5-(3,3-二甲基-2-降冰片烷亚基(norbornylidene))-3-戊烷-2-酮等。
作为低级醇,可列举出例如乙醇、丙醇、异丙醇、异丁醇、叔丁醇等。
作为多元醇,可列举出例如二元醇(例如乙二醇、丙二醇、1,3-丙二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2,3-丁二醇、1,5-戊二醇、2-丁烯-1,4-二醇、己二醇、辛二醇等),三元醇(例如甘油、三羟甲基丙烷等),四元醇(例如1,2,6-己烷三醇等季戊四醇等),五元醇(例如木糖醇等),六元醇(例如山梨醇、甘露醇等),多元醇聚合物(例如二甘醇、一缩二丙二醇、三甘醇、聚丙二醇、四甘醇、二甘油、聚乙二醇、三甘油、四甘油、聚甘油等),二元醇烷基醚类(例如乙二醇一甲基醚、乙二醇一乙基醚、乙二醇一丁基醚、乙二醇一苯基醚、乙二醇一己基醚、乙二醇一2-甲基己基醚、乙二醇异戊基醚、乙二醇苯甲基醚、乙二醇异丙基醚、乙二醇二甲基醚、乙二醇二乙基醚、乙二醇二丁基醚等),二元醇烷基醚类(例如二甘醇一甲基醚、二甘醇一乙基醚、二甘醇一丁基醚、二甘醇二甲基醚、二甘醇二乙基醚、二甘醇丁基醚、二甘醇甲基乙基醚、三甘醇一甲基醚、三甘醇一乙基醚、丙二醇一甲基醚、丙二醇一乙基醚、丙二醇一丁基醚、丙二醇异丙基醚、一缩二丙二醇甲基醚、一缩二丙二醇乙基醚、一缩二丙二醇丁基醚等),二元醇醚酯(例如乙二醇一甲基醚乙酸酯、乙二醇一乙基醚乙酸酯、乙二醇一丁基醚乙酸酯、乙二醇一苯基醚乙酸酯、乙二醇二己二酸酯、乙二醇二琥珀酸酯、二甘醇一乙基醚乙酸酯、二甘醇一丁基醚乙酸酯、丙二醇一甲基醚乙酸酯、丙二醇一乙基醚乙酸酯、丙二醇一丙基醚乙酸酯、丙二醇一苯基醚乙酸酯等),甘油一烷基醚(例如キシルアルコ一ル、鲨油醇、鲨肝醇等),糖醇(例如山梨糖醇、麦芽糖醇、麦芽三糖、甘露糖醇、蔗糖、赤藓糖醇、葡萄糖、果糖、淀粉分解糖、麦芽糖、木糖、淀粉分解糖还原醇等),グリソリツド,四氢糠醇,POE-四氢糠醇,POP-丁基醚,POP·POE-丁基醚,三聚氧丙烯甘油醚,POP-甘油醚,POP-甘油醚磷酸,POP·POE-季戊四醇醚,聚甘油等。
作为单糖,可列举出例如三碳糖(例如D-甘油醛、二羟基丙酮等),四碳糖(例如D-赤藓糖、D-赤藓酮糖、D-苏糖、赤藓醇等),五碳糖(例如L-阿拉伯糖、D-木糖、L-来苏糖、D-阿拉伯糖、D-核糖、D-核酮糖、D-木酮糖、L-木酮糖等),六碳糖(例如D-葡萄糖、D-塔罗糖、D-阿洛酮糖、D-半乳糖、D-果糖、L-半乳糖、L-甘露糖、D-塔格糖等),七碳糖(例如庚醛糖、ヘプロ一ス等),八碳糖(例如辛酮糖等),脱氧糖(例如2-脱氧-D-核糖、6-脱氧-L-半乳糖、6-脱氧-L-甘露糖等),氨基糖(例如D-葡糖胺、D-半乳糖胺、唾液酸、氨基糖醛酸(アミノウロン酸)、胞壁酸等),糖醛酸(例如D-葡糖醛酸、D-甘露糖醛酸、L-葡糖醛酸、D-半乳糖醛酸、L-艾杜糖醛酸等)等。
作为寡糖,可列举出例如蔗糖、グンチアノ一ス、伞形糖(ウンベリフエロ一ス)、乳糖、车前糖、异剪秋罗糖类、α,α-海藻糖、棉子糖、剪秋罗糖类、umbilicin(ウンビリシン)、水苏糖毛蕊花糖类等。
作为氨基酸,可列举出例如中性氨基酸(例如苏氨酸、半胱氨酸等)、碱性氨基酸(例如羟基赖氨酸等)等。另外,作为氨基酸衍生物,可列举出例如酰基肌氨酸钠(月桂酰基肌氨酸钠)、酰基谷氨酸盐、酰基β-丙氨酸钠、谷胱甘肽、吡咯烷酮羧酸等。
作为有机胺,可列举出例如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吗啉、三异丙醇胺、2-氨基-2-甲基-1,3-丙二醇、2-氨基-2-甲基-1-丙醇等。
作为金属离子封闭剂,可列举出例如1-羟基乙烷-1,1-二膦酸、1-羟基乙烷-1,1-二膦酸四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乙二胺四乙酸三钠、乙二胺四乙酸四钠、枸橼酸钠、多磷酸钠、偏磷酸钠、葡糖酸、磷酸、枸橼酸、抗坏血酸、琥珀酸、乙二胺四乙酸、乙二胺羟乙基三乙酸三钠等。
作为抗氧化助剂,可列举出例如磷酸、枸橼酸、抗坏血酸、马来酸、丙二酸、琥珀酸、富马酸、脑磷脂、六偏磷酸盐、植酸、乙二胺四乙酸等。
作为其它可掺混成分,可列举出例如防腐剂(例如尼泊金乙酯、尼泊金丁酯等)、美白剂(例如胎盘提取物、虎耳草提取物、熊果苷等)、血流促进剂(烟酸、烟酸苄酯、烟酸生育酚、烟酸β-丁氧基酯、米诺地尔或其类似物、维生素E类、γ-谷维素、烷氧基羰基吡啶N-氧化物、卡普氯铵及乙酰胆碱或其衍生物等)、各种提取物(例如生姜、ウバク、黄连、紫根、白桦、枇杷、人参、芦荟、锦葵、鸢尾、葡萄、丝瓜、百合、番红花、川芎、松子、小连翘、刺芒柄花、蒜、辣椒、陈皮、当归、牡丹、海藻等)、激活剂(例如泛醇基乙基醚(パンテニ一ルエチルエ一テル)、烟酰胺、生物素、泛酸、蜂乳、胆固醇衍生物等)、抗脂溢剂(例如吡哆素类、二甲硫蒽等)等。
本发明的皮肤外用剂的剂型是任意的,溶液系、增溶系、乳化系、粉末分散系、水-油双层系、水-油-粉末三层系、化妆水、凝胶、雾剂(mistミスト)、喷雾、摩丝、滚球式(roll-onロ一ルオン)、棒等任意剂型均可。
另外,除作为以上说明的皮肤外用剂的用途外,本发明的氧化烯衍生物也可适合作为皮肤清洁剂、毛发调理剂、浴用剂组合物等。
近年来开发了与皮肤间的粘附性良好,水分或皮脂等难以破坏妆容,即妆容保持良好的化妆品。因此,以在清洁剂中提高卸妆效果为目的,增加了醇、油分、表面活性剂的掺混量,但仍存在皮肤刺激性和使用触感恶化等问题。另一方面,虽然开发了使用触感和皮肤亲和性良好的油性基质,但尚未获得完全满足安全性、使用触感和清洁效果的皮肤清洁剂。
对此通过将0.1~20%质量的本发明的氧化烯衍生物和1~20%质量的含有一缩二丙二醇和/或甘油的保湿剂组合掺混于皮肤清洁剂中,可获得使用触感良好,特别是洗涤过程中的易清洗性、洗涤后的清爽感、无摩擦感优异,并且化妆品的清洁效果高,此外皮肤刺激性低的皮肤清洁剂。
在上述皮肤清洁剂中,相对于皮肤清洁剂整体,氧化烯衍生物的掺混量通常为0.1~20%质量,优选1~10%质量。若不足0.1%质量,则存在掺混的效果无法充分显现的情况;另外若超过20%质量,则存在洗涤后产生发粘感的情况。
另外,在上述皮肤清洁剂中掺混0.1~20%质量、优选1~10%质量的含有一缩二丙二醇和/或甘油的保湿剂。若一缩二丙二醇和/或甘油的掺混量不足0.1%质量,则存在无法充分发挥掺混的效果的情况;另外若超过20%质量,则存在洗涤后产生发粘感的倾向。
需说明的是,上述皮肤清洁剂中可掺混的保湿剂不仅限定于上述一缩二丙二醇或甘油,也可酌情掺混其它保湿剂成分。作为其它保湿剂,可列举出例如聚乙二醇、丙二醇、1,3-丁二醇、木糖醇、山梨糖醇、麦芽糖醇、硫酸软骨素、透明质酸、硫酸粘多糖、栝楼酸、去端肽胶原、胆固醇-12-羟基硬脂酸酯、乳酸钠、胆汁酸盐、d1-吡咯烷酮羧酸盐、短链可溶性胶原、二甘油(EO)PO加成物、缫丝花提取物、洋蓍草(セイヨウノコギリソウ)提取物、黄香草樨提取物等。
上述皮肤清洁剂的剂型是任意的,溶液系、增溶系、乳化系、粉末分散系、水2-油双层系、水-油-粉末三层系等任意剂型均可。
上述皮肤清洁剂适合用作皮肤的清洁,特别适合用作化妆后或涂抹防晒剂后皮肤的清洁,其剂型优选洗液状、凝胶状或乳膏状的形态。
另外,虽然通常在染发液、焗油膏(ヘアトリ一トメントhairtreatment)、头发调理剂等毛发调理剂中掺混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油分等作为毛发处理剂,但当大量掺混作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被广泛使用的季铵盐时,在对眼睛和皮肤的刺激性方面存在问题。对此虽然也报道过使用具有酰胺胺结构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头发调理剂,但与使用季铵盐的情况相比,在毛发的光滑感、湿润感方面较差。另一方面,虽然也尝试对掺混硅酮化合物等油分的使用触感进行改善,但仍存在出现松散感、发粘感等问题。
对此通过将本发明的氧化烯衍生物、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蛋白质和/或碱性氨基酸衍生物组合掺混于毛发调理组合物中,可获得使毛发具有松散感、湿润感,并且可提高毛发的光滑感、柔顺感、拉紧/松弛感(コシ感)的具有优异的使用触感的毛发调理组合物。
在上述毛发调理组合物中,相对于组合物整体,氧化烯衍生物的掺混量优选0.01~10%质量,更优选0.1~5%质量。若不足0.01%质量,则存在掺混的效果无法充分显现的情况;另外若超过10%质量,则存在使用后产生发粘感的倾向。
另外,作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上述毛发调理组合物含有下式(II)所表示的季铵盐。
Figure GPA00001009606500181
上述式(II)中R1表示碳原子数为14~22的烷基或羟基,R2、R3和R4分别独立表示碳原子数为1~3的烷基、羟基或苄基,X表示卤素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2的烷基硫酸基。
作为季铵盐,可列举出例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二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二十二烷基二甲基羟乙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甲基硫酸十六烷基三乙基铵等。
另外,除上述季铵盐外,作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上述毛发调理组合物还可含有下式(III)所表示的酰胺胺化合物或其酸加成盐。
R5CONH(CH2)nN(R6)2  (III)
在上述式(III)中,R5表示碳原子数为13~23的高级脂肪酸残基,R6表示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n表示2~4的整数。
作为上述酰胺胺化合物,可列举出例如硬脂酸二乙基氨基乙基酰胺、硬脂酸二甲基氨基乙基酰胺、棕榈酸二乙基氨基乙基酰胺、棕榈酸二甲基氨基乙基酰胺、肉豆蔻酸二乙基氨基乙基酰胺、肉豆蔻酸二甲基氨基乙基酰胺、山萮酸二乙基氨基乙基酰胺、山萮酸二甲基氨基乙基酰胺、硬脂酸二乙基氨基丙基酰胺、硬脂酸二甲基氨基丙基酰胺、棕榈酸二乙基氨基丙基酰胺、棕榈酸二甲基氨基丙基酰胺、肉豆蔻酸二乙基氨基丙基酰胺、肉豆蔻酸二甲基氨基丙基酰胺、山萮酸二乙基氨基丙基酰胺、山萮酸二甲基氨基丙基酰胺等。
上述毛发调理组合物中掺混的酰胺胺化合物的酸加成盐是指用通常的酸中和上述酰胺胺化合物得到的化合物,可通过酰胺胺化合物和酸之间进行反应简单地制造。作为上述用于制造酰胺胺化合物的酸加成盐的酸,可列举出例如醋酸、乳酸、枸橼酸、琥珀酸等低分子量脂族羧酸,盐酸、硫酸、磷酸、硝酸等无机酸,甲苯磺酸、十二烷基苯磺酸、苯甲酸等芳族羧酸等。需说明的是,若用高级脂肪酸等难溶于水的酸进行中和,则作为生成物的酰胺胺化合物的酸加成盐为非水溶性盐,难以掺混于毛发调理组合物中,因此不优选。
在毛发调理组合物总量中,上述毛发调理组合物中掺混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掺混量优选0.1~5%质量,更优选0.6~3%质量。若不足0.1%质量,则存在无法发挥调理效果的情况;若超过5%,则存在使用后产生发粘感的倾向。
另外,上述毛发调理组合物含有蛋白质(包括衍生物、水解产物)和/或碱性氨基酸衍生物。
在这里使用的蛋白质(包括衍生物、水解产物)是通过从植物或动物(也包括人或鱼)中提取或水解得到的,除此之外还可使用通过化学修饰加成甲硅烷基或4价氮得到的蛋白质。蛋白质的提取例如可采用水、1,3-丁二醇、丙二醇、甘油等进行,但不受此限制。另外,水解可采用例如水解酶或金属催化剂进行,但不受此限制。
作为蛋白质(包括衍生物、水解产物),可列举出例如由羊毛、人毛得到的角蛋白及其水解产物,丝蛋白及其甲硅烷基化化合物,由大豆、小麦、淀粉、燕麦获得的提取物,由牛奶得到的蛋白,胶原及其水解产物,部分水解壳多糖,水解丝等,但不受此限制。
以蛋白质(包括衍生物、水解产物)的纯成分计,上述毛发调理组合物中掺混的蛋白质(包括衍生物、水解产物)的掺混量优选0.001~1.0%质量。若不足0.001%质量,则存在无法发挥调理效果的情况;若超过1%质量,则在致敏性等安全性方面不优选。
作为上述毛发调理组合物中使用的碱性氨基酸衍生物,可列举出例如3-十二烷氧基-2-羟丙基-L-精氨酸、3-十四烷氧基-2-羟丙基-L-精氨酸、3-十四烷氧基-2-羟丙基-赖氨酸、3-十二烷氧基-2-羟丙基-赖氨酸、3-十六烷氧基-2-羟丙基-L-精氨酸等,此外作为市售品可列举出アミセ一フLMA-60(味之素公司制)。
以碱性氨基酸衍生物的纯成分计,上述毛发调理组合物中掺混的碱性氨基酸衍生物的掺混量优选0.05~2.0%质量。若不足0.05%质量,则存在无法发挥调理效果的情况;若超过2.0%质量,则存在发粘的情况。
另外,优选在上述毛发调理组合物中进一步掺混油分。作为掺混的油分,可列举出液体油脂、固体油脂、蜡类、烃油、高级脂肪酸、高级醇、合成酯油、硅酮油。
上述毛发调理组合物指用于毛发的任意组合物,特别是指赋予毛发调理效果的组合物,优选染发液、焗油膏、发膜等毛发调理组合物,作为(冲洗)型的毛发调理组合物使用,其在使用时涂抹于毛发使之与毛发整体充分接触,然后用热水等冲洗。
另外,为防止入浴后干燥、提高保湿效果、使皮肤光滑等,以往向浴用剂组合物中掺混各种保湿剂和油分。但是,若大量掺混上述保湿剂或油分,则入浴后存在发粘、皮肤清爽感降低的问题,而且对皮肤的瘙痒或干燥的改善效果也不充分。另外,在配制乳液状的浴用剂组合物时,通常为提高基质的稳定性掺混表面活性剂,但在大量掺混下存在使用触感劣化的倾向。
对此,通过在浴用剂中掺混本发明的氧化烯衍生物,可获得具有入浴后瘙痒改善效果、保湿效果,并且肌肤不干燥,清爽感优异的浴用剂。
相对于组合物整体,在上述浴用剂组合物中氧化烯衍生物的掺混量通常为0.01~70%质量,优选掺混0.1~20%质量。若不足0.01%质量,则存在掺混的效果无法充分显现的情况;另外若超过70%质量,则存在使用后产生发粘感的情况。
优选在上述浴用剂组合物中进一步掺混保湿剂。作为保湿剂,可列举出例如聚乙二醇、丙二醇、甘油、1,3-丁二醇、木糖醇、山梨糖醇、麦芽糖醇、硫酸软骨素、透明质酸、硫酸粘多糖、栝楼酸、去端肽胶原、胆固醇-12-羟基硬脂酸酯、乳酸钠、胆汁酸盐、d1-吡咯烷酮羧酸盐、短链可溶性胶原、一缩二甘油(EO)PO加成物、缫丝花提取物、洋蓍草提取物、黄香草樨提取物等。优选的保湿剂为甘油、1,3-丁二醇。
保湿剂的掺混量无特殊限定,但在浴用剂组合物的总量中优选0.001~20.0%质量,更优选0.1~10.0%质量。
另外,优选在上述浴用剂组合物中进一步掺混无机盐。作为无机盐,可列举出例如硫酸钠、碳酸氢钠、二碳酸三钠、氯化钠、硼砂、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钾、硝酸钾、硝酸钠、硝酸钙、硝酸铝、多磷酸钠、氯化铵、硫酸铁、磷酸钠、硫酸镁、硫代硫酸钠、硫化钠、氧化钙、碳酸镁、氯化钾等。
无机盐的掺混量无特殊限定,但在浴用剂组合物的总量中优选30.0~99.0%质量,更优选60.0~95.0%质量。
需说明的是,上述浴用剂组合物的剂型是任意的,粉末状、颗粒状、液体或固体状等任意剂型均可。
实施例1
以下列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的说明。需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受下列实施例限制。就掺混量而言,若无特殊说明,则表示%质量。
首先对本发明采用的评价方法进行说明。
评价(1):延展性(のび)
通过10名专业评价人员对各个试验例在使用过程中在肌肤上的延展性进行实际使用试验。评价标准如下所示。
◎...8名以上专业评价人员认为在使用过程中在肌肤上的延展性良好。
○...6名以上、不足8名专业评价人员认为在使用过程中在肌肤上的延展性良好。
△...3名以上、不足6名专业评价人员认为在使用过程中在肌肤上的延展性良好。
×...不足3名专业评价人员认为在使用过程中在肌肤上的延展性良好。
评价(2):无发粘感(ベたつき感のなさ)
通过10名专业评价人员对各个试验例在使用过程中和使用后肌肤是否感觉发粘进行实际使用试验。评价标准如下所示。
◎...8名以上专业评价人员认为在使用过程中和使用后无发粘感。
○...6名以上、不足8名专业评价人员认为在使用过程中和使用后无发粘感。
△...3名以上、不足6名专业评价人员认为在使用过程中和使用后无发粘感。
×...不足3名专业评价人员认为在使用过程中在使用过程中和使用后无发粘感。
评价(3):水润感(みずみずしさ)
通过10名专业评价人员对各个试验例在使用后肌肤的水润感进行实际使用试验。评价标准如下所示。
◎...8名以上专业评价人员认为在使用后有水润感。
○...6名以上、不足8名专业评价人员认为在使用后有水润感。
△...3名以上、不足6名专业评价人员认为在使用后有水润感。
×...不足3名专业评价人员认为在使用后有水润感。
评价(4):保湿效果感觉
通过10名专业评价人员对各个试验例在使用120分钟后有无保湿效果进行实际使用试验。评价标准如下所示。
◎...8名以上专业评价人员认为有保湿效果。
○...6名以上、不足8名专业评价人员认为有保湿效果。
△...3名以上、不足6名专业评价人员认为有保湿效果。
×...不足3名专业评价人员认为有保湿效果。
评价(5):皮肤粗糙改善效果试验
通过10名面部(部位:脸颊)出现皮肤粗糙的评价人员对各个试验例进行皮肤粗糙改善效果试验。试验方法如下:将不同的皮肤外用剂在左右脸颊涂抹1周,在此时间结束后的第二日进行判定。判定标准如下所示。
◎...8名以上评价人员认为皮肤粗糙得到改善。
○...6名以上、不足8名评价人员认为皮肤粗糙得到改善。
△...3名以上、不足6名评价人员认为皮肤粗糙得到改善。
×...不足3名评价人员认为皮肤粗糙得到改善。
评价(6):皮肤刺激试验
在10名评价人员的上臂内侧进行24小时的封闭斑贴试验,然后根据以下标准计算出平均值。评价标准如下所示。
0...完全无异常。
1...略有发红。
2...发红。
3...发红和出现丘疹。
皮肤刺激试验的评价标准如下所示。
◎...10名评价人员的平均值:0以上、不足0.15。
○...10名评价人员的平均值:0.15以上、不足0.2。
△...10名评价人员的平均值:0.2以上、不足0.3。
×...10名评价人员的平均值:0.3以上。
评价(7):基质稳定性
对于各试验例的皮肤外用剂(化妆水),在制造后立即填充到透明玻璃瓶中,于50℃下放置4周后,按照以下标准,通过目测观察进行基质稳定性的评价。
<评价标准>
○:无色透明
△:微浊
×:白色浑浊或分离
<氧化烯衍生物的合成>
以下介绍本发明中使用的氧化烯衍生物的合成方法。需说明的是,氧化烯基和氧化乙烯基的加成摩尔数分别用2×a、2×b的数值标记。
化合物1:POB(18摩尔)POE(41摩尔)二甲基二聚物二醇醚
Z-{O-[(AO)a-(EO)b]-R}2
(Z:碳原子数为36的二聚物二醇(源自亚油酸)残基,AO:氧化丁烯基,2×a=18,2×b=41,R=甲基,EO/(AO+EO)=58.2%质量)
将270g二聚物二醇(0.50摩尔,商品名:Cognis Japan Ltd.(コグニス·ジヤパン社)制Sovermol 908,源自亚油酸的二聚物二醇)和6.0g氢氧化钾加入高压釜中,用干燥氮气置换高压釜中的空气后,于140℃搅拌下使催化剂完全溶解。然后,在120℃、0.2~0.5MPa(压力表压力)下通过滴加装置滴加650g环氧丁烷,搅拌3小时。然后,在120℃、0.2~0.5MPa(压力表压力)下通过滴加装置滴加905g氧化乙烯,搅拌2小时。然后,加入100g氢氧化钾,用干燥氮气将体系内置换后,在温度为80~130℃、0.3MPa(压力表压力)下压入60g一氯甲烷,反应6小时。然后,从高压釜中取出反应物,用盐酸中和使pH值达到6~7,于100℃下处理1小时除去含有的水分。然后,过滤以除去处理后生成的盐,得到化合物1。
根据以上合成例本发明人等制造如下表所示的化合物1~5和比较化合物1~6。
[表1]
Figure GPA00001009606500251
<向皮肤外用剂中的掺混>
以下,本发明人等使用采用上述方法制造的化合物1~5和比较化合物1~6,按照常规方法制造由下列表2和表3中记载的掺混组成构成的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皮肤外用剂(化妆水),对于上述评价(1)~(7)进行评价试验。
[表2]
  实施例1-1   实施例1-2   实施例1-3   实施例1-4   实施例1-5
  (A相)化合物1化合物2化合物3化合物4化合物5乙醇醋酸生育酚香料(B相)枸橼酸枸橼酸钠纯化水 0.5----5.00.050.10.020.18余量 -0.5---0.20.050.10.020.18余量 -0.5--0.20.050.10.020.18余量 ---0.5-0.20.050.10.020.18余量 ----0.50.20.050.10.020.18余量
  评价(1)在肌肤上的延展性评价(2)无发粘感评价(3)水润感评价(4)保湿效果感觉评价(5)皮肤粗糙改善效果评价(6)皮肤刺激性评价(7)基质稳定性   ◎◎◎◎◎◎○   ◎◎◎◎◎◎○   ◎◎◎◎◎◎○   ○○○◎◎◎○   ◎◎◎○○○○
[表3]
Figure GPA00001009606500271
如表2所示,在(1)~(7)的任一项评价中,掺混具有特定结构的嵌段型氧化烯/氧化乙烯-二聚物二醇醚(化合物1~5)的实施例1-1~1-5均优异。
与之相对的是,如表3所示,使用仅含氧化乙烯基或仅含氧化丁烯基的化合物(比较化合物1、2)的比较例1-1、1-2均不能发挥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基质稳定性差。另外,仅含氧化乙烯基时在使用触感、皮肤粗糙改善效果方面差,仅含氧化丁烯基时在保湿效果感、皮肤粗糙改善效果方面得不到效果。
使用双末端为氢的化合物(比较化合物3)的比较例1-3在使用触感、皮肤粗糙改善效果和皮肤刺激性方面不优选,使用双末端为碳原子数为6的烃基的化合物(比较化合物4)的比较例1-4在保湿效果感、皮肤粗糙改善效果方面不足。
另外,使用氧化烯/氧化乙烯的键合形态为无规型的化合物(比较化合物5)的比较例1-5无法发挥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基质稳定性劣化,使用无二聚物二醇骨架的化合物(比较化合物6)的比较例1-6的水润性差,表面活性能力弱,基质稳定性也不令人满意。
此外,使用以往皮肤外用剂中广泛使用的POE(60)硬化蓖麻油的比较例1-7的使用触感差,而且未见皮肤粗糙改善效果。
<氧化烯衍生物的掺混量>
为研究本发明的氧化烯衍生物在皮肤外用剂中的适当掺混量,按照常规方法制造由下列表4记载的掺混组成构成的各实施例的皮肤外用剂(化妆水),对上述评价(1)~(7)进行评价试验。
[表4]
  实施例1-6   实施例1-7   实施例1-8   实施例1-9
 (水相部分)化合物1POE(60)硬化蓖麻油羧基乙烯聚合物氢氧化钾山梨糖醇一缩二丙二醇乙醇纯化水 0.01-0.20.15.03.04.0余量 0.1-0.20.15.03.04.0余量 20.0-0.20.15.03.04.0余量 70.0-0.20.15.03.04.0余量
 (油相部分)液体石蜡三2-乙基己酸甘油酯辛酸十六烷基酯防腐剂香料 5.04.02.0适量适量 5.04.02.0适量适量 5.04.02.0适量适量 5.04.02.0适量适量
 评价(1)在肌肤上的延展性评价(2)无发粘感评价(3)水润感评价(4)保湿效果感觉评价(5)皮肤粗糙改善效果评价(6)皮肤刺激性评价(7)基质稳定性   ○○○○○○○   ◎◎◎◎◎◎○   ◎◎◎◎◎◎○   ○○○◎◎◎○
由表4可以确认,氧化烯衍生物的掺混量在0.01~70%质量范围内具有皮肤粗糙改善效果,安全性良好,并且使用触感优异。另外,安全性·皮肤粗糙改善效果依赖于氧化烯衍生物的掺混量升高。需说明的是,在肌肤上的延展性、无发粘感方面可以说氧化烯衍生物的掺混量为0.1~20%质量是特别优选的。
实施例2
<向皮肤清洁剂中的掺混>
以下,本发明人等使用上述化合物1~5和比较化合物1~6,按照常规方法制造由下列表5和表6记载的掺混组成构成的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皮肤清洁剂,对下列评价(1)~(6)进行评价试验。
试验中使用的化妆品(防晒剂和皮膜性强的粉底)的处方和评价标准如下所示。
Figure GPA00001009606500291
Figure GPA00001009606500301
“评价(1):洗涤过程中的易清洗性(洗浄中のすすぎやすさ)”
反复涂抹防晒剂和皮膜性强的粉底,经过2小时后使用样品进行洗脸,通过10名专业评价人员对洗涤过程中是否易清洗进行实际使用试验。根据下列评分标准进行分数的判定。在这里,以作为对照的皮肤清洁剂(使用POE(10)异硬脂酸)按照0计进行分数的判定。需说明的是,用各评价人员评分的总和除以评价人数计算出平均值,按照下列评价标准作为评价结果。
+3:认为与对照皮肤清洁剂相比非常容易清洗。
+2:认为与对照皮肤清洁剂相比容易清洗。
+1:认为与对照皮肤清洁剂相比稍稍容易清洗。
0:二者不相上下。
-1:认为与对照皮肤清洁剂相比不怎么容易清洗。
-2:认为与对照皮肤清洁剂相比不容易清洗。
-3:认为与对照皮肤清洁剂相比完全不容易清洗。
评价标准
A:10名评价人员的平均值在+1.5分以上。
B:10名评价人员的平均值在0分以上、不足1.5分。
C:10名评价人员的平均值在-1.5分以上、不足0分。
D:10名评价人员的平均值不足-1.5分。
“评价(2):清洗后的光滑性(洗浄後のなめらかさ)”
反复涂抹防晒剂和皮膜性强的粉底,经过2小时后使用样品进行洗脸,通过10名专业评价人员对清洗后是否光滑进行实际使用试验。根据下列评分标准进行分数的判定。在这里,以作为对照的皮肤清洁剂(使用POE(10)异硬脂酸)按照0计进行分数的判定。需说明的是,用各评价人员评分的总和除以评价人数计算出平均值,按照下列评价标准作为评价结果。
+3:认为与对照皮肤清洁剂相比非常光滑。
+2:认为与对照皮肤清洁剂相比光滑。
+1:认为与对照皮肤清洁剂相比稍稍光滑。
0:二者不相上下。
-1:认为与对照皮肤清洁剂相比不怎么光滑。
-2:认为与对照皮肤清洁剂相比不光滑。
-3:认为与对照皮肤清洁剂相比完全不光滑。
评价标准
A:10名评价人员的平均值在+1.5分以上。
B:10名评价人员的平均值在0分以上、不足1.5分。
C:10名评价人员的平均值在-1.5分以上、不足0分。
D:10名评价人员的平均值不足-1.5分。
“评价(3):清洗后的清爽感(洗浄後のさつぱり感)”
反复涂抹防晒剂和皮膜性强的粉底,经过2小时后使用样品进行洗脸,通过10名专业评价人员对清洗后是否有清爽感进行实际使用试验。根据下列评分标准进行分数的判定。在这里,以作为对照的皮肤清洁剂(使用POE(10)异硬脂酸)按照0计进行分数的判定。需说明的是,用各评价人员评分的总和除以评价人数计算出平均值,按照下列评价标准作为评价结果。
+3:认为与对照皮肤清洁剂相比清洗后非常清爽。
+2:认为与对照皮肤清洁剂相比清洗后清爽。
+1:认为与对照皮肤清洁剂相比清洗后稍稍清爽。
0:二者不相上下。
-1:认为与对照皮肤清洁剂相比清洗后稍感不清爽。
-2:认为与对照皮肤清洁剂相比清洗后不清爽。
-3:认为与对照皮肤清洁剂相比清洗后非常不清爽。
评价标准
A:10名评价人员的平均值在+1.5分以上。
B:10名评价人员的平均值在0分以上、不足1.5分。
C:10名评价人员的平均值在-1.5分以上、不足0分。
D:10名评价人员的平均值不足-1.5分。
“评价(4):清洗后的摩擦感(洗浄後のきしみ感)”
反复涂抹防晒剂和皮膜性强的粉底,经过2小时后使用样品进行洗脸,通过10名专业评价人员对清洗后有无摩擦感进行实际使用试验。根据下列评分标准进行分数的判定。在这里,以作为对照的皮肤清洁剂(使用POE(10)异硬脂酸)按照0计进行分数的判定。需说明的是,用各评价人员评分的总和除以评价人数计算出平均值,按照下列评价标准作为评价结果。
+3:认为与对照皮肤清洁剂相比清洗后完全无摩擦感。
+2:认为与对照皮肤清洁剂相比清洗后无摩擦感。
+1:认为与对照皮肤清洁剂相比清洗后稍稍无摩擦感。
0:二者不相上下。
-1:认为与对照皮肤清洁剂相比清洗后稍有摩擦感。
-2:认为与对照皮肤清洁剂相比清洗后有摩擦感。
-3:认为与对照皮肤清洁剂相比清洗后摩擦感非常严重。
评价标准
A:10名评价人员的平均值在十1.5分以上。
B:10名评价人员的平均值在0分以上、不足1.5分。
C:10名评价人员的平均值在-1.5分以上、不足0分。
D:10名评价人员的平均值不足-1.5分。
“评价(5):卸妆效果”
反复涂抹防晒剂和皮膜性强的粉底,经过2小时后使用样品进行洗脸,通过10名专业评价人员对清洗后是否具有卸妆效果进行实际使用试验。根据下列评分标准进行分数的判定。在这里,以作为对照的皮肤清洁剂(使用POE(10)异硬脂酸)按照0计进行分数的判定。需说明的是,用各评价人员评分的总和除以评价人数计算出平均值,按照下列评价标准作为评价结果。
+3:认为与对照皮肤清洁剂相比清洗后化妆品去除效果非常高。
+2:认为与对照皮肤清洁剂相比洗后化妆品去除效果高。
+1:认为与对照皮肤清洁剂相比洗后化妆品去除效果稍高。
0:二者不相上下。
-1:认为与对照皮肤清洁剂相比洗后化妆品去除效果稍低。
-2:认为与对照皮肤清洁剂相比洗后化妆品去除效果低。
-3:认为与对照皮肤清洁剂相比洗后化妆品去除效果非常低。
评价标准
A:10名评价人员的平均值在+1.5分以上。
B:10名评价人员的平均值在0分以上、不足1.5分。
C:10名评价人员的平均值在-1.5分以上、不足0分。
D:10名评价人员的平均值不足-1.5分。
“评价(6):皮肤刺激试验”
在10名受试者的上臂内侧进行24小时的封闭斑贴试验,然后根据以下评分标准计算出平均值。评价标准如下所示。
评分标准
0分...完全无异常。
1分...略有发红。
2分...发红。
3分...发红和出现丘疹。
评价标准
A...10名评价人员的平均值:不足0.15分。
B...10名评价人员的平均值:0.15分以上、不足0.2分。
C...10名评价人员的平均值:0.2分以上、不足0.3分。
D...10名评价人员的平均值:0.3分以上。
[表5]
对照   实施例2-1   实施例2-2   实施例2-3   实施例2-4   实施例2-5
 羧基乙烯基聚合物羟乙基纤维素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十甲基环五硅氧烷液体石蜡   0.50.020.110.03.0   0.50.020.110.03.0   0.50.020.110.03.0   0.50.020.110.03.0   0.50.020.110.03.0   0.50.020.110.03.0
 POE(10)异硬脂酸   5.0   -   -   -   -   -
对照   实施例2-1   实施例2-2   实施例2-3   实施例2-4   实施例2-5
 化合物1化合物2化合物3化合物4化合物5   -----   5.0----   -5.0---   --5.0--   ---5.0-   ----5.0
 一缩二丙二醇   5.0   5.0   5.0   5.0   5.0   5.0
 氢氧化钾香料纯化水   适量适量余量   适量适量余量   适量适量余量   适量适量余量   适量适量余量   适量适量余量
 评价(1)洗涤过程中的易清洗性评价(2)清洗后的光滑性评价(3)清洗后的清爽感评价(4)清洗后的摩擦感评价(5)卸妆效果评价(6)皮肤刺激试验   ------   AAAAAA   AAAAAA   AAAAAA   ABBAAA   AABBBB
[表6]
Figure GPA00001009606500341
Figure GPA00001009606500351
如表5所示,在(1)~(6)任一项评价中,掺混具有特定结构的嵌段型氧化烯/氧化乙烯-二聚物二醇醚(化合物1~5)和一缩二丙二醇的实施例2-1~2-5均优于使用POE(10)一硬脂酸钾的常规皮肤清洁剂。
与之相对的是,如表6所示,使用仅含氧化乙烯基或仅含氧化丁烯基的化合物(比较化合物1、2)的比较例2-1、2-2均无法发挥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卸妆效果差。另外,仅含氧化乙烯基时在清洗过程中的易清洗性、清洗后的清爽感、清洗后的摩擦感方面结果较差,仅含氧化丁烯基时在清洗过程中的易清洗性、清洗后的摩擦感方面无法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使用双末端为氢的化合物(比较化合物3)的比较例2-3在清洗过程中的易清洗性、清洗后的光滑性、摩擦感、皮肤刺激性方面不优选。就使用双末端为碳原子数为6的烃基的化合物(比较化合物4)的比较例2-4而言,其在清洗后的清爽感和摩擦感方面不足。
另外,对于使用氧化烯/氧化乙烯的键合形态为无规型的化合物(比较化合物5)的比较例2-5而言,其清洗后的清爽感差,除此之外作为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差,所以无法得到特别充分的卸妆效果;另外,对于使用不具有二聚物二醇部分的氧化烯/氧化乙烯衍生物(比较化合物6)的比较例2-6而言,其在清洗后的摩擦感方面特别不令人满意。
以上结果表明,通过将具有特定结构的嵌段型氧化烯衍生物和一缩二丙二醇组合掺混于皮肤清洁剂中,可获得使用触感良好,特别是清洗过程中的易清洗性,清洗后的清爽感、无摩擦感优异,并且卸妆效果高,皮肤刺激性低的优异的皮肤清洁剂。
下面研究了与保湿剂组合对皮肤清洁剂的影响。结果如下表7所示。
[表7]
Figure GPA00001009606500361
Figure GPA00001009606500371
如表7所示,在(1)~(6)任一项评价中,掺混具有特定结构的嵌段型氧化烯/氧化乙烯-二聚物二醇醚(化合物1)和一缩二丙二醇和/或甘油的实施例2-1和2-6均优异。
与之相对的是,当使用聚乙二醇(分子量400)作为保湿剂成分时(比较例2-7)、未掺混保湿剂成分时(比较例2-9),清洗后的摩擦感特别不充分。另外,当未掺混氧化烯衍生物时(比较例2-8),在使用触感、卸妆效果和皮肤刺激性评价中结果均较差。
以下对皮肤清洁剂中氧化烯衍生物的适当掺混量进行研究的结果如下表8所示。
[表8]
  实施例2-7   实施例2-8   实施例2-9   实施例2-10
 羧基乙烯基聚合物羟乙基纤维素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十甲基环五硅氧烷液体石蜡   0.50.020.110.03.0   0.50.020.110.03.0   0.50.020.110.03.0   0.50.020.110.03.0
 化合物1   0.1   1.0   10.0   20.0
 一缩二丙二醇甘油   2.52.5   2.52.5   2.52.5   2.52.5
 氢氧化钾香料纯化水   适量适量余量   适量适量余量   适量适量余量   适量适量余量
 评价(1)洗涤过程中的易清洗性评价(2)清洗后的光滑性评价(3)清洗后的清爽感评价(4)清洗后的摩擦感评价(5)卸妆效果评价(6)皮肤刺激试验   BBBBBB   AAAAAA   AAAAAA   BABAAB
由上述表8的结果可知,可从0.1%质量左右开始观察到具有特定结构的嵌段型氧化烯/氧化乙烯-二聚物二醇醚的掺混效果,在1.0%质量以上可观察到特别显著的掺混效果。但是,若达到20%质量以上,则难以感受到清洗后的清爽感等感觉,所以可以说最大至10%质量左右的掺混特别优选。
实施例3
<向毛发调理组合物中的掺混>
以下,本发明人等使用上述化合物1~5和比较化合物1~6,按照常规方法制造由下列表9~11记载的掺混组成构成的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毛发调理组合物,对下列评价(1)~(5)进行评价试验。
在各个试验中作为对照使用的毛发调理组合物(染发液)的组成和评价标准如下所示。
对照毛发调理组合物(染发液)的组成
成分                                                       (%质量)
(1)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1.0
(2)十八醇十六醇混合物(C16/C18=7/3)                        7.0
(3)二甲基聚硅氧烷(20cs)                                    5.0
(4)一缩二丙二醇                                            6.0
(5)防腐剂                                                  适量
(6)色素                                                    适量
(7)香料                                                    适量
(8)纯化水                                                  余量
评价(1):使用后的松散感(使用後のさらさら感)
由10名专业评价人员通过与对照毛发调理组合物的比较进行实际使用试验,按照以下评分标准对使用后(干燥后)毛发的松散感进行分数判定。在这里,以作为对照的毛发调理组合物按照0计进行分数的判定。需说明的是,用各评价人员评分的总和除以评价人数计算出平均值,按照下列评价标准作为评价结果。
评分标准
+3:与对照毛发调理组合物相比强烈地感觉到松散感。
+2:与对照毛发调理组合物相比感觉到松散感。
+1:与对照毛发调理组合物相比稍稍感觉到松散感。
0:二者不相上下。
-1:与对照毛发调理组合物相比不怎么感觉到松散感。
-2:与对照毛发调理组合物相比感觉不到松散感。
-3:与对照毛发调理组合物相比完全感觉不到松散感。
评价标准
A:10名评价人员的平均值在+1.5分以上。
B:10名评价人员的平均值在0分以上、不足1.5分。
C:10名评价人员的平均值在-1.5分以上、不足0分。
D:10名评价人员的平均值不足-1.5分。
评价(2):使用后的湿润感(使用後のしつとり感)
由10名专业评价人员通过与对照毛发调理组合物的比较进行实际使用试验,按照以下评分标准对使用后(干燥后)毛发的湿润感进行分数判定。在这里,以作为对照的毛发调理组合物按照0计进行分数的判定。需说明的是,用各评价人员评分的总和除以评价人数计算出平均值,按照下列评价标准作为评价结果。
评分标准
+3:与对照毛发调理组合物相比强烈地感觉到湿润感。
+2:与对照毛发调理组合物相比感觉到湿润感。
+1:与对照毛发调理组合物相比稍稍感觉到湿润感。
0:二者不相上下。
-1:与对照毛发调理组合物相比不怎么感觉到湿润感。
-2:与对照毛发调理组合物相比感觉不到湿润感。
-3:与对照毛发调理组合物相比完全感觉不到湿润感。
评价标准
A:10名评价人员的平均值在+1.5分以上。
B:10名评价人员的平均值在0分以上、不足1.5分。
C:10名评价人员的平均值在-1.5分以上、不足0分。
D:10名评价人员的平均值不足-1.5分。
评价(3):光滑感和顺滑性(櫛通り)的优劣
由10名专业评价人员通过与对照毛发调理组合物的比较进行实际使用试验,按照以下评分标准对使用后(干燥后)毛发的光滑感和顺滑性的优劣进行分数判定。在这里,以作为对照的毛发调理组合物按照0计进行分数的判定。需说明的是,用各评价人员评分的总和除以评价人数计算出平均值,按照下列评价标准作为评价结果。
评分标准
+3:与对照毛发调理组合物相比强烈地感觉到光滑感,感觉顺滑性好。
+2:与对照毛发调理组合物相比感觉到光滑感,感觉顺滑性好。
+1:与对照毛发调理组合物相比稍稍感觉到光滑感,感觉顺滑性好。
0:二者不相上下。
-1:与对照毛发调理组合物相比不怎么感觉到光滑感,感觉顺滑性稍差。
-2:与对照毛发调理组合物相比感觉不到光滑感,感觉顺滑性差。
-3:与对照毛发调理组合物相比完全感觉不到光滑感,感觉顺滑性非常差。
评价标准
A:10名评价人员的平均值在+1.5分以上。
B:10名评价人员的平均值在0分以上、不足1.5分。
C:10名评价人员的平均值在-1.5分以上、不足0分。
D:10名评价人员的平均值不足-1.5分。
评价(4):柔软感
由10名专业评价人员通过与对照毛发调理组合物的比较进行实际使用试验,按照以下评分标准对使用过程中和使用后(干燥后)毛发的柔软感进行分数判定。在这里,以作为对照的毛发调理组合物按照0计进行分数的判定。需说明的是,用各评价人员评分的总和除以评价人数计算出平均值,按照下列评价标准作为评价结果。
评分标准
+3:与对照毛发调理组合物相比强烈地感觉到柔软感。
+2:与对照毛发调理组合物相比感觉到柔软感。
+1:与对照毛发调理组合物相比稍稍感觉到柔软感。
0:二者不相上下。
-1:与对照毛发调理组合物相比不怎么感觉到柔软感。
-2:与对照毛发调理组合物相比感觉不到柔软感。
-3:与对照毛发调理组合物相比完全感觉不到柔软感。
评价标准
A:10名评价人员的平均值在+1.5分以上。
B:10名评价人员的平均值在0分以上、不足1.5分。
C:10名评价人员的平均值在-1.5分以上、不足0分。
D:10名评价人员的平均值不足-1.5分。
评价(5):使用后的拉紧/松弛感(ハリ·コシ感)
由10名专业评价人员通过与对照毛发调理组合物的比较进行实际使用试验,按照以下评分标准对使用后(干燥后)毛发的拉紧/松弛感进行分数判定。在这里,以作为对照的毛发调理组合物按照0计进行分数的判定。需说明的是,用各评价人员评分的总和除以评价人数计算出平均值,按照下列评价标准作为评价结果。
评分标准
+3:与对照毛发调理组合物相比强烈地感觉到拉紧/松弛感。
+2:与对照毛发调理组合物相比感觉到拉紧/松弛感。
+1:与对照毛发调理组合物相比稍稍感觉到拉紧/松弛感。
0:二者不相上下。
-1:与对照毛发调理组合物相比不怎么感觉到拉紧/松弛感。
-2:与对照毛发调理组合物相比感觉不到拉紧/松弛感。
-3:与对照毛发调理组合物相比完全感觉不到拉紧/松弛感。
评价标准
A:10名评价人员的平均值在+1.5分以上。
B:10名评价人员的平均值在0分以上、不足1.5分。
C:10名评价人员的平均值在-1.5分以上、不足0分。
D:10名评价人员的平均值不足-1.5分。
首先,常规毛发调理组合物和掺混具有特定结构的氧化烯衍生物的毛发调理组合物的比较试验结果如下表9所示。
[表9]
  比较例3-1   比较例3-2   比较例3-3   比较例3-4   实施例3-1   实施例3-2
  化合物1CH3O[(EO)10/(PO)10]CH3(无规聚合物)豆磷脂4-胍基丁基月桂酰胺硬脂酸单甘油酯棕榈酸双(十八烷基-N-羟乙基咪唑啉)氟乙酸络合物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山萮酸二乙基氨基乙基酰胺水解羊毛角蛋白溶液※1鲸蜡醇二甲基聚硅氧烷(20cs)一缩二丙二醇防腐剂色素香料纯化水   ---2.0----0.20.27.05.06.0适量适量适量余量   ----0.51.2--1.5-7.05.06.0适量适量适量余量   ------1.5-1.0-7.05.06.0适量适量适量余量   -5.00.5----1.0--7.05.06.0适量适量适量余量   5.0------1.0-0.57.05.06.0适量适量适量余量   5.0-------1.00.57.05.06.0适量适量适量余量
 评价(1)使用后的松散感评价(2)使用后的湿润感评价(3)光滑感和顺滑性的优劣评价(4)柔软感评价(5)使用后的拉紧/松弛感   BAABC   ABBAC   BBBAC   AAAAB   AAAAB   AAA*AA*
※1:Promois(プロモイス)WK-H(成和化成工业社制)
A*:平均值在2.5分以上
上述表9的结果表明,在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有效成分的常规毛发调理组合物中,为赋予毛发调理效果而掺混其它有效成分的比较例3-1~3-3与对照毛发调理组合物相比,虽然得到比较好的使用触感,但无法说能够令人充分满意,特别是在使用后头发的拉紧/松弛感方面仍存在问题。
另外,总的来说虽然掺混CH3O-[(EO)10/(PO)10]CH3所表示的氧化烯衍生物(无规状)的比较例3-4得到了良好的评价结果,但掺混具有特定结构的嵌段型氧化烯/氧化乙烯-二聚物二醇醚的实施例3-1和实施例3-2尤其在使用后头发的拉紧/松弛感方面可得到非常好的评价结果,所述氧化烯/氧化乙烯-二聚物二醇醚的结构不同于CH3O-[(EO)10/(PO)10]CH3所表示的衍生物。
根据以上结果,本发明人等对毛发组合物中掺混的氧化烯衍生物进行进一步研究。结果如下表10和表11所示。
[表10]
Figure GPA00001009606500431
Figure GPA00001009606500441
※2:アミセ一フLMA-60(味之素公司制);60%N-[3-烷基(12,14)氧基-2-羟基丙基]-精氨酸盐酸盐水溶液
A*:平均值在2.5分以上
[表11]
  比较例3-5   比较例3-6   比较例3-7   比较例3-8   比较例3-9   比较例3-10
  比较化合物1比较化合物2比较化合物3比较化合物4比较化合物5比较化合物6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六醇十八醇混合物(C16/C18=7/3)二甲基聚硅氧烷(20cs)一缩二丙二醇防腐剂色素香料纯化水   5.0-----1.07.05.06.0适量适量适量余量   -5.0----1.07.05.06.0适量适量适量余量   --5.0---1.07.05.06.0适量适量适量余量   ---5.0--1.07.05.06.0适量适量适量余量   ----5.0-1.07.05.06.0适量适量适量余量   -----5.01.07.05.06.0适量适量适量余量
  评价(1)使用后的松散感评价(2)使用后的湿润感评价(3)光滑感和顺滑性的优劣评价(4)柔软感评价(5)使用后的拉紧/松弛感   CACBC   DDBCC   CACAA   ACCAB   AAAAC   BBBBC
※2:アミセ一フLMA-60(味之素公司制);60%N-[3-烷基(12,14)氧基-2-羟基丙基]-精氨酸盐酸盐水溶液
A*:平均值在2.5分以上
如表10所示,在(1)~(5)的任一项评价中,掺混具有特定结构的嵌段型氧化烯/氧化乙烯-二聚物二醇醚(化合物1~5)的实施例3-3~3-7与常规毛发调理组合物相比均优异。
与之相对的是,使用仅含氧化乙烯基的化合物(比较化合物1)的比较例3-5在松散感、光滑感和顺滑性、拉紧/松弛感方面差,而使用仅含氧化丁烯基的化合物(比较化合物2)的比较例3-6在松散感、湿润感方面特别差,在柔软感、拉紧/松弛感方面也差。
对于掺混氧化烯衍生物末端为氢的化合物(比较化合物3)的比较例3-7而言,其松散感、光滑感和顺滑感不足。对于掺混氧化烯衍生物末端为碳原子数为6的烃基的化合物(比较化合物4)的比较例3-8而言,其松散感、光滑感和顺滑感不足。
另外,掺混无规型氧化烯衍生物(比较化合物5)的比较例3-9在拉紧/松弛感方面无法得到令人充分满意的结果,而使用无二聚物二醇部分的嵌段型氧化烯/氧化乙烯衍生物(比较化合物6)的比较例3-10在拉紧/松弛感方面特别差。
以上结果表明,若在毛发调理组合物中掺混具有特定结构的嵌段型氧化烯/氧化乙烯-二聚物二醇醚,则可以获得使用前、使用后无发粘感,湿润感、光滑感、柔软感、拉紧/松弛感优异的毛发调理组合物。
以下本发明人等对具有特定结构的氧化烯衍生物的适当掺混量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12所示。
[表12]
Figure GPA00001009606500451
Figure GPA00001009606500461
※1:Promois(プロモイス)WK-H(成和化成工业社制)
※2:アミセ一フLMA-60(味之素公司制);60%N-[3-烷基(12,14)氧基-2-羟基丙基]-精氨酸盐酸盐水溶液
A*:平均值在2.5分以上
上述表12的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具有特定结构的嵌段型氧化烯/氧化乙烯-二聚物二醇醚的掺混量在0.01~10%质量的范围内可见优异的毛发调理效果。若考虑到光滑感和顺滑性的优劣、拉紧/松弛感等使用触感方面问题,则特别优选掺混0.1~5%质量。
实施例4
<向浴用剂组合物中的掺混>
以下,本发明人等使用上述化合物1~5和比较化合物1~6,按照常规方法制造由下列表13和表14记载的掺混组成构成的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浴用剂组合物,对下列评价(1)~(6)进行评价试验。
<评价方法>
在浴缸内加入200L 40℃的热水,加入80g浴用剂组合物轻轻搅拌5分钟后,10名使用性评价监督员洗浴10分钟,使其对下列评价项目进行评价。
“评价(1):洗浴后肌肤的滑腻感(つるつる感)”
◎...10人中有8人以上回答洗后肌肤滑腻。
○...10人中有5~7人以上回答洗后肌肤滑腻。
△...10人中有3~4人以上回答洗后肌肤滑腻。
×...10人中不足3人回答洗后肌肤滑腻。
“评价(2):洗浴后肌肤不干燥(かさつきのなさ)”
◎...10人中有8人以上回答洗后肌肤不干燥。
○...10人中有5~7人以上回答洗后肌肤不干燥。
△...10人中有3~4人以上回答洗后肌肤不干燥。
×...10人中不足3人回答洗后肌肤不干燥。
“评价(3):洗浴后肌肤不发粘”
◎...10人中有8人以上回答洗后肌肤不发粘。
○...10人中有5~7人以上回答洗后肌肤不发粘。
△...10人中有3~4人以上回答洗后肌肤不发粘。
×...10人中不足3人回答洗后肌肤不发粘。
“评价(4):洗浴后肌肤的清爽感”
◎...10人中有8人以上回答洗后肌肤清爽。
○...10人中有5~7人以上回答洗后肌肤清爽。
△...10人中有3~4人以上回答洗后肌肤清爽。
×...10人中不足3人回答洗后肌肤清爽。
“评价(5):洗浴后肌肤瘙痒的改善效果”
◎...10人中有8人以上回答洗后肌肤瘙痒得到改善。
○...10人中有5~7人以上回答洗后肌肤瘙痒得到改善。
△...10人中有3~4人以上回答洗后肌肤瘙痒得到改善。
×...10人中不足3人回答洗后肌肤瘙痒得到改善。
“评价(6):洗后30分钟的保湿效果”
◎...10人中有8人以上回答有保湿效果。
○...10人中有5~7人以上回答有保湿效果。
△...10人中有3~4人以上回答有保湿效果。
×...10人中不足3人回答有保湿效果。
[表13]
  实施例4-1   实施例4-2   实施例4-3   实施例4-4   实施例4-5
 丙二醇1,3-丁二醇吡咯烷酮羧酸钠溶液   45.040.03.0   45.040.03.0   45.040.03.0   45.040.03.0   45.040.03.0
  实施例4-1   实施例4-2   实施例4-3   实施例4-4   实施例4-5
 化合物1化合物2化合物3化合物4化合物5   10.0----   -10.0---   --10.0--   ---10.0-   ----10.0
 抗氧化剂色素香料   适量适量余量   适量适量余量   适量适量余量   适量适量余量   适量适量余量
 评价(1)洗浴后肌肤的滑腻感评价(2)洗浴后肌肤不干燥评价(3)洗浴后肌肤不发粘评价(4)洗浴后肌肤的清爽感评价(5)洗浴后肌肤瘙痒的改善效果评价(6)洗后30分钟的保湿效果   ◎◎◎◎◎◎   ◎◎◎◎◎◎   ◎◎◎◎◎◎   ◎◎◎◎◎◎   ◎◎◎◎◎◎
[表14]
Figure GPA00001009606500481
Figure GPA00001009606500491
如表13所示,在(1)~(6)的任一项评价中,掺混具有特定结构的嵌段型氧化烯/氧化乙烯-二聚物二醇醚(化合物1~5)的实施例4-1~4-5均优异。
与之相对的是,如表14所示,掺混仅含氧化乙烯部分的氧化烯衍生物(比较化合物1)的比较例4-1在洗浴后肌肤的滑腻感、洗浴后肌肤不干燥、洗浴后肌肤不发粘、洗浴后肌肤的清爽感、洗浴后肌肤瘙痒的改善效果等方面差,而掺混仅含环氧丁烷部分的氧化烯衍生物(比较化合物2)的比较例4-2在加入到浴缸时的水溶性也差,并且在(1)~(6)的任一项评价项目中也差。
对于掺混氧化烯衍生物的末端为氢的化合物(比较化合物3)的比较例4-3而言,其在洗浴后肌肤不发粘、洗浴后肌肤的清爽感、洗浴后肌肤瘙痒的改善效果、洗后的保湿效果方面不足;对于掺混末端取代基碳原子数为6的化合物(比较化合物4)的比较例4-4而言,其洗后30分钟的保湿效果不足。此外,对于掺混无规型氧化烯衍生物(比较化合物5)的比较例4-5而言,其洗浴后肌肤的滑腻感和洗浴后肌肤瘙痒的改善效果不足;对于掺混无二聚物二醇部分的氧化烯/氧化乙烯衍生物(比较化合物6)的比较例4-6而言,与比较例4-5一样,其在洗浴后肌肤的滑腻感和洗后肌肤瘙痒的改善效果方面无法令人满意。
下面本发明人等对上述具有特定结构的氧化烯衍生物在浴用剂组合物中的适当掺混量进行详细研究。结果如下表15所示。
[表15]
  实施例4-6   实施例4-7   实施例4-8   实施例4-9
  化合物1   0.01   5.0   60.0   80.0
  丙二醇1,3-丁二醇吡咯烷酮羧酸钠溶液抗氧化剂色素香料   45.040.03.0适量适量余量   45.040.03.0适量适量余量   15.010.03.0适量适量余量   7.05.03.0适量适量余量
  实施例4-6   实施例4-7   实施例4-8   实施例4-9
  评价(1)洗浴后肌肤的滑腻感评价(2)洗浴后肌肤不干燥评价(3)洗浴后肌肤不发粘评价(4)洗浴后肌肤的清爽感评价(5)洗浴后肌肤瘙痒的改善效果评价(6)洗后30分钟的保湿效果   ○○○○○○   ◎◎◎◎◎◎   ◎◎◎◎◎◎   ○◎△○◎◎
如表15所示,从0.1%质量左右起可见氧化烯衍生物的添加效果,但在5.0%质量以上添加效果特别显著。但是,若达到80%质量以上,则稍稍发粘,难以感觉到清爽感,所以可优选掺混最大至60%质量左右。
以上结果表明,若在浴用剂中掺混具有特定结构的嵌段型氧化烯衍生物,则可得到洗浴后具有瘙痒改善效果、保湿效果,肌肤不干燥,清爽感优异的浴用剂组合物。
另外,由于上述具有特定结构的氧化烯衍生物同时还具有表面活性剂的功能,所以也可获得稳定性优异的基质。
实施例5
以下列举掺混了本发明的氧化烯衍生物的处方例,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受下列处方例的限定。得到的皮肤外用剂均具有皮肤粗糙改善效果,安全性、使用触感良好,并且可提高基质的稳定性。
处方例1:乳液
A相
角鲨烷                                                4.0%质量
油酸油酯                                              2.5
凡士林                                                1.5
POB(18)POE(50)二甲基二聚物二醇醚(碳原
                                                      2.0
子数为36的二聚物二醇)
月见草油                                              0.2
香料                                                  0.1
防腐剂                                                适量
B相
1,3-丁二醇                                           1.5
乙醇                                                  2.0
羧基乙烯基聚合物                                      0.2
氢氧化钾                                              0.1
L-精氨酸L-天门冬氨酸盐                                0.01
乙二胺四乙酸盐                                        0.05
纯化水                                                余量
(制法)
将A相和B相分别加热至70℃使之溶解。将A相加入B相,用乳化机乳化。将乳化物用热交换机冷却得到乳液。
处方例2:乳膏
A相
硬脂酸                                                10.0%质量
硬脂醇                                                3.5
硬脂酸丁酯                                            6.0
POB(12)POE(50)二甲基二聚物二醇醚(碳原                 1.5
子数为36的二聚物二醇)
硬脂酸单甘油酯                                        2.5
维生素E醋酸酯                                         0.5
维生素A棕榈酸酯                                       0.1
澳洲坚果油                                            0.5
香料                                                  0.15
防腐剂                                                适量
B相
甘油                                                  6.0
1,2-戊二醇                                           2.0
透明质酸钠                                            1.5
氢氧化钾                                              2.0
抗坏血酸磷酸镁                                        0.1
L-精氨酸盐酸盐                                        0.01
乙二胺四乙酸三钠                                      0.05
纯化水                                                余量
(制法)
将A相和B相分别加热至70℃使之溶解。将A相加入B相,用乳化机乳化。将乳化物用热交换机冷却得到乳膏。
处方例3:化妆水
A相
乙醇                                                  5.0%质量
POB(18)POE(61)二甲基二聚物二醇醚(碳原                 0.2
子数为36的二聚物二醇)
对二甲氨基苯甲酸2-乙基己酯                            0.1
防腐剂                                                适量
香料                                                  0.1
B相
吡咯烷酮羧酸钠                                        0.3
烟酰胺                                                0.2
二吗啉代哒嗪酮                                        0.1
芦荟提取液                                            0.2
纯化水                                                余量
(制法)
将A相和B相分别溶解。将A相加入B相,增溶得到化妆水。
处方例4:粉底
A相
鲸蜡醇                                                3.5%质量
脱臭羊毛脂                                            4.0
希蒙得木油                                            5.0
凡士林                                                2.0
角鲨烷                                                6.0
硬脂酸单甘油酯                                        2.5
POB(25)POE(52)二甲基二聚物二醇醚(碳原                 1.5
子数为36的二聚物二醇)
吡哆素三棕榈酸酯                               0.1
防腐剂                                         适量
香料                                           0.3
B相
丙二醇                                         10.0
调和粉末                                       12.0
乙二胺四乙酸三钠                               0.5
纯化水                                         余量
(制法)
将A相和B相分别加热至70℃使之溶解。将A相加入B相,用乳化机乳化。将乳化物用热交换机冷却得到粉底。
处方例5:面膜(ロ一シヨンマスクlotion mask)
A相
乙醇                                           8.0%质量
POE(52)POP(30)二甲基二聚物二醇醚(碳原          0.5
子数为36的二聚物二醇)
乳酸薄荷酯                                     0.002
防腐剂                                         适量
香料                                           0.01
B相
白桦提取液                                     0.2
苛性钾                                         适量
纯化水                                         余量
(制法)
将A相加入B相,得到化妆水。然后用无纺布等浸渍上述化妆水,得到面膜。
处方例6:卸妆啫喱(マ一ククレンジングジエルmake cleansing gel)
(1)羟乙基纤维素                                0.1%质量
(2)羧基乙烯聚合物                              0.4
(3)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共聚物              0.2
(4)乙二胺四乙酸三钠                            适量
(5)椰子油脂肪酸甲基牛磺酸钠                    0.1
(6)单异硬脂酸聚乙二醇酯                        0.5
(7)POB(18)POE(50)二甲基二聚物二醇醚(碳         5.0
原子数为36的二聚物二醇)
(8)甘油                                        5.0
(9)氢氧化钾                                    适量
(10)乙醇                                       5.0
(11)防腐剂                                     适量
(12)十甲基环五硅氧烷                           18.0
(13)甲基聚硅氧烷                               3.0
(14)香料                                       适量
(15)纯化水                                     余量
(制法和评价)
将(1)~(9)加入(15)中,搅拌使之溶解,作为水相。然后,将(11)溶于(10)中得到的溶液加入水相,再加入(12)~(14),用乳化机乳化得到卸妆啫喱。直接涂抹得到的卸妆啫喱,用水洗净时,所述卸妆啫喱的使用触感良好,特别是清洗过程中的易清洗性、清洗后的清爽感、无摩擦感优异,并且化妆品洗净效果高,此外皮肤刺激性也低。
处方例7:卸妆啫喱
(1)羟乙基纤维素                                0.05%质量
(2)羧基乙烯聚合物                              0.45
(3)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共聚物              0.1
(4)乙二胺四乙酸三钠                            适量
(5)椰子油脂肪酸甲基牛磺酸钠                    0.01
(6)POB(18)POE(41)二甲基二聚物二醇醚(碳
原子数为36的二聚物二醇)                        7.0
(7)甘油                                        2.0
(8)丙二醇                                      3.0
(9)聚天门冬氨酸钠溶液                          适量
(10)母菊提取物                                 适量
(11)氢氧化钾                                   适量
(12)乙醇                                       5.0
(13)聚氧乙烯硬化蓖麻油                         0.1
(14)防腐剂                                     适量
(15)十甲基环五硅氧烷                           18.0
(16)甲基聚硅氧烷                               3.0
(17)香料                                       适量
(18)纯化水                                     余量
(制法和评价)
将(1)~(11)加入(18)中,搅拌使之溶解,作为水相。然后,将(13)~(14)溶于(12)中得到的溶液加入水相,再加入(15)~(17),用乳化机乳化得到卸妆啫喱。直接涂抹得到的卸妆啫喱,用水洗净时,所述卸妆啫喱的使用触感良好,特别是清洗过程中的易清洗性、清洗后的清爽感、无摩擦感优异,并且化妆品洗净效果高,此外皮肤刺激性也低。
处方例8:清洁露
(1)乙醇                                    35.0%质量
(2)烷基葡萄糖苷                            1.0
(3)聚乙二醇                                5.0
(4)甘油                                    3.0
(5)POB(04)POE(13)二甲基二聚物二醇醚(碳
                                           1.0
原子数为36的二聚物二醇)
(6)防腐剂                                  适量
(7)纯化水                                  余量
(制法和评价)
将(6)溶于(1)中得到的溶液加入(7),再加入(2)~(5),搅拌使之溶解,得到清洁露。用棉花蘸取得到的清洁露,除去脸上的化妆污迹时,所述清洁露的使用触感良好,特别是清洗过程中的易清洗性、清洗后的清爽感、无摩擦感优异,并且化妆品洗净效果高,此外皮肤刺激性也低。
处方例9:清洁霜
(1)鲸蜡醇                                   2.0
(2)蜂蜡                                     2.0
(3)硬脂酸                                   3.0
(4)凡士林                                   8.0
(5)角鲨烷                                   37.0
(6)肉豆蔻酸异酯                             10.0
(7)POB(32)POE(35)二甲基二聚物二醇醚(碳      2.5
原子数为36的二聚物二醇)
(8)单硬脂酸甘油酯                           2.5
(9)防腐剂                                        适量
(10)香料                                         适量
(11)甘油                                         2.0
(12)丙二醇                                       5.0
(13)氢氧化钾                                     0.1
(14)纯化水                                       余量
(制法和评价)
将(1)~(4)、(6)~(10)加入(5)中,搅拌使之溶解,作为油相部分。另将(11)~(13)溶于(14)得到的溶液作为水相部分,分别加热至70℃使之溶解,然后将前者(油相部分)加入后者(水相部分)中,用乳化机乳化,然后通过热交换器冷却至30℃,将其填充到容器中,得到清洁霜。将得到的清洁霜涂抹于面部,除去脸上的化妆污迹时,所述清洁霜的使用触感良好,特别是清洗过程中的易清洗性、清洗后的清爽感、无摩擦感优异,并且化妆品洗净效果高,此外皮肤刺激性也低。
处方例10:沐浴露(body shampoo)
(1)羟丙基纤维素                                  0.1%质量
(2)甘油                                          10.0
(3)一缩二丙二醇                                  5.0
(4)月桂酸三乙醇胺                                12.0
(5)十二烷基二甲氨基醋酸甜菜碱                    5.0
(6)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                        3.0
(7)POB(17)POE(30)二甲基二聚物二醇醚(碳
                                                 5.0
原子数为36的二聚物二醇)
(8)母菊提取物(カミモラ)                          适量
(9)乙二胺四乙酸三钠                              适量
(10)防腐剂                                       适量
(11)色素                                         适量
(12)香料                                         适量
(14)纯化水                                       余量
(制法和评价)
将(1)加入(13),搅拌使之分散,然后加热至70℃,加入(1)~(12),搅拌使之溶解。然后,用热交换机使之冷却,得到沐浴露。用水使得到的沐浴露起泡并涂抹后,用水洗净时,所述沐浴露的使用触感良好,特别是清洗过程中的易清洗性、清洗后的清爽感、无摩擦感优异,并且化妆品洗净效果高,此外皮肤刺激性也低。
处方例11:机械混炼肥皂
(1)钠皂                                          余量
(2)钾皂                                          5.0%质量
(3)氯化钠                                        0.3
(4)甘油                                          0.5
(5)月桂酸                                        5.0
(6)POB(40)POE(50)二甲基二聚物二醇醚(碳
                                                 3.0
原子数为36的二聚物二醇)
(7)色素                                          适量
(8)乙二胺四乙酸三钠                              适量
(9)香料                                          适量
(制法和评价)
于60℃下将(1)~(9)加热混合,将得到的溶液浇注到模框内,冷却固化,得到机械混炼肥皂。用水使得到的肥皂起泡并涂抹后,用水洗净时,所述沐浴露的使用触感良好,特别是清洗过程中的易清洗性、清洗后的清爽感、无摩擦感优异,并且化妆品洗净效果高,此外皮肤刺激性也低。
处方例12:染发液
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0.6%质量
十六醇十八醇混合物(C16/C18=6/4)                 4.0
二甲基聚硅氧烷(5cs)                              3.0
单硬脂酸甘油酯                                   1.0
液体石蜡                                         3.0
POB(25)POE(52)二甲基二聚物二醇醚(碳原
                                                 8.0
子数为36的二聚物二醇)
甘油单硬脂酸酯                                   1.0
甘油                                             5.0
丙二醇                                           适量
色素                                             适量
香料                                          适量
纯化水                                        余量
(评价)
所述染发剂对毛发的使用触感,特别是松散感、湿润感、光滑感、柔软感和拉紧/松弛感优异。
处方例13:焗油膏
二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3.0%质量
十六醇十八醇混合物(C16/C18=6/4)              6.5
山萮醇                                        2.0
二甲基聚硅氧烷(20cs)                          3.0
2-辛基十二烷醇                                2.0
聚氧乙烯硬化蓖麻油衍生物(聚氧乙烯60摩         0.3
尔加成物)
聚氧乙烯十八烷醚(聚氧乙烯4摩尔加成物)         1.0
豆磷脂                                        0.5
液体石蜡                                      3.0
POB(32)POE(35)二甲基二聚物二醇醚(碳原         5.0
子数为36的二聚物二醇)
甘油                                          10.0
一缩二丙二醇                                  5.0
防腐剂                                        适量
色素                                          适量
香料                                          适量
纯化水                                        余量
(评价)
所述焗油膏对毛发的使用触感,特别是松散感、湿润感、光滑感、柔软感和拉紧/松弛感优异。
处方例14:染发液
硬脂酸二乙氨基乙基酰胺                        0.6%质量
鲸蜡醇                                        2.0
硬脂醇                                        1.0
二甲基聚硅氧烷(5cs)                           3.0
单硬脂酸甘油酯                                1.0
液体石蜡                                      3.0
POB(4)POE(13)二甲基二聚物二醇醚(碳原子        8.0
数为36的二聚物二醇)
甘油单硬脂酸酯                                        1.0
甘油                                                  5.0
丙二醇                                                5.0
L-谷氨酸                                              0.6
防腐剂                                                适量
色素                                                  适量
香料                                                  适量
纯化水                                                余量
(评价)
所述染发剂对毛发的使用触感,特别是松散感、湿润感、光滑感、柔软感和拉紧/松弛感优异。
处方例15:焗油膏
硬脂酸二甲氨基丙基酰胺                                3.0%质量
鲸蜡醇                                                6.5
山萮醇                                                2.0
硬脂酸                                                2.0
二甲基聚硅氧烷(20cs)                                  3.0
2-辛基十二烷醇                                        2.0
聚氧乙烯硬化蓖麻油衍生物(聚氧乙烯60摩                 0.3
尔加成物)
聚氧乙烯十八烷醚(聚氧乙烯4摩尔加成物)                 1.0
液体石蜡                                              3.0
POB(15)POE(45)二甲基二聚物二醇醚(碳原                 5.0
子数为36的二聚物二醇)
甘油                                                  10.0
一缩二丙二醇                                          5.0
L-谷氨酸                                              1.0
防腐剂                                                适量
色素                                                  适量
香料                                                  适量
纯化水                                                余量
(评价)
所述焗油膏对毛发的使用触感,特别是松散感、湿润感、光滑感、柔软感和拉紧/松弛感优异。
处方例16:液态浴用剂
(掺混成分)                                        (%质量)
丙二醇                                            10.0
1,3-丁二醇                                       12.0
液体石蜡                                          35.0
辛酸十六烷基酯                                    5.0
角鲨烷                                            5.0
聚氧乙烯(15)油醇醚                                8.0
POB(25)POE(52)二甲基二聚物二醇醚(碳原
                                                  20.0
子数为36的二聚物二醇)
抗氧化剂                                          适量
色素                                              适量
香料                                              适量
(制法和评价)
常温下将辛酸十六烷基酯、角鲨烷加入液体石蜡,搅拌,然后将丙二醇、1,3-丁二醇、POB(25)POE(52)二甲基二聚物二醇醚、抗氧化剂、色素、香料加入聚氧乙烯(15)油醇醚,搅拌,通过将其搅拌混合得到所希望的浴用剂。
得到的浴用剂具有肌肤洗浴后的瘙痒改善效果、保湿效果,肌肤不干燥,清爽感优异。
处方例17:粉末状浴用剂
(掺混成分)                                        (%质量)
硫酸钠                                            50.0
碳酸氢钠                                          20.0
二碳酸三钠                                        5.0
硼砂                                              5.0
氟化钠                                            10.0
POB(12)POE(50)二甲基二聚物二醇醚(碳原             3.0
子数为36的二聚物二醇)
黄香草樨提取液                                    1.0
色素                                              适量
香料                                              适量
(制法和评价)
常温下将硫酸钠、碳酸氢钠、二碳酸三钠、硼砂、氯化钠、色素搅拌,然后加入POB(12)POE(50)二甲基二聚物二醇醚、黄香草樨提取液、香料,通过搅拌混合得到所希望的浴用剂。得到的浴用剂在洗浴后肌肤不发粘,有湿润感、滑腻感、保湿效果,并且保湿效果优异。

Claims (7)

1.氧化烯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衍生物以下列通式(I)表示:
Z-{O-[(AO)a-(EO)b]-R}2   (I)
式中,Z是从二聚物二醇中除去羟基后的残基,EO是氧化乙烯基,AO是碳原子数为3~4的氧化烯基,它们的加成状态为嵌段状;a和b分别为所述氧化烯基、氧化乙烯基的平均加成摩尔数,1≤2×a≤150,1≤2×b≤150,相对于碳原子数为3~4的氧化烯基和氧化乙烯基的总和,氧化乙烯基的比例为10~99%质量;R为任选相同或不同的碳原子数为1~4的烃基。
2.权利要求1的氧化烯衍生物,其特征在于:通式(I)所表示的AO为氧化丁烯基。
3.权利要求1或2的氧化烯衍生物,其特征在于:通式(I)所表示的Z是碳原子数为24~48的二聚物二醇残基。
4.皮肤外用剂,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氧化烯衍生物。
5.权利要求4的皮肤外用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烯衍生物的含量为0.01~70%质量。
6.皮肤粗糙改善剂,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氧化烯衍生物作为有效成分。
7.化妆品的使用性改善剂,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氧化烯衍生物作为有效成分。
CN200880100501XA 2007-07-26 2008-07-25 氧化烯衍生物及含有该衍生物的皮肤外用剂 Active CN1017905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94493A JP5230975B2 (ja) 2007-07-26 2007-07-26 アルキレンオキシド誘導体及びこれを含有する皮膚外用剤
JP2007-194493 2007-07-26
PCT/JP2008/063392 WO2009014211A1 (ja) 2007-07-26 2008-07-25 アルキレンオキシド誘導体及びこれを含有する皮膚外用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90553A true CN101790553A (zh) 2010-07-28
CN101790553B CN101790553B (zh) 2012-08-29

Family

ID=40281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00501XA Active CN101790553B (zh) 2007-07-26 2008-07-25 氧化烯衍生物及含有该衍生物的皮肤外用剂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8232321B2 (zh)
EP (1) EP2174972B1 (zh)
JP (1) JP5230975B2 (zh)
KR (1) KR101462703B1 (zh)
CN (1) CN101790553B (zh)
ES (1) ES2473604T3 (zh)
HK (1) HK1144441A1 (zh)
TW (1) TWI412543B (zh)
WO (1) WO2009014211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4800A (zh) * 2013-06-24 2013-09-18 江苏四新界面剂科技有限公司 生物质聚氧乙烯醚羧基化不对称双子界面剂的制备方法
CN107759782A (zh) * 2017-10-31 2018-03-06 南京扬子鸿利源化学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农药水乳剂助剂的制备方法
CN108619005A (zh) * 2017-03-17 2018-10-09 日油株式会社 皮肤化妆品、身体清洗剂组合物及油性化妆品
CN112437656A (zh) * 2018-08-13 2021-03-02 欧荔安股份有限公司 硅氧烷替代品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56317B2 (ja) * 2007-07-26 2012-06-20 株式会社 資生堂 皮膚洗浄料
JP5260103B2 (ja) * 2008-03-25 2013-08-14 株式会社 資生堂 皮膚外用剤
JP5562560B2 (ja) * 2009-01-15 2014-07-30 株式会社マンダム 泡沫洗浄剤
JP2013079197A (ja) * 2010-02-22 2013-05-02 Shiseido Co Ltd 化粧料
CN103648476B (zh) * 2011-07-11 2016-02-10 日油株式会社 化妆品组合物
CN103648477B (zh) * 2011-07-11 2015-11-25 日油株式会社 化妆品组合物
US9622951B2 (en) 2012-10-29 2017-04-18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Personal care compositions
GB201408823D0 (en) 2014-05-19 2014-07-02 Croda Int Plc Demulsifiers
JP6603549B2 (ja) * 2015-11-05 2019-11-06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ポリグリセリン誘導体、及びこれを含有する皮膚外用剤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97083A (ja) * 1993-12-28 1995-08-01 Kao Corp 洗浄剤組成物
JPH07277943A (ja) 1994-04-08 1995-10-24 Kanebo Ltd 皮膚化粧料
JPH09100225A (ja) 1995-10-02 1997-04-15 Noevir Co Ltd 皮膚外用剤
JPH10158383A (ja) * 1996-12-05 1998-06-16 Toagosei Co Ltd ポリエーテルポリオール
BR9711460A (pt) * 1996-08-28 1999-08-24 Unichema Chemie Bv Poliol de poli-ter e um m-todo para a fabrica-Æo de poli-ster mold vel contendo o referido poliol de polieter
DE19748575A1 (de) * 1997-11-04 1999-05-06 Henkel Kgaa Verwendung von Dimerdiolalkoxylaten als Additive zur Herstellung von Pigmentkonzentraten
JP3799427B2 (ja) 1998-03-05 2006-07-19 サンノプコ株式会社 消泡剤組成物
JP2000136226A (ja) * 1998-10-30 2000-05-16 Toagosei Co Ltd 低粘度ポリオール混合物およびそれとポリイソシアネートからなる2液型ポリウレタン塗料
JP4065647B2 (ja) 2000-04-18 2008-03-26 株式会社コーセー 透明水性基剤
US7625574B2 (en) * 2001-09-28 2009-12-01 Shiseido Research Center Skin treatment composition
JP3660656B2 (ja) * 2001-09-28 2005-06-15 株式会社資生堂 皮膚外用剤
JP4323249B2 (ja) 2003-07-30 2009-09-02 第一工業製薬株式会社 非イオン界面活性剤、及びこれを含有する非イオン界面活性剤組成物
JP4297773B2 (ja) * 2003-11-28 2009-07-15 三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化粧品用ポリエーテル組成物
JP4815164B2 (ja) * 2005-08-11 2011-11-16 日本精化株式会社 保湿剤及びこれを含有する化粧料及び皮膚外用剤
JP4951920B2 (ja) * 2005-09-30 2012-06-13 日油株式会社 化粧料用基剤およびそれを配合してなる化粧料
JP4747075B2 (ja) * 2006-11-01 2011-08-10 日本エマルジョン株式会社 化粧料および外用剤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4800A (zh) * 2013-06-24 2013-09-18 江苏四新界面剂科技有限公司 生物质聚氧乙烯醚羧基化不对称双子界面剂的制备方法
CN103304800B (zh) * 2013-06-24 2014-06-04 江苏四新界面剂科技有限公司 生物质聚氧乙烯醚羧基化不对称双子界面剂的制备方法
CN108619005A (zh) * 2017-03-17 2018-10-09 日油株式会社 皮肤化妆品、身体清洗剂组合物及油性化妆品
CN108619005B (zh) * 2017-03-17 2022-08-05 日油株式会社 皮肤化妆品、身体清洗剂组合物及油性化妆品
CN107759782A (zh) * 2017-10-31 2018-03-06 南京扬子鸿利源化学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农药水乳剂助剂的制备方法
CN112437656A (zh) * 2018-08-13 2021-03-02 欧荔安股份有限公司 硅氧烷替代品
CN112437656B (zh) * 2018-08-13 2024-04-26 欧荔安股份有限公司 硅氧烷替代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473604T3 (es) 2014-07-07
KR101462703B1 (ko) 2014-11-17
US20100190864A1 (en) 2010-07-29
EP2174972A1 (en) 2010-04-14
WO2009014211A1 (ja) 2009-01-29
TW200916495A (en) 2009-04-16
CN101790553B (zh) 2012-08-29
EP2174972A4 (en) 2013-05-29
JP2009029909A (ja) 2009-02-12
EP2174972B1 (en) 2014-03-19
KR20100050477A (ko) 2010-05-13
TWI412543B (zh) 2013-10-21
HK1144441A1 (en) 2011-02-18
US8232321B2 (en) 2012-07-31
JP5230975B2 (ja) 2013-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90553B (zh) 氧化烯衍生物及含有该衍生物的皮肤外用剂
CN101507691B (zh) 水包油型乳化白浊皮肤化妆品
CN101686907B (zh) 水包油型乳化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11289B (zh) 用于表面活性剂体系的烷基糖苷基胶束增稠剂
JP5419506B2 (ja) 二層式クレンジング化粧料
JP5328032B2 (ja) 洗浄剤組成物
CN102341090B (zh) 化妆品、其制造方法、化妆品用组合物、含有所述化妆品用组合物的化妆品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工业用清洁剂
CN101631831A (zh) 分散体、凝胶和乳化体系
CN101522166A (zh) 皮肤外用剂及皮肤清洁剂
CN106029048A (zh) 皮肤用化妆料组合物、皮肤用化妆料用抗菌剂以及增强二醇化合物所具有的抗菌效果的方法
CN100563713C (zh) 皮肤外用剂
JP2003286138A (ja) 毛髪化粧料
CN103347482A (zh) 含有12-羟基硬脂酸和乙氧基化氢化蓖麻油的留存型非固体皮肤调理组合物
MX2013009524A (es) Composicion acondicionadora de la piel, no solida, que se deja puesta, la cual tiene una fase continua y contiene acido 12-hidroxiestearico.
CN1708283B (zh) 皮肤外用剂
CN103347485A (zh) 制备含有传明酸酯的生理上可接受的盐的外用组合物的方法
JP7112068B2 (ja) 油性クレンジング化粧料
JP2010180182A (ja) 洗浄剤組成物
JP2003246715A (ja) 染毛剤組成物
WO2022270350A1 (ja) 透明洗浄料
JP7470237B1 (ja) クレンジングウォーター
JP3600434B2 (ja) 透明油状組成物
JP5022962B2 (ja) 頭髪洗浄料
JP5427033B2 (ja) オクテニルコハク酸トレハロースエステル塩組成物を含有する洗浄剤組成物
JP7380111B2 (ja) 美白日焼け止め化粧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4444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4444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