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16821B - 车辆用座椅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座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616821B CN101616821B CN200880005761.9A CN200880005761A CN101616821B CN 101616821 B CN101616821 B CN 101616821B CN 200880005761 A CN200880005761 A CN 200880005761A CN 101616821 B CN101616821 B CN 10161682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t
- aforementioned
- seat cushion
- cushion
- accommodated posi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141 propul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31872 Body Remain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30—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 B60N2/3002—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back-rest movements
- B60N2/3004—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back-rest movements by rotation only
- B60N2/3009—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back-rest movements by rotation only about transversal axis
- B60N2/3013—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back-rest movements by rotation only about transversal axis the back-rest being hinged on the vehicle fram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30—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 B60N2/3038—Cushion movements
- B60N2/3063—Cushion movements by composed movement
- B60N2/3065—Cushion movements by composed movement in a longitudinal-vertical plan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30—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 B60N2/3088—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link
- B60N2/309—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link ro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30—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 B60N2/3088—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link
- B60N2/3093—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link slid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3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convertible for other use
- B60N2/3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convertible for other use into a loading platfor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可以前后并列地容纳座椅靠背和座椅座垫,同时,可以确保宽的座椅座垫的容纳位置上方的空间。在后座椅(10)中,当在座椅座垫(16)移动到容纳位置的状态下座椅靠背(18)向着向前放倒位置转动时,座椅靠背(18)和座椅座垫(16)被前后并列地容纳。从而,可以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比较薄地容纳座椅靠背(18)和座椅座垫(16)。而且,由于将座椅座垫(16)的容纳位置设定在使用位置的后方下侧,所以,可以确保宽的容纳位置上方的空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座椅。
背景技术
过去,在汽车用的后座椅(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中,已知有前后并列地容纳座椅靠背和座椅座垫的结构。在这种后座椅中,设置在带阶梯的地板的高阶梯部的座椅座垫被向设置在后底板下方的容纳位置移动,同时,座椅靠背被向座椅座垫的前方放倒。
专利文献1:特开2000-3439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上述结构的后座椅,形成利用滑轨使座椅座垫水平地滑动的结构。因此,将座椅座垫的通常的使用位置和容纳位置设定在同样的高度,容纳位置的上方的空间(即,后底板上方的行李箱空间)变窄。
本发明考虑到上述情况,其目的是获得一种车辆用座椅,所述车辆用座椅,可以前后并列地容纳座椅靠背和座椅座垫,同时,可以确保宽的座椅座垫的容纳位置的上方的空间。
根据方案1所述的发明的车辆用座椅,具有:乘坐人员就座用的座椅座垫;支承机构,所述支承机构包含有联杆构件,所述联杆构件的一端侧可转动地连接到前述座椅座垫上,同时,另一端侧可转动地连接到车身地板部上,并且,所述支承构件在乘坐人员能够就座的使用位置和设定在前述使用位置的后方下侧的容纳位置之间可移动地相对于车身地板部支承前述座椅座垫;座椅靠背,所述座椅靠背能够在支承就座于配置在前述使用位置上的座椅座垫上的乘坐人员的背部的竖起位置和并列地配置在被向前述容纳位置移动了的座椅座垫的前方的向前放倒位置之间转动地被支承在车身地板部上。
另外,方案1中所述的“前”、“后”、“下”表示根据方案1所述的发明的车辆用座椅的方向性,也可以与车辆的方向性不同。
在方案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中,在使座椅座垫从使用位置向容纳位置移动时,由于支承机构的联杆构件向后方转动,所以,座椅座垫必然比使用位置更向后方下侧移动。当在座椅座垫被移动到容纳位置的状态下将座椅靠背向着向前方放倒位置转动时,座椅靠背并列地配置(容纳)在座椅座垫的前方。借此,由于座椅座垫的容纳位置设定在使用位置的后方下侧,所以,可以确保宽的容纳位置上方的空间。进而,能够在使用位置和容纳位置之间移动地支承座椅座垫的支承机构包含有可转动地连接到座椅座垫及车身地板部上的联杆构件(通过座椅座垫的移动进行转动的构件)。因此,例如,通过追加赋予联杆构件旋转力的机构(马达或加载构件等),可以容易地使座椅座垫的移动自动化。
根据方案2所述的发明的车辆用座椅座垫,在方案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中,前述联杆构件在前述座椅座垫被移动到前述容纳位置的状态下沿着车身地板部配置。
在方案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中,当将座椅座垫移动到容纳位置时,联杆构件被沿着车身地板部配置。从而,可以抑制联杆构件在座椅座垫的容纳状态下变成障碍。
根据方案3所述的发明的车辆用座椅,在方案1或方案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中,具有:保持机构,所述保持机构将前述座椅座垫保持在前述使用位置,同时,能够解除前述保持;将前述座椅座垫向前述容纳位置加载的加载构件。
在方案3所述的车辆用座椅中,当由保持机构在使用位置上对座椅座垫的保持被解除时,利用加载构件的加载力将座椅座垫向容纳位置移动。从而,可以借助简单的操作使座椅座垫向容纳位置移动。
根据方案4所述的发明的车辆用座椅,在方案3所述的车辆用座椅中,前述座椅座垫具有作为骨架构件的座垫框架,在前述联杆构件的一端侧设置与前述座垫框架一起构成前述座椅座垫的骨架的轴部,前述加载构件是在一端侧被卡定到前述轴部上的同时、另一端侧被卡定到前述座垫框架上的加载构件。
在方案4所述的车辆用座椅中,设置在联杆构件的一端侧的轴部与座垫框架一起构成座椅座垫的骨架。从而,可以简化作为骨架构件的座垫框架的结构。而且,利用在一端侧被卡定到联杆构件的轴部上的同时、另一端侧被卡定到座垫框架上的加载构件,将座椅座垫向容纳位置加载。从而,利用简单的结构,可以将座椅座垫向容纳位置加载。
根据方案5所述的发明的车辆用座椅,在方案1~方案4中任何一项所述车辆用座椅中,前述联杆构件的一端侧连接到前述座椅座垫的前端部,前述支承机构具有:设置在前述座椅座垫后端部的左右两侧的突起;设置在前述座椅座垫的左右两侧且安装到车身地板部上、并且形成有前述突起可相对移动地配合的导向槽的导向构件。
在方案5所述的车辆用座椅中,通过设置在座椅座垫后端部的左右两侧的突起沿着设置在座椅座垫的左右两侧并安装在车身地板上的导向构件的导向槽移动,在使用位置和容纳位置之间对座椅座垫的后端部的移动进行导向。这样,由于座椅座垫的后端部被突起和导向槽对其移动进行导向,所以,通过适当地设定、变更导向槽的形状,可以将座椅座垫后端部的移动轨迹设定为最佳的移动轨迹。
根据方案6的所述发明的车辆用座椅,在方案5所述的车辆用座椅中,前述导向构件在左右方向具有相互对向的一对壁部,在一个壁上形成前述导向槽,同时,经由配置在两个壁之间的倚靠机构,将前述座椅靠背支承在另外一个壁上。
在方案6所述的车辆用座椅中,在导向构件的一个壁上形成对座椅座垫的移动进行导向的导向槽,同时,经由配置在两个壁之间的倚靠机构将座椅靠背支承在另外一个壁上。从而,可以节省空间地实现不用担心在座椅座垫及座椅靠背在移动途中相互干扰的恰当的配置。
根据方案7所述的发明的车辆用座椅,在方案1~方案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座椅中,前述容纳位置设定在构成行李箱的地板部的货台底板的下侧。
在方案7所述的车辆用座椅中,将座椅座垫的容纳位置设定在构成行李箱的地板部的货台底板的下侧。因此,在将座椅靠背并列地配置在设于容纳位置的座椅座垫的前方的状态(将行李箱扩大的状态)下,货台底板的上表面和座椅靠背的背面构成行李箱的地板部。从而,可以防止或者抑制置于行李箱内的行李的脏污等附着在座椅靠背及座椅座垫的表面上。
如上所述,在根据方案1的发明的车辆用座椅中,可以将座椅座垫并列地容纳在座椅靠背的后方,同时,可以确保宽的座椅座垫的容纳位置上方的空间。
在根据方案2的发明的车辆用座椅中,可以抑制在座椅座垫的容纳状态下联杆构件变成障碍。
在根据方案3的发明的车辆用座椅中,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使座椅座垫向容纳位置移动。
在根据方案4的发明的车辆用座椅中,可以简化座垫框架的结构,同时,可以利用简单的结构将座椅座垫向容纳位置加载。
在根据方案5的发明的车辆用座椅中,可以将座椅座垫后端部的移动轨迹设定成最佳的移动轨迹。
在根据方案6的发明的车辆用座椅中,可以节省空间地实现不必担心座椅座垫及座椅靠背在移动中途相互干扰的恰当的配置。
在根据方案7的发明的车辆用座椅中,可以防止或者抑制置于行李箱内的行李的脏污等附着在座椅靠背及座椅座垫的表面上。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的后座椅的主要部分的结构,是表示座椅座垫配置在使用位置、座椅靠背配置在竖起位置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2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的后座椅的主要部分的结构,是表示座椅座垫配置在容纳位置、座椅靠背配置在向前放倒位置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3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的后座椅的主要部分的结构,是表示座椅座垫配置在使用位置、座椅靠背配置在竖起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4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的后座椅的主要部分的结构,是表示座椅座垫配置在容纳位置、座椅靠背配置在向前放倒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5是图3的5-5线剖视图。
图6是图3的6-6线剖视图。
图7是图3的7-7线剖视图。
图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的作为后座椅的结构构件的联杆构件的部分结构的透视图。
图9是从图8的箭头E方向观察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的作为后座椅的结构构件的联杆构件的部分结构的图示。
符号说明
10后座椅(车辆用座椅)
12行李箱
14地板(车身地板部)
16座椅座垫
18座椅靠背
20座垫框架
25货台底板
26导轨(导向构件,支承机构)
26A垂直壁(一个壁)
28导向槽
30突起(支承机构)
34联杆构件(支承机构)
34B扭矩杆(轴部)
38扭转弹簧(加载构件)
40棘爪(保持机构)
46锁定用突出部(保持机构)
54连接板(另一个壁,导向构件)
64倚靠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及图2中以透视图表示作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的车辆用座椅的后座椅10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另外,在图3及图4中以侧视图表示该后座椅10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另外,图中箭头FR表示车辆前方方向,箭头UP表示车辆上方方向,箭头W表示车辆宽度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式的后座椅10,是图中未示出的汽车(例如,所谓单厢型或微型厢式汽车)的最后部的座位,如图3及图4所示,设置在整体形成平坦状的地板14(车身地板)的上部。另外,在本实施形式中,后座椅10的前后左右上下的方向性与搭载该后座椅10的汽车的前后左右上下的方向性相一致。
该后座椅10具有乘坐人员就座用的座椅座垫16和支承坐在该座椅座垫16上的乘坐人员的背部的座椅靠背18。座椅座垫16具有作为构成其骨架的骨架构件的座垫框架20。座垫框架20配备有在座椅座垫16的宽度方向两侧部内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延伸部20A、20B。这一对延伸部20A、20B形成板状,以板厚方向沿着车的宽度方向的状态配置。一对延伸部20A、20B的各后端部由沿着车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板状的连接部20C连接起来,座垫框架20在俯视图中形成大致U字形。
在该座垫框架20上,经由座垫底盘安装有能够弹性变形的软座垫(图中均省略),软座垫的表面由表皮材料22覆盖。
上述结构的座椅座垫16,经由构成支承机构的联杆机构24及一对导轨26(导向构件)连接到地板14上,可以在乘坐人员能够就座的使用位置(图1及图3所示的位置)与在该使用位置的后方设定于构成行李箱12的地板部的货台底板25的下侧(比使用位置低的位置)的容纳位置(图2及图4所示的位置)之间移动(另外,下面,将货台底板25的下侧的空间称为容纳室31)。
一对导轨26用于将座椅座垫16的后端部连接到地板14上,配置在容纳室31的左右两侧(配置于使用位置的座椅座垫16的后方下侧)。这些导轨26分别具有形成板状的垂直壁26A(一个壁)。这些垂直壁26A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形成长的形状,以在座椅座垫16配置在容纳位置的状态下与座椅座垫16的侧部对向的方式配置。
从各垂直壁26A的下端部起,固定片26B向与座椅座垫16的相反侧伸出。这些固定片26B借助图中未示出的紧固器紧固到地板14上,借此,将各导轨26安装到地板14上。
另外,在各垂直壁26A上形成形状大致为曲柄状的导向槽28(长孔)。导向槽28具有:设置在垂直壁26A的前端部的第一水平部28A、及设置在垂直壁26A的后端侧的第二水平部28B、和设置在第一水平部28A与第二水平部28B之间的倾斜部28C。第二水平部28B在地板14的附近相对于地板14大致水平地延伸,第一水平部28A配置在比第二水平部28B高的位置,相对于地板14大致水平地延伸。另外,倾斜部28C相对于地板14以向后方下降的状态倾斜。
设置在座垫框架20的后端部的左右两侧的突起30可相对移动地配合到各垂直壁26A的导向槽28中(参照图5)。借此,座椅座垫16的后端部经由各个导轨26连接到地板14上。座椅座垫16的后端部,通过各突起30沿着各导向槽28移动,移动方向被导向。
即,在座椅座垫16配置在使用位置的状态下,突起30配置在第一水平部28A,座椅座垫16的后端部从地板14离开。当座椅座垫16从这种状态向车辆后侧(容纳位置侧)移动时,通过突起30沿着倾斜部28C移动,使座椅座垫16的后端部向地板14侧下降(参照图3的箭头A)。当突起30从倾斜部28C进入第二水平部28B、沿着第二水平部28B移动时,座椅座垫16的后端部相对于地板14水平移动。并且,当突起30与第二水平部28B的后端部的内周接触时,座椅座垫16向车辆后侧的移动受到限制,座椅座垫16被配置在容纳位置(图2及图4所示的状态)。
另外,当配置在容纳位置的座椅座垫16向车辆前侧移动时(参照图4的箭头B),通过突起30沿着倾斜部28C移动,座椅座垫16的后端部离开地板14(上升)。并且,当突起30从倾斜部28C进入第一水平部28A、与第一水平部28A的前端部的内周接触时,座椅座垫16向车辆前侧的移动受到限制,将座椅座垫16配置在使用位置(图1及图3所示的状态)。
另一方面,前述联杆机构24用于将座椅座垫16的前端部连接到地板14上,具有固定到地板14上的固定构件32。如图1及图2所示,固定构件32配备有沿车辆宽度方向形成长的板状的本体部32A,该本体部32A借助图中未示出的紧固器紧固到地板14上。板状的连接片32B从本体部32A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分别向上方伸出。联杆构件34连接到这些连接片32B上。
联杆构件34配备有形成长的板状的一对臂部34A。这些臂部34A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经由支承轴可转动地连接到连接片32B上。形成管状的扭矩杆34B(轴部)以贯通的状态固定到一对臂部34A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借助该扭矩杆34B连接一对臂部34A。扭矩杆34B的轴线方向的一端部可转动地连接到座垫框架20的一个延伸部20A的前端部,扭矩杆34B的轴线方向的另一端部可转动地连接到另一延伸部20B的前端部。该扭矩杆34B和座垫框架20一起构成座椅座垫16的骨架。
上述结构的联杆构件34,在座椅座垫16配置在使用位置的状态下,在座椅座垫16与地板14之间竖起,将座椅座垫16支承在使用位置。另外,当座椅座垫16被从使用位置向容纳位置移动时,通过将联杆构件34和座椅座垫16一起向车辆后侧移动(转动),对座椅座垫16的前端部的移动方向进行导向(参照图3的箭头C)。
即,由于座椅座垫16的前端部沿着由联杆构件34引起的扭矩杆34B的转动轨迹移动,所以,随着联杆构件34向车辆后侧放倒,向地板14侧下降。并且,当联杆构件34被完全放倒到固定构件32的后侧时(当沿着车辆地板部14配置时),座椅座垫16被配置在容纳位置(图2及图4所示的状态)。
另外,当将座椅座垫16从容纳位置向使用位置移动时,随着联杆构件34向车辆前侧竖起,座椅座垫16的前端部上升(参照图4的箭头D)。并且,通过借助前述导轨26(导向槽28)限制座椅座垫16向车辆前侧的移动,联杆构件34的转动被限制,座椅座垫16被配置在使用位置(图1及图3所示的状态)。
进而,根据本实施形式的后座椅10具有将座椅座垫16向容纳位置加载的扭转弹簧38(加载构件)和将座椅座垫16保持在使用位置的保持机构。
上述保持机构具有形成长的板状的棘爪40。如图6所示,该棘爪4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上端部)经由支承轴42可转动地连接到座垫框架20的一个延伸部20A上。另外,在棘爪40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下端部),形成向棘爪40的宽度方向的一侧(车辆后侧,转动方向一侧)开口的切口44。在座椅座垫16配置在使用位置的状态下,设置在联杆构件34的一个臂部34A上的圆柱状的锁定用突出部46配合到该切口44中(参照图7)。
进而,如图3所示,在棘爪40与一个延伸部20A之间,架设拉伸螺旋弹簧48,该拉伸螺旋弹簧48将棘爪40向车辆后侧(锁定用突出部46配合到切口44中的方向)加载。在锁定用突出部46配合到棘爪40的切口44中的状态下,联杆构件34的转动受到限制,借此,将座椅座垫16保持在使用位置。
另外,在棘爪40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连接有带构件50,当带构件50反抗拉伸螺旋弹簧48的加载力被向车辆前侧拉伸时,使棘爪40向车辆前侧转动,解除切口44与锁定用突出部46的配合状态。这样,当切口44与锁定用突出部46的配合状态被解除时,联杆构件34向车辆后侧的转动变成可能,座椅座垫16可以向容纳位置移动。
另一方面,前述扭转弹簧38是由弹簧材料形成长的棒状的弹簧,如图8所示,长度方向的一端侧及长度方向的中间部被插入(内插)到联杆构件34的扭矩杆34B的内侧。扭转弹簧38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弯曲成大致U字形,形成将扭转弹簧38卡定到扭矩杆34B上用的一端侧卡定部38A。如图9所示,在扭矩杆34B上,在对应于一端侧卡定部38A的位置处实施压溃加工,形成一对压溃部52,由所述一对压溃部52夹着一端侧卡定部38A。借此,限制扭转弹簧38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相对于扭矩杆34B的相对旋转。
另外,向扭矩杆34B的外侧突出的扭转弹簧38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侧弯曲成大致U字形,在扭转弹簧38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形成另一端侧卡定部38B。该另一端侧卡定部38B被卡定到座垫框架20的另一延伸部20B上。
当座椅座垫16从容纳位置向使用位置移动时,通过联杆构件34相对于座垫框架20的相对转动,该扭转弹簧38被扭转,借此,将配置在使用位置的座椅座垫16向容纳位置加载。
另一方面,在前述导轨26上,设置有从与固定片26B的前端侧的垂直壁26A相反侧的端部向上方伸出的板状连接片26C。分别形成板状的连接板54(另一个壁,导向构件)的下端部被以在板厚方向重合的状态紧固固定到各个连接片26C上。这些连接板54用于将前述座椅靠背18支承在地板14上,沿着本后座椅10的左右方向与垂直壁26A(一个壁)对向。
座椅靠背18具有作为构成其骨架的骨架构件的靠背框架56。靠背框架56配备有:配置在座椅靠背18的宽度方向的两侧部内并在座椅靠背18的高度方向上延伸的一对板状的侧部56A、56B,沿着座椅靠背18的宽度方向配置在座椅靠背18的上端部内并连接到一对侧部56A、56B的上端部的管状的上部56C,在正视图中,形成大致U字形。
在该靠背框架56上,经由靠背垫块安装可弹性变形的靠背垫(图中均省略),靠背垫的表面被表皮材料58覆盖。另外,在靠背垫的下端部形成凹部60,所述凹部60用于当座椅座垫16在使用位置与容纳位置之间移动时防止座椅座垫16与座椅靠背18干扰。
靠背框架56的侧部56A、56B的下端部,在座椅靠背18的左右两侧分别配置在连接板54与垂直壁26A之间,经由支承轴62(参照图5)可转动地连接到连接板54上。在一个侧部56A与一个连接板54之间,夹装众所周知的倚靠机构64,经由该倚靠机构64将靠背框架56(座椅靠背18)支承在连接板54上。在该倚靠机构64上设置有杆66,只在该杆66被操作时,允许靠背框架56(座椅靠背18)相对于地板14转动。
上述结构的座椅靠背18,能够在支承坐在配置于使用位置的座椅座垫16上的乘坐人员的背部的竖起位置(图1及图3所示的位置)和在向容纳位置移动了的座椅座垫16的前方并列地配置的向前放倒位置(图2及图4所示的位置)之间转动。另外,在座椅靠背18配置在向前放倒位置的状态下,座椅座垫16的前端部被插入到座椅靠背18的凹部60内,座椅靠背18和座椅座垫16被前后连续地容纳。
另外,座椅座垫16的容纳位置,如前面所述,设置在构成行李箱12的地板部的货台底板25的下侧,配置在向前放倒位置的座椅靠背18的背面被配置在和货台底板25的上表面大致相同的高度(参照图4)。
形成板状的转动盘68经由铰链70可转动地连接到货台底板25的前端部(座椅靠背18侧的端部)。该转动盘68在座椅靠背18配置在竖起位置的状态下沿着座椅靠背18的背面竖起地配置。另外,该转动盘68被图中未示出的加载构件向车辆前侧(座椅靠背18侧)加载,当将座椅靠背18向车辆前侧(向前放倒位置侧)转动时,与座椅靠背18一起向车辆前侧转动。另外,该转动盘68,在座椅靠背18配置在向前放倒位置的状态下,架设在座椅靠背18的背面与货台底板25之间。借此,座椅靠背18的背面与货台底板25之间的间隙被转动盘68堵塞,由座椅靠背的背面、转动盘68的上表面和货台底板25的上表面形成连续的地板面。
其次,对本实施形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上述结构的后座椅10中,当在座椅座垫16移动到容纳位置的状态下将座椅靠背18向着向前放倒位置转动时,座椅靠背18并列地配置在座椅座垫16的前方(座椅靠背18和座椅座垫16被前后并列地容纳)。从而,可以沿车辆上下方向比较薄地容纳座椅靠背18和座椅座垫16。而且,由于将座椅座垫16的容纳位置设定在使用位置的后方下侧,所以,可以确保宽的容纳位置上方的空间(货台底板25上方的行李室12的空间)。
另外,在该后座椅10中,在座椅座垫16移动到容纳位置的状态下,联杆构件34沿着地板14配置。从而,可以抑制在座椅座垫16的容纳状态下联杆构件34变成障碍。
进而,在该后座椅10中,当将座椅座垫16配置在使用位置时,联杆构件34的锁定用突出部46配合到棘爪40的切44中,联杆构件34的转动受到限制。因此,可以将座椅座垫16保持在使用位置。而且,当在这种状态下将带构件59向车辆前侧拉伸时,切口44与锁定用突出部46的配合状态被解除,同时,借助扭转弹簧38的加载力,使座椅座垫16自动地向容纳位置移动。从而,可以利用简单的操作将座椅座垫16向容纳位置移动。
另外,在这种后座椅10中,设置在联杆构件34的一端侧的扭矩杆34B与座垫框架20一起构成座椅座垫16的骨架。从而,可以简化座椅框架20的结构,可以谋求部件数目的减少、轻量化以及降低成本等。另外,利用在将长度方向的一端侧卡定到扭矩杆34B上的同时、将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侧卡定到座垫框架20上的扭转弹簧38,将座椅座垫16向容纳位置加载。从而,可以利用简单的结构将座椅座垫16向容纳位置加载。而且,由于扭转弹簧38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侧及长度方向的中间部被插入(容纳)到扭矩杆34B的内侧,所以,可以紧凑地设置扭转弹簧38。
进而,在该后座椅10中,通过设置在座垫框架20的后端部的左右两侧的突起30沿着设于座椅座垫16的左右两侧且安装在地板14上的导轨26的导向槽28移动,对座椅座垫16的后端部在使用位置与容纳位置之间的移动进行导向。这样,由于座椅座垫16的后端部由突起30和导向槽28对移动进行导向,所以,通过适当地设定变更导向槽28的形状,可以将座椅座垫16的后端部的移动轨迹设定成最佳的移动轨迹。而且,导轨26配置在容纳座椅座垫16的容纳室31中。从而,在座椅座垫16的容纳状态下,导轨26不会成为障碍。
另外,在该后座椅10中,导轨26的垂直壁26A和连接板54在左右方向相互对向,在垂直壁26A(一个壁)上形成对座椅座垫16的移动进行导向的导向槽28,同时,经由配置在垂直壁26A和连接板54之间(两个壁之间)的倚靠机构64将座椅靠背18支承在连接板54(另一个壁)上。从而,可以节省空间地实现不必担心座椅座垫16及座椅靠背18在移动的途中相互干扰的恰当的配置。
另外,在该后座椅10中,将座椅座垫16的容纳位置设定在构成行李箱12的地板部的货台地板25的下侧,在座椅靠背18配置在向前放倒位置的状态(扩大行李箱12的状态)下,由座椅靠背18的背面、转动盘68的上表面和货台地板25的上表面构成行李箱的地板部。从而,可以防止或者抑制置于行李箱12的地板部上的行李的脏污等附着在座椅靠背18及座椅座垫16的表面上。
另外,在根据上述实施形式的后座椅10中,借助扭转弹簧38(加载构件)的加载力使座椅座垫16向容纳位置移动,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省略加载构件。另外,也可以借助马达等的驱动力使座椅座垫在使用位置与容纳位置之间自动地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在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中,由于支承座椅座垫的支承机构包含联杆构件(借助座椅座垫的移动而转动的构件),所以,通过将马达等的驱动力(转动力)传递给联杆构件,可以容易地将座椅座垫的移动自动化。
另外,在根据上述实施形式的后座椅10中,联杆构件34配备有构成座椅框架20的骨架的扭矩杆34B,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省略扭矩杆34B。在这种情况下,联杆构件34的一对臂部34A分别可转动地连接到座椅框架20的一对延伸部20A、20B上。
进而,在根据上述实施形式的后座椅10中,将扭转弹簧38(加载构件)的一部分内插到联杆构件34的扭矩杆34B中,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适当设定变更加载构件的配置。
另外,在根据上述实施形式的后座椅10中,座椅座垫16的后端部借助具有导向槽28的导轨26对移动方向进行导向,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座椅座垫16的后端部也可以利用联杆构件或导轨状构件对移动方向进行导向。
进而,在上述实施形式中,对于本发明应用于所谓单厢型或微型厢式汽车的最后部的后座椅1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局限于此,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其它类型的汽车的座椅。
Claims (5)
1.一种车辆用座椅,具有:
乘坐人员就座用的座椅座垫;
支承机构,所述支承机构包含有在一端侧可转动地连接到前述座椅座垫的同时、另一端侧可转动地连接到车身地板部上的联杆构件,所述支承机构在乘坐人员能够就座的使用位置和设定在前述使用位置的后方下侧的容纳位置之间可移动地相对于车身地板部支承前述座椅座垫;
座椅靠背,所述座椅靠背能够在支承就座于配置在前述使用位置的座椅座垫上的乘坐人员的背部的竖起位置与并列地配置在向前述容纳位置移动的座椅座垫的前方的向前放倒位置之间转动地被支承在车身地板部上;
将前述座椅座垫保持在前述使用位置且能够解除前述保持的保持机构和将前述座椅座垫向前述容纳位置加载的加载构件;
前述座椅座垫具有作为骨架构件的座垫框架,在前述联杆构件的一端侧,设置与前述座垫框架一起构成前述座椅座垫的骨架的轴部,前述加载构件的一端侧卡定到前述轴部上,同时,另一端侧卡定到前述座垫框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前述联杆构件在前述座椅座垫被移动到前述容纳位置的状态下沿着车身地板部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前述联杆构件的一端侧连接到前述座椅座垫的前端部,前述支承机构具有:设置在前述座椅座垫后端部的左右两侧的突起;以及在设置在前述座椅座垫的左右两侧并安装到车身地板部上的同时、形成有前述突起可相对移动地配合的导向槽的导向构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前述导向构件具有在座椅的左右方向相互对向的一对壁部,在一个壁上形成前述导向槽,同时,经由配置在两个壁之间的倚靠机构将前述座椅靠背支承在另外一个壁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前述容纳位置设定在构成行李箱的地板部的货台底板的下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044655/2007 | 2007-02-23 | ||
JP2007044655A JP4850750B2 (ja) | 2007-02-23 | 2007-02-23 | 車両用シート |
PCT/JP2008/052845 WO2008102800A1 (ja) | 2007-02-23 | 2008-02-20 | 車両用シート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16821A CN101616821A (zh) | 2009-12-30 |
CN101616821B true CN101616821B (zh) | 2013-04-24 |
Family
ID=39710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80005761.9A Active CN101616821B (zh) | 2007-02-23 | 2008-02-20 | 车辆用座椅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177279B2 (zh) |
EP (1) | EP2065251B1 (zh) |
JP (1) | JP4850750B2 (zh) |
CN (1) | CN101616821B (zh) |
AU (1) | AU2008218038B2 (zh) |
WO (1) | WO200810280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878592B2 (en) * | 2007-03-14 | 2011-02-01 |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 Seat apparatus for vehicle |
JP5298457B2 (ja) * | 2007-05-18 | 2013-09-25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
JP5119910B2 (ja) * | 2007-12-26 | 2013-01-16 |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 |
JP5398336B2 (ja) * | 2009-04-27 | 2014-01-29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のロック装置 |
JP5353537B2 (ja) * | 2009-08-03 | 2013-11-27 |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 隙間カバー付き乗物用シート |
JP5342961B2 (ja) * | 2009-08-18 | 2013-11-13 |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 ベルトバックル付き乗物用シート |
JP5291573B2 (ja) * | 2009-08-21 | 2013-09-18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シート状態変更装置 |
JP5448155B2 (ja) * | 2009-08-21 | 2014-03-19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シート姿勢変更装置 |
JP5301392B2 (ja) * | 2009-08-21 | 2013-09-25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
JP5291574B2 (ja) * | 2009-08-21 | 2013-09-18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シート姿勢変更装置 |
JP5448642B2 (ja) * | 2009-08-21 | 2014-03-19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電動格納車両シートのロック装置 |
JP5446588B2 (ja) * | 2009-08-21 | 2014-03-19 |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
JP5289233B2 (ja) * | 2009-08-21 | 2013-09-11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 |
JP5527681B2 (ja) * | 2009-08-21 | 2014-06-18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シート状態変更装置 |
JP5418826B2 (ja) * | 2009-08-21 | 2014-02-19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シート状態変更装置 |
JP5429539B2 (ja) | 2009-08-21 | 2014-02-26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シート状態変更装置 |
JP5418827B2 (ja) * | 2009-08-21 | 2014-02-19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シート制御機構 |
US8550549B2 (en) | 2010-08-30 | 2013-10-08 | Honda Motor Co., Ltd. | Seat flap for a vehicle seat |
US8398164B2 (en) | 2010-08-30 | 2013-03-19 | Honda Motor Co., Ltd. | Seat flap for a vehicle seat |
JP5679882B2 (ja) * | 2011-03-31 | 2015-03-04 | 富士機工株式会社 | シートの固定装置 |
WO2017022675A1 (ja) * | 2015-07-31 | 2017-02-09 |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 |
US10632873B2 (en) * | 2018-04-04 | 2020-04-28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Seat structure dual motion recliner pivot mechanism |
JP6739465B2 (ja) * | 2018-04-18 | 2020-08-12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
CN111204264A (zh) * | 2018-11-22 | 2020-05-29 | 博泽科堡汽车零件有限公司 | 车辆座椅、其吸能装置和包括车辆座椅的车辆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183033B1 (en) * | 1998-03-31 | 2001-02-06 | Ikeda Bussan Co., Ltd. | Automobile seat |
EP1172251A2 (en) * | 2000-07-10 | 2002-01-16 | Delta Tooling Co., Ltd. | Folding seat |
FR2826321A1 (fr) * | 2001-06-21 | 2002-12-27 | Faurecia Sieges Automobile | Siege de vehicule et vehicule equipe d'un tel siege |
CN1412043A (zh) * | 2001-10-16 | 2003-04-23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辆座位 |
JP2004359158A (ja) * | 2003-06-06 | 2004-12-24 | Toyota Motor Corp | 車両用シート格納構造 |
EP1745978A1 (fr) * | 2005-06-30 | 2007-01-24 | Renault S.A.S. | Siège apte à être monté sur une structure de support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202453A (en) * | 1963-07-09 | 1965-08-24 | Ford Motor Co | Retractable seat |
US3171682A (en) * | 1963-09-23 | 1965-03-02 | Gen Motors Corp | Folding vehicle seats |
FR2411105A1 (fr) * | 1977-12-09 | 1979-07-06 | Peugeot | Siege transformable perfectionne pour vehicules automobiles |
JPS6054632A (ja) * | 1983-09-07 | 1985-03-29 | 大和鉄工株式会社 | 製麺用ミキサ |
JPS6054632U (ja) * | 1983-09-24 | 1985-04-17 | 池田物産株式会社 | 座席装置 |
JP3926485B2 (ja) * | 1998-07-27 | 2007-06-06 | ジョンソン コントロールズ オートモーティブ 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自動車のフラット化シート構造 |
JP2000343994A (ja) * | 1999-06-02 | 2000-12-12 | Takashimaya Nippatsu Kogyo Co Ltd | 自動車用リヤシート |
JP2000351345A (ja) | 1999-06-09 | 2000-12-19 | Ikeda Bussan Co Ltd | 車両のフラット化反転シート構造 |
JP4024428B2 (ja) * | 1999-06-16 | 2007-12-19 | ジョンソン コントロールズ オートモーティブ 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車両のフラット化シート構造 |
GB2356557B (en) * | 1999-11-26 | 2003-12-17 | Autoliv Dev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 vehicle seat unit |
FR2804072B1 (fr) * | 2000-01-26 | 2002-04-19 |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 Siege pliant a demies-assises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
GB0120250D0 (en) * | 2001-08-21 | 2001-10-10 | Ford Global Tech Inc | Vehicle seating |
EP1316468A1 (en) * | 2001-11-28 | 2003-06-04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 Seat arrangement |
DE10307149A1 (de) * | 2003-02-20 | 2004-09-16 | Deere & Company, Moline | Klappbarer Fahrzeugsitz |
JP2004330915A (ja) | 2003-05-08 | 2004-11-25 | Daihatsu Motor Co Ltd | 車両のシート構造 |
DE10349911A1 (de) * | 2003-10-25 | 2005-06-16 | Dr.Ing.H.C. F. Porsche Ag | Fahrzeugsitz |
US7188883B2 (en) * | 2005-01-07 | 2007-03-13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Collapsible seat assembly |
DE102005020334A1 (de) * | 2005-04-27 | 2006-11-02 | Sitech Sitztechnik Gmbh | Mechanische oder elektrische Sitzverlagerung in Abhängigkeit der Lehnenklappung |
JP5298457B2 (ja) * | 2007-05-18 | 2013-09-25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
-
2007
- 2007-02-23 JP JP2007044655A patent/JP4850750B2/ja active Active
-
2008
- 2008-02-20 EP EP08711651A patent/EP2065251B1/en active Active
- 2008-02-20 AU AU2008218038A patent/AU2008218038B2/en not_active Ceased
- 2008-02-20 US US12/443,379 patent/US8177279B2/en active Active
- 2008-02-20 WO PCT/JP2008/052845 patent/WO200810280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8-02-20 CN CN200880005761.9A patent/CN10161682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183033B1 (en) * | 1998-03-31 | 2001-02-06 | Ikeda Bussan Co., Ltd. | Automobile seat |
EP1172251A2 (en) * | 2000-07-10 | 2002-01-16 | Delta Tooling Co., Ltd. | Folding seat |
FR2826321A1 (fr) * | 2001-06-21 | 2002-12-27 | Faurecia Sieges Automobile | Siege de vehicule et vehicule equipe d'un tel siege |
CN1412043A (zh) * | 2001-10-16 | 2003-04-23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辆座位 |
JP2004359158A (ja) * | 2003-06-06 | 2004-12-24 | Toyota Motor Corp | 車両用シート格納構造 |
EP1745978A1 (fr) * | 2005-06-30 | 2007-01-24 | Renault S.A.S. | Siège apte à être monté sur une structure de support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065251B1 (en) | 2012-12-12 |
JP2008207636A (ja) | 2008-09-11 |
AU2008218038A1 (en) | 2008-08-28 |
US8177279B2 (en) | 2012-05-15 |
JP4850750B2 (ja) | 2012-01-11 |
WO2008102800A1 (ja) | 2008-08-28 |
EP2065251A4 (en) | 2010-02-03 |
EP2065251A1 (en) | 2009-06-03 |
CN101616821A (zh) | 2009-12-30 |
AU2008218038B2 (en) | 2011-01-27 |
US20100019526A1 (en) | 2010-01-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16821B (zh) | 车辆用座椅 | |
US8317259B2 (en) | Seat device for vehicle | |
US7077463B2 (en) | Rear fold down cargo seat with tilt down cushion | |
US7883146B2 (en) | Seating arrangement for a vehicle | |
US6089641A (en) | Passenger vehicle floor and seat arrangement | |
US7527315B2 (en) | Seat device for vehicle | |
CN1787936B (zh) | 运送人员的军用汽车 | |
US6347834B1 (en) | Vehicle seat assembly | |
US20050035621A1 (en) | Seat assembly for vehicle | |
US6820913B2 (en) | Convertible seat assembly with cross-vehicle support | |
JP4649864B2 (ja) |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システム | |
EP0151426A1 (en) | Improved vehicle provided with seats, the back rest of which can be folded down to the level of the load-carrying platform | |
US8757711B2 (en) | Vehicle seat | |
CN101018690A (zh) | 可收起的座椅 | |
US9827882B2 (en) | Apparatus for reclining rear seat for vehicle | |
CN113401227A (zh) | 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装载地板装置 | |
US20070200412A1 (en) | Adjustable Vehicle Seat | |
US6899367B1 (en) | Movable seat for vehicle | |
CN113942433B (zh) | 车辆的座椅装置 | |
US7770957B2 (en) | Seat apparatus for vehicle | |
CN108407680B (zh) | 一种折叠平放式汽车座椅总成及其使用方法 | |
JP2009255861A (ja) | 車両のシート装置 | |
US20240174134A1 (en) | Electric passenger transport vehicle | |
EP4344946A1 (en) | Adjustable partition assembly and vehicle | |
US20240157859A1 (en) | Vehicle seat with fold-flat posit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