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48243B - 调色剂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调色剂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48243B
CN101548243B CN2008800009795A CN200880000979A CN101548243B CN 101548243 B CN101548243 B CN 101548243B CN 2008800009795 A CN2008800009795 A CN 2008800009795A CN 200880000979 A CN200880000979 A CN 200880000979A CN 101548243 B CN101548243 B CN 1015482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resin
drop
vibration
mass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0097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48243A (zh
Inventor
渡边阳一郎
铃木一己
大谷伸二
本多隆浩
法兼义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5482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82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482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824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27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e.g. degree of sphericit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02Preparation methods
    • G03G9/0804Preparation methods whereby the components are brought together in a liquid dispersing mediu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02Preparation methods
    • G03G9/0815Post-treatmen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19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mensions of the particl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02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compris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G03G9/08706Polymers of alkenyl-aromatic compounds
    • G03G9/08708Copolymers of styrene
    • G03G9/08711Copolymers of styrene with esters of acrylic or methacrylic acid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42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compris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G03G9/08753Epoxyresi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42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compris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G03G9/08755Polyest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84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 G03G9/08795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hemical properties, e.g. acidity, molecular weight, sensitivity to reacta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84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 G03G9/08797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e.g. viscosity, solubility, melting temperature, softening temperatur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Colouring agents for toner partic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Developing Agent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色剂,该调色剂包含:由彼此不相容的至少树脂A和树脂B组成的至少两种粘合剂树脂、和着色剂,其中,所述调色剂具有0.93~0.98的平均圆形度并通过以下方式制造:将调色剂组合物液体在气相中雾化以形成液滴,以及固化该液滴,所述调色剂组合物液体通过将着色剂和至少两种粘合剂树脂溶解或分散在有机溶剂中而制备。

Description

调色剂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电子照相、静电记录、静电印刷等中显影静电潜像用的显影剂的调色剂,以及制造调色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用于电子照相、静电记录、静电印刷等中的调色剂,例如在显影步骤中附着在其表面上形成有静电潜像的图像承载部件如静电潜像承载部件上,然后在转印步骤中从静电潜像转印到转印介质如转印纸张,之后在定影步骤中固定在纸张表面上。这时,由于未转印的调色剂作为残余调色剂保留在在其表面上保持有潜像的静电潜像承载部件上,因此需要除去残余调色剂以不妨碍接下来的静电潜像形成。为了除去这种残余调色剂,经常使用结构简单且能够获得有利的清洁性的刮刀清洁设备,但是,已知的是,调色剂粒度越小以及调色剂越接近球形,就越难以从静电潜像承载部件的表面除去调色剂。 
通常,作为用于电子照相、静电记录、静电印刷等中的干式调色剂,广泛使用所谓的“粉碎调色剂”,其中,一种或多种粘合剂树脂如苯乙烯树脂和聚酯树脂与着色剂等一起熔合和捏合。 
但是,近年来,为了获得高质量的图像,调色剂的尺寸趋于变得更小。因此,当以这种分碎法将调色剂制造成6μm以下的小粒度时,粉碎效率降低,并且生产损失提高,导致低产率和高成本。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已提出以下方法并已将它们投入实际使用:用于制造所谓的“聚合的调色剂”的悬浮聚合法、乳液聚合/凝集法等,以及称为“聚合物溶解悬浮法”的伴随有体积收缩的调色剂制造方法(参见专利文献1)。该调色剂制造方法在制造小尺寸调色剂颗粒方面优异,但是,基本上,制造了基本上为球形的调色剂。同时,找出了使调色剂具有不规则的形状或非球形的形状的技术,使得有可能获得易于通过刮刀清洁除去的利用乳液聚合凝集法或聚合物溶解悬浮法获得的调色剂。然而,在这些方法中,调色剂颗粒在水性介质中形成和制造,因此必须干燥水,水具有大量的蒸发潜热,需要 大量的能量用于干燥。而且,已知的是这些方法的前提是将分散剂用于水性介质,而这样的分散剂可能破坏调色剂的静电性能,其保留在调色剂的表面上,导致如对环境稳定性有不利影响的问题。而且,为了除去分散剂,需要大量的洗涤用水。因此,通过这些方法制造的调色剂以及这些调色剂制造方法仍远未令人满意。 
作为上述方法的替代方式,提出了不用水性介质的制造调色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雾化和喷射通过将调色剂组合物溶解或分散在气相中以形成液滴而制备的调色剂组合物液体,以及除去其中的有机溶剂从而产出调色剂颗粒(参见专利文献2)。而且,还提出了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通过利用喷嘴内部的热膨胀形成微液滴,以及干燥所述微液滴以固化(参见专利文献3)。还提出了以下方法,其中利用声学透镜实施与上述方法类似的步骤(参见专利文献4)。 
但是,这些方法具有以下缺点:每单位时间内可以从一个喷嘴喷射的液滴数有限,导致差的产率,并且液滴的聚结造成难以防止粒度分布变宽,因此在单一分散性方面所述方法也远未令人满意。此外,通过所述方法获得的调色剂的不利之处还在于,所使用的调色剂组合物液体的表面张力造成调色剂颗粒形成为球形。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No.7-152202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No.2003-262976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No.2003-280236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No.2003-262977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颗粒尺寸小并能够实现调色剂颗粒的形状不规则性即形成不规则形状的调色剂颗粒的调色剂,同时,该调色剂通过在不使用含有可能损害静电性能的分散剂的水性介质的情况下在气相中雾化和喷射调色剂组合物液体而制造,并且该调色剂在刮刀清洁性方面优异;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制造该调色剂的方法。 
而且,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能够以稳定的方式获得优异的刮刀清洁性的调色剂,由于该调色剂具有非球形形状并且由具有单分散性的无先例的粒度的颗粒组成,因此该调色剂具有极少量的可能降低刮刀清洁性的细粉 末,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制造该调色剂的方法。 
作为认真地进行反复检验以解决上述问题的结果,本发明人发现,作为通过在气相中雾化其中至少两种以上的粘合剂树脂和着色剂溶解或分散在有机溶剂中的调色剂组合物液体形成调色剂颗粒而制造的调色剂,可通过使用彼此不相容的树脂A和树脂B作为所述粘合剂树脂并使所述调色剂组合物液体在气相中形成颗粒而获得平均圆形度为0.93至0.98的调色剂。 
本发明基于发明人的上述发现,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如下。 
<1>一种调色剂,含有:由彼此不相容的至少树脂A和树脂B组成的至少两种粘合剂树脂、和着色剂,其中该调色剂具有的平均圆形度为0.93~0.98并通过将调色剂组合物液体在气相中雾化以形成液滴以及固化该液滴而制备,所述调色剂组合物液体通过将至少两种粘合剂树脂和着色剂溶解或分散在有机溶剂中而制备。 
<2>根据<1>项的调色剂,其中调色剂组合物液体的固含量为5质量%~40质量%。 
<3>根据<1>和<2>中任一项的调色剂,其中树脂A是聚酯树脂和多元醇树脂中的任一种。 
<4>根据<1>到<3>中任一项的调色剂,其中树脂A和树脂B是聚酯树脂与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的组合以及多元醇树脂与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的组合中的任一种组合。 
<5>根据<1>到<4>中任一项的调色剂,其中所述调色剂组合物液体含有脱模剂。 
<6>根据<1>到<5>中任一项的调色剂,其中所述调色剂的体均粒径为1μm到10μm且粒度分布(体均粒径/数均粒径)为1.00~1.10。 
<7>一种制备调色剂的方法,包括: 
通过将调色剂组合物液体在气相中雾化而形成液滴,和 
固化所形成的液滴, 
其中所述调色剂是根据<1>到<6>中任一项的调色剂,并且,在所述调色剂组合物中,将着色剂以及作为粘合剂树脂的彼此不相容的至少树脂A和树脂B溶解或分散在有机溶剂中。 
<8>根据<7>项的方法,其中在液滴的形成中,液滴是使用多流体喷雾嘴(spray nozzle)形成的。 
<9>根据<7>项的方法,其中在液滴的形成中,液滴是使用旋转盘型喷雾机形成的。 
<10>根据<7>项的方法,其中在液滴的形成中,调色剂组合物液体通过机械振动单元从薄膜周期性地排放从而形成液滴,所述薄膜具有设置在用于储存调色剂组合物的储槽上的多个喷嘴;并且所述机械振动单元是形成为圆环形从而环绕所述薄膜的振动产生单元。 
<11>根据<7>项的方法,其中在液滴的形成中,调色剂组合物液体通过机械振动单元从薄膜周期性地排放从而形成液滴,所述薄膜具有设置在用于储存调色剂组合物的储槽上的多个喷嘴;并且所述机械振动单元具有平行于所述薄膜形成的并且垂直于所述薄膜振动的振动表面。 
<12>根据<7>到<11>中任一项的制备调色剂的方法制备的调色剂。 
根据本发明,可以以低能量有效地制造粒度小且能够获得高质量图像的调色剂,并且本发明可以提供能够稳定地获得与小粒度的常规调色剂相比优异的刮刀清洁性的调色剂,并且可以提供制造该调色剂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本发明调色剂的制造方法所使用的调色剂制造装置的一个实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说明安装在图1所示的调色剂制造装置中的液滴喷射单元的放大截面图。 
图3是图2中所示的液滴喷射单元从底侧看时的底视图。 
图4是示例性地显示台阶形喇叭振动器的说明性示意图。 
图5是示例性地显示指数曲线形喇叭振动器的说明性示意图。 
图6是示例性地显示锥形喇叭振动器的说明性示意图。 
图7是显示在调色剂制造装置中使用的液滴喷射单元的另一实例的说明性示意图。 
图8是显示在调色剂制造装置中使用的液滴喷射单元的又一实例的说明性示意图。 
图9是说明在调色剂制造装置中使用的液滴喷射单元的再一实例的放大图。 
图10是显示多个液滴喷射单元排列成排的情况的说明图,所述多个液 滴喷射单元均为图9所示的液滴喷射单元。 
图11是显示制造本发明的调色剂的方法所使用的调色剂制造装置的另一实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说明安装在图11所示的调色剂制造装置中的液滴喷射单元的放大截面图。 
图13是图12中所示的液滴喷射单元从底侧看时的底视图。 
图14是显示作为液滴喷射单元的液滴形成单元的放大截面说明图。 
图15是根据比较例的结构的液滴形成单元的放大截面说明图。 
图16是显示调色剂制造装置的必要组件以说明其具体用途的说明图。 
图17是说明通过使用液滴喷射单元形成液滴的操作原理的说明示意图。 
图18是说明基础振动模式的说明图。 
图19是说明第二振动模式的说明图。 
图20是说明第三振动模式的说明图。 
图21是说明在薄膜中心形成凸起部分的情况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调色剂) 
本发明的调色剂通过在气相中雾化调色剂组合物液体以形成液滴以及固化所述液滴而制备,所述调色剂组合物液体通过将至少两种粘合剂树脂和着色剂以及根据需要选择的其他组分溶解或分散在有机溶剂中而制备。 
<粘合剂树脂> 
所述至少两种粘合剂树脂含有彼此不相容的至少树脂A和树脂B。 
注意,短语“彼此不相容”是指通过将树脂A和树脂B溶解或分散在溶剂中并干燥分散液而获得的树脂组分的微观结构处于相分离的状态。 
树脂A和B是否彼此不相容可以基于以下步骤确定。当通过将树脂A和B溶解在溶剂中并干燥该分散液而获得的干燥产物是不透明的时,该干燥产物是相分离的,并且确定该树脂A和树脂B是彼此不相容的。如果该干燥产物是透明的,则将该干燥产物用超薄切片机切割成超薄切片,将该超薄切片用RuO4等染色,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该染色的切片。如果该干燥产物的切片是相分离的,则确定树脂A和树脂B是彼此不相容的。 
通常认为,通过在气相中形成液滴并固化所述液滴而制备的调色剂是形成为球形而不形成为不规则形状的。但是,可通过用彼此不相容的树脂组分即树脂A和树脂B获得平均圆形度为0.93~0.98的调色剂,因为虽然在液滴的形成过程中形成为球形,但产物在固化过程中变为具有不规则的形状。 
还不清楚调色剂是否是在干燥时变成具有不规则的形状,推测是因为干燥带来的体积收缩率在树脂溶液之间不同,从而发生调色剂形状的不规则化,这是由于彼此不相容的树脂A和树脂B之间对所使用的溶剂的亲和力上的差异以及干燥期间各树脂溶液中溶剂浓缩的差异和处于相分离状态的树脂溶液之间的干燥速率上的差异造成的。而且,设想形状的不规则化通过采用其中大量溶剂包含于调色剂颗粒内部以及使用缓慢干燥的树脂的构造而得到了促进。 
所述粘合剂树脂没有特别限制,可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调色剂用粘合剂树脂中适当选择,但是,优选的是,所述粘合剂树脂不具有交联结构,因为需要它们是可溶于溶剂的。 
粘合剂树脂的实例包括:乙烯基聚合物,如苯乙烯单体、丙烯酸类单体、和甲基丙烯酸类单体;由任一种这些单体或两种以上的这些单体组成的共聚物、聚酯树脂、多元醇树脂、酚醛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酰胺树脂、环氧树脂、二甲苯树脂、萜烯树脂、香豆酮-茚树脂、聚碳酸酯树脂、和石油树脂。 
在这些中,作为树脂A,优选聚酯树脂或多元醇树脂。特别优选的是,树脂A和树脂B是聚酯树脂与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的组合、以及多元醇树脂与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的组合中的任一种组合。 
注意,对于所述粘合剂树脂,至少两种粘合剂树脂需要是彼此不相容的,当三种以上粘合剂树脂混合并使用时,这些树脂可与树脂A和B相容或不相容,但是,不能使用使树脂A和B彼此相容的树脂。 
树脂A和树脂B的质量比(A∶B)优选为1∶99到99∶1,更优选为5∶95到95∶5。 
对于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树脂,优选使用苯乙烯单体和(甲基)丙烯酸类单体之间的共聚物。 
苯乙烯单体的实例包括苯乙烯,苯乙烯类如邻甲基苯乙烯、间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对苯基苯乙烯、对乙基苯乙烯、2,4-二甲基苯乙烯、对正戊基苯乙烯、对叔丁基苯乙烯、对正己基苯乙烯、对正辛基苯乙烯、对正 壬基苯乙烯、对正癸基苯乙烯、对正十二烷基苯乙烯、对甲氧基苯乙烯、对氯苯乙烯、3,4-二氯苯乙烯、间硝基苯乙烯、邻硝基苯乙烯、或其衍生物。 
对于丙烯酸类单体,可使用丙烯酸或它的酯。丙烯酸酯的实例包括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正辛酯、丙烯酸正十二烷基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硬脂酯、丙烯酸2-氯乙酯、和丙烯酸苯酯。 
对于甲基丙烯酸类单体,可使用甲基丙烯酸和它的酯。甲基丙烯酸酯的实例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和甲基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乙酯。 
用于制备苯乙烯单体和丙烯酸类单体之间的共聚物的聚合引发剂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根据目的用途适当选择。其实例包括2,2′-偶氮双异丁腈、2,2′-偶氮双(4-甲氧基-2,4-二甲基戊腈)、2,2′-偶氮双(2,4-二甲基戊腈)、2,2′-偶氮双(2-甲基丁腈)、二甲基-2,2′-偶氮双异丁酯、1,1′-偶氮双(1-环己烷腈)、2-(氨基甲酰基偶氮)-异丁腈、2,2′-偶氮双(2,4,4-三甲基戊烷)、2-苯基偶氮-2′,4′-二甲基-4′-甲氧基戊腈、2,2′-偶氮双(2-甲基丙烷);酮过氧化物如甲基乙基酮过氧化物、乙酰丙酮过氧化物、和环己酮过氧化物;2,2-双(叔丁基过氧基)丁烷、叔丁基过氧化氢、枯烯过氧化氢、1,1,3,3-四甲基丁基过氧化氢、二叔丁基过氧化物、叔丁基枯基过氧化物、二枯基过氧化物、α-(叔丁基过氧基)异丙基苯、过氧化异丁基、过氧化辛酰、过氧化癸酰、过氧化月桂酰、过氧化3,5,5-三甲基己酰、苯甲酰基过氧化物、过氧化间二甲苯、过氧基二碳酸二异丙酯、过氧基二碳酸二-2-乙基己酯、过氧基二碳酸二正丙酯、过氧基二碳酸二-2-乙氧基乙酯、过氧基二碳酸二乙氧基异丙酯、过氧基碳酸二(3-甲基-3-甲氧基丁酯)、过氧基碳酸二(3-甲基-3-甲氧基丁酯)、乙酰基过氧化环己基磺酰、过氧基乙酸叔丁酯、过氧基异丁酸叔丁酯、过氧基-2-乙基己酸叔丁酯、过氧化月桂酸叔丁酯、氧基苯甲酸叔丁酯、过氧基异丙基碳酸叔丁酯、过氧基间苯二甲酸二叔丁酯、过氧基烯丙基碳酸叔丁酯、过氧基-2-乙基己酸异戊酯、过氧基六氢对苯二甲酸二叔丁酯、过氧基壬二酸叔丁酯。 
-聚酯树脂- 
对于构成聚酯树脂的单体,例如,例举二元醇组分和酸组分。 
二元醇组分的实例包括乙二醇、丙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2,3-丁二醇、二甘醇、三甘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2-乙基-1,3-己二醇、以及通过环醚如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与氢化双酚A或双酚A聚合而获得的二醇。 
酸组分的实例包括苯二羧酸如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和对苯二甲酸或它们的酸酐;烷基二羧酸如丁二酸、己二酸、癸二酸、和壬二酸或它们的酸酐;不饱和二元酸如马来酸、柠康酸、衣康酸、烯基琥珀酸、富马酸、和异丁烯二酸;以及不饱和二元酸的酸酐如马来酸酐、柠康酸酐、衣康酸酐、和烯基琥珀酸酐。此外,三元以上的羧酸组分的实例包括偏苯三酸、均苯四酸、1,2,4-苯三甲酸、1,2,5-苯三甲酸、2,5,7-萘三甲酸、1,2,4-丁三酸、1,2,5-己三酸、1,3-二羧基-2-甲基-2-亚甲基羧基丙烷、四(亚甲基羧基)甲烷、1,2,7,8-辛烷四羧酸、Empol三聚物酸或它们的酸酐和部分低级烷基酯。 
-多元醇树脂- 
所述多元醇树脂是具有环氧骨架的聚醚多元醇树脂。例如,优选使用通过使(1)环氧树脂、(2)二元酚或其缩水甘油醚的环氧化物加成物、和(3)具有与环氧基团反应的活性氢的化合物反应而获得的多元醇树脂。 
从调色剂的存储稳定性来看,所述粘合剂树脂优选具有35℃~80℃的玻璃态转变温度(Tg),更优选为40℃~75℃。当玻璃态转变温度(Tg)低于35℃时,调色剂在高温氛围下易于劣化,而当高于80℃时,调色剂的定影性能有可能低下。 
<着色剂> 
着色剂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根据目的用途从常用染料和颜料中适当选择。其实例包括炭黑、苯胺黑染料、氧化铁黑、萘酚黄S、汉撒黄(10G、5G和G)、镉黄、氧化铁黄、黄土、铬黄、钛黄、多偶氮黄、油黄、汉撒黄(GR、A、RN和R)、颜料黄L、联苯胺黄(G和GR)、永固黄(NCG)、伏尔甘坚牢黄(5G和R)、酒石黄色淀、喹啉黄色淀、蒽黄BGL、异二氢吲哚酮黄、氧化铁红、红铅、红丹、镉红、镉汞红、锑红、永固红4R、对位红、火红、对氯间硝基苯胺红、立索尔坚牢猩红G、亮坚牢猩红、亮胭脂红BS、永固红(F2R、F4R、FRL、FRLL和F4RH)、坚牢猩红VD、伏尔甘坚牢宝石红B、亮猩红G、立索尔宝石红GX、永固红F5R、亮胭脂红6B、颜料猩红3B、酒红5B、甲苯胺栗色、永固酒红F2K、太阳酒红BL、酒红10B、BON浅栗、 BON中栗、曙红色淀、若丹明色淀B、若丹明色淀Y、茜素色淀、硫靛红B、硫靛栗、油红、喹吖啶酮红、吡唑啉酮红、多偶氮红、铬朱红、联苯胺橙、二萘嵌苯酮橙(Perynone Orange)、油橙、钴蓝、青天蓝、碱性蓝色淀、孔雀蓝色淀、维多利亚蓝色淀、无金属酞菁蓝、酞菁蓝、坚牢天蓝、阴丹士林蓝(RS和BC)、靛蓝、深蓝、普鲁士蓝、蒽醌蓝、坚牢紫B、甲基紫色淀、钴紫、锰紫、二噁嗪紫、蒽醌紫、铬绿、锌绿、三氧化二铬、翠铬绿、翡翠绿、颜料绿B、萘酚绿B、绿金、酸性绿色淀、孔雀石绿色淀、酞菁绿、蒽醌绿、氧化钛、氧化锌、和锌钡白。 
调色剂中着色剂的含量优选为1质量%到15质量%,更优选为3质量%到10质量%。 
着色剂可作为通过使着色剂与树脂结合而获得的母料使用。与母料一起捏合的粘合剂树脂的实例除上述改性或未改性的聚酯树脂外还包括:苯乙烯类,如聚苯乙烯、聚对氯苯乙烯、聚乙烯基甲苯以及其取代产物的聚合物;苯乙烯共聚物,如苯乙烯-对氯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共聚物、苯乙烯-乙烯基甲苯共聚物、苯乙烯-乙烯基萘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辛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共聚物、苯乙烯-α-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苯乙烯-乙烯基甲基酮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茚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酯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聚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聚丙烯、聚酯、环氧树脂、环氧多元醇树脂、聚氨酯、聚酰胺、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丙烯酸类树脂、松香、改性松香、萜烯树脂、脂族或脂环族烃树脂、芳族石油树脂、氯化石蜡、和石蜡。这些树脂可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 
母料可以通过在施加高剪切力下混合并捏合用于母料的树脂和着色剂来制备。这时,优选使用有机溶剂以加强着色剂与树脂之间的相互作用。由于着色剂湿滤饼可以直接使用不需要干燥该滤饼,因此还可优选使用所谓闪蒸法(flashing method),其中,含有着色剂水的水性膏剂与树脂和有机溶剂混合并捏合,以使着色剂转移到树脂,并去除水成分和有机溶剂组分。对于混合和捏合,优选使用高剪切分散装置,例如三辊磨。 
母料的用量优选为0.1质量份~20质量份,以100质量份的粘合剂树脂计。 
对于母料,优选使用处于以下状态的树脂,该树脂具有30mgKOH/g以下的酸值和1到100的胺值并使着色剂分散于其中。对于母料,更优选使用处于以下状态的树脂,该树脂具有20mgKOH/g以下的酸值和10到50的胺值并使着色剂分散于其中。当酸值大于30mgKOH/g时,调色剂的静电性能可能在高湿度环境下降低,并且颜料分散性可能变得不足。当胺值小于1或大于100时,颜料分散性也可能变得不足。注意,酸值可以通过描述于JISK0070中的方法测量,并且胺值可以通过描述于JIS K7237中的方法测量。 
而且,优选的是,分散剂与粘合剂树脂高度相容。分散剂的具体市售产品的实例包括″AJISPER PB821″和″AJISPER PB822″(Ajinomoto Fine-TechnoCo.,Inc.制);″DISPERBYK-2001″(BYK Chemie Japan制);″EFKA 4010″和(EFKA Chemicals制)。 
添加到调色剂中的分散剂的量优选为基于所使用的着色剂的0.1质量%~10质量%。分散剂的添加量小于0.1质量%,则颜料分散性可能变得不足,而当大于10质量%时,调色剂的静电性能可能在高湿度环境下降低。 
作为与苯乙烯相当的主峰的最大分子量,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确定的分散剂的质均分子量优选为500~100,000,从颜料分散性来看,更优选为3,000~100,000,进一步更优选为5,000~50,000,特别优选为5,000~30,000。 
当分散剂的质均分子量小于500时,调色剂组合物液体的极性可能增加以引起所使用的着色剂的分散性劣化,而当大于100,000时,可能增加对所使用的溶剂的亲和性以引起所使用的着色剂的分散性劣化。 
分散剂的添加量基于100质量份所使用的着色剂优选为1质量份~50质量份,更优选为5质量份~30质量份。当添加量小于1质量份时,调色剂颗粒的分散性有可能劣化,而当大于50质量份时,调色剂的静电性能有可能劣化。 
<脱模剂> 
在本发明中,调色剂组合物液体可含有蜡作为脱模剂,以防止定影时的反印(offset)。 
蜡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从作为调色剂脱模剂的常用的那些中适当选择。蜡的实例包括:脂肪烃蜡,如低分子量聚乙烯蜡、低分子量聚丙烯蜡、 聚烯烃蜡、微晶蜡、石蜡、和沙索蜡;脂肪烃的氧化物蜡如聚环氧乙烷蜡或其嵌段共聚物;植物蜡如小烛树蜡、巴西棕榈蜡、日本蜡(Japan tallow)、和霍霍巴蜡(jojoba wax);动物蜡如蜂蜡、羊毛脂和鲸油;矿物蜡如地蜡、纯地蜡、和矿脂;含有脂肪酯作为主要组分的蜡如褐煤酸酯蜡、和caster蜡;以及如脱氧化巴西棕榈蜡的蜡,其中脂肪酯部分或全部脱氧化。 
蜡的实例还包括:不饱和直链脂肪酸如棕榈酸、硬脂酸、褐煤酸、和含有直链烷基的直链烷基羧酸;不饱和脂肪酸如巴惟酸、桐酸、和varinaline酸;饱和醇如十八烷醇、二十烷醇、二十二烷醇、二十四烷醇、二十六烷醇、三十烷醇;多元醇如山梨糖醇;脂肪酸酰胺如亚油酸酰胺、油酸酰胺、和月桂酸酰胺;饱和脂肪酸双酰胺如亚甲基双羊蜡酸酰胺、亚乙基双月桂酸酰胺、和六亚甲基双硬脂酸酰胺;不饱和脂肪酸酰胺如亚乙基双油酸酰胺、六亚甲基双油酸酰胺、N,N′-二油基己二酸酰胺、和N,N′-油基癸二酸酰胺;芳族双酰胺如间二甲苯双硬脂酸酰胺、和N,N′-双硬脂基间苯二甲酸酰胺;脂肪酸的金属盐,如硬脂酸钙、月桂酸钙、硬脂酸锌、和硬脂酸镁;通过将乙烯基单体如苯乙烯或丙烯酸接枝到脂族烃系列蜡而制备的蜡;脂肪酸如山萮酸甘油一酸酯和多元醇之间的偏酯化合物;含有羟基的甲基酯化合物,其通过植物油和脂肪的氢化而获得。 
而且,以下同样为优选例举的,如:使烯烃在高压下进行自由基聚合而获得的聚烯烃,纯化在聚合高分子量聚烯烃时获得的低分子量副产品而制备的聚烯烃,使用如齐格勒催化剂和茂金属催化剂的催化剂在低压下聚合的聚烯烃,采用辐射、电磁波或光聚合的聚烯烃,热解高分子量聚烯烃获得的低分子量聚烯烃,石蜡,微晶蜡,费托蜡,通过合成醇法、天然气转化法(Hydrocolmethod)、或Arge法合成的合成烃系列蜡,使用具有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作为单体制备的合成蜡,具有如羟基或羧基的官能团的烃系列蜡,烃系列蜡和具有官能团的烃系列蜡之间的混合物,和使用上述蜡中的每一种作为基础用乙烯基单体如苯乙烯、马来酸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或马来酸酐接枝的接枝改性蜡。 
此外,还优选使用的有:通过加压发汗法(press sweating method)、溶剂法、再结晶法、真空蒸馏法、超临界气体萃取法或溶液结晶法使分子量分布变尖锐的蜡;和除去了低分子量固态脂族酸、低分子量固态醇、低分子量固态化合物和杂质的那些。 
蜡的熔点优选为60℃~140℃,更优选为70℃~120℃以保持耐粘连性和抗反印性能的平衡。当蜡的熔点低于60℃时,耐粘连性可能劣化,而当高于140℃时,抗反印性能可能难以发挥。 
在本发明中,通过DSC确定的蜡的吸热峰中最大峰的峰顶温度为蜡的熔点。 
在本发明中,作为用于蜡或调色剂的DSC测量设备,优选使用高精度的、内热输入补偿型的示差扫描量热计测量峰顶温度。测量试验根据ASTMD3418-82进行。对于本发明中使用的DSC曲线,使用通过以下方式测得的DSC曲线:使蜡的温度升高一次,然后降低,以预先维持蜡的之前的历史记录,接下来,以10℃/min的升温速率升高蜡的温度。 
<其它组分> 
其它组分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根据目的用途适当选择。例举,例如,电荷控制剂、外部添加剂、流动性改进剂、清洁性改进剂、磁性材料和金属皂。 
-磁性材料- 
对于本发明中使用的磁性材料,例如,使用以下:(1)铁氧化物如磁铁矿、磁赤铁矿、铁氧体、和含有其它金属氧化物的铁氧化物;(2)金属,如铁、钴、镍、或这些金属之间制备的合金,以及如铝、钴、铜、铅、镁、锡、锌、锑、铍、铋、镉、钙、锰、硒、钛、钨和/或钒的金属;和(3)它们的混合物。 
磁性材料的具体实例包括Fe3O4、γ-Fe2O3、ZnFe2O4、Y3Fe5O12、CdFe2O4、Gd3Fe5O12、CuFe2O4、PbFe12O、NiFe2O4、NdFe2O、BaFe12O19、MgFe2O4、MnFe2O4、LaFeO3、铁粉、钴粉、和镍粉。这些可单独或组合使用。其中,优选例举四氧化三铁或γ-三氧化二铁的细粉。 
而且,可以使用含有不同类型的元素的磁性铁氧化物,如磁铁矿、磁赤铁矿、和铁氧体,或它们的混合物。所述不同类型的元素选自例如,锂、铍、硼、镁、铝、硅、磷、镓、锆、锡、硫、钙、钪、钛、钒、铬、锰、钴、镍、铜、锌、和钾。所述不同类型的元素可结合入铁氧化物的晶格中,并可作为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存在于磁性铁氧化物的表面,并且优选作为氧化物包含。 
所述不同类型的元素可以通过在制备磁性材料时混合不同类型的元素的盐并调节颗粒的pH而结合入颗粒中。而且,所述不同类型的元素可以通过调节所产生的磁性颗粒的pH或通过添加单独的不同类型元素的盐并调节颗粒的pH而沉积到颗粒表面上。 
磁性材料的用量优选为10质量份~200质量份,更优选为20质量份~150质量份,基于100质量份的粘合剂树脂。磁性材料的数均粒径优选为0.1μm~2μm,更优选为0.1μm~0.5μm。磁性材料的数均粒径可以通过使用数字转换器等观察放大的透射电子显微镜测量。 
对于施加10k奥斯特下磁性材料的磁性能,优选使用具有20奥斯特~150奥斯特的反磁力、50emu/g~200emu/g的饱和磁化强度和2emu/g~20emu/g的剩余磁化强度的磁性材料。 
磁性材料也可以用作着色剂。 
-电荷控制剂- 
本发明的调色剂可根据需要含有电荷控制剂。电荷控制剂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那些中适当选择。其实例包括苯胺黑染料、三苯甲烷染料、含铬的金属络合物染料、钼酸螯合物颜料、若丹明染料、基于烷氧基的胺、季铵盐(包括氟改性季铵盐)、烷基酰胺、磷单质或化合物、钨单质或化合物、基于氟的活性剂、水杨酸金属盐、水杨酸衍生物的金属盐。具体来说,电荷控制剂的市售产品的实例包括:BONTRON 03(苯胺黑染料)、BONTRON P-51(季铵盐)、BONTRON S-34(含金属的偶氮染料)、BONTRONE-82(羟基萘甲酸的金属络合物)和E-84(水杨酸金属络合物)和E-89(酚醛的缩合物),均由Orient Chemical Industries,Ltd.制造;TP-302和TP-415(季铵盐的钼络合物),由Hodogaya Chemical Co.,LTD.制造;COPY CHARGE PSYVP2038(季铵盐)、COPY BLUE PR(三苯基甲烷衍生物)、COPY CHARGENEG VP2036和NX VP434(季铵盐),由Hoechst AG制造;LRA-901和LR-147(硼络合物),由Japan Carlit Co.,Ltd.制造;喹吖啶酮、偶氮颜料;和具有如磺酸基、羧基或季铵盐基的官能团的聚合物化合物。 
电荷控制剂的含量根据所使用的粘合剂树脂的类型、是否存在根据需要使用的添加剂和包括分散方法在内的调色剂制造方法来确定,因此不能明确地确定,但是,优选为0.1质量份到10质量份,更优选为0.2质量份到5质量份。当电荷控制剂的含量超过10质量份时,由于调色剂的静电性能过度,主要电荷控制剂的效果下降,并且对所使用的显影辊的静电吸引力提高,导致显影剂的流动性下降和图像密度下降。这些电荷控制剂和脱模剂可与母料和树脂一起熔合和捏合,或者可在粘合剂树脂、着色剂等溶解和分散在有机溶剂中时加入。 
-流动性改进剂- 
流动性改进剂可加入本发明的调色剂中。流动性改进剂结合到调色剂的表面上以改进流动性。 
流动性改进剂的实例包括基于氟的树脂粉末如偏二氟乙烯细粉末和聚四氟乙烯细粉末;二氧化硅细粉末如湿法二氧化硅和干法二氧化硅;氧化钛细粉末、氧化铝细粉末、以及各自均通过用硅烷偶联剂、钛偶联剂或硅油对氧化钛细粉末或氧化铝细粉末进行表面处理而制备的表面处理的二氧化硅粉末、表面处理的氧化钛和表面处理的氧化铝。其中,优选二氧化硅细粉末、氧化钛细粉末、和氧化铝细粉末。而且,进一步更优选使用各自均通过用硅烷偶联剂或硅油对氧化钛细粉末或氧化铝细粉末进行表面处理而制备的表面处理的二氧化硅粉末。 
作为平均初级粒径,流动性改进剂的粒度优选为0.001μm~2μm,更优选为0.002μm~0.2μm。 
二氧化硅细粉末通过卤化硅化合物的气相氧化制备,并被称为″干法二氧化硅″或″热解二氧化硅″。 
作为通过卤化硅化合物的气相氧化制备的二氧化硅细粉末的市售实例,例如,AEROSIL(商品名,JapanAEROSIL Inc.制造)-130、-300、-380、-TT600、-MOX170、-MOX80和-COK84;CA-O-SIL(商品名,CABOT Corp.制造)-M-5、-MS-7、-MS-75、-HS-5、-EH-5;Wacker HDK(商品名,WACKER-CHEMIEGMBH制造)-N20、-V15、-N20E、-T30、和-T40;D-C FINE SILICA(商品名,Dow Corning Co.,Ltd.制造);和FRANSOL(商品名,Fransil Co.制造)。 
而且,更优选使通过卤化硅化合物的气相氧化制备的二氧化硅细粉末疏水化而制备的疏水化二氧化硅细粉末。特别优选使用以下二氧化硅细粉末,该使二氧化硅细粉末疏水化使得通过甲醇滴定试验测量的疏水度优选为30%~80%。二氧化硅细粉末可以用与二氧化硅细粉末有反应性或以物理方式吸收到二氧化硅细粉末中的有机硅化合物等进行化学或物理处理而疏水化。优选的方法是,其中通过卤化硅化合物的气相氧化制备的二氧化硅细粉末用有机硅化合物进行疏水化。 
有机硅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根据目的用途适当选择。其实例包括羟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苯基三甲氧基硅烷、正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正十八烷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 乙酰氧基硅烷、二甲基乙烯基氯硅烷、二乙烯基氯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六甲基二硅烷、三甲基硅烷、三甲基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甲基三氯硅烷、烯丙基二甲基氯硅烷、烯丙基苯基二氯硅烷、苄基二甲基氯硅烷、溴甲基二甲基氯硅烷、α-氯乙基三氯硅烷、β-氯乙基三氯硅烷、氯甲基二甲基氯硅烷、三有机甲硅烷基硫醇、三甲基甲硅烷基硫醇、三有机甲硅烷基丙烯酸酯、乙烯基二甲基乙酰氧基硅烷、二甲基乙氧基硅烷、三甲基乙氧基硅烷、三甲基甲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异丁基三甲氧基硅烷、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二苯基二乙氧基硅烷、六甲基二硅氧烷、1,3-二乙烯基四甲基二硅氧烷、1,3-二苯基四甲基二硅氧烷、和每分子具有2~12个硅氧烷单元且具有0~1个与位于末端的硅氧烷单元中到Si连接的羟基的二甲基聚硅氧烷。而且,例举如二甲基硅油的硅油。这些有机硅化合物可单独或组合使用。 
流动性改进剂的数均粒径优选为5nm~100nm,更优选为5nm~50nm。 
通过BET氮吸收法测得的流动性改进剂细粉末的比表面积优选为30m2/g以上,更优选为60m2/g~400m2/g。 
在表面处理的流动性改进剂细粉末的情况下,比表面积优选为20m2/g以上,更优选为40m2/g~300m2/g。 
细粉末的用量优选为0.03质量份~8质量份,以100质量份调色剂颗粒计。 
-清洁性改进剂- 
作为用于改进在调色剂转印到记录纸张等之后残留在静电潜像承载部件和一次转印部件上的剩余调色剂的去除性的清洁性改进剂,例举例如,脂肪酸金属盐如硬脂酸锌、硬脂酸钙、和硬脂酸;以及通过无皂乳液聚合制备的聚合物细颗粒,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细颗粒和聚苯乙烯细颗粒。聚合物细颗粒优选具有较窄的粒度分布和0.01μm~1μm的体均粒径。 
这些流动性改进剂、清洁性改进剂等以附着或固定在调色剂表面的状态下使用,因此被称为″添加剂″。通常,这些改进剂使用任意粉末混合机如V型混合机、摇摆混合机、LOEDIGE混合机、NAUTA混合机、HENSCHEL混合机从外部加入到调色剂。当这些改进剂固化时,使用例如杂化机(Hybridizer)、机械熔合(Mechanofusion)和Q混合机(Q mixer)中的任一种。 
在调色剂组合物液体中,构成调色剂颗粒的上述组分溶解或分散在溶剂 中,并且该调色剂组合物液体的固含量优选为5质量%~40质量%,更优选为7质量%~30质量%。当调色剂组合物液体的固含量小于5质量%时,不仅调色剂的产率下降,而且分散质如颜料、蜡细颗粒、磁性材料和电荷控制剂容易导致沉淀和聚集,因此各调色剂颗粒的组成可能易于不均匀,使得降低调色剂的质量。当调色剂组合物液体的固含量大于40质量%时,可能不能获得小粒径的调色剂,并且所述组合物液体由于劣化的喷雾性而不能喷雾。 
本发明的调色剂应具有0.93~0.98的平均圆形度。当平均圆形度小于0.93时,当显影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纸等上时调色剂的转移率可能降低,而当大于0.98时,可能不能获得足够的刮刀清洁性。 
调色剂的体均粒径优选为1μm~10μm,更优选为2μm~8μm。当体均粒径小于1μm时,调色剂的显影性能和转印性可能劣化,而当大于10μm时,难以优异地再现细线和点,因此可能不能获得高质量的图像。 
调色剂优选具有1.00~1.10的粒度分布(体均粒径/数均粒径)。当粒度分布大于1.10时,使得难以进行刮刀清洁的体均粒径为10μm以下的这种细粉末的量增加,并且刮刀清洁性可能劣化。 
调色剂的体均粒径(Dv)和数均粒径(Dn)可以通过使用例如具有100μm孔径的粒度测量设备(″MULTISIZER III″,Beckman Coulter Inc.制造)测量。 
本发明的调色剂可与载体混合并用作双组分显影剂。 
-载体- 
对于载体,可以使用通常使用的载体如铁氧体和磁铁矿以及树脂涂覆的载体。 
树脂涂覆的载体由含有芯颗粒的涂覆剂和覆盖该芯颗粒的表面的树脂组成。 
涂覆剂中使用的树脂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根据目的用途适当选择。其实例包括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如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和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丙烯酸类树脂如丙烯酸酯共聚物、和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含氟树脂如聚四氟乙烯、单氯三氟乙烯聚合物、和聚偏二氟乙烯;有机硅树脂、聚酯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和氨基丙烯酸酯树脂。除了上述以外,还例举可以用作载体涂覆剂的树脂如离聚物树脂、和聚苯硫醚树脂。这些树脂可单独或组合使用。 
此外,可以使用其中磁性粉末分散在树脂中的粘合剂型载体芯。 
作为在树脂涂覆的载体中用至少树脂涂覆剂覆盖载体芯的表面的方法,可以使用如下方法:将树脂溶解或悬浮以制备涂覆溶液并将该涂覆溶液涂布到载体芯的表面上从而附着于其上的方法;简单地混合处于粉末状态的树脂的方法。 
涂覆剂与树脂涂覆的载体的混合比例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根据目的用途适当选择。例如,优选为相对于树脂涂覆的载体的0.01质量%~5质量%,更优选为0.1质量%~1质量%。 
对于用两种以上类型的涂覆剂涂覆磁性材料的使用实例,例举以下:(1)用12质量份的混合物涂覆磁性材料,所述混合物使用二甲基二氯硅烷和二甲基硅油基于100质量份氧化钛细粉末以1∶5的质量比制备;和(2)用20质量份的混合物涂覆磁性材料,所述混合物使用二甲基二氯硅烷和二甲基硅油基于100质量份的二氧化硅细粉末以1∶5的质量比制备。 
在这些树脂中,优选使用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含氟树脂和基于苯乙烯的共聚物的混合物、或有机硅树脂。尤其是,优选有机硅树脂。含氟树脂和基于苯乙烯的共聚物的混合物的实例包括:聚偏二氟乙烯和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混合物、聚四氟乙烯和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混合物、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共聚质量比=10∶90~90∶10)的混合物;苯乙烯-丙烯酸2-乙基己酯共聚物(共聚质量比=10∶90~90∶10)的混合物;苯乙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共聚质量比=20~60∶5~30∶10∶50)的混合物。 
对于有机硅树脂,例举通过含氮有机硅树脂和含氮硅烷偶联剂与有机硅树脂反应而制备的改性有机硅树脂。 
作为用于载体芯的磁性材料,可以使用铁氧体、含过量铁的铁氧体、磁铁矿、氧化物如γ-铁氧化物;或金属如铁、钴、和镍,或它们的合金。 
而且,包含于这些磁性材料中的元素的实例包括铁、钴、镍、铝、铜、铅、镁、锡、锌、锑、铍、铋、钙、锰、硒、钛、钨、和钒。这些元素中,特别优选含有铜、锌和铁作为主要组分的基于铜-锌-铁的铁氧体,和含有锰、镁和铁组分作为主要组分的基于锰-镁-铁的铁氧体。 
对于载体的电阻值,优选调节载体表面的凹凸程度以及用于涂覆载体芯的树脂的量使其为106Ω·cm~1010Ω·cm。 
载体的粒径优选为4μm~200μm,更优选为10μm~150μm,进一步更优 选为20μm~100μm。尤其是,树脂涂覆的载体优选具有20μm~70μm的D50粒径。 
在双组分显影剂中,本发明的调色剂的用量优选为以100质量份载体计1质量份~50质量份,更优选为以100质量份载体计2质量份~20质量份。 
(制备调色剂的方法) 
作为通过在气相中雾化调色剂组合物液体而形成液滴的方式,已知的有以下:设计成对液体加压以将其从喷嘴喷雾的单流体喷雾嘴(加压喷嘴);设计成使处于液体和加压气体混合的状态下的流体喷雾的多流体喷雾嘴;设计成使用旋转盘通过离心力形成液滴的旋转盘型喷雾机。为了获得具有小直径的调色剂,优选多流体喷雾嘴和旋转盘型喷雾机。 
对于多流体喷雾嘴,通常使用外部混合双流体喷雾嘴,但是,为了获得进一步更细的颗粒和均匀的粒度,对多流体喷雾嘴进行了各种改进,例如内部混合双流体喷雾嘴和四流体喷雾嘴。为了获得与上述类似的效果,还对旋转盘型喷雾机进行了各种改进,例如形成为盘形、碗形、多叶片形等的那些。 
在本发明中,上述多流体喷雾嘴或旋转盘型喷雾机可以用作液滴形成单元。 
但是,由任意这些制备方法获得的调色剂具有相对较宽的粒度分布,并且有时需要分级。 
为了解决这些缺点,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以下方法作为获得具有均匀粒度的调色剂的方法:通过机械振动单元从薄膜周期性地排放调色剂组合物液体从而周期性地形成液滴,所述薄膜具有多个喷嘴孔直径均匀的喷嘴。 
当使用制备本发明的调色剂的方法时,优选采用通过机械振动单元周期性地排放上述调色剂组合物液体从而周期性地形成液滴的方法。 
使用机械振动单元使得有可能获得与使用多流体喷雾嘴或旋转盘型喷雾机的情况相比调色剂的形状不规则度提高的效果。 
在使用机械振动单元的调色剂制造方法中,调色剂组合物液体的液滴通过使具有多个喷嘴的薄膜进行机械振动以从喷嘴排放调色剂组合物液体而形成。机械振动单元可设置在任何位置,只要它在相对于具有多个喷嘴的薄膜的垂直方向上振动。有以下两种优选的模式。 
一种模式是使用具有形成为与具有多个喷嘴的薄膜平行的振动表面且配置成垂直于所述薄膜振动的机械单元(垂直机械振动单元);另一种模式是 将形成为圆环形的机械振动单元(圆环形机械振动单元)放置为围绕具有多个喷嘴的薄膜。 
以下将详细描述上述不同类型的机械振动单元的每一种。 
<垂直机械振动单元> 
参考图1的结构示意图描述其中安装了喇叭型振动单元的调色剂制造装置的一个实例。 
在图1中,调色剂制造装置1配备有:用作液滴形成单元的液滴喷射单元2,其配置成通过雾化含有至少两种粘合剂树脂和着色剂的调色剂组合物液体以形成液滴从而从该液滴喷射单元排放;用作颗粒形成单元的颗粒形成段3,其配置成通过使调色剂组合物液体所形成的液滴固化而形成调色剂颗粒T,所述调色剂组合物液体从设置在颗粒形成段3的顶面上的液滴喷射单元2排放;调色剂收集单元4,其配置成收集在颗粒形成段3中形成的调色剂颗粒T;用作调色剂储存单元的调色剂储槽6,其配置成在其中储存调色剂收集单元4所收集的并经由管道5输送到其中的调色剂颗粒T;容纳调色剂组合物液体10的原料容纳单元7;用于将调色剂组合物液体10从原料容纳单元7输送到液滴喷射单元2的液体输送管8;以及在调色剂制造装置1运行时用于压送调色剂组合物液体10的泵9。 
从原料容纳单元7送来的调色剂组合物液体10由于液滴喷射单元2带来的液滴形成现象的效应而自供应到液滴喷射单元2,但是,如上所述,在调色剂制造装置1运行时,其设计成使用泵9辅助性地供应液体。注意,在该实例中,作为调色剂组合物液体10,使用了溶液或分散液,其中,含有至少两种粘合剂树脂和着色剂的调色剂组合物液体溶解或分散于溶剂中。 
接下来,基于图2和3描述液滴喷射单元2。 
图2是液滴喷射单元2的截面示意说明图,图3是图2中所示的液滴喷射单元从底侧看时的底视图。 
该液滴喷射单元2配备有:具有多个喷嘴(喷射口)11的薄膜12;机械振动单元13(下文称为″振动单元″),其配置成使薄膜12振动;和形成储槽(流动通道)14的流动通道部件15,其配置成将含有至少两种粘合剂树脂和着色剂的调色剂组合物液体10供应到薄膜12和振动单元13之间。 
具有多个喷嘴11的薄膜12放置成与振动单元13的振动表面13a平行,使得部分薄膜12通过用不溶于调色剂组合物液体10的树脂粘合剂结合到流 动通道部件15而焊接或固定,并且薄膜12设定为基本上垂直于振动单元13的振动方向。提供通信单元24使得电压信号赋予到振动单元13中振动产生单元2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并且可以将从驱动信号产生源23接收的信号转化成机械振动。作为用于施加电信号的通信单元24,表面通过绝缘涂层处理的铅线是合适的。对于振动单元13,为了有效地并稳定地制备调色剂,有利地使用采用大振幅的设备,如各种类型的喇叭型振动器和螺栓连接的朗之万振子(bolting Langevin transducer)。 
振动单元13由配置成产生振动的振动产生单元21、和配置成放大通过振动产生单元21产生的振动的振动放大单元22组成,其中具有所需频率的驱动电压从驱动信号产生源(驱动电路)23施加到振动产生单元21的电极21a和21b之间,从而在振动产生单元21激发振动,然后通过振动放大单元22放大该振动,放置成与薄膜12平行的振动表面13a周期性地振动,并且薄膜12通过由振动表面13a的振动周期性施加的压力而在所需频率下振动。 
振动单元13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根据目的用途适当选择,只要它可以保证提供垂直于薄膜12的具有恒定频率的振动。作为振动产生单元21,需要使薄膜12振动,因此优选双晶型压电元件21A,其能够激发弯曲振荡并具有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功能。具体来说,弯曲振荡是通过将电压施加到压电元件21A而激发的,从而使薄膜12能够振动。 
组成振动产生单元21的压电元件21A的实例包括压电陶瓷如锆钛酸铅(PZT),但是,PZT以层压状态使用因为它产生少量的位移。除了上述之外,还例举压电聚合物,如聚偏二氟乙烯(PVDF),水晶,如LiNbO3、LiTaO3、KNbO3的单晶。 
振动单元13可设定在任何位置,只要能够提供垂直于具有喷嘴11的薄膜12的振动,但振动表面13a必须放置成与薄膜12平行。 
在所展示的实例中,喇叭型振动器用作由振动产生单元21和振动放大单元22组成的振动单元。由于该喇叭型振动器能够通过作为振动放大单元22的喇叭22A放大振动产生单元21如压电元件产生的振动的振幅,因此允许使振动产生单元21产生的机械振动本身相对较小,使得制造装置的运行寿命较长,因为可以减轻机械载荷。 
作为喇叭型振动器,可使用现有技术中熟知的喇叭形的振动器。例如,例举示于图4中的台阶形喇叭振动器、示于图5中的指数曲线形喇叭振动器、 和示于图6中的锥形喇叭振动器。在各个这些喇叭型振动器中,压电元件21A设置在喇叭22A上具有大表面积的表面上并且设计成利用垂直振动来有效地引起喇叭22A的振动,使得作为设置在喇叭22A上的具有小表面积的表面的振动表面13a变成以最大程度振动的表面。在压电元件21的上部和下部,提供铅线24以经由驱动电路23提供交流电压信号。该喇叭型振动器的以最大程度振动的表面形状形成为振动表面13a。 
而且,作为振动单元13,还可以使用螺栓连接的朗之万振子,其具有极高的机械阻力。螺栓连接的朗之万振子在激发高振幅的振动时不会破裂,因为压电陶瓷机械地连接到其上。 
参考图2的示意图详细描述储槽、机械振动单元、和薄膜的构造。在储存调色剂组合物液体10的储槽14中,如在部分截面图中所示,在至少一个位置提供液体供应管18以将液体通过流动通道引入储槽14。而且,还可根据需要为储槽14提供气泡排放管19。液滴喷射单元2通过安装到流动通道部件15的支撑部件(未示出)设置并保持在颗粒形成段3的顶面上。注意,虽然调色剂制造装置利用其中液滴喷射单元2置于颗粒形成段3的顶面上的实例来说明,但是,该调色剂制造装置可具有其中液滴喷射单元2置于用作颗粒形成段3的干燥单元(干燥塔)的侧表面壁或底部上的构造。 
总的来说,产生机械振动的振动单元13的尺寸随着所产生的振动数的减少而增大,并且还可以直接使振动单元13开孔以根据所需的频率为振动单元13提供储槽。而且,还可以使整个储槽有效地振动。 
在这种情况下,″振动表面″定义为其上层压了具有多个喷嘴的薄膜的表面。 
以下参考图7和8说明具有上述构造的液滴喷射单元2的不同实例。 
在图7所示的液滴喷射单元的实例中,作为振动单元80(13),使用喇叭振动器80,其由作为振动产生单元的压电元件81和作为振动放大单元的喇叭82组成,储槽(流动通道)14形成在喇叭82部分上。这种类型的液滴喷射单元2优选通过与喇叭振动器80的喇叭82一体形成的固定部件(法兰部件)83固定在颗粒形成段(干燥单元或干燥塔)3的壁表面上,并且为了防止振动损耗,液滴喷射单元2可利用弹性材料(未示出)固定。 
在图8所示的液滴喷射单元的实例中,作为振动单元90(13),使用螺栓连接的朗之万振子90,其由用作振动产生单元的压电元件91A、91B组成, 并且喇叭92A和93B通过螺栓连接而机械且牢固地固定;储槽(流动通道14)形成在喇叭92A的内部。存在根据频率条件形成大的压电元件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该图所示,液体引入/排放通道和储槽形成并设置到振动器部分,并且由多个薄膜组成的金属薄膜可以附着到其上。 
图1显示了其中只有一个液滴喷射单元2安装到颗粒形成段3的实例,但是,如以下所述的图10中所示,从改进产率方面来看,优选在颗粒形成段3(干燥单元或干燥塔)的上部并行布置多个液滴喷射单元2,并且从控制性的观点来看,液滴喷射单元2的数量优选在100~1,000的范围之内。在这种情况下,各液滴喷射单元2设计成使调色剂组合物液体10从原料容纳单元(公共液体储槽)7经由液体输送管8供应到各储槽14。其还可设计成使调色剂组合物液体10自供应或可设计成在调色剂制造装置的运行期间利用泵9辅助性地供应调色剂组合物液体10。 
下面参考图9描述液滴喷射单元的又一实例。图9是示例性地显示液滴喷射单元的截面说明图。 
在这种类型的液滴喷射单元2中,类似于上述实例,喇叭型振动器用作振动产生单元13,使用于供应调色剂组合物液体10的流动通道部件15设置为包围振动产生单元13,并且储槽14形成在振动产生单元13的喇叭22中与薄膜12相对的位置处。而且,在流动通道部件15周围,以留出所需空间的方式放置空气流动通道形成部件36以形成空气流流过的空气流动通道37。注意,在图9中,为了简化描述起见,薄膜12的喷嘴11仅以一个喷嘴代表,但如上所述实际上设置了多个喷嘴。此外,如图10所示,从控制性来看,多个液滴喷射单元,例如,100~1,000个液滴喷射单元布置在构成颗粒形成单元3的干燥塔(干燥单元)的顶面上。利用这样的构造,调色剂的产率可以进一步提高。 
<圆环形振动单元> 
在图11中,环形液滴喷射单元用于图1所示的调色剂制造装置中。 
以下,参考图12~14来说明环形液滴喷射单元2。 
图12是相同液滴喷射单元2的放大截面图。图13是图12所示的液滴喷射单元从底侧看时的底视图。图14是示意性显示液滴形成单元的放大截面说明图。 
液滴喷射单元2配备有:液滴形成单元16,其配置成通过雾化含有至 少两种粘合剂树脂和着色剂的调色剂组合物液体10而形成液滴以排放该液滴,和形成储槽(流动通道)14的流动通道部件15,用于将调色剂组合物液体10供应到液滴形成单元16。 
液滴形成单元16由其中形成多个喷嘴(喷射口)11的薄膜12和配置成使薄膜12振动的圆环形振动产生单元(电-机械转换单元)17组成。在该实施方式中,薄膜12的最外圆周部分(图14中的阴影部分)通过焊接或不溶于调色剂组合物液体10的树脂粘合剂材料连接到流动通道部件15从而固定。振动产生单元17定位于薄膜12的可形变区域16A(未固定到流动通道部件15的区域)内的周边附近。具有所需频率的驱动电压(驱动信号)从驱动电路(驱动信号源)23经由铅线21和22施加到振动产生单元17,从而产生,例如,弯曲振动。 
在液滴形成单元16中,圆环形振动产生单元17置于其中布置多个喷嘴11的薄膜12的可形变区域16A内的周边附近,以面对储槽14,从而,与图15所示的比较例中使用的例如其中薄膜12的周边由振动产生单元17A保持的构造相比,薄膜12的位移变得较大。因此,多个喷嘴11可以布置在具有较大表面积的区域中(直径1mm以上),由此可以获得上述大位移,因此大量的液滴可以稳定地形成并从多个喷嘴11同时排出。 
图11显示了其中只放置了一个液滴喷射单元2的实例,但是,如图16所示,从控制性方面来看,优选的是,多个液滴喷射单元2,例如100~1,000个液滴喷射单元2(在图16中,仅展示了四个单元)布置在颗粒形成单元3的顶面3A上,并且液体输送管8A从原料容纳单元7(公用储槽)连接到各液滴喷射单元2,从而将调色剂组合物液体10供应到各液滴喷射单元2。利用这样的构造,大量液滴可以同时排放并且生产效率可以提高。 
<液滴的形成机理> 
以下将描述基于作为液滴形成单元的液滴喷射单元2的液滴形成机理。 
如上所述,各液滴喷射单元2配置成使通过作为机械振动单元的振动单元13产生的振动传播到具有多个面对储槽14的喷嘴11的薄膜12,以使薄膜12周期性地振动并稳定地形成液滴和将该液滴从多个喷嘴11排放,所述多个喷嘴11布置在具有较大表面积的区域(直径:1mm以上)内。 
当如图17所示的简单圆形膜12的周边12A固定时,周边12A变成基本振动的节点,并且如图18所示,它具有在薄膜12的中心″0″处振动位移ΔL 是最大值(ΔL最大)的截面形状,并且在振动方向上周期性地上下振动。 
而且,已知有如图19和20中所示的更高级的模式。这些模式均具有在其圆形膜内的同心形式的一个或多个节点,并且具有基本上轴向对称的形变形状。此外,如图21所示,通过使中心部分具有凸起12c,可以控制液滴的移动方向和调节振动的振幅。 
在圆形薄膜中各个位置处设置的喷嘴附近的液体中,与薄膜的振动速度″Vm″成正比的声压″Pac″通过圆形薄膜的振动而产生。已知的是,声压作为介质(调色剂组合物液体)的辐射阻抗″Zr″的反作用而发生。声压由辐射阻抗乘以膜的振动速度″Vm″来表示,如以下方程(1)中所示。 
Pac(r,t)=Zr×Vm(r,t)..................方程(1) 
由于膜的振动速度″Vm″随时间周期性地变化,其为计算周期时间的函数。例如,可以形成各种周期变化如正弦波形以及方波形。如上所述,振动方向上的振动位移在膜的各个位置处不同,并且振动速度″Vm″也是计算膜上的位置坐标的函数。如上所述,用于本发明的膜的振动形态是轴向对称的。因此,振动形态实际上是径向坐标的函数。 
如上所述,声压与具有如上所述的分布的膜的振动位移速度成比例地发生,并且调色剂组合物液体根据声压的周期性变化而喷射到气相。 
周期性地喷射到气相的调色剂组合物液体形成为球形,这是由于液相和气相之间表面张力之差,因此,周期性地出现液滴形成的现象。 
作为使得能够形成液滴的膜的振动频率,其在20kHz~2.0MHz的范围之内,优选为50kHz~500kHz的范围之内。通过使用20kHz以上的振动周期,颜料、蜡等的细颗粒在调色剂组合物液体中的分散加速。 
而且,当声压位移为10kPa以上时,细颗粒加速分散的效果更有效地发挥。 
有这样的趋势,膜上形成的喷嘴附近的液滴的振动位移越大,所形成的液滴的直径越大,当振动位移小时,形成了小液滴,或者没有形成液滴。为了减少各喷嘴部分处液滴大小的变化,需要限定适当的喷嘴布置方式,从而获得最佳的膜振动位移。 
在本发明中,如图18~20中所说明的,发现液滴大小的变化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保持在形成能够提供高质量图像的调色剂细颗粒所需的范围内:设置喷嘴的位置,该位置使得机械振动单元产生的喷嘴附近的膜在振动方向上的 振动位移的最大值ΔL最大与最小值L最小的比例″R″(=ΔL最大/ΔL最小)在2.0以内。 
作为改变调色剂组合物液体的条件的结果,发现粘度设定为20mPa·以下、表面张力设定为20mN/m~75mN/m的条件范围类似于卫星(satellite)开始出现的条件范围。术语″卫星″是指直径明显小于可以在正常情况下获得的液滴直径的液滴。当振动位移大于可以产生具有目标直径的液滴的振动位移时,小液滴可能与主要液滴一起产生,并且所产生的小液滴被称为″卫星″。注意,当振动位移小于可以产生具有目标直径的液滴的振动位移时,也产生了直径小于目标直径的液滴,并且这种小液滴也被称为″卫星″。基于上述发现,认识到声压的变化需要为500kPa以下,更优选为100kPa以下。 
<具有多个喷嘴的薄膜> 
如上所述,具有多个喷嘴的薄膜是用于喷射调色剂材料的溶液或分散液以形成液滴的部件。 
对于薄膜12的材料以及喷嘴11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根据目的用途适当选择。考虑到当调色剂组合物液体10的液滴从喷嘴11喷射时产生具有极均匀粒度的微液滴,例如,优选的是,薄膜12由厚度为5μm~500μm的金属板形成,并且喷嘴11分别具有3μm~35μm的孔径。注意,当喷嘴孔分别形成为完美的圆形时,喷嘴11的孔径是指直径,而当喷嘴孔分别形成为椭圆形时,其是指短轴。喷嘴11的数量优选为2~3,000。 
-干燥- 
从所形成的液滴去除所使用的溶剂而进行的液滴的干燥通过在气体如加热干燥的氮气中排放液滴来进行。当需要时,进行二次干燥,如流化床干燥和真空干燥。 
在利用本发明调色剂的显影过程中,可以使用所有电子照相中使用的常规静电潜像承载部件,但是,适当地使用有机静电潜像承载部件、非晶二氧化硅静电潜像承载部件、硒静电潜像承载部件、氧化锌静电潜像承载部件等。 
实施例 
以下参考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但应理解的是,本发明不应解释为限于实施例。 
(实施例1) 
-制备着色剂分散液- 
首先,作为着色剂,制备炭黑分散液。 
具体而言,将17质量份炭黑(REGAL 400,Cabot Corp.制)和3质量份颜料分散剂加入80质量份乙酸乙酯,并使用具有搅拌叶片的混合机进行一次分散以获得一次分散液。作为颜料分散剂,使用AJISPER PB821(AjinomotoFine-Techno Co.,Inc.制)。所获得的一次分散液使用DYNO MILL在强剪切力下精细分散以制备二次分散液,其中完全除去尺寸在5μm以上的聚集体。 
-制备蜡分散液- 
接下来,制备蜡分散液。 
具体而言,将18质量份巴西棕榈蜡和2质量份蜡分散剂加入到80质量份乙酸乙酯,并使用具有搅拌叶片的混合机进行一次分散以制备一次分散液。该一次分散液在搅拌下加热到80℃以溶解其中的巴西棕榈蜡,然后使一次分散液的温度降低到室温以沉淀蜡颗粒,使得最大直径变为3μm以下。作为蜡分散剂,使用通过使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接枝在聚乙烯蜡上而制备的。所获得的分散液使用DYNO MILL在强剪切力下进一步精细分散以制备最大直径为2μm以下的蜡分散液。 
-制备调色剂组合物分散液- 
接下来,作为粘合剂树脂的下述树脂、着色剂分散液、和蜡分散液使用具有搅拌叶片的混合机搅拌并均匀地分散10分钟以制备固含量为15质量%的调色剂组合物分散液。 
·由聚酯树脂组成的固含量为20质量%的乙酸乙酯溶液......325质量份 
·由苯乙烯-丙烯酸正丁酯共聚物树脂组成的固含量为20质量%的乙酸乙酯溶液.....................................................................108质量份 
·着色剂分散液...........................................................42质量份 
·蜡分散液...............................................................25质量份 
·乙酸乙酯...............................................................167质量份 
所述聚酯树脂的质均分子量为61,000,且玻璃态转变温度为60℃。所述苯乙烯-丙烯酸正丁酯共聚物树脂的质均分子量为55,000,且玻璃态转变温度为61℃。 
注意,325质量份由聚酯树脂组成的固含量为20质量%的乙酸乙酯溶液和108质量份由苯乙烯-丙烯酸正丁酯共聚物树脂组成的固含量为20质量%的乙酸乙酯溶液进行混合,将混合物溶液用线棒涂布到透明PET膜上,并且 干燥,之后,证实了涂层膜变成白色混浊并且这些树脂是彼此不相容的。 
-制备调色剂- 
所获得的调色剂组合物分散液用双流体喷雾嘴在0.1MPa的空气压下喷雾到氮气(45℃)中,使用旋风器收集液滴,然后,在40℃下吹风干燥3天,由此获得黑色细颗粒。 
进一步,通过空气分级器使黑色细颗粒进行细粉末分级,使用HENSCHEL MIXER(MITSUI MINING CO.,LTD.制)将1.0质量%疏水化二氧化硅(H2000,Clariant Japan K.K.制)从外部加入到所述黑色细颗粒,从而制备″黑色调色剂a″。 
对于所获得的″黑色调色剂a″,平均圆形度、体均粒径Dv以及体均粒径Dv与数均粒径Dn的比例Dv/Dn按如下测量。结果,认识到″黑色调色剂a″的平均圆形度为0.98、体均粒径Dv为5.9μm,且测得的体均粒径Dv和数均粒径Dn的比例Dv/Dn为1.28。表1显示了测量结果。 
<平均圆形度> 
各调色剂的平均圆形度通过流动颗粒图像分析仪FPIA-2000(SYSMEXCorp.制)测量。具体而言,在容器中,将0.1mL~0.5mL的作为分散剂的表面活性剂(烷基苯磺酸盐)加入到100mL~150mL已预先除去固体杂质的水中,然后将大约0.1g~0.5g的各测量样品进一步加入到其中,使用超声分散设备将其中分散有试样的悬液分散1分钟~3分钟,使得分散液的浓度为3,000/μL~10,000/μL。之后,测量各调色剂的形状和粒度分布以确定平均圆形度。 
<体均粒径和粒度分布> 
各调色剂的体均粒径(Dv)和数均粒径(Dn)通过具有100μm孔径的粒度测量设备(″MULTISIZER III″,Beckman Coulter Co.制)测量,并通过分析软件(BECKMAN COULTER MULTISIZER 3VERSION 3.51)分析。 
具体而言,在100mL的玻璃烧杯中,加入0.5mL10质量%的表面活性剂(烷基苯磺酸盐,SC-A,Dai-ichi Kogyo Seiyaku Co.,Ltd.制),并加入0.5g的各调色剂,用小药匙混合。接下来,将80mL的离子交换水加入到其中。所获得的分散液通过超声分散设备(W-113MK-II,HONDA ELECTRONICSCO.,LTD.制)分散10分钟。用ISOTON III(Beckman Coulter Co.制)作为测量溶液使用MULTISIZER III测量各分散液的体均粒径和粒度分布。基于所获 得的粒度分布,可以确定体均粒径(Dv)和数均粒径(Dn)。作为粒度分布的指标,可以使用比例Dv/Dn,其通过各调色剂的体均粒径(Dv)除以数均粒径(Dn)获得。如果测量溶液完全单一分散,比例Dv/Dn等于1,Dv/Dn值越大,粒度分布越宽。 
-制备载体- 
·有机硅树脂(直链有机硅)..........................................100质量份 
·甲苯............................................................100质量份 
·γ-(2-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5质量份 
·炭黑............................................................10质量份 
将上述组分混合以制备混合物,用均化器将该混合物分散20分钟以制备涂层形成溶液。用流化床型涂布机将该涂层形成溶液涂布到1,000质量份粒径为50μm的球形磁铁矿颗粒的表面上,从而获得磁性载体A。 
-制备显影剂- 
在球磨机中,将96质量份磁性载体A与4质量份″调色剂a″混合以制备双组分显影剂。 
(实施例2) 
″黑色调色剂b″和显影剂以类似于实施例1的方式制备,除了双流体喷雾嘴改变为旋转盘型喷嘴。 
所获得的黑色调色剂b的平均圆形度为0.97且体均粒径Dv为5.8μm;测得的体均粒径Dv与数均粒径Dn的比例Dv/Dn为1.23。注意,这些值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测量。表1显示测量结果。 
(实施例3) 
″黑色调色剂c″和显影剂以与实施例1中类似的方式制备,除了双流体喷雾嘴改变为如图11所示的调色剂制造装置(机械振动单元形成为圆环形从而围绕具有多个直径均匀的喷嘴的薄膜)。 
所获得的黑色调色剂c的平均圆形度为0.96且体均粒径Dv为5.1μm;并且测得的体均粒径Dv与数均粒径Dn的比例Dv/Dn为1.09。注意,这些值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测量。黑色调色剂c形状的不规则程度大于实施例1和2的。表1显示测量结果。 
应注意,所使用的薄膜通过在外径为8.0mm且厚度为20μm的镍板上电铸喷射孔(喷嘴)而制备,所述喷射孔均形成为完美圆形且直径为8μm;喷射 孔仅设置在自薄膜中心5mm直径的区域内,像犬牙格子图案,使得各喷射孔之间的距离为100μm。 
作为压电元件,锆钛酸铅(PZT)形成为层压体以使用,并且振动频率调节到100kHz。 
(实施例4) 
″黑色调色剂d″和显影剂以与实施例1类似的方式制备,除了双流体喷雾嘴改变为如图1所示的调色剂制造装置(机械振动单元基于以下模式,其中平行振动表面在相对于具有多个直径均匀的喷嘴的薄膜的垂直方向上垂直振动)。 
所获得的黑色调色剂d的平均圆形度为0.96且体均粒径Dv为4.8μm;并且测得的体均粒径Dv与数均粒径Dn的比例Dv/Dn为1.05。注意,这些值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测量。黑色调色剂d形状的不规则程度大于实施例1和2。表1显示测量结果。 
应注意的是,所使用的薄膜通过在外径为8.0mm且厚度为20μm的镍板上电铸喷射孔(喷嘴)而制备,所述喷嘴孔均形成为完美圆形且直径为8μm;喷射孔仅设置在自薄膜中心5mm直径的区域内,像犬牙格子图案,使得各喷射孔之间的距离为100μm。 
作为压电元件,锆钛酸铅(PZT)形成为层压体以使用,并且振动频率调节到180kHz。 
(实施例5) 
″黑色调色剂e″和显影剂以与实施例4类似的方式制备,除了所配制的调色剂组合物分散液的量改变为以下值,并且固含量改变为5质量%。 
所获得的黑色调色剂e的平均圆形度为0.95且体均粒径Dv为3.9μm;并且测得的体均粒径Dv与数均粒径Dn的比例Dv/Dn为1.04。注意,这些值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测量。表1显示测量结果。 
·由聚酯树脂组成的固含量为20质量%的乙酸乙酯溶液......325质量份 
·由苯乙烯-丙烯酸正丁酯共聚物树脂组成的固含量为20质量%的乙酸乙酯溶液...................................................................108质量份 
·着色剂分散液.........................................................42质量份 
·蜡分散液.............................................................25质量份 
·乙酸乙酯.........................................................1,500质量份 
(实施例6) 
″黑色调色剂f″和显影剂以与实施例4类似的方式制备,除了所配制的调色剂组合物分散液的量改变为以下值,并且固含量改变为40质量%。 
所获得的黑色调色剂f的平均圆形度为0.97且体均粒径Dv为6.8μm;并且测得的体均粒径Dv与数均粒径Dn的比例Dv/Dn为1.07。注意,这些值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测量。表1显示测量结果。 
·由聚酯树脂组成的固含量为50质量%的乙酸乙酯溶液......130质量份 
·由苯乙烯-丙烯酸正丁酯共聚物树脂组成的固含量为50质量%的乙酸乙酯溶液.....................................................................43质量份 
·着色剂分散液...........................................................42质量份 
·蜡分散液...............................................................25质量份 
·乙酸乙酯...............................................................10质量份 
注意,130质量份由聚酯树脂组成的固含量为50质量%的乙酸乙酯溶液和43质量份由苯乙烯-丙烯酸正丁酯共聚物树脂组成的固含量为50质量%的乙酸乙酯溶液混合,将混合物溶液用线棒涂布到透明PET膜上,并且干燥,之后,证实了涂层膜变成白色混浊并且这些树脂是彼此不相容的。 
(实施例7) 
″黑色调色剂g″和显影剂以与实施例4类似的方式制备,除了聚酯树脂与苯乙烯-丙烯酸正丁酯共聚物树脂的质量比改变为50/50。 
所获得的黑色调色剂g的平均圆形度为0.96且体均粒径Dv为4.6μm;并且测得的体均粒径Dv与数均粒径Dn的比例Dv/Dn为1.05。注意,这些值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测量。表1显示测量结果。 
·由聚酯树脂组成的固含量为20质量%的乙酸乙酯溶液......217质量份 
·由苯乙烯-丙烯酸正丁酯共聚物树脂组成的固含量为20质量%的乙酸乙酯溶液.....................................................................217质量份 
·着色剂分散液...........................................................42质量份 
·蜡分散液...............................................................25质量份 
·乙酸乙酯...............................................................167质量份 
注意,217质量份的由聚酯树脂组成的固含量为20质量%的乙酸乙酯溶液和217质量份的由苯乙烯-丙烯酸正丁酯共聚物树脂组成的固含量为20质量%的乙酸乙酯溶液混合,将混合物溶液用线棒涂布到透明PET膜上,并且 干燥,之后,证实了涂层膜变成白色混浊并且这些树脂是彼此不相容的。 
(实施例8) 
″黑色调色剂h″和显影剂以与实施例4类似的方式制备,除了聚酯树脂与苯乙烯-丙烯酸正丁酯共聚物树脂的质量比改变为25/75。 
所获得的黑色调色剂h的平均圆形度为0.97且体均粒径Dv为4.5μm;并且测得的体均粒径Dv与数均粒径Dn的比例Dv/Dn为1.05。注意,这些值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测量。表1显示测量结果。 
·由聚酯树脂组成的固含量为20质量%的乙酸乙酯溶液......108质量份 
·由苯乙烯-丙烯酸正丁酯共聚物树脂组成的固含量为20质量%的乙酸乙酯溶液.....................................................................325质量份 
·着色剂分散液...........................................................42质量份 
·蜡分散液...............................................................25质量份 
·乙酸乙酯...............................................................167质量份 
注意,108质量份由聚酯树脂组成的固含量为20质量%的乙酸乙酯溶液和325质量份由苯乙烯-丙烯酸正丁酯共聚物树脂组成的固含量为20质量%的乙酸乙酯溶液混合,将混合物溶液用线棒涂布到透明PET膜上,并且干燥,之后,证实了涂层膜变成白色混浊并且这些树脂是彼此不相容的。 
(实施例9) 
″黑色调色剂i″和显影剂以与实施例4类似的方式制备,除了调色剂组合物分散液的配方中,由聚酯树脂组成的固含量为20质量%的乙酸乙酯溶液改变为由多元醇树脂组成的固含量为20质量%的乙酸乙酯溶液。 
所获得的黑色调色剂i的平均圆形度为0.96且体均粒径Dv为4.7μm;并且测得的体均粒径Dv与数均粒径Dn的比例Dv/Dn为1.05。注意,这些值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测量。表1显示测量结果。 
″多元醇树脂″是具有环氧骨架的聚醚多元醇树脂,并且可以通过双酚A环氧树脂、双酚A环氧乙烷加合物的缩水甘油基化合物、双酚F或对枯基苯酚在氮气氛下在175℃的反应温度下聚合10小时而获得。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量的多元醇树脂的质均分子量为21,000,且质均分子量与数均分子量(Mn)的比例(Mw/Mn)为4.2。 
注意,325质量份由多元醇树脂组成的固含量为20质量%的乙酸乙酯溶液与108质量份由苯乙烯-丙烯酸正丁酯共聚物树脂组成的固含量为20质量 %的乙酸乙酯溶液混合,将混合物溶液用线棒涂布到透明PET膜上,并且干燥,之后,证实了涂层膜变成白色混浊并且这些树脂是彼此不相容的。 
(实施例10) 
″黑色调色剂j″和显影剂以与实施例4类似的方式制备,除了调色剂组合物分散液的配方中,由苯乙烯-丙烯酸正丁酯共聚物树脂组成的固含量为20质量%的乙酸乙酯溶液改变为由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树脂组成的固含量为20质量%的乙酸乙酯溶液。 
所获得的黑色调色剂j的平均圆形度为0.97且体均粒径Dv为5.0μm;并且测得的体均粒径Dv与数均粒径Dn的比例Dv/Dn为1.06。注意,这些值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测量。表1显示测量结果。 
之后将描述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树脂的合成方法和特性。 
在配备有搅拌器和夹套的10L耐压聚合釜中,加入4,800质量份乙酸乙酯和1,131质量份苯乙烯单体,在搅拌下将混合物冷却至大约-8℃,将169质量份已冷却到低于-8℃温度的液化丁二烯单体加入到该混合物,并充分搅拌。 
进一步,将0.15质量份氯化亚铁粉末和23.4质量份过氧基苯甲酸叔己酯加入到该混合物,进行搅拌,并将体系温度在保持压力的同时升高到65℃,并将体系状态保持12小时。之后,将体系冷却到10℃,然后在常压下吹扫。进一步,升高体系的温度,然后在乙酸乙酯的回流下老化3小时,之后,将体系冷却,由此获得苯乙烯-丁二烯树脂的乙酸乙酯溶液。作为通过热解气相色谱对由此获得的苯乙烯-丁二烯树脂进行分析的结果,证实了苯乙烯含量为88%,丁二烯含量为12%,且固含量为20.5质量%。对于通过GPC测量的苯乙烯-丁二烯树脂的分子量,质均分子量为34,000且玻璃态转变温度为57℃。 
注意,325质量份由聚酯树脂组成的固含量为20质量%的乙酸乙酯溶液和108质量份由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树脂组成的固含量为20质量%的乙酸乙酯溶液混合,将混合物溶液用线棒涂布到透明PET膜上,并且干燥,之后,证实了涂层膜变成白色混浊并且这些树脂是彼此不相容的。 
(比较例1) 
″黑色调色剂k″和显影剂以与实施例4类似的方式制备,除了调色剂组合物分散液的配制量改变为以下,并且粘合剂树脂改变为仅聚酯树脂。 
所获得的黑色调色剂k的平均圆形度为1.00且体均粒径Dv为4.6μm;并且测得的体均粒径Dv与数均粒径Dn的比例Dv/Dn为1.04。注意,这些值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测量。表1显示测量结果。 
·由聚酯树脂组成的固含量为20质量%的乙酸乙酯溶液......434质量份 
·着色剂分散液...........................................................42质量份 
·蜡分散液...............................................................25质量份 
·乙酸乙酯...............................................................167质量份 
(比较例2) 
″黑色调色剂l″和显影剂以与实施例4类似的方式制备,除了调色剂组合物分散液的配制量改变为以下,并且粘合剂树脂改变为仅苯乙烯-丙烯酸正丁酯共聚物树脂。 
所获得的黑色调色剂l的平均圆形度为0.99且体均粒径Dv为5.0μm;并且测得的体均粒径Dv与数均粒径Dn的比例Dv/Dn为1.06。注意,这些值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测量。表1显示测量结果。 
·由苯乙烯-丙烯酸正丁酯共聚物树脂组成的固含量为20质量%的乙酸乙酯溶液.....................................................................434质量份 
·着色剂分散液...........................................................42质量份 
·蜡分散液...............................................................25质量份 
·乙酸乙酯...............................................................167质量份 
接下来,根据以下方式就清洁性对实施例1~10和比较例1~2的显影剂进行评价。表1显示评价结果。 
<清洁性> 
各显影剂装入市售复印机(IMAGIO NEO C325,Ricoh Company Ltd.制),使图像面积比例为30%的图像显影,转印到转印纸,之后,在用清洁刮刀去除残留在感光体表面上的未转印调色剂期间,停止复印机的运行,然后将已经历过清洁步骤的残留在感光体表面上的未转印调色剂用透明胶带(Sumitomo 3M Ltd.制)转移到白纸上。在该白纸上,选择10个点并用RD514型麦克白反射型光密度计进行测量,确定平均值与将相同胶带粘附白纸时的测量结果之差,并且基于以下标准评价各显影剂的清洁性。注意,作为清洁刮刀,使用对印刷了20,000张的感光体表面进行过清洁的清洁刮刀。 
[评价标准] 
A:优异:差异为0.01以下。 
B:良好:差异为0.015以下。 
C:差:差异为大于0.015。 
表1 
    体均粒径   Dv(μm)   Dv/Dn   平均圆形度   清洁性
  实施例1   5.9   1.28   0.98   B
  实施例2   5.8   1.23   0.97   B
  实施例3   5.1   1.09   0.96   A
  实施例4   4.8   1.05   0.96   A
  实施例5   3.9   1.04   0.95   A
  实施例6   6.8   1.07   0.97   B
  实施例7   4.6   1.05   0.96   A
  实施例8   4.5   1.05   0.97   B
  实施例9   4.9   1.06   0.95   A
  实施例10   5.0   1.06   0.97   B
  比较例1   4.6   1.04   1.00   C
  比较例2   5.0   1.06   0.99   C
工业应用性 
本发明的调色剂具有单分散性和形状不规则性,在刮刀清洁性方面优异,并且能够在长期基本不引起图像质量劣化的情况下形成具有高分辨率的高清晰度和高质量的图像,因此,该调色剂可以有利地用于在电子照相、静电记录、静电印刷等中显影静电潜像的显影剂中。 

Claims (5)

1.一种制备调色剂的方法,包括:
通过将调色剂组合物液体在气相中雾化而形成液滴,和
固化所形成的液滴,
其中所述调色剂组合物通过将着色剂和至少两种粘合剂树脂溶解或分散在有机溶剂中而制备,并且所述至少两种粘合剂树脂由彼此不相容的至少树脂A和树脂B组成,其中所述树脂A和所述树脂B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并且
其中该调色剂的平均圆形度为0.93~0.98。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在液滴的形成中,所述液滴是使用多流体喷雾嘴形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在液滴的形成中,所述液滴是使用旋转盘型喷雾机形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在液滴的形成中,所述调色剂组合物液体通过机械振动单元从薄膜周期性地排放从而形成液滴,所述薄膜具有设置在用于储存调色剂组合物的储槽上的多个喷嘴;并且所述机械振动单元是形成为圆环形从而环绕所述薄膜的振动产生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在液滴的形成中,所述调色剂组合物液体通过机械振动单元从薄膜周期性地排放从而形成液滴,所述薄膜具有设置在用于储存调色剂组合物的储槽上的多个喷嘴;并且所述机械振动单元具有平行于所述薄膜形成的并且垂直于所述薄膜振动的振动表面。
CN2008800009795A 2007-07-12 2008-06-12 调色剂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482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83155/2007 2007-07-12
JP2007183155 2007-07-12
PCT/JP2008/061183 WO2009008251A1 (en) 2007-07-12 2008-06-12 Ton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48243A CN101548243A (zh) 2009-09-30
CN101548243B true CN101548243B (zh) 2013-10-23

Family

ID=40228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00979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48243B (zh) 2007-07-12 2008-06-12 调色剂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8252500B2 (zh)
EP (1) EP2160653B1 (zh)
JP (1) JP5433986B2 (zh)
KR (1) KR101100505B1 (zh)
CN (1) CN101548243B (zh)
AU (1) AU2008273495B2 (zh)
CA (1) CA2663255C (zh)
WO (1) WO200900825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29609B2 (ja) * 2009-03-13 2014-02-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JP5515344B2 (ja) * 2009-03-16 2014-06-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の製造方法及びトナー
JP5510029B2 (ja) 2009-05-25 2014-06-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及び樹脂粒子の製造装置
JP2011022181A (ja) 2009-07-13 2011-02-03 Ricoh Co Ltd トナー製造用液吐出用ヘッド
JP5493530B2 (ja) 2009-07-16 2014-05-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5365863B2 (ja) 2009-08-21 2013-12-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の製造装置及び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5617446B2 (ja) * 2009-10-02 2014-11-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76978B2 (ja) * 2009-12-21 2014-04-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を用いた定着方法
WO2011115303A1 (en) 2010-03-18 2011-09-22 Ricoh Company, Ltd. Liquid droplet ejecting method, liquid droplet ejection apparatus,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production method of fine particles, fine particle production apparatus, and toner
JP5594580B2 (ja) 2010-06-15 2014-09-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US8603373B2 (en) 2010-11-04 2013-12-10 Ricoh Company, Ltd. Method for producing particles, method for producing toner,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particles
JP5754219B2 (ja) 2011-04-12 2015-07-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5754225B2 (ja) 2011-04-19 2015-07-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の製造方法及びトナーの製造装置
JP2012223696A (ja) 2011-04-19 2012-11-15 Ricoh Co Ltd 微粒子の製造方法、微粒子製造装置、トナーの製造方法、トナー製造装置及びトナー
JP5807431B2 (ja) 2011-08-02 2015-11-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製造装置並びに樹脂微粒子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製造装置
JP2013063387A (ja) 2011-09-16 2013-04-11 Ricoh Co Ltd 微粒子製造装置および微粒子製造方法、並びにトナー製造装置およびトナー製造方法
JP5879857B2 (ja) * 2011-09-20 2016-03-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の製造法
JP6016078B2 (ja) 2011-09-20 2016-10-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微粒子製造方法
JP6103466B2 (ja) 2012-04-16 2017-03-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微粒子及びトナーの製造装置
JP2014042906A (ja) 2012-07-31 2014-03-13 Ricoh Co Ltd 微粒子製造装置、及び微粒子製造方法、並びにこれによって得られるトナー
JP6195152B2 (ja) 2012-09-18 2017-09-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微粒子製造装置
JP6758591B2 (ja) 2015-04-21 2020-09-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現像剤、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現像剤収容ユニット
JP6520471B2 (ja) 2015-06-29 2019-05-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現像剤、現像剤収容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690545B2 (ja) * 2015-09-07 2020-04-28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トナーとその製造方法
JP6657832B2 (ja) 2015-11-18 2020-03-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輝性トナー、トナー収容ユニット、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10947310A (zh) * 2018-09-27 2020-04-03 湖南嘉业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压电陶瓷巴块制备用料浆加工装置
JP7157932B2 (ja) * 2019-01-11 2022-10-21 株式会社Sumco シリカガラスルツボ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JP7338396B2 (ja) 2019-10-18 2023-09-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トナーの製造方法、現像剤、トナー収容ユニット、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方法
JP2023000504A (ja) 2021-06-18 2023-01-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67246A (en) * 1977-05-17 1981-05-12 Mita Industrial Company Limited Pressure or heated roller electrophoto image fixing uses halogen or nitrile containing polymer dispersed within resin binder as offset prevent toner
CN2703575Y (zh) * 2002-03-07 2005-06-0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生产调色剂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21025B2 (ja) 1977-06-14 1984-05-17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静電像用現像剤及びその製法
JPH07152202A (ja) 1993-11-29 1995-06-16 Hitachi Chem Co Ltd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その製造方法及び現像剤
JP4181736B2 (ja) * 1999-08-10 2008-11-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画像形成方法及び印刷物
JP4356212B2 (ja) * 2000-08-09 2009-11-04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JP3786034B2 (ja) * 2002-03-07 2006-06-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製造装置、トナー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トナー
JP3952817B2 (ja) 2002-03-20 2007-08-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製造装置、トナー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トナー
JP3786035B2 (ja) * 2002-03-07 2006-06-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製造装置、トナー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トナー
JP3907101B2 (ja) 2002-03-22 2007-04-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US7135265B2 (en) * 2002-06-10 2006-11-1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oduction method of toner, toner, and toner producing apparatus
JP2004109485A (ja) * 2002-09-18 2004-04-08 Ricoh Co Ltd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JP2004109697A (ja) 2002-09-19 2004-04-08 Ricoh Co Ltd 静電荷現像用トナー
JP4120357B2 (ja) * 2002-11-05 2008-07-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の製造方法、トナー、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209336B2 (ja) 2003-01-21 2009-01-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潜像現像用トナー、現像剤、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EP1441259B1 (en) 2003-01-21 2007-07-25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and developer for developing latent electrostatic image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5077784A (ja) * 2003-09-01 2005-03-24 Seiko Epson Corp トナ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165069A (ja) * 2003-12-03 2005-06-23 Seiko Epson Corp トナー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トナー
US7247414B2 (en) * 2003-12-11 2007-07-2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resin particles and toner using the resin particles
US7507514B2 (en) 2004-06-09 2009-03-24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Ton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JP2006064351A (ja) * 2004-08-30 2006-03-09 Tdk Corp 噴霧乾燥装置
JP4314182B2 (ja) 2004-10-29 2009-08-12 株式会社巴川製紙所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715174B2 (ja) * 2004-11-26 2011-07-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樹脂微粒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樹脂微粒子の製造装置
JP4293122B2 (ja) * 2004-11-30 2009-07-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の製造方法、トナー製造装置およびトナー
JP4607029B2 (ja) * 2005-03-17 2011-01-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製造方法、トナー、及びトナー製造装置
JP4594789B2 (ja) 2005-04-22 2010-12-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粒子製造装置及び粒子群の製造方法
JP5060090B2 (ja) * 2005-09-14 2012-10-31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並びに、現像剤、トナー入り容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08591A (ja) * 2005-10-17 2007-04-26 Kyocera Mita Corp トナー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67246A (en) * 1977-05-17 1981-05-12 Mita Industrial Company Limited Pressure or heated roller electrophoto image fixing uses halogen or nitrile containing polymer dispersed within resin binder as offset prevent toner
CN2703575Y (zh) * 2002-03-07 2005-06-0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生产调色剂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48243A (zh) 2009-09-30
US8252500B2 (en) 2012-08-28
EP2160653A1 (en) 2010-03-10
EP2160653A4 (en) 2012-05-02
WO2009008251A1 (en) 2009-01-15
JP5433986B2 (ja) 2014-03-05
KR20090077791A (ko) 2009-07-15
EP2160653B1 (en) 2016-11-16
AU2008273495A1 (en) 2009-01-15
US20090325100A1 (en) 2009-12-31
CA2663255C (en) 2012-08-07
JP2009037216A (ja) 2009-02-19
CA2663255A1 (en) 2009-01-15
AU2008273495B2 (en) 2010-12-16
KR101100505B1 (ko) 2011-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48243B (zh) 调色剂制造方法
CN102455610B (zh) 制造调色剂的方法、以及调色剂制造装置
CN101308340B (zh) 调色剂制造方法、调色剂制造装置以及调色剂
CN101308339B (zh) 调色剂的制造方法、调色剂的制造装置以及调色剂
CN101634820B (zh) 色调剂,显影剂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542396B (zh) 色粉制造方法、色粉制造装置、以及色粉
CN102436155B (zh) 制造调色剂的方法和设备
CN101308338B (zh) 调色剂的制造方法、调色剂的制造装置以及调色剂
CN101625531B (zh) 色调剂及色调剂的制造方法
CN101946213B (zh) 制造电子照相显影剂用载体的方法
JP2010060644A (ja) 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365863B2 (ja) トナーの製造装置及び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CN101556442B (zh) 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以及以该方法制造的调色剂
JP2010271538A (ja) トナー及び現像剤
JP5224104B2 (ja) トナー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トナ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