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16686B - 气囊的制造方法及气囊 - Google Patents

气囊的制造方法及气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16686B
CN101516686B CN2007800350056A CN200780035005A CN101516686B CN 101516686 B CN101516686 B CN 101516686B CN 2007800350056 A CN2007800350056 A CN 2007800350056A CN 200780035005 A CN200780035005 A CN 200780035005A CN 101516686 B CN101516686 B CN 1015166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er board
restrictions
board
periphery
con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3500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16686A (zh
Inventor
井户本武士
田伏启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toliv Development AB
Original Assignee
Autoliv Development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toliv Development AB filed Critical Autoliv Development AB
Publication of CN1015166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66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166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66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38Teth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021/003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characterised by occupant or pedestian
    • B60R2021/0039Body parts of the occupant or pedestrian affected by the accident
    • B60R2021/0044Ches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021/003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characterised by occupant or pedestian
    • B60R2021/0039Body parts of the occupant or pedestrian affected by the accident
    • B60R2021/0048He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38Tethers
    • B60R2021/23382Internal tether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5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terial
    • B60R2021/23533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 B60R2021/23538Sewing

Abstract

提供一种气囊的制造方法以及气囊,所述气囊能够通过较少的板数和简单的缝合制造,并且可以利用凹部合适地保护头部或胸部。气囊包括后板(30)和两块前板(10、20)而构成。首先,使突设有缝合到后板(30)的内表面上的限制部(11)的两块前板(10、20)重叠,呈凹状缝合突设的限制部(11)的基部(160)和前板(10、20)的周缘的一部分,形成第2缝合部(151、151、...)。然后,缝合限制部(11)的前端和后板(30)的内表面。并且,缝合后板(30)的周缘和与该周缘对应的前板(10、20)的周缘,形成第3缝合部(161、161、...)。

Description

气囊的制造方法及气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后板和两块前板构成的气囊的制造方法以及气囊。
背景技术
车辆碰撞时感知其冲击、将充气机(气体发生器)产生的气体注入气囊内,使其膨胀·展开,通过介于乘客与车体之间缓和对乘客的冲击从而保护乘客的气囊装置正在普及。近年来,为了保护乘客的面部、上体而在方向盘以及副驾驶侧的仪表盘(lnstrumental Panel)上装备有气囊,以便进一步确保安全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工作时膨胀·展开为特殊形状的技术。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气囊,设置有右半侧气囊和左半侧气囊,工作时,由右半侧气囊和左半侧气囊承接位于左右胸部的坚硬的肋骨。而且,在右半侧气囊与左半侧气囊之间设置有空间部。工作时,位于胸部中央的胸骨不是在右半侧气囊及左半侧气囊,而是导入到它们之间的空间部,由此缓和所述冲击。
专利文献1:特开2004-244005号公报
但是,引用文献1中记载的气囊需要使用2块前内板、2块前外板、后内板以及后外板共计6块板,存在着气囊存放体积较大的问题。而且还有缝合这些板会非常花费工夫的问题。
而且,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气囊,为了防止右半侧气囊以及左半侧气囊的左右侧面背离规定长度以上,分别在前内板以及前外板上缝上吊带,存在制造时更花费工夫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囊的制造方法以及气囊,使用后板和突设有限制部的两块前板,所述限制部被缝合到所述后板内表面上,能够通过呈凹状缝合限制部的基部和前板的周缘的一部分,利用较少板数和简单的缝合制造,并且利用凹部可以合适地保护头部或胸部。
本发明的气囊的制造方法,是含有后板以及至少两块前板的气囊的制造方法,其中,使突设有限制部的两块前板重叠,所述限制部被缝合到所述后板的内表面上,呈凹状缝合突设的所述限制部的基部以及所述前板的周缘的一部分,缝合所述限制部的前端与所述后板的内表面,缝合所述后板的周缘和与该周缘对应的所述前板的周缘。
本发明的气囊的制造方法中,所述限制部由各前板的一部分构成。
本发明的气囊的制造方法中,预先切断所述两块前板的一端。
本发明的气囊的制造方法中,在呈凹状缝合所述限制部的基部以及所述前板的周缘的一部分的情况下,变化凹陷深度来缝合。
本发明的气囊的制造方法,是含有后板以及至少两块前板的气囊的制造方法,其中,使两块前板重叠,缝合所述两块前板的一部分和缝合在所述后板的内表面上的限制部的基部,呈凹状缝合所述前板的周缘的一部分,缝合所述限制部的前端和所述后板的内表面,缝合所述后板的周缘和与该周缘对应的所述前板的周缘。
本发明的气囊的制造方法,是含有后板以及至少两块前板的气囊的制造方法,其中,使两块前板重叠,使所述两块前板的一部分和缝合在所述后板的内表面上的限制部的基部重叠,呈凹状缝合所述前板的周缘的一部分以及所述限制部的基部,缝合所述限制部的前端和所述后板的内表面,缝合所述后板的周缘和与该周缘对应的所述前板的周缘。
本发明的气囊的制造方法,是含有后板以及前板的气囊的制造方法,其中,折叠所述前板并使其重叠,呈凹状缝合该重叠的前板的一部分,将缝合在所述后板的内表面上的限制部的基部缝合到所述前板的一端,缝合所述限制部的前端和所述后板的内表面,缝合所述后板的周缘和与该周缘对应的所述前板的周缘。
本发明的气囊的制造方法中,在呈凹状缝合所述前板的一部分的情况下,变化凹陷深度来缝合。
本发明的气囊,是缝合后板以及至少两块前板而得的气囊,其中,包括:周缘缝合部,通过该周缘缝合部缝合所述后板的周缘以及与该周缘对应的各前板的周缘;凹状缝合部,通过该凹状缝合部将两块前板呈凹状缝合;限制部,该限制部从该凹状缝合部或者该凹状缝合部附近突设,并被缝合在所述后板的内表面上。
本发明的气囊中,所述限制部由各前板的一部分构成,从所述凹状缝合部突设并被缝合在所述后板的内表面上;所述凹状缝合部呈凹状缝合两块前板的周缘的一部分和所述限制部的基部。
本发明的气囊中,所述限制部由与各前板分离的构件构成,从所述凹状缝合部或者该凹状缝合部附近突设并被缝合在所述后板的内表面上;所述凹状缝合部呈凹状缝合两块前板的周缘的一部分和所述限制部的基部。
本发明的气囊中,所述凹状缝合部呈凹状缝合所述周缘缝合部以外的各前板的周缘的一部分和所述限制部的基部。
本发明的气囊,是缝合后板以及至少两块前板而得的气囊,其中,包括:周缘缝合部,通过该周缘缝合部缝合所述后板的周缘以及与该周缘对应的各前板的周缘;凹状缝合部,通过该凹状缝合部将两块前板呈凹状缝合;限制部,该限制部的基部分别缝合在所述两块前板上,该限制部的前端缝合在所述后板的内表面上。
本发明的气囊,是缝合后板以及前板而得的气囊,其中,包括:凹状缝合部,通过该凹状缝合部呈凹状缝合折叠重叠的前板;周缘缝合部,通过该周缘缝合部缝合所述后板的周缘和与该周缘对应的前板的周缘;限制部,该限制部的基部缝合在所述前板的一端上,该限制部的前端缝合在所述后板的内表面上。
根据本发明,气囊具有后板以及至少两块前板而构成。首先,使突设有被缝合到后板的内表面上的限制部的两块前板重叠。然后,呈凹状缝合突设的限制部的基部和前板的周缘的一部分,形成凹状缝合部。随后,缝合限制部的前端和后板的内表面。并且,缝合后板的周缘和与该周缘对应的前板的周缘,形成周缘缝合部。这样,限制部从两块前板突设并且缝合在后板内表面上,所以可以阻止后板膨胀到规定幅度以上。
而且,由于通过凹状缝合部呈凹状缝合该突设的限制部的基部以及2块前板的周缘的一部分,所以可以通过由凹状缝合部形成的空间合适地保护头部或胸骨。而且,利用向左右方向膨胀·展开的两个前板,可以合适地支撑肩部或肋骨。
根据本发明,可以使用一块后板和一块前板。首先,将前板折叠重合,呈凹状缝合该重合的前板的一部分。然后将限制部的基部缝合到前板的一端上。限制部的前端缝合到后板的内表面上。然后,缝合后板的周缘和与该周缘对应的前板的周缘。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利用前板上突设的限制部能够阻止后板膨胀到规定幅度以上。而且,由于通过凹状缝合部呈凹状缝合突设的限制部的基部和两块前板的周缘的一部分,所以可以通过由凹状缝合部形成的空间合适地保护头部或胸骨。而且,利用向左右方向膨胀·展开的两块前板,可以合适地支撑肩部或肋骨。而且,通过较少的板数和缝合数能够提高制造效率,并且可以降低存放体积。
根据本发明,使用一块后板和一块前板,是对其使用防止膨胀的限制部的结构,所以能够提高制造效率,并且可以降低存放体积,实现良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前板的形状的平面图。
图2是示出了后板的形状的平面图。
图3是示出了缝合2块前板时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4是示出了沿折叠线折叠后板后的状态的示意立体图。
图5是示出了将前板缝合到右后板上的状态的示意立体图。
图6是示出了将气囊安装到副驾驶侧的仪表盘上、使其膨胀·展开的状态示意侧视图。
图7是示出了使气囊膨胀·展开时的状态的示意正视图。
图8是根据图6的VIII-VIII线而得的示意截面图。
图9是示出了实施例2的前板和限制部的形状的平面图。
图10是示出了缝合前板和限制部、以及前板和限制部时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11是示出了实施例3的前板以及限制部的形状的平面图。
图12是示出了前板的形状的平面图。
图13是示出了缝合2块前板时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14是示出了实施例5的前板的形状的平面图。
图15是示出了缝合前板时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16是示出了将限制部缝合到前板上的状态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 仪表盘
2 气囊箱
3 充气机
4 前窗
10 前板
11 限制部
12 连接部
13 头部
14 第1标记
15 第2标记
16 第3标记
160 基部
20 前板
30 后板
31L 左后板
31R 右后板
32 充气机连接部
33 充气机导入口
34 第4标记
133 弧状周缘
134 L字周缘
141 第1缝合部
151 第2缝合部(凹状缝合部)
161 第3缝合部(周缘缝合部)
341 第4缝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本发明的气囊由2块前板和1块后板制造而成。图1是示出了前板的形状的平面图。图中10表示前板。前板10由尼龙纤维编织成的布料构成,剪裁成平面视图为奥卡利那笛形状。前板10包括大致半椭圆形状的头部13、向与头部13相反的方向突设的限制部11、以及连接头部13与限制部11连接的矩形状的连接部12而构成。并且,另一块前板20(参照图3)也做成大致同样的形状。
限制部11为矩形状,沿长度方向在其一边印有用空白圆圈印表示的第1标记14、14、...。限制部11的一个长边如后所述地被缝合在后板的内表面上,防止气囊展开时后板与前板10背离规定距离以上。第1标记14、14、...作为缝合到后板的内表面上时的标记。而且,在与印有第1标记14、14...的一边相反的一侧的限制部11的另一长边上,形成有直线状的基部160。如后所述,在直线状的基部160上印有第2标记15、15...。并且,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说明而对印有第1标记14、14、...的形态进行了说明,但是必须印有标记不是必要的。而且,在本实施例中用矩形状的限制部11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使用印有第1标记14、14、...的一个长边比设置有基部160另一长边短的梯形形状的限制部11等适宜的形态。
与限制部11的基部160连接的连接部12为矩形状,其在基部160的相反侧与头部13连接。连接部12在比大致半椭圆形状的头部13的中央部更靠上侧的部分与头部13连接。头部13以及连接部12的周缘由作为缝合在后板周缘上的部位的弧状周缘133、以及作为缝合前板10和前板20的部位的大致L字型的L字周缘134、134构成。
前板10中,沿L字周缘134、直线状的基部160以及L字周缘134,印有作为缝合前板10和前板20时的标记的第2标记15、15、...。以该空白长方形表示的第2标记15、15、...在平面视图中为凹状,以向与限制部11的突设方向相同的方向形成凹状的方式而印制。另外,在头部13的弧状周缘133处,沿弧状周缘133印有以空白三角形表示的第3标记16、16、...。
第3标记16、16、...与作为用于缝合前板10和前板20的标记的第2标记15、15、...不同,是作为缝合后板与前板10的弧状周缘133缝合时的标记。
图2是示出了后板形状的平面图。图中平面视图与大象的耳·鼻·头部的轮廓近似的30为后板。后板30与前板10同样,是由尼龙纤维编织成的布料剪裁而成的。后板30是以中央的用点划线表示的折叠线为中心对称的图形,包括左后板31L、右后板31R、以及沿折叠线向下突设的充气机连接部32而构成。在充气机连接部32的中央部上侧通过剪裁形成环状的充气机导入口33,在气囊展开时,经由充气机导入口33把来自未图示的气体供给部的气体注入到气囊内。
在充气机连接部32的周缘、和左后板31L以及右后板31R的下部周缘,印有作为缝合充气机连接部32的长度方向的一边与左后板31L的下部周缘时的标记的、以空白菱形表示的第4标记34、34、...。同样地,在与此对称的位置,也印有作为缝合充气机连接部32的长度方向的另一边与右后板31R的下部周缘时的标记的、以空白菱形表示的第4标记34、34、...。
左后板31L的弧状周缘133对应于前板10的弧状周缘133,在与除了印有第4标记34、34、...的周缘部分以外的弧状周缘133处印有以空白三角形表示的第3标记16、16、...。在左后板31L的大致中央部沿与折叠线正交的方向印有空白圆圈印的第1标记14、14、...。该左后板31L内表面的第1标记14、14、...与图1所示的在前板10中突设的限制部11的一边(前端)处印有的第1标记14、14、...对应。右后板31R在与左后板31L对称的位置处分别印有第1标记14、14、...,第3标记16、16、…以及第4标记34、34、...。并且,如上所述,在前板10、20或者后板30上印有的第1标记14、14、...,第2标记15、15、...,第3标记16、16、…或者第4标记34、34、...等为为便于说明而记载的,并不一定要印出。
对使用上述的2块前板10、20以及后板30制造气囊顺序进行说明。首先,对缝合前板10、20的工序进行说明。图3是示出了缝合2块前板10、20时的状态的平面图。在前板20上使大致同一形状的前板10与其周缘一致地重合,沿第2标记15、15、...缝合前板10和前板20,形成以黑色长方形表示的凹状的第2缝合部(凹状缝合部)151、151、...。第2缝合部151、151、...与第2标记15、15、...同样,沿着L字周缘134、直线状的基部160以及L字周缘134形成凹状。由此,通过前板10、20的缝合形成凹状的袋,气囊展开时通过该袋部分承接头部或胸骨。
然后对后板30的缝合工序进行说明。图4示出了沿折叠线折叠后板30后的状态的示意立体图。以折叠线为中心将图2所示的后板30沿从纸面朝向视线方向的方向折曲,使右后板31R重合到左后板31L上。充气机连接部32以及充气机导入口33同样地也以折叠线为中心沿同方向(从纸面朝向视线方向的方向)折曲。而后,使按箭头方向折曲后的充气机连接部32的长度方向的一边的第4标记34、34、...与右板31R的第4标记34、34、...重合缝合,形成用黑色菱形表示的第4缝合部341、341、...。同样地,使充气机连接部32的长度方向的另一边的第4标记34、34、...与左板31L的第4标记34、34、...重合缝合,形成第4缝合部341、341、...。最后,缝合充气机连接部32的前端短边321、321。后板30的下部,侧视呈半圆状的充气机导入口33朝向后板30的外部开口。
最后,对缝合2块前板10、20以及后板30的工序进行说明。图5是示出了将前板10缝合到右后板31R上的状态的示意立体图。将通过第2缝合部151、151、...缝合的前板10以及前板20以限制部11为前头插入向内表面折叠的后板30。然后,使前板10上突设的限制部11前端的第1标记14、14、...与右后板31R的内表面上印有的第1标记14、14、...重合,并缝合它们,形成以黑色圆圈印表示的第1缝合部141、141、...。通过将该限制部11向右后板31R缝合,防止了前板10与右后板31R背离规定宽度以上的情况。
然后,使前板10的弧状周缘133沿右后板31R的弧状周缘133的形状折曲。随后,使前板10的第3标记16、16、...和右后板31R的第3标记16、16、...重合并缝合,形成以黑色三角形表示的第3缝合部(周缘缝合部)161、161、...。同样地,关于另一方的前板20,使第1标记14、14、...与左后板31L的第1标记14、14、...重合并缝合,形成第1缝合部141、141、...(未图示)。并且,使前板20的弧状周缘133印有的第3标记16、16、...与左后板31L的弧状周缘133上印有的第3标记16、16、...重合并缝合,形成第3缝合部161、161、...(未图示)。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先利用第1缝合部141、141、...将限制部11缝合到右后板31R或者左后板31L上,随后利用第3缝合部(周缘缝合部)161、161、...缝合前板10以及右后板31R、或者缝合前板20以及左后板31L。但是也可以是相反的步骤。即,也可以在利用第3缝合部(周缘缝合部)161、161、...缝合前板10以及右后板31R、或者缝合前板20以及左后板31L后,利用第1缝合部141、141、...将限制部11缝合到右后板31R或者左后板31L上,最后通过第4缝合部341、341、...缝合充气机连接部32。缝合顺序可以根据制造情况适当变化。
图6是示出了将气囊安装到副驾驶侧的仪表盘上、使其膨胀·展开的状态示意侧视图,图7是示出了使气囊膨胀·展开时的状态的示意正视图,图8是根据图6的VIII-VIII线而得的示意截面图。通过上述缝合工序制造的气囊被折叠成适当的形状而收纳在气囊箱2中。图5所示的充气机导人口33中插入充气机3的未图示的气体供给管。充气机3以及气囊箱2埋设在副驾驶侧的仪表盘1内部。在由于碰撞等使气囊膨胀·展开的情况下,从充气机3的未图示的气体供给管供给气体,经充气机导入口33向气囊内部注入气体。并且,省略了充气机导入口33以及充气机连接部32的图示。
气囊沿仪表盘1以及前窗4膨胀·展开。注入的气体被充填到由右后板31R以及前板10的凹状的第2缝合部151、151、...、弧状的第1缝合部141、141、...以及第4缝合部341、341、...规定的空间。同样地,注入的气体也被充填到由左后板31L以及前板20的凹状的第2缝合部151、151、...、弧状的第1缝合部141、141、...以及第4缝合部341、341、...规定的空间。
由此,如图7所示,气囊使前板10以及前板20向着乘客一侧左右对称地膨胀·展开。前板10与前板20之间通过第2缝合部151、151、...缝合,防止了前板10与前板20的背离。并且,第2缝合部151、151、...侧视呈凹状,所以形成了以限制部11的基部160作为末端与连接部12、12共同形成的凹状的袋。膨胀·展开时,肩部或者肋骨与前板10以及前板20接触,在减轻冲击的同时,凹状的袋承接头部或者胸部,能够合适地缓和冲击。而且,限制部11由前板10的一部分构成,即前板10的一部分用作限制部11,而限制部11的前端缝合在后板上,所以能够以更简单的工序制造气囊。
并且,朝向与第3缝合部161、161、...的形成方向相反的一侧、在前板10以及前板20突设的限制部11、11的一边(前端)如图6以及图8所示,利用左后板31L的内表面以及右后板31R的内表面的第1缝合部141、141、...被缝合。从而,以由第2缝合部151、151、...规定的限制部11的另一边上的基部160与由第1缝合部141、141、...规定的限制部11一边(前端)之间的间隔为限度,在膨胀·展开时前板10与右后板31R的间隔、以及前板20与左后板31L的间隔被规制。
而且,在以上的实施例中是对将气囊埋设在副驾驶侧的仪表盘1中的形态进行说明的,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埋设在驾驶席侧的方向盘部分中、可以为了后部座席乘客而埋设在前席背面中、或者可以埋设在摩托车的手柄部分中。而且,在本实施例中,由后板30、前板10、前板20、限制部11以及限制部11构成气囊,但根据需要可以追加缝合有另外的板。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对限制部11是由前板10的一部分构成的形态进行了说明,但是限制部11和前板10也可以分别构成。图9是示出了实施例2的前板10和限制部11的形状的平面图。前板10与实施例1的前板10相比,突设部分只剪切掉限制部11为单件的部分从而变短。矩形状的限制部11使用与前板10相同的材料、或者复合有聚氨基甲酸酯纤维等的伸缩性材料的材料。为了使限制部11的基部160位于前板10的第2标记15的下侧,将前板10放置在限制部11上。并且,由于前板20也是同样地结构,所以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10是示出了缝合前板10和限制部11、以及前板20和限制部11时的状态的平面图。限制部11、11以与前板10以及前板20的一部分重叠的形式插入前板10与前板20之间。确认在前板10的第2标记15与前板20的第2标记15之间是否存在限制部11、11的基部160、160。在此基础上,沿着第2标记15、15、...缝合前板10、限制部11的基部160、160、前板20,形成以黑色长方形表示的凹状的第2缝合部(凹状缝合部)151、151、...。而且,限制部11的形状不限于如本实施例的纵长矩形状,也可以是横长矩形状。这样,通过分别构成前板10和限制部11,可以使限制部11的材料适当变更为有伸缩性的材料,可实现自由设计。而且,通过第2缝合部151、151、...一次实现限制部11的基部160、160、前板10以及前板20的缝合,是制造工序简单化。
本实施例2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其他结构以及作用与实施例1相同,所以同样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记,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实施例3
实施例3所示,限制部11的基部160也可以与第2缝合部151分别缝合。图11是示出了实施例3的前板10以及限制部11的形状的平面图。前板10以及限制部11具有与实施例2同样的形状,限制部11的材料也使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材料。将前板10放置在限制部11上,以便使限制部11的基部160位于前板10的前端边与第2标记15、15、...之间。并且,也可以将限制部11放置在前板10上。
而后,将前板10的前端边与第2标记15、15、...之间的部分、和限制部11的基部160缝合,形成第5缝合部111、111、...。由此,使单独的前板10和限制部11的基部160结合。随后,如实施例1的图3说明的那样,缝合前板10与前板20,形成凹状的第2缝合部151、151、...。该情况下,限制部11从第2缝合部151、151、...附近突出设置。并且,前板20具有同样的结构,省略其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3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其他结构以及作用与实施例1以及2相同,所以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记,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实施例4
实施例4涉及根据设计将前板10、20的一部分切断的形态。图12是示出了前板10的形状的平面图。实施例4的前板10中突设有比实施例1长的限制部11。限制部11为以突设方向为长度方向的长方形状。根据气囊的尺寸、膨胀的容许度、以及气囊的搭载位置等各种设计,在与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切断该限制部11。
例如,在图12的虚线或点划线所示的位置,沿与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切断限制部11的一部分。在缩短限制部11的情况下,在靠近头部13的虚线所示位置,沿与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切断限制部11的一部分。另外,在需要笔者长一些的情况下,在远离头部13的点划线所示位置,沿与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切断限制部11的一部分。而且,前板20尽管未图示,但也可以在与前板10的限制部11相同长度的位置切断限制部11。而且,也可以是前板10以及20重叠而同时切断。而且,在需要更长的限制部11的情况下,可以不切断而使用突设有限制部11的前板10、20。由此,可以做成根据设计具有最合适长度限制部11的前板10、20。
而且,可以根据设计变化凹状缝合部151的形状。图13是示出了缝合2块前板10、20时的状态的平面图。如上所述,凹状缝合部151的凹陷深度也可以根据设计而变化。例如,在使限制部11为较长设计时,可以通过以使凹陷深度变浅的方式缝合凹状缝合部151来形成。另外,在需要限制部11较短时,可以通过以使凹陷深度变深的方式缝合凹状缝合部151来形成。
图13是凹陷深度较浅的实例。在限制部11较长的情况下,在凹陷深度较浅的位置、即在靠近头部13的位置缝合前板10以及20,形成图13的黑色长方形所示的第2缝合部151(凹状缝合部)。另外,在限制部11较短的情况下,可以在远离头部13的凹陷深度较深的位置、及在图13的实例中用空白长方形表示的第2标记15的位置,缝合前板10以及20。通过这样的结构,可以做成根据设计具有优选长度的限制部11。
本实施例4具有上述结构,其他结构以及作用与实施例1-3相同,所以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记,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实施例5
实施例5涉及使用1块前板10的形态。图14是示出了实施例5的前板10的形状的平面图。前板10由头部13、13、以及与头部13、13连接的连接部12、12构成。前板10构成为以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的点划线所示的位置为基准左右对称。连接部12在比大致半椭圆形状的头部13中央部更靠上侧的部分与头部13连接。头部13以及连接部12的周缘,由作为缝合到后板的周缘上的部位的弧状周缘133、133、以及、作为以点划线所示位置为基准折叠前板10、使其重叠并缝合的部位的大致L字型的L字周缘134、134、134、134构成。
在前板10的一部分,印有作为在点划线所示的大致中央部折叠前板10后、使头部13、13之间以及连接部12、12之间重叠并缝合时的标记的第2标记15。具体的,沿着根据L字周缘134的前板10的周缘印有空白长方形表示的第2标记15。而且,在前板10的连接部12上的、沿与前板10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纵断的位置,也印有第2标记15。沿该交叉方向纵断的第2标记15可以印有多个,以便调整凹陷深度。并且,为了在本实施例中便于说明,图中示出了2种沿交叉方向纵断的第2标记15。
在凹陷深度较浅的情况下,可以按照靠近头部13的第2标记15缝合成凹状。而在凹陷深度较深的情况下,可以按照远离头部13的中央附近的第2标记15缝合成凹状。另外,在头部13的弧状周缘133处,沿弧状周缘133印有以空白三角形表示的第3标记16、16、...。第3标记16、16、...作为缝合后板30和前板10的弧状周缘133、133时的标记。
图15是示出了缝合前板10时的状态的平面图。基于图14所示的点划线折叠前板10,使头部13、13之间、以及连接部12、12之间大致对齐地重叠。随后,按照任一第2标记15进行缝合,以黑色长方形表示的第2缝合部(凹状缝合部)151形成为凹状。在图15的实例中,为了凹陷变深,则按照远离头部13的位置的第2标记15进行缝合。
图16是示出了将限制部11缝合到前板10上的状态的说明图。限制部11的基部160被缝合在前板10的作为折叠位置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限制部11由矩形状的2块限制部11、11构成,但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如同前板10一样,可以沿大致中央部折叠1块长方形状的限制部、将该折叠部分作为基部160缝合到前板10的一端。
而且,使一个限制部11的基部160重合在前板10的一端表面上,使另一限制部11的基部160重合在前板10的一端背面上。然乎,按照一个限制部11的基部160、前板10的一端、另一限制部11的基部160的顺序将他们缝合。一个限制部11以及另一限制部11的前端如同实施例1所述分别缝合到后板30的内表面上。并且,这样构成的前板10以及限制部11、后板30的缝合如同实施例1所述,所以省略其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5具有上述结构,其他结构以及作用与实施例1-4相同,所以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记,省略其详细说明。以上所述的气囊的制造方法以及气囊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也能够通过各种方法实施或进行这些实施例以外的实施方式。本发明不受附图所示的具体部件的形状、大小、以及结构配置等制约,除非特别地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有限定性记载。而且,本申请说明书中使用的描述以及术语是以说明为目的的,本申请并不受其限定,除非有限定性的记载。

Claims (11)

1.一种气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使所述气囊所具有的第一前板和第二前板重叠,其中所述第一前板上突设有第一限制部,所述第二前板上突设有第二限制部,
所述气囊还具有后板,所述后板具有右后板和左后板,
呈凹状缝合重叠的所述第一前板和第二前板的周缘的一部分以及所述第一限制部的基部和第二限制部的基部,
缝合所述第一限制部的前端和所述右后板的内表面,
缝合所述第二限制部的前端和所述左后板的内表面,
缝合所述右后板的周缘和所述第一前板的周缘,和
缝合所述左后板的周缘和所述第二前板的周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缝合所述第一前板的一部分和所述第一限制部的基部,和
缝合所述第二前板的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限制部的基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制部由所述第一前板的一部分构成,所述第二限制部由所述第二前板的一部分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切断所述第一前板的一端;和
切断所述第二前板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调节通过所述第一限制部的基部、所述第二限制部的基部、以及所述重叠的第一前板和第二前板的周缘的一部分的缝合所规定的凹部的深度。 
6.一种气囊,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前板,
第二前板,
后板,该后板具有右后板和左后板,
凹状缝合部,通过该凹状缝合部将所述第一前板和所述第二前板呈凹状缝合,
周缘缝合部,通过该周缘缝合部缝合所述第一前板的周缘与所述右后板的周缘,且缝合所述第二前板的周缘与所述左后板的周缘,
第一限制部,该第一限制部以缝合的方式连接所述凹状缝合部和所述右后板的内表面,所述第一限制部从所述凹状缝合部突设,和
第二限制部,该第二限制部以缝合的方式连接所述凹状缝合部和所述左后板的内表面,所述第二限制部从所述凹状缝合部突设。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前板和第二前板由一个前板构成,
所述一个前板的第一前板的部分与第二前板的部分以所述一个前板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为基准左右对称,在第一前板的部分与第二前板的部分分别设有凹状缝合部,在沿所述一个前板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折叠后,第一前板的部分与第二前板的部分的凹状缝合部相互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状缝合部被缝合成凹状。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限制部的前端缝合在所述右后板的内表面上,所述第一限制部的基部缝合在所述第一前板上,和
所述第二限制部的前端缝合在所述左后板的内表面上,所述第二限制部的基部缝合在所述第二前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限制部是所述第一前板的一部分,并从所述凹状缝合部突设,
所述第二限制部是所述第二前板的一部分,并从所述凹状缝合部突 设,和
所述凹状缝合部位于所述第一前板的周缘的一部分、所述第二前板的周缘的一部分、以及所述第一限制部和第二限制部的基部。
11.根据权利要求6-10任意一项所述的气囊,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状缝合部缝合所述第一限制部的基部、所述第二限制部的基部、所述周缘缝合部以外的第一前板的周缘的一部分、以及所述周缘缝合部以外的第二前板的周缘的一部分。 
CN2007800350056A 2006-09-22 2007-09-11 气囊的制造方法及气囊 Active CN1015166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57787/2006 2006-09-22
JP2006257787 2006-09-22
PCT/JP2007/067647 WO2008035589A1 (en) 2006-09-22 2007-09-11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irbag and airbag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06451.1A Division CN102756703B (zh) 2006-09-22 2007-09-11 气囊的制造方法及气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16686A CN101516686A (zh) 2009-08-26
CN101516686B true CN101516686B (zh) 2012-08-08

Family

ID=3920041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350056A Active CN101516686B (zh) 2006-09-22 2007-09-11 气囊的制造方法及气囊
CN20121020645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56703B (zh) 2006-09-22 2007-09-11 气囊的制造方法及气囊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0645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56703B (zh) 2006-09-22 2007-09-11 气囊的制造方法及气囊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RE46909E1 (zh)
EP (1) EP2090474B1 (zh)
JP (2) JP5203211B2 (zh)
CN (2) CN101516686B (zh)
WO (1) WO20080355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02218B2 (ja) * 2008-12-19 2014-01-29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車両
JP5458650B2 (ja) * 2008-12-19 2014-04-02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車両
KR101071740B1 (ko) * 2009-07-31 2011-10-11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에어백 쿠션
JP5433494B2 (ja) * 2010-04-28 2014-03-05 芦森工業株式会社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のクッションの製造方法
JP5327385B2 (ja) * 2010-06-04 2013-10-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
US8439399B2 (en) 2010-07-30 2013-05-1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Airbag with tethered slit
KR101219694B1 (ko) * 2010-08-30 2013-01-1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에어백 장치
US8944462B2 (en) * 2011-04-15 2015-02-03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Air bag with uninflated pocket
US8807596B1 (en) * 2013-01-31 2014-08-1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irbag and vehicle passenger restraint system
US9434339B2 (en) * 2014-08-27 2016-09-06 Autoliv Asp, Inc. Inflatable seat belt with a tethered gas delivery fill tube
JP6583100B2 (ja) * 2016-03-31 2019-10-02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US11198411B2 (en) * 2019-04-18 2021-12-14 Autoliv Asp. Inc. Energy-absorbing airbag diffusers and related airbag assemblies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9102A (zh) * 2004-09-08 2006-05-10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气囊装置和气囊折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31658B2 (zh) * 1972-02-28 1976-09-08
US5222932A (en) * 1991-07-25 1993-06-29 Allied-Signal Inc. Air bag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JP2731324B2 (ja) * 1992-06-17 1998-03-25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エアバッグ装置の袋体及び袋体の製造方法
US5308113A (en) * 1992-10-09 1994-05-03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Airbag inflation-controlling member
US5683109A (en) * 1995-10-31 1997-11-04 Alliedsignal Inc. Two piece air bag with built in tether
JP3292056B2 (ja) * 1996-09-26 2002-06-17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3417345B2 (ja) 1999-06-10 2003-06-16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構成部品用の原反およびエアバッグの縫製準備方法
US6361072B1 (en) * 2000-05-11 2002-03-26 Bertron O. Barnes Air bag contoured for safety
JP2002104119A (ja) * 2000-09-28 2002-04-10 Nippon Plast Co Ltd 自動車の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826869B2 (ja) * 2001-08-10 2011-11-30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US20060028009A1 (en) 2002-05-22 2006-02-09 Takata Corporation Airbag device
JP4274742B2 (ja) 2002-05-22 2009-06-10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US7021657B2 (en) * 2002-11-08 2006-04-04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Air bag including variable tethers
JP4337519B2 (ja) 2003-01-24 2009-09-30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US7121584B2 (en) 2003-01-24 2006-10-17 Takata Corporation Airbag and airbag apparatus
JP4380315B2 (ja) * 2003-04-03 2009-12-09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車両
JP4134752B2 (ja) * 2003-02-26 2008-08-20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329229C (zh) 2003-02-26 2007-08-01 高田株式会社 气囊和气囊装置
US7648158B2 (en) 2003-04-03 2010-01-19 Takata Corporation Twin airbag
JP4388313B2 (ja) * 2003-06-19 2009-12-24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エアバッグ装置付オートバイ
JP4622386B2 (ja) * 2004-08-24 2011-02-02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158709B2 (ja) 2004-01-27 2008-10-01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US20060103118A1 (en) 2004-02-05 2006-05-18 Takata Corporation Twin airbag
JP4595499B2 (ja) 2004-03-23 2010-12-08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エアバッグ折り畳み方法
JP2006051884A (ja) 2004-08-11 2006-02-23 Autoliv Development Ab エアバッグ装置
US7455317B2 (en) 2004-09-09 2008-11-25 Toyoda Gosei Co., Ltd. Airbag for front passenger's seat
JP4735021B2 (ja) * 2005-04-26 2011-07-27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7030615A (ja) * 2005-07-25 2007-02-08 Takata Corp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7030614A (ja) * 2005-07-25 2007-02-08 Takata Corp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7055577A (ja) * 2005-07-29 2007-03-08 Takata Corp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923562B2 (ja) 2005-11-10 2012-04-25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US7484757B2 (en) * 2005-12-08 2009-02-0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Air bag with a supported channel
US7845681B2 (en) * 2006-02-03 2010-12-07 Takata Corporation Airbag and airbag apparatus
JP4947768B2 (ja) * 2006-04-28 2012-06-06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
US7862073B2 (en) * 2008-06-05 2011-01-0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Split top air bag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9102A (zh) * 2004-09-08 2006-05-10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气囊装置和气囊折叠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4-314933A 2004.11.11
JP特开2005-212508A 2005.08.11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8035589A1 (en) 2008-03-27
EP2090474B1 (en) 2012-06-27
JP5203211B2 (ja) 2013-06-05
EP2090474A1 (en) 2009-08-19
JP5783998B2 (ja) 2015-09-24
EP2090474A4 (en) 2009-11-25
CN102756703A (zh) 2012-10-31
US7909362B2 (en) 2011-03-22
JP2013056671A (ja) 2013-03-28
CN101516686A (zh) 2009-08-26
JPWO2008035589A1 (ja) 2010-01-28
CN102756703B (zh) 2015-03-11
USRE46909E1 (en) 2018-06-26
US20100013204A1 (en) 2010-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16686B (zh) 气囊的制造方法及气囊
JP4826869B2 (ja)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JP7243557B2 (ja) 乗員保護装置
CN101279601B (zh) 副驾驶席用气囊
JP4321228B2 (ja)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760158B2 (ja)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992545B2 (ja)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の製造方法
JP5286678B2 (ja) エアバッグの製造方法
MXPA02009364A (es) Construccion de ataduras de bolsa de aire.
CN101987609B (zh) 车用气囊垫
HU217863B (hu) Légzsák és eljárás légzsák előállítására
US8029016B2 (en) Knee-protecting airbag device
CN103025587A (zh) 侧面安全气囊及其制作方法
EP1868855B1 (en) Airbag cushion construction
US6902189B2 (en) Folded airbag
JP2673400B2 (ja)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の製造方法
JP2020019472A (ja) 車両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H1170846A (ja) 一体のエアバッグ用のブランク及びエアバッグの製造法
JP2003533390A (ja) 12側面多角形のエアバッグ
KR101110701B1 (ko) 재봉기의 천 받침판에 구비되는 운전자석 에어백 공기주머니의 테더 봉제용 지그 및 이를 이용한 운전자석 에어백 공기주머니의 제조방법
JP6962283B2 (ja)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7283408B2 (ja)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H1029490A (ja)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
US10960845B2 (en) Curved airbag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JP2021160394A (ja)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