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15126A - 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15126A
CN101515126A CNA200810170901XA CN200810170901A CN101515126A CN 101515126 A CN101515126 A CN 101515126A CN A200810170901X A CNA200810170901X A CN A200810170901XA CN 200810170901 A CN200810170901 A CN 200810170901A CN 101515126 A CN101515126 A CN 1015151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image
imaging device
bearing unit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7090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15126B (zh
Inventor
田仁哲
金圣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LP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5151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51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151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512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42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52Electrical connection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3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the developer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5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 G03G2221/166Electrical connecto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8Cartridge systems
    • G03G2221/1815Cartridge systems for cleaning or developing but not being a process cartridg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8Cartridge systems
    • G03G2221/183Process cartridge
    • G03G2221/1884Projections on process cartridge for guiding mounting thereof in main machin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一种成像设备,所述成像设备具有在主体和图像承载单元之间的安装/卸下结构。所述成像设备包括:主体,设置有第一电连接部件;图像承载单元,可拆装地安装在主体中,图像承载单元设置有第二电连接部件;导向装置,沿着插入方向和横向引导图像承载单元,使得图像承载单元的第二电连接部件连接到主体的第一电连接部件上。因此,减小了主体的内侧表面和图像承载单元之间的抵触,提高了安装性能。

Description

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总体构思涉及一种成像设备,更具体地讲,涉及这样一种成像设备,该成像设备在主体和可拆装单元之间具有改进的安装/卸下结构,从而提高安装性能。
背景技术
成像设备是指根据输入的图像信号将图像打印到打印介质上的设备。成像设备被分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以及具有打印、扫描、复印和传真等多种功能的多功能打印机。
电子照相型成像设备(作为一种类型的成像设备)被构造成使得光被扫描到被充电到预定电势的感光体上,以在感光体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通过将显影剂供应给静电潜像的显影单元将静电潜像显影成可视图像。形成在感光体上的可视图像被直接转印到打印介质上,或者通过中间转印单元被转印到打印介质上。接着,被转印到打印介质上的图像通过定影过程被定影到打印介质上。在转印过程中,在感光体上的没有被转印到打印介质或者中间转印单元上的残留的所有显影剂被清洁单元收集,并储存在显影剂储存单元中。
在这种成像设备中,感光体单元、显影单元、转印单元和显影剂储存单元可拆装地安装在形成成像设备的外表的主体中,以便被更换或者修理。为了感测这些可拆装单元是否在主体中,并控制所述可拆装单元,成像设备包括设置在可拆装单元中的触点以及设置在主体的内表面上的将被电连接到触点的端子。端子从主体的内表面突出,并可在预定范围内前后运动。
然而,因为可拆装单元的横向运动受到限制,并且用户需要沿着向前方向将可拆装单元推到主体中,或者需要沿着向后方向将可拆装单元从主体中拉出,所以上述构造的传统的成像设备存在由于可拆装单元而磨损或者损坏设置在主体中的端子的问题。
另外,因为在主体和可拆装单元之间会产生严重的抵触(例如,摩擦或者闭锁),所以当安装或者卸下可拆装单元时,用户具有很差的手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总体构思提供一种成像设备,所述成像设备具有在主体和可拆装单元之间的改进的安装/卸下结构,从而能够减小磨损,并防止对设置在主体的内表面上的端子的损坏。
本发明的总体构思还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当安装或者卸下可拆装单元时,所述成像设备能够使用户具有平稳的手感。
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其它方面和/或优点一部分将在以下描述中被阐述,一部分通过所述描述将变得明显,或者可通过实施本发明的总体构思学习到。
通过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可实现本发明总体构思的上述和/或其它方面和效用,所述成像设备包括:主体,设置有第一电连接部件;图像承载单元,可拆装地安装在主体中,图像承载单元设置有第二电连接部件;导向装置,沿着插入方向和横向引导图像承载单元,使得图像承载单元的第二电连接部件连接到主体的第一电连接部件上。
导向装置可包括设置在主体和图像承载单元中的任何一个上的至少一个凸起部件和设置在主体和图像承载单元中的另一个上的至少一个凹入部件,所述凸起部件被安装在所述凹入部件中,并在所述凹入部件中被引导。
所述凸起部件可沿着插入方向延伸。
所述凹入部件可包括第一导向部分和第二导向部分,在第一导向部分中,图像承载单元可沿着斜线方向被引导,接着,在第二导向部分中,图像承载单元可沿着插入方向被引导。
第一电连接部件可被构造为设置在图像承载单元的侧部上的触点,第二电连接部件可被构造为设置在主体的内侧表面上的端子,所述端子可从内侧表面前后运动。
所述凹入部件可设置在图像承载单元上,并可包括两个侧表面以及由所述侧表面限定的第一导向部分和第二导向部分。所述凹入部件的比另一侧表面布置得更加靠近触点的一侧表面随着其从第一导向部分的入口向第二导向部分的入口行进而可逐渐远离图像承载单元的安装有触点的侧部,在第二导向部分中,所述凹入部件的所述一侧表面可与图像承载单元的侧部平行地形成。
所述凹入部件可设置在主体上,并可包括两个侧表面以及由所述侧表面限定的第一导向部分和第二导向部分,所述凹入部件的比另一侧表面布置得更加远离端子的一侧表面随着其从第一导向部分的入口向第二导向部分的入口行进而可逐渐接近主体的安装有端子的内侧表面,在第二导向部分中,所述凹入部件的所述一侧表面可与主体的内侧表面平行地形成。
图像承载单元可包括宽度扩大的扩大部分。
所述成像设备还可包括设置在主体的安装有第一电连接部件的内侧表面的开口部分处的运动构件。
通过提供一种成像设备也可实现本发明总体构思的上述和/或其它方面和效用,所述成像设备包括:主体;可拆装单元,可拆装地安装在主体中;触点,设置在可拆装单元的一部分上;端子,设置在主体的内侧表面上,当可拆装单元位于主体中时,端子连接到触点;导向装置,将可拆装单元引导到安装位置。通过导向装置,在可拆装单元沿着侧向与端子隔开的同时,可拆装单元开始插入到主体中,接着,当可拆装单元紧密地接近安装位置时,可拆装单元连接到端子。
导向装置可包括第一导向部分和第二导向部分。在第一导向部分,可拆装单元可沿着插入方向和横向运动,在第二导向部分,可拆装单元可沿着插入方向运动。
导向装置可包括设置在可拆装单元和主体中的任何一个上的至少一个导轨部件以及设置在可拆装单元和主体中的另一个上的至少一个凹入部件,其中,所述导轨部件被安装在所述凹入部件中,并在所述凹入部件中被引导。
在将所述导轨部件插入到所述凹入部件的方向上,所述凹入部件的宽度可在预定区域内逐渐减小,并从所述预定区域开始是均匀的。
通过提供一种可拆装地安装在成像设备的主体中的图像承载单元也可实现本发明总体构思的上述和/或其它方面和效用,所述图像承载单元包括:触点,设置在图像承载单元的一部分上;导向装置,引导图像承载单元,使其沿着插入方向和横向运动,使得触点连接到设置在成像设备的主体上的端子上。
导向装置可包括凹入部件,设置在成像设备的主体上的凸起部件安装在该凹入部件中。
图像承载单元可与显影剂储存单元一体地形成。
通过提供一种可拆装地安装在成像设备的主体中的可拆装单元也可实现本发明总体构思的上述和/或其它方面和效用,所述可拆装单元包括:触点,设置在可拆装单元的侧部上,当可拆装单元位于主体中时,触点连接到设置在主体上的端子上;凹入部件,与设置在主体上的凸起部件连接,以将可拆装单元引导到安装位置。通过凹入部件,在可拆装单元沿着侧向与端子隔开的同时,可拆装单元通过凹入部件开始插入到主体中,接着,当可拆装单元紧密地接近安装位置时,可拆装单元连接到端子。
通过提供一种成像设备也可实现本发明总体构思的上述和/或其它方面和效用,所述成像设备包括:主体,在其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电触点;图像承载单元,可拆装地安装在主体中,并且在其侧部包括第二电触点,以与第一电触点电接触;导向装置,在使图像承载单元移动的同时将图像承载单元引导到主体中,使得当图像承载单元开始安装在主体中时,具有第一电触点的侧壁与图像承载单元的所述侧部分开预定距离,并且当图像承载单元完全安装在主体中时,具有第一电触点的侧壁与图像承载单元的所述侧部接触。
导向装置可包括:第一轨道,按照一角度设置在成像设备中;第二轨道,设置在图像承载单元的底表面上,以与第一轨道接合,从而在图像承载单元沿着向前的方向滑动地安装在成像设备中的同时,使图像承载单元沿着侧面方向移动。
第一电触点可以是端子,所述端子延伸到成像设备的开口中,图像承载单元被安装在成像设备的所述开口中。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发明总体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这些和/或其它方面和效用将会变得清楚和更加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构造的截面图;
图2是显示根据图1的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感光体单元与主体分离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3是显示根据图1的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感光体单元的透视图;
图4A至图4C是示意性显示根据图1的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感光体单元和主体之间的安装/卸下结构和结合操作的示图;
图5A至图5C是示意性显示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另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感光体单元和主体之间的安装/卸下结构和结合操作的示图;
图6是示意性显示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另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感光体单元和主体之间的安装/卸下结构和结合操作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说明本发明总体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例子显示在附图中,图中,相同的标号始终指代相同的元件。以下,通过参照附图描述实施例以解释本发明的总体构思。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构造的截面图。如图1所示,成像设备可包括主体10、打印介质送进单元20、激光扫描单元30、感光体单元40、显影单元50、转印单元60、显影剂储存单元70、定影单元80和打印介质排放单元90。
主体10形成成像设备的外表,并且支撑安装在其内部的组件。盖子11铰接到主体10,以暴露和遮盖主体10的敞开的部分。用户可打开盖子11,并可通过主体10的敞开的部分接近主体10的内部。
打印介质送进单元20包括:盒子21,用于储存打印介质S;拾取辊22,用于一张一张地拾取盒子21中的打印介质S;送进辊23,用于将拾取的打印介质S朝着转印单元60送进。
激光扫描单元30包括壳体32和安装在壳体32中的扫描光学系统,其中,壳体32具有光透射构件31,从而光可被照射到外部。
扫描光学系统包括:光源33,根据图像信号发光;光学偏转器34,用于使从光源33发射的光偏转;fθ透镜35,用于校正通过光学偏转器34偏转的光中包含的像差;镜子36,用于使穿过fθ透镜35的光朝着感光体41反射。
光学偏转器34包括驱动电机34a和通过驱动电机34a旋转的多面镜34b。多面镜34b在其侧部具有多个反射表面,以偏转扫描从光源33入射的光。
从光源33发射的光通过旋转多面镜34b而偏转,并且经过f-θ透镜35被镜子36朝着光透射构件31反射。从镜子36反射的光穿过光透射构件31,然后照射到壳体32的外部。然后,光传播到设置在激光扫描单元30的预定部分上的感光体41,并且在感光体41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
感光体单元40包括上述的感光体41、感光体壳42和充电辊43。
感光体41可转动地安装在感光体壳42中,在激光扫描单元30将光扫描到感光体41上之前,感光体41通过充电辊43被充电到预定电势。
感光体壳42具有把手部分44,把手部分44凹入地形成在感光体壳42的后部。当用户安装或者卸下感光体单元40时,把手部分44能够使用户容易地抓住感光体单元40。
显影单元50包括分别储存颜色(例如,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彼此不同的显影剂的四个显影装置50Y、50M、50C和50K。显影单元50将显影剂供应到其上形成有静电潜像的感光体41上,以将静电潜像显影成可视图像。
每个显影装置50Y、50M、50C和50K包括显影剂储存部分51、供应辊52和显影辊53。显影剂储存部分51储存将被供应给感光体41的显影剂。供应辊52将储存在显影剂储存部分51中的显影剂供应到显影辊53。显影辊53将显影剂附着到形成有静电潜像的感光体41的表面上。
与感光体单元40相似,转印单元60是图像承载单元。转印单元60包括中间转印带61、第一转印辊62和第二转印辊63。中间转印带61由支撑辊64和65支撑,并且按照与感光体41的旋转线速度相等的速度运转。在中间转印带61介于第一转印辊62和感光体41之间的同时,第一转印辊62抵住感光体41,并且将形成在感光体41上的可视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1上。在中间转印带61介于第二转印辊63和支撑辊65之间的同时,第二转印辊63抵住支撑辊65。在图像从感光体41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1上的同时,第二转印辊63与中间转印带61分开。当图像从感光体41被完全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1上时,第二转印辊63以预定压力与中间转印带61接触。当第二转印辊63接触中间转印带61时,中间转印带61上的图像被转印到打印介质上。
在完成一个循环的显影过程和转印过程之后,感光体41的表面上的残留的显影剂被收集并储存在显影剂储存单元70中。在该实施例中,显影剂储存单元70与感光体单元40一体地设置。然而,显影剂储存单元70可与感光体单元40分开设置。
定影单元80包括具有热源的加热辊81和被安装为与加热辊81相对的加压辊82。在打印介质经过加热辊81和加压辊82之间的同时,图像通过从加热辊81传递的热和施加在加热辊81和加压辊82之间的压力被定影到打印介质上。
打印介质排放单元90包括排放辊91和排放支撑辊(discharge backuproller)92,用于将已经经过定影单元80的打印介质排放到主体10外。
现在将解释上述构造的成像设备的操作。在打印操作的一开始,感光体41的表面被充电辊43均匀地充电。激光扫描单元30将与任何一种颜色(例如,黄色)的图像信息对应的光照射到感光体41的被均匀充电的表面上,并且对应于黄色图像的静电潜像形成在感光体41上。
显影偏压被施加到黄色显影装置50Y的显影辊53上,并且黄色显影剂附着到静电潜像上。静电潜像在感光体41上被显影为黄色可视图像。可视图像通过第一转印辊62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1上。
如果对应于一页的黄色可视图像被完全转印,则激光扫描单元30将对应于另一种颜色(例如,品红色)的图像信息的光扫描到感光体41上,以形成对应于品红色图像的静电潜像。品红色显影装置50M将品红色显影剂供应到静电潜像上以将静电潜像显影成品红色可视图像。形成在感光体41上的品红色可视图像通过第一转印辊62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1上,并且与已经被转印的黄色可视图像重叠。
然后,如果青色和黑色的可视图像通过与以上相同的步骤被顺序地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1上,则通过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的可视图像的重叠在中间转印带61上形成彩色图像。彩色可视图像被转印到经过中间转印带61和第二转印辊63之间的打印介质S上。然后,打印介质S通过定影单元80和打印介质排放单元90被排放到主体10外部。
在上述成像过程中,成像设备有时存在以下故障,例如,打印介质卡住以及组件裂开和磨损等。当发生这些故障时,需要卸下组件,例如,感光体单元40、显影单元50和转印单元60,以对组件进行修理或更换。在这些可拆装单元(例如,感光体单元40、显影单元50和转印单元60)中,下面将示例性地解释感光体单元40的安装/卸下结构。
图2是显示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感光体单元与主体分离的状态的透视图,图3是显示根据图2的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感光体单元的透视图,图4A至图4C是示意性显示根据图2的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感光体单元和主体之间的安装/卸下结构和结合操作的示图。
如图2至图4C所示,感光体壳42在一侧表面42s设置有触点45,主体10在内侧表面10s设置有端子15。端子15从主体10的内侧表面10s突出,并可在预定范围内前后运动。当感光体单元40在主体10中时,端子15和触点45彼此电连接。因此,能够确定感光体单元40是否在主体10中,并且可对安装在感光体单元40中的电子元件进行电控制。
因为端子15被设置成从主体10的内侧表面10s突出,所以当感光体单元40被安装或者卸下时,端子15会被磨损或者损坏。因此,为了使对端子15的磨损最小化,并防止对端子15的损坏,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成像设备还包括导向装置100,该导向装置100沿着插入方向X和横向Y(参照图4A至图4C)引导感光体单元40。插入方向X是指从主体10的前表面朝向主体10的后表面的方向(与主体10的内侧表面10s平行的方向)。横向Y是指垂直于插入方向X的方向(从主体10的中部朝向主体10的内侧表面10s的方向)。未描述的标号46指示形成在感光体壳42上的光窗,使得从激光扫描单元30扫描的光可传播到感光体41。
导向装置100包括:至少一个凹入部件120,设置在感光体壳42的下表面上;至少一个凸起部件110,设置在板12上,以被安装到凹入部件120中。板12是设置在主体10中的组件,以支撑组件(例如,感光体单元40)。
在该实施例中,凸起部件110按照沿着插入方向X延伸的导轨形状形成。然而,凸起部件110的形状不限于导轨形状。例如,凸起部件可形成为具有圆形截面。
凹入部件120包括第一导向部分121和第二导向部分122。在限定凹入部件120的两个侧表面中,比另一侧表面布置得更加靠近触点45的一侧表面125随着其从第一导向部分121的入口121a向第二导向部分122的入口122a行进而逐渐远离感光体壳42的安装有触点45的侧表面42s。在第二导向部分122中,凹入部件120的侧表面125平行于感光体壳42的侧表面42s。在该实施例中,在第一导向部分121中,凹入部件120的侧表面125按照直线形状形成。然而,凹入部件120的在第一导向部分121中的侧表面125可按照曲线形状形成。
如图4A至图4C所示,当凸起部件110的前端部与第一导向部分121的侧表面125相邻地布置时,如果感光体单元40朝着主体10被推动,则感光体单元40通过第一导向部分121沿着与插入方向X成预定倾斜角α的斜线方向d1运动,接着,在第二导向部分122中,感光体单元40沿着插入方向X朝着安装位置运动。因此,感光体单元40沿着插入方向X和横向Y被插入到主体10中,从而感光体单元40在横向Y上与端子15隔开。直到感光体单元40紧密地临近安装位置,感光体壳42才与端子15接触。因此,由于感光体单元40在与端子15接触的同时的滑动距离减小,所以对端子15的磨损减小。此外,由于感光体单元40沿着斜线方向运动,从而逐渐压迫端子15,所以能够防止通常会导致的对端子15的损坏。
此外,由于感光体壳的安装有触点45的侧表面42s与主体10的安装有端子15的内侧表面10s之间的抵触减小,所以用户在将感光体单元40插入到主体10中时,具有改善的手感。
优选地,在将凸起部件插入到第一导向部分121中的方向(即,在从第一导向部分121的入口121a朝向第二导向部分122的入口122a的方向)上,第一导向部分121的宽度W1逐渐减小。优选地,第二导向部分122的宽度W2是均匀的。因此,凸起部件110可容易地插入到第一导向部分121中。此外,在临近安装位置P的第二导向部分122中,确保了感光体单元40的稳定的导向。
根据宽度的尺寸,感光体壳42包括第一宽度部分42a、扩大部分42b和第二宽度部分42c。感光体壳42按照第一宽度部分42a、扩大部分42b和第二宽度部分42c的顺序插入到主体10中。具体地讲,当第一宽度部分42a位于主体10中时,如果感光体单元40被推动到主体10中,则感光体单元40通过第一导向部分121沿着斜线方向d1被引导。换言之,感光体单元40沿着插入方向X运动,同时沿着横向Y朝着端子15运动。优选地,感光体壳42的扩大部分42b在与触点45相反的方向上增加与感光体单元40的在横向Y上的运动距离对应的宽度。然后,在第二导向部分122中,感光体壳42沿着插入方向X运动,并且第二宽度部分42c插入到主体10中。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设备可沿着横向引导感光体单元,并且与传统的成像设备的主体的宽度相比,不增加主体的宽度,并能够有效地利用成像设备的主体的内部空间。
图5A至图5C是示意性显示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另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感光体单元和主体之间的安装/卸下结构和结合操作的示图。以下,与第一实施例的组件相同的组件将由相同的标号指示,并且将省略对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的组件相同或者对应的技术特征的组件的解释。
如图5A至图5C所示,该实施例的成像设备包括导向装置200,该导向装置200包括至少一个凸起部件210和至少一个凹入部件220。与图2的示例性实施例不同,凹入部件220设置在板12上,安装在凹入部件220中的凸起部件210设置在感光体壳42的下表面上。
在限定凹入部件220的两个侧表面中,比另一侧表面布置得更加远离端子15的一侧表面225形成为被弯曲。具体地讲,凹入部件220的侧表面225随着其从第一导向部分221的入口221a向第二导向部分222的入口222a行进而逐渐接近主体10的安装有端子15的内侧表面10s。在第二导向部分222中,凹入部件220的侧表面225平行于主体10的内侧表面10s。在第一导向部分221中,凸起部件210的前端部沿着侧表面225滑动,接着被引导到第二导向部分222中。
因此,该实施例的感光体单元40沿着斜线方向d2被引导,即,在第一导向部分221中,感光体单元40同时沿着插入方向X和横向Y被引导,在第二导向部分222中,感光体单元40沿着插入方向X被引导。
图6是示意性显示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另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感光体单元和主体之间的安装/卸下结构和结合操作的示图。以下,与图2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组件相同的组件将由相同的标号指示,并且将省略对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的组件相同或者对应的技术特征的组件的解释。
如图6所示,该实施例的成像设备还包括运动构件300,该运动构件300设置在主体10的安装有端子15的内侧表面10s的开口部分13处。运动构件300由弹性构件310支撑。当感光体单元40被插入到主体10中时,运动构件300被感光体单元40沿着横向Y向后推动。
当感光体单元40被插入到主体10中时,运动构件300防止感光体壳42的侧表面42s与主体10的安装有端子15的内侧表面10s接触。优选地,当弹性构件310处于非压缩状态下时,由主体10和运动构件300限定的开口的宽度W3被设置成等于感光体壳42的第一宽度部分42a的宽度W4。
在上面的描述中,已经示例性地解释了感光体单元40和主体10之间的安装/卸下结构。然而,根据本发明的安装/卸下结构还可应用于其它可拆装单元(例如,显影单元50、转印单元60等)。
从上面的描述清楚的是,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各示例性实施例的成像设备可减小对安装在主体上的端子的损坏,这是因为可拆装单元在与端子接触的同时的滑动距离减小了。此外,由于可拆装单元沿着斜线方向运动,从而逐渐压迫端子,所以防止了对端子的损坏。
再者,由于可拆装单元的安装有触点的侧表面与主体的安装有端子的内侧表面之间的抵触减小,所以在将可拆装单元安装在主体中或者从主体卸下可拆装单元时,用户具有改善的手感。
虽然已经显示并描述了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改变,本发明总体构思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0)

1、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主体,设置有第一电连接部件;
图像承载单元,可拆装地安装在主体中,图像承载单元设置有第二电连接部件;
导向装置,沿着插入方向和横向引导图像承载单元,使得图像承载单元的第二电连接部件连接到主体的第一电连接部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导向装置包括设置在主体和图像承载单元中的任何一个上的至少一个凸起部件以及设置在主体和图像承载单元中的另一个上的至少一个凹入部件,其中,所述凸起部件被安装在所述凹入部件中,并在所述凹入部件中被引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凸起部件沿着插入方向延伸。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凹入部件包括第一导向部分和第二导向部分,其中,在第一导向部分中,图像承载单元沿着斜线方向被引导,接着,在第二导向部分中,图像承载单元沿着插入方向被引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第一电连接部件被构造为设置在图像承载单元的侧部上的触点,第二电连接部件被构造为设置在主体的内侧表面上的端子,所述端子可从内侧表面前后运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凹入部件设置在图像承载单元上,并包括两个侧表面和由所述侧表面限定的第一导向部分和第二导向部分,其中,所述凹入部件的比另一侧表面布置得更加靠近触点的一侧表面随着其从第一导向部分的入口向第二导向部分的入口行进而逐渐远离图像承载单元的安装有触点的侧部,并且在第二导向部分中,所述凹入部件的所述一侧表面与图像承载单元的侧部平行地形成。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凹入部件设置在主体上,并包括两个侧表面和由所述侧表面限定的第一导向部分和第二导向部分,其中,所述凹入部件的比另一侧表面布置得更加远离端子的一侧表面随着其从第一导向部分的入口向第二导向部分的入口行进而逐渐接近主体的安装有端子的内侧表面,并且在第二导向部分中,所述凹入部件的所述一侧表面与主体的内侧表面平行地形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图像承载单元包括宽度扩大的扩大部分。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还包括设置在主体的安装有第一电连接部件的内侧表面的开口部分处的运动构件。
10、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主体;
可拆装单元,可拆装地安装在主体中;
触点,设置在可拆装单元的一部分上;
端子,设置在主体的内侧表面上,当可拆装单元位于主体中时,端子连接到触点;
导向装置,将可拆装单元引导到安装位置,
其中,在可拆装单元沿着横向与端子隔开的同时,可拆装单元开始插入到主体中,接着,当可拆装单元紧密地接近安装位置时,可拆装单元连接到端子。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导向装置包括第一导向部分和第二导向部分,其中,在第一导向部分,可拆装单元沿着插入方向和横向运动,在第二导向部分,可拆装单元沿着插入方向运动。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导向装置包括设置在可拆装单元和主体中的任何一个上的至少一个导轨部件以及设置在可拆装单元和主体中的另一个上的至少一个凹入部件,其中,所述导轨部件被安装在所述凹入部件中,并在所述凹入部件中被引导。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在将所述导轨部件插入到所述凹入部件的方向上,所述凹入部件的宽度在预定区域内逐渐减小,并且从所述预定区域开始是均匀的。
14、一种可拆装地安装在成像设备的主体中的图像承载单元,所述图像承载单元包括:
触点,设置在图像承载单元的一部分上;
导向装置,引导图像承载单元,使其沿着插入方向和横向运动,使得触点连接到设置在成像设备的主体上的端子上。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承载单元,其中,导向装置包括凹入部件,设置在成像设备的主体上的凸起部件安装在该凹入部件中。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承载单元,其中,图像承载单元与显影剂储存单元一体地形成。
17、一种可拆装地安装在成像设备的主体中的可拆装单元,所述可拆装单元包括:
触点,设置在可拆装单元的侧部上,当可拆装单元位于主体中时,触点连接到设置在主体上的端子上;
凹入部件,与设置在主体上的凸起部件连接,以将可拆装单元引导到安装位置,
其中,在可拆装单元沿着横向与端子隔开的同时,可拆装单元开始插入到主体中,接着,当可拆装单元紧密地接近安装位置时,可拆装单元连接到端子。
18、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主体,在其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电触点;
图像承载单元,可拆装地安装在主体中,并且在其侧部包括第二电触点,以与第一电触点电接触;
导向装置,在使图像承载单元移动的同时将图像承载单元引导到主体中,使得当图像承载单元开始安装在主体中时,具有第一电触点的侧壁与图像承载单元的所述侧部分开预定距离,并且当图像承载单元完全安装在主体中时,具有第一电触点的侧壁与图像承载单元的所述侧部接触。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导向装置包括:
第一轨道,按照一角度设置在成像设备中;
第二轨道,设置在图像承载单元的底表面上,以与第一轨道接合,从而在图像承载单元沿着向前的方向滑动地安装在成像设备中的同时,使图像承载单元沿着侧面方向移动。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第一电触点是端子,所述端子延伸到成像设备的开口中,图像承载单元被安装在成像设备的所述开口中。
CN200810170901.XA 2008-02-21 2008-10-16 成像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151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80015800 2008-02-21
KR1020080015800A KR100941420B1 (ko) 2008-02-21 2008-02-21 화상형성장치
KR10-2008-0015800 2008-02-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15126A true CN101515126A (zh) 2009-08-26
CN101515126B CN101515126B (zh) 2014-02-26

Family

ID=4095154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6803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15125B (zh) 2008-02-21 2008-09-25 成像设备及其框架单元
CN20081017090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15126B (zh) 2008-02-21 2008-10-16 成像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6803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15125B (zh) 2008-02-21 2008-09-25 成像设备及其框架单元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190050B2 (zh)
EP (1) EP2110716B1 (zh)
KR (1) KR100941420B1 (zh)
CN (2) CN101515125B (zh)
AT (1) ATE514977T1 (zh)
RU (1) RU2399077C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7001A (zh) * 2010-11-09 2012-05-2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电气连接结构、电气连接方法、电气连接部件和图像形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13143B1 (ko) * 2008-02-21 2009-08-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감광체유닛, 현상제저장유닛 및 화상형성장치
US8879953B2 (en) 2012-06-25 2014-11-04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Retainer assembly having positioning features for processing circuitry used within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supply item
US9740163B2 (en) * 2013-09-29 2017-08-22 Ninestar Corporation Rotational force driving assembly process cartridge
US9360834B1 (en) 2015-09-15 2016-06-07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Replaceable unit for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having positioning features for electrical contacts
JP6520833B2 (ja) * 2016-06-08 2019-05-29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トナー容器、画像形成装置
JP7046537B2 (ja) * 2016-11-01 2022-04-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234613B2 (ja) * 2018-12-07 2023-03-0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エアーダク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88461A (en) * 1980-11-22 1982-06-02 Canon Inc Picture formation device
US4501484A (en) * 1981-08-19 1985-02-26 Ricoh Company, Ltd. Photoconductive element cleaning apparatus and residual toner collecting apparatus
JPS62272283A (ja) 1986-05-20 1987-11-26 Sharp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S6448086A (en) * 1987-08-18 1989-02-22 Seiko Epson Corp Cleaning device
JPH0496073A (ja) * 1990-08-10 1992-03-27 Konica Corp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3352155B2 (ja) * 1992-06-30 2002-12-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6324606A (ja) * 1993-05-13 1994-11-25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JP2000305341A (ja) * 2000-01-01 2000-11-02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3320403B2 (ja) * 2000-06-28 2002-09-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
JP3840063B2 (ja) 2001-04-27 2006-11-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KR100462613B1 (ko) * 2002-07-09 2004-12-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인쇄기의 감광유닛 및 전사유닛 교환 시스템
JP4136729B2 (ja) * 2003-03-07 2008-08-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3625470B1 (ja) * 2003-09-30 2005-03-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7139507B2 (en) * 2004-03-22 2006-11-21 Fuji Xerox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ounting and demounting process cartridge
KR20070095491A (ko) * 2005-09-22 2007-10-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현상유닛 및 이를 가지는 화상형성장치
KR100793960B1 (ko) 2005-09-26 2008-01-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프로세스 카트리지, 그것을 구비하는 화상형성장치 및프로세스 카트리지 착탈방법
KR100726441B1 (ko) * 2005-11-22 2007-06-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현상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화상형성장치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7001A (zh) * 2010-11-09 2012-05-2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电气连接结构、电气连接方法、电气连接部件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2467001B (zh) * 2010-11-09 2017-03-01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电气连接结构、电气连接方法、电气连接部件和图像形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941420B1 (ko) 2010-02-10
EP2110716A1 (en) 2009-10-21
CN101515126B (zh) 2014-02-26
RU2008141220A (ru) 2010-04-27
US8190050B2 (en) 2012-05-29
US20090214248A1 (en) 2009-08-27
ATE514977T1 (de) 2011-07-15
KR20090090533A (ko) 2009-08-26
CN101515125B (zh) 2013-12-11
EP2110716B1 (en) 2011-06-29
RU2399077C2 (ru) 2010-09-10
CN101515125A (zh) 2009-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15126B (zh) 成像设备
US9002230B2 (en) Electrophotographic col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movable cartridge carrying member and associated electrical contacts
CN100390681C (zh) 可拆卸地装在电摄影成像设备上的装置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US7555238B2 (en) Image-forming device and angularly shifted belt unit
US1182227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9210630A (ja) タンデム型感光体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KR20120017386A (ko) 화상 처리 장치 및 화상 형성 장치
JP4821787B2 (ja) タンデム型感光体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515141B (zh) 成像设备及其显影单元
CN103268061B (zh) 图像形成装置,可分离单元及多个可分离单元
JP429650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ベルトユニット
CN102402168B (zh) 清洁刮板、清洁装置、处理盒、成像设备和托架元件
JP2006154867A (ja) 着脱部材、現像器、プロセス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120134712A1 (en) Photosensitive body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JP4413110B2 (ja) 光書き込み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3646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16143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KR101123769B1 (ko) 칼라 화상형성장치
JPH08129330A (ja)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20060078350A1 (en) Col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223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Korea Suwon

Patentee after: Aisi Printing Solutions Co.,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Lingtong Suwon Qu Mei Tan Dong 416

Patentee before: Samsung Electronic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Korea Suwon

Patentee after: S-PRINTING SOLU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Korea Suwon

Patentee before: Aisi Printing Solution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14

Address after: Texas, USA

Patentee after: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L.P.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Korea Suwon

Patentee before: S-PRINTING SOLUTIO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