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11692A - 瓶容器 - Google Patents
瓶容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511692A CN101511692A CNA2007800325088A CN200780032508A CN101511692A CN 101511692 A CN101511692 A CN 101511692A CN A2007800325088 A CNA2007800325088 A CN A2007800325088A CN 200780032508 A CN200780032508 A CN 200780032508A CN 101511692 A CN101511692 A CN 10151169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ttle cap
- blade
- bottle
- kaifeng
- buck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51/00—Clos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D51/18—Arrangements of closures with protective outer cap-like covers or of two or more co-operating closures
- B65D51/20—Caps, lids, or covers co-operating with an inner closure arranged to be opened by piercing, cutting, or tearing
- B65D51/22—Caps, lids, or covers co-operating with an inner closure arranged to be opened by piercing, cutting, or tearing having means for piercing, cutting, or tearing the inner closur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51/00—Clos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D51/18—Arrangements of closures with protective outer cap-like covers or of two or more co-operating closures
- B65D51/20—Caps, lids, or covers co-operating with an inner closure arranged to be opened by piercing, cutting, or tearing
- B65D51/22—Caps, lids, or covers co-operating with an inner closure arranged to be opened by piercing, cutting, or tearing having means for piercing, cutting, or tearing the inner closure
- B65D51/221—Caps, lids, or covers co-operating with an inner closure arranged to be opened by piercing, cutting, or tearing having means for piercing, cutting, or tearing the inner closure a major part of the inner closure being left inside the container after the opening
- B65D51/222—Caps, lids, or covers co-operating with an inner closure arranged to be opened by piercing, cutting, or tearing having means for piercing, cutting, or tearing the inner closure a major part of the inner closure being left inside the container after the opening the piercing or cutting means being integral with, or fixedly attached to, the outer closure
- B65D51/225—Caps, lids, or covers co-operating with an inner closure arranged to be opened by piercing, cutting, or tearing having means for piercing, cutting, or tearing the inner closure a major part of the inner closure being left inside the container after the opening the piercing or cutting means being integral with, or fixedly attached to, the outer closure and further comprising a device first inhibiting displacement of the outer closur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47/00—Closures with filling and discharging, or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 B65D47/36—Closures with frangible parts adapted to be pierced, torn, or removed, to provide discharge opening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51/00—Clos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D51/18—Arrangements of closures with protective outer cap-like covers or of two or more co-operating closur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51/00—Clos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D51/18—Arrangements of closures with protective outer cap-like covers or of two or more co-operating closures
- B65D51/20—Caps, lids, or covers co-operating with an inner closure arranged to be opened by piercing, cutting, or tear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251/00—Details relating to container closures
- B65D2251/0003—Two or more closures
- B65D2251/0006—Upper closure
- B65D2251/0025—Upper closure of the 47-typ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251/00—Details relating to container closures
- B65D2251/0003—Two or more closures
- B65D2251/0068—Lower closure
- B65D2251/0087—Lower closure of the 47-typ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251/00—Details relating to container closures
- B65D2251/0003—Two or more closures
- B65D2251/0068—Lower closure
- B65D2251/0093—Membran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255/00—Locking devices
- B65D2255/20—Locking devices with coacting elements, e.g. ratchet and pawl, formed integrally in the container and closure or dispensing device, e.g. spout, for permanently preventing removal of the lat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内瓶盖直接接触容器本体,在内瓶盖上覆盖螺合瓶盖本体。内瓶盖与容器本体颈部(21)间的接合机构,为设置形成上、下的水平方向配对的凸状环状元件以防止拔出,将两者所设置配对的纵肋片(23,36)相互插入组合后构成转动限制。即使往螺合松弛的方向用力逆向旋转瓶盖,通过将肋片卡扣设计有比螺合的锁固保持力更小的卡扣力,成为可防止瓶盖本体从内瓶盖脱落的构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具备开封手段的瓶盖。
背景技术
市面上,有关在未使用状态下注出孔为保持密封状态、使用开始时开封设于注出孔的封口材料等而使用的瓶盖构造,不少具有如此构造的容器被设计提案。同时,为了在未使用状态下不会不经意开封,伴随有防止不当开封机构的瓶盖构造也很多。开封封口中栓而使用的附带铰链的瓶盖,也有设置如此构造的容器被设计提案。例如,有专利文献1(特开2001-19019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平11-349025号公报)、专利文献3(专利第3024089号公报)、专利文献4(特开2000-247351号公报)等。
这些公知范例,对于破掉的封口材料落入容器内或切割后残留的考虑,并没有特别的作为。
本案申请人之前提案有的专利文献3,其所揭示的开封构造,是在设有外盖110的外装瓶盖109,设置有倾斜形成切口的导引筒120,且通过导引筒120前端撞破封口材料108的形态,故开封封口材料的作业时没有取下外装瓶盖的必要,没有杂菌混入或手指污染的危险,使用开始后也能保持容器密闭性的构造。图13、图14、图15、图16中,是介绍专利文献3所揭示的先前发明。图13表示容器的全体概略图,图14表示未使用状态的头部剖面图,图15是除去环状带部的状态的剖面图,图16是表示使用状态图。
此公知范例,是将化妆液注入容器101,在开口102覆盖、固定上述内栓108后密封容器101,另如上述一般覆盖、固定外装瓶盖109。以此状态保管直至消费者手上。并且,消费者使用此化妆液时,若拉长上述环状带部108f的一端部108g,如图15所示,环状带部108f从内栓108的外周壁108a下端切断,环状带部108f剥落。因此如图16所示,若从上方压外装瓶盖109,外装瓶盖109偏离到下方,本体瓶盖110外周壁110c滑动在内栓108的外周壁108a外周及容器101开口102的环状突部105外周,本体瓶盖110表面板110b的底面,抵接在内栓108的外周壁108a与内周壁108b的上端。
此时,此本体瓶盖110的导引筒112下降在内栓108的内周壁108b内侧,根据导引筒112的最下端地方112b与垂直端缘112c所形成的前端部,刺穿内栓108的遮蔽板108c的薄层外周缘,随导引筒112的下降,沿着导引筒112的倾斜下端缘,逐渐蔓延切入。接着如图14所示,遮蔽板108c从内周壁108b被切下。又此时外装瓶盖109本体瓶盖110的外周壁110c的内周环状突部110d,嵌入容器101外周壁103的环状突部105下方的下部环状凹部107,使外装瓶盖109被固定。
从而,容器101开口102的中栓108打开。且要取出容器101中的化妆液,要以铰链111b为中心转开外装瓶盖109的外盖111。从而,本体瓶盖110表面板110b的小孔110a打开,若倾斜容器101,化妆液就通过导引筒112从小孔110a注出。且若再次将外盖111覆盖本体瓶盖110,外盖111的突起111a嵌入本体瓶盖110的小孔110a,容器101就被密闭。
专利文献4(特开2000-247351号公报)所揭示的瓶盖,基本构造类似于专利文献3。为将中栓与盖本体是形成螺旋式(screw-type),中栓的下端侧附设大的筒状体,利用螺转插入盖本体时此大的筒状体被分离而去除,从外观可容易判断是否已完成开封的发明。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1901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34902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302408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0-24735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提出一种附带瓶盖的容器,其构造为安装为使用状态的瓶盖不会被不经意取下。特别是在内瓶盖的上方螺合瓶盖本体的瓶盖,即使逆转瓶盖本体也能防止螺合关系松弛的构造的瓶盖。
本发明为在容器本体装设瓶盖的附带瓶盖的容器,为内瓶盖直接装设在容器颈部的构成,内容物的取出为从盖体顶部所形成的注出口进行,开、闭注出口通过附带铰链的瓶盖所进行,此外,本发明为使用开始时为了开封封膜而进行将瓶盖本体螺转插入内瓶盖的动作的构成,且设有即使逆转瓶盖本体也不会松弛,在容器颈部与内瓶盖之间形成容许转动的卡扣构造。
此外,封膜的开封机构为使用相对设置的两枚的圆筒状刀片,使用开始时随着螺转插入瓶盖本体,成为封膜残存一部分的开封状态,通过设有切割残留部分,以确实固定开封后的封口元件。
本发明主要的内容如以下所述。
(1)一种附带瓶盖的容器,在容器颈部装设附带铰链的瓶盖,在此附带瓶盖的容器,附带铰链的瓶盖具备内瓶盖与瓶盖本体,内瓶盖设有直接嵌合在容器颈部的封膜,瓶盖本体设有带刀片的封膜开封用圆筒体、注出口、开闭注出口的附带铰链的顶盖;
内瓶盖与瓶盖本体具有螺合所造成的接合关系,在成为使用状态的螺合终端,预先形成防止逆转的锁固机构;
内瓶盖的封膜是通过使用开始时进行的前述螺合而被开封,容器本体与内瓶盖的装设机构,是由水平方向的卡扣机构与垂直方向的卡扣机构所构成;
水平方向的卡扣机构,为将容器本体的颈部所形成的环状突起部与瓶盖内面所形成的环状突起部相互卡扣后,可转动且防止拔出的构成;
垂直方向的卡扣机构,为将容器本体的颈部形成的纵肋片与瓶盖内面设置的多个纵肋片相互卡扣的构成,此卡扣关为施加某一定程度大的力量而逆向旋转及/或正向旋转瓶盖时,构成容许转动的程度的卡扣对抗。
(2)如(1)所述的附带瓶盖的容器,其垂直方向的卡扣机构,为使容器本体的颈部形成的纵肋片,由颈部的中间部位设置的主纵肋片,与该颈部的底端部设置的补助纵肋片两者所构成,通常状态下主纵肋片与瓶盖内面设置的多个纵肋片相互卡扣,而补助纵肋片不会与其卡扣,当将瓶盖本体强压往下方时,补助纵肋片则会与瓶盖内面设置的多个纵肋片卡扣。
(3)如(1)或(2)所述的附带瓶盖的容器,容器本体的颈部所形成的环状突起部或瓶盖内面所形成的环状突起部,为一方形成环状,另一方为以点状多个设置的凸部。
(4)如(1)~(3)任一所述的附带瓶盖的容器,容器本体的颈部形成的纵肋片及瓶盖内面设置的多个纵肋片,为前端为锥形面,且双方的锥形的倾斜面,为彼此呈逆向而设置。
(5)如(1)~(4)任一所述的附带瓶盖的容器,在内瓶盖与瓶盖本体间设置开封防止环,防止封膜在未使用状态下被开封。
(6)如(1)~(5)任一所述的附带瓶盖的容器,瓶盖本体所设的附带刀片、封膜开封用的圆筒体,设有两枚刀片,该两枚刀片是通过在圆筒端以非点对称及/或使刀片前端的高度不同而设置,使两枚刀片造成的开封距离不同,而根据该开封动作后,形成封膜残存一处切割残留部分的开封构成。
(7)如(1)~(6)任一所述的附带瓶盖的容器,瓶盖本体所设的附带刀片、封膜开封用的圆筒体,其所设的刀片为两枚,该两枚刀片是以非点对称地对抗并设置在圆筒体前端,将以该圆筒体的轴为中心、一方的刀片前端为0°的圆周方向的位置关系,及断裂旋转的关系,通过如下方式设定,使封膜的开封状态成为在断裂操作后形成1处连结部。
一方的刀片A的位置=0°
另一方的刀片B的位置θb>180°
一方的刀片A的断裂旋转角度θcut<θb
一方的刀片A的断裂旋转角度θcut+θb>360°
(8)如(1)~(6)任一所述的附带瓶盖的容器,瓶盖的构成是:
内瓶盖是双层圆筒状,瓶盖内面所形成的环状突起部,为形成在外侧的圆筒体内周面,卡扣时该环状突起部位于容器本体颈部所设置的环状突起部的下方位置,且该外侧圆筒体的外周设有公螺纹;
又,内侧的圆筒体在开封后成为注出孔,未使用时是形成有底部的短径、有底的圆筒体,且底部为封膜;
瓶盖本体是具有母螺纹所形成的内径的筒状盖体,且母螺纹是螺合上述内瓶盖的公螺纹,在该盖体的内部顶面,形成有内接上述注出孔内、可前后进退的附带刀片的圆筒体,该刀片是形成两枚,以该突出刀片的间隔是大间隔角度的大间隔、小间隔角度的短间隔的非点对称而设置;
瓶盖本体上所设置的突出刀片前端从断裂内瓶盖的注出孔的封膜的起始位置旋转进入的限度为,比上述小间隔角度大、比上述大间隔角度小的范围,以此设定内瓶盖与瓶盖本体的螺合关系。
(9)如(1)~(8)任一所述的附带瓶盖的容器,瓶盖及容器本体为合成树脂制。
本发明,根据具备如上述的构成,可达到如以下的本发明中所特有的效果。
1.即使逆转瓶盖,瓶盖也不会从容器脱落而相当安全。即使没注意到铰链式瓶盖的存在而逆转瓶盖,也不会发生意外。
2.即使逆转瓶盖,比起瓶盖本体的螺合锁固维持力,内瓶盖与容器本体的颈部之间容许转动的抵抗更小,故瓶盖本体的螺合不会有松弛的情况。
3.通过螺合具备封口元件的内瓶盖与设置刀片的圆筒体,能减轻开封时需要的力量的同时确定转动终端,故可提高开封处的确定、封膜的切割残留部分的确实性。
4.通过两枚刀片从2处开始切削,一方被切割开时会有切断声,而能确认结束开封工作。
5.维持使用状态,要取下瓶盖本体后再度装设开封防止环而要使其重新呈现未使用状态,乃变得困难。
6.使用开始时的安装操作时,即使主要的卡扣没有效,通过使用补助的卡扣机构,也可以完成初期的安装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瓶盖,装设在容器本体的状态的部分扩大图,(a)表示未使用状态,(b)表示开封封膜的状态。
图2是表示容器本体的外观图。
图3是表示附带铰链的瓶盖本体,(a)表示附带铰链的瓶盖本体的剖面图,(b)表示仰视图。
图4(a)表示附带铰链的瓶盖本体的外观图,(b)表示附带铰链的瓶盖本体为开启状态的剖面图。
图5是表示内瓶盖,(a)表示俯视图,(b)表示剖面图,(c)表示仰视图,(d)表示内瓶盖的外观图。
图6是表示开封防止环的一部份断裂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卡扣关系示意图,(a)表示卡扣安装结束图,(b)表示瓶盖本体安装至半途的状态。
图8是表示瓶盖本体与内瓶盖安装的状态图。
图9是表示从底面观察刀片状态示意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刀片的开封动作示意图,(a)是表示未使用状态的刀片的位置(基准位置、环组时),(b)是表示切削开始位置(旋转45°位置),(c)是表示切削结束的位置(旋转180°位置、刻痕开口结束时)。
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瓶盖,装设在容器本体的状态的部分扩大图,(a)表示未使用状态,(b)表示开封封膜的状态。
图12是图11所示各构成元件的剖面图,(a)表示容器颈部剖面图,(b)表示内瓶盖剖面图,(c)是瓶盖本体剖面图,在右半部(c1)表示嵌入开封防止环的状态。
图13是公知例的容器的全体概略图。
图14是公知例未使用状态的头部剖面图。
图15是公知例除去环状带部的状态的头部剖面图。
图16是公知例使用状态的头部剖面图。
主要元件标记说明
1 瓶容器 2 容器本体
21 颈部 22 环状突起部
23 纵肋片 23a 主纵肋片
23b 补助纵肋片 23c 倾斜面
3 内瓶盖 31 外筒部
32 内筒部 33 公螺纹
34a 环状凹部 34b 环状突起部
35 空隙 35a 上部空隙
36 纵肋片 36a 倾斜面
37 卡扣凹部 38 内卡扣爪
38b 内卡扣小爪 38c 卡扣标记
39a 高段部 4 瓶盖本体
41 圆筒部 42 母螺纹
43 圆筒下端部 44 卡扣凸部
45 卡扣标记 47 外卡扣爪
5 开封防止环 54 开封防止环凸部
57 凹部 6 铰链式瓶盖
61 铰链 62 栓
63 施力部 64 顶盖
65 注出口 7 封膜
70 圆筒刀片 71 刀片A
72 刀片B 73 刀尖部
74 刀尖斜面 75 平坦部
77 后部斜面 78 平面部
79 连结片
81a 未使用状态的刀片A的纵方向位置
81b 未使用状态的刀片B的纵方向位置
82a 在封膜切开起点的刀片A的纵方向位置
82b 在封膜切开起点的刀片B的纵方向位置
83a 在封膜切开终点的刀片A的纵方向位置
83b 在封膜切开终点的刀片B的纵方向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关于在容器本体的颈部装设瓶盖的附带瓶盖的容器,由直接覆盖容器本体的颈部的内瓶盖、通过螺固覆盖此内瓶盖的瓶盖本体所组成,具有让内瓶盖保持未使用状态用的封口元件,在瓶盖本体设置有在使用开始时断裂此封膜的刀片。此外,在未使用状态,具备防止不当开封的开封防止环。
通过瓶盖本体使用时的螺转插入,封膜的开封与使用状态时瓶盖机构形成锁固。容器本体颈部与内瓶盖的卡扣力,以及内瓶盖与瓶盖本体的卡扣力,两者的关系为构成前者比后者还要微弱。
又,为了在初期操作时,即使内瓶盖与容器颈部卡扣的构造产生问题,通过使用补助的卡扣构造,也可以完成初期操作,因此采用使容器颈部的卡扣用肋片为上下分离的构成。
并且,本发明是采用将封口元件割开剩下一处,开封后的封口元件保持相连在内瓶盖的状态的开封方法。剩下封口元件的一部分而切除为圆形的方法,是使用前端部形成两枚刀片的圆筒体,在将此圆筒体按住封膜而转动的情况下,对两个切削起点,使一方的刀片的切削轨迹停止在另一方的切削起点跟前、另一方的刀片的切削轨迹能通过一方的切削起点,这样设计两枚刀片的设定。此设计是圆周上设置关系、刀片的大小、形状等。
圆周上的设置的情况是采用非点对称设置,对称设置的情况是采用改变刀片的前端的高度、山峰形状刀片的情况是采用改变锥形角等。又,可通过将以上方式组合而实现。
切削动作也可为任意进行,但通过限制切削终点,可确实切割残留。例如,使内瓶盖与瓶盖本体为螺合关系,可通过使螺合的终点与切削动作为相同时间点而实现。
材质方面,容器本体、瓶盖可以适用合成树脂制、金属制等。
关于各构成要素,以下将详细叙述。
1.全体构成
本发明是由容器本体与装设于容器本体颈部的瓶盖所构成。容器本体颈部与内瓶盖的卡扣力,以及内瓶盖与瓶盖本体的卡扣锁固力,两者的关系为构成前者比后者还要微弱。
容器本体的颈部与内瓶盖之间的卡扣,是根据分别构成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所构筑,垂直方向的卡扣机构为构筑为使两者各自设置的纵肋片互相插入组合的状态,水平方向的卡扣机构为使内瓶盖设置的环状突起部,位于容器本体的颈部设置的环状突起部的下侧而组合所构成。通过此构成,即使配对的纵肋片的卡扣松弛而转动,瓶盖的水平环状突起部维持卡扣,故得以发挥防止拔出的功能。
且本发明的瓶盖具备封口元件,未使用状态下不会从注出口漏出内容物,此外,为了防止封口元件的不当开封,具备有开封防止环,使用开始而与瓶盖本体螺转插入内瓶盖时,伴随其螺转插入动作封膜被切开开封,具备有在螺固终端被锁固而无法逆转的构成。
又,本发明所使用的瓶盖是具有封膜开封构造的瓶盖。此外,在未使用状态,根据需要,可适用防止不当开封的开封防止环。
2.容器本体
容器本体是上部设为圆筒状的颈部,颈部的底端部形成1~数个纵肋片。根据吹制成型或射出成型来制造容器本体的情况下,考虑到脱模时的合理性而形成1~4个。
形成颈部的圆筒部的上方,形成有环状突起部。此环状突起部可为一体环状设置或为点状设置。由成型的容易性而言以一体环状为理想,点状的情形时则以1~4个为适当。此环状突起部,为形成装设于瓶盖时位于比内瓶盖设置的环状突起部更上方,以完成卡扣。
环状突起部是远离纵肋片上端的上方而设置。纵肋片的前端面是以呈锥形的锥形面为理想。根据此锥形面的方向,可调整转动方向的抵抗性。此纵肋片可设置为上下分离,上侧通常是卡扣的主纵肋片,下侧是通常状态下为不会卡扣或是卡扣力微弱的状态的补助纵肋片,因任何理由而使主纵肋片产生问题的情况时,活用补助纵肋片就可维持其卡扣。
容器本体适合可目视辨认残留量、有透明性的瓶子。从透明性的观点,可使用合成树脂制、玻璃制。例如化妆料容器等。
3.瓶盖
瓶盖是由内瓶盖与瓶盖本体所构成。根据需要,在未使用状态可插入放置开封防止环。
3-1.内瓶盖
内瓶盖具有封口后的流出孔,装设在瓶容器的颈部。其是以成为双层圆筒状、挟持住瓶子颈部而装设的形式。内侧的圆筒形成流出孔,密封住底部形成封口元件。
在外侧的圆筒的内周面,水平方向形成环状突起部,环状突起部更下方则设有多个纵肋片。环状突起部是形成而位于容器本体颈部侧的环状突起部下方的地方。又,在圆筒内周面,此环状突起部的下侧形成数个纵肋片。此纵肋片之间,是形成容器本体颈部侧的纵肋片插入的样式,以阻止水平方向的转动而构筑成卡扣关系。此纵肋片的前端面也以设为锥形为理想。通过变更锥形面的方向、大小等的形状,可调整转动方向的抵抗性。当然,此转动方向的抵抗调整,最后是以与容器本体的纵肋片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决定。
环状突起部的上部设有小的凸状环状突起部,双层的突起部之间可形成凹部。通过在此凹部保持容器颈部的环状突起部,可达到内瓶盖通常的垂直方向的定位。通过定位,可在容器颈部的顶部上方形成空隙。
外侧的圆筒的外周形成有公螺纹。此公螺纹若为双线螺纹则可缩短结合距离而得到强度。且,外周的底端部设有卡扣爪,与容器本体侧所设置与其对抗的卡扣爪,在螺合终端形成卡扣关系,达到阻止螺纹逆转的锁固功能。此卡扣爪可以小间隔设置为2个,此情况下,瓶盖本体的卡扣爪嵌入此小间隔,达到正、逆旋转方向的锁固功能。又,为了对准容器本体,可设置卡扣标记在最下端的凸缘。
封口元件的封膜可弯曲为盘状。弯曲的程度与瓶子颈部的内周径的曲率为同样程度为佳,以使在开封状态时,内面稳定接触瓶子的颈部。
3-2.瓶盖本体
瓶盖本体是大体呈圆筒体,前端设有注出口、开关该注出口的附带铰链的瓶盖,内周面设有用以螺合于内瓶盖的母螺纹,由注出口往内侧连接设置有切开封膜用的圆筒刀片,内周面的下端部设有卡扣爪,其为对抗内瓶盖的卡扣爪。圆筒部的外周下端,可设置卡扣标记。
瓶盖本体为由于螺转插入内瓶盖的螺合,圆筒刀片切开封膜,螺合结束的同时完成开封。又,瓶盖本体在螺合终端为锁固的防止逆转机构。切开封膜的圆筒刀片的构成,为如以下所述。
两枚刀片是形成可沿内缘来切削封口的封膜,大体上经过全圆周,能将切开的一部分存留下来当成连结片。例如,非点对称设置、大小不相同的山峰形状的刀片、倾斜程度不一致的山峰形状刀片、前端的高度不一致的刀片等等。开封动作以转动来进行。两枚刀片的转动切削,能够使每个刀片的切削轨迹部分不会重复,从而得到实现。由于限制了转动范围,能实现正确的切削轨迹,确实地将连结片存留下来。作出两处连结片的话,封口元件无法充分打开,有妨碍其顺畅倒出之虞。如果完全割开的话,会有封口元件碎片漂浮在瓶装容器本体内,有卡住注出孔而阻碍流出之虞。当瓶容器呈透明时,会给予他人如同混入杂质的印象。特别是在化妆品和饮料品,会造成使用感不佳。
将与残存连结片相接触而停止的刀片其接触部位,若能让开封片呈下压的形状,就能使开封片保持一定的姿势。例如,若使切削结束部位为朝下的倾斜面,就能造成由接触而朝下的施压。同时,将刀片部分作成在切削终点刀片部分结束般,从切削终点使附着刀片的圆筒更加深入的话,由附着刀片的圆筒其外周面造成的连结被挤压,就能对开封片施加朝下的力。然而,因为若进入太深的话连结片可能会破碎的危险,注意将进入的程度限于不破碎是相当重要的。
作为限制设有两枚刀片的圆筒体的转动的方法,可以使内瓶盖和瓶盖本体螺合,而在螺合终点残留1处的连结片。
由于使用位于同一个圆周上的两枚刀片来切开而形成一个连结片,是在2个可能的切开起点和切开终点之中,切削终点会跨过另一方的切削起点,此时会产生连结片割开的声音,所以能确认开封动作的结束。
对于两枚刀片的形成及开封动作的转动限制,其形态如下。
(1)一种附带封膜开封机构的瓶盖,在具备附带刀片的封膜开封用圆筒体的瓶盖,设置两枚刀片,且构成两枚刀片造成的开封距离不同,而开封动作后封膜残存一处切割残留部分。
(2)通过在圆筒边以非点对称及/或使刀片前端的高度不同,可实现构成两枚刀片造成的开封距离不同。
当非点对称,即圆周上的刀片以相异间隔来设置的情况下,两个刀片同时开始切削时,在切削出相当于较短间隔的长度的时间点,长间隔与短间隔间的差距部分会残留下来当作连结片。
此外,在两枚刀片前端的高度有差异的情况下,一边使其旋转进入而进行切削动作时,两个刀片切削开始时间会产生时间差,可让此时间差部分的长度残留下来当作连结片。
(3)一种瓶盖,具有瓶盖本体,是对于堵住注出孔的封膜,将非点对称设置有两枚突出刀片在圆筒前端、可前后进退在注出孔内的圆筒体,设置在内侧顶面。
(4)非点对称设置的具体形态的范例,可如以下规定。一种瓶盖,是由设有封膜的内瓶盖与螺合内瓶盖的瓶盖本体所构成,具备两枚通过正向旋转瓶盖本体而断裂封膜的刀片,该两枚刀片是以非点对称地对抗并设置在圆筒体前端,将以该圆筒体的轴为中心、一方的刀片前端为0°的圆周方向的位置关系,及断裂旋转的关系,通过如下方式设定,使封膜的开封状态成为在断裂操作后形成1处连结部。
一方的刀片A的位置=0°
另一方的刀片B的位置θb>180°
一方的刀片A的断裂旋转角度θcut<θb
一方的刀片A的断裂旋转角度θcut+θb>360°
(5)此外,借着规范螺合关系,可以限制切割残留的残余连结片。例如,一种瓶盖,是由设有封膜的内瓶盖与螺合内瓶盖的瓶盖本体所构成,具备两枚通过正向旋转瓶盖本体而断裂封膜的刀片;其中内瓶盖是外周设有公螺纹的圆筒状,设有注出孔,该注出孔是由内侧形成有底部的短径、有底的圆筒体所形成,且底部为封膜;瓶盖本体是具有母螺纹所形成的内径的筒状盖体,且母螺纹是螺合上述内瓶盖的公螺纹,在该盖体的内部顶面,形成有内接上述注出孔内、可前后进退的附带刀片的圆筒体,该刀片是形成两枚,以该突出刀片的间隔是大间隔角度的大间隔、小间隔角度的短间隔的非点对称而设置;瓶盖本体上所设置的突出刀片前端从断裂内瓶盖的注出孔的封膜的起始位置旋转进入的限度为比上述小间隔角度大、比上述大间隔角度小的范围,以此设定内瓶盖与瓶盖本体的螺合关系。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使其为刀片部位结束于切削终点般、形成附带两枚刀片的封膜开封用圆筒刀片,从而可在切削终点使开封片能保持朝下施压。此外,若从刀片部位终点到不超过连结部的长度的范围继续螺合,因为连结片根据圆筒刀片外周面被压住,能更加稳定开放片的朝下姿势。
3-3.铰链式瓶盖
在瓶盖本体前端侧可设置附带铰链的瓶盖。开封后通过开关铰链式瓶盖,可注出内容物。对于开封后一小滴地使用的用途,使用方便又卫生。例如,适合化妆品用容器。
根据铰链式瓶盖的开、关进行内容物的注出的瓶盖本体,是螺固所造成,故不小心将瓶盖本体逆转的情形时,虽会有瓶盖脱落之虞,但在本发明中,内瓶盖与容器本体颈部之间形成容许转动的状态,故可防止意外发生。
3-4.开封防止环
开封防止环是表示未使用状态的构造,与瓶盖本体或内瓶盖为另外的个体独立设置的为佳。表示未使用状态的不当开封方法,一般是使用将瓶盖和瓶盖本体带状连结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3)等。本案申请人,如特开2006-193202号公报所示,提出新的方法,以另外的个体构成环状开封防止元件。
〔实施例1〕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瓶盖,装设于容器本体的状态的部分扩大图,(a)是未使用状态,(b)是开封封膜的状态。
图2是表示容器本体的外观图。
图3是表示附带铰链的瓶盖本体,(a)是附带铰链的瓶盖本体的剖面图,(b)是仰视图,图4(a)表示附带铰链的瓶盖本体的外观图,(b)表示附带铰链的瓶盖本体为开启状态的剖面图。
图5是表示内瓶盖,(a)是俯视图,(b)是剖面图,(c)是仰视图,(d)是内瓶盖的外观图。
图6是表示开封防止环的一部份断裂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卡扣关系示意图,(a)是卡扣安装结束图,(b)是瓶盖本体安装至半途的状态。
图8是表示瓶盖本体与内瓶盖安装的状态图。
图9是表示从底面观察刀片状态示意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刀片的开封动作示意图,(a)是未使用状态的刀片的位置,(b)是切削开始位置,(c)是切削结束的位置。
图1为将本实施例的瓶盖装设在容器本体状态下的部分扩大图。图1(a)表示未使用状态,图1(b)表示开封封膜的状态。
未使用状态下,在容器本体2的颈部21依序覆盖装设内瓶盖3、开封防止环5、瓶盖本体4。瓶容器的颈部前端进入空隙35,而设置在瓶容器本体2颈部的环状突起22,容纳于内瓶盖的环状凹部34a,且其下侧为颈部所设置的环状突起部34b而彼此卡扣,以阻止内瓶盖3的脱落。在瓶容器的颈部基部形成的纵肋片23a、23b,与设置在内瓶盖的基部内侧面的纵肋片36卡扣,以控制圆周方向的转动。又,内瓶盖的公螺纹33与瓶盖本体的母螺纹42螺合。螺纹是采用双线螺纹,即使旋转数少也能够达成强固安定的螺合。为了保持未使用状态,在瓶盖本体下部插入放置开封防止环5以阻挡螺合的进入,防止圆筒刀片70下降而与封膜7接触。
因将内瓶盖3覆盖在容器本体2的颈部21而用力塞入,完成两者的卡扣,通过水平设置的2个环状突起部的卡扣以防止拔出,内瓶盖所设的多个纵肋片之间,根据插入容器的颈部侧的纵肋片而限制转动。在实用步骤的组装,为填充内容物在瓶容器后,将内瓶盖、开封防止环、及瓶盖本体安装后状态的瓶盖,压入瓶容器的颈部,完成未使用状态的附带瓶盖的容器。
使用状态下,首先将瓶盖本体与开封防止环两者一起暂时去除,只把瓶盖本体再装回并继续螺合到终点,从而使圆筒刀片70在封膜7的周围切削,只留下连结片79而形成开封状态。之后便可打开铰链式瓶盖6取出内容物加以利用。
在本实施例中,封膜7呈朝Δd下方弯曲的盘状。在图1(b)中,此Δd形成以沿着容器本体的颈部21般接触的曲率。由于这样的状态,切开的封膜能维持稳定的姿势,良好保持开栓后的使用状态。
关于容器本体,如图2所举例,为使能盖上内瓶盖而造出颈部,最好能让收纳部位至少一部分呈透明状。可以用透明的合成树脂来制造,使用PET等材料,由吹制成型制造。图2为容器本体2的侧面图,具有将肩部缩紧而形成的颈部21,该颈部形成有环状突起部22和纵肋片23。此纵肋片23可由主纵肋片23a与补助纵肋片23b两者所构成。图中虽表示分离为两者的形式,但也可以为连续一体的构造。分为上下两元件的情形时,由于未使用状态下的过度扭转等原因使主纵肋片23a破损时,通过补助纵肋片23b与内瓶盖的纵肋片36的卡扣,可进行安装成使用开始的初期状态。特别是在容器颈部顶部形成有空隙,故根据将瓶盖本体强加塞入,可提高与补助纵肋片23b的卡扣力而确实安装。
环状突起部22虽形成为连续的环状,但也可设为数个点状突起。纵肋片23可设为1~数个。而吹制成型因有脱模的限制,故在纵肋片数个设置的情况下,以间隔90°设置达4个为理想。环状突起部为点状突起的情况也是相同。
参照图3、图4说明瓶盖本体的构成。图3是表示附带铰链的瓶盖本体,(a)是附带铰链的瓶盖本体的剖面图,(b)是仰视图,图4(a)表示附带铰链的瓶盖本体的外观图,(b)表示附带铰链的瓶盖本体为开启状态的剖面图。
瓶盖本体4设有覆盖内瓶盖、形成母螺纹42的圆筒部41,在该圆筒部41顶部设有铰链式瓶盖6。在中央部分设有在前端侧具有刀片的圆筒刀片70。此圆筒刀片的基部侧为注出口65。在圆筒部41的基部内侧设有2个呈180°对抗的外卡扣爪47,是与设置在内瓶盖底端部的内卡扣爪38互相卡扣,构成使两者在螺合终点防止逆转的卡扣关系。又,除卡扣爪47外设有2个呈180°对抗的卡扣凸部44。此卡扣凸部44为接触内瓶盖设置的高段部39a,达到阻止正向转动的功能。对应外卡扣爪47的圆筒部41的外周底端部,可设置卡扣标记45。此卡扣标记与内瓶盖设置的卡扣标记位置一致时,可确认完成装设工作。
图4(a)是表示从侧面观察瓶盖本体4的外观。在侧面设置有略为鼓起的卡扣标记45。表示铰链式瓶盖6的开放状态的瓶盖本体剖面如图4(b)所示。顶盖64的一端由铰链61连结,另一端形成施力部63,在中央部分设置能封锁注出口65的栓62。
圆筒刀片的构成范例如图9所示。圆筒刀片70设有刀片A71和刀片B72两个刀片,从侧面看大略呈山峰的形状,顶部设置有平面部78、刀片前方为笔直成形的刀尖部73、接续前述刀尖部的刀尖斜面74、另有平坦部75。刀片后端通过后部斜面77与平坦部相连接。两枚刀片以大间隔角210°、小间隔角150°隔开而组成。开封动作将在后面叙述,不过,切削角度150°、40°的连结片并没有被割开而会残留下来。此刀片因为在顶部设有20°的平坦部,若算入此部分与切削中刺入封膜的刀尖斜面74的一部分,共实行了170°的切削,所以未切削的残余角度为40度。
参照图5说明内瓶盖的构成。图5是表示内瓶盖,(a)表示俯视图,(b)表示剖面图,(c)表示仰视图,(d)表示内瓶盖的外观图。
内瓶盖外观大体呈圆筒状,是在内侧具有小直径圆筒的双重构造。小直径圆筒的底部用封膜封上。将容器本体的颈部前端插入此一由双重圆筒形成的空隙部分,而加以覆盖的构造。
更进一步详细叙述的话,内瓶盖3乃通过公螺纹33组成的外筒部31、由封膜7封口的内筒部32双重组合而成,并具有因两个部分而造成的空隙35。外筒部31的外侧基部设有与瓶盖本体或开封防止环的突起卡扣的内卡扣爪38及卡扣标记38c。且与此卡扣爪38空出小间隔,设有与其对抗的小卡扣爪38b,2个爪之间的小间隔形成为卡扣凹部37。瓶盖本体设置的外卡扣爪47跨过内卡扣爪38的背部的该膨胀部而容纳在卡扣凹部37的状态,为形成使用的安装状态。此外卡扣爪47为根据与内卡扣爪38的卡扣以防止逆转,在使用状态下瓶盖本体不会从内瓶盖脱落。又,设有高段部39a以抵接瓶盖本体的卡扣凸部44,达到防止正向过度旋转的功能。外筒部31的内侧面形成有多个纵肋片36、36··,及环状凹部34a、环状突起部34b,与分别设置在容器本体颈部的纵肋片23(主纵肋片23a、补助纵肋片23b)、环状突起部22卡扣,成为防止拔出与旋转的覆盖关系。纵肋片36的前端面则形成呈锥形的倾斜面36a。
开封防止环5如图6所示。其呈现层状的圆筒型,装在内瓶盖,上方的小口径部分则装在瓶盖本体的基部。在安装状态下,可表示未使用状态,同时也能防止封膜和刀片的接触。为了限制内瓶盖及瓶盖本体的卡扣位置,设有卡扣用的凹部57、开封防止环凸部54。
以下说明本实施例中瓶盖与容器本体之间的卡扣关系。内瓶盖为直接接触容器本体,在内瓶盖上覆盖瓶盖本体。内瓶盖与瓶盖本体为螺合关系,故内瓶盖与容器本体颈部间的接合机构,为设置形成上、下的水平方向配对的凸状环状元件以防止拔出,转动限制为将两者所设置配对的纵肋片插入组合后构成。螺固瓶盖本体,虽在螺固终点锁固,但不小心往松弛方向用力转动的情况时锁固被破坏,会连带有使所收容的内容物外漏的意外发生之虞。为防止此种意外,本实施例中纵肋片的前端面为呈锥形的倾斜面。根据对向设置内瓶盖与容器本体两者的纵肋片的倾斜面,往螺合松弛的方向用力转动瓶盖时,通过设计有比螺合的锁固保持力更小的卡扣力,成为可防止瓶盖本体从内瓶盖脱落的构成。又,正向旋转方向的卡扣力虽比逆转方向的卡扣力大,但以非常大的力量正向旋转瓶盖时,若预先设计成纵肋片会折断程度的强度,即使施予使公螺纹破坏的旋转力,内瓶盖与容器颈部的肋片构成会加以吸收,可防止瓶盖被拔出脱落的意外。特别是本实施例中,将封膜的一处不割开而残留也是其一项特征,开封动作为根据螺转插入的程度而受规定,因此过于螺转插入也会有完全割开封膜的危险,故限制过多的螺合是非常重要的。
另,在未使用状态下,将开封防止环插入放置内瓶盖与瓶盖本体之间,使用开始时取下瓶盖本体并取下开封防止环,通过再度将瓶盖本体螺合在内瓶盖外周,就完成封口元件的开封与瓶盖的装设。假设成为暂时使用的状态后,取下瓶盖本体而再度插入嵌合开封防止环,将瓶盖本体覆盖在其上,会有进行如此的不当开封的危险。本实施例为加上在使用状态装设瓶盖本体后的情况下被锁固的构成,在施加强逆转力的情形时,配对的纵肋片的卡扣力比锁固保持力更小,故内瓶盖与容器颈部之间变成空转,瓶盖就不会脱落。因此,本实施例也具备防止不当开封的功能。
具体的构成将参照图7、图8来说明。
图7(a)是表示使用状态下被安装后状态的卡扣关系。最内侧设有瓶容器的圆筒状的颈部21,与其颈部所设置的2个主纵肋片23a。在主纵肋片23a的前端,形成呈锥形的倾斜面23c。内瓶盖被此颈部插入,内瓶盖的内周面设置的多个纵肋片36之间,以挟持住主纵肋片23a的状态而安装。此纵肋片36的前端也形成呈锥形的倾斜面36a。这些倾斜方向为对向关系,要逆转安装状态的瓶盖将其取下的情况时,是沿着此倾斜面使卡扣容易脱落的构成。因设置多个纵肋片36,故即使跨过一个纵肋片,下一个纵肋片36也会形成抵抗,并无法自由旋转。
内瓶盖与瓶盖本体之间的卡扣,其锁固的构成为内瓶盖的外周设置的内卡扣爪38,与瓶盖本体侧的外卡扣爪47往防止逆转方向相互卡扣。瓶盖本体设置的卡扣凸部44则抵接内瓶盖设置的高段部39a而形成挡板(回り止め)。
本实施例中,设有相对于内卡扣爪38的小卡扣爪38b,其之间形成卡扣凹部37。形成使外卡扣爪47嵌入在此卡扣凹部。
图7(b)是使用开始时的操作至半途的状态。为取下开封防止环,螺转插入瓶盖本体的终点的状况。朝顺时针方向旋转,内卡扣爪38的背面接触外卡扣爪47的背面,越过两者的背面使外卡扣爪47嵌入卡扣凹部37而完成螺合。另一方面,瓶盖本体设置的卡扣凸部44抵接内瓶盖的高段部39a而形成挡板。在此例中,防止过度旋转的主要构成,为由卡扣凸部44与高段部39a的抵接来担任。用力转入的情况时,由于此抵接,内瓶盖与瓶盖本体的螺合不会被破坏,纵肋片方面,则通过设计纵肋片为弯折的程度来提高安全性。
例如具体而言,安装结束后将逆转瓶盖方向的配对的肋片卡扣的破断扭力设定为10Kgf/cm,正向螺纹关紧情况时,配对的纵肋片卡扣的破断扭力设定为3Kgf/cm。又,在初期使用安装时,将在转入瓶盖本体时越过内瓶盖的爪的扭力设定为4Kgf/cm,安装后的爪的卡扣扭力则设定为10Kgf/cm。通过如此的设定,一般成年人通过螺转插入瓶盖本体时受到的越过抵抗,可轻易确认已完成初期设定,同时若不小心逆向旋转,容器本体的颈部与内瓶盖的配对的肋片卡扣力,比内瓶盖与瓶盖本体的爪卡扣力更小,故形成空转,结果可防止瓶盖本体脱落的危险。
又,各自的卡扣标记45、38c位置一致的状态下,可以目视确认结束安装。
图8是概略表示图7(a)的瓶盖本体与内瓶盖安装状态图,故省略详细部分。
本实施例通过插入放置开封防止环,可明了其未使用(バ—ジン)状态,同时在开封防止环并未设置切开的接合片,故不会残留取下开封防止环的痕迹而相当干净。又,也并非是开封防止用的上盖,故使用状态的设计可依照原样表示。
而且,伴随瓶盖本体的螺旋插入动作,进行封膜的开封,切断的封膜残存一处,故封膜片保持在特定位置,封膜片不会堵住、漂浮在瓶容器内。
再者,即使用力逆转瓶盖,内瓶盖与容器颈部的纵方向的卡扣抵抗减弱,故成为瓶盖本体不会脱落而空转的构成。又,用力正向旋转的情况时,通过使纵肋片成弯折的样态,可防止螺固构造被破坏。
此外,内瓶盖与容器本体颈部,为将水平卡扣与垂直卡扣的机构分离,甚至设置为上下分离,故即使配对的纵肋片的卡扣松弛,也不影响防止拔出的卡扣。
本实施例为各构成有组织地彼此关连,提升外观及安全性的附带瓶盖的容器。
封膜的开封动作如以下所示。请参照图10作说明。图10是表示内瓶盖在平面视角状态下圆筒刃70的位置关系。内瓶盖的内筒部32所设置的封膜7表示在中心。内筒部32内的两枚(件)刀片A、B(71、72)状态,则是在纵断面视角标记。图10(a)是表示装填开封防止环后的未使用状态,图10(b)是表示取下开封防止环,刀片A、B(71、72)开始切削封膜7的起点的状态,图10(c)是表示切削留下连结片79后结束的状态。圆筒刃70前端所形成的刀片A71与刀片B72的形状如同上述,是同样的大约山峰的形状。
图10(a)是表示以刀片A71的平面部78的后端为0°的圆形座标轴下,各元件的位置关系。刀片B的平面部78的后端设置在210°,各自的平面部有20°部分的长度,刀片底部的刀尖斜面74的基部与后部斜面77的基部间,具有90°部分的长度。在纵断面视角,刀片的平面部78与封膜7是在非接触状态。
图10(b)是表示取下开封防止环,再螺合后从图1(a)的位置在45°进行的位置,两枚刀片的平面部穿破封膜而切削的起点的状态。刀片B的平面部78的后端在255°。
图10(c)是表示另旋转135°,结束开凿的状态。刀片A71的平面部78的后端是位于180°。刀片B的平面部78的后端是30°。纵剖面视角看时刀片A71成为83a的状态,形成刀尖斜面74穿破封膜7的状态,前端斜面部分是15°部分及平面部20°部分所加算后的170°部分,通过刀片A71形成所切削的角度,座标轴是215°。因此,与图10(b)的刀片B的平面部78的后端255°,两者的相差部分40°被切割残留,相当于形成连结片79的部分。
上述结构用于使一连串的螺合旋转在360°以内实现。开封防止环部分是180°,开凿旋转将游隙计入在内为180°,对这样小的旋转角度进行正确控制,是通过双线螺纹的螺合构造而实现。
另一方面,在切削终点的刀片B72,纵剖面视角看时是在83b的状态,平面刀片B72刀尖部73是在50°。因此,通过着刀片A71的切削位置45°,此部分成为被割开的。即使考虑合成树脂的延展,刀片B72的刀尖斜面74也与刀片A同样随着螺合的进入,超过封膜水平15°部分,故是确实割开的。
若将此实施例结合权利要求4后考虑,成为如以下所述。因为在本实施例中,刀片顶部完成平面部或山峰形状的倾斜面实质的切削功能,故考虑此部份,有必要思考其适用关系。像针一样的棒状刀片的情况,则没有必要考虑如此的关系。
(1)一方的刀片A的位置=0°:在图10(b)刀片A71的平面部78的后端位置45°(权利要求记载的发明概念是,因为估计刀片是开凿封膜之际的设置关系,故在此相当于45°)
(2)另一方的刀片B的位置θb>180°:在图10(a)刀片B72的平面部78的后端位置210°(在此相当于大间隔角度的210°)
(3)一方的刀片A的断裂旋转角度θcut<θb:通过刀片A71所切削的角度170°
(4)一方的刀片A的断裂旋转角度θcut+θb>360°:通过刀片A71所切削的角度170°+在图10(a)刀片B72的平面部78的后端位置210°
因为在此刀片B72割开的终点,会发生断裂声,故使用者也能以耳朵确认封膜被确实开封,不需要多余转动动作而能让人放心。因为是由于螺合使刀片进入,故和直接塞入的力量相比,以小力量就可完成开封动作。
残余的连结片79通过刀片A71的平坦部75,朝背侧施加偏压而稳定姿势,即使打开铰链式瓶盖进行摇晃倒出等的注出动作,封膜也不会回复,可顺畅地进行注出操作。
弯曲封膜使其能贴紧容器本体的颈部,可稳定保持开栓后封膜的姿势,能防止使用时发生障碍。
本实施例的瓶盖,首先把内瓶盖与开封防止环与瓶盖本体一体组合后作准备,通过加压粘接填充有内容物状态的瓶容器本体的颈部,可进行覆盖。因此能将装瓶步骤简略化。
本实施例为各构成有组织地彼此关连,提升外观及安全性的附带瓶盖的容器。
〔实施例2〕
请参照图11、图12说明实施例2。没有提到的部分,原则上是与实施例1共通的。
图11是表示实施例2的瓶盖,装设在容器本体的状态的部分扩大图。(a)表示未使用状态,(b)表示开封封膜的状态。图12是图11所示各构成元件的剖面图。(a)表示容器颈部剖面图,(b)表示内瓶盖剖面图,(c)是瓶盖本体剖面图,在右半部(c1)表示嵌入开封防止环的状态。
实施例2与实施例1最大的相异处,为内瓶盖的环状凹部34a的上侧也设置作为环状突起部的上环状突起部34c,形成和环状凹部34a一起与容器本体颈部设置的环状突起部22卡扣的构造,以及水平设有容器颈部设置的补助纵肋片23b,通常状态下,内瓶盖的纵肋片36与此补助纵肋片23b为不卡扣的关系,当将瓶盖本体4用力压入时则会卡扣的构造。
如图11(a)或图12(c)的(c1)所示,若在开封防止环5嵌入的状态下用力往正向旋转,容器颈部设置的主纵肋片23a会有被破坏的危险。此种情况下,使用开始时取下开封防止环5,即使再度螺合瓶盖本体4,维持原样下会产生朝正向旋转方向空转的危险。此时,若用力将瓶盖本体4压在容器侧,补助纵肋片23b与纵肋片36卡扣,可组成使用开始的安装状态。
补助此强制组合的机构,为内瓶盖设置的上环状突起部34c与容器颈部的顶部21b上侧所形成的上部空隙35b。因存在有上环状突起部34c,故内瓶盖3受容器颈部的环状突起部22所轴承而不会下降。又,通过轴承,在容器颈部的顶部21b的上部存在有上部空隙35b,而内瓶盖的纵肋片36与补助纵肋片23b通常维持不卡扣的关系。
如前述主纵肋片23a被破坏,难以与纵肋片36的卡扣的情形时,通过用力将瓶盖本体4压至容器侧,内瓶盖3往上部空隙35b的空间部分下方下降,纵肋片36的下面侧与容器颈部所设置的补助纵肋片23b形成卡扣。且上环状突起部34c为比环状突起部34b小的凸状,以作为减缓压下抵抗。又,关于与实施例1共通的内容,为避免重复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2可提供一种容器,使用开始时的最初安装发生不良时,提高对事态的对应力。
Claims (9)
1.一种附带瓶盖的容器,在容器颈部装设附带铰链的瓶盖,其特征在于该附带瓶盖的容器,附带铰链的瓶盖具备内瓶盖与瓶盖本体,内瓶盖设有直接嵌合在容器颈部的封膜,瓶盖本体设有带刀片的封膜开封用圆筒体、注出口、开闭注出口的附带铰链的顶盖;
内瓶盖与瓶盖本体具有螺合所造成的接合关系,在成为使用状态的螺合终端,预先形成防止逆转的锁固机构;
内瓶盖的封膜是通过使用开始时进行的前述螺合而被开封,容器本体与内瓶盖的装设机构,是由水平方向的卡扣机构与垂直方向的卡扣机构所构成;
水平方向的卡扣机构,为将容器本体的颈部所形成的环状突起部与瓶盖内面所形成的环状突起部相互卡扣后,可转动且防止拔出的构成;
垂直方向的卡扣机构,为将容器本体的颈部形成的纵肋片与瓶盖内面设置的多个纵肋片相互卡扣的构成,此卡扣关系施加某一定程度大的力量而逆向旋转及/或正向旋转瓶盖时,构成容许转动的程度的卡扣对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带瓶盖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其垂直方向的卡扣机构,为使容器本体的颈部形成的纵肋片,由颈部的中间部位设置的主纵肋片,与该颈部的底端部设置的补助纵肋片两者所构成,通常状态下主纵肋片与瓶盖内面设置的多个纵肋片相互卡扣,而补助纵肋片不会与其卡扣,当将瓶盖本体强压往下方时,补助纵肋片则会与瓶盖内面设置的多个纵肋片卡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附带瓶盖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容器本体的颈部所形成的环状突起部或瓶盖内面所形成的环状突起部,为一方形成环状,另一方为以点状多个设置的凸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附带瓶盖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容器本体的颈部形成的纵肋片及瓶盖内面设置的多个纵肋片,为前端为锥形面,且双方的锥形的倾斜面,为彼此呈逆向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附带瓶盖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在内瓶盖与瓶盖本体间插入放置开封防止环,防止封膜在未使用状态下被开封。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附带瓶盖的容器,其特征在于瓶盖本体所设的附带刀片、封膜开封用的圆筒体,设有两枚刀片,该两枚刀片是通过在圆筒端以非点对称及/或使刀片前端的高度不同而设置,使两枚刀片造成的开封距离不同,而根据该开封动作后,形成封膜残存一处切割残留部分的开封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附带瓶盖的容器,其特征在于瓶盖本体所设的附带刀片、封膜开封用的圆筒体,其所设的刀片为两枚,该两枚刀片是以非点对称地对抗并设置在圆筒体前端,将以该圆筒体的轴为中心、一方的刀片前端为0°的圆周方向的位置关系,及断裂旋转的关系,通过如下方式设定,使封膜的开封状态成为在断裂操作后形成1处连结部,
一方的刀片A的位置=0°
另一方的刀片B的位置θb>180°
一方的刀片A的断裂旋转角度θcut<θb
一方的刀片A的断裂旋转角度θcut+θb>360°。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附带瓶盖的容器,其特征在于瓶盖的构成是:
内瓶盖是双层圆筒状,瓶盖内面所形成的环状突起部,为形成在外侧的圆筒体内周面,卡扣时该环状突起部位于容器本体颈部所设置的环状突起部的下方位置,且该外侧圆筒体的外周设有公螺纹;
又,内侧的圆筒体在开封后成为注出孔,未使用时是形成有底部的短径、有底的圆筒体,且底部为封膜;
瓶盖本体是具有母螺纹所形成的内径的筒状盖体,且母螺纹是螺合上述内瓶盖的公螺纹,在该盖体的内部顶面,形成有内接上述注出孔内、可前后进退的附带刀片的圆筒体,该刀片是形成两枚,该两枚刀片的间隔是以大间隔角度的大间隔、小间隔角度的短间隔的非点对称而设置;
瓶盖本体上所设置的突出刀片前端从断裂内瓶盖的注出孔的封膜的起始位置旋转进入的限度为,比上述小间隔角度大、比上述大间隔角度小的范围,以此设定内瓶盖与瓶盖本体的螺合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附带瓶盖的容器,其特征在于瓶盖及瓶盖本体为合成树脂制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276835A JP3978224B1 (ja) | 2006-10-10 | 2006-10-10 | ボトル容器 |
JP276835/2006 | 2006-10-10 | ||
PCT/JP2007/068251 WO2008044442A1 (fr) | 2006-10-10 | 2007-09-20 | Récipient de type bouteill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11692A true CN101511692A (zh) | 2009-08-19 |
CN101511692B CN101511692B (zh) | 2011-07-20 |
Family
ID=38595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800325088A Active CN101511692B (zh) | 2006-10-10 | 2007-09-20 | 瓶容器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3978224B1 (zh) |
KR (1) | KR101397766B1 (zh) |
CN (1) | CN101511692B (zh) |
HK (1) | HK1130750A1 (zh) |
TW (1) | TWI415771B (zh) |
WO (1) | WO2008044442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52098A (zh) * | 2010-01-25 | 2012-08-29 | 绿盖株式会社 | 防止瓶盖丢失或空转的容器 |
CN104309913A (zh) * | 2014-10-17 | 2015-01-28 | 德清才府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瓶盖与瓶子的固定结构 |
CN104326156A (zh) * | 2014-10-17 | 2015-02-04 | 德清才府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瓶子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085986B2 (ja) * | 2007-06-19 | 2012-11-28 | 株式会社ファンケル | ボトル容器 |
AU2008237613B2 (en) * | 2008-10-30 | 2010-11-25 | Aptargroup, Inc. | Liner piercing twist closure |
ES2382831T3 (es) * | 2008-11-04 | 2012-06-13 | Aptargroup, Inc. | Cierre de torsión con perforación de revestimiento |
RU2483010C2 (ru) * | 2008-11-12 | 2013-05-27 | СИКВИСТ КЛОУЖЕРЗ Эл.Эл.Си. | Управляемое посредством вращения и пробивающее прокладку укупорочное средство |
JP5203276B2 (ja) * | 2009-03-31 | 2013-06-05 | 日本クラウンコルク株式会社 | 容器蓋のブリッジ切れ角度測定装置及びその角度測定方法 |
KR100997319B1 (ko) * | 2010-01-25 | 2010-11-29 | 권시중 | 마개 분실 및 공회전 방지 용기 |
JP4928625B2 (ja) * | 2010-09-14 | 2012-05-09 | 株式会社ファンケル | 開封手段付き容器 |
JP5961968B2 (ja) * | 2011-09-29 | 2016-08-03 |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 二重キャップ付き口栓およびパウチ |
JP6575122B2 (ja) * | 2015-04-20 | 2019-09-18 |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 逆流防止弁付キャップ、及び、そのキャップを取り付けた容器 |
JP5965039B1 (ja) * | 2015-07-30 | 2016-08-03 | 株式会社ファンケル | 開封防止機能付き容器及び開封防止部材 |
DE102015016817B3 (de) * | 2015-12-23 | 2017-04-20 | Remy & Geiser Gmbh | Verschluss für ein mit Fluid befülltes Behältnis |
JP6739877B2 (ja) * | 2017-01-31 | 2020-08-12 |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 キャップ付き容器 |
JP6938281B2 (ja) * | 2017-03-23 | 2021-09-22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注出口装置、および注出口装置とキャップとの組合体 |
EP3747793B1 (en) * | 2019-01-24 | 2022-01-05 | Sharp, Gary L. | Tamper-evident device |
JP7290538B2 (ja) * | 2019-10-15 | 2023-06-13 | 株式会社 資生堂 | 注出キャップ |
JP7335565B1 (ja) * | 2023-04-24 | 2023-08-30 | アスカカンパニー株式会社 | キャップ付き容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436913Y2 (zh) * | 1974-01-17 | 1979-11-07 | ||
JPS6119084Y2 (zh) * | 1980-05-02 | 1986-06-09 | ||
JPH063816Y2 (ja) * | 1987-09-16 | 1994-02-02 |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 液体容器用注出栓 |
JP4467689B2 (ja) * | 1999-12-16 | 2010-05-26 | 吉田プラ工業株式会社 | ヒンジキャップ |
CN2437628Y (zh) * | 2000-09-05 | 2001-07-04 | 徐莉莉 | 具有分离贮放结构的容器装置 |
JP2003292009A (ja) * | 2002-03-29 | 2003-10-15 | Hanshin Kasei Kogyo Kk | 容器の蓋構造 |
EP1513732B1 (de) * | 2002-06-20 | 2006-03-01 | SIG Technology Ltd. | Selbstöffner-verschluss für verbundpackungen oder für mit folienmaterial zu verschliessende behälter- oder flaschenstutzen |
CN2803971Y (zh) * | 2005-04-15 | 2006-08-09 | 陶明轩 | 可预置配料的瓶盖装置 |
-
2006
- 2006-10-10 JP JP2006276835A patent/JP3978224B1/ja active Active
-
2007
- 2007-09-20 WO PCT/JP2007/068251 patent/WO200804444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7-09-20 CN CN2007800325088A patent/CN101511692B/zh active Active
- 2007-09-20 KR KR1020097009389A patent/KR101397766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7-09-21 TW TW096135242A patent/TWI415771B/zh active
-
2009
- 2009-09-24 HK HK09108770.0A patent/HK1130750A1/xx unknown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52098A (zh) * | 2010-01-25 | 2012-08-29 | 绿盖株式会社 | 防止瓶盖丢失或空转的容器 |
CN102652098B (zh) * | 2010-01-25 | 2014-10-29 | 权始重 | 防止瓶盖丢失或空转的容器 |
CN104309913A (zh) * | 2014-10-17 | 2015-01-28 | 德清才府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瓶盖与瓶子的固定结构 |
CN104326156A (zh) * | 2014-10-17 | 2015-02-04 | 德清才府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瓶子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3978224B1 (ja) | 2007-09-19 |
HK1130750A1 (en) | 2010-01-08 |
KR101397766B1 (ko) | 2014-06-27 |
JP2008094416A (ja) | 2008-04-24 |
TWI415771B (zh) | 2013-11-21 |
CN101511692B (zh) | 2011-07-20 |
WO2008044442A1 (fr) | 2008-04-17 |
TW200821225A (en) | 2008-05-16 |
KR20090085053A (ko) | 2009-08-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511692B (zh) | 瓶容器 | |
CN101500904B (zh) | 瓶容器 | |
JP5576128B2 (ja) | 材料解放スパウト | |
CN103842263B (zh) | 具有用于触发的按钮的可填充的盖 | |
JP2018187426A (ja) | 飲料を生成するための飲料調製システム、カプセル、及び方法 | |
CN101044066B (zh) | 用于瓶盖的拆封警示装置和一种拆封警示瓶盖 | |
EP2996966B1 (en) | A beverage preparation system, a capsule and a method for forming a beverage | |
KR100634354B1 (ko) | 첨가제 첨가용 위조방지 이중캡 | |
EP3584189B1 (en) | Tethered bridge closure | |
US11155390B2 (en) | Coupled structure between pouring spout of refill container and pouring unit of packaging container | |
CN101595035A (zh) | 容器 | |
US10961025B2 (en) | Pouring spout of container | |
EP2766279A1 (en) | A collapsible pouch closure assembly | |
JP2008114864A (ja) | 合成樹脂製容器 | |
WO2004094239A2 (en) | Closure | |
US20090200303A1 (en) | Disposable fluid container | |
US11365112B2 (en) | Delivering tap with internal valve with flexible edges and multiple seals | |
US11377271B2 (en) | Plastic closure part with severable membrane | |
ES2397409T3 (es) | Dispositivo de apertura, tapón de rosca para su uso en tal dispositivo de apertura y método para formar tal dispositivo de apertura | |
EP2774874A1 (en) | Closure element with compartment for a multi-compartment container, multi-compartment container and methods of producing such products | |
JP4492089B2 (ja) | ワンタッチキャップ及び包装体 | |
JP5102098B2 (ja) | 注出栓 | |
JP2007186223A (ja) | ノズル付き物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A2608893A1 (en) | Disposable fluid containe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3075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3075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