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19349B - 电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19349B
CN101419349B CN2008101667356A CN200810166735A CN101419349B CN 101419349 B CN101419349 B CN 101419349B CN 2008101667356 A CN2008101667356 A CN 2008101667356A CN 200810166735 A CN200810166735 A CN 200810166735A CN 101419349 B CN101419349 B CN 1014193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signal wire
pixel region
optical device
data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6673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19349A (zh
Inventor
安斋胜矢
川田秀树
松田洋史
岩崎幸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Display Inc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16411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19128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filed Critical Sanyo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4193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193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193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193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光装置,该装置能够在像素区域中当位于信号线的延伸方向的外周部分变成由曲线部分或者弯曲部分构成的异形部分的情况下,沿该异形部分配置对于该信号线的驱动电路。在电光装置(100)的元件基板(10)中,像素区域(10b),在与扫描线驱动电路(104a,104b)相对向的部分具备由曲线部分构成的异形的外周部分。对应于该形状,在扫描线驱动电路(104)中,使具有具备1至多个单位电路的单位电路块(4)的电路块(4a,4b,4c,4d)偏离扫描线(3a)的延伸方向及/或数据线(6a)的延伸方向并沿像素区域(10b)的外周缘排列。并且,单位电路块(4),采用平面构成相同的1种类型的单位电路块。

Description

电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装置、有机电致发光(以下称为有机EL)装置、无机电致发光装置、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电泳显示装置、采用了电子发射元件的装置等的电光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代表性的电光装置,可以举出液晶装置、有机EL装置等,该电光装置,在元件基板上,设置有像素区域,在该像素区域中排列有多个与延伸于互相交叉的方向的多条扫描线与多条数据线的交叉处相对应的像素。在像素区域的外侧的多条扫描线进行延伸的方向上,配置有向前述扫描线输出信号的扫描线驱动电路。并且,在多条数据线进行延伸的方向上,配置有向多条数据线输出信号的数据线驱动电路。并且,在像素区域的外侧的前述扫描线或数据线进行延伸的方向上,配置有连接从元件基板外部供给信号的柔性基板等的连接端子。并且,在配置前述驱动电路、连接端子的区域、与前述扫描线或数据线之间,设有设置对两者进行连接的连接布线的区域。
在这样的构成的电光装置中,因为元件基板及像素区域都具有四边形的平面形状,所以在扫描线驱动电路中,只要沿像素区域的边配置相对于多条扫描线一一对应的单位电路即可。
另一方面,作为电光装置,提出了在六边形的元件基板上具备圆形的像素区域(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76361号公报(图12)
虽然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光装置中,扫描线驱动电路配置于数据线的延伸方向,并未配置于扫描线的延伸方向,但是在引用文献1记载的电光装置中,若在数据线的延伸方向上直线地配置扫描线驱动电路,则必需在元件基板上宽幅地形成像素区域的外侧区域,存在按像素区域的大小的比例而使电光装置大型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像素区域中当位于信号线的延伸方向的外周部分变成由曲线部分或者弯曲部分构成的异形部分的情况下、能够沿该异形部分配置该信号线用的驱动电路的电光装置。
并且,如图15(a)所示,在四边形以外的异形形状的元件基板10上构成圆形的像素区域10b的情况下,因为数据线驱动电路101的长度尺寸,比像素区域10的宽度尺寸短很多,所以不可能使数据线6a原样直线延伸。从而,如图15(b)所示,在数据线6a的引回区域(布线区域)中,必需使数据线6a尽可能地平行延伸并在必要之处弯曲,引回至数据线驱动电路101。
可是,如果如图15(b)所示那样使数据线6a引回,则数据线6a的引回部分,相对于在像素区域10b的中央延伸的数据线6a之间间距较宽,在像素区域10b的两侧延伸的数据线6a的引回部分间距极其窄,产生间距极端不同的区域。因此,如图16(a)所示,在位于像素区域10b的中央的数据线6a中,因为寄生于相邻的数据线6a的引回部分间的电容分量较小,所以电压的上升较快,相对于此,在位于像素区域10b的两端的数据线6a中,因为寄生于相邻的数据线6a的引回部分间的电容分量较大,所以电压的上升变慢。其结果,当在像素区域10b显示图像时,在像素区域10b的中央、与像素区域10b的两侧之间在灰度、辉度上产生明显差别,存在图像的质量低这样的问题。
还有,图15(a)、(b)所示构成,是本申请发明人为了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想出来的参考例,并非现有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发明中,在元件基板(元件基板10)上具有:沿互相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第1信号线(扫描线3a或者数据线6a)与第2信号线(数据线6a或者扫描线3a),与前述第1信号线与第2信号线的交叉处相对应地配置有像素电极(像素电极9a)的像素区域(像素区域10a、10b),配置于前述像素区域的外侧、向第1信号线输出驱动信号的信号输出电路扫描线驱动电路104a,104b或数据线驱动电路101),和连接前述信号输出电路与前述第1信号线的连接布线(输出线44或输出线46);其特征在于:前述像素区域的外周缘,在与前述信号输出电路相对向的部分具备曲线部分或者弯曲部分;前述信号输出电路,包括多个电路块(电路块4a,4b,4c,4d,4x,4y),前述电路块中,相邻的电路块彼此互相偏离前述第1信号线的延伸方向及/或前述第2信号线的延伸方向并沿与前述信号输出电路相对向的部分的曲线部分或者弯曲部分排列。
在本发明中,因为即使在像素区域的位于第1信号线的延伸方向的外周缘部分变成由曲线部分或者弯曲部分构成的异形的情况下,也能够将由多个电路块所构成的信号输出电路,沿前述异形的外周缘进行配置,所以即使将信号输出电路配置于像素区域的周边,也不会使像素区域的外侧区域、即元件基板的框缘区域变宽,能够实现适于小型化的电光装置。
并且,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发明中,其特征为:前述多个电路块,包括1至多个单位电路块(单位电路块4,4’,4”),前述单位电路块,具备向前述第1信号线输出驱动信号的多个单位电路(单位电路40),前述单位电路,经由连接布线与第1信号线连接;从前述多个单位电路中的各条连接于前述第1信号线的连接布线的布线间距,比连接于前述连接布线的第1信号线间的布线间距窄。
因而,在本发明中,因为在信号输出电路作为单位电路块,由平面构成为1种类型的单位电路块构成的情况下,能够使信号输出电路的构成简单化,所以设计容易。还有,在本发明中所谓“单位电路块的平面构成”,是指电路块的平面尺寸、平面形状。
而且,优选:在前述电路块中,从前述多个单位电路中的各个延伸而连接于前述第1信号线的连接布线的布线间距,比连接于该连接布线的前述第1信号线间的布线间距窄。如果这样地进行构成,则即使在电路块偏离第1信号线的延伸方向及/或第2信号线的延伸方向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使布线引回于电路块之间。
并且,在本发明中,还优选:前述多个单位电路块的至少一部分中,相邻的单位电路块彼此在前述第1信号线的延伸方向上的偏离量、及/或在前述第2信号线的延伸方向上的偏离量,在相邻的单位电路块间不同。如果这样地进行构成,则因为能够更忠实地沿像素区域的曲线部分排列电路块,所以能够进一步压缩包括曲线部分或弯曲部分的异形部分的外侧区域的宽度尺寸。
并且,在本发明中,而且,在前述多个单位电路块的至少一部分中,相邻的电路块彼此互相偏离前述第1信号线的延伸方向及前述第2信号线的延伸方向的双方、并沿前述像素区域的外周缘排列的情况下,因为能够更忠实地沿由像素区域的曲线部分或者弯曲部分构成的异形部分排列电路块,所以能够进一步压缩曲线部分的外侧区域的宽度尺寸。
并且,在本发明中,其特征为:元件基板,具备基本沿像素区域的外周缘的外周缘。这样,因为即使在元件基板的形状具备基本沿像素区域的外周缘的外周缘的情况下,也能够将信号输出电路配置于元件基板上,所以不会使元件基板的框缘区域变宽,能够实现适于小型化的电光装置。
并且,在本发明中,其特征为:信号输出电路,被配置于第1信号线的延伸方向的两侧。或者,其特征为:信号输出电路,被配置于第1信号线的延伸方向的单侧。这样,在信号输出电路配置于两侧的情况、或配置于单侧的情况下都能够实现对应的电光装置。
并且,在本发明中,其特征为:第1信号线是扫描线,前述信号输出电路是扫描线驱动电路。或者,其特征为:第1信号线是数据线,前述信号输出电路是数据线驱动电路。这样,能够实现对应于扫描线驱动电路或数据线驱动电路的电光装置。
并且,在本发明中,一种电光装置(电光装置100),在元件基板(元件基板10)上具有:沿互相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第1信号线(扫描线3a或者数据线6a)与第2信号线(数据线6a或者扫描线3a),与前述第1信号线与第2信号线的交叉处相对应地配置有像素电极(像素电极9a)的像素区域(像素区域10a、10b),配置于前述像素区域的外侧、向第2信号线输出驱动信号的信号输出电路(扫描线驱动电路104,或数据线驱动电路101,或与柔性基板等的连接端子),和连接前述信号输出电路与前述第2信号线的连接布线(输出线46或输出线44);其特征在于:前述像素区域的外周缘,在与前述信号输出电路相对向的部分具备曲线部分或者弯曲部分;与前述第2信号线相正交的方向上的配置有前述信号输出电路的区域的长度尺寸,比与前述第2信号线的延伸方向相正交的方向上的前述像素区域的宽度尺寸窄;在布线有前述连接布线的区域,设置横穿该区域地设定的多条虚拟基准线(虚拟基准线L(虚拟基准线L1,L2,L3,L4))、在前述虚拟基准线上以预定的间隔设定的多个虚拟基准点、和连结相邻的虚拟基准线(虚拟基准点P)的前述虚拟基准点彼此之间的虚拟连接布线,前述连接布线,通过前述虚拟连接布线(虚拟连接布线Q(虚拟连接布线Q1,Q2,Q3))上方,或者沿前述虚拟连接布线而布线。
在本发明中,因为使曲线部分、弯曲部分朝向与配置信号输出电路的区域之侧对向的像素区域的外周缘,且配置信号输出电路的区域的长度尺寸(例如,与数据线6a(第2信号线)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的配置数据线驱动电路101(信号输出电路)的区域的尺寸),比像素区域的宽度尺寸(例如,与数据线6a(第2信号线)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的像素区域10b的尺寸)短,所以在布线连接布线(例如,输出线46)的区域,存在宽度窄、且弯曲或折曲的部分。
然而,在本发明中,因为连接布线,分别在由横穿布线有前述连接布线的区域而设定的多条虚拟基准线所夹持的各区域中,通过连结该多条虚拟基准线上的以预定的间隔设定的多个虚拟基准点彼此的虚拟连接线上,或者沿虚拟连接布线引回而布线,所以在由虚拟基准线夹持的区域中,相邻的连接布线彼此的间隔并不会产生大的差别。因此,在与位于像素区域的中央的第2信号线相连接的连接布线、和与位于像素区域的两端的第2信号线相连接的连接布线之间,相邻的连接布线彼此的间隔并不会产生大的差别。因此,因为寄生于相邻的连接布线的引回部分间的电容分量并不会产生大的差别,所以电压的上升速度就不会产生大的差别。因此,当在像素区域显示图像时,因为在像素区域的中央、与像素区域的两侧之间在灰度、辉度并不会产生大的差别,所以图像的质量高。
并且,在本发明中,其特征为:预定的间隔为等间隔,多条虚拟基准线,在引回连接布线的区域的延伸方向上设定于相分离的4处以上。这样,通过以等间隔设定虚拟基准点,相邻的连接布线彼此之间的间隔并不会产生大的差别。并且,如果在4处以上设定虚拟基准线,则能够在多数情况下恰当地引回连接布线。
并且,在本发明中,其特征为:前述多条虚拟基准线,被设定为互相平行。如果这样地进行构成,则能够容易地设计连接布线的引回部分。
并且,在本发明中,其特征为:前述多条虚拟基准线,都在相对于前述第2信号线的在前述像素区域内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如果这样地进行构成,则能够容易地设计连接布线的引回部分。
并且,在本发明中,其特征为:在前述元件基板上,在前述像素区域的外侧形成配置向前述第1信号线输出信号的第2信号输出电路的区域;布线前述连接布线的区域,至少一部分位于前述像素区域与配置前述第2信号输出电路的区域之间。即,在布线连接布线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像素区域与配置第2信号输出电路的区域之间的情况下,虽然存在布线连接布线的区域的宽度按该量变窄的约束,但是即使存在该约束如果按照本发明,则也能够使连接布线恰当地引回。
并且,在本发明中,其特征为:第2信号线是数据线,前述信号输出电路是数据线驱动电路。或者,其特征为:第2信号线是扫描线,前述信号输出电路是扫描线驱动电路。这样,能够实现对应于数据线驱动电路或扫描线驱动电路的电光装置。
并且,本发明,其特征为:前述像素区域的平面形状,是圆形、或者组合曲线与直线而成的形状。还有,本发明中的所谓“圆形”,包括正圆形、椭圆形、在长方形的短边两端对齐半圆形的田径赛道的形状(长圆形,圆角长方形)、还有在外周缘包括圆形的形状的任何形状。并且,本发明中的所谓“圆形”,还包括在圆周上具有稍微的凹凸、阶梯的形状。
并且,本发明,其特征为:元件基板的平面形状,是圆形、三角形、五边形以上的多边形、或者组合曲线与直线而成的形状。如果这样地进行构成,则因为能够按照像素区域的外周形状而形成元件基板的外周形状,所以能够进一步压缩由曲线部分或者弯曲部分构成的异形部分的外侧区域的宽度尺寸。
在应用了本发明的电光装置为液晶装置的情况下,前述元件基板,构成为,在与相对于该元件基板对向配置的对向基板之间对液晶层进行保持。
在应用了本发明的电光装置为有机EL装置的情况下,构成为,在前述元件基板上,前述多个像素的各个具备有机EL元件。
应用了本发明的电光装置,在时钟、便携电话机等的电子设备中可用作直视型的显示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光装置(液晶装置)的电构成的框图。
图2(a)、(b)分别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光装置的俯视图、及元件基板的俯视图。
图3(a)、(b)分别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另外的电光装置的俯视图、及元件基板的俯视图。
图4(a)、(b)分别是在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光装置的元件基板中相邻的2个像素的俯视图、及1个像素的剖面图。
图5(a)、(b)是模式性地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光装置的元件基板上、在像素区域的外侧区域配置有电路块的状况的俯视图、及1个电路块的说明图。
图6是放大模式性地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光装置的元件基板上、配置于像素区域的外侧区域的电路块与扫描线的连接部分的俯视图。
图7是模式性地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电光装置的元件基板上、在像素区域的外侧区域配置有电路块的状况的俯视图。
图8是放大模式性地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电光装置中、在元件基板上将数据线引回至数据线驱动电路的状况的俯视图。
图9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电光装置中、用于将数据线引回至数据线驱动电路而设定的虚拟基准线及虚拟基准点的说明图。
图10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的电光装置中、用于将数据线引回至数据线驱动电路而设定的虚拟基准线及虚拟基准点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本实施方式5中的电光装置(有机EL装置)的电构成的框图。
图12(a)、(b)分别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的电光装置的相邻的2个像素的俯视图、及1个像素的剖面图。
图13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另外的电光装置的像素区域及元件基板的平面形状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其他的电光装置的像素区域及元件基板的平面形状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用于参考例中的电光装置的像素区域及元件基板的平面形状的说明图。
图16(a)、(b)分别是表示相邻的数据线的间隔存在大的差别的情况下的电压的上升速度的说明图、及表示相邻的数据线的间隔并无大的差别的情况下的电压的上升速度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3a··扫描线(第1信号线),4··单位电路块,4a、4b、4c、4d、4x、4y··电路块,6a··数据线(第2信号线),9a··像素电极,10··元件基板,10b··像素区域,10x··像素区域的外侧区域,30a、30b、30c··薄膜晶体管(像素晶体管),40··单位电路,44··输出线,50··液晶,80··有机EL元件,100··电光装置,100a··像素,101··数据线驱动电路,104a、104b··扫描线驱动电路,L··虚拟基准线,P··虚拟连接点,Q··虚拟连接布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所参照的附图中,为了使各层、各构件成为可以在附图上进行辨认的程度的大小,每层、每个构件比例尺不同。还有,在薄膜晶体管中,虽然由于所施加的电压而源与漏对调,但是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说明的方便,以连接像素电极之侧为漏进行说明。并且,省略滤色器、取向膜等的图示。
实施方式1
(整体构成)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光装置(液晶装置)的电构成的框图。如图1所示,本方式的电光装置是液晶装置,在元件基板10上,在延伸于互相交叉的X方向及Y方向的多条扫描线3a(第1信号线)及多条数据线6a(第2信号线)的交叉处相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多个像素100a。并且,在元件基板10上,通过排列多个像素100a的区域而构成像素区域10b,这样的像素区域10b,在电光装置100中用作用于显示图像的图像显示区域10a。但是,存在沿像素区域100b的外周,形成并不直接参与显示的虚设(dummy)的像素的情况,在该情况下,通过像素区域10b之中除去虚设的像素之外的区域而构成图像显示区域10a。
在元件基板10上,在像素区域10b的外侧区域中,在扫描线3a延伸的两侧分别形成有扫描线驱动电路104a(信号输出电路)、104b(信号输出电路),在数据线6a延伸之侧形成有数据线驱动电路101(信号输出电路)。这样的扫描线驱动电路104a、104b及数据线驱动电路101,除了利用通过SOG(System On Glass,玻璃上系统)技术形成于元件基板10上的薄膜晶体管所形成的构成之外,也存在作为驱动用IC安装于元件基板10上的情况。不管在哪种情况下,扫描线驱动电路104a、104b都作为配置相对于扫描线3a的端部的信号输出电路的区域而起作用。因此,全部的扫描线3a,通过连接布线44引回至扫描线驱动电路104a、104b。
图1所记载的电光装置100,采取扫描线驱动电路104a、104b连接于扫描线3a的左右两侧的所谓双侧输入的结构。因而,两侧的扫描线驱动电路104a、104b,分别以相同的电路构成、并且同步驱动,从两侧的扫描线驱动电路104a、104b同时驱动扫描线3a的各线。通过使来自扫描线驱动电路104a、104b的驱动信号从两侧同时输入扫描线3a的各线,能够防止由扫描线3a的电阻分量所引起的驱动信号的错讹、延迟所产生的工作不良,能够使电光装置100的可靠性提高。还有,扫描线驱动电路104a、104b,未必一定连接扫描线3a的左右两侧,也可以为这样构成,即使扫描线3a每1行或者每几行地,左右交替连接于单侧的扫描线驱动电路104a或104b,或者在扫描方向的上下,将扫描线3a分开,分别连接单侧的扫描线驱动电路104a或104b。并且,也可以为将扫描线驱动电路104a或104b仅配置于像素区域10b的单侧、与所有的扫描线3a相连接的构成。
并且,数据线驱动电路101作为配置相对于数据线6a的端部的信号输出电路的区域而起作用。因此,全部的数据线6a,通过连接布线46引回至数据线驱动电路101。在本方式中,在扫描线驱动电路104a、104b及数据线驱动电路101之中,扫描线驱动电路104利用形成于元件基板10上的薄膜晶体管而形成,数据线驱动电路101通过安装于元件基板10的驱动用IC而构成。
在多个像素100a的各像素中,形成有像素电极9a、及用于对像素电极9a进行控制的像素开关用的薄膜晶体管30a(像素晶体管)。从数据线驱动电路101延伸的数据线6a,电连接于薄膜晶体管30a的源,数据线驱动电路101,以线顺序对数据线6a供给图像信号。连接于扫描线驱动电路104a、104b的扫描线3a,电连接于薄膜晶体管30a的栅,扫描线驱动电路104a、104b,以线顺序对扫描线3a供给扫描信号。像素电极9a,电连接于薄膜晶体管30a的漏,在电光装置100中,通过使薄膜晶体管30a仅一定期间成为其导通状态,将从数据线6a所供给的图像信号以预定的定时写入各像素100a的液晶电容50a。写入液晶电容50a的预定电平的图像信号,在形成于元件基板10的像素电极9a、与后述的对向基板的共用电极之间保持一定期间。在像素电极9a与共用电极之间形成有保持电容60,像素电极9a的电压,例如仅保持比施加源电压的时间还长3位数的时间。由此,实现改善电荷的保持特性、能够进行高对比度比的显示的电光装置100。在本方式中,当构成保持电容60时,虽然与扫描线3a并行地形成电容线3b,但是也有在与前级的扫描线3a之间形成保持电容60的情况。还有,在边缘场开关(FFS:Fringe Field Switching)模式的液晶装置的情况下,共用电极,与像素电极9a同样,形成于元件基板10上。
(电光装置100的具体构成)
图2(a)、(b)及图3(a)、(b),分别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光装置100的俯视图、及元件基板10的俯视图。图4(a)、(b),分别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光装置100的元件基板10中相邻的2个像素的俯视图、及1个像素的剖视图。还有,图4(b)是沿图4(a)中的A—A’线的剖视图,在图4(a)中,像素电极9a以长的点线表示,数据线6a及与其同时形成的薄膜以单点划线表示,扫描线3a以实线表示,半导体层以短的点线表示。
在本方式中,电光装置100,具体而言,如图2(a)、(b)、图3(a)、(b)及图4(a)、(b)所示那样构成。首先,在元件基板10之上,通过密封材料107贴合对向基板20与元件基板10,在以密封材料107包围的区域内保持液晶50。液晶50,例如,由一种或混合了几种向列液晶的物质等构成。还有,在元件基板10与对向基板20之间配置有用于进行电连接的导通材料(未图示)。
如图4(a)、(b)所示,在元件基板10上,多个透明的像素电极3a矩阵状地形成于每个像素100a,数据线6a及扫描线3a沿像素电极9a的纵向横向的边界区域延伸。并且,在元件基板10中,与扫描线3a并行地形成有电容线3b。
图4(b)所示的元件基板10的基体,由石英基板、耐热性的玻璃基板等的支持基板10d构成,对向基板20的基体,由石英基板、耐热性的玻璃基板等的支持基板20d构成。在元件基板10上,在支持基板10d的表面形成由氧化硅膜等构成的基底绝缘层12,同时在其表面侧,在与像素电极9a相对应的区域形成有薄膜晶体管30a。薄膜晶体管30a,相对于岛状的半导体层1a,具备形成有沟道区域1g、低浓度源区域1b、高浓度源区域1d、低浓度漏区域1c及高浓度漏区域1e的LDD(Lightly Doped Drain,轻掺杂漏)结构。在半导体层1a的表面侧,形成有由氧化硅膜或者氮化硅膜构成的栅绝缘层2,在栅绝缘层2的表面形成有栅电极(扫描线3a)。半导体层1a,为在相对于元件基板10形成了非晶硅膜之后,通过激光退火、灯照退火等而多晶化的多晶硅膜。还有,存在半导体层1a由单晶硅层形成的情况,栅绝缘层2,有时也通过对于半导体层1a的表面的热氧化而形成。
在薄膜晶体管30a的上层侧,形成有由氧化硅膜、氮化硅膜构成的层间绝缘层71,由氧化硅膜、氮化硅膜构成的层间绝缘层72,及由厚度为1.5~2.0μm的感光树脂构成的层间绝缘膜73(平坦化膜)。在层间绝缘层71的表面(层间绝缘层71,72的层间)形成有数据线6a及漏电极6b,数据线6a,经由形成于层间绝缘层71的接触孔71a电连接于高浓度源区域1d。并且,漏电极6b,经由形成于层间绝缘层71的接触孔71b电连接于高浓度漏区域1e。在层间绝缘层73的表面形成有由ITO膜构成的像素电极9a。像素电极9a,经由形成于层间绝缘层72、73的接触孔73a电连接于漏电极6b。在像素电极9a的表面侧形成由聚酰亚胺膜构成的取向膜16。并且,由于相对于来自高浓度漏区域1e的延设部分1f(下电极),经由与栅绝缘层2同时形成的绝缘层(电介质膜),与扫描线3a同层的电容线3b作为上电极而相对向,构成保持电容60。
在本方式中,扫描线3a及电容线3b为同时形成的导电膜,由钼膜、铝膜、钛膜、钨膜、钽膜、铬膜等的金属单质膜、或者它们的叠层膜构成。并且,数据线6a及漏电极6b为同时形成的导电膜,由钼膜、铝膜、钛膜、钨膜、钽膜、铬膜等的金属单质膜、或者它们的叠层膜构成。
在对向基板20上,在与形成于元件基板10的像素电极9a之间相重叠的区域形成遮光膜23,同时在遮光膜23的上层侧形成有由ITO膜构成的共用电极21,在其表面形成有取向膜22。在此,在作为彩色显示用构成电光装置100的情况下,在对向基板20上,在多个像素100a的各像素中形成滤色器(未图示)。
这样构成的元件基板10与对向基板20,以像素电极9a与共用电极21相对面的方式配置,并且,在这些基板间,在通过前述的密封材料107(参照图2(a))所包围的空间内封入有作为电光物质的液晶50。液晶50,在未施加来自像素电极9a的电场的状态下通过取向膜16、22而取预定的取向状态。
还有,虽然在本方式中,电光装置100作为透射型的液晶装置而构成,但是也可以作为反射型的液晶装置、或者半透射半反射型的液晶装置而构成。
(扫描线驱动电路104a、104b的构成)
图5(a)、(b)是模式性地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光装置100的元件基板10中、在像素区域10b的外侧区域配置有电路块的状况的俯视图、及1个电路块的说明图。图6是放大模式性地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光装置100的元件基板10中、配置于像素区域10b的外侧区域的电路块与扫描线的连接部分的俯视图。还有,在图5(a)中,省略了在像素区域10b的扫描线3a、电容线3b、数据线6a的图示。并且,在图6中,仅图示形成于像素区域10b内的布线之中的、连接于图示的扫描线驱动电路的扫描线的一部分,省略对电容线3b、数据线6a及电路块间进行连接的布线的图示,也省略连接于相对于像素区域10b配置于相反侧的扫描线驱动电路的扫描线3a的图示。进而,虽然像素区域10b的外周缘,会沿像素100a产生阶梯部,但是因为实际的像素100,数量比图2(a)及图6所示的形态多、而且小,所以在图2(a)、图5及图6中,将像素区域10b作为完整的圆进行表示。
如图2(a)、(b),及图3(a)、(b)所示,本方式的电光装置100,元件基板10的平面形状,具有组合半圆与直线的异形形状,对应于这样的形状,对向基板20的平面形状,也具有组合半圆与直线的异形形状。并且,像素区域10b的平面形状,变成稍微纵长的长圆形状或者椭圆形状(图2(a)、图2(b)),或者正圆形状(图3(a)、图3(b))。因此,像素区域10b,在与扫描线驱动电路104a、104b相对向的部分具备由曲线部分构成的异形的外周缘部分。
元件基板10,具备从对向基板20的直线状的一方端部、伸出于在像素区域10b的数据线6的延伸方向的伸出区域19。在这样的伸出区域19中,沿其边部分配置有数据线驱动电路101,进而在形成于伸出区域19的端部的突起102连接柔性基板108。并且,在元件基板10中,在像素区域10b的外侧区域10x,在位于扫描线3a的延伸方向之侧配置有扫描线驱动电路104a、104b,扫描线驱动电路104a、104b,沿元件基板10的外周缘进行延伸而形成。
在这样构成的电光装置100中,扫描线3a,经由连接布线44连接于扫描线驱动电路104a、104b。当实现这样的结构时,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像素区域10b与扫描线驱动电路104a、104b相对向的部分变成曲线的异形形状,所以可采用以下的构成。
首先,如图5(a)及图6所示,扫描线驱动电路104a、104b,具有多个电路块4a、4b、4c、4d,该多个电路块4a、4b、4c、4d,相邻的电路块彼此互相偏离于扫描线3a的延伸方向(X方向)及/或数据线6a的延伸方向(Y方向)并沿像素区域10b的外周缘排列。
在此,电路块4a、4b、4c、4d,组合1个至几个单位的如图5(b)所示的单位电路块4而构成。单位电路块4,具备多个相对于扫描线3a的端部以1对1地输出扫描信号的单位电路40。多个单位电路40,例如,分别具备具备有2个时钟控制式反相器及1个反相器的移位寄存器41、与由2个反相器构成的缓冲器42,从多个单位电路40的各电路延伸的输出线44,连接于扫描线3a的端部。在这样的电路块4内,多个单位电路40,电路构成、布线结构等的构成基本相同,多条输出线44的各间距等也相同。还有,也有在缓冲器42采用或非门、与门的情况。
在本方式中,在图5(a)及图6所示的多个电路块4a、4b、4c、4d中,各自具备的单位电路块4的单位电路40的构成、个数,输出线44的条数、间距等相同,单位电路块4平面构成(平面尺寸、平面形状)都相同。因此,扫描线驱动电路101由1种类型的单位电路块4构成。
电路块4a、4b、4c、4c、4c、4c、4d、4d、...,组合1个至几个单位的单位电路块4而构成。适当选择单位电路块4的个数,使得沿像素区域10b的外周缘容易配置。在图5(a)及图6所示的例中,电路块4a组合4个单位电路块4而构成,电路块4b由2个单位电路块4,电路块4c及4d,各由1个单位电路块4构成。
而且,电路块4a、4b、4c、4d,通过相邻的电路块彼此在数据线6a的延伸方向(Y方向)及扫描线3a的延伸方向(X方向)的双方/或单方中偏离而弯曲地配置。
在此,电路块4c、4c、4c、4c,排列为,在相邻的电路块彼此中的数据线6a的延伸方向(Y方向)上的偏离量、与扫描线3a的延伸方向(X方向)上的偏离量,在相邻的电路块间相等。
相对于此,电路块4d、4d、...,在相邻的电路块彼此中的数据线6a的延伸方向(Y方向)上的偏离量在相邻的电路块间不同,并且扫描线3a的延伸方向(X方向)上的偏离量,在相邻的电路块间也不同。而且,电路块4d,在扫描线3a的延伸方向(X方向)上的偏离量,变得比电路块4d的X方向的长度长的情况下,也可以将电路块4d排列于X方向。
这样一来,多个电路块4a、4b、4c、4d,在像素区域10b的外周缘中如实地按照与扫描线驱动电路104a、104b相对向的部分的曲线形状排列成曲线状的结果,是扫描线驱动电路104a、104b,沿像素区域10b曲线地构成。
当这样对电路块4a、4b、4c、4d进行排列时,电路块彼此在扫描线3a的延伸方向(X方向)上偏离,即电路块彼此向倾斜方向偏离。因此,在电路块4a、4b、4c、4d中,必需以布线对电路块彼此之间进行连接,必需确保这样的布线的引回区域4z。
因此,在本方式中,如图6所示,在全部的电路块4中,从电路块4a、4b、4c、4d所引出的输出线44的间距P4,比该输出线44应当连接的扫描线3a的间距P3窄,通过在输出线44与扫描线3a之间,设置延伸于数据线6a的延伸方向的中继部分45,从而对间距不同的输出线44与扫描线3a进行连接。因此,即使电路块在扫描线3a的延伸方向(X方向)上偏离,也能够充分而容易地确保布线的引回区域4z。
(本方式的主要效果)
如上所述,在用于本方式的电光装置100的元件基板10中,在像素区域10b的外侧区域10x,在位于多条扫描线3a的延伸方向的区域具有扫描线驱动电路104a、104b,像素区域10b的外周缘,在与扫描线驱动电路104a、104b相对向的部分具备由曲线部分构成的异形的外周部分。因此,在扫描线驱动电路104a、104b中,无法直线配置1对1地向扫描线3a输出信号的单位电路40,但是在本方式中,多个具备有多个单位电路40的电路块4a、4b、4c、4d,偏离于扫描线3a的延伸方向(X方向)及/或数据线6a的延伸方向(Y方向)地沿像素区域10b的外周缘进行排列。因此,即使在位于扫描线3a的延伸方向的外周部分变成曲线部分的情况下,也能够沿该曲线部分配置扫描线驱动电路104a、104b。因此,在元件基板10中,不必使像素区域10b的外侧区域10x变宽。
尤其是在本方式中,多个电路块4a、4b、4c、4d,相邻的电路块彼此互相偏离扫描线3a的延伸方向(X方向)及数据线6a的延伸方向(Y方向)的双方。而且,多个电路块4a、4b、4c、4d,使相邻的电路块彼此的扫描线3a的延伸方向(X方向)上的偏离量、及数据线6a的延伸方向(Y方向)上的偏离量不同。因此,因为能够使电路块4a、4b、4c、4d更如实地沿像素区域10b的曲线部分排列,所以能够进一步压缩像素区域10b的外侧区域10x的宽度尺寸。
并且,因为并非沿像素区域10b的外周形状每个单位电路40都偏离位置,而是由1个至多个具备有多个单位电路40的单位电路块4构成的电路块4a、4b、4c、4d的位置沿像素区域10b的外周形状偏离,所以能够简化扫描线驱动电路104a、104b的布置,容易设计。而且,因为在本方式中,电路块4a、4b、4c、4d,采用组合1个至多个单位电路块4的平面布置相同的1种类型的单位电路块4,所以能够简化扫描线驱动电路104a、104b的构成,容易设计。
进而,因为单位电路块4的输出线44的间距P4,比连接于该输出线44的扫描县3a的间距P3窄,所以即使在由单位电路块4构成的电路块4a、4b、4c、4d偏离扫描线3a的延伸方向的情况下,也能够在电路块4a、4b、4c、4d间充分确保布线的引回区域4z。
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在多个单位电路块4中,各电路块所具备的单位电路40的构成、个数,输出线44的条数、间距等相同,单位电路块4平面构成(平面尺寸、平面形状)都相同,但是根据像素区域10b的形状,也可以采用单位电路40的构成、个数,输出线44的条数、间距等的平面构成(平面尺寸、平面形状)不同的多种类型的单位电路块4。
实施方式2
图7是模式性地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电光装置100的元件基板10中、在像素区域10b的外侧区域配置有电路块4x、4y的状况的俯视图。还有,在图7中,对在像素区域10b中的扫描线3a、电容线3b、数据线6a的图示进行省略。并且,因为本方式的基本构成,与实施方式1相同,所以对相同的部分附加同一符号进行图示,并对它们的说明进行省略。
在实施方式1中,作为构成电路块4a、4b、4c、4d的单位电路块4,采用了平面构成(平面尺寸、平面形状)相同的1种类型的单位电路块。但是如图7所示,也可以采用平面构成(平面尺寸、平面形状)不同的2种类型或更多种类型的单位电路块4’、4”等。即,在本方式中,在单位电路块4’与单位电路块4”中,参照图5(b)及图6进行了说明的输出线44的条数相等,但是输出线44的间距不同。还有,单位电路块4’的输出线44的间距、及单位电路块4”的输出线44的间距,也可以采用仅一方与连接于这些输出线44的扫描线3a的间距相等的构成、或者双方都不相同的构成中的任一种。而且,电路块4x,组合1个至多个前述单位电路块4’而构成;电路块4y,组合1个至多个前述单位电路块4”而构成。
在此,元件基板10,基本按照像素区域10b的外周部分的形状地,在与扫描线驱动电路104a、104b相对向的外周部分具备直线部分10s、10t,这样的直线部分10s、10t,经由角部10u倾斜相连。对应于这样的构成,在构成扫描线驱动电路的多个电路块4中,电路块4x、4y,在沿元件基板10的2个直线部分10s、10t的各部分的2处直线排列。即,电路块4x全部,相邻的电路块彼此在数据线6a的延伸方向(Y方向)上配置于偏离的位置,但是在扫描线3a的延伸方向(X方向)中并不偏离,沿直线部分10t在数据线6a的延伸方向(Y方向)直线配置。并且,在电路块4x中,相邻的电路块彼此的在数据线6a的延伸方向(Y方向)上的偏离量,在相邻的电路块间相同。
另一方面,电路块4y,相邻的电路块彼此在数据线6a的延伸方向(Y方向)及扫描线3a的延伸方向(X方向)的双方上偏离。但是,与实施方式1的电路块4c、4d不同,在电路块4x中,相邻的电路块彼此在扫描线3a的延伸方向(X方向)上的偏离量,在相邻的电路块间相同,相邻的电路块彼此在数据线6a的延伸方向(Y方向)上的偏离量,在相邻的电路块间也相同。从而,电路块4y,沿直线部分10s地倾斜排列成直线状。
这样在本方式中,多个电路块4x、4y,在像素区域10b中沿元件基板10的基本沿与扫描线驱动电路104a、104b相对向的部分的曲线形状的外周缘排列,其结果,是扫描线驱动电路104a、104b沿像素区域10b构成。从而,在元件基板10中,能够使像素区域10b的外侧区域10x变窄。
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的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对于数据线6a的信号输出电路的数据线驱动电路101,通过安装于元件基板10的驱动用IC而构成,但是也可以在数据线驱动电路101,利用在元件基板10上通过SOG(System On Glass,玻璃上系统)的技术所形成的薄膜晶体管所构成的电光装置中应用本发明。并且,也可以不在元件基板10上构成数据线驱动电路101,在通过连接于元件基板10的柔性基板等从外部进行相对于数据线6a的信号输出的电光装置中应用本发明。在该情况下,配置与柔性基板等的连接端子的区域(连接区域),作为配置相对于数据线6a的信号输出电路的区域而起作用。也可以在这样的构成的电光装置中应用本发明。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在夹持像素区域10b的两侧构成有扫描线驱动电路104a、104b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在仅在像素区域10b的一方侧构成有扫描线驱动电路104a或104b的电光装置中应用本发明。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当构成扫描线驱动电路104a、104b时应用了本发明,但是也可以当构成数据线驱动电路101时应用本发明。即,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扫描线3a为第1信号线、以数据线6a为第2信号线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在以扫描线3a为第2信号线、以数据线6a为第1信号线的电光装置中应用本发明。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作为薄膜晶体管30a的半导体层1a采用了多晶硅膜,但是在作为薄膜晶体管30a的半导体层1a采用了单晶硅层、非晶硅膜的电光装置100中应用本发明。
实施方式3
(数据线6a的引回结构)
图8是放大模式性地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电光装置100中、在元件基板10上将数据线6a(第2信号线)引回至数据线驱动电路101(信号输出电路,配置信号输出电路的区域)的状况的俯视图。图9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电光装置100中用于将数据线6a引回至数据线驱动电路101而设定的虚拟基准线及虚拟基准点的说明图。还有,在图8及图9中,对在像素区域10b的扫描线3a(第1信号线)的引回线的图示进行省略。并且,像素区域10b的外周缘线,沿像素100a产生台阶部,但是实际的像素100a,数量比图8及图9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多、且小,所以在图8及图9中,将像素区域10b表示为完整的圆。
如图2(a)、(b),及图3(a)、(b)所示,本方式的电光装置100,元件基板10的平面形状,具有组合半圆与直线的异形形状,对应于这样的形状,对向基板20的平面形状,也具有组合半圆与直线的异形形状。并且,像素区域10b的平面形状,变成稍微纵长的长圆形状或者椭圆形状(图2(a)、图2(b)),或者正圆形状(图3(a)、图3(b))。因此,像素区域10b,在与数据线驱动电路101相对向的部分具备由曲线部分构成的异形的外周缘部分。
元件基板10,具备从对向基板20的直线状的一方端部、伸出于在像素区域10b的数据线6的延伸方向的伸出区域19。在这样的伸出区域19中,沿其边部分地配置有数据线驱动电路101,进而在形成于端部的凸起102上连接柔性基板108。并且,在元件基板10中,在像素区域10b的外侧区域,在位于扫描线3a的延伸方向之侧配置有扫描线驱动电路104a、104b,扫描线驱动电路104a、104b,沿元件基板10的外周缘延伸而形成。
在这样构成的电光装置100中,扫描线3a,必需经由输出线44与扫描线驱动电路104a、104b进行连接,并且数据线6a,必需经由数据线6a的输出线46(连接布线)与数据线驱动电路101进行连接。在此,关于数据线6a之中的、在像素区域10b的X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延伸的数据线6a的输出线46,必须将其引回至在输出线46的引回区域15(布线连接布线的区域)之中的、被元件基板10的外周缘与像素区域10b的外周缘夹持的窄而深的区域。而且,因为扫描线驱动电路104a、104b,沿元件基板10的外周缘形成,所以关于在像素区域10b的X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延伸的数据线6a的输出线46,必须将其引回至引回区域15之中的、被像素区域10b与元件基板10的外周缘夹持的区域之中的、被像素区域10b与扫描线驱动电路104a、104b夹持的宽度较窄的区域。
在此,像素区域10b的平面形状为圆形,引回区域15,随着从像素区域10b的两端接近数据线驱动电路101而宽度变宽,相应地,连接于从像素区域10b引出来的数据线6a的输出线46的条数增多。而且,在引回区域15中,如果在相邻的输出线46彼此的间隔中存在大的差别,则如参照图16(a)所说明的那样,在寄生于布线间的电容分量方面产生大的差别,施加信号时,在电位的上升速度方面产生大的差别。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b)、图3(b)及图8所示,在数据线6a的输出线46的引回区域15中,在沿数据线6a的输出线46的延伸方向分离的位置、且横穿引回区域15地设定多条虚拟基准线L,并在前述多条虚拟基准线L上的各处,设有等间隔设定的多个虚拟基准点P。而且,数据线6a的输出线46,在以前述虚拟基准线L夹持的各区域中,通过连接前述多个虚拟基准点P的直线(虚拟连接布线Q(Q1,Q2,Q3))上地引回,并在虚拟基准线L上的虚拟基准点P弯曲,同时引回至数据线驱动电路101。由此,在以虚拟基准线L夹持的任何区域中,都能够使数据线6a的输出线46,具有基本相等的间隔地引回。
还有,各数据线6a的输出线46,也可以沿连结前述多个虚拟基准点P的虚拟连接布线Q地引回。即便在该情况下,在以虚拟基准线L夹持的任何区域中,也都能够使数据线6a的输出线46具有基本相等的间隔地引回。并且,前述虚拟连接布线Q,也可以为沿像素区域的外周缘曲线连结的线。在该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或者沿该虚拟连接布线Q上地引回。在该情况下在以虚拟基准线L夹持的任何区域中,也都能够使数据线6a的输出线46具有基本相等的间隔而引回。
并且,上述虚拟基准点P,并不限于等间隔,也可以按朝向元件基板10的外侧一点一点变宽、或者变窄的间隔,进行设定。通过使间隔一点一点地不同,能够在窄、而弯曲的区域,均衡地配置输出线46,并且也能够抑制在寄生于输出线46间的电容分量上产生大的差别。
对这样的构成,参照图8进行详细说明。首先,相对于数据线6a的输出线46的引回区域15,在以引回区域15的延伸方向分离的位置、横穿引回区域15地设定多条虚拟基准线L,例如4条虚拟基准线L1、L2、L3、L4。在本方式中,4条虚拟基准线L(虚拟基准线L1、L2、L3、L4),互相平行,都相对于在像素区域10b中的数据线6a的延伸方向相垂直。
接下来,在4条虚拟基准线L的任一上,设定对应于通过的数据线6a的输出线46的条数的多个虚拟基准点P。此时,在4条虚拟基准线L的各条中,等间隔地设定虚拟基准点P。更具体地,以通过的数据线6a的输出线46等间隔地对在虚拟基准线L中位于引回区域15内的部分进行分割,并设定虚拟基准点P。
例如,在图9所示的例中,在4条虚拟基准线L之中的、最远离数据线驱动电路101的虚拟基准线L1上,因为通过此处的数据线6的输出线46为3条,所以等间隔地设定3个虚拟基准点P。在接下来的虚拟基准线L2上,因为通过此处的数据线6的输出线46为8条,所以等间隔地设定8个虚拟基准点P。进而,在接下来的虚拟基准线L3上,因为通过此处的数据线6的输出线46为15条,所以等间隔地设定15个虚拟基准点P。而且,在最接近的数据线驱动电路101的虚拟基准线L4上,因为通过此处的数据线6的输出线46为31条,所以等间隔地设定31个虚拟基准点P。
然后,如图8所示,各数据线6a的输出线46,在被从像素区域10b引出之后,到达相对应的虚拟基准点P而引回至数据线驱动电路101。其结果,在以虚拟基准线L夹持的各区域中,数据线6a的输出线46,在以虚拟基准线L夹持的区域中直线引回,并且在虚拟基准线L处弯曲地引回至数据线驱动电路101。这样地进行构成,则在以虚拟基准线L夹持的任何区域中,全部的数据线6a的输出线46都具有基本相等的间隔而引回。
(本方式的主要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方式的电光装置100中,即使由于像素区域10b并非四边形,而对数据线6a的输出线46的引回区域15的形状、宽度存在较大的限制,相邻的数据线6a的输出线46彼此的间隔也不会产生大的差别。从而,在像素区域10b的中央进行延伸的数据线6a、与从像素区域10b的外周缘对数据线驱动电路101间进行连接的数据线6a的输出线46之间,相邻的输出线46彼此的间隔不会产生大的差别。从而,因为寄生于相邻的数据线6a的输出线46的引回部分的电容分量不会产生大的差别,所以如图16(b)所示,电压的上升速度不会产生大的差别。因此,当以像素区域10b显示图像时,因为在像素区域10b的中央、与像素区域10b的垂直于数据线6a的延伸方向的方向(X方向)的两侧之间在灰度等级、辉度方面不会产生大的差别,所以图像的质量高。
尤其是在本方式中,像素区域10b的平面形状为圆形,并且关于数据线6a的输出线46,必需将其引回至像素区域10b与扫描线驱动电路104a或104b所夹持的宽度窄且深的区域,但是即使在该情况下,如果利用虚拟基准线L及虚拟基准点P,全部的数据线6a的输出线46也能够以基本相等的间隔进行引回。
并且,在本方式中,数据线6a的输出线46,在由虚拟基准线L夹持的各区域内直线延伸,但是因为虚拟基准线L的条数为4条,所以任何数据线6a的输出线46,都恰当地分布,能够在相邻的数据线6a的输出线46之间确保适当的间隔。在此,虚拟基准线L的条数,可以对应于数据线6a的输出线46的条数、像素区域10b的曲率设定为最佳的条数,如果为4条以上,则能够恰当地对应于各种条件,如果为8条,则基本能够对应于所有的条件。
实施方式4
图10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的电光装置100中用于将数据线6a的输出线46引回至数据线驱动电路101而设定的虚拟基准线及虚拟基准点的说明图。还有,因为本方式的基本构成,与实施方式3的相同,所以对相同的部分附加同一符号进行图示,省略对它们的说明。
在实施方式3中,互相平行地设定多条虚拟基准线L,并且在相对于在像素区域10b的数据线6a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设定多条虚拟基准线L,但是如图7所示,也可以采用虚拟基准线L彼此非平行的构成。在该情况下,也可以采用所有的虚拟基准线L彼此非平行的构成,或者多条虚拟基准线L之中的一部分虚拟基准线L彼此平行而其他虚拟基准线L彼此非平行的构成。而且,所有的虚拟基准线L彼此互相平行,但是也可以采用在相对于在像素区域10b的数据线6a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设定有多条虚拟基准线L的构成。
实施方式3及实施方式4的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3及4中,在配置有对于数据线6a的信号输出电路的区域,作为数据线驱动电路101,配置有安装于元件基板10的驱动用IC,但是并不限于此,作为数据线驱动电路101,也可以利用通过SOG技术形成于元件基板10上的薄膜晶体管构成。在该情况下,可以减少部件个数、削减成本,能够成为进一步提高了产业上的利用价值的电光装置。并且,在不在元件基板10上构成数据线驱动电路104a、104b,经由连接于元件基板10的柔性基板从外部进行对于数据线6a的信号输出的情况下,柔性基板的连接区域(例如,凸起102),作为配置对于数据线6a的信号输出电路的区域而起作用。也可以在这样的构成的电光装置中应用本发明。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3及4中,作为薄膜晶体管30a的半导体层1a采用了多晶硅膜,但是也可以在作为薄膜晶体管30a的半导体层1a采用了单晶硅层、非晶硅膜的电光装置100中应用本发明。进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数据线6a为第2信号线、以扫描线3a为第1信号线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在以扫描线3a为第2信号线、以数据线6a为第1信号线的电光装置中应用本发明。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3及4中,各数据线6a的输出线46,在被从像素区域10b引出之后,到达相对应的虚拟基准点P而引回至数据线驱动电路101。此时,在由虚拟基准线L夹持的各区域中,数据线6a的输出线46,在由虚拟基准线L夹持的区域中直线引回,并在虚拟基准线L处弯曲地引回至数据线驱动电路101,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在由虚拟基准线L夹持的区域中沿像素区域的外周缘曲线引回,在虚拟基准线L处缓缓弯曲,从而在由虚拟基准线L夹持的任何区域中,所有的数据线6a的输出线46都具有基本相等的间隔地引回。
实施方式5
以下,对将本发明应用于有机EL装置的例子进行说明。还有,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容易理解实施方式5与实施方式1、2、3、4的对应,尽可能地对相对应的部分附加同一符号进行说明。
(整体构成)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的电光装置(有机EL装置)的电构成的框图。图12(a)、(b),分别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的电光装置100的相邻的2个像素的俯视图、及1个像素的剖视图。还有,图12(b)是沿图12(a)的B—B’线的剖视图,在图12(a)中,像素电极9a以长的点线表示,数据线6a及与其同时形成的薄膜以单点划线表示,扫描线3a以实线表示,半导体层以短的点线表示。
图11所示的电光装置100是有机EL装置,在元件基板10上,具有:多条扫描线3a(第1信号线),在相对于扫描线3a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多条数据线6a(第2信号线),和相对于扫描线3a并行延伸的多条电源线3e。并且,在元件基板10上,在像素区域10b内矩阵状地排列有多个像素100a。数据线驱动电路101(信号输出电路)连接于数据线6a,扫描线驱动电路104a、104b(信号输出电路)连接于扫描线3a。像素区域10b的各区域,构成:经由扫描线3a向栅电极供给扫描信号的开关用的薄膜晶体管30b,经由该开关用的薄膜晶体管30b对从数据线6a供给的图像信号进行保持的保持电容70,向栅电极供给由保持电容70所保持的像素信号的驱动用的薄膜晶体管30c,当经由该薄膜晶体管30c电连接于电源线3e时从电源线3e流进驱动电流的像素电极9a(阳极层),和在该像素电极9a与阴极层之间夹持有机功能层的有机EL元件80。
如果按照这样的构成,当驱动扫描线3a而开关用的薄膜晶体管30b变得导通时,此时的数据线6a的电位由保持电容70保持,相应于保持电容所保持的电荷,确定驱动用的薄膜晶体管30c的导通、截止状态。然后,电流经由驱动用的薄膜晶体管30c,从电源线3e流向像素电极9a,进而电流经由有机功能层流向对极层。其结果,有机EL元件80,相应于流过其的电流量进行发光。
还有,在图11所示的构成中,电源线3e与扫描线3a并行,但是也可以采用电源线3e与数据线6a并行的构成。并且,在图11所示的构成中,利用电源线3e构成保持电容70,但是也可以与电源线3e另外形成电容线,通过这样的电容线构成保持电容。
如图12(a)、(b)所示,在元件基板10上,多个透明的像素电极9a(以长的点线包围的区域)矩阵状地形成于每个像素100a中,沿像素电极9a的纵向横向的边界区域形成有数据线6a(以单点划线表示的区域)、及扫描线3a(以实线表示的区域)。并且,在元件基板10中,与扫描线3a并行地形成电源线3e。
图12(b)所示的元件基板10的基体,由石英基板、耐热性的玻璃基板等的支持基板10d构成,在元件基板10中,在支持基板10d的表面形成由氧化硅膜等构成的基底绝缘层12,并在其表面侧,在对应于像素电极9a的区域形成有薄膜晶体管30c。薄膜晶体管30c,相对于岛状的半导体层1a,形成有沟道区域1g、源区域1h及漏区域1i。在半导体层1a的表面侧形成有栅绝缘层2,在栅绝缘层2的表面有形成栅电极3f。这样的栅电极3f,电连接于薄膜晶体管30b的漏。还有,因为薄膜晶体管30b的基本构成,与薄膜晶体管30c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在薄膜晶体管30c的上层侧,形成有由氧化硅膜、氮化硅膜构成的层间绝缘层71,由氧化硅膜、氮化硅膜构成的层间绝缘层72,及由厚度为1.5~2.0μm的感光树脂构成的层间绝缘膜73(平坦化膜)。在层间绝缘层71的表面(层间绝缘层71,72的层间)形成有源电极6g及漏电极6h,源电极6g,经由形成于层间绝缘层71的接触孔71g电连接于源区域1h。并且,漏电极6h,经由形成于层间绝缘层71的接触孔71h电连接于漏区域1i。在层间绝缘层73的表面形成有由ITO膜构成的像素电极9a。像素电极9a,经由形成于层间绝缘层72、73的接触孔73g电连接于漏电极6h。
并且,在像素电极9a的上层,形成有具备有用于规定发光区域的开口部的由氧化硅膜等构成的隔壁层5a、及由感光树脂等构成的厚的隔壁层5b。在由隔壁层5a及隔壁层5b包围的区域内,在像素电极9a的上层,形成由聚3,4-亚乙基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等构成的空穴注入层81、及由发光层82构成的有机功能层,在发光层82的上层形成阴极层。这样一来,通过像素电极9a、空穴注入层81、发光层82及阴极层85,构成有机EL元件80。发光层82,例如,由聚芴(polyfluorene)衍生物、聚苯撑(polyphenylene)衍生物、聚乙烯基咔唑(polyvinylcarbazole)、聚噻吩(polythiophene)衍生物,或在这些高分子材料中,掺杂有苝(perylene)类色素、香豆素(coumalin)类色素、若丹明(rhodamine)类色素,例如红荧烯(Rubrene)、苝、9,10-二苯基蒽(9,10-diphenylantracene)、四苯基丁二烯(tetra phenyl butadiene)、尼罗红(Nile red)、香豆素6、喹吖啶酮(quinacridone)等的材料构成。并且,作为发光层82,因为双键的π电子在聚合体链上非极性化的π共轭类高分子材料,也是导电性高分子,所以发光性能优异,适合采用。尤其是,在该分子内具有芴(fluorene)骨架的化合物、即聚芴类化合物更适合采用。并且,在这样的材料以外,也可以使用包括共轭类高分子材料有机化合物的前体、和用于使发光特性发生变化的至少一种荧光色素的组合物。在本实施方式中,有机功能层,通过喷墨法等的涂敷法形成。还有,作为涂敷法,也有采用柔软印刷法、旋涂法、隙涂法、模涂法等的情况。并且,关于有机功能层,也有通过蒸镀法形成的情况。进而,有时也在发光层82与阴极层85之间形成由LiF等构成的电子注入层。
在顶部发射型的有机EL的情况下,因为从支持基板10d来看从形成有机EL元件80之侧射出光,所以阴极层85,作为敷有薄的铝膜、镁膜、锂等的薄膜而调整了功函数的ITO膜等这类的透光性电极而形成,作为支持基板10d,除了玻璃等的透明基板之外也能够采用不透明基板。作为不透明基板,例如可举出氧化铝等的陶瓷、对不锈钢等的金属板实施过表面氧化等的绝缘处理,树脂基板等。相对于此,在底部发射型的有机EL的情况下,因为从支持基板10d之侧射出光,所以作为支持基板10d,可采用玻璃等的透明基板。
即使在这样构成的电光装置100中,也与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同样地,在像素区域10b与扫描线驱动电路104a、104b相对向的部分成为曲线部分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参照图5~图7进行了说明的构成,构成扫描线驱动电路104a、104b即可。
(其他的实施方式)
图13及图14分别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其他的电光装置的像素区域10b及元件基板10的平面形状的说明图。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元件基板10的平面形状具有组合圆弧与直线的异形形状,像素区域10b的平面形状为圆形,但是在这样的形状之外,在像素区域10b,在与扫描线驱动电路104a、104b相对向的部分具备由曲线部分或者弯曲部分构成的异形的外周缘部分的情况下,也适用本发明。即,也可以在像素区域10b为圆形、三角形、五边形以上的多边形状、或者组合曲线与直线而成的异形形状,在与扫描线驱动电路104a、104b相对向的部分具备由曲线部分或者弯曲部分构成的异形的外周部分的情况下,适用本发明。并且,也可以在元件基板10为圆形、三角形、五边形以上的多边形状、或者组合曲线与直线而成的异形形状的情况下,适用本发明。
例如,如图13(a)所示,在元件基板10及像素区域10b的平面形状都是延伸于同一方向的长圆形状的电光装置100中,如图13(b)所示,在元件基板10的平面形状为八边形、而像素区域10b的平面形状为正圆形状的电光装置100中,如图13(c)所示,在元件基板10的平面形状为横向长的八边形、而像素区域10b的平面形状为横向长的长圆形状的电光装置100等中,都可以应用本发明。
并且,如图14(a)所示,在元件基板10为组合半圆与直线的异形形状、而像素区域10b为八边形的电光装置100中,如图14(b)所示,在元件基板10为横向长的长圆形状、而像素区域10b为横向长的八边形的电光装置100中,如图14(c)所示,在元件基板10及像素区域10b都为八边形的电光装置100等中,可以应用本发明。
进而,如果元件基板10及像素区域10b,都为使弯曲部分朝向与数据线驱动电路104a、104b相对向的部分的构成,则也可以在元件基板10及/或像素区域10b为四边形的情况下应用本发明。
(其他的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在对于数据线6a的信号输出区域中配置的数据线驱动电路101,配置有安装于元件基板10的驱动用IC,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在利用形成于元件基板10上的薄膜晶体管而构成数据线驱动电路101的电光装置中应用本发明。并且,也可以不在元件基板10上构成数据线驱动电路101、在经由连接于元件基板10的柔性基板等从外部进行相对于数据线6a的信号输出的电光装置中,应用本发明。在该情况下,配置有与柔性基板等的连接端子(信号输出电路)的区域(连接区域),作为配置有相对于数据线6a的信号输出电路的区域而起作用。也可以在这样的构成的电光装置中应用本发明。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在夹持像素区域10b的两侧构成有数据线驱动电路104a、104b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在仅在像素区域10b的一侧构成有数据线驱动电路104a、104b的电光装置中应用本发明。
进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当构成数据线驱动电路104a、104b时应用了本发明,但是当构成数据线驱动电路101时也可以应用本发明。即,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扫描线3a为第1信号线、以数据线6a为第2信号线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在以扫描线3a为第2信号线、以数据线6a为第1信号线的电光装置中应用本发明。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作为薄膜晶体管30a的半导体层1a采用了多晶硅膜,但是也可以在作为薄膜晶体管30a的半导体层1a而采用了单晶硅层、非晶硅膜的电光装置100中应用本发明。

Claims (18)

1.一种电光装置,在元件基板上具有:沿互相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第1信号线与第2信号线,与前述第1信号线与第2信号线的交叉处相对应地配置有像素电极的像素区域,配置于前述像素区域的外侧、向第1信号线输出驱动信号的信号输出电路,和连接前述信号输出电路与前述第1信号线的连接布线;其特征在于:
前述像素区域的外周缘,在与前述信号输出电路相对向的部分具备曲线部分或者弯曲部分;
前述信号输出电路,包括多个电路块,前述电路块中,相邻的电路块彼此互相在前述第1信号线的延伸方向及/或前述第2信号线的延伸方向上偏离并沿前述曲线部分或者弯曲部分排列。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多个电路块的各块,包括平面构成相同或不同的1至多个单位电路块,前述单位电路块,包括向前述第1信号线输出驱动信号的单位电路,前述单位电路,通过连接布线与第1信号线连接;
前述连接布线的布线间距,比连接于前述连接布线的第1信号线间的布线间距窄。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多个单位电路块的至少一部分中,相邻的单位电路块彼此之间在前述第1信号线的延伸方向上的偏离量、及/或在前述第2信号线的延伸方向上的偏离量,在相邻的单位电路块间不同。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元件基板,具备基本沿前述像素区域的外周缘的外周缘。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信号输出电路,被配置于第1信号线的延伸方向的两侧。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信号输出电路,被配置于第1信号线的延伸方向的单侧。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1信号线是扫描线,前述信号输出电路是扫描线驱动电路。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1信号线是数据线,前述信号输出电路是数据线驱动电路。
9.一种电光装置,在元件基板上具有:沿互相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第1信号线与第2信号线,与前述第1信号线与第2信号线的交叉处相对应地配置有像素电极的像素区域,配置于前述像素区域的外侧、向第2信号线输出驱动信号的信号输出电路,和连接前述信号输出电路与前述第2信号线的连接布线;其特征在于:
前述像素区域的外周缘,在与前述信号输出电路相对向的部分具备曲线部分或者弯曲部分;
与前述第2信号线的延伸方向相正交的方向上的配置有前述信号输出电路的区域的尺寸,比与前述第2信号线的延伸方向相正交的方向上的前述像素区域的最大尺寸窄;
在布线有前述连接布线的区域,设置横穿该区域地设定的多条虚拟基准线、在前述虚拟基准线上以预定的间隔设定的多个虚拟基准点、和连结相邻的虚拟基准线的前述虚拟基准点彼此之间的虚拟连接布线,
前述连接布线,通过前述虚拟连接布线上方,或者沿前述虚拟连接布线而布线。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预定的间隔,为等间隔,前述多条虚拟基准线,在布线有前述连接布线的区域设定为4处以上。
11.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多条虚拟基准线,设定为互相平行。
12.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元件基板上,在前述像素区域的外侧形成有配置有向前述第1信号线输出驱动信号的第2信号输出电路的区域;
布线前述连接布线的区域,至少一部分位于前述像素区域与配置有前述第2信号输出电路的区域之间。
13.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2信号线是数据线,前述信号输出电路是数据线驱动电路。
14.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2信号线是扫描线,前述信号输出电路是扫描线驱动电路。
15.按照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像素区域的平面形状,是圆形、或者组合曲线与直线而成的形状。
16.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元件基板的平面形状,是圆形、三角形、五边形以上的多边形、或者组合曲线与直线而成的形状。
17.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元件基板,在其与相对于该元件基板对向配置的对向基板之间对液晶层进行保持。
18.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元件基板上,在前述像素区域具备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CN2008101667356A 2007-10-23 2008-10-23 电光装置 Active CN1014193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74733 2007-10-23
JP274733/2007 2007-10-23
JP2007291596 2007-11-09
JP291596/2007 2007-11-09
JP164114/2008 2008-06-24
JP2008164114A JP5191286B2 (ja) 2007-11-09 2008-06-24 電気光学装置
JP164115/2008 2008-06-24
JP2008164115A JP4518199B2 (ja) 2007-10-23 2008-06-24 電気光学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19349A CN101419349A (zh) 2009-04-29
CN101419349B true CN101419349B (zh) 2010-11-17

Family

ID=40630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667356A Active CN101419349B (zh) 2007-10-23 2008-10-23 电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518199B2 (zh)
CN (1) CN1014193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38280B2 (en) 2007-04-27 2014-01-28 Nlt Technologies, Ltd. Non-rectangular display apparatus
JP5278729B2 (ja) * 2007-04-27 2013-09-04 Nlt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非矩形表示装置
JP5254469B2 (ja) * 2009-12-03 2013-08-0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パネルおよび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WO2012023467A1 (ja) * 2010-08-19 2012-02-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KR102062324B1 (ko) * 2013-01-15 2020-01-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장치
WO2014142183A1 (ja) * 2013-03-15 2014-09-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の製造方法、及び表示パネル
JP6685084B2 (ja) * 2014-05-09 2020-04-22 群創光電股▲ふん▼有限公司Innolux Corporation 表示パネル及びその切断方法
WO2015198183A1 (en) 2014-06-23 2015-12-3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102295874B1 (ko) * 2014-07-24 2021-08-3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TWI536130B (zh) 2014-12-05 2016-06-01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及電子顯示裝置
JP6533065B2 (ja) 2015-02-12 2019-06-19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JP6130613B2 (ja) * 2015-03-10 2017-05-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CN104916252B (zh) * 2015-07-13 2017-08-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圆形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JP6918090B2 (ja) * 2015-10-30 2021-08-11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液晶表示装置
JP6539567B2 (ja) * 2015-10-30 2019-07-03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JP6639866B2 (ja) 2015-10-30 2020-02-05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液晶表示装置
WO2017086273A1 (ja) * 2015-11-19 2017-05-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基板及び表示装置
KR102430821B1 (ko) * 2015-12-04 2022-08-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EP3907729A1 (en) 2016-01-21 2021-11-10 Apple Inc. Power and data routing structures for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s
JP6607798B2 (ja) * 2016-01-29 2019-11-20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JP2017134338A (ja) 2016-01-29 2017-08-03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JP6689088B2 (ja) * 2016-02-08 2020-04-28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JP2017142303A (ja) * 2016-02-08 2017-08-17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KR102006114B1 (ko) * 2016-03-28 2019-07-31 애플 인크. 발광 다이오드 디스플레이
JP2017187713A (ja) 2016-04-08 2017-10-12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CN107305757A (zh) * 2016-04-21 2017-10-31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KR102581759B1 (ko) 2016-05-23 2023-09-2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US20180040638A1 (en) * 2016-08-05 2018-02-08 Innolux Corporation Display device
CN109416492B (zh) * 2016-07-12 2021-09-10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CN106023944B (zh) * 2016-08-03 2019-03-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JP6773277B2 (ja) * 2016-08-05 2020-10-21 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 表示装置
JP6747156B2 (ja) * 2016-08-05 2020-08-26 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 表示装置
US10409102B2 (en) 2016-09-08 2019-09-10 Japan Display Inc. Display device
CN107807480B (zh) 2016-09-08 2021-04-20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显示装置
US10475371B2 (en) * 2016-11-14 2019-11-12 Int Tech Co., Ltd. Pixel circuit in an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JP6740108B2 (ja) * 2016-11-30 2020-08-12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CN106856204B (zh) * 2016-12-28 2019-12-03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JP6968565B2 (ja) * 2017-04-10 2021-11-17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JP6723456B2 (ja) * 2017-07-10 2020-07-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Elデバイス、el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及びelデバイスの製造装置
KR102392373B1 (ko) * 2017-08-24 2022-04-2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7633800A (zh) * 2017-10-25 2018-01-26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2423866B1 (ko) * 2017-12-22 2022-07-2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CN108227327A (zh) * 2018-02-28 2018-06-29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322574B2 (en) 2018-04-12 2022-05-0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CN108630144A (zh) * 2018-06-19 2018-10-0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325642B (zh) * 2018-06-29 2022-12-30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7239878B2 (ja) * 2019-04-22 2023-03-15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積層体
JP6779338B2 (ja) * 2019-05-23 2020-11-04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CN112014986B (zh) * 2019-05-30 2023-06-27 夏普株式会社 电路基板和显示面板
CN110993676B (zh) * 2019-12-20 2022-06-0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器件
US11552109B2 (en) 2020-01-21 2023-01-1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Circuit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JP2023123885A (ja) * 2020-07-16 2023-09-06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6001A (zh) * 2001-11-02 2003-05-07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器
JP2007226260A (ja) * 2007-04-09 2007-09-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表示装置用駆動回路及び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25317A (ja) * 1994-06-01 1995-12-12 Sharp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JP3829669B2 (ja) * 2000-09-22 2006-10-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03177684A (ja) * 2001-09-21 2003-06-27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パネル、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03108021A (ja) * 2001-09-28 2003-04-11 Hitachi Ltd 表示装置
JP2003323164A (ja) * 2002-05-08 2003-11-14 Hitachi Displays Ltd 液晶表示装置とその駆動方法
TW583446B (en) * 2003-05-28 2004-04-1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Conducting line structure of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4714480B2 (ja) * 2005-02-23 2011-06-29 甲府カシオ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素子
JP2006276360A (ja) * 2005-03-29 2006-10-12 Sanyo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液晶表示パネル
JP2006276361A (ja) * 2005-03-29 2006-10-12 Sanyo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液晶表示パネル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6001A (zh) * 2001-11-02 2003-05-07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器
JP2007226260A (ja) * 2007-04-09 2007-09-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表示装置用駆動回路及び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122636A (ja) 2009-06-04
CN101419349A (zh) 2009-04-29
JP4518199B2 (ja) 2010-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19349B (zh) 电光装置
US11961491B2 (en) Electro-optical device
US20230090279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0452420C (zh) 双板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3811501B (zh) 柔性显示装置
KR100679521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제조방법
JP5191286B2 (ja) 電気光学装置
CN101419369B (zh) 电光学装置
CN104600200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CN102569675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3794631A (zh) 柔性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4637983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722917B (zh)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2105924A (zh)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8258026A (zh) 显示面板的绑定区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
TW201027480A (en) Connected display pixel drive chiplets
CN102113040A (zh)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5280648B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599421A (zh) Oled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US7474061B2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KR102269116B1 (ko) 유기 발광 다이오드 디스플레이 스크린 및 전자 기기
KR100730482B1 (ko) 유기 전기발광 디스플레이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2009277968A (ja) 電子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773940B1 (ko) 유기 발광 소자
JP5240454B2 (ja)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ANKAI UNIVERSIT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NYO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

Effective date: 2011052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NAGANO PREFECTURE, JAPAN TO: TOKYO, JAPA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524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Sony Corp.

Address before: Nagano

Patentee before: Sanyo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IPPON DISPLA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ONY CORPORATION

Effective date: 2012111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1119

Address after: Aichi

Patentee after: Japan display West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Sony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21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JAPAN DISPLAY Inc.

Address before: Aichi

Patentee before: Japan display Wes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