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01181B - 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 - Google Patents

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01181B
CN101401181B CN2007800091653A CN200780009165A CN101401181B CN 101401181 B CN101401181 B CN 101401181B CN 2007800091653 A CN2007800091653 A CN 2007800091653A CN 200780009165 A CN200780009165 A CN 200780009165A CN 101401181 B CN101401181 B CN 1014011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current fuse
mount current
element portion
outer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0916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01181A (zh
Inventor
鹫崎智幸
岩尾敏之
仙田谦治
渡边岳
松村和俊
津田清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11417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73538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22487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88797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35429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68297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03480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68766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011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011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011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011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5/00Protective devices in which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a part of fusible material and this current is interrupted by displacement of the fusible material when this current becomes excessive
    • H01H85/02Details
    • H01H85/04Fuses, i.e. expendable parts of the protective device, e.g. cartridges
    • H01H85/041Fuses, i.e. expendable parts of the protective device, e.g. cartridg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 H01H85/0411Miniature fuses
    • H01H85/0415Miniature fuses cartridge type
    • H01H85/0418Miniature fuses cartridge type with ferrule type end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5/00Protective devices in which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a part of fusible material and this current is interrupted by displacement of the fusible material when this current becomes excessive
    • H01H85/02Details
    • H01H85/04Fuses, i.e. expendable parts of the protective device, e.g. cartridges
    • H01H85/05Component parts thereof
    • H01H85/165Casings
    • H01H85/175Ca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asing shape or form
    • H01H85/1755Ca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asing shape or form composite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85/00Protective devices in which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a part of fusible material and this current is interrupted by displacement of the fusible material when this current becomes excessive
    • H01H85/02Details
    • H01H85/04Fuses, i.e. expendable parts of the protective device, e.g. cartridges
    • H01H85/041Fuses, i.e. expendable parts of the protective device, e.g. cartridg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 H01H85/0411Miniature fuses
    • H01H2085/0414Surface mounted fu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107Fuse mak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F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具备:第一基台(13),其具有凹部(11a),且形状为相对于长边方向的一端部(12a)的宽度,另一端部(12b)的宽度较短;以及第二基台(14),其形状与该第一基台(13)相同;以第一基台(13)的一端部(12a)和第二基台(14)的另一端部(12b)相接的方式使第二基台(14)的下表面接合在第一基台(13)的上表面上,构成方形主体部,且构成为在由第一基台(13)中的凹部(11a)和第二基台(14)中的凹部(11b)构成的空间部(16)内配设元件部(17),而且第一基台(13)和第二基台(14)的边界线通过主体部侧面的中心点。因此使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的生产效率提高。

Description

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当过电流流动时会通过熔断来保护各种电子设备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
背景技术
图27是现有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的剖面图。图28是现有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如图27、图28所示,在现有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中,在由陶瓷构成的壳体271和由陶瓷构成的盖体272之间形成空间部273,在该空间部273内配设元件部274,并且在壳体271两端部具备与元件部274连接的外部电极275。
此外,作为与该申请的发明相关的在先技术文献信息,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
然而,在上述现有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中,由于壳体271由陶瓷构成,因此使壳体271形成为如图28所示的复杂形状,且形成空间部273是较为困难的。而且,由于壳体271和盖体272为不同形状,因此生产效率欠佳。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使生产效率提高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2221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其具备:第一基台,其具有凹部,且形状为:相对于从长边方向的一端部到底面为止的宽度,从另一端部到底面为止的宽度较短;以及第二基台,其形状和第一基台相同,以第一基台的一端部与第二基台的另一端部相接的方式,使第二基台的下表面接合在第一基台的上表面上,构成方形主体部。并且,所述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构成为,在由第一基台中的凹部和第二基台中的凹部构成的空间部内配设元件部,第一基台与第二基台的接合边界部投影在主体部15侧面上的边界线通过主体部侧面的中心点。
另外,本发明是一种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其具备:第一基台,其由树脂构成;第二基台,其设置在第一基台的上表面上,且由树脂构成;主体部,其由第一基台和第二基台构成;一对第三外部电极,其设置在主体部的两端部;以及元件部,其与一对第三外部电极连接,且设置在第一基台的上表面和第二基台的下表面之间。而且,在第一基台的上表面上和第二基台的下表面上分别设置凹部,且使凹部彼此相对而形成空间部,并且在空间部的内部配设元件部。
此外,本发明是一种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其具备:第一基台,其具有绝缘性,且在两端部设置有至少一体覆盖两端部的上表面、端面、下表面的一对金属膜;第二基台,其设置在第一基台的上表面上,且具有绝缘性,并且在两端部设置有至少一体覆盖第一基台的上表面、端面、下表面的一对金属膜;主体部,其由第一基台和第二基台构成;以及元件部,其与金属膜连接,且设置在第一基台的上表面和第二基台的下表面之间。而且,在第一基台的上表面和第二基台的下表面设置有凹部,且使凹部彼此相对而形成空间部,并且在空间部的内部配设元件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2-2线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的主要部分的透视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的其它例子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的其它例子的侧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的立体图。
图8是图7的8-8线剖面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的侧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的部分制造方法的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剖面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的其它例子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剖面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的立体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剖面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的其它例子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剖面图。
图1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的立体图。
图18是图17的18-18线剖面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的其它例子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20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的部分制造工序的图。
图20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的部分制造工序的图。
图2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的剖面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的其它例子的剖面图。
图2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的剖面图。
图2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的剖面图。
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的其它例子的剖面图。
图2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的其它例子的剖面图。
图27是现有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的剖面图。
图28是现有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a、11b、56a、56b   凹部
12a                     一端部
12b                     另一端部
13、51                  第一基台
14、52                  第二基台
15、53                  主体部
16、32、57              空间部
17、35、55              元件部
18                      第一槽部
58                      第二槽部
19、33、54              第三外部电极
28                      第一外部电极
29                      第二外部电极
31                      壳体
31a                     底部
31b                     盖部
34                      熔断部
59                      冲压部件
60                      金属层
70                      金属膜
80                      欠缺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2-2线剖面图。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的主要部分的透视俯视图。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的侧视图。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具备:L字形状的第一基台13,其具有凹部11a,且与从长边方向的一端部12a到底面为止的宽度相比,从另一端部12b到底面为止的宽度短;以及第二基台14,其形状与该第一基台13大致相同。而且,以第一基台13的一端部12a和第二基台14的另一端部12b接触的方式,使第二基台14的下面接合在第一基台13的上面上,构成方形的主体部15。并且,在由第一基台13中的凹部11a和第二基台14中的凹部11b构成的空间部16内配设有元件部17。进一步构成为:第一基台13和第二基台14的接合边界部投影到主体部15的侧面上的边界线通过主体部15侧面的中心点C。
第一基台13和第二基台14是通过由陶瓷或者树脂构成的绝缘材料构成的,通过相同模具形成,成为大致相同的形状。其形状均构成为:以主体部15的长边方向的中心线L为界,一端部12a侧的宽度长,且另一端部12b侧的宽度短,所以,宽度形成为两阶段。此外,在第一基台13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部12a和第二基台14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部12a,如图2所示,分别形成有多个第一槽部18。该第一槽部18在图3中为3个,但也可以为其它个数。此外,在第一基台13和第二基台14上形成的第一槽部18以相同数量形成在同一部位。
主体部15由第一基台13和第二基台14构成。主体部15构成为:第一基台13的一端部12a和第二基台14的另一端部12b相接,且第一基台13的另一端部12b和第二基台14的一端部12a相接,即,构成为:在使第二基台14旋转了180度的状态下,使第二基台14的下面接合在第一基台13的上面上。另外,主体部15为方形,其截面的外形为正方形或者长方形。
此外,第一基台13的上表面和第二基台14的下表面利用粘接剂进行接合。而且,为了可靠地防止浸焊时的助熔剂或焊料等侵入空间部16内而导致元件部17劣化,也可以在周围设置热收缩管等。
在图2中,通过将第一基台13的上表面和第二基台14的下表面接合时,使第一基台13中的凹部11a和第二基台14中的凹部11b相对,从而构成空间部16。另外,元件部17由银、铜、镍、铝等具有良好导电性的金属构成。元件部17配置在空间部16的内部,当过电流流过时达到高温而熔断并阻断通电。该元件部17的一端部载置在第一基台13一端部12a的上表面上,且另一端部载置在第一基台13的另一端部的上表面上。即,第一基台13和第二基台14中,相对于从长边方向的一端部12a到底面为止的宽度,从另一端部12b到底面为止的宽度较短,因此能够将元件部17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配置在不同平面上,由此,可易于延长元件部17的长度。
元件部17架设在第一基台13的一端部12a上所设置的多个第一槽部18的任一个、和第二基台14的一端部12a上所设置的多个第一槽部18的任一个之间。在图3中,在三个第一槽部18中的中央的第一槽部18上载置有元件部17。此时,如果在左侧第一槽部18和右侧第一槽部18中载置有元件部17,则可以最大限度延长元件部17的长度。由此,通过选择载置元件部17的第一槽部18,可易于对元件部17的长度进行微调整。由此,能够调整熔断特性,也能够通过调整元件部17的长度,对元件部17的电阻值进行微调整。
此外,在方形的主体部15的两端部形成有第三外部电极19,该第三外部电极19由具有作为元件部17与外部连接用端子的功能的方筒状的电极帽构成。而且,通过将筒部压入到方形的主体部15的两端部,由此安装该方筒状电极帽,使第一基台13和第二基台14的接合变得牢固。
图5、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的其它例子的侧视图。第一基台13的一端部12a侧和另一端部12b侧的宽度并非如图4所示分为两阶段,也可以如图5所示分为三阶段或者三阶段以上的阶段数。而且,第一基台13和第二基台14的接合边界部投影到主体部15侧面上的边界线,也可以如图6所示为直线状。这样当使边界线为直线状时,第一基台13的上表面成为平面,因此可易于利用辊等涂敷粘接剂,由此,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此时,从主体部15的侧面观察,第一基台13和第二基台14的边界线通过主体部15侧面的中心点C,通过这样的结构可以使第一基台13和第二基台14无间隙地接合。由此,可以防止浸焊时助熔剂或焊料等附着于元件部17上而导致元件部17劣化,因此可以防止熔断特性恶化。
其次,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型熔断器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在图1至图3中,首先,利用相同模具,形成具有凹部11a、11b,且相对于从长边方向的一端部12a到底面为止的宽度,从另一端部12b到底面为止的宽度较短的L字形状的第一基台13和第二基台14。而且,在该第一基台13和第二基台14中,在相同部位分别形成有多个第一槽部18。
其次,在形成在第一基台13上的多个第一槽部18的任一个和形成在第二基台14上的多个第一槽部18的任一个之间架设有元件部17的状态下,以使第一基台13的一端部12a和第二基台14的另一端部12b相接的方式,一面在第一基台13的上表面上涂敷粘接剂,一面使第二基台14的下表面接合在第一基台13的上表面上,由此构成方形主体部15。此时,通过使第一基台13中的凹部11和第二基台14中的凹部11相对而形成空间部16,且在该空间部16的内部配设元件部17。而且,最后,在主体部15的两端部形成第三外部电极19。
在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使第一基台13和第二基台14构成为大致相同形状,因此基台13、14的模具为一个即可,由此,可以使生产效率提高。另外,由于第一基台13和第二基台14的边界线通过主体部15侧面中心点C,因此在第一基台13和第二基台14之间不存在间隙。所以,可以防止元件部17因浸焊时的助熔剂或焊料等劣化而导致熔断特性恶化。
另外,在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中,如果在空间部16内延长元件部17的长度,则异常时如有过电流流过,则可以抑制从元件部17的两端部向第三外部电极19散热。并且,由于元件部17的电阻值也会变高,因此可以使元件部17的中央部温度更高,由此得到优良的速断性。即,在异常时可以迅速熔断。另外,由于可以使之迅速熔断,所以即使元件部17的直径粗也可以使之熔断。此外,通过延长元件部17的长度可以增大元件部17整体的热容量,因此可以得到耐突入性优良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第一基台13和第二基台14形成为:相对于从长边方向的一端部12a到底面为止的宽度,从另一端部12b到底面为止的宽度较短的形状,因此可以使元件部17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形成在不同平面上。由此,可以延长元件部17的长度。此外,可以通过选择载置元件部17的第一槽部18,来延长元件部17的长度,因此可以得到优良的速断性以及耐突入性。
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中,可以通过使模具为一个来提高生产效率,另外,可以通过延长元件部17的长度,得到优良的速断性以及耐突入性。
(实施方式2)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进行说明。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的立体图。图8是图7的8-8线剖面图。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如图7、图8所示,具备:第一基台13,其具有凹部11a,且形状为相对于从长边方向的一端部12a到底面为止的宽度,从另一端部12b到底面为止的宽度较短;和第二基台14,其与该第一基台13形状大致相同。而且,以第一基台13的一端部12a和第二基台14的另一端部12b相接的方式,使第二基台14的下表面接合在第一基台13的上表面上,由此构成方形主体部15。并且,在由第一基台13中的凹部11a和第二基台14中的凹部11b构成的空间部16内配设元件部17。此外,第一基台13和第二基台14的边界线通过主体部15侧面的中心点。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的侧视图。在图9中,第一基台13和第二基台14由陶瓷或者树脂组成的绝缘材料构成,且利用相同模具形成,从而形状大致相同。另外,其形状均构成为:以主体部15的长边方向的中心线L为界,一端部12a侧的宽度长,且另一端部12b侧的宽度短,因此宽度形成为两阶段。
而且,在图8中,在第一基台13的一端部12a和第二基台14的一端部12a的端面形成有第一外部电极28,且在第一外部电极28的表面上形成有电镀层(未图示)。通过对第一基台13的一端部12a和第二基台14的一端部12a印刷银,由此形成第一外部电极28,且在第一外部电极28的表面上形成有由镀镍以及镀锡形成的电镀层。此外,第一外部电极28也可以由树脂银构成。
主体部15由第一基台13和第二基台14构成,第一基台13的一端部12a和第二基台14的另一端部12b相接,且第一基台13的另一端部12b和第二基台14的一端部12a相接。即,在使第二基台14旋转了180度的状态下,使第二基台14的下表面接合在第一基台13的上表面上。另外,主体部15为方形,其截面外形为正方形或者长方形。
此时,从主体部15的侧面观察,第一基台13和第二基台14的边界线通过主体部15侧面的中心点C,由此可以使第一基台13和第二基台14无间隙地接合。此外,第一基台13的一端部12a侧和另一端部12b侧的宽度并非如图9所示分为两阶段,也可以分为三阶段或者三阶段以上的阶段数,另外,第一基台13和第二基台14的边界线也可以为直线状。
另外,由具有作为元件部17与外部的连接用端子的功能的方筒状电极帽构成的第二外部电极29以覆盖第一外部电极28的方式被设置在主体部15的两端部,且通过将筒部压入到方形主体部15两端部,安装该第二外部电极29。可通过设置该第二外部电极29,使第一基台13和第二基台14牢固接合。
此外,第一外部电极28的表面形成有电镀层(未图示),因此如果通过焊接来接合第二外部电极29和第一外部电极28,则可通过该电镀层(未图示)提高第二外部电极29和第一外部电极28的接合性。
第一基台13的上表面和第二基台14的下表面利用粘接剂来接合。在将第一基台13的上表面和第二基台14的下表面接合时,使第一基台13中的凹部11a和第二基台14中的凹部11b相对而构成空间部16。
元件部17由银、铜、镍、铝等具有良好导电性的金属构成。元件部17配置在空间部16的内部,当过电流流过时,会达到高温而熔断并阻断通电。该元件部17的一端部载置在第一基台13的一端部12a的上表面上,且另一端部载置在第一基台13的另一端部12b的上表面上。即,第一基台13和第二基台14中,相对于长边方向的一端部12a的宽度,另一端部12b的宽度较短,因此元件部17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配置在不同平面上。由此,可容易地延长元件部17的长度。
此外,元件部17的端部与在第一外部电极28的表面上形成的电镀层(未图示)连接,因此只要焊接元件部17和第一外部电极28,就可以将元件部17牢固地固定在第一外部电极28上。
其次,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的一部分制造方法的图。
首先,利用相同模具,形成具有凹部11a、11b,且形状为相对于长边方向的一端部12a的宽度,另一端部12b的宽度较短的第一基台13和第二基台14。其次,如图10所示,在第一基台13的端面和第二基台14的端面形成第一外部电极28。之后,在第一外部电极28的表面上形成电镀层(未图示)。
其次,在第一基台13上形成的第一外部电极28的表面的电镀层(未图示)和第二基台14上形成的第一外部电极28的表面的电镀层(未图示)之间架设元件部17。而且,在该状态下,以第一基台13的一端部12a和第二基台14的另一端部12b相接的方式,一面在第一基台13的上表面上涂敷粘接剂,一面将第二基台14的下表面接合在第一基台13的上表面上,由此构成方形主体部15。此时,使第一基台13中的凹部11a和第二基台14中的凹部11b相对而形成空间部16,且在该空间部16的内部配设元件部17。
最后,以覆盖第一外部电极28的方式,在主体部15的两端面形成第二外部电极29,由此制造出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由于第一基台13和第二基台14构成为大致相同形状,因此第一基台13和第二基台14的模具为一个即可,由此,可提高生产效率。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在第一基台13的一端部12a和第二基台14的一端部12a形成有表面具有电镀层(未图示)的第一外部电极28,因此在构成主体部15,且在该主体部15的空间部16内配设元件部17时无须进行电镀。由此,不会产生电镀液浸入到主体部15内而导致元件部17劣化并使得熔断特性恶化的情况。
(实施方式3)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进行说明。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的立体图。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剖面图。
如图11、图1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具备:壳体31,其具有绝缘性;空间部32,其形成在该壳体31的内部;第三外部电极33,其形成在壳体31的两端部;以及元件部35,其与该第三外部电极33电连接,且在空间部32内配设有熔断部34。另外,通过切削元件部35的一部分来设置熔断部34。
壳体31由具有绝缘性的氧化铝等陶瓷或者环氧树脂等树脂构成,且其形状为棱柱状。另外,在该壳体31的内部形成有空间部32。此外,该壳体31由底部31a和盖部31b构成,且该底部31a和盖部31b由粘接剂接合。
另外,第三外部电极33由形成在壳体31两端部且具有作为与外部连接用端子功能的筒状电极帽构成。通过将筒部压入到壳体31的两端部,安装该筒状电极帽。此外,也可以通过印刷银来设置第三外部电极33。
通过在元件部35的中央部将其一部分切削,形成熔断部34。此外,该切削通过划线和冲孔等机械方法进行。而且,该熔断部34为当一定值以上的电流流过时会熔断的部分,且设置在空间部32的内部。
通过像这样在空间部32的内部设置熔断部34,使得熔断部34中产生的热量难以散发,因此可以使熔断部34温度更高。由此,当规定值的电流流过时能够使之可靠地熔断。另外,该熔断部34也可以通过低融点的玻璃或金属或涂敷来蓄热,以便迅速熔断。
元件部35的截面为圆形或者方形、或者箔状,而且元件部35构成为直线状。元件部35架设在第三外部电极33之间,且与第三外部电极33电连接。另外,元件部35由银、铜、镍、铝等具有良好导电性的金属构成,且在其中央部形成有配设在空间部32内的熔断部34。而且,该元件部35的两端部载置在壳体31的底部31a的两端部的上表面上。
其次,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在图11、图12中,在具有空间部32的壳体31的底部31a的两端部的上表面上载置元件部35。此时,元件部35的中央部配置在空间部32的内部。
其次,将配置在空间部32的内部的元件部35的中央部通过划线和冲孔等进行切削,形成熔断部34。此时,一面测定电阻值一面进行切削,以使电阻值固定。此外,也可以预先形成熔断部34。
最后,利用粘接剂将壳体31的盖部31b与底部31a接合,在壳体31的两端部形成由筒状电极帽构成的第三外部电极33。此时,第三外部电极33和元件部35电连接。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通过切削元件部35的一部分来设置熔断部34。因此,可以通过切削该元件部35来确定熔断部34的线径,并调整熔断特性。另外,由于可以使熔断部34的电阻值稳定,所以也可以确定熔断时间。
此外,即便元件部35的截面为圆形等且其截面面积较大时,如果以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方式切削元件部35,也可使元件部35的熔断部34的截面面积变小,因此电流集中在熔断部34,从而可以迅速熔断。
另外,当元件部35的截面为圆形等时,由于其表面面积较小,因此散热较少,难以熔断,但是如果使元件部35的截面为薄片状,则可以使表面面积变大,因此散热变大,从而可使之易于熔断。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的其它例子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剖面图。如图13所示,也可以利用激光切削元件部35。若利用激光来进行切削,则能够以良好的精度得到规定的电阻值。
(实施方式4)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进行说明。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的立体图。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剖面图。
在图14、图15中,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不同之处在于,将元件部35和第三外部电极33由一体式的金属构成。在这种情况下,第三外部电极33沿着壳体31的底部31a的端面以及背面弯曲。
由于由一体式的金属构成元件部35和第三外部电极33,因此无须将元件部35和第三外部电极33连接,因此可以使生产效率提高。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的其它例子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剖面图。
此外,也可以使元件部35中的熔断部34的厚度比熔断部以外的元件部的厚度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需要切削的熔断部34的厚度变薄,因此能够简易且精度良好地进行切削。另外,也可以使第三外部电极33的厚度比第三外部电极以外的元件部的厚度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三外部电极33的厚度较薄,因此第三外部电极33能够沿着壳体31易于弯曲,从而可以直接形成为与外部的连接用端子。因此,无需另外设置连接用端子。当使第三外部电极33的厚度或熔断部34的厚度变薄时,优选通过压延延伸使厚度变薄。
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4中,通过切削元件部35来设置熔断部34,但是也可以通过对元件部35的一部分照射激光来设置熔断部34。在这种情况下,经激光照射的部分劣化而使得电阻值变高,因此无须切削元件部35而使之易于熔融。由此,便可调整熔断特性。
也可以由至少两层以上金属构成元件部35的熔断部34。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激光照射使熔断部34合金化或者共晶化,因此熔断部34的电阻值变高。由此,由于能够更加容易地使熔断部34熔融,因此能够调整熔断特性。
这样,只要通过照射激光设置熔断部34,则熔断部34的电阻值变高,因此易于使之熔融。所以,即使是在增大元件部35的截面面积以使电涌等大电流流过时也不会断路的情况下,只要规定的电流流过就能够使之熔断。
(实施方式5)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进行说明。
图1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的立体图。图18是图17的18-18线剖面图。
如图17、图18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具备:第一基台51,其由树脂构成;第二基台52,其设置在该第一基台51的上表面上,且由树脂构成;主体部53,其由第一基台51和第二基台52构成;一对第三外部电极54,其设置在该主体部53的两端部;以及元件部55,其与该一对第三外部电极54连接,且设置在第一基台51的上表面和第二基台52的下表面之间。而且,在第一基台51的上表面和第二基台52的下表面分别设置有凹部56a、56b,且使凹部56a、56b相对,从而形成空间部57,并且在该空间部57的内部配设有元件部55。
第一基台51以及第二基台52具有绝缘性,且由环氧树脂等树脂构成,且其形状为棱柱状。而且,在第一基台51的上表面上形成有元件部55,进一步在元件部55的上表面上形成有第二基台52。第一基台51和第二基台52由粘接剂接合。由该第一基台51和第二基台52构成主体部53,且在该主体部53两端部形成有一对第三外部电极54。
一对第三外部电极54由筒状电极帽构成,通过将筒部压入到主体部53的两端部,安装该筒状电极帽。元件部55构成为直线状并且其截面为圆形,且在第一基台51的上表面上以及第二基台52的下表面上与一对第三外部电极54电连接。元件部55由银、铜、镍、铝等具有良好导电性的金属构成,所以当一定以上的电流流过时则会熔断。
此外,也可以使元件部55的两端部延伸到主体部53的端面。在这种情况下,当使用筒状电极帽作为第三外部电极54时,可以通过将电极帽的筒部压入到主体部53的两端部,从而将元件部55的两端夹入主体部53和筒状电极帽之间。由此,可容易地进行元件部55与由筒状电极帽构成的第三外部电极54的电连接。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的其它例子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在图19中,在与第一基台51的上表面的凹部56a以及第二基台52的下表面的凹部56b邻接的部位中的至少一处,设置比凹部56a、56b深度浅的第二槽部58。通过在该第二槽部58中放入元件部55,能够使元件部55的位置稳定化,并且实现高度降低。
凹部56a、56b设置在第一基台51上表面的中央部以及第二基台52下表面的中央部,且其开口部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等任一种形状。另外,通过冲压将构成第一基台51的树脂和构成第二基台52的树脂压缩,从而形成凹部56a、56b,使这些凹部56a、56b相对,从而形成一个空间部57。在该空间部57内部,元件部55的一部分露出。由此,元件部55中产生的热量难以散发,因此可使元件部55温度更高。因此,当规定值的电流流过时便能够可靠地使之熔断。
也可以利用由聚烯烃等难燃性树脂构成的热收缩管(未图示)来覆盖主体部53的侧面、下表面、上表面。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存在热收缩管(未图示),所以可以防止浸焊时焊料从第一基台51和第二基台52之间的接合部浸入而使元件部55受到影响。
其次,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图20A、图20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的制造工序的一部分的图。如图20A、图20B所示,通过利用冲压部件59分别冲压由树脂构成的第一基台51上表面的中央部和第二基台52下表面的中央部,从而进行压缩,形成凹部56a、56b。之后,通过加热,使第一基台51和第二基台52固化。
其次,在具有如图18所示的凹部56a的第一基台51的上表面上载置元件部55。
其次,在元件部55的上表面上载置第二基台52,并且使第一基台51上形成的凹部56a和第二基台52上形成的凹部56b相对。此时,由这两个凹部56a、56b形成空间部57,而且在该空间部57的内部配设有元件部55。而且,通过利用粘接剂接合第一基台51的上表面和第二基台52的下表面,设置由第一基台51和第二基台52构成的主体部53。
最后,通过将由筒状电极帽构成的第三外部电极54压入主体部53的两端部,来制造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由于由树脂构成第一基台51以及第二基台52,因此可易于形成凹部56a、56b,从而可以使生产效率提高。另外,与由陶瓷构成第一基台51以及第二基台52相比,可以实现轻量化。进一步,不是利用模具形成凹部56a、56b,而是通过冲压形成,因此可以根据所需特性等容易且迅速地变更凹部56a、56b的大小、形状。
此外,通过将构成第一基台51的树脂和构成第二基台52的树脂压缩,形成凹部56a、56b,因此被压缩的第一基台51的部分以及第二基台52的部分的密度变高。由此,可以增强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的机械强度。
(实施方式6)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进行说明。
图2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的剖面图。在图21中,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和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不同之处在于,在与第一基台51上表面的凹部56a邻接的部位形成有金属层60。该金属层60由铜、铜镍等组成的金属构成,且该金属层60与第一基台51以及第二基台52通过热压接而粘接。
根据这种结构,可以通过在元件部55的上表面上形成第二基台52之前将元件部55连接在金属层60上,从而暂时固定元件部55,因此可以使元件部55的位置稳定。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的其它例子的剖面图。如图22所示,也可以将金属层60设置在主体部53两端部的上表面上以及下表面上。在由电极帽构成第三外部电极54的情况下,当将由该电极帽构成的第三外部电极54铆接到主体部53上时,由于存在位于主体部53两端部的上表面上以及下表面上的金属层60,所以可以防止主体部53破裂。
(实施方式7)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进行说明。
图2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的剖面图。在图23中,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一基台51以及第二基台52的各自的两端部,设置至少一体覆盖其上表面、端面、下表面的一对金属膜70,且将该金属膜70连接在元件部55的上下表面上。金属膜70由镍、铁、铜、锡等组成的金属构成,截面为コ字状,且该金属膜70通过压入或者粘接剂与第一基台51以及第二基台52粘接。
在主体部53的两端部,以与金属膜70连接的方式形成有一对第三外部电极54,通过印刷并烧结Ag等金属构成该一对第三外部电极54。这种第三外部电极54比使用电极帽的电极薄。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中,与元件部55连接的金属膜70也延伸到主体部53的上表面、端面、下表面。因此,只要对主体部53的上下表面的金属膜70施加电流,就可以同时进行第一基台51上表面上形成的金属膜70与第二基台51下表面上形成的金属膜70的连接,以及元件部55与金属膜70的焊接。
此外,在主体部53的两端部,以与金属膜70连接的方式形成有一对第三外部电极54,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元件部55露出到外部。
进一步,如果分别由不同的材料构成配置在第一基台51上的金属膜70和配置在第二基台52上的金属膜70,则第一基台51的金属膜60和第二基台52的金属膜70之间的接触电阻会变高,因此可以使焊接强度提高。
(实施方式8)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进行说明。
图2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的剖面图。在图24中,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不同之处在于,仅在第一基台51和第二基台52中的任一个上设置金属膜70。
根据该结构,与第三外部电极54焊接的金属膜70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中为两个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减少为一个,因此可以利用较少的负载进行焊接,由此可以防止第三外部电极54氧化。
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的其它例子的剖面图。如图25所示,在设置有金属膜70的第一基台51和第二基台52的两端部设置欠缺部80,埋设该欠缺部80而设置金属膜70。而且,使第一基台51和第二基台52的两端部位于与中心部相同的轴上。在此,所谓中心部是指从第三外部电极54侧观察沿长边方向延伸的元件部的位置的中心点。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将金属膜70埋设在该欠缺部80中,因此,可以使第三外部电极54的位置以该金属膜70的厚度的量接近主体部53内侧,从而可以实现高度降低。
图2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中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的其它例子的剖面图。如图26所示,仅在第一基台51的一端部和第二基台52的一端部设置欠缺部80,而且使金属膜70埋设在该欠缺部80中。并且,也可将第一基台51上设置的金属膜70和第二基台52上设置的金属膜70相互配置在对角线上,且使它们不相对。
根据该结构,将金属膜70形成为锯齿状,因此可以使用相同的基台作为第一基台51以及第二基台52,即,可以使用在相同部位设置有欠缺部80的相同形状的基台作为第一基台51以及第二基台52。由此,使用一个模具即可,因此可以使生产效率提高。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8中,也可以使用陶瓷作为第一基台51以及第二基台52的材料。
工业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涉及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可以使生产效率提高,且能够用于当过电流流过时熔断,从而保护各种电子设备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等。

Claims (29)

1.一种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其具备:
第一基台(13),其具有凹部(11a),且形状为相对于从长边方向的一端部(12a)到底面为止的宽度,从另一端部(12b)到所述底面为止的宽度较短;以及
第二基台(14),其具有凹部(11b),且形状为相对于从长边方向的一端部(12a)到底面为止的宽度,从另一端部(12b)到所述底面为止的宽度较短,其中,
以所述第一基台的一端部(12a)和所述第二基台的另一端部(12b)相接的方式,使所述第二基台(14)的下表面接合在所述第一基台(13)的上表面上,构成方形主体部,
且在由所述第一基台(13)的凹部(11a)和所述第二基台(14)的凹部(11b)构成的空间部内配设有元件部,
所述第一基台(13)与所述第二基台(14)的接合边界部投影到所述主体部的侧面上的边界线通过所述主体部的侧面的中心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其中:
所述第一基台和所述第二基台分别构成为相对于长边方向的中心线,一端部侧的宽度长,且另一端部侧的宽度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其中:
所述第一基台和所述第二基台分别构成为从长边方向上的一端部到另一端部,其宽度呈直线地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其中:
在所述第一基台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部和所述第二基台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部分别形成有多个第一槽部,
在所述第一基台的一端部的所述第一槽部的任一个和所述第二基台的一端部的所述第一槽部的任一个之间架设有所述元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其中:
在所述第一基台的一端部和所述第二基台的一端部上,形成有表面具有电镀层的第一外部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其中:
所述元件部的端部连接在所述电镀层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其中:
以覆盖所述第一外部电极的方式,第二外部电极形成在所述主体部的两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其中:
所述元件部具备熔断部,
所述熔断部是通过切削所述元件部的一部分而设置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其中:
利用激光进行所述切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其中:
在所述主体部的两端还具备第三外部电极,
所述第三外部电极由与所述元件部一体的金属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其中:
使所述元件部的所述熔断部的厚度比所述熔断部以外的所述元件部的厚度薄。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其中:
所述第三外部电极的厚度比所述第三外部电极以外的所述元件部的厚度薄。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其中:
所述元件部具备熔断部,
所述熔断部是通过对所述元件部的一部分照射激光而设置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其中:
在所述主体部的两端还具备第三外部电极,
所述第三外部电极由与所述元件部一体的金属构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其中:
使所述第三外部电极的厚度比所述第三外部电极以外的所述元件部的厚度薄。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其中:
所述熔断部由两层以上的金属构成。
17.一种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其具备:
第一基台,其由树脂构成;
第二基台,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台的上表面上,且由树脂构成;
主体部,其由所述第一基台和所述第二基台构成;
一对第三外部电极,其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两端部;以及
元件部,其与所述一对第三外部电极连接,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台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基台的下表面之间,其中,
在所述第一基台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二基台的下表面分别设置有凹部,且所述凹部彼此相对而形成空间部,并且在所述空间部的内部配设有所述元件部,
在与所述第一基台的上表面的所述凹部邻接的部位形成有金属层。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其中:
在与所述第一基台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二基台的下表面的所述凹部邻接的部位中的至少一处,设置有比所述凹部的深度浅的第二槽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其中:
通过对构成所述第一基台的树脂和构成所述第二基台的树脂进行压缩,所述凹部形成在所述第一基台的上表面上和所述第二基台的下表面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其中:
所述第三外部电极由电极帽构成。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其中:
所述主体部的侧面、下表面、上表面被热收缩管覆盖。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其中:
所述金属层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两端部的上表面上和下表面上。
23.一种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其中:
具有第一基台和第二基台,所述第一基台和第二基台具有绝缘性,且上表面具有凹部,并设置有至少一体覆盖两端部的上表面、端面、下表面的一对金属膜,
并且具备:
主体部,其以使所述第二基台的下表面接合在所述第一基台的上表面的方式而形成;和
元件部,其与所述金属膜连接,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台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二基台的下表面之间,其中,
所述元件部配置在通过在所述第一基台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二基台的下表面设置凹部,并使所述凹部彼此相对而形成的空间部的内部。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其中:
在所述主体部的两端部,以与所述金属膜连接的方式形成有一对第三外部电极。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其中:
仅在所述第一基台和所述第二基台的任一个上设置有所述金属膜。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其中:
在所述第一基台和所述第二基台的两端部设置有欠缺部,所述金属膜以埋设所述欠缺部的方式设置,
并且设置有所述金属膜的所述两端部与中心部位于同一轴上。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其中:
仅在所述第一基台和所述第二基台的一端部设置有所述金属膜,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台上的所述金属膜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台上的所述金属膜相互配置在对角线上。
28.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其中:
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台上的所述金属膜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台上的所述金属膜,分别由不同的材料构成。
29.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其中:
在所述主体部两端还具备第三外部电极,
所述第三外部电极通过印刷并烧结金属而构成。
CN2007800091653A 2006-03-16 2007-03-14 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 Active CN1014011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72332/2006 2006-03-16
JP2006072332 2006-03-16
JP114176/2006 2006-04-18
JP2006114176A JP4735387B2 (ja) 2006-04-18 2006-04-18 面実装型電流ヒューズ
JP2006224870A JP4887973B2 (ja) 2006-03-16 2006-08-22 面実装型電流ヒューズの製造方法
JP224870/2006 2006-08-22
JP2006354294A JP4682978B2 (ja) 2006-12-28 2006-12-28 面実装型電流ヒューズ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54294/2006 2006-12-28
JP034803/2007 2007-02-15
JP2007034803A JP4687664B2 (ja) 2007-02-15 2007-02-15 面実装型電流ヒューズ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CT/JP2007/055083 WO2007119358A1 (ja) 2006-03-16 2007-03-14 面実装型電流ヒュー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01181A CN101401181A (zh) 2009-04-01
CN101401181B true CN101401181B (zh) 2011-06-15

Family

ID=38609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091653A Active CN101401181B (zh) 2006-03-16 2007-03-14 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368502B2 (zh)
CN (1) CN101401181B (zh)
WO (1) WO200711935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4615A (zh) * 2010-03-02 2011-09-21 功得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埋入式线路积层保护元件及其制法
DE102010015629B4 (de) * 2010-04-20 2020-11-12 Conquer Electronics Co., Ltd. Sicherungselement
US9558905B2 (en) 2011-10-27 2017-01-31 Littelfuse, Inc. Fuse with insulated plugs
US9202656B2 (en) * 2011-10-27 2015-12-01 Littelfuse, Inc. Fuse with cavity block
CN104137217B (zh) * 2012-02-20 2016-10-19 松尾电机株式会社 芯片型保险丝
EP2850633B1 (en) * 2012-05-16 2018-01-31 Littelfuse, Inc. Low-current fuse stamping method
DE202015101840U1 (de) * 2015-04-15 2015-04-30 Inter Control Hermann Köhler Elektrik GmbH & Co. KG Schmelzsicherungsbauelement
JP6520398B2 (ja) * 2015-05-27 2019-05-29 Tdk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
US9843736B2 (en) * 2016-02-26 2017-12-12 Essential Products, Inc. Image capture with a camera integrated display
US10325744B2 (en) * 2016-06-01 2019-06-18 Littelfuse, Inc. Hollow fuse body with notched ends
US10276338B2 (en) 2016-06-01 2019-04-30 Littelfuse, Inc. Hollow fuse body with trench
CN106710995B (zh) * 2017-01-20 2019-09-17 东莞市博钺电子有限公司 贴片熔断器
JP7002955B2 (ja) * 2017-02-28 2022-01-20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ヒューズ素子
CN107799501B (zh) * 2017-11-08 2020-01-10 电安科技(嘉兴)有限公司 保险丝保护的瞬态电压抑制器
US11804353B1 (en) * 2022-07-26 2023-10-31 Littelfuse, Inc. Fuse body with notched end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63666A (en) * 1984-06-04 1986-01-07 Littelfuse, Inc. Miniature fuse
US4894633A (en) * 1988-12-12 1990-01-16 American Telephone And Telegraph Company Fuse Apparatus
US5606301A (en) * 1993-10-01 1997-02-25 Soc Corporation Micro-chip fus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5726621A (en) * 1994-09-12 1998-03-10 Cooper Industries, Inc. Ceramic chip fuses with multiple current carrying elements and a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US6034589A (en) * 1998-12-17 2000-03-07 Aem, Inc. Multi-layer and multi-element monolithic surface mount fuse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20050141164A1 (en) * 2002-01-10 2005-06-30 Cooper Technologies Company Low resistance polymer matrix fuse apparatus and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5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700080A (en) * 1921-06-15 1929-01-22 Westinghouse Electric & Mfg Co Fuse
US3962668A (en) * 1975-04-22 1976-06-08 The Chase-Shawmut Company Electric low-voltage fuse
US4158187A (en) * 1977-08-05 1979-06-12 Gould Inc. Means for affixing ferrules to a fuse casing
DE7826855U1 (de) * 1978-09-09 1978-12-14 Wickmann-Werke Ag, 5810 Witten Schmelzsicherung für kleine Nennstromstufen mit einem langgestre ckten Schmelzleiter sehr geringer Abmessungen
JPS58122350A (ja) 1982-01-13 1983-07-21 Honda Motor Co Ltd 内燃エンジンのアイドル回転数フィ−ドバック制御装置
JPS58122350U (ja) * 1982-02-15 1983-08-20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ヒユ−ジブルリンク
JPS5921500Y2 (ja) * 1982-03-19 1984-06-25 三王株式会社 リ−ド付き超小型ヒュ−ズ
JPS6011538Y2 (ja) * 1982-12-01 1985-04-17 三王株式会社 チツプ型ヒユ−ズ
JPS6022538Y2 (ja) * 1982-12-03 1985-07-04 三王株式会社 チツプ型ヒユ−ズ
US4656453A (en) * 1982-12-09 1987-04-07 Littelfuse, Inc. Cartridge fuse with two arc-quenching end plugs
JPS59119545A (ja) 1982-12-27 1984-07-10 Fujitsu Ltd 焦点ずれ検出方法
JPS59119545U (ja) * 1983-02-02 1984-08-11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チツプ形ヒユ−ズ
US4608548A (en) * 1985-01-04 1986-08-26 Littelfuse, Inc. Miniature fuse
JPS6452285A (en) 1987-08-21 1989-02-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Decoder circuit
JPH064626Y2 (ja) * 1987-09-26 1994-02-02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ボックス通線用連結装置
JPS6456135U (zh) * 1987-10-01 1989-04-07
JPH01287905A (ja) 1988-05-13 1989-11-20 Murata Mfg Co Ltd インダクタンス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374595A (ja) 1989-08-17 1991-03-29 Ebara Corp 真空式汚水収集装置用真空ポンプの封水冷却装置
JPH0335640U (zh) 1989-08-18 1991-04-08
US4996509A (en) * 1989-08-25 1991-02-26 Elliot Bernstein Molded capless fuse
EP0471922A3 (en) * 1990-08-20 1992-06-24 Schurter Ag Fuse element
JPH05166454A (ja) 1991-12-11 1993-07-02 Hitachi Chem Co Ltd チップ型ヒューズ
JPH0569847U (ja) 1992-02-27 1993-09-21 瓊章 顔 エンドキャップの無いチップタイプの回路遮断用素子
US5166656A (en) * 1992-02-28 1992-11-24 Avx Corporation Thin film surface mount fuses
US5214406A (en) * 1992-02-28 1993-05-25 Littelfuse, Inc. Surface mounted cartridge fuse
US5235307A (en) * 1992-08-10 1993-08-10 Littelfuse, Inc. Solderless cartridge fuse
JPH06342623A (ja) * 1993-06-01 1994-12-13 S O C Kk チップヒューズ
US5432378A (en) * 1993-12-15 1995-07-11 Cooper Industries, Inc. Subminiature surface mounted circuit protector
US5739740A (en) * 1994-06-29 1998-04-14 Wickmann-Werke Gmbh Surface mounted fuse with end caps
US5440802A (en) * 1994-09-12 1995-08-15 Cooper Industries Method of making wire element ceramic chip fuses
JPH0896694A (ja) * 1994-09-27 1996-04-12 Koa Corp チップ形電流ヒューズ
JP2706625B2 (ja) * 1994-10-03 1998-01-28 エス・オー・シー株式会社 超小型チップヒューズ
JP3618135B2 (ja) * 1995-02-15 2005-02-09 コーア株式会社 ヒューズ
DE19601612A1 (de) * 1996-01-18 1997-07-24 Wickmann Werke Gmbh Verfahren zum Befestigen eines ersten Teils aus Metall oder Keramik an einem zweiten Teil aus Metall oder Keramik
US5994994A (en) * 1996-03-05 1999-11-30 Kabushiki Kaisha Sinzetto Fuse
TW345672B (en) 1996-08-01 1998-11-21 Bel Fuse Ine Conductive epoxy fuse and method of making
US6013358A (en) * 1997-11-18 2000-01-11 Cooper Industries, Inc. Transient voltage protection device with ceramic substrate
US5812046A (en) * 1997-01-30 1998-09-22 Cooper Technologies, Inc. Subminiature fuse and method for making a subminiature fuse
US6147585A (en) * 1997-01-30 2000-11-14 Cooper Technologies Company Subminiature fuse and method for making a subminiature fuse
JPH10283906A (ja) 1997-04-08 1998-10-23 Taiheiyo Seiko Kk ヒューズ兼用の回路連結具
DE69906836T2 (de) * 1998-01-22 2004-02-12 The Whitaker Corp., Wilmington Hochleistungssicherung
JPH11273541A (ja) * 1998-03-25 1999-10-08 Skk:Kk ヒューズ
US6507265B1 (en) * 1999-04-29 2003-01-14 Cooper Technologies Company Fuse with fuse link coating
JP3074595U (ja) * 2000-07-04 2001-01-19 エス・オー・シー株式会社 基板実装型高遮断容量小型ヒューズ
JP2002208342A (ja) 2001-01-12 2002-07-26 Koa Corp 電流ヒューズ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245922A (ja) * 2001-02-19 2002-08-30 Koa Corp 面実装型電流ヒューズ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343223A (ja) 2001-05-10 2002-11-29 Koa Corp ヒューズ素子
US7570148B2 (en) * 2002-01-10 2009-08-04 Cooper Technologies Company Low resistance polymer matrix fuse apparatus and method
US7436284B2 (en) * 2002-01-10 2008-10-14 Cooper Technologies Company Low resistance polymer matrix fuse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004014224A (ja) 2002-06-05 2004-01-15 Nec Schott Components Corp 電流ヒューズ機能付温度ヒューズ
JP4175844B2 (ja) * 2002-08-05 2008-11-05 大東通信機株式会社 ヒューズ
JP2004152518A (ja) 2002-10-29 2004-05-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回路保護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253218A (ja) * 2003-02-19 2004-09-09 Nippon Seisen Kk 小型ヒューズ
DE50312316D1 (de) * 2003-03-04 2010-02-25 Wickmann Werke Gmbh Schmelzsicherungsbauelement mit einer temporär quasi-hermetischen Abdichtung des Innenraums
DE10339441B3 (de) * 2003-08-25 2005-06-23 Wickmann-Werke Gmbh Röhrenschmelzsicherungsbauelement mit Endkappen mit hermetisch abdichtender Kunststoffdichtungskörpereinlage
US20060119465A1 (en) * 2004-12-03 2006-06-08 Dietsch G T Fuse with expanding solder
US20070075822A1 (en) * 2005-10-03 2007-04-05 Littlefuse, Inc. Fuse with cavity forming enclosur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63666A (en) * 1984-06-04 1986-01-07 Littelfuse, Inc. Miniature fuse
US4894633A (en) * 1988-12-12 1990-01-16 American Telephone And Telegraph Company Fuse Apparatus
US5606301A (en) * 1993-10-01 1997-02-25 Soc Corporation Micro-chip fus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5726621A (en) * 1994-09-12 1998-03-10 Cooper Industries, Inc. Ceramic chip fuses with multiple current carrying elements and a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US6034589A (en) * 1998-12-17 2000-03-07 Aem, Inc. Multi-layer and multi-element monolithic surface mount fuse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20050141164A1 (en) * 2002-01-10 2005-06-30 Cooper Technologies Company Low resistance polymer matrix fuse apparatus and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7119358A1 (ja) 2007-10-25
US8368502B2 (en) 2013-02-05
CN101401181A (zh) 2009-04-01
US20090015365A1 (en) 2009-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01181B (zh) 表面安装型电流熔断器
US7106165B2 (en) Fuse, battery pack using the fus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fuse
JP3820143B2 (ja) 表面実装型小型ヒューズ
JP4735387B2 (ja) 面実装型電流ヒューズ
US20160086753A1 (en) Protection Device
JP3848286B2 (ja) チップ抵抗器
JP2012099744A (ja) 金属板低抵抗チップ抵抗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WO2019208004A1 (ja) インダクタ
KR102368741B1 (ko) 퓨즈 소자 및 퓨즈 엘리먼트
KR102102840B1 (ko) 보호 소자
KR102089582B1 (ko) 보호 소자
EP4097750B1 (en) Current-limiting fuse
US7439625B2 (en) Circuit board
JP4887973B2 (ja) 面実装型電流ヒューズの製造方法
CN104854670A (zh) 固态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KR100950891B1 (ko) 커패시터 조립용 부스바
JP4880431B2 (ja) チップ状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
CN108604498A (zh) 电容器以及电容器的制造方法
KR20090019697A (ko) 저항부착 온도퓨즈 및 전지보호 회로판
JP4687664B2 (ja) 面実装型電流ヒューズ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EP2145716A1 (en) Welding method and welding structure of conductive terminals
JP4682978B2 (ja) 面実装型電流ヒューズ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2578064B1 (ko) 보호 소자
US11943867B2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KR101954886B1 (ko) 시트형 퓨즈 성형체의 제조방법과, 이를 포함하여 구성된 시트형 온도퓨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