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87843B - 电源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源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87843B
CN101387843B CN2008102159996A CN200810215999A CN101387843B CN 101387843 B CN101387843 B CN 101387843B CN 2008102159996 A CN2008102159996 A CN 2008102159996A CN 200810215999 A CN200810215999 A CN 200810215999A CN 101387843 B CN101387843 B CN 1013878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control
voltage
energy saver
saver mode
control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21599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87843A (zh
Inventor
榎并英司
矢野哲哉
白井孝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878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878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878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8784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266Arrangements to supply power to external peripherals either directly from the computer or under computer control, e.g. supply of power through the communication port, computer controlled power-strip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5Power saving in peripheral device
    • G06F1/3284Power saving in prin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885Power supply means, e.g.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power supply to th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885Power supply means, e.g.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power supply to th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1/00888Control thereof
    • H04N1/00896Control thereof using a low-power mode, e.g. standb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885Power supply means, e.g.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power supply to th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1/00904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power to different circuits or for supplying power at different lev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Abstract

主系统的电源模式指定单元将操作模式指定信号输出到子系统。在从正常操作模式转换到节能模式时,子系统的控制单元将指示可以转换到节能模式的节能模式转换启用信号输出到子系统的电源控制单元。当操作模式指定信号指定了节能模式并且节能模式转换启用信号指示可以转换到节能模式时,电源控制单元供应节能模式电压到控制单元。

Description

电源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控制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将连接到主系统的子系统的操作模式变换成节能(power-saving)模式或正常操作模式的电源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成像装置中使用的中央处理单元(CPU)的节能控制与传统的节能控制相比更加完善。例如,在节能模式中,通过保留CPU的操作信息,同时将电源电压减少到CPU本身不可操作的电压,节省了在节能模式中的电能耗。
在具有主系统和子系统的成像装置中,通过将用于停止到子系统的电力供应的命令输出到电源控制单元,该电源控制单元从主系统为各子系统提电,从而减少子系统的电源电压,将子系统的操作模式转换成节能模式。
然而,在转换成节能模式中,当存在子系统中的处理下的处理时,出现在该处理完成之前模式转换成节能模式的问题。还存在问题是,在子系统的节能模式中,在电源电压被减少到用于子系统控制本身的CPU的操作被停用的条件下,即使当用于激活CPU的激活信号被输出到CPU时,因为低的电源电压,所以CPU不能被激活。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3-131766公开了一种技术,该技术通过定时器控制系统的转换成节能模式的定时、以及系统的输出用于从节能模式返回的激活信号的定时,解决了上述问题。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在进行电源控制时,通常通过使用次级(sub)微型计算机或专用装置来实现电源管理,然而,专用于电源管理目的这种次级微型计算机或专用装置的使用将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和电路尺寸的增大,因此从衬底实现面积(substrate implementation area)的观点来说是不希望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源控制系统,该电源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电源控制系统的主系统和以可通信的方式连接到该主系统并实现各种功能的子系统。主系统包括电源模式指定单元,该单元将指定正常操作模式和节能模式两者之一的操作模式指定信号输出到子系统。子系统包括控制子系统的控制单元和电源控制单元,该电源控制单元在正常操作模式下将第一电压提供应控制单元,通过该第一电压可以驱动控制单元,而在节能模式下将低于第一电压的第二电压提供应控制单元,通过该第二电压控制单元不能被驱动,但可以保持状态。当可以转换到节能模式时,控制单元将指示可以转换到节能模式的节能模式转换启用信号输出到电源控制单元。当操作模式指定信号指定节能模式并且节能模式转换启用信号指示可以转换到节能模式时,电源控制单元向控制单元提供第二电压。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阅读以下本发明的当前优选实施例的具体描述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地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配置的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主系统和操作单元控制系统的内部配置的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子电源控制单元的内部配置的视图;
图4是在主系统和操作单元控制系统之间执行的转换到节能模式的处理的序列的流程图;
图5是在主系统和操作单元控制系统之间执行的转换到正常操作模式的处理的序列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配置的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配置的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配置的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配置的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配置的视图;以及
图11是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配置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解释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本发明不限于这些优选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中的要素包含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和基本等价的要素。在目前的各实施例中,将解释将根据本发明的电源系统应用于成像装置的情况。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装置1的配置的视图。如图1所示,成像装置1由多个单元的组合构成,并且每个单元包括系统/网络控制系统(下文中,称为“主系统”)10、操作单元控制系统11、图像处理系统12、输入/输出(I/O)控制系统13、电源控制单元14、绘图单元15和扫描器单元16。
操作单元控制系统11、图像处理系统12、I/O控制系统13、电源控制单元14、绘图单元15和扫描器单元16经由通信控制线17连接到主系统10。
主系统10控制成像装置1。主系统10经由通信控制线17将命令发送至构成成像装置1的各单元,并且从各单元接收命令,从而控制每个单元。主系统10经由网络18控制与其它装置的数据通信。
操作单元控制系统11具有用户输入命令的操作输入功能,以及为用户提供信息的显示功能。图像处理系统12对在扫描器单元16中捕获的图像数据或经由网络18接收的图像数据进行各种图像处理。图像处理系统12在绘图单元15处理之后输出图像数据。经由图像总线19执行这种图像数据的传送。
I/O控制系统13控制关于绘图单元15或扫描器单元16的激活器(actuator)的信号的输入/输出。电源控制单元14为每个单元提供每个单元要消耗的直流(DC)电。
绘图单元15通过诸如成像系统、固定系统、纸张传送系统等的多个激活器的结合实现打印功能。扫描器单元16包括光学系统、运转部件以及用于激活运转部件等的电机,并且该扫描器单元16扫描文件表面和捕获图像数据。
具有该配置的成像装置1具有正常操作模式和节能模式作为其电力消耗模式,并且主系统10控制正常操作模式和节能模式的执行。正常操作模式为待命状态,其中可以接受命令或数据的输入,并且可以立即执行成像的处理或根据所接收的命令或数据的处理。节能模式为待命状态,其中成像装置1的电力消耗与正常操作模式相比减少。正常操作模式的待命状态是所有单元均被给电的状态。相反地,在节能模式中,仅对用于接受命令或数据的最小数目的所需单元给电,使得成像装置1的能耗减少。
在节能模式中,电源控制单元14根据来自于主系统10的指令仅为主系统10和操作单元控制系统11执行电压供应,同时停止到其它单元的电压供应。在满足预定条件时,操作单元控制系统11降低子CPU40(见图2)的驱动电压。这种控制允许在主系统10中的命令等候,实现了成像装置1中的能耗降低。
图2是主系统10和操作单元控制系统11的内部配置的视图。如图2所示,主系统10包括主CPU(电源模式指定单元)20、只读存储器(ROM)21、随机存取存储器(RAM)22、非易失性存储器(下文称为“NV”)23和主机24。主系统10和操作单元控制系统11经由连接器29和30以数据可通信的方式连接。
主系统10的主CPU20控制主系统10。主CPU20具有通信部分(com)20A,和I/O端口20B,经由这些部分来控制与每个子系统的通信。主CPU20输出操作模式指定信号,该信号经由数据线31指定正常操作模式中的操作或节能模式中的操作(节能模式“H”、正常电源模式“L”)到操作单元控制系统11。主CPU20输出命令,该命令经由数据线32指示到电源控制单元的电源电压的输出的开/关。
ROM21储存要由主CPU20执行的各种数据和各种程序。RAM22在主CPU20执行各种程序时临时储存各种数据和各种程序。NV23储存在成像装置1中的各种初始值和各种设定值。主机24经由通信控制线17控制主CPU20的通信部分(Com)20A和操作单元控制系统11之间的通信。
操作单元控制系统11包括子CPU40(控制单元)、ROM41、RAM42、NV43、按键输入装置(下文称为“按键”)44、液晶显示器(LCD)45、软开关46和子电源控制单元47,该操作单元控制系统11经由连接器30与主系统10连接。
子CPU40控制操作单元控制系统11,包括通信部分(Com)40A和I/O端口40B,并且控制经由这些部分与主系统10的通信。子CPU40输出节能模式转换可能/不可能信号(转换可能“H”、转换不可能“L”),该信号经由数据线33指示转换到节能模式是可能或不可能到子电源控制单元47。
ROM41储存由子CPU40执行的各种数据和各种程序。RAM42在子CPU40执行各种程序时临时储存各种数据和各种程序。NV43储存在成像装置1中的各种初始值和各种设定值。NV43储存诸如用于在LCD45上显示信息的LCD模块的各种程序和用于显示诸如屏幕数据的各种数据。
按键44和LCD45用作用户接口。按键44包括用于允许用户输入指令的操作按钮和操作键。LCD45为显示面板,并且为用户显示信息。
软开关46是由用户操作的开关,用于控制节能模式的开/关,并且根据用户的操作将指示转换到节能模式的开/关的开关信号经由数据线34和I/O端口20B输出到主CPU20。
主CPU20检测开关信号的变化,并且当开关信号指示节能模式为打开时,将指示电源电压输出停止(下文中,“输出停止命令”)的命令经由数据线32输出到电源控制单元14。当开关信号指示节能模式为关闭,或指示返回到正常操作模式时,主CPU20将指示电源电压输出开始(下文中“输出开始命令”)的命令经由数据线32输出到电源控制单元14。
电源控制单元14、主CPU20、子电源控制单元47和操作单元控制系统11的RAM42和NV43经由电线35连接。电源控制单元14经由电线35为主CPU20、子电源控制单元47和操作单元控制系统11的RAM42和NV43提供电压(Vcc1)。
电源控制单元14和操作单元控制系统11的按键44和LCD45经由电线36连接。电源控制单元14经由电线36为按键44和LCD45提供电压(Vcc2)。
图3是子电源控制单元47的内部配置的视图。子电源控制单元47包括执行操作模式指定信号和节能模式转换可能/不可能信号的逻辑与操作的逻辑IC47a,基于逻辑IC47a的运算结果控制输出到子CPU40的电压的电源IC47b,以及监视来自电源IC47b的输出电压的电源监视IC47c。
逻辑IC47a执行从主CPU20输出的操作模式指定信号(节能模式“H”、普通电源模式“L”)和从子CPU40输出的节能模式转换可能/不可能信号(转换可能“H”、转换不可能“L”)的逻辑与运算,并且将运算结果(H/L)输出到电源IC47b。
电源IC47b例如通过线性整流器或DC-DC转换器来实现,并且基于从逻辑IC47a输入的运算结果(H/L)来转换从电源控制单元14输入的电压(Vcc1)的电平,以及将它经由电线37输出到子CPU40作为CPU的电源电压(Vcc3)。
具体来说,当从逻辑IC47a输入运算结果(“L”)时,电源IC47b为子CPU40提供能驱动该子CPU40的第一电压,作为CPU电源电压(Vcc3)。另一方面,当从逻辑IC47a输入运算结果(“H”)时(节能模式转换可能/不可能信号(转换可能“H”),和操作模式指定信号(节能模式“H”)),电源IC47b为子CPU40提供低于第一电压的第二电压作为CPU的电源电压(Vcc3),该第二电压不能驱动子CPU40,但是可以保持子CPU40的状态。
电源监视IC47c监视从电源IC47b输出的CPU的电源电压(Vcc3),并且当在从节能模式转换到正常操作模式期间CPU的电源电压(Vcc3)达到第一电压时,经由数据线38将激活信号(中断信号)输出到子CPU40。
子电源控制单元47的逻辑IC47a、电源IC47b和电源监视IC47c可以通过便宜的通用商品实现,使得不再需要为电源控制特别提供昂贵的设备,并且可以实现低成本配置。作为选择输出电压的方法,除了如图3所示输入到电源IC47b的输出电平设置端子外,可以采用依靠场效应晶体管等控制用于设置参考电压的电阻电压除法电路来改变输出电压电平的方法。
在具有该配置的成像装置1中,在正常操作模式中,从电源控制单元14输出Vcc1和Vcc2,第一电压(正常模式电压)从子电源控制单元47提供应子CPU40作为CPU的电源电压(Vcc3),子CPU40通过该第一电压可操作。另一方面,在节能模式中,Vcc2的供应被阻止以便避免不需要的单元能耗,并将低于第一电压的第二电压(节能模式电压)提供到子CPU40作为CPU电源电压(Vcc3),用该第二电压不能驱动子CPU40,但是可以保持子CPU40的状态,从而降低了能耗。
将参照图4解释在主系统10和操作单元控制系统11之间进行的转换到节能模式的转换处理。图4是指示在主系统10和操作单元控制系统11之间执行的转换到节能模式的处理的序列的流程图。
当在成像装置1的待命模式中满足到节能模式的转换条件时,主系统10发送节能模式转换通知到操作单元控制系统11(步骤S2)。这里,满足到节能模式的转换条件的情况通常意味着当在某段时间没有进行命令输入时,或者节能模式转换命令例如通过按压软开关46被接受的情况。这种转换条件预先被储存在例如主系统10的ROM21中。
当在步骤S2发布了节能模式转换通知时,操作单元控制系统11确定是否存在正在处理下的处理(步骤S3),并且当存在正在处理下的处理时(步骤S3中的“是”),延缓节能模式转换允许通知的发布(步骤S4),而当不存在正在处理下的处理(步骤S3中的“否”)时,为主系统10发布节能模制转换允许通知(步骤S5)。
子CPU40停止驱动通信控制线17,并且经由数据线33将指示可能转换到节能模式的条件的节能模式转换可能/不可能信号(“H”)输出到子电源控制单元47,从而转换到节能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因为继续供电到RAM42,所以在节能模式中完全保存了RAM42上的成像系统的信息。
当从所有的单元(包括操作单元控制系统11)接收节能转换允许通知(步骤S7中的“是”)时,主系统10经由数据线32发布输出停止命令到电源控制单元14(步骤S8),并将主系统10转换到节能模式(步骤S9)。
然后,主系统10经由数据线31将指定在节能模式中操作的操作模式指定信号(“H”)输出到操作单元控制系统11的子电源控制单元47(步骤S10)。
在子电源控制单元47中,当在逻辑IC47a中执行的节能模式转换可能/不可能信号和操作模式指定信号的逻辑与操作的结果为“H”时(步骤S11中的“是”),电源IC47b将CPU的电源电压(Vcc3)设置为低于第一电压的第二电压,使用该第二电压不能驱动子CPU40,但可能保持CPU40的状态(步骤S12)。通过执行这些处理,可以实现操作单元控制系统11的节能操作。
下面,将参照图5解释在主系统10和操作单元控制系统11之间进行的到正常操作模式的转换处理。图5是在主系统10和操作单元控制系统11之间执行的转换到正常操作模式的处理的序列的流程图。
当满足正常操作模式的返回条件时(步骤S20),主系统10确定从节能模式返回到正常操作模式。满足正常操作模式返回条件的情况包括,例如,当按下软开关46时经由数据线34从软开关46输出指示转换到节能模式的开关为关闭的信号,并且输入到主CPU20时,以及当经由网络18从其它装置接收数据的时。该正常操作模式的返回条件被预先储存在例如主系统10的ROM21中。
主系统10经由数据线32将输出开始命令输出到电源控制单元14(步骤S21),并且将主系统10转换到正常操作模式(步骤S22)。
主系统10经由数据线31将指定在正常操作模式中操作的操作模式指定信号(“L”)输出到操作单元控制系统11的子电源控制单元47(步骤S23)。
另一方面,在操作单元控制系统11的子电源控制单元47中,当在逻辑IC47a中执行的节能模式转换可能/不可能信号和操作模式指定信号的逻辑与操作的结果为“L”时(步骤S24中的“是”),电源IC47b将CPU电源电压(Vcc3)从第二电压升至第一电压,使用该第一电压可以驱动子CPU40(步骤S25)。
电源监视IC47c监视CPU的电源电压(Vcc3),并且当CPU的电源电压(Vcc3)变成能够驱动子CPU40的第一电压时(步骤S26中的“是”),经由数据线38输出激活信号到子CPU40(步骤S27)。子CPU40通过由外部中断检测激活信号而激活,在激活后,该子CPU40将指示不能转换到节能模式的节能模式转换可能/不可能信号(“L”)输出到子电源控制单元47(步骤S28),以备下一次的转换到节能模式。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例,主系统10将指定普通模式或节能模式的操作模式指定信号输出到操作单元控制系统11。操作单元控制系统11具有控制操作单元控制系统11的子CPU40和在操作单元控制系统11中控制电源的子电源控制单元47,该子电源控制单元47在正常操作模式中为子CPU40提供能够驱动子CPU40的第一电压,而在节能模式中为子CPU40提供低于第一电压的第二电压,使用该第二电压不能驱动子CPU40,但能够在节能模式中保持状态。在从正常操作模式到节能模式的转换中,当可能转换到节能模式时,子CPU40将指示转换到节能模式是可能的的节能模式转换可能/不可能信号输出到子电源控制单元47,当操作模式指定信号指定了节能模式,并且节能转换可能/不可能信号指示可能转换到节能模式时,子电源控制单元47为子CPU40提供第二电压。因此,可能简化子CPU40的电源控制,并且通过便宜的配置构造适于节能模式的电源控制系统。因此,可能通过低成本和小尺寸电路配置提供能够节约能耗的电源控制系统。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例,在从节能模式到正常操作模式的转换中,当检测到子CPU40的驱动电压变成第一电压时,该子电源控制单元47输出激活信号到子CPU40,以激活该子CPU40。因此,在从节能模式返回到正常操作模式中,在驱动电压被降至子CPU40自身不能操作的条件下可以用简单的电源控制激活子CPU40。
在第一实施例中,虽然将操作单元控制系统11作为代表进行了解释,但是对于子系统的配置和到节能模式的转换序列而言,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其它子系统而不限于此。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配置的视图。在第二实施例中,省略了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装置1中共有的部分的解释,而将仅解释不同点。
如图6所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成像装置在根据第一实施例(图2)的配置中的操作单元控制系统11中还包括USB I/F50和USB设备检测器51,并且当USB检测器51检测到在节能模式中USB设备连接到USB I/F50时,子电源控制单元47激活子CPU40。
USB I/F50被提供用于连接USB设备。当USB设备检测器51检测到USB设备连接到USB I/F50时,经由数据线52输出设备检测信号到子电源控制单元47。
接下来,将解释在节能模式中检测到USB设备的连接时的操作。转换到节能模式的操作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成像装置处于节能模式(操作模式指定信号指定节能模式(“H”),节能模式转换可能/不可能信号指示转换可能(“H”),并且CPU电源电压(Vcc3)为第二电压,用该第二电压无法驱动子CPU40,但可以保持状态)。
当在节能模式中将USB设备连接到USB I/F50时,USB设备检测器51检测到USB设备被连接,并且经由数据线52输出设备检测信号到子电源控制单元47和主系统10。
当输入设备检测信号时,子电源控制单元47将CPU电源电压(Vcc3)从第二电压升至可以驱动子CPU40的第一电压,并且当CPU电源电压(Vcc3)到达第一电压时经由数据线38将激活信号输出到子CPU40。子CPU40通过由外部中断检测激活信号被激活,在激活之后,子CPU40将指示转换到节能模式是不可能的的状态的节能模式转换可能/不可能信号(“L”)输出到子电源控制单元47,然后以备下一次转换到节能模式。
根据第二实施例,在节能模式中,当USB设备检测器51检测到USB设备连接到USB I/F50时,子电源控制单元47将子CPU40的驱动电压升至第一电压,并且将驱动信号发送到子CPU40以激活该子CPU40。因此,与主系统10检测到USB设备的连接后,改变操作模式指定信号,并且将子CPU40的驱动电压升至第一电压的情况相比,以更短的时间实现了节能模式到正常操作模式的返回。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配置的视图。在第三实施例中,省略了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装置1中共有的部分的解释,而将仅解释不同点。
如图7所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成像装置在根据第一实施例(图2)的配置中的操作单元控制系统11中还包括存储卡I/F53和存储卡连接检测器54,并且在节能模式中,当存储卡连接检测器54检测到存储卡连接到存储卡I/F53时,子电源控制单元47激活子CPU40。
在图7中,储存卡I/F53是提供用于存储卡的连接的接口。当检测到存储卡连接到存储卡I/F53时,存储卡连接检测器54经由数据线52将设备检测信号输出到子电源控制单元47和主系统10。
接下来,将解释在节能模式中当检测到存储卡连接时的操作。转换到节能模式的操作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操作相同。成像装置处于节能模式(操作模式指定信号指定节能模式(“H”),节能模式转换可能/不可能信号指示转换可能(“H”),并且CPU电源电压(Vcc3)为第二电压,使用该第二电压无法驱动子CPU40,但可以保持状态)。
当存储卡在节能模式中连接到存储卡I/F53时,存储卡连接检测器54检测到存储卡被连接,并且经由数据线52将设备检测信号输出到子电源控制单元47和主系统10。
当输入设备检测信号时,子电源控制单元47将CPU电源电压(Vcc3)从第二电压升至可以驱动子CPU40的第一电压,并且当CPU电源电压(Vcc3)到达第一电压时经由数据线38将激活信号输出到子CPU40。子CPU40通过由外部中断检测激活信号被激活,在激活之后,子CPU40将指示转换到节能模式是不可能的的状态的节能模式转换可能/不可能信号(“L”)输出到子电源控制单元47,然后准备下一次转换到节能模式。
根据第三实施例,在节能模式中,当存储卡连接检测器54检测到存储卡连接到存储卡I/F35时,子电源控制单元47将子CPU40的驱动电压升至第一电压,并且将驱动信号发送到子CPU40以激活该子CPU40。因此,与主系统10检测到存储卡的连接后,改变操作模式指定信号,并且将子CPU40的驱动电压升至第一电压的情况相比,以更短的时间实现了节能模式到正常操作模式的返回。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配置的视图。在第四实施例中,省略了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装置1中共有的部分的解释,而将仅解释不同点。
如图8所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成像装置在根据第一实施例(图2)的配置中的操作单元控制系统11中还包括LAN I/F55和控制设备56,并且在节能模式中,当控制设备56检测到数据被输入到LAN I/F55时,子电源控制单元47激活子CPU40。
在图8中,LAN I/F55是提供用于能够使用LAN以无线或有线方式进行数据通信的接口。当控制设备56检测到数据被输入到LAN I/F55时,其经由数据线52将指示数据被输入的网络数据接收检测信号输出到子电源控制单元47和主系统10。
接下来,将阐释当在节能模式中检测到经由LAN的数据接收的操作。转换到节能模式的操作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操作相同。成像装置处于节能模式(操作模式指定信号指定节能模式(“H”),节能模式转换可能/不可能信号指示转换可能(“H”),并且CPU电源电压(Vcc3)为第二电压,用该第二电压无法驱动子CPU40,但可以保持状态)。
当在节能模式中数据被输入到LAN I/F55时,当控制设备56检测到数据被输入到LAN I/F55时,其经由数据线52将指示数据被输入的网络数据接收检测信号输出到子电源控制单元47和主系统10。
当输入网络数据接收检测信号时,子电源控制单元47将CPU电源电压(Vcc3)从第二电压升至可以驱动子CPU40的第一电压,并且当CPU电源电压(Vcc3)到达第一电压时经由数据线38将激活信号输出到子CPU40。子CPU40通过由外部中断检测激活信号被激活,在激活之后,子CPU将指示转换到节能模式是不可能的的状态的节能模式转换可能/不可能信号(“L”)输出到子电源控制单元47,然后准备下一次转换到节能模式。
根据第四实施例,在节能模式中,当控制设备56检测到LAN I/F55接收了数据时,子电源控制单元47将子CPU40的驱动电压升至第一电压,并且将激活信号发送到子CPU40以激活该子CPU。因此,与主系统10检测到LAN I/F55接收数据后,改变操作模式指定信号,并且将子CPU40的驱动电压升至第一电压的情况相比,以更短的时间实现了节能模式到正常操作模式的返回。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配置的视图。在第五实施例中,省略了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装置1中共有的部分的解释,而将仅解释不同点。
如图9所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成像装置在根据第一实施例(图2)的配置中的操作单元控制系统11中还包括按键输入I/F57和按键输入检测器58,并且在节能模式中,当控制设备56检测到数据输入到按键输入I/F57时,子电源控制单元47激活子CPU40。
在图9中,按键输入I/F57是提供用于按键输入的接口。当按键输入检测器58检测到在按键输入I/F57上进行了按键输入时,其经由数据线52将指示进行了按键输入的按键输入检测信号输出到子电源控制单元47和主系统10。
接下来,将解释当在节能模式中检测到按键输入时的操作。转换到节能模式的操作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操作相同。成像装置处于节能模式(操作模式指定信号指定节能模式(“H”),节能模式转换可能/不可能信号指示转换可能(“H”),并且CPU电源电压(Vcc3)为第二电压,用该第二电压无法驱动子CPU40,但可以保持状态)。
当在节能模式中在按键输入I/F57上进行按键输入时,按键输入检测器58检测到在按键输入I/F57上进行了按键输入,并且通过数据线52将指示进行了按键输入的按键输入检测信号输出到子电源控制单元47和主系统10。
当输入按键检测信号时,子电源控制单元47将CPU电源电压(Vcc3)从第二电压升至可以驱动子CPU40的第一电压,并且当CPU电源电压(Vcc3)到达第一电压时经由数据线38将激活信号输出到子CPU40。子CPU40通过由外部中断检测激活信号被激活,在激活之后,子CPU将指示转换到节能模式是不可能的的状态的节能模式转换可能/不可能信号(“L”)输出到子电源控制单元47,然后准备下一次转换到节能模式。
根据第五实施例,在节能模式中,当控制设备56检测到在按键输入I/F57上进行按键输入时,子电源控制单元47将子CPU40的驱动电压升至第一电压,并且将激活信号发送到子CPU40以激活该子CPU40。因此,与主系统10检测到按键输入后,改变操作模式指定信号,并且将子CPU40的驱动电压升至第一电压的情况相比,以更短的时间实现了节能模式到正常操作模式的返回。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配置的视图。在第五实施例中,省略了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装置1中共有的部分的解释,而将仅解释不同点。
如图10所示,根据第六实施例的成像装置在根据第一实施例(图2)的配置中的操作单元控制系统11中还包括触摸板输入I/F59和触摸板输入检测器60,并且在节能模式中,当触摸板输入检测器60检测到进行了触摸板输入时,子电源控制单元47激活子CPU40。
在图10中,触摸板输入I/F59具有触摸板,并且是提供触摸板输入的接口。当检测到在触摸板输入I/F59上进行了触摸板输入时,触摸板输入检测器60经由数据线52将指示进行了触摸板输入的触摸板输入检测信号输出到子电源控制单元47和主系统10。
接下来,将解释当在节能模式中检测到触摸板输入时的操作。转换到节能模式的操作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操作相同。成像装置处于节能模式(操作模式指定信号指定节能模式(“H”),节能模式转换可能/不可能信号指示转换可能(“H”),并且CPU电源电压(Vcc3)为第二电压,用该第二电压无法驱动子CPU40,但可以保持状态)。
当在节能模式中在触摸板输入I/F59上进行触摸板输入时,触摸板输入检测器60经由数据线52将指示进行了触摸板输入的触摸板输入检测信号输出到子电源控制单元47和主系统10。
当输入触摸板检测信号时,子电源控制单元47将CPU电源电压(Vcc3)从第二电压升至可以驱动子CPU40的第一电压,并且当CPU电源电压(Vcc3)到达第一电压时经由数据线38将激活信号输出到子CPU40。子CPU40通过由外部中断检测激活信号被激活,在激活之后,子CPU将指示转换到节能模式是不可能的的状态的节能模式转换可能/不可能信号(“L”)输出到子电源控制单元47,然后准备下一次转换到节能模式。
根据第六实施例,在节能模式中,当触摸板输入检测器60检测到触摸板输入时,子电源控制单元47将子CPU40的驱动电压升至第一电压,并且将激活信号发送到子CPU40以激活该子CPU40。因此,与主系统10检测到触摸板输入后,改变操作模式指定信号,并且将子CPU40的驱动电压升至第一电压的情况相比,以更短的时间实现了节能模式到正常操作模式的返回。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配置的视图。在第七实施例中,省略了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装置1中共有的部分的解释,而将仅解释不同点。
如图11所示,根据第七实施例的成像装置在根据第一实施例(图2)的配置中的操作单元控制系统11中还包括认证系统I/F61和认证请求检测器62,并且在节能模式中,当认证请求检测器62检测到输入了用户认证请求时,子电源控制单元47激活子CPU40。
在图11中,认证系统I/F61是提供用于输入用户认证请求的接口。当认证请求检测器62检测到在认证系统I/F61输入了用户认证请求时,其经由数据线52将指示输入了用户认证请求的用户认证请求检测信号输出到子电源控制单元47和主系统10。
接下来,将解释当在节能模式中检测到用户认证请求输入时的操作。转换到节能模式的操作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操作相同。成像装置处于节能模式(操作模式指定信号指定节能模式(“H”),节能模式转换可能/不可能信号指示转换可能(“H”),并且CPU电源电压(Vcc3)为第二电压,用该第二电压无法驱动子CPU40,但可以保持子CPU的状态)。
当在节能模式中输入用户认证请求到认证系统I/F61时,认证请求检测器62经由数据线52将指示输入了用户认证请求的用户认证请求检测信号输出到子电源控制单元47和主系统10。
当输入用户认证请求检测信号时,子电源控制单元47将CPU电源电压(Vcc3)从第二电压升至可以驱动子CPU40的第一电压,并且当CPU电源电压(Vcc3)到达第一电压时经由数据线38将激活信号输出到子CPU40。子CPU40通过由外部中断检测激活信号被激活,在激活之后,子CPU将指示转换到节能模式是不可能的的状态的节能模式转换可能/不可能信号(“L”)输出到子电源控制单元47,然后准备下一次转换到节能模式。
根据第七实施例,在节能模式中,当认证请求检测器62检测到输入了用户认证请求时,子电源控制单元47将子CPU40的驱动电压升至第一电压,并且将激活信号发送到子CPU40以激活该子CPU。因此,与主系统10检测到用户认证请求输入后,改变操作模式指定信号,并且将子CPU40的驱动电压升至第一电压的情况相比,以更短的时间实现了节能模式到正常操作模式的返回。
在实施例中,解释了将根据本发明的电源控制系统应用于成像装置的情况,然而,本发明可以被广泛应用到诸如信息处理设备的各种装置所使用的电源控制的情况,而不限于上述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可以提供能够通过低成本和小尺寸电路配置实现节能的电源控制系统。
虽然为了完整和清楚的公开,相对于特定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权利要求不应被如此限制,而应当被理解为包含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出现的、完全落入在此阐述的基本教导内的所有修改和替换结构。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07年9月14日在日本提交的日本优先权文件2007-240199的优先权,并且通过引用并入其全部内容。

Claims (8)

1.一种电源控制系统,包括:
主系统,其控制电源控制系统;以及
子系统,其以可通信的方式连接到该主系统并且执行各种功能,其中
主系统包括电源模式指定单元,该电源模式指定单元将指定正常操作模式和节能模式之一的操作模式指定信号输出到子系统,
该子系统包括
控制单元,其控制该子系统,以及
电源控制单元,该电源控制单元在正常操作模式中将第一电压供应到该控制单元,用该第一电压可以驱动该控制单元,而在节能模式中将低于第一电压的第二电压供应到该控制单元,用该第二电压不能驱动该控制单元,但可以保持状态,
当可以转换到节能模式时,该控制单元将指示可以转换到节能模式的节能模式转换启用信号输出到电源控制单元,以及
当操作模式指定信号指定节能模式并且节能模式转换启用信号指示可以转换到节能模式时,电源控制单元供应第二电压到该控制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控制系统,其中在从节能模式到正常操作模式的转换中,当检测到控制单元的驱动电压到达第一电压时,电源控制单元将用于激活该控制单元的激活信号输出到该控制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控制系统,其中
子系统还包括
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以及
检测单元,其检测指示通用串行总线设备到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的连接的检测信号,并且
当在节能模式中检测到该检测信号时,检测单元将检测信号输出到电源控制单元,并且
当接收到该检测信号时,电源控制单元将控制单元的驱动电压设置成第一电压,并且将用于激活控制单元的激活信号输出到控制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控制系统,其中
子系统还包括
存储卡接口,以及
检测单元,其检测指示存储卡到存储卡接口的连接的检测信号,并且
当在节能模式中检测到该检测信号时,检测单元将检测信号输出到电源控制单元,并且
当接收到该检测信号时,电源控制单元将控制单元的驱动电压设置成第一电压,并且将用于激活控制单元的激活信号输出到控制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控制系统,其中
子系统还包括
局域网络接口,以及
检测单元,其检测指示经由局域网接口接收到数据的检测信号,并且
当在节能模式中检测到该检测信号时,检测单元将检测信号输出到电源控制单元,并且
当接收到该检测信号时,电源控制单元将控制单元的驱动电压设置成第一电压,并且将用于激活控制单元的激活信号输出到控制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源控制系统,其中
子系统还包括
按键输入接口,以及
检测单元,其检测指示到按键输入接口的按键输入的检测信号,并且
当在节能模式中检测到该检测信号时,检测单元将检测信号输出到电源控制单元,并且
当接收到该检测信号时,电源控制单元将控制单元的驱动电压设置成第一电压,并且将用于激活控制单元的激活信号输出到控制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源控制系统,其中
子系统还包括
触摸板输入接口,以及
检测单元,其检测指示到触摸板输入接口的触摸板输入的检测信号,并且
当在节能模式中检测到该检测信号时,检测单元将检测信号输出到电源控制单元,并且
当接收到该检测信号时,电源控制单元将控制单元的驱动电压设置成第一电压,并且将用于激活控制单元的激活信号输出到控制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源控制系统,其中
子系统还包括
用户认证接口,以及
检测单元,其检测指示到用户认证接口的用户认证请求的输入的检测信号,并且
当在节能模式中检测到该检测信号时,检测单元将检测信号输出到电源控制单元,并且
当接收到该检测信号时,电源控制单元将控制单元的驱动电压设置成第一电压,并且将用于激活控制单元的激活信号输出到控制单元。
CN2008102159996A 2007-09-14 2008-09-16 电源控制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878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40199/07 2007-09-14
JP2007240199A JP4960813B2 (ja) 2007-09-14 2007-09-14 電力制御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87843A CN101387843A (zh) 2009-03-18
CN101387843B true CN101387843B (zh) 2011-08-17

Family

ID=39936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1599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87843B (zh) 2007-09-14 2008-09-16 电源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046613B2 (zh)
EP (1) EP2037348B1 (zh)
JP (1) JP4960813B2 (zh)
CN (1) CN1013878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239633A2 (en) * 2009-04-08 2010-10-1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ower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JP2011005812A (ja) * 2009-06-29 2011-01-13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2033451A (zh) * 2009-10-06 2011-04-27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的方法
WO2011049358A1 (en) * 2009-10-20 2011-04-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controlling network system
JP5480598B2 (ja) * 2009-11-05 2014-04-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586924B2 (ja) * 2009-11-24 2014-09-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KR101442934B1 (ko) * 2009-12-17 2014-09-22 가부시끼가이샤 도시바 반도체 시스템, 반도체 디바이스 및 전자 디바이스 초기화 방법
KR101611296B1 (ko) * 2010-02-09 2016-04-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스마트 디바이스를 이용한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JP2011185974A (ja) * 2010-03-04 2011-09-22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US9310838B2 (en) * 2010-03-19 2016-04-12 I/O Interconnect, Ltd. Power management method for switching power mode of a computer system based on detection of a human interface device
JP6028275B2 (ja) * 2010-05-06 2016-11-1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同装置の節電方法並びに節電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750981B2 (ja) * 2010-06-24 2015-07-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751781B2 (ja) * 2010-09-22 2015-07-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JP5759165B2 (ja) 2010-12-20 2015-08-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8850251B1 (en) * 2011-01-19 2014-09-30 Intellectual Ventures Fund 79 Llc Methods, devices, and mediums associated with controlling a power mode
CN102778943B (zh) * 2011-05-10 2016-07-0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状态控制方法、装置及便携终端
JP5836207B2 (ja) * 2011-07-25 2015-12-24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609810B2 (ja) * 2011-07-29 2014-10-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画像形成装置
TWI461893B (zh) * 2011-11-04 2014-11-21 Wistron Corp 處理系統以及其電源控制裝置
KR102296696B1 (ko) 2012-01-23 2021-09-02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반도체 장치
US9560522B2 (en) * 2012-12-20 2017-01-31 Intel Corporation Tap-to-wake and tap-to-logi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 device
JP6010490B2 (ja) * 2013-03-14 2016-10-19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モータ駆動装置
TWI511458B (zh) * 2013-05-21 2015-12-01 Winbond Electronics Corp 處理裝置
JP2014240900A (ja) * 2013-06-11 2014-12-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装置、電力管理プログラム、電力管理方法及び電力管理システム
US9742946B2 (en) * 2014-11-20 2017-08-22 Ricoh Company,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hifting electric power modes in an image forming system
JP6550940B2 (ja) * 2014-11-20 2019-07-3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05702280B (zh) * 2016-01-15 2018-08-21 西安紫光国芯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减小dram节电模式下静态功耗的电路及方法
JP6776558B2 (ja) * 2016-03-03 2020-10-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712801B2 (en) 2017-06-30 2020-07-14 Intel Corporation USB type-C power delivery management
US20200133359A1 (en) * 2018-10-26 2020-04-30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7172662B2 (ja) * 2019-01-30 2022-11-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及び回路基板
JP2022048016A (ja) 2020-09-14 2022-03-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機器、入力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4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55417A (ja) * 1990-10-19 1992-05-28 Toshiba Corp 機能拡張装置
US5389952A (en) * 1992-12-02 1995-02-14 Cordata Inc. Low-power-consumption monitor standby system
KR0151663B1 (ko) * 1995-05-17 1998-10-15 김광호 체결상태 감지장치를 갖는 도킹 스테이션 및 휴대용 컴퓨터 동작 모드 제어방법
JP3294512B2 (ja) * 1996-09-10 2002-06-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およびその電源処理方法
US5884086A (en) * 1997-04-15 1999-03-1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oltage switching to supply various voltages and power levels to a peripheral device
JP3563256B2 (ja) * 1998-02-13 2004-09-08 富士通株式会社 省電力機能の遠隔制御方法、情報処理装置及び記憶媒体
JPH11282427A (ja) 1998-03-30 1999-10-15 Ricoh Co Ltd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の駆動電圧制御装置
US7268774B2 (en) * 1998-08-18 2007-09-11 Candledragon, Inc. Tracking motion of a writing instrument
US6567921B1 (en) * 1999-01-25 2003-05-20 Agere Systems, Inc. Asynchronous low power mode bus controller circuit and method of low power mode operation
JP3360665B2 (ja) * 1999-03-12 2002-12-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省電力モードを有する電子印刷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JP4536843B2 (ja) * 1999-04-13 2010-09-01 レノボ シンガポール プライヴェート リミテッド ポータブルpcと拡張装置とをホット・ドック/アンドックする方法
US6606705B1 (en) * 1999-09-15 2003-08-12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an I/O buffer having an initialized default signaling level to operate at a sampled external circuit signaling level
JP2001257818A (ja) * 2000-03-09 2001-09-21 Ricoh Co Ltd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US6594767B1 (en) * 2000-03-31 2003-07-1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ystem for preventing power save mode during a pre-set condition while tracking patterns of use in order to modify the pre-set condition to accommodate the patterns of use
JP2001298558A (ja) * 2000-04-17 2001-10-26 Murata Mach Ltd 画像処理装置
JP2001337789A (ja) * 2000-05-29 2001-12-07 Toshiba Corp ディスクサブシステム
US6622178B1 (en) * 2000-07-07 2003-09-1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tivating a computer system in response to a stimulus from a universal serial bus peripheral
JP2002156801A (ja) 2000-09-06 2002-05-3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7243249B1 (en) * 2000-09-29 2007-07-10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power state control and awareness of an autonomous subsystem in a computer based system
US6920571B2 (en) * 2000-12-14 2005-07-1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teering circuit and method that gradually counts a voltage output code until matching a voltage input code
US6928562B2 (en) * 2001-03-09 2005-08-0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power in a system having an internal USB HUB
GB2374259B (en) * 2001-04-06 2004-04-21 Nokia Corp Universal serial bus circuit
JP2003063101A (ja) * 2001-08-27 2003-03-05 Matsushita Graph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複合機、これに接続される端末装置及びこれらを備えた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3983026B2 (ja) 2001-10-22 2007-09-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
US7114090B2 (en) * 2003-02-14 2006-09-26 Intel Corporation Computing system with operational low power states
US7290161B2 (en) * 2003-03-24 2007-10-30 Intel Corporation Reducing CPU and bus power when running in power-save modes
US7069462B2 (en) * 2003-05-30 2006-06-2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Operation mode scheduling
JP2005144814A (ja) * 2003-11-13 2005-06-09 Sharp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TWI278813B (en) * 2003-11-21 2007-04-11 Acer Inc Monitor capable of controlling the power of host computer and the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for
JP2005234784A (ja) * 2004-02-18 2005-09-02 Sharp Corp ジョブ処理装置
JP2005234989A (ja) * 2004-02-20 2005-09-02 Ricoh Co Ltd Pciシステム
JP4219293B2 (ja) 2004-03-25 2009-02-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05911A (ja) * 2004-05-19 2006-01-05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の省エネモード制御方法
JP4717570B2 (ja) 2005-09-15 2011-07-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データ転送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データ転送方法
JP4943100B2 (ja) 2005-09-16 2012-05-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4459150B2 (ja) * 2005-10-07 2010-04-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8315534B2 (en) 2005-11-01 2012-11-20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device to supply DC power to a load from both a main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a capacitor supply device
JP4824396B2 (ja) 2005-12-19 2011-11-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US8126348B2 (en) * 2006-02-06 2012-02-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nting apparatus to reduce power consumption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4793920B2 (ja) 2006-02-24 2011-10-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1229508B1 (ko) * 2006-02-28 2013-02-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복수의 파워도메인을 포함하는 반도체 집적 회로
JP4577781B2 (ja) 2006-03-03 2010-11-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40199A (ja) 2006-03-06 2007-09-20 Fujifilm Corp 複屈折計測方法及び複屈折計測装置
JP4265805B2 (ja) * 2006-03-29 2009-05-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JP4809804B2 (ja) * 2006-07-13 2011-11-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デバイス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電力制御方法
CN201000602Y (zh) * 2007-01-05 2008-01-0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脑关机节能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960813B2 (ja) 2012-06-27
JP2009070301A (ja) 2009-04-02
EP2037348A2 (en) 2009-03-18
CN101387843A (zh) 2009-03-18
US20090077400A1 (en) 2009-03-19
EP2037348B1 (en) 2019-01-09
US8046613B2 (en) 2011-10-25
EP2037348A3 (en) 2013-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87843B (zh) 电源控制系统
CN100359435C (zh) 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EP2293147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Low Power Thereof
EP2624056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02778943B (zh) 状态控制方法、装置及便携终端
KR101653619B1 (ko) 화상형성장치 및 그의 전원 제어 방법
US819596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during off of computer motherboard
US20100180133A1 (en) Link state detection system for network cable
JP201323068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6804482B2 (en) Printer to control power supply via a host
US2010005808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Power Consumption of Power Supply of Electronic Devices
US20050063725A1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JP5850019B2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CN103517010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TWI376592B (en) Computer system
US6901338B2 (en) Method of power control system for a PDA with a microprocessor
EP3252565B1 (en)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US20050221860A1 (en) Electronic device
KR101324192B1 (ko) 프린팅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US9477300B2 (en) Bridging device and power saving method thereof
US20130194602A1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Image Processing Unit
JP4963612B2 (ja) 情報処理装置
CN217360756U (zh) 触摸屏控制装置及显示装置
CN219802313U (zh) 一种低功耗按键扫描装置
JP201215309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17

Termination date: 2019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