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85785A - 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85785A
CN101385785A CNA2007101217218A CN200710121721A CN101385785A CN 101385785 A CN101385785 A CN 101385785A CN A2007101217218 A CNA2007101217218 A CN A2007101217218A CN 200710121721 A CN200710121721 A CN 200710121721A CN 101385785 A CN101385785 A CN 1013857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ution
methanol
add
radix
need te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2172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85785B (zh
Inventor
付立家
付建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sia East Bio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sia East Bio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sia East Bio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sia East Bio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12172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857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857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857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857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857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由土大黄、绞股蓝、南苦丁茶、荷叶、虎杖、小红参、大黄、肉苁蓉等原料药组成,本发明组合物质量控制方法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大黄素进行含量测定,对土大黄、绞股蓝、荷叶、虎杖、肉苁蓉进行定性薄层鉴别。本发明组合物具有很好的药效,用于痰浊瘀阻引起的高脂血症,症见头晕,胸闷,体胖,便秘等疗效明确。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痰浊瘀阻引起的高脂血症的中药组合物片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脂血症对身体的损害是隐匿、逐渐、进行性和全身性的。它的直接损害是加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因为全身的重要器官都要依靠动脉供血、供氧,一旦动脉被粥样斑块堵塞,就会导致严重后果。动脉硬化引起的肾功能衰竭等,都与高脂血症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高脂血症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猝死独立而重要的危险因素。
此外,高脂血症也是促进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高脂血症还可导致脂肪肝、肝硬化、胆石症、胰腺炎、眼底出血、失明、周围血管疾病、跛行、高尿酸血症。有些原发性和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还可出现腱状、结节状、掌平面及眼眶周围黄色瘤、青年角膜弓等。
高脂血症是人体脂质代谢失常,血浆内脂质浓度超过正常范围的病症。因脂质多与血浆中蛋白结合,故又称高脂蛋白血症。本病或有肥胖、黄色瘤等临床特征,或无特异性临床症状。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系由于脂质和脂蛋白代谢先天性缺陷引起,继发性者主要继发于某种疾病,如糖尿病、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甲状腺疾病等,以及饮酒、肥胖、饮食与生活方式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高脂血症属中医的“痰证”、“虚损”、“胸痹”、“眩晕”等范畴。
目前治疗此类疾病的药物西药主要有胆酸螯合树脂类、烟酸类、他汀类药、氯贝丁酯类等,但副作用较多,患者不宜长期服用,而中药在治疗此类疾病方面则有突出的优势,不仅疗效显著,还可以长期服用无副作用,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但目前治疗高脂血症中药制剂很少,多数是在治疗其他疾病的作用外,兼治高脂血症,其疗效也就很难达到西药降血脂药物的程度。所以结合中医药理论,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非常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该中药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可由如下重量比的原料药制成的:
土大黄 200~300重量份    葛根 120~250重量份    荷叶 120~250重量份
丹参   120~250重量份    大黄 90~170重量份     锁阳 90~170重量份
绞股蓝 120~250重量份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组合物还可由如下重量比的原料药制成的:
土大黄 200~300重量份    南苦丁茶 120~250重量份       荷叶 120~250重量份
虎杖   70~150重量份     小红参   120~250重量份       大黄 90~170重量份
肉苁蓉 90~170重量份     绞股蓝   120~250重量份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组合物优选如下重量比的原料药制成的:
土大黄 280~300重量份    南苦丁茶 230~250重量份        荷叶 230~250重量份
虎杖   140~150重量份    小红参   230~250重量份        大黄 155~170重量份
肉苁蓉 155~170重量份    绞股蓝   230~250重量份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组合物优选如下重量比的原料药制成的:
土大黄 290重量份    南苦丁茶 240重量份   荷叶   240重量份    虎杖   140重量份、
小红参 240重量份    大黄     160重量份   肉苁蓉 160重量份    绞股蓝 240重量份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组合物优选如下重量比的原料药制成的:
土大黄 280重量份    南苦丁茶 245重量份  荷叶   235重量份  虎杖   145重量份、
小红参 250重量份    大黄     155重量份  肉苁蓉 170重量份  绞股蓝 230重量份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
选取原料药:
土大黄 200~300重量份     葛根 120~250重量份       荷叶 120~250重量份
丹参   120~250重量份     大黄 90~170重量份        锁阳 90~170重量份
绞股蓝 120~250重量份
取土大黄、绞股兰、丹参、锁阳分别粉碎成中粉(65~85目),加6~10倍量80~90%乙醇回流提取1~3次,每次1~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1.30(50℃)的清膏,备用;荷叶、葛根粉碎成粗粉(30~60目),加入上述药渣,混合,加6~10倍量水煎煮1~3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清膏合并,混匀,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1.30(50℃)的清膏;大黄超微粉碎后加入上述清膏中,混匀,加辅料适量,制备成不同的制剂:片剂、胶囊、颗粒、滴丸、软胶囊或浓缩丸剂。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
选取原料药:
土大黄200~300重量份、绞股蓝120~250重量份、南苦丁茶120~250重量份、荷叶120~250重量份、虎杖70~150重量份、小红参120~250重量份、大黄90~170重量份、肉苁蓉90~170重量份
取土大黄、绞股兰、虎杖、肉苁蓉分别粉碎成中粉(65~85目),加6~10倍量80~90%乙醇回流提取1~3次,每次1~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1.30(50℃)的清膏,备用;荷叶、南苦丁茶粉碎成粗粉(30~60目),加入上述药渣,混合,加6~10倍量水煎煮1~3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清膏合并,混匀,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1.30(50℃)的清膏;小红参、大黄超微粉碎后加入上述清膏中,混匀,加辅料适量,制备成不同的制剂:片剂、胶囊、颗粒、滴丸、软胶囊或浓缩丸剂。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优选的片剂的制备方法为:
选取原料药:
土大黄 280~300重量份       南苦丁茶 230~250重量份      荷叶 230~250重量份
虎杖   140~150重量份       小红参   230~250重量份      大黄 155~170重量份
肉苁蓉 155~170重量份       绞股蓝   230~250重量份
以上八味药材,土大黄、绞股兰、虎杖、肉苁蓉分别粉碎成中粉(65~85目),第一次加8倍量85%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85%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1.30(50℃)的清膏,备用;荷叶、南苦丁茶粉碎成粗粉(30~60目),加入上述药渣,混合,加水煎煮,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清膏合并,混匀,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1.30(50℃)的清膏;小红参、大黄超微粉碎后加入上述清膏中,加2.5%的淀粉,混匀,12目筛制粒,于60℃干燥30min,12目筛整粒,加入0.5%硬脂酸镁,混匀,以直径10mm深弧形冲模压片,包薄膜衣,即得。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如下鉴别方法和/或含量测定中的一种或几种:
鉴别:
(1)取制剂约相当于本发明组合物原药材的2~3g,研细,加甲醇10ml,超声10~20min,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肉苁蓉对照药材1~2g,研细,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各3~5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甲醇-冰醋酸-水(2~6:1~4:5~9)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取虎杖对照药材0.1~0.2g,加甲醇10ml,超声10~20min,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鉴别(1)项下供试品溶液及上述对照药材溶液各2~4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甲醇-冰醋酸-水(2~6:1~4:5~9)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取制剂约相当于本发明组合物原药材的2~3g,研细,加甲醇10ml,加热回流20~50min,放冷,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取土大黄对照药材1~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药材溶液各8~1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脂-甲酸(12~18:3~7:1~3)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4)取制剂约相当于本发明组合物原药材的1~2g,研细,加乙醇60mL,超声处理30~50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硫酸的40~60%乙醇溶液(7→100)10~20mL,加热回流1~3h,挥去乙醇,用8~12mL氯仿振摇提取1~3次,分取氯仿层,用适量无水硫酸钠脱水,滤过,滤液浓缩蒸干,残渣加氯仿1~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人参二醇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8~12μL,分别点于同一以0.5%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丙酮(1~4∶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5)取制剂约相当于本发明组合物原药材的5~6g,研细,加无水醇10~20ml浸泡20~36小时,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荷叶对照药材5~6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药材溶液各6~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丙酮(4~8:1~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溶液,105℃烘约8~12分钟;在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D)测定:
(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1%磷酸溶液(60~90:10~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8nm;理论板数按大黄素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大黄素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05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制剂约相当于本发明组合物原药材的0.5~1g,研细,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甲醇15~25ml,超声处理1~2小时,放冷,滤过,滤渣用甲醇分次洗涤4~7次,每次8~12ml,合并滤液与洗液,挥去甲醇,加稀盐酸8~12ml使溶解,再加氯仿15~25ml,加热回流20~40分钟,放冷,移置分液漏斗中,用少量氯仿洗涤容器,洗液并入分液漏斗中;分取氯仿液,酸液用氯仿洗涤1~3次,每次8~12ml,合并氯仿液,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至10ml容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用微孔滤膜滤过,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各3~8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2)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甲醇-1%醋酸溶液(5~15:10~20:7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34nm。理论板数按麦角甾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麦角甾苷对照品适量,置棕色量瓶中,加流动相制成10μg/ml的对照品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制剂约相当于本发明组合物原药材的1~2g,研细,精密称定,置棕色具塞三角瓶中,加入25ml,甲醇,称重,密塞摇匀,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40kHz)30~50分钟(50℃以下),取出,放冷,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取续滤液用微孔滤膜(0.45μm)滤过,滤液置棕色量瓶中,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8~12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质量控制方法优选如下鉴别方法和/或含量测定中的一种或几种:
鉴别:
(1)取制剂约相当于本发明组合物原药材的3g,研细,加甲醇10ml,超声15min,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肉苁蓉对照药材1g,研细,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各3~5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甲醇-冰醋酸-水(4:2:7)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取虎杖对照药材0.1g,加甲醇10ml,超声15min,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鉴别(1)项下供试品溶液及上述对照药材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甲醇-冰醋酸-水(4:2:7)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取制剂约相当于本发明组合物原药材的3g,研细,加甲醇10ml,加热回流30min,放冷,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取土大黄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药材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脂-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4)取制剂约相当于本发明组合物原药材的2g,研细,加乙醇60mL,超声处理40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硫酸的45%乙醇溶液(7→100)15mL,加热回流2h,挥去乙醇,用10mL氯仿振摇提取2次,分取氯仿层,用适量无水硫酸钠脱水,滤过,滤液浓缩蒸干,残渣加氯仿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人参二醇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0.5%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丙酮(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5)取制剂约相当于本发明组合物原药材的6g,研细,加无水醇15ml浸泡24小时,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荷叶对照药材6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药材溶液各8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丙酮(6: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溶液,105℃烘约10分钟。在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D)测定。
(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1%磷酸溶液(80: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8nm。理论板数按大黄素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大黄素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05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制剂约相当于本发明组合物原药材的0.5g,研细,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1小时,放冷,滤过,滤渣用甲醇分次洗涤5次,每次10ml,合并滤液与洗液,挥去甲醇,加稀盐酸10ml使溶解,再加氯仿20ml,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移置分液漏斗中,用少量氯仿洗涤容器,洗液并入分液漏斗中;分取氯仿液,酸液用氯仿洗涤2次,每次10ml,合并氯仿液,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至10ml容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用微孔滤膜滤过,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2)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甲醇-1%醋酸溶液(10:1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34nm。理论板数按麦角甾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麦角甾苷对照品适量,置棕色量瓶中,加流动相制成10μg/ml的对照品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制剂约相当于本发明组合物原药材的1g,研细,精密称定,置棕色具塞三角瓶中,加入25ml,甲醇,称重,密塞摇匀,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40kHz)40分钟(50℃以下),取出,放冷,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取续滤液用微孔滤膜(0.45μm)滤过,滤液置棕色量瓶中,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处方中土大黄清热,行瘀,解毒。开胃健脾,补体虚力弱。绞股蓝清热解毒,止咳祛痰。苦丁茶消食化瘀,除烦止渴,利二便,去油腻。荷叶生发元气,裨助脾胃,涩精浊,散瘀血。大黄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肉苁蓉补肾,益精,润燥,滑肠。小红参凉血止血,祛瘀止痛,通经行血。虎杖坚肾,强阳益精。破瘀,通经。全方配伍共奏清热解毒祛浊。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在临床上用于痰浊瘀阻引起的高脂血症,症见头晕,胸闷,体胖,便秘等疗效明确。药效学试验表明,本发明药物对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清TC、TG均有显著降低作用,能够有效控制血清HDL-C水平。
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是通过大量具体创造性试验筛选后得到,制备方法中通过对提取工艺、辅料选择等的筛选,确定了适合本发明药物的方法,同时克服了大量现有制备方法的缺点;鉴别方法中通过对样品处理方法的筛选,展开剂的选择,使得鉴别专属性很好,而且方法经济适用、结果快速,并且对不同的薄层板都能应用。含量测定方法中通过对供试品处理方法的筛选,展开剂的选择,使得含量测定方法可以很有效的对产品进行质量控制,并且用该方法测定的产品要相比其他方法测定的产品在药理效果上表现的更为稳定。
下述实验例和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本发明
试验例1 制备工艺试验研究
本发明药物处方组成为土大黄、绞股蓝、南苦丁茶、荷叶、虎杖、小红参、大黄、肉苁蓉等原药材,对其药材所含有效成份进行研究后,土大黄、绞股兰、虎杖、肉苁蓉采用醇提后再水提,荷叶、南苦丁茶采用水提,大黄、小红参则采用直接粉碎入药的工艺,使各药有效成份能被充分转移到制剂中。
本发明通过大量试验,摸索出了适合的提取工艺,显著提高了本发明药物的有效成份含量,对辅料种类及辅料用量的研究,这些工艺条件都为片剂外观及硬度、脆碎度等方面的改善作出了贡献,同时还摸索出了适合本制剂的包衣工艺,解决了本发明药物吸湿性强、易开裂等问题。
1.醇提加醇量
分三组进行试验,每组称取土大黄250g、绞股蓝150g、虎杖90g、肉苁蓉100g,总共590g,第一组加醇量6倍量、4倍量,第二组加醇量8倍量、6倍量,第三组加醇量10倍量、8倍量,以出膏量为指标,确定加醇量。结果见表1:
表1:醇提加醇量
Figure A200710121721D00161
以出膏量为指标,可以看出加醇8倍量、6倍量与加醇10倍量、8倍量的出膏量较好,考虑生产成本,生产中选用加醇量为8倍量、6倍量。
2.水提加水量
分三组进行试验,每组称取土大黄250g、绞股蓝150g、虎杖90g、肉苁蓉100g、荷叶150g、南苦丁茶150g,总共890g,第一组加水量6倍量、4倍量,第二组加水量8倍量、6倍量,第三组加水量10倍量、8倍量,以出膏量为指标,确定加水量。结果见表2:
表2:水提加水量
Figure A200710121721D00162
Figure A200710121721D00171
以出膏量为指标,可以看出加水8倍量、6倍量与加水10倍量、8倍量的出膏量较好,考虑生产成本,生产中选用加水量为8倍量、6倍量。
3、粉碎工艺试验研究
大黄、小红参采用直接粉碎入药,比较不同粉碎工艺对大黄中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的影响,结果见下表:
表3 不同粉碎方法的比较
Figure A200710121721D00172
从上表可以看出,超微粉碎后,所测得药物中有效成份的含量显著高于常规粉碎。药物经过超微粉碎,使其处于微米甚至纳米的尺寸时,其物理、化学特性都将发生极大的变化,从而显著提高药品的溶出度,并能减轻药物的副作用。
4、辅料选择工艺研究试验
(1)处方设计 处方(R)0~5是以淀粉、糊精及蔗糖粉做为稀释剂,以片剂外观及硬度为指标进行对比试验,见表3
表4:处方设计
Figure A200710121721D00173
(2)工艺过程:
按设计的各次试验处方取物料,混合均匀,制粒(12目筛),干燥(60℃,30min),整粒(12目筛),加入0.5%硬脂酸镁,混匀,以直径10mm深弧形冲模压片。
(3)测定指标:
①外观测定:是否完整光洁、颜色均匀、麻斑;
②硬度测定:随机取样10片,测定每片径向压力,计算平均值;
③脆碎度测定:随机取样10片,精密称重,测定失重百分率,重复测定5次,计算平均值;
④崩解时间测定:随机取样6片,置崩解仪中测定崩解时间;
(4)试验结果
表5:试验结果
Figure A200710121721D00181
(5)结论:外观和硬度是中药片剂成型质量最主要的考查指标。由数据可知,不加任何辅料的空白处方R0虽然外观合格,但硬度值最低。其它各处方外观均合格,R1硬度最大。由于该片剂需进行薄膜包衣,根据生产实际经验,一般情况下素片在包衣前硬度不应小于2kg。因此在崩解时限符合要求的情况下选择硬度大的处方。测定的R1片剂崩解时限在21min,符合要求。故选用淀粉作为稀释剂。
5.包衣工艺确定:
目前包衣主要为糖衣、薄膜衣。薄膜衣有很多优点:包衣速度快、生产周期短、能耗低、片重增加少、崩解影响小等。故选用选用薄膜包衣。
(1)正交试验设计:
影响薄膜包衣合格率的因素很多,选择包衣液的浓度、流量和片床温度作为考察因素,选用正交表L9(34)安排9个试验方案,分别设置三个水平,进行正交试验。见表6
表6 正交试验因素表
Figure A200710121721D00182
(2)试验方法:
据表5安排9个试验方案,每个试验方案:先预热包衣锅(30~40℃)将合格的素片置于包衣锅内,启动包衣锅,调节转速为3r/min,对素片进行预热,待片床温度上升到规定温度,片芯均匀受热后,将配制好的包衣液用喷枪喷雾于转动的芯片表面,以热风干燥,连续喷雾至片面完整光洁、色泽均匀,停止喷雾,热风继续干燥后用冷风吹干即可。
(3)考察指标的确定:
以包衣片崩解、外观合格率作为指标。将崩解时限超过50min视为不合格。故将该指标作为重要指标,系数设为1.5,外观合格率系数设为1。评分标准见表7
表7:两项指标的评分标准
Figure A200710121721D00191
(4)试验结果见表8
表8:薄膜包衣正交设计试验数据表
Figure A200710121721D00192
Figure A200710121721D00201
(5)方差分析见表9
表9.方差分析表
Figure A200710121721D00202
F0.05(2,2)=19.00;F0.01(2,2)=99.00
(6)结论: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包衣浓度、包衣液流量对薄膜包衣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片床温度对结果影响不大。由极差R值大小显示,各因素作用主次为A>B>C,较适宜的因素水平为A2B3C1,即最佳工艺条件为:包衣液浓度为8%、流量为160g/min、片床稳定为60℃。
试验例2 制剂质量控制方法试验研究
对本发明药物制剂质量标准的研究,使本发明药物的质量得到了有效控制和保证,同时也保证了药物疗效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1、定性鉴别方法研究
(1)肉苁蓉
①供试品溶液的制备中超声提取时间的选择
取制剂约相当于本发明组合物原药材的3g,研细,加甲醇10ml,超声5、10、15、20min,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肉苁蓉对照药材1g,研细,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甲醇-冰醋酸-水(4:2:7)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比较不同提取时间,供试品和对照品的显色效果,结果见下表:
表10 不同提取时间的显色效果
 
超声提取时间 5min 10min 15min 20min
显色效果 供试品在与对照品相应位置无斑点显色,对照品 供试品在与对照品相应位置显色不清晰,对照品 供试品与对照品在相应位置均显色清晰。       供试品与对照品在相应位置均显色清晰。      
 
显色不清晰。 显色较清晰。
从上表可以看出,超声提取15min,提取的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均符合试验要求。
②展开剂配比的选择
按照上述优选的提取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甲醇-冰醋酸-水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比较不同配比展开剂,供试品和对照品的展开效果,结果见下表:
表11 展开剂配比的展开效果
 
展开剂配比 6:3:5 4:2:7 3:3:8 2:4:9
展开效果 供试品在与对照品展开效果差,有脱尾现象。   供试品与对照品均展开效果好,分离清晰。     供试品与对照品展开效果差,分离不清晰。     供试品与对照品展开效果差,分离不清晰。    
从上表可以看出,展开剂甲醇-冰醋酸-水的比例为4:2:7时,展开效果最好,符合试验要求。
③阴性试验
取缺肉苁蓉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原药材,按照实施例3制备方法制备阴性对照品,按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阴性对照品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阴性对照品容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甲醇-冰醋酸-水(4:2:7)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阴性无干扰。
(2)虎杖
①展开剂的选择
取虎杖对照药材0.1g,加甲醇10ml,超声15min,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鉴别(1)项下供试品溶液及上述对照药材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甲醇-冰醋酸-水(4:2:7)及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比较不同展开剂,供试品和对照品的展开效果,结果见下表:
表12 不同展开剂的展开效果
 
展开剂 甲醇-冰醋酸-水(4:2:7)        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              
 
展开效果 供试品与对照品均展开效果好。         供试品与对照品展开效果很差,干扰大。                            
从上表可以看出,展开剂选择甲醇-冰醋酸-水(4:2:7),展开效果好,符合试验要求。
②阴性试验
取缺虎杖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原药材,按照实施例3制备方法制备阴性对照品,按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阴性对照品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阴性对照品容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甲醇-冰醋酸-水(4:2:7)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阴性无干扰。
(3)土大黄
①供试品溶液制备时回流提取时间的考察
取制剂约相当于本发明组合物原药材的3g,研细,加甲醇10ml,加热回流提取,放冷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取土大黄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药材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脂-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比较不同提取时间,供试品和对照品的显色效果,结果见下表:
表13 不同提取时间的显色效果
 
超声提取时间 10min 20min 30min 50min
显色效果 供试品在与对照品相应位置无斑点显色,对照品显色不清晰。   供试品在与对照品相应位置显色不清晰,对照品显色较清晰。   供试品与对照品在相应位置均显色清晰。       供试品与对照品在相应位置均显色清晰。      
从上表可以看出,回流提取30min,提取的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均符合试验要求。
②展开剂配比的选择
按照上述优选的提取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药材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脂-甲酸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比较不同配比展开剂,供试品和对照品的展开效果,结果见下表:
表14 展开剂配比的展开效果
 
展开剂配比 18:3:2 15:4:2 15:5:1 12:5:1
 
展开效果 供试品在与对照品展开效果差,有脱尾现象。   供试品与对照品展开效果差,分离不清晰。     供试品与对照品均展开效果好,分离清晰。     供试品与对照品展开效果差,分离不清晰。    
从上表可以看出,展开剂选择石油醚(30~60℃)-甲酸乙脂-甲酸(15:5:1),展开效果好,符合试验要求。
③阴性试验
取缺土大黄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原药材,按照实施例3制备方法制备阴性对照品,按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阴性对照品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阴性对照品容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脂-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阴性无干扰。
(4)绞股蓝
①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方法一 取制剂约相当于本发明组合物原药材的2g,研细,加乙醇60mL,超声处理40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硫酸的45%乙醇溶液(7→100)15mL,加热回流2h,挥去乙醇,用10mL氯仿振摇提取2次,分取氯仿层,用适量无水硫酸钠脱水,滤过,滤液浓缩蒸干,残渣加氯仿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方法二 取制剂约相当于本发明组合物原药材的2g,研细,加甲醇,超声提取20min,滤过,滤液挥干甲醇,残渣加氯仿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取人参二醇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吸取上述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0.5%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丙酮(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比较不同制备方法所得供试品溶液薄层显色效果,结果见下表:
表15 不同提取方法的显色效果
 
提取方法 方法一 方法二
显色效果 供试品在与对照品相应位置斑点显色清晰,无干扰。             供试品在与对照品相应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但显色不清晰,干扰大。      
从上表可以看出,方法一制备的供试品溶液显色效果好,无杂质干扰,符合试验要求。
②阴性试验
取缺绞股蓝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原药材,按照实施例3制备方法制备阴性对照品,按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阴性对照品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阴性对照品容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0.5%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丙酮(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无干扰。
(5)荷叶
①展开剂配比的选择
取制剂约相当于本发明组合物原药材的6g,研细,加无水醇15ml浸泡24小时,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荷叶对照药材6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药材溶液各8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丙酮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溶液,105℃烘约10分钟。比较不同配比展开剂,供试品和对照品的展开效果,结果见下表:
表16 展开剂配比的展开效果
 
展开剂配比 3:3 4:2 6:1 8:1
展开效果 供试品与对照品展开效果差,分离不清晰。     供试品与对照品展开效果差,分离不清晰。     供试品与对照品均展开效果好,分离清晰。     供试品在与对照品展开效果差,有脱尾现象。  
从上表可以可以看出,展开剂选择苯-丙酮(6:1),展开效果好,符合试验要求。
②阴性试验
取缺荷叶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原药材,按照实施例3制备方法制备阴性对照品,按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阴性对照品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阴性对照品容液各8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丙酮(6: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溶液,105℃烘约10分钟。在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阴性无干扰。
(6)大黄
供试品溶液制备 取本品2g,切碎,加甲醇5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取滤液5ml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加盐酸1ml,水浴加热30分钟,立即冷却,用乙醚20ml分2次提取,合并乙醚液,蒸干,残渣加醋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阴性对照品溶液制备  取缺大黄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原药材,按照实施例3制备方法制备阴性对照品,按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阴性对照品溶液。
对照药材溶液制备  取大黄对照药材0.1g,加甲醇2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H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5个橙色荧光斑点;置氨蒸气中熏后,日光下检视,斑点变为红色,但阴性有干扰,故未载入质量标准之中。
2、含量测定
(1)土大黄、虎杖、大黄(大黄素)
检测仪器:岛津公司SPD-10ATvp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色谱柱:迪玛公司(Zorbax C18 4.6×250mm,5μm)
流动相:甲醇-0.1%磷酸(80:20)
检测波长:288nm     柱温:室温     流速:1.0ml/min
对照品来源:大黄素对照品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10756-20011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大黄素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05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制剂约相当于本发明组合物原药材的0.5g,研细,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1小时,放冷,滤过,滤渣用甲醇分次洗涤5次,每次10ml,合并滤液与洗液,挥去甲醇,加稀盐酸10ml使溶解,再加氯仿20ml,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移置分液漏斗中,用少量氯仿洗涤容器,洗液并入分液漏斗中;分取氯仿液,酸液用氯仿洗涤2次,每次10ml,合并氯仿液,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至10ml容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用微孔滤膜滤过,即得。
1.含量测定方法考察:
1.1 空白试验
空白溶液的制备是取缺土大黄、大黄、虎杖的群药,按实施例3的制成空白制剂,再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上述色谱条件测定,结果空白溶液在与大黄素对照品溶液相同保留时间处无色谱峰,故认为无干扰。
1.2 稳定性试验
取供试品溶液,分别于制备后0、2、4、6、12、24小时,依法测定,进样体积5μl,结果见表17。
表17.稳定性试验结果
Figure A200710121721D00261
结论:试验结果表明,大黄素在24小时内基本稳定,
1.3 线性关系考察
取对照品溶液(0.056mg/ml)摇匀,分别精密吸取1、3、5、7、9、11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峰面积,结果见表18。其回归方程为:Y=4203389.7959x+3088.0286(r=0.9999)
表18.线性关系考察结果
结论:结果试验表明本品在0.056~0.616μg的范围线性关系良好。
1.4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重复进样5次,每次5μl,求得相对标准偏差<2%,结果见表19。
表19.精密度试验结果
1.5 重现性试验
按正文方法,取按实施例3制备的同一批样品5份,对每份进行测定,求得相对标准偏差<2%,结果见表20。
表20.重现性试验结果
Figure A200710121721D00264
结论:大黄素的含量测定的重现性RSD(%)小于2%,证明该方法重现性良好。
1.6 回收率试验
称取本品0.25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大黄素对照品溶液(0.72mg/ml)5ml,按正文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操作,测定其含量,并计算其回收率,测定结果见表21:
表21.回收率试验结果
结果表明:本品的回收率试验符合含量测定的要求,本试验方法可用于检测本品中大黄素的含量。
2.样品含量测定  测定按实施例3拟生产的七批模拟市售包装的本发明药物。结果见表22:
表22.大黄素含量测定结果表
Figure A200710121721D00272
结论表明,本发明药物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可以有效控制药品质量。
(2)肉苁蓉(麦角甾苷)
1)色谱条件检测仪器: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
色谱柱:Hypersil ODS2(4.6×250mm,5μm)
流动相:乙腈-甲醇-1%醋酸溶液(10:15:75)
检测波长:334nm    柱温:室温    流速:1.0ml/min
对照品来源:麦角甾苷对照品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530-200101
2)对照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麦角甾苷对照品适量,置棕色量瓶中,加流动相制成10μg/ml的对照品溶液,即得。
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制剂约相当于本发明组合物原药材的1g,研细,精密称定,置棕色具塞三角瓶中,加入25ml甲醇,称重,密塞摇匀,超声处理40min,取出,放冷,补足重量,取续滤液用微孔滤膜(0.45μm)滤过,滤液置棕色量瓶中,即得。
4)阴性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按实施例3制成缺肉苁蓉的阴性制剂,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成阴性对照溶液。
5).含量测定方法考察:
5.1 阴性对照试验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阴性对照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结果阴性对照溶液在与麦角甾苷对照品溶液相同保留时间处无色谱峰,故认为无干扰。
5.2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称取麦角甾苷对照品,分别制成2.475,5.49,10.98,21.96,43.92,87.84μg/ml的溶液。分别吸取各对照品溶液1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依法测定峰面积,绘制标准曲线,其回归方程为Y=6.328×106X+1.672×103(r=0.9998).
表23 线性关系考察结果
结果表明麦角甾苷在0.025~0.87μg呈线性关系。
5.3 稳定性实验  取供试品溶液10μl,分别于配制后1,6,48,72h依法测定,对照品的RSD为1.04%。
表24 稳定性试验结果
Figure A200710121721D00282
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在72小时内稳定。
5.4 精密度实验  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重复5次,结果RSD为1.0%。
表25 精密度试验结果
Figure A200710121721D00283
Figure A200710121721D00291
结果表明精密度良好。
5.5 重复性实验  对按照实施例3制备的同一批本发明药物进行5次含量测定,结果RSD为1.3%。
表26 重现性试验结果
Figure A200710121721D00292
以上结果表明,本含量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5.5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同一批样品,分别精密加入麦角甾苷对照品0.1065mg,按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及上述高效液相色谱条件操作,测定其含量,计算回收率结果见下表:
表27 回收率试验结果
Figure A200710121721D00293
5.6样品含量测定  对按照实施例3制备的3批样品中麦角甾苷含量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见下表:
表28 麦角甾苷含量测定结果
Figure A200710121721D00294
Figure A200710121721D00301
结论表明,本发明药物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可以有效控制药品质量。试验例3药效学试验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SD雄性大鼠,体重150g-200g,60只,清洁级。
1.2 实验用药    本发明药物I    按照实施例3制备的片剂
                本发明药物II   按照实施例4制备的片剂
                本发明药物III  按照实施例5制备的片剂
                阳性对照药物   市售降脂灵片
1.3 高脂饲料78.8%基础饲料、1%胆固醇、10%蛋黄粉、10%猪油、0.2%牛胆盐配制而成,其中基础饲料购于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合格证号:医动字第410101号。
1.4 试剂和仪器  总胆固醉(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醉(HDL-C)三种试剂盒均由上海科华一东菱诊断用品有限公司提供。侧试仪器为美国生产的SPACE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5 实脸方法  基础饲料喂养大鼠5天后,空腹过夜取尾血,测血清TC、TG、HDL-C,根据TC水平随机分为6组,本发明药物I、II、III组,为人体推荐量的5倍,即取制剂约相当于本发明组合物原药材的0.38g/kg;阳性对照药物组,剂量为人体推荐量的5倍,即取制剂约相当于阳性对照药物原药材的0.39g/kg;一个高脂饲料对照组和一个基础饲料对照组。实验过程中本发明药物三个剂量组给予高脂饲料和不同剂量的本发明药物,阳性药物组给予高脂饲料和降脂灵片,高脂饲料对照组给予高脂饲料和灌蒸馏水,基础饲料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和灌蒸馏水。经口灌胃,灌胃量为10ml/kg,每天1次,连续30天,实验结束,禁食16h取尾血,测血清TC、TG、HDL-C含量。
2 结果
2.1 本发明药物对大鼠血清TC、TG的降低作用见下表。
表1 对大鼠血清TC、TG的影响
 
组别 剂量 n(只) 对大鼠血清TC影响 对大鼠血清TG的影响
 
(g/kg) 试验前TC(mmol/L) 试验后TC(mmol/L) 试验前TG(mmol/L) 试验后TG(mmol/L)
本发明药物组I 0.38 10 2.09±0.24 1.92±0.32** 1.17±0.57 0.87±0.20*
本发明药物组II 0.38 10 2.03±0.38 1.80±0.21**△           1.14±0.51 0.81±0.18**△          
本发明药物组III 0.38 10 2.08±0.40 1.71±0.32**△           1.04±0.31 0.76±0.20**△          
降脂灵组 0.39 10 2.11±0.38 2.05±0.45* 1.16±0.37 0.92±0.22*
高脂饲料对照组 10 2.12±0.28 2.81±0.98 1.15±0.43 1.28±0.36
基础饲料对照组 10 2.11±0.36 2.06±0.61* 1.17±0.25 1.04±0.35*
注:**各组与高脂饲料对照组比较P<0.01,*各组与高脂饲料对照组比较P<0.05,△本发明药物与阳性对照药物比较P<0.05。
本发明药物与阳性对照药物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C、TG均有显著降低作用,本发明药物II、III组与阳性药物比较作用更显著,说明本发明药物对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C、TG效果更好。
2.2 本发明药物对大鼠血清HDL-C的影晌见下表,
表3 对大鼠血清HDL-C的影响
 
组别 剂量(g/kg) N(只) 试验前HDL-C(mmol/L)     试验后HDL-C(mmol/L)    
本发明药物组I 0.38 10 1.01±0.29 0.89±0.20*
本发明药物组II 0.38 10 1.05±0.20 0.97±0.19**△
本发明药物组III 0.38 10 1.07±0.22 1.04±0.17**△
降脂灵组 0.39 10 1.03±0.31 0.85±0.12*
高脂饲料对照组 10 1.05±0.16 0.78±0.15
基础饲料对照组 10 1.04±0.25 1.02±0.19**
注:*各组与高脂饲料对照组比较P<0.05,**各组与高脂饲料组比较P<0.01,△本发明药物与阳性对照药物比较P<0.05。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药物与阳性对照药物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HDL-C的影响均有显著性差异,能够有效控制血清HDL-C水平。本发明药物与阳性对照药物组比较,本发明药物效果更好,其中本发明药物II、III组控制高脂血症大鼠血清HDL-C水平显著好于阳性对照药物降脂灵片。
下述实施例均能够实现上述实验例所述的效果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土大黄 200~300重量份  葛根 120~250重量份  荷叶 120~250重量份
        丹参   120~250重量份  大黄 90~170重量份   锁阳 90~170重量份
        绞股蓝 120~250重量份
取土大黄、绞股兰、丹参、锁阳分别粉碎成中粉(65~85目),加6~10倍量80~90%乙醇回流提取1~3次,每次1~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1.30(50℃)的清膏,备用;荷叶、葛根粉碎成粗粉(30~60目),加入上述药渣,混合,加6~10倍量水煎煮1~3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清膏合并,混匀,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1.30(50℃)的清膏;大黄超微粉碎后加入上述清膏中,混匀,加辅料适量,制备成不同的制剂:片剂、胶囊、颗粒、滴丸、软胶囊或浓缩丸剂。
实施例2 土大黄200~300重量份、绞股蓝120~250重量份、南苦丁茶120~250重量份、荷叶120~250重量份、虎杖70~150重量份、小红参120~250重量份、大黄90~170重量份、肉苁蓉90~170重量份
取土大黄、绞股兰、虎杖、肉苁蓉分别粉碎成中粉(65~85目),加6~10倍量80~90%乙醇回流提取1~3次,每次1~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1.30(50℃)的清膏,备用;荷叶、南苦丁茶粉碎成粗粉(30~60目),加入上述药渣,混合,加6~10倍量水煎煮1~3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清膏合并,混匀,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1.30(50℃)的清膏;小红参、大黄超微粉碎后加入上述清膏中,混匀,加辅料适量,制备成不同的制剂:片剂、胶囊、颗粒、滴丸、软胶囊或浓缩丸剂。
实施例3 土大黄250g、绞股蓝150g、南苦丁茶150g、荷叶150g、虎杖90g、小红参150g、大黄100g、肉苁蓉100g
以上八味药材,土大黄、绞股兰、虎杖、肉苁蓉分别粉碎成中粉(65~85目),第一次加8倍量85%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85%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1.30(50℃)的清膏,备用;荷叶、南苦丁茶粉碎成粗粉(30~60目),加入上述药渣,混合,加水煎煮,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清膏合并,混匀,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1.30(50℃)的清膏;小红参、大黄超微粉碎后加入上述清膏中,加2.5%的淀粉,混匀,12目筛制粒,于60℃干燥30min,12目筛整粒,加入0.5%硬脂酸镁,混匀,以直径10mm深弧形冲模压制成1000片,包薄膜衣,即得。
实施例4 土大黄290g  南苦丁茶240g  荷叶240g  虎杖140g  小红参240g  大黄160g  肉苁蓉160g  绞股蓝240g
以上八味药材,土大黄、绞股兰、虎杖、肉苁蓉分别粉碎成中粉(65~85目),第一次加8倍量85%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85%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1.30(50℃)的清膏,备用;荷叶、南苦丁茶粉碎成粗粉(30~60目),加入上述药渣,混合,加水煎煮,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清膏合并,混匀,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1.30(50℃)的清膏;小红参、大黄超微粉碎后加入上述清膏中,加2.5%的淀粉,混匀,12目筛制粒,于60℃干燥30min,12目筛整粒,加入0.5%硬脂酸镁,混匀,以直径10mm深弧形冲模压制成1000片,包薄膜衣,即得。
鉴别:(1)取本品适量,除去薄膜衣,研细,称取粉末2g,加甲醇10ml,超声15min,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肉苁蓉对照药材1g,研细,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各3~5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甲醇-冰醋酸-水(4:2:7)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甲醇-1%醋酸溶液(10:1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34nm。理论板数按麦角甾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麦角甾苷对照品适量,置棕色量瓶中,加流动相制成10μg/ml的对照品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制剂约相当于本发明组合物原药材的1g,研细,精密称定,置棕色具塞三角瓶中,加入25ml,甲醇,称重,密塞摇匀,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40kHz)40分钟(50℃以下),取出,放冷,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取续滤液用微孔滤膜(0.45μm)滤过,滤液置棕色量瓶中,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实施例5  土大黄280g  南苦丁茶245g  荷叶235g  虎杖145g  小红参250g  大黄155g  肉苁蓉170g  绞股蓝230g
以上八味药材,土大黄、绞股兰、虎杖、肉苁蓉分别粉碎成中粉(65~85目),第一次加8倍量85%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85%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1.30(50℃)的清膏,备用;荷叶、南苦丁茶粉碎成粗粉(30~60目),加入上述药渣,混合,加水煎煮,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清膏合并,混匀,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1.30(50℃)的清膏;小红参、大黄超微粉碎后加入上述清膏中,加2.5%的淀粉,混匀,12目筛制粒,于60℃干燥30min,12目筛整粒,加入0.5%硬脂酸镁,混匀,以直径10mm深弧形冲模压制成1000片,包薄膜衣,即得。
鉴别:(1)取制剂约相当于本发明组合物原药材的3g,研细,加甲醇10ml,加热回流30min,放冷,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取土大黄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药材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脂-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取制剂约相当于本发明组合物原药材的2g,研细,加乙醇60mL,超声处理40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硫酸的45%乙醇溶液(7→100)15mL,加热回流2h,挥去乙醇,用10mL氯仿振摇提取2次,分取氯仿层,用适量无水硫酸钠脱水,滤过,滤液浓缩蒸干,残渣加氯仿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人参二醇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0.5%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丙酮(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制剂约相当于本发明组合物原药材的6g,研细,加无水醇15ml浸泡24小时,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荷叶对照药材6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药材溶液各8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丙酮(6: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溶液,105℃烘约10分钟。在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
实施例6  土大黄300g  葛根250g  荷叶250g  丹参250g  大黄170g  锁阳170g  绞股蓝250g
以上八味药材,土大黄、丹参、绞股兰、锁阳分别粉碎成中粉(65~85目),第一次加8倍量85%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85%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1.30(50℃)的清膏,备用;荷叶、葛根粉碎成粗粉,加入上述药渣,混合,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清膏合并,混匀,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1.30(50℃)的清膏;大黄超微粉碎后加入上述清膏中,加2.5%的淀粉,混匀,12目筛制粒,于60℃干燥30min,12目筛整粒,加入0.5%硬脂酸镁,混匀,以直径10mm深弧形冲模压制成1000片,包薄膜衣,即得。
实施例7  土大黄200g  葛根120g  荷叶120g  丹参120g  大黄90g锁阳90g  绞股蓝120g
以上八味药材,土大黄、丹参、绞股兰、锁阳分别粉碎成中粉(65~85目),第一次加8倍量85%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85%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1.30(50℃)的清膏,备用;荷叶、葛根粉碎成粗粉,加入上述药渣,混合,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清膏合并,混匀,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1.30(50℃)的清膏;大黄超微粉碎后加入上述清膏中,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80~100目),与聚乙二醇按2:7的比例混匀,80℃保温,滴入12℃的液体石蜡冷却液中,取出,沥尽冷却液,即得。
实施例8
土大黄250g  绞股蓝150g  南苦丁茶150g  荷叶150g  虎杖90g小红参150g  大黄100g  肉苁蓉100g
以上八味药材,土大黄、绞股兰、虎杖、肉苁蓉分别粉碎成中粉(65~85目),第一次加8倍量85%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85%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1.30(50℃)的清膏,备用;荷叶、南苦丁茶粉碎成粗粉(30~60目),加入上述药渣,混合,加水煎煮,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清膏合并,混匀,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1.30(50℃)的清膏;小红参、大黄超微粉碎后加入上述清膏中,干燥,粉碎,装入胶囊,即得。
实施例9
土大黄250g  绞股蓝150g  南苦丁茶150g  荷叶150g  虎杖90g小红参150g  大黄100g  肉苁蓉100g
以上八味药材,土大黄、绞股兰、虎杖、肉苁蓉分别粉碎成中粉(65~85目),第一次加8倍量85%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85%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1.30(50℃)的清膏,备用;荷叶、南苦丁茶粉碎成粗粉(30~60目),加入上述药渣,混合,加水煎煮,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清膏合并,混匀,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1.30(50℃)的清膏;小红参、大黄超微粉碎后加入上述清膏中,与适量淀粉、甜菊苷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即得。
实施例10
土大黄250g  绞股蓝150g  南苦丁茶150g  荷叶150g  虎杖90g小红参150g  大黄100g  肉苁蓉100g
以上八味药材,土大黄、绞股兰、虎杖、肉苁蓉分别粉碎成中粉(65~85目),第一次加8倍量85%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85%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1.30(50℃)的清膏,备用;荷叶、南苦丁茶粉碎成粗粉(30~60目),加入上述药渣,混合,加水煎煮,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清膏合并,混匀,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1.30(50℃)的清膏;小红参、大黄超微粉碎后加入上述清膏中,干燥,粉碎成细粉(80~100),按2:3比例与植物油、蜂蜡混合均匀,保温,压制成软胶囊,即得。
实施例11
土大黄250g  绞股蓝150g  南苦丁茶150g  荷叶150g  虎杖90g小红参150g  大黄100g  肉苁蓉100g
以上八味药材,土大黄、绞股兰、虎杖、肉苁蓉分别粉碎成中粉(65~85目),第一次加8倍量85%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85%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1.30(50℃)的清膏,备用;荷叶、南苦丁茶粉碎成粗粉(30~60目),加入上述药渣,混合,加水煎煮,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清膏合并,混匀,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1.30(50℃)的清膏;小红参、大黄超微粉碎后,与上述清膏泛丸,干燥,打光,即得。
实施例12
土大黄 250g      绞股蓝 150g      南苦丁茶 150g
荷叶   150g      虎杖   90g       小红参   150g
大黄   100g      肉苁蓉 100g
【制法】
以上八味药材,土大黄、绞股兰、虎杖、肉苁蓉分别粉碎成中粉(65~85目),第一次加8倍量85%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85%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1.30(50℃)的清膏,备用;荷叶、南苦丁茶粉碎成粗粉(30~60目),加入上述药渣,混合,加水煎煮,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清膏合并,混匀,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1.30(50℃)的清膏;小红参、大黄超微粉碎后加入上述清膏中,加2.5%的淀粉,混匀,12目筛制粒,于60℃干燥30min,12目筛整粒,加入0.5%硬脂酸镁,混匀,以直径10mm深弧形冲模压制成1000片,包薄膜衣,即得。
【性状】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薄膜衣后,显棕黄至棕褐色;气微香,味苦而回甜。
【鉴别】(1)取本品适量,除去薄膜衣,研细,称取粉末2g,加甲醇10ml,超声15min,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肉苁蓉对照药材1g,研细,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各3~5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甲醇-冰醋酸-水(4:2:7)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取虎杖对照药材0.1g,加甲醇10ml,超声15min,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鉴别(1)项下供试品溶液及上述对照药材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甲醇-冰醋酸-水(4:2:7)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应符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 D)。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1%磷酸溶液(80: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8nm。理论板数按大黄素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大黄素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05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除去薄膜衣,研细,取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1小时,放冷,滤过,滤渣用甲醇分次洗涤5次,每次10ml,合并滤液与洗液,挥去甲醇,加稀盐酸10ml使溶解,再加氯仿20ml,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移置分液漏斗中,用少量氯仿洗涤容器,洗液并入分液漏斗中;分取氯仿液,酸液用氯仿洗涤2次,每次10ml,合并氯仿液,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至10ml容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用微孔滤膜滤过,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片含土大黄、大黄及虎杖以大黄素(C15H10O5)计,不得少于0.20mg。

Claims (10)

1、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
土大黄200~300重量份    葛根120~250重量份   荷叶120~250重量份
丹参120~250重量份      大黄90~170重量份    锁阳90~170重量份
绞股蓝120~250重量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
土大黄200~300重量份   南苦丁茶120~250重量份   荷叶120~250重量份
虎杖70~150重量份      小红参120~250重量份     大黄90~170重量份
肉苁蓉90~170重量份    绞股蓝120~250重量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
土大黄280~300重量份   南苦丁茶230~250重量份   荷叶230~250重量份
虎杖140~150重量份     小红参230~250重量份     大黄155~170重量份
肉苁蓉155~170重量份   绞股蓝230~250重量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
土大黄290重量份   南苦丁茶240重量份   荷叶240重量份    虎杖140重量份
小红参240重量份   大黄160重量份       肉苁蓉160重量份  绞股蓝240重量份。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为:
土大黄280重量份   南苦丁茶245重量份   荷叶235重量份    虎杖145重量份
小红参250重量份   大黄155重量份       肉苁蓉170重量份  绞股蓝230重量份。
6、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
选取原料药:
土大黄200~300重量份、绞股蓝120~250重量份、南苦丁茶120~250重量份、荷叶120~250重量份、虎杖70~150重量份、小红参120~250重量份、大黄90~170重量份、肉苁蓉90~170重量份
取土大黄、绞股兰、虎杖、肉苁蓉分别粉碎成中粉(65~85目),加6~10倍量80~90%乙醇回流提取1~3次,每次1~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1.30(50℃)的清膏,备用;荷叶、南苦丁茶粉碎成粗粉(30~60目),加入上述药渣,混合,加6~10倍量水煎煮1~3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清膏合并,混匀,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1.30(50℃)的清膏;小红参、大黄超微粉碎后加入上述清膏中,混匀,加辅料适量,制备成不同的制剂:片剂、胶囊、颗粒、滴丸、软胶囊或浓缩丸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
选取原料药:
土大黄280~300重量份   南苦丁茶230~250重量份   荷叶230~250重量份
虎杖140~150重量份     小红参230~250重量份     大黄155~170重量份
肉苁蓉155~170重量份   绞股蓝230~250重量份
以上八味药材,土大黄、绞股兰、虎杖、肉苁蓉分别粉碎成中粉(65~85目),第一次加8倍量85%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85%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1.30(50℃)的清膏,备用;荷叶、南苦丁茶粉碎成粗粉(30~60目),加入上述药渣,混合,加水煎煮,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清膏合并,混匀,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1.30(50℃)的清膏;小红参、大黄超微粉碎后加入上述清膏中,加2.5%的淀粉,混匀,12目筛制粒,于60℃干燥30min,12目筛整粒,加入0.5%硬脂酸镁,混匀,以直径10mm深弧形冲模压片,包薄膜衣,即得。
8、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如下鉴别方法和/或含量测定中的一种或几种:
鉴别:
(1)取制剂约相当于本发明组合物原药材的2~3g,研细,加甲醇10ml,超声10~20min,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肉苁蓉对照药材1~2g,研细,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各3~5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甲醇-冰醋酸-水(2~6:1~4:5~9)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取虎杖对照药材0.1~0.2g,加甲醇10ml,超声10~20min,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鉴别(1)项下供试品溶液及上述对照药材溶液各2~4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甲醇-冰醋酸-水(2~6:1~4:5~9)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取制剂约相当于本发明组合物原药材的2~3g,研细,加甲醇10ml,加热回流20~50min,放冷,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取土大黄对照药材1~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药材溶液各8~1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脂-甲酸(12~18:3~7:1~3)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4)取制剂约相当于本发明组合物原药材的1~2g,研细,加乙醇60mL,超声处理30~50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硫酸的40~60%乙醇溶液(7→100)10~20mL,加热回流1~3h,挥去乙醇,用8~12mL氯仿振摇提取1~3次,分取氯仿层,用适量无水硫酸钠脱水,滤过,滤液浓缩蒸干,残渣加氯仿1~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人参二醇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8~12μL,分别点于同一以0.5%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丙酮(1~4∶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5)取制剂约相当于本发明组合物原药材的5~6g,研细,加无水醇10~20ml浸泡20~36小时,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荷叶对照药材5~6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药材溶液各6~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丙酮(4~8:1~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溶液,105℃烘约8~12分钟;在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D)测定:
(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1%磷酸溶液(60~90:10~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8nm;理论板数按大黄素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大黄素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05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制剂约相当于本发明组合物原药材的0.5~1g,研细,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甲醇15~25ml,超声处理1~2小时,放冷,滤过,滤渣用甲醇分次洗涤4~7次,每次8~12ml,合并滤液与洗液,挥去甲醇,加稀盐酸8~12ml使溶解,再加氯仿15~25ml,加热回流20~40分钟,放冷,移置分液漏斗中,用少量氯仿洗涤容器,洗液并入分液漏斗中;分取氯仿液,酸液用氯仿洗涤1~3次,每次8~12ml,合并氯仿液,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至10ml容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用微孔滤膜滤过,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各3~8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2)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甲醇-1%醋酸溶液(5~15:10~20:7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34nm;理论板数按麦角甾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麦角甾苷对照品适量,置棕色量瓶中,加流动相制成10μg/ml的对照品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制剂约相当于本发明组合物原药材的1~2g,研细,精密称定,置棕色具塞三角瓶中,加入25ml,甲醇,称重,密塞摇匀,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40kHz)30~50分钟(50℃以下),取出,放冷,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取续滤液用微孔滤膜(0.45μm)滤过,滤液置棕色量瓶中,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8~12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如下鉴别方法和/或含量测定中的一种或几种:
鉴别:
(1)取制剂约相当于本发明组合物原药材的3g,研细,加甲醇10ml,超声15min,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肉苁蓉对照药材1g,研细,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各3~5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甲醇-冰醋酸-水(4:2:7)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取虎杖对照药材0.1g,加甲醇10ml,超声15min,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鉴别(1)项下供试品溶液及上述对照药材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甲醇-冰醋酸-水(4:2:7)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取制剂约相当于本发明组合物原药材的3g,研细,加甲醇10ml,加热回流30min,放冷,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取土大黄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药材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脂-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4)取制剂约相当于本发明组合物原药材的2g,研细,加乙醇60mL,超声处理40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硫酸的45%乙醇溶液(7→100)15mL,加热回流2h,挥去乙醇,用10mL氯仿振摇提取2次,分取氯仿层,用适量无水硫酸钠脱水,滤过,滤液浓缩蒸干,残渣加氯仿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人参二醇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0.5%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丙酮(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5)取制剂约相当于本发明组合物原药材的6g,研细,加无水醇15ml浸泡24小时,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荷叶对照药材6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药材溶液各8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丙酮(6: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溶液,105℃烘约10分钟;在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D)测定;
(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1%磷酸溶液(80: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8nm;理论板数按大黄素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大黄素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05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制剂约相当于本发明组合物原药材的0.5g,研细,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1小时,放冷,滤过,滤渣用甲醇分次洗涤5次,每次10ml,合并滤液与洗液,挥去甲醇,加稀盐酸10ml使溶解,再加氯仿20ml,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移置分液漏斗中,用少量氯仿洗涤容器,洗液并入分液漏斗中;分取氯仿液,酸液用氯仿洗涤2次,每次10ml,合并氯仿液,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至10ml容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用微孔滤膜滤过,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2)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甲醇-1%醋酸溶液(10:1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34nm;理论板数按麦角甾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麦角甾苷对照品适量,置棕色量瓶中,加流动相制成10μg/ml的对照品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制剂约相当于本发明组合物原药材的1g,研细,精密称定,置棕色具塞三角瓶中,加入25ml,甲醇,称重,密塞摇匀,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40kHz)40分钟(50℃以下),取出,放冷,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取续滤液用微孔滤膜(0.45μm)滤过,滤液置棕色量瓶中,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是按如下方法制成片剂,选取原料药:土大黄250重量份、大黄100重量份、虎杖90重量份、绞股蓝150重量份、南苦丁茶150重量份、荷叶150重量份、小红参150重量份、肉苁蓉100重量份,取土大黄、绞股兰、虎杖、肉苁蓉分别粉碎成中粉(65~85目),第一次加8倍量85%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85%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1.30(50℃)的清膏,备用;荷叶、南苦丁茶粉碎成粗粉(30~60目),加入上述药渣,混合,加水煎煮,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清膏合并,混匀,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1.30(50℃)的清膏;小红参、大黄超微粉碎后加入上述清膏中,加2.5%的淀粉,混匀,12目筛制粒,于60℃干燥30min,12目筛整粒,加入0.5%硬脂酸镁,混匀,以直径10mm深弧形冲模压片,包薄膜衣,即得;其特征在于该制剂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方法:
鉴别(1)取本品适量,除去薄膜衣,研细,加甲醇10ml,超声15min,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肉苁蓉对照药材1g,研细,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各3~5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甲醇-冰醋酸-水(4:2:7)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取虎杖对照药材0.1g,加甲醇10ml,超声15min,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鉴别(1)项下供试品溶液及上述对照药材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甲醇-冰醋酸-水(4:2:7)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1%磷酸溶液(80: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8nm;理论板数按大黄素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大黄素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05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除去薄膜衣,研细,称取相当于本发明组合物原药材的0.6g的粉末,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1小时,放冷,滤过,滤渣用甲醇分次洗涤5次,每次10ml,合并滤液与洗液,挥去甲醇,加稀盐酸10ml使溶解,再加氯仿20ml,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移置分液漏斗中,用少量氯仿洗涤容器,洗液并入分液漏斗中;分取氯仿液,酸液用氯仿洗涤2次,每次10ml,合并氯仿液,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至10ml容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用微孔滤膜滤过,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品每片含土大黄、大黄及虎杖以大黄素(C15H10O5)计,不得少于0.20mg。
CN2007101217218A 2007-09-13 2007-09-13 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制剂的检测方法 Active CN1013857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217218A CN101385785B (zh) 2007-09-13 2007-09-13 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制剂的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217218A CN101385785B (zh) 2007-09-13 2007-09-13 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制剂的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85785A true CN101385785A (zh) 2009-03-18
CN101385785B CN101385785B (zh) 2012-07-11

Family

ID=40475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217218A Active CN101385785B (zh) 2007-09-13 2007-09-13 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制剂的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85785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9237A (zh) * 2010-05-28 2010-09-15 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 用于治疗痰浊瘀阻证引起的高血脂症药物及其制备工艺
CN102370901A (zh) * 2010-08-25 2012-03-14 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EP2424555A4 (en) * 2009-04-28 2013-02-20 Bionovo Inc METHOD FOR REDUCING FAT COLLECTION AND CAUSING WEIGHT LOSS
CN105030859A (zh) * 2015-09-23 2015-11-11 李孟平 一种改善便秘的锁阳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CN106198782A (zh) * 2016-06-24 2016-12-07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一种可同时实现苦丁茶中18个组份的含量分析和相似度评价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09541116A (zh) * 2018-11-23 2019-03-29 北京三和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沉香的鉴别方法
CN113633733A (zh) * 2021-04-30 2021-11-12 贵州汉方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妇科再造丸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111C (zh) * 1996-09-17 2000-06-07 姜良铎 一种具有排毒解毒调补养生养颜作用的中药复方制剂
CN1161144C (zh) * 2002-11-19 2004-08-11 贵州君之堂制药有限公司 排毒降脂胶囊及其制备工艺
CN1772055A (zh) * 2005-10-26 2006-05-17 贵州君之堂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高血脂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813937B (zh) * 2005-12-15 2011-10-26 贵州君之堂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24555A4 (en) * 2009-04-28 2013-02-20 Bionovo Inc METHOD FOR REDUCING FAT COLLECTION AND CAUSING WEIGHT LOSS
CN101829237A (zh) * 2010-05-28 2010-09-15 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 用于治疗痰浊瘀阻证引起的高血脂症药物及其制备工艺
CN101829237B (zh) * 2010-05-28 2012-02-08 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 用于治疗痰浊瘀阻证引起的高血脂症药物及其制备工艺
CN102370901A (zh) * 2010-08-25 2012-03-14 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30859A (zh) * 2015-09-23 2015-11-11 李孟平 一种改善便秘的锁阳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CN106198782A (zh) * 2016-06-24 2016-12-07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一种可同时实现苦丁茶中18个组份的含量分析和相似度评价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09541116A (zh) * 2018-11-23 2019-03-29 北京三和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沉香的鉴别方法
CN113633733A (zh) * 2021-04-30 2021-11-12 贵州汉方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妇科再造丸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85785B (zh) 2012-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85785B (zh) 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制剂的检测方法
CN102323371B (zh) 一种止血药物致康胶囊的检测方法
CN104161847B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药组合物的质量检测方法
CN102269751B (zh) 六味能消制剂的检测方法
CN104042824B (zh) 一种治疗风寒湿邪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检测方法
CN106198837A (zh) 老年咳喘片的质量检测方法
CN102749401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二十五味肺病制剂的检测方法
CN102068600B (zh) 中药制剂通脉养心丸的检测方法
CN102120015A (zh) 一种用于舒肝解郁、安神定志的中药及制法和质量标准
CN105301168B (zh) 通络化痰胶囊的检测方法
CN102048984B (zh) 一种益血生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53735B (zh) 通脉糖眼明胶囊的质量检测方法
CN103344737A (zh) 一种治疗鼻窦炎的中药片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01653496B (zh) 中药血脂宁丸的鉴别方法
CN107648369A (zh) 一种具有治疗痤疮作用的药物组合物的澄清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01890087A (zh) 含有黄连、大黄、黄芩的组合物
CN100594034C (zh) 治疗糖尿病的降糖甲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CN102228645A (zh) 一种治疗小儿食积的中药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04840866A (zh) 一种健脾产品及其检测方法
CN102068657B (zh) 中药制剂脉络通的检测方法
CN102091297A (zh) 一种肝保健药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01391070B (zh) 一种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药组合物的检测方法
CN100585401C (zh) 降脂排毒口服制剂的检测方法
CN101288753B (zh) 一种治疗血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CN106728651A (zh) 一种香附四物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