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64065A - 图像形成系统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64065A
CN101364065A CNA2008101450344A CN200810145034A CN101364065A CN 101364065 A CN101364065 A CN 101364065A CN A2008101450344 A CNA2008101450344 A CN A2008101450344A CN 200810145034 A CN200810145034 A CN 200810145034A CN 101364065 A CN101364065 A CN 1013640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pattern
toner
transparent
for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4503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64065B (zh
Inventor
小俣晴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3640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640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640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6406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5Handl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taking place in a specific part of the copy material feeding path
    • G03G15/657Feeding path after the transfer point and up to the fixing point, e.g. guides and feeding means f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carrying an unfused toner imag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42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 G03G15/0178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using more than on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e.g. one for every monocolour image
    • G03G15/0194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using more than on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e.g. one for every monocolour image primary transfer to the final recording mediu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82Special processing for irreversibly adding or changing the sheet copy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or its appearance, e.g. stamping, annotation printing, punching
    • G03G15/6585Special processing for irreversibly adding or changing the sheet copy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or its appearance, e.g. stamping, annotation printing, punching by using non-standard toners, e.g. transparent toner, gloss adding devi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42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 G03G15/0178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using more than on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e.g. one for every monocolour image
    • G03G15/0189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using more than on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e.g. one for every monocolour image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789Adding properties or qualities to the copy medium
    • G03G2215/00801Coating devic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789Adding properties or qualities to the copy medium
    • G03G2215/00805Gloss adding or lowering devic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03Plural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s
    • G03G2215/0119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 G03G2215/0138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 recording medium carried by a transport belt
    • G03G2215/0141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 recording medium carried by a transport belt the linear arrangement being horizonta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包括:图像形成站,用于使用透明调色剂在记录材料上形成透明图像;选择部分,用于选择包括第一图像形成模式和第二图像形成模式的图像形成模式之一,所述第一图像形成模式用于形成具有高光泽度的透明图像,所述第二图像形成模式用于形成具有低于所述第一图像形成模式中的光泽度的光泽度的透明图像;以及设定部分,用于根据由所述选择部分选择的图像形成模式,设定所述透明图像的单位面积调色剂量。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系统,该图像形成系统使用透明调色剂(清澈调色剂(clear toner))形成图像。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电子照相技术领域,透明调色剂已被用于提高图像形成装置形成图像的光泽度等级。更具体地,透明调色剂形成的图像被层叠在一张记录介质上逐层地形成的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调色剂图像之上,以便使得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和透明调色剂图像的层叠组合的高度厚度均匀,从而包括透明调色剂图像的所述组合的光泽度等级高于不具有透明调色剂图像的组合。
与之相比,在胶印技术领域中,使用各种清漆作为用于防止阻挡、降低摩擦、防止滑动、形成亮光或亚光(matte)图像等的透明墨。另外,在胶印技术领域中,金色清漆、珍珠白色清漆等可用于产生伪压花(embossing)或类似效果。在使用诸如上述那些清漆之类的清漆实现的各种效果中,使用电子照相领域中使用的调色剂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亮光加工或哑光加工,而无需很大地改变调色剂的材料。即,透明调色剂可用于除了如过去使用的那样形成光泽度等级较高的图像的用途之外的用途。
透明调色剂形成的亮光或哑光图像的示例有水印、醒目广告(eyecatcher)、安全标记等。它们在普通图像的背景区域(无调色剂区域)上形成,并且光泽度等级与背景区域不同。
对于选择亮光外观还是哑光外观,使得希望明显的图像例如醒目广告与相对于记录介质的光泽度对比尽可能地高。
另一方面,水印希望是不明显的;水印形成为使得水印与记录介质之间的光泽度等级差小得足以使得水印不明显。对于安全标记,其被设计成明显还是不明显取决于安全标记的设计者的预期。即,其有时被设计成明显的,而有时被设计成不明显的。
因此,如果设计者可自由地设定图像形成装置用透明调色剂形成透明标记的光泽度等级,则设计者可生成在光泽度等级方面宽范围(从光泽度等级非常高的透明图像到光泽度等级非常低的透明图像)的透明标记。换句话说,如果设计者可设定光泽度等级,则为透明标记的设计提供了更大的范围。
已经提出几个能够使用诸如上文列出的透明调色剂的图像形成装置。日本特开专利申请2002-207334中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尽管摄影图像希望是亮光的,但是文本图像希望是哑光的,这是因为哑光文本图像比亮光文本图像易于读取。因此,除了普通的单色图像形成部分之外,日本特开专利申请2002-207334中公开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透明图像形成部分,并且被设计成允许用户选择记录介质的将在其上形成透明图像的区域,从而像摄影图像那样的希望是亮光的图像部分将具有由透明调色剂形成的上层。
存在几个如下彩色图像形成装置,该彩色图像形成装置被设计成允许用户(操作员)选择记录介质的将在其上淀积透明调色剂图像(透明调色剂层)的区域。但是,没有提供如下彩色图像形成装置,该彩色图像形成装置被设计成可根据用户的希望改变其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的光泽度等级。
更具体地,如果用户希望使用相同图像形成装置来形成光学上明显的透明标记和光学上不明显的透明标记,则传统图像形成装置不能满足用户的希望。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标是提供一种在形成透明图像的可视性等级方面可调节的图像形成系统。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包括:图像形成站,用于使用透明调色剂在记录材料上形成透明图像;选择部分,用于选择包括第一图像形成模式和第二图像形成模式的图像形成模式之一,所述第一图像形成模式用于形成具有高光泽度的透明图像,所述第二图像形成模式用于形成具有低于所述第一图像形成模式中的光泽度的光泽度的透明图像;以及设定部分,用于根据由所述选择部分选择的图像形成模式,设定所述透明图像的单位面积调色剂量。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包括:透明图像形成站,用于使用透明调色剂在记录材料上形成透明图像;输入部分,用于输入用于执行从包括第一图像形成模式和第二图像形成模式的图像形成模式中选择的图像形成模式的信息,所述第一图像形成模式用于形成具有高光泽度的透明图像,所述第二图像形成模式用于形成具有低于所述第一图像形成模式中的光泽度的光泽度的透明图像;以及设定部分,用于根据所述输入部分输入的图像形成模式,设定在记录材料上形成的所述透明图像的单位面积调色剂量。
本发明的这些以及其它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在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说明中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像形成装置的与本发明有关的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定影装置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面板部分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5(a)-5(c)是具有透明标记的三个打印件的视图,一个视图对应一个打印件。
图6是在全覆盖透明调色剂模式中形成的记录介质上的调色剂层的示意性垂直截面图。
图7是数字化仪和与该数字化仪有关的部件的框图。
图8是示出光泽度等级与抖动矩阵的打印比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9是示出透明调色剂在一张POD哑光涂布纸上形成的图像的光泽度等级与记录介质上淀积的调色剂量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光泽计的原理的示意图。
图11是用于说明记录介质的给定区域的光泽度等级受该区域上的调色剂量影响这一现象的示意图。
图12是抖动矩阵的打印图案的示例。
图13是第一实施例中的用于改变图像形成设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4是第二实施例中的用于改变图像形成设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5是第三实施例中的用于改变图像形成设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6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的光泽度等级传感器(光泽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图像形成部分
图1是本发明的此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图,并且示出该装置的总体结构。此图像形成装置是如下装置,即该装置使用一个或多个彩色调色剂(非透明调色剂)和透明调色剂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并且将由彩色调色剂与透明调色剂的组合形成的彩色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更具体而言,该图像形成装置是采用以级联(直线)方式布置的四个鼓的电子照相记录装置(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能够用作前面任一种机器的多功能机器等等)。
顺便提及,将参照如下图像形成装置说明本发明的此实施例,该图像形成装置由形成彩色调色剂图像(彩色调色剂形成的图像)的图像形成部分、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透明调色剂形成的图像)的图像形成部分和壳体构成,该彩色调色剂图像形成部分和透明调色剂图像形成部分设置在该壳体中。然而,此实施例并不在结构方面限制本发明。例如,本发明还可应用于如下的图像形成装置,即该图像形成装置由主图像形成部分和副图像形成装置构成,该主图像形成部分由形成彩色调色剂图像的图像形成部分、定影部分以及该彩色图像形成部分和该定影部分设置在其中的壳体构成,该副图像形成装置是一个可选装置,其由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的图像形成部分、定影部分以及该透明调色剂图像形成部分和该定影部分设置在其中的壳体构成。这里,该可选装置是指必要时可连接到该主图像形成装置或者与该主图像形成装置分离的装置。
如从对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布置的说明中显而易见,将说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上文所述的主图像形成装置和副图像形成装置的接合组合将被总体地称为图像形成系统。
首先将说明图像形成部分。
此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组件(下文将被称为装置主组件)用标号100指示。该图像形成装置由控制部分200(控制面板)、扫描仪300(原件读取部分)、区域指定装置400(数字化仪)构成,它们都位于该装置主组件的上部中。控制部分200是装置主组件100的一部分,用户通过该控制部分200输入命令,并且还通过该控制部分200将图像形成装置的状况(设置)告知用户。扫描仪可选地读取原件。即,扫描仪通过扫描原件获取原件的光学图像,并将获取的光学图像分成单色光学图像。区域指定装置400用作使用户画出用户关注的原件的区域(或预期图像)的轮廓的装置。区域指定装置400还用作监视器,在其上显示扫描仪300获取的光学图像。标号500指示大容量的片材馈送单元,该片材馈送单元位于装置主组件100的右侧(参照图1)。大容量片材馈送单元500连接到装置主组件100。此大容量的片材馈送单元500被构造成可用作图像形成装置的可与装置主组件100结合使用的可选副装置之一。标号600指示控制器(控制电路(CPU)),该控制器设置在装置主组件100中,并且控制图像形成装置的全部操作。标号700指示外部信息输入设备(外部主机设备)例如个人计算机和传真机,其通过接口与控制器600连接。
该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五个(第一到第五)电子照相图像形成部分P1-P5(它们在下文被简称为图像形成部分),这些图像形成部分沿附图的从左至右方向水平地级联布置。图像形成部分P1-P4是彩色图像形成部分,而图像形成部分P5是用于形成透明图像的图像形成部分。
字母A指示激光扫描仪,该激光扫描仪具有多个光学扫描装置。字母B指示带式转印系统,该转印系统位于第一至第五图像形成部分P1-P5的空间之下。字母数字符号C1和C2指示两个(第一和第二)片材馈送盒(给纸盒),它们垂直地堆叠在带式转印系统的下侧上。字母数字符号C3指示手动片材馈送盘(手动片材馈送部分),该手动片材馈送带在图1中位于装置主组件100的右手侧。当此盘C3未使用时,其可被紧靠装置主组件100折叠,并且被保持在图1中的实线所示的位置,而当其需要使用时,其被打开到图1中的双点划线指示的位置。字母D指示定影装置(其采用一个或多个热辊),该定影装置在记录介质传送方向方面位于在带式转印系统B的下游侧。
扫描仪300由原件放置玻璃台板31和原件压板32构成。原件压板32可相对于该原件放置玻璃台板31被打开或关闭。原件O(其在此情况下是多色原件)将被放置在玻璃台板31上,以便该原件的图像承载表面向下,从而该原件相对于参考标记(线、凸缘等)被精确定位。然后,将用原件压板32覆盖原件。顺便提及,可用自动片材传送装置(ADF、RDF)代替原件压板32,从而片材形式的原件被自动且准确地输送到原件放置玻璃台板31上的预设原件放置位置。标号33指示光学系统,该光学系统可沿玻璃台板31的底面移动。玻璃台板31上的原件的面向下的表面(图像承载表面)被此光学系统33光学扫描。当光学系统33沿玻璃台板31的底面移动时,光束投射到该原件的该向下表面(图像承载表面)上,并且被该表面反射。反射光束聚焦在CCD 34,即光电转换元件(固态摄像元件)上,反射光束被该CCD转换成三个不同的电信号,它们对应于三个不同的颜色,即红色(R)、绿色(G)和蓝色(B)。这样获得的电信号(对应于红色(R)、绿色(G)或蓝色(B))被输入图像处理部分(未示出),该图像处理部分被控制器600控制。
该图像处理部分控制激光型扫描系统A,从而激光束被输出到第一到第四图像形成部分P1、P2、P3和P4,并且同时被利用从扫描仪300发送给该图像处理部分的信息(电信号形式)而调制。顺便提及,如下文将说明的,当该图像形成装置处于其中使用透明调色剂的一种图像形成模式时,该图像处理部分控制该激光型扫描系统A,以便激光束不仅被输出到第一到第四图像形成部分P1、P2、P3和P4,而且还被输出到第五图像形成部分P5,并且同时被如上所述地调制。
当该图像形成装置处于打印机模式时,图像电信号通过接口603(信息输入接合点)被输入控制器600,该接口603位于诸如个人计算机之类的外部主机计算机700与控制器600之间,并且被该图像处理部分处理,以便使该装置主组件100用作打印机。当该图像形成装置处于传真接收模式时,从传真装置700,即在传真发送侧的传真机,通过接口603(信息输入接合点)输入控制器600的电图像信息被该图像处理部分处理,以便使该装置主组件100用作传真接收装置。当该图像形成装置处于传真发送模式时,被扫描仪300光电读取的原件的电图像信息通过接口603(信息输入接合点)被发送给在接收侧的传真装置700。该接口部分603还起到接收下文将说明的用于选择一种图像形成模式的电信息的作用。
图2是第一到第五图像形成部分P1-P5和带式转印系统B的放大示意图。第一到第五图像形成部分P1-P5的用于执行电子照相过程的结构相同。每个图像形成部分具有电子照相感光鼓1(其在下文将被简称为鼓1),该鼓用作图像承载部件。该图像形成部分还具有全曝光灯2(电荷清除灯)、一次充电设备3、显影设备4、转印充电设备5、鼓清洁器等,它们是用于处理鼓1的处理装置。
第一到第五图像形成部分P1-P5中的每一个中的显影设备4是利用磁刷的显影设备。其使用二成分显影剂,即,调色剂和磁性颗粒的组合。
第一图像形成部分P1的显影器4存储二成分显影剂,该二成分显影剂是青色调色剂(青色(C)调色剂)与磁性载体颗粒的混合物。该图像形成装置被控制成当第一图像形成部分P1的显影设备4中的青色(C)调色剂被消耗时,青色(C)调色剂被提馈送显影设备4,以保持该显影设备4中的显影剂的调色剂浓度稳定在预置等级。
第二图像形成部分P2的显影器4存储二成分显影剂,该二成分显影剂是品红色调色剂(品红色(M)调色剂)与磁性载体颗粒的混合物。该图像形成装置被控制成当第二图像形成部分P2的显影设备4中的品红色(M)调色剂被消耗时,品红色(M)调色剂被提馈送显影设备4,以保持该显影设备4中的显影剂的调色剂浓度稳定在预置等级。
第三图像形成部分P3的显影器4存储二成分显影剂,该二成分显影剂是黄色(Y)调色剂(黄色(Y)调色剂)与磁性载体颗粒的混合物。该图像形成装置被控制成当第三图像形成部分P3的显影设备4中的黄色(Y)调色剂被消耗时,黄色(Y)调色剂被提馈送显影设备4,以保持该显影设备4中的显影剂的调色剂浓度稳定在预置等级。
第四图像形成部分P4的显影器4存储二成分显影剂,该二成分显影剂是黑色调色剂(黑色(K)调色剂)与磁性载体颗粒的混合物。该图像形成装置被控制成当第四图像形成部分P4的显影设备4中的黑色(K)调色剂被消耗时,黑色(K)调色剂被提馈送显影设备4,以保持该显影设备4中的显影剂的调色剂浓度稳定在预置等级。
第五图像形成部分P5的显影器4存储二成分显影剂,该二成分显影剂是透明(T)调色剂与磁性载体颗粒的混合物。该图像形成装置被控制成当第五图像形成部分P5的显影设备4中的透明调色剂(T)被消耗时,透明(T)调色剂被提馈送显影设备4,以使该显影设备4中的显影剂的调色剂浓度稳定在预置等级。
带式转印系统B包括环形转印带7和多个辊,即驱动辊7a以及一对转向辊7b和7c,转印带7围绕该辊伸展。记录介质被转印带7传送到转印部分,在该转印部分记录介质面对每个图像形成部分的鼓1。马达(未示出)使转印带7循环移动。即,当驱动辊7a被该马达(未示出)通过诸如定时皮带等的驱动力传递装置旋转地驱动时,转印带7以预置速率沿箭头指示的逆时针方向循环移动。
此图像形成装置执行的形成全色图像的操作如下。首先,使用预置控制定时依次驱动第一到第五图像形成部分P1-P5。当每个图像形成部分被驱动时,该图像形成部分的鼓1沿箭头指示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同时,带式转印系统B的转印带7与激光型扫描系统A一起被循环驱动。一次充电设备3与上述部件的驱动同步地将鼓1的外周面均匀地充电至预置极性和电势水平。激光型扫描系统A利用其发射的激光束L扫描鼓1的外周面的被充电区域,同时利用电图像信号调制该激光束。结果,在鼓1的外周面上形成反映该电图像信号的静电潜像。更具体地,激光型扫描系统A由光源(未示出)、多面镜(未示出)、偏转镜(未示出)和f-θ透镜(未示出)构成。光源发射的激光束L投射到正在旋转的多面镜上。因此,激光束L被该多面镜偏转,从而以扫描方式移动。然后,激光束L被偏转镜改变方向,并且被该f-θ透镜聚焦在该鼓1的外周面的被充电区域上以便扫描该区域。结果,在鼓1上形成反映该电图像信号的静电潜像。显影设备4将此静电潜像显影成调色剂图像,即调色剂形成的图像。
通过上述电子照相过程,在第一图像形成部分P1的鼓1的外周面上形成对应于全色图像的青色分量的青色(C)调色剂图像。在第二图像形成部分P2的鼓1的外周面上形成对应于全色图像的品红色分量的品红色(M)调色剂图像。在第三图像形成部分P3的鼓1的外周面上形成对应于全色图像的黄色分量的黄色(Y)调色剂图像。在第四图像形成部分P4的鼓1的外周面上形成对应于全色图像的黑色分量的黑色(K)调色剂图像。此外,在使用透明调色剂的图像形成模式中,第五图像形成部分P5执行类似于由第一到第四图像形成部分执行的图像形成操作的图像形成操作,以在鼓1的外周面上形成透明(T)调色剂图像,该图像对应于将被形成的透明图像的信息。
上述第一到第四图像形成部分P1-P4构成全色图像形成装置,该全色图像形成装置使用多色调色剂形成全色图像。第五图像形成部分P5是形成透明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此时,选择第一片材馈送盒C1、第二片材馈送盒C2、手动片材馈送盘C3和大容量片材馈送单元500之一,并且驱动选中的片材馈送装置的片材馈送辊。当该片材馈送辊被驱动时,选中的片材馈送装置中存储的多张记录介质S中的一张被馈送到装置主组件100中。然后,利用多个传送辊和一对配准辊9将该张记录介质S(其在下文被简称为记录介质S)输送到带式转印系统B的转印带7上。然后,转印带7将记录介质S依次传送通过第一到第五图像形成部分P1-P5的转印部分。
此实施例中的转印带是转印带7,其是用于传送记录介质S的装置。但是,图像形成装置可构造成采用中间转印带代替转印带7。在具有中间转印带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在转印部分中,在图像形成部分中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被依次分层转印(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上,然后被共同转印(二次转印)到记录介质S上。
转印带7如上所述地被循环驱动。在确认转印带7形成的环的预置点已经通过转印带7的预置参考点的时刻,记录介质S被释放并且被配准辊9传送到转印带7上,然后被转印带7朝第一图像形成部分P1的转印部分传送。同时,图像写开始信号被开启。响应于该图像写开始信号,从预置定时开始在第一图像形成部分P1的鼓1上形成图像的操作。此外,转印充电设备5在位于鼓1的底侧的转印部分中生成电场,或者在记录介质S被传送通过该转印部分时向记录介质S提供电荷。因此,鼓1上的由第一颜色即青色(C)调色剂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S上。通过此转印过程,记录介质S被静电力牢固地保持在转印带7上。然后,记录介质S被进一步依次传送通过第二图像形成部分P2的转印部分,以及沿记录介质S的传送方向在该第二图像形成部分P2的下游侧的图像形成部分的转印部分。在记录介质S被分别传送通过第二到第四图像形成部分P2、P3和P4时,图像形成部分P2、P3和P4的鼓1上形成的品红色(M)调色剂图像、黄色(Y)调色剂图像和黑色(K)调色剂图像分别被从鼓1依次转印到记录介质S上。结果,在记录介质S上合成地实现单个未定影全色图像(由单色青色调色剂图像、单色品红色调色剂图像、单色黄色调色剂图像和黑色调色剂图像)。当图像形成装置处于使用透明调色剂以及彩色调色剂的图像形成模式时,在第五图像形成部分P5的鼓1上形成由透明(T)调色剂形成的调色剂图像。当透明调色剂图像形成时,该透明调色剂图像在第五图像形成部分P5的转印部分中被转印到记录介质S上。
在合成地形成由青色(C)、品红色(M)、黄色(Y)和黑色(K)四种单色调色剂图像(一对一)构成的单个全色图像之后,或在该全色图像上添加透明调色剂图像之后,记录介质S被进一步传送到转印带7的在沿转印带7传送该记录介质S的方向方面的下游,传送到分离充电设备10,该分离充电设备10从记录介质S除去电荷,减小保持记录介质S附着在转印带7上的静电力。因此,记录介质S在转印带环的下游端与转印带7分离。标号11指示用于清洁转印带7的表面的清洁装置。
当记录介质S与转印带7分离时,该记录介质S被传送带12引入定影装置D,并且被传送通过该定影装置D的定影夹持部。当记录介质S在保持被定影装置D的定影辊41和压辊42压紧的同时被传送通过在该辊41和42之间的定影夹持部时,其被加热和加压。结果,调色剂图像被定影到记录介质S。此后,记录介质S被一对定影辊47进一步传送,该对定影辊47位于定影装置D的紧邻下游侧。然后,记录介质S在选择器13的上侧上移动,并且在保持被一对排出辊14压紧的同时被该对排出辊14进一步传送,以排出到输送盘15中,该输送盘15位于装置主组件100外部。
当该图像形成装置处于双面图像形成模式时,记录介质S被按以下方式传送:当在记录介质S的第一表面上形成图像之后将记录介质S传送出定影装置D时,记录介质S被选择器13朝反转和重新馈送系统E引导。然后,记录介质S被反转和重新馈送系统E的反转部分16(转弯系统)颠倒。然后,记录介质S被传送到双面图像形成通路17,并被临时保持在中间盘18中。此后,记录介质S被片材馈送辊朝该对配准辊19移出该中间盘18,该片材馈送辊被按预置控制定时驱动。然后,记录介质S被第二次输送到带式转印系统B的转印带7上,此时其第二面向上。然后,如同在记录介质S的第一表面上形成第一未定影全色调色剂图像一样,第一到第五图像形成部分P1-P5在记录介质S的第二表面上合成地形成另一个未定影全色调色剂图像。在记录介质S的第二表面上接收该第二未定影调色剂图像之后,记录介质S与转印带7分离,并且被传送到定影装置D,在该定影装置D中对在记录介质S的第二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进行定影。
此图像形成装置能够输出任何上述颜色的单色图像,并且还可输出黑白图像。用于输出单色图像(包括黑白图像)的图像形成操作如下:当选择单色图像形成模式时,仅使用第一到第五图像形成部分P1-P5中的对应于选中颜色的图像形成部分进行图像形成;而尽管其它图像形成部分的鼓被旋转地驱动,但是它们并未用于图像形成。然后,执行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S上的一系列操作,该记录介质S被带式转印系统B传送通过选中图像形成部分的转印部分,即被启动图像形成部分的转印部分。
图3是定影装置D的示意性放大视图,该定影装置D是装置主组件100的图像定影部分。定影装置D是热辊型。定影装置D具有定影辊41(定影部件)和压辊42(压力施加部件),该定影辊41和压辊42保持相互压在一起,从而形成定影夹持部N。定影辊41和压辊42被沿与记录介质S的传送方向相匹配的方向旋转地驱动。此外,定影装置D具有一对耐热清洁部件43和44,该清洁部件分别用于清洁定影辊41和压辊42。定影装置D还具有用于用诸如二甲基硅酮油之类的记录介质(片材)释放剂涂覆定影辊41的辊45,和记录介质(片材)释放剂(记录介质(片材)释放油)的贮藏器46。
定影辊41由三部分构成,更具体地,由同轴的柱形芯、柱形弹性层和柱形记录介质释放层(在下文将被简称为释放层)构成。该芯是一段铝制管,其直径为44mm而壁厚为5mm。该弹性层用硅橡胶制成,在JIS-A硬度标度中为50度,并且厚度为2.5mm。释放层由PFA形成并且厚度为50μm。定影辊41具有卤素灯H1,其设置在该芯的空腔中作为热源(发热部件)。
压辊42的结构类似于定影辊41,其弹性层也用硅橡胶制成,但是其弹性层的厚度为3mm以便增加在记录介质传送方向上方面的定影夹持宽度。压辊42还具有卤素灯H2,该卤素灯H2设置在该压辊的芯的空腔中。
为了使定影辊41和压辊42耐用,可在这两个辊中的每一个上套上一段大约30-50μm厚的PEA管以覆盖它的释放层。
定影辊41和压辊42保持相互压在一起,从而形成定影夹持部N,在该定影夹持部N中该记录介质S及其上的调色剂图像受热和受压。定影夹持部N沿记录介质传送方向具有预置宽度。更具体地,压辊42被保持压在定影辊41上,从而在定影夹持部N中保持490N(50kgf)的接触压力。定影夹持部N的上述宽度为7mm。
控制器600分别使用温度检测元件TH1和TH2检测定影辊41和压辊42的表面温度等级。响应于这两个辊中的每一个的被检测到的表面温度等级,控制器600控制提馈送卤素加热器H1和H2的电量,以便定影夹持部N中的温度等级保持预置值(例如,大约180℃)。
当记录介质S被引入定影装置D时,记录介质S前进到定影夹持部N中,并且在保持被定影辊41和压辊42压紧的同时被传送通过该定影夹持部N。当记录介质S被传送通过定影夹持部N时,记录介质S及其上的调色剂图像受热和受压。结果,调色剂图像在混合的同时被定影到记录介质S上。定影速度为200mm/sec。
(2)彩色调色剂和透明调色剂
彩色调色剂和透明调色剂都是通过粉碎制成的。
作为用于制造颗粒调色剂的粘合剂树脂,可使用苯乙烯或其替代物的均聚物,如聚苯乙烯和聚乙烯基甲苯。还可使用苯乙烯系共聚物,如苯乙烯-丙烯共聚物、苯乙烯-乙烯基甲苯共聚物、苯乙烯-乙烯基萘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辛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辛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共聚物、苯乙烯-乙烯基甲基醚共聚物、苯乙烯-乙烯基乙基醚共聚物、苯乙烯-乙烯基甲基酮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和苯乙烯-马来酸酯共聚物。此外,可使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聚乙酸乙烯脂、聚乙烯、聚丙烯、聚乙烯醇缩丁醛、有机硅树脂、聚脂树脂、聚酰胺树脂、环氧树脂和聚丙烯酸树脂。这些聚合物或树脂可被单独使用,或者以两种或多种材料的混合物使用。具体地,从显影特性、定影性等的角度看,优选地使用苯乙烯共聚物和聚脂树脂。
作为用于制造此实施例中使用的调色剂的优选方法,可列举出悬浮聚合、界面聚合和分散聚合,它直接在介质中生产颗粒调色剂。
在这些类型的聚合的情况下,使聚合单体、聚合单体与着色剂的组合(必要的话,还可加上聚合引发剂、交联剂(bridging gent)、电荷控制剂以及类似添加剂)均匀地溶解或分散在介质中,生成单体化合物。然后,通过使用合适的搅拌设备使这样获得的单体化合物分散在包括分散稳定剂的连续层(例如,水相)中,同时允许suoshu组合聚合,以获得颗粒调色剂,该颗粒调色剂的颗粒直径具有预期值。
希望调色剂包括诸如蜡的释放剂。调色剂与合适量的作为释放剂的蜡混合可防止调色剂熔接在感光部件上,同时实现高分辨率和高偏置电阻。
在利用聚合制造调色剂的情况下,对于作为粘合剂树脂的初级聚合单体,可列出属于苯乙烯类的单体,如苯乙烯、邻甲基苯乙烯、间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对甲氧基苯乙烯等。作为聚合单体,还可列出丙烯酸酯,如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酸辛酯、丙烯酸十二烷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十八烷酯。另外,还可列出丙烯酸酯,如丙烯酸-2-氯乙酯、苯烯酸苯酯等。此外,可列出甲基丙烯酸酯,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等。此外,可列出诸如丙烯腈、甲基丙烯腈、丙烯酰胺等单体。这些单体可单独使用或混和使用。从彩色调色剂的显影特性和耐用性考虑,优选地单独地或与任何上文列出的单体组合地使用苯乙烯或苯乙烯衍生物。
此外,希望此实施例中使用的调色剂包括聚脂树脂,该聚脂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在6000-100000的范围内。重均分子量不大于600的聚脂树脂不能有效地防止外部添加剂嵌入调色剂颗粒,因此不能有效地防止发生如下的问题,即随着累积使用量增加,调色剂可保持的电荷量减小。另一方面,如果调色剂包括重均分子量不小于100000的聚脂树脂,则通过缩合形成的树脂很可能完全分散在特定调色剂中。因此,可能产生其颗粒直径分布较宽的这种特定调色剂。
无论使用聚合方法还是粉碎方法,都希望粘合剂树脂的玻璃化转变点(Tg)在40℃-70℃的范围内,优选地在45℃-65℃的范围内。因此,上文列出的单体可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从而诸如PolymerHandbook,Second Edition III,p.139-192(John Wiley & Sons,Co.,Ltd.)之类的出版物中给出的生成的颗粒调色剂的理论玻璃化转变点(Tg)将在40℃-70℃的范围内。
彩色调色剂包含着色剂以使上文列出的物质(粘合剂)具有颜色。下文列出此实施例的优选有机颜料或染料。顺便提及,透明调色剂不包含着色剂。在定影之前,透明着色剂有时表现为发白。但是,当被定影时,透明着色剂实际上变为无色和透明的。
作为用于青色着色剂的有机颜料或有机染料,可使用铜酞菁化合物及它们的衍生物、蒽醌化合物、碱性染料色淀化合物等。
作为用于品红色着色剂的有机颜料或有机染料,可使用稠合偶氮化合物、二酮吡咯并吡咯化合物、蒽醌化合物、喹吖啶酮化合物、碱性染料色淀化合物、萘酚化合物、苯并咪唑酮化合物、硫靛化合物和二萘嵌苯化合物。
作为用于黄色着色剂的有机颜料或有机染料,可使用稠合偶氮化合物、异吲哚啉酮化合物、蒽醌化合物、偶氮金属络合物、次甲基化合物和烯丙基酰胺基化合物。
对于用于黑色调色剂的着色剂,可列举碳黑等。
这些着色剂可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此外,它们可以固态或液态使用。用于彩色调色剂的着色剂将基于色彩角、饱和度、亮度、耐光性(light fastness)、OHP透明度和(调色剂材料中的)可分散性来选择。
着色剂在粘合剂树脂中的添加量为在100份粘合剂树脂中加入1-20份着色剂。
为了稳定调色剂的与电荷有关的特性,可在调色剂中添加电荷控制剂。对于该电荷控制剂,可使用任何已知的电荷控制剂,但是优选地使用那些电荷速度高且可维持一定数量的电荷的电荷控制剂。
在通过聚合制造颗粒调色剂的情况下,执行以下操作:通常,形成调色剂所必需的着色剂、释放剂、电荷控制剂、交联剂等以及其它添加剂以合适的量加入聚合单体即粘合剂化合物中。然后,利用均化器、球磨机、脉络膜研磨机、超声波分散机等使该混合物均匀。然后,使该聚合单体和上述配料的均质混合物悬浮在水基介质体中,该水基介质包括分散稳定剂。
可使用诸如下文的方法之类的任何已知方法作为用于制造颗粒调色剂的方法。即,使用诸如Henschel混合器和球混合物之类的混合设备对制造颗粒调色剂所必需的粘合剂树脂、释放剂、电荷控制剂、着色剂等和添加剂进行彻底混合。然后,利用诸如加热辊轧机、混练机和挤压机之类的热混练机(thermal kneading machine)熔化同时混合该混合物。此后,冷却该混合物以使该混合物固化。粉碎该固化混合物并对其分类,从而获得希望的颗粒调色剂。必要时,对这样获得的颗粒调色剂进行表面处理。首先执行哪一个过程、分类过程或表面处理都无关紧要。对于制造效率,希望使用多级分类机进行该分类过程。
可使用任何已知的粉碎装置例如喷射式粉碎装置作为将用于粉碎的装置。如果必须获得具有特定球度值的颗粒彩色调色剂,则作为辅助粉碎方法,希望在对通过上述步骤获得的颗粒调色剂进行加热和/或机械撞击的同时,对该调色剂进行额外的粉碎处理。此外,在将上述颗粒调色剂的固化混合物(前体)粉碎成微小彩色调色剂颗粒(并且必要时进行分类)之后,可将彩色调色剂颗粒分散在热水(热水槽)中,或者使其通过热空气体。
此外,希望该颗粒调色剂包括的微小无机颗粒(外部添加剂)的一次平均颗粒直径为4-80nm。微小疏水无机颗粒添加到颗粒调色剂中使得该调色剂即使在高湿度环境中仍能够保持高电荷量,防止电荷分散。作为用于上述用途的微小无机颗粒的示例,可使用硅石、氧化铝、二氧化钛等等。
此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一到第五图像形成部分P1-P5中使用的青色(C)调色剂、品红色(M)调色剂、黄色(Y)调色剂、黑色(K)调色剂和透明(T)调色剂的成分如下:
青色(C)调色剂:按重量计算,100份数值平均分子量大约为5000的聚酯(主粘合剂),5份酞菁颜料,4份电荷控制剂,和外部添加剂。
品红色(M)调色剂:按重量计算,100份数值平均分子量大约为5000的聚酯(主粘合剂),4份C.I.溶剂红颜料,0.7份C.I.颜料红122,4份电荷控制剂,和外部添加剂。
黄色(C)调色剂:按重量计算,100份数值平均分子量大约为5000的聚酯(主粘合剂),5份颜料(C.I.颜料黄17),4份电荷控制剂,和外部添加剂。
黑色(C)调色剂:按重量计算,100份数值平均分子量大约为5000的聚酯(主粘合剂),5份碳黑,4份电荷控制剂,和外部添加剂。
透明(T)调色剂:按重量计算,100份数值平均分子量大约为5000的聚酯(主粘合剂),4份电荷控制剂,和外部添加剂。
上述五种调色剂与颗粒磁性载体混合,产生颜色不同的五种二成分显影剂。
所有五种调色剂的玻璃化转变点(Tg)大约为55℃。使用60°测得的定影后的彩色调色剂的光泽度等级大约为40%。
使用光泽计(PG-1M)测量光泽度等级,该光泽计是NipponDenshoku Co.,Ltd.的产品(JIS Z 8741:镜面光泽度等级测量方法)。
(3)使用透明调色剂的图像形成模式
此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如下的图像形成模式,即在该图像形成模式中,该图像形成装置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此模式在下文将被称为透明调色剂模式。透明调色剂模式具有两种子模式,即全覆盖子模式和部分覆盖子模式。
透明调色剂模式的全覆盖子模式是如下一种模式,即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以产生打印件(复印件),该打印件的、颜色不同的四个单色调色剂图像和一个透明调色剂图像的组合厚度实际上是均匀的。即,在透明调色剂模式的此子模式中,透明调色剂图像被形成为,当透明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记录介质S上时,在单色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记录介质S时生成的凹坑(凹谷)被充满透明调色剂,以便实际上使在可形成图像的记录介质的整个区域上四个单色调色剂图像和一个透明调色剂图像的组合厚度是均匀的,可在该区域上形成图像。
如从上文说明中显而易见,在全覆盖透明调色剂模式中,如同下文将说明的部分覆盖透明调色剂模式一样,没有改变图像形成设置以改变形成透明图像的光泽度等级。即,全覆盖透明调色剂模式是一种用于产生在该记录介质的整个图像形成区域上是亮光的打印件(复印件)的模式。
部分覆盖透明调色剂模式是一种用于除了单色或多色调色剂图像之外,在记录介质S上形成诸如字母、标志、图片图案等之类的透明图像的模式。即,如下文将说明的,其是一种用于形成诸如上述透明字母、标志、图片图案等之类的各种透明图像的模式,这些透明图像的光泽度等级不同,即光泽度等级从非常低到非常高。
图5中示出在部分覆盖透明调色剂模式中输出的打印件的示例O。在图5(a)中,字母Y指示的区域是在其上形成普通彩色调色剂图像(在此实施例中为黑色调色剂图像)的区域。即,其对应于传单(出版物)的文字广告部分。图5(b)和5(c)中也示出了诸如打印件的上述区域的区域。
另一方面,图5中的字母X指示的区域是字母Y指示的区域的部分,即在其上形成普通图像并且还在其上添加了警告,即“不可复印”标志的区域。在图5(b)所示的打印件的情况下,在普通图像的空白区域上打印一些“不可复印”标志。在图5(c)所示的打印件的情况下,添加一些星形标记代替该“不可复印”标志。
换句话说,此实施例中的部分覆盖透明调色剂模式是如下一种图像形成模式,即该模式可满足用户的对于产生具有由透明调色剂形成的明显的“不可复印”标志或星形标记的打印件、或具有也由透明调色剂形成的不明显的“不可复印”标志或星形标记的打印件的希望。因此,此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被设计成其可改变形成“不可复印”标志或星形标记的光泽度等级。
下文,将详细说明全覆盖透明调色剂模式和部分覆盖透明调色剂模式。
A.全覆盖透明调色剂模式
图6是记录介质S上形成的调色剂层的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调色剂在记录介质S上的每调色剂层80单位面积的最大淀积量是1.5mg/cm2,该调色剂层80由颜色不同的四种彩色调色剂构成。记录介质S的每单位面积的每种彩色调色剂的最大淀积量为0.5mg/cm2。图6是在全覆盖透明调色剂模式中的由彩色调色剂(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调色剂)形成的多色图像的给定区域的示意性垂直截面图。通常,构成单个全色(多色)图像的层叠的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调色剂图像之中的黄色(Y)调色剂图像、品红色(M)调色剂图像和青色(C)调色剂图像可部分地或完全用黑色(K)代替。很明显,单色的黑色调色剂图像,即黑白调色剂图像由黑色(K)调色剂单独形成。
此外,在此实施例中,透明调色剂被转印到记录介质S的图像形成区域中的在其上的彩色调色剂淀积量小于1.5mg/cm2的区域上,以使得记录介质S的整个图像形成区域的调色剂总量(三种彩色调色剂和一种透明调色剂的总和)均匀,为1.5mg/cm2
对于用于如上所述地转印透明调色剂的方法,按以下方式形成透明图像。即,控制器600使用图像厚度计算部分,从记录介质S的表面上的将由彩色调色剂形成的图像的数据,计算该图像的最厚部分。然后,控制器600基于上述将被形成的图像的最厚点与五种调色剂的组合将在记录介质S上的每单位面积最大淀积量的值之间的差,计算对应于将被形成的图像的每个像素的记录介质S的点上所需的透明调色剂淀积量。然后,控制器600使该图像形成装置在鼓1的外周面上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从而当该透明图像被转印到记录介质S上时,已由彩色调色剂生成的凹坑将充满透明调色剂以消除该凹坑。如上所述,使用透明调色剂的图像形成部分通过基于其它图像形成部分(彩色图像形成部分)中将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信息将鼓1曝光,形成静电潜像,然后通过使用该透明调色剂将该静电潜像显影,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
如上所述,全覆盖透明调色剂模式用于产生如下的打印件(复印件),即该打印件(复印件)在记录介质S的整个图像形成区域上的光泽度等级高于普通打印件(复印件)。
B.部分覆盖透明调色剂模式
此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部分覆盖透明调色剂模式,即与全覆盖透明调色剂模式不同的透明调色剂模式,即使用透明调色剂以产生在记录介质上的全色图像或单色图像的厚度方面均匀的打印件(复印件)的模式。
局部覆盖透明调色剂模式将用于形成透明标记,如水印、醒目广告、安全标记等,该透明标记表现为字母、标志、特殊图案、非特殊图案以及前述标记的组合等的形式。
在此实施例中,在记录介质S的区域上形成透明图像,该区域并不对应于被彩色调色剂覆盖的记录介质S的区域。但是,可在被彩色调色剂覆盖的记录介质S的区域上形成诸如字母之类的透明图像。另外,如下文将说明的,此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被设计成在将由透明调色剂形成的图像的透明部分的光泽度等级方面其可被调节。显然,透明图像是透明的。但是,在一些情况下,希望透明图像明显,而在一些情况下,希望透明图像不明显。这是此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使可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的光泽度等级范围更宽以便适应上述希望的原因。
(4)被透明调色剂覆盖的图像部分的光泽度等级选择
此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哑光模式(第一图像形成模式),即用于形成在被透明调色剂覆盖的区域上的光泽度等级较低的图像的模式;和亮光模式(第二图像形成模式),即用于形成在被透明调色剂覆盖的区域上的光泽度等级较高的图像的模式。此外,该图像形成装置被设计成允许用户选择这两种模式中的任一种模式。很明显,除了上述两种模式之外,该图像形成装置还可具有中间光泽度等级模式,即用于形成如下一种图像的模式,该图像在被透明调色剂覆盖的区域上的光泽度等级高于哑光模式中可形成的光泽度等级,但低于亮光模式中可形成的光泽度等级。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图像形成装置可通过改变该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设置,改变将由彩色调色剂和透明调色剂的组合形成的图像的光泽度等级,而无需改变透明调色剂的特性。因此,此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该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图像形成模式选择装置,该图像形成模式选择装置允许用户选择在部分覆盖透明调色剂模式中该图像形成装置形成亮光图像的特定光泽度等级,从而当形成透明图像时,可根据该选中光泽度等级的信息改变图像形成设置。
例如,在用于使用透明调色剂形成字母的部分覆盖透明调色剂模式中,该图像形成装置可根据关于透明图像的字母部分的数据的信息,在用于形成与将形成的透明调色剂图像相对应的潜像的设置方面被改变。在用于使用透明调色剂形成标志的部分覆盖透明调色剂模式中,该图像形成装置可根据关于透明图像的标志部分的数据的信息,在用于形成将形成的透明调色剂图像的潜像的设置方面被改变。在用于使用透明调色剂形成图片图案的部分覆盖透明调色剂模式中,该图像形成装置可根据关于透明图像的图片图案部分的信息(数据),在用于形成将形成的透明调色剂图像的潜像的设置方面被改变。
接下来,将说明控制面板200,该控制面板200还用作用于选择局部覆盖模式的模式选择部分,并且还在该图像形成装置处于局部覆盖透明调色剂模式时,用作用于选择光泽度等级的模式选择装置。
参照图4,控制面板200具有透明标记按钮201,该按钮是用于选择局部覆盖透明调色剂模式的部分。按一次按钮201会使得该图像形成装置处于局部覆盖透明调色剂模式,并且使按钮201发亮以指示该图像形成装置处于局部覆盖透明调色剂模式。第二次按下按钮201将使该图像形成装置离开局部覆盖透明调色剂模式,并且关闭按钮201的照明以指示该图像形成装置不处于局部覆盖透明调色剂模式。顺便提及,此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具有按钮204,该按钮204用于选择全覆盖透明调色剂模式(亮光打印模式)。
当该图像形成装置未处于透明调色剂模式时,控制器600控制该图像形成装置,以便该图像形成装置以正常图像形成模式,即其中没有使用透明调色剂而是仅使用彩色调色剂的模式操作,该控制器用作用于改变图像形成设置的部分以及一般控制部分。
此外,当按钮204发亮时,控制器600控制该图像形成装置,以便该图像形成装置在全覆盖透明调色剂模式,即其中使用彩色调色剂和透明调色剂进行图像形成的模式中形成图像。当按钮201发亮时,控制器600控制该图像形成装置,以便该图像形成装置在部分覆盖透明调色剂模式,即其中至少使用透明调色剂进行图像形成的模式中操作。即,局部覆盖透明调色剂模式不仅可用于形成透明调色剂和彩色调色剂的图像,还可以用于形成透明调色剂的图像,以便可在大量的白纸上仅形成透明图像,并且设置该图像形成装置的片材馈送部分中的大量白纸,以便可在该透明调色剂覆盖的大量白纸中的每一个上连续形成彩色图像。
当透明标记模式按钮201没有发亮时,亮光透明标记按钮202和哑光透明标记按钮203也没有发亮,以指示该图像形成装置未处于透明标记模式。当透明标记模式按钮202被按下时,亮光透明标记按钮202和哑光透明标记按钮203间隙地发亮。然后,当两个按钮202和203中任一个被按下时,被按下的按钮变成持续发亮,指示该图像形成装置处于与该被按下的按钮相对应的模式。在两个按钮202和203中,照亮该未被按下的按钮的光源被关闭,指示该图像形成装置未处于与该按钮相对应的模式。控制器600基于亮光透明标记按钮202还是哑光透明标记按钮203被按下,改变透明调色剂图像形成设置。
更具体地,在复印如图5所示的那些原件的情况下,图像读取设备(扫描仪)不一定可识别(检测)出该原件的透明标记,即原件的仅被透明调色剂覆盖的部分。因此,得到的原件的复印件将不具有该透明标记。即,如果打印件(复印件)具有透明标记,则这意味着该打印件(复印件)是原件,而如果打印件(复印件)不具有透明标记,则这意味着该打印件是复印件。因此,透明标记可用作安全增强图像。顺便提及,透明标记可以是诸如商标、有意义的图案、无意义图案之类的标记中的任一种的形式。
首先,将参照图7说明用于形成诸如图5(a)中所示的字母和标记之类的透明图像的方法(正常复印模式),图7是数字化仪400及其相关装置的框图。
为了说明用于使用数字化仪400指示将形成的图像的特定区域的操作,用户将在开始复印操作之前将原件放置在数字化仪400上。然后,用户利用数字化笔画出所关注区域的轮廓。当该区域被画出轮廓时,与该原件的被画出轮廓的区域的坐标有关的数据被存储在图7所示的RAM 601中。
接下来,用户以原件与原件放置参考标记对齐的方式将原件设置在扫描仪300(图1)上,并且然后按下控制面板200的复印开始按钮。当该按钮被按下时,包括其坐标已被存储的区域的该原件的区域被扫描。然后,与其坐标已被存储的区域中的字母有关的信息被图7中所示的采样电路301采样。更具体地,当每个具有“不可复印”标志的区域被用数字化笔画出轮廓时,该“不可复印”标志的信息被采样。
然后,在控制面板200的监视器部分(可视信息显示器)上显示“不可复印”标志。这里,用户将确定是否使用局部覆盖透明调色剂模式来形成对应于该“不可复印”标志的图像的区域。如果用户希望使用部分覆盖透明调色剂模式,则用户将按下透明标记模式按钮,而如果用户不希望使用部分覆盖透明调色剂模式,则用户将按下复位按钮。
如果用户选择透明标记模式,则用户将选择亮光透明标记模式或哑光透明标记模式。如上所述,当输入图像形成开始信号时,图像形成装置以用户选择的模式操作。
在图像形成装置处于打印机模式时的该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与该图像形成装置处于复印模式时的操作相同。即,用户将在打印机控制窗口上选择透明调色剂模式图标,并且然后准备图像,用户希望使用透明调色剂输出的该图像的部分被用一种彩色调色剂的颜色示出。即,用户将输入字母、标记、图案等的信息。然后,当输出包括其信息已被输入的字母、标记、图案等的图像时,用户将如上所述地设定图像形成模式。即,用户选择局部覆盖透明调色剂模式,用户将选择亮光透明标记模式或哑光透明标记模式。最后,当用户按下打印输出按钮时,上述电信息被传递给该图像形成装置。该电信息被输入用作信息输入部分的接口部分603,并然后被输入控制器600。当控制器600接收到诸如图像数据和该图像的指定区域的信息之类的电信息时,控制器600基于接收到的电信息控制该图像形成装置,下文将对此进行说明。
然后,如同复印模式一样输出打印件(复印件),该打印件(复印件)具有由透明调色剂形成的“不可复印”标志作为无色安全标记,其是哑光透明“不可复印”标志或亮光透明“不可复印”标志。
对于另一种用于指示将在其上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的记录介质的区域(图像区域)的方法,图像形成装置可被设计成指定在监视器上显示透明图像的颜色,并且用透明调色剂自动形成被用该指定颜色显示的图像。即,用透明调色剂形成在监视器上用指定颜色显示的字母、标记、图案等。换句话说,被显示字母、标记、图案等的颜色是不同于Y、M、C和K的特定颜色,该被显示图像用透明调色剂自动形成。
将由透明调色剂形成的图像并不必总是诸如“不可复印”标志之类的安全相关图像。即,可根据用户的希望用透明调色剂形成各种图像。
对于除了上述方法之外的一种用于指示记录介质的区域(图像区域)的方法,该图像形成装置可被设计成可将诸如上述字母、标记、图案等的图像样本的信息预先输入该图像形成装置的存储器,使得用户可从该图像样本(字母、标记、图案等)中选择一个或多个图像,作为将在记录介质上的用透明调色剂形成的图像。
(5)与透明调色剂图像的光泽度等级有关的调节
接下来,将说明一种用于调节图像形成装置的仅使用一种透明调色剂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的光泽度等级的方法。
通过改变调色剂在记录介质上的每单位面积淀积量,改变该图像形成装置形成调色剂图像的光泽度等级。更具体地,在此实施例中,这使用抖动法完成。
顺便提及,在此实施例中,部分覆盖透明调色剂模式中使用的抖动法的矩阵是区域覆盖调制类型的矩阵,并且调色剂等级数为16级。作为比较,在需要比部分覆盖透明调色剂模式高得多的光泽度等级的全覆盖透明调色剂模式中,调色剂等级数为256级。即,由于希望在全覆盖透明调色剂模式中形成的图像的光泽度等级远高于普通打印件,所以使得部分覆盖透明调色剂模式的可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等级数小于全覆盖透明调色剂模式。
为了说明调色剂图像改变光泽度等级的原因,如果将被调色剂图像覆盖的记录介质S的区域绝对平坦,并因此不会造成不规则反射,则该区域的光泽度等级由调色剂材料的反射率以及调色剂图像(调色剂层)的厚度确定。即,合理地可认为,打印件的光泽度等级在由记录介质的表面的反射率确定的记录介质的光泽度等级,和厚度大的调色剂图像(调色剂材料)的表面的光泽度等级之间。即,形成调色剂图像的光泽度等级仅根据记录介质的表面的反射率和在该记录介质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表面的反射率而增大或减小。
但是,如果使用抖动,则得到的图像由大量像素构成,根据用于抖动的矩阵的图案,这些像素被调色剂覆盖或不被调色剂覆盖。因此,如果使用抖动,则得到的图像不是平坦的,因此会不规则地反射光,会不如未使用抖动而形成的图像有光泽。
由于存在如下状况,即,直径大约为5-10μm的调色剂颗粒保持形状不变,因此使得图像表面不规则的状况,并且还存在如下状况,即,它们完全熔化,并因此使得图像表面平坦的状况,所以图像的表面的平坦度受调色剂材料的诸如可熔性之类的物理特性、定影装置的结构、定影设置、记录介质类型等影响。即,由于调色剂颗粒保持形状不变(球形),所以即使在定影之后,图像表面仍好象被许多微小球形物体覆盖一样保持不规则。因此,图像表面造成不规则反射,降低光泽度等级。
因此,可通过改变用于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的图像形成设置,改变将由透明调色剂形成的或将用透明调色剂覆盖的图像的区域的光泽度等级。对于用于改变上述区域被形成的光泽度等级的方法,可改变图像曝光控制,并且还可对充电设备充入偏压和/或对显影设备充入偏压。
因而,即使给定图像形成部分可用的透明调色剂的数量仅为一种,仍可通过改变透明图像形成设置,改变打印件的给定区域将由透明调色剂形成和/或用透明调色剂覆盖时的光泽度等级。即,任何方法都可接受,只要该方法可改变记录介质上的每记录介质单位面积的调色剂淀积量。
在此实施例中,通过改变用从曝光装置A投射的激光束曝光的多个点的数量,改变抖动矩阵的打印图案(潜像写方法)。图8是示出抖动矩阵的打印比(如果全部像素被曝光则为100%,而如果没有像素被曝光则为0%)与光泽度等级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记录介质为铸涂纸(cast coat paper)(Canon的产品NS701),即高光纸,其基重为150g/m2。纵轴代表60°光泽计测得的光泽度等级,而横轴代表抖动矩阵的打印比(%)。
从曲线图中显而易见,当图像数据量大约为40%(六点打印)时,并且还当图像数据数量接近零时,光泽度等级最低,大约为3,打印件的光泽度主要可归因于铸涂纸的光泽度,并且有助于打印件的光泽度的调色剂的量大约与调色剂在记录介质上的淀积量成比例地逐渐增加。此外,当抖动矩阵的打印比不小于60%时,由于当打印比不小于60%时,相邻调色剂点可能相互接合,所以光泽度等级大约为相同值。
为了再次说明为什么由点(抖动矩阵)形成的图像的光泽度等级低于使用模拟方法形成的图像,参照图10,光泽计所基于的原理是通过测量从光源R投射的光在被样本SA的表面沿与光通量的投射方向相反的方向以与相对于样本SA的表面的入射角相同的角度反射之后,被光接收设备PH接收到的该光的通量的强度级,确定样本SA的表面的反射率。
图11是由调色剂形成的多个点构成的线的示意性透视图。附图中的黑色脊部代表以给定浓度级形成的定影图像中的线。在调色剂以例如图11所示的脊部的形状淀积的情况下,当光通量投射到图形表面上时,其被脊部的侧面不规则地反射,减小了该光通量的到达光接收部分PH(光电传感器)的部分。
在图像的高亮区域中,脊部较宽,即该脊部的尺寸较大,因此图像浓度较高。此外,在图像的实体区域中,脊部更宽,已经与相邻脊部相结合。但是,在此情况下,脊部较低,因此脊部之间的凹部较浅。因此,上述光通量被图像表面不规则反射的量较小。因而,图像的实体区域的光泽度等级较高。
合理地可认为,基于其而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数据,即记录介质上的调色剂淀积量,通过上述机制影响图像形成装置输出图像的给定区域的光泽度等级。上文参照图像中的线由(调色剂构成的)多个点构成的情况说明了此机制。但是,光泽度等级同样还受点生长和/或点分布中的误差影响。
再次参照图8,当光泽度等级与抖动矩阵的打印比之间的关系如图8所示时,光泽度等级在30-60的范围内变化。
还用作用于调节图像形成设置的部分的控制器600响应于光泽度等级的值(按下高亮光透明标记按钮202还是哑光透明标记按钮203),改变透明调色剂图像形成设置。
参照图13,在此实施例中,如果在图像形成装置处于透明调色剂模式的同时选择哑光透明标记模式,则控制器600将抖动矩阵的打印比设定为大约40%以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另一方面,如果选择亮光透明标记模式,则控制器600将抖动矩阵的打印比设定为大约80%以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
通过使用上述控制,在记录介质的用透明调色剂覆盖的区域(透明调色剂图像)与记录介质的平坦区域之间,可实现不小于10的光泽度等级差值。即,不仅可使得观看者对照用作透明调色剂图像的背景的记录介质的平坦区域,识别出存在透明标记,而且还可调节图像形成装置以使透明标记实现希望的显著程度。
如上所述,根据此实施例,即使图像形成装置被设计成其使用的透明调色剂的数量仅为一种,仍可改变该图像形成装置使用透明调色剂形成图像的给定区域的光泽度等级。应指出,不管在亮光透明标记模式中还是在哑光透明标记模式中,透明调色剂在记录介质上的用于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的单位面积淀积量实际上都相同,而与将在该处淀积透明调色剂以便形成透明调色剂标记的记录介质的给定点的位置无关。例如,用透明调色剂覆盖的记录介质的全部区域实际上具有相同的单位面积淀积量,通过该单位面积淀积量,透明调色剂在记录介质上淀积透明调色剂以形成“不可复印”标志,即透明标记。
此外,参照图10,图10示出在一张低光纸,更明确地说POD哑光涂布纸(Oji Paper Co.,Limited的产品)上形成的透明调色剂图像的光泽度等级的另一个示例,该纸的基重为158g/cm2
在此哑光涂布纸的情况下,对应于图像的背景(空白)区域的该纸的表面的光泽度等级低。因此,增加抖动矩阵的打印比不会降低光泽度等级。在哑光透明标记模式的情况下,调色剂在记录介质上的单位面积淀积量越小,则越好。但是,如果抖动矩阵的打印比过低,则观看者有时不能识别出存在透明标记。因此,在哑光透明标记模式中,希望抖动矩阵的打印比被设定为大约40%。另一方面,在亮光透明标记模式中,透明调色剂在记录介质上的单位面积淀积量越大,则越好。但是,增加透明调色剂在记录介质上的单位面积淀积量会增加透明调色剂的使用量,这样会导致成本增加。因此,在亮光透明标记模式中,希望抖动矩阵的打印比被设定为大约80%。
如上所述,根据此实施例,不管记录介质的光泽度等级如何,都可改变图像形成装置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的光泽度等级。此外,在此实施例中,不管记录介质的类型如何,在亮光透明标记模式中使用的抖动矩阵的打印比和在哑光透明标记模式中使用的抖动矩阵的打印比均保持相同。更具体地,在亮光透明标记模式中,打印比被设定为大约80%,而在哑光透明标记模式中,打印比被设定为大约40%。即使不管记录介质的类型如何,亮光透明标记模式的打印比和哑光透明标记模式的打印比均保持相同,图像形成装置仍可被控制成基于图8和9中所示的光泽度等级与抖动矩阵的打印比之间的关系,形成透明标记明显的图像和透明标记不明显的图像。
如果抖动矩阵为使得如图12所示调色剂淀积区域集中在一侧,则得到的图像的表面更可能不规则地反射光通量。此外,由于此实施例中的抖动矩阵的打印比为大约40%,所以抖动矩阵的六个单元将用透明调色剂覆盖。另一方面,在抖动矩阵的打印比为80%的情况下,对应于记录介质的该区域的将用透明调色剂覆盖的抖动矩阵的单元被分散。
此抖动矩阵的打印图案可被预先存储在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器600中。其可被预先作为默认图案输入控制器600中,或者可被用户输入。
如上所述,不管用户是希望形成其透明标记不明显的图像,还是希望形成其透明标记明显的图像,此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可适应用户的希望。
[实施例2]
在此实施例中,当图像形成装置处于部分覆盖透明调色剂模式时,可根据用于图像形成的记录介质的类型改变该图像形成装置的透明调色剂图像形成设置。除了与接下来将说明的特征有关的部分之外,此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其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对等物相同的此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部件将被给予与该对等物的标号相同的标号,并且将不再进行详细说明。
另外,在此实施例中,该图像形成装置具有透明标记形成模式按钮201、亮光透明标记按钮202和哑光透明标记按钮203,例如如图4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的那些按钮。按钮202和203从属于按钮201。控制器600还用作用于改变该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设置的装置。当按下透明标记形成模式按钮201,即当选择作为使用透明调色剂的图像形成模式之一的部分覆盖透明调色剂模式时,该控制器600如下地控制图像形成装置。即,其基于关于分别使用亮光透明标记按钮202和哑光透明标记按钮203选择亮光透明标记模式和哑光透明标记模式中的哪一个的信息,以及关于记录介质类型的信息,改变透明调色剂将在记录介质上的单位面积淀积量。
装置主组件100的控制面板具有用于选择盒C1和C2的两个盒选择按钮,在盒C1和C2中分别存储有多张一种类型的记录介质和多张另一种类型的记录介质。用户可使用该盒选择按钮选择用户希望用于进行图像形成的记录介质类型。此外,该图像形成装置被设计成,关于盒C1和C2中设置的记录介质的类型的信息可被用户通过控制面板预先输入装置主组件100(控制器600的存储器)。
控制面板还具有用于在“哑光纸”和“亮光纸”之间进行选择的一对按钮。在控制面板的监视器部分上显示被选中的纸。此外,此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被设计成,如第一实施例,用户可通过按下亮光透明标记按钮202或哑光透明标记按钮203,设定将由透明调色剂形成的透明调色剂图像的光泽度等级。
图14是控制器600将执行的控制序列的流程图。如果选择透明标记模式,其中该透明标记模式为部分覆盖透明调色剂模式之一,选择哑光纸作为将用于图像形成的记录介质,并且还选择亮光透明标记模式,则控制器600将抖动矩阵的打印比设定为大约80%。另一方面,如果选择哑光透明标记模式代替亮光透明标记模式,则控制器600将抖动矩阵的打印比设定为大约20%。
此外,如果选择透明标记形成模式,选择亮光纸作为将用于图像形成的记录介质,并且还选择亮光透明标记模式,则控制器600将抖动矩阵的打印比设定为大约40%,而如果选择哑光透明标记模式代替亮光透明标记模式,则控制器600将抖动矩阵的打印比设定为大约80%。
设计如上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使得可根据构成图像的背景(空白)部分的记录介质表面的光泽度等级,合适地调节图像形成装置的透明调色剂图像形成设置,其基于用户是希望形成明显的透明调色剂图像还是希望形成不明显的透明调色剂图像而被选择。
在此实施例中,在哑光纸和亮光纸之间选择记录介质类型。但是,此实施例并不将本发明局限于选择记录介质类型的该方法。例如,图像形成装置可被设计成,根据用于图像形成的记录介质的商标名称设定透明调色剂在记录介质上的单位面积淀积量(打印比)。在这种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可被设计成,广泛使用的记录介质的商标名称可被用户输入控制器600,从而可将这些介质的光泽度等级表存储在存储器中。
更具体地,如下的光泽度等级表被预先存储在存储器中,即该光泽度等级表被设计成,如果在哑光透明标记模式中使用光泽度等级高的记录介质,则打印比被设定为40%,而如果在亮光透明标记模式中使用光泽度等级高的记录介质,则打印比被设定为80%,并且如果在哑光透明标记模式中使用光泽度等级低的记录介质,则打印比被设定为20%,而如果在亮光透明标记模式中使用光泽度等级低的记录介质,则打印比被设定为80%。
此实施例旨在处理透明调色剂图像的明显性受记录介质的表面的光泽度等级,即透明调色剂图像的空白区域(背景区域)的光泽度等级影响这一现象。即,在光泽度等级高的的记录介质的情况下,透明调色剂图像的光泽度等级越高,透明调色剂图像越不明显,而透明调色剂图像的光泽度等级越低,透明调色剂图像越明显。即,记录介质与其上的透明调色剂图像之间的光泽度差越大,透明调色剂图像越明显;而记录介质与其上的透明调色剂图像之间的光泽度差越小,透明调色剂图像越不明显。此外,在此实施例中,还根据记录介质类型和透明调色剂图像形成模式,改变抖动矩阵的打印图案。
如上所述,根据此实施例,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使得用户可将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的光泽度等级设定为用户希望的值。
[实施例3]
在第二实施例中,根据用户选择的记录介质的类型,设定在透明标记模式中透明调色剂在记录介质上的单位面积淀积量。在此实施例中,为了使设定形成透明标记(调色剂图像)的光泽度等级的过程自动化,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光泽度等级传感器,该传感器用作用于检测记录介质的光泽度等级的检测装置。即,此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与前述实施例的那些图像形成装置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其使选择形成调色剂图像(标记)的光泽度等级的过程自动化。即,除了涉及光泽度等级选择过程的自动化的部分之外,此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与前述实施例的那些图像形成装置相同。因此,其结构与前述实施例的对等物相同的此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部件将被给予与该对等物的标号相同的标号,并且将不再进行详细说明。
此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该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用于在记录介质被传送通过装置主组件100时检测记录介质的光泽度等级的光泽度等级检测装置,并且根据检测到的记录介质的光泽度等级的信息改变透明调色剂图像形成设置。因此,此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能够将透明调色剂图像将在记录介质上形成的光泽度等级设定为适合于记录介质的表面的光泽度等级的等级,而不需要用户进行麻烦的改变透明调色剂图像形成设置的过程。
此外,在此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具有透明标记形成模式按钮201,亮光透明标记按钮202和哑光透明标记按钮203,例如如图4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的那些按钮。按钮202和203从属于按钮201。控制器600还用作用于改变该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设置的装置。当按下透明标记形成模式按钮201,即当选择作为使用透明调色剂的图像形成模式之一的部分覆盖透明调色剂模式时,该控制器600如下地控制图像形成装置。即,其基于关于分别使用亮光透明标记按钮202和哑光透明标记按钮203选择亮光透明标记模式和哑光透明标记模式中哪一个的信息,以及该光泽度等级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关于记录介质的光泽度等级的信息,改变透明调色剂将在记录介质上的单位面积淀积量。
图16示出光泽度等级传感器1000的总体结构,该传感器1000使用JISZ 8741中定义的方法来测量对象的光泽度等级。即,光通量以JISZ 8741中定义的角度投射在其光泽度等级将被测量的表面上,并且使用光泽度等级传感器1000测量被该表面沿与光通量投射在该表面上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以JISZ 8741中定义的角度反射(偏转)的光的量。在记录介质S被从手动片材馈送盘或片材馈送盒馈送到装置主组件100中之后,在记录介质S被传送到转印带7的同时,此光泽度等级传感器测量记录介质S的光泽度等级。
参照图16,从光源1001投射的光通量投射通过棱镜1002,并且以角度θ投射在记录介质S上,被记录介质S的表面沿与该光通量的投射方向相反的方向反射(偏转)。然后,光通量的反射部分透射通过棱镜1003,并且到达光接收设备1004,并且被该设备1004测量。由于此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上述光泽度等级传感器1000,所以该装置可在记录介质被传送通过该装置时检测该记录介质的表面光泽度。顺便提及,使用被设定为60°的入射角测量记录介质的表面的光泽度等级。
在透明标记模式中,控制器600基于光泽度等级传感器1000检测到的记录介质的光泽度等级,自动改变透明调色剂图像形成设置。
即,如果用户希望形成其透明部分明显的图像,则该图像形成装置自动设定该透明调色剂在记录介质上的单位面积淀积量,从而形成如下的图像,即该图像的在记录介质的平面与被透明调色剂覆盖的记录介质的部分之间的光泽度等级差较大。
由透明调色剂形成的图像的光泽度等级受记录介质的特性、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环境以及定影装置的设置影响。因此,希望用户为透明调色剂图像将被形成的光泽度等级输入用户希望的数值。
图15是控制器600将执行的控制序列的流程图。
当选择透明标记形成模式时,首先检测记录介质的光泽度等级。如果检测到的记录介质的光泽度等级不小于35,则确定该记录介质是高光纸,而如果该光泽度等级小于35,则确定该记录介质是低光纸。
如果当图像形成装置处于亮光透明标记模式时确定该记录介质是高光纸,则控制器600将抖动矩阵的打印比设定为大约40%,以便形成其透明标记明显的图像。另一方面,如果当图像形成装置处于哑光透明标记模式时确定该记录介质是高光纸,则控制器600将抖动矩阵的打印比设定为大约80%,以便形成其透明标记不明显的图像。
此外,如果当图像形成装置处于亮光透明标记模式时确定该记录介质是低光纸(光泽度等级不高于35),则控制器600将抖动矩阵的打印比设定为大约20%,以便形成其透明标记明显的图像。另一方面,如果当图像形成装置处于哑光透明标记模式时确定该记录介质是低光纸,则控制器600将抖动矩阵的打印比设定为大约80%,以便形成其透明标记不明显的图像。
如上所述,使用此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使得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允许用户为图像的被透明调色剂覆盖的区域选择符合用户预期的光泽度等级。
尽管已经参照文中公开的结构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的细节,并且此申请旨在覆盖在改进目的内或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这中修改或改变。

Claims (18)

1、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包括:
图像形成站,用于使用透明调色剂在记录材料上形成透明图像;
选择部分,用于选择包括第一图像形成模式和第二图像形成模式的图像形成模式之一,所述第一图像形成模式用于形成具有高光泽度的透明图像,所述第二图像形成模式用于形成具有低于所述第一图像形成模式中的光泽度的光泽度的透明图像;以及
设定部分,用于根据由所述选择部分选择的图像形成模式,设定所述透明图像的单位面积调色剂量。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系统,其中所述设定部分将在所述第一图像形成模式中的所述透明图像的单位面积调色剂量设定为大于在所述第二图像形成模式中的所述透明图像的单位面积调色剂量。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系统,其中所述设定部分根据所述记录材料的类型以及由所述选择部分选择的图像形成模式,设定所述透明图像的单位面积调色剂量。
4、根据权利要求1的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记录材料的光泽度的检测部分,其中所述设定部分根据所述检测部分的输出和由所述选择部分选择的图像形成模式,设定所述透明图像的单位面积调色剂量。
5、根据权利要求4的系统,其中当所述记录材料的光泽度不小于预定值时,所述设定部分将在所述第一图像形成模式中的所述透明图像的单位面积调色剂量设定为小于在所述第二图像形成模式中的所述透明图像的单位面积调色剂量,而当所述记录材料的光泽度小于所述预定值时,所述设定部分将在所述第一图像形成模式中的所述透明图像的单位面积调色剂量设定为大于在所述第二图像形成模式中的所述透明图像的单位面积调色剂量。
6、根据权利要求1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形成模式和第二图像形成模式用于使用透明调色剂来形成字母。
7、根据权利要求1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形成模式和第二图像形成模式用于使用透明调色剂来形成符号。
8、根据权利要求1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形成模式和第二图像形成模式用于形成图案。
9、根据权利要求1的系统,还包括不透明图像形成站,所述不透明图像形成站用于使用不透明调色剂在所述记录材料上形成不透明图像,其中在所述第一图像形成模式和第二图像形成模式中,能够通过操作所述不透明图像形成站、使用透明图像来形成不透明图像。
10、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包括:
透明图像形成站,用于使用透明调色剂在记录材料上形成透明图像;
输入部分,用于输入用于执行从包括第一图像形成模式和第二图像形成模式的图像形成模式中选择的图像形成模式的信息,所述第一图像形成模式用于形成具有高光泽度的透明图像,所述第二图像形成模式用于形成具有低于所述第一图像形成模式中的光泽度的光泽度的透明图像;以及
设定部分,用于根据所述输入部分输入的图像形成模式,设定在记录材料上形成的所述透明图像的单位面积调色剂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系统,其中所述设定部分将在所述第一图像形成模式中的所述透明图像的单位面积调色剂量设定为大于在所述第二图像形成模式中的所述透明图像的单位面积调色剂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0的系统,其中所述设定部分根据所述记录材料的类型以及由所述输入部分输入的图像形成模式,设定所述透明图像的单位面积调色剂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0的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记录材料的光泽度的检测部分,其中所述设定部分根据所述检测部分的输出和由所述输入部分输入的图像形成模式,设定所述透明图像的单位面积调色剂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系统,其中当所述记录材料的光泽度不小于预定值时,所述设定部分将在所述第一图像形成模式中的所述透明图像的单位面积调色剂量设定为小于在所述第二图像形成模式中的所述透明图像的单位面积调色剂量,而当所述记录材料的光泽度小于所述预定值时,所述设定部分将在所述第一图像形成模式中的所述透明图像的单位面积调色剂量设定为大于在所述第二图像形成模式中的所述透明图像的单位面积调色剂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0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形成模式和第二图像形成模式用于使用透明调色剂来形成字母。
16、根据权利要求10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形成模式和第二图像形成模式用于使用透明调色剂来形成符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0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形成模式和第二图像形成模式用于形成图案。
18、根据权利要求10的系统,还包括不透明图像形成站,所述不透明图像形成站用于使用不透明调色剂在所述记录材料上形成不透明图像,其中在所述第一图像形成模式和第二图像形成模式中,能够通过操作所述不透明图像形成站、使用透明图像来形成不透明图像。
CN2008101450344A 2007-08-03 2008-08-01 图像形成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640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02745 2007-08-03
JP2007202745 2007-08-03
JP2007202745 2007-08-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64065A true CN101364065A (zh) 2009-02-11
CN101364065B CN101364065B (zh) 2011-05-25

Family

ID=40338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45034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64065B (zh) 2007-08-03 2008-08-01 图像形成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150280B2 (zh)
JP (1) JP5361263B2 (zh)
CN (1) CN10136406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6351A (zh) * 2009-12-14 2011-06-15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控制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2163023A (zh) * 2010-02-24 2011-08-24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52552A1 (en) * 2005-05-09 2006-11-09 Atlantic City Coin & Slot Service Company, Inc. Gam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JP4845343B2 (ja) * 2004-03-26 2011-12-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589953B2 (ja) * 2007-09-27 2010-12-01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90169277A1 (en) * 2007-12-27 2009-07-02 Fowlkes William Y On-demand print finishing system using surface detection and replication
JP5132597B2 (ja) * 2009-01-30 2013-01-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5132598B2 (ja) * 2009-01-30 2013-01-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5132595B2 (ja) * 2009-01-30 2013-01-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5132594B2 (ja) * 2009-01-30 2013-01-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5132596B2 (ja) * 2009-01-30 2013-01-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310718B2 (en) * 2009-03-16 2012-11-13 Xerox Corporation High resolution scalable gloss effect
JP5229039B2 (ja) * 2009-03-23 2013-07-0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0271546A (ja) * 2009-05-21 2010-12-0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293454B2 (ja) * 2009-06-26 2013-09-1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プログラム
JP2011044686A (ja) * 2009-07-22 2011-03-03 Ricoh Co Ltd 新規な有機半導体材料とそれを用いた電子デバイス
JP5293517B2 (ja) * 2009-09-10 2013-09-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5578977B2 (ja) * 2009-09-28 2014-08-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95727A (ja) * 2009-09-29 2011-05-12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クリアトナー、画像形成方法
JP5322889B2 (ja) * 2009-11-04 2013-10-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531836B2 (ja) * 2009-11-10 2014-06-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387372B2 (ja) * 2009-12-01 2014-01-1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451406B2 (ja) * 2010-01-06 2014-03-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440188B2 (ja) * 2010-01-07 2014-03-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451418B2 (ja) * 2010-01-22 2014-03-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8588634B2 (en) * 2010-02-22 2013-11-19 Xerox Corporation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JP5458945B2 (ja) 2010-02-23 2014-04-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232729A (ja) * 2010-04-09 2011-11-17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5494189B2 (ja) * 2010-04-28 2014-05-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JP5606193B2 (ja) 2010-07-14 2014-10-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37618A (ja) * 2010-08-04 2012-02-23 Fuji Xerox Co Ltd 制御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2048060A (ja) * 2010-08-27 2012-03-08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5794062B2 (ja) * 2010-09-15 2015-10-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装置、データ生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725879B2 (ja) * 2011-01-24 2015-05-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20195613A1 (en) * 2011-01-31 2012-08-02 Fowlkes William Y Printer with charge area developed toner balancing
US20120195615A1 (en) * 2011-01-31 2012-08-02 Fowlkes William Y Printer with discharge area developed toner balancing
JP2012186756A (ja) * 2011-03-08 2012-09-27 Ricoh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5845986B2 (ja) * 2011-03-18 2016-01-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システム、印刷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802037B2 (ja) * 2011-03-29 2015-10-28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画像記録方法
US20120307291A1 (en) * 2011-06-05 2012-12-06 Apple Inc. Configuration of print jobs based on printer state
JP5994485B2 (ja) * 2011-09-14 2016-09-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表示処理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表示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13068723A (ja) * 2011-09-21 2013-04-18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5906658B2 (ja) 2011-10-20 2016-04-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866977B2 (ja) * 2011-11-01 2016-02-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5915224B2 (ja) * 2012-02-09 2016-05-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6078955B2 (ja) * 2012-02-27 2017-02-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および情報記録方法
JP5962107B2 (ja) 2012-03-22 2016-08-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印刷制御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3235567A (ja) 2012-04-11 2013-11-21 Ricoh Co Ltd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制御システム、印刷制御方法及び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939005B2 (ja) 2012-04-11 2016-06-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装置、印刷制御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印刷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3222161A (ja) * 2012-04-18 2013-10-28 Ricoh Co Ltd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制御システム、印刷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115216B2 (ja) * 2012-04-18 2017-04-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制御システム、印刷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007564B2 (ja) * 2012-04-18 2016-10-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制御システム、印刷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115217B2 (ja) * 2012-04-18 2017-04-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制御システム、印刷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9165223B2 (en) * 2012-06-11 2015-10-20 Ricoh Production Print Solutions LLC Compensation for optical brighteners of print media to facilitate calibration of a printing system
JP5900235B2 (ja) * 2012-08-09 2016-04-0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色補正システム、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163945A (ja) 2014-01-31 2015-09-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JP6170453B2 (ja) * 2014-03-17 2017-07-26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形成装置
JP6529168B2 (ja) * 2015-08-06 2019-06-12 株式会社ジー・プリンテック 再転写印刷装置,プリンタドライバプログラム,印刷システム,再転写印刷方法,及びカードの製造方法
US10279614B2 (en) * 2015-10-30 2019-05-07 Nike, Inc. Adjustable gloss level for printing
US10589506B2 (en) 2015-10-30 2020-03-17 Nike, Inc. Adjustable gloss level for compact printhead arrangement
JP6567398B2 (ja) * 2015-11-27 2019-08-2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7211074B2 (ja) * 2018-12-27 2023-01-2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光沢制御装置および光沢の制御方法
KR20210112709A (ko) * 2020-03-06 2021-09-15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편향면의 개수가 서로 다른 다면경들을 이용한 광주사 장치
JP2023032136A (ja) * 2021-08-26 2023-03-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39883A (ja) * 2000-11-02 2002-05-17 Konic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と画像形成方法及び付加情報画像の判別方法
JP2002207334A (ja) 2001-01-11 2002-07-26 Konic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US7046364B2 (en) * 2003-03-14 2006-05-1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tching gloss levels of printed and unprinted regions of a media substrate
US7304770B2 (en) * 2004-08-30 2007-12-04 Xerox Corporation Reduction of differential gloss with halftoned clear toner
JP4423220B2 (ja) * 2005-03-02 2010-03-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777118B2 (ja) 2005-06-01 2011-09-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100517099C (zh) * 2005-06-01 2009-07-22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US7340208B2 (en) * 2005-06-17 2008-03-04 Eastman Kodak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lectrostatographic printing with generic color profiles and inverse masks based on receiver member characteristics
JP2007041391A (ja) * 2005-08-04 2007-02-15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52177A (ja) * 2005-08-17 2007-03-01 Fujifilm Corp 光沢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5094100B2 (ja) * 2005-12-06 2012-12-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882390B2 (ja) * 2006-01-25 2012-02-2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6351A (zh) * 2009-12-14 2011-06-15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控制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及控制方法
US8675248B2 (en) 2009-12-14 2014-03-18 Fuji Xerox Co., Ltd. Control device, image form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system,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CN102096351B (zh) * 2009-12-14 2015-02-11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控制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2163023A (zh) * 2010-02-24 2011-08-24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150280B2 (en) 2012-04-03
US20090034998A1 (en) 2009-02-05
JP2009058941A (ja) 2009-03-19
JP5361263B2 (ja) 2013-12-04
CN101364065B (zh) 2011-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64065B (zh) 图像形成系统
EP0217503B1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060114313A1 (en) Printing system
US7305198B2 (en) Printing system
CN102338998B (zh) 图像形成设备
US7180631B2 (en) Gloss-imparting device and color image-forming apparatus
CN101795338B (zh) 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形成系统
US8805217B2 (en) Toner printing with increased gamut
JP200903710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EP2365395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31147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5862434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an image on an image transfer medium and a method of forming an image using the image transfer medium
CN101470380B (zh) 成像设备
US8936893B2 (en) Fluorescing yellow toner particles and methods of use
US20070120933A1 (en) Printing system
US20160131988A1 (en) Receiver materials with color toner images and fluorescent highlights
CN102081334B (zh) 图像形成设备
EP2225614A1 (en) On-demand print finishing system using surface detection and replication
JP424209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3140809A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8760719B2 (en) Printing system with observable noise-reduction using fluorescent toner
US8755699B2 (en) Noise reduction in toner prints
CN102830600A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815556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print engine which prints position-coding pattern with specific developing material
JP201710215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25

Termination date: 202008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