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23002B - 冲压成形品、冲压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冲压成形品、冲压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23002B
CN101323002B CN2008101086288A CN200810108628A CN101323002B CN 101323002 B CN101323002 B CN 101323002B CN 2008101086288 A CN2008101086288 A CN 2008101086288A CN 200810108628 A CN200810108628 A CN 200810108628A CN 101323002 B CN101323002 B CN 1013230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wall portion
connecting wall
side wall
pu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0862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23002A (zh
Inventor
松田慎一
金森谦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ssa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ssa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14568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60043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sa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ssan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230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30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230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300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37/00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bars, wire, tubes or like semi-manufactured produ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anufacture of tubes of special shape
    • B21C37/02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bars, wire, tubes or like semi-manufactured produ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anufacture of tubes of special shape of she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2/00Shaping without cutting, by stamping, spinning, or deep-drawing
    • B21D22/02Stamping using rigid devices or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37/00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bars, wire, tubes or like semi-manufactured produ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anufacture of tubes of special shape
    • B21C37/06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bars, wire, tubes or like semi-manufactured produ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anufacture of tubes of special shape of tubes or metal hoses; Combined procedures for making tubes, e.g. for making multi-wall tubes
    • B21C37/065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bars, wire, tubes or like semi-manufactured produ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anufacture of tubes of special shape of tubes or metal hoses; Combined procedures for making tubes, e.g. for making multi-wall tubes starting from a specific blank, e.g. tailored blan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11/00Bending not restricted to forms of material mentioned in only one of groups B21D5/00, B21D7/00, B21D9/00; Bending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21D5/00 - B21D9/00; Twisting
    • B21D11/10Bend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produce specific articles, e.g. leaf sp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2/00Shaping without cutting, by stamping, spinning, or deep-draw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2/00Shaping without cutting, by stamping, spinning, or deep-drawing
    • B21D22/02Stamping using rigid devices or tools
    • B21D22/06Stamping using rigid devices or tools having relatively-movable die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3/00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JFORGING; HAMMERING; PRESSING METAL; RIVETING; FORGE FURNACES
    • B21J5/00Methods for forging, hammering, or pressing; Special equipment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1J5/06Methods for forging, hammering, or pressing; Special equipment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for performing particular operations
    • B21J5/08Upset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KMAKING FORGED OR PRESSED METAL PRODUCTS, e.g. HORSE-SHOES, RIVETS, BOLTS OR WHEELS
    • B21K1/00Making machine elements
    • B21K1/06Making machine elements axles or shafts
    • B21K1/12Making machine elements axles or shafts of specially-shaped cross-s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KMAKING FORGED OR PRESSED METAL PRODUCTS, e.g. HORSE-SHOES, RIVETS, BOLTS OR WHEELS
    • B21K23/00Making other art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628Nonplanar uniform thickness material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冲压成形品、冲压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谋求冲压成形品的轻重量化和制造成本的降低。该具有帽子状截面的长条冲压成形体(120)包括相分离的一对侧壁部(124)和将侧壁部(124)的端部彼此之间连接起来的连接壁部(126)。利用冲压成形,使在长度方向的一部分(132)上的侧壁部(124)和连接壁部(126)的板厚大于一部分(132)的周边部(136)上的侧壁部(124)和连接壁部(126)的板厚。

Description

冲压成形品、冲压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冲压成形品、冲压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的悬挂零部件等冲压成形品由拼焊板(TailoredWelded Blank)制造而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拼焊板通过预先接合2张异种钢板使其一体化来形成,例如,一方异种钢板由厚壁的钢板形成,适用于需要刚性或强度的局部部位,另一方异种钢板由薄壁的钢板形成,适用于相对来说不要求刚性或强度的局部部位。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52975号公报
一方异种钢板由薄壁的钢板形成,因此,可谋求冲压成形品的轻重量化,但在制造成本方面存在问题。即,异种钢板的接合通过焊接异种钢板的对接部来实施,因此需要较高的对接精度,难以提高生产率,招致制造成本上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以往技术中伴随的问题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谋求冲压成形品的轻重量化制造成本的降低。
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冲压成形制造具有帽子状截面的零部件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准备工序、配置工序、挠曲工序、加厚工序。在准备工序中,准备帽子状截面的预备成形体,该帽子状截面的预备成形体具有相分离的一对侧壁部、和将侧壁部的端部彼此之间连接起来的连接壁部。在配置工序中,在成形模内配置预备成形体。在挠曲工序中,在成形模的合模动作过程中,用成形模推压预备成形体,由此使连接壁部和侧壁部中的至少一方在成形模内的间隙发生挠曲。在加厚工序中,在使连接壁部和侧壁部中的一方发生挠曲的状态下,由成形模夹挠曲了的部位,并且,用成形模从帽子状截面中的另一方壁部的长度方向两侧压缩连接壁部和侧壁部中的该另一方,由此,增加侧壁部和连接壁部双方的板厚。
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具有帽子状截面的长条的冲压成形品,该长条的冲压成形品具有相分离的一对侧壁部、和将侧壁部的端部彼此之间连接起来的连接壁部。在该冲压成形品中,利用冲压成形,使在长度方向一部分的侧壁部和连接壁部的板厚大于在上述一部分的周边部的侧壁部和连接壁部的板厚。
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又一技术方案是利用冲压成形制造具有帽子状截面的零部件的装置,该装置具有成形模,该成形模配置帽子状截面的预备成形体后进行合模,该帽子状截面的预备成形体具有相分离的一对侧壁部、和将侧壁部的端部彼此之间连接起来的连接壁部。上述成形模包含冲头部与阴模部,该冲头部配置在预备成形体的内侧,该阴模部通过与冲头部的相对移动,向冲头部侧推压预备成形体的外侧一面,在合模时由冲头部与阴模部形成的空腔的截面厚度设定为大于上述预备成形体的板厚。在合模动作的过程中,冲头部和阴模部推压预备成形体,使连接壁部和侧壁部中的至少一方在成形模内的间隙发生挠曲,在连接壁部和侧壁部中的至少一方发生挠曲的状态下,冲头部和阴模部夹上述挠曲了的部位,且从帽子状截面中的另一方壁部的长度方向两侧压缩连接壁部和侧壁部中的该另一方壁部,由此来增加侧壁部和连接壁部双方的板厚。
采用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制造具有增加了侧壁部和连接壁部双方板厚的部分的冲压成形品。因此,即使应用薄壁的预备成形体,也可通过增加了板厚的部分来确保冲压成形品的刚性或强度,因此,可以容易地谋求冲压成形品的轻重量化。另外,与应用对接焊接的拼焊板相比,增加了板厚的部分利用具有良好生产率的冲压成形来形成,因此降低了制造成本。因此,可以谋求冲压成形品的轻重量化和制造成本的降低。
采用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在冲压成形品的长度方向的一部分中,增加侧壁部和连接壁部双方的板厚。因此,即使上述一部分的周边部为薄壁,也可以利用增加了板厚的上述一部分来确保冲压成形品的刚性或强度,因此,可以容易地谋求冲压成形品的轻重量化。另外,与应用对接焊接的拼焊板相比较,增加了板厚的上述一部分利用具有良好生产率的推压成形来形成,因此降低了制造成本。因此,可以谋求冲压成形品的轻重量化和制造成本的降低。
采用本发明的又一技术方案,利用包含冲头部和阴模部的成形模推压成形预备成形体,可制造具有增加了侧壁部和连接壁部双方板厚的部分的冲压成形品。因此,即使应用薄壁的预备成形体,也可利用增加了板厚的部分来确保冲压成形品的刚性或强度,因此,可以容易地谋求冲压成形品的轻重量化。另外,与应用对接焊接的拼焊板相比较,板厚增加了的部分利用具有良好生产率的推压成形来形成,因此降低了制造成本。因此,可以谋求冲压成形品的轻重量化和制造成本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冲压成形品的立体图。
图2是用于说明冲压成形品的局部加厚部的剖视图。
图3是用于说明与局部加厚部相邻的非加厚部的剖视图。
图4是用于说明应用了实施方式1的冲压成形品的悬挂零部件的俯视图。
图5是沿图4的V-V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6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毛坯的立体图。
图7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冲压成形品的制造装置的剖视图。
图8是沿图7的VIII-VIII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9是用于说明图7所示的下模的立体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冲压成形品的制造方法的局部加厚部的形成过程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图10所示毛坯的延长部的推压过程的剖视图。
图12是用于说明与局部加厚部相邻的非加厚部的形成过程的剖视图。
图13是用于说明推压比与冲压成形结果的关系的图表。
图14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的剖视图。
图15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的剖视图。
图16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3的剖视图。
图17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2的冲压成形品的制造装置的分解图。
图18是用于说明图17所示的下模的立体图。
图19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2的冲压成形品的制造方法的剖视图,表示图18所示的上模的下降。
图20是接着图19、用于说明上模与抑制机构的销构件相抵接的剖视图。
图21是接着图20、用于说明形成在毛坯的连接壁部的弯曲部的剖视图。
图22是接着图21、用于说明形成在弯曲部的平坦部的剖视图。
图23是接着图22、用于说明弯曲部的消失的剖视图。
图24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3的毛坯的立体图。
图25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3的冲压成形品的制造装置的剖视图。
图26是用于说明图25所示的下模的立体图。
图27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28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4的毛坯的立体图。
图29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4的冲压成形品的制造装置的分解图。
图30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4的冲压成形品的制造方法的剖视图,表示图29所示的上模的下降。
图31是接着图30、用于说明形成在毛坯侧壁部的弯曲部的剖视图。
图32是接着图31、用于说明弯曲部的消失的剖视图。
图33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5的毛坯的立体图。
图34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5的冲压成形品的制造装置的分解图。
图35是用于说明图34所示的下模的立体图。
图36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5的冲压成形品的制造方法的剖视图,表示预备成形过程的开始。
图37是接着图36、用于说明预备成形过程结束的剖视图。
图38是用于说明图37所示的毛坯的立体图。
图39是接着图37、用于说明局部加厚部的形成过程的中途的剖视图。
图40是接着图39、用于说明局部加厚部的形成过程结束的剖视图。
图41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6的冲压成形品的立体图。
图42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6的毛坯的立体图。
图43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6的下模的立体图。
图44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7的下模的立体图。
图45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8的毛坯的立体图。
图46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8的下模的立体图。
图47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8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48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9的毛坯的立体图。
图49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0的毛坯所具有的狭缝的立体图。
图50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0的冲压成形工序的立体图。
图51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1的毛坯的立体图。
图52是用于说明图51所示的凹部的剖视图。
图53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1的变形例1的剖视图,表示冲压成形前后的凹部。
图54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1的变形例2的剖视图,表示冲压成形前后的凹部。
图55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1的变形例3的剖视图,表示冲压成形前后的凹部。
图56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1的变形例4的剖视图,表示冲压成形前后的凹部。
图57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2的毛坯的立体图。
图58是用于说明图57所示的弯曲部的剖视图。
图59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2的变形例1的剖视图,表示冲压成形后的弯曲部。
图60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2的变形例2的剖视图,表示冲压成形后的弯曲部。
图61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2的变形例3的剖视图,表示冲压成形后的弯曲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冲压成形品的立体图,图2是用于说明冲压成形品的局部加厚部的剖视图,图3是用于说明与局部加厚部相邻的非加厚部的剖视图。
实施方式1的冲压成形品120为做成开截面的大致多边形状长条物体,具有相分离的一对侧壁部124和将侧壁部124的端部彼此之间连接起来的连接壁部126,该冲压成形品120通过冲压成形板状的毛坯而得到。冲压成形品120具有配置于需要刚性或强度的局部部位的局部加厚部132。并且,位于侧壁部124和连接壁部126之间、将侧壁部124与连接壁部126连接起来的角部为圆弧状。另外,附图标记122表示侧壁部124的边缘部。
局部加厚部(长度方向的一部分)132沿与冲压成形品120的长度方向交叉的周向延长,局部加厚部132的侧壁部124和连接壁部126与非加厚部136的侧壁部124和连接壁部126相比,其板厚增加。板厚的增加是由于在冲压成形时通过推压毛坯的一部分而产生的材料流动引起的。
因此,即使应用薄壁的板状毛坯,也可以利用增加了板厚的局部加厚部132来确保刚性或强度,因此,可谋求冲压成形品120的轻重量化。另外,与应用对接焊接的拼焊板相比较,局部加厚部132利用具有良好生产率的冲压成形来形成,因此,冲压成形品120降低了制造成本。另外,局部加厚部132的硬度通过冲压成形的加工硬化(压应力)而变得大于非加厚部136的硬度。
图4是用于说明应用了实施方式1的冲压成形品的悬挂零部件的俯视图,图5是沿图4的V-V线剖切的剖视图。
悬挂零部件140具有中空状的大致矩形截面,具有边缘部相互焊接了的上部大梁142和下部大梁144。上部大梁142和下部大梁144是做成开截面的大致多边形状长条物体,通过应用冲压成形品120,可谋求悬挂零部件140的轻重量化和制造成本的降低。
需要刚性或强度的局部部位例如为固定有用于连接臂等其它零部件的托架146的部位。即,由于托架146固定在冲压成形品120的局部加厚部132,因此可确保良好的固定强度。特别是在应用焊接进行固定的情况下,由于提高了疲劳强度而优选。
接着,说明实施方式1的毛坯和冲压成形品的制造装置。
图6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毛坯的立体图,图7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冲压成形品的制造装置的剖视图,图8是沿图7的VIII-VIII线剖切的剖视图,图9是用于说明图7所示的下模的立体图。
实施方式1的制造装置具有用于由板状的毛坯100得到冲压成形品120的冲压成形模。冲压成形模通过推压毛坯100的一部分使其产生引起板厚增加的材料流动,由此,可形成局部加厚部132。
详细来说,投入到实施方式1的制造装置中的毛坯100为冲压成形轧制材料而形成的、做成开截面的长条状预备成形体,其形状与冲压成形品120的形状相对应,具有相分离的一对侧壁部104和将侧壁部104的端部彼此之间连接起来的连接壁部106。另外,位于侧壁部104与连接壁部106之间、将侧壁部104与连接壁部106连接起来的角部为圆弧状。
毛坯100具有与冲压成形品120的局部加厚部132和非加厚部136相对应的预定加厚部112和非预定加厚部116。包含预定加厚部112的周向区域具有周长延长部位,使上述周向区域的截面周长比包含冲压成形品120的局部加厚部132的周向区域的截面周长长,被推压的毛坯100的一部分为周长延长部位。因此,可以容易地产生引起板厚增加的材料流动。
实施方式1的周长延长部位配置于侧壁部104的边缘部102的端面(侧壁部104处的与连接壁部侧相反侧的端面),由自该端面突出地形成的延长部(突出部)114构成。延长部114优选为可通过冲裁轧制材料廉价地形成。但也可通过机械加工来形成延长部114。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包含预定加厚部112的周向区域的截面周长比包含非预定加厚部116的周向区域的截面周长长。
冲压成形模具有上模160、下模170和侧模180,该上模160和下模170配置成可自由接近分离。上模160为具有与冲压成形品120的外表面形状相对应的内表面部的阴模部,下模170为具有与冲压成形品120的内表面形状相对应的外表面部的冲头部,将毛坯100配置于下模170与上模160之间进行合模。考虑到材料流动,使在上模160与下模170的成形面处的、与毛坯100的侧壁部104和连接壁部106之间的角部相对应的部位具有圆弧状截面。上模160的上述圆弧状截面的部位构成通过将上述角部向连接壁部侧引导来使连接壁部106挠曲的引导部。
下模170具有沿配置的毛坯100的边缘部102延长的台阶部(抵接面)172。在上模160和下模170合模时,毛坯100的延长部114与下模170的台阶部172相抵接而被挤推压,从而产生引起板厚增加的材料流动。
与包含毛坯100的预定加厚部112的周向区域相对应的、由上模160和下模170形成的空腔的截面厚度,考虑由材料流动引起的加厚来进行设定。即,合模时的空腔的截面厚度设定为大于毛坯100的板厚,使其容许材料流动。
侧模180定位成与毛坯10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面108相抵接,配置在上模160和下模170的侧方。侧模180为抑制部件,该抑制部件用于在合模后冲压成形时,通过制止毛坯100的端面108的移动来抑制在毛坯100长度方向上的材料流动。
接着,说明实施方式1的冲压成形品的制造方法。
图10是用于说明局部加厚部的形成过程的剖视图,图11是表示图10所示的毛坯延长部的推压过程的剖视图,图12是用于说明与局部加厚部相邻的非加厚部的形成过程的剖视图。
本制造方法具有用于由板状毛坯100得到冲压成形品120的冲压成形工序。该冲压成形工序包含准备毛坯100的准备工序、将毛坯100配置于上模160和下模170之间(成形模内)的配置工序、挠曲工序和加厚工序,该挠曲工序通过在上模160和下模170合模动作的中途,用上模160和下模170推压毛坯100,来使连接壁部106在成形模内的间隙内发生挠曲;该加厚工序从使连接壁部106发生挠曲的状态,用上模160和下模170夹连接壁部106(挠曲了的部位),且用上模160和下模170从该侧壁部104的长度方向两侧压缩侧壁部104,由此来增加侧壁部104和连接壁部106双方的板厚。
详细来说,首先,将毛坯100配置于下模170上。毛坯100的延长部114与下模170的台阶部172相抵接。包含非预定加厚部116的周向区域因其截面周长比包含延长部114的周向区域的截面周长短而离开下模170的台阶部172。
为了合模而进行冲压成形,上模160朝向下模170下降,于是上模160的内表面部与配置于下模170的毛坯100的连接壁部106相抵接。上模160的合模力将毛坯100的延长部114朝向下模170的台阶部172推压,因此,延长部114发生变形(参照图11)。
随着合模动作,在上模160的内表面部与下模170的外表面部的顶面之间(间隙)存在容许材料流动的空间,毛坯100的连接壁部106位于该空间。即,在合模的中途,连接壁部106与下模170之间的间隙设定为大于侧壁部104与下模170之间的间隙。因此,延长部114的材料被推压而向上方流动。
此时,使连接壁部106与上模160相抵接,且使侧壁部104的与连接壁部106相反侧的端面与下模170的台阶部172相抵接,通过用下模170的台阶部172和上模160推压侧壁部104,使来自于侧壁部104的推压力作用于连接壁部106而使连接壁部106发生挠曲。即,用上模160和下模170支承侧壁部104,且用上模160向下模侧推压连接壁部106,由此,使连接壁部106的中央部向下模侧挠曲(形成弯曲部)。此时,在上模160的成形面处的、与毛坯100的侧壁部104和连接壁部106之间的角部相对应的部位,将上述角部引导至连接壁部侧。
然后,从连接壁部106发生挠曲的状态,用上模160和下模170夹连接壁部106,且用上模160和下模170从侧壁部104的长度方向两侧压缩侧壁部104,由此连接壁部106的弯曲部消失,增加了侧壁部104和连接壁部106双方的板厚。
延长部114位于包含预定加厚部112的周向区域的边缘部102,并且,设定考虑了由材料流动引起加厚的合模时空腔的截面厚度,因此,延长部114的材料流动引起预定加厚部112的板厚增加(参照图10)。由此,形成冲压成形品120的局部加厚部132。
另外,在上模160和下模170的侧方设置有侧模180。侧模180与毛坯100的端面108相抵接来制止端面108的移动。由于延长部114的材料沿毛坯100的长度方向的流动受到抑制,因此,主要在周向流动。即,有效地增加了周向区域的板厚。
另一方面,包含毛坯100的非预定加厚部116的周向区域与冲压成形品120的包含非加厚部136的周向区域大致一致,并且,不具有延长部114。因此,不会被下模170的台阶部172推压,不会产生引起板厚增加的材料流动,板厚不会增加(参照图12)。由此,形成冲压成形品120的非加厚部136。
图13是用于说明推压比与冲压成形结果的关系的图表。
推压比为下述值:用冲压成形品120的包含局部加厚部132的周向区域的截面周长、减去毛坯100的包含预定加厚部112和延长部114的周向区域的截面周长,再用包含局部加厚部132的周向区域的截面周长除以上述截面周长之差。
由于推压比与材料流动量相对应,因此,若将推压比设置得较大,则提高了加厚效果。但是,如图13所示,推压比若为30%则显示出良好的成形性,但若推压比到达32%,则在冲压成形品120的局部加厚部132的连接壁部126上产生压曲。
即,若推压比设定得过大,则在冲压成形时,会在上模160的内表面部与下模170的外表面部的顶面之间生成的空间内流入过多的材料,在毛坯100的连接壁部106形成过度的弯曲部。该弯曲部不延伸、不消失,因此产生压曲。因此,为了避免产生压曲,推压比优选为30%以下。
图14~图16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3的剖视图。
在需要刚性或强度的局部部位较小时,也优选通过调整毛坯的延长部的形状、上模和下模的内表面形状、合模时的空腔的截面厚度等,使冲压成形品的局部加厚部132仅占周向区域的一部分。
例如,如图14所示,在应用比悬挂零部件140的尺寸小的托架147的情况下,通过仅在利用焊接安装托架147的部位及其附近配置局部加厚部132,便可以有效地达到悬挂零部件140的轻重量化。
另外,螺母148作为连接部件被固定时,为了提高螺母148的根部强度而应用增强板。但是,如图15所示,通过在利用焊接安装螺母148的部位配置局部加厚部132,可以废除增强板。
另外,如图16所示,为了连接其它零部件,也可以在局部加厚部132上形成孔部149。优选局部加厚部132比非加厚部136容易形成孔部149。特别是在对孔部149实施丝锥加工、代替螺母148使用时,可以废除螺母148。
如以上所述,采用实施方式1的制造方法,制造出一种冲压成形品,该冲压成形品具有增加了侧壁部和连接壁部双方的板厚的局部加厚部。因此,即使应用薄壁的毛坯,也可利用局部加厚部来确保冲压成形品的刚性或强度,因此,可以容易地谋求冲压成形品的轻重量化。另外,与应用对接焊接的拼焊板相比较,局部加厚部利用具有良好生产率的冲压成形来形成,因此降低了制造成本。
另外,采用实施方式1的冲压成形品,该冲压成形品具有增加了侧壁部和连接壁部双方的板厚的局部加厚部,该局部加厚部配置于需要刚性或强度的局部部位。因此,即使局部加厚部的周边部为薄壁,也可利用局部加厚部来确保冲压成形品的刚性或强度,因此,可以容易地谋求冲压成形品的轻重量化。另外,与应用对接焊接的拼焊板相比较,局部加厚部通过具有良好生产率的冲压成形来形成,因此降低了制造成本。
另外,采用实施方式1的制造装置,通过利用包含冲头部和阴模部的多个成形模对预备成形体进行冲压成形,可以制造出一种冲压成形品,该冲压成形品具有增加了侧壁部和连接壁部双方的板厚的局部加厚部。因此,即使应用薄壁的预备成形体,也可利用局部加厚部来确保冲压成形品的刚性或强度,因此,可以容易地谋求冲压成形品的轻重量化。另外,与应用对接焊接的拼焊板相比较,增加了板厚的部分利用具有良好生产率的挤冲压成形来形成,因此降低了制造成本。因此,可以谋求冲压成形品的轻重量化及制造成本的降低。
因此,实施方式1可以谋求冲压成形品的轻重量化及制造成本的降低。
另外,实施方式1的周长延长部位由配置于毛坯侧壁部的边缘部的延长部构成,因此,可以特别有效地加厚冲压成形品的侧壁部的厚度。
另外,也可以将延长部配置于毛坯长度方向的端面部,或仅配置于一方的侧面。另外,也可沿毛坯长度方向空开间隔地配置多个延长部。在该情况下,冲压成形品具有沿其长度方向空开间隔配置的局部加厚部。
毛坯的包含预定加厚部的周向区域的截面周长并不限定于比包含非预定加厚部的周向区域的截面周长长的方式。即,毛坯的延长部不限定于自包含相邻的非预定加厚部的周向区域的边缘部突出的形状,也可具有与冲压成形品的形状相对应,位于与边缘部同一平面的形状,或自边缘部后退的形状(凹部形状)。此时,可通过在下模的台阶部设置与延长部相抵接的突出部位来推压延长部。
接着,说明实施方式2。
图17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2的冲压成形品的制造装置的分解图,图18是用于说明图17所示的下模的立体图。另外,在后述中,对具有与实施方式1同样功能的构件标注类似的附图标记,为了避免重复,省略其说明。
概略来说,实施方式2的冲压成形品的制造装置在具有抑制机构这一点上与实施方式1的冲压成形品的制造装置不同,该抑制机构用于抑制配置于下模270上的毛坯200的连接壁部206的挠曲量。
抑制机构具有贯通孔291、垫部(支承构件)292、止挡件293、弹簧机构294、支承构件295和销构件298。贯通孔291配置于下模270的顶部。垫部292配置成可从贯通孔291自由出没、且朝向从贯通孔291突出的方向施力。垫部292的作用力小于下模270与上模260的合模力。
垫部292随着上模260的下降而向贯通孔291的内部后退,因此,不会影响下模270与上模260的合模。另外,配置于下模270的毛坯200的连接壁部206被上模260的内表面部推压,因此,被垫部292支承来加以束缚。
因此,在冲压成形的初期,上模260的内表面部与垫部292之间生成的空间维持恒定,避免了毛坯200的连接壁部206由于来自延长部214的材料流动而过度弯曲,抑制了挠曲量,因此,可以抑制连接壁部206的压曲。即,即使在推压比较大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毛坯200的连接壁部206的压曲,可谋求冲压成形品的局部加厚部的进一步加厚化。
止挡件293为用于制止下模270的贯通孔291中的垫部292后退的制止部件,由配置于贯通孔291中的缩径部形成,其直径小于垫部292的直径。止挡件293的位置设定成使被制止的垫部292的端面与下模270的顶部位于同一平面内。因此,抑制了毛坯200的连接壁部206的材料流入到贯通孔291,防止了形成与贯通孔291相对应的痕迹或凹部。
弹簧机构294为用于使垫部292产生作用力而使用的作用力产生部件。弹簧机构294由于结构简单而优选,但也可由例如驱动器或液压缸来代替。另外,附图标记254是表示配置有弹簧机构294的冲压成形模的基部。
支承构件295具有基部296和轴部297,配置于垫部292与弹簧机构294之间。基部296位于下模270的下方,配置成可与下模270自由抵接。轴部297穿通下模270的贯通孔291,且可与垫部292自由分离地支承垫部292。
轴部297的长度设定为:在基部296与下模270相抵接的状态下,垫部292从下模270的贯通孔291突出。轴部297未与垫部292连结,因此,即使在垫部292的后退被止挡件293制止的情况下,支承构件295也可以继续后退。
销构件298配置成与支承构件295的基部296相对且从上模260突出。当上模260为了合模而下降时,销构件298与支承构件295的基部296相抵接,使支承构件295下降。其结果,使得位于支承构件295的轴部297上方的垫部292一边支承毛坯200的连接壁部206一边下降。即,抑制机构具有连动机构,该连动机构用于使上模260和下模270的合模、与利用垫部292对毛坯200的连接壁部206的支承连动。
接着,说明实施方式2的冲压成形品的制造方法。
图19是用于说明图18所示的上模下降的剖视图,图20是接着图19、用于说明上模与抑制机构的销构件相抵接的剖视图,图21是接着图20、用于说明形成于毛坯的连接壁部的弯曲部的剖视图,图22是接着图21、用于说明形成于弯曲部的平坦部的剖视图,图23是接着图22、用于说明弯曲部的消失的剖视图。
概略来说,本制造方法在通过抑制毛坯200的连接壁部206的挠曲量来抑制连接壁部206的压曲这一点上与实施方式1的冲压成形品的制造方法不同。
详细来说,首先,将毛坯200配置于下模270上。毛坯200的延长部214与下模270的台阶部272相抵接。利用弹簧机构294隔着支承构件295对垫部292施力,使垫部292从下模270的贯通孔291突出。
为了合模而进行冲压成形,上模260朝向下模270下降(参照图19)。配置成从上模260突出的销构件298与支承构件295的基部296相抵接(参照图20)。此时,在上模260的内表面部与垫部292之间存在空间。
而且,上模260的内表面部与配置于下模270的毛坯200的连接壁部206相抵接,上模260的合模力将毛坯200的延长部214朝向下模270的台阶部272推压,因此,延长部214发生变形。
随着合模动作,使连接壁部206与上模260相抵接,并且,使侧壁部204的与连接壁部206侧相反侧的端面与下模270的台阶部272相抵接,用下模270的台阶部272和上模260推压侧壁部204,由此,通过来自于侧壁部204的推压力作用于连接壁部206上,使连接壁部206的中央部向下模侧挠曲(形成弯曲部)。此时,上模260的成形面处的、与毛坯200的侧壁部204和连接壁部206之间的角部相对应的部位,将上述角部引导至连接壁部侧。
然后,从连接壁部206发生挠曲的状态,用上模260和下模270夹连接壁部206,且用上模260和下模270从侧壁部204的长度方向两侧压缩侧壁部204,由此连接壁部206的弯曲部消失,增加了侧壁部204和连接壁部206双方的板厚。
另一方面,在上模260下降的中途,垫部292一边支承连接壁部206、将上模260的内表面部与垫部292之间产生的空间a维持恒定,一边与上模260的动作连动地后退(参照图21)。
而且,当上模260继续下降时,垫部292使毛坯200的连接壁部206的弯曲部发生变形,产生平坦部F(参照图22)。因此,防止了毛坯200的连接壁部206过度变形,抑制了弯曲部发生压曲。
当上模260再继续下降时,由于垫部292的作用力小于下模270与上模260的合模力,因此,垫部292后退到下模270的贯通孔291内,被止挡件293制止。支承垫部292的支承构件295的轴部297离开垫部292,支承构件295继续后退。由此,上模260的内表面部与垫部292之间产生的空间慢慢缩小,毛坯200的连接壁部206的弯曲部被上模260推压而消失(参照图23)。
另外,由于被止挡件293制止的垫部292的端面与下模270的顶部位于同一平面内,因此,防止了在得到的冲压成形品上形成与贯通孔291相对应的痕迹或凹部。
如以上所述,实施方式2即使在推压比较大的情况下,也可通过抑制毛坯的连接壁部的挠曲量来抑制毛坯的压曲,与实施方式1相比,可谋求冲压成形品的局部加厚部的进一步加厚。
接着,说明实施方式3。
图24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3的毛坯的立体图,图25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3的冲压成形品的制造装置的剖视图,图26是表示用于说明图25所示的下模的立体图。
实施方式3的毛坯300具有鼓出部315,该鼓出部315形成于连接壁部306的上模侧的面上、从该上模侧的面(外侧面)鼓出。鼓出部315位于包含与冲压成形品的局部加厚部相对应的预定加厚部312的周向区域,使该周向区域的截面周长比包含冲压成形品的局部加厚部的周向区域的截面周长长。
即,鼓出部315构成周长延长部,与由配置于侧壁部104的边缘部102的延长部114构成的实施方式1不同,如后述所示,可有效地增加冲压成形品的连接壁部的厚度。另外,从生产率和成本方面考虑,优选在由轧制材料成形毛坯300时同时形成鼓出部315。
实施方式3的冲压成形品的制造装置具有上模360、下模370和侧模380,该上模360和下模370配置成可自由接近分离。下模370具有沿配置的毛坯300的边缘部302延伸的台阶部372。侧模380配置于上模360和下模370的侧方,且定位成与毛坯300的端面308相对。
在实施方式3的冲压成形品的制造方法中,首先,将毛坯300配置于下模370上。毛坯300的边缘部302与下模370的台阶部372相抵接。
为了合模而进行冲压成形,上模360朝向下模370下降,于是上模360的内表面部与配置于毛坯300的连接壁部306的鼓出部315相抵接,该毛坯300配置于下模370上。上模360的合模力将鼓出部315朝向下模370的内表面部推压。另一方面,毛坯300的边缘部302的端面308被下模370的台阶部372制止。
其结果,使得鼓出部315发生变形,鼓出部315的材料向毛坯300的连接壁部306和侧壁部304流动,引起预定加厚部312的板厚增加。即,得到具有局部加厚部的冲压成形品。此时,鼓出部315配置于连接壁部306,因此,有效地增加了冲压成形品的连接壁部的厚度。
图27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鼓出部315相对于实施方式1的延长部114不是排他的。例如,也可由鼓出部315和延长部114构成周长延长部位。在该情况下,可有效地增加冲压成形品的连接壁部和侧壁部的厚度。
如以上所述,实施方式3与实施方式1同样可以谋求冲压成形品的轻重量化及制造成本的降低。另外,实施方式3的周长延长部位由配置于毛坯的连接壁部的鼓出部构成,因此,可特别有效地增加冲压成形品的连接壁部的厚度。
另外,也可以将鼓出部配置于毛坯长度方向的端面部。另外,也可以将鼓出部沿毛坯的长度方向空开间隔地配置多个。在该情况下,冲压成形品具有在其长度方向空开间隔地配置的局部加厚部。
在需要刚性或强度的局部部位较小的情况下,优选通过调整鼓出部的形状或合模时的空腔的截面厚度,来使冲压成形品的局部加厚部仅占周向区域的一部分。例如,可通过缩小鼓出部,仅在冲压成形品的连接壁部的一部分形成局部加厚部,有效地实现冲压成形品的轻重量化(参照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3)。
接着,说明实施方式4。
图28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4的毛坯的立体图,图29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4的冲压成形品的制造装置的分解图。
概略来说,实施方式4的毛坯400具有形成于侧壁部404的上模侧上、并从该上模侧鼓出的鼓出部415,与具有配置于连接壁部306的鼓出部315的实施方式3的毛坯300不同。
实施方式4的冲压成形品的制造装置具有上模460、下模470与侧模(未图示)。
上模460具有包含第1横向模490、第2横向模495和上方模465的多个组合模。第1横向模490和第2横向模495为第1组合模,将第1横向模490和第2横向模495配置成可自由接近分离、且在两者为一体时具有与冲压成形品的外表面形状相对应的内表面部。上方模465为第2组合模,隔着第1横向模490和第2横向模495与下模470相对,驱动第1横向模490和第2横向模495而使上模460和下模470发挥合模力。
第1横向模490具有侧壁部491、延长部493和斜面492。侧壁部491与鼓出部415相对、且具有与冲压成形品的侧壁部的外表面形状相对应的内表面部。延长部493与毛坯的连接壁部406相对,且具有与冲压成形品的连接壁部的外表面形状相对应的内表面部。斜面492配置于将侧壁部491与延长部493连接起来的角部的外周。延长部493与下模470的顶面之间的合模时的空腔的截面厚度,考虑到由材料流动引起的加厚,设定为大于毛坯400的板厚。
第2横向模495具有斜面497和侧壁部496。斜面497配置于上方的角部的外周。斜面497和第1横向模490的斜面492向相互分离的方向倾斜。
侧壁部496与鼓出部415相对、且具有与冲压成形品的侧壁部的外表面形状相对应的内表面部。侧壁部496的高度与第1横向模490的侧壁部491的高度大致一致,第2横向模495可自由插入形成于第1横向模490的延长部493与下模470的台阶部472之间的空间内。
考虑由材料流动引起的加厚而设定第1横向模490和第2横向模495相接近时的停止位置。即,将停止位置的侧壁部491、496与下模470之间的合模时的空腔的截面厚度设定为大于毛坯400的板厚。
因此,当驱动第1横向模490和第2横向模495使它们相互接近时,第1横向模490的侧壁部491和第2横向模495的侧壁部496与鼓出部415相抵接,推压鼓出部415,由此产生引起板厚增加的材料流动。此时,鼓出部415配置于侧壁部404,因此,有效地增加了冲压成形品的侧壁部的厚度。
上方模465为截面凹部状,具有基部及自基部两端延长的突出部,并且,该上方模465可相对于第1横向模490和第2横向模495自由地接近或分离。上方模465的突出部具有与第1横向模490的斜面492相对应的斜面466、和与第2横向模495的斜面497相对应的斜面467。
当上方模465接近于下模470时,其突出部的斜面466、467与第1横向模490的斜面492、和第2横向模495的斜面497相抵接,因此,向使斜面492、497相互接近的方向推压斜面492、497。其结果,驱动第1横向模490和第2横向模495使它们相互接近,并与鼓出部415相抵接进行推压。
实施方式4的制造装置具有连动机构,该连动机构使上方模465相对于下模470的接近、和第1横向模490和第2横向模495相对于鼓出部415的抵接连动。特别是本连动机构利用斜面466、467、492、497的抵接,从结构简单化方面考虑而优选。另外,也可以对第1横向模490和第2横向模495分别应用独立的驱动机构或驱动装置。
接着,说明实施方式4的冲压成形品的制造方法。
图30是用于说明图29所示的上模下降的剖视图,图31是接着图30、用于说明形成于毛坯侧壁部的弯曲部的剖视图,图32是接着图31、用于说明弯曲部消失的剖视图。
首先,将毛坯400配置于下模470上。毛坯400的边缘部402与下模470的台阶部472相抵接。
第1横向模490和第2横向模495配置于毛坯400的外侧。此时,定位成:第1横向模490的侧壁部491和延长部493与毛坯的一鼓出部415和连接壁部406相对,第2横向模495的侧壁部496与另一边鼓出部415相对。位于侧壁部491和延长部493之间、且将侧壁部491与延长部493连接起来的角部具有圆弧状截面的成形面。该角部与毛坯400的侧壁部404和连接壁部406之间的角部相对应,构成引导部,该引导部通过将毛坯400的角部引导到侧壁部侧来使侧壁部404发生挠曲。
为了合模而进行冲压成形,上方模465朝向下模470下降,于是上方模465的斜面466、467、与位于下模470上方的第1横向模490的斜面492和第2横向模495的斜面497相抵接(参照图30)。
上方模465的合模力借助斜面466、467向使斜面492、497相接近的方向推压斜面492、497,从而驱动第1横向模490和第2横向模495使它们相互接近。
在第1横向模490的侧壁部491与下模470的外表面部的侧面之间、和第2横向模495的侧壁部496与下模470的外表面部的侧面之间存在容许材料流动的空间,毛坯400的鼓出部415位于该空间。即,在合模的中途,侧壁部404与下模470之间的间隙设定为大于连接壁部406与下模470之间的间隙。因此,鼓出部415的材料被推压向侧方流动。
此时,用第1横向模490的侧壁部491和第2横向模495的侧壁部496推压侧壁部404,并且,使连接壁部406与第1横向模490的延长部493相抵接,由此,利用来自连接壁部406的推压力作用于侧壁部404上,使侧壁部404发生挠曲(参照图31)。
即,用第1横向模490的延长部493和下模470支承连接壁部406,且用第1横向模490的侧壁部491和第2横向模495的侧壁部496向下模侧推压侧壁部404,由此,使侧壁部404的中央部向下模侧挠曲(形成弯曲部)。此时,第1横向模490的上述角部,将毛坯400的上述角部向侧壁部侧引导。
然后,当上方模465继续下降时,第1横向模490的侧壁部491与第2横向模495的侧壁部496进一步接近,缩小了在第1横向模490的侧壁部491和第2横向模495的侧壁部496与下模470的外表面部之间产生的空间(参照图32)。即,从使侧壁部404发生挠曲的状态,用第1横向模490的侧壁部491、第2横向模495的侧壁部496和下模470夹侧壁部404,并且,用第1横向模490的侧壁部491和第2横向模495的侧壁部496从连接壁部406的长度方向两侧压缩连接壁部406,由此,侧壁部404的弯曲部消失,使侧壁部404和连接壁部406双方的板厚增加。由此,得到具有局部加厚部的冲压成形品。
此时,鼓出部415配置在侧壁部404,因此,有效地增加了冲压成形品的侧壁部的厚度。另外,第1横向模490的延长部493与毛坯的连接壁部406之间的在合模时的空腔的截面厚度设定为容许材料流动,因此,使得鼓出部415的材料顺利流入,有效地增加了冲压成形品的连接壁部的厚度。
如以上所述,实施方式4与实施方式1同样可以谋求冲压成形品的轻重量化及制造成本的降低。另外,实施方式4的周长延长部位由配置于毛坯侧壁部的鼓出部构成,因此,可以特别有效地增加冲压成形品的侧壁部的厚度。
另外,也可将鼓出部配置于毛坯的端面,或仅配置于一方的侧面。另外,还可以将鼓出部在毛坯的长度方向上空开间隔地配置多个。此时,使得冲压成形品具有在其长度方向上空开间隔地配置的局部加厚部。
需要刚性或强度的局部部位较小时,优选通过调整鼓出部的形状、合模时的空腔的截面厚度,来使冲压成形品的局部加厚部仅占周向区域的一部分。例如,通过缩小鼓出部,仅在冲压成形品的连接壁部的一部分形成局部加厚部,便可以有效地达到了冲压成形品的轻重量化(参照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3)。
接着,说明实施方式5。
图33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5的毛坯的立体图,图34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5的冲压成形品的制造装置的剖视图,图35是用于说明图34所示的下模的立体图。
概略来说,实施方式5在应用由没有预备成形的平板状板材(原材料)形成的毛坯500这一点上与实施方式1不同。
毛坯500具有中央延长部506和位于中央延长部506侧方的侧方延长部504。中央延长部506与冲压成形品的连接壁部相对应。侧方延长部504与冲压成形品的侧壁部相对应。并且,毛坯500具有与冲压成形品的局部加厚部和非加厚部相对应的预定加厚部512和非预定加厚部516。包含预定加厚部512的周向区域具有配置在边缘部502的延长部514,使上述周向区域的截面周长比包含冲压成形品的局部加厚部的周向区域的截面周长长。
冲压成形模具有毛坯500的预备成形功能,具有上模560、下模570和侧模(未图示),该上模560与下模570配置成可自由接近分离。
下模570具有下模基部571、组合模574和弹簧机构576。下模基部571具有沿侧方延伸的台阶部572、和用于收容弹簧机构576的凹部575。
组合模574在合模时与毛坯500的中央延长部506相抵接,并向上模560的内表面部推压,从而成形毛坯500。由此,使得毛坯500与冲压成形品的形状相对应,具有边缘部、自边缘部延长的侧壁部、和将侧壁部连接起来的连接壁部,另一方面,通过台阶部572与预备成形了的毛坯500的延长部514相抵接并推压延长部514,来产生引起板厚增加的材料流动。
弹簧机构576配置在位于组合模574下方的下模基部571的凹部575,对组合模574朝上方施力,组合模574的作用力设定为小于合模力。
接着,说明实施方式5的冲压成形品的制造方法。
图36是用于说明预备成形过程开始的剖视图,图37是接着图36、用于说明预备成形过程结束的剖视图,图38是用于说明图37所示的毛坯的立体图,图39和图40是接着图37、用于说明局部加厚部的形成过程的中途及结束的剖视图。
在本制造方法的冲压成形工序中,首先,将毛坯500配置在上模560和下模570之间。毛坯500的中央延长部506与下模570的组合模574相抵接(参照图34和图35)。
为了合模而进行冲压成形,上模560朝向下模570下降,于是上模560的端面562与毛坯500的侧方延长部504相抵接。上模560的合模力将毛坯500的侧方延长部504向下方推压,使侧方延长部504发生变形(参照图36)。
当上模560继续下降时,毛坯500预备成形为沿下模570的的外表面部的形状(帽子状截面)(参照图37和图38)。由此,使得毛坯500具有边缘部、自边缘部延长的侧壁部、和将侧壁部连接起来的连接壁部,延长部514与下模基部571的台阶部572相抵接。
当上模560再继续下降时,上模560的合模力朝下模基部571的台阶部572推压毛坯500的延长部514,因此,延长部514发生变形。延长部514的材料被推压向上方流动(参照图39和图40)。此时,延长部514位于包含预定加厚部512的周向区域的边缘部,并且,设定考虑了因材料流动而增加厚度的合模时的空腔的截面厚度,因此,延长部514的材料流动引起预定加厚部512的板厚的增加。另外,组合模574的作用力设定为小于合模力,且随着延长部514的变形而下降,因此,不会干涉延长部514的变形。
如以上所述,在实施方式5中按照一轮合模动作依次连续实行预备成形工序、挠曲工序、加厚工序,该预备成形工序为在上模560和下模570之间配置板状的毛坯500,利用合模由板状的毛坯500成形为具有帽子状截面的预备成形体。因此,可以谋求提高生产率、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
接着,说明实施方式6。
图41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6的冲压成形品的立体图,图42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6的毛坯的立体图,图43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6的下模的立体图。
概略来说,实施方式6在连接壁部的结构方面与实施方式1不同。实施方式6的冲压成形品的连接壁部126具有配置于局部加厚部132的边缘部的贯通孔138,毛坯的连接壁部106具有配置于预定加厚部112的边缘部的贯通孔118。
毛坯的贯通孔118与冲压成形品的贯通孔138相对应,并且,具有阻碍压应力传递的结构。贯通孔118构成抑制部件,该抑制部件用于抑制引起截面厚度增加的材料向周边部的流动,具有提高局部加厚部132的加厚效率的功能。
贯通孔118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但为了避免冲压成形时的应力集中,优选为圆形状。另外,在由轧制材料成形毛坯时,由于延长部114和贯通孔118是利用冲裁加工形成的,在生产率和成本方面优选。但是,也可以利用机械加工另外形成延长部114和贯通孔118。毛坯并不限定于由轧制材料成形,例如,也可以应用铸造品。
实施方式6的毛坯除了贯通孔118之外与实施方式1的毛坯大致相同,因此,可以应用实施方式1的冲压成形品的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制造实施方式6的冲压成形品。因此,为了避免重复,省略实施方式6的冲压成形品的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的说明。
如以上所述,在实施方式6中,利用贯通孔抑制引起截面厚度增加的材料向周边部的流动,因此,与实施方式1相比较,具有良好的加厚效率。另外,贯通孔配置在毛坯的连接壁部,因此,可有效地增加冲压成形品的连接壁部的厚度。另外,周长延长部位由配置在毛坯侧壁部的边缘部的延长部构成,因此,可有效地增加冲压成形品的侧壁部的厚度。
贯通孔也可配置在毛坯的侧壁部,或配置在连接壁部和侧壁部双方。并且,还优选将贯通孔配置成位于局部加厚部和其它零部件的固定面上。此时,其它零部件发挥作为增强件的功能,因此,可以抑制贯通孔对冲压成形品的刚性的影响。贯通孔也可配置在毛坯侧壁部的边缘部,或仅配置在一边缘部。优选贯通孔的尺寸和设置数量与毛坯的预定加厚部和冲压成形品的局部加厚部的尺寸和形状相对应地适当设定。
接着,说明实施方式7。
图44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7的下模的立体图。
概略来说,实施方式7在冲压成形品的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方面与实施方式6不同,实施方式7具有抑制机构,该抑制机构用于抑制配置于下模270的毛坯连接壁部206的挠曲量。实施方式7的冲压成形品的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适用实施方式2的冲压成形品的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因此,为了避免重复,省略实施方式7的冲压成形品的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的说明。
如以上所述,在实施方式7中,即使在推压比较大的情况下,也可通过用垫部292支承具有贯通孔218的毛坯的连接壁部206来抑制连接壁部206的挠曲量,从而抑制毛坯的压曲,与实施方式6相比较,可谋求冲压成形品的局部加厚部的进一步加厚。
接着,说明实施方式8。
图45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8的毛坯的立体图,图46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8的下模的立体图,图47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8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概略来说,实施方式8在毛坯的连接壁部的结构上与实施方式6不同。实施方式8的毛坯的连接壁部306具有鼓出部315,与实施方式3的毛坯300相对应。另外,贯通孔318与鼓出部315相邻,且位于连接壁部306的预定加厚部312的边缘部。通过贯通孔318阻碍压应力的传递,抑制从预定加厚部312向非预定加厚部的流动,因此,提高了冲压成形品的连接壁部的加厚效率。
如图47所示,鼓出部315相对于实施方式6的延长部114不是排他的。例如,也可由鼓出部315和延长部114构成周长延长部位。此时,可有效地增加冲压成形品的连接壁部和侧壁部的厚度。
另外,实施方式8的冲压成形品的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适用实施方式3的冲压成形品的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因此,为了避免重复,省略实施方式8的冲压成形品的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的说明。
如以上所述,实施方式8与实施方式6同样地可谋求冲压成形品的轻重量化及制造成本的降低。另外,实施方式8中的周长延长部位由配置于毛坯的连接壁部的鼓出部构成,因此,可以特别有效地增加冲压成形品的连接壁部的厚度。
接着,说明实施方式9。
图48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9的毛坯的立体图。
概略来说,实施方式9在毛坯的鼓出部的结构上与实施方式8不同。实施方式9的毛坯的鼓出部415配置在侧壁部404,与实施方式4的毛坯400相对应。另外,贯通孔418位于连接壁部406的预定加厚部412的边缘部。通过贯通孔418阻碍压应力的传递,抑制从预定加厚部412向非预定加厚部的流动,因此,提高了冲压成形品的连接壁部的加厚效率。
另外,实施方式9的冲压成形品的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适用实施方式4的冲压成形品的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因此,为了避免重复,省略实施方式9的冲压成形品的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的说明。
如以上所述,实施方式9与实施方式6同样地可谋求冲压成形品的轻重量化和制造成本的降低。另外,实施方式9中的周长延长部位由配置于毛坯的侧壁部的鼓出部构成,因此,可以特别有效地增加冲压成形品的侧壁部的厚度。
接着,说明实施方式10。
图49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0的毛坯所具有的狭缝的立体图,图50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0的冲压成形工序的立体图。
概略来说,实施方式10在抑制材料流动的抑制部件由狭缝618构成这一点上、与实施方式6的抑制部件由贯通孔118构成不同。另外,实施方式10的冲压成形品的制造装置与实施方式6的冲压成形品的制造装置大致相同,因此,不重复其说明。
狭缝618配置在毛坯600的预定加厚部612的边缘部,延长侧壁部604和连接壁部606,可阻碍经由侧壁部604和连接壁部606的压应力的传递。在包含预定加厚部612的周向区域的边缘部602配置有构成周长延长部位的延长部614,包含预定加厚部612的周向区域的截面周长比包含非预定加厚部616的周向区域的截面周长长。
因此,在冲压成形工序中,通过朝向下模的台阶部推压毛坯600的延长部614,使延长部614发生变形,延长部614的材料向上方流动。此时,延长部614位于包含预定加厚部612的周向区域的边缘部602,并且,设定考虑了由于材料流动而引起厚度增加的合模时的空腔的截面厚度,因此,延长部614的材料流动引起预定加厚部612的截面厚度的增加。
另一方面,狭缝618位于预定加厚部612的边缘部。通过狭缝618阻碍压应力的传递,抑制从预定加厚部612向非预定加厚部616的流动(参照图50)。狭缝618延长侧壁部604和连接壁部606,因此,除了抑制经由连接壁部606的材料流动,还抑制经由侧壁部604的材料流动。即,使得经由侧壁部604分散了的材料也流入连接壁部606。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冲压成形品的连接壁部的加厚效果。
如以上所述,在实施方式10中,狭缝配置在侧壁部和连接壁部,除了抑制经由连接壁部的材料流动,还抑制经由侧壁部的材料流动,因此,与实施方式6相比较,可提高冲压成形品的连接壁部的加厚效果。
另外,从生产率和成本方面来考虑,优选在由轧制材料成形毛坯时利用冲裁加工形成狭缝。但是,也可利用机械加工以其它方式形成狭缝。狭缝的宽度和长度优选与毛坯的预定加厚部和冲压成形品的局部加厚部的尺寸和形状相对应地适当设定。
另外,优选将狭缝配置成位于局部加厚部与其它零部件的固定面上。此时,其它零部件发挥作为增强件的功能,因此,可以抑制狭缝对于冲压成形品的刚性的影响。也可以根据需要利用焊接等接合狭缝来确保刚性。另外,也可将狭缝仅配置在侧壁部和连接壁部中的一方上,或仅配置在侧壁部的一方上。
接着,说明实施方式11。
图51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1的毛坯的立体图,图52是用于说明图51所示的凹部的剖视图。
概略来说,实施方式11在抑制材料流动的抑制部件由凹部718构成这一点上、与实施方式10的抑制部件由狭缝618构成不同。另外,实施方式11的冲压成形品的制造装置与实施方式6的冲压成形品的制造装置大致相同,不重复其说明。
凹部718由薄壁部形成,配置在毛坯700的预定加厚部712的边缘部的内面,延长侧壁部704和连接壁部706,因此,可阻碍经由侧壁部704和连接壁部706的压应力的传递。凹部718与狭缝618相比,在对刚性的影响较小这一点上优选。在包含预定加厚部712的周向区域的边缘部702配置有构成周长延长部位的延长部714,包含预定加厚部712的周向区域的截面周长比包含非预定加厚部716的周向区域的截面周长长。
因此,在冲压成形工序中,通过朝向下模的台阶部推压毛坯700的延长部714,使延长部714发生变形,延长部714的材料向上方流动。此时,延长部714位于包含预定加厚部712的周向区域的边缘部702,并且,设定考虑了由于材料流动而引起厚度增加的合模时的空腔的截面厚度,因此,延长部714的材料流动引起预定加厚部712的截面厚度的增加。
另一方面,凹部718位于预定加厚部712的边缘部。通过凹部718阻碍压应力的传递,抑制从预定加厚部712向非预定加厚部716的流动。凹部718延长侧壁部704和连接壁部706,因此,除了抑制经由连接壁部706的材料流动,还抑制经由侧壁部704的材料流动。
即,使得经由侧壁部704分散了的材料也流入连接壁部706,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冲压成形品的连接壁部的加厚效果。另外,凹部718由于来自连接壁部706的材料流动而缩小,因此,残留在冲压成形品的局部加厚部732的凹部738与毛坯700的凹部718相比变小了。
图53~图55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1的变形例1~3的剖视图,表示冲压成形前后的凹部。
通过在与毛坯700的预定加厚部712相对的上模的内表面部位形成凹部,扩大预定加厚部712与上模的内表面部位之间的间隙,可以使容许材料流动和加厚的空间扩大到预定加厚部712的上方。此时,能得到上表面加厚了的局部加厚部732(参照图53)。另外,附图标记736表示非加厚部。
另外,通过在与预定加厚部712相对的下模的内表面部位形成凹部,扩大预定加厚部712与下模的内表面部位之间的间隙,可以使容许材料流动和加厚的空间扩大到预定加厚部712的下方。此时,能得到下表面加厚了的局部加厚部732(参照图54)。
另外,通过在与预定加厚部712相对的上模和下模的内表面部位形成凹部,扩大预定加厚部712与上模的内表面部位之间的间隙、和预定加厚部712与下模的内表面部位之间的间隙,可以使容许材料流动和加厚的空间扩大到预定加厚部712的上方和下方。此时,能得到上表面和下表面加厚了的局部加厚部732(参照图55)。
图56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1的变形例4的剖视图,表示冲压成形前后的凹部。
在作为目标的冲压成形品中不希望残留凹部718时,可以通过调整凹部718的形状来对应。例如,将凹部718形成得较浅时,可以利用来自连接壁部706的材料流入使凹部718消失,以使冲压成形品的局部加厚部732不具有凹部718。
如以上所述,实施方式11的凹部与实施方式10的狭缝相比,对刚性的影响较少,因此,与实施方式10相比,容易确保冲压成形品的刚性。
另外,从生产率和成本方面来考虑,优选在由轧制材料成形毛坯时利用冲压成形来形成凹部。但是,也可利用机械加工另外形成凹部,或在毛坯上应用铸造时,在铸造时一并形成凹部。凹部的宽度和长度优选与毛坯的预定加厚部和冲压成形品的局部加厚部的尺寸和形状相对应地适当设定。
另外,优选是将凹部配置成位于局部加厚部和其它零部件的固定面上。此时,其它零部件发挥作为增强件的功能,因此,可以抑制凹部对于冲压成形品的刚性的影响。另外,也可将凹部配置在毛坯的外表面,或仅配置在侧壁部和连接壁部中的一方,或仅配置在侧壁部的一方。另外,还可在周向上空开间隔地配置多个凹部。
接着,说明实施方式12。
图57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2的毛坯的立体图,图58是用于说明图57所示的弯曲部的剖视图。
概略来说,实施方式12在抑制材料流动的抑制部件由弯曲部818构成这一点上、与实施方式11的抑制部件由凹部718构成不同。另外,实施方式12的冲压成形品的制造装置与实施方式6的冲压成形品的制造装置大致相同,因此不重复其说明。
弯曲部818配置在毛坯800的预定加厚部812的边缘部的外表面,延长侧壁部804和连接壁部806,可阻碍经由侧壁部804和连接壁部806的压应力的传递。弯曲部818与由薄壁部形成的凹部718相比,在对刚性的影响较小这一点上优选。弯曲部818的截面形状并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为容易变形的形状、例如平缓的圆弧形状,从而使冲压成形品中的残留痕迹消失(或缩小)。
在包含预定加厚部812的周向区域的边缘部802配置有构成周长延长部位的延长部814,包含预定加厚部812的周向区域的截面周长比包含非预定加厚部816的周向区域的截面周长长。
因此,在冲压成形工序中,通过朝向下模的台阶部推压毛坯800的延长部814,使延长部814发生变形,延长部814的材料向上方流动。此时,延长部814位于包含预定加厚部812的周向区域的边缘部802,并且,设定考虑了由于材料流动而引起厚度增加的合模时的空腔的截面厚度,因此,延长部814的材料流动引起预定加厚部812的截面厚度的增加。
另一方面,弯曲部818位于预定加厚部812的边缘部。通过弯曲部818阻碍压缩应力的传递,抑制从预定加厚部812向非预定加厚部816的流动。弯曲部818延长侧壁部804和连接壁部806,因此,除了抑制经由连接壁部806的材料流动,还抑制经由侧壁部804的材料流动。即,使得经由侧壁部804分散了的材料也流入连接壁部806。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冲压成形品的连接壁部的加厚效果。另外,弯曲部818由上模和下模推压发生变形而消失(或缩小)。
图59~图61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2的变形例1~3的剖视图,表示冲压成形后的弯曲部。
通过在与毛坯800的预定加厚部812相对的上模的内表面部位形成凹部,扩大预定加厚部812和上模的内表面部位之间的间隙,可以使容许材料流动和加厚的空间扩大到预定加厚部812的上方。此时,能得到上表面加厚了的局部加厚部832(参照图59)。另外,附图标记836表示非加厚部。
另外,通过在与预定加厚部812相对的下模的内表面部位形成凹部,扩大预定加厚部812和下模的内表面部位之间的间隙,可以使容许材料流动和加厚的空间扩大到预定加厚部812的下方。此时,能得到下表面加厚了的局部加厚部832(参照图60)。
另外,通过在与预定加厚部812相对的上模和下模的内表面部位形成凹部,扩大预定加厚部812与上模的内表面部位之间的间隙、和预定加厚部812与下模的内表面部位之间的间隙,可以使容许材料流动和加厚的空间扩大到预定加厚部812的上方和下方。此时,得到了上表面和下表面加厚了的局部加厚部832(参照图61)。
如以上所述,实施方式12的弯曲部与实施方式11的凹部相比,对刚性的影响较少,因此,与实施方式11相比,容易确保冲压成形品的刚性。
另外,从生产率和成本方面来考虑,优选在由轧制材料成形毛坯时利用冲压成形来形成弯曲部。但是,在毛坯应用铸造制造的情况下,也可以在铸造时一并形成弯曲部。弯曲部的大小和长度优选与毛坯的预定加厚部和冲压成形品的局部加厚部的尺寸和形状相对应地适当设定。
另外,也可将弯曲部配置在毛坯的内表面,或仅配置在侧壁部和连接壁部中的一方,或仅配置在侧壁部的一方。另外,还可在周向上空开间隔地配置多个弯曲部。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变。
例如,可以将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3应用于实施方式2~4、实施方式6~9,或将实施方式2应用于实施方式3及其变形例,或将实施方式10~12应用于实施方式6~9,或将实施方式11的变形例1~3应用于实施方式6~10。
另外,抑制材料流动的抑制部件只要具有阻碍压应力传递的结构即可,并不特别限定于贯通孔、狭缝、凹部和弯曲部。
冲压成形品并不限定于适用于悬挂零部件的方式,也可适用于其他的车辆用构造构件。其他车辆用构造构件为例如联杆零部件、托架零部件、侧梁外部加强件等车身主体零部件、梯型车架等车架构件。
毛坯和冲压成形品的侧壁部和连接壁部不限定于大致平面形状,也可具有弯曲形状、弯折形状。另外,也可以适用于侧壁部的一端相互连接,没有连接壁部的角形状的毛坯和冲压成形品。另外,也可以应用焊接其他构造构件的部位作为需要刚性或强度的局部部位。

Claims (10)

1.一种利用冲压成形制造具有帽子状截面的零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具有准备工序、配置工序、挠曲工序、加厚工序;
准备工序,其用于准备帽子状截面的预备成形体,该帽子状截面的预备成形体包括相分离的一对侧壁部和将上述侧壁部的端部彼此之间连接起来的连接壁部,上述预备成形体具有从上述侧壁部的与上述连接壁部侧相反侧的端面的一部分突出的突出部或从上述连接壁部的外侧面的一部分鼓出的鼓出部;
配置工序,其用于在成形模内配置上述预备成形体,该成形模包含冲头部与阴模部,该冲头部配置在上述预备成形体的内侧,该阴模部通过与上述冲头部的相对移动,向冲头部侧推压上述预备成形体的外侧一面;上述连接壁部与上述冲头部之间的间隙设定为大于上述侧壁部与上述冲头部之间的间隙;
挠曲工序,其在上述成形模的合模动作的中途,使上述连接壁部与上述阴模部相抵接,并且使上述突出部与形成在上述冲头部的基部上的抵接面相抵接,用上述冲头部的抵接面和上述阴模部推压上述侧壁部,并且,通过将连接上述侧壁部与上述连接壁部的角部向上述连接壁部侧引导,而使上述连接壁部的中央部在上述成形模内的间隙内向上述冲头部侧挠曲;或者使上述鼓出部与上述阴模部相抵接,并且使上述侧壁部的与上述连接壁部侧相反侧的端面与形成在上述冲头部的基部上的抵接面相抵接,用上述冲头部的抵接面和上述阴模部推压上述连接壁部,而使上述连接壁部的中央部在上述成形模内的间隙内向上述冲头部侧挠曲;
加厚工序,在使上述连接壁部发生挠曲的状态下,用上述成形模夹上述挠曲了的部位,并且,用上述成形模从上述连接壁部和上述侧壁部的长度方向两侧压缩上述连接壁部和上述侧壁部,由此来增加上述侧壁部和上述连接壁部双方的板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挠曲工序中,在使上述连接壁部挠曲时,一边用支承构件从上述冲头部侧支承上述连接壁部,一边使上述支承构件向上述冲头部侧后退,由此抑制上述连接壁部的挠曲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按照一轮合模动作依次连续实行准备工序、上述挠曲工序、上述加厚工序,该准备工序在上述冲头部和上述阴模部之间配置平板状原材料,利用合模由上述平板状原材料成形上述预备成形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预备成形体的形状为以截面帽子状延伸的长条状,
在上述加厚工序中,增加上述预备成形体长度方向上的一部分的上述侧壁部和上述连接壁部的板厚,并且,用侧模限制上述预备成形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准备工序中,用于抑制在上述加厚工序中的材料流动的抑制部件形成在上述预备成形体的上述长度方向的一部分,
在上述加厚工序中,抑制从上述长度方向的一部分向上述一部分的周边部的材料流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抑制部件由具有阻碍压应力传递的结构的贯通孔、狭缝、凹部或弯曲部中的至少1种构成。
7.一种利用冲压成形制造具有帽子状截面的零部件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装置具有成形模,该成形模在配置帽子状截面的预备成形体后进行合模,该帽子状截面的预备成形体具有相分开的一对侧壁部和将上述侧壁部的端部彼此之间连接起来的连接壁部,上述预备成形体具有从上述侧壁部的与上述连接壁部侧相反侧的端面的一部分突出的突出部或从上述连接壁部的外侧面的一部分鼓出的鼓出部;
上述成形模包含冲头部与阴模部,该冲头部配置在上述预备成形体的内侧,该阴模部通过与上述冲头部的相对移动,向冲头部侧推压上述预备成形体的外侧一面,
合模时的由上述冲头部与上述阴模部形成的空腔的截面厚度设定为大于上述预备成形体的板厚,并且上述连接壁部与上述冲头部之间的间隙设定为大于上述侧壁部与上述冲头部之间的间隙;
上述冲头部具有形成有台阶部的基部,该台阶部具有与上述侧壁部的与上述连接壁部侧相反侧的端面相抵接的抵接面;
上述阴模部具有引导部,在随着上述合模动作使上述连接壁部与上述阴模部相抵接,且使上述突出部与上述冲头部的台阶部相抵接,用上述冲头部的台阶部和上述阴模部推压上述侧壁部时,该引导部将连接上述侧壁部和上述连接壁部的角部向上述连接壁部侧引导,使上述连接壁部的中央部在上述成形模内的间隙内向上述冲头部侧挠曲;
在上述连接壁部发生挠曲的状态下,用上述冲头部和上述阴模部夹挠曲部位,且用上述成形模从上述连接壁部和上述侧壁部的长度方向两侧压缩上述连接壁部和上述侧壁部,由此来增加上述侧壁部和上述连接壁部双方的板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装置具有从上述冲头部自由出没的支承构件,
在使上述连接壁部发生挠曲时,上述支承构件一边从上述冲头部侧支承上述连接壁部,一边向上述冲头部后退。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阴模部的成形面的、与上述侧壁部和上述连接壁部之间的角部相对应的部位具有圆弧状截面,
上述引导部由具有上述圆弧状截面的部位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预备成形体的形状为以截面帽子状延伸的长条状,
上述成形模具有与上述预备成形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面相抵接的侧模,
在利用上述冲头部和上述阴模部增加上述预备成形体的长度方向一部分的上述侧壁部和上述连接壁部的板厚时,上述侧模限制上述预备成形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移动。
CN2008101086288A 2007-05-31 2008-05-30 冲压成形品、冲压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230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45681 2007-05-31
JP2007145670 2007-05-31
JP2007145681A JP4600432B2 (ja) 2007-05-31 2007-05-31 プレス成形品およびプレス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JP2007145681 2007-05-31
JP2007145670 2007-05-31
JP2007-145670 2007-05-31
JP2008029786 2008-02-08
JP2008-029786 2008-02-08
JP2008029786 2008-02-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23002A CN101323002A (zh) 2008-12-17
CN101323002B true CN101323002B (zh) 2012-11-14

Family

ID=39720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08628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23002B (zh) 2007-05-31 2008-05-30 冲压成形品、冲压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20080299352A1 (zh)
EP (1) EP1997570A3 (zh)
KR (1) KR101114645B1 (zh)
CN (1) CN1013230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44730B1 (fr) * 2009-04-24 2012-09-28 Daher Aerospace Outillage d'estampage pour pieces thermoplastiques et procede.
JP5808940B2 (ja) * 2011-05-02 2015-11-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プレス成形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WO2012161050A1 (ja) 2011-05-20 2012-11-29 新日鐵住金株式会社 プレス成形方法及び車体部品
JP6069223B2 (ja) * 2011-12-22 2017-02-01 新日鐵住金株式会社 プレス成形品
CN102528393B (zh) * 2011-12-26 2014-05-21 苏州三维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板料凸台成型工艺
CN102943343A (zh) * 2012-11-20 2013-02-27 东莞市飞宇机械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脑横编机起底板钩针及其制造方法
MY175555A (en) * 2013-01-07 2020-07-01 Nippon Steel Corp Press component 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same
JP5741771B2 (ja) 2013-01-09 2015-07-01 新日鐵住金株式会社 プレス成形方法
DE202013012608U1 (de) * 2013-11-05 2017-11-21 Welser Profile Austria Gmbh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eines Profils mit variierendem Querschnitt und Profil mit variierendem Querschnitt
US10220427B2 (en) 2013-12-06 2019-03-05 Nippon Steel & Sumitomo Metal Corporation Press-molding apparatus, press-molding method, and press-molded product
KR101470257B1 (ko) * 2013-12-20 2014-12-08 주식회사 제일테크노스 단부 보강 및 폐쇄를 위한 데크플레이트 헌치장치
WO2015133464A1 (ja) 2014-03-04 2015-09-11 新日鐵住金株式会社 プレス成形品の製造方法、プレス成形品の製造装置、マンドレル、及びプレス成形品
CN105013915B (zh) * 2014-04-29 2017-05-10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机支架的加工方法
CN104550440A (zh) * 2014-11-21 2015-04-29 广东骏汇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加厚产品成型方法
JP2016168619A (ja) * 2015-03-13 2016-09-23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有底筒状部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550322B2 (ja) 2015-11-18 2019-07-24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プレス成形品の製造方法及びプレス成形装置
KR101935759B1 (ko) * 2016-02-23 2019-01-04 닛신 세이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성형재 제조 방법 및 그 성형재
DE102016116759A1 (de) 2016-09-07 2018-03-08 Thyssenkrupp Ag Verfahren und Werkzeug zur Herstellung von Blechbauteilen
DE102016118418A1 (de) 2016-09-29 2018-03-29 Thyssenkrupp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geformten Bauteils mit einem maßhaltigen Zargenbereich
DE102018210174A1 (de) * 2018-06-22 2019-12-24 Thyssenkrupp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Trägers und eines Leiter- oder Kastenrahmens
KR20200124796A (ko) * 2019-04-24 2020-11-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제조 방법, 표시 장치용 보호 필름, 및 이를 제조하는 벤딩 패널 제조장치
CN112548578B (zh) * 2019-09-25 2023-07-21 Ykk株式会社 扣子止挡件用部件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DE102021133789A1 (de) * 2021-12-20 2023-06-22 Thyssenkrupp Steel Europe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Blechbauteilen und Vorrichtung hierfür
DE102022100163B3 (de) * 2022-01-05 2023-02-09 Thyssenkrupp Steel Europe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Blechbauteilen und Vorrichtung hierfür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54508A1 (en) * 1995-07-18 1997-01-22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a blank using a variable bead
EP0755733A1 (en) * 1995-07-24 1997-01-29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Draw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706572A (zh) * 2004-06-09 2005-12-14 空调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冲压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52341A (en) * 1970-06-26 1974-05-08 Gkn Sankey Ltd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DE3034951C2 (de) * 1980-09-17 1986-09-04 SKF GmbH, 8720 Schweinfurt Verfahren zum spanlosen Herstellen einer Lagerbüchse
JPH0741339B2 (ja) * 1992-02-24 1995-05-10 プ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アクスルケースのプレス成形法
JP3278814B2 (ja) 1992-10-12 2002-04-30 フジオーゼックス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用タペットボディの成形方法
JPH09295088A (ja) * 1996-03-04 1997-11-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有底円筒状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0180470A (ja) 1996-12-19 1998-07-07 Nissan Motor Co Ltd 差厚テーラードブランク材の形成方法および差厚テーラードブランク材
JP3832927B2 (ja) * 1997-06-02 2006-10-11 プ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アクスルケースの製造方法
JP2001163257A (ja) 1999-03-29 2001-06-19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体構造
JP2001198641A (ja) 2000-01-17 2001-07-24 Otics Corp ロッカアー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238297A (ja) 2000-02-21 2001-08-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ヨークの製造方法
JP2001314921A (ja) 2000-04-28 2001-11-13 Nissan Motor Co Ltd プレス加工による局部肉厚増加方法
AU2002361123A1 (en) * 2001-12-26 2003-07-15 Showa Denko K.K.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universal joint yoke, forging die and preform
JP4198445B2 (ja) * 2002-11-19 2008-12-17 菊池プ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荷重受け物品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の製造装置
DE10303184B3 (de) * 2003-01-28 2004-04-08 Benteler Automobiltechnik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von einer in ihrer Dicke mindestens in einem Bereich variierenden Platine
JP4079076B2 (ja) 2003-11-27 2008-04-23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プレス成形方法
JP4470494B2 (ja) 2004-01-13 2010-06-02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構造
JP2006290294A (ja) 2005-04-14 2006-10-26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のフロア構造
JP2006341687A (ja) 2005-06-08 2006-12-21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体骨格部材の衝突エネルギー吸収構造および衝突エネルギー吸収方法
JP4853619B2 (ja) 2005-11-29 2012-01-11 太平洋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樹脂仕上げ床用膨張性混和材およびその用途
JP2007145681A (ja) 2005-11-30 2007-06-14 Optrex Corp 切断刃および切断方法
JP4697086B2 (ja) * 2005-12-01 2011-06-08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屈曲した角部を有する成形部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製造装置
JP2008029786A (ja) 2006-07-31 2008-02-14 Makoto Tanaka お掃除君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54508A1 (en) * 1995-07-18 1997-01-22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a blank using a variable bead
EP0755733A1 (en) * 1995-07-24 1997-01-29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Draw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706572A (zh) * 2004-06-09 2005-12-14 空调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冲压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平10-329503A 1998.12.15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997570A2 (en) 2008-12-03
KR20080106078A (ko) 2008-12-04
EP1997570A3 (en) 2015-02-25
CN101323002A (zh) 2008-12-17
US8573023B2 (en) 2013-11-05
US20080299352A1 (en) 2008-12-04
KR101114645B1 (ko) 2012-03-07
US20130061647A1 (en) 2013-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23002B (zh) 冲压成形品、冲压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JP4697086B2 (ja) 屈曲した角部を有する成形部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製造装置
JP5353065B2 (ja) プレス成形品、プレス成形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JP5281519B2 (ja) プレス成形方法
KR101472645B1 (ko) L자 형상을 갖는 부품의 프레스 성형 방법
CN107405669B (zh) 冲压成型方法以及冲压成型装置
TWI628013B (zh) 壓製成形裝置及壓製成形方法
JP5470812B2 (ja) プレス成形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並びにプレス成形品
WO2010035887A1 (ja) 閉構造部材の製造方法、プレス成形装置及び閉構造部材
WO2013191256A1 (ja) プレス成形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CN102513444A (zh) 一种冲压模具的复合翻边机构
JP2011045905A5 (zh)
JP5515279B2 (ja) プレス成形品、プレス成形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KR20190022838A (ko) 프레스 성형품의 제조 방법
KR101867744B1 (ko) 프레스 성형 방법 및 프레스 제품의 제조 방법 그리고 프레스 성형 장치
CN201613328U (zh) 一种汽车前轴精整模具
CN107008807A (zh) 前护板支架多工位级进模具
CN101274341B (zh) 一种降低塑性回弹的金属板材加工成形方法
US6675620B1 (en)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large area sheet metal parts, in particular a body component for a vehicle
CN104220184A (zh) 由金属板制至少局部闭合的型材或管状构件的装置和方法
CN103658296A (zh) 管件的制作方法及其液压成型模具
JP2011067841A (ja) 中空柱状部品の製造方法
WO2019216317A1 (ja) 鞍型プレス成形品の製造方法、プレス成形装置、及び鞍型プレス成形品を製造する製造方法
JP5949856B2 (ja) プレス成形方法及び装置
JP5245755B2 (ja) プレス成形品、プレス成形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14

Termination date: 2019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