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99135B -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99135B
CN101299135B CN2008100848142A CN200810084814A CN101299135B CN 101299135 B CN101299135 B CN 101299135B CN 2008100848142 A CN2008100848142 A CN 2008100848142A CN 200810084814 A CN200810084814 A CN 200810084814A CN 101299135 B CN101299135 B CN 1012991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phtography photosensor
layer
sealer
resin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8481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99135A (zh
Inventor
江角铁也
西川雅之
春山大辅
中村博史
中村和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991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991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991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9913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75Details relating to xerographic drum, band or plate, e.g. replacing, testing
    • G03G15/751Details relating to xerographic drum, band or plate, e.g. replacing, testing relating to dru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5Organic bonding materials; Methods for coating a substrate with a photoconductive layer; Inert supplements for use in photoconductive layers
    • G03G5/0503Inert supplements
    • G03G5/0507Inorganic compound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5Organic bonding materials; Methods for coating a substrate with a photoconductive layer; Inert supplements for use in photoconductive layers
    • G03G5/0528Macromolecular bonding materials
    • G03G5/0532Macromolecular bonding material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ed bonds
    • G03G5/0542Polyvinylalcohol, polyallylalcohol; Derivatives thereof, e.g. polyvinylesters, polyvinylethers, polyvinylamin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5Organic bonding materials; Methods for coating a substrate with a photoconductive layer; Inert supplements for use in photoconductive layers
    • G03G5/0528Macromolecular bonding materials
    • G03G5/0557Macromolecular bonding material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ed bonds
    • G03G5/0564Polycarbonat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6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 being organic
    • G03G5/0664Dyes
    • G03G5/0696Phthalocyanin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14Inert intermediate or cover layers for 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147Cover layers
    • G03G5/14708Cover layers comprising organic material
    • G03G5/14713Macromolecular material
    • G03G5/14747Macromolecular material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G03G5/1476Other polycondensates comprising oxygen atoms in the main chain; Phenol resi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14Inert intermediate or cover layers for 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147Cover layers
    • G03G5/14708Cover layers comprising organic material
    • G03G5/14713Macromolecular material
    • G03G5/14747Macromolecular material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G03G5/14773Polycondensates comprising silicon atoms in the main chain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包括导电性支持体;光敏层;以及作为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最外层的表面保护层,其中,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满足以下的式(a)和式(b):(a)3.6≤(A+B)/C×100≤6;(b)B≤0.3,其中A表示所述导电性支持体的十点平均表面粗糙度RZJIS94,单位为μm;B表示所述表面保护层的十点平均表面粗糙度RZJIS94,单位为μm;并且C表示所述表面保护层的反射率相对于所述导电性支持体的反射率的百分比值。

Description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用作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中的静电潜像载体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以及使用该处理盒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具有由有机光电导材料制成的光敏层的有机光敏材料已经主要用作在电子照相装置(如复印机和激光打印机)中所用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下文有时称作“感光体”),以取代使用无机光电导材料(如硒、硒-碲合金、硒-砷合金和硫化镉)的无机感光体,其中所述有机光电导材料的优点在于比较便宜、易于获得并在废弃时处理起来极具优势。特别是,具有电荷发生层(其在曝光后产生电荷)和叠置在其上的电荷传输层(其传输上述所产生的电荷)的功能分离型叠层有机感光体具有优异的电子照相特性。
由于上述的这些有机光敏材料通常具有比无机感光体低的机械强度,因此,这些有机光敏材料由于受到来自清洁用刮刀、显影刷、纸等的外部机械力而经常形成擦痕或磨耗。从生态学的观点来考虑,近年来接触型充电单元已经广泛用在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中。然而,与使用电晕管的充电单元相比,接触型充电单元对感光体造成更严重的磨耗。形成这些擦痕和磨耗不仅缩短感光体的寿命,而且引起由于感光体的灵敏度降低而造成的图像密度降低以及由于充电电位降低而造成的雾影(fogging)。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提出几种方法来改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机械强度,例如通过在光敏层的表面上设置其内分散有电荷传输材料的表面保护层来实现。例如,在专利文献JP-A-2002-82469和JP-A-2003-186234中,通过使用酚树脂和具有羟基的电荷传输材料来形成表面保护层。
作为其上装备有有机感光体的电子照相装置的光源,激光在近年来得到采用。由于激光光源产生可干涉光束,因此最终所得图像的表面有时会产生被称为“莫尔效应”或“干涉条纹”的图像缺陷,除非从导电性支持体一侧进入光敏层的光线的反射光被吸收或被散射,并由此抑制了该反射光与感光体表面上的反射光的干涉作用。
虽然期望通过使用黑色导电性支持体可以吸收来自导电性支持体的反射光,但是目前还没有一种黑色的、可导电的、并且具有优异的电阻率和尺寸精良的材料。
专利文献JP-A-6-138685公开了一种通过在表面保护层中分散有含氟树脂而改善表面保护层的表面粗糙度的方法。然而,在该方法中,进入电荷发生层的激光束被散射,从而造成图像品质可能反而劣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在以上所讨论的情况下所完成的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该电子照相感光体具有优异的电位特性和维持特性,并且能够抑制由干涉造成的图像品质的劣化以及重影现象,本发明还旨在提供处理盒和使用该处理盒的图像形成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该电子照相感光体具有导电性支持体;光敏层;以及作为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最外层的表面保护层,其中,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满足以下式(a)和(b):
(a)3.6≤(A+B)/C×100≤6
(b)B≤0.3
其中A表示所述导电性支持体的十点平均表面粗糙度RZJIS94,单位为μm;B表示所述表面保护层的十点平均表面粗糙度RZJIS94,单位为μm;并且C表示所述表面保护层的反射率相对于所述导电性支持体的反射率的百分比值。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该电子照相感光体在所述导电性支持体和光敏层之间还具有中间层。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中间层含有分散在其中的颗粒。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颗粒为导电性颗粒。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导电性颗粒由氧化锌制得。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表面保护层包含酚树脂和具有反应性官能团的电荷传输物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根据本发明第六方面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表面保护层还包含流平剂。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供一种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光敏层包括:电荷发生层和电荷传输层。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提供一种电子照相处理盒,该电子照相处理盒可从图像形成装置上拆卸下来,所述的电子照相处理盒包括: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以及选自充电单元、曝光单元、显影单元、转印单元、定影单元和清洁单元中的至少一种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充电单元,其使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带电;曝光单元,其以成像方式(imagewise)使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所述带电表面曝光,以形成静电潜像;显影单元,其将调色剂供给到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上,从而使所述静电潜像显影以形成调色剂图像;和转印单元,其将显影后的所述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目标物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可以抑制干涉条纹,可以抑制重复使用时残余电位的升高并抑制重影的产生。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可以掩盖表面缺陷,并且可以有效地抑制干涉条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可以比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更有效地抑制干涉条纹。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可以期望改善对干涉条纹的抑制效果和对残余电位升高的抑制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可以期望进一步改善对残余电位升高的抑制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可以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其具有高的图像品质以及优异的抑制残余电位升高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可以提高涂膜的均匀性,并且可以获得更高的图像品质。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可以使装置设计的选择余地增大,并且可以期望实现更高的图像品质和更好的抑制残余电位升高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可以提供一种处理盒,其通过使用所述的电子成像感光体因而具有优异的抑制干涉条纹的效果、抑制重复使用时残余电位升高的效果以及抑制重影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可以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优异的抑制干涉条纹的效果、抑制重复使用时残余电位升高的效果以及抑制重影的效果。
附图简要说明
参照以下附图,将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层构造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典型放大剖视图;
图2为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层构造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典型放大剖视图;
图3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层构造的再一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典型放大剖视图;
图4为示出适合于涂敷所述表面保护层的浸涂装置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示意性构造图;
图5为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典型剖视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处理盒,该图示出了处理盒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基本构造的典型剖视图。
发明详述
接下来将详细地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进行说明。
在附图中,相同功能的部件具有相同的符号,并且省略对所述部件的重复说明。
[电子照相感光体]
<层构造>
根据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至少包括在导电性支持体上形成的光敏层和形成为最外层的表面保护层。关于所述光敏层,可以列出以下的构造:在一种构造中,其中光敏层具有功能相互分离的电荷发生层和电荷传输层,在另一构造中,一层中同时包含电荷发生材料和电荷传输材料,由此该层起到电荷发生层和电荷传输层的功能(下文中称为“单层型光敏层”)。
图1至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层构造的示例性实施方案。这些附图都是示出电子照相感光体一部分的典型横截面视图。图1和图2所示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具有独立形成的电荷发生层和电荷传输层(功能分离型感光体),而图3所示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具有起到电荷发生层和电荷传输层的功能的单层型光敏层。
更具体地说,图1所示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具有在导电性支持体11的表面上依次形成的中间层13、电荷发生层14、电荷传输层15和表面保护层16,并且电荷发生层14和电荷传输层15构成光敏层12。在图2中,电子照相感光体具有在导电性支持体11的表面上依次形成的中间层13、电荷传输层15、电荷发生层14和表面保护层16。换言之,构成光敏层12’的电荷发生层14和电荷传输层15的层叠次序与图1中的层叠次序不同。图3所示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具有在导电性支持体11的表面上依次形成的中间层13、单层型光敏层(电荷发生层/电荷传输层)17和表面保护层16,并且该单层型光敏层单独地构成光敏层12”。
接下来将参照图1至图3首先对以上各层的构造进行说明,然后将对导电性支持体和表面保护层的表面粗糙度(即本发明的特征)进行集中说明。
<导电性支持体>
导电性支持体11的例子包括由金属(如铝、铜、锌、不锈钢、铬、镍、钼、钒、铟、金或铂或它们的合金)形成的金属板、金属筒或金属带;以及其上涂布、真空沉积或层叠有导电性聚合物、导电性化合物(如氧化铟)或诸如铝、铂或金等金属或它们的合金的纸、塑料膜或带。所述导电性支持体可以采用筒形、片形、板形之类的合适形状,但是并不局限于这些形状。
在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用于激光打印机的情况中,激光的发射波长优选为350nm至850nm。在该范围内的波长越短越可以产生更高的分辨率。
为了防止在用激光辐射时产生干涉条纹,并且确保本发明所限定的期望的表面粗糙度,优选使导电性支持体11的表面粗糙化。
使导电性支持体11的表面粗糙化的方法的优选例子包括:湿式衍磨法,其通过将磨料在水中的悬浮液向支持体喷射而进行;无心磨削法,在该方法中,通过将支持体与旋转的磨轮按压-接触而连续地进行磨削;以及阳极氧化法。
阳极氧化处理是这样一种处理,其中在铝作为阳极的情况下在电解质溶液中进行阳极氧化,从而在铝的表面上形成氧化铝膜。电解质溶液的例子包括硫酸溶液和草酸溶液。然而,这样所形成的多孔阳极氧化膜本身就具有化学活性,并且易于受污染,而且其电阻随着周围条件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改变。因此优选的是,将阳极氧化的铝板进行封孔处理,其中阳极氧化膜的微孔由于通过将该氧化膜在加压水蒸气或沸水(可任选地含有诸如镍等金属的盐)中进行水合反应后引起体积膨胀而封闭,并且转化为更稳定的水合氧化物。阳极氧化膜的厚度优选为0.3μm至15μm。在厚度小于0.3μm的情况下,阳极氧化膜对电荷注入的阻隔性能较差,由此在一些情况中不会得到充分的效果。另一方面,在厚度大于15μm的情况下,可能存在重复使用之后残余电位增加的问题。
也优选的是,通过用酸处理液进行处理或通过勃姆石处理来处理表面。
在用酸处理液进行的处理中,可以使用含有磷酸、铬酸、氢氟酸等的溶液。关于磷酸、铬酸和氢氟酸在酸处理液中的比例,磷酸的浓度为10重量%至11重量%,铬酸的浓度为3重量%至5重量%,并且氢氟酸的浓度为0.5重量%至2重量%,这些酸的总浓度优选为13.5重量%至18重量%。处理温度为42℃至48℃。通过将处理温度保持在较高水平可以以较高的速度得到较厚的膜。这样所形成的膜的厚度优选为0.3μm至15μm。在厚度小于0.3μm的情况下,膜对电荷注入的阻隔性能较差,由此在一些情况中不会得到充分的效果。另一方面,在膜厚度大于15μm的情况下,可能存在重复使用之后残余电位增加的问题。
用勃姆石处理可以这样进行:通过将支持体浸在90℃至100℃的纯水中5分钟至60分钟,或者通过将支持体与90℃至120℃的热水蒸汽接触5分钟至60分钟。这样形成的膜的厚度优选为0.1μm至5μm。对如此处理后的产品可以使用具有低的膜溶解能力的电解质溶液(如己二酸溶液、硼酸溶液、硼酸盐溶液、磷酸盐溶液、邻苯二甲酸盐溶液、马来酸盐溶液、苯甲酸盐溶液、酒石酸盐溶液或柠檬酸盐溶液)进一步进行阳极氧化处理。
<中间层>
在图1至图3的例子中,为了保持优异的图像品质而形成中间层13。然而,在本发明中,不一定必须需要中间层。但是,特别是在用酸溶液对导电性支持体进行处理或用勃姆石进行处理的情况中,导电性支持体的缺陷掩盖能力容易变得不充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形成中间层13。
在充电时,中间层13抑制电荷从导电性支持体11注入光敏层12中,并且还起到将光敏层12粘附在导电性支持体上并使两者保持在一起的粘合剂层的作用。此外,在一些情况中,可以赋予中间层13对导电性支持体的减反射作用。
为了改善感光体的特性,中间层13可以含有导电性物质。所述导电性物质的例子包括诸如氧化钛、氧化锌和氧化锡之类的金属氧化物,但是也可以使用已知的任何导电性物质,只要感光体由此可以获得所需的特性即可。
可以对所述金属氧化物进行表面处理。通过表面处理,可以控制电阻和分散性,并且可以改善感光体的特性。作为表面处理剂,可以使用公知的材料,如锆鳌合物、钛鳌合物、铝鳌合物、钛醇盐、有机钛化合物和硅烷偶联剂。可以使用这些化合物中的任何一种或者包含其两种或更多种的混合物或者缩聚产物。在所有这些表面处理剂之中,硅烷偶联剂具有优异的特性:例如,其具有低的残余电位,其电位几乎不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重复使用时几乎不表现出电位变化,并且具有优异的图像品质。
硅烷偶联剂的例子与下文中关于电荷发生层所列举出的那些例子相同。此外,可以使用作为锆鳌合物、钛鳌合物、铝鳌合物、钛氧化物和有机钛化合物的多种已知化合物。
虽然可以使用任何已知的表面处理方法,但是其例子包括干法和湿法。
现在通过例子的形式对使用硅烷偶联剂进行的表面处理进行说明。在通过于法进行表面处理时,将可任选地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的硅烷偶联剂滴入到(例如)用具有较大剪切力的混合器搅拌的金属氧化物微粒中。接着将混合物与干燥空气或氮气一起喷雾,从而进行均一的表面处理。优选的是,在不超过所用溶剂的沸点的温度下进行硅烷偶联剂的滴入和混合物的喷雾。当在超过溶剂沸点的温度下进行滴入或喷雾时,会产生以下的倾向:在进行均匀搅拌之前,溶剂被蒸发,并且硅烷偶联剂局部聚集,从而几乎不能进行均一处理。
可以将以上经表面处理后的金属氧化物颗粒在100℃或更高的温度下进一步烘焙。可以在任意温度下进行烘焙任意时间,只要可以获得所需的电子照相特性即可。
在通过湿法进行的表面处理中,通过搅拌或超声或使用砂磨机、超微磨碎机、球磨机等将金属氧化物微粒分散在溶剂中,然后向其中加入硅烷偶联剂溶液。在搅拌或分散之后,除去溶剂,从而进行均一的处理。优选通过蒸馏除去溶剂。当通过过滤法除去溶剂时,未反应的硅烷偶联剂通常流出,这使得难以控制硅烷偶联剂的量来达到所需的特性。
除去溶剂之后,可以在100℃或更高温度下对金属氧化物微粒进一步进行烘焙。可以在任意温度下进行烘焙任意时间,只要可以获得所需的电子照相特性即可。作为在湿法中除去金属氧化物颗粒中所含有的水分的方法,可以使用这样一种方法,其包括在搅拌条件下在表面处理所用的溶剂中加热颗粒从而除去溶剂,以及可以使用这样一种方法,其包括使用溶剂进行共沸蒸馏。
中间层13中硅烷偶联剂的量与金属氧化物微粒的量的比例可以是任何比例,只要可以获得所需的电子照相特性即可。此外,金属氧化物微粒与要用于中间层13中的树脂的比例可以是任何水平,只要可以获得所需的电子照相特性即可。
为了改善光散射性等,中间层13中还可以含有多种有机微粉或无机微粉。这些微粉的优选例子包括作为白色颜料(如氧化钛、氧化锌、硫化锌、铅白和锌钡白)和体质颜料(如氧化铝、碳酸钙和硫酸钡)的无机颜料(无机微粉);以及有机微粉,如Teflon(商标)、树脂颗粒、苯代三聚氰胺树脂颗粒和苯乙烯树脂颗粒。上述微粉的粒径优选为0.01μm至2μm。这些微粉是在需要时才加入的可任选成分。在加入所述微粉的情况中,微粉的含量优选为中间层13中所含有的总固体物质的10重量%至80重量%,更优选为30重量%至70重量%。
用于形成中间层13的涂料溶液(形成中间层用涂料溶液)可以含有多种添加剂,以改善电学性质、环境稳定性和图像品质。可以加入的添加剂的例子包括电子传输物质和多环缩合型或偶氮型电子传输颜料,如四氯苯醌、四溴苯醌、醌类化合物(如蒽醌)、四氰基苯醌二甲烷类化合物、芴酮类化合物(如2,4,7-三硝基芴酮和2,4,5,7-四硝基-9-芴酮)和噁二唑类化合物(如2-(4-联苯基)-5-(4-叔丁基苯基)-1,3,4-噁二唑、2,5-双(4-萘基)-1,3,4-噁二唑和2,5-双(4-二乙基氨基苯基)-1,3,4-噁二唑;呫吨酮类化合物、噻吩类化合物和二苯酚合苯醌类化合物(如3,3’,5,5’-四叔丁基二苯酚合苯醌)。
可以通过将构成中间层的多种成分在合适的溶剂中分散和混合来制备用于形成中间层的涂料溶液。在制备用于形成中间层的涂料溶液时,当该溶液中混合有上述的导电性物质或光散射物质的微粉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将上述微粉加入到其内溶解有树脂成分的溶液中,然后进行分散处理。将微粉分散在涂料溶液中的方法的例子包括使用诸如辊磨机、球磨机、振动球磨机、超微磨碎机、砂磨机、胶体磨或油漆摇动器等分散装置的那些方法。
此外,作为用于形成中间层的涂料溶液的涂敷方法,可以采用常规的方法,如刮刀涂布法、线棒涂布法、喷涂法、浸涂法、微珠涂布法、气刀涂布法或帘式涂布法。
中间层13的厚度优选不超过50μm,更优选为15μm至25μm。中间层13的厚度超过50μm是不优选的,这是因为经常出现重影图像,而且循环特性发生劣化并且残余电位倾向于蓄积。另一方面,当该厚度小于15μm时,经常产生雾影,并且难以避免干涉作用。
<光敏层>
光敏层12、12’和12”适当地包括图1和图2所示的、两者功能相互分离的电荷发生层14和电荷传输层15,或图3所示的单层型光敏层17。
接下来将对以上各层进行说明。
(电荷发生层)
电荷发生层14主要包含电荷发生材料和粘结剂树脂。
作为电荷发生材料,可以使用已知的那些材料,而没有特别限制,例如,有以偶氮颜料(如双偶氮颜料和三偶氮颜料)、含有缩合环的芳香族颜料(如二溴花色蒽酮(dibromoanthoanthrone))为例的有机颜料,如二萘嵌苯类颜料、吡咯并吡咯类颜料和酞菁类颜料之类的有机颜料;和以三方硒和氧化锌为例的无机颜料。特别优选使用金属酞菁类颜料和无金属酞菁类颜料。在所有这些颜料中,专利文献JP-A-5-263007和JP-A-5-279591中公开的羟基酞菁镓、专利文献JP-A-5-98181中公开的氯代酞菁镓、专利文献JP-A-5-140472和JP-A-5-140473中公开的二氯酞菁锡以及专利文献JP-A-4-189873和JP-A-5-43813公开的氧钛酞菁是特别优选的,其中每个都具有特定的结晶。
可以通过用如下方法处理颜料结晶(其通过公知的方法制得)来制备优选用于电荷发生层14中的电荷发生材料,所述的方法为利用(例如)自动研钵、行星式球磨机、振动磨、CF磨、辊磨机、砂磨机或混炼机进行干式的机械研磨法,然后可任选地利用(例如)球磨机、研钵、砂磨机或混炼机与溶剂一起进行湿式研磨法。
在湿式研磨处理中所使用的溶剂的例子包括芳香族溶剂(例如,甲苯和氯苯)、酰胺类(例如,二甲基甲酰胺和N-甲基吡咯烷酮)、脂肪醇类(例如,甲醇、乙醇和丁醇)、脂肪族多元醇类(例如,乙二醇、甘油和聚乙二醇)、芳香族醇类(例如,苄醇和苯乙醇)、酯类(例如,醋酸乙酯和醋酸丁酯)、酮类(例如,丙酮和甲乙酮)、二甲基亚砜、醚类(例如,二乙醚和四氢呋喃)、选自上述溶剂中的几种溶剂的混合物或水与上述溶剂的混合物。
优选的是,相对于每重量份的颜料结晶,所述溶剂的用量为1重量份至200重量份、更优选为10重量份至100重量份。在湿式研磨处理中,处理温度为0℃或更高,但是不超过溶剂的沸点,优选为10℃至60℃。在研磨处理中,可以使用研磨助剂,如氯化钠或芒硝。研磨助剂的用量以重量计可以为颜料的0.5倍至20倍,优选为1倍至10倍。
在使用通过公知方法制得的颜料结晶时,还可以通过酸糊法或者酸糊法与上述的干式研磨处理或与湿式研磨处理的组合来控制结晶。作为在酸糊法中所用的酸,优选硫酸。作为硫酸,可以使用浓度为70重量%至100重量%、优选为95重量%至100重量%的所谓浓硫酸。将浓硫酸的量控制为颜料结晶重量的1倍至100倍,优选为3倍至50倍(均以重量计)。将溶解温度控制为-20℃至100℃,优选为0℃至60℃。作为用于使结晶从酸中析出的溶剂,可以使用水或者水与任意量的有机溶剂的混合物。虽然对析出温度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优选用冰等将反应混合物冷却,以防止产生热量。
可以用具有可水解基团的有机金属化合物或者硅烷偶联剂对电荷发生材料进行涂敷。由于这种涂敷处理,电荷发生材料的分散性和用于形成电荷发生层的涂料溶液的适涂性得到改善,由此可以容易地、可靠地形成平滑的、均匀分散的电荷发生层14。结果,可以防止诸如雾影和重影等图像缺陷,并且可以改善图像维持特性。此外,用于形成电荷发生层的涂料溶液的贮存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由此带来涂料溶液适用期延长的优点,并且有利于降低感光体的成本。
上述的具有可水解基团的有机金属化合物为由以下通式(A)表示的化合物。
通式(A)  Rp-M-Yq
(在通式(A)中,R表示有机基团;M表示除了碱金属之外的金属原子或硅原子;Y表示可水解的基团;并且p和q各自独立地为1至4的整数,前提是p+q相当于M的原子价。)
通式(A)中由R表示的有机基团的例子包括烷基,如甲基、乙基、丙基、丁基和辛基;烯基,如乙烯基和烯丙基;环烷基,如环己基;芳基,如苯基,甲苯基和萘基;芳烷基,如苄基和苯乙基;芳烯基,如苯乙烯基;和杂环基团,如呋喃基、噻吩基、吡咯烷基、吡啶基和咪唑基。这些有机基团可以具有选自以上各种基团中的一个或多个取代基。
通式(A)中由Y表示的可水解基团的例子包括醚类基团,如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丁氧基、环己氧基、苯氧基和苄氧基;酯类基团,如乙酰氧基、丙酰氧基、丙烯酰氧基、甲基丙烯酰氧基、苯甲酰氧基、甲磺酰氧基、苯磺酰氧基和苄氧基羰基;和卤原子,如氯原子。
虽然对通式(A)中由M表示的金属原子或硅原子没有特别限定,只要其不是碱金属即可,但是其优选的例子包括钛原子、铝原子、锆原子或硅原子。即,在本发明的感光体中优选使用有机钛化合物、有机铝化合物或有机锆化合物或者硅烷偶联剂,其中所述有机钛化合物、有机铝化合物或有机锆化合物都具有上述的有机基团和可水解基团作为官能取代基。
上述的硅烷偶联剂包括: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β-(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γ-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β-(氨基乙基)-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基乙基)-γ-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N,N-双(β-羟乙基)-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N-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苯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在这些硅烷偶联剂中,更优选的是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N-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苯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还可以使用上述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的水解产物和硅烷偶联剂的水解产物。作为这些水解产物,可以列出在由通式(A)表示的有机金属化合物中,与M(除了碱金属之外的金属原子或硅原子)相连的Y(可水解基团)或作为取代基的与R(有机基团)相连的可水解基团发生水解反应后生成的水解产物。在有机金属化合物和硅烷偶联剂具有多个可水解基团的情况中,并不一定需要使所有的官能团全部水解。换言之,可以使用部分水解的产物。可以使用这些有机金属化合物和硅烷偶联剂中的任何一种或者它们的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作为用上述的具有可水解基团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和/或硅烷偶联剂(下文中简称为“有机金属化合物”)来涂敷酞菁颜料的方法,可以列出:1)一种包括在对酞菁颜料结晶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对酞菁颜料进行涂敷的方法;2)一种包括在将酞菁颜料分散在粘结剂树脂之前对酞菁颜料进行涂敷的方法;3)一种包括在将酞菁颜料分散在粘结剂树脂的步骤中混合有机金属化合物的方法;和4)一种包括将酞菁颜料分散在粘结剂树脂中,然后使用有机金属化合物进行分散处理的方法。
现在对各方法进行更具体地说明。方法1)(其包括在对酞菁颜料结晶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对酞菁颜料进行涂敷)的例子有:一种包括在对酞菁颜料结晶进行控制之前将有机金属化合物与酞菁颜料混合、然后再加热的方法;一种包括在对酞菁颜料结晶进行控制之前将有机金属化合物加入到酞菁颜料中、然后再进行干式机械研磨的方法;和一种包括在对酞菁颜料结晶进行控制之前将有机金属化合物溶于水或有机溶剂中所得的溶液与酞菁颜料混合,然后再进行湿式研磨的方法。
方法2)(其包括在将酞菁颜料分散在粘结剂树脂之前对酞菁颜料进行涂敷)的例子有:一种包括将有机金属化合物、水或者水与有机溶剂的液体混合物以及酞菁颜料进行混合、然后加热的方法;一种包括直接将有机金属化合物喷到酞菁颜料上的方法;以及将有机金属化合物与酞菁颜料混合、然后再研磨的方法。
方法3)(其包括在分散步骤中进行混合处理)的例子包括:一种包括依次将有机金属化合物、酞菁颜料和粘结剂树脂加到分散溶剂中、并混合的方法;以及一种包括将这些电荷发生层(14)的构成成分同时加入并混合的方法。
作为方法4)(其包括将酞菁颜料分散在粘结剂树脂中、然后使用有机金属化合物进行分散处理)的例子,可以列出一种方法,其包括向分散液中加入用溶剂稀释后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并在搅拌条件下分散。为了在分散处理中使所述有机金属化合物更牢固地粘附在酞菁颜料上,可以加入硫酸、盐酸或三氟乙酸之类的酸作为催化剂。
在这些方法中,其中包括在对酞菁颜料结晶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对酞菁颜料进行涂敷的方法1)和其中包括在将酞菁颜料分散在粘结剂树脂中之前对酞菁颜料进行涂敷的方法2)是优选的。
粘结剂树脂可以选自广泛的绝缘性树脂。也可以选自有机的光导电性聚合物,如聚N-乙烯基咔唑、聚乙烯基蒽、聚乙烯基芘和聚硅烷。粘结剂树脂的优选例子包括绝缘性树脂,如聚乙烯缩丁醛树脂、聚芳酯树脂(例如,双酚A与邻苯二甲酸的缩聚物)、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苯氧树脂、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聚酰胺树脂、丙烯酸树脂、聚丙烯酰胺树脂、聚乙烯基吡啶树脂、纤维素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干酪素、聚乙烯醇树脂和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树脂,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可以使用这些粘结剂树脂中的任何一种或者它们的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电荷发生材料与粘结剂树脂的重量比优选为10∶1至1∶10。可以通过涂敷含有电荷发生材料和粘结剂树脂的形成电荷发生层用涂料溶液来形成电荷发生层14。作为用于分散电荷发生材料和粘结剂树脂的溶剂,可以使用任何溶剂而没有限制,只要粘结剂树脂在该溶剂中可以溶解即可。例如,可以使用普通的有机溶剂,如甲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苄醇、甲基溶纤剂、乙基溶纤剂、丙酮、甲乙酮、环己酮、醋酸甲酯、醋酸正丁酯、二氧六环(dioxoane)、四氢呋喃、二氯甲烷、氯仿、氯苯和甲苯,这些溶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使用它们的两种或多种的组合。
作为用于将电荷发生材料和粘结剂树脂分散于溶剂中的方法,可以使用常规的方法,如球磨机分散法、超微磨碎机分散法和砂磨机分散法。然而,优选在使得电荷发生材料的晶型不发生变化的条件下进行分散。此外,在分散时,将电荷发生材料的粒径调节为0.5μm或更低、优选调节为0.3μm或更低、更优选调节为0.15μm或更低是有效的。
作为用于涂敷所述涂料溶液的方法,可以使用常规的方法,如刮刀涂布法、Meyer棒涂法、喷涂法、浸涂法、微珠涂布法、气刀涂布法和帘式涂布法。
电荷发生层14的厚度通常为0.1μm至5μm,优选为0.2μm至2.0μm。
(电荷传输层)
电荷传输层15由电荷传输材料和粘结剂树脂或者由高分子电荷传输材料所构成。
用于电荷传输层15的电荷传输材料的例子包括噁二唑衍生物,如2,5-双(对二乙基氨基苯基)-1,3,4-噁二唑;吡唑啉类衍生物,如1,3,5-三苯基吡唑啉和1-[吡啶基-(2)]-3-(对二乙基氨基苯乙烯基)-5-(对二乙基氨基苯乙烯基)吡唑啉;芳香族叔胺类化合物,如三苯基胺、三(对甲苯基)-氨基-4-胺和二苄基苯胺;芳香族叔胺二氨基化合物,N,N’-双(3-甲基苯基)-N,N’-二苯基联苯胺;1,2,4-三嗪类衍生物,如3-(4’-二甲基氨基苯基)-5,6-二(4’-甲氧基苯基)-1,2,4-三嗪;腙类衍生物,如4-二乙基氨基苯甲醛-1,1-二苯基腙;喹唑啉类衍生物,如2-苯基-4-苯乙烯基-喹唑啉;苯并呋喃类衍生物,如6-羟基-2,3-二(对甲氧基苯基)苯并呋喃;α-芪类衍生物,如对(2,2-二苯基乙烯基)-N,N-二苯基苯胺;空穴传输物质,如烯胺类衍生物、咔唑类衍生物(如N-乙基咔唑、聚N-乙烯基咔唑及其衍生物);醌类化合物(如氯醌和溴蒽醌)、四氰基苯醌二甲烷类化合物、芴酮类化合物(如2,4,7-三硝基芴酮和2,4,5,7-四硝基-9-芴酮);电子传输材料,如呫吨酮类化合物和噻吩类化合物;以及在其主链或侧链上具有通过从以上化合物中除去氢原子等后形成的残基的聚合物。这些电荷传输材料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
用于电荷传输层15的粘结剂树脂的例子包括:绝缘性树脂,如丙烯酸类树脂、聚芳基化物、聚酯树脂、双酚A型或双酚Z型聚碳酸酯树脂、聚苯乙烯、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乙烯醇缩甲醛、聚砜、聚丙烯酰胺、聚酰胺和氯化橡胶,以及有机光电导性聚合物,如聚乙烯基咔唑、聚乙烯基蒽和聚乙烯基芘。这些粘结剂树脂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
还可以单独使用高分子电荷传输材料。作为高分子电荷传输材料,可以使用具有电荷传输能力的公知化合物,如聚N-乙烯基咔唑或聚硅烷。特别是,专利文献JP-A-8-176293和JP-A-8-208820中公开的聚酯类高分子电荷传输材料由于具有高的电荷传输能力而是优选的。可以将高分子电荷传输材料单独用作电荷传输层的组分。可供选用的另外一种方式为,可以通过将该高分子电荷传输材料与上述的粘结剂树脂混合而形成膜。
可以通过涂敷用于形成电荷传输层的涂料溶液并将其干燥来形成电荷传输层15,其中所述的用于形成电荷传输层的涂料溶液包含溶解和/或分散在合适的溶剂中的电荷传输材料和粘结剂树脂(在只使用高分子电荷传输材料的情况下不一定含有粘结剂树脂)。在用于形成电荷传输层的涂料溶液中所用的溶剂的例子包括芳香烃类,如甲苯和氯苯;脂肪族醇类溶剂,如甲醇、乙醇和正丁醇;酮类溶剂,如丙酮、环己酮和2-丁酮;卤代脂肪烃类溶剂,如二氯甲烷、氯仿和二氯乙烷;环醚或直链醚类溶剂,如四氢呋喃、二氧六环和乙醚;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电荷传输材料与粘结剂树脂的重量组成比优选为10∶1至1∶5,更优选为9∶11至3∶7。
用于形成电荷传输层的涂料溶液的涂敷方法的例子包括常规采用的方法,如刮刀涂布法、Meyer棒涂法、浸涂法、交叉涂布法、喷涂法、辊涂法、凹版涂布法、微珠涂布法、气刀涂布法和帘式涂布法。电荷传输层15的厚度通常为5μm至50μm,优选为10μm至35μm。
(单层型光敏层)
图3所示的单层型光敏层17含有上述的电荷发生材料和粘结剂树脂。作为粘结剂树脂,可以使用与在电荷发生层和电荷传输层中所用的相同的那些粘结剂树脂。单层型光敏层17中电荷发生材料的含量优选为单层型光敏层中总固体物质的约10重量%至约85重量%,更优选为约20重量%至约50重量%。
如果需要的话,单层型光敏层17中还可以含有上述的电荷传输材料或高分子电荷传输材料,以(例如)改善光电特性。优选的是,将上述电荷传输材料或高分子电荷传输材料的含量控制为占单层型光敏层中总固体物质的5重量%至50重量%。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形成单层型光敏层17,所述方法为:将电荷发生材料和粘结剂树脂(可任选地,与电荷传输材料或高分子电荷传输材料以及其它添加剂一起)溶解/分散在合适的溶剂中,以制得溶液或分散液形式的涂料溶液,将该涂料溶液涂布到导电性支持体上,然后通过加热使其干燥。作为在该应用中所采用的溶剂和涂敷方法,可以使用与针对电荷发生层和电荷传输层所述的那些相同的材料和涂敷方法。单层型光敏层17的厚度优选为约5μm至约50μm,更优选为约10μm至约40μm。
(光敏层整体)
为了防止在图像形成装置中产生的臭氧或氧化性气体或者热量和光引起电子照相感光体发生劣化,可以向光敏层(电荷发生层或电荷传输层中任意一者或两者以及单层型光敏层;同样适用于下文中仅仅称为“光敏层”的情况)中加入诸如抗氧化剂、光稳定剂或热稳定剂等添加剂。
作为抗氧化剂,可以使用公知的那些抗氧化剂,例如,受阻酚、受阻胺、对苯二胺、芳基烷烃、氢醌、螺香豆酮、螺茚酮、这些化合物的衍生物、有机硫化合物和有机磷化合物。作为光稳定剂,可以使用公知的那些,例如,二苯甲酮、苯并三唑、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四甲基哌啶和它们的衍生物。关于热稳定剂,可以使用公知的那些热稳定剂。
为了改善灵敏度、降低残余电位和缓解由于重复使用造成的疲劳,可以加入至少一种可接受电子的物质。可以用在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中的可接受电子的物质的例子包括琥珀酸酐、马来酸酐、二溴马来酸酐、邻苯二甲酸酐、四溴邻苯二甲酸酐、四氰基乙烯、四氰基苯醌二甲烷、邻二硝基苯、间二硝基苯、氯醌、二硝基蒽醌、三硝基芴酮、苦味酸、邻硝基苯甲酸、对硝基苯甲酸和邻苯二甲酸。在这些化合物中,具有吸电子取代基(如Cl-、CN-或NO2 -)的芴酮类化合物、醌类化合物和苯衍生物是特别优选的。
<表面保护层>
表面保护层16的例子包括:其中导电性微粒分散在粘结剂树脂中的层;其中由含氟树脂、丙烯酸类树脂等制得的润滑性微粒分散在常规的电荷传输材料中的层;以及使用诸如有机硅树脂或丙烯酸类树脂等硬涂剂的层。此外,也可以列举具有交联结构的材料,如酚类树脂、聚氨酯类树脂、丙烯酸类树脂和硅氧烷类树脂。然而,在本发明中,其中至少含有酚树脂、具有反应性官能团的电荷传输物质和流平剂的表面保护层是优选的。
虽然对在表面保护层16中所使用的具有反应性官能团的电荷传输物质没有特别限制,只要由其可以形成硬膜即可,但是从机械强度和图像品质维持特性的角度来说,具有由以下的通式(I)至通式(VI)表示的结构的化合物是优选的。
通式(I):F[-D-Si(R1)(3-n1)Qn1]m1
[在通式(I)中,F表示衍生自具有电荷传输能力的化合物的有机基团,其具有m1价;R1表示氢原子、烷基或者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芳基;Q表示可水解的基团;n1为1至3的整数;并且m1为1至4的整数。]
通式(II):F-((X1)nR2-Z1H)m
[在通式(II)中,F表示衍生自具有电荷传输能力的化合物的有机基团,其具有m价;R2表示亚烷基;Z1表示氧原子、硫原子、NH或COO;X1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m为1至4的整数;并且n为0或1。]
通式(III):F-[(X2)n2-(R3)n3-(Z2)n4G]n5
[在通式(III)中,F表示衍生自具有电荷传输能力的化合物的有机基团,其具有n5价;X2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R3表示亚烷基;Z2表示亚烷基、氧原子、硫原子、NH或COO;G表示环氧基;n2、n3和n4各自独立地表示0或1;并且n5为1至4的整数。]
Figure S2008100848142D00201
通式(IV)
[在通式(IV)中,F表示衍生自具有电荷传输能力的化合物的有机基团,其具有n6价;T表示二价基团;Y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R4、R5和R6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单价有机基团,并且R7表示单价有机基团,前提是R6和R7可以互相连接键合而形成以Y为杂原子的杂环;m2为0或1;并且n6为1至4的整数。]
Figure S2008100848142D00202
通式(V)
[在通式(V)中,F表示衍生自具有电荷传输能力的化合物的有机基团,其具有n7价;T2表示二价基团;R8表示单价有机基团;m3为0或1;并且n7为1至4的整数。]
Figure S2008100848142D00203
通式(VI)
[在通式(VI)中,F表示衍生自具有电荷传输能力的化合物的有机基团,其具有n8价;L表示烷基亚甲基或亚乙基;R9表示单价有机基团并且n8为1至4的整数。]
作为以上通式(I)至通式(VI)中的有机基团F,具有由以下通式(VII)表示的结构的有机基团是优选的。
通式(VII)
[在通式(VII)中,Ar1至Ar4各自独立地表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芳基;Ar5表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芳基或亚芳基,条件是在Ar5为芳基的情况下,其不与通式中右侧的N键合,而只是与左侧的N键合以形成化合物,并且在Ar1至Ar5中的2至4个基团与以上通式(I)至通式(VI)中的各F的配对部分(counterpart)形成键合;并且k为0或1。]
作为在通式(VII)表示的化合物中由Ar1至Ar5表示的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芳基的具体例子,具有由下表1中的式(VII-1)至(VII-7)所表示的结构的那些芳基是优选的。
[表1]
在上式(VII-1)至式(VII-7)中,R10表示氢原子、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由此取代的苯基或未取代的苯基或具有7至1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R11至R1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由此取代的苯基或未取代的苯基、具有7至1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或者卤原子;X表示与以上通式(I)至通式(VI)中的F的配对部分的相连接的键;Z表示氧原子、硫原子、NH或COO;Ar表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芳基;m4和s各自独立地表示0或1;并且t各自独立地表示1至3的整数。
作为以上通式(VII-7)中的Ar,由下式(VII-8)或式(VII-9)所表示的芳基是优选的。
[表2]
Figure S2008100848142D00221
在上式(VII-8)和式(VII-9)中,R14和R15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由此取代的苯基或未取代的苯基、具有7至1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或卤原子;并且t各自独立地表示1至3的整数。
作为以上通式(VII-7)中的Z,由下式(VII-10)至式(VII-17)中任何一个所表示的二价基团是优选的。
[表3]
Figure S2008100848142D00231
在上式(VII-10)至式(VII-17)中,R16和R17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由此取代的苯基或未取代的苯基、具有7至1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或卤原子;q和r各自独立地表示1至10的整数;并且t各自独立地表示1至3的整数。
此外,上式(VII-16)和(VII-17)中的W表示由以下各式(VII-18)和(VII-26)中任何一个所表示的二价基团。
[表4]
在上式(VII-25)中,u为0至3的整数。
关于以上通式(VII)中的Ar5的具体结构,在k为0的情况下,Ar5可以具有以上(VII-1)至(VII-7)的结构,其中m4为1;在k为1的情况下,Ar5可以具有以上(VII-1)至(VII-7)的结构,并且与通式(VII)中的相邻氮原子连接,其中m4为0。
以下将列举具有通式(I)至通式(VI)所表示的反应性官能团的电荷传输物质(其可用于上述的表面保护层16中)的具体例子。在以下的表5至表18中所列出的各个结构式中给出的符号中,前面的各个罗马数字是指其作为具体例子对应于通式(I)至通式(VI)中哪一个通式。
在以下的表5至表18中,符号“-”表示没有任何取代基的键,Me表示甲基,Et表示乙基,并且iPr表示异丙基。
Figure S2008100848142D00261
[表7]
Figure S2008100848142D00271
[表8]
Figure S2008100848142D00281
[表9]
Figure S2008100848142D00291
[表10]
Figure S2008100848142D00301
[表11]
Figure S2008100848142D00302
[表12]
[表13]
Figure S2008100848142D00312
[表14]
Figure S2008100848142D00321
[表15]
Figure S2008100848142D00331
[表16]
Figure S2008100848142D00341
[表17]
Figure S2008100848142D00351
[表18]
Figure S2008100848142D00361
可用于表面保护层16中的酚树脂的例子包括:具有一个羟基的取代苯酚树脂,如间苯二酚(resorcin)树脂、双酚树脂、苯酚树脂、甲酚树脂、二甲苯酚树脂、对烷基苯酚树脂和对苯基苯酚树脂;以及具有两个羟基的取代苯酚树脂,如儿茶酚树脂、间苯二酚(resorcinol)树脂和氢醌树脂;双酚树脂,如双酚A树脂和双酚Z树脂;以及双酚类。此外,还可以使用通过将具有苯酚结构的化合物与甲醛、多聚甲醛等在酸催化剂或碱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反应而得到的树脂,该树脂通常作为酚醛树脂而销售。为了进一步改善耐摩擦性和耐磨耗性,所述酚醛树脂优选为甲阶酚醛树脂型酚醛树脂。
此外,表面保护层16中可以含有添加剂,如增塑剂、表面性质改善剂、抗氧化剂、光劣化防止剂和硬化催化剂。
此处可用的增塑剂的例子包括:联苯、氯化联苯、三联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乙二醇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磷酸三苯酯、甲基萘、二苯甲酮、氯化石蜡、聚丙烯、聚苯乙烯和各种含氟烃类。
抗氧化剂的使用对于环境改变时的电位稳定性的改善和图像品质的改善是有效的。可以使用具有受阻酚、受阻胺、硫醚或磷酸酯的部分结构的抗氧化剂。此处可用的受阻酚类抗氧化剂的具体例子包括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2,5-二叔丁基氢醌、N,N’-六亚甲基双(3,5-二叔丁基-4-羟基氢肉桂酰胺)、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磷酸酯-二乙酯、2,4-双[(辛硫基)甲基]-邻甲酚、2,6-二叔丁基-4-乙基苯酚、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2,2’-亚甲基双(4-乙基-6-叔丁基苯酚)、4,4’-亚丁基双(3-甲基-6-叔丁基苯酚)、2,5-二叔戊基氢醌、2-叔丁基-6-(3-丁基-2-羟基-5-甲基苄基)-4-甲基苯基丙烯酸酯和4,4’-亚丁基双(3-甲基-6-叔丁基苯酚)。
硬化催化剂的使用对于改善表面保护层的耐划擦性和耐磨耗性是有效的。其例子包括:碱土金属氧化物和碱土金属氢氧化物,如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氧化镁和氢氧化镁;碱金属碳酸盐,如碳酸钾、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无机酸,如盐酸和硝酸;有机酸,如对甲苯磺酸、苯酚磺酸、十二烷基苯磺酸和水杨酸;以及酯,如磷酸酯、有机酯、甲酸酯和醋酸乙酯。
表面保护层16中还可以含有绝缘性树脂,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聚芳酯树脂(例如,双酚A和邻苯二甲酸的缩聚物)、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苯氧树脂、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聚酰胺树脂、丙烯酸树脂、聚丙烯酰胺树脂、聚乙烯基吡啶树脂、纤维素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干酪素、聚乙烯醇树脂和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树脂。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以任意比例加入绝缘性树脂。由此可以抑制表面保护层16与光敏层12、12’和12”之间的粘附性并可以抑制由热皱缩或收缩(cissing)所造成的涂膜缺陷。
表面保护层16中还可以含有诸如硅油之类的流平剂,所述流平剂被掺混在该表面保护层中,以便改善表面平滑度。
硅油的例子包括有机硅油类,如二甲基聚硅氧烷、二苯基聚硅氧烷和苯基甲基硅氧烷;反应性有机硅油类,如氨基改性的聚硅氧烷、环氧改性的聚硅氧烷、羧基改性的聚硅氧烷、甲醇改性的聚硅氧烷、甲基丙烯酰基改性的聚硅氧烷、巯基改性的聚硅氧烷和苯酚改性的聚硅氧烷;环状的二甲基环硅氧烷,如六甲基环三硅氧烷、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十甲基环五硅氧烷和十二甲基环六硅氧烷;环状的甲基苯基环硅氧烷,如1,3,5-三甲基-1,3,5-三苯基环三硅氧烷、1,3,5,7-四甲基-1,3,5,7-四苯基环四硅氧烷和1,3,5,7,9-五甲基-1,3,5,7,9-五苯基环五硅氧烷;环状的苯基环硅氧烷,如六苯基环三硅氧烷;含氟的环硅氧烷,如3-(3,3,3-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含有氢甲硅烷基的环硅氧烷,如甲基氢硅氧烷混合物、五甲基环五硅氧烷和苯基氢环硅氧烷;以及含有乙烯基的环硅氧烷,如五乙烯基五甲基环五硅氧烷。
通过制备含有这些成分的用于表面保护层的涂料溶液、并涂敷该涂料溶液来形成表面保护层。可以通过将这些成分溶解或分散在合适的溶剂中来制备用于表面保护层的涂料溶液。此处可用的溶剂的例子包括:醇类溶剂,如甲醇、乙醇、丙醇和丁醇;酮类溶剂,如丙酮和甲乙酮;以及醚类溶剂,如四氢呋喃、二乙醚和二氧六环。其沸点不高于100℃的溶剂是优选的,并且可以使用以上溶剂的任意混合物。虽然可以使用任意量的上述溶剂,但是在溶剂的量过低的情况中固体物质容易析出。因此,相对于每重量份的固体物质,溶剂的用量优选为0.5重量份至70重量份,更优选为1重量份至60重量份。
表面保护层16中还可以含有多种添加剂,如针对光敏层所述的那些光稳定剂和热稳定剂。此处可用的添加剂的具体例子和优选例子与针对光敏层所述的添加剂相同。
此外,优选的是,用含有含氟树脂的水分散液来处理表面保护层16,所述水分散液也被用于处理清洁刮板部件以降低扭矩并增强转印效率。
将以上制得的用于表面保护层的涂料溶液涂敷在光敏层的表面上,并且使其干燥,从而形成表面保护层。表面保护层的厚度优选为约0.1μm至约100μm。
作为涂敷方法,可以采用常规的方法,如刮刀涂布法、Meyer棒涂法、喷涂法、浸涂法、微珠涂布法、气刀涂布法或帘式涂布法。
图4示出在采用浸涂法作为涂敷方法的情况下浸涂装置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图4中所示的涂敷装置包括:浸涂槽521、流体接收器522、涂料溶液补充槽513、涂料溶液缓冲槽503、循环泵531、搅拌器504和用于装调节涂料溶液粘度用的溶剂的槽(图中未示出)。
在涂料溶液缓冲槽503和涂料溶液补充槽513的外周,分别设置有夹套501和511,并且液温控制器502和512分别与夹套501和511相连。这样可以独立地控制槽503和513的温度。通过控制涂料溶液缓冲槽503中涂料溶液的温度,就可以控制浸涂槽521中的循环的涂料溶液的温度。
作为用于液温控制器502和512的温度控制方法,可以使用(例如)这样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可任选地使冷水或热水在夹套501和511中流动,或使用这样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夹套501和511中设置冷却线圈/或电加热圈、并且任选地驱动它们。
循环泵531被设置在连接涂料溶液缓冲槽503与浸涂槽521的管线中,从而将涂料溶液从涂料溶液缓冲槽转移到浸涂槽中。另一方面,从浸涂槽521的上端开口溢出的涂料溶液由流体接收器522收集,并且在重力作用下通过管线自发地回到涂料溶液缓冲槽503中。因此,在这种结构中,涂料溶液在涂料溶液缓冲槽503和浸涂槽521之间循环流动。
具有上述结构的浸涂装置内装满作为涂料溶液的用于表面保护层的涂料溶液。当使涂料溶液循环流动时,待涂敷的圆筒形管(即,已装配好了光敏层、尚未完工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在使其轴位于垂直方向的条件下被浸渍在浸涂槽521中。经过一定的时间以后,将管以一定的速度拉出。这样,管上涂有用于表面保护层的涂料溶液。接着,涂膜通过自然干燥或在(例如)烘箱中强制干燥进行硬化,从而形成表面保护层。
优选的是,将涂料溶液补充槽513中的涂料溶液冷却至低于室温(例如,24℃)的温度,同时将浸涂槽521和涂料溶液缓冲槽503中的涂料溶液温度控制在高于涂料溶液补充槽513中的涂料溶液温度的水平。通过满足这些温度要求,可以防止在光敏层(特别是电荷传输层)与表面保护层之间的界面处发生劣化,并且可以防止残余电位的升高和诸如重影图像等缺陷的发生。
理想的是,涂料溶液补充槽513中的涂料溶液的温度为20℃或更低,更理想的是,该温度不低于涂料溶液的凝固点,并且不高于10℃。
另一方面,理想的是,浸涂槽521中的涂料溶液的温度为20℃或更高,但是不高于30℃,更理想的是,该温度为23℃至26℃。
<导电性支持体和表面保护层的表面状况>
为了制造具有较长寿命、优异的电位性质及维持特性、并且能够控制由干涉所造成的图像品质的劣化和重影现象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本发明人在多种条件下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他们发现了电子照相感光体中导电性支持体和起到最外层作用的表面保护层的表面粗糙度与这两个表面的反射率之间的相关性,并且通过适当地控制这些因素而成功建立了可实现上述目的的条件,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所以,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特征在于满足下列条件(a)和(b):
3.(a)3.6≤(A+B)/C×100≤6
  (b)B≤0.3
其中A表示导电性支持体的十点平均表面粗糙度RZJIS94,单位为μm;B表示表面保护层的十点平均表面粗糙度RZJIS94,单位为μm;并且C表示表面保护层的反射率相对于导电性支持体的反射率的百分比值。
尚不清楚通过满足以上的条件(a)和(b)后可以获得具有较长寿命、优异的电位性质及维持特性、并且能够控制由干涉所造成的图像品质的劣化和重影现象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原因。然而,其效果通过发明人所进行的试验在实际中已经得到证实(参见实施例)。
关于以上的条件(a),以下的条件(a’)是优选的,并且以下的条件(a”)是更优选的。
4.(a’)4.5≤(A+B)/C×100≤6
5.(a”)5.4≤(A+B)/C×100≤6
另一方面,关于以上的条件(b),以下的条件(b’)是优选的。
  (b’)B≤0.25
在本发明中,上述导电性支持体和表面保护层中待测的表面粗糙度为A(μm),其用十点平均表面粗糙度RZJIS94来表达。本文所用的术语“十点平均表面粗糙度RZJIS94”是指在JIS B0601(2001)“Geometrical Product Specifications(GPS)-Surface Texture:ProfileMethod-Terms,Definitions and Surface Texture Parameters”,附录1中所定义的十点平均表面粗糙度,并且与JIS B0601(1994)中法定的十点平均表面粗糙度具有相同的含义。
虽然在截止(cut-off)值λc为0.8mm和测量长度为10mm的条件下进行测定,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换言之,可以适当地选择任何条件,只要其落入JIS B0601(2001)Appendix 1的定义中即可。
对十点平均表面粗糙度RZJIS94的测定方法不特别限定,可以根据JIS标准(1994)通过使用测定装置容易地进行测定。更具体地说,可以使用(例如)市售的SURFCOM 1400系列装置(由Tokyo Seimitsu株式会社制造)。
对于导电性支持体,在形成中间层之前即刻测定其外周表面的十点平均表面粗糙度RZJIS94
对于表面保护层,测定最终完成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外周表面的十点平均表面粗糙度RZJIS94
在本发明中,表面保护层的反射率相对于导电性支持体的反射率是指如下测定的值。
使用波长为780nm的光以与其前表面成直角的角度辐射待测定对象的表面。然后,测定反弹回来的正反射光。与十点平均表面粗糙度RZJIS94的测定相似,待测定对象为形成中间层之前的导电性支持体的表面和表面保护层的表面(即,最终完成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外表面)。通过将来自导电性支持体的正反射光的反射率设定为100%,来自表面保护层的正反射光的反射率的百分比(%)在本发明中被定义为“表面保护层的反射率相对于导电性支持体的反射率的百分比值”。
在测定反射率时,可以通过使用用于测定反射率的公知装置来测定正反射光,而没有特别的限定。更具体地说,可以通过使用诸如瞬时多波长分光光度计MCPD-3000(由Otsuka Electronics株式会社制造)等市售装置进行测定。
在测定(例如)圆筒形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十点平均表面粗糙度RZJIS94或反射率时,分别在沿轴线中央处的外周和两侧的外周(例如,距离用作感光体的区域的边缘5cm至10cm的位置),在每一外周上以中心角为90°分别在4个位置上(即,共有12个点)各自进行测定。然后,计算平均值,并作为十点平均表面粗糙度RZJIS94或反射率。虽然对测试点的位置和数目没有限定,但是通过在上述的12个点处进行测定可以获得具有较小测定误差的值。
<表面状态的控制>
可以通过(例如)对起始的未涂敷管的制造条件进行调控、对表面状态进行主动控制(例如,通过湿式衍磨处理或无心磨削处理)或进行诸如阳极氧化等表面处理,来控制上述导电性支持体的十点平均表面粗糙度RZJIS94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例如)适当地调控涂敷的条件(根据所采用的涂敷方法的不同而采用的多种条件,例如,涂料溶液的组成、温度和浓度,涂敷环境的湿度,涂敷方法,涂敷时间和在浸涂情况下的上拉速度)来控制上述表面保护层的十点平均表面粗糙度RZJIS94。还可以在形成表面保护层之后使其表面具有图案(包括进行磨削)。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对表面保护层的表面进行磨削以得到所需的表面状态,这是因为该方法比使具有规则的图案的方法更简便。
作为磨削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最外表面的方法,可以使用公知的方法,而没有限制。例如,可以采用任何的研磨方法,如湿式衍磨法、喷砂法、抛光法、激光喷射法、滚筒研磨法,或者砂纸研磨法或胶带研磨法,只要可以由此得到本发明中所规定的表面形状即可。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控制表面保护层相对于导电性支持体的反射率,所述方法为:例如,向表面保护层中加入填料,同时调控该填料的粒径和填料的量,或者适当选择不同条件,如表面保护层的厚度和用于涂料溶液的溶剂。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至少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充电单元,其使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带电;曝光单元,其以成像方式使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曝光,以形成潜像;显影单元,其将调色剂供给到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上,从而使所述潜像显影以形成调色剂图像;和转印单元,其将所述显影后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介质上。如果需要的话,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具有定影单元,其将所述转印后的调色剂图像定影;清洁单元,其在转印之后清除残留在电子照相感光体表面上的调色剂;消除静电单元,其在清洁工序之后除去电子照相感光体表面上的残余电荷;以及电子照相系统的其它多个单元和机构。
通过转印单元而被转印的对象可以是记录介质(如纸或OHP片)或中间转印体(如中间转印带)。在将显影后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体(中间转印系统)上的情况中,图像可以再次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从而在记录介质的表面上形成图像。
在该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两种或多种颜色的形式将图像层积在中间转印体的表面上、然后立即将这些图像再次转印至记录介质上来形成彩色图像。通过以三种或四种颜色的形式来形成图像,还可以形成全彩色图像。
图5为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优选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典型剖视图。
图5示出的图像形成装置200为这样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具有采用接触充电方式的充电装置(充电单元)402a至402d,并且在转印中采用中间转印方式,并且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多个图像形成单元,各图像形成单元至少具有充电装置402a至402d、曝光装置(曝光单元)403和显影装置(显影单元)404a至404d,即,它是一种具有所谓的串联系统的图像形成装置。
更具体地说,在具有串联系统的该图像形成装置200的壳体400中,4个感光体(电子照相感光体)401a至401d(例如,分别能够形成黄色图像、品红色图像、青色图像和黑色图像的感光体401a、401b、401c和401d)沿中间转印带409平行设置。装载在图像形成装置200中的感光体401a至401d分别为上述的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图像形成装置200还具有清洁装置(清洁单元)415a至415d。
感光体401a至401d分别可沿一定的方向(图5中在纸面上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沿着旋转方向设置有辊型充电装置402a至402d(可使电子照相感光体带电的接触充电装置)、显影装置404a至404d(使通过曝光装置而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从而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显影单元)、转印装置410a至410d(采用一次转印辊形式的转印单元,其用于初次将通过显影单元而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移到中间转印带409(中间转印体)上,其中所述的中间转印带409将在下文中进行描述)和清洁装置415a至415d(具有刮板清洁体系的清洁单元)。
配设调色剂盒405a至405d,从而使得4种颜色(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的调色剂可以分别供给到显影装置404a至404d。转印装置410a至410d通过中间转印带409(用于将一次转印图像转印到转印介质500上的中间转印体)分别与感光体401a至401d接触。
此外,起到激光光源作用的曝光装置403(使已被充电装置充电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曝光从而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单元)位于壳体400中的一定位置上。该装置被构造成这样的结构,所述结构使得来自曝光装置403的激光对已被充电装置402a至402d充电、但是尚未被显影装置404a至404d显影的感光体401a至401d的表面进行辐照。
这样,随着感光体401a至401d的旋转,依次进行充电步骤、曝光步骤、显影步骤、一次转印步骤和清洁步骤,并且各颜色的调色剂图像以重叠的形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09的表面(外周面)上。
呈辊式的充电装置(充电单元)402a至402d均匀地向感光体401a至401d施加电压,由此使感光体401至401d的表面带有一定的电位。作为充电装置402a至402d的材料,可以使用(例如)金属,如铝、铁或铜;导电性聚合物材料,如聚乙炔、聚吡咯或聚噻吩;或弹性体材料,如聚氨酯橡胶、硅橡胶、环氧氯丙烷橡胶、乙烯-丙烯橡胶、丙烯酸橡胶、含氟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或丁二烯橡胶,其中在这些橡胶中分散有炭黑、碘化铜、碘化银、硫化锌、碳化硅或金属氧化物的颗粒。
金属氧化物的例子包括ZnO、SnO2、TiO2、In2O3、MoO3和它们的络合氧化物。还可以使用通过加入高氯酸盐而赋予了导电性的弹性材料作为充电装置402a至402d。
此外,充电装置402a至402d在其表面也可以具有涂层。作为用于形成所述涂层的材料,可以单独地或以组合的方式使用N-烷氧基甲基尼龙、纤维素树脂、乙烯基吡啶树脂、酚树脂、聚氨酯、聚乙烯缩丁醛或三聚氰胺。还可以使用乳液型树脂类材料,如丙烯酸树脂乳液、聚酯树脂乳液或聚氨酯。在所有这些树脂中,通过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的乳液型树脂是优选的。
上述树脂还可在其内分散有导电性颗粒以控制电阻率或含有抗氧化剂以防止氧化。还可以向树脂中加入流平剂或表面活性剂,从而改善形成涂层时的成膜特性。虽然此处通过例子的形式列举出接触充电型的辊形充电装置402a至402d,但是在本发明中对充电装置的形状没有限定。换言之,可以使用(例如)叶片形的充电装置、带形的充电装置或刷子形的充电装置。
充电装置402a至402d的电阻率优选为102Ωcm至1014Ωcm,更优选为102Ωcm至1012Ωcm。施加到接触型充电元件上的电压可以为直流电压或交流电压,或者为直流+交流电压(直流电加上交流电)。
虽然通过例子的形式列举出接触充电型转印装置410a至410d,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即,可以使用栅极充电型转印装置或电晕管充电型转印装置。
作为显影装置404a至404d,可以使用利用单组分或者双组分的常规显影剂或反转显影剂的公知显影装置。从改善图像品质的角度来说,特别优选采用利用双组分显影剂的双组分显影体系。在这种情况中,用于使静电潜像显现出来的显影剂(双组分显影剂)由调色剂和载体构成。
对于此处所使用的调色剂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以使用通过研磨法而制备的无定形调色剂或者使用通过聚合法而制备的球形调色剂。
采用清洁装置415a至415d来除去一次转印之后粘附在感光体401a至401d的表面上的残余调色剂。这样,感光体401a至401d的表面保持清洁,并且可在随后的图像形成过程中重复使用。
作为清洁装置415a至415d,可以使用清洁刮板、清洁刷、清洁辊等。其中,优选使用在此所示的清洁刮板。构成清洁刮板的材料的例子包括聚氨酯橡胶、氯丁橡胶和硅橡胶。
中间转印带409为由公知的材料(如聚酰胺、聚酰亚胺或聚酰胺酰亚胺)制得的环形带。可以通过(例如)以下的方法来制造由聚酰亚胺构成的中间转印带。
即,通过将几乎等摩尔的四羧酸二酐或其衍生物与二胺在确定的溶剂中进行聚合来获得聚酰胺酸溶液。接着将该聚酰胺酸溶液供给并铺展到圆筒形模具上,以形成膜(层),随后进行酰亚胺化反应。这样,可以得到由聚酰亚胺树脂构成的中间转印带409。
四羧酸二酐的例子包括均苯四酸二酐、3,3’,4,4’-二苯甲酮四酸二酐、3,3’,4,4’-联苯四酸二酐、2,3,3’,4-联苯四酸二酐、2,3,6,7-萘四羧酸二酐、1,2,5,6-萘四羧酸二酐、1,4,5,8-萘四羧酸二酐、2,2’-双(3,4-二羧基苯基)磺酸二酐、二萘嵌苯-3,4,9,10-四羧酸二酐、双(3,4-二羧基苯酚)醚二酐和乙烯四羧酸二酐。
二胺的具体例子包括:4,4’-二氨基二苯醚、4,4’-二氨基二苯甲烷、3,3’-二氨基二苯甲烷、3,3’-二氯联苯胺、4,4’-二氨基二苯硫醚、3,3’-二氨基二苯砜、1,5-二氨基萘、间苯二胺、对苯二胺、3,3’-二甲基-4,4’-联苯二胺、联苯胺、3,3’-二甲基联苯胺、3,3’-二甲氧基联苯胺、4,4’-二氨基苯砜、4,4’-二氨基二苯基丙烷、2,4-双(β-氨基-叔丁基)甲苯、双(对-β-氨基-叔丁基苯基)醚、双(对-β-甲基-δ-氨基苯基)苯、双-对-(1,1-二甲基-5-氨基戊基)苯、1-异丙基-2,4-间苯二胺、间亚二甲苯基二胺、对亚二甲苯基二胺、二(对氨基环己基)甲烷、六亚甲基二胺、七亚甲基二胺、八亚甲基二胺、九亚甲基二胺、十亚甲基二胺、二氨基丙基四亚甲基二胺、3-甲基七亚甲基二胺、4,4-二甲基七亚甲基二胺、2,11-二氨基十二烷、1,2-双-3-氨基丙氧基乙烷、2,2-二甲基丙二胺、3-甲氧基六亚甲基二胺、2,5-二甲基七亚甲基二胺、3-甲基七亚甲基二胺、5-甲基九亚甲基二胺、2,17-二氨基三十烷、1,4-二氨基环己烷、1,10-二氨基-1,10-二甲基癸烷、1,2-二氨基十八烷、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哌嗪、H2N(CH2)3O(CH2)2O(CH2)NH2、H2N(CH2)3S(CH2)3NH2和H2N(CH2)3N(CH2)3(CH2)3NH2
作为四羧酸二酐与二胺的聚合反应中所用的溶剂,从溶解度的角度来说,极性溶剂是优选的。作为极性溶剂,N,N-二烷基酰胺是优选的。特别是,具有低分子量的极性溶剂是优选的,并且其例子包括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乙基甲酰胺、N,N-二乙基乙酰胺、N,N-二甲基甲氧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六甲基磷酰三胺、N-甲基-2-吡咯烷酮、吡啶、环丁砜和二甲基环丁砜。这些溶剂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
为了控制中间转印带409的膜电阻率,可以将碳分散在聚酰亚胺树脂中。虽然对碳的种类没有限定,但是优选使用氧化炭黑,该氧化炭黑具有在炭黑氧化过程中在其表面上所形成的含氧官能团(例如,羧基、醌基、内酯基或羟基)。在将氧化炭黑分散在聚酰亚胺树脂中的情况下,在施加电压时过量的电流会流入到氧化炭黑中。由此,聚酰亚胺树脂受到由于重复施加电压而造成的氧化的影响较小。此外,由于氧化碳黑在其表面上形成有含氧官能团,氧化碳黑可以高度分散在聚酰亚胺树脂中,因此,这有利于降低电阻率的不均匀性以及有利于降低电场依赖性。结果,由于转印电压而造成的电场集中现象的发生概率降低。这样,可以防止由转印电压而引起电阻率的降低,从而可以提高电阻率的均一性并可以获得这样一种中间转印带,该转印带较少依赖于电场,其电阻率较少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可以抑制在纸的转印部分(running part of paper)出现针孔这样的图像缺陷,从而可以确保得到优异的图像品质。
可以通过下列方法将炭黑氧化来获得氧化炭黑,所述方法有:在高温环境中使炭黑与空气发生接触反应的空气氧化法;在常温下采用氧化氮或臭氧的反应方法;或者先在高温下进行空气氧化之后再在低温下通过臭氧进行氧化的方法。
作为氧化炭黑,可以使用市售的产品,如MA100(pH 3.5,挥发性物质含量为1.5%(以重量计,同样适用下文))、MA100R(pH 3.5,挥发性物质含量为1.5%)、MA100S(pH 3.5,挥发性物质含量为1.5%)、#970(pH 3.5,挥发性物质含量为3.0%)、MA11(pH 3.5,挥发性物质含量为2.0%)、#1000(pH 3.5,挥发性物质含量为3.0%)、#2200(pH 3.5,挥发性物质含量为3.5%)、MA230(pH 3.0,挥发性物质含量为1.5%)、MA220(pH 3.0,挥发性物质含量为1.0%)、#2650(pH 3.0,挥发性物质含量为8.0%)、MA7(pH 3.0,挥发性物质含量为3.0%)、MA8(pH 3.0,挥发性物质含量为3.0%)、OIL7B(pH3.0,挥发性物质含量为6.0%)、MA77(pH 2.5,挥发性物质含量为3.0%)、#2350(pH 2.5,挥发性物质含量为7.5%)、#2700(pH 2.5,挥发性物质含量为10.0%)和#2400(pH 2.5,挥发性物质含量为9.0%),以上物质都由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造;PRINTEX 150T(pH 4.5,挥发性物质含量为10.0%)、SPECIAL BLACK 350(pH 3.5,挥发性物质含量为2.2%)、SPECIAL BLACK 100(pH 3.3,挥发性物质含量为2.2%)、SPECIAL BLACK 250(pH 3.1,挥发性物质含量为2.0%)、SPECIAL BLACK 5(pH 3.0,挥发性物质含量为15.0%)、SPECIALBLACK 4(pH 3.0,挥发性物质含量为14.0%)、SPECIAL BLACK 4A(pH 3.0,挥发性物质含量为14.0%)、SPECIAL BLACK 550(pH 2.8,挥发性物质含量为2.5%)、SPECIAL BLACK 6(pH 2.5,挥发性物质含量为18.0%)、COLOR BLACK FW200(pH 2.5,挥发性物质含量为20.0%)、COLOR BLACK FW2(pH 2.5,挥发性物质含量为16.5%)和COLOR BLACK FW2V(pH 2.5,挥发性物质含量为16.5%),这些物质均由Degussa株式会社制造;MONARCH 1000(pH 2.5,挥发性物质含量为9.5%)、MONARCH 1300(pH 2.5,挥发性物质含量为9.5%)、MONARCH 1400(pH 2.5,挥发性物质含量为9.0%)、MOGUL-L(pH 2.5,挥发性物质含量为5.0%)和REGAL 400R(pH 4.0,挥发性物质含量为3.5%),这些物质都由Cabot株式会社制造。优选使用pH值为4.5或更低、并且挥发性物质含量为1.0%或更高的氧化炭黑。
这些氧化炭黑的导电率随(例如)氧化程度、DBP吸油量、物理性质(如利用氮气吸附,通过BET法而测定的比表面积)等的变化而不同。虽然可以单独地或组合地使用这些氧化炭黑,但是优选的是,将导电率基本上不相同的两种或多种炭黑组合。在使用物理性质不同的两种或多种炭黑的组合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例如)优先加入具有较高导电率的炭黑、然后加入具有较低导电率的炭黑,来控制表面电阻率。
氧化炭黑的含量优选为聚酰亚胺树脂的10重量%至50重量%,更优选为12重量%至30重量%。当其含量低于10重量%时,有时会观察到电阻率的均一性降低,并且在长时间使用时其表面电阻率会极大地降低。另一方面,所述含量超过50重量%是不利的,这是因为几乎难以获得所需的电阻率,并且在这种情况下由其所得到的模制品会变脆。
作为制备其中分散有两种或多种氧化炭黑的聚酰胺酸溶液的方法,可以列举出下列的方法:一种方法是,其包括预先将两种或多种氧化炭黑分散在溶剂中、然后将上述的羧酸二酐成分和二胺溶解在该分散液中,随后进行聚合;另一种方法是,其包括将两种或多种氧化炭黑分别分散在溶剂中从而得到两种或多种炭黑分散液、将上述的羧酸二酐成分和二胺溶解在这些分散液中、然后将这些聚酰胺酸溶液进行混合,等等。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获得中间转印带409,所述方法为将以上所得到的聚酰胺酸溶液供给并铺展在圆筒形模具的内表面上以形成涂膜,然后加热使该聚酰胺酸发生酰亚胺化反应。在该酰亚胺化步骤中通过将所得涂膜在一定的温度下保持0.5小时或更长时间,可以获得具有高平滑度的中间转印带。
将聚酰胺酸溶液供给到圆筒形模具的内表面上的方法的例子包括:使用分配器的方法和使用模头的方法。作为所述圆筒形模具,优选使用具有抛光镜面的内周面的模具。
将聚酰胺酸溶液供给到圆筒形模具的内表面上来形成膜的方法的例子包括:在加热条件下通过离心来形成膜的方法;利用弹丸状的移动体来形成膜的方法;以及通过旋转来形成膜的方法。通过采用这些方法,可以形成厚度更均匀的涂膜。
通过使所得到的涂膜发生酰亚胺化来形成中间转印带的方法的例子包括:(i)一种包括将涂膜和模具一起放在加热器中并将涂膜加热至可以发生酰亚胺化的反应温度的方法;和(ii)一种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将溶剂除去以达到使涂膜形状保持为带状的程度,从模具的内表面剥璃涂膜,将该涂膜放在金属圆筒的外周面上,并对膜与圆筒一起进行加热从而进行酰亚胺化。虽然可以采用上述方法(i)和(ii)中任何一种方法进行酰亚胺化,只要所得到的中间转印带的表面的冲击硬度满足上述的条件即可,但是方法(ii)是优选的。这是因为通过方法(ii)进行的酰亚胺化能够确保有效地制得具有高平坦度和优异外表面精度的中间转印体。下面对方法(ii)进行详细说明。
虽然对在方法(ii)中除去溶剂的加热条件没有特别限定,只要可以除去溶剂即可,但是优选的是,加热温度为80℃至200℃,并且加热时间为0.5小时至5小时。将以上制得的形状保持为带状的模制品从模具的内周面上剥离。在剥离步骤中,可以将模具的内周面进行脱模处理。
接着,将已经被加热并硬化从而形状保持为带状的模制品放置在金属圆筒的外周面上,然后与该圆筒一起加热,从而进行聚酰胺酸的酰亚胺化反应。作为所述金属圆筒,优选使用其线性膨胀系数大于聚酰亚胺树脂的圆筒。通过使该圆筒的外径比聚酰亚胺的模制品的内径小一定的程度,可以进行热固化,从而获得厚度均匀的、没有凹凸不平的环形带。
优选的是,金属圆筒的外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1.2μm至2.0μm。当金属圆筒的外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小于1.2μm时,金属圆筒本身过于平滑,由此所得到的中间转印带不会发生由于在沿带的轴方向上收缩而引起的滑移。结果,产生这样的倾向:在该步骤中进行拉伸时,膜厚度变得不均匀或平面精度降低。当金属圆筒的外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超过2.0μm时,产生这样的倾向:金属圆筒的外表面轮廓被转印到带形中间转印体的内表面上,并在中间转印体的外表面上形成小的凹凸,从而引起图像缺陷。在本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是根据JIS B0601测定的值。
在酰亚胺化时,加热温度优选为220℃至280℃,同时加热时间优选为0.5小时至2小时,但是该加热条件取决于聚酰亚胺树脂的组成。当在以上加热条件下进行酰亚胺化时,会使聚酰亚胺树脂的收缩量增加。因此,通过缓慢地使所述带沿其轴方向收缩,可以防止厚度的不均一性和平面精度的降低。
优选的是,以上获得的由聚酰亚胺树脂所构成的中间转印带的外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1.5μm或更低。当中间转印带的外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超过1.5μm时,经常发生诸如图像粗糙等的图像缺陷。据认为产生这种图像粗糙的原因如下。即,转印时所施加的电压或由剥离放电所产生的电场会局部集中在中间转印带表面的凸部上,由此使凸部表面发生变性。结果,出现新的导电通路,因此使电阻率降低,这使所得图像的密度降低。
以上获得的中间转印带409优选为无缝带。在无缝带的情况下,中间转印带409的厚度可以根据使用目的来适当地确定。从机械特性(如强度和挠性)的角度来说,所述厚度优选为20μm至500μm,更优选为50μm至200μm。
关于中间转印带409的表面电阻率,优选的是,其表面电阻率(Ω/□)的常用对数值为8(logΩ/□)至15(logΩ/□),更优选为11(logΩ/□)至13(logΩ/□)。此处所述的表面电阻率是指在22℃和55%RH的环境下施加100V的电压并在10秒钟之后测定电流值而得到的值。本文所用的术语“表面电阻率(Ω/□)”其含义与文献Hakumaku Hando Bukku,Ohmsha,896页中所述的“表面电阻率”相同。换言之,该表面电阻率是从阻抗体平面截取的正方形的两个相对边之间的电阻。只要该电阻是均匀分布的,那么表面电阻率即保持恒定而与正方形的大小无关。
中间转印带409由驱动辊406、支持辊408和具有一定张力的张力辊407所支撑,并且由于这些辊的旋转而旋转,不会产生挠曲。
二次转印辊413被设置为经由中间转印带409而与支持辊408接触。穿过支持辊408和二次转印辊413之间的中间转印带409被清洁刮板416所清洁,然后重复地被输送到随后的图像形成过程中。
托盘(转印介质托盘)411设置在壳体400中的确定位置上。托盘411中的转印介质500(如纸)通过传输辊412依次被传输到中间转印带409和二次转印辊413之间的间隙和定影装置(定影单元)414的互相接触的两个辊之间的间隙,然后从壳体400中被排出。
如上所述,在感光体401a至401d旋转的条件下依次进行充电步骤、曝光步骤、显影步骤、转印步骤和清洁步骤,由此重复地进行图像形成。感光体410a至401d为上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1,因此其具有本发明的优异功能和效果。这样,这些感光体本身具有长的寿命以及优异的电特性和维持特性,并且能够实现令人满意的图像品质,同时可防止由干涉造成的图像品质的劣化和重影图像的形成。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并不限于本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的装置。例如,图5所示的装置可以具有处理盒,该处理盒具有感光体401a至401d和接触式充电装置402a至402d。使用这种处理盒有利于维护。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可以具有静电消除装置,如光辐射清除装置。这样,在重复使用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情况下可以防止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残余电位被带到下一循环中,从而进一步改善图像品质。
[处理盒]
处理盒具有这样的结构,为了更换图像形成装置的可消耗部件,图像形成装置的某些部件被组装到盒内,以有利于更换它们。所述处理盒可以以被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状态而市售,或者作为可更换单元或修理单元而单独存在。
通常被集成在处理盒中的部件的例子包括:显影单元、充电单元、曝光单元和清洁单元。此外,还可以具有转印单元和定影单元。这些单元可以根据处理盒的使用性质和使用目的而组合使用。
本发明的处理盒的特征在于,其至少包括电子照相感光体和上述部件中的任何一个或它们的组合,并且该电子照相感光体为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对除了电子照相感光体之外的部件(其可被组装到处理盒中)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毫无问题地使用公知的部件。在以上的[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已对这些部件进行了详细地说明。
图6为示出本发明的处理盒的优选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基本构造的典型剖视图。在图6中,处理盒300包括感光体(电子照相感光体)307以及充电装置(充电单元)308、显影装置(显影单元)311、中间转印体320和清洁装置(清洁单元)313。在外部,该处理盒还具有用于曝光的开口318和用于抗静电曝光的另一开口317,此外,其还具有固定杆316。这些单元被集成在一起。
在本例子的转印装置312中,采用中间转印法,其包括通过中间转印体320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介质500上。感光体307为本发明上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该处理盒300可从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其包括转印装置312、定影装置315和图中没有示出的其它部分)上拆卸下来。这样,处理盒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一起构成了图像形成装置。
作为充电装置(充电单元)308,可以选择其中利用(例如)充电辊、充电刷、充电膜或充电管的接触式充电体系。在该接触式充电体系中,将电压施加到与感光体表面相接触的导电性部件上,从而使感光体表面带电。导电性部件可以具有任何形状,如刷子状、刮板状、针电极或辊状,但是辊形部件是特别优选的。通常,按照从外到内的方向,辊形部件包括电阻层、支撑该电阻层的弹性层和芯材。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在电阻层的外面形成保护层。
作为显影装置311,可以根据目的而适当地选择任意已知的显影装置。例如,可以利用公知的显影装置,在该显影装置中,通过使单组分型或双组分型的显影剂与刷子、辊等接触或以非接触的方式来进行显影。此处可用的调色剂可以为通过机械粉碎或化学聚合而制得的、并且具有从无定形到球形等多种形状的那些调色剂。
作为在图中未示出的、可以将在感光体307表面上显影后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体320上的中间转印装置(转印单元),可以使用本身已公知的转印充电装置,例如,使用带、辊、膜、橡胶刮板等的接触充电型转印装置,栅极充电型转印装置或电晕管充电型转印装置。其中,接触充电型转印装置是优选的,因为其具有优异的充电转印补偿能力。除了上述的充电型转印装置之外,还可以结合使用剥离型转印装置。
作为清洁装置(清洁单元)313,可以使用本身已公知的那些清洁装置,而没有特别限定。其例子包括由聚氨酯所制得的刮板和清洁刷。
在图中未示出的静电消除装置(光静电消除单元)包括钨灯和LED。作为在光静电消除过程中所使用的光,可以使用(例如)来自钨灯的白光和来自LED的红光。在光静电消除过程中,输出量被设定为可以产生这样的辐射强度,该辐射强度通常为可使电子照相感光体表现出半曝光灵敏度的光量的约几倍至约30倍。
在本发明的处理盒300中,来自光静电清除装置的光从开口317导入,从而清除感光体307表面上的静电。
另一方面,来自图中未示出的曝光装置(曝光单元)的成像曝光光线从开口318导入到本例子的处理盒中,该光线辐射感光体307的表面,从而形成静电潜像。
本发明的处理盒被安装在上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由于该处理盒中安装有具有优异的功能和效果的本发明电子照相感光体,因此,处理盒本身具有长的寿命以及优异的电特性和维持特性,并且能够实现令人满意的图像品质,同时可以防止图像品质的劣化和重影图像的形成。
虽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构造。此外,在本发明的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中,对除了电子照相感光体之外的其它构成部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毫无问题地采用公知的那些部件。
[例子]
以下将参照实施例和对比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地说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例子。
[实施例1]
首先,在搅拌条件下将100重量份的氧化锌(数均粒径为70nm,由Tayca株式会社制造的试验品)和500重量份的甲苯混合。然后,向其中加入1.5重量份的硅烷偶联剂(KBM603TM,由Shin-EtsuChemical株式会社制造),并将混合物搅拌2小时。在减压下蒸馏掉甲苯之后,将残留物在150℃下烘焙2小时。
将60重量份的经过以上表面处理的氧化锌、15重量份的用作硬化剂的封端异氰酸酯(Sumidule 3175TM,由Sumitomo Byer Urethane株式会社制造)、15重量份的缩丁醛树脂(BM-1TM,由Sekisui Chemical株式会社制造)和85重量份的甲乙酮混合在一起,从而得到液体混合物。
将38重量份的以上获得的液体混合物与25重量份的甲乙酮混合,并在砂磨机中利用直径为1mm的玻璃珠分散2小时,从而得到分散液。向所得分散液中加入0.005重量份的二月桂酸二辛基锡作为催化剂。由此获得用于形成中间层的涂料溶液。
通过浸涂法将形成中间层用的涂料溶液涂敷在铝基材料(直径为30mm,长度为404mm,厚度为1mm,圆筒形,十点平均表面粗糙度RZJIS94=0.3μm)的外周面上,并通过在160℃下干燥100分钟使其硬化,从而形成厚度为15μm的中间层。
此处采用的铝基材料(导电性支持体)的表面状态在其制造过程中在无心磨削步骤中已经被控制为确定的状态。通过采用与以下将要描述的表面保护层中所用的方法相同的方法来测定其十点平均表面粗糙度RZJIS94。这同样适用于以下的实施例和对比例。
接着,将15重量份的羟基酞菁镓(其在X-射线衍射谱中于Blag角(2θ±0.2°)为7.3°、16.0°、24.9°和28.0°处出现衍射峰)、用作粘结剂树脂的10重量份的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VMCHTM,由Nippon Unicar株式会社制造)和300重量份的醋酸正丁酯一起混合,并在卧式砂磨机中用玻璃珠分散0.5小时,从而得到用于形成电荷发生层的涂料溶液。
通过浸涂法将所获得的用于形成电荷发生层的涂料溶液涂敷在已经形成的中间层上,并于100℃下通过加热干燥10分钟,从而形成厚度为约0.15μm的电荷发生层。
接着,将2重量份的由以下的结构式(A)表示的化合物和3重量份的由以下的结构式(B)表示的高分子化合物(粘度平均分子量:39,000)溶解在包含15重量份的四氢呋喃和5重量份的氯苯的溶剂混合物中,从而得到用于形成电荷传输层的涂料溶液。
通过浸涂法将以上获得的用于形成电荷传输层的涂料溶液涂敷在已经形成的电荷发生层上,并于115℃下通过热空气流干燥40分钟,从而形成厚度为20μm的电荷传输层。
Figure S2008100848142D00561
然后将5重量份的上表中的化合物(I-16)和5重量份的甲阶酚醛树脂型酚醛树脂(PL-4852TM,由Gun Ei Chemical Industry株式会社制造)溶解在27重量份的丁醇溶剂中。在加入0.2重量份的对甲苯磺酸和0.1重量份的二正丁基胺之后,通过搅拌该混合物于24℃下混合1小时。再向其中加入0.02重量份的二甲基硅氧烷,从而得到用于形成表面保护涂层的涂料溶液。
将以上获得的用于形成表面保护涂层的涂料溶液装在具有图4所示构造的涂敷装置中,并且使之在涂料溶液缓冲槽503和浸涂槽521之间循环。在这种状态下,通过浸涂法使该涂料溶液涂敷在已经组装完电荷传输层的未完工的感光体上。为了防止涂料溶液进入管中,在浸渍之前用盖子将管的两端密封。
在上述步骤中,用液温控制器502来控制涂料溶液缓冲槽503中涂料溶液的温度,从而将浸涂槽521中的涂料溶液的温度调节至24℃。此外,用液温控制器512将涂料溶液补充槽513中的涂料溶液的温度控制为4℃。涂敷室的温度为24℃。
这样将用于形成表面保护层的涂料溶液涂敷在已经形成的电荷传输层上之后,通过热空气流于120℃下将涂料溶液干燥60分钟,从而形成厚度为6μm的表面保护层。由此制得实施例1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实施例2]
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来制造实施例2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不同之处在于将实施例1中的中间层的厚度调节为19μm。
[实施例3]
按照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来制造实施例3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不同之处在于使用十点平均表面粗糙度RZJIS94为0.15μm(通过改变实施例2中的切削条件而形成)的铝基材料(导电性支持体)。
[实施例4]
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来制造实施例4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不同之处在于将实施例1中的电荷传输层的厚度调节为15μm。
[实施例5]
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来制造实施例5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不同之处在于将实施例1中的电荷传输层厚度和表面保护层厚度分别调节为25μm和3μm。
[实施例6]
按照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来制造实施例6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不同之处在于将实施例2中的电荷传输层的厚度调节为15μm。
[实施例7]
按照与实施例3相同的方法来制造实施例7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不同之处在于将实施例3中的电荷传输层的厚度调节为15μm。
[实施例8]
按照与实施例3相同的方法来制造实施例8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不同之处在于将实施例3中的中间层厚度和表面保护层厚度分别调节为23μm和3μm。
[对比例1]
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来制造对比例1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不同之处在于将实施例1中的中间层的厚度调节为23μm。
[对比例2]
按照与实施例3相同的方法来制造对比例2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不同之处在于将实施例3中的中间层的厚度调节为15μm。
[对比例3]
按照与实施例3相同的方法来制造对比例3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不同之处在于将实施例3中的中间层厚度和电荷传输层厚度分别调节为15μm和15μm。
[对比例4]
按照与实施例3相同的方法来制造对比例4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不同之处在于将实施例3中的中间层厚度和电荷传输层厚度分别调节为23μm和25μm。
[表面特性测定]
对以上实施例和对比例中所获得的电子照相感光体进行包括以下项目的表面特性测定。
(十点平均表面粗糙度RZJIS94的测定)
通过使用由Tokyo Seimitsu K.K.株式会社制造的Surfcom 1400系列来测定已完工的表面保护层的十点平均表面粗糙度RZJIS94。根据JIS B0601(2001)(=JIS B0601’94)进行测定。结果总结于表19。
对于各个电子照相感光体而言,分别在沿轴线中央处的外周和两侧的外周(距离用作感光体的区域的边缘7cm的位置处),在每一外周上以中心角为90°在4个位置(即,共有12个点)进行测定。然后,计算平均值,并作为十点平均表面粗糙度RZJIS94
(表面保护层的反射率相对于导电性支持体的反射率)
利用瞬时多波长分光光度计(MCPD-3000,由Otsuka Electronics株式会社制造),用波长为780nm的光以与表面保护层的前表面成直角的角度来辐射已完工的表面保护层的表面。然后测定由此反弹回来的正反射光。与此类似,在形成各层之前,预先测定由各样品的铝基材料(导电性支持体)所反射的正反射光。通过将来自铝基材料的正反射光的反射率设定为100%,计算来自表面保护层的正反射光的反射率的百分比(%),并称为“表面保护层的反射率相对于导电性支持体的反射率的百分比值”。测定结果总结于表19。
在与测定十点平均表面粗糙度RZJIS94相同的12个位置处进行测定。
[评价试验]
将在以上实施例和对比例中所获得的电子照相感光体进行以下项目的测定。
(残余电位和维持特性的测定和评价)
在低温和低湿(10℃,15%RH)环境下,使用栅极网(栅极电压:-700伏特)对各电子照相感光体进行充电。充电一秒钟后,使用780nm半导体激光以10mJ/m2的强度辐射电子照相感光体以进行放电。放电三秒钟后,用LED红光以50mJ/m2的强度辐射电子照相感光体,以消除静电。将在此时测定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电位(V)称作残余电位。重复以上过程500,000次之后,测定表面电位(V),并将其称作残余电位的维持特性。如果残余电位为100V或更低,结果为良好(X)。如果残余电位大于100V,则结果为非良好(Y)。结果总结于表19。
(重影和干涉条纹的评价)
分别制备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四个样品,从而替换彩色串联型复印机(由Fuji Xerox株式会社制造的DocuCentre C400)的所有颜色的感光体。在高温和高湿(28℃,85%RH)的环境下,输出重影的记录图。在重影的记录图中,在对应于第一循环的部分中记录有一定的图像图案(由层积在一起的四色(黑色、黄色、品红色和青色)实地图像(solid image)而构成的基色黑色)以及在对应于第二循环的部分中记录有半色调图像(颜色与上述的颜色相同,浓度为30%)。在输出该图像时,将打印速度调节为“中等彩色打印速度”,同时选择“彩色”、“手动供纸”和“普通纸打印模式”。
通过用肉眼观察输出的打印纸来评价重影,并且将没有出现重影图像的记录图称作“无”,将出现重影图像的记录图称作“有”。通过用肉眼观察半色调部分来评价干涉现象,并将没有出现干涉条纹的记录图称作“无”,将出现干涉条纹的记录图称作“有”。结果总结于表19。
评价的标准如下:
干涉条纹
X:无
Y:有
残余电位(同时包括初始的残余电位和500,000次循环之后的残余电位)
X:100V或更低
Y:大于100V
重影
X:无
Y:有
总体评价
X:所有以上的评价结果都为X
Y:以上评价结果中的一个或多个为Y
Figure S2008100848142D00611
<关于结果的讨论>
上表19中的结果清楚地表明,实施例的各个电子照相感光体(其具有本发明所规定的被适当控制的表面状态)都没有产生重影图像或干涉条纹,并且在初始阶段和耐久性试验之后都具有优异的电位特性和维持特性。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对比例中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在干涉条纹、重影和残余电位中的任意一个评价项目中都不够充分。

Claims (9)

1.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其包含:
导电性支持体;
光敏层;
在所述导电性支持体和所述光敏层之间的中间层;以及
作为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最外层的表面保护层,
其中,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满足以下的式(a)和式(b):
(a)3.6≤(A+B)/C×100≤6
(b)B≤0.3
其中
A表示所述导电性支持体的十点平均表面粗糙度RzJIS94,单位为μm
B表示所述表面保护层的十点平均表面粗糙度RzJIS94,单位为μm;并且
C表示所述表面保护层的反射率相对于所述导电性支持体的反射率的百分比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
所述中间层包含分散在其中的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
所述颗粒为导电性颗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
所述导电性颗粒由氧化锌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
所述的表面保护层包含:
酚树脂;和
具有反应性官能团的电荷传输物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
所述表面保护层还包含:
流平剂。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
所述光敏层包括:
电荷发生层;和
电荷传输层。
8.一种电子照相处理盒,该电子照相处理盒可从图像形成装置上拆卸下来,所述的电子照相处理盒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以及
选自充电单元、曝光单元、显影单元、转印单元、定影单元和清洁单元中的至少一种单元。
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充电单元,其使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带电;
曝光单元,其以成像方式使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所述带电表面曝光,以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单元,其将调色剂供给到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上,从而使所述静电潜像显影,以形成调色剂图像;以及
转印单元,其将显影后的所述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目标物上。
CN2008100848142A 2007-05-02 2008-03-27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991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21682A JP2008276055A (ja) 2007-05-02 2007-05-02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21682 2007-05-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99135A CN101299135A (zh) 2008-11-05
CN101299135B true CN101299135B (zh) 2012-07-18

Family

ID=39939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8481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99135B (zh) 2007-05-02 2008-03-27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142969B2 (zh)
JP (1) JP2008276055A (zh)
CN (1) CN1012991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07241B2 (ja) * 2007-09-28 2014-02-0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5345831B2 (ja) * 2008-12-16 2013-11-2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04626B2 (ja) * 2008-12-24 2014-05-2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10217438A (ja) * 2009-03-16 2010-09-30 Fuji Xerox Co Ltd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237823A (ja) * 2011-05-10 2012-12-06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電子写真感光体、それを含む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929785B2 (ja) * 2013-03-05 2016-06-0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0073363B2 (en) * 2016-01-21 2018-09-11 Ricoh Company, Ltd. Photoconduct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cess cartridg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photoconductor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84514A (ja) * 1999-03-30 2000-10-13 Konica Corp 電子写真感光体と該電子写真感光体を用いた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6399262B1 (en) * 1999-03-30 2002-06-04 Konica Corporation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receptor
US6531253B2 (en) * 2000-03-30 2003-03-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sensitive member and apparatus using same
JP2005301244A (ja) * 2004-03-16 2005-10-27 Fuji Xerox Co Ltd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10921A (ja) * 2004-06-24 2006-01-12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有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950756A (zh) * 2004-03-26 2007-04-18 佳能株式会社 电摄影感光体、电摄影感光体的制备方法、成像处理盒和电摄影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49962A (ja) * 1984-12-25 1986-07-08 Canon Inc 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
JPS61238060A (ja) * 1985-04-16 1986-10-23 Canon Inc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その画像形成法
JPH03168751A (ja) * 1989-11-29 1991-07-22 Mita Ind Co Ltd 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
JP2674302B2 (ja) * 1990-11-01 1997-11-12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用感光体
JP3332422B2 (ja) * 1992-10-23 2002-10-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
JPH0713379A (ja) * 1993-06-25 1995-01-17 Canon Inc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それを有する電子写真装置
JPH0876388A (ja) * 1994-08-31 1996-03-22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電子写真感光体
JP2000112159A (ja) * 1998-10-08 2000-04-21 Fuji Xerox Co Ltd 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浸漬塗布装置
JP2000171991A (ja) * 1998-12-03 2000-06-23 Ricoh Co Ltd 電子写真感光体用感光層塗工液の保存方法、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該方法によって得られた電子写真感光体
JP3740389B2 (ja) * 2000-06-21 2006-02-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2303995A (ja) * 2001-04-04 2002-10-18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電子写真感光体用電荷移動層用塗布液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塗布液を用いた電子写真感光体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3937836B2 (ja) * 2001-12-21 2007-06-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該電子写真感光体を有する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US7229729B2 (en) * 2003-07-16 2007-06-12 Konica Mo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receptor, process cartridg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84514A (ja) * 1999-03-30 2000-10-13 Konica Corp 電子写真感光体と該電子写真感光体を用いた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6399262B1 (en) * 1999-03-30 2002-06-04 Konica Corporation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receptor
US6531253B2 (en) * 2000-03-30 2003-03-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sensitive member and apparatus using same
JP2005301244A (ja) * 2004-03-16 2005-10-27 Fuji Xerox Co Ltd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950756A (zh) * 2004-03-26 2007-04-18 佳能株式会社 电摄影感光体、电摄影感光体的制备方法、成像处理盒和电摄影装置
JP2006010921A (ja) * 2004-06-24 2006-01-12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有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276055A (ja) 2008-11-13
US20080273897A1 (en) 2008-11-06
CN101299135A (zh) 2008-11-05
US8142969B2 (en) 2012-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8376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592112B2 (en)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receptor,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CN101299135B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4456955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用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2006267652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456952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562149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7322996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28708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3576476A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JP2008065171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403965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並びに電子写真装置
JP2013029812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中間転写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2003186219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並びに電子写真装置
JP547087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348092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4400366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電子写真装置、並びに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6251554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98819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JP419676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8462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433946B2 (ja) フッ素系樹脂粒子の選別方法、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電子写真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9075246A (ja) 像保持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57603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266327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8

Termination date: 201703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