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75059A - 耐热可剥离微粘性压敏胶膜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耐热可剥离微粘性压敏胶膜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75059A
CN101275059A CNA2007100737342A CN200710073734A CN101275059A CN 101275059 A CN101275059 A CN 101275059A CN A2007100737342 A CNA2007100737342 A CN A2007100737342A CN 200710073734 A CN200710073734 A CN 200710073734A CN 101275059 A CN101275059 A CN 1012750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itive adhesive
adhesive film
monomer
micro
consum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7373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75059B (zh
Inventor
刘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ANBO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71007373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750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750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50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750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505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dhesive Tap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子制造工业或包装业用的耐热可剥离微粘性压敏胶膜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溶液聚合方法合成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及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胶液,加入甲苯二异氰酸酯交联剂制备涂布组成物,经涂布干燥得到微粘性压敏胶膜,与聚酰亚胺薄膜、聚酯膜的剥离强度在300g/25mm以上,在180℃老化1小时后剥离强度仍然在37g/25mm以上,而且剥离后不留下残留物,在180℃高温90℃温度及酸碱环境仍有微粘性,操作方便,可直接剥离。

Description

耐热可剥离微粘性压敏胶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敏胶膜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耐高温、使用后不需UV照射或加热,可直接剥离而不留下残留物的耐热可剥离微粘性压敏胶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工业中使用的可剥离微粘性压敏胶膜,可贴在电子元器件COF带载封装TCP的表面,用于承载着电子元器件通过加工的整个过程。在深加工完成后,希望能够方便地去掉可剥离微粘性胶膜且在器件表面不留下任何污物。这种使用特点决定了可剥离微粘性胶膜要有一定的粘接强度,但粘接力不能太大,只能是微粘性;同时必须具备耐热性,要经受加工过程中遇到的高温,以及酸碱环境。
研制可剥离微粘性压敏胶膜,通常首先合成聚合物胶液,然后涂布并经过干燥处理后,得到可剥离微粘性压敏胶膜。聚合物胶液可以用溶液自由基聚合,或乳液自由基聚合方法得到。溶液聚合方法使用有机溶剂,涂布后通过加热干燥很容易将有机溶剂挥发掉,同时在有机溶剂中也可以方便地加入有机交联剂;乳液聚合以水为介质,得到的胶液环境条件要求苛刻,干燥除水分耗能高,必须在100℃以上分段控制,操作手段非常困难(JP07138545,EP530729,WO9314161,WO2000-5299)。
现阶段中,使用最多的聚合物是采用丙烯酸脂聚合物,在丙烯酸酯单体中使用最多的是丙烯酸乙基己酯(EHA),丙烯酸乙酯(EA)等,如JP52091041,JP57014673,JP61108685,JP02292382中所记载,其制得的压敏胶带与不锈钢的剥离强度为40g/20mm,老化80小时(常温)后剥离强度30g/20mm,老化200小时(常温)后剥离强度20g/20mm,耐热性很难满足上述电子工业加工过程的需要。另据报道,与丙烯酸乙基己酯(EHA)单体共同使用的还有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等,如韩国聚合物杂志(Poly1imo,9277.1995)介绍的可剥离压敏胶带剥离强度220~350g/25mm,但耐热仅80~90℃。
另外,在我国现阶段可剥离压敏胶主要是用在保护膜及医用压敏胶带上。中国专利ZL200410022029.6,专利名称“UV固化可剥离压敏胶膜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电子工业领域使用的UV固化型压敏胶膜,但其剥离需要经过UV照射,不能实现直接剥离。除此之外,国内专利文献中几乎没有用于电子工业的耐热可剥离微粘性压敏胶膜及其制造方法的报道。
在电子元器件COF的加工过程中,温度往往高达120℃~160℃,现有技术难以满足在此温度下的使用需要,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的、可耐足够高温度、并用后可直接完全剥离而不留残留物的压敏胶膜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较佳的粘接强度并可在较高温度下使用、且用后便于直接剥离不留下残留物的压敏胶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压敏胶膜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热可剥离微粘性压敏胶膜,所述压敏胶膜由单体通过聚合反应制备得到,所述单体包括丙烯酸2-乙基己酯(EHA)与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EHMA),其中,丙烯酸2-乙基己酯(EHA)在两者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50~70)wt%,且这两种单体用量之和占单体总量的50~80wt%。
所述单体还包括丙烯酸丁酯(BA)和/或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且这两种单体的用量分别占单体总量的10~30wt%。
所述单体还包括带有反应性官能团的单体,所述带有反应性官能团的单体的用量占单体总量的2~15wt%。
所述带有反应性官能团的单体选自丙烯酸羟乙酯(HEA)、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中的至少一种,并且所述带有反应性官能团的单体的用量占单体总量的5~10wt%。
所述压敏胶膜由单体经聚合反应后进一步往聚合物溶液中加入交联剂制备得到,所述交联剂是能与所述反应性官能团起反应的交联剂。
所述交联剂为多异氰酸酯,用量为聚合物溶液的1~10wt%。
所述交联剂为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PZ)、多苯甲烷多异氰酸酯(IPDI)或多异氰酸酯与多元醇的加成物。
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敏胶膜由以下单体通过聚合反应制备得到:
丙烯酸2-乙基己酯(EHA)
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EHMA)
丙烯酸丁酯(BA)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丙烯酸羟乙酯(HEA)
其中,EHA与EHMA用量之和占单体总量的60~70wt%;BA与MMA的用量分别占单体总量的15~20wt%;HEM的用量占单体总量的5~7wt%;
且在聚合反应后,进一步往聚合物溶液中加入占聚合物溶液重量3~5wt%的交联剂甲苯二异氰酸酯(TDI)。
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耐热可剥离微粘性压敏胶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在溶剂中加入所述单体及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的步骤。
所述方法还包括在聚合反应结束并冷却后,在聚合物溶液中加入交联剂。
所述聚合反应的溶剂为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丁酮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溶剂的用量为单体总量的100~200wt%。
所述聚合反应的引发剂为有机过氧化物引发剂或偶氮化合物引发剂,且引发剂的用量占单体总量的0.1~2wt%。
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异丙苯过氧化氢或偶氮二异丁腈,且引发剂的用量占单体总量的0.5~1wt%。
所述聚合反应的温度为60~100℃,聚合反应的时间为6~12小时。
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将加入了交联剂的聚合物溶液进行涂布并干燥,涂布的胶膜厚度为10~40μm,干燥温度为100~130℃,干燥时间为8~12分钟。
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方案,使本发明具备的有益效果在于:
采用本发明的配方及方法制备出的耐热可剥离微粘性压敏胶膜带有很好的初始粘接强度,其与聚酰亚胺薄膜或聚脂膜的剥离强度在300g/25mm以上,在180℃老化1小时后剥离强度仍然保持在37g/25mm以上,且在180℃高温、90℃温度及酸碱环境仍有微粘性;另外,本发明的压敏胶膜操作方便,使用后不需UV照射或加热,可直接剥离,并且剥离后不留下残留物,能够满足电子元器件COF加工及卷带封装和包装行业的需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耐热可剥离微粘性压敏胶膜,采用溶液聚合方法,得到的聚合物溶液加入交联剂后直接涂布得到可剥离微粘性胶膜。
本发明使用的聚合单体,为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类,其中丙烯酸2-乙基己酯(EHA)和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EHMA)为主要单体,配合使用丙烯酸丁酯(B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其中,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EHMA)可以提高胶粘剂的玻璃化温度,使用后易于剥离。
丙烯酸2-乙基己酯(EHA)和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EHMA)的总量占单体总量的50~80wt%,优选为60~70wt%,最优是60wt%。
丙烯酸2-乙基己酯(EHA)和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EHMA)两者的比例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变化,从70∶30~50∶50都可以,优选62∶38~58∶42,最好是58∶42。
丙烯酸丁酯(BA)的用量一般占单体总量的10-30wt%,优选15-25wt%最优是18-20wt%。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用量一般为单体总量的10-30wt%,优选15-25wt%,最优是15-20wt%。
为了能使聚合物部分交联,使用具有可反应基团的单体,如丙烯酸羟乙酯(HEA)、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等,优选丙烯酸羟乙酯与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这样便于使用多异氰酸酯进行交联。几种具有可反应官能团的单体也可以并用。特别优选使用丙烯酸羟乙酯(HEA)。此类单体的用量为单体总量的2-15wt%,优选5-10wt%,最优为5-7wt%。
聚合反应引发剂可以是有机过氧化物引发剂和偶氮化合物引发剂,如过氧化苯甲酰,异丙苯过氧化氢,偶氮二异丁腈等,优选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酰用量为单体总量的0.1-2wt%,优选0.5-1wt%,最好0.5-0.8wt%。
许多惰性有机溶剂可以用作聚合反应的溶剂,考虑到对丙烯酸酯聚合物的溶解性、涂布后易于干燥和成膜性等因素,本发明选用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丁酮等有机溶剂。可以使用其中的一种溶剂,也可以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溶剂,优选甲苯和乙酸乙酯以及它们的混合物溶剂,特别优选甲苯。
溶剂用量是单体量的100-200wt%,优选150wt%。
聚合反应在60-100℃下进行,优选80-90℃
反应时间根据反应温度和反应转化率确定,一般需要6-12小时,优选6-8小时。得到的聚合物溶液冷却后,需要加入交联剂。因为使用丙烯酸羟乙酯(HEM)得到的聚合物含羟基,因此加入可与羟基反应的交联剂。最有效的交联剂是多异氰酸酯,如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PZ),多苯甲烷多异氰酸酯(IPDI)以及多异氰酸酯与多元醇的加成物,优选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尤其优选使用甲苯二异氰酸酯为交联剂。
不使用交联剂,得到的压敏胶可剥离性差,剥离后有残留物,过多的交联剂降低粘接强度。甲苯二异氰酸酯的用量是聚合物溶液量的1-10wt%,优选3-5wt%。
加入交联剂的胶液在室温下搅拌均匀,使用覆背式涂布到如?聚酯薄膜上,聚酯薄膜厚度可选择10μm-125μm。
通过控制胶液的粘度和涂布速度来控制胶膜的厚度在10-40μm范围内,优选25-35μm。
涂布机烘道温度控制在100-130℃,优选120℃。干燥时间一般不低于8分钟,时间过少,溶剂不能全部挥发,而且交联反应进行的不安全,影响压敏胶膜的剥离性,干燥时间过长,影响压敏胶膜的粘接力,干燥时间优选10-12分钟。
得到可剥离微粘性压敏胶膜后,用离型纸覆盖或含有离形PET膜复合、收卷,制作成需要的规格。
上述的压敏胶膜复合在厚聚酰亚胺(PI)薄膜上,1MPa压力下室温压合,测剥离强度,观察剥离后(PI)薄膜上残留物附着情况,评价粘接性和可剥离性,试样在180℃老化1小时测定其剥离强度,观察剥离后(PI)薄膜上残留物附着情况,评价其粘接性和可剥离性。
以下实施例和比较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可剥离微粘性压敏胶膜具有耐高温性,又有较高粘接强度,有优异可操作性能和很好的可剥离性。以下实施例中所述均为重量份。
实施例1
在装有冷凝管、搅拌器,温度针的三口瓶中,依次加入40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EHA),20份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EHMA),17份丙烯酸丁酯(BA),16份甲基丙烯酸甲酯(MMA),7份丙烯酸羟乙酯(HEA),150份甲苯和1份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搅拌升温到80℃,在此温度下搅拌反应4小时,再在90℃下反应3小时,冷却后得到固体含量在35-40%的胶液。
取上述胶液100份加入3份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在室温下搅拌半小时,得到涂布组成物,使用覆背式涂布机将涂布组成物涂布到10μm聚酯薄膜上,在120℃烘道中干燥10分钟,用离型纸覆盖收卷,得到本发明可剥离微粘性压敏胶膜。
上述的压敏胶膜复合在25μm厚聚酰亚胺(PI)薄膜上1MPa压力下室温压合,测得剥离强度为400g/25mm,PI膜上没有残留物,试样在180℃老化1小时,测定其剥离强度为42.5g/25mm,PI膜上没有残留物,根据产品要求初始剥离强度和180℃老化1小时的剥离强度不能小于15g/25mm,因此本实施例微粘性压敏胶膜可以满足要求。
实施例2
在装有冷凝管、搅拌器,温度针的三口瓶中,依次加入40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EHA),20份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EHMA),17份丙烯酸丁酯(BA),16份甲基丙烯酸甲酯(MMA),7份丙烯酸羟乙酯(HEA),150份甲苯和1份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搅拌升温到80℃,在此温度下搅拌反应4小时,再在90℃下反应3小时,冷却后得到固体含量在35-40%的胶液。
取上述胶液100份加入2份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在室温下搅拌半小时,得到涂布组成物,使用覆背式涂布机将涂布组成物涂布到10μm聚酯薄膜上,在120℃烘道中干燥10分钟用离型纸覆盖收卷,得到本发明可剥离微粘性压敏胶膜。
上述的压敏胶膜复合在25μm厚聚酰亚胺(PI)薄膜上1MPa压力下室温压合,测得剥离强度为325g/25mm,PI膜上没有任合残留物,试样在180℃老化1小时,测定其剥离强度为37.5g/25mm,PI膜上没有残留物,根据产品要求初始剥离强度和180℃老化1小时的剥离强度不能小于15g/25mm,因此本实施例微粘性压敏胶膜可以满足要求。
实施例3
在装有冷凝管、搅拌器,温度针的三口瓶中,依次加入40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EHA),20份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EHMA),17份丙烯酸丁酯(BA),16份甲基丙烯酸甲酯(MMA),7份丙烯酸羟乙酯(HEA),150份甲苯和1份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搅拌升温到80℃,在此温度下搅拌反应4小时,再在90℃下反应3小时,冷却后得到固体含量在35-40%的胶液。
取上述胶液100份加入4份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在室温下搅拌半小时,得到涂布组成物,使用覆背式涂布机将涂布组成物涂布到10μm聚酯薄膜上,在120℃烘道中干燥10分钟用离型纸覆盖收卷,得到本发明可剥离微粘性压敏胶膜。
上述的压敏胶膜复合在25μm厚聚酰亚胺(PI)薄膜上1MPa压力下室温压合,测得剥离强度为350g/25mm,PI膜上没有残留物,试样在180℃老化1小时,测定其剥离强度为82.5g/25mm,PI膜上没有残留物,根据产品要求初始剥离强度和180℃老化1小时的剥离强度不能小于15g/25mm,因此本实施例微粘性压敏胶膜可以满足要求。
实施例4
在装有冷凝管、搅拌器,温度针的三口瓶中,依次加入40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EHA),20份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EHMA),17份丙烯酸丁酯(BA),16份甲基丙烯酸甲酯(MMA),7份丙烯酸羟乙酯(HEA),150份甲苯和1份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搅拌升温到80℃,在此温度下搅拌反应4小时,再在90℃下反应3小时,冷却后得到固体含量在35-40%的胶液。
取上述胶液100份加入7份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在室温下搅拌半小时,得到涂布组成物,使用覆背式涂布机将涂布组成物涂布到10μm聚酯薄膜上,在120℃烘道中干燥10分钟用离型纸覆盖收卷,得到本发明可剥离微粘性压敏胶膜。
上述的压敏胶膜复合在25μm厚聚酰亚胺(PI)薄膜上1MPa压力下室温压合,测得剥离强度为275g/25mm,PI膜上没有任合残留物,试样在180℃老化1小时,测定其剥离强度为65g/25mm,PI膜上没有残留物,根据产品要求初始剥离强度和180℃老化1小时的剥离强度不能小于15g/25mm,因此本实施例微粘性压敏胶膜可以满足要求。
实施例5
在装有冷凝管、搅拌器,温度针的三口瓶中,依次加入40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EHA),30份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EHMA),30份丙烯酸丁酯(BA),16份甲基丙烯酸甲酯(MMA),7份丙烯酸羟乙酯(HEA),150份甲苯和1份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搅拌升温到80℃在此温度下搅拌反应4小时再在90℃下反应3小时冷却后得到固体含量在35-40%的胶液。
取上述胶液100份加入3份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在室温下搅拌半小时,得到涂布组成物,使用覆背式涂布机将涂布组成物涂布到10μm聚酯薄膜上,在120℃烘道中干燥10分钏用离型纸覆盖收卷,得到本发明可剥离微粘性压敏胶膜。
上述的压敏胶膜复合在25μm厚聚酰亚胺(PI)薄膜上1MPa压力下室温压合,测得剥离强度为340g/25mm,PI膜上没有任合残留物,试样在180℃老化1小时,测定其剥离强度为40g/25mm,PI膜上没有残留物,根据产品要求初始剥离强度和180℃老化1小时的剥离强度不能小于15g/25mm,因此本实施例微粘性压敏胶膜可以满足要求。
比较例1
在装有冷凝管、搅拌器,温度针的三口瓶中,依次加入60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EHA),17份丙烯酸丁酯(BA),16份甲基丙烯酸甲酯(MMA),7份丙烯酸羟乙酯(HEA),150份甲苯和1份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搅拌升温到80℃,在此温度下搅拌反应4小时再在90℃下反应3小时冷却后得到固体含量在35-40%的胶液。
取上述胶液100份加入3份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在室温下搅拌半小时,得到涂布组成物,使用覆背式涂布机将涂布组成物涂布到10μm聚酯薄膜上,在120℃烘道中干燥10分钟,用离型纸覆盖收卷,得到可剥离微粘性压敏胶膜。
上述的压敏胶膜复合在25μm厚聚酰亚胺(PI)薄膜上1MPa压力下室温压合,测得剥离强度为400g/25mm,PI膜上有非常少的残留物,试样在180℃老化1小时,测定其剥离强度为65g/25mm,PI膜上有非常少的残留物。
比较例2
在装有冷凝管、搅拌器,温度针的三口瓶中,依次加入40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EHA),20份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EHMA),17份丙烯酸丁酯(BA),16份甲基丙烯酸甲酯(MMA),7份丙烯酸羟乙酯(HEA),150份甲苯和1份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搅拌升温到80℃,在此温度下搅拌反应4小时,再在90℃下反应3小时冷却后得到固体含量在35-40%的胶液。
取上述胶液100份使用覆背式涂布机将其涂布到10μm聚酯薄膜上,在120℃烘道中干燥10分钟,用离型纸覆盖收卷,得到可剥离微粘性压敏胶膜。
上述的压敏胶膜复合在25μm厚聚酰亚胺(PI)薄膜上1MPa压力下室温压合,测得剥离强度为405g/25mm,PI膜上有少量残留物,试样在180℃老化1小时,测定基剥离强度为12g/25mm,PI膜上有少量残留物。
以上实施例和比较例说明使用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EHMA),有利于剥离后不留残留物,加入交联剂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有利于提高耐温性和可剥离性。

Claims (15)

1. 一种耐热可剥离微粘性压敏胶膜,所述压敏胶膜由单体通过聚合反应制备得到,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包括丙烯酸2-乙基已酯(EHA)与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EHMA),其中,丙烯酸2-乙基已酯(EHA)在两者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50~70wt%,且这两种单体用量之和占单体总量的50~80wt%。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热可剥离微粘性压敏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包括用量占单体总量10~30wt%的丙烯酸丁酯(BA)和/或用量占单体总量10~30wt%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热可剥离微粘性压敏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还包括带有反应性官能团的单体,所述带有反应性官能团的单体的用量占单体总量的2~15wt%。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热可剥离微粘性压敏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反应性官能团的单体选自丙烯酸羟乙酯(HEA)、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中的至少一种,并且所述带有反应性官能团的单体的用量占单体总量的5~10wt%。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热可剥离微粘性压敏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敏胶膜由单体经聚合反应后进一步往聚合物溶液中加入交联剂制备得到,所述交联剂是能与所述反应性官能团起反应的交联剂。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耐热可剥离微粘性压敏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多异氰酸酯,用量为聚合物溶液的1~10wt%。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耐热可剥离微粘性压敏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PZ)、多苯甲烷多异氰酸酯(IPDI)或多异氰酸酯与多元醇的加成物。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耐热可剥离微粘性压敏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敏胶膜由以下所述单体通过聚合反应制备得到,
所述丙烯酸2-乙基已酯(EHA)
所述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EHMA)
所述丙烯酸丁酯(BA)
所述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所述丙烯酸羟乙酯(HEA)
其中,EHA与EHMA用量之和占单体总量的60~70wt%:BA与MMA的用量分别占单体总量的15~20wt%;HEM的用量占单体总量的5~7wt%;
且在聚合反应后,进一步往聚合物溶液中加入占聚合物溶液重量3~5wt%的交联剂甲苯二异氰酸酯(TDI)。
9. 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耐热可剥离微粘性压敏胶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在溶剂中加入所述单体及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的步骤。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聚合反应结束并冷却后,在聚合物溶液中加入交联剂。
11. 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反应的溶剂为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丁酮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溶剂的用量为单体总量的100~200wt%。
12. 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反应的引发剂为有机过氧化物引发剂或偶氮化合物引发剂,且引发剂的用量占单体总量的0.1~2wt%。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异丙苯过氧化氢或偶氮二异丁腈,且引发剂的用量占单体总量的0.5~1wt%。
14. 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反应的温度为60~100℃,聚合反应的时间为6~12小时。
15.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将加入了交联剂的聚合物溶液进行涂布并干燥,涂布的胶膜厚度为10~40μm,干燥温度为100~130℃,干燥时间为8~12分钟。
CN2007100737342A 2007-03-28 2007-03-28 耐热可剥离微粘性压敏胶膜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750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737342A CN101275059B (zh) 2007-03-28 2007-03-28 耐热可剥离微粘性压敏胶膜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737342A CN101275059B (zh) 2007-03-28 2007-03-28 耐热可剥离微粘性压敏胶膜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75059A true CN101275059A (zh) 2008-10-01
CN101275059B CN101275059B (zh) 2012-05-23

Family

ID=39994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7373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75059B (zh) 2007-03-28 2007-03-28 耐热可剥离微粘性压敏胶膜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75059B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5628A (zh) * 2009-11-30 2011-07-06 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带有无机薄膜的塑料用底涂剂、带有无机薄膜的塑料以及模内成型或镶嵌成型的装饰膜
CN102504712A (zh) * 2011-11-17 2012-06-20 北京天山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短时间内可移动的双面压敏粘合带及制备方法
CN102516892A (zh) * 2011-12-28 2012-06-27 上海华舟压敏胶制品有限公司 耐高温微波炉门贴用溶剂型丙烯酸压敏胶粘剂
CN102977822A (zh) * 2012-11-13 2013-03-20 苏州喜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固型防水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89593A (zh) * 2013-04-23 2013-09-11 深圳丹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cof的耐高温压敏胶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15928A (zh) * 2015-10-29 2016-02-10 四川羽玺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无需后期固化的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49697A (zh) * 2016-07-22 2016-09-21 马晓均 一种耐高温丙烯酸酯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01200A (zh) * 2017-06-23 2017-09-26 无锡海特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低voc低剥离强度保护膜用无雾状残留丙烯酸酯压敏胶、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7735473A (zh) * 2017-06-01 2018-02-23 苏州佳亿达电器有限公司 用于太阳能光电板的封装胶
CN108587527A (zh) * 2018-04-03 2018-09-28 北京撕得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压敏胶的制备方法
CN110373126A (zh) * 2019-06-24 2019-10-25 嘉兴艾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移除的不干胶材料
CN115160948A (zh) * 2022-08-10 2022-10-11 江西锦荣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超薄黑色覆盖膜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80814B2 (ja) * 1999-07-29 2010-06-1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接着シート類
DE10310722A1 (de) * 2003-03-10 2004-09-23 Tesa Ag Elektrisch erwärmbare Haftklebemasse
CN1260316C (zh) * 2004-03-11 2006-06-21 刘萍 Uv固化可剥离压敏胶膜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5628B (zh) * 2009-11-30 2014-11-05 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带有无机薄膜的塑料用底涂剂、带有无机薄膜的塑料以及模内成型或镶嵌成型的装饰膜
CN102115628A (zh) * 2009-11-30 2011-07-06 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带有无机薄膜的塑料用底涂剂、带有无机薄膜的塑料以及模内成型或镶嵌成型的装饰膜
CN102504712A (zh) * 2011-11-17 2012-06-20 北京天山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短时间内可移动的双面压敏粘合带及制备方法
CN102504712B (zh) * 2011-11-17 2014-06-04 北京天山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短时间内可移动的双面压敏粘合带及制备方法
CN102516892A (zh) * 2011-12-28 2012-06-27 上海华舟压敏胶制品有限公司 耐高温微波炉门贴用溶剂型丙烯酸压敏胶粘剂
CN102977822A (zh) * 2012-11-13 2013-03-20 苏州喜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固型防水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77822B (zh) * 2012-11-13 2014-09-17 苏州喜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固型防水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89593B (zh) * 2013-04-23 2014-12-24 深圳丹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cof的耐高温压敏胶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89593A (zh) * 2013-04-23 2013-09-11 深圳丹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cof的耐高温压敏胶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15928A (zh) * 2015-10-29 2016-02-10 四川羽玺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无需后期固化的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49697A (zh) * 2016-07-22 2016-09-21 马晓均 一种耐高温丙烯酸酯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49697B (zh) * 2016-07-22 2018-06-12 深圳市韩宇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丙烯酸酯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35473A (zh) * 2017-06-01 2018-02-23 苏州佳亿达电器有限公司 用于太阳能光电板的封装胶
CN107201200A (zh) * 2017-06-23 2017-09-26 无锡海特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低voc低剥离强度保护膜用无雾状残留丙烯酸酯压敏胶、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8587527A (zh) * 2018-04-03 2018-09-28 北京撕得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压敏胶的制备方法
CN108587527B (zh) * 2018-04-03 2020-02-04 北京一撕得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压敏胶的制备方法
CN110373126A (zh) * 2019-06-24 2019-10-25 嘉兴艾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移除的不干胶材料
CN110373126B (zh) * 2019-06-24 2021-06-22 嘉兴艾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移除的不干胶材料
CN115160948A (zh) * 2022-08-10 2022-10-11 江西锦荣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超薄黑色覆盖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75059B (zh) 2012-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75059B (zh) 耐热可剥离微粘性压敏胶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62097A (zh) 一种聚丙烯酸酯、压敏胶及制备方法
CN108410397A (zh) 一种有机硅改性耐高温丙烯酸酯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37429A (zh) 一种耐高温不黄变高剥离力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WO2001046328A1 (fr) Compositions de polymeres acryliques, rubans adhesifs acryliques et leurs procedes de production
CN104817986A (zh) 一种单组份溶剂型高剥离丙烯酸压敏胶的制备方法
CN109096441A (zh) 一种oca树脂组合物、oca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46922A (zh) 可紫外线固化的压敏粘合剂
CN102449093A (zh) 光固化型粘合粘接剂组合物、光固化型粘合粘接剂层、和光固化型粘合粘接片
CN113583600A (zh) 耐高温压敏胶粘剂、制备工艺及其应用
CN112409961A (zh) 一种高剥离力丙烯酸酯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43560C (zh) 软包装干式复合水性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75829B (zh) 一种水乳液型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JP4067173B2 (ja) 粘着剤組成物
CN102648261B (zh) 光固化型粘合粘接剂组合物、光固化型粘合粘接剂层、和光固化型粘合粘接片
JPH0684490B2 (ja) 再剥離性粘着剤組成物
CN108795340A (zh) 一种大分子量且高转化率的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8048006A (zh) 一种适用于粘接tpu的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99168A (zh) 一种高持粘高剥离强度的丙烯酸酯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6200148A (zh) 一种具有高剥离力的聚丙烯酸酯压敏胶
CN112745449A (zh) 一种紫外光固化丙烯酸酯热熔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56603B (zh) 溶剂型热活性丙烯酸酯压敏胶及其制品的制备方法
JPH01213379A (ja) 感圧性接着剤
JPH02178378A (ja) アクリル系感圧接着剤
CN110669447B (zh) 一种丙烯酸酯压敏胶pvc装饰膜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0403

Address after: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city Nanshan District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North Lang mountain road danbang Technology Building Post encoding: 518052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Danbang Invest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city Nanshan District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North Lang mountain road danbang Technology Building Post encoding: 518052

Applicant before: Liu Ping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DANBANG INVESTMENT CO., LTD., SHENZHEN CIT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LIU PING

Effective date: 20090403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HENZHEN DANBANG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HENZHEN DANBANG INVESTMENT GROUP CO.,LTD.

Effective date: 2009101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1016

Address after: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city Nanshan District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North Lang mountain road danbang Technology Building Post encoding: 518052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DANBON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city Nanshan District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North Lang mountain road danbang Technology Building Post encoding: 518052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DANBANG INVESTMENT GROUP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