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74648B - 两轮机动车的防风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两轮机动车的防风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74648B
CN101274648B CN2008100813143A CN200810081314A CN101274648B CN 101274648 B CN101274648 B CN 101274648B CN 2008100813143 A CN2008100813143 A CN 2008100813143A CN 200810081314 A CN200810081314 A CN 200810081314A CN 101274648 B CN101274648 B CN 1012746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shield glass
front windshield
vehicle body
portable type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8131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74648A (zh
Inventor
津田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746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46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746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464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7/00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J17/02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shielding only the rider's front
    • B62J17/04Windscree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20Means to switch the anti-theft system on or off
    • B60R25/24Means to switch the anti-theft system on or off using electronic identifiers containing a code not memorised by the us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325/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vehicle anti-theft devices
    • B60R2325/30Vehicles applying the vehicle anti-theft devices
    • B60R2325/306Motorcycl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两轮机动车的防风控制装置,其即使在不设置操作风窗玻璃用的开关或检测停车操作用的部件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停车时适当地改变风窗玻璃的高度。在该防风控制装置中,驱动控制配置在车身前部的前流线罩(41)的风窗玻璃的控制部(CPU200)基于通信部(225)的接收结果,判定携带式通信装置(210)是否从车身离开,在判定离开车身时,通过玻璃驱动部(280)驱动电动机使风窗玻璃可以移动到待机位置。

Description

两轮机动车的防风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可动式风窗玻璃的两轮机动车的防风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两轮机动车有时在车身前部的前围上具有可以调节高度的可动式风窗玻璃。在这种可动式风窗玻璃上,具有操作设置在手柄上的开关而动作的部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或在检测停车操作时而动作的部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该专利文献2中,作为停车操作,列举有将主开关关闭、侧支架、主支架切换到使用时位置,停车制动进行动作及危险警示灯点灯状态,在检测这些状态时使可动式风窗玻璃下降。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99245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87356号公报
但是,在所述专利文献1中,需要设置用于使可动式风窗玻璃移动的专用开关,在停车时为了降下风窗玻璃,乘车人必须每次都操作开关。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只要进行停车操作,风窗玻璃就会自动下降,这就需要设置用于检测停车操作的检测部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情况而提出的,其提供一种两轮机动车的防风控制装置,该防风控制装置即使在不设置操作风窗玻璃用的开关或检测停车操作用的部件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停车时适当地改变风窗玻璃的高度。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的两轮机动车的防风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接收部,其接收携带式通信装置的发送信号;起动许可部,其基于所述接收部的接收结果判定是否许可发动机起动;控制部,其驱动控制配置在车身前部的前围上的可动式风窗玻璃,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接收部的接收结果,判定所述携带式通信装置是否从车身离开,在判定离开车身时,使所述可动式风窗玻璃移动到待机位置。
根据该发明,由于驱动控制配置在车身前部的前围上的可动式风窗玻璃的控制部基于接收部的接收结果,判定携带式通信装置是否从车身离开,在判定离开车身时,使可动式风窗玻璃移动到待机位置,因此,不需要进行操作风窗玻璃用的开关,而且,即使不设置检测使用者停车操作用的部件,也可以在停车时使风窗玻璃移动到适当的高度。
在该情况下,由于所述控制部判定所述发送信号的接收强度是否在规定的阈值以下,当在所述阈值以下时,判定所述携带式通信装置从车身离开,因此,从接收强度可以正确地判定携带有携带式通信装置的使用者是否下车。
另外,在该情况下,由于所述控制部判定包含在接收到的所述发送信号中的识别信息与登录信息是否一致,在不一致时,判定所述携带式通信装置从车身离开,因此,从接收的识别信息的变化可以正确地判定携带有携带式通信装置的使用者是否下车。
在该情况下,由于所述待机位置为所述可动式风窗玻璃的最低下降位置,因此,在停车中,即使强风吹过,也能抑制对车身的影响,另外,可以使聚光对策所需要的范围变窄。另外,在该情况下,由于所述可动式风窗玻璃伴随着下降向车身后方侧倾斜,因此,可以进一步抑制所述强风对车身的影响,可以进一步使聚光对策需要的范围变窄。
在该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接收部的接收结果,判定所述携带式通信装置是否接近车身,在判定接近车身时,使所述可动式风窗玻璃移动到复原位置,因此,即使不进行操作风窗玻璃用的开关的操作,且不设置使用者检测停车操作用的部件,在乘车时也可以将风窗玻璃移动到适当的高度。
另外,在该情况下,防风控制装置具有输入复原位置的复原位置输入用操作部和存储输入的复原位置的存储部,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可动式风窗玻璃移动到存储在所述存储部的复原位置,因此,使用者可以使风窗玻璃移动到希望的高度。
在本发明中,由于驱动控制配置在车身前部的前围上的可动式风窗玻璃的控制部基于接收部的接收结果,判定携带式通信装置是否从车身离开,在判定离开车身时,使可动式风窗玻璃移动到待机位置,因此,不需要进行操作风窗玻璃用的开关,而且,即使不设置检测使用者停车操作用的部件,也可以在停车时使风窗玻璃移动到适当的高度。
另外,由于控制部判定所述发送信号的接收强度是否在规定的阈值以下,当在阈值以下时,判定携带式通信装置从车身离开,因此,从接收强度可以正确地判定携带有携带式通信装置的使用者是否下车。
另外,由于控制部判定包含在接收到的发送信号中的识别信息与登录信息是否一致,在不一致时,判定携带式通信装置从车身离开,因此,从接收的识别信息的变化可以正确地判定携带有携带式通信装置的使用者是否下车。
另外,由于待机位置为可动式风窗玻璃的最低下降位置,因此,在停车中,即使强风吹过,也能抑制对车身的影响,另外,可以使聚光对策需要的范围变窄。
另外,由于可动式风窗玻璃伴随着下降向车身后方侧倾斜,因此,可以进一步抑制强风对车身的影响,可以进一步使聚光对策需要的范围变窄。
另外,控制部基于接收部的接收结果,判定携带式通信装置是否接近车身,在判定接近车身时,使可动式风窗玻璃移动到复原位置,因此,可以进一步抑制强风对车身的影响,可以进一步使聚光对策需要的范围变窄。
另外,控制部基于接收部的接收结果,判定携带式通信装置是否接近车身,在判定接近车身时,使可动式风窗玻璃移动到复原位置,因此,即使不进行操作风窗玻璃用的开关的操作,且不设置使用者检测停车操作用的部件,在乘车时可以将风窗玻璃移动到适当的高度。
另外,防风控制装置具有输入复原位置的复原位置输入用操作部和存储输入的复原位置的存储部,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可动式风窗玻璃移动到存储在所述存储部的复原位置,因此,使用者可以使风窗玻璃移动到所希望的高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两轮机动车的侧面图;
图2是两轮机动车的上面图;
图3是两轮机动车的正面图;
图4是两轮机动车的背面图;
图5是表示风窗玻璃及其周边结构的侧面图;
图6是从正面观察到的风窗玻璃的移动装置的图;
图7是移动装置的侧面图;
图8A、8B是表示风窗玻璃与移动装置的连结部的图;
图9是表示控制器的一例的方块图;
图10是表示风窗玻璃的控制动作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两轮机动车
41:前流线罩(流线罩)
51:风窗玻璃(可动式风窗玻璃)
90:移动装置
91:导向部
92:可动部
93:电动机
96:推拉式绳索(驱动装置)
200:控制器
210:携带式通信装置
211、221:存储部
212、215:通信部
220:CPU(控制部)
255、260:开关部
265:电动锁解除部
270:仪表灯/转向指示灯驱动部
280:防护屏驱动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说明中,前后、左右及上下的方向的记载是相对车身而言的。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两轮机动车的侧面图,图2是表示两轮机动车的上面图,图3是表示两轮机动车的正面图,图4是表示两轮机动车的背面图。
如图1及图2所示,该两轮机动车10具有:车架11;左右一对的前叉13,其转动自如地被安装在车架11的前端部上的前管12支承;操舵用的手柄15,其安装在支承前叉13的上端部的上桥14上,前轮16,其由前叉13旋转自如地支承;发动机17,其被支承在车架11上;排气消音器18,其经由排气管(未图示)与发动机17连结;后叉20,其上下摆动自如地支承在车架11 的后下部的枢轴19上;后轮21,其旋转自如地支承在该后叉20的后端部,在后叉20与车架11之间配设有后减震(未图示)。
车架11具有:左右一对的主框架24,其从前管12左右分支并向后方且斜下方延伸;枢轴板25,其连接在主框架24的后部;左右一对的座椅导轨26,其从枢轴板25的前部及后部向后方且斜上方延伸。发动机17被支承在该主框架24的下部,燃料箱22被支承在主框架24的上方。另外,在座椅导轨26的上部安装有乘车人座椅23,在座椅导轨26的后部安装有扶手30及后备箱27。
乘车人用座椅23具有:前座椅23A,其延伸到燃料箱22的后方、供驾驶者乘坐;后席座椅23B,其在该前席座椅23A的后方高出一台阶而形成、供乘车人乘坐;乘车人用的靠背部23C。另外,在车架11的枢轴板25上安装有乘坐在前席座椅23A的驾驶者用的左右一对脚踏板(驾驶者用脚踏板)28和乘坐在后席座椅23B的乘车人用的左右一对的脚踏板(乘车人用脚踏板)29,另外,在车架11上安装有乘车人手握的扶手30、主支架31、副支架32及下述的车身罩40等。
车身罩40具有:覆盖车身前方的前流线罩41、覆盖车身侧部的左右一对的侧罩42、覆盖车身下部的下罩43、覆盖车身后部的后座椅罩44,在后座椅罩44上一体形成有左右一对的后部鞍形部件45。另外,覆盖前轮16的前挡泥板46安装在前叉13上,覆盖后轮21的后挡泥板47安装后座椅罩44上。
如图3所示,在前流线罩41的前面设置前照灯50,在其上部安装有风窗玻璃(防风)51,在左右端分别配设有内置有前转向灯52的左右的后视镜53,如图2所示,在该前流线罩41的内侧配设有车辆用仪表55。
另外,如图3所示,在侧罩42上设置有用于将来自车辆前方的外部气体供给到发动机17的周围的左右一对的空气开口42A。另外,在发动机17的左右前方设置有发动机保护部件56,在该发动机保护部件56上安装有左右一对雾灯57。
另外,如图4所示,在后备箱27的背面配设有左右一对的尾灯单元60,在后部鞍形部件45的背面分别配设有后转向灯61,在后备箱27的右侧部安装有拉杆天线58,该拉杆天线58在未图示的音响组件接收收音机播放时使用,该音响组件内置在该两轮机动车10中。
接着,对风窗玻璃51进行说明。在本结构中,该风窗玻璃51构成为可动式的风窗玻璃。图5是表示风窗玻璃51及其周边结构的侧面图,图6是从正面观察到的风窗玻璃51的移动装置90的图,图7是移动装置90的侧面图,图8是表示风窗玻璃51与移动装置90的连结部的图。
如图5所示,在覆盖车身的前上部的前流线罩41的上方设置有向车身后方侧倾斜的风窗玻璃51。而且,风窗玻璃51通过移动装置90大致沿着风窗玻璃51的倾斜方向(参照箭头y)可以移动地被配置。
沿着大致箭头y方向使该风窗玻璃51移动的移动装置90安装在前流线罩41,该移动装置90具有:沿着y方向延伸的导向部91、移动自如地支承在导向部91的可动部92、作为驱动装置使可动部92沿着导向部91移动的电动机93、连结风窗玻璃51与可动部92的连结部94。
如图6所示,导向部91为左右一对,由作为板状部件的支承部件95的两端分别支承。支承部件95经由图6及图7所示的多个安装部95A并通过螺钉等安装部件安装在前流线罩41的内侧。导向部91经由支承部件95固定在前流线罩41的内侧。
可动部92滑动自如地被支承在导向部91上。电动机93固定在支承部件95的中央部。电动机93与可以滑动地支承在各个导向部91上的可动部92通过推拉式绳索(驱动装置)96连接。可动部92基于电动机93的驱动经由推拉式绳索96由导向部进行导向的同时在上下方向移动。在此,在可动部92向上方向移动时,对连接电动机93的接线柱及连接器施加例如正和负的电压,通过使电动机93向规定方向旋转,可动部92经由推拉式绳索96向上方向移动(参照图6中的附图标记92′)。
另一方面,在可动部92向下方向移动时,对连接在电动机93的接线柱及连接器施加与所述相反的负和正的电压,通过使电动机93向相反方向旋转,可动部92经由推拉式绳索96向下方向移动(参照图6中的附图标记92)。
如图5及图8所示,连结风窗玻璃51与可动部92的连结部94固定在可动部92上,连结部94具有在大致箭头y方向(倾斜方向)延伸的第一部件97和固定在风窗玻璃51上的第二部件98。
如图5及图8所示,第一部件97形成为大致长板状,并形成在下端侧(车身前方侧),并具有:相对可动部92由螺钉等固定部件固定的孔部99及切口部100、在第一部件97的长度方向以规定的间隔设置的第一凸部(固定部)101及第二凸部(固定部)102。其中,第一凸部101形成在第一部件97的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第二凸部102形成在第一部件97的上端侧(车身后方侧)。第一部件97经由孔部99及切口部100固定在可动部92上,由此伴随着可动部92的移动而移动。
另外,第二部件98是截面看为L字状的板状部件,具有与第一部件97连接的第一面103和与风窗玻璃51连接的第二面104。在第二部件98中的第一面103形成有从长度方向中央部横跨下端侧而设置的长孔部105、在第一面103的端边中央部进行切口的第一凹部106、在第一面103的端边上端侧(车身后方侧)进行切口的第二凹部107。另外,第一凹部106及第二凹部107分别具有朝向上端侧开口的卡止部106A及107A。而且,具有这些卡止部106A、107A的第一凹部106、107分别与第一部件97的第一凸部101、第二凸部102可以卡合。而且,第二部件98的长孔部105及第一第一凹部106分别与第一部件97的第一凸部101、第二凸部102可以卡合。
另一方面,在第二部件98中的第二面104形成有在长度方向大致中央部形成的长孔部108和在长孔部108的两侧形成的多个(总共3个)的孔部109。而且,如图5所示,通过将第二部件98的第二面104与风窗玻璃51抵接,并经由第二部件98的第二面104上形成的长孔部108及孔部109、使用螺钉等的安装部件110将第二部件98与风窗玻璃51连结,将这些第二部件98与风窗玻璃51固定。
在此,如图8所示,第二部件98可以固定在相对第一部件97的长度方向(箭头y方向、倾斜方向)的两个不同的位置。在将第二部件98固定在相对第一部件97的作为第一位置(待机位置)的最低下降位置(参照图8(A))时,第一部件97的第一凸部101与第二部件98的长孔部105上端侧卡合,第一部件97的第二凸部102与第二部件98的第二凹部107的卡止部107A卡合。这时,第二部件98的第一凹部106与哪个部件都不卡合。
另一方面,在将第二部件98固定在相对第一部件97的作为第二位置的最低上升位置(参照图8(B))时,第一部件97的第一凸部101与第二部件98的长孔部105下端侧卡合,第一部件97的第二凸部102与第二部件98的第一凹部106的卡止部106A卡合。这时,第二部件98的第二凹部107与哪个部件都不卡合。
这样,第一部件97具有可以将第二部件98相对该第一部件97固定在大致倾斜方向的两个不同的位置的第一凸部(固定部)101及第二凸部(固定部)102。
接着,对移动风窗玻璃54的步骤进行说明。在乘车时对该风窗玻璃51进行上下动作的情况下,例如操作设置在操舵手柄4近旁的未图示的操作开关。在将风窗玻璃51向上方移动时,驱动作为驱动装置的电动机93使其在规定的方向旋转。这时,推拉式绳索96使左右的可动部92沿着导向部91向上方移动。通过可动部92沿着导向部91向上方移动,经由连结部94与连结部92的风窗玻璃51在大致倾斜方向移动、配置在上方位置(参照图5中的附图标记27′)。在此,如图5或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导向部91设定成向车身后方侧稍微膨起的弓状,因此,向上方移动的风窗玻璃51不是以与倾斜方向完全一致的方式移动,而是以伴随着上升其上端稍稍朝向前方的方式(即、立起状态的方式)而移动。
另一方面,在风窗玻璃51向下方移动时,使电动机93在相反方向旋转,这时,推拉式绳索96使左右的可动部92沿着导向部91向下方移动。通过可动部92沿着导向部91向下方移动,风窗玻璃51配置在下方位置。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导向部91设定成向车身后方侧稍微膨起的弓状,因此,向下方移动的风窗玻璃51伴随着下降向车身后方侧倾斜。如上所述,通过使用电动机93使可动部92沿着导向部91移动,风窗玻璃51上下动作。
接着,对兼作风窗玻璃51的可动控制装置的控制器200进行说明。图9是表示控制器200的一例的方块图。
该控制器200是如下的组件,即、在该两轮机动车10的真正使用者携带的携带式通信装置210处于车身附近时,该控制器200许可发动机17起动,而且,将风窗玻璃51驱动到规定的复原位置,另外,当携带式通信装置210离开车身时,该控制器200禁止发动机17起动等,而且,将风窗玻璃51驱动到规定的待机位置。
所述携带式通信装置210具有存储部211和通信部212,该存储部210存储特定该装置210的固有的识别信息ID,该通信部212无限发送重叠识别信息ID的信号。
该控制器200具有计算机结构,该计算机结构具有作为控制部的CPU220、存储控制程序等各种数据的EEPROM等的存储部221。CPU220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部221中的控制程序而对车身的各种电气部件进行控制。在该控制器200中,作为向CPU220传输信号的器件具有:通信部(接收部)225和振动检测传感器230。
通信部225经由天线(未图示)接收从携带式通信装置210发送的信号,并输出到CPU220。在此,作为前提,CPU220具有以下的功能,即通过连续判定包含在接收信号中的识别信息ID是否与预先存储在存储部221中的登录信息ID0一致,来监视所有者携带的携带式通信装置210是否处于车身的附近。
振动检测传感器230输出与施加在对手柄15进行电动锁定的手柄锁模块的振动成比例的振动检测信号,A/D转换部235将振动检测信号进行模拟数字转换而输出到CPU220。而且,当其振动为预先设定的阈值以上时,CPU220输出盗窃检测信号。
在CPU220的输出侧设置有手柄锁驱动部250、开关部255、260、电动锁解除部265、仪表灯/转向灯驱动部270及防护屏驱动部280。
手柄锁驱动部250是在CPU220的控制下、驱动手柄锁执行元件256的部件,在包含在接收信号中的识别信息ID与登录信息ID0一致时解除手柄锁,在不一致时保持手柄锁状态。另外,在图9中,附图标记257是搭载在两轮机动车10上的蓄电池,附图标记258是连接蓄电池257的正侧电路。
开关部255是在CPU220的控制下、许可/禁止燃料喷射用控制器(FI用ECU)动作的部件,在包含接收信号的识别信息ID与登录信息ID0一致时许可燃料喷射用控制器动作,在不一致时禁止燃料喷射用控制器动作。
另外,开关部260是在CPU220的控制下、许可/禁止供给点火电源的部件,在包含在接收信号中的识别信息ID与登录信息ID0一致时许可供给点火电源,在不一致时禁止供给点火电源。
由此,在接收信号中的识别信息ID与登录信息ID0一致时,许可使用者(驾驶员)起动发动机17,当进行规定的发动机起动的操作时,发动机17起动,在不一致时,即使进行发动机起动的操作,发动机17也不会起动。
电动锁解除部265是在CPU220的控制下、许可/禁止设置在后备箱27、后部鞍形部件45等上的电动锁等的解除的部件,在接收信号中的识别信息ID与登录信息ID0不一致时,许可电动锁的解除,对应规定的打开操作解除电动锁,在不一致时,即使进行打开操作,电动锁也不会解除。
仪表灯/转向灯驱动部270是在CPU220的控制下、使车辆用仪表55内的灯、前转向灯52及后转向灯61点灯的部件,在接收信号中的识别信息ID与登录信息ID0一致期间,车辆用仪表55内的灯、例如用于报知偷盗防止装置动作中的灯进行点灯。另外,例如,在从接收信号中的识别信息ID与登录信息ID0不一致的状态变化到一致的状态时等,前转向灯52及后转向灯61进行规定的闪光动作。
防护屏驱动部280是在CPU220的控制下、驱动风窗玻璃51移动用的电动机93(参照图6)的部件,在携带式通信装置210从车身离开时,驱动电动机93使风窗玻璃51下降到最低下降位置。
下面,对风窗玻璃51的控制动作的一例进行说明。在此,图10是表示该情况的动作处理的流程图。另外,该处理是在接收信号中的识别信息ID与登录信息ID0一致时以规定的中断周期反复执行的处理。
首先,在接收信号中的识别信息ID与登录信息ID0一致时,CPU220判定该接收信号的接收强度是否在预先设定的阈值L0以下(步骤S1)。在此,阈值L0被设定为可以判断携带有携带式通信装置210的使用者(驾驶员)从车身下车的接收强度,例如,设定为携带式通信装置210从车身离开数几米时的接收强度。即、执行从接收强度可以正确判定携带有携带式通信装置210的使用者(驾驶员)是否下车的第一判定处理。
接着,当CPU220判定接收强度为阈值L0以下时(步骤S1:是),驱动电动机93使风窗玻璃51下降(移动)到作为停车时的待机位置的最低下降位置(步骤S2)。
另一方面,当CPU220判定接收强度为阈值L0以上时(步骤S1:否),重新判定接收的接收信号中的识别信息ID与登录信息ID0是否不一致(步骤S3)。在此,在接收信号中的识别信息ID与登录信息ID0不一致时,可以判定正规的使用者用的携带式通信装置210不在车身旁边。即、执行从接收的识别信息ID的变化可以正确判定携带有携带式通信装置210的使用者(驾驶员)是否下车的第二判定处理。
因此,在接收信号中的识别信息ID与登录信息ID0不一致时(步骤S3:是),CPU220移向步骤S2,执行驱动电动机93使风窗玻璃51下降到最低下降位置的步骤S2的处理。
另外,当CPU220重新判定接收的接收信号中的识别信息ID与登录信息ID0一致(步骤S3:否)时,由于可以判断携带有携带式通信装置210的使用者(驾驶员)在乘车中,因此,不用变更风窗玻璃51的位置而结束该处理。如上所述,由于该处理在接收信号中的识别信息ID与登录信息ID0一致时反复被执行,因此,可以可靠地检测到携带有携带式通信装置210的使用者(驾驶员)下车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可以使风窗玻璃51下降到最低下降位置。以上是风窗玻璃51的控制动作。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控制器200基于通信部225接收到的携带式通信装置210发送信号的接收结果,判定携带式通信装置210是否从车身离开,当判定离开时,由于通过防护屏驱动部280使风窗玻璃51下降到最低下降位置,因此,当使用者(驾驶者)下车从车身离开时,可以使使风窗玻璃51下降到最低下降位置。
因此,当使用者(驾驶者)下车时,没有必要进行风窗玻璃操作用的开关操作,而且,即使不设置使用者的检测停车操作用的部件,也可以在停车时降下风窗玻璃51。
这样,通过在停车时降下风窗玻璃51,在停车过程中即使吹过强风,也会抑制对车身的影响,另外,覆盖车身罩变得容易。特别是,在本结构中,伴随着风窗玻璃51的下降向车身后方侧倾斜,因此,可以进一步增加上述效果。另外,在现有技术中,来自风窗玻璃51后方的太阳光通过风窗玻璃51进行反射并聚光在车身上,因此,在风窗玻璃51的活动范围中的整个聚光范围,需要进一步配置耐高温的材质的聚光对策,但是,在本结构中,由于在停车时风窗玻璃51一定下降到最低下降位置,因此,可以使聚光对策所需要的范围大幅度地缩窄。
而且,在本结构中,伴随着风窗玻璃51的下降向车身后方侧倾斜,因此,可以进一步抑制上述强风的影响。而且,在风窗玻璃51的后方太阳光几乎不进入,可以使聚光对策所需要的范围大幅度地缩窄。由此,在本结构中,在停车时可以使风窗玻璃51移动到适当的高度。
上面,基于一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可以进行各种设计变形。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基于通信部225接收到的携带式通信装置210发送信号的接收结果,判定携带式通信装置210是否接近车身,当判定接近时,也可以通过防护屏驱动装置280使风窗玻璃51移动到固定的复原位置。在该情况下,优选将复原位置存储到存储部221中,并使其移动到该存储部221中存储的复原位置。根据该结构,没有必要进行风窗玻璃操作用的开关操作,而且,即使不设置使用者的检测停车操作用的部件,也可以在乘车时使风窗玻璃51移动到适当的高度。
另外,也可以设置用于使用者(驾驶员)输入或设定复原位置的操作元件(复原位置输入用操作部),使该输入的复原位置存储到存储部221中。根据该结构,可以使风窗玻璃51移动到使用者希望的高度。另外,代替该结构,也可以将使风窗玻璃51下降到最低下降位置前的位置、即、下车前的风窗玻璃51的位置(相当于上次乘车时的位置)存储到存储部221中,将该上次乘车时的位置作为复原位置。
另外,如上所述,并不限于可以变换存储在存储221中的复原位置的结构,也可以将对应于平均体格的人(驾驶者)的风窗玻璃51的位置存储到存储部221中,将该位置作为复原位置。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上述的两轮机动车10的防风控制装置使用本发明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适用到小型车辆等其他两轮机动车的防风控制装置。

Claims (5)

1.一种两轮机动车的防风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接收部,其接收携带式通信装置的发送信号;
起动许可部,其基于所述接收部的接收结果判定是否许可发动机起动;
控制部,其驱动控制配置在车身前部的前围上的可动式风窗玻璃,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接收部的接收结果,判定所述携带式通信装置是否从车身离开,在判定离开车身时,使所述可动式风窗玻璃移动到待机位置;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接收部的接收结果,判定所述携带式通信装置是否接近车身,在判定接近车身时,使所述可动式风窗玻璃移动到复原位置;
所述防风控制装置具有输入复原位置的复原位置输入用操作部和存储输入的复原位置的存储部,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可动式风窗玻璃移动到存储在所述存储部的复原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机动车的防风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判定所述发送信号的接收强度是否在规定的阈值以下,当在所述阈值以下时,判定所述携带式通信装置从车身离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机动车的防风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判定包含在接收到的所述发送信号中的识别信息与登录信息是否一致,在不一致时,判定所述携带式通信装置从车身离开。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两轮机动车的防风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机位置为所述可动式风窗玻璃的最低下降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两轮机动车的防风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式风窗玻璃伴随着下降向车身后方侧倾斜。
CN2008100813143A 2007-03-30 2008-02-25 两轮机动车的防风控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746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90620A JP5095250B2 (ja) 2007-03-30 2007-03-30 自動二輪車の風防制御装置
JP090620/07 2007-03-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74648A CN101274648A (zh) 2008-10-01
CN101274648B true CN101274648B (zh) 2010-09-08

Family

ID=39283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81314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74648B (zh) 2007-03-30 2008-02-25 两轮机动车的防风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812559B2 (zh)
EP (1) EP1975051B1 (zh)
JP (1) JP5095250B2 (zh)
CN (1) CN101274648B (zh)
DE (1) DE602008000174D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73208A (ja) * 2008-01-25 2009-08-06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の風防装置
JP2010149686A (ja) * 2008-12-25 2010-07-08 Kawasaki Heavy Ind Ltd 風防板昇降装置
JP5551979B2 (ja) * 2010-06-28 2014-07-16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乗物のランプ配置構造
BE1020853A3 (nl) * 2012-08-02 2014-06-03 Binon Paul Besturing met geheugen voor een elektrisch instelbaar motorfiets windscherm.
EP2743161B1 (en) * 2012-12-12 2016-04-06 Suzuki Motor Corporation Vehicle
JP5913412B2 (ja) 2014-03-26 2016-04-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風防装置
JP6357004B2 (ja) * 2014-04-18 2018-07-11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前部構造
BR112018069759B1 (pt) * 2016-03-30 2023-01-10 Honda Motor Co., Ltd Dispositivo de controle de para-brisas
JP2019051836A (ja) * 2017-09-15 2019-04-04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ウインドシールド取付構造
JP7084476B2 (ja) * 2018-05-23 2022-06-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CN113844576A (zh) * 2021-10-21 2021-12-28 摩拜(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动自行车的遮挡板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自行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55838A (en) * 1980-05-09 1982-10-26 Hickman John S Motorcycle fairing
FR2624076B1 (fr) * 1987-12-04 1991-04-26 Faure Christian Dispositif antivol de commande a distance essentiellement de vehicules automobiles
US5195797A (en) * 1992-03-13 1993-03-23 Us Supply Company Golf cart windshield assembly
DE4418954A1 (de) 1994-05-31 1995-12-07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Einrichtung zum Verstellen eines Windschildes für Fahrzeuge
US10152876B2 (en) * 1996-03-27 2018-12-11 Gtj Ventures, Llc Control, monitoring, and/or security apparatus and method
US5857727A (en) * 1997-04-25 1999-01-12 Vetter; Craig W. Retractable windshield and flare panel assembly
DE10032341A1 (de) 2000-07-04 2002-01-17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Vorrichtung zur witterungsabhängigen Verstellung von Fahrzeugteilen
JP2002087356A (ja) * 2000-09-12 2002-03-27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の風防装置
JP4020241B2 (ja) * 2001-08-31 2007-12-12 ユピテル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セキュリティ機構制御システム
EP1717116B1 (en) * 2005-04-20 2010-05-19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Control system,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a vehicle
JP4603928B2 (ja) * 2005-04-26 2010-12-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盗難防止システム
US7281750B1 (en) * 2006-10-12 2007-10-16 Michael Lester Wise Self-adjusting motorcycle windshield
JP4288521B2 (ja) * 2006-11-06 2009-07-01 株式会社今仙電機製作所 二輪車用風防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975051B1 (en) 2009-09-30
US7812559B2 (en) 2010-10-12
EP1975051A1 (en) 2008-10-01
JP5095250B2 (ja) 2012-12-12
CN101274648A (zh) 2008-10-01
US20080236922A1 (en) 2008-10-02
JP2008247185A (ja) 2008-10-16
DE602008000174D1 (de) 2009-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74648B (zh) 两轮机动车的防风控制装置
US8803674B2 (en) Turn signal indicator system for bicycles
CN102189933B (zh) 用于车辆的侧碰撞判定设备以及高压电源切断设备
CN103582582B (zh) 车辆发光控制系统
CN201298942Y (zh) 多功能智能车灯控制模块
KR20120085665A (ko) 전동 차량의 제어 장치
CN1257073C (zh) 轻型车辆的遥控车锁操纵装置
CN101790077A (zh) 车载多功能旋转摄像系统
CN103373293B (zh) 用于操作机动车辆多媒体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CN100340436C (zh) 轻型车辆的遥控锁操作装置
US11938861B2 (en) Remote lighting system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same
CN110641584A (zh) 带有安全警示功能的电动滑板车
CN204956041U (zh) 车辆的遮阳板控制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EP3475151B1 (en) Motorcycle including an auxiliary lighting device for parking operations
US20080061956A1 (en) Vehicular direction indicating apparatus
CN108068688A (zh) 车载光源自动调节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CN207790954U (zh) 自行车后挡泥板
WO201318643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dicating a change in the state of motion
CN113085723A (zh) 一种用于向车外展示信息的装置及方法
CN205706441U (zh) 一种具有自动报警功能的后视镜外壳
CN205395978U (zh) 一种汽车及其尾门开闭按钮
TR202004703U5 (tr) Bi̇si̇kletler i̇çi̇n si̇nyali̇zasyonlu aparat
JP4396050B2 (ja) 車両用前照灯光軸方向自動調整装置
KR100488502B1 (ko) 고도 변화에 따른 자동차용 헤드램프 조사각 변동장치
KR20240025091A (ko) 퍼스널 모빌리티용 스마트 조명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08

Termination date: 202002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