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46135A - 光源用盖子及包括该光源用盖子的携带机器 - Google Patents

光源用盖子及包括该光源用盖子的携带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46135A
CN101146135A CNA200710153675XA CN200710153675A CN101146135A CN 101146135 A CN101146135 A CN 101146135A CN A200710153675X A CNA200710153675X A CN A200710153675XA CN 200710153675 A CN200710153675 A CN 200710153675A CN 101146135 A CN101146135 A CN 1011461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processing
annular knurl
lid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5367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46135B (zh
Inventor
西原知孝
今井公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1461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61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461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613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9/00Combinations of cameras, projectors or photographic printing apparatus with non-photographic non-optical apparatus, e.g. clocks or weapons; Cameras having the shape of other objec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5/00Special procedure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Apparatus therefor
    • G03B15/02Illuminating scene
    • G03B15/03Combinations of cameras with lighting apparatus; Flash units
    • G03B15/05Combinations of cameras with electronic flash apparatus; Electronic flash un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15/00Special procedure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Apparatus therefor
    • G03B2215/05Combinations of cameras with electronic flash units
    • G03B2215/0503Built-in un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22Illumination; 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the visibility of characters on dia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Stroboscope Apparatuse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源用盖子(12)和包括光源用盖子(12)的携带机器(1)。光源用盖子(12)由光学材料形成,在表面(12a)施加形成直线状槽的滚花加工(21),在背面(12b)施加形成波纹状槽的旋转加工(22)。或者是在表面(12a)和背面(12b)施加形成直线状槽的滚花加工(21),仅在背面(12b)施加滚花加工(21)、旋转加工(22)。在用于对来自安装在携带机器中的光源的光透过量进行调节的光源用盖子(12)中,能够边利用简单的结构使来自光源的光均等地扩散,边使光源主体不显眼以便看起来很美观。

Description

光源用盖子及包括该光源用盖子的携带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来自安装在携带机器中的光源的光透过量进行调节的光源用盖子及包括该光源用盖子的携带机器。
背景技术
当在阴暗的地方照相的时候要按下闪烁灯。这时所希望的是,闪烁灯没有不好的影响,能够象在白天照相一样进行自然的照相。出于此便在光源前布置上光源用盖子,让光扩散。
在手机中,由于尺寸的限制设置有LED那样的简单光源,当在阴暗的地方照相时光源亮起来,拍下照片,而得到鲜明的图像。能够使该光源具有以下作用,即,将该光源作为照亮眼前的聚光灯使用,让该光源在有电话来、有邮件来的时候闪光以通知使用者。覆盖这样的光源的光源用盖子,被施加了乳白色介质(medium)印刷,降低了光的透过率,在该材料中加入扩散材,便能够得到扩散效果,同时得到遮目效果。
另一方面,在例如特开平10-39377号公报中公开了用在单镜头反光相机中的频闪闪光装置,该频闪闪光装置包括:让布置在反射伞前方的光控制部仅相对频闪管(stroboscopictube)的长边方向具有扩散作用的扩散控制部、与具有让所供来的光对所有方向聚光的聚光作用的聚光控制部。这样一来,能够由扩散控制部让从频闪管入射到光控制部的光在频闪管的长边方向上扩散。结果是,能够得到光控制部限制了棱镜作用的照射角可变频闪闪光装置。
在特开平10-68987号公报中公开的光学材料是这样的,在与棒状光源的长边方向正交的基准线两侧形成具有以下光学特性的第一聚光镜部和第二聚光镜部即构成光学材料,所述光学特性是:让来自棒状光源的射出光,在基准线方向上几乎不扩散,在所述长边方向上大大地扩散。这样一来,就能够得到能够设定配光特性的光学材料、频闪闪光装置等,该配光特性具有能够使棒状光源的射出光在同光源的长边方向上大大地扩散的较广的发光照射角度。
在特开2004-138784号公报中,在光控制部的一个面上设置有仅对棒状光源的长边方向具有光扩散作用的扩散控制部。而且,在广角一侧模式下不覆盖反射伞的开口尺寸的光控制部包括:仅对棒状光源的长边方向具有聚光作用的聚光控制部和仅对与棒状光源的长边方向垂直的方向具有聚光作用的聚光控制部。
但是,有时侯,现有的已进行了介质印刷的光源用盖子照明度大大地下降,不能充分地发挥出作为照相时的辅助光的功能。也就是说,若过于重视美观度,照明度就会下降,这就是问题。
在携带机器中,因为光源用盖子、光源的设置场所受到限制,所以存在以下制约,即不能象现有的频闪闪光装置那样将光源用盖子两片重叠起来,也不能布置发出强力闪光的部件来作为光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研究开发出来的,其目的在于:边利用简单的结构使来自光源的光均等地扩散,边做到在不使用光源之际使光源主体不显眼以保持视觉上的美观。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达成所述目的,在本发明中,在由光学材料构成的光源用盖子的至少一个面形成有滚花加工或者旋转加工。
具体而言,在第一方面的发明中,以对来自安装在携带机器中的光源的光透过量进行调节的光源用盖子为前提,表面平坦或者施加了形成直线状槽的滚花加工,背面施加了形成直线状槽的滚花加工或者形成波纹形状的槽的旋转加工。
根据所述结构,因为借助表面的滚花加工、背面的滚花加工或者旋转加工,在不使用时光源不容易表现在外观,所以外观变好,而且光源的光也被适当地扩散。
在第二方面的发明中,所述光学材料是丙烯树脂或者聚碳酸酯树脂,且由成形品构成。
根据所述结构,因为任一种光学材料都被称为有机玻璃,透明性高,所以适合作覆盖光源的盖的材料用。而且,任意一种材料都很容易成形,容易进行滚花加工和旋转加工。丙烯树脂中甲基丙烯酸(酯)树脂是透明度最高的树脂之一,折射率高,借助热可塑形成能够形成复杂的形状,作为光学材料的素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聚碳酸酯树脂具有特别优良的耐冲击性。
在第三方面的发明中,所述滚花加工和旋转加工的深度都是50±10μm。
换句话说,若加工的深度过小,则在不使用时光源容易暴露在外观,损害外观形象;若加工深度过大,则遮光量过多而不能发挥出作为照相机的辅助光的功能。但是,若根据所述结构,便能够防止在不使用时光源暴露在外观,同时来自光源的光被适当地扩散。
在第四方面的发明中,所述表面的滚花加工的间隔是400±100μm,所述背面的滚花加工或者旋转加工的间隔是100±25μm。
也就是说,若使滚花加工的加工间隔、旋转加工的间隔过大,则在不使用时光源容易暴露在外观,损害外观形象;若使滚花加工的间隔、旋转加工的间隔过小,则来自光源的光不会很好地扩散,也就发挥不出作为照相机的辅助光的功能。但是,根据所述结构,能够防止在不使用时光源暴露在外观,同时来自光源的光被适当地扩散。
在第五方面的发明中,所述滚花加工和旋转加工的剖面形状呈锯齿形状,所述锯的刀尖形状,具有从所述光源一侧朝外向齿高逐渐增大着延伸的倾斜部和接着该倾斜部相对精加工面而垂直的垂直部。
根据所述结构,来自光源的光被适当地扩散。
在第六方面的发明中,所述表面的滚花加工的倾斜部具有勾配大约是tan1/8的形状;所述背面的滚花加工或者旋转加工的倾斜部具有勾配大约是tan1/2的形状。
根据所述结构,来自光源的光容易被适当地扩散。
在第七方面的发明中,所述表面的滚花加工、背面的滚花加工及旋转加工,分别成为凹向光源中心的样子。
根据所述结构,能够得到均一的扩散效果。
在第八方面的发明中,形成在所述表面和背面的滚花加工,形成为从表面看去相互交差为直角。
根据所述结构,便进一步有效地防止了不使用时光源暴露在外观。
在第九方面的发明中,一种携带机器包括所述任一方面中的光源用盖子。
根据所述结构,因为光源用盖子的结构简单,所以不会使整体尺寸增大。结果是,所得到的携带机器是这样的,携带性高,来自光源的光被适当地扩散而容易在阴暗的地方拍下照片,而且外观美丽。
在第十方面的发明中,携带机器是手机。
根据所述结构,在由于尺寸的限制而设置了LED那样的简单光源的情况下,在阴暗处照相时来自光源的光被适当地扩散,能够得到鲜明的图像。而且,所得到的手机,在不使用时光源不容易暴露在外观,时髦性提高。
-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通过对由光学材料构成的光源用盖子的至少一个面施加滚花加工或者旋转加工,便能够一边利用简单的结构使来自光源的光均等地扩散,一边做到在不使用光源之际使光源主体的外观不显眼以保持视觉上的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从表面一侧去看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手机的打开状态所得到的立体图。
图2是从第一机体的表面一侧看手机的关闭状态所得到的立体图。
图3是从第二机体的背面一侧看手机的关闭状态所得到的立体图。
图4是背面一侧盒及光源用盖子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显示电路基板的上侧的立体图。
图6示出了光源用盖子,图6(a)显示从表面一侧看光源用盖子所得到的立体图,图6(b)显示从背面一侧看光源用盖子所得到的立体图。
图7示出了光源用盖子,图7(a)是VIIa-VIIa线剖面图,图7(b)是背面图,图7(c)是将图7(a)的一部分放大后所得到的剖面图。
图8是第二个实施例所涉及的光源用盖子的相当于图7的图。
图9是第三个实施例所涉及的光源用盖子的相当于图7的图。
图10是第四个实施例所涉及的光源用盖子的相当于图7的图。
图11是显示照明度测试的第一种情况的图表。
图12是显示照明度测试的第二种情况到第四种情况的图表。
图13是显示照明度测试的第五种情况到第七种情况的图表。
图14是显示照明度测试的第八种情况到第十种情况的图表。
图15是显示照明度测试的第十一种情况和第十二种情况的图表。
图16是显示照明度测试的第十三种情况到第十六种情况的图表。
附图标记说明
1    手机(携带机器)
12    光源用盖子
12a  表面
12b  背面
13    光源
21    滚花加工
21a  倾斜部
21b  垂直部
22    旋转加工
22a  倾斜部
22b  垂直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个实施例)
图1到图3示出了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作为携带机器的手机1。该手机1包括第一机体2和第二机体3。第一机体2和第二机体3是利用合页部4以X轴为中心自由折叠地结合在一起。因为第一机体2能够相对于合页部4以Y轴为中心自转180度,所以若让它自转并折叠起来第一显示部5就会暴露在外观。
第一机体2,在表面上与第一显示部5同一个面上具有受话部6,在背面上具有第二显示部10。当处于关机状态时,第二显示部10通常显示日历,显示时间等,若有来信,则显示对方的姓名、电话号码,从而可得知是哪位的来信。
第二机体3,在表面上具有送话部7、功能键8、输入键9等。覆盖起第二机体3的背面的背面侧盒3a,被下侧盖3b与上侧盖3c覆盖。下侧盖3b上形成有光源用窗3d,上侧盖3c上形成有照相用窗3e。从照相用窗3e窥视照相部11。
在光源用盖子12内部设置有光源13(显示于图5)。光源13例如由LED构成。当在阴暗处照相时,该光源13就亮,而拍下照片,所得到的是鲜明的图像。补充说明一下,能够使光源13具有以下作用,即将该光源13作为眼前照明的聚光灯使用,让该光源在有电话来、有邮件来的时候闪光以通知使用者。
图6是光源用盖子12的立体图。光源用盖子12,是光学材料即丙烯树脂或者聚碳酸酯树脂的成形品,安装在第二机体3的背面侧盒3a内部。因为任一种光学材料都被称为有机玻璃,透明性高,所以适合作覆盖光源的盖的材料。而且,任意一种都很容易成形,容易进行滚花加工和旋转加工。因为丙烯树脂中甲基丙烯酸(酯)树脂是透明度最高的树脂之一,折射率高,借助热可塑形成能够形成复杂的形状,作为光学材料的素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聚碳酸酯树脂具有特别优良的耐冲击性。
如图4及图5所示,在所述背面一侧盒3a上形成有用以嵌入光源13的光源插入孔14与用以窥视照相部11的照相插入孔15。在光源插入孔14中嵌入有光源用支承物16。在该光源用支承物16的表面一侧安装有所述光源用盖子12。此时,安装时使光源用盖子12的中心与光源13的中心一致。
另一方面,在背面一侧盒3a的表面一侧(输入键9一侧)嵌入有电路基板17。该电路基板17上安装有光源13和照相部11。
是这样进行安装的,将安装有所述光源13和照相部11的电路基板17嵌入背面一侧盒3a中,从照相插入孔15窥视照相部11,从光源用支承物16和光源用盖子12窥视光源13。
如图6和图7所示,对光源用盖子12的整个表面12a施加了形成直线状槽的滚花加工21。该直线状槽沿着手机1的左右方向延伸。而且,在背面12b从所述光源用窗3d窥视的部分稍微大一些的部分施加了形成波纹状槽的旋转加工22。这些表面和背面的加工是利用具有借助NC加工机成形的槽的模具在成形时进行的。通过对光源用盖子12的表面12a和背面12b的加工就能进行理想的光源13的光的控制。
表面12a的滚花加工21的深度d1=50μm,间距p1=400μm。其剖面形状呈锯齿形状。也就是说,该锯齿形状具有:离以所述光源13为中心朝着左右延伸的中心线H越远越向上方延伸的倾斜部21a和接着该倾斜部21a垂直下来的垂直部21b。倾斜部21a的勾配大约是tan1/8。该锯齿形状上下对称,若从表面12a看去,会看成是在左右方向上直线状延伸。进行滚花加工21使得整体凹向光源13的中心。补充说明一下,还可以将滚花加工21设置成沿着上下方向直线状延伸的样子。
背面12b的旋转加工22的深度d2=50μm,间距p2=100μm。旋转加工22的形状呈锯齿形状。也就是说,该锯的刀尖形状具有:从所述光源13一侧朝着外侧波纹状地朝着上方延伸的倾斜部22a和接着该倾斜部22a垂直下来的垂直部22b。倾斜部22a的勾配大约是tan1/2。进行旋转加工22使得整体上朝着光源13的中心凹下。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做到:当不亮时,就很难看到光源13,由于来自外部的光的反射仅能看到光源用盖子12;亮时,则有光的扩散效果,照明度也不会下降。
例如,得到与数字相机一样的光源13,便能够使利用现有的手机1所不可能得到的在阴暗处的照相更加有效。
-第一个实施例的效果-
根据该实施例所涉及的光源用盖子12,通过对由光学材料构成的光源用盖子12施加滚花加工21和旋转加工22,便能够边利用简单的结构使来自光源13的光均等地扩散,边做到在不使用光源13之际使光源13主体不显眼以保持视觉上的美观。
因为光源用盖子12结构简单,所以不会手机1整体的尺寸增大。结果是,所得到的携带机器是这样的,携带性高,来自光源13的光被适当地扩散,即使在阴暗的地方也很容易拍下照片,而且外观美丽。
在由于尺寸的限制而设置了LED那样的简单光源的情况下,在阴暗处照相时来自光源13的光被适当地扩散,能够得到鲜明的图像。而且,在不使用时光源13不容易暴露在外观,所得到的手机1时髦性提高。
(第二个实施例)
图8显示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与所述第一个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对光源用盖子12的背面12b的加工不同。补充说明一下,在以下各个实施例中,对图1到图6中相同的部分用相同的符号表示,详细说明省略不提。
该实施例的光源用盖子12,在其表面12a整体形成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滚花加工21,在背面12b的比从所述光源用窗3d窥视的部分稍微大一些的部分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滚花加工21。
表面12a的滚花加工21的深度d1=50μm,间距p1=400μm。滚花加工21的形状是锯齿形状。也就是说,该锯齿形状具有:离以所述光源13为中心朝着左右延伸的中心线H越远越向上方延伸的倾斜部21a和接着该倾斜部21a垂直下来的垂直部21b。倾斜部21a的勾配大约是tan1/8。该锯齿形状上下对称,若从表面12a看去,会看成是在左右方向上直线状延伸。进行滚花加工21使得整体凹向光源13的中心。
背面12b的滚花加工21的深度d2=50μm,间距p2=100μm。滚花加工21的形状呈锯齿形状。也就是说,该锯齿形状具有:离以所述光源13为中心上下延伸的中心线V越远越向上方延伸的倾斜部21a和接着该倾斜部21a垂直下来的垂直部21b。倾斜部21a的勾配大约是tan1/2。该锯齿形状左右对称,若从表面12a看去,会看成是在上下方向上直线状延伸。进行滚花加工21使得整体凹向光源13的中心。
从表面12a看去,表面12a和背面12b的滚花加工21布置成相互垂直(方格状)的样子。这样一来,在不使用时就不容易看出光源13。补充说明一下,可以布置以下状态,即从表面12a看去没有必要垂直,以小于90度的角度相交即可。
-第二个实施例的效果-
因此,该实施例所涉及的光源用盖子12,通过对由光学材料构成的光源用盖子12的表面12a及背面12b施加滚花加工21,便能够边利用简单的结构使来自光源13的光均等地扩散,边做到在不使用光源13之际使光源13主体不显眼以保持视觉上的美观。
(第三个实施例)
图9显示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与所述第一个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对光源用盖子12的表面12a和背面12b的加工不同。该实施例的光源用盖子12,其表面12a没有加工是平面,仅在背面12b的比从所述光源用窗3d窥视的部分稍微大一些的部分施加了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滚花加工21。
背面12b的滚花加工21的深度d2=50μm,间距p2=100μm。滚花加工21的形状呈锯齿形状。也就是说,该锯齿形状具有:离以所述光源13为中心上下延伸的中心线V越远越向上方延伸的倾斜部21a和接着该倾斜部21a垂直下来的垂直部21b。倾斜部21a的勾配大约是tan1/2。该锯齿形状被布置成左右对称,若从表面12a看去,会看成是在上下方向上直线状延伸。进行滚花加工21使得整体凹向光源13的中心。补充说明一下,还可以是这样的,滚花加工21的锯齿形状被布置成上下对称,从表面1 2a看去,在左右方向上直线状延伸。
-第三个实施例的效果-
因此,该实施例所涉及的光源用盖子12,也通过对由光学材料构成的光源用盖子12的背面12b施加滚花加工21,便能够边利用简单的结构使来自光源13的光均等地扩散,边做到在不使用光源13之际使光源13主体不显眼以保持视觉上的美观。
(第四个实施例)
图10显示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与所述第一个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对光源用盖子12的表面12a的加工不同。该实施例的光源用盖子12,其表面12a没有加工是平面,仅在背面12b的比从所述光源用窗3d窥视的部分稍微大一些的部分施加了旋转加工22。
背面12b的旋转加工22的深度d2=50μm,间距p2=100μm。旋转加工22的形状呈锯齿形状。也就是说,该锯的刀尖齿形状具有:从所述光源13一侧朝着外侧波纹状地朝着上方延伸的倾斜部22a和接着该倾斜部22a垂直下来的垂直部22b。倾斜部22a的勾配大约是tan1/2。进行旋转加工22使得整体上朝着光源13的中心凹下。
-第四个实施例的效果-
因此,根据该实施例所涉及的光源用盖子12,通过对由光学材料构成的光源用盖子12的背面12b施加旋转加工22,便能够边利用简单的结构使来自光源13的光均等地扩散,边做到在不使用光源13之际使光源13主体不显眼以保持视觉上的美观。
-照明度测试的结果-
所述各个实施例的光源用盖子12的表面12a和背面12b的最佳加工,是根据以下对光源用盖子12的各种测试结果决定出来的。对测试进行说明。
测试条件是:表面12a、背面12b的加工种类例如是平面、滚花加工21及旋转加工22中的任一个,改变它们的深度d1、d2和间隔p1、p2,使加工出的剖面形状成为与所述各个实施例一样的锯齿形状。
第一种情况是这样的,将最容易使光透过的表面12a、背面12b加工成平面。以此作为照明度100的基准,通过测量各种测试的照明度分布、相对照明度,根据光源13的非易见性评价光源13的外观,决定出最佳的加工。
作为照明度分布,能够放射状地扩散是最好的。光仅集中在中心,光仅在上下扩散,都是不好的情况。
图11显示第一种情况下表面12a、背面12b被加工为平面的照明度分布。此时的照明度为100。因为没有光的折射,从外部能够看到光源13,所以外观不好。
图12显示对表面12a和背面12b进行加工的情况下的测试结果。第二种情况(相当于所述第三个实施例)和第三种情况下,表面12a是平面,与第三个实施例一样,对背面12b施加了沿着垂直方向延伸的滚花加工21。第四种情况下,与所述第二个实施例一样,对表面12a和背面12b施加了从表面看去呈现方格状的滚花加工21。设第二种情况下滚花加工21的深度d2=50μm,设第四种情况下滚花加工21的深度d1、d2=50μm,设第三种情况下滚花加工21的深度d2=20μm。表面12a及背面12b的滚花加工21的间距p1、p2都是p1、p2=100μm,一定不变。根据该结果,在滚花加工21的深度d1、d2=50μm的情况下,相对照明度大约比基准减少了一半,在深度浅的d2=20μm的情况下,相对照明度成为83%。
图13显示表面12a和背面12b的加工都是滚花加工21,从表面12a看去,表面12a和背面12b的滚花加工21被布置成相互垂直(方格状)。设间隔p1、p2=100μm。示出了改变表面12a、背面12b的加工滚花加工2 1的深度d1、d2所测试出来的结果。具体而言,第五种情况是,表面背面的加工深度d1、d2=80μm,第六种情况是,表面背面的加工深度d1、d2=110μm,第七种情况是,表面背面的加工深度d1、d2=140μm。由该结果可知,和所述第四种情况相比,若使深度在80μm以上,则照明度下降很大,则几乎不能发挥出作为照相时的辅助光的实用功能。另一方面,从外表来看,难以看到光源13,良好。
图14显示表面12a和背面12b的加工都是滚花加工21,从表面12a看去,表面12a和背面12b的滚花加工21被布置成相互垂直(方格状)。设间隔p1、p2=100μm。使背面12b的滚花加工21深度为d2=20μm一定不变,改变表面12a的加工滚花加工21的深度d1,这样进行了测试。具体而言,第八种情况是,滚花加工21的深度d1=80μm,第九种情况是,d1=110μm,第十种情况是,d1=140μm。由该结果可知,表面12a的滚花加工21的深度d1对照明度的影响不如背面12b的加工深度d2的影响大,当d1=80μm时也能够将照明度保持在某种程度上。随着加工深度d1=110μm、140μm,相对照明度下降。
图15显示表面12a和背面12b的加工都是滚花加工21,从表面12a看去,表面12a和背面12b的滚花加工21被布置成相互垂直(方格状)。设滚花加工21的深度都是d1、d2=50μm。在第十一种情况(相当于所述第二个实施例)下,设表面12a的滚花加工21的间距P1=400μm,在第十二种情况下设间距p1=200μm,背面12b的滚花加工21的间距都是p2=100μm。任一种情况下,相对照明度都很高,充分地发挥出作为照相时的辅助光的作用,但在第十一种情况下,光的扩散程度均等且难以看到光源13,看上去很好。
图16所显示的是,使表面12a的加工为滚花加工21,使背面12b的加工为旋转加工22,使滚花加工21的深度成为d1=50μm,使旋转加工22的深度成为d2=50μm一定不变,分别改变加工间距p1,p2的情况。具体而言,在第十四种情况和第十五种情况下,表面12a的滚花加工2 1的间距是p1=200μm;在第十三种情况、第十六种情况下,p1=400μm。在第十四种情况和第十六种情况下,背面12b的旋转加工22的间距p2=100μm;在第十三种情况和第十五种情况下,p2=200μm。若论述照明度分布的面,则作为让光放射状扩散的情况来看,能够选择第十三种情况和第十六种情况。特别是,能够将内部的光源13良好地遮蔽起来的,是第十六种情况(相当于所述第一个实施例)。换句话说,来自外部的光的进入方法,是象钻石那样放射状地放射光,和其它情况相比,看起来是绝然不同的。
(其它实施例)
本发明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以下结构。
换句话说,在所述实施例中,携带机器为手机1,但只要是具有照相功能的携带机器什么都可以。可以是例如,PC、手机配套工具、PHS、PDA等具有照相功能的机器。而且,还包括携带用数码相机、模拟相机等。
补充说明一下,以上各个实施例都是本质上理想的例子,本发明并不意味着要限制其应用物、用途的范围等。

Claims (10)

1.一种光源用盖子(12),对来自安装在携带机器(1)中的光源的光透过量进行调节,其特征在于:
该光源用盖子(12)由光学材料形成,
表面(12a)平坦或者施加了形成直线状槽的滚花加工(21),
背面(12b)施加了形成直线状槽的滚花加工(21)或者形成波纹状槽的旋转加工(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用盖子(12),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材料,是丙烯树脂或者聚碳酸酯树脂且由成形品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用盖子(12),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花加工(21)和旋转加工(22)的深度都是50±10μ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用盖子(12),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面(12a)的滚花加工(21)的间隔是400±100μm,
所述背面(12b)的滚花加工(21)或者旋转加工(22)的间隔是100±25μ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源用盖子(12),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花加工(21)和旋转加工(22)的剖面形状呈锯齿形状,
所述锯的刀尖形状,具有从所述光源一侧朝外向上方延伸的倾斜部(22a)和接着该倾斜部(22a)垂直下来的垂直部(22b)。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源用盖子(12),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面(12a)的滚花加工(21)的倾斜部(22a)具有勾配大约是tan1/8的形状;
所述背面(12b)的滚花加工(21)或者旋转加工(22)的倾斜部(22a)具有勾配大约是tan1/2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源用盖子(12),其特征在于:
施加所述表面(12a)的滚花加工(21)、背面(12b)的滚花加工(21)及旋转加工(22),以分别凹向光源的中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源用盖子(12),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表面(12a)和背面(12b)施加的滚花加工(21),从表面(12a)看去相互交差为直角。
9.一种携带机器(1),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到8中的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光源用盖子(1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携带机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携带机器(1)是手机。
CN200710153675XA 2006-09-15 2007-09-14 光源用盖子及包括该光源用盖子的携带机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461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51116 2006-09-15
JP2006251116 2006-09-15
JP2006251116A JP4268979B2 (ja) 2006-09-15 2006-09-15 光源用カバー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携帯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6135A true CN101146135A (zh) 2008-03-19
CN101146135B CN101146135B (zh) 2012-03-07

Family

ID=38895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53675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46135B (zh) 2006-09-15 2007-09-14 光源用盖子及包括该光源用盖子的携带机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819559B2 (zh)
EP (1) EP1901115B1 (zh)
JP (1) JP4268979B2 (zh)
KR (1) KR100923617B1 (zh)
CN (1) CN101146135B (zh)
HK (1) HK1118662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8677A (zh) * 2008-11-12 2010-06-16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导光装置及应用该导光装置的电子装置
CN104596411A (zh) * 2014-11-05 2015-05-06 北京建筑大学 一种圆柱形测量装置与自动识别算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1364A (zh) * 2012-07-18 2014-02-12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外观件及电子装置壳体
JP6118054B2 (ja) * 2012-09-07 2017-04-19 旭化成株式会社 メタクリル系樹脂を含む射出成型されたストロボ発光装置用カバー
US8794775B2 (en) * 2012-09-27 2014-08-05 Apple Inc. Camera light source mounting structur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72728A (ja) * 1985-05-28 1986-12-03 Canon Inc 照射角可変の閃光照明装置
JPH03644Y2 (zh) * 1986-03-08 1991-01-11
JP3135165B2 (ja) * 1992-06-08 2001-02-13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ストロボ装置
US5296882A (en) * 1992-12-21 1994-03-22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Overhead projector with catadioptric fresnel lens
JPH0792527A (ja) * 1993-09-24 1995-04-07 Minolta Co Ltd カメラ内蔵フラツシユ発光器用デフュ−ザ−
JPH0836179A (ja) * 1994-07-26 1996-02-06 Hitachi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3062109B2 (ja) * 1996-06-21 2000-07-10 ウエスト電気株式会社 ストロボ装置および該ストロボ装置を内蔵した画像記録装置
JP3169834B2 (ja) * 1996-07-29 2001-05-28 ウエスト電気株式会社 照射角可変ストロボ装置
JPH11237629A (ja) 1998-02-20 1999-08-31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照明用面光源装置
JP3441991B2 (ja) * 1998-12-09 2003-09-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撮影装置
EP1067427A3 (en) * 1999-07-05 2001-03-14 Konica Corporation Strobe device for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camera and lens-fitted film unit, and reflector of strobe light
JP2001221975A (ja) * 2000-02-10 2001-08-17 Fujitsu Ltd 光学装置
JP2002072938A (ja) * 2000-08-24 2002-03-12 Sanyo Product Co Ltd 光透過カバーおよび表示方法
JP2003140232A (ja) * 2001-11-01 2003-05-14 West Electric Co Ltd ストロボ装置
JP2003161988A (ja) * 2001-11-28 2003-06-0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複合反射板ストロボ及び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04048469A (ja) * 2002-07-12 2004-02-12 Sharp Corp カメラ付きモバイル機器
JP4509466B2 (ja) * 2002-10-17 2010-07-21 パナソニック フォト・ライティング 株式会社 照射角可変ストロボ装置
JP2004205666A (ja) * 2002-12-24 2004-07-22 Sharp Corp 撮影方法およびカメラ付き携帯機器
JP2004311388A (ja) * 2003-02-20 2004-11-04 Alps Electric Co Ltd 携帯電子機器向け照明装置
JP2004271981A (ja) * 2003-03-10 2004-09-30 Kyocera Corp フラッシュユニット、撮影装置および携帯端末
JP2005017814A (ja) * 2003-06-27 2005-01-20 Kyocera Corp ストロボ装置並びに撮影装置及び無線通信端末
US7343714B2 (en) * 2003-11-10 2008-03-18 Philip Zocco Door light
US20050130048A1 (en) * 2003-11-10 2005-06-16 Tomoyuki Nakano Electro-optic device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electro-opt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photomask,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200353040Y1 (ko) 2004-03-05 2004-06-14 전성용 조명 장치
JP2005352238A (ja) * 2004-06-11 2005-12-22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光拡散部材
JP2006091821A (ja) * 2004-08-26 2006-04-0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プリズム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JP4266902B2 (ja) 2004-09-07 2009-05-27 Necライティング株式会社 照明器具
KR20060071239A (ko) * 2004-12-21 2006-06-26 주식회사 팬택 백 라이팅을 개선한 이동통신단말기
JP4541169B2 (ja) * 2005-01-19 2010-09-08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電子機器
JP2006202700A (ja) * 2005-01-24 2006-08-03 Okumura Yu-Ki Co Ltd 樹脂パネル
KR20050093738A (ko) 2005-08-25 2005-09-23 최지민 광고용 램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8677A (zh) * 2008-11-12 2010-06-16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导光装置及应用该导光装置的电子装置
CN101738677B (zh) * 2008-11-12 2013-04-24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导光装置及应用该导光装置的电子装置
CN104596411A (zh) * 2014-11-05 2015-05-06 北京建筑大学 一种圆柱形测量装置与自动识别算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6135B (zh) 2012-03-07
EP1901115A2 (en) 2008-03-19
US7819559B2 (en) 2010-10-26
KR100923617B1 (ko) 2009-10-23
KR20080025328A (ko) 2008-03-20
US20080291657A1 (en) 2008-11-27
EP1901115A3 (en) 2010-10-20
EP1901115B1 (en) 2012-01-04
HK1118662A1 (en) 2009-02-13
JP4268979B2 (ja) 2009-05-27
JP2008070773A (ja) 2008-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37034B2 (en) Sculptural imaging with optical tiles
CN101146135B (zh) 光源用盖子及包括该光源用盖子的携带机器
CN102681253B (zh) 显示器和照明装置
NL1034683C2 (nl) Lichtdiffusieplaat, oppervlaklichtbron inrichting en vloeibaar kristal weergave inrichting.
CN1265235C (zh) 防止反射结构及照明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以及防止反射膜
CN104633542B (zh) 发光单元和显示器
EP2193311B1 (en) Method of illuminating a 3d object with a modified 2d image of the 3d object by means of a projector, and projector suitable for performing such a method
US20040135739A1 (en)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method, device for the same, light direction detector, and light direction detecting method
CN105445845B (zh) Led屏幕的光学透镜式导光装置
CN205229510U (zh) Led屏幕的光学透镜式导光装置
US20050013001A1 (en) Composite micro-structured sheet for diffusing and condensing light
US20070183040A1 (en) Device for obtaining light images
US10564518B2 (en) Environmental lighting system and method
JP7370025B2 (ja) 表示装置、及び、光学デバイス
US6000803A (en) Image genera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48105C (zh) 显示元件用准发光体
CN213472644U (zh) 3d内雕水晶摆件
US8894244B2 (en) Transmission type optical element, lighting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KR101355714B1 (ko) 우수한 빛 확산효과를 갖는 타포린 시트
MacDonald Visual realism in digital heritage
CN2524601Y (zh) 改进的发光相框
Zhang et al.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testing and predicting light-material
KR20020027128A (ko) 역광을 이용한 사진촬영방법 및 그 장치
JPS60175303A (ja) 照明器具用パネル
Omernick Lighting principles for game desig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1866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1866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3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