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30317A - 打印装置以及传送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打印装置以及传送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30317A
CN101130317A CNA2007101465932A CN200710146593A CN101130317A CN 101130317 A CN101130317 A CN 101130317A CN A2007101465932 A CNA2007101465932 A CN A2007101465932A CN 200710146593 A CN200710146593 A CN 200710146593A CN 101130317 A CN101130317 A CN 1011303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 media
print
pattern
transfer
transfer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4659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30317B (zh
Inventor
石川哲也
柳治幸
大沼健太郎
斋藤弘幸
杉村英夫
佃将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1303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303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303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3031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36Blanking or long feeds; Feeding to a particular line, e.g. by rotation of platen or feed roller
    • B41J11/42Controlling printing material conveyance for accurate alignment of the printing material with the printhead; Print registe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02Frame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41J29/393Devices for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the entire machine ;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mechanical parameters involving printing of test pattern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 Character Spaces And Line Spaces In Printers (AREA)
  • Controlling Sheets Or Webs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印装置以及传送控制方法,其允许即使在打印介质传送路径中具有多个传送辊的设置也能够准确地控制打印介质传送。在传送打印介质并且小量地改变传送量的同时,通过使用打印头来在打印介质上多次打印具有预定均匀密度的图案。在存储介质中存储传送校正量,该传送校正量是根据在打印从多个图案中选择的一个图案时的传送量获得的。在根据存储在存储器件中的传送校正量而校正传送器件对打印介质的传送量的同时,控制打印介质的传送量。

Description

打印装置以及传送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装置以及传送控制方法。尤其是,本发明涉及即使当例如打印介质的前沿(leading edge)或者后沿(trailing edge)进入传送辊之间或者通过传送辊的时候也能执行准确传送控制的打印装置以及传送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诸如打印机的打印装置不但使用平坦的纸张,而且还使用诸如照片专用纸张的打印介质以在许多场合中打印照片图像。尤其是,使用较小墨滴用于打印的喷墨打印机可获得等于或者高于胶片照片的图像质量。
因而,打印介质的传送也需要准确。传送辊使用具有例如在金属轴上涂敷有磨石的精确辊。用以驱动传送辊的DC电机由索轮(cord wheel)和共轴设置的编码器传感器来控制,因而同时确保高准确性以及高速的传送。
为了一直到打印介质的后沿还能准确打印图像,仅有一对传送辊是不够的。为了实现例如无页边空白的打印,某些提出的设置在沿打印介质传送方向下游具有另一对传送辊。还提高了在沿传送方向下游的传送辊对的机械准确性以确保传送准确性(日本专利公开No.2002-225370)。
另外,为了满足对于较高打印图像质量和较高打印速度持续增长的需求,打印头的打印宽度增加,多遍打印的遍数降低,而每遍打印的打印介质传送长度增加。为了获得较高的图像质量,在打印中使用的墨滴变得更小。这还指示出,有必要更准确地传送打印介质。
在此情况下,通常将编码器传感器控制应用到上述精确辊以保持准确传送。然而,在处理例如无页边空白打印的、沿打印介质传送方向下游具有另一传送辊对的打印机中,在打印介质的后沿通过上游传送辊之后,当下游传送辊仅传送打印介质的时候,还将涉及经由例如惰轮的驱动传输。通过仅使用上游精确辊的编码器传感器输出来执行传送控制的传统设置几乎不能确保传送的准确性。为了确保准确性,必须限制打印头的使用喷嘴的数目。这是加速打印中的一个巨大障碍。
为了解决此问题,已经提出了一种设置,其中即使在下游传送辊上也共轴地设置索轮,以使用另一编码器传感器来执行传送控制。即,辊位置由多个编码器传感器来检测,因而在整个传送机构中确保高准确性。
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中,相对于主传送辊执行传送的区域来说,在由主传送辊(例如,精确辊)以外的传送辊所执行传送的区域中传送准确性较低。由于此原因,相对于整个打印介质区域,尽可能地减小在由主传送辊以外的传送辊执行传送的区域。由此,如日本专利出版特开No.2004-122362中所述,在通过打印调整图案来获取传送校正量的情况下,如果打印介质的传送操作的次数非常小和/或如果多次执行传送操作,则每周期的打印宽度必然非常窄。因而,难以从所打印的调整图案检测最优校正量。
发明内容
因而,本发明认为是对于传统技术上述缺点的响应。
例如,根据本发明的打印装置和传送控制方法例如允许甚至在打印介质传送路径中具有多个传送辊的设置也能够准确控制打印介质的传送。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打印装置,包括:传送器件,用于传送打印介质;以及扫描器件,用于沿与传送器件传送方向不同的方向来移动打印头,并且该打印装置在使扫描器件移动打印头的同时使打印头在打印介质上打印,所述装置包括:图案打印器件,用于在由传送器件传送打印介质以及小量地改变传送量的同时,通过使用打印头来在打印介质上多次打印具有预定均匀密度的图案;存储器件,用于存储传送校正量,该传送校正量是根据在打印从图案打印器件打印的多个图案中选择的一个图案时的传送量获得的;以及传送控制器件,用于在根据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件中的所述传送校正量而校正所述传送器件对所述打印介质的传送量的同时,控制所述打印介质的传送。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打印装置的传送控制方法,所述打印装置包括:传送器件,用于传送打印介质;以及扫描器件,用于沿与传送器件传送方向不同的方向往复移动打印头,并且所述打印装置使所述打印头在打印介质上打印,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由所述传送器件传送所述打印介质并且小量地改变传送量的同时,通过使用所述打印头来在所述打印介质上多次打印具有预定均匀密度的图案;在存储介质中存储传送校正量,该传送校正量是根据在打印从所述图案打印步骤中打印的多个图案中选择的一个图案时的传送量获得的;以及,根据存储在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所述传送校正量而校正所述传送器件对所述打印介质的传送量的同时,控制所述打印介质的传送。
由于可以根据在打印介质上实际打印多个图案来设置最优传送校正量,并且可遍及打印介质的整个区域执行满意的传送,因而本发明尤其有利。这使得在整个打印区域之上实现满意的图像打印。
参考附图,从示范性实施方式的以下描述中,本发明进一步的特征将变得清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典型实施方式的打印装置的示意性透视图,该打印装置使用喷墨打印头进行打印;
图2是示出了图1中没有外部机壳的打印装置内部结构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3是示出了图2中打印装置的内部结构中打印介质传送机构的侧部截面图;
图4是示出了包括在打印介质传送机构中并且分别具有编码器的传送辊和排放辊(discharge roller)的侧部截面图;
图5是示出了在图1至图4中所示打印装置的控制设置的框图;
图6A至图6C是示出了打印调整图案中传送操作过程的示意性图示;
图7是示出了调整图案详细设置的图示;
图8是示出了在打印介质上的调整图案打印区域的图示;以及
图9是示出了在打印介质上的调整图案打印区域的另一例子的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根据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在此说明书中,术语“打印”和“正在打印(printing)”不但包括在打印介质上显著信息(诸如字符和图形)的形成,而且还广泛包括图像、外形、图案的形成,或者介质的处理,而无论它们是否是显著的还是非显著的、也不管它们对于人类的可视知觉是否是可见的。
另外,术语“打印介质”不但包括在普通打印装置中使用的纸张,还广泛包括能够接收墨的诸如布、塑料膜、金属盘、玻璃、陶瓷、木头以及皮革之类的材料。
此外,应该对术语“墨”  (在下文中也称作“液体”)做出类似于上述“打印”的定义的广泛的解释。即,“墨”包括当施加到打印介质之上的时候能够形成图像、外形、图案等、可以处理打印介质并且能够处理墨(例如,可以是能够凝固或者是包含在应用到打印介质的墨中的彩色制剂不溶解)的液体。
此外,除非另行阐明,术语“喷嘴”通常是指排放口的集合、连接到口的液体通道以及生成用于墨排放的所用能量的元件。
图1是本发明的典型实施方式的打印装置的示意性透视图,该打印装置使用喷墨打印头进行打印。
图2是示出了图1中没有外部机壳的打印装置内部结构的示意性透视图。例如,打印装置通过由预定量来重复传送打印介质并对具有打印头的托架进行扫描来在打印介质上形成图像。
图3是示出了图2中打印装置的内部结构中打印介质传送机构的侧部截面图。
图4是示出了包括在打印介质传送机构中并且分别具有编码器的传送辊和排放辊的侧部截面图。
接着将参考图1至图4描述打印装置的设置。
在图1至图4中所示的打印装置包括:馈送部分、传送部分、托架(carriage)部分以及排放部分。接着将描述这些部分的示意性设置。
(A)馈送部分
在图1中示出的馈送部分2设计以堆叠类似纸张的打印介质(未示出),诸如如图3中所示的在压力盘21上的裁减纸张。在馈送部分2中,压力盘21、用以馈送打印介质的馈送辊28、以及用以分离每个打印介质的分离辊241附加到基座20。
用以支持堆叠的打印介质的馈送托盘(未示出)附加到基座20或者机壳。可滑动收回的馈送托盘被拉出用于使用。
馈送辊28是柱形的并且具有弧形部分。由在馈送部分2中所设置的清洁单元所共享的电机经由驱动传递齿轮(未示出)和行星齿轮(未示出)来将驱动力传递到馈送辊28。
在压力盘21上设置可移动侧向导件(side guide)23以限制打印介质的堆叠位置。压力盘21可绕连接到基座20的旋转轴旋转。滚筒弹簧(未示出)将压力盘21偏置到馈送辊28。压力盘21在其面对馈送辊28的部分上具有由具有大摩擦系数的材料(例如人造革)所制成的分离片(未示出)以防止在当堆叠的打印介质即将用完的时候错误地传送多个纸张。压力盘21可以抵靠馈送辊28或者经由压力盘凸轮(未示出)而与其分离。
分离辊241具有离合弹簧(clutch spring)(未示出)。通过预定或者更多的负载,分离辊241的附加部分可以旋转。
在通常的待机状态中,堆叠端口关闭而不将所堆叠的打印介质馈送到打印装置之中。当在此状态中开始馈送的时候,驱动电机以使得分离辊241抵靠馈送辊28。压力盘21还抵靠馈送辊28。打印介质的馈送在此状态中开始。只有预定数目的打印介质馈送到通过馈送辊28和分离辊241所形成的辊隙(nip)部分。馈送的打印介质在此辊隙部分分离。只有在顶部的打印介质馈送到打印装置之中。
当打印介质到达传送辊36和压紧辊(pinch roller)37的时候,压力盘凸轮(未示出)将压力盘21返回初始位置。此时,到达由馈送辊28和分离辊241所形成的辊隙部分的打印介质可以返回堆叠位置。
(B)传送部分
传送部分附加到由弯曲金属片所制成的底盘11。传送部分具有用于传送打印介质的传送辊36以及PE传感器32。传送辊36由涂敷有陶瓷微粒子的金属轴所制成。传送辊36由在其两端的金属部的轴承所接纳并且附加到底盘11。传送辊拉紧弹簧(未示出)插入到传送辊36和每个轴承之间以偏置传送辊36,并且在旋转期间向其施加预定负载以便使得稳定传送成为可能。
多个压紧辊37抵靠并跟随传送辊36。压紧辊固定器(未示出)固定压紧辊37。压紧辊弹簧(未示出)偏置压紧辊37,以将他们按压依靠在传送辊36上以便生成打印介质传送力。压紧辊37绕附加到底盘11的轴承的压紧辊固定器的旋转轴旋转。滚筒34布置在打印介质到达的传送部分的入口处。滚筒34附加到底盘11并且进行定位。
在上述设置中,馈送到传送部分的打印介质由压紧辊固定器(未示出)和纸张引导拍(flapper)所引导,并馈送到传送辊36和压紧辊37的辊对。此时,PE传感器32检测传送打印介质的前沿,因而确定打印介质的打印位置。随着传送电机(未示出)旋转该对辊36和辊37,打印介质传送到滚筒34上。在滚筒34上形成担任传送参考面的肋(rib),以管理到打印头的缝隙,并且将打印介质的波纹与排放部分按压在一起,这将在下文描述。
如图4中所示,由DC电机形成的传送电机35将其旋转力经由正时皮带39传递到在传送辊36上共轴设置的滑轮361,因而驱动传送辊36。在传送辊36上共轴地设置具有在150lpi至300lpi程度形成的标记的索轮362,用以检测由传送辊36的传送量。用以读取标记的编码器传感器363附加到底盘11以便邻近于索轮362。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特征特性在于,在单一机构中包括多个索轮和编码器传感器,并且,在使用担任驱动源的一个传送电机的传送控制中根据来自多个编码器传感器的输出并针对打印介质P的每个传送区域而改变控制对象的同时来传送打印介质P。
因为仅仅使用了一个驱动源,此设置在其低成本方面是有利的。在有必要进行准确控制的区域中,此传送机构可直接控制必要的控制对象。由于形成了驱动链,所以切换控制对象的行为变得稳定。与有多个驱动源的设置不同的是,不必进行多个辊的高级同步控制。
在传送辊36的打印介质传送方向下游提供用于根据图像信息来形成图像的打印头7。
作为打印头7,使用了包括单独可交换的彩色墨罐(ink tank)71的喷墨打印头。当从例如加热器接收到热量而墨膜沸腾(film-boil)时,打印头7从喷嘴排放墨以在打印介质上形成图像,并且产生增大或者收缩的泡沫以改变压力。此时,滚筒34支持打印介质以在其打印表面和喷嘴之间维持预定的距离。
在滚筒34上设置有吸收材料344以吸收在完整打印(无页边空白打印)中从打印介质的边缘溢出的墨。吸收材料344吸收从打印介质的所有四个边缘溢出的墨。
(C)托架部分
托架部分5具有打印头7附加至其上的托架50。引导轴52(以与打印介质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不同方向)往复扫描)和引导轨(未示出,其支撑托架50的末端以在打印头7和打印介质之间保持缝隙)支撑托架50。引导轴52附加到底盘11。引导轨与底盘11集成。
附加到底盘11的托架电机54经由正时皮带541驱动托架50。正时皮带541经由节气阀(例如由橡胶制成)连接到托架50,并通过衰减托架电机54等的振动来降低图像中密度的不均匀性。平行于正时皮带541提供具有以150lpi至300lpi的程度形成的标记的索带561以检测托架50的位置。在设置于托架50中的托架基底(未示出)之上提供用以读取标记的编码器传感器(未示出)。托架50还具有柔性基底57以从控制电路(将在下文描述)向打印头7传输各种控制信号和打印信号。
提供头集杆(head set lever)51以将打印头7固定到托架50。通过使头集杆51绕其支点旋转而将打印头7固定到托架50。
为了在打印介质上形成图像,辊36和辊37对将打印介质沿打印介质传送方向传送到打印头7的墨排放位置。同时,托架电机54将托架50沿托架移动方向移动到墨排放位置。打印头7根据来自控制电流的控制信号将墨排放到打印介质,从而形成图像。
(D)排放部分
排放部分包括两个排放辊40和41、在预定压力下抵靠排放辊40和41并围绕其旋转的齿(supr,未示出)、以及用以将传送辊的驱动力传递到排放辊40和41的齿轮序列。排放辊40和41附加到滚筒34。排放辊40在其金属轴上具有多个橡胶部。
如图4中所示,当传送辊36的驱动通过惰轮45作用在直接连接到排放辊40的排放辊齿轮404上时,排放辊40被驱动。沿打印介质传送方向在排放辊40下游设置的排放辊41由树脂制成。对排放辊41的驱动力经由另一惰轮从排放辊40传递。在排放辊40上共轴提供以150lpi至300lpi程度形成的标记的索轮402,以检测排放辊40的传送量。用以读取标记的编码器传感器403附加至底盘11以邻接于索轮402。
齿附加至齿固定器43。
由于上述设置,由打印头7所打印的打印介质在齿和排放辊41之间的辊隙处压紧、传送并排放到排放托盘46。排放托盘46可收回到前盖95之中。为了使用则拉出排放托盘46。排放托盘46在两端处具有上升斜面和垂直突出,以方便地堆叠所排放的打印介质并防止所打印表面的摩擦。
图5是示出在图1至图4中所示的打印装置的控制设置的框图。
如图5中所示,控制器600具有MPU 601、ROM 602、ASIC(专用集成电路)603、RAM 604以及A/D转换器606。ROM 602存储对应于控制序列的程序(这将在下文描述)、必要表格以及其它固定数据。ASIC 603生成控制信号以控制托架电机54、传送电机3 5以及打印头7。RAM 604具有例如图像数据光栅化区和工作区用于程序执行。MPU 601、ASIC 603以及RAM 604经由系统总线605彼此连接以交换数据。A/D转换器606从传感器组接收模拟信号(这将在下文描述)、对此信号进行A/D转换,并且将经过A/D转换的数字信号供给到MPU 601。注意,当打印调整图案的时候,ASIC 603处理从ROM 602读取的数据,并将所处理的数据传送到打印头。
参考图5,担任图像数据供给源的计算机(或者用于图像读取的读取器或者数字相机)610通常称作主机设备。主机设备610和打印装置1经由接口(I/F)611来交换图像数据、命令以及状态信号。MPU 601不但根据从主机装置610发送的命令和图像数据来执行打印操作,而且还根据调整图案来执行打印操作,这将在下文描述。
开关组620包括电源开关621、给出指令以开始打印的打印开关622、以及恢复开关623,该恢复开关623给出指令以激活处理(恢复处理)来保持打印头7较高的墨排放性能。打印装置接收操作者从这些开关输入的指令。传感器组630包括用以检测归属位置的诸如光电耦合器的位置传感器631、在打印装置的适当位置设置的用以检测环境温度的温度传感器632。
如在下文中详细描述的,在传送辊36和排放辊40上分别设置两个编码器,并且每个编码器根据其相关联的辊的旋转而输出信号。此信号输出至执行传送控制的控制器。
编码器传感器363和403读取在传送辊36和排放辊40上分别设置的索轮362和402上的标记,并且生成编码器信号(模拟信号)。编码器传感器363和403的每个通过检测所生成的编码器信号的信号边缘来生成边缘信号,并且将该边缘信号进行A/D转换以生成数字脉冲信号。根据该脉冲信号,可获得关于传送辊36和排放辊40的旋转量和旋转速度的信息。在索轮362和402上在预定程度形成标记。由于此原因,只要传送辊36和排放辊40在预定旋转速度正常旋转,则以预定周期生成脉冲信号。
编码器传感器363和403将脉冲信号输出到ASIC 651。在MPU601的控制之下,ASIC 651对来自编码器传感器363和403的每个脉冲信号的脉冲个数进行计数,检测在脉冲信号之间的相位差,或者测量每个脉冲信号的周期。测量和检测结果输出到MPU 601。
托架电机驱动器640驱动托架电机54以往复扫描托架50。传送电机驱动器642驱动传送电机35以传送打印介质。
EEPROM 607存储传送校正量,这将在下文描述。
在打印头7的打印扫描中,ASIC 603将打印元件(排放加热器)的驱动数据(DATA)传送到打印头,同时直接访问RAM 604的存储区。
在图1至图4所示的设置中,墨盒71和打印头7是分离的。作为替换,它们可以集成并形成可交换的头墨盒。
在图5中所示的控制器600可以包括ASIC 651。在此情况下,ASIC 651可以被忽略。作为替换,控制器600的一部分(例如ASIC603)可以代替ASIC 651而处理来自编码器传感器363和403的脉冲信号。
下面将详细描述一个例子,其中根据来自在打印装置的传送机构中所设置的多个编码器传感器的输出来执行打印介质传送控制。
图6A至图6C是示出在打印调整图案中传送操作过程的示意性图示。
图7是示出调整图案详细设置的图示。
图8是示出在打印介质上调整图案打印区域的图示。
为了改进所打印图像的质量而执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传送量校正。在使用染色墨(dye link)的图像打印中校正传送量。
如图6A至6C所示,通常根据正在通过传送机构的打印介质区域而改变参与传送操作的传送辊的组合。
例如,如在图8中所示,当馈送打印介质、并且打印介质的前沿部分a已经沿打印介质传送方向到达传送辊36的时候,只有传送辊36参与打印介质的传送。当打印操作(传送)进行,并且打印装置打印打印介质的宽的中间区域b的时候,传送辊36和排放辊40两者均参与打印介质的传送中。当打印介质通过传送辊36、并且打印装置打印打印介质的后沿部分c的时候,只有排放辊40参与打印介质的传送。更具体地,在对于打印前沿部分a和区域b的传送控制中,传送电机35根据编码器传感器363来控制。在对于打印后沿部分c的传送控制中,传送电机35根据编码器传感器403来控制。
将参考图6A至图6C更详细地描述此传送操作。
一旦接收到调整图案打印开始指令,打印装置吸收分离的打印介质P、并从馈送部分2馈送,并且在预定位置停止该打印介质P。
如图6A中所示,打印介质P从包括传送辊(主传送辊)36和排放辊40的整个传送机构接收传送力。此状态在如图8中所示的调整图案A至C完全被打印之前保持不变。因而,在调整图案打印期间总是向打印介质P提供恒定的传送力。
接着,打印头7排放青色(cyan)墨和洋红(magenta)墨以由对应于512个喷嘴的均匀密度来打印点图案,如图7中所示。通过重复对应打印宽度的传送打印介质和点图案打印来打印在图8中所示的调整图案A至C。应该注意,在点图案打印之后的打印介质传送量在图8所示的调整图案A至C之间细微地变化。传送量被设置为以调整图案A、B和C的顺序变大。更具体地,根据对于索轮362的编码器传感器363的输出结果,调整图案A的传送量在每次传送操作中比调整图案B的传送量大5μm。类似地,传送电机35的旋转量也被调整为:使得调整图案C的传送量在每次传送操作中比调整图案B的传送量小5μm。
针对传送操作的传送电机35的旋转量具有一个数字值,该值的给出甚至考虑到了例如以下情况:由于打印介质P和传送辊36之间的滑动以及在打印介质P和排放辊40之间的滑动而导致的传送量减小。由于此原因,在例如打印调整图案B的区域中的传送量不总是具有从传送辊36的旋转角度和周长所获取的最优馈送量的理论值。差异也并不局限于“5μm”。应该根据传送辊36的直径容限来设置适当的值,并且可以设置用以适当调整装置个体差异的调整宽度。
如在图6B中所示,通过压紧辊提升机构(未示出)来升高压紧辊37,而打印介质P沿相反方向传送。执行此操作以在下列位置进行打印,该位置与在打印介质的中间区域(图8中的区域b)中沿传送方向的调整图案A的位置相同。沿相反方向的传送操作中的传送量如此设置:当停止传送操作的时候(将量设置为打印介质不会通过排放辊的值),打印介质P的前沿(沿传送方向的下游侧上的端部)不定位在排放辊40的上游侧(在图6B中的排放辊40的左侧)。压紧辊37在相反的传送中被升高以防止所打印的打印介质P抵靠压紧辊37。如果打印介质P接触压紧辊37,则未干的墨传递到压紧辊37,而然后再次传递到打印介质P并将其弄脏。如果不存在弄脏的可能性,则压紧辊37在打印介质P沿相反方向传送之后可以升高。
如图6C中所示,在沿传送方向传送打印介质P的同时,打印具有与调整图案A至C相同点图案设置的调整图案D至F。由此,在一个打印介质上打印所有必要的调整图案。如从图6C和图8中可见,在打印介质的中间区域b中打印调整图案D至F,而压紧辊37保持升高。即,压紧辊37与传送辊36间隔开。因而,来自传送辊36的传送力不会施加到打印介质P。打印介质P仅由来自排放辊40和齿的传送力进行传送。
在打印调整图案D至F中,打印介质P仅由来自排放辊的传送力所传送,而传送辊36对于传送没有贡献。由于在打印介质P和传送辊36之间的滑动阻力,相对于区域c中的实际打印来说传送长度有所缩短。因而,对从编码器传感器403的输出结果所获取的所需理论排放辊旋转量增加一个预定的校正量。
调整图案D相对于调整图案E的传送量差异是+13.1μm。调整图案F相对于调整图案E的传送量差异是-13.1μm。此传送量差异大于在针对调整图案A相对于调整图案C的传送中的差异。这是因为,由于排放辊40的直径容限大于传送辊36的直径容限,因而调整范围必须较宽。由此,作为用以打印调整图案的传送操作模式,打印装置具有:第一模式,在该模式中通过使用传送辊和排放辊来传送打印介质;和第二模式,在该模式中通过使用排放辊来传送打印介质。
最后,从具有所打印的调整图案的排放打印介质P中可视地选择由传送操作所导致的打印密度变化最小化的图案。选择结果通过例如按键输入而存储在打印装置中,由此确定最优校正量。校正量根据图像数据来确定在打印操作中在一个传送操作中电机的驱动量。驱动量由例如编码器切口(slit)的数目来表示。通过可视地观察调整图案来确定驱动量。即,通过可视地观察图案A、B和C来确定使用传送辊和排放辊的传送中的驱动量。即,例如,索轮362的切口数目的校正量。接着,通过可视地观察图案D、E和F来确定使用排放辊的传送中的驱动量。即,例如索轮402的切口数目的校正量。如果打印装置具有输入按键,则通过使用输入按键来输入选择结果。如果打印装置不具有输入按键,则从例如连接到打印装置的主机设备的键盘来输入选择结果。
当校正量太小的时候,调整图案发生重叠,而用户看见具有高密度的水平线。另一方面,当校正量太大的时候形成缝隙,而用户看见打印介质P的背景色。特别是,作为选择的指导,用户从调节图案A至C以及D至F识别在传送位置处具有很小的密度不均匀性的调节图案。
当按键输入结束的时候,打印装置根据选择结果确定传送量的校正量。在经由按键输入新的值之前,EEPROM 607存储校正量。根据校正量来校正传送量。在此实施方式中,将所谓的平面纸张用作打印介质来打印调整图案。通过例如将针对平面纸张获取的校正量与对应于打印介质类型的预定系数相乘来确定用于其它类型打印介质的校正量。即,无需总是在所有类型的打印介质上打印调整图案。
在此实施方式中,以不同的传送量来打印特定传送状态中三个调整图案。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调整图案之间的传送量差异可以变得更小,而将要打印的调整图案的数目可以增加。可替换地,可以在多个打印介质上分区打印调整图案。
如果能够充分确保传送辊36的所需传送准确性,则只针对排放辊来打印调整图案D、E和F就足够了。不必对所有传送辊执行调整。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即使在仅由排放辊传送打印介质P的时候,也能适当地校正传送量。由于此原因,在打印介质的整个区域上全部实现了准确的传送控制。因而,可打印高质量的图像。
在此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每个调整图案中,没有特别限定区域的传送方向的长度。然而,例如,具有预定传送方向长度的调整图案也是可用的。
图9是示出了在打印介质上调整图案打印区域的另一例子的图示。
如图9中所示,调整图案的传送方向长度设置得比将要调整的传送辊的周长r更长。在以r/8的步长传送打印介质的同时,在等于或者大于传送辊的一个旋转长度中打印调整图案。这使得甚至可能从每个传送位置处的密度不均匀性来检测传送辊的偏心率。
根据结果来选择这样的图案:通过多次传送而获得针对该图案的满意的平均传送准确性。这使得可能在考虑偏心率的情况下校正传送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从调整图案打印结果获得最优的校正值,用户可视地辨别并选择最优的校正图案。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打印装置可以通过使安装在托架上的传感器读取每个调整图案来执行自动辨别。
更具体地,例如在打印调整图案之后,沿相反方向传送打印介质。然后,安装在托架上的传感器在沿排放方向传送打印介质的同时读取调整图案。选择具有最小密度变化的调整图案,因而确定最优调整值。例如,在集成了打印装置和图像读取装置的所谓多功能外设的装置中,图像读取装置可以代替传感器读取调整图案,并且可以根据所读取的结果确定最优调整值。
尽管已经参考示范性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应该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公布的示范性实施方式。应该对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做出最广泛的解释,以便涵盖所有如此修改以及等效结构和功能。

Claims (13)

1.一种打印装置,包括:传送器件,用于传送打印介质;以及扫描器件,用于沿与所述传送器件传送方向不同的方向来移动打印头,并且所述打印装置在所述扫描器件移动所述打印头的同时使所述打印头在所述打印介质上打印,所述装置包括:
图案打印器件,用于在由所述传送器件传送所述打印介质以及小量地改变传送量的同时,通过使用所述打印头来在所述打印介质上多次打印具有预定均匀密度的图案;
存储器件,用于存储传送校正量,该传送校正量是根据在打印从所述图案打印器件打印的多个图案中选择的一个图案时的传送量获得的;以及
传送控制器件,用于在根据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件中的所述传送校正量而校正所述传送器件对所述打印介质的传送量的同时,控制所述打印介质的传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传送器件包括:
第一传送辊,设置在所述打印介质的传送路径中,用于传送所述打印介质;以及
第二传送辊,设置在相对于所述打印介质传送方向的、自所述第一传送辊起下游侧的所述打印介质的所述传送路径中,用于传送所述打印介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
第一编码器,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辊上,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传送辊的旋转来输出信号;以及
第二编码器,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辊上,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传送辊的旋转来输出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打印介质是裁减纸张,以及
通过所述图案打印器件进行的打印是在一个区域的所述裁减纸张的中心部分执行的,其中在该区域中,所述裁减纸张由所述第一传送辊和所述第二传送辊两者进行传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传送辊和所述第二传送辊由单一电机所驱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从由所述图案打印器件打印的多个图案中的选择是通过用户可视地选择具有最小密度变化的图案来进行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输入器件,用于向所述打印器件输入由所述用户选择的所述图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
读取器件,用于读取由所述图案打印器件在所述打印介质上所打印的所述多个图案;以及
选择器件,用于从由所述读取器件所读取的所述多个图案中选择具有最小密度变化的图案。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在沿所述打印介质的所述传送方向的长度中,由所述图案打印器件所打印的所述图案的长度比所述第二传送辊的周长更长。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在所述打印介质仅由所述第二传送辊进行传送的区域中,根据在所述存储器件中存储的所述传送校正量,所述传送控制器件校正所述第二传送辊的传送量。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打印装置具有第一传送模式和第二传送模式,作为使所述图像打印器件进行打印的传送模式,其中在所述第一传送模式中,通过使用所述第一传送辊来执行传送,而在在所述第二传送模式中,通过使用所述第二传送辊来执行传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在执行所述第一传送模式时,按压压紧辊倚靠所述传送辊;而在执行所述第二传送模式时,所述压紧辊与所述传送辊分离。
13.一种打印装置的传送控制方法,所述打印装置包括:传送器件,用于传送打印介质;以及扫描器件,用于沿与所述传送器件传送方向不同的方向往复移动打印头,并且所述打印装置使所述打印头在所述打印介质上打印,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由所述传送器件传送所述打印介质以及小量地改变传送量的同时,通过使用所述打印头来在所述打印介质上多次打印具有预定均匀密度的图案;
在存储介质中存储传送校正量,该传送校正量是根据在打印从所述图案打印步骤中打印的多个图案中选择的一个图案时的传送量获得的;以及
在根据存储在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所述传送校正量而校正所述传送器件对所述打印介质的传送量的同时,控制所述打印介质的传送。
CN2007101465932A 2006-08-23 2007-08-22 打印装置以及传送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303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27016/2006 2006-08-23
JP2006227016A JP4829717B2 (ja) 2006-08-23 2006-08-23 記録装置及び搬送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30317A true CN101130317A (zh) 2008-02-27
CN101130317B CN101130317B (zh) 2012-04-18

Family

ID=39112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46593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30317B (zh) 2006-08-23 2007-08-22 打印装置以及传送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926895B2 (zh)
JP (1) JP4829717B2 (zh)
CN (1) CN101130317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53974A (zh) * 2013-12-04 2014-04-30 浙江工业大学 邮资机的打印控制装置
CN104417056A (zh) * 2013-09-05 2015-03-18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和对打印位置移位进行校正的方法
CN107073938A (zh) * 2014-10-17 2017-08-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和打印方法
CN108705869A (zh) * 2018-07-11 2018-10-26 汤振华 一种适于宽幅面离散图案打印的打印方法及打印机
CN111572215A (zh) * 2015-07-29 2020-08-2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设备
CN114401846A (zh) * 2019-09-27 2022-04-26 富士通先端科技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
CN115447277A (zh) * 2021-05-20 2022-12-09 深圳市汉森软件有限公司 自动检测的Onepass打印设备和Onepass打印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86425B2 (ja) * 2006-08-23 2012-02-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
JP4883776B2 (ja) * 2006-08-23 2012-02-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5553645B2 (ja) * 2010-02-24 2014-07-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7182940B2 (ja) * 2018-08-01 2022-12-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JP2021194897A (ja) * 2020-06-18 2021-12-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における制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02571A (en) 1990-03-14 1997-02-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system with it
DE69125779T2 (de) 1990-09-27 1997-09-18 Canon Kk Serienaufzeichnungsgerät und Verfahren
JPH08142431A (ja) 1994-11-25 1996-06-04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3758322B2 (ja) * 1997-07-29 2006-03-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字装置およびシート搬送装置におけるシート搬送量の補正方法
US6168333B1 (en) 1999-06-08 2001-01-02 Xerox Corporation Paper driven rotary encoder that compensates for nip-to-nip handoff error
JP2001322324A (ja) 2000-05-15 2001-11-20 Seiko Epson Corp カード印刷装置
US6685370B2 (en) 2000-06-16 2004-02-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member feeding device with detecting means for improved precision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ntaining same
JP3783554B2 (ja) * 2000-11-20 2006-06-0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684159B2 (ja) 2001-01-31 2005-08-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JP4464003B2 (ja) 2001-02-28 2010-05-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方法
JP2002361958A (ja) 2001-06-06 2002-12-18 Canon Inc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JP2003011345A (ja) * 2001-07-02 2003-01-15 Seiko Epson Corp プリンタにおける紙送り誤差の補正
JP3753063B2 (ja) * 2001-12-20 2006-03-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3804598B2 (ja) 2002-09-30 2006-08-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3738758B2 (ja) 2002-09-30 2006-01-2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KR100476771B1 (ko) * 2002-09-30 2005-03-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인쇄장치 및 그의 화이트라인 보정방법
JP4115268B2 (ja) 2002-12-24 2008-07-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記録装置
JP2004202962A (ja) * 2002-12-26 2004-07-22 Toppan Forms Co Ltd 印刷システム
TW200424674A (en) * 2003-05-09 2004-11-16 Au Optronics Corp Backlight unit having changing lamps therein conveniently
JP4269799B2 (ja) * 2003-06-20 2009-05-2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086730B2 (ja) * 2003-07-14 2008-05-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両面記録装置
JP2005131928A (ja) 2003-10-30 2005-05-26 Fuji Xerox Co Ltd 記録装置
JP4497891B2 (ja) 2003-10-31 2010-07-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と搬送制御装置
US7189018B2 (en) 2004-01-28 2007-03-1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 media drive
JP4553116B2 (ja) * 2004-03-30 2010-09-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制御データ送出装置
JP4137008B2 (ja) 2004-06-04 2008-08-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KR100565073B1 (ko) 2004-07-19 2006-03-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감열방식 프린터 및 인쇄방법
JP4769438B2 (ja) 2004-08-12 2011-09-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データ生成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方法
JP2006082425A (ja) 2004-09-16 2006-03-3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カラー感熱プリンタ、およびプリンタ
JP2006130857A (ja) * 2004-11-09 2006-05-25 Canon Inc 記録装置
JP2006170745A (ja) 2004-12-15 2006-06-29 Canon Inc エンコーダの構造と印字装置の構造
JP4645184B2 (ja) 2004-12-17 2011-03-0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被記録媒体搬送方法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US7367733B2 (en) 2005-03-01 2008-05-06 Carestream Health, Inc. Actuated pressure roller in media transport
JP4455430B2 (ja) 2005-07-05 2010-04-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給送装置
JP2007197148A (ja) * 2006-01-26 2007-08-09 Seiko Epson Corp プリンタ
US7686301B2 (en) 2006-07-06 2010-03-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apparatus, feeding apparatus, and feeding control method
US7762733B2 (en) 2006-07-06 2010-07-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apparatus, conveyance apparatus, and feed-conveyance control method
JP4886425B2 (ja) 2006-08-23 2012-02-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17056A (zh) * 2013-09-05 2015-03-18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和对打印位置移位进行校正的方法
CN104417056B (zh) * 2013-09-05 2016-03-02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和对打印位置移位进行校正的方法
CN103753974A (zh) * 2013-12-04 2014-04-30 浙江工业大学 邮资机的打印控制装置
CN107073938A (zh) * 2014-10-17 2017-08-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和打印方法
CN111572215A (zh) * 2015-07-29 2020-08-2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设备
CN111572215B (zh) * 2015-07-29 2022-03-2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设备
CN108705869A (zh) * 2018-07-11 2018-10-26 汤振华 一种适于宽幅面离散图案打印的打印方法及打印机
CN114401846A (zh) * 2019-09-27 2022-04-26 富士通先端科技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
CN115447277A (zh) * 2021-05-20 2022-12-09 深圳市汉森软件有限公司 自动检测的Onepass打印设备和Onepass打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80049089A1 (en) 2008-02-28
CN101130317B (zh) 2012-04-18
JP4829717B2 (ja) 2011-12-07
JP2008049556A (ja) 2008-03-06
US7926895B2 (en) 2011-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30317B (zh) 打印装置以及传送控制方法
CN101143527B (zh) 打印装置以及传送控制方法
EP2397338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417657B2 (en) Thermal printer and printing method
CN103640343A (zh) 连续卷筒片材保持装置和打印设备
CN101107129B (zh) 成像设备
US867853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compensate for defective inkjets in an inkjet imaging apparatus
CN100584612C (zh) 成像装置
JP525690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898457A (zh) 成像装置
JP200731372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68818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794756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JP201020237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201869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57109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ベルト搬送装置
JP200625608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4079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23769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138600A (ja) 記録装置
JP448112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506696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4475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12569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11901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4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