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86564A - 显示基板及其修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基板及其修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86564A
CN101086564A CNA2007100844594A CN200710084459A CN101086564A CN 101086564 A CN101086564 A CN 101086564A CN A2007100844594 A CNA2007100844594 A CN A2007100844594A CN 200710084459 A CN200710084459 A CN 200710084459A CN 101086564 A CN101086564 A CN 1010865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protective seam
reparation
signal wire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8445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球贤
申大根
宋大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865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865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59Repairing; Defec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1Manufacture of specific parts of devices defined in group H01L21/70
    • H01L21/768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 H01L21/76838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ation and the after-treatment of the conductors
    • H01L21/76886Modifying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the pattern or the conductivity of conductive members, e.g. formation of alloys, reduction of contact resistances
    • H01L21/76892Modifying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the pattern or the conductivity of conductive members, e.g. formation of alloys, reduction of contact resistances modifying the pattern
    • H01L21/76894Modifying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the pattern or the conductivity of conductive members, e.g. formation of alloys, reduction of contact resistances modifying the pattern using a laser, e.g. laser cutting, laser direct writing, laser repai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59Repairing; Defects
    • G02F1/136263Line defec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86Wiring, e.g. gate line, drain lin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5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显示基板及其修复方法,该显示基板包括信号线、保护层和修复线。保护层覆盖所述信号线从而保护所述信号线并具有形成在其中的修复槽。修复线形成在所述修复槽中并电连接至所述信号线从而修复所述信号线的电连接故障。所述修复槽连接所述信号线的沿所述信号线的纵向方向彼此间隔开预定距离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电连接故障发生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区域之间。所述修复线被防止受到损坏,并且显示质量得到改善。

Description

显示基板及其修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基板及修复显示基板的方法,更具体地,涉及其电连接故障可以修复从而改善显示质量的显示基板及修复显示基板的方法,由此防止对修复线的损坏。
背景技术
各种电子设备诸如移动电话、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和监视器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设备。显示设备的例子包括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场发射显示器(FED)和电致发光(EL)显示器。
利用液晶的光电属性显示图像的LCD设备是平板显示器。与诸如CRT和PDP的显示设备相比,LCD设备具有诸如重量轻、功耗低、及驱动电压低等特性。
LCD设备可包括利用液晶的透光性显示图像的LCD面板及设置在LCD面板之下来给LCD面板提供光的背光组件。
LCD面板可包括阵列基板、相对基板和置于阵列基板与相对基板之间的液晶层。阵列基板包括信号线、电连接到信号线的薄膜晶体管(TFT)、覆盖并保护信号线和TFT的保护层及电连接到TFT的像素电极。
阵列基板的信号线会具有诸如短路或短接故障的电连接故障。当产生电连接故障时,LCD面板的显示质量恶化。因此,必须修复具有电连接故障的信号线。
修复信号线的传统方法是在保护层上形成修复线。修复线电连接到信号线从而修复电连接故障。
然而,保护层上的修复线在清洗阵列基板时易遭受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能够防止修复线被损坏从而改善显示质量的显示基板及其修复方法。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基板包括信号线、保护层和修复线。保护层覆盖所述信号线从而保护所述信号线并具有形成在其中的修复槽。修复线形成在所述修复槽中并电连接至所述信号线从而修复所述信号线的电连接故障。所述修复槽可连接所述信号线的沿所述信号线的纵向方向彼此间隔开预定距离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电连接故障发生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区域之间。
例如,所述保护层可包括第一子保护层和形成在所述第一子保护层上的第二子保护层,并且所述修复槽可形成在所述第二子保护层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可形成在所述第一子保护层处从而电连接所述修复线至所述信号线。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修复显示基板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去除覆盖信号线的保护层的部分从而形成修复槽。在所述修复槽中形成修复线从而修复电连接故障,所述修复线电连接到所述信号线。所述修复槽可连接所述信号线的沿所述信号线的纵向方向彼此间隔开预定距离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电连接故障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区域之间。
例如,可以除去所述保护层的对应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区域的部分从而形成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暴露所述信号线的一部分。在所述修复槽中形成所述修复线,所述修复线通过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孔电连接到所述信号线。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修复线形成在形成于保护层处的修复槽中。结果,可防止所述修复线受到损坏,并且改善了显示质量。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的描述中可以更详细地理解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附图中:
图1是平面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基板;
图2是图1所示的显示基板的放大平面图;
图3是沿图2的线I-I′取得的横截面视图;
图4是沿图2的线II-II′取得的横截面视图;
图5是放大平面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基板;
图6是沿图5的线III-III′取得的横截面视图;
图7是放大平面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基板;
图8是放大平面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基板;
图9至11和13是平面图及图12是横截面视图,用于示出修复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方法;及
图14和15是平面图,示出了修复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完整地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方式实施,并且不应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例。
图1是平面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基板。
参照图1,显示基板100包括多条栅极线GL、多条数据线DL、薄膜晶体管TFT、像素电极PE和修复线RL1。
栅极线GL沿图1中的列方向排布并沿第一方向D1延伸。数据线DL沿图1中的行方向排布,交叉栅极线GL,并沿基本垂直于第一方向D1的第二方向D2延伸。多个像素通过相邻的栅极线GL和相邻的数据线DL定义。基于栅极线GL和数据线DL交叉处产生短接故障来说明显示基板100。
薄膜晶体管TFT和像素电极PE形成在每个像素中。薄膜晶体管TFT电连接到栅极线GL和数据线DL从而栅极信号和数据信号施加到薄膜晶体管TFT。像素电极PE电连接到薄膜晶体管TFT从而像素电极PE通过薄膜晶体管TFT控制。
修复线RL1电连接到栅极线GL或数据线DL来修复短接故障。修复线RL1可包括例如导电材料诸如钨(W)、钼(Mo)、镍(Ni)、铬(Cr)、和/或铁(Fe)。图2是图1所示的显示基板的放大平面图。图3是沿图2的线I-I′取得的横截面视图。
参照图1至3,显示基板100包括透明基板110、栅极线GL、栅极绝缘层120、数据线DL、薄膜晶体管TFT、保护层130和像素电极PE。
透明基板110具有平板形状并包括透明材料例如玻璃、石英、蓝宝石和/或透明合成树脂。
栅极线GL形成在透明基板110上。栅极绝缘层120形成在透明基板110上从而覆盖栅极线GL。数据线DL形成在栅极绝缘层120上并电连接到栅极线GL。
薄膜晶体管TFT可包括例如栅极电极GE、有源层AL、源极电极SE、漏极电极DE和欧姆接触层OL。
栅极电极GE从栅极线GL沿第二方向D2延伸。有源层AL形成在栅极电极GE上。具体地,有源层AL形成在栅极绝缘层120上从而交叉栅极电极GE。有源层AL可包括半导体材料例如非晶硅(a-Si)。
源极电极SE从数据线DL沿第一方向D1延伸,并与有源层AL的部分交迭。漏极电极DE与源极电极SE间隔开预定距离并沿第一方向D1延伸。漏极电极DE与有源层AL的部分交迭。
欧姆接触层OL形成在有源层AL和源极电极SE之间、及有源层AL和漏极电极DE之间。例如,欧姆接触层OL可包括高离子掺杂的非晶硅(例如n+a-Si)。
保护层130形成在栅极绝缘层120上从而覆盖数据线DL和薄膜晶体管TFT。保护层130防止薄膜晶体管TFT被物理或化学地损坏。
保护层130可包括第一子保护层132和第二子保护层134。第一子保护层132形成在栅极绝缘层120上从而覆盖数据线DL和薄膜晶体管TFT。可用于第一子保护层132的材料的例子可包括硅氮化物和/或硅氧化物。第二子保护层134形成在第一子保护层132上从而平坦化显示基板100的表面,并可包括有机材料。供选地,第二子保护层134可包括滤色器。第一子保护层132的厚度可以为约0.05至约0.15μm,第二子保护层134的厚度可以是约4至约5μm。
形成接触孔136从而暴露漏极电极DE的部分。保护层130的部分被去除来形成接触孔136。
像素电极PE形成在第二子保护层134上。像素电极PE通过接触孔136电连接到漏极电极DE。可用于像素电极PE的材料的例子可包括透明导电材料诸如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和/或非晶氧化铟锡(a-ITO)。
图4是沿图2的线II-II′取得的横截面视图。
短路故障10产生于栅极线GL和数据线DL交叉处。
修复槽134a形成在第二子保护层134处。修复槽134a具有预定形状,连接第一区域AR1至与第一区域AR1沿数据线DL的纵向方向间隔开的第二区域AR2。短接故障10布置在第一和第二区域AR1和AR2之间。
第一连接孔132a和第二连接孔132b形成在第一子保护层132处。第一连接孔132a形成在第一区域AR1中从而暴露部分数据线DL。第二连接孔132b形成在第二区域AR2中从而暴露部分数据线DL。
第一断开槽CH1和第二断开槽CH2形成在保护层130和数据线DL处从而断开数据线DL。具体地,第一断开槽CH1形成在短接故障10和第一连接孔132a之间,第二断开槽CH2形成在短接故障10和第二连接孔132b之间。
第一和第二断开槽CH1和CH2断开数据线DL从而将数据线DL分成交叉数据线DLa、第一非交叉数据线DLb和第二非交叉数据线DLc。例如,绝缘材料可设置在每个第一和第二断开槽CH1和CH2中。
修复槽134a不交迭第一和第二断开槽CH1和CH2。例如,修复槽134a可具有‘U’形,如图2所示。
修复线RL1形成在修复槽134a中且在第一子保护层132上。修复线RL1通过第一连接孔132a电连接到第一非交叉数据线DLb,且通过第二连接孔132b电连接到第二非交叉数据线DLc。这样,修复线RL1电连接第一和第二非交叉数据线DLb和DLc从而修复短接故障10。
修复线RL1形成在与第一和第二断开槽CH1和CH2间隔开的修复槽134a中,如图2所示。结果,可以弥补短接故障10,并且可以防止修复线RL1在显示基板100的清洗工艺期间被损坏。
保护层130可包括第一和第二子保护层132和134。在供选实施例中,保护层130可具有单层结构,其中修复槽134a不穿过保护层130,且保护层130的下部分设置在修复槽134a和数据线DL上。结果,修复线RL1可形成在保护层130的下部分上。
形成修复线RL1来修复数据线DL的短接故障10。供选地,可形成修复线RL1来修复栅极线GL的短接故障。例如,修复槽134a可具有预定形状,连接沿栅极线GL的纵向方向彼此间隔开预定距离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短接故障10布置在第一和第二区域之间。类似第一和第二连接孔132a和132b的连接孔可分别暴露栅极线GL的部分。类似修复线RL1的修复线可电连接栅极线GL的断开的部分至彼此。
本发明的实施例结合液晶显示(LCD)设备进行了描述。然而,本发明不局限于LCD设备,并且可以在例如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和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中实施。
图5是放大平面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基板。图6是沿图5的线III-III′取得的横截面视图。
参照图5和6,显示基板100包括透明基板110、栅极线GL、栅极绝缘层120、数据线DL、薄膜晶体管TFT、保护层130、像素电极PE、修复线RL2和绝缘材料140。
显示基板100与图1至4所示的显示基板基本相同,除了关于例如保护层130、绝缘材料140和修复线RL2。短接故障10产生在栅极线GL和数据线DL交叉处。
保护层130形成在栅极绝缘层120上从而覆盖数据线DL和薄膜晶体管TFT。保护层130可包括第一子保护层132和第二子保护层134。接触孔136形成在薄膜晶体管TFT的漏极电极DE上从而暴露漏极电极DE的部分。
修复槽134b形成在第二子保护层134处。修复槽134b具有预定形状,连接沿数据线DL的纵向方向彼此间隔开的第一区域AR1和第二区域AR2。短接故障10布置在第一和第二区域AR1和AR2之间。例如,修复槽134b可具有直线形状,并且修复槽134b的纵向方向可与数据线DL的纵向方向基本相同。
第一连接孔132a和第二连接孔132b形成在第一子保护层132处,且第一和第二连接孔132a和132b分别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区域AR1和AR2中。
第一断开槽CH1形成在短接故障10和第一连接孔132a之间,第二断开槽CH2形成在短接故障10和第二连接孔132b之间。
第一和第二断开槽CH1和CH2将数据线DL分成交叉数据线DLa、第一非交叉数据线DLb和第二非交叉数据线DLc。例如,绝缘材料140设置在每个第一和第二断开槽CH1和CH2中。
修复线RL2形成在修复槽134b中并通过第一和第二连接孔132a和132b电连接第一和第二非交叉数据线DLb和DLc至彼此。结果,修复线RL2可修复短接故障10。
修复槽134b交迭第一和第二断开槽CH1和CH2。然而,绝缘材料140设置在第一和第二断开槽CH1和CH2中。结果,可防止修复线RL2通过第一和第二断开槽CH1和CH2电连接到数据线DL。
修复线RL2电连接断开的数据线DL。供选地,修复线RL2可连接断开的栅极线GL。
图7是放大平面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基板。
参照图7,显示基板100包括透明基板110、栅极线GL、栅极绝缘层120、数据线DL、薄膜晶体管TFT、保护层130、像素电极PE和修复线RL3。
显示基板100与图1至4所示的显示基板基本相同,除了关于例如保护层130和修复线RL3。短接故障20产生在数据线DL中。
保护层130形成在栅极绝缘层120上从而覆盖数据线DL和薄膜晶体管TFT。保护层130可包括第一子保护层132和第二子保护层134。接触孔136形成在薄膜晶体管TFT的漏极电极DE上从而暴露漏极电极DE的部分。
修复槽134c形成在第二子保护层134处。修复槽134c具有预定形状,连接沿数据线DL的纵向方向彼此间隔开预定长度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短接故障20布置在第一和第二区域之间。例如,修复槽134c可具有直线形状,并且修复槽134c的纵向方向可与数据线DL的纵向方向基本相同。
第一连接孔132a和第二连接孔132b形成在第一子保护层132处,且第一和第二连接孔132a和132b分别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区域中。
修复线RL3形成在修复槽134c中。修复线RL3通过第一连接孔132a电连接到第一区域中的数据线DL,并通过第二连接孔132b电连接到第二区域中的数据线DL。修复线RL3电连接第一区域中的数据线DL和第二区域中的数据线DL。结果,修复线RL3可修复短接故障20。
图8是放大平面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基板。
参照图8,显示基板100包括透明基板110、栅极线GL、栅极绝缘层120、数据线DL、薄膜晶体管TFT、保护层130、像素电极PE和修复线RL4。
显示基板100与图1至4所示的显示基板基本相同,除了关于例如保护层130和修复线RL4。短接故障30产生在栅极线GL中。
保护层130形成在栅极绝缘层120上从而覆盖数据线DL和薄膜晶体管TFT。保护层130可包括第一子保护层132和第二子保护层134。接触孔136形成在薄膜晶体管TFT的漏极电极DE上从而暴露漏极电极DE的部分。
修复槽134d形成在第二子保护层134处。修复槽134d具有预定形状,连接沿栅极线GL的纵向方向彼此间隔开预定距离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短接故障30布置在第一和第二区域之间。例如,修复槽134c可具有直线形状,并且修复槽134d的纵向方向可与栅极线GL的纵向方向基本相同。
第一连接孔132a和第二连接孔132b形成在第一子保护层132处,且分别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区域中。
修复线RL4形成在修复槽134d中。修复线RL4通过第一连接孔132a电连接到第一区域中的栅极线GL,并通过第二连接孔132b电连接到第二区域中的栅极线GL。修复线RL4电连接第一区域中的栅极线GL和第二区域中的栅极线GL。结果,修复线RL4可修复短接故障30。
图9、10、11和13是平面图且图12是横截面视图,用于示出修复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方法。
图9是平面图,示出了具有电连接故障的显示基板的部分。
参照图1、3和9,显示基板100包括电连接故障10。例如,显示基板100可以是用于LCD设备的阵列基板。显示基板100包括透明基板110、栅极线GL、栅极绝缘层120、数据线DL、薄膜晶体管TFT、保护层130和像素电极PE。
透明基板110具有平板形状。栅极线GL形成在透明基板110上。栅极绝缘层120形成在透明基板110上从而覆盖栅极线GL。数据线DL形成在栅极绝缘层120上并与栅极线GL电绝缘。薄膜晶体管TFT电连接到栅极线GL和数据线DL,并包括例如栅极电极GE、有源层AL、源极电极SE、漏极电极DE和欧姆接触层OL。
保护层130形成在栅极绝缘层120上从而覆盖数据线DL和薄膜晶体管TFT。保护层130可包括第一子保护层132和第二子保护层134。可用于第一子保护层132的材料的例子可包括硅氮化物和/或硅氧化物。第二子保护层134可包括有机材料。供选地,第二子保护层134可包括滤色器。
像素电极PE形成在保护层130上并通过形成在保护层130处的接触孔136电连接到漏极电极DE。
短路故障10产生于栅极线GL和数据线DL交叉处。
图10是平面图,示出了修复槽的形成。
参照图10,修复槽134a形成在保护层130处。激光束照射到保护层130上。结果,保护层130的部分被去除从而形成修复槽134a。激光束的例子可包括连续波(continuous wave:CW)激光束。激光束的波长可以为约340至约360nm。
具体地,第二子保护层134的部分可以被去除从而第一子保护层132的部分被暴露。
修复槽134a具有预定形状,连接沿数据线DL的纵向方向彼此间隔开预定长度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短接故障10布置在第一和第二区域之间。例如,修复槽134a可具有如图10所示的‘U’形。
图11是用于示出第一连接部分和第二连接部分的形成的平面图。图12是沿图11的线IV-IV′取得的横截面视图。
参照图11和12,短接故障10布置在第一区域AR1和沿数据线DL的纵向方向与第一区域AR1间隔开的第二区域AR2之间。第一连接孔132a和第二连接孔132b分别形成在第一和第二区域AR1和AR2中。激光束照射到第一和第二区域AR1和AR2上从而形成第一和第二连接孔132a和132b。数据线DL的部分通过第一和第二连接孔132a和132b暴露。该激光束可与用于形成修复槽134a的激光束基本相同。激光束照射到通过修复槽134a暴露的第一和第二区域AR1和AR2中的第一子保护层132上,从而形成第一和第二连接孔132a和132b。
当保护层130具有单层结构时,激光束可照射到保护层130上从而形成修复槽134a使得保护层130的下部分设置在数据线DL和修复槽134a之间。然后,激光束可照射到设置在修复槽134a下面的第一和第二区域AR1和AR2中的保护层130的下部分上,从而形成第一和第二连接孔132a和132b。
第一连接部分SR1和第二连接部分SR2形成在第一和第二连接孔132a和132b中。第一和第二连接部分SR1和SR2分别接触数据线DL的暴露部分。可用于第一和第二连接部分SR1和SR2的材料的例子包括导电材料诸如钨(W)、钼(Mo)、镍(Ni)、铬(Cr)、和/或铁(Fe)。
第一和第二连接部分SR1和SR2可通过激光化学气相沉积(CVD)方法形成。激光CVD方法部分地照射激光束到目标上从而在激光束照射处沉积气化材料。该激光束可与用于形成修复槽134a的激光束基本相同。
图13是用于示出修复槽中修复线的形成和第一断开槽及第二断开槽的形成从而断开数据线的平面图。
参照图13,修复线RL1形成在修复槽134a中。修复线RL1可通过激光CVD方法形成。激光束照射到修复槽134a上从而在修复槽134a中沉积修复线RL1。该激光束可与用于形成修复槽134a的激光束基本相同。用于修复线RL1的材料可与可用于第一和第二连接部分SR1和SR2的材料基本相同。
形成第一断开槽CH1和第二断开槽CH2来断开数据线DL。激光束沿基本垂直于数据线DL的纵向方向的第一方向D1照射到数据线DL上从而形成第一和第二断开槽CH1和CH2。该激光束可以是脉冲激光束。例如,脉冲激光束的波长可以为大约1063nm、大约532nm、或大约355nm。
第一断开槽CH1形成在短接故障10和第一连接孔132a之间,第二断开槽CH2形成在短接故障10和第二连接孔132b之间。第一和第二断开槽CH1和CH2不与修复槽134a交迭。数据线DL被分成交叉数据线DLa、第一非交叉数据线DLb和第二非交叉数据线DLc。
修复线RL1形成在修复槽134a中,并电连接通过第一和第二断开槽CH1和CH2彼此电绝缘的第一和第二非交叉数据线DLb和DLc。结果,修复线RL1可修复短接故障10。
第一和第二断开槽CH1和CH2形成之后,显示基板100可通过清洗工艺清洗。而且,配向膜可形成在显示基板100上。
修复线RL1不形成在保护层130上,而是在修复槽134a中。这样,可以防止修复线RL1在显示基板100的清洗工艺中被损坏。
修复线RL1形成之后形成第一和第二断开槽CH1和CH2。供选地,第一和第二断开槽CH1和CH2可在形成修复线RL1之前形成。
修复线RL1弥补数据线DL的短接故障10。然而,修复线RL1可不同地定位(例如,连接栅极线GL的部分)并用于修复栅极线GL的短接故障。
图14和15是平面图,示出了修复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方法。该显示基板与图5和6所示的显示基板基本相同。
显示基板100包括电连接故障10。例如,显示基板100可以是用于LCD设备的阵列基板。显示基板100包括透明基板110、栅极线GL、栅极绝缘层120、数据线DL、薄膜晶体管TFT、保护层130和像素电极PE。短接故障10产生在栅极线GL与数据线DL交叉处。
图14是用于示出第一断开槽和第二断开槽的形成及绝缘材料在第一和第二断开槽中的沉积的平面图。
参照图14,形成第一和第二断开槽CH1和CH2来断开数据线DL。激光束沿基本垂直于数据线DL的纵向方向的第一方向D1照射到数据线DL上从而断开数据线DL。该激光束可以是脉冲激光束。
第一和第二断开槽CH1和CH2分别形成在沿数据线DL的纵向方向彼此间隔开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短接故障10布置在第一和第二区域之间。结果,数据线DL被分成交叉数据线DLa、第一非交叉数据线DLb和第二非交叉数据线DLc。
绝缘材料140设置在第一和第二断开槽CH1和CH2中。绝缘材料140可通过激光CVD方法沉积。绝缘材料140的例子可包括硅氮化物和/或硅氧化物。
图15是平面图,用于示出保护层处修复槽的形成和修复线的形成。
参照图15,修复槽134b形成在显示基板100的保护层130处。激光束照射到保护层130上来去除保护层130的部分从而形成修复槽134b。激光束的例子可包括连续波(continuous wave:CW)激光束。激光束的波长可以为约340至约360nm。
修复槽134b可具有预定形状,连接沿数据线DL的纵向方向彼此间隔开预定距离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短接故障10布置在第一和第二区域之间。例如,修复槽134b可具有直线形状,且修复槽134b的纵向方向可与数据线DL的纵向方向基本相同。修复槽134b交迭第一和第二断开槽CH1和CH2。
第一连接孔132a和第二连接孔132b分别形成在第一和第二区域中。激光束照射到第一和第二区域上从而形成第一和第二连接孔132a和132b。数据线DL的部分通过第一和第二连接孔132a和132b暴露。该激光束可与用于形成修复槽134b的激光束基本相同。
第一断开孔CH1设置在第一连接孔132a与短接故障10之间。第二断开孔CH2设置在第二连接孔132b和短接故障10之间。
第一连接部分和第二连接部分分别形成在第一和第二连接孔132a和132b中从而接触数据线DL的暴露部分。修复线RL2形成在修复槽134b中。第一和第二连接部分及修复线RL2可通过激光CVD方法形成。第一和第二连接部分及修复线RL2可包括例如导电材料诸如钨(W)、钼(Mo)、镍(Ni)、铬(Cr)、和/或铁(Fe)。
绝缘材料140设置在第一和第二断开槽CH1和CH2中。结果,可防止修复线RL2通过第一和第二断开槽CH1和CH2电连接到数据线DL。
修复线RL2弥补数据线DL的短接故障10。供选地,修复线RL2可不同地定位(例如,沿栅极线GL的长度)并用于修复栅极线GL的短接故障。
下面参照图7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修复方法。参照图7,显示基板100包括电连接故障20。显示基板100可以是用于LCD设备的阵列基板。显示基板100包括透明基板110、栅极线GL、栅极绝缘层120、数据线DL、薄膜晶体管TFT、保护层130和像素电极PE。数据线DL具有短接故障20。
修复槽134c形成在保护层130处。具体地,激光束照射到保护层130上来去除保护层130的部分从而形成修复槽134c。修复槽134c具有预定形状,连接沿数据线DL的纵向方向彼此间隔开预定长度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短接故障20布置在第一和第二区域之间。例如,修复槽134c可具有直线形状,且修复槽134c的纵向方向与数据线DL的纵向方向基本相同。
第一连接孔132a和第二连接孔132b分别形成在第一和第二区域中。激光束照射到第一和第二区域上从而形成第一和第二连接孔132a和132b。数据线DL的部分通过第一和第二连接孔132a和132b暴露。
第一连接部分和第二连接部分分别形成在第一和第二连接孔132a和132b中从而接触数据线DL的暴露部分。修复线RL3形成在修复槽134c中。第一和第二连接部分及修复线RL3可通过激光CVD方法形成。可用于第一和第二连接部分及修复线RL3的材料的例子可包括导电材料,诸如钨(W)、钼(Mo)、镍(Ni)、铬(Cr)、和/或铁(Fe)。
用于形成修复槽134c及第一和第二连接孔132a和132b的激光束可与用于形成修复线RL3的激光束基本相同。激光束的例子可包括CW激光束。激光束的波长可以为大约340至大约360nm。
当修复槽134c及第一和第二连接孔132a和132b利用激光束形成时,可防止被沉积的材料在气态流进腔中。
参照图8,修复线RL4可用来修复栅极线GL的短接故障30。
修复线不形成在保护层130上而是在通过去除保护层的部分形成的修复槽中。这样,可防止修复线在显示基板的清洗期间被损坏,并且可以改善显示基板的显示质量。
尽管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说明性实施例,应当理解本发明不应局限于这些精确实施例,并且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其中完成各种修改和变型。所有这些修改和变型意图包括在权利要求所定义的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27)

1.一种显示基板,包括:
信号线;
保护层,覆盖所述信号线,其中所述保护层包括形成在其中的修复槽;及
修复线,形成在所述修复槽中并电连接至所述信号线从而修复所述信号线的电连接故障。
2.如权利要求1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修复槽连接所述信号线的沿所述信号线的纵向方向彼此间隔开预定距离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并且所述电连接故障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区域之间。
3.如权利要求2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保护层包括第一子保护层和形成在所述第一子保护层上的第二子保护层,并且所述修复槽形成在所述第二子保护层处。
4.如权利要求3的显示基板,其中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形成在所述第一子保护层处从而电连接所述修复线至所述信号线。
5.如权利要求4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第一子保护层是钝化层,且所述第二子保护层是有机绝缘层或滤色器。
6.如权利要求4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电连接故障包括短接故障,所述修复槽具有直线形状,且所述修复槽的纵向方向与所述信号线的纵向方向基本相同。
7.如权利要求4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信号线包括栅极线或数据线之一,
所述电连接故障包括所述栅极线和所述数据线交叉处产生的短接故障,及
所述信号线具有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电连接故障之间的第一断开槽、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电连接故障之间的第二断开槽从而断开所述信号线。
8.如权利要求7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断开槽在所述修复线形成之后形成,且所述第一和第二断开槽与所述修复槽间隔开。
9.如权利要求8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修复槽具有基本‘U’形。
10.如权利要求7的显示基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断开槽的每个中的绝缘材料。
11.如权利要求10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修复槽具有直线形状,且所述修复槽的纵向方向与所述信号线的纵向方向基本相同。
12.如权利要求11的显示基板,还包括:
薄膜晶体管,通过所述保护层覆盖并电连接到所述信号线;及
像素电极,形成在所述保护层上并电连接到所述薄膜晶体管。
13.一种修复显示基板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去除覆盖信号线的保护层的部分从而形成修复槽;及
在所述修复槽中形成修复线从而修复电连接故障,所述修复线电连接到所述信号线。
14.如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所述修复槽连接所述信号线的沿所述信号线的纵向方向彼此间隔开预定距离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并且所述电连接故障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区域之间。
15.如权利要求14的方法,其中形成所述修复线包括:
去除所述保护层的对应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区域的部分从而形成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暴露所述信号线的一部分;及
在所述修复槽中形成所述修复线,所述修复线通过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孔电连接到所述信号线。
16.如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中所述保护层包括第一子保护层和形成在所述第一子保护层上的第二子保护层,并且所述修复槽形成在所述第二子保护层处,且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孔形成在所述第一子保护层处。
17.如权利要求16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子保护层是钝化层,且所述第二子保护层是有机绝缘层或滤色器。
18.如权利要求14的方法,其中所述修复线通过激光化学气相沉积(CVD)方法形成。
19.如权利要求18的方法,其中所述修复槽利用与用于所述激光CVD方法的激光束基本相同的激光束形成。
20.如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中所述激光束是连续波激光束。
21.如权利要求20的方法,其中所述激光束的波长为大约340nm至大约360nm。
22.如权利要求14的方法,其中所述电连接故障包括短接故障,所述修复槽具有直线形状,且所述修复槽的纵向方向与所述信号线的纵向方向基本相同。
23.如权利要求14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信号线中形成第一断开槽和第二断开槽从而断开所述信号线,其中所述信号线包括栅极线或数据线之一,所述电连接故障包括所述栅极线和所述数据线交叉处产生的短接故障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断开槽之间。
24.如权利要求23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断开槽利用脉冲激光束形成。
25.如权利要求23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断开槽在所述修复线形成之后形成,且所述第一和第二断开槽与所述修复槽间隔开。
26.如权利要求23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断开槽中设置绝缘材料,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断开槽在形成所述修复线之前形成。
27.如权利要求26的方法,其中所述修复槽具有直线形状,且所述修复槽的纵向方向与所述信号线的纵向方向基本相同。
CNA2007100844594A 2006-06-09 2007-03-02 显示基板及其修复方法 Pending CN10108656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51742/06 2006-06-09
KR1020060051742A KR20070117738A (ko) 2006-06-09 2006-06-09 표시기판의 리페어 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리페어된 표시기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86564A true CN101086564A (zh) 2007-12-12

Family

ID=381800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0844594A Pending CN101086564A (zh) 2006-06-09 2007-03-02 显示基板及其修复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903189B2 (zh)
EP (1) EP1865372A1 (zh)
JP (1) JP2007328340A (zh)
KR (1) KR20070117738A (zh)
CN (1) CN101086564A (zh)
TW (1) TW200745706A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08384A (zh) * 2011-11-14 2012-06-2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平面显示面板及其修复方法
CN102998869A (zh) * 2012-12-14 2013-03-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3293719A (zh) * 2012-02-27 2013-09-11 欧姆龙株式会社 激光加工装置及激光加工方法
CN103995409A (zh) * 2014-05-29 2014-08-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配线及其制造、修复方法以及阵列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04051409A (zh) * 2013-03-14 2014-09-17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用于修复的线路结构和具有这种线路结构的平板显示设备
WO2014205856A1 (zh) * 2013-06-27 2014-12-3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线路修补结构及修补方法
CN105607306A (zh) * 2014-11-18 2016-05-25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制造显示基板的方法、修复显示基板的方法和显示基板
CN105629608A (zh) * 2016-01-15 2016-06-0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结构及阵列基板断线修补方法
CN107808634A (zh) * 2017-11-30 2018-03-1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351572A (zh) * 2016-10-14 2018-07-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修复方法
CN108536324A (zh) * 2017-03-03 2018-09-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WO2018176754A1 (zh) * 2017-03-29 2018-10-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444546A (zh) * 2018-05-04 2019-11-12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驱动背板及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23989B1 (ko) * 2000-05-23 2006-09-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용 박막 트랜지스터 기판 및 그의 수리 방법
TW200918985A (en) * 2007-10-18 2009-05-01 Hannstar Display Corp Display apparatus and repairing method thereof
TWI391760B (zh) * 2009-01-09 2013-04-01 Century Display Shenxhen Co Laser repair method and its structure
JP5240466B2 (ja) * 2009-03-12 2013-07-17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Fpd基板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US8493525B2 (en) 2010-10-28 2013-07-23 Samsung Display Co., Ltd. Thin film transistor array panel,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ethod for repairing the same, color filter array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9246299B2 (en) * 2011-08-04 2016-01-26 Martin A. Stuart Slab laser and amplifier
KR101916100B1 (ko) * 2011-08-29 2018-11-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박막트랜지스터 어레이 기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20130120230A1 (en) * 2011-11-14 2013-05-16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lat Display Panel And A Method Of Repairing The Same
JP6011376B2 (ja) * 2013-02-04 2016-10-1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の断線修正装置及び断線修正方法
KR102066085B1 (ko) * 2013-02-21 2020-02-1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평판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4298035A (zh) * 2014-09-23 2015-01-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阵列基板的数据线断线的修复方法、显示装置
KR102198795B1 (ko) * 2014-11-19 2021-01-0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리페어 구조를 갖는 표시장치
CN104503175B (zh) * 2014-12-24 2017-07-0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数据线自修复功能的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KR102343656B1 (ko) 2015-01-15 2021-12-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04597640B (zh) * 2015-02-12 2017-06-2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断线修补方法
KR102383446B1 (ko) * 2015-05-13 2022-04-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기판의 리페어 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리페어된 표시 기판
CN112631003B (zh) * 2020-12-30 2022-11-29 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阵列基板的断线修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5017768A1 (en) * 1993-12-20 1995-06-29 General Electronic Company Address line repair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thin film imager devices
JP3230664B2 (ja) * 1998-04-23 2001-11-1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
JP4653867B2 (ja) * 1999-06-30 2011-03-16 エーユー オプトロニクス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電子部品の欠陥修復方法
KR100382456B1 (ko) * 2000-05-01 2003-05-01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의 리페어 패턴 형성방법
JP3884625B2 (ja) * 2001-03-14 2007-02-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欠陥修復方法
TW594193B (en) * 2002-02-06 2004-06-21 Au Optronics Corp Pixel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repairing the same
JP4393200B2 (ja) * 2002-03-26 2010-01-06 東芝モバイル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アレイ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184730B2 (ja) * 2002-07-26 2008-11-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用基板の欠陥修復方法及びそれを含む製造方法
JP4243477B2 (ja) * 2002-12-17 2009-03-25 奇美電子股▲ふん▼有限公司 不良配線を補修したアレイ基板および補修方法
JP2006202828A (ja) * 2005-01-18 2006-08-03 V Technology Co Ltd 電子回路基板の配線修正方法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71493A1 (zh) * 2011-11-14 2013-05-2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平面显示面板及其修复方法
CN102508384A (zh) * 2011-11-14 2012-06-2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平面显示面板及其修复方法
CN103293719A (zh) * 2012-02-27 2013-09-11 欧姆龙株式会社 激光加工装置及激光加工方法
CN103293719B (zh) * 2012-02-27 2015-12-23 株式会社V技术 激光加工装置及激光加工方法
CN102998869B (zh) * 2012-12-14 2015-11-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2998869A (zh) * 2012-12-14 2013-03-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4051409B (zh) * 2013-03-14 2018-08-28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用于修复的线路结构和具有这种线路结构的平板显示设备
CN104051409A (zh) * 2013-03-14 2014-09-17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用于修复的线路结构和具有这种线路结构的平板显示设备
WO2014205856A1 (zh) * 2013-06-27 2014-12-3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线路修补结构及修补方法
US9559054B2 (en) 2013-06-27 2017-01-31 Shenzeh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Repairing line structure and circuit repairing method using same
US9666609B2 (en) 2014-05-29 2017-05-30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Array substrate wiring and the manufacturing and repairing method thereof
CN103995409A (zh) * 2014-05-29 2014-08-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配线及其制造、修复方法以及阵列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05607306A (zh) * 2014-11-18 2016-05-25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制造显示基板的方法、修复显示基板的方法和显示基板
CN105629608A (zh) * 2016-01-15 2016-06-0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结构及阵列基板断线修补方法
CN108351572B (zh) * 2016-10-14 2021-10-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修复方法
CN108351572A (zh) * 2016-10-14 2018-07-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修复方法
CN108536324A (zh) * 2017-03-03 2018-09-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8536324B (zh) * 2017-03-03 2020-07-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WO2018176754A1 (zh) * 2017-03-29 2018-10-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808634A (zh) * 2017-11-30 2018-03-1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444546A (zh) * 2018-05-04 2019-11-12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驱动背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0444546B (zh) * 2018-05-04 2021-12-07 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背板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70285594A1 (en) 2007-12-13
EP1865372A1 (en) 2007-12-12
JP2007328340A (ja) 2007-12-20
TW200745706A (en) 2007-12-16
KR20070117738A (ko) 2007-12-13
US7903189B2 (en) 2011-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86564A (zh) 显示基板及其修复方法
CN100485459C (zh) 用于显示板的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0474043C (zh) 显示器基板、液晶显示器和制造该液晶显示器的方法
CN1992291B (zh) 薄膜晶体管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KR101254029B1 (ko) 표시 기판,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갖는 액정표시장치
CN100421017C (zh) 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TW507189B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apable of repairing the defects of data line
KR100382456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의 리페어 패턴 형성방법
CN100454561C (zh) 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修复方法
CN102236228B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1431093B (zh) 有机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KR20080040440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불량 화소 복구 방법
CN108710245B (zh) 显示基板及其修复方法、显示面板
KR20090038670A (ko) 액정표시장치용 어레이 기판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4716147B (zh) 一种tft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EP3023836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isplay substrate, repair method of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substrate repaired by the repair method
CN100374947C (zh) 液晶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US6664568B2 (en) Laser repair facilitated pixel structure and repairing method
CN102654703A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显示设备
JP2004077718A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20090009630A (ko) 표시 패널 어셈블리, 그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장치
CN108628046B (zh) 像素单元及其制造方法、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00426111C (zh) 有源元件阵列基板及其像素单元的修补方法
KR100835008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CN102645802A (zh) Tft-lcd阵列基板及其制造、修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