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78648C - 记录和/或再现设备 - Google Patents

记录和/或再现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78648C
CN100578648C CN00801822A CN00801822A CN100578648C CN 100578648 C CN100578648 C CN 100578648C CN 00801822 A CN00801822 A CN 00801822A CN 00801822 A CN00801822 A CN 00801822A CN 100578648 C CN100578648 C CN 10057864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rack
record
storage medium
reproduc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08018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21316A (zh
Inventor
诸富司郎
本智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3213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13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7864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7864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04N5/77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 H04N5/772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th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the television camera being placed in the same enclosur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05Reproducing at a different information rate from the information rate of recording
    • G11B27/007Reproducing at a different information rate from the information rate of recording reproducing continuously a part of the information, i.e. repeat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2Editing, e.g. varying the order of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record carriers
    • G11B27/031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 G11B27/034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on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2Programmed access in sequence to addressed parts of tracks of operating record carriers
    • G11B27/105Programmed access in sequence to addressed parts of tracks of operating record carriers of operating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2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separate auxiliary tracks of the same or an auxiliary record carrier
    • G11B27/327Table of contents
    • G11B27/329Table of contents on a disc [VTOC]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34Indicating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36Monitoring, i.e. supervising the progress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25Magneto-optical [MO] discs
    • G11B2220/2529Mini-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8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magnetic recording
    • H04N5/781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magnetic recording on disks or dru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84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optical recording
    • H04N5/85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optical recording on discs or dru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80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 H04N9/804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 H04N9/8042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involving data redu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80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 H04N9/804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 H04N9/806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with processing of the sound signal
    • H04N9/8063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with processing of the sound signal using time division multiplex of the PCM audio and PCM video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 Management Or Editing Of Information On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向和/或从存储介质记录和/或再现数据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该存储介质具有数据区和管理区,数据区用于存储数据,管理区用于存储管理该数据的管理信息。本发明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包括:再现装置,用于再现对应于管理信息的数据;停止装置,用于停止该数据的再现;及更新装置,用于更新管理信息,使得对应于再现数据的停止位置的存储介质的地址变为该再现数据的结束地址。

Description

记录和/或再现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向/从记录介质记录和/或再现数据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记录和/或再现设备的编辑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一体地包含例如摄像机(照相机,camera)的拍摄设备和能够记录并再现图像和声音的视频带舱或盘舱(video deck)的便携式摄像机已经很普通。作为这种便携式摄像机的标准操作模式,当使用者在拍摄他/她喜爱的目标时,他/她将其记录到便携式摄像机中。使用者能够再现所记录的图像/声音,并将再现的图像/声音显示在摄像机的显示部分或外部监视器设备上。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看起来摄像机的使用者希望通过编辑所拍摄的图像制作出有价值的作品,而不是仅将其记录下来。
作为一种编辑操作,一种用于连接各画面(scene)的画面间编辑操作已为人所知。
假设使用者希望改变一个画面的结束位置,使得所拍摄的画面成为适当连接的画面。在这种情况下,当使用者使用磁带作为记录介质操作摄像机时,在再现和观看画面的同时,他/她在他/她所希望的位置停止再现操作。此后,该使用者在磁带的再现停止位置之后拍摄新的画面。此时,执行覆盖记录操作,即所记录的数据被擦除,并被新记录的数据替代。
当使用者拍摄一图像时,如果他/她想改变画面的起始位置,在改变的起始位置前已经记录的数据应被擦除。但是,当摄像机使用磁带作为记录介质时,由于磁带的行进,即使在改变的起始位置前已记录的数据被擦除,该部分的数据(擦除的数据)也被再现。换句话说,跳过擦除的部分并连接擦除部分前后部分的再现操作不能执行。为实现这种编辑操作,应该用个人计算机或类似的设备捕获图像数据。由此,该编辑操作不是很容易执行。
在一种使用例如MD(迷你盘-商标)的磁光盘的公知的记录和再现设备中,对每一节目(轨道)编辑记录在MD中的音频数据。每一轨道能够执行的编辑功能的示例为轨道分割功能、轨道组合功能和轨道擦除操作。
当使用者希望改变特定的轨道的结束位置或起始位置,该轨道对应于使用MD记录和再现设备的画面的结束位置或起始位置的改变,他/她再现该轨道,听其声音,并在他/她所希望的结束位置或起始位置暂停该声音的再现。首先,使用者应该在暂停位置执行轨道分割操作,接着对一个分割的轨道执行擦除操作。换句话说,改变记录的数据的结束位置或起始位置,并应当执行两个轨道编辑操作,即轨道分割操作和轨道擦除操作。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就是能够使记录数据的结束位置和起始位置更容易地被实施,以便对记录数据等的编辑操作比以前更容易执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是一种用于向和/或从存储介质记录和/或再现数据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该存储介质具有数据区和管理区,数据区用于存储数据,管理区用于存储管理该数据的管理信息。该设备包括:再现装置,用于再现对应于从存储介质读取的管理信息的数据;停止装置,用于停止再现该数据;及更新装置,用于更新管理信息,使得对应于再现数据的停止位置的存储介质的地址变为该再现数据的结束地址,其中存储在存储介质上的数据是以对应于管理信息的节目为单位管理的,和其中所述再现装置再现作为最后的节目管理的节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9是一种用于向和/或从存储介质记录和/或再现数据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该存储介质具有数据区和管理区,数据区用于存储数据,管理区用于存储管理该数据的管理信息。该设备包括:再现装置,用于再现对应于从存储介质读取的管理信息的数据;指定装置,用于指定再现时间的特定的时间点;及更新装置,用于更新管理信息,使得对应于再现数据的指定时间点的存储介质的地址变为该再现数据的起始地址,其中存储在存储介质上的数据是以对应于管理信息的节目为单位管理的,和其中所述再现装置再现作为最后的节目管理的节目。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对应于从存储介质读取的管理信息,再现数据和停止其再现。更新该管理信息使得对应于数据的再现停止位置的存储介质的地址变成再现数据的结束地址。因此,可以用简单的操作更新该结束地址。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9,对应于从存储介质读取的管理信息,再现数据和停止其再现。指定再现数据的特定的时间点。更新该管理信息使得对应于再现数据的指定时间点的存储介质的地址变成再现数据的结束地址。因此,可以用简单的操作更新该结束地址。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摄像机的盘的轨道结构的示意图;
图2A是显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摄像机的盘的轨道部分的被放大了的截面图;
图2B显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摄像机的盘的轨道部分的被放大了的平面图;
图3是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摄像机的盘的技术参数的示意图;
图4A是显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摄像机(照相机)的侧视图;
图4B是显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摄像机的平面图;
图5A是显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摄像机的正视图;
图5B是显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摄像机的后视图;
图6A是显示可移动的面板部分的第一种状态的透视图;
图6B是显示可移动的面板部分的第二种状态的透视图;
图7是显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摄像机的内部结构的方框图;
图8是显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摄像机的介质驱动部分的内部结构的方框图;
图9是显示根据本实施例的盘的数据结构的示例的概念的示意图;
图10是显示根据本实施例的盘数据结构之间的关系的示例的概念的示意图;
图11A是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数据结束位置改变编辑操作(摄像机模式)的第一步骤的示意图;
图11B是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数据结束位置改变编辑操作(摄像机模式)的第二步骤的示意图;
图11C是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数据结束位置改变编辑操作(摄像机模式)的第一步骤的示意图;
图12A是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数据结束位置改变编辑操作(采访(interview)模式)的第一步骤的示意图;
图12B是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数据结束位置改变编辑操作(采访模式)的第二步骤的示意图;
图12C是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数据结束位置改变编辑操作(采访模式)的第三步骤的示意图;
图12D是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数据结束位置改变编辑操作(采访模式)的第四步骤的示意图;
图13A和图13B是显示实现数据结束位置改变编辑操作的过程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流程图;
图14A是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剪辑编辑操作的第一步骤的示意图;
图14B是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剪辑编辑操作的第二步骤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描述。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将对一体地包含拍摄设备和能够记录并再现图像(静止图像或运动)和声音等的记录和再现部分的便携式摄像机进行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摄像机的记录和再现部分被构成,使得对应于一种称作磁光盘的所谓的小型盘数据被记录和再现。
本发明的实施例将按下述顺序进行描述。
1、盘的格式
2、摄像机的外观
3、摄像机的内部结构
4、介质驱动部分的结构
5、根据实施例的盘结构的示例
6、数据结束位置改变编辑操作
6-1.操作1的概要(在摄像机模式下)
6-2.操作2的概要(在采访模式下)
6-3.处理过程
7、剪辑编辑操作
1.盘的格式
根据本实施例的摄像机的记录和再现部分对应所谓的MD数据格式,该格式的数据记录到迷你盘(磁光盘)和/或从迷你盘被记录。迄今为止,已经开发出了MD-数据1和MD-数据2这2种MD数据格式。根据本实施例的摄像机记录和再现对应于MD-数据2格式的数据,该MD-数据2格式比MD-数据1格式记录密度高。首先,对MD-数据2格式的光盘的格式进行描述。
图1和2示意表示对应于MD-数据2格式的光盘的轨道结构的示例。图2A和2B分别为显示被图1的虚框A圈出的部分的放大了的截面图和放大了的平面图。
如这些图所示,在光盘的表面预形成2种类型的沟槽(groove)。第一种沟槽是摆动的沟槽(wobbled groove)WG,其沟槽是摆动的。第二种沟槽是无摆动的沟槽NWG,其沟槽是无摆动的。摆动的沟槽WG和无摆动的沟槽NWG在光盘上以双螺旋形状形成,使得在两者之间形成一个平台(land)LD。
在MD-数据2格式中,该平台LD被用作为记录轨道(数据被记录在上面)。因为摆动的沟槽WG和无摆动的沟槽NWG是以这样的方式预形成的,2个轨道Tr·A和Tr·B作为记录轨道以双螺旋形状独立形成。
在轨道Tr·A上,摆动的沟槽WG和无摆动的沟槽NWG分别在盘的外边缘侧和光盘的内边缘侧形成。
相反,在轨道Tr·B上,摆动的沟槽WG和无摆动的沟槽NWG分别在盘的内边缘侧和光盘的外边缘侧形成。
换句话说,在轨道Tr·A上,摆动仅在盘的外边缘侧被形成。相反,在轨道Tr·B上,摆动仅在盘的内边缘侧形成。
在这种情况下,轨道间距为相邻轨道Tr·A和轨道Tr·B的中心位置之间的距离。如图2B所示,该轨道间距为0.95μm。
摆动在沟槽上形成,作为对应于盘上的物理地址由FM调制和双相调制编码的信号的摆动的沟槽WG。因此,通过解调从摆动的沟槽再现的信息,可以提取出盘上的物理地址。
作为摆动的沟槽WG的地址信息对轨道Tr·A和轨道Tr·B是公用的。换句话说,在摆动的沟槽WG的内边缘侧和外边缘侧形成的轨道Tr·A和轨道Tr·B共享分配给摆动的沟槽WG的摆动的地址信息。
这种寻址系统也称为交错寻址系统。使用该交错寻址系统,可以减小轨道间距,又能抑制相邻摆动之间的串扰。在沟槽上形成摆动作为地址的寻址系统也被称作ADIP(预制沟槽中的地址)系统。
表示共享地址信息的轨道Tr·A和轨道Tr·B中的哪一个当前被跟踪的识别是以下述方式执行的。
例如,使用3光束系统,在主光束跟踪轨道(平台Ld)的同时,另外2个侧光束跟踪在该轨道两侧的沟槽。
作为一个实际的示例,图2B显示了主光斑SPm正在跟踪轨道Tr·A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在内边缘侧的侧光斑SPs1跟踪无摆动沟槽NWG,而在外边缘侧的侧光斑SPs2跟踪摆动的沟槽NWG。
另一方面,在主光斑SPm正在跟踪轨道Tr·B的情况下,侧光斑SPs1跟踪摆动的沟槽WG,而侧光斑SPs2跟踪无摆动的沟槽NWG(这种情况未示出)。
因此,取决于主光斑SPm是跟踪轨道Tr·A还是跟踪轨道Tr·B,侧光斑SPs1和SPs2跟踪的沟槽在摆动的沟槽WG和无摆动的沟槽NWG之间变化。
根据侧光斑SPs1和SPs2的反射由光探测器得到的探测信号的波形取决于侧光斑SPs1和SPs2正在跟踪的是摆动的沟槽WG和无摆动的沟槽NWG中的哪一个而变化。因此,根据侧光斑SPs1和SPs2中的哪一个正在跟踪摆动的沟槽WG(或无摆动的沟槽NWG),可以确定主光束正在跟踪哪一个轨道(轨道Tr·A或轨道Tr·B)。
图3是表示上述的MD-数据2格式和MD-数据1格式的主要技术参数进行比较的示意图。
在MD-数据1格式中,轨道间距为1.6μm;坑的长度为0.59μm/位;激光的波长λ=780nm;光头的孔径NA=0.45。
MD-数据1格式的距离系统是沟槽记录系统。换句话说,在MD-数据1格式中,沟槽被用作记录和再现数据的轨道。
沟槽(轨道)以螺旋形形成作为MD-数据1格式中的寻址系统。在沟槽的两侧摆动形成作为地址信息。换句话说,摆动的沟槽被用作MD-数据1格式的寻址系统。
在MD-数据1格式中,EFM(8-14转换)系统被用作记录数据调制系统。ACIRC(高级交错里德-索罗门码)被用作纠错系统。卷积型被用作数据交错系统。因此,在MD-数据1格式中,数据冗余为46.3%。
在MD-数据1格式中,CLV(恒定线速度)被用作盘的驱动系统。CLV的线速度为1.2m/sec。在记录/再现模式下,标准的数据速率是133kB/sec(千字节/秒)。记录容量为140MB(兆字节)。
另一方面,在根据本发明的摄像机的MD-数据2格式中,轨道间距为0.95μm,坑的长度为0.39μm/位,其比MD-数据1格式的小。此外,为实现上述的坑的长度,激光的波长λ=650nm;光头的孔径率NA=0.45,使得光斑在聚焦位置的直径变窄,光系统的波段变宽。
正如参照图1、图2A和图2B所描述的,平台记录系统被用作记录系统。交错寻址系统被用作寻址系统。适合高密度记录的RLL(1.7)(RLL:有限行程长度)系统被用作记录数据调制系统。RS-PC系统被用作交错系统。块完成型被用作解交错系统。因此,在MD-数据2格式中,数据的冗余被降低到19.7%。
在MD-数据2格式中,CLV(恒定线速度)被用作盘的驱动系统。CLV的线速度为2.0m/sec。在记录/再现模式下,标准的数据速率是589kB/sec。记录容量为650MB。在MD-数据2格式中,可以实现比在MD-数据1格式高大约4倍的高密度记录。
当运动图像以MD-数据2格式被记录时,如果运动图像数据是以MPEG2格式压缩编码的,虽然记录时间取决于编码数据的位率,但可以记录15至17分钟的运动图像。只有当记录音频信号数据时,如果其是以ATRAC(自适应变换声音编码)2的格式压缩编码的,可以记录大约10小时的音频数据。
2.摄像机的外观
接下来,对摄像机(照相机)的外观的一个示例进行描述。
图4A、4B、5A和5B是根据本实施例的摄像机的平面图、侧视图、正视图和后视图。
如这些图中所示,摄像机镜头201位于根据本实施例的摄像机的机身200的前端部分。摄像机镜头201包括摄像透镜和用于拍摄图像的光圈。麦克风202位于机身200的前端靠下部分。麦克风202用于当拍摄图像时收集外部声音。换句话说,摄像机记录由摄像机镜头201拍摄的图像和由麦克风202收集的立体声。此外,扬声器205位于麦克风202的相同位置。扬声器205将再现的声音输出。此外,扬声器205输出例如蜂鸣器声音的特定的消息声音。
取景器204位于机身200的后部。当摄像机处于记录模式、待机模式等模式时,取景器204显示从摄像机镜头201捕获的图像(该图像被称为直通图像)、字符等。使用者可以在注视取景器204的同时拍摄图像。
具有主旋转盘300、释放键301和擦除键302的部分被用作可以打开和关闭的电池盖板部分206。当电池盖板部分206打开时,可以装入或取出电池(可充电电池)。
可移动面板部分203位于机身200的一侧。可移动面板部分203由可移动支撑部分208支撑。靠可移动支撑部分208,可移动面板部分203可移动地安装在机身200上。可移动面板部分203的展开将在后面进行描述。
显示面板67(显示屏)位于可移动面板部分203的后端。因此,当可移动面板部分203处于图4B所示的非展开状态,显示面板67以面向机身200的方式固定在机身200上。
显示面板67是显示和输出所拍摄的图像的部分。此外,显示面板67显示和输出由内部记录和再现设备再现的图像等。而且,显示面板67显示对应于摄像机操作的文本和字符显示消息。根据本实施例,用作显示面板67的显示设备不受限制。显示设备例如可以是液晶显示器等。
此外,显示面板67具有感测液晶显示器显示表面的按压操作并将感测的结果作为操作信息输出到其表面后部的触摸面板。换句话说,根据本实施例,按压显示在显示面板67上的图像的所谓的GUI(图形用户界面)操作可以被执行。
因为在触摸面板上所施加的压力的位置可以被检测出作为坐标位置信息,因此使用者的手指等可以用作对显示面板67的操作。但是,当显示面板67的显示区域有限时,用使用者的手指操作可能很困难。为解决这个问题,摄像机附带了图4B所示的棒型笔320。因此,使用者可以使用笔320而不用使用者的手指对显示面板67执行点(触摸)操作。
在机身200一侧包含可移动面板部分203的部分为光盘装入/取出部分205。使用盘装入/取出部分205,可以将用作根据本实施例的摄像机的记录介质的盘装入和取出。
此外,提供有视频输出端子、耳机/引线端子等(未示出)。视频输出端子用于将再现的图像信号等输出到外部视频设备。耳机/引线端子用于将再现的音频信号输出到外部音频设备和耳机。此外,提供有I/F端子等。I/F端子用于传输数据到对应于接口功能的外部数据设备。
机身200的每一部分具有各种供使用者操作机身200的开关。下面,对主要的开关进行描述。
如图5B所示,主旋转盘300位于机身200的后端。主旋转盘300用于打开/关闭摄像机并设定记录操作和再现操作。主旋转盘300是旋转式使用的。
当主旋转盘300处于电源关闭位置PS2,摄像机的电源处于关闭状态。当主旋转盘300从关闭位置旋转到再现/编辑位置PS1,摄像机的电源被打开。在再现/编辑位置PS1,所记录的图像文件可以被再现。此外,可以执行各种编辑操作。当主旋转盘300旋转到摄像机模式位置PS3,在电源开的状态下,作为运动图像或静止图像的图像文件可以被记录(摄像机模式)。当主旋转盘300旋转到采访模式PS4,摄像机可以在采访模式下使用。
在采访模式下(虽然省略了详细的描述),作为一种记录操作,主要是记录声音。在任何希望的地点,当按下释放键301或摄像键304,拍摄的图像被记录为静止图像。当在采访模式下执行再现操作时,在采访模式下记录的图像被再现。当在采访模式下执行再现操作时,在再现声音的同时,按静止图像被记录的时序连续显示记录的静止图像。
在主旋转盘300的旋转部分的中心,设置有释放键301。在摄像或采访模式下,释放键301用作记录开始/结束开关。
所谓的微动拨盘(jog dial)303位于机身200的后端。微动拨盘303是可以被旋转和按下的操作部分。微动拨盘303为可以向前和向后旋转的盘形状的开关。微动拨盘303以预定的角度间隔点按。微动拨盘303实际上以一次点按对应一次旋转步进长度的方式结合了例如双相型旋转编码器。因此,微动拨盘303输出表示对应于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的旋转步进长度的数目的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微动拨盘303可以如图5B向左按下。
擦除键302用作使再现的数据在特定的模式下被擦除的决定键。
此外,如图4A所示,摄像键304、变焦键305、聚焦键306和后光补偿键307以略微朝上的方式位于机身200的侧面部分。
当在例如摄像机模式下按下摄像(photo)键304,摄像键304被用作记录静止图像的图像文件的快门。
变焦键305是用于操作镜头光学系统(摄像机镜头201)的变焦状态(从远角到广角)的开关。
聚焦键306是转换镜头光学系统的聚焦状态(例如,正常/无穷远等)的开关。后光补偿键307是打开/关闭后光补偿功能的开关。
此外,作为用于文件记录和再现操作的键,暂停键308、停止键309、慢速播放键310、搜索键311和312以及记录键313如图4B所示位于与可移动的面板部分203对应的机身200的侧面部分。
如图4A所示,屏幕显示键314以及音量键315和316位于机身200的上部。屏幕显示键314用于在屏幕上显示图像。音量键315和316用于调整从扬声器输出的声音的音量。
应该注意的是图4A、4B、5A、5B所示的摄像机的外观只是一个示例。换句话说,对应于根据本实施例的摄像机的操作条件等,该外观可以改变。当然,开关的类型、操作方法、用于外部设备的连接端子等可以不同。
接下来,参照图6A和6B,对上述可移动面板部分203的展开进行描述。在图6A和6B中,简化了摄像机的外观。
可移动面板部分203可以沿箭头YJ1的方向从图4B所示的状态展开到图6A所示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显示屏幕(显示面板67)朝拍摄者一侧(取景器204一侧)。因此,显示面板67几乎面朝捕获拍摄的图像的摄像机镜头201相反的方向。在图6A所示的显示面板67扩展状态下,手持摄像机的拍摄者可以在监视显示在显示面板67上的所拍摄的图像的同时拍摄(记录)图像。
此外,可移动面板部分203可以从图6A所示状态在180°的范围内沿箭头YJ2的方向旋转。换句话说,如图6B所示,显示面板67可以处于显示面板67面向被摄物(摄像机镜头)一侧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在被摄物一侧的使用者能够监视所拍摄的图像。
如图6A和6B所示,当向/从开盘装入/取出部分205装入或取出盘时,可移动面板部分203从机身200展开。
此外,可移动面板部分203可以从图6B所示的状态沿箭头YJ3的方向移动。在这种状态下,当在显示面板67显示图像时,可移动面板部分203可以放置在摄像机的机身200中。
当显示面板沿箭头YJ2的方向旋转时,显示在显示面板67上的物体的方向根据显示面板67是面向拍摄者一侧还是物体一侧而改变。根据本实施例,对应于可移动面板部分203的旋转状态,执行转向显示控制,使得使用者(拍摄者和物体)能够适当地在显示面板67上看见图像。因此,这一问题得以解决。
3.摄像机的内部结构
图7是表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摄像机的内部结构的一个示例的方框图。
参照图7,在镜头块1中,设置有光学系统11。光学系统11包括拍摄镜头和光圈。图4B所示的摄像机镜头包含在光学系统11中。镜头方框1具有马达部分12。马达部分12具有聚焦马达和变焦马达。聚焦马达用于执行光学系统11的自动聚焦操作。变焦马达用于对应于变焦键304的操作移动变焦镜头。
摄像机块2具有电路部分,其主要是将镜头方框1所拍摄的图像的光变换为数字图像信号。
通过光学系统11的被摄物的光学图像进入摄像机块2的CCD(电荷耦合器件)21。CCD 21光电转换该光学图像并生成拍摄的图像信号。拍摄的图像信号被提供到采样保持/AGC(自动增益控制)电路22。采样保持/AGC电路22调整从CCD 21输出的拍摄的图像信号的增益,并对拍摄的图像信号执行采样保持处理以调整(trim)其波形。摄像机块2的输出提供到视频A/D转换器23。A/D转换器23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图像信号数据。
对应于由定时信号发生器24生成的定时信号,对CCD 21、采样保持/AGC电路22和视频A/D转换器23信号处理的时序进行控制。定时信号发生器24输入时钟信号用于(视频信号处理电路3的)数据处理/系统控制电路31的信号处理,并生成对应于该时钟信号的预定的定时信号。因此,摄像机块2的信号处理的时序与视频信号处理部分3的处理时序同步。
摄像机控制器25执行预定的控制使得摄像机块2的每一功能电路部分正常地工作。此外,摄像机控制器25对镜头块1的自动聚焦、自动曝光调整、光圈调整、变焦等实施控制。
在自动聚焦控制中,摄像机控制器25对应于从对应于预定的自动聚焦控制系统获得的聚焦控制信息来控制聚焦马达旋转的角度。因此,拍摄镜头能够被驱动到正好聚焦状态中。
在记录模式下,视频信号处理电路3压缩从摄像机块2提供的数字图像信号和由麦克风202收集的数字音频信号。压缩的数据作为使用者记录的数据被提供到位于其下游的介质驱动部分4。此外,视频信号处理电路3将从摄像机块2接收的数字图像信号和字符图像提供到取景器驱动部分207。取景器驱动部分207显示从视频信号处理部分3提供的数字图像和字符图像。
在再现模式下,视频信号处理部分3解调使用者再现的数据(从盘51读取的数据),即,压缩图像信号数据和音频数据信号,并将其作为再现的图像信号和再现的音频信号输出。
在该例中,假设用于运动图像和静止图像的图像信号数据(图像数据)压缩/解压缩系统分别为MPEG(运动图像专家组)2和JPEG(联合图像专家组)。此外,假设用于音频信号数据的压缩/解压缩系统为ATRAC(自适应变换声音编码)2。
视频信号处理部分3的数据处理/系统控制电路31主要执行视频信号处理部分3的图像信号数据和音频信号数据的压缩/解压缩处理,以及通过视频信号处理部分3执行输入/输出数据的处理。
包括数据处理/系统控制电路31的视频信号处理部分3的总的控制处理由视频控制器38执行。视频控制器38包括例如微计算机。视频控制器38能够通过总线(未示出)与摄像机块2的摄像机控制器25以及介质驱动部分4(将在后文对其进行描述)的驱动器控制器46相互通信。
作为记录模式下视频信号处理部分3的基本操作,图像信号数据从视频A/D转换器23输入到数据处理/系统控制电路31。数据处理/系统控制电路31将输入的图像信号数据提供到例如运动检测电路35。使用例如存储器36作为工作区,运动检测电路35对输入的图像信号数据执行例如运动补偿处理的图像处理。此后,运动检测电路35将产生的图像信号数据提供到MPEG2视频信号处理电路33。
使用例如存储器34作为工作区,MPEG2视频信号处理电路33对对应于MPEG2格式的输入的图像信号数据执行压缩处理,并作为运动图像的压缩数据的位流(MPEG2位流)输出。MPEG2视频信号处理电路33构造为从作为运动图像的图像信号数据提取作为静止图像的图像数据,并对对应于JPEG格式的所提取的图像数据执行压缩处理。或者,正常的图像数据I图像(帧内图像)可以按对应于MPEG2格式而不是对应于JPEG格式的压缩图像数据来处理。
已经由MPEG2视频信号处理电路33压缩编码的图像信号数据(压缩的图像数据)被写入并以预定的传输速率暂时存储到缓冲存储器32中。
在MPEG2格式中,作为所谓的编码位速率(数据速率),恒定速度(CBR:恒定的位速率)和可变速度(VBR:可变的位速率)两者均被支持是很清楚的。视频信号处理部分3能够支持上述两者。
当视频信号处理部分3以VBR执行图像压缩处理时,运动检测电路35对每一宏块在例如从前面和后面的几十帧到几百帧的范围内检测图像数据的运动。当运动检测电路35检测到运动时,运动检测电路35将检测到的结果作为运动矢量信息发送到MPEG2视频信号处理电路33。
使用例如运动矢量信息的预定的信息,MPEG2视频信号处理电路33决定每一宏块的量化系数,以使已经压缩编码的图像数据具有预定的数据速率。
通过(显示/视频/音频输入和输出部分6的)A/D转换器64将由例如麦克风202收集的声音作为音频信号数据输入到音频压缩编码器/解码器37。
如上所述,音频压缩编码器/解码器37对对应于ATRAC2格式的音频信号数据执行压缩处理。数据处理/系统控制电路31也以预定的传输速率将压缩的音频信号数据写入到缓冲存储器32中。缓冲存储器32暂时存储压缩的音频信号数据。
以这种方式,缓冲存储器32能够存储压缩的图像数据和压缩的音频信号数据。缓冲存储器32具有吸收摄像机块2或显示/视频/音频输入和输出部分6和缓冲存储器32之间传输的数据的数据传输速率和缓冲存储器32和介质驱动部分4之间传输的数据的数据传输速率之间的差的功能。
在记录模式下,按预定的时序连续读取存储在缓冲存储器32中压缩的图像数据和压缩的音频数据,并将其发送到介质驱动部分4的MD-数据2编码器/解码器41。但是,在再现模式下,读取存储在缓冲存储器32中数据的操作和通过介质驱动部分4和盘舱部分5记录从缓冲存储器32读取的数据到盘51的操作可以断续地执行。
到缓冲存储器32的数据的写入控制和读取控制由例如数据处理/系统控制电路31执行。
在再现模式下,视频信号处理部分3能够执行如下操作。
在再现模式下,从盘51读取的和由(介质驱动部分4的)MD-数据2编码器/解码器41对应于MD-数据2格式压缩的图像数据和压缩的音频数据(使用者再现的数据)被发送到数据处理/系统控制电路31。
数据处理/系统控制电路31暂时将已经输入的压缩的图像数据和压缩的音频数据存储到缓冲存储器32。数据处理/系统控制电路31以预定的时序和预定的传输速率从缓冲存储器32读取压缩的图像数据和压缩的音频数据,使得再现时间轴互相匹配。数据处理/系统控制电路31分别将压缩的图像数据和压缩的音频数据提供到MPEG2视频信号处理电路33和音频压缩编码器/解码器37中。
MPEG2视频信号处理电路33对已经输入的压缩的图像数据执行解压缩处理,并将产生的数据发送到数据处理/系统控制电路31。数据处理/系统控制电路31将解压缩的图像信号数据提供到(显示/视频/音频输入和输出部分6的)视频D/A转换器61。
音频压缩编码器/解码器37对已经输入的压缩的音频信号数据执行解压缩处理,并将解压缩的音频信号数据提供到(显示/视频/音频输入和输出部分6的)音频D/A转换器65。
在显示/视频/音频输入和输出部分6中,视频D/A转换器61将输入图像信号数据转换为模拟图像信号,并将模拟图像信号提供到显示控制器62和复合信号处理电路63。
显示控制器62驱动对应于输入图像信号的显示部分6A。显示部分6A不仅能够显示从盘51再现的图像,而且能近似实时地显示由镜头块1和摄像机块2组成的摄像机部分所拍摄的图像。
如上所述,显示部分6A显示对应于摄像机的操作的带有字符等的消息以及再现的图像和拍摄的图像。这种消息由视频控制器38生成。视频控制器38将例如预定的字符的图像信号数据结合到从数据处理/系统控制电路31输出到视频D/A转换器61的图像信号数据,使得预定的字符显示在预定的位置上。
显示部分6A和触摸面板6B构成显示面板67。
触摸面板6B检测在显示部分6A执行的按压操作的位置信息。触摸面板6B将该位置信息作为操作信息输出到视频控制器38。
复合信号处理电路63将从视频D/A转换器61提供的模拟图像信号转换为复合信号,并将该复合信号输出到视频输出端子T1。当摄像机通过视频输出端子T1与外部监视器设备等相连时,由摄像机再现的图像能够显示在外部监视器设备上。
在显示/视频/音频输入和输出部分6中,D/A转换器65从音频压缩编码器/解码器37输入音频信号数据,将该音频信号数据转换为模拟音频信号,并将该模拟音频信号输出到耳机/线路端子T2。通过放大器66从D/A转换器65输出的模拟音频信号也被输出到扬声器205。扬声器205输出再现的声音等。
在记录模式下,介质驱动部分4主要对对应于盘的MD-数据2格式的所记录的数据进行编码,并将编码的信号发送到盘舱部分5。在再现模式下,盘舱(deck)部分5对从盘51读取的数据执行解码处理,获取再现的数据,并将其发送到视频信号处理部分3。
在记录模式下,介质驱动部分4的MD-数据2编码器/解码器41从数据处理/系统控制电路31输入所记录的(压缩图像数据+压缩音频数据)数据,对对应于MD-DATA2格式的数据进行编码,并暂时将编码的数据存储在缓冲存储器42中。在以预定的时序读取数据的同时,MD-数据2编码器/解码器41将该数据发送到盘舱部分5。
在再现模式下,MD-数据2编码器/解码器41对从光盘51读取并通过RF信号处理电路44和数字化电路43输入的对应于MD-数据2格式的数字信号进行解码,并将该解码的数据作为再现的数据发送到视频信号处理部分3的数据处理/系统控制电路31。
当需要时,将再现的数据暂时存储在缓冲存储器42中。以特定的时序,从缓冲存储器42读取再现的数据,并将该数据发送到处理/系统控制电路31。到缓冲存储器42的数据的写入控制和读取控制由驱动器控制器46执行。
在再现模式下,在伺服控制因为干扰等不能工作并因此不能从盘51读取信号的情况下,在从盘51读取的数据存储在缓冲存储器42的同时,当盘的再现操作恢复时,可以保持再现的数据的时间的连续性。
RF信号处理电路44对从盘51读取的信号执行预定的处理,以便生成RF信号作为再现的数据和例如为聚焦误差信号的伺服控制信号以及用于控制盘舱部分5的伺服控制的跟踪误差信号。RF信号被提供到数字化电路43。数字化电路43将RF信号数字化,并将数字化的信号作为数字信号数据输入到MD-DATA 2编码器/解码器41。
生成的伺服控制信号被提供到伺服电路45。对应于输入的伺服控制信号伺服电路45对盘舱部分5执行预定的伺服控制。
在该例中,设置了对应于MD-数据1格式的编码器/解码器47。对应于MD-数据1格式,编码器/解码器47对从视频信号处理部分3提供的数据进行编码,并将编码的数据记录到盘51。或者,当从盘51读取的数据已经对应于MD-数据1格式被编码时,编码器/解码器47解码该数据,并将解码的数据输出到视频信号处理部分3。根据本实施例的摄像机构成为使得其兼容MD-数据2格式和MD-数据1格式。
驱动器控制器46是完全控制介质驱动部分4的功能电路部分。
盘舱部分5是由驱动盘51的机械设备组成的部分。盘舱部分5能够放入和取出盘51。盘舱5具有能够使使用者更换盘51的机械设备(盘开口203,见图4B)。盘51是对应于MD-数据2格式或MD-数据1格式的磁光盘。
在盘舱部分5中,主轴马达52以CLV旋转装入的光盘51。在记录/再现模式下,光头53将激光的光辐射到光盘51。
在记录模式下,光头53输出加热记录轨道的到居里温度高强度的激光。在再现模式下,光头53输出强度相对低的激光用对应于磁光克尔效应的所反射的光检测数据。为此,光头53具有光学系统和探测器。该光学系统包括激光二极管(作为激光输出设备)、偏振分束器和物镜。探测器检测反射的光。光头53的物镜由双轴的机械设备支撑,使得物镜能够沿光盘的径向方向(跟踪方向)和光盘近/远方向(聚焦方向)运动。
磁头54以这样一种方式位于盘51的对面一侧,即,盘51夹在光头53和磁头54之间。磁头54施加由记录数据调制的磁场到盘51。
盘舱5也具有由线(thread)马达驱动的线机械设备。通过该线机械设装置,整个的光头53和磁头54能够沿光盘的径向方向运动。
操作部分7对应于图4A和4B所示的每一开关。由使用者使用这些开关所执行的操作的各种操作信息被输出到例如视频控制器38。
视频控制器38将使每一部分执行对应于从触摸面板6B和操作部分7输出的操作信息的操作的控制信息,提供到摄像机25和驱动器控制器46。
外部接口8被设置使得数据能够在摄像机和外部设备之间进行交换。例如,如图所示,外部接口8位于I/F端子T3和视频信号处理部分之间。外部接口8不局限于一种特定的类型。在该例中,外部接口8可以例如为IEEE1394接口。
当外部数字视频设备和根据本实施例的摄像机作为一个示例通过I/F端子T3相连,能够将由摄像机拍摄的图像(声音)记录到外部数字视频设备。当由外部数字视频设备再现的图像(音频)数据等通过外部接口8被捕获时,捕获的图像数据能够被记录到对应于MD-数据2格式(或MD-数据1格式)的光盘51。此外,用于字幕等的字符信息可以被捕获并作为文件记录。
电源块9使用从内置电池获得的DC电源或由商用AC电源生成的DC电源提供预定的电源电压给每一功能电路部分。电源块9的电源开/关操作由对应于主旋转盘300的操作的视频控制器38控制。
在记录模式下,视频控制器38对指示灯206执行点亮操作。
4.介质驱动部分的机构
接下来,参照图8所示的方框图,对在图7中所示的介质驱动部分4中对应于MD-数据2格式的功能电路部分的详细结构进行描述。图8表示盘舱部分5与介质驱动部分4。因为盘舱部分5的内部结构已经参照图7进行了描述,相似的部分用相似的标号表示,并省略了对其的描述。在图8中,对介质驱动部分4,与图7相似的部分用相似的标号表示。
检测出的信息(由光检测器检测出的光电流作为激光反射的光)作为光头53对光盘51的数据读取操作被提供给RF信号处理电路44的RF放大器101。
RF放大器101使用输入的检测信息生成作为再现信号的再现的RF信号,并将生成的信号提供到数字化电路43。数字化电路43将输入的再现的RF信号数字化,并获得作为数字信号的数字化的RF信号。
数字化的RF信号被提供到MD-数据2编码器/解码器41。在MD-数据2编码器/解码器41中,AGC/箝位(clamp)电路103对增益进行调整,并对数字化的RF信号实施箝位处理。产生的信号被输入到均衡器/PLL电路104。
均衡器/PLL电路104对输入的数字化的RF信号实施均衡处理,并将产生的信号输出到维特比(Viterbi)解器105。此外,均衡器/PLL电路104将均衡的数字化的RF信号输入到PLL电路。PLL电路提取与数字化的RF信号(RLL(1,7)码序列)同步的时钟CLK。
时钟CLK的频率对应于光盘的旋转速度。因此,CLV处理器111从均衡器/PLL电路104输入时钟CLK,将时钟CLK与对应于预定的CLV(见图3)的参考值进行比较,并得到误差信息。该误差信息用作生成主轴马达误差信号SPE的信号部分。时钟CLK用于RLL(1,7)解调电路106和预定的信号处理电路系统的处理。
Viterbi解码器105对从均衡器/PLL电路104输入的对应于所谓的Viterbi解码方法的数字化的RF信号实施解码处理,并得到作为RLL(1,7)码序列的再现的数据。
再现的数据被输入到RLL(1,7)解调电路106。RLL(1,7)解调电路106对对应于RLL(1,7)码序列的再现的数据进行解调。
由RLL(1,7)解调电路106解调的数据流通过数据总线114写入到缓冲存储器42,并解压缩(expand)到缓冲存储器42。
ECC处理电路116对在缓冲存储器42中解压缩的用于对应于RS-PC系统的每一纠错块的数据流实施纠错处理。此外,解扰/DEC解码电路117对数据流实施解扰处理和EDC解码处理(检错处理)。
产生的数据成为再现的数据DATAp。再现的数据DATAp被从例如解扰/DEC解码电路117以与由传送时钟生成电路121生成的传送时钟对应的传送速率发送到视频信号处理部分3的数据处理/系统控制电路31。
传送时钟生成电路121是利用由例如晶体振荡器生成的时钟生成对在介质驱动部分4和视频信号处理部分3之间传送的数据以及在介质驱动部分4的2个功能电路部分之间传送的数据所必需的具有适当的频率(数据传送速率)的传送时钟的部分。
传送时钟生成电路121生成具有预定频率的时钟,该时钟对应于摄像机的操作状态被提供到介质驱动部分4和视频信号处理部分3的每一功能电路部分。
由光头53从光盘51检测出的信息(光电流)也被提供到矩阵放大器107。
矩阵放大器107对输入的检测的信息实施预定的计算处理,并从输入的检测的信息中提取跟踪误差信号TE、聚焦误差信号FE、沟槽信息(在光盘51上记录的作为摆动的沟槽WG的绝对地址信息)GFM等,并将提取的信号和信息提供到伺服电路45。换句话说,提取的跟踪误差信号TE和聚焦误差信号FE被提供到伺服处理器112。另一方面,沟槽信息GFM被提供到ADIP带通滤波器108。
通过ADIP带通滤波器108的沟槽信息GFM被提供到A/B轨道检测电路109、ADIP解码器110和CLV处理器111。
A/B轨道检测电路109用图2B所示的方法对应于输入的沟槽信息GFM确定轨道Tr·A和Tr·B哪一个当前正在被跟踪。A/B轨道检测电路109将确定的轨道信息输出到驱动器控制器46。此外,ADIP解码器110解码输入的沟槽信息GFM并提取ADIP信号作为光盘的绝对地址信息,并输出ADIP信号到驱动器控制器46。驱动器控制器46对应于确定的轨道信息和ADIP信号实施预定的控制处理。
CLV处理器111从均衡器/PLL电路104输入时钟CLK,并通过ADIP带通滤波器108输入沟槽信息GFM。CLV处理器111对应于通过复合沟槽信息GFM和时钟CLK之间的相位差得到的误差信号生成用于CLV伺服控制的主轴误差信号SPE。CLV处理器111将生成的主轴误差信号SPE输出到伺服处理器112。由CLV处理器111实施的操作受驱动器控制器46的控制。
伺服处理器112对应于跟踪误差信号TE、聚焦误差信号FE和主轴误差信号SPE以及对应于轨道跳转指令、访问指令等生成各种伺服控制信号(跟踪控制信号、聚焦控制信号、线控制信号、主轴控制信号等),并将生成的信号输出到伺服驱动器113。
伺服驱动器113对应于从伺服处理器112提供的伺服控制信号生成预定的伺服驱动信号。在此例中,伺服驱动信号为用于驱动双轴机械设备的双轴驱动信号(聚焦方向和跟踪方向)和用于驱动线马达的线马达驱动信号,以及用于驱动主轴马达52的主轴驱动信号。
因为伺服驱动信号被提供给盘舱部分5,因此聚焦控制和对盘51的跟踪控制以及对主轴马达52的CLV控制被执行。
当对盘51执行记录操作时,例如所记录的记录数据DATAr从视频信号处理部分3的数据处理/系统控制电路31被输入到加扰/EDC编码电路115。使用者记录数据DATAr与例如由传送时钟发生电路121生成的传送时钟(数据传送速率)同步输入。
加扰/EDC编码电路115将数据DATAr写入并解压缩(expand)到缓冲存储器42以实施数据加扰处理和EDC编码处理(对应于预定的系统的检错码相加处理)。此后,例如EDC处理电路116将对应于RS-PC系统的纠错码加到在缓冲存储器42中解压缩的数据DATAr。
产生的记录数据DATAr被从缓冲存储器42中读出并通过数据总线114提供到RLL(1,7)调制电路118。
RLL(1,7)调制电路118对输入的记录数据DATAr实施RLL(1,7)调制处理,并将记录数据作为RLL(1,7)码序列输出到磁头驱动电路119。
在MD-数据2格式中,所谓的激光选通磁场调制系统被用作光盘的记录系统。激光选通磁场调制系统是一种记录系统,用于将对应于记录数据的调制的磁场施加到光盘记录表面并与记录数据同步发出脉冲光。
在这样一种激光选通磁场调制系统中,对形成记录在盘上的坑边缘的处理不取决于诸如磁场的反转(inversion)速度之类的传送特性,而是取决于激光脉冲的辐射的时序。
因此,与例如一种简单的磁场调制系统(恒定地向盘辐射激光并且对应于记录数据调制的磁场被施加到盘的记录表面)相比,在激光选通磁场调制系统中,记录坑的抖动显著减小。换句话说,激光选通磁场调制系统适用于高密度记录系统。
介质驱动部分4的磁头驱动电路119工作使得对应于输入记录数据调制的磁场从磁头54被施加到盘51。此外,RLL(1,7)调制电路118输出与记录数据同步的时钟到激光驱动器120。激光驱动器120驱动光头53的激光二极管使得与由磁头54生成的作为磁场的记录数据同步的激光脉冲辐射到盘上。此时,从激光二极管发出的激光脉冲对应用于记录数据的预定的激光功率。用此种方式,对应于激光选通磁场调制系统的记录操作可以由介质驱动部分4执行。
5.对应于实施例的光盘的结构的示例
接下来,对根据本实施例的光盘51的数据的结构的示例进行描述。
首先,对MD-数据2格式的被称为扇区和簇的数据单元进行描述。
扇区是从盘中物理地读出数据的最小单元。每一扇区被分配一个PSA(物理扇区地址)。
簇是向光盘上物理地写入数据的最小的单元。一簇由一组PSA为从0h到Fh的16个扇区组成。每一簇被分配一个PCA(物理簇地址)。在作为预制区(premastered area)(其将在后文中描述)的导入区的扇区可以用PCA识别。在轨道Tr·A和Tr·B上有两簇具有相同的PCA。
图9表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光盘51的数据功率的示例的概念。图9中所示的光盘51的物理格式与图2A和2B中所示的相同。
在光盘51上,PTOC和RTOC作为功率信息被形成。PTOC包含关于坑的预定的功率信息。PTOC的内容不能被重写。
RTOC包含管理光盘上记录的数据所必需的基本的信息。
在此例中,RTOC包含用于在记录和再现模式下管理轨道(可能为文件的同义字)和文件夹(folder)(用于管理轨道的作为组的结构)的信息。
对应于在光盘上记录的数据和诸如对轨道(文件)或文件夹的擦除处理之类的编辑处理的结果,RTOC的内容经常被重写。
使用者数据作为放在一个根文件夹下的卷文件夹被管理。在本实施例中,卷(volume)被定义为一组完整的使用者数据。定义一个盘仅包含一个卷。除了由PTOC和RTOC管理的信息外的包含在该卷中的的数据被放在卷文件夹、其它文件夹和轨道中。
具有预定的大小(例如,12簇)的卷索引轨道(VTR)被放在卷文件夹中。
PTOC和RTOC被定义为主管理信息。另一方面,卷索引轨道被定义为子管理信息区。卷索引轨道具有一个表,该表包含轨道(文件)的特性、文件夹、和辅助数据及其标题,以及用于管理构成轨道的分组数据的信息。
作为在卷文件夹中管理的轨道,微缩图像轨道(thumbnail picture track)可以被选择放置。
根据本实施例,可以将一个具有预定的分辨率的静止图像作为对应于记录在光盘上的每一文件的微型图像进行存储。可以将微型图像看成能使使用者在视觉上识别文件的可选择的图像。
微缩轨道包含关于记录在盘上的文件(轨道)的校正信息以及微型图像的位置的索引信息。微缩轨道的数据长度可以对应于记录在盘上的微型图像的数量进行扩展。
例如由使用者拍摄的并记录在盘上的视频/音频数据是以文件为单位进行管理的。视频/音频数据作为轨道被放置在卷文件夹之下。或者,视频/音频数据被放在卷文件夹之下的文件夹中。
图9表示一个文件代表一个轨道并且该轨道被存储在一个文件夹中这种状态。如上所述,文件夹是轨道或子文件夹作为一个组被管理的结构。
在卷文件夹下,在轨道的最大数量以及文件夹的的层次的最大数量范围内,可以存储任意数量的轨道和任意数量的文件夹。
卷文件夹也包含存储辅助数据的辅助数据轨道。
存储在辅助数据轨道中的信息取决于例如实际的应用。
根据本实施例,存储了作为再现控制信息的文字信息。重叠有由“胡乱编辑”(scribble edit)产生的用于轨道(记录的文件)的图像数据的图像数据(图像)也被存储在辅助数据轨道中。
当光盘装入到摄像机时,上述的PTOC和RTOC和存储在卷索引轨道中的信息(其被统称为“管理信息”)被从盘中读出。例如,这种信息被存储到介质驱动部分4的缓冲存储器42的预定的区(或缓冲存储器32)。在记录模式和编辑模式下,存储在缓冲存储器中的管理信息对应于记录结果和编辑结果被重写。此后,以特定的时序,对应于存储在缓冲存储器中管理信息的内容光盘51的管理信息被重写并被更新(但是,PTOC不被更新)。
图10表示图9所示的数据管理结构和光盘51的物理结构之间的关系。
在图10中,导入区是在最靠近光盘的内边缘的坑的区域。导入区包含PTOC的信息。
可记录区经过渡区被形成作为导入区的外边缘。可记录区是磁光记录区,数据能够被磁光记录到该可记录区和从该可记录区被磁光再现。如参照图1、2A和2B所述,2个轨道Tr·A和Tr·B以双螺旋形状被形成。
在可记录区的最内边缘,RTOC区在轨道Tr·A和Tr·B上被形成。在轨道Tr·A上的RTOC区中,4簇的RTOC的信息被重复记录3次。在RTOC信息之后,放置的是12簇的卷索引轨道。
在卷索引轨道之后,微缩轨道可以被选择放置在光盘51上。在RTOC区的微缩轨道至少包含文件的第一簇。随着文件的数量变大,微型图像数据量增加。当微型图像数据量超过RTOC区中的微缩轨道的记录容量时,没有记录在微缩轨道中的数据被另外记录到可记录数据区(将在后文中对其进行描述)。在这种情况下,在可记录数据区的微缩轨道在卷索引轨道(或RTOC)上被管理。
在RTOC区中的微缩轨道之后,用于文字的区和用于作为辅助数据的图像数据的区可以被任选放置在盘51上。
当文字数据量和图像数据量超过RTOC去的记录容量时,没有记录在RTOC区中的文字数据和图像数据可以以这种方式被另外记录到可记录数据区,即其在卷索引轨道(或RTOC)上被管理。
可记录数据区从由可记录数据区起始地址W表示的地址位置开始。可记录数据区包含AV数据,即轨道(文件)数据。此外,可记录数据区包含微型图像数据和辅助数据。
在可记录数据区之后,从由导出区起始地址L表示的地址位置到最外边缘形成导出区。
上述的区的划分是专门对轨道Tr·A进行的。但是,从图10中可以清楚看出,上述的区的划分也适用于轨道Tr·B。但是,目前,用于轨道Tr·B的RTOC区尚未被定义。换句话说,RTOC区实质上仅用于轨道Tr·A。
应当注意到参照图9和图10描述的光盘的结构只是个示例。换句话说,光盘上的各个区的物理位置可以对应于摄像机的实际操作情况而变化。此外,数据结构可以被改变。
6.数据结束位置改变编辑操作
6-1.操作1的概述(在摄像机模式的情况下)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摄像机中,作为一种简单的编辑功能,在光盘上以文件(轨道)为单位管理的数据的最后轨道的特定位置之后的数据部分可以被擦除。该操作被称为数据结束位置改变编辑操作。
对包含在摄像机模式下所拍摄的运动图像的视频数据(或静止图像数据)的摄像机模式轨道以及包含在采访模式下记录的作为记录在光盘上的文件的声音/静止图像数据的采访轨道,执行数据结束位置改变编辑功能。
在数据结束位置改变编辑操作中,主旋转盘300处于摄像机模式位置或采访模式位置。此外,当数据能够被记录到摄像机模式轨道或采访轨道时,数据结束位置改变编辑操作能够被执行。
首先,参照图11A至11D,对在主旋转盘300处于摄像机模式位置的情况下,改变数据结束位置的处理和操作进行描述。
如上所述,在摄像机模式下,当释放键301或摄像键304被操作时,摄像键进入运动图像的视频数据或静止图像能够被记录的模式。
根据本实施例,在摄像机模式下,播放/暂停键308可以被操作。当播放/暂停键308被操作时,最后的轨道(带有最后轨道号)从记录在盘上的轨道中被选择。
因为选择了摄像机模式,所以在摄像机模式下记录在光盘上的摄像机模式轨道的最后轨道被选择。换句话说,在采访模式下记录的采访模式轨道和在除摄像机模式之外的模式下记录或产生的轨道没有被选择。
以上述方式所选择的最后的摄像机模式轨道被再现。
换句话说,如图11A所示,数据被从最后轨道的起始位置A1再现。以这种方式再现的最后轨道的图像显示在显示面板67上。使用者可以在显示面板67上看见最后轨道的图像。此时,通过麦克风记录的声音与运动图像一起与运动图像同步被再现。
在图11A中,在最后轨道的结束地址A2后的地址A3之后的区是个空区。
在数据被从最后轨道再现的同时,使用者能够在他/她所希望的最后轨道的位置暂停再现操作。为了执行暂停操作,使用者可以再次操作播放/暂停键308。使用者选择暂停位置作为他/她所希望的数据结束位置。换句话说,暂停位置对应使用者希望擦除的数据部分的起始位置。
由使用者执行的暂停操作所暂停的再现的位置由图11A中的所示位置Pst1表示。
当使用者执行了暂停操作时,在暂停操作前显示的图像作为静止图像显示在显示面板67上。换句话说,对应于图11A所示的暂停操作Pst1的数据图像作为静止图像显示在显示面板67上。在该状态下,当微动拨盘303被旋转时,从图11A中所示的暂停位置Pst1开始对应于微动拨盘303的旋转方向,图像被逐帧显示。
当在数据和暂停位置之间的关系中考虑逐帧再现操作时,如图11B所示,对应于初始暂停位置的暂停位置Pst1被改变为对应于微动拨盘303的旋转方向的暂停位置Pst2。
当在显示屏上观看图像时,使用者改变暂停位置Pst1。最终,使用者能够细致地调整到他/她所希望改变的数据结束位置。
以这种方式,假设使用者已经细致地调整了暂停位置并最终指定暂停位置Pst2(在该例中,最后暂停位置Pst2可以变为Pst1)。此后,使用者操作擦除键302。
当使用者操作该擦除键时,摄像键在从最终暂停位置Pst2到图11C中所示的最后的轨道的结束位置地址A2的区中再现数据,使得使用者能够检查他/她所希望改变的该数据结束位置。此时,摄像键输出再现的图像/声音。在该区的数据是被擦除的数据部分。在该区的数据被重复地再现。
使用者在显示面板67上观看重复再现的图像。因此,使用者能够检查他/她所希望擦除的图像。
此时,使使用者能够决定擦除操作或取消擦除操作的对话框(dialog)显示在显示屏上。使用者通过旋转和按压微动拨盘303使用该对话框执行决定操作。该对话框显示2个按钮,即取消按钮和擦除决定按钮。使用者通过旋转微动拨盘303能够选择2个按钮其中的一个。若要点按按钮(执行决定操作),使用者按下微动拨盘303。
当使用者想取消指定擦除的数据部分的起始位置(即,最终暂停位置Pst2),他/她使用该对话框执行取消操作。因此,摄像键取消指定的数据部分的起始位置并进入正常摄像键模式下的记录待机状态。
另一方面,当使用者决定了要擦除的指定的数据部分的起始位置时,他/她使用该对话框执行擦除操作。
当使用者决定了要擦除的指定的数据部分的起始位置时,最后的轨道的数据区从起始地址A1变为如图11D中所示的结束位置A2-1。换句话说,最后轨道的结束位置从图11A和11C中所示的地址A2变为地址A2-1,使用最终暂停位置Pst2指定的地址紧接地址A2-1之后,图11D所示的地址A2紧接最终暂停位置Pst2之后。
此时,例如管理信息被改变,使得改变的结束地址A2-1变为最后轨道的结束地址。根据本实施例,至少RTOC的内容和卷索引轨道被更新。当对应于最后轨道的文字文件被记录在光盘上并且文字文件的内容应该对应于最后地址的变化而改变时,文字文件也被更新。
如上所述,在数据的结束地址被改变后,如图11D所示,在紧随地址A2-1的地址A2-2后的区被作为空区管理。因此,当摄像机再现最后的轨道时,摄像机在结束地址A2-1停止最后轨道的再现。
在盘上,原始的最后轨道的数据被留在从图11D所示的地址A2-2到A2的区内。但是,该区被作为空区管理。
在数据的结束地址以这种方式改变后,当轨道在摄像机模式下被新记录时,在数据的结束地址改变之前,最后的轨道被作为由新记录的轨道紧随其后的轨道管理。当2个轨道被连续再现时,从起始地址A1到结束地址A2-1的区被作为由最后的轨道紧随其后的轨道再现。因此,新记录的最后的轨道被作为最后的轨道再现。
换句话说,根据本实施例,当数据结束位置(结束地址)被改变时,在摄像机模式下,在最后轨道的任意所希望的数据位置之后的区被擦除。此后,新的轨道被记录作为最后的轨道。此时,当使用者适当地选择最后轨道的数据位置(暂停位置Pst1),他/她可以轻松地执行图像连接和编辑操作。
当使用者擦除在最后轨道的暂停位置Pst1之后的数据部分时,考虑到使用者的友好性和防止数据被误擦除,除另外的逐帧再现操作和取消决定/擦除决定操作外,他/她可以通过再现暂停操作和擦除键操作这些简单的操作来轻松地擦除该数据。
在这种情况下,数据结束位置代表每一轨道的数据结束位置。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因为被改变的数据结束位置的目标轨道为最后的轨道,数据结束位置是使用者数据(其限于摄像机模式轨道的数据)的结束位置。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从指定的暂停位置Pst2到结束地址A2的区是要擦除的目标。或者,暂停位置Pst2可以被指定作为结束位置A2-1。
在图像的情况下,因为暂停位置是以帧为单位指定的,结束位置A2-1是由暂停位置Pst2指定的图像的前一帧的图像的结束位置。
6-2.操作2的概述(在采访模式的情况下)
接下来,参照图12A至12D,将对在采访模式下数据结束位置被改变的情况下的处理和操作进行描述。如后文所描述的,在采访(interview)模式下数据结束位置被改变的情况下的处理和操作与参照图11A至11D在摄像机模式下所描述的相同。
在采访模式下,当使用者操作记录键313时,从麦克风202收集的声音被记录。当麦克风的声音被记录的同时,当使用者操作摄像键304(或释放键301)时,静止的图像被记录。当数据在再现/编辑模式下从采访轨道被再现时,摄像机再现声音并按其被记录的时序显示静止图像。
当使用者在采访模式下操作播放/暂停键308时,最后的轨道从记录在光盘上的轨道中被选择。
此时,在采访模式下,作为最后的轨道,最后的轨道从在采访模式下所记录的采访模式轨道中被选择。
如图12A所示,最后采访轨道的数据被再现。此时,再现的采访轨道的声音被输出。此外,静止图像按其被记录的时序被显示。例如,在如图12A所示的情况下,最后的采访轨道包含静止图像1和静止图像2。在最后的采访轨道的数据被再现后,在再现时间t1显示静止图像1。在再现时间t2显示静止图像2。在这种情况下,静止图像2被连续显示直到该轨道结束。
类似地,在图12A中,在紧随结束地址A2的地址A3之后的区是个空区。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者能够在最后轨道上他/她所希望的位置执行暂停操作。当使用者在如图12A所示的暂停位置Pst1执行暂停操作时,再现的声音的输出被暂停。此外,当在暂停操作执行前显示静止图像时,静止图像被重复显示。在如图12A所示的情况下,当执行暂停操作时,因为静止图像2被显示,静止图像2被显示在显示面板67上。
在采访模式下,当微动拨盘303被旋转时,对每一音素,声音也被再现。换句话说,在如图12B所示的暂停位置Pst1,音频数据的地址被改变。
当暂停位置Pst1通过逐音素声音再现操作(未示出)被改变时,如果静止图像对应于暂停位置Pst1被改变,改变的静止图像被显示。
在使用者调整完暂停位置Pst并最终指定暂停位置Pst2后,当使用者操作擦除键302,如图12C所示,摄像机在从最终暂停位置Pst2到最后轨道的结束地址A2的区中重复再现音频数据。当该区包含静止图像时,摄像机也输出该静止图像。在图12C所示的示例中,除了再现该声音之外,摄像机显示静止图像2。在这种情况下,在该重复再现的区域的数据是被擦除的数据部分。
对话框显示在显示屏上。该对话框显示2个按钮,即取消按钮和擦除决定按钮。使用者通过旋转和按下微动拨盘303来操作取消按钮和擦除决定按钮。
当使用者操作取消按钮时,摄像机取消指定的区域并进入正常摄像机模式下的记录待机状态。
另一方面,当使用者操作擦除决定按钮时,如图12D所示,最后轨道的数据区被改变到从起始位置A1到结束位置A2-1的区域。
此后,例如管理信息(RTOC、卷索引轨道、文字文件等)被更新使得改变的结束地址A2-1变为最后轨道的结束地址。
因此,如图12D所示,在紧随地址A2-1的地址A2-2之后的区域被作为空区管理。当最后的轨道的数据被再现时,从地址A1再现声音。此后,从再现时间t1到再现时间t2显示静止图像1。在结束地址A2-1,静止图像2的再现被完成。
6-3.处理
接下来,将参照图13所示的流程图对完成数据结束位置改变操作的处理进行描述。
在该例中,将对在摄像机描述下的处理(见图11A至11D)进行描述。在图13中所示的处理中,视频控制器38作为主控制器使用。当必要时,数据处理/系统控制电路31、摄像机控制器25、驱动器控制器46等执行各自的控制处理以完成对数据结束位置改变操作的处理。在下面的描述中,各个控制器被简单地称为控制器。
在步骤S101,摄像机模式被指定。在步骤S102,控制器确定使用者是否执行记录操作。当在步骤S102确定的结果为否,流程前进到步骤S103。在步骤S103,控制器确定使用者是否执行再现操作。当在步骤S103确定的结果是否,流程前进到步骤S101。控制器在步骤S102或步骤103等待记录操作或再现操作的状态为摄像机模式下的待机状态。
当在步骤S102确定的结果为是(即使用者已经操作了释放键301记录运动图像或拍摄键304记录静止图像),流程前进到步骤S114。在步骤S114,控制器执行控制处理以将静止图像作为运动图像数据或静止图像数据记录到盘上。在步骤S115,控制器确定记录操作是否已经完成。当在步骤S115确定的结果为否(即,除非记录操作已经完成),流程返回步骤S114。因此,记录操作被继续进行。
(在步骤S115)控制器确定是否盘的空间用完,静止图像已经被记录或记录停止操作已经被执行。当在步骤S115确定的结果为是,流程前进到步骤S116。在步骤S116,控制器执行控制处理以完成记录操作(包括更新对应于记录结果的管理信息的操作)。此后,流程返回步骤S101。换句话说,控制器进入待机状态。
当在步骤S103确定的结果为是(即使用者已经使用播放/暂停键308执行了再现操作),流程前进到步骤S104。在步骤S104,控制器开始再现作为摄像机模式轨道的最后的轨道。控制器对最后的轨道重复再现操作直到该控制器检测到了暂停操作。此时,控制器也执行控制以在显示面板67上显示运动图像作为再现的数据。
当在步骤S105所确定的结果为是(即使用者再次操作播放/暂停键308),流程前进到步骤S106。
在步骤S106,控制器实施暂停再现操作的控制处理。此时,数据的再现操作被停在暂停位置Pst1。此外,控制器执行显示控制使得在对应于暂停位置Pst的地址的数据作为静止图像显示在显示面板67上。
在步骤S107,控制器确定使用者是否旋转了微动拨盘303进行逐帧再现操作。当在步骤S107确定的结果为否,流程前进到步骤S109。在步骤S109,控制器确定使用者是否操作了擦除键302。当在步骤S109确定的结果为否,流程前进到步骤S106。在步骤S106,控制器在暂停位置Pst1保持暂停状态。
当在步骤S107确定的结果为是,流程前进到步骤S108。在步骤S108,控制器对对应于微动拨盘的选择操作的逐帧图像再现操作实施控制处理。换句话说,如参照图11B所描述的,控制器改变并指定暂停位置Pst1,并将在与改变的暂停位置对应的地址处的数据作为图像显示。当在步骤S109确定的结果为否(即在步骤S108之后流程返回到步骤S106),在与通过对逐帧图像再现操作的控制处理改变的暂停位置Pst1对应的地址处的图像数据被显示。
当在步骤S109确定的结果为是(即擦除键302被操作)时,流程前进到步骤S110。
在步骤S101,如参照图11C所描述的,控制器执行控制处理以重复再现从在最终被指定的暂停位置Pst1之后的地址开始的轨道部分。此时,作为再现的数据的图像被显示在显示面板67上。如上所述,控制器执行控制处理以显示包含取消按钮和擦除按钮的对话框。或者,控制器可以执行控制处理以重复地再现在暂停位置Pst1之前的调整的数据。
在步骤S111,控制器确定使用者是否在对话框上操作了取消按钮(即取消决定操作)。
当在步骤S111确定的结果为是,流程返回到步骤S101。在步骤S111,控制器恢复到摄像机模式下的待机状态。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111确定的结果为否,流程前进到步骤S112。
在步骤S112,控制器确定使用者是否(用对话框上的决定按钮)执行了擦除决定操作。当在步骤S112确定的结果为否,流程返回到步骤S110。在步骤S110,控制器对在暂停位置Pst1之后的轨道数据重复再现操作。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112确定的结果为是时,流程前进到步骤S113。在步骤S113,控制器执行处理以擦除在暂停位置Pst1之后的轨道数据部分。换句话说,控制器更新预定的管理信息的内容使得在暂停位置Pst1之后的最后的轨道的数据部分的区域被作为空区管理。此时,控制器执行在显示面板67上显示表示数据已经被擦除的消息的处理。
在步骤S101控制器完成处理后,流程返回到步骤S101。在步骤S101,控制器进入摄像机模式下的待机状态。
如图12所示的对在摄像机模式下的数据结束位置改变操作的处理可以应用到图13所示的摄像机模式下的处理。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S101,采访模式被指定。在步骤S104,控制器将最后的轨道作为采访模式轨道再现。此时,作为再现操作,控制器实施再现控制处理使得声音/采访模式轨道的静止图像被输出。
在步骤S102,控制器确定使用者是否操作例如记录键313。当在步骤S102确定的结果为是,流程前进到步骤S114。在步骤S114,控制器在采访模式下执行记录操作。
当非摄像机模式(或采访模式)的另外一种模式被指定,流程从图13所示的程序中退出。
为了更简化数据结束位置改变编辑操作,逐帧图像再现操作可以被省略。
可以从通过预定的操作调用的编辑菜单中选择数据结束位置改变编辑操作,以改变所希望的轨道的数据结束位置。
当在作为可记录模式的摄像机模式下或采访模式下执行数据结束位置改变编辑操作时,使用者能够仅通过执行再现操作而无需将当前模式变为编辑模式来编辑数据。因此,对使用者来说摄像机的可操作性得到了改进。
此外,虽然作为数据结束位置改变编辑操作的目标的轨道可以被自由的选择,但是当最后的轨道为被编辑的目标时,考虑到所要拍摄的下一画面,连接到该画面的最后的轨道可以被快速地编辑。因此,对使用者来说摄像机的可操作性得到了改进。
在上述的示例中,描述了用于改变对应于暂停位置Pst1的结束地址的结构。或者,包含用对应于暂停位置Pst的暂停位置Pst1指定的地址的轨道的起始地址可以被改变。换句话说,在暂停位置Pst之前的被擦除的轨道数据的结构能够被实现。
7.剪辑(Trimming)操作
根据本实施例,不仅轨道的结束地址,而且其起始地址可以被改变。
因此,当轨道的起始地址被改变时,其结束地址也可以以同样的处理被改变。
为此,再现的数据的2个位置被指定。起始地址对应于先指定的位置被改变。结束地址对应于后指定的位置被改变。换句话说,不在2个指定的位置之间的区域的数据被擦除。在上述2个位置之间的区域中的数据被调整为新的轨道数据。
接下来,参照图14,将对这种剪辑编辑操作的一个示例进行描述。
如图14A中所示,假设特定的轨道#N的再现被开始。如图14A中所示,轨道#N的起始地址和结束地址分别为A2和A7。再现从起始地址A2开始。
在轨道#N被再现的同时,使用者可以使用特定的键或类似的设备指定2个点。如图14A中,在对应于起始位置A2的地址A3的数据位置执行第一位置指定操作。因此,点A被指定。
在点A被指定后,轨道再现操作继续进行。在这种状态下,当使用者执行第二位置指定操作时,点B被指定。在图14A中,点B对应于地址A5被指定。
在2个点A-B被指定之后,当使用者决定使用例如擦除键302执行擦除操作时,如图14B所示,轨道#N的起始地址从地址A2变为与点A对应的地址A4。此外,管理信息被重写使得结束地址从地址A7变为与点B对应的地址A5。因此,作为在地址A4之前的轨道数据的在地址A2和A3之间的数据区、以及作为在地址A5之后的轨道数据的在地址A6和A7之间的数据区变成空区。换句话说,这些数据区被当成从原始轨道数据中擦除了的区域来对待。
换句话说,当数据被再现时,2个点被指定。此后,执行删除指定区域的决定操作。因此,通过这种简单的操作,用于剪辑在原始轨道中间的数据和产生新的轨道的剪辑编辑操作能够被执行。
在再现模式下,当在地址A1完成轨道#N前的轨道#N-1的再现后,在地址A4开始地址#N的再现,并在地址A5完成。此后,在地址A8开始轨道#N+1的再现。
在图14所示的剪辑编辑操作中,在点A和点B之间的区域可以通过如参照图11A至11D以及12A所描述的逐帧(或逐音素)再现操作被精细地调整。在剪辑编辑操作中,可以选择和编辑任意所希望的轨道。或者,如在上述的数据结束位置改变编辑操作中,在摄像机模式或采访模式下执行了再现操作后,可以对最后的轨道执行编辑操作。
在剪辑编辑操作中,可以在多个轨道上指定点A和点B之间的区域,从这多个轨道中数据被连续再现。在这种情况下,不在点A和点B之间的区域的数据被从记录在盘上的所有的轨道的数据,擦除(在本实施例中,所有的轨道在相同的模式下(所有的摄像机模式轨道或所有的采访模式轨道))的剪辑操作可以被执行。
在上述的数据位置改变编辑操作和剪辑编辑操作中,考虑了摄像机模式轨道和采访模式轨道,运动图像/声音被记录/再现从/到摄像机模式轨道,声音(作为主数据)和静止图像(作为辅助数据)被记录/再现从/到采访模式轨道。在数据位置改变编辑操作和剪辑编辑操作中,只有包含声音的音频轨道可以被编辑。
此外,本发明也能够应用到诸如文本数据之类的字符信息。例如,因为迄今声音识别功能以及得到了改进,所以被识别的声音能够转换成字符信息文件。
当根据本发明的数据位置改变编辑操作和剪辑编辑操作应用到这种字符信息文件时,对该文件的校对操作可以被容易地执行。
根据本实施例,盘形状的记录介质被用作数据被从该介质记录和向该介质再现的介质。或者,本实施例能够应用到诸如已经变得很普通的快闪存储器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介质。非易失性存储器介质由存储器器件构成。在该存储器介质中,记录数据用所谓的FAT(文件分配表)来管理。当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数据结束位置改变编辑操作和剪辑操作时,FAT的内容被更新。
根据本发明,ATRAC2被用作对应于MD-DATA 2格式的音频码。但是,考虑到对半导体存储器的声音记录操作,不限于该格式。换句话说,ATRAC3、MPEG1、音频层3(MP3)、AAC(MPEG2高级音频编码解码)、双VQ(变换域加权交错矢量量化)或WMA(视窗介质音频)可以被使用。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当数据被再现时,对应于停止操作(暂停操作)的停止位置的地址,新数据的结束地址或起始地址被指定。对应于指定的结束地址或起始地址,管理信息被更新。
在使用磁带介质的设备中,在该磁带介质上数据被记录而不含有管理信息,信息应当被实际盖写到该磁带或从该磁带擦除。但是,根据本发明,对应于再现的停止位置改变的结束地址或起始地址的信息能够随管理信息被更新。换句话说,因为管理信息被更新而无需改变数据,改变结束地址或起始地址的编辑操作能够被容易地执行。
在用管理信息管理记录介质的数据的系统中,为了获得与上述结束地址改变编辑操作相同的编辑结果,必须将数据分割作为被编辑的目标,并将所分割的数据部分之一擦除。相反,根据本发明,这种编辑操作以这种方式可以非常容易执行,即在再现操作停止后,执行数据擦除操作。
在当擦除指定操作被执行时,管理信息被更新(即,数据被擦除)的结构中,因为使用者的擦除指定操作使数据被擦除,所以能够防止数据被误擦除。
在结束地址或起始地址能够在数据能够被记录(摄像机模式/采访模式)的记录模式下被改变和编辑的结构中,即时使用者已经指定了拍摄图像的记录模式,他或她也能够执行编辑操作而无需执行转换到编辑模式的转换操作。因此,对使用者来说摄像机的可操作性得到了改进。
根据本发明,当多个记录模式-例如,摄像机模式和采访模式能够被指定,从记录在盘上的数据中选择对应于当前指定的模式的记录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指定的记录模式对应所选择的数据类型,编辑的可操作性得到了改进。
作为被编辑的数据,作为最后的节目(轨道)管理的数据被再现。当使用者实际使用摄像机时,数据被记录在最后的节目之后。因此,当使用者编辑节目时,很可能是最后的节目。因此,当最后的轨道的数据被再现时,因为其能够很容易地被编辑,本发明的编辑功能变得更有用。
此外,在数据再现停止之后,当对应于停止位置的地址(暂停位置)能够被改变时,数据擦除位置可以被精细地调整。因此,使用者能够获得编辑操作的更满意的结果。
此外,当在对应于指定的停止位置的地址(暂停位置)之后或之前的数据部分被再现时,使用者能够检查他/她指定的暂停位置(即擦除位置)是否合适。
当数据部分被重复再现时,使用者能够仔细地检查该擦除位置。
此外,根据本发明,因为再现的数据的2个数据位置被指定,所以数据的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能够对应于这2个数据位置被改变和指定。换句话说,当在2个位置之间的区域被指定用于再现的数据时,调整对应于这2个指定的位置的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之间的区域和擦除在该调整的区域之前和之后的其它的数据部分的编辑操作能够被执行。
在这种情况下,这种编辑操作能够比使用磁带介质的情况更容易执行。此外,不需要在执行数据分割操作后执行数据擦除操作的这种复杂的数据编辑操作。

Claims (36)

1.一种用于向和/或从存储介质记录和/或再现数据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该存储介质具有数据区和管理区,数据区用于存储数据,管理区用于存储管理该数据的管理信息,该设备包括:
再现装置,用于再现对应于从存储介质读取的管理信息的数据;
停止装置,用于停止再现该数据;和
更新装置,用于更新管理信息,使得对应于再现数据的停止位置的存储介质的地址变为该再现数据的结束地址,
其中存储在存储介质上的数据是以对应于管理信息的节目为单位管理的,和
其中所述再现装置再现作为最后的节目而被管理的节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还包括:
指定装置,用于指定所述的更新装置更新管理信息,
其中,当所述指定装置指定了所述更新装置来更新管理信息时,所述更新装置更新该管理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还包括:
记录装置,用于将数据记录到存储介质,
其中当所述记录装置在数据能够被记录的记录模式下时,所述更新装置更新该管理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还包括:
记录装置,用于在多个记录模式下将数据记录到存储介质,
其中所述再现装置再现在当前指定的记录模式下记录的数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还包括:
拍摄装置,用于将被摄物的光学图像光电转换为图像数据,
其中记录模式之一是图像数据能够被记录到存储介质的模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还包括:
音频输入装置,用于输入声音和输出声音数据,
其中记录模式之一是声音数据能够通过所述记录装置被记录到存储介质并且图像数据能够被作为静止图像记录到存储介质的模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还包括:
操作装置,用于对指定到再现数据的结束地址的暂停位置进行操作,使得该暂停位置被指定到存储介质上对应于再现数据的停止位置的相邻的地址。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
其中所述操作装置能够执行用于选择所述暂停位置的旋转操作和指定所述暂停位置的按压操作,以便从对应于旋转操作的相邻的地址中选择所述暂停位置,并指定所选择的所述暂停位置到再现数据的结束地址。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
其中在所述更新装置更新管理信息前,所述再现装置检查和再现被擦除的部分和在对应于再现数据的停止位置的存储介质的地址后的部分。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
其中在所述更新装置更新管理信息前,所述再现装置检查和再现数据,该数据后面的部分被擦除,并且是在对应于再现数据的停止位置的存储介质的地址前的数据。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
其中所述再现装置重复地检查和再现该数据。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
其中所述更新装置更新管理信息使得在对应于再现数据的停止位置的存储介质的地址后的部分数据被擦除,并且该地址变成再现数据的结束地址。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
其中所述存储介质是光盘。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
其中光盘具有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第一轨道包括平台和摆动的轨道和无摆动的轨道中的一个,第二轨道包括平台和第一轨道不使用的摆动的轨道或无摆动的轨道,摆动的轨道具有2个摆动的表面,无摆动的轨道具有2个无摆动的表面,信息被记录在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上。
1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
其中存储介质是光盘,和
其中所述记录装置将用数据调制的磁场施加到光盘的记录表面,以便记录该数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
其中所述记录装置将用数据调制的磁场施加在光盘的记录表面,并与该数据同步将光脉冲辐射在光盘的记录表面上。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
其中存储介质是非易失性存储器。
18.一种用于向和/或从存储介质记录和/或再现数据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该存储介质具有数据区和管理区,数据区用于存储数据,管理区用于存储管理该数据的管理信息,该设备包括:
再现装置,用于再现对应于从存储介质读取的管理信息的数据;
指定装置,用于指定再现数据的特定的时间点;和
更新装置,用于更新管理信息,使得对应于再现数据的指定时间点的存储介质的地址变为该再现数据的起始地址,
其中存储在存储介质上的数据是以对应于管理信息的节目为单位管理的,和
其中所述再现装置再现作为最后的节目而被管理的节目。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
其中所述更新装置更新管理信息,使得对应于再现数据的指定的时间点的存储介质的地址变为再现数据的结束地址。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
其中所述指定装置能够指定再现数据的2个特定的时间点,和
其中所述更新装置更新管理信息使得对应于2个时间点之一的存储介质的地址变为再现数据的起始地址,并且对应于另一时间点的存储介质的地址变为再现数据的结束地址。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还包括:
指定装置,应用指定所述更新装置更新管理信息,
其中当所述指定装置指定了所述更新装置更新管理信息时,所述更新装置更新该管理信息。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还包括:
记录装置,用于将数据记录到存储介质,
其中当所述记录装置在数据能够被记录的记录模式下时,所述更新装置更新该管理信息。
23.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还包括:
记录装置,用于在多个记录模式下将数据记录到存储介质,
其中所述再现装置再现在当前指定的记录模式下记录的数据。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还包括:
拍摄装置,用于将目标的光学图像光电转换为图像数据,
其中记录模式之一是图像数据能够被记录到存储介质的模式。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还包括:
音频输入装置,用于输入声音和输出声音数据,
其中记录模式之一是声音数据能够通过所述记录设备被记录到存储介质并且图像数据能够被作为静止图像记录到存储介质的模式。
26.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还包括:
操作装置,用于对指定到再现的数据的起始地址的暂停位置进行操作,使得该暂停位置被指定到存储介质上对应于再现数据的开始位置的相邻的地址。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
其中所述操作装置能够执行用于选择所述暂停位置的旋转操作和指定所述暂停位置的按压操作以便从对应于旋转操作的相邻的地址中选择所述暂停位置,并指定所选择的所述暂停位置到再现数据的起始地址。
28.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
其中在所述更新装置更新管理信息前,所述再现装置检查和再现被擦除的部分和在对应于再现的数据的停止位置的存储介质的地址之后的部分。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
其中在所述更新装置更新管理信息前,所述再现装置检查和再现数据,该数据前面的部分被擦除,并且是在对应于再现的数据的指定时间点的存储介质的地址之后的数据。
30.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
其中所述再现装置重复地检查和再现该数据。
3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
其中所述更新装置更新管理信息使得在对应于再现数据的停止位置的存储介质的地址之前的一部分数据被擦除,并且该地址变成再现数据的起始地址。
3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
其中所述存储介质是光盘。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
其中光盘具有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第一轨道包括平台和摆动的轨道和无摆动的轨道中的一个,第二轨道包括平台和第一轨道不使用的摆动的轨道或无摆动的轨道,摆动的轨道具有2个摆动的表面,无摆动的轨道具有2个无摆动的表面,信息被记录在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上。
3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
其中存储介质是光盘,和
其中所述记录装置将用数据调制的磁场施加到光盘的记录表面上,以便记录该数据。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
其中所述记录装置将用数据调制的磁场施加到光盘的记录表面上,并与该数据同步将光脉冲照射在光盘的记录表面上。
36.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记录和/或再现设备,
其中存储介质是非易失性存储器。
CN00801822A 1999-08-27 2000-08-25 记录和/或再现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864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4154099A JP4592844B2 (ja) 1999-08-27 1999-08-27 データ再生装置、データ再生方法
JP241540/99 1999-08-27
JP241540/1999 1999-08-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21316A CN1321316A (zh) 2001-11-07
CN100578648C true CN100578648C (zh) 2010-01-06

Family

ID=17075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080182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8648C (zh) 1999-08-27 2000-08-25 记录和/或再现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7099557B1 (zh)
EP (1) EP1126462A4 (zh)
JP (1) JP4592844B2 (zh)
KR (1) KR100711952B1 (zh)
CN (1) CN100578648C (zh)
WO (1) WO20010169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92844B2 (ja) * 1999-08-27 2010-12-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ータ再生装置、データ再生方法
JP4214665B2 (ja) 2000-07-25 2009-01-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再生装置
KR100771264B1 (ko) * 2001-05-12 2007-10-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스크립트 파일이 포함 기록된 기록매체와, 그 재생장치 및방법
KR100769371B1 (ko) * 2001-05-12 2007-10-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스크립트 파일이 포함 기록된 기록매체와, 그 재생장치 및방법
KR100769375B1 (ko) * 2001-05-12 2007-10-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스크립트 파일이 포함 기록된 기록매체와, 그 재생장치 및방법
US20030108328A1 (en) * 2001-12-10 2003-06-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reproducing method
JP3760467B2 (ja) * 2002-04-09 2006-03-29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コンテンツ再生装置および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04021996A (ja) * 2002-06-12 2004-01-22 Sony Corp 記録装置、サーバ装置、記録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CN100367368C (zh) * 2002-09-02 2008-02-0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光学信息存储介质上记录和/或再现信息的方法
US7340157B2 (en) 2002-11-20 2008-03-04 Apacer Technology Portable transcrip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the same priority
EP1435618A3 (en) * 2003-01-06 2005-01-05 Acer Incorporated Video editing device and video editing method
JP2005159491A (ja) * 2003-11-21 2005-06-16 Canon Inc 記録装置
KR100555551B1 (ko) * 2004-02-02 2006-03-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 픽업의 포즈 동작 수행 장치 및 방법
JP2005267559A (ja) * 2004-03-22 2005-09-29 Sony Corp 記録再生装置、情報転送管理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US20060092319A1 (en) * 2004-10-18 2006-05-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JP2006127600A (ja) 2004-10-27 2006-05-18 Funai Electric Co Ltd Ieee1394シリアルバスに接続されるdvdレコーダ及びieee1394シリアルバスに接続される録画装置
JP2006191300A (ja) * 2005-01-05 2006-07-20 Toshiba Corp デジタルカメラ及び電子機器
JP2006191301A (ja) * 2005-01-05 2006-07-20 Toshiba Corp デジタルカメラ及び電子機器
KR101669618B1 (ko) * 2010-01-15 2016-10-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디스플레이 방법
JP6058933B2 (ja) 2012-07-26 2017-01-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動画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816A (zh) * 1996-09-25 1998-04-01 索尼株式会社 删除节目规定部分的编辑方法及其编辑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94745A (en) * 1980-04-11 1983-07-19 Sony Corporation Video editing apparatus
US4468751A (en) * 1981-05-11 1984-08-28 Lanier Business Products, Inc. Dictation recording and transcribing system with variable playback sequence
CA1217559A (en) * 1982-12-22 1987-02-03 Ronald C. Barker Video composi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U601671B2 (en) * 1982-12-22 1990-09-20 Lex Computer And Management Corporation Video composi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JPS61139905A (ja) * 1984-12-10 1986-06-27 Sony Corp デジタル映像・音声記録装置の回転磁気ヘツド装置
JPH04313876A (ja) * 1991-02-01 1992-11-05 Pioneer Electron Corp 情報再生装置
US5488409A (en) * 1991-08-19 1996-01-30 Yuen; Henry 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cking the playing of VCR programs
JPH05225759A (ja) * 1992-02-07 1993-09-03 Kenwood Corp 記録再生装置
JP3380962B2 (ja) * 1992-10-29 2003-02-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子スチルカメラおよびその画像表示方法
EP0645765B1 (en) * 1993-03-26 1999-09-08 Sony Corporation Disklike recording medium,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data on disk, and apparatus for reproducing data from disk
JPH0757436A (ja) * 1993-08-10 1995-03-03 Sony Corp ディスク装置
JPH07312737A (ja) * 1994-05-17 1995-11-28 Sony Corp 画像サーチ方法
JPH07320454A (ja) * 1994-05-26 1995-12-08 Aiwa Co Ltd 信号記録装置
JPH0836801A (ja) * 1994-07-21 1996-02-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磁気記録媒体の記録方法
JPH08205077A (ja) 1995-01-31 1996-08-09 Nippon Hoso Kyokai <Nhk> Vtr編集システム
US5999406A (en) * 1995-02-23 1999-12-07 Avid Technology, Inc. Dockable electronic equipment container
CN1168299C (zh) 1995-02-23 2004-09-22 阿卫德技术公司 包括多数据流配置控制转换的便携式视频录制设备
JP3439589B2 (ja) * 1995-12-28 2003-08-2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記録再生装置
JP3772374B2 (ja) * 1996-01-19 2006-05-10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ビデオデータ記録装置
JPH09214838A (ja) * 1996-01-31 1997-08-15 Techno Kapura:Kk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JP3251491B2 (ja) 1996-03-19 2002-01-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406094B2 (ja) 1996-11-12 2010-01-27 株式会社ニコン 画像再生装置および画像記録装置
US20020054049A1 (en) * 1996-11-12 2002-05-09 Kenji Toyoda Image playback apparatus,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thereof
JP3224513B2 (ja) * 1996-11-27 2001-10-2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の再生方法
US6052508A (en) * 1997-04-04 2000-04-18 Avid Technology, Inc. User interface for managing track assignment for portable digital moving picture recording and editing system
JPH10304234A (ja) 1997-04-24 1998-11-13 Sony Corp 撮像システム、及びビデオカメラ装置
JP4303798B2 (ja) * 1997-09-11 2009-07-29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編集装置及び編集システム
JP3797762B2 (ja) 1997-09-19 2006-07-19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動画像編集方法
TW432372B (en) * 1997-09-17 2001-05-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Optical disc, video data editing apparatus,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an editing program, reproduction apparatus for the optical disc, and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an reproduction program
US6400378B1 (en) * 1997-09-26 2002-06-04 Sony Corporation Home movie maker
JP3895849B2 (ja) * 1997-11-11 2007-03-22 トムソン ライセンシング ノンリニア映像編集システム
TW385436B (en) * 1997-12-12 2000-03-21 Toshiba Corp Digital recording system using variable recording rate
JPH11195288A (ja) * 1997-12-26 1999-07-21 Sony Corp 編集装置、ディスク状記録媒体
JPH11273230A (ja) * 1998-03-20 1999-10-08 Sony Corp 記録媒体、記録再生装置、及び記録再生方法
JP4592844B2 (ja) * 1999-08-27 2010-12-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ータ再生装置、データ再生方法
US6882793B1 (en) * 2000-06-16 2005-04-19 Yesvideo, Inc. Video processing system
US7444593B1 (en) * 2000-10-04 2008-10-28 Apple Inc. Disk space management and clip remainder during edit operation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816A (zh) * 1996-09-25 1998-04-01 索尼株式会社 删除节目规定部分的编辑方法及其编辑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10089354A (ko) 2001-10-06
CN1321316A (zh) 2001-11-07
EP1126462A1 (en) 2001-08-22
US7099557B1 (en) 2006-08-29
JP2001067838A (ja) 2001-03-16
KR100711952B1 (ko) 2007-05-02
EP1126462A4 (en) 2005-01-19
US7970259B2 (en) 2011-06-28
JP4592844B2 (ja) 2010-12-08
WO2001016953A1 (fr) 2001-03-08
US20050232600A1 (en) 2005-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8648C (zh) 记录和/或再现设备
JP3982072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表示方法
US7236684B2 (en) Editing apparatus and editing method
US7212731B1 (en)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tion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tion method
US7555204B2 (en) Integrated recording and editing apparatus and system
JP4269465B2 (ja) 画像表示システム、及び画像表示方法
JP4820485B2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4178679B2 (ja) 記録再生装置、画像表示方法
KR100609551B1 (ko) 방송 프로그램을 연속 녹화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JP2001069387A (ja) 記録装置、記録方法
JP3988266B2 (ja) 記録再生装置、記録再生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JPH11339446A (ja) 記録再生装置
JP2000217055A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2000215648A (ja) 記録装置
JP4423698B2 (ja) サムネイル表示装置
JPH11273230A (ja) 記録媒体、記録再生装置、及び記録再生方法
JP2002135709A (ja) 編集装置、記録再生装置、編集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JP4114317B2 (ja) 編集装置
JPH11195288A (ja) 編集装置、ディスク状記録媒体
JPH11213524A (ja) 記録再生装置
JP4553054B2 (ja) 編集装置、記録再生装置、編集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JP2000050191A (ja) 編集装置
JP2000236466A (ja) 記録装置、再生装置
JPH11205719A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2001203963A (ja) 記録媒体、記録及び/又は再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106

Termination date: 2015082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