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53165C - 信息传输方式、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息传输方式、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53165C
CN100553165C CNB2005800030699A CN200580003069A CN100553165C CN 100553165 C CN100553165 C CN 100553165C CN B2005800030699 A CNB2005800030699 A CN B2005800030699A CN 200580003069 A CN200580003069 A CN 200580003069A CN 100553165 C CN100553165 C CN 10055316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ssification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signal
electronic installation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8000306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10829A (zh
Inventor
池田胜幸
饭田泉
伊野口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108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108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5316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53165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伴随传送数据的大容量化高速化,消耗电力增加,产生因信号失真造成的特性恶化,电缆和连接器的可靠性降低,并成为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本发明消除安装上的部件配置等的制约变严格等各种问题。具有:传送第1类别信息的无线通信单元;和传送第2类别信息的有线通信单元,所述第1和第2类别的发送信息通过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和有线通信单元并行传送。

Description

信息传输方式、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置有显示元件和摄像元件等需要高速数据传输的元件的信息传输方式、电子装置和无线通信终端。
背景技术
近年来,便携电话和笔记本电脑、数字照相机等的功能提高惊人,内置于这些设备中的显示元件和摄像元件要求高分辨率化和高精细化,并且日趋复杂。特别是在便携电话中,要求照相机功能的内置和显示部的大型化等高性能化、以及小型轻量化和低功耗,其壳体结构也以被称为蛤壳式或翻盖式的折叠型为主流。
图40是表示作为显示元件使用了有源矩阵式液晶显示体的电子装置的典型结构的方框图,图41是其时序图。
如图40所示,CPU 5701生成应该显示的图像数据,把该图像数据写入视频存储器5702。CPU 5701通过JPEG形式或MPEG形式等的压缩图像或动态图像数据的解压缩和运算,生成应该显示的图像数据。液晶控制器5703生成进行液晶显示所需要的各种定时,即X驱动器5713的X时钟信号5715和水平同步信号5714、垂直同步信号5718,并且从视频存储器5702按照应该显示的顺序读出图像数据,发送给液晶显示体5708的驱动器(X驱动器5713和Y驱动器5707)。此处,X驱动器5713在液晶显示体5708的像素由n行m列构成时,由m级的移位寄存器5704、m字的锁存器5705和m个DA转换器5706构成。
液晶控制器5703在读出显示帧的开头像素时,产生垂直同步信号5718发送给Y驱动器5707。与此同时,液晶控制器5703从视频存储器5702读出显示于液晶显示体5708的第1行第1列像素上的数据,并作为显示数据信号5716发送给锁存器5705的数据端子。
移位寄存器5704如图41所示,与X时钟信号5715同步地读入液晶控制器5703产生的水平同步信号5714,产生用于锁存第1列的图像数据的信号X1锁存(图41(c))。利用该信号,将显示于第1行第1列的像素上的数据锁存于锁存器5705的第1列。然后,液晶控制器5703从视频存储器5702读出应该显示于下一个像素上的数据,并输出。X驱动器5713的移位寄存器5704使水平同步信号5714进行一个移位,产生用于锁存第2列的图像数据的信号X2锁存(图41(d)),使锁存器5705锁存第1行第2列的图像数据。
以后,移位寄存器5704使水平同步信号5714依次移位,依次对显示于第1行的数据进行锁存。在锁存器5705保存完1行部分的数据后,输出下一个水平同步信号5714(应注意图41(a)和图41(h),在图40中(a)~(f)和该图(g)~(k)中横轴的时间刻度有变化。因此,作为相同信号的水平同步信号,除(a)外还记述了(h)。),DA转换器5706对保存于锁存器5705中的数据进行DA转换,输出给列电极5710的第Xi个(1≤i≤m)。同时,Y驱动器5707向第1行的行电极Y1输出选择信号。
以后相同,每当出现水平同步信号5714时,Y驱动器5707依次使输出给行电极7509的第Yj个(1≤j≤n)的选择信号移位。
图40中的单点划线5718内是将液晶显示体5708的矩阵配置的1像素部分放大的图。有源开关元件5711在行电极5709的第Yj个被选择时,把输出给列电极5710的第Xi个的DA转换器5706的输出传递给像素电极5712。另外,在液晶控制器侧配置一个DA转换器5706,也可以利用模拟信号来传送数据5716。该情况时,锁存器5705成为模拟的采样保持电路。该方法可以减少DA转换器的数量,虽然在以往广为使用,但对DA转换器而言,只要最终施加给像素电极5712的电压值达到规定值即可,可以使用脉宽调制等的数字电路,不需要模拟的采样保持电路,所以伴随着LSI的高密度化,此处说明的方法已成为主流。
但是,在该方法中,数据被利用数字信号来传送,所以信号线的数量非常多,例如需要8位×3原色合计24条信号线。
另外,在画面的行右端的显示信号被从液晶控制器5703输出后、到下一行左端的显示信号被输出之前的时间,以及在画面最下行的图像数据输出结束后、到下一帧的第一行的图像数据被输出之前的时间,被称为(水平、垂直)消隐期间或回描期间,虽然在CRT中不能为0,但在液晶显示体5708中可以为0。在图41中,示例了获取1像素部分的水平回描期间和1行部分的垂直回描期间的情况。
在数字照相机等使用摄像元件的电子装置中,正好与使用液晶显示体5708时的信号的传送方向相反,可以使用相同的电路结构。
在内置这种显示体元件和摄像元件的电子装置中,要求显示大型化、高分辨率化、设备的小型轻量化。因此,安装图40的电子装置的安装基极为多个的情况居多,该情况时,多利用图40中的单点划线5717-5717’来划分安装基板。
必然的,CPU 5701和液晶显示体5708之间的连接线变长。并且,在图40的结构中安装了摄像元件的情况下,与使用液晶显示体5708时的信号的传送方向相反,可以使用相同的电路结构,所以CPU 5701和摄像元件之间的连接线变长。
并且,伴随液晶显示体5708和摄像元件等的高分辨率化,它们的线路的信号频率提高,与CPU 5701的连接变困难。特别是在哈壳式结构中,形成两者通过较细的铰链部分相连接的结构。因此,伴随显示元件和摄像元件的高分辨率化,在利用图40中的单点划线5717-5717’划分安装基板时的两个基板之间交换的数据量增多,需要高速传输技术。为了解决该问题,作为高速数据传输的方式,例如提出把(LVDS:Low VoltageDifferential Signaling,低电压差分信号传输)用于显示元件、摄像元件的连接的方案(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在专利文献3和专利文献4等中,因利用该方式不能充分解决而提出了新方法。
另外,半导体制造技术的发展惊人,作为系统级芯片(system onchip),具有集成度日益提高、装入一个芯片内的半导体电路全部装配在一个芯片内的趋势。因此,半导体芯片与外部电路的连接的管脚数膨大,超过数百根的情况也不少见。并且,半导体电路的动作频率也提高,在以往通过引线接合与外部连接的方法中,高频特性成为问题,与外部的正确的信号交接变得困难。针对这种问题,在非专利文献1中有将芯片之间的连接无线化的研究报告。
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公报3086456(44栏)
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公报3330359(46栏)
专利文献3  日本专利公报3349426
专利文献4  日本专利公报3349490
非专利文献1“日経マイクロデバイス”2003年12月号第161页
但是,最近的显示体的大型化的发展惊人,即使利用这些技术也不能获得足够的性能。为了获得充分的噪声特性(抗干扰性、赋予干扰性),要求细心的设计和调整。并且,在LVDS中,由于信号电平小,必然在数字IC中使用模拟信号,存在电耗变大的问题。
并且,为了高精度地传输信号,需要取得了匹配的阻抗终端,但阻抗终端需要的线的数量多,而且传输阻抗至多约100欧姆,所以还存在这些终端电阻消耗的电力大到不能容忍的程度的问题。
另外,当利用图40中的单点划线5717-5717’来划分安装基板时,需要通过利用较长的布线来走线的线路,高速传送大量数据。为此,来自线路的放射电磁场增加,成为对其它电子设备或自身设备的电磁波妨碍的原因。在以往的信号线的信号传输中,受电端的振幅水平被限定,即使在受电端确保了足够的质量,也不能降低信号的振幅水平。即,EMI(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对策变困难,结果,产生对设备设计的制约和成本上升。并且,在发送侧,除受电端的负荷外,线路的寄生电容也被同时驱动,所以信号传递需要多余的能量。即,结果导致增大电耗。
并且,伴随传输数据的高速化的布线数量的增大,需要用于布线的物理空间,当然对设备的设计产生较大制约。
特别是在蛤壳式结构等中,在配线通过铰链部等可动部时,根据可动部的弯折情况,特性阻抗发生变化,所以根据情况产生阻抗不匹配,由于在折弯部的反射等,产生信号恶化。因此,存在传输的数据的速度受到限制,安装方法和部件配置受到制约的问题。
并且,为了应对显示体元件和摄像元件的高分辨率化和高速化,通过铰链部进行交换的信号数达到数十条,而且由于不能使用基板上的布线,所以通过连接器来连接挠性基板。采用挠性基板和连接器的连接,具有成本高且连接可靠性低的缺点。
如果在同一电子装置内导入以往的无线通信技术,利用电磁波信号无线传输布线困难的部分的数据传送,则可以一气解决这些问题。
但是,为了把以往的无线通信技术导入电子装置内的数据传送中,与利用导线传送时相比,存在其结构非常复杂,而且安装困难的问题。
并且,即使基于以往的无线通信技术的信息传输在同一电子装置内进行,由于通信中使用的电磁波信号的泄漏,存在安全性问题。即,由于被窃听等存在威胁通信安全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改进以往的无线通信技术,使可以应用于同一电子装置内的数据传输中,将具有上述各种问题和制约的数据的高速传输方法无线化,消除以往的信息传输方式的缺点和制约,以低的成本实现高可靠性的电子装置和无线通信终端。
并且,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解决在通过应用无线通信技术来消除有关以往在同一电子装置内进行信息传输时的各种问题和制约时的安全性问题,消除以往的信息传输方式的缺点和制约,以较低的成本实现高可靠性的电子装置和无线通信终端。
本发明的信息传输方式,其特征在于,具有:无线通信单元,其传送第1类别信息;以及有线通信单元,其传送用于所述第1类别信息的控制或处理的第2类别信息,所述第1类别信息是高速数据或需要复用的并行数据,所述第2类别信息是无线收发用的同步信息、振荡器信息、反馈数据的接收状态的反馈信息,在不中断进行所述第1类别信息的无线通信的期间,进行所述第2类别信息的有线通信。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无线传输进行高速传输困难的信号组的传输,可以避免伴随发送数据的高速化而产生的各种问题,通过有线发送无线传输中所需要的同步信息等的信号,可以避免伴随无线化而产生的系统复杂化。
由此,不必使系统变复杂,即可在空间中传播传递高速数据的发送信号,不需要进行该传递用的布线,可以简化挠性基板和连接器的布线,消除起因于它们的成本提高和可靠性问题。并且,也可以避免伴随阻抗匹配用的终端和数据传输速度的高速化而上升的电耗问题。并且,可缓和布线的走线和部件配置的制约,可以改善电子装置的设计和使用便利性。另外,在信号传送中使用的电磁波在同一系统内的极近距离内进行,只要能够确保在该距离内的通信即可,所以能够把放射电磁波的强度降低到限界程度,EMI(电磁干扰)特性得到本质性的改善,容易采取对策。此外,所说一个通信链路,指通信不中断地进行的期间,在一个通信链路内至少进行一次成对的发送和接收。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无线通信部,其无线通信第1类别信息;以及有线通信部,其有线通信用于所述第1类别信息的控制或处理的第2类别信息,所述第1类别信息是高速数据或需要复用的并行数据,所述第2类别信息是无线收发用的同步信息、振荡器信息、反馈数据的接收状态的反馈信息,在不中断进行所述第1类别信息的无线通信的期间,进行所述第2类别信息的有线通信。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上述信息传输可以消除伴随电子装置内的信息传输的各种问题,所以电子装置的实现变得容易。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利用有线通信来负责在无线通信中发送的信息的一部分,可以减轻施加给无线通信的负荷,并且通过无线通信发送第1类别信息。因此,可以缓解安全性的劣化和电路规模的增大等伴随无线通信产生的问题,而且可以缓解布线数量的增加和部件配置的制约等伴随有线通信产生的问题,可以应对电子装置的大画面化和多功能化,应对电子装置的小型薄型化。
并且,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信息发生部,其发生第1类别信息;加密部,其将所述信息发生部的第1类别信息加密;无线发送部,其利用电磁波信号发送经由所述加密部加密的第1类别信息;无线接收部,其接收由所述无线发送部发送的电磁波信号;解密部,其将由所述无线接收部接收的信号解密;密钥生成部,其生成加密密钥作为第2类别信息;以及有线通信部,其通过有线通信把由所述密钥生成部生成的加密密钥发布给所述加密部和解密部,在所述无线发送部和所述无线接收部进行通信的期间,所述有线通信部将所述加密密钥发布给所述加密部和所述解密部。
根据上述结构,在电子装置内无线交换的信息加密发送,所以即使其泄漏给第三者时,只要没有加密密钥就不能解读,可以提高安全性。加密密钥可以频繁更新,而且通过有线通信发送给对方,所以加密密钥不会交给第三者。即,不存在使用密码时成为问题的密钥发布时的问题(KDP:Key Distribution Problem)。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信息发生部,其发生第1类别信息;随机数生成部,其生成随机数作为第2类别信息;有线通信部,其利用有线通信发布由所述随机数生成部生成的随机数;加法部,其将所述信息发生部发生的第1类别信息加上所述随机数;无线发送部,其利用电磁波信号发送经由所述加法部相加后的信息;无线接收部,其接收从所述无线发送部发送的电磁波信号;以及减法部,其从由无线通信部接收的信息中减去所述随机数进行解密,在所述无线发送部和所述无线接收部进行通信的期间,所述有线通信部将所述随机数发布给所述加密部和所述解密部。
根据上述结构,在电子装置内无线交换的信息被与随机数相加,所以即使泄漏时第三者也无法知道其内容,确保安全性。随机数可以频繁变更,而且通过有线通信发送到接收侧,所以被相加的随机数不会被第三者盗取。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信息发生部,其发生第1类别信息;扩展码生成部,其生成扩展码作为第2类别信息;有线通信部,其利用有线通信发布由所述扩展码生成部生成的扩展码;调制部,其利用所述扩展码对所述信息发生部发生的第1类别信息进行扩展调制;无线发送部,其利用电磁波发送通过所述调制部调制后的信息;无线接收部,其接收所述电磁波信号;以及解调部,其利用所述扩展码将由所述无线接收部接收的信息解扩,在所述无线发送部和所述无线接收部进行通信的期间,所述有线通信部将所述扩展码发布给所述加密部和所述解密部。
根据上述结构,在电子装置内无线交换的信息被利用扩展码进行扩展调制,所以即使信号泄漏,只要第三者没有扩展码就不能进行解调,也就无法知道其内容,所以能够确保安全性。扩展码可以频繁变更,而且通过有线通信发送到接收侧,所以扩展码无法被第三者盗取。并且,通过获得扩展增益,该无线通信路径不会对该电子装置带来影响,反之也不会受到电子装置产生的电磁波信号和电磁波噪声的影响。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有线通信部把信号叠加在电源线上进行通信。
根据上述结构,有线通信部利用叠加在电源线上的信号进行通信,所以不需要进行该通信用的特殊布线,能够容易地以极少的布线数量传输大量数据。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电磁波转换部,其把所述第1类别信息转换为电磁波信号;以及电磁波复原部,其接收所述电磁波信号并复原为所述第1类别信息。
根据上述结构,利用简单的结构即可实现信号传送的基于电磁波(电波)的无线化。特别是在无线传输信号的发送侧和接收侧,由于使用通过有线传送的相同的控制信号,所以能够消除收发端的特性偏差和定时偏差,即使不使用高精度的部件,也能够确保质量良好的通信。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由同一载波振荡器产生的载波来驱动所述电磁波转换部和所述电磁波复原部。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通过无线方式传输信号的发送侧和接收侧双方,均被利用根据有线传送的共同信号而产生的载波来驱动,所以不需要在接收侧获取同步检波的同步。因此,即使收发端不使用高精度的部件,也能够利用简单的电路结构确保质量良好的通信。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波转换部进行扩频调制,所述电磁波复原部进行解扩频,所述电磁波转换部和所述电磁波复原部的同步信息被有线传输。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扩频调制不必将多个信号串行化即可进行复用来发送,所以实时特性良好。并且,可以获得扩展增益,所以可以构建发送的电磁波信号对系统的干扰、或从系统受到的干扰小的稳健系统。另外,由于在收发端通过有线传送同步信息,所以在接收端不需要从接收电磁波信号进行同步获取用的同步电路,解扩电路也可以使用简单的电路,容易简化电路。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波转换部进行向UWB信号的调制,所述电磁波复原部进行从UWB信号的解调,所述电磁波转换部和所述电磁波复原部的同步信息被有线传输。
根据上述结构,在象通过电波进行通信的便携电话那样以产生电磁波为基本功能的电子设备的强电磁场环境下,也能够利用UWB特有的宽频带特性、低频谱密度特性,实现高速的高可靠性的数据传送。如果是UWB通信,则法律上允许的最大放射电磁场的限定变宽松,接收侧的设计变得更容易。另外,UWB的调制器和解调器使用通过有线传送的同一同步信息,所以在接收侧不需要进行同步提取的电路,实现电路的简化。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信息发生部,其调制第1类别信息,将其作为电磁波信号发送;信息接收部,其接收所述电磁波信号并解调;共同的电源线,其向所述信息发生部和所述信息接收部供给电源;以及有线通信部,其把第2类别信息叠加在所述电源线上,在所述信息发生部与所述信息接收部之间进行通信,在不中断进行所述第1类别信息的无线通信的期间,进行所述第2类别信息的有线通信。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无线方式进行高速传输困难的信号组的传输,可以避免伴随发送数据的高速化产生的各种问题,通过把无线传输所需要的同步信息等的信号叠加在电源线上进行有线传输,可以避免伴随无线化产生的系统的复杂化,而且有线线路与电源线共用,所以可以减轻伴随布线产生的困难。
由此,不必使系统变复杂,即可在空间中传播传递高速数据的发送信号,不需要进行该传递用的布线,可以简化挠性基板和连接器的布线,消除起因于它们的成本提高和可靠性问题。并且,也可以避免伴随阻抗匹配用的终端和数据传输速度的高速化而上升的电耗问题。并且,可缓和布线的走线和部件配置的制约,可以改善电子装置的设计和使用便利性。另外,在信号传送中使用的电磁波在同一系统内的极近距离内进行,只要能够确保在该距离内的通信即可,所以能够把放射电磁波的强度降低到限界程度,EMI(电磁干扰)特性得到本质性的改善,容易采取对策。而且,由于有线线路与电源线共用,所以可以减轻伴随布线产生的困难。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发送部具有:控制部,其产生基准信号;以及调制部,其与所述基准信号同步,把所述第1类别信息转换为电磁波信号,通过所述有线发送部和有线接收部收发的第2类别信息是所述基准信号,所述无线接收部具有解调部,其与由所述有线接收部接收的所述基准信号同步,来解调所述第1类别信息。
根据上述结构,无线发送部和无线接收部可以与同一基准信号同步动作,所以在接收侧不需要进行同步用的电路,可以明显简化收发第1类别信息的硬件结构。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发送部具有:控制部,其进行振荡发生基准信号;第1载波振荡部,其进行振荡发生与所述基准信号同步的载波;以及调制部,其利用第1类别信息来调制所述载波振荡部发生的载波,转换为电磁波信号,通过所述有线发送部和有线接收部收发的第2类别信息是所述基准信号,所述无线接收部具有:第2载波振荡部,其进行振荡发生与所述有线接收部接收的所述基准信号同步的载波;以及解调部,其使用所述第2载波振荡部发生的载波来解调第1类别信息。
根据上述结构,无线发送部和无线接收部可以借助与同一基准信号同步产生的载波而动作,所以不需要接收侧的进行载波再现用的同步获取或跟踪的电路,可以明显简化用于收发第1类别信息的硬件结构。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发送部具有:控制部,其进行振荡发生基准信号;第1载波振荡部,其进行振荡发生与所述基准信号同步的载波;以及调制部,其利用第1类别信息,与所述基准信号同步地调制所述载波振荡部发生的载波,转换为电磁波信号,通过所述有线发送部和有线接收部收发的第2类别信息是所述基准信号,所述无线接收部具有:第2载波振荡部,其进行振荡发生与所述有线接收部接收的所述基准信号同步的载波;以及解调部,其使用所述第2载波振荡部发生的载波,与所述有线接收部接收的所述基准信号同步来解调第1类别信息。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利用叠加在电源线上的一个基准信号来获取无线发送部和无线接收部的同步,而且借助与所述基准信号同步产生的实现了跟踪的载波而动作,所以不需要接收侧的同步用的电路和载波再现用的电路,可以明显简化收发第1类别信息的硬件结构。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发送部利用相位调制来调制第1类别信息,根据作为第2类别信息被有线传输的基准信号生成调制解调的载波信息,由所述无线发送部发送的发送分组被取得与作为所述第2类别信息被有线传输的基准信号的同步。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利用简单的电路结构实现收发第1类别信息的无线发送部和无线接收部,可以实现信号传送的基于电磁波(电波)的无线化。特别是在信号被无线传送的发送侧和接收侧,由于使用叠加在电源线上传送的共同的控制信号,所以能够消除收发端的特性偏差和定时偏差,即使不使用高精度的部件,也能够确保质量良好的通信。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发送部利用扩频调制来调制所述第1类别信息,无线接收部对所述第1类别信息进行解扩频来解调,根据作为第2类别信息被有线传输的基准信号生成调制解调的扩展码的同步信息或载波信息,用于取得同步。
根据上述结构,利用扩频调制不必将多个信号串行化即可进行复用来发送,所以实时特性良好。并且,可以获得扩展增益,所以可以构建发送的电磁波信号对系统的干扰、或从系统受到的干扰小的稳健系统。另外,在收发端,同步信息或载波信息被叠加在电源线上传送,所以在接收端可以使用该信号再现同步定时和载波,所以在接收侧不需要进行同步获取用的同步电路,解扩电路也可以使用简单的电路,容易简化电路。并且,载波也可以利用简单的电路再现,可以简化电路。而且,第2类别信息被叠加在电源线上,所以布线数量可以做到最少。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发送部利用UWB调制来调制第1类别信息,根据作为所述第2类别信息被有线传输的基准信号生成解调用的脉冲模板的同步信息,并取得同步。
根据上述结构,在象通过电波进行通信的便携电话那样以产生电磁波为其基本功能的电子装置的强电磁场环境下,也能够实现高速的高可靠性的数据传送。如果是UWB通信,则法律上允许的最大放射电磁场的限定变宽松,接收侧的设计变容易。另外,UWB的调制器和解调器使用通过有线传送的同一同步信息,所以接收侧不需要进行同步提取的电路,可以实现电路的简化。而且,第2类别信息被叠加在电源线上,所以布线数量可以做到最少。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第2类别信息包含与所述第1类别信息的无线通信相关的同步信息或载波信息。
根据上述结构,在进行无线传送时,可以在接收侧省略进行同步获取用的步骤和电路,可以简化无线传送用的电路。并且,在进行无线传送时,可以经常跟踪发送侧和接收侧的载波,所以能够使载波振荡器的精度明显变宽松,能够使用于收发第1类别信息的收发用的硬件精度明显变宽松,成本优点很大。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第2类别信息包含表示所述第1类别信息的接收状态的信息,所述第2类别信息被从所述第1类别信息的接收侧传输到发送侧。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根据无线发送的信息的接收情况,容易地把接收情况从接收侧反馈给发送侧,能够容易确保接收质量。并且,可以控制为接收第1类别信息的最低限度的发送电力,所以能够容易采取EMI对策,对确保针对信息泄漏的安全性也有效果。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类别信息包含图像数据、文本数据、语音数据中的至少任一项。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容易实现处理图像或声音及文本的多媒体信息的多种电子装置。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存储部,其存储所述第1类别信息;显示体,其显示所述第1类别信息;显示控制部,其按照所述显示体的驱动顺序,从所述存储部中读出并输出所述第1类别信息;以及显示体驱动部,其根据所述显示控制部读出的所述第1类别信息,驱动所述显示体。
根据上述结构,不必使系统变复杂,即可在空间中传播传递液晶显示的显示信息,不需要进行该传递用的布线,可以简化挠性基板和连接器的布线,消除起因于它们的成本提高和可靠性问题。并且,也可以避免伴随阻抗匹配用的终端和数据传输速度的高速化而上升的电耗问题。并且,可以缓解布线的走线和部件配置的制约,可以提高电子装置的设计和使用便利性。另外,在信号传送中使用的电磁波在同一系统内的极近距离进行,只要能够确保在该距离内的通信即可,所以能够把放射电磁波的强度降低到限界程度,EMI特性得到本质性的改善,容易采取对策。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摄像元件;摄像控制单元,其读出并输出所述摄像元件拍摄的图像信号作为所述第1类别信息。
根据上述结构,摄像元件与使用由摄像元件得到的图像数据的主机侧之间的信号交换无线化,其间的布线将不再需要,可以避免伴随摄像元件的大型化而暴露的各种问题。即,具有以下效果:即使蛤壳式结构的壳体也能够容易安装;不需要挠性基板和连接器这样的布线,消除起因于它们的成本提高和可靠性问题;能够应对更快的传输速度等。特别是在照相机中,必须把光学系统和电子部件安装在同一壳体上,安装电子部件时的制约增多,但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结构,可以缓和该制约。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把通过集成电路上的电子电路和集成电路外部而传输的信息作为第1类别信息进行无线传输。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使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封装体的输入输出管脚的一部分无线化,所以能够减少其数量,降低封装体的尺寸和成本。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显示部;扬声器部;以及数据源部,其生成显示在所述显示部上的图像数据和驱动所述扬声器部的音响数据,把在所述显示部或扬声器部与数据源部之间传输的所述图像数据和音响数据,作为第1类别信息进行无线传输。
根据上述结构,对于处理视频数据和音响数据的多媒体设备的扬声器和显示器、与调谐记录器部的连接,可以利用简易的硬件实现无线连接,可以容易进行彼此间的连接。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利用有线通信来辅助无线通信,可以通过无线方式进行无线通信终端的壳体之间的数据传送。因此,在对应于安装在无线通信终端上的显示部的高分辨率化,使得在壳体之间交换的数据量增大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壳体之间的布线数量的增大,可以在壳体之间没有滞留地进行数据通信。结果,在无线通信终端采用蛤壳式结构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连接部的结构复杂化,并且能够防止安装步骤的烦杂化,可以抑制成本上升,实现无线通信终端的小型薄型化和高可靠性,同时实现无线通信终端的大画面化和多功能化,而不会破坏无线通信终端的便携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将应用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控制方法的蛤壳式便携电话打开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将应用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控制方法的蛤壳式便携电话闭合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控制方法的旋转式便携电话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6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信息传输方式的电子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7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信息传输方式的电子装置的其他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8是具体叙述本发明涉及的电子装置的实施例5和实施例6的调制器和解调器的方框图。
图9是具体叙述本发明的实施例7和实施例8的时序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其它的电子装置的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其他一个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另一其他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另一其他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另一其他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另一其他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另一其他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另一其他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18是具体叙述本发明涉及的电子装置的实施例16的调制器和解调器的方框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另一其他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另一其他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另一其他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图22是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叠加电路和分离电路的其他一个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另一其他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另一其他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另一其他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26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另一其他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27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另一其他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28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另一其他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29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另一其他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30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另一其他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31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另一其他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32是表示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的定时的一个实施例的图。
图33是表示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的定时的其他实施例的图。
图34是表示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的定时的另一其他实施例的图。
图35是表示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的定时的另一其他实施例的图。
图36是表示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的定时的另一其他实施例的图。
图37是表示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的定时的另一其他实施例的图。
图38是表示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的定时的另一其他实施例的图。
图39是表示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的定时的另一其他实施例的图。
图40是说明以往的具有液晶显示体的电子装置的方框图。
图41是说明以往的具有液晶显示体的电子装置的动作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是表示将应用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控制方法的蛤壳式便携电话打开时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将应用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控制方法的蛤壳式便携电话闭合时的状态的立体图。
在图1和图2中,在第1壳体部1的表面配置有操作按钮4,在第1壳体部1的下端设有麦克风5,在第1壳体部1的上端安装有外部无线通信用天线6。并且,在第2壳体部2的表面设有显示体8,在第2壳体部2的上端设有扬声器9。在第2壳体部2的背面设有显示体11和摄像元件12。另外,作为显示体8、11,例如可以使用液晶显示面板、有机EL面板或等离子显示面板等。并且,作为摄像元件12,可以使用CCD(电荷耦合器件)或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等。另外,在第1壳体部1和第2壳体部2上分别设有在第1壳体部1和第2壳体部2之间进行内部无线通信的内部无线通信用天线7、10。
并且,第1壳体部1和第2壳体部2通过铰链3相连结,通过使第2壳体部2以铰链3为支点旋转,可以把第2壳体部2折叠在第1壳体部1上。并且,通过把第2壳体部2闭合在第1壳体部1上,可以利用第2壳体部2保护操作按钮4,可以防止携带便携电话步行时操作按钮4被误操作。并且,通过从第1壳体部1打开第2壳体部2,可以看着显示体8操作操作按钮4,或使用扬声器9和麦克风5进行通话,或一面操作操作按钮4一面进行摄像。
此处,通过使用蛤壳式结构,可以在第2壳体部2的大致整个面上配置显示体8,不破坏便携电话的便携性,即可扩大显示体8的尺寸,可以提高目视辨认性。
并且,通过在第1壳体部1和第2壳体部2中分别设置内部无线通信用天线7、10,可以通过使用内部无线通信用天线7、10的内部无线通信,进行第1壳体部1和第2壳体部2之间的数据传输。例如,可以把通过外部无线通信用天线6取入第1壳体部1的图像数据或声音数据,通过使用内部无线通信用天线7、10的内部无线通信传送给第2壳体部2,在显示体8上显示图像,或可以从扬声器9输出声音。并且,可以把利用摄像元件12拍摄的摄像数据,通过使用内部无线通信用天线7、10的内部无线通信从第2壳体部2传送给第1壳体部1,并通过外部无线通信用天线6传送到外部。
由此,不需要通过有线进行第1壳体部1和第2壳体部2之间的数据传输,不需要使多管脚化的挠性配线基板通过铰链3。因此,能够抑制铰链3的结构复杂化,并且防止安装步骤的烦杂化,可以抑制成本上升,并且实现便携电话的小型薄型化和高可靠性,实现便携电话的大画面化和多功能化,而不会破坏便携电话的便携性。
另外,外部无线通信用天线6安装在第1壳体部1上,但也可以安装在第2壳体部2上。该情况下,在使用时外部无线通信用天线6不会被第2壳体部2遮挡,可以期待效率好的通信。在该情况下,从内置于第1壳体部1中的便携电话的通信控制部,通过同轴电线等向外部无线通信用天线6供电。
并且,在第1壳体部1和第2壳体部2之间进行内部无线通信时,也可以在第1壳体部1和第2壳体部2之间有线交换经由内部无线通信发送的第1类别信息的控制或处理中使用的第2类别信息。由此,通过无线进行高速传输困难的信号组的传输,可以避免伴随发送数据的高速化产生的各种问题,通过有线发送无线传输中所需要的同步信息等的信号,可以避免伴随无线化产生的系统复杂化。
(实施例2)
图3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控制方法的旋转式便携电话的外观的立体图。
在图3中,在第1壳体部21的表面配置有操作按钮24,在第1壳体部21的下端设有麦克风25,在第1壳体部21的上端安装有外部无线通信用天线26。并且,在第2壳体部22的表面设有显示体28,在第2壳体部22的上端设有扬声器29。在第1壳体部21和第2壳体部22中分别设有在第1壳体部21和第2壳体部22之间进行内部无线通信的内部无线通信用天线27、30。
并且,第1壳体部21和第2壳体部22通过铰链23相连结,通过使第2壳体部22以铰链23为支点水平旋转,可以把第2壳体部22重叠配置在第1壳体部21上,或可以使第2壳体部22从第1壳体部21上错开。另外,通过把第2壳体部22重叠配置在第1壳体部21上,可以利用第2壳体部22保护操作按钮24,可以防止携带便携电话步行时操作按钮24被误操作。并且,通过使第2壳体部22水平旋转,使第2壳体部22从第1壳体部21上错开,可以边看着显示体28边操作操作按钮24,或使用扬声器29和麦克风25进行通话。
此处,在第1壳体部21和第2壳体部22分别设有内部无线通信用天线27、30,可以通过使用内部无线通信用天线27、30的内部无线通信,进行第1壳体部21和第2壳体部22之间的数据传输。例如,可以把通过外部无线通信用天线26取入第1壳体部21的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通过使用内部无线通信用天线27、30的内部无线通信传送给第2壳体部22,使显示体28显示图像,并可以从扬声器29输出声音。
由此,不需要使多管脚化的挠性布线基板通过铰链23,能够抑制铰链23的结构复杂化,并且防止安装步骤的烦杂化。因此,可以抑制成本上升,实现便携电话的小型薄型化和高可靠性,实现便携电话的大画面化和多功能化,而不会破坏便携电话的便携性。
并且,在第1壳体部21和第2壳体部22之间进行内部无线通信时,也可以在第1壳体部21和第2壳体部22之间有线交换经由内部无线通信发送的第1类别信息的控制或处理中使用的第2类别信息。由此,通过无线进行高速传输困难的信号组的传输,可以避免伴随发送数据的高速化产生的各种问题,通过有线发送无线传输中所需要的同步信息等的信号,可以避免伴随无线化产生的系统复杂化。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便携电话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适用于摄像机、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ce,个人数字助理)、笔记本型个人电脑等。
(实施例3)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信息传输方式的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概念图。
在图4中,设有发送部单元112和接收部单元113,从发送部单元112向接收部单元113发送数据。此处,在发送部单元112设有具有发送信息的电路要素101,在接收部单元113设有接收发送信息的电路要素104。并且,在发送部单元112和接收部单元113分别设有通过有线线路107相互进行通信的接口电路103、105,并且分别设有通过无线传播线路108相互进行通信的发送天线110和接收天线111。
并且,电路要素101发出的发送信息按照类别划分为第1类别信息和第2类别信息,第1类别信息通过调制器102进行调制,并作为电磁波从发送天线110发送。第2类别信息经由接口电路103通过有线线路107传递。
承载从发送天线110发出并在空间(无线传播线路108)中传播的第1类别信息的电磁波信号,被接收天线111接收,通过解调器106被解调,并输出给电路要素104。并且,通过有线线路107传送的第2类别信息,经由接口电路105传递给电路要素104。第2类别信息有时也被从接收部单元113发送给发送部单元112,该情况时,从接口电路105发送给接口电路103。
作为第1类别信息,选择有线传输困难的高速数据或象总线那样需要复用的并行数据。这些属于第1类别的信息被无线传送。从发送天线110放射的电磁场被设定为不超过法律规定的上限。作为不需要批准的无线站所允许的放射水平远远低于EMI规定的水平,但由于通信距离是极近距离,所以通过适当设定链路预算(link budget),可以确保质量足够好的通信路径。
这样,需要高速传输的大量信息不是通过信号线传输,而是在空间中无线传播的,所以不需要使用信号线,可以消除以往随之产生的连接器和铰链结构的问题。
并且,在以往采用信号线的传输中,伴随高速化,对寄生电容的充放电增多,消耗电力增加,另外从信号线路放射的不需要的放射功率增加,对周围设备的干扰对策变困难。在采用信号线的传输中,由于规定了逻辑水平,所以不能从本质上减少消耗电力,为了减少不需要的放射,只有强化屏蔽等处理方法。
对此,根据本实施例的这种方法,只要能够在同一系统内的极近距离内确保足够好的通信质量即可,所以能够将来自发送天线110的放射功率降低到该值左右,消耗电力增加得到本质性的改善,并且容易采取EMI对策。另外,从伴随通信线路的阻抗匹配用终端的消耗电力的增大和部件配置、线路走线等制约中解放出来。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无线通信的方法,将通信距离限定在同一壳体或同一系统内,所以能够采取比以往的无线通信设备使用的技术更简单的方法。用于具体实现该方法的是被有线传送的第2类别信息。作为第2类别信息,可考虑不需要高速传输大量数据的信息、无线收发用的同步信息、振荡器信息、反馈数据的接收状态的反馈信息等。特别是如果通信分组的同步信息通过有线发送过来,则在接收侧不需要提取同步信息的电路,接收侧的电路能够明显简化。
并且,通过发送扩频和UWB通信所需要的相关器的同步信息,可以明显简化相关器的结构。另外,如果能够发送振荡器信息,则可以共用作为收发之间的基准的时钟信号,对振荡器所要求的振荡频率精度明显变宽松,容易实现电子装置。并且,如果是便携电话或具有象蓝牙(Bluetooth)或UWB那样的近距离通信接口的电子装置,在发送第1类别信息的电磁波会给电子装置原有的通信带来妨碍的情况下,为了不给电子装置使用的电波带来妨碍,通过把电子装置的动作情况作为第2类别信息,在第1类别信息的收发期间进行交换,可以变更传送第1类别信息的电磁波的频率和发送功率,可以消除对原有通信的妨碍。即,作为第2类别信息,选择在便携电话等中其发送信道的频率,在蓝牙和UWB中选择其跳频图(hopping pattern)等。
第2类别信息有时也被从所述第1类别信息的接收侧向发送侧发送。这样,反馈第1类别信息的接收情况,例如,从接收侧向发送侧发送再发送请求、所放射的电磁波能量的增减请求、用于改进传送线路的畸变的预矫正参数(pre-emphasis parameter)等,可以利用较少的硬件成本提高通信质量。特别是如果反馈放射的电磁波能量的增减请求,则可以在接收侧设定成能够确保通信质量的最低限度的电磁波能量,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放射。这限定了受电端的信号电平,是用于确保该规定值的较大能量,该值低于与寄生电容一起被驱动的、以往采用有线高速传输数据时的不需要的放射电磁场能量,所以极其容易采取EMI对策。并且,没有驱动包括寄生电容在内的信号线,能够减少无线传送时的消耗电力。
(实施例4)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图。
在图5中,电子装置被划分为主体部205和显示部209,并通过铰链207形成为一体。此处,在电子装置上连接着各种输入输出设备,例如键盘和显示装置。即,在主体部205设有:负责电子装置主体的功能控制的主体部基板203;作为输入装置的键盘204;通过主体基板203上的电子电路的控制来生成显示数据的液晶控制器208。并且,在显示部209设有作为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体206。另外,在主体部205和显示部209分别设有相互进行无线通信用的发送天线212和接收天线210。主体部205和显示部209相互通过进行有线通信用的线路211相连接。
并且,液晶控制器208产生的显示数据被作为第1类别信息发送给调制器200进行调制,经由发送天线212被转换为电磁波(电波)在空间中传播。从发送天线212发送的电磁波信号被接收天线210接收,通过解调器202解调为显示数据,并被发送给液晶驱动器201,显示在液晶显示体206上。
调制器200和解调器202的同步信号作为第2类别信息,通过线路211传送给解调器202。该信号的数据速度不怎么快,并且所需要的信号线的数量较少,所以容易通过铰链进行布线。布线和部件配置的自由度提高,如图5所示,可以把信号的发送部即调制器200和发送天线212及作为接收部的解调器202与接收天线210配置在远离铰链207的位置。
伴随将要传输的数据的高速化,在传输线路内传输数据变得困难,但基于空间内的电磁波的传输变得更加容易。这样,如果在有线线路中传送信号,并获取调制器200和解调器202之间的同步,则不需要在解调器202侧进行同步用的同步检测,可以简化电路。伴随近年来的半导体元件制造技术的提高,通过简化这种可以实现高频无线传输的调制器200和解调器202,能够以极小的成本装配到电子装置上,实用性提高。
(实施例5)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信息传输方式的更加具体的结构、和采用该结构的电子装置的实施例的方框图。
在图6中,CPU301通过运算等生成应该显示的显示数据,并记录在视频存储器302中。液晶控制器303按照规定顺序从视频存储器302读出在显示体显示的显示数据319,并与垂直同步信号321和水平同步信号320一起输出。显示数据319通常以像素单位按照每个字作为数据被从视频存储器302并行读出,所以通过并行串行转换电路304进行并行串行转换,并传送给逻辑电路307。逻辑电路307接受从并行串行转换电路304输出的信号、和从液晶控制器303输出的水平同步信号320和垂直同步信号321,生成分组,并且把同步检波的定时等用于获取通信所需要的同步的前置码附加给分组。该分组在调制器308中被利用载波振荡器309产生的载波频率进行调制,并经过末级电路328从发送天线310发送。同时,载波振荡器309的输出通过分频器326被分频并转换为较低的频率,作为第2类别信息之一通过有线线路340传送给接收侧。
接收天线311接收从所述发送天线310发送的电磁波信号。并且,由接收天线311接收的信号,在通过前置放大器312放大后,通过带通滤波器313去除不需要频带的成分,输入解调器314。在解调器314中,使作为第2类别信息之一从有线线路340发送过来的分频器326输出的频率,通过PLL315倍增,将载波频率复原提供给解调器314,进行电磁波信号的解调。在同步电路316中检测接收信号分组内的前置码,检测出解调所需要的同步定时和用于驱动液晶的同步信号。逻辑电路318根据被解调的分组,使定时对准分组内的显示数据322,产生水平同步信号323、垂直同步信号324、X驱动器的传输时钟325,作为相当于各个液晶显示体的驱动器即图40中的显示数据信号5716、水平同步信号5714、垂直同步信号5718、X时钟信号5715的信号,输出给液晶显示体的驱动器进行显示。
载波振荡器309的振荡频率选择不妨碍无线接收机和便携电话那样使用电波的电子装置的本来目的的、并且不会受到妨碍的频率。如果选择2GHz以上的频率,则即使传输100Mbps的数据,占有频带也为约200MHz,在通常情况下几乎可以没有问题地使用。
一般,在无线通信中,发送侧的调制器308和接收侧的解调器314处理的载波频率需要一致,对发送和接收之间的载波振荡器的频率要求高的精度,这两者的误差直接表现为通信质量的恶化。但是,根据上述本发明的结构,调制器308和解调器314把同一载波振荡器309的信号用作基准,所以不会形成误差。载波振荡器309的精度不会成为问题,具有降低成本的效果。分频器326和PLL315不是必须的,也可以把载波振荡器309的输出直接发送给解调器314,但一般载波频率较高,所以在有线线路中传送比较困难。如果象上述结构那样进行分频降低频率发送,再通过PLL315进行倍增,复原与载波振荡器309的输出相同的载波,这种方法更具有容易实现性。
评价电路327例如利用基于CRC(循环冗余校验)的接收误码率等,根据解调器314的输出评价接收情况,把结果作为第2类别信息,通过有线线路340反馈给末级电路328。在末级电路328中,控制提供给发送天线310的功率,使成为能够在电磁波信号的接收侧充分确保通信质量的最低限度的发送功率。由此,能够以远远小于必须把接收信号电平保持为规定值的以往的有线传送线路产生的不必要的放射功率的放射功率,来保证通信质量,实现根本性的EMI对策。
并且,对产生的利用该反馈信息来补偿放射电磁场的传播路径特性的电磁场,也可以附加预矫正或预畸变(pre-distortion)。由此,能够以规定的放射电磁场功率获得规定的通信质量。并且,发送功率和传播路径特性因部件配置等而产生较大变化,需要在机器设计的初期通过试作等进行试错性的参数调整,但如果采取上述结构,这种参数调整和设定将自动进行,所以具有大幅削减开发工时的效果。控制发送侧来保证通信新质量的这种本实施例的方法,其概念与在接收侧设置AGC(自动增益控制)电路来控制接收机灵敏度(增益)的以往的无线通信技术大不相同,系统结构被简化,而且具有可以把不必要的放射抑制到最小限度的效果。
通过采取上述结构,可以实现发送给显示体的高速、大量的显示数据的无线化,可以消除伴随显示体的大型化而更加明显的消耗电力的增大、布线位置的制约、EMI问题、可靠性劣化等由于有线传送产生的各种问题。
(实施例6)
在实施例5中,显示体的水平同步信号和垂直同步信号被分组化,作为第1类别信息通过电磁波路径329传送,但也可以把液晶控制器303的输出作为第2类别信息,直接通过有线线路传送给逻辑电路318。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信息传输方式及使用该方式的电子装置的更加简化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表示根据上述概念简化了逻辑电路307和同步电路316的实施例。被赋予了与图7相同的序号的各个单元的名称和动作与图6相同。
在图7中,从液晶控制器303输出的水平同步信号320和垂直同步信号321,作为第2类别信息被有线发送给接收侧。即,水平同步信号320不通过图6中的发送侧的逻辑电路307,而直接提供给接收侧的逻辑电路318,并且垂直同步信号321不通过图6中的发送侧的逻辑电路307,而直接提供给接收侧的解调器314和逻辑电路318。
由此,如果使发送分组与这些同步信号同步来发送,则在接收侧不需要用于获知分组的开始的分组的同步检测等,同步电路316和逻辑电路307将不再需要或变得极其简单。
(实施例7)
图8(a)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电子装置的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是更加具体叙述实施例5和实施例6的调制器308和解调器314的图。
在图8(a)中,载波振荡器502是相当于实施例5的载波振荡器309的矩形脉冲振荡器。乘法器501进行所述载波振荡器502与输入数据503的相乘,作为发送信号504输出,发送给发送天线。由于输入数据503和载波振荡器502的输出均是数字信号,所以乘法器501可以是“异”电路。若使逻辑“0”时值“1”的模拟值、逻辑“1”时值“-1”的模拟值相对应,则“异”电路的输入输出正好作为乘法器发挥作用。并且,通信的传递距离极近,对其它设备等产生的高频干扰等原本就被抑制得较低,所以在天线和调制器输出之间不需要滤波器等。
解调器314的动作如下。通过图6中的接收天线311接收的接收信号被放大,被去除不需要的频带后,作为接收信号507输入乘法器505,与通过PLL 508再现的载波时钟信号进行相乘,然后通过低通滤波器506去除高频成分,将解调信号509解调。低通滤波器506去除乘法器505的输出的高频成分(由于接收信号507和PLL 508的再现时钟波形的微小相移差而产生的细小脉冲成分),作为解调信号509输出。PLL 508把作为第2类别信息被有线传送的、通过分频器500分频、频率被降低的载波振荡器502的输出作为基准,再现分频之前的载波频率。
图9(a)~(c)表示以上说明的调制器308的时序图。即,该图(a)表示由载波振荡器502生成的载波时钟信号,该图(b)表示发送数据503,该图(c)表示输出的发送信号504。如果把该图的时序图看作数字电路,则调制器308是“异”电路,如果看作获取±1的值的模拟值,则调制器308是乘法器。
图9(d)~(f)表示实施例7的解调器的时序图。即,该图(d)表示接收信号,该图(e)表示PLL 508产生的脉冲串,该图(f)表示乘法器505的输出,低通滤波器506从该信号中去除由于接收信号507和PLL 508的输出的微小相位差而产生的高频成分,将解调信号509复原。
根据该图可知,若载波时钟(图9(a))和再现时钟(图9(e))的频率不同、或相位偏离时,将不能很好地进行解调。在以往的无线通信中,在发送侧和接收侧分别具有高精度的振荡器,把误差抑制到最小限度。如果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这种结构,接收侧的再现时钟以发送侧的载波振荡器502为基准,所以总是能够确保相同频率的再现时钟,因此不会产生由于振荡频率的稳定性和频率精度造成的误差。即使是便宜的振荡器,也能够构建稳定性极高的电路。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无线信号传输,其传递距离是极近距离,能够充分确保SN比良好的通信质量,可以把信号放大到可看作数字值的程度。该情况时,被放大的信号电平增大到逻辑值电平,但利用该逻辑值驱动的负荷不是从CPU到显示体的这种伴随有较大的寄生电容的较长距离,而是同一半导体芯片内那样极其短的低负荷,所以不会导致消耗电力的增大。并且,即使接收信号507是未被放大到逻辑值电平的模拟电平,由于PLL 508的输出是(获取±1的值的)矩形,所以能够利用简单的开关电路实现乘法运算。即,准备放大幅度的绝对值相等、极性相反的两个放大器,在PLL 508的输出是逻辑电平1时,利用开关选择接收信号507的反转放大器输出,在PLL 508的输出是逻辑电平0时,选择接收信号507的正转放大器输出,从而可以实现。也可以把这种结构的电路用作乘法器505。
根据上述结构,调制器308可以利用“异”电路极其简单地实现,解调器314可以利用一个“异”电路或具有正负的放大幅度的放大器和开关电路、及低通滤波器极其简单地实现。
(实施例8)
图8(b)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是更具体地描述实施例5、实施例6的调制器308和解调器314的其他示例的图。
在实施例7中把简化的BPSK调制作为示例,但在实施例8中为了表示使用更普通的相位调制的情况,列举基于QPSK(四相相移键控)的示例。载波振荡器513是相当于实施例5或实施例6的载波振荡器309的矩形脉冲振荡器。在QPSK中,对于发送信号,按照每个码元各分配2位(即数据位“1”和数据位“2”),进行编码并发送。即,对于基准的时钟,例如按表1所示将相移量编码,进行调制后发送。编码器512利用数据位“1”和数据位“2”的位码型,控制移相器514和乘法器515,以成为表1所示的相移。
表1
  位1   0  1   0   1
  位2   0  0   1   1
  相移量   0  +90°   +180°   +270°
图9(g)~(j)是表示图8(b)所示的调制器的各部分的动作的时序图。发送数据的位1(图9(h))和位2(图9(i))通过编码器512被编码。并且,编码器512对是否利用移相器514将经由载波振荡器513振荡的载波(图9(g))进行90°的相移,是否再通过乘法器515进行载波的反转(180°的相移)进行控制,最终输出被QPSK调制的发送信号515(图9(j))。
分频器517相当于实施例5或实施例6的分频器326,PLL 520相当于实施例5或实施例6的PLL 315,产生再现时钟(图9(l))。所述PLL520输出的再现时钟通过第1乘法器519与接收信号518(图9(k))相乘,传送给第1低通滤波器523去除高频带成分,传送给判别电路525。同时,接收信号518通过第2乘法器521,与利用90°移相器522将PLL520产生的再现时钟脉冲串相移90°后的脉冲串(图9(o))相乘,再通过第2低通滤波器524去除高频带成分,传送给判别电路525。判别电路525从所述第1及第2低通滤波器523、524的输出(图9(n)和(q))中提取发送数据,解调接收信号518。
根据上述结构,不增加发送信号516的占有频带,即可实现数据传输的高速化。并且,由于调制解调器也可以利用简单的数字电路实现,所以能够装配在半导体芯片内,可以忽视成本和消耗电力的增加。在接收侧所需要的再现时钟以与发送侧相同的载波振荡器513为基准而生成,所以不会产生由于收发之间的时钟频率的精度造成的误差。即使是便宜的振荡器,也能够实现稳定的数据传输。载波振荡器513的频率即使在发送侧被进行了单方变更时,由于接收侧能够一直跟踪,所以例如在象无线通信机那样的电子装置中,可以根据通信信道在发送侧单方选择不会给通信信道带来妨碍的频率。(这在上述实施例5、6、7中均相同。)即,可以使得对作为通信设备等电子装置的原有目的的通信的干扰和妨碍对策显著地变容易。
(实施例9)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信息传输方式和电子装置的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在图10中,CPU701、视频存储器702、液晶控制器703的功能与在上述实施例5和实施例6中说明的相同,由液晶控制器703产生的显示数据725、水平同步信号723和垂直同步信号724,与由扩展码产生器705产生的扩展码,通过码复用电路704被复用。在该实施例中,如下所述,并行数据被码复用,所以不需要实施例5或实施例6的并行串行转换电路304的并行串行转换,因此也不需要其逆转换即串行并行转换电路317。
作为扩展码多使用相互正交的码组。显示数据725被按照每个像素从视频存储器702中一并读出,作为并行的数字数据输出。该数据信号的各个位与由扩展码产生器705产生的各码进行相乘(或者获取“异”逻辑值),进行模拟相加,进行码复用。被复用的信号通过调制器707利用由载波振荡器706产生的载波被调制,作为第1类别信息利用电磁波信号从发送天线708通过无线传播路径726发送。
所发送的电磁波信号被接收天线709接收,在前置放大器710被放大,通过带通滤波器711去除规定频带以外的不需要的信号,然后通过解调器712被解调。PLL 715将通过分频器713把由载波振荡器706产生的载波频率分频、作为第2类别信息传送过来的信号作为基准进行倍增,将载波频率复原。通过解扩电路714计算被解调器712解调的信号与由扩展码产生器716产生的用于复用的扩展码的相关性,将被复用的数据分离。逻辑电路717根据所检测出的显示数据和各种定时,产生用于驱动液晶驱动器的显示数据信号718、水平同步信号719、垂直同步信号720和X驱动器的时钟信号721,并发送给液晶显示体进行显示。
由于解调器712使用以调制器707的与载波振荡器706振荡的频率相同的频率为基准、由PLL 715生成的载波,所以不会产生因载波频率的精度造成的误差。并且,可以以作为第2类别信息被有线发送的水平同步信号723等为基础生成解调器712的同步检波用的定时和解扩用的定时。由此,不需要接收侧的进行同步获取用的电路,可以简化电路。特别是在码复用时,作为解扩电路,可以不使用匹配滤波器,而使用相关器。
如众所周知的那样,在解扩中,匹配滤波器的电路很复杂,但在本实施例中,响应时间较短,也不需要同步。另一方面,在把相关器用于解扩时,如果不能获取同步,将不能进行解扩,通常逐个芯片地滑动进行试错计算,所以花费时间,不能马上进行解扩。但是,根据本实施例的上述结构,相关器的同步信息作为第2类别信息被有线发送,所以不需要进行同步获取和滑动,能够以非常简单的电路进行解扩。
根据上述结构,不进行数据的并行串行转换,即可将信号复用来进行收发,这具有与将数条总线并行配置相同的效果。特别是基于正交码的复用的限制减小,不需要像总线那样的物理空间。并且,分别配备多个发送部、接收部,在需要信号收发的几个不同场所可以同时进行通信。另外,可以通过扩展获得扩展增益,特别是在便携电话等产生电波的设备中,对作为本来目的的电波的抗干扰和赋予干扰特性的改善也有效果。由于作为第2类别信息的同步信息、载波频率的信息被有线发送,所以在收发之间容易使载波频率一致,不要求载波振荡器706的精度。也不需要解扩用的同步获取,解扩电路714被大幅简化,可以容易实现。
(实施例10)
图11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数据传输和电子装置的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在图11中,CPU 801、视频存储器802、液晶控制器803的功能与在上述实施例5和实施例6中说明的相同。由液晶控制器803产生的显示数据825、水平同步信号823和垂直同步信号824,通过逻辑电路804进行并行串行转换和前置码赋予和分组构建等的数据的重新排列,被转换为串行信号。一次调制器805对该信号调制由脉冲产生器806产生的脉冲串。在一次调制中可以对脉冲串使用脉冲位置调制和二相脉冲调制等。接受了一次调制的信号,被扩展调制器807利用由扩展码产生器808产生的扩展码进行扩展调制。
被扩展调制的脉冲串通过脉冲整形电路809对非常短时间的脉冲进行波形整形,以成为频谱密度较低的宽频带脉冲,然后通过发送天线810作为电磁波放射。所放射的电磁场不是对正弦波施加了调制的波,而是非常细小的脉冲串。在这样短脉冲中使用宽频带脉冲的通信,被称为脉冲无线电(Impulse Radio)或UWB(Ultra Wide Band,超宽带)通信方式。
所放射的电磁波通过无线传播路径826被接收天线811接收,根据需要通过前置放大器812被放大后,通过相关器814计算与脉冲产生器813产生的脉冲模板的相关性。所述相关器814的输出在解扩电路815中以被利用扩展码产生器816产生的扩展码进行解扩,在解调器817中被解调,被转换为一次调制前的信号(一次调制器805的输入)。逻辑电路818以通过解调器817检测出的显示数据、和从发送侧作为第2类别信息通过有线线路827发送过来的水平同步信号823为基础,产生用于驱动液晶驱动器的显示数据信号819、水平同步信号820、垂直同步信号821和X驱动器的X时钟信号822,发送给液晶显示体进行显示。在接收侧具有这种成为基准的定时信息的情况下,与没有成为基准的定时信息时相比,相关器814和逻辑电路818的结构被极大简化。
此处,UWB通信的本质在于使用频谱密度极低的短脉冲。在使用UWB时,放射能量的法律上限被允许达到EMI限制的不需要放射水平程度,远比不需要批准的无线站的上限(约20dB)宽松。因此,在象便携电话这样本来目的是在内部产生强电波的电子装置中,容易设定能够确保充足的通信质量的链接预算。对于使用的脉冲可以设定成缩小脉宽、提高波高值,所以可以省略前置放大器812。
如果是具有UWB作为近距离通信的接口的电子装置,在把本实施例应用于电子装置内的数据传输时,有可能相互干扰并产生重大障碍,但这可以通过采用使时间轴上的窗口同步、以及进行跳频使该跳频顺序同步等方法来避免。此时的同步信息,作为第2类别信息可以应用于本实施例。
根据上述结构,调制操作只在时间轴上进行,构成要素几乎可以只利用处理脉冲的数字电路实现,容易做到电路元件的IC化。通过采用短脉冲来获得时间方向的扩展增益,不仅可以改善对作为电子装置原有的功能而放射的电波的抗干扰、赋予干扰特性,而且可以实现作为通信传输路径的多信道化。
(实施例11)
图12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电子装置的其他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表示把本发明涉及的信息传输方式用于使用摄像元件的电子装置的示例。
在图12中,摄像元件901利用控制电路902产生的水平同步信号920和垂直同步信号921被起动,输出所拍摄的图像数据919。逻辑电路903接收这些信号并构建无线传送用的分组。对于该分组通过调制器905调制由载波振荡器906产生的载波,作为电磁波从发送天线907放射。
从所述发送天线907发送的电磁波信号通过无线传播路径(空间)922传播,被接收天线908接收,在前置放大器909被放大,通过带通滤波器910去除不需要的频带外信号,输入解调器912。PLL 915将通过分频器904把从载波振荡器906输出的载波进行分频、作为第2类别信息通过有线线路923传送过来的分频器904的输出倍增为载波频率,生成载波并输入解调器912。解调器912根据作为第2类别信息通过有线线路923传送过来的来自控制电路902的信号,使用解调所需要的同步定时,进行接收信号的解调。串行并行转换电路914从被解调的接收分组中提取图像数据部分,按照每个像素进行串行并行转换,生成像素数据。
逻辑电路916根据被解调的像素数据产生用于写入视频存储器917的存储地址,直接或通过CPU 918把图像数据写入视频存储器917的该地址中。CPU 918访问视频存储器917,把图像数据用于各种应用中。
通常,摄像元件901的起动等的控制由CPU 918来进行,但向摄像元件901的控制电路902传输与该起动相关的信息的方法,由于比特率低,所以第2类别信息也可以采用有线传送,但也可以无线传送。该情况时,在CPU 918侧和摄像元件901侧双方具有收发单元,进行双向通信。特别是在蛤壳式结构的便携电话中,摄像元件901和显示元件被接近配置,并且位于CPU 918的相反侧的情况居多,在所拍摄的图像数据被传送到CPU 918侧进行处理后,再返回给显示元件侧。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采取将实施例5或实施例6背靠背设置的结构来实现。
上述结构,即通过使来自摄像元件901的数据传输无线化,可以消除伴随摄像元件901的大型化而更加明显的消耗电力的增大、布线位置的制约、EMI问题、可靠性恶化等由于有线传输产生的各种问题。并且,在接收侧,解调所需要的同步定时被有线传送,所以不需要同步获取,可以大幅简化电路。并且,在收发之间以由相同振荡源产生的载波为基准,所以对载波振荡器906所要求的频率精度明显变宽松,具有成本降低和容易实现的效果。
(实施例12)
图13是表示使用本发明涉及的信息传输方式的电子装置的其他实施例的图,是用于半导体芯片之间的数据传送的示例。
在图13中,半导体芯片1012中具有电路要素1001,电路要素1001具有(生成)半导体芯片1012内的应该发送的多个数据,半导体芯片1013中具有接收半导体芯片1012内的所述数据的电路要素1005。并且,在半导体芯片1012、1013中分别设有通过有线线路1014相互进行通信的控制电路1003、1006,同时分别设有通过无线传播路径1015相互进行通信的发送天线1010和接收天线1011。并且,从半导体芯片1012向半导体芯片1013进行数据传送。
控制电路1003起动以使电路要素1001输出应该发送的数据,复用电路1002从电路要素1001接收所述发送数据并复用。复用中使用在实施例5或6中叙述的并行串行转换或实施例9那样的码复用。调制器1004接收复用电路1002的输出进行调制,通过发送天线1010作为电磁波信号发送。控制电路1003除了复用和调制的同步信号外,同时也产生其他定时信号和载波。并且,也使用实施例5~11说明的方法产生成为载波的基准的信号,这些信号通过有线线路1014传递给接收侧的控制电路1006。
在空间(无线传播路径)1015中传播并被接收天线1011接收的信号,在解调器1008被解调,通过复用信号分离电路1007,以被复用的信号为基础被复原,传送给接收信号的电路要素1005。控制电路1006从发送侧控制电路1003,除了复用信号和调制的同步信号之外,还接收其它定时信号和载波的基准信号,获取解调和复用信号分离的同步,复原在解调器1008中使用的载波。通过接收这些信号,可以大幅简化复用信号分离和解调的电路,大幅缓解对振荡频率的精度要求。
收发天线1010、1011可以装配在半导体芯片1012、1013上,也可以把天线外置,通过焊盘(bonding pad)把信号取出到芯片外部。
通过采取以上所述的结构,可以大幅削减半导体芯片的管脚数,并且由于通过焊盘取出逻辑电平的信号,相比与寄生电容一起驱动的以往的方法,可以大幅削减电力。
(实施例13)
图14是表示使用本发明涉及的信息传输方式的电子装置的另一其他实施例的图,是用于家庭影院的示例。
在图14中,家庭影院由图像显示部1305和调谐解码器部1301和扬声器部1324构成。图像显示部1305内置图像显示装置,接收并显示图像信号。扬声器部1324通常由多个扬声器1311、1312、1313、1314、1315和驱动部分构成,该驱动部分针对每个扬声器1311、1312、1313、1314、1315接收语音信号,进行音响效果的控制和放大,驱动扬声器1311、1312、1313、1314、1315。这些扬声器之间的连接采取以下方法。
调谐解码器部1301的再现部1302按照控制电路1320的指令,从TV调谐器或DVD刻录器等的图像或语音源取出图像或语音数据。再现部1302输出的数据在复用电路1303按照每个图像和语音信道被复用。复用是指与控制电路1320产生的基准信号同步,按照每个信道与扩展码产生器1321产生的扩展码相乘,对这些相乘结果进行模拟相加。被复用的数据通过调制器1309被调制,作为第1类别信息从发送天线1317发送。载波振荡器1304以控制电路1320产生的基准信号为基础进行倍增产生载波。控制电路1320产生的基准信号作为第2类别信息通过有线线路1316传送给图像显示部1305和扬声器部1324。图像数据、文本数据或语音数据作为第1类别信息在无线传播路径1319中传播,被接收天线1318接收,在解调器1307被解调,通过解扩电路1308被解扩,解除复用,只取出图像信号,把所取出的图像数据存储在显示部存储电路1310中。存储在显示部存储电路1310中的图像数据被依次读出,并显示在内置于图像显示部1305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屏幕上。
同样,传送给扬声器部1324的信息也利用与图像显示部1305内部相同的结构被复制。由于说明内容重复,所以不再叙述。
此处,解调用的载波通过控制电路1323,以作为第2类别信息有线传送过来的基准信号为基础倍增,载波振荡器1306振荡。在解扩中使用的扩展码产生器1322与通过控制电路作为第2类别信息传送过来的基准信号同步,产生扩展码。通过采取这种结构,载波一直在收发双方被跟踪,所以不需要对载波振荡器要求的高频率精度的载波。并且,由于解扩码也被获取同步,所以解扩的电路也明显简化。
以往需要从调谐解码器部1301到扬声器部1324和图像显示部1305的星型布线,而且需要并行串行转换和高速传输,所以采用复杂的协议,但通过采取上述结构,这些被显著简化。并且,与无线发送所有信号时相比,电路和协议被显著简化,实施上的效果大。
(实施例14)
图15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信息传输方式的另一其他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概念图。
在图15中,从发送部单元2112向接收部单元2113发送数据。此处,在发送部单元2112设有具有应该发送的信息的发送电路2101,在接收部单元2113设有接收所述发送信息的接收电路2104。
发送单元2112发出的发送信息按照类别划分为第1类别信息和第2类别信息,第1类别信息通过调制器2102进行调制,并作为电磁波从发送天线2110发送。第2类别信息经由接口电路2103叠加在电源线2107上,与电源一起被有线传递。承载从所述发送天线2110发出并在空间(无线传播路径2108)中传播的第1类别信息的电磁波信号,被接收天线2111接收,通过解调器2106被解调,并输出给电路2104。并且,叠加在电源线上被有线传送的第2类别信息,经由接口电路2105传递给电路2104。第2类别信息有时也从接收单元2113发送给发送部单元2112,该情况时,从接口电路2105发送给接口电路2103。
此处,作为第2类别信息可考虑不需要高速传输大量数据的信息、无线收发用的同步信息、振荡器信息、反馈数据的接收状态的反馈信息、用于强化安全性的加密信息等,接口电路2103或接口电路2105自身产生的信息也可以包含于第2类别信息中。接口电路2103也收集发送电路2101产生的第2类别信息,并与其自身产生的第2类别信息一起作为最终的第2类别信息发送出去。
特别是如果通信分组的同步信息可以不依赖于无线传播路径2108即可获取,则在接收侧不需要提取同步信息的电路,接收侧的电路明显简化。并且,通过发送扩频和UWB通信所需要的相关器的同步信息,可以明显简化相关器的结构。另外,如果能够发送振荡器信息,则可以使作为收发之间的基准的时钟信号共用,对振荡器所要求的振荡频率精度明显变宽松,容易实现电子装置。并且,如果是便携电话和具有象蓝牙或UWB那样的近距离通信接口的电子装置,有时发送第1类别信息的电磁波会给电子装置原有的通信带来妨碍,为了不给电子装置使用的电波带来妨碍,通过把电子装置的动作情况作为第2类别信息,在第1类别信息的收发期间进行交换,可以变更传送第1类别信息的电磁波的频率,可以消除对原有通信的妨碍。即,作为第2类别信息,在便携电话等中可以选择其发送信道的频率,在蓝牙和UWB中可以选择其跳频图等,这些信号可以由接口电路2103或接口电路2105产生。
这些第2类别信息与电源一起叠加在电源线2107上,在发送单元2112、接收单元2113之间进行发送接收。电源2116向发送单元2112内的所有电路提供电源,接口电路2103产生的第2类别信息通过叠加电路2115叠加在电源线2107上。单点划线2117以内用于说明叠加电路2115内部的具体情况。端子2128连接电源2116,端子2129连接电源线2107。由接口电路2103产生的第2类别信息从端子2125通过高通滤波器2124叠加在电源线2107上。通过低通滤波器2127所叠加的第2类别信息的信号不会泄漏到端子2128侧,因此发送单元2112的所有电路正确动作。叠加在电源线2107上的第2类别信息通过分离电路2114被分离,传递给接口电路2105。
单点划线2118以内用于说明分离电路2114内部的具体情况。端子2121连接电源线2107。输入到端子2121的第2类别信息的信号通过高通滤波器2123被分离,从端子2120传递给接口电路2105。低通滤波器2122阻止第2类别信息的泄漏,所以只从端子2119传递由电源2116提供的能量,通过端子2119把电源正确提供给接收单元内的所有电路。第2类别信息从接收单元2113侧传送给发送单元2112侧时,叠加电路2115和分离电路2114的电路功能相反,但如图15所示,也可以利用相同电路构成。
通过采取这种结构,可以把用于明显简化发送接收用的调制器2102和解调器2106的第2类别信息叠加在电源线2107上传送,所以能够以数量最少的布线实现电子装置内的信号交换,能够以简单的方法实现高可靠性的电子装置。
(实施例15)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另一其他实施例的图。
在图16中,电子装置被划分为主体部2205和显示部2212,并通过铰链2207形成为一体。此处,电源2213位于主体部2205,在主体部2205内通过基板上的布线向主体部内的各个电子电路提供电源电压,并且通过叠加电路2214将第2类别信息叠加在电源电压上,通过电线2211发送给显示部2212。分离电路2215分离所叠加的电源电压和第2类别信息,电源电压通过显示部2212的基板上的布线分配给显示部2212的各个电路。
液晶控制器2208产生的显示数据被作为第1类别信息发送给调制器2200进行调制,经由发送天线2209被转换为电磁波(电波)在空间中传播。从发送天线2209发送的电磁波信号被接收天线2210接收,通过解调器2202解调为显示数据,并被发送给液晶驱动器2201,显示在液晶显示体2206上。
调制器2200和解调器2202的同步信号作为第2类别信息,通过叠加电路2214叠加在电源线2211上,通过电源线2211发送给分离电路2215,分离电路2215将第2类别信息从电源分离并传送给解调器2202。该信号的数据速度不怎么快,并且所需要的信号线的数量较少,所以容易叠加在电源线2211上通过铰链2207布线。由此,布线和部件配置的自由度提高,如图16所示,可以把信号的发送部即调制器2200和发送天线2209及作为接收部的解调器2202与接收天线2210配置在远离铰链2207的位置。
伴随将要传输的数据的高速化,在传输线路内传输数据变得困难,但基于空间内的电磁波的传输变得更加容易。这样,如果在有线线路中传送同步等的控制信号,并获取调制解调器的同步,则在解调器侧不需要进行同步用的同步检测,可以简化电路。而且,有线线路与电源线2211共用,所以能够减少其布线数量。伴随近年来的半导体元件制造技术的提高,通过这样简化高频无线传输的调制解调器,能够以极小的成本装配到电子装置上,实用性提高。
(实施例16)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信息传输方式的更加具体的结构、和采用该结构的电子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方框图。
在图17中,CPU 2301通过运算等生成应该显示的显示数据,并记录在视频存储器2302中。液晶控制器2303按照规定顺序从视频存储器2302读出显示于显示体的显示数据2319,并与垂直同步信号2321和水平同步信号2320一起输出。显示数据2319通常以像素单位按照每个字作为数据被从视频存储器并行读出,所以通过并行串行转换电路2304进行并行串行转换,并传送给逻辑电路2307。逻辑电路2307接受从并行串行转换电路2304输出的信号、水平同步信号2320和垂直同步信号2321,生成分组,并作为第1类别信息发送给调制器2308,并且把表示分组的开头的基准信号2306作为第2类别信息输出给PLL 2309和叠加电路2326。第1类别信息在PLL 2309将基准信号2306倍增,并产生与基准信号同步的载波。该载波在调制器2308被调制,从发送天线2310发送。同时,基准信号2306作为第2类别信息通过叠加电路2326叠加在电源线2330上,传送给位于接收侧的分离电路2327。
接收天线2311接收从所述发送天线2310发送的电磁波信号。并且,由接收天线2311接收的信号,在通过前置放大器2312放大后,通过带通滤波器2313去除不需要频带的成分,输入解调器2314。并且,在分离电路2327将作为第2类别信息叠加在电源线2330上发送过来的基准信号分离,以其输出为基础通过PLL 2315倍增,将载波复原提供给解调器2314,进行电磁波信号的解调。在逻辑电路2316中,从通过分离电路2327分离的基准信号中检测分组的开头,根据分组产生分组内的显示数据2322和水平同步信号2323、垂直同步信号2324、X驱动器的传输时钟2325,输出给液晶显示体2318的驱动器进行显示。
PLL 2309、2315的振荡频率选择不妨碍无线接收机和便携电话那样使用电波的电子设备的本来目的的、并且不会受到妨碍的频率。如果选择2GHz以上的频率,则即使传输100Mbps的数据,占有频带也为约200MHz,在通常情况下几乎可以没有问题地使用。
一般,在无线通信中,发送侧的调制器2308和接收侧的解调器2314处理的载波频率需要一致,对发送和接收之间的载波振荡器的频率要求较高的精度,这两者的误差直接表现为通信质量的恶化。但是,根据上述本发明的结构,调制器2308和解调器2314使用同一基准信号2306,通过PLL 2309、2315使基准信号2306倍增生成载波,所以两者的振荡频率一致,不会形成误差。因此,载波振荡器的精度不会成为问题,具有降低成本的效果。也可以取代基准信号2306,直接利用叠加电路2326把PLL 2309的输出叠加在电源线2330上发送。该情况时,在分离电路2327被分离的载波不使用PLL 2315,可以直接输入解调器2314,所以不需要PLL 2315。但是,一般载波频率较高,所以在有线线路中传送比较困难。如果像上述结构那样,使用频率较低的基准信号,由在发送和接收双方中特性一致的PLL 2309、2315进行倍增生成载波,将更容易实现。
基准信号2306是表示用于发送第1类别信息的分组的开头的信号,该基准信号作为第2类别信息被叠加在电源线2330上发送,所以在接收侧容易检测出分组的开头。因此,从分组中取出数据的电路非常简单,并且不需要赋予表示分组的开头的前置码,可以明显简化分组的结构,可以提高通信的实效速率。
通过采取上述结构,可以实现发送给液晶显示体2318的高速且大量的显示数据的无线化,可以消除伴随液晶显示体2318的大型化而更加明显的消耗电力的增大、布线位置的制约、EMI问题、可靠性恶化等由于有线传送产生的各种问题。
并且,由于第2类别信息叠加在电源线2330上,所以不需要第2类别信息用的特殊布线,在实现电子装置时,其在安装上的效果也比较大。
(实施例17)
图18(a)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电子装置的另一其他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是更加具体叙述实施例16的调制器2308和解调器2314的图。PLL 2402相当于实施例16的PLL 2309,是将控制电路2407产生的基准信号倍增,产生与所述基准信号同步的矩形脉冲载波的振荡器。乘法器2401进行所述PLL 2402与输入数据2403的相乘,并作为发送信号2404输出,向发送天线发送。由于输入数据2403和PLL 2402的输出均是数字信号,所以乘法器2401可以是“异”电路。若使逻辑0时的值1的逻辑值、与逻辑1时的值-1的逻辑值相对应,“异”电路的输入输出正好作为乘法器发挥作用。并且,通信的传递距离极近,给其他设备等产生的高频干扰等原本就被抑制得比较小,所以在天线和调制器输出之间不需要滤波器等。
解调部的动作如下。通过图17中的接收天线2311接收的接收信号被放大,并被去除不需要频带后,作为接收信号2410输入乘法器2405,与通过PLL 2408再现的载波时钟信号进行相乘,然后通过低通滤波器2406去除高频成分,将解调信号2409解调。低通滤波器2406去除乘法器2405的输出的高频成分(由于接收信号2410和PLL 2408的再现时钟波形的微小相移差而产生的细小脉冲成分),作为解调信号2409输出。PLL 2408将作为第2类别信息叠加在电源线上发送过来的、由控制电路2407产生的基准信号倍增,以与PLL 2402相同的频率再现相位同步的载波脉冲。另外,在图18(a)中省略了叠加电路和分离电路,但实际上这些电路当然可以插入控制电路2407和PLL 2408之间。
图9(a)~(c)表示以上说明的调制器的时序图。即,该图(a)表示由发送侧PLL即PLL 2402生成的载波时钟信号,该图(b)表示发送数据2403,该图(c)表示所输出的发送信号2404。如果把该图的时序图看作数字电路,则调制器是“异”电路,如果看作获取±1的值的模拟值,则调制器是乘法器。
图9(d)~(f)表示解调电路的时序图。即,该图(d)表示接收信号2410,该图(e)表示由接收侧的PLL即PLL 2408产生的脉冲串,该图(f)表示乘法器2405的输出,低通滤波器2406从该信号中去除由于接收信号2410和PLL 2408的输出的微小相位差而产生的高频成分,将解调信号2409复原。
根据该图可知,在发送侧的载波时钟(图9(a))和接收侧的再现载波时钟(图9(e))的频率不同、相位偏离时,将不能很好地进行解调。在以往的无线通信甲,在发送侧和接收侧分别使用高精度的振荡器进行跟踪,把误差抑制到最小限度。如果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这种结构,发送侧和接收侧的载波的产生,以发送侧的控制电路2407产生的基准信号为基准,并在相同特性的PLL 2402、2408中进行,所以能够一直确保相同频率。因此不会产生由于振荡频率的稳定性和频率精度造成的误差。即使是便宜的电路,也能够构建稳定性极高的电路。
并且,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无线信号传输,其传递距离是极近距离,能够充分确保SN比良好的通信质量,可以把信号放大到可看作数字值的程度。该情况时,被放大的信号电平增大到逻辑值电平,但通过该逻辑值驱动的负荷不是从CPU到显示体的这种伴随有较大的寄生电容的长距离,而是象同一半导体芯片内那样极其短的低负荷,所以不会导致消耗电力的增大。并且,即使接收信号是未被放大到逻辑值电平的模拟电平,由于PLL 2408的输出是(获取±1的值的)矩形,所以能够利用简单的开关电路实现乘法运算。即,准备放大幅度的绝对值相等、极性相反的两个放大器,在PLL 2408的输出是逻辑电平1时,利用开关选择接收信号2410的反转放大器输出,在逻辑电平0时,选择正转放大器输出,从而可以实现乘法运算。也可以把这种结构的电路用作乘法器2405。
根据上述结构,调制器可以利用“异”电路极其简单地实现,解调器可以利用一个“异”电路或具有正负的放大幅度的放大器和开关电路、及低通滤波器极其简单地实现。
(实施例18)
图18(b)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其他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是更具体地描述实施例16的调制器2308和解调器2314的其他示例的图。在实施例17中把简化的BPSK调制作为示例,但在实施例18中为了表示使用更普通的相位调制的情况,列举基于QPSK的示例。
PLL 2413是相当于实施例16的PLL 2309的矩形脉冲振荡器,用于将控制电路2417产生的基准信号倍增,产生与基准信号同步的载波。
图9(g)~(j)是表示图18(b)所示的调制器的各部分的动作的时序图。发送数据的位1(图9(h))和位2(图9(i))通过编码器2412被编码,对是否利用移相器2414将经由发送侧PLL即PLL 2413振荡产生的载波(图9(g))进行90°的相移,并且是否再通过乘法器2415进行载波的反转(180°的相移)进行控制,输出最后被QPSK调制的发送信号2416(图9(j))。
控制电路2417相当于实施例16的逻辑电路2307,控制电路2417产生的基准信号被作为第2类别信息叠加在电源电压上,并传送给接收侧。另外,在图18(b)中省略了叠加电路和分离电路,但实际上这些电路当然可以插入控制电路2407和PLL 2408之间。PLL 2420相当于实施例16的PLL 2315,将叠加在图17中的电源线2330上的发送过来的基准信号倍增,产生再现时钟即接收侧的载波(图9(1))。所述PLL 2420输出的再现时钟通过第1乘法器2419与接收信号2418(图9(k))进行相乘,然后传送给第1低通滤波器2423以去除高频成分,传送给判别电路2425。同时,接收信号2418通过第2乘法器2421,与利用90°移相器2422将PLL 2420产生的再现时钟脉冲串相移90°后的脉冲串(图9(o))进行相乘,再通过第2低通滤波器2424去除高频成分,传送给判别电路2425。判别电路2425从所述第1及第2低通滤波器2423、2424的输出(图9(n)和(q))中提取发送数据,将接收信号解调。
根据上述结构,不增加发送信号的占有频带,即可实现数据传输的高速化。并且,由于调制解调器也可以利用简单的数字电路实现,所以能够装配在半导体芯片内,可以忽视成本和消耗电力的增加。对于进行收发时需要的载波时钟,在收发过程中通过具有相同特性的PLL 2413、2420将由同一控制电路2417产生的基准信号倍增,获得相位一致的同一频率,所以不会产生由于收发之间的时钟频率的精度造成的误差。即使是便宜的振荡器,也能够实现稳定的数据传输。即使控制电路2417单方变更了基准信号的频率时,由于发送侧和接收侧能够一直跟踪,所以例如在象无线通信设备那样的电子装置中,可以根据通信信道选择不会给通信信道带来妨碍的频率,可以在发送侧进行单方变更。(这在上述实施例16、17中均相同。)若良好地运用该性质,则可以使采取对作为通信设备等电子装置的原有目的的通信的干扰和妨碍对策显著地变得容易。
(实施例19)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信息传输方式和电子装置的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在图19中,CPU 2601、视频存储器2602、液晶控制器2603的功能与在上述实施例16中说明的相同,由液晶控制器2603产生的显示数据2625、水平同步信号2623和垂直同步信号2624,与由扩展码产生器2605产生的扩展码,通过码复用电路2604被复用。在该实施例中,如下面所述,并行数据被码复用,所以不需要实施例16的并行串行转换电路2304的并行串行转换,因此也不需要其逆转换即串行并行转换电路2317。作为扩展码多使用相互正交的码组。码的开头与液晶控制器2603产生的水平同步信号2623同步产生扩展码。并且,扩展码产生器2605使用通过PLL 2606将水平同步信号2623倍增后的信号,所以载波与扩展码完全同步。
显示数据2625被按照每个像素从视频存储器2602中一并读出,作为并行的数字数据输出。该数据信号的各个位和水平同步信号2623及垂直同步信号2624,与由扩展码产生器2605产生的各码进行相乘(或者获取“异”逻辑值),进行模拟相加,进行码复用。被复用的信号通过调制器2607被利用PLL 2606产生的载波进行调制,作为第1类别信息以电磁波信号从发送天线2608通过无线传播路径2626(空间)发送。载波是通过PLL 2606将水平同步信号2623倍增而产生的,所以与水平同步信号2623完全同步。如上所述,水平同步信号2623也与扩展码产生器2605同步。水平同步信号2623还被作为第2类别信息通过叠加电路2613叠加在电源线2627上,发送给接收侧的分离电路2622。
所发送的电磁波信号被接收天线2609接收,在前置放大器2610被放大,通过带通滤波器2611去除规定频带以外的不需要的信号,然后通过解调器2612被解调。PLL 2615通过分离电路2622将作为第2类别信息叠加在电源线2627上传送过来的水平同步信号2623分离,并以此为基准倍增产生载波。被解调器2612解调的信号被发送给解扩电路2614,通过解扩电路2614计算与由扩展码产生器2616产生的用于复用的扩展码的相关性,将被复用的数据分离。逻辑电路2617根据所检测出的显示数据和各种定时,进行用于驱动液晶驱动器的显示数据信号2618、水平同步信号2619、垂直同步信号2620和X驱动器的时钟信号2621的波形整形和定时调整,并作为液晶显示体的驱动信号发送给液晶显示体进行显示。
解调器2612和调制器2607的载波与作为同一基准信号的水平同步信号2623同步,并通过相同特性的PLL 2606和PLL 2615振荡,所以两者的频率和相位一致,不会产生因载波频率的精度造成的误差。并且,扩展码在发送侧和接收侧双方中,其开头与水平同步信号一致,所以不需要检测解扩用的定时。由此,在接收侧不需要进行同步获取用的电路,可以简化电路。特别是在码复用时,作为解扩的电路,可以不使用匹配滤波器,而使用相关器。另外,相关器的同步信息作为第2类别信息被有线发送,所以不需要进行同步获取和滑动,可以利用非常简单的电路进行解扩。
并且,水平同步信号2623和垂直同步信号2624也与显示数据2625一起进行码复用并发送,所以在接收侧能够通过解扩马上检测出用于显示它们的同步信号。水平同步信号2623作为第2类别信息被叠加在电源线2627上发送,所以也可以不进行码复用,而把该信号用作水平同步信号2619。并且,为了获得扩展增益,也可以选择扩展码的频带充分宽的信号,在调制器2607之后再进行扩展调制。
(实施例20)
图20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电子装置的另一其他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表示把本发明涉及的信息传输方式应用于使用摄像元件的电子装置的示例。
在图20中,摄像元件2701通过由控制电路2702产生的水平同步信号2720和垂直同步信号2721被起动,输出所拍摄的图像数据2719。逻辑电路2703接收这些信号并构建无线传送用的分组。该分组通过调制器2705进行调制,作为电磁波从发送天线2707放射。在所述调制器2705使用的载波,通过PLL 2706将由控制电路2702产生的基准信号倍增并振荡。关于基准信号,通过控制电路2702使用例如表示逻辑电路2703构建的分组的开头的信号、和起动摄像元件用的水平同步信号2720等。该基准信号作为第2类别信号通过叠加电路2704叠加在电源线2723上,并发送给接收侧的分离电路2711。
从所述发送天线2707发送的电磁波信号通过无线传播路径(空间)2722传播,被接收天线2708接收,在前置放大器2709被放大,通过带通滤波器2710去除不需要的频带外的信号,并输入解调器2712。PLL 2715把作为第2类别信息通过分离电路2711从电源线2723提取的基准信号作为基准进行倍增,生成载波。解调器2712根据作为第2类别信息通过有线线路2723传送过来的来自控制电路2702的基准信号,使用解调所需要的同步定时,进行接收信号的解调。串行并行转换电路2714从被解调的接收分组中提取图像数据部分,对每个像素进行串行并行转换,生成像素数据。这些电路可以使用来自控制电路2702的基准信号作为第2类别信息,所以不需要进行用于同步的信号检测,电路结构明显简化。并且,载波频率一直与发送侧同步进行跟踪,所以对其要求的精度明显变宽松。
逻辑电路2716根据被解调的像素数据产生用于写入视频存储器2717的存储地址,直接或通过CPU 2718把图像数据写入视频存储器2717的该地址中。CPU 2718访问视频存储器2717,把图像数据用于各种应用中。通常,摄像元件2701的起动等的控制由CPU 2718进行,但为了向摄像元件2701的控制电路2702传输有关该起动的信息,也可以作为第2类别信息叠加在电源线2723上通过有线传送,但也可以无线传送。
在无线传送的情况下,在CPU 2718侧和摄像元件2701侧双方具有无线收发单元,进行双向通信。特别是在蛤壳式结构的便携电话中,摄像元件2701和显示元件被接近配置,并且位于CPU 2718侧的相反侧的情况居多,在所拍摄的图像数据被传送到CPU 2718侧进行处理后,再返回给显示元件侧。第2类别信息只要在设有控制电路2702的一侧具有一个即可,通过共同使用该控制电路2702的基准信号,可以获取双方的同步。并且,在接收侧,进行解调所需要的同步定时被叠加在电源线2723上发送,所以不需要进行同步获取,可以减少布线数量,可以大幅简化电路。
(实施例21)
图21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数据传输和电子装置的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在图21中,CPU 2801、视频存储器2802、液晶控制器2803的功能与在上述实施例16和实施例19中说明的相同。由液晶控制器2803产生的显示数据2825、水平同步信号2823和垂直同步信号2824,通过逻辑电路2804进行并行串行转换和前置码赋予和分组构建等的数据的重新排列,被转换为串行信号。一次调制器2805对该信号调制由脉冲产生器2806产生的脉冲串。在一次调制中可以对脉冲串使用脉冲位置调制和二相脉冲调制等。接受了一次调制的信号,通过扩展调制器2807以由扩展码产生器2808产生的扩展码进行扩展调制。
被扩展调制的脉冲串通过脉冲整形电路2809对非常短时间的脉冲进行波形整形,以成为频谱密度较低的宽频带脉冲,然后通过发送天线2810作为电磁波放射。所放射的电磁场不是对正弦波施加了调制而得到的,而是非常细小的脉冲串。
另一方面,水平同步信号2823也确定脉冲位置调制等脉冲调制用的脉冲产生的基准。该信号作为第2类别信息的基准信号通过叠加电路2828叠加在电源线2827上,传送给接收侧的分离电路2829。
所放射的电磁波通过无线传播路径2826被接收天线2811接收,根据需要通过前置放大器2812被放大后,通过相关器2814计算与脉冲产生器2813产生的脉冲模板的相关性。所述相关器2814的输出在解扩电路2815中被利用扩展码产生器2816产生的扩展码进行解扩后,在解调器2817被解调,被转换为一次调制前的信号(一次调制器2805的输入)。逻辑电路2818以通过解调器2817检测出的显示数据、和从发送侧作为第2类别信息叠加在电源线2827上发送过来的水平同步信号2823为基础,产生用于驱动液晶驱动器的显示数据信号2819、水平同步信号2820、垂直同步信号2821和X驱动器的X时钟信号2822,发送给液晶显示体进行显示。
根据上述结构,调制操作只在时间轴上进行,构成要素几乎可以只利用处理脉冲的数字电路实现,容易做到电路元件的IC化。通过采用短脉冲来获得时间方向的扩展增益,不仅可以改善与作为电子装置原有的功能而放射的电波的抗干扰、赋予干扰特性,而且可以实现作为通信传输线路的多信道化。并且,在接收侧,进行解调所需要的同步定时被叠加在电源线2827上发送过来,所以不需要进行同步获取,可以减少布线数量,电路明显简化。
(实施例22)
图22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电子装置的另一其他实施例的图。本实施例表示在前述实施例14~实施例21中,把第2类别信息叠加在电源线上的其他方法。作为第2类别信息,像载波那样频率较高的信息,基本上不能叠加在电源线上。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由于不能良好地传送这种高频信号,所以进行无线传送。相反,第2类别信息的频率过低时,也不能良好地叠加在电源线上。即使能够叠加,在接收侧不能良好地进行分离,电源线的电压电平波动,给设备动作带来重大影响。这样在第2类别信息的频率过低时,实施图22所示的调制后传送。
即,输入到输入端子2901的第2类别信息在调制器2903进行调制,发送给叠加电路2904。叠加电路2904与图15所示的叠加电路2115相同,可以利用高通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容易地构成。输入调制器2903的载波,在载波振荡器2902进行振荡。其振荡频率可以叠加在电源线2905上,选择对电子装置没有影响的合适频率。载波振荡器2902例如可以是将通过电磁波传送第1类别信息的载波进行分频等的单元。
从电源端子2911提供的电源电压,在叠加电路2904被叠加上了第2类别信息,通过电源线2905发送给受电端。分离电路2906分离第2类别信息,输出给解调器2907,并且从端子2912向接收部各部提供电源电压。解调器2907解调第2类别信息。被解调的第2类别信息通常由于解调伴随有时间延迟,但通过校正电路2909将其校正。载波振荡器2908产生解调用的载波,但如果使用延迟检波等,则在解调中不一定需要载波。为了简化电路,可以选择能够省略载波振荡器2908的解调方式。
这种电路可以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全部装配在半导体芯片上,几乎没有成本增加即可实现。
(实施例23)
图23是表示使用本发明涉及的信息传输方式的电子装置的其他实施例的图,是把电源线用于半导体芯片之间的数据传送的示例。
在图23中,在半导体芯片3012设有发送电路3001,发送电路3001具有(生成)半导体芯片3012内的应该发送的多个数据,还设有接收半导体芯片3012内的所述数据的接收电路3005。并且,从半导体芯片3012向半导体芯片3013进行数据传送。
控制电路3003起动以使发送电路3001输出应该发送的数据,复用电路3002从发送电路3001接收所述发送数据并复用。复用使用在实施例16中叙述的并行串行转换或实施例19那样的码复用。调制器3004接收复用电路3002的输出进行调制,通过发送天线3010作为电磁波信号发送。控制电路3003除了复用和调制的同步信号之外,同时也产生其他定时信号和载波。并且,也使用实施例16~21说明的方法产生成为载波的基准的信号,这些信号作为第2类别信息经由叠加电路3017并通过电源线3014传递给接收侧的分离电路3016。
分离电路3016从电源线3014提取第2类别信息传递给控制电路3006。在空间(无线传播路径)3015传播并被接收天线3011接收的信号,在解调器3008被解调,通过复用信号分离器3007以被复用的信号为基础复原,传送给接收信号的接收电路3005。控制电路3006通过叠加电路3017、电源线3014和分离电路3016,从控制电路3003接收复用信号和调制的同步信号及其他定时信号和载波的基准信号,获取解调和复用信号分离的同步,复原在解调器3008使用的载波。
在这种方法中,通过在信号的发送侧和接收侧之间使用相同的基准信号来获取同步,可以大幅简化复用、复用信号分离和调制解调的电路,大幅缓解对振荡频率的精度要求,作为半导体芯片3012、3013上的电路可以全部实现。并且,如果使用实施例22那样的叠加电路和分离电路,可以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进行通过电源线3014的数据收发。
(实施例24)
图24是表示使用本发明涉及的信息传输方式的电子装置的另一其他实施例的图,是把使用电源线的数据传送应用于家庭影院的示例。家庭影院由图像显示部3105和调谐解码器部3101和扬声器部3124构成。图像显示部3105内置图像显示装置,接收并显示图像信号。扬声器部3124通常由多个扬声器3111、3112、3113、3114、3115和驱动部分构成,该驱动部分针对每个扬声器接收语音信号,进行音响效果的控制和放大,并驱动扬声器。
它们之间的连接采取以下方法。即,调谐解码器部3101的再现部3102按照控制电路3120的指令,从TV调谐器或DVD刻录器等的图像或语音源取出图像或语音数据。再现部3102输出的数据在复用电路3103按照每个图像和语音信道被复用。复用是通过与控制电路3120产生的基准信号同步,按照每个信道与扩展码产生器3121产生的扩展码相乘,对这些相乘结果进行模拟相加来进行的。被复用的数据通过调制器3109被调制,作为第1类别信息从发送天线3117发送。载波振荡器3104以控制电路3120产生的基准信号为基础进行倍增产生载波。控制电路3120产生的基准信号作为第2类别信息通过叠加电路3125叠加在电源线3116上,传送给图像显示部3105和扬声器部3124。
与上述实施例14~23不同,该电源线是AC电源,叠加电路3125和分离电路3126由如图15所示的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构成。端子3127通过电源线向调谐解码器部3101的各部分提供电源。图像数据、文本数据或语音数据作为第1类别信息在无线传播路径3119中传播,被接收天线3118接收,在解调器3107被解调,通过解扩电路3108被解扩,将复用解除,只取出图像信号,把所取出的图像数据存储在显示部存储电路3110中。存储在显示部存储电路3110中的图像数据被依次读出,并显示在内置于图像显示部3105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屏幕上。同样,传送给扬声器部3124的信息也利用与图像显示部3105内部相同的结构被复制。
此处,作为第2类别信息叠加在电源线3116上传送过来的基准信号,通过分离电路3126被分离,控制电路3123以此为基础生成用于规定图像显示部3128内的动作的各种信号。解调用的载波以控制电路3123生成的控制信号为基础倍增,载波振荡器1306振荡。在解扩中使用的扩展码产生器3122接受控制电路3123的控制,与作为第2类别信息传送过来的基准信号同步,产生扩展码。通过采取这种结构,载波一直在收发双方进行跟踪,所以不需要对载波振荡器3106要求的频率精度较高的载波。并且,由于解扩码也获取同步,所以解扩电路3108也明显简化。
并且,通过把第2类别信息叠加在电源线3116上,形成只利用电源线3116连接图像显示部3105和调谐解码器部3101和扬声器部3124之间的结构,由此可以构建家庭影院,可以简化家庭影院的结构。
(实施例25)
图25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电子装置的另一其他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概念图。
在图25中,从发送部单元4112向接收部单元4113发送数据。从具有发送信息的发送电路4101向接收该信息的接收电路4104进行信息传输。发送电路4101发出的发送信息,在加密器4114中使用密钥缓冲电路4103保存的加密密钥被加密,通过调制器4102进行调制,作为电磁波信号(电波)从发送天线4110发送。
加密密钥由密钥产生电路4116产生,所产生的加密密钥被发送给密钥缓冲电路4103并由其保存,并且通过有线线路4107发送,存储在接收部单元4113内的密钥缓冲电路4105中。从所述发送天线4110发出并在空间(无线传播路径4108)中传播的电磁波信号,被接收天线4111接收,通过解调器4106被解调,并通过解密器4115被解密后输出给接收电路4104。
密钥缓冲电路4103和密钥缓冲电路4105在密钥产生电路4116发送加密密钥的期间,继续保存此前所保存的加密密钥,在密钥产生电路4116结束传输加密密钥后,彼此同步地更新加密密钥。密钥产生电路4116频繁更新密钥,由此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密钥产生电路4116也可以位于接收部单元4113内,通过有线线路4107发送给发送部单元4112内的密钥缓冲电路4103。
在加密器4114和解密器4115中使用的密码,不需要使用像公开密钥密码那样复杂的算法。其理由是加密密钥在同一设备内那样的极近距离内通过有线通信传送,在发布加密密钥时不存在加密密钥被盗窃窜改等的担心,所以可以不采取复杂的加密密钥发布步骤,而直接使用共同的加密密钥。
根据本实施例,通过将电子装置内部的数据加密后无线传送,可以消除高速数据传送所需要的布线,可以一气解决伴随电子装置动作的高速化产生的各种问题,并且不会破坏安全性。
(实施例26)
图26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另一其他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概念图。
在图26中,从发送部单元4212向接收部单元4213发送数据。从具有发送信息的发送电路4201向接收该信息的接收电路4204进行信息传输。发送电路4201发出的发送信息,在加法器4214被与由随机数产生器4205产生的随机数相加,通过调制器4202进行调制,作为电磁波信号(电波)从发送天线4210发送。由随机数产生器4205产生的随机数同时也通过有线线路4207发布给位于接收部单元4213的减法器4215。从所述发送天线4210发出并在空间(无线传播路径4208)中传播的电磁波信号,被接收天线4211接收,通过解调器4206被解调,然后通过减法器4215减去从随机数产生器4205发布过来的随机数进行解密后,输出给接收电路4204。
电路利用单纯的“异”电路即可实现伽罗瓦域(Galois field)(GF(2))上的相加运算,所以加法器4214和减法器4215的结构简单。在发送电路4201输出串行数据的情况下,仅通过单纯地获取1位随机数和“异”逻辑值即可实现相加运算。并且,在伽罗瓦域GF(2)中,相加运算和相减运算是相同(等效)的计算,所以解密所需要的减法器也可以利用“异”电路实现,结构简单。在发送电路4201发出的数据不是串行而是并行数据时,如果对每个位获取随机数和“异”逻辑值,并且忽视进位,则计算可以变简单。如果频繁进行随机数产生器4205的随机数产生,并经常持续更新随机数,则系统的安全性进一步提高。
随机数产生器4205也可以位于接收部单元4213中,通过有线线路4207发送给发送部单元4212内的加法器4214。
根据上述实施例,通过将电子装置内部的数据随机化并无线传送,可以消除高速数据传送所需要的布线,可以一气解决伴随电子装置动作的高速化产生的各种问题,并且不会破坏安全性。
(实施例27)
图27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另一其他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概念图。
在图27中,从发送部单元4312向接收部单元4313发送数据。从具有发送信息的发送电路4301向接收该信息的接收电路4304进行信息传输。发送电路4301发出的发送信息,在扩展调制器4302被进行扩展调制,作为电磁波信号(电波)从发送天线4310发送。在扩展调制中使用的扩展码由扩展码产生器4303产生。
由扩展码产生器4303产生的扩展码被发送给扩展码缓冲电路4314并由其保存。同时,由扩展码产生器4303产生的扩展码也通过有线线路4307发送给接收部单元4313内的扩展码缓冲电路4315并由其保存。扩展调制器4302利用保存在扩展码缓冲电路4314中的扩展码,对发送信息进行扩展调制。从所述发送天线4310发出并在空间(无线传播路径4308)中传播的电磁波信号,被接收天线4311接收,通过解调器4306被解扩,输出给接收电路4304。在解扩中使用的扩展码,在相同定时使用与发送时扩展调制后的码相同的码。为此,两个扩展码缓冲电路4314、4315被控制成同步动作。
扩展码产生器4303也可以位于接收部单元4313中,通过有线线路4307发送给发送部单元4312内的扩展码缓冲电路4314。
扩展码可以由扩展码产生器4303随时任意产生。被变更后的扩展码借助于两个扩展码缓冲电路4314、4315的动作,一直在收发之间保持同步跟踪,所以扩展码可以根据需要任意地随时变更。并且,也可以使用非常长的扩展码。
即使第三者接收泄漏电磁波信号并尝试解读时,只要不知道扩展码就无法解读,并且扩展码被通过电子装置内的有线通信通知给接收侧,所以第三者盗窃扩展码是非常困难的。因此,系统的安全性非常高。并且,如果使用较长的扩展码或频繁变更扩展码,则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根据上述实施例,通过对电子装置内部的数据实施扩展码并无线传送,可以无需高速数据传送所需要的布线,可以一气解决伴随电子装置动作的高速化产生的各种问题,并且不会破坏安全性。
(实施例28)
图28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另一其他实施例的图。
在图28中,电子装置被划分为主体部4405和显示部4412,并通过铰链4407形成为一体。并且,液晶控制器4408产生的显示数据被与随机数产生器4413产生的随机数进行相加,被发送给调制器4400进行调制,经由发送天线4409被转换为电磁波(电波)在空间中传播。从发送天线4409发送的电磁波信号被接收天线4410接收,通过解调器4402被解调后,通过减法器4414减去在发送时被加上的随机数,复原为显示数据。显示数据被发送给液晶驱动器4401,显示在液晶显示体4406上。
由随机数产生器4413产生的随机数通过有线线路4411发送给减法器4414。该信号采用比数据传输速度低的速率即足以,并且所需要的信号线的数量较少,所以容易通过铰链2207布线。由此,布线和部件配置的自由度提高,如该图所示,可以把信号的发送部即调制器4400和发送天线4409及作为接收部的解调器4402与接收天线4410配置在远离铰链4407的位置。并且,部件配置的制约降低,设备的设计和使用便利性提高,所以格外提高了设计上的自由度。
伴随将要传输的数据的高速化,在传输线路内传输数据变得困难,但基于空间内的电磁波的传输变得更加容易。另一方面,由于电磁波信号的泄漏造成的盗窃等安全性问题,如果像本实施例这样加上随机数并作为无线信号,则只要不知道所加上的随机数就无法解读。所加上的随机数通过电子装置内的有线线路4411发送给接收侧,所以第三者不可能知道随机数,安全性提高。
(实施例29)
图29是本发明涉及的数据传输和电子装置的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
在图29中,CPU 4501控制整个电子装置,并且使用MPEG或JPEG等的压缩图像数据的解压缩和由摄像元件拍摄的图像数据,生成显示于显示体的图像数据,写入视频存储器4502。液晶控制器4503按照液晶显示体4517的驱动顺序从视频存储器4502读出显示数据4525,并与液晶显示体4517的水平同步信号4523、垂直同步信号4524一起输出给逻辑电路4504。逻辑电路4504进行显示数据4525的并行串行转换和前置码赋予等的数据的重新排列,构建通信分组。一次调制器4505对该信号调制由脉冲产生器4506产生的脉冲串。在一次调制中可以对脉冲串使用脉冲位置调制或二相脉冲调制等。接受了一次调制的信号,通过扩展调制器4507被利用由扩展码产生器4508产生的扩展码进行扩展调制。
被扩展调制的脉冲串通过脉冲整形电路4509对非常短时间的脉冲进行波形整形,以成为频谱密度较低的宽频带脉冲,然后通过发送天线4510作为电磁波放射。所放射的电磁场不是对正弦波施加了调制而得到的,而是非常细小的脉冲串。
所放射的电磁波通过无线传播路径4526被接收天线4511接收,根据需要通过前置放大器4512被放大后,通过相关器4514计算与脉冲产生器4513产生的脉冲模板的相关性。所述相关器4514的输出,在解扩电路4515中被利用从扩展码产生器4508通过有线线路4527发送过来的扩展码进行解扩后,在解调器4516被解调,被转换为一次调制前的信号(通过逻辑电路4504构成的通信分组)。逻辑电路4518根据通过解调器4516复原的通信分组,产生用于驱动液晶驱动器的显示数据信号4519、水平同步信号4520、垂直同步信号4521和X驱动器的X时钟信号4522,发送给液晶显示体进行显示。在接收侧进行解扩所需要的扩展码是从发送侧通过有线线路4527发送来的,所以不需要具有扩展码,并且不需要进行解扩用的同步获取,接收侧的电路非常简单。
在UWB通信中,泄漏的电磁波自身是极其微弱的频谱密度,所以本质上来说因不注意而被第三者从旁边接收是非常困难的。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扩展码在电子装置内部封闭的空间内通过有线线路4527传送给接收侧,所以第三者不可能知道扩展码。另外,扩展码可以随时变更,所以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因此,几乎不增加成本即可保证较高的安全性,并且可以避免伴随对液晶显示体4517的数据传输的高速化造成的以往的各种问题。
(实施例30)
图30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电子装置的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方框图,表示把本发明涉及的信息传输方式用于使用摄像元件的电子装置的示例。
在图30中,摄像元件4601通过由控制电路4602产生的水平同步信号4620和垂直同步信号4621被起动,输出所拍摄的图像数据4619。逻辑电路4603接收这些信号并构建无线传送用的分组。该分组通过加密器4604被加密,并通过调制器4605被调制,作为电磁波从发送天线4607放射。
在加密时使用的密钥由密钥产生电路4615产生,被同时发送给发送侧的密钥缓冲电路4606和接收侧的密钥缓冲电路4611。密钥缓冲电路4606和密钥缓冲电路4611在收发双方中同步地向加密器4604和解密器4613分别输出加密密钥,并且进行使解密器4615正确解密的动作。从密钥产生电路4615通过有线线路4623向接收侧的密钥缓冲电路4611发送密钥。
从所述发送天线4607发送的电磁波信号通过无线传播路径(空间)4622传播,被接收天线4608接收,在前置放大器4609被放大,通过带通滤波器4610去除不需要的频带外信号,并通过解调器4612被解调。被解调后的信号通过解密器4613解出密码,被发送给串行并行转换电路4614。串行并行转换电路4614从解调后的接收分组中提取图像数据部分,对每个像素进行串行并行转换并生成像素数据。
逻辑电路4616根据被解调的像素数据产生用于写入视频存储器4617的存储地址,直接或通过CPU 4618把图像数据写入视频存储器4617的该地址中。CPU 4618访问视频存储器4617,把图像数据用于各种应用中。
即使通过无线通信线路4622传播的信号泄漏并被第三者盗窃时,由于信号中附加有密码,所以只要第三者不能获取加密密钥,就很难知道传输数据的内容。加密密钥是通过在同一设备内那样的极近距离内的有线通信线路被有线传送的,所以第三者不可能知道加密密钥,安全性非常高。密钥产生电路4615和密钥缓冲电路4606、4611一直通过有线线路4623相连接,所以加密密钥可以随时变更。如果频繁变更加密密钥,则安全性进一步提高。
在本实施例中,密钥产生电路4615设于数据的发送侧,但即使在数据的接收侧通过通信线路4623发送给发送侧的密钥缓冲电路4606,可以获得相同的效果。
上述结构,即通过对来自摄像元件4601的数据传输进行加密并无线传送,可以消除伴随摄像元件4601的大型化而更加明显的消耗电力的增大、布线位置的制约、EMI问题、可靠性恶化等由于有线传输产生的各种问题,而且不会破坏安全性。
(实施例31)
图31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电子装置的另一其他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概念图。
在图31中,在发送部单元4712设有具有应该发送的信息的发送电路4701,在接收部单元4713设有接收所述发送信息的接收电路4704。并且,从发送部单元4712向接收部单元4713发送数据。
电路4701发出的发送数据通过保密电路4703被实施保密处理,通过调制器4702被调制,作为电磁波从发送天线4710发送。保密电路4703产生保密代码,通过叠加电路4715把保密代码叠加在电源线4707上,并与电源电压一起通过有线向接收部单元4713传递信号。在保密处理中,可以应用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的随机数的加减计算和加密、扩展调制等。并且,保密代码相当于随机数、加密密钥或扩展码。
承载从所述皮送天线4710发出并在空间(无线传播路径4708)中传播的发送数据的电磁波信号,被接收天线4711接收,通过解调器4706进行解调,输出给解密器4705。解密器4705使用叠加在电源线4707上有线传输的、通过分离电路4714被分离的保密代码,将赋予给接收数据的保密处理解除,进行解密,传递给接收电路4704。另外,保密代码有时也从数据的接收部单元4713发送给发送部单元4712。该情况时,保密代码在接收部单元4713侧产生,4714成为叠加电路,4715成为分离电路。
保密代码与电源电压一起叠加在电源线4707上,并在发送部单元4712和接收部单元4713之间进行收发。电源4716向发送部单元4712内的所有电路提供电源电压,保密电路4703产生的保密代码通过叠加电路4715叠加在电源线4707上。单点划线4717以内表示叠加电路4715内部的具体情况。端子4728连接电源4716,端子4729连接电源线4707。保密电路4703产生的保密代码从端子4725通过高通滤波器4724叠加在电源线4707上。
所叠加的保密代码的信号不会通过低通滤波器4727泄漏到端子4728侧,所以发送部单元4712的所有电路正确动作。叠加在电源线4707上的保密代码通过分离电路4714被分离,并传递给解码器4705。单点划线4718以内表示分离电路4714内部的具体情况。端子4721连接电源线4707。
输入到端子4721的保密代码的信号通过高通滤波器4723被分离,从端子4720传送给解码器4705。低通滤波器4722阻止被叠加的保密代码的信息泄漏,所以只从端子4719传送由电源4721提供的能量,通过端子4719向接收部单元4713内的所有电路正确地提供电源电压。在保密代码被从接收部单元4713侧发送到发送部单元4712侧时,叠加电路4715和分离电路4714的电路功能相反,但如图25所示,各自的电路结构可以相同。
通过采取这种结构,为了保证无线传送的信号的安全性而使用的保密代码,被叠加在电源线上进行传送,所以能够以数量最少的布线进行电子装置内的信号交换,能够以简单的方法实现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的电子装置。
特别是在把这种结构用于半导体芯片之间的数据传送时,芯片之间的信号被施加保密处理后进行无线传送,保密处理用的保密代码被叠加在电源线上发送,所以所需要的布线只是电源,能够极其容易地实现不会破坏安全性的半导体芯片的安装。
(实施例32)
图32~图39是表示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的定时的实施例的图。
在图32中,在电路单元之间无线发送数据,并且同时在这些电路单元之间有线发送同步信号。
并且,在图33中,在电路单元之间进行双向通信时,也可以通过有线双向传输同步信号,但也可以与单向传输的同步信号同步,进行另一方的无线通信。
并且,在图34中,也可以使用有线和无线双方,在电路单元之间进行数据的传送。
并且,在图35中,在电路单元之间通过无线进行数据传送时,也可以通过有线发送无线通信的控制信息。例如,通过有线传送发送开始通知和加密密钥,在接收到该发送开始通知和加密密钥后开始无线通信。并且,也可以在无线通信结束后,通过有线进行追加信息通知。
并且,在图36中,在通过有线发送无线通信的控制信息时,也可以通过有线传送加密密钥,通过有线进行该加密密钥的确认,然后开始无线通信。并且,也可以不确认加密密钥,而进行控制的确认。
并且,在图37~图39中,也可以按照每个无线通信帧改变加密密钥。此处,还可以按照每个无线通信帧通过有线进行加密密钥的确认,也可以通过有线进行发送结束通知。另外,所说无线通信帧,指一次无线通信开始后到该无线通信结束的期间。
本发明不限于前述的实施方式,例如可以应用于内置于电子装置的硬盘驱动器等存储装置与CPU的连接等更加广泛的用途。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结构,可以针对电子装置的同一设备内或同一系统内的极近距离采用基于电磁波的无线数据传输,可以去除以往伴随高速数据传输产生的各种问题和安装上的问题,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实现高可靠性且低电耗的电子装置。

Claims (24)

1.一种信息传输方式,其特征在于,具有:无线通信单元,其无线通信第1类别信息;以及有线通信单元,其有线通信用于所述第1类别信息的控制或处理的第2类别信息,所述第1类别信息是高速数据或需要复用的并行数据,所述第2类别信息是无线收发用的同步信息、振荡器信息、反馈数据的接收状态的反馈信息,
在不中断进行所述第1类别信息的无线通信的期间,进行所述第2类别信息的有线通信。
2.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无线通信部,其无线通信第1类别信息;以及有线通信部,其有线通信用于所述第1类别信息的控制或处理的第2类别信息,所述第1类别信息是高速数据或需要复用的并行数据,所述第2类别信息是无线收发用的同步信息、振荡器信息、反馈数据的接收状态的反馈信息,
在不中断进行所述第1类别信息的无线通信的期间,进行所述第2类别信息的有线通信。
3.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信息发生部,其发生第1类别信息;
加密部,其将所述信息发生部的第1类别信息加密;
无线发送部,其利用电磁波信号发送经由所述加密部加密的第1类别信息;
无线接收部,其接收由所述无线发送部发送的电磁波信号;
解密部,其将由所述无线接收部接收的信号解密;
密钥生成部,其生成加密密钥作为第2类别信息;以及
有线通信部,其通过有线通信把由所述密钥生成部生成的加密密钥发布给所述加密部和解密部,
在所述无线发送部和所述无线接收部进行通信的期间,所述有线通信部将所述加密密钥发布给所述加密部和所述解密部。
4.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信息发生部,其发生第1类别信息;
随机数生成部,其生成随机数作为第2类别信息;
有线通信部,其利用有线通信发布由所述随机数生成部生成的随机数;
加法部,其将所述信息发生部发生的第1类别信息加上所述随机数;
无线发送部,其利用电磁波信号发送经由所述加法部相加后的信息;
无线接收部,其接收从所述无线发送部发送的电磁波信号;以及
减法部,其从由无线通信部接收的信息中减去所述随机数进行解密,
在所述无线发送部和所述无线接收部进行通信的期间,所述有线通信部将所述随机数发布给所述加法部和所述减法部。
5.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信息发生部,其发生第1类别信息;
扩展码生成部,其生成扩展码作为第2类别信息;
有线通信部,其利用有线通信发布由所述扩展码生成部生成的扩展码;
调制部,其利用所述扩展码对所述信息发生部发生的第1类别信息进行扩展调制;
无线发送部,其利用电磁波发送通过所述调制部调制后的信息;
无线接收部,其接收所述电磁波信号;以及
解调部,其利用所述扩展码将由所述无线接收部接收的信息解扩,
在所述无线发送部和所述无线接收部进行通信的期间,所述有线通信部将所述扩展码发布给所述调制部和所述解调部。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线通信部把信号叠加在电源线上进行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电磁波转换部,其把所述第1类别信息转换为电磁波信号;以及电磁波复原部,其接收所述电磁波信号并复原为所述第1类别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由同一载波振荡器产生的载波来驱动所述电磁波转换部和所述电磁波复原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波转换部进行扩频调制,所述电磁波复原部进行解扩频,所述电磁波转换部和所述电磁波复原部的同步信息被有线传输。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波转换部进行向UWB信号的调制,所述电磁波复原部进行从UWB信号的解调,所述电磁波转换部和所述电磁波复原部的同步信息被有线传输。
1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无线发送部,其调制第1类别信息,将其作为电磁波信号发送;无线接收部,其接收所述电磁波信号并解调;有线发送部,其把第2类别信息叠加在电源线上传输;以及有线接收部,其将叠加在所述电源线上的信号分离,
在不中断进行所述第1类别信息的无线通信的期间,进行所述第2类别信息的有线通信,而且所述无线发送部和所述无线接收部被从共同的所述电源线供给电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发送部具有:控制部,其产生基准信号;以及调制部,其与所述基准信号同步,把所述第1类别信息转换为电磁波信号,
通过所述有线发送部和有线接收部收发的第2类别信息是所述基准信号,
所述无线接收部具有解调部,其与由所述有线接收部接收的所述基准信号同步,来解调所述第1类别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发送部具有:控制部,其进行振荡发生基准信号;第1载波振荡部,其进行振荡发生与所述基准信号同步的载波;以及调制部,其利用第1类别信息来调制所述载波振荡部发生的载波,转换为电磁波信号,
通过所述有线发送部和有线接收部收发的第2类别信息是所述基准信号,
所述无线接收部具有:第2载波振荡部,其进行振荡发生与所述有线接收部接收的所述基准信号同步的载波;以及解调部,其使用所述第2载波振荡部发生的载波来解调第1类别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发送部具有:控制部,其进行振荡发生基准信号;第1载波振荡部,其进行振荡发生与所述基准信号同步的载波;以及调制部,其利用第1类别信息,与所述基准信号同步地调制所述载波振荡部发生的载波,转换为电磁波信号,
通过所述有线发送部和有线接收部收发的第2类别信息是所述基准信号,
所述无线接收部具有:第2载波振荡部,其进行振荡发生与所述有线接收部接收的所述基准信号同步的载波;以及解调部,其使用所述第2载波振荡部发生的载波,与所述有线接收部接收的所述基准信号同步来解调第1类别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发送部利用相位调制来调制第1类别信息,根据作为第2类别信息被有线传输的基准信号生成调制解调的载波信息,由所述无线发送部发送的发送分组被取得与作为所述第2类别信息被有线传输的基准信号的同步。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发送部利用扩频调制来调制所述第1类别信息,所述无线接收部对所述第1类别信息进行解扩频来解调,根据作为第2类别信息被有线传输的基准信号生成调制解调的扩展码的同步信息或载波信息,用于取得同步。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发送部利用UWB调制来调制第1类别信息,根据作为所述第2类别信息被有线传输的基准信号生成解调用的脉冲模板的同步信息,用于取得同步。
1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类别信息包含与所述第1类别信息的无线通信相关的同步信息或载波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类别信息包含表示所述第1类别信息的接收状态的信息,所述第2类别信息中的表示所述第1类别信息的接收状态的信息被从所述第1类别信息的接收侧传输到发送侧。
2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类别信息包含图像数据、文本数据、语音数据中的至少任一项。
2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存储部,其存储所述第1类别信息;
显示体,其显示所述第1类别信息;
显示控制部,其按照所述显示体的驱动顺序,从所述存储部中读出并输出所述第1类别信息;以及
显示体驱动部,其根据所述显示控制部读出的所述第1类别信息,驱动所述显示体。
2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摄像元件;摄像控制单元,其读出并输出所述摄像元件拍摄的图像信号作为所述第1类别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把通过集成电路上的电子电路和集成电路外部而传输的信息作为第1类别信息进行无线传输。
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显示部;扬声器部;以及数据源部,其生成显示在所述显示部上的图像数据和驱动所述扬声器部的音响数据,把在所述显示部或扬声器部与数据源部之间传输的所述图像数据和音响数据,作为第1类别信息进行无线传输。
CNB2005800030699A 2004-01-26 2005-01-26 信息传输方式、电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316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17259/2004 2004-01-26
JP2004017259A JP3952022B2 (ja) 2004-01-26 2004-01-26 電子機器における情報伝送方式および電子機器
JP022265/2004 2004-01-29
JP026732/2004 2004-02-03
JP246359/2004 2004-08-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10829A CN1910829A (zh) 2007-02-07
CN100553165C true CN100553165C (zh) 2009-10-21

Family

ID=34902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80003069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3165C (zh) 2004-01-26 2005-01-26 信息传输方式、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3952022B2 (zh)
CN (1) CN100553165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82417B2 (ja) 2005-02-28 2008-04-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子装置、無線通信端末及びデータ伝送方法
JP4652188B2 (ja) * 2005-09-21 2011-03-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高周波モジュール装置
JP4760333B2 (ja) * 2005-11-28 2011-08-3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JP4961784B2 (ja) * 2006-03-15 2012-06-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と受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US8831073B2 (en) * 2009-08-31 2014-09-09 Sony Corporation Wireless transmission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S9374058B2 (en) * 2012-06-01 2016-06-21 Nohsn Co., Ltd. Impedance matching device and method
CN110299925B (zh) * 2019-05-28 2021-07-30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数字接收机并行模块数据错位重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152A (zh) * 1996-02-01 1997-10-1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便携式信息收集装置及其信息管理方法
US20020150249A1 (en) * 2001-03-27 2002-10-17 Hideki Ohkit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417994A (zh) * 2001-11-05 2003-05-14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折叠式蜂窝电话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0554A (en) * 1980-06-20 1982-01-20 Nec Corp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device for frequency spread multiplex communication
JPS615855A (ja) * 1984-04-27 1986-01-11 日立機電工業株式会社 自走放水砲の制御ケ−ブル巻取巻戻装置
JPS62253241A (ja) * 1986-04-25 1987-11-05 Asahi Chem Ind Co Ltd 符号多重通信のフレ−ム同期方式
JPS63222526A (ja) * 1987-03-12 1988-09-16 Toshiba Corp 無線電話装置
JP2825556B2 (ja) * 1989-10-19 1998-11-18 セコム株式会社 侵入者警報装置
JPH0480155U (zh) * 1990-11-22 1992-07-13
JP2975703B2 (ja) * 1991-03-14 1999-11-10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
JP3165724B2 (ja) * 1992-02-14 2001-05-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JP2590724B2 (ja) * 1994-01-21 1997-03-1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反射干渉波測定装置
JPH0823568A (ja) * 1994-07-08 1996-01-23 Nec Corp 無線フレーム同期方式
JPH08163085A (ja) * 1994-12-02 1996-06-21 Toshiba Corp 情報通信装置
JPH08322037A (ja) * 1995-05-26 1996-12-03 Kokusai Electric Co Ltd 無線動画像・音声伝送装置
JP2716010B2 (ja) * 1995-07-31 1998-02-1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遠隔制御医用通信システム
FI113518B (fi) * 1995-09-28 2004-04-30 Nokia Corp Päätelaite
JPH09322270A (ja) * 1996-05-24 1997-12-12 Mainichi Hoso:Kk 表示装置に対する入力装置
JPH1028293A (ja) * 1996-07-12 1998-01-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情報端末
JP2945875B2 (ja) * 1996-11-12 1999-09-06 アンリツ株式会社 距離測定装置
JPH10285655A (ja) * 1997-03-31 1998-10-23 Toyo Commun Equip Co Ltd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H11220460A (ja) * 1998-02-03 1999-08-10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多重無線通信装置
JP2000067119A (ja) * 1998-08-19 2000-03-03 Sharp Corp ホームオートメーションシステム
JP3474789B2 (ja) * 1998-11-27 2003-12-08 アンリツ株式会社 移動端末試験装置における拡散コードの位相ずれ測定装置
JP2000244919A (ja) * 1999-02-23 2000-09-08 Canon Inc 映像送信装置及び方法
JP2001086190A (ja) * 1999-09-09 2001-03-30 Mega Chips Corp データ伝送における誤り制御システム
JP2001177596A (ja) * 1999-12-20 2001-06-29 Toshiba Corp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JP2001285424A (ja) * 2000-03-23 2001-10-12 Motorola Inc ヒンジ装置
JP2001339336A (ja) * 2000-05-30 2001-12-07 Sato Kogyo Co Ltd 建設現場におけるマルチメディア情報通信システム
JP2002111636A (ja) * 2000-09-29 2002-04-12 Ando Electric Co Ltd エラーレート測定装置、及び、エラーレート測定方法
JP2002118497A (ja) * 2000-10-10 2002-04-19 Sony Corp 通信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記録媒体
JP2002271776A (ja) * 2001-03-08 2002-09-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映像監視システム
JP2003069467A (ja) * 2001-08-23 2003-03-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携帯電話機の外部入出力装置
JP2003101512A (ja) * 2001-09-20 2003-04-04 Sony Corp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方法、表示装置、チューナ装置、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撮像装置およびデータ処理装置
JP2003101811A (ja) * 2001-09-20 2003-04-04 Sony Corp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方法と表示装置
JP4618956B2 (ja) * 2001-12-10 2011-01-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信号処理装置、信号処理方法、信号処理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媒体
JP2003289350A (ja) * 2002-03-28 2003-10-10 Nec Access Technica Ltd カメラ付き携帯電話機及びその機能設定方法
JP2003309500A (ja) * 2002-04-16 2003-10-31 Sony Corp 通信システム、中継装置、その方法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2003337551A (ja) * 2002-05-22 2003-11-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
JP2003348053A (ja) * 2002-05-27 2003-12-05 Taiko Denki Co Ltd ユニット間信号伝送方式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152A (zh) * 1996-02-01 1997-10-1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便携式信息收集装置及其信息管理方法
US20020150249A1 (en) * 2001-03-27 2002-10-17 Hideki Ohkit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417994A (zh) * 2001-11-05 2003-05-14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折叠式蜂窝电话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10829A (zh) 2007-02-07
JP3952022B2 (ja) 2007-08-01
JP2005210611A (ja) 2005-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54216B1 (ko) 정보 전송 방법, 전자 장치 및 무선 통신 단말
CN100553165C (zh) 信息传输方式、电子装置
CN104115440A (zh) 防止电子码本加密中的图案识别
CN103368659A (zh) 发送数据的方法和设备以及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JP3711457B2 (ja) 電子機器
CN109766705B (zh) 一种基于电路的数据验证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KR100834182B1 (ko) 전자 장치 및 무선 통신 단말
JP3755530B2 (ja) 電子装置
JP2010283813A (ja) 電子装置
JP2010098484A (ja) 携帯端末システム、携帯端末、外部機器、並びに携帯端末の入出力方法
JP2005204221A (ja) 電子装置
CN104113625B (zh) 通话录制系统、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JP3832497B2 (ja) 情報伝送方式、電子装置および半導体集積回路
CN104604156A (zh) 预定义调制传输的对等设备设置
JP4433081B2 (ja) 情報伝送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子機器
JP4544203B2 (ja) 情報伝送方法、電子装置および半導体集積回路
JP3711458B1 (ja) 無線通信端末
JP4265617B2 (ja) 情報伝送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子機器
US20060282668A1 (en) Data encryp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060079212A1 (en)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2868466A (zh) 一种仿真用GSM信道发送2fsk数据的仿真装置及方法
JP4466269B2 (ja) 電子装置および携帯型電子装置
Jarallah Employ technology of Bluetooth in the service of the E-government to ensure the security of data-reciprocal which use for this technique
JP2008092590A (ja) 電子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CN102892127A (zh) 一种仿真用GSM信道接收2fsk数据的仿真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021

Termination date: 2016012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