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07110C - 用于力织机综框的综框驱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力织机综框的综框驱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07110C
CN100507110C CNB2004100789184A CN200410078918A CN100507110C CN 100507110 C CN100507110 C CN 100507110C CN B2004100789184 A CNB2004100789184 A CN B2004100789184A CN 200410078918 A CN200410078918 A CN 200410078918A CN 100507110 C CN100507110 C CN 10050711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ld frame
input element
driving mechanisms
motion
frame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7891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98106A (zh
Inventor
J·布鲁斯克
B·明斯特
A·费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oz Beckert KG
Original Assignee
Groz Beckert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34177828&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0507110(C)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oz Beckert KG filed Critical Groz Beckert KG
Publication of CN15981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981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0711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07110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CSHEDDING MECHANISMS; PATTERN CARDS OR CHAINS; PUNCHING OF CARDS; DESIGNING PATTERNS
    • D03C13/00Shedd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3C13/02Shedd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with independent drive motors
    • D03C13/025Shedd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with independent drive motors with independent frame drive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CSHEDDING MECHANISMS; PATTERN CARDS OR CHAINS; PUNCHING OF CARDS; DESIGNING PATTERNS
    • D03C1/00Dobbies
    • D03C1/14Features common to dobbies of different types
    • D03C1/144Features common to dobbies of different types linking to the heald frame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CSHEDDING MECHANISMS; PATTERN CARDS OR CHAINS; PUNCHING OF CARDS; DESIGNING PATTERNS
    • D03C13/00Shedd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CSHEDDING MECHANISMS; PATTERN CARDS OR CHAINS; PUNCHING OF CARDS; DESIGNING PATTERNS
    • D03C9/00Healds; Heald frames
    • D03C9/06Heald frames
    • D03C9/0683Arrangements or means for the linking to the drive syst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Loom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个新颖的用于单个综框协调的接合和脱开并且用于从一个单独输入轴的转动导出其运动的综框驱动系统,具有一个带两个输入元件的离合装置。在将一个输入元件应用于持续地驱动该离合装置的输出元件同时,另一个输入元件则仅仅应用于,使输出元件短时间地与第一输入元件同步化。这个转换发生在该短暂的同步阶段中并位于选择的与该综框上边的或下边的换向点对应的角度区域中。这种新的综框驱动系统不再需要输入轴或综框驱动系统的止动结构来完成这个转换。

Description

用于力织机综框的综框驱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一力织机至少一个综框的综框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形成梭口,在力织机上一般设置多个综框,它们分别具有多个相互平行安置的综片,通过它们的导纱眼导入经纱。为了形成梭口,该综框被快速往返地运动。为此应用了综框驱动系统,其被称为多臂力织机或偏心力织机。其中所称的偏心力织机基于一个驱动轴的转动运动产生综框的往返运动,同时可以实现高的织造速度。然而这种偏心力织机不灵活。制造图案花样或不同的花纹组织只是有限可能的。因此,综框驱动系统广泛地应用在,为了在一个驱动轴和偏心轮之间产生综框运动而设置一个棘爪离合器的情况中。
一个这样的多臂力织机例如已在DE69702039T2中公知。其中在偏心轮和驱动轴之间安置的棘爪转换机构总是在轴旋转半圈时被接通以为了该综框的每个综框运动亦即为了该综框的一个向上运动或为了一个向下运动。这种多臂力织机是很灵活的。但是这种多臂力织机不能达到偏心多臂力织机的速度。该棘爪转换机构的工作是易磨损的。因此该工作速度的提高不仅导致棘爪的磨损而且还导致导纱眼和轴的断裂。
发明内容
由此引出本发明的任务是,设计一个用于一力织机综框的综框驱动系统,在其元件和所连接的综框负荷较小的同时实现工作速度的提高。
这一任务通过用于一力织机的至少一个综框的综框驱动系统来解决。该综框驱动系统具有:至少一个输出装置,其与综框对应配置并与之相连接,以便使综框保持在静止阶段中并且在运动阶段中给予一个运动;一个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该输出装置的实际速度并因此控制综框的速度。该输出装置在静止阶段期间也实施一个预定的运动。
按照本发明,该综框运动此时被如此确定,既不获得该综框的一个纯粹正弦振荡的向上和向下运动,也不获得一个在上边的和在下边的换向点上有停车时间的振荡的向上及向下运动。具体说,该驱动系统不仅在运动阶段期间而且此后在该综框的静止阶段期间-其中该综框通常在上边的或在下边的换向点上是静止的-都迫使其连续的运动。这个措施揭示了使综框最大加速度减小的可能性。防止这种加速度突变则导致综框的无冲击运行,其在高的工作速度时也不会引起过渡的振荡诱因。对于将发生综框断裂和导纱眼断裂的工作速度的极限,也因此可以大大推到更高的工作速度上。这些相应的综框运行的运动曲线,可以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借助可自由编程的使综框运动的驱动系统实现。一个与该驱动系统对应配置的控制装置要求该驱动系统在运动阶段期间有高的速度,以便该综框尽可能快地从这一个换向位置转换到一另外的换向位置上。这个过程是为了形成梭口必需的,以便经纱从经纱平面向上或向下地移出来。如果综框接近了预期的换向位置时,该控制装置则使该综框驱动系统的例如通过连杆构成的输出装置减慢速度,并且使其此后在到达该换向位置时围绕着它摆动。按照在换向位置上的停留时间,该摆动振荡可以连续经历一个或多个最大值和最小值(波过程)。在静止阶段中的摆动运动的优点在于,该综框驱动系统可以予先确定具有较微小加速度值的综框运动。作为例子,该综框运动在它从一个换向位置过渡到另一个时的时间进程中遵从一个谐函数(正弦或余弦)并且在该换向位置上过渡到一个时间函数,在开始时加速度具有与在离开该过渡运动曲线分支时的相同数值。因此该加速过程是连续的。用于综框从一个换向位置到另一个的过渡以及用于在换向位置区域内的摆动的这些运动曲线(其也被表征为“运动法则”)按照一个简单的实施例可以存储在一个数据存储器中。该控制装置此后可从该数据存储器中调用这些相应的控制曲线相应地操控该综框驱动系统的某个或某些电机。作为选择,该控制曲线也可以事先地或实时地被计算求出,其中,该计算可以分情况依据这些分别给定的边界条件按照特定的优化准则来实现。优化准则例如可以是,不准低于一个最小的梭口开启时间;应限制的最大加速度;不允许的加速度突变;应限制的轴速度;或者在给定的最大加速度下计算一个最大的工作速度。然后由这些优化准则获得的曲线可以被中间缓冲器储存并且被应用于操控该综框驱动系统。该综框在上边和下边换向点区域中的摆动运动具有另外的优点是,通过该综框的摆动运动经纱就可以被稍微卸载,从而可使纬纱限位变得容易。
还可能的是,在静止阶段期间通过综框执行的运动以机械方式产生或者予先确定。例如,该综框可以通过一个离合装置有选择地与一个第一驱动装置相连接,该第一驱动装置产生一个连续的在两个换向位置之间摆动的运动,或者与另一个驱动装置相连接,其产生围绕上边的或下边的换向位置摆动的运动。该转换最好在现有的同步阶段期间发生。其中相应的离合器可以是一个传递线性运动的离合器。
按照另一个实施方案,本发明综框驱动系统可以具有一个与一个旋转驱动装置连接的输入轴,其最终用于驱动一个产生该综框之往返运动的传动装置。在输入轴和传动装置之间设置的离合器装置具有至少两个输入元件和一个与输出装置连接的输出元件。该输入元件在从内部使运动引出时至少短时地产生一个同步运动。在这个时间间隙内,其中存在两个输入元件之间运动的同步化并且该综框不是静止的,就可以使该离合装置从一个输入元件转换到另外的输入元件上。因此该转换既不会发觉在该传动链中有冲动也不会发觉有撞击。为了转换,该输入轴转速的降低也因此不必要了。不用承受过渡的磨损或综框断裂或导纱眼断裂就可以实现该综框的工作速度提高并且即使当单个的综框必须又被激活然后再被消除时也一样。
在综框驱动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输入元件是一个离合器盘,其与输入轴连接并且因此执行一个被旋转驱动装置给定的均匀转动。然而第二输入元件是一个执行旋转振荡运动的离合器盘。该旋转振荡运动在被选出的与该综框上边的和下边的换向点对应的角度区域中总是短时间地完全或几乎同步于该第一输入元件的转动的。这一点是无关于,该转动或向上及向下运动是否涉及谐波的或不是谐波的运动。在短时的同步化以后第二输入元件就因此往回转动,以便在第一输入元件的转动180°以后再经过一定的角范围与第一输入元件同步地一起运行。在两个输入元件之间同步运动的这些短时的阶段可以被用于,使一个转换棘爪或一个另外的形状配合连接形式的、与输出元件连接的连接机构从第一输入元件转换到第二输入元件上或反之亦然。如果输出元件被接合在第一输入元件上,则该综框执行它的往返运动。如果输出元件与之相反地接合在仅仅在一个被限定的角度内往返回转的第二输入元件上,则该综框处在它的静止阶段,其中它只执行一个围绕它的上边的或下边的换向点作微小的振荡运动。然而,从这个振荡运动起,它就可以在这短时的同步阶段期间被接合,其中在该综框上和在所参与的传动装置元件上出现的加速力和由此导致的负载几乎不大于在该综框连续运行时的情况。而且至少不会发生加速力额定值突变。
第二输入元件的振荡运动可以通过一个凸轮机构来实现,其与输入轴刚性连接。但是作为优选,应用一个曲线驱动,它的轴以双倍的输入轴转数运行,因此,借助一个单独的曲线盘就可以产生既用于上边换向点的短时同步运动或也可用于该下边换向点的短时同步运动。作为另一种选择,该振荡运动可以通过电气的,液压的或气动的驱动装置产生。
作为转换元件优选地利用一个与输出元件一起运行的转换棘爪,其通过至少一个、优选两个被它从旁边运行经过的转换杠杆所操纵。该转换杠杆可以直接电气或气动地被操作。但是优选的是,它通过一个控制离合器被一个凸轮驱动装置来驱动。然后该控制离合器可以用很微小的功率操作,其中另一方面产生足够大的作用力,以便移动该转换杠杆。该转换离合器可以例如通过位置固定的控制磁体控制并且通过一个振荡驱动的选择指构成。这样就得到一个精确响应的并且以微小能量可操控的离合器装置的控制装置。
在另一种可选择的实施例中,离合器装置的这两个输入元件通过曲线盘构成,它们两个与输入轴同步地旋转并且被这个输入轴所驱动。该离合器装置的输出元件在此构成一个曲线跟踪器,其也可以被置于和一个曲线盘或另外的曲线盘相接合。该曲线跟踪器产生一个振荡的运动并且因此不仅是该离合器装置的组成部分而且同时是一个用于从输入轴的转动产生往返运动的传动装置之组成部分。该曲线跟踪器从对这一个曲线盘的分支到另一个曲线盘分支的转换发生在该曲线盘的一个弯弧部分相一致的转动位置上,因此,这在此时从一个曲线盘上分支出的运动是与从另一个曲线盘分出的运动同步的。这两个曲线盘之一可以被如此构造,即它产生为了形成梭口所必需的运动,而另外的曲线盘被构造为换向位置盘并且产生这个振荡的换向位置运动。作为这种设置它仅仅具有各个为了接纳该曲线跟踪器元件所应用的短的同步弯弧并且还具有一个异型,其在综框上不产生梭口形成运动而是仅产生该换向位置振荡。在最简单的情况下,它是一个具有双倍圆周速度和较微小半径行程的盘件。也可以设置两个或多个具有不同工作轮廓的曲线盘。在这些曲线盘之间可以分别安置换向位置盘,它们在曲线跟踪器上产生振荡的换向位置运动。因此可能的是,在曲线盘和中性盘之间作转换,以便使要实施分支的曲线跟踪器要么在与设有工作轮廓的曲线盘相接合时产生一个从换向位置到换向位置的过渡运动或者在分支该换向位置盘时产生一个具有减小了幅度的围绕该换向位置或从该换向位置振荡的输出运动。
另外可能的是,每个盘件组对应配置它的曲线跟踪器并且使曲线跟踪器以选择方式与一个输出轴接合。因此该曲线盘构成相应曲线跟踪器的输入元件,同时该离合器装置的输出元件与一个拉杆连接,其操纵该综框。
而且借助一个这样的离合器装置就可以实现一个综框驱动系统的接通和断开,同时不用该输入轴转动的减速或断开。总之不仅在织造时而且在综框的接入和断开时都产生一个几乎和谐的综框运动。这样就建立了高织造速度的对所参与之机器构件有较小要求的先决条件。
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另外的细节则从附图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获得。
在附图中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带综框驱动系统的综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综框驱动系统示意图,
图3至5是在不同运动阶段中不同的综框运动过程情况下该综框运动和综框加速随时间的各个变化曲线图解,
图6是一个带机械的综框驱动系统的综框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的综框和一个相应的综框驱动系统俯视图,
图8是图1的综框驱动系统局部示意图,
图9是图8的综框驱动系统另一个不同尺寸比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10是图8和9所示综框驱动系统的局部示意图,
图11是一个带可转换的曲线盘的综框驱动系统的一个变型实施例的示意立体图,
图12是该带有曲线盘综框驱动系统的一个概括示意图,
图13是一个机械的综框驱动系统另一实施例的部分截面示意图,和
图14是图13综框驱动系统的示意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描述了一个带有相应综框驱动系统2的综框1。该综框1通过一个设有导纱眼95的框架构成,其在工作中如通过一个箭头3表示的那样被向上和向下地运动。为了驱动应用一个拉杆4,其于两个或多个位置5,6处连接在综框1上并且构成该综框驱动系统2的输出装置。该综框驱动系统2有一个或多个驱动源,例如电机M1,M2的形式。这些例如是电气伺服电机,其与拉杆4通过一个螺旋行程传动机构,一个皮带传动机构或一个其他的将电机的转动转换为一个线性运动的传动机构相连接。作为另一种选择,可以应用线性电机,线性步进电机等。在有些情况下一个单独的电机足够了,而在另外情况下必需两个或多个电机。
电机M1,M2是被一个例如基于一微机控制器的控制装置C控制的,其与一个存储单元M相连接。该控制装置C控制该电机M1,M2,使该综框1为了形成梭口相应地向上-和向下地运动。这个例如可以借助两个或多个在存储单元M中贮存的曲线K1,K2实现,其中这第一曲线K1予先确定该综框1在它的换向位置之间的运动,而该曲线K2则予先确定该综框1在它的换向位置上的一个运动。具体地说该综框1的运动如下地发生:
在图3中该综框运动借助该综框1在图1中沿箭头3的方向表明的X-坐标轴及经历的时间t作了描绘。该运动的变化过程通过一个曲线I表征,例如该综框运动可以遵从一个正弦函数。一旦该综框到达了它的上边换向位置T0,此时它就织造技术来看本身可能停止了,然而该运动的曲线I以减小的幅度和减小的加速度过渡到一个振荡运动。这个标记了一个曲线分支II。这个曲线分支的独特性在于,在围绕上边的换向点T0的例如±15°的角度范围内遵从在图3中表示的正弦振荡且无重大技术上的偏离。由控制装置C施加给电机M1,M2运动的这种独特的特征则因此在于,该综框1在上边的换向点T0上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一个换向点区域BTO内实行一个振荡。这个措施的作用可以在相同的曲线图中描述的虚线曲线III上看出,其表明了该综框1向下指示的并且因此以负的符号表示(eingetragene)的加速度。如果该综框1的运动首先遵从一个正弦运动,则该综框加速度同样是一个正弦函数。在到达上边换向点T0的这个上边顶点的区域内,该控制装置C此时从曲线I改变到曲线II上(图2)。这个几乎具有一个谐函数的形态,因此该综框加速的形式也近似一个谐函数。该综框1在它的上边死点区域BTO内通过曲线分支II或曲线II所描述的运动同时被如此确定,即在上边的换向点T0上发生的加速度与加速度相一致,依此该综框1到达这上边的换向点T0上。
为了解释在上边的或相应地在下边换向点上利用该换向点振荡,要参看图3,其中一个点划的曲线IV将该综框运动的上边顶点相互连接。如果该综框1在到达它的换向点T0以后遵从这个曲线进程IY,则直到时间点T1一直还具有值的该加速度而后突然下降到数值0上。而因此产生的加速度峰值就在综框1和导纱眼以及所有从属的传动装置构件上造成负载,其可能导致综框及导纱眼的断裂。这种负载通过摆动运动被最小化或者最大可能地被限制了,因为通过相同的原因该加速度被保持在最小值上。
图4表明,该换向点振荡在经过多个周期以后还可以得以维持。在第一和最后顶点之间发生的静止阶段R可以延伸通过该综框运动以短划线描述的基本振荡的一个,两个或多个的周期。其中关于基本振荡应被理解为谐函数,借助该谐函数,该综框1从它的下边换向点TU转变到它的上边换向点T0上。后者发生在它的运动阶段B期间。
图5表明了上面所述构思亦即综框1的一个变型实施例,在它的静止阶段R期间施加一个较小幅度的运动,其中,该运动保持在上边的换向点区域BTO或也相应地在一个下边的换向点区域中。再者,该综框1以短划线表明的基本振荡的顶点-其用于从一个换向点转变到另一换向点-通过一个曲线分支V标明,它在标志着该基本振荡之顶点的这些时刻t1,t2上的第二时间导数则具有和该基本振荡相同的加速度值。因此,该综框1的加速度是如同该曲线分支VI所表明地那样为无级的或连续的。但是,按照图3或4的曲线演变特性则由于与它们相关联的织造技术之优点而被优选采用。
该综框1在运动阶段B和静止阶段R中所称的运动也可以用一个机械的综框驱动系统2来实现,如在图6至10中表明的那样。属于图6中表明的拉杆4的有直角杠杆7,8,其从一个拉力-和压力杆9引来该综框运动并且为此一方面与该综框1和另一方面直接或间接地与该拉力-及压力杆9相连接。这个是被连接在该综框驱动系统2上的,该驱动系统2为此在输出侧具有一个摆动机构11,其遵从一个回转运动。该综框驱动系统2基于一个输入轴12的均匀的转动产生该在图6中通过箭头13表明的往返的运动,其中,这个运动在综框1上呈现为尽可能调谐的振荡运动。
如图7所表明的,可以较小间距依次地安置多个综框1,1a,1b,它们被共同的综框驱动系统2并因此被共同的输入轴12驱动。该输入轴与一个旋转驱动装置14连接,其通过一个伺服电机,一个其它的电机或一个中央驱动装置的一传动轴所构成,该中央驱动装置还驱动该力织机的另外机构。
该综框驱动系统2(图7)对于每个综框1,1a,1b分别包括一个齿轮传动装置15(15a,15b)以便将输入轴12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各个输出侧杠杆11(11a,11b)的往返运动以及包括一个离合装置16(16a,16b),通过它该传动装置15以选择方式与该输入轴12相连接或者与之相分开。该离合装置16和传动装置15被示意描述在图8和9中。该离合装置用于控制综框的运动并且在这里就是机械构造的控制装置C。该结构(图9)如下:
该传动装置15通过一个偏心轮17构成,其通过一个连杆18振荡地驱动杠杆11(图7)。该传动装置15依此用于将偏心轮盘17的旋转运动转换为一个往返的运动。该偏心轮17同时是该离合装置16的输出元件(图7),它有两个-一个第一盘21形式的和一个第二盘22形式的-输入元件。两个盘21,22优选地具有相同的直径。但是它们也可以具有不同的直径并且为了更好地理解在图9中还表明了具有不同的直径。第一盘21与输入轴12连接并且通过它与旋转驱动装置14连接。因此它以基本不变的转数均匀地转动。这在图9中以一个箭头23表明。第二盘22是围绕着相同的转轴24可旋转地支承的,这和第一盘21一样。然而它不是以恒定旋转驱动的而是往返转动地,亦即转动振荡地或旋转摆动地驱动的。这个用箭头25来表明。
此外,属于图7所示离合装置16的还有一个图9中描述的转换元件26,其为一个转换挺杆27的形式并围绕一个轴颈28可回转地支承在该偏心轮17上。该转换挺杆具有一个第一转换鼻29和一个第二转换鼻30,其中该转换鼻29,30被安置在轴颈28的不同侧。该转换鼻29是与盘21中两个相互以180°相反对置的卡扣槽31,32对应配置的。该转换鼻30却是与两个相互以180°相反对置的卡扣槽33,34对应配置的。通过一个未进一步示出的弹簧,该转换挺杆27以它的转换鼻29被偏压到该盘21上去。在邻近该转换鼻31的端部上该转换挺杆27设有一个控制滚35,其因此通过该转换挺杆27的弹簧被相对转轴24沿径向往外偏压。该转换鼻29,30以及卡扣槽31至34的结构形式由图10看出。作为优选,该转换鼻29,30以及卡扣槽31至34被如此构造,即该卡扣和脱扣尽可能地容易。为此,该转换鼻29以及该卡扣槽31,32前边的和后边的侧面优选为大致沿径向定向。该卡扣槽31,32前倾的边缘是相对于圆周稍稍被降低的,以便该转换鼻29更容易地卡扣到该卡扣槽31,32中。但是,该卡扣槽33,34以及与往返摆动盘22对应配置的转换鼻30作为优选相对径向往前倾斜。如果该卡扣鼻30沿着该卡扣槽33,34倾斜安置的后侧面运行时,该卡扣鼻30就被拉入到盘22中。因此该转换过程被加速并且被明确地实现。如果反之该卡扣鼻29至少部分地进入到卡扣槽31,32中并且该盘22正向回摆动时,它的优选被倒圆的前边侧面就向外地挤压该卡扣鼻30并因此完全地实现该转换挺杆27的转换工作。
另外,有利的方式是,将转换挺杆27设置两个分开的构件,因此,载有转换鼻29的臂件和载有转换鼻30的臂件是相互无关地围绕轴颈28可转动的。依此,在这盘件21,22短时间同步运行的同步阶段期间,两个卡扣鼻29,30就可以被卡入到位的。这个让两个卡扣鼻29,30卡入在位的时间段可以并且允许由于将该转换挺杆27分开设置的原因而比一单件式实施方案要长些。通过使任一个要脱合的转换鼻29,3C卸载,它就可在适当的瞬间从它的卡扣槽31,32或33,34中移出。
与该转换挺杆27对应配置了两个转换杠杆36,37(图9),其分别具有一个为了操作该控制滚35而应用的圆柱形弯曲的转换表面38,39。该控制表面38,39相对该转轴24大致对中。该转换杠杆36,37可以如图8看出的在径向上被往内和往外地回转。其中它们围绕回转轴41,42回转。这个内部的回转位置被如此选择,即,该转换鼻29,当该控制滚35在控制表面38,39上沿着运行时被从它的相应各自的卡扣槽31,32中取出。相应地该控制鼻30因此被卡入到卡扣槽33,34中。
为了操作转换杠杆36,37,应用一个凸轮机构43(图8),其与该输入轴12连接并且作为例子具有两个凸轮。与这个相对应地配置一个曲线跟踪杠杆44,其被设置为角杠杆并且通过一个选择指45操纵该转换杠杆36,37,该选择指用作控制离合器46。该选择指45被曲线跟踪杠杆44垂直振荡地驱动并且因此按照回转位置既可操纵该转换杠杆36的自由端47或者又可操纵该转换杠杆37的自由端48,其中相应的那个端部47,48在曲线跟踪杠杆44偏移的时期被向下挤压。为了能够如希望那样地调节该选择指45的回转位置,则在其两侧设置控制磁体51,52,其在被接通电流时就吸引该选择指45并且保持在这个位置上。
在该盘件21被以恒定旋转驱动期间,该盘件22就如上述的被旋转振荡地或转动摆动地驱动。为此应用一个与该盘件22连接的凸轮跟踪器53(图8),例如为一个滚轮的形式,其被支承在一个与盘22刚性连接的杠杆端部上。该凸轮跟踪器53被一个曲线盘54操纵,其例如以两倍于该输入轴12的转数回转并且仅仅具有一单个的凸起部。因此该盘22在输入轴12的每次回转时两次获得一个往返振荡的运动。
至此所述的综框驱动系统2工作如下(图9):
首先假定,该偏心轮17能恒定转动。为此该转换挺杆27必须稳定不变地将盘21与偏心轮17连接。为了实现此,该转换杠杆36和转换杠杆37之任一个,每当该转换挺杆27由于盘件21的转动而在相关的转换杠杆旁经过时就向外地偏离。为此该控制磁体51,52被交变地控制,以便该选择指45,当该转换挺杆27经过该转换杠杆36时向下挤压该端部47并且该选择指45,当转换挺杆27经过该转换杠杆37时向下地挤压该端部48。
该转换杠杆36,37的转换表面38,39延伸通过一个可被视为转换区域的角度区域。该凸轮跟踪器53与该曲线盘54一起构成一个摆动驱动装置55。这对盘件22施加一个旋转-摆动运动,其总是当该转换挺杆27通过该转换区域运行时是与该盘21的运动同步的。这些运动阶段特征在于:该凸轮驱动装置43的凸轮向外地挤压该曲线跟踪杠杆44的端部。
在该盘件21,22同步运行的阶段期间,该离合装置16可以被转换,由于相关的转换杠杆36或37不向外偏离。因此(图9)例如该转换鼻29被从卡扣槽31中挤出来并且该转换鼻30被卡入到卡扣槽33中。相关的转换杠杆36或37则保持被激活有效,由于相关的转换杠杆36,37例如通过弹簧56,57(图8)被保持在它的内部位置上并且通过选择指45不被向外地移动。该偏心轮17在这个状态仅仅完成一个往返摆动,因为它被捆绑在盘件22上。这个围绕几度例如10°的往返振荡的运动在该综框上边的或下边的换向点上仅仅引起该综框一个微小的至多几个毫米的向上和向下运动。这就不会干扰梭口形成过程和织造过程。但是它能实现一个同步的再生,由于通过其使转换挺杆27而停止的相关的转换杠杆36,37仅仅被向外地偏转。该凸轮驱动机构43在两个盘件21,22同步的瞬间完成这个同步再生,因此实现该偏心轮17的一个柔性无冲击的再启动运行。
通过上面解释的离合装置16的相互作用,该综框1就获得了图3或4的运动曲线。分别在以短划线表示的基本振荡的顶点上,在静止阶段和运动阶段之间被转换。要么该偏心轮跟踪该连续运行的盘件21(运动阶段)要么偏心轮跟踪该摆动的盘件22(静止阶段)。相应地,要么运行从TU向T0的正弦形的调节运动要么运行从T0向TU(运动阶段)或者运行该静止阶段,其中运行按照曲线分支II的摆动运动。该转换动作发生在一个同步阶段S期间(围绕该运动阶段B之运动曲线的顶点为-15°至+15°),其中该运动阶段B和静止阶段R的振荡是足够同步的。
该综框驱动系统2的一个变型实施例从图11中获得。该输入轴12在此设有一个异型齿结构并且载有一个由多个曲线盘61,62,63组成的盘组。该曲线盘61,62,63构成该离合装置16的输入元件。该输出元件此处是通过一个曲线跟踪元件构成的,其扫描该曲线盘61,62,63之一的外圆周。为此应用一个滚子64,其被可转动地支承在一个挺杆65的一个端部上。因此该滚子同时一方面是该离合装置16的输出元件而且另一方面也是传动装置15的输出元件以用于将轴12的转动转换为一个往返的运动。该挺杆65的另一端部通过连杆18与杠杆11连接,以使其有一个回转运动。此外一个流体工作缸66可以应用于,将滚子64持续地对着该曲线盘61,62,63予先张紧。
该曲线盘61,62,63是作为组件沿轴向可移动地支承在该被成型构造的输入轴12上的。为了这种移动应用一个控制叉67和一个与这个对应配置的只示意表明的线性致动器68。
该曲线盘61,62,63如图12所示具有不同的圆周异型。作为例子该曲线盘61和63被构造为中性盘,它们予先确定在上边的和在下边的换向点上的所述换向点振荡。如果它们是激活有效的亦即该滚子64在它们的圆周上滚动,该挺杆65执行一个回转运动,因此该综框则围绕它的换向点例如以两倍于基本振荡的频率振荡(图3的区域R)。相邻的盘件61,62,63的至少一个的外圆周用作工作轮廓。所示的实施例中就是这个在盘件61,63之间安置的盘件62。它具有一个工作轮廓,其从一个内部的最小直径R1导向一个最大直径R2并从这个返回。在各个较小的同步角度区域S1,S2中该圆周异型总是与曲线盘61或63的异型相一致。该曲线盘61为中性盘,其在该滚子64运行在它的圆周上时可使综框在一个换向点上振荡。该曲线盘63则当该滚子在它的圆周上沿着运行时可使综框相反地在这另外的换向点上振荡。在该同步角度区域S1,S2中由曲线盘61,62,63组成的组件可沿轴向地移动,以便该滚子64被置于和相邻的曲线盘61或63相啮合。以此方式该杠杆11的运动就可以在该同步区域S1,S2内无冲击地被接入和断开。如在前述实施例的那样,该驱动装置的接入和断开此处也是基于,从一个输入元件到另一个元件上的转换是在一个短暂的同步运行阶段期间发生的。在图11的实施例中该同步运行涉及该滚子64径向的运动分量,而在图6至10的实施例中它涉及盘件21,22的转动。
在图13和14中表明了可转换的凸轮驱动机构的一个变型实施例,其没有可移动的曲线构件。如图14所示,属于该曲线驱动装置的总共有4个曲线盘60,61,62,63,其中例如该曲线盘60和62表征了在图3,4和5中短划线描述的基本振荡用于将综框1从一个换向位置转换到另一个换向位置,同时该曲线盘61,63确定了在上边的或在下边的换向点位置上的振荡。应用四个曲线盘60,61,62,63就可实现,一个综框1的所述向上和向下运动按时序交错配置。为此该综框1在它借助曲线盘60被移动到上边的换向点上以后,则借助曲线盘61被转换到一个摆动运动,基于此,它然后借助曲线盘62向下被转换到下边的换向点上。这点相当于一个180°的相位偏移。每个曲线盘60至63分别与一个曲线跟踪器71,72,73,74相连接。图13表明其以两个滚子75,76扫描该曲钱盘63的外圆周的曲线跟踪器74。
该曲线跟踪器71,72,73,74可回转地安置在一个可转动支承的轴77上,其通过一个杠杆78和一个连杆79操纵吊综杆11。该综框77可被构造为中空轴并且容纳该离合装置16,相对其以选择方式将曲线跟踪器71,72,73,74之一与轴77抗扭地相连接。此处属于该离合装置16的还有一个贯穿该综框16的圆柱体81,其为了每个曲线跟踪器71至74分别设有一个径向定向的流体通道82。在这个通道中置有活塞83,84,它的平滑的部分圆柱的头部用于操纵离合滚85,86。这些滚子安置在中空轴77的径向孔中并且可以被活塞83,84向外挤压。它们配合在各个凸轮跟踪器71至74相应的空槽87,88中。通过相应的选择可接近的径向连接接头91,92,93,94(图14),每个曲线跟踪器71至74的活塞83,84就可以适当单独地操控,以便总是只有一个曲线跟踪器71至74与中空轴77相接合。以此方式就可以使这些通过曲线盘60,61,62,63预定的运动曲线的一种被选出,依此实现在图3至5的同步阶段中各种情况的转换工作。
一个新颖的用于单个综框协调的接合和脱开并且用于从一个单独输入轴的转动导出其运动的综框驱动系统,具有一个带两个输入元件21,22,61,62的离合装置。在将一个输入元件应用于持续地驱动该离合装置16的输出元件的同时,另一个输入元件22,62则仅仅应用于使输出元件17或64短时间地与第一输入元件21,61同步化。这个转换发生在短暂的同步阶段中并位于选择的与该综框上边的或下边的换向点对应的角度区域中。这种新的综框驱动系统不再需要输入轴或综框驱动系统的止动结构来完成这个转换。
附图标记表
1,1a,1b—综框;95—导纱眼;2—综框驱动系统;3—箭头;4—传动机构(例如拉杆);5,6—位置;7,8—角杠杆;9—拉力和压力杆;11—吊综杆;12—输入轴;13—箭头;14—旋转驱动装置;15—齿轮传动装置;16—离合装置;17—偏心轮;18—连杆;21,22-输入元件/盘;23—箭头;24—转轴;25—箭头;26—转换元件;27—转换挺杆;28—轴颈;29,30—转换鼻;31,32,33,34—卡扣槽;35—控制滚;36,37—转换杠杆;38,39—转换表面;41,42—回转轴;43—凸轮驱动装置;44—曲线跟踪杠杆;45—选择指;46—控制离合器;47,48—端部;51,52—控制磁体;53—凸轮跟踪器;54—曲线盘;55—摆动驱动装置;56,57—弹簧;60,61,62,63—输入元件/曲线盘;64—滚子;65—挺杆;66—流体缸;67—控制叉;68—致动器;71,72,73,74—曲线跟踪器;75,76—滚子;77—轴;78—杠杆;79—连杆;81—本体;82—流体通道;83,84—活塞;85,86—离合滚;87,88—空槽;91,92,93,94—连接点;B—运动阶段;C—控制装置;K1,K2—曲线;M—存储单元;M1,M2—电机;T0,TU—换向位置,换向点;BTO—换向点区域;t—时间;R—静止阶段;R1,R2—半径;S—同步阶段;S1,S2—同步区。

Claims (21)

1.用于一力织机的至少一个综框(1)的综框驱动系统,具有至少一个输出装置(4),其与综框(1)对应配置并与之相连接,以便使综框保持在静止阶段(R)中并且在运动阶段(B)中给予一个运动;具有一个控制装置(C,16)用于控制该输出装置(4)的实际速度并因此控制综框(1)的速度,其特征在于:
该输出装置(4)在静止阶段(R)期间也实施一个预定的运动。
2.按权利要求1的综框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静止阶段的预定运动由控制装置(C,16)决定。
3.按权利要求1的综框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输出装置(4)在开始一静止阶段(R)时具有一个加速度,其与它在先前运动阶段(B)末端时的加速度相一致。
4.按权利要求1的综框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输出装置(4)在开始一个运动阶段(B)时具有一个加速度,其与它在先前静止阶段(R)末端时的加速度相一致。
5.按权利要求1的综框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输出装置(4)在静止阶段期间实施一个振荡运动。
6.按权利要求1的综框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驱动系统(2)实施一个无加速度符号反向的运动。
7.按权利要求1的综框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控制装置(C)根据予先确定的综框运动以位置被调节的方式操控一个或多个伺服电机(M1,M2),以便产生在静止阶段(R)期间预定的综框运动。
8.按权利要求7的综框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伺服电机(M1,M2)在主动侧与综框(1)刚性连接。
9.按权利要求1的综框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驱动系统(2)具有一个离合装置(16),其安置在一个驱动装置(14)和一个传动装置(15)之间用于将驱动运动传递到综框(1)上和
该离合装置(16)具有一个与驱动装置(14)连接的第一输入元件(21)和一个第二输入元件(22)以及一个输出九件(17),其以选择方式与第一或第二输入元件(21,22)相连接,其中该驱动装置(14)给予第一输入元件(21)一个不变运动方向的运动,对第二输入元件(22)施加一个变化运动方向的运动。
10.按权利要求9的综框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驱动装置(14)是一个旋转驱动装置,该第一输入元件(21)被旋转驱动;该第二输入元件(22)往反旋转驱动和该传动装置(15)是一个用于将一个旋转运动转换为一个往返运动的装置。
11.按权利要求9的综框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输入元件(21)和第二输入元件(22)至少短时间同步地被驱动的并在同步阶段期间实现转换。
12.按权利要求9或10的综框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第二输入元件(22)与一个摆动驱动装置(55)连接,其给予该第二输入元件(22)一个振荡式运动。
13.按权利要求9的综框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离合装置(16)具有带一转换元件(26)的机构(36,37,46,44,43),该转换元件(26)持续地与输出元件(17)连接并且以选择方式与第一或第二输入元件(21,22)相连接。
14.按权利要求9或10的综框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第二输入元件(22)的旋转-振荡运动在由机构(36,37,46,44,43)预定的转换位置上是与第一输入元件(21)的旋转运动同步的,
该机构(36,37,46,44,43)具有至少一个转换杠杆(36,37),其与转换元件(26)对应配置,以使转换元件(26)在至少一个预定的转换位置上接合或断合。
15.按权利要求13的综框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转换元件(26)与输出元件(17)连接并与之一起运转。
16.按权利要求15的综框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转换元件(26)是一个带有分别用于每个输入元件(21,22)的至少一个形状配合连接件(29,30)的转换挺杆(27)。
17.按权利要求15的综框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转换元件(26)由两个独立地围绕轴颈(28)可转动支承的转换挺杆组成,它们可以按时顺相互独立地以其形状配合连接件卡入该输入元件(21,22)的卡扣元件(31,32,33,34)中和从其中脱扣。
18.按权利要求14的综框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转换杠杆(36,37)通过一个控制离合装置(46)与一个凸轮驱动装置(43)连接,该控制离合装置(46)具有一个选择指(45),其向下挤压该转换杠杆(36,37)的端部(47,48),以便通过该凸轮驱动装置(43)启动该转换杠杆(36,37)的操作和消除之并且该选择指(45)通过至少一个控制磁体(51,52)是可运动的。
19.按权利要求1的综框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驱动系统(2)具有一个离合装置(16),其安置在一个驱动装置(14)和一个传动装置(15)之间以用于将驱动运动传递到该综框(1)上,
离合装置(16)具有一个与驱动装置(14)连接的第一输入元件(61,63)和一个第二输入元件(60,62)以及一个输出元件(64),其以选择方式与第一或第二输入元件(61,62)连接,
其中,该第一输入元件和第二输入元件分别是曲线盘(60,61,62,63),输出元件是一个凸轮跟踪器(64),其以选择方式可转换为与输入元件(60,61,62,63)之一相接合。
20.按权利要求1的综框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驱动系统(2)具有一个离合装置(16),其安置在一个驱动装置(14)和一个传动装置(15)之间以用于将驱动运动传递到该综框(1)上,
离合装置(16)具有一个与驱动装置(14)连接的第一输入元件和一个第二输入元件以及一个输出元件,其以选择方式与第一或第二输入元件连接,
第一输入元件和第二输入元件是分别与不同的曲线盘(60,61,62,63)靠置的凸轮跟踪器(71,72,73,74),输出元件是一个轴(77),其以选择方式可转换为与凸轮跟踪器(71,72,73,74)之一驱动连接。
21.按权利要求19的综框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曲线盘(60,61,62,63)在圆周上分别具有一个圆周表面,该圆周表面具有一个协调配合的半径不恒定的异型部分作为转换区域。
CNB2004100789184A 2003-09-17 2004-09-16 用于力织机综框的综框驱动系统 Active CN10050711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343377.5 2003-09-17
DE10343377A DE10343377B3 (de) 2003-09-17 2003-09-17 Schaftantrieb für Webmaschinenschäft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98106A CN1598106A (zh) 2005-03-23
CN100507110C true CN100507110C (zh) 2009-07-01

Family

ID=34177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789184A Active CN100507110C (zh) 2003-09-17 2004-09-16 用于力织机综框的综框驱动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140399B2 (zh)
EP (1) EP1516947B2 (zh)
JP (1) JP4383292B2 (zh)
CN (1) CN100507110C (zh)
DE (2) DE10343377B3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5010807B3 (de) * 2005-03-07 2006-04-06 Groz-Beckert Kg Schaftantrieb für Webmaschinenschäfte
US7475708B2 (en) 2004-11-17 2009-01-13 Groz-Beckert Kg Shaft drive for heald shafts of weaving machines
DE102005059911B3 (de) * 2005-12-15 2007-02-08 Groz-Beckert Kg Schaftantrieb für eine Webmaschine
FR2899602B1 (fr) * 2006-04-11 2008-05-23 Staubli Faverges Sca Ratiere rotative, metier a tisser comprenant une telle ratiere et procede de commande d'une telle ratiere
US20080053555A1 (en) * 2006-07-19 2008-03-06 Groz-Beckert Kg Shaft drive transmission and coupling rod
WO2008037106A1 (de) * 2006-09-28 2008-04-03 Textilma Ag Fachbildevorrichtung für eine webmaschine, insbesondere für eine bandwebmaschine
DE102007015411A1 (de) 2007-03-28 2008-10-02 Groz-Beckert Kg Kurvenscheibe für Exzentermaschine einer Webmaschine
EP1975292B1 (de) * 2007-03-28 2010-10-27 Groz-Beckert KG Kurvenscheibe für eine Fachbildeeinrichtung einer Webmaschine
EP1992724B1 (de) * 2007-05-14 2012-01-25 Groz-Beckert KG Zweiteilbarer Webschaft
EP2014805B1 (de) * 2007-07-12 2011-12-14 Groz-Beckert KG Steuereinrichtung für eine Schaltkupplung einer Schaftmaschine
EP2180092B1 (de) * 2008-10-24 2012-11-21 Groz-Beckert KG Breithalter mit Klemm- und Lüftvorrichtung
EP2278052B1 (de) 2009-07-20 2014-03-05 Groz-Beckert KG Schaftantrieb für einen Webschaft einer Webmaschine
FR2957366B1 (fr) * 2010-03-12 2012-04-13 Staubli Sa Ets Ratiere rotative et metier a tisser equipe d'une telle ratiere
BR112013030678B1 (pt) * 2011-06-01 2021-02-23 Textilma Ag tear de tecelagem e método de tecelagem correspondente
JP6635006B2 (ja) * 2016-11-25 2020-01-22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織機における開口方法及び開口装置
CN106948061B (zh) * 2016-12-30 2019-08-06 江苏宋和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独立伺服综框
CN106868680B (zh) * 2017-04-07 2018-08-17 杨国惠 一种平衡综框静力、惯性力的开口机
JP7321949B2 (ja) * 2020-02-03 2023-08-07 津田駒工業株式会社 織機における製織方法及びその製織方法を実現するための開口装置
US11926209B2 (en) * 2020-02-19 2024-03-12 Deere & Company Electric power take off
CN117416402B (zh) * 2023-12-18 2024-04-23 南通睿博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运输设备及其运输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92820A (en) 1945-12-12 1952-04-15 Sulzer Ag Harness control
CH490539A (de) 1968-04-08 1970-05-15 Staeubli Geb & Co Verfahren und Schaftmaschine mit Wippvorrichtung zum Weben von Gemischtbindungsgeweben mit Dreher- und Normalbindung
BE735916A (zh) 1968-07-17 1969-12-16
BE792485A (fr) * 1971-12-10 1973-06-08 Sulzer Ag Barre de deviation des fils de chaine d'un metier a tisser
SE367219B (zh) 1972-10-03 1974-05-20 Aelmhults Bruk Ab
US3807460A (en) 1972-10-12 1974-04-30 A Alexandr Heald motion for looms
US3865147A (en) * 1973-01-17 1975-02-11 Vyzk Vyvojovy Ustav Vseobe Mechanism for the return movement of heald shafts of a weaving loom
DE2527796A1 (de) 1975-06-21 1976-12-30 Hoechst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tertiaeren phosphinoxiden
DE2744795C2 (de) 1977-10-05 1979-08-02 Lindauer Dornier Gesellschaft Mbh, 8990 Lindau Verfahren zur einschüssigen Herstellung von Doppelflorgeweben
CH634613A5 (de) * 1979-02-15 1983-02-15 Textilma Ag Webmaschine mit schaeften und diesen zugeordneten hebeln.
FR2478682A1 (fr) 1980-03-20 1981-09-25 Staubli Sa Ets Perfectionnements aux ratieres du type rotatif pour metiers a tisser
DE3123227C2 (de) 1981-06-11 1983-12-29 Klimovskoe special'noe konstruktorskoe bjuro po proektirovaniju tkackogo oborudovanija, Klimovsk, Moskovskaja oblast' Rotations-Schaftmaschine für Webmaschinen
FR2515702A1 (fr) * 1981-10-29 1983-05-06 Staubli Sa Ets Perfectionnements aux ratieres rotatives
DE3623016C1 (en) 1986-07-09 1987-09-03 Dornier Gmbh Lindauer Shuttleless weaving machine for the single-shot production of double-pile fabric
CH671782A5 (zh) * 1987-01-05 1989-09-29 Ernst Kleiner
US5069256A (en) * 1989-12-08 1991-12-03 Goodman Jr Robert M Loom harness system with spaced parallel rotating shafts
FR2663347A1 (fr) 1990-06-15 1991-12-20 Staubli Trumpelt Gmbh Maschine Ratiere a foule fermee pour metiers a tisser.
FR2689913A1 (fr) 1992-04-14 1993-10-15 Staubli Trumpelt Gmbh Maschine Mécanisme pour la commande alternative des couteaux dans les ratières lourdes du type à pas fermé.
JP3320841B2 (ja) 1992-07-10 2002-09-03 シュトイブリー・ファベルゲ 織機に使用されるカム機構
DE9414192U1 (de) 1994-09-01 1994-10-27 Staeubli & Trumpelt Fachbildungsvorrichtung
US5653268A (en) * 1995-01-16 1997-08-05 Staubli Gmbh Modulator mechanism for a rotary dobby in a loom
JPH0931789A (ja) 1995-07-17 1997-02-04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織機の開口装置における変速装置
JPH09111576A (ja) 1995-10-12 1997-04-28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織機の開口装置に用いる回転原点位置決定装置
FR2757883B1 (fr) * 1996-12-31 1999-02-19 Staubli Sa Ets Ratiere rotative et metier a tisser equipe d'une telle ratiere
FR2757882B1 (fr) * 1996-12-31 1999-02-19 Staubli Sa Ets Ratiere rotative et metier a tisser equipe d'une telle ratiere
JP3337394B2 (ja) 1997-05-27 2002-10-21 津田駒工業株式会社 織機の開口制御方法と、その装置
US6240100B1 (en) * 1997-07-31 2001-05-29 Motorola, Inc. Cellular TDMA base station receiver with dynamic DC offset correction
JP3978828B2 (ja) 1997-10-16 2007-09-19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織機における開口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JP3398910B2 (ja) * 1998-10-02 2003-04-21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イメージ除去型受信機
DE10111017B4 (de) 2001-03-07 2006-02-02 Lindauer Dornier Gmbh Antrieb für die Webschäfte einer Webmaschine
DE10149969A1 (de) 2001-10-10 2003-05-08 Dornier Gmbh Lindauer Verfahren zur drehwinkelabhängigen Ansteuerung von Betätigungseinrichtungen einer mit einer Webmaschine kombinierten Jacquardvorrichtung
FR2835537B1 (fr) * 2002-02-07 2004-10-01 Staubli Lyon Dispositif de formation de la foule et metier a tisser jacquard incorporant un tel dispositif
DE10341629B4 (de) * 2003-09-10 2007-04-12 Groz-Beckert Kg Vibrationsarmes Fachbilde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98106A (zh) 2005-03-23
DE10343377B3 (de) 2005-04-28
EP1516947B2 (de) 2012-08-29
DE502004006644D1 (de) 2008-05-08
US7140399B2 (en) 2006-11-28
JP2005089954A (ja) 2005-04-07
EP1516947B1 (de) 2008-03-26
US20050056334A1 (en) 2005-03-17
EP1516947A2 (de) 2005-03-23
JP4383292B2 (ja) 2009-12-16
EP1516947A3 (de) 2006-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07110C (zh) 用于力织机综框的综框驱动系统
CN1847700B (zh) 把输入轴第一旋转运动调节成输出轴第二旋转运动的装置
JP3171396B2 (ja) テリー織機を運転する方法及びテリー織機
CN101363164B (zh) 经编机压纱板运动装置
JP4795287B2 (ja) 直線式編機糸ガイドバーの振動制御装置
KR880014158A (ko) 파일 경사의 장력 제어방법 및 그의 장치
CN1304663C (zh) 用于制造纱罗织物的织机
JP2004514804A (ja) 織機及び開口機械のための駆動設備
JP2001502761A (ja) 駆動装置
JPH09111590A (ja) けば高さ調整装置を備えたパイル織物織機
CN102493069B (zh) 整经机的导纱针床往复直线运动装置
CN102493068B (zh) 花经轴整经机的导纱针床往复直线运动装置
CN202247135U (zh) 一种花筒角形臂
US20060144459A1 (en) Latch needle
JPH11513446A (ja) たて編機等の編機
EP1050609A1 (en) Pile forming apparatus of cloth moving type
BE1017213A3 (nl) Dobby-inrichting voor het aansturen van de bewegingen van minstens een weefraam van een weefmachine, en weefmachine voorzien van een dergelijke dobby-inrichting.
CN109723763B (zh) 一种可变曲柄行程开口装置
CN1834318B (zh) 织机综框的综框传动装置
CN110106616A (zh) 一种提花针织大圆机
CN108823762A (zh) 一种布动起毛装置及布动起毛装置动力机构
CN100339526C (zh) 可调式织机打纬传动装置
SU1395367A1 (ru) Привод диафрагмовой отсадочной машины
CN2602037Y (zh) 可调式织机打纬传动装置
CN2626694Y (zh) 砌块成型机的自动变频变幅振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