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34955C - 透镜镜筒和透镜镜筒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透镜镜筒和透镜镜筒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434955C CN100434955C CNB2006101494837A CN200610149483A CN100434955C CN 100434955 C CN100434955 C CN 100434955C CN B2006101494837 A CNB2006101494837 A CN B2006101494837A CN 200610149483 A CN200610149483 A CN 200610149483A CN 100434955 C CN100434955 C CN 100434955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lens barrel
- cam follower
- framework
- len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Blocking Light For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透镜镜筒和透镜镜筒系统。该透镜镜筒具备:第一框架部件,其具有多个凸轮凹槽;第二框架部件,其具有分别与多个凸轮凹槽卡合的第一凸轮从动件和第二凸轮从动件;以及外部接触部件,其在由含有沿与第二框架部件延伸的中心轴方向一致的光轴和第一凸轮从动件的中心轴的第一平面、与含有上述光轴和与第一凸轮从动件邻接的第二凸轮从动件的中心轴的第二平面所挟持形成的区域内,从第二框架部件的前端面沿光轴方向向外突出。如果该透镜镜筒跌落,当外部接触部件抵接到外部障碍部件时,跌落所引起的冲击力由第一凸轮从动件和第二凸轮从动件分散开承受,从而可防止凸轮从动件配合的脱离和凸轮凹槽的破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透镜镜筒和透镜镜筒外附部件可拆装的透镜镜筒系统。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有关针对跌落等引起的冲击力来保护透镜镜筒用的保护结构,提出了各种方案。日本特许公开公报平成8-160277号公开了如下所述的技术:一种透镜镜筒,其具有可进退地支承在固定筒内并保持可变镜头的移动环;和用于驱动该移动环进退的凸轮筒,并且,在上述移动环的外周部设有滚动件(凸轮从动件),该滚动件以可滑动的方式嵌入凸轮凹槽内,该凸轮凹槽设置在上述固定筒和凸轮筒上。上述滚动件通过可弹性变形的板部件安装在上述移动环上。因此,当跌落等引起的冲击力作用于上述移动环上时,通过上述板部件弹性变形来吸收上述冲击力,从而防止上述滚动件从凸轮凹槽脱离以及凸轮凹槽的损伤。
此外,日本特许公开公报平成9-211286号公开了如下所述的技术:在透镜镜筒中,在安装于透镜镜筒的前端部上的合成树脂制的筒状部件上,设有多个沿着周向的长孔。上述长孔具有沿筒部件的轴向可弹性变形的形状,在上述长孔的前方位置处配设有凸起部。并且,用于安装滤光镜的滤光镜框架以抵接上述凸起部的状态嵌入上述筒状部件的前端。在该透镜镜筒中,当跌落等引起的冲击力作用于上述滤光镜框架时,上述长孔部通过凸起部产生弹性变形来吸收上述冲击力。因此,防止上述筒状部件或者与该筒状部件相连接的内置部件的变形和破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透镜镜筒或者透镜镜筒系统的特征在于,在抑制构成部件数的同时,无论它们跌落时的姿态和冲击力的作用状态的变化都可得到稳定的强度。
本发明的透镜镜筒具备:第一框架部件,其具有多个凸轮凹槽;第二框架部件,其具有分别与多个上述凸轮凹槽卡合的第一凸轮从动件和第二凸轮从动件;以及外部接触部件,其在由含有沿与上述第二框架部件延伸的中心轴方向一致的光轴和上述第一凸轮从动件的中心轴的第一平面,与含有上述光轴和与上述第一凸轮从动件邻接的上述第二凸轮从动件的中心轴的第二平面所夹持形成的区域内,从上述第二框架部件的前端面沿上述光轴方向向外突出。
本发明的透镜镜筒系统具备:透镜镜筒,该透镜镜筒包括具有多个凸轮凹槽的第一框架部件,分别与多个上述凸轮凹槽卡合的第一凸轮从动件和第二凸轮从动件,和包括用于定位固定外附部件的安装部的第二框架部件;以及透镜镜筒外附部件,其具有外部接触部件和与上述安装部卡合的卡合部,该外部接触部件当上述安装部和卡合部相卡合并定位固定时,在由含有沿与上述第二框架部件的中心轴延伸方向一致的光轴和上述第一凸轮从动件的中心轴的第一平面,与含有上述光轴和与上述第一凸轮从动件邻接的上述第二凸轮从动件的中心轴的第二平面所夹持形成的区域内,从上述第二框架部件的前端面沿上述光轴方向向外突出。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通过下面的说明予以揭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的透镜镜筒的直进框架的主视图。
图3是图1的III-III剖面图,表示图1中的透镜镜筒的旋转框架的凸轮凹槽的剖面形状。
图4是图2的IV-IV剖面图,表示图2中的直进框架的前端部的剖面形状。
图5是表示图1中的透镜镜筒的直进框架碰撞到障碍物的状态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的直进框架的立体图。
图7是图6中的直进框架的主视图。
图8是图6中的直进框架碰撞到障碍物的状态的图。
图9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以及其变形例的透镜镜筒的直进框架和镜头盖的立体图。
图10是安装在图9中的直进框架上的镜头盖的主视图。
图11是表示安装在图9中的直进框架上的镜头盖碰撞到障碍物的状态的图。
图12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的直进框架和镜头盖的立体图。
图13是安装在图12中的直进框架上的镜头盖碰撞到障碍物的状态的图。
图14是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的直进框架和镜头盖的立体图。
图15是安装在图14中的直进框架上的镜头盖碰撞到障碍物的状态的图。
图16是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的直进框架和滤光镜用环的立体图。
图17是安装在图16中的直进框架上的滤光镜用环碰撞到障碍物的状态的图。
图18是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将透镜镜筒的直进框架和滤光镜用环分离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9是图18的X方向视图。
图20是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的直进框架和镜头遮光罩的立体图。
图21是安装在图20中的直进框架上的镜头遮光罩的主视图。
图22是表示障碍物碰撞到安装在图20中的直进框架上的镜头遮光罩时的冲击力的作用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利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上述透镜镜筒的直进框架的主视图。图3是图1的III-III剖面图,表示上述透镜镜筒的旋转框架的凸轮凹槽的剖面形状。图4是图2的IV-IV剖面图,表示上述直进框架的前端部的剖面形状。图5是表示上述透镜镜筒的上述直进框架碰撞到障碍物的状态的图。
透镜镜筒1具有:固定于照相机主体侧的固定框架2;金属或者树脂制筒状的旋转框架3,其作为以可旋转、进退的方式嵌入固定框架2内的第一框架部件;金属或者树脂制筒状的直进框架4,其嵌入旋转框架3内,并作为以相对于固定框架被直进引导的状态由旋转框架3驱动进退的第二框架部件;以及用于直进引导直进框架4的直进引导键5。并且,旋转框架3和直进框架4具有与保持在直进框架4上的摄影透镜6的光轴O一致的中心轴。但是,根据透镜镜筒的结构,上述中心轴和光轴O也不限于必须一致,但上述中心轴和光轴O至少是大致平行的轴。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将光轴O方向的被摄体侧作为前方进行说明。
在固定框架2中,在其内周部设有螺旋状阴螺纹2a及直进引导凹槽(未图示),并在内周前方部设有周向引导凹槽2b,此外,在内周部配设有用于驱动旋转框架3的驱动齿轮(未图示)。
在旋转框架3中,在后方外周部重叠设有与上述驱动齿轮相啮合的齿轮部3a和与固定框架2的螺旋状阴螺纹2a相旋合的螺旋状阳螺纹3b,在内周部设有相对于光轴O倾斜的三条(只示出一条)凸轮凹槽3c。
直进框架4保持着具有光轴O的摄影透镜6,在直进框架4的后方外周4a的三等分位置处设有三个凸轮从动件7a1、7a2、7a3,三凸轮从动件7a1、7a2、7a3构成以可滑动的方式嵌入旋转框架3的凸轮凹槽3c中的第一或者第二凸轮从动件,在直进框架4的内周部设有与光轴O平行的2条直进引导凹槽4c。而且,如图3所示,凸轮从动件7a1、7a2、7a3分别嵌入旋转框架3的凸轮凹槽3c中,该凸轮凹槽3c具有锥面。
此外,如图2、图4所示,在直进框架4的前端面4b上,在与凸轮从动件7a1、7a2、7a3的位置相关联处,配设有三个凸球面形状的凸起部4d1、4d2、4d3,该三个凸起部4d1、4d2、4d3形成外部接触部件,并向光轴O的前方方向突出。
亦即,凸起部4d1配设在由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挟持的、由外周部4a和镜头开口部所围成的第三平面区域内,其中,该第一平面通过与直进框架4延伸的中心轴方向一致的光轴O和凸轮从动件7a1的中心轴,第二平面通过上述光轴O和凸轮从动件7a2的中心轴。具体而言,在图2中,凸起部4d1配设于前端面4b上的由线L1和线L2所围成的区域4b1内,其中,该线L1通过凸轮从动件7a1中心处的沿光轴O方向的延长线和光轴O,线L2通过凸轮从动件7a2中心处的沿光轴O方向的延长线和光轴O。
同样,在图2中,凸起部4d2配设于前端面4b上的由上述线L2和线L3所围成的区域4b2内,其中,该线L3通过凸轮从动件7a3中心处的沿光轴O方向的延长线和光轴O。另外,在图2中,凸起部4b3配设于前端面4b上的由上述线L3和上述线L1所围成的区域4b3内。
在直进引导键5中设有:凸起5b、5c,其突出于圆环部外周,并嵌入在固定框架2的直进引导凹槽内;和两根直进引导件5a,其沿光轴O的方向朝前方(摄影透镜侧)延伸。
该直进引导键5在将凸起5b、5c嵌入固定框架2的内周部的状态下安装在旋转框架3的后端部上,并能够相对于旋转框架3沿旋转方向相对旋转,且沿着光轴O方向被与旋转框架3一体支撑。而且,凸起5b、5c以可滑动的方式嵌入固定框架2的直进凹槽内,直进引导件5a以可滑动的方式嵌入直进框架4的直进引导凹槽4c内。
在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的透镜镜筒1中,在旋转框架3和直进框架4装入在固定框架2内的状态下,旋转框架3通过上述驱动齿轮向预定方向被驱动转动预定角度时,旋转框架3通过螺旋状阴螺纹2a沿固定框架2转动而送出后,齿轮部3a、螺旋状阳螺纹3b就成为嵌入固定框架2的周向引导凹槽2b内的状态。直进框架4与旋转框架3通过凸轮凹槽3c和凸轮从动件7a1、7a2、7a3而一起送出,然后该直进框架4以直进状态被送出至从旋转框架3突出的可摄影的广角位置。这之后,直进框架4通过旋转框架3的转动而从广角位置向远角位置进退移动。
当透镜镜筒1的直进框架4处于装入在上述固定框架2中的状态下以及处于被送出至可摄影的广角位置或者远角位置的状态下时,直进框架4的前端面4b始终露出于透镜镜筒1的表面,凸起部4d1、4d2、4d3处于可与外部相抵接的状态。
当透镜镜筒1处于装入状态或者送出状态时(然而,如果透镜镜筒1是伸缩式的,则仅为处于送出状态时),当透镜镜筒1以直进框架4的前端面4b侧朝向下方的状态跌落到外部障碍物8、例如地板面或地面上时,如图5所示,在撞击初期,凸起部4d1、4d2、4d3中的任一个或者多个与外部障碍物8相碰,而直进框架4的凸轮从动件7a1、7a2、7a3中的任两个以上和旋转框架3的凸轮凹槽3c之间受到该碰撞的冲击力F0。
如果是在直进框架上没有配设上述的凸起部4d1、4d2、4d3的现有透镜镜筒,当在销正下方或者销周围跌落时,该冲击力则作用在一个凸轮从动件上。而且,如果凸轮凹槽3c如上所述具有锥面,则凸轮从动件7a1、7a2、7a3与凸轮凹槽3c之间产生使配合相脱离的方向的分力,有可能发生如下情况:直进框架或者旋转框架变形,与凸轮凹槽3c的配合脱离,或者损伤凸轮凹槽3c,或者使凸轮从动件破损。
与之相比,在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1中,由于如上所述凸起部4d1、4d2、4d3配设在凸轮从动件7a1、7a2、7a3之间的区域4b1、4b2、4b3内,因此即使该凸起部4d1、4d2、4d3中的任一个受到上述冲击力F0,该冲击力也至少由相邻的第一、第二凸轮从动件分散开承受。因此,一个凸轮从动件所受到的力被减小,从而可抑制凸轮从动件配合的脱离和凸轮从动件的破损、或者损伤凸轮凹槽等不良情况的产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凸起部4d1、4d2、4d3与直进框架4一体设置,但不限定于此,例如采用在贴附于直进框架4的前端面上的装饰板等板状部件上设置上述凸起部4d1、4d2、4d3的结构,也能获得相同的效果。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凸起部4d1、4d2、4d3具有球面形状,但除此之外,只要是凸状就可得到相同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1,仅通过对直进框架4在预定位置配设凸起部4d1、4d2、4d3,就能得到跌落等时耐冲击性高的透镜镜筒,由于对应于多个凸轮从动件7a1、7a2、7a3而设有多个凸起部4d1、4d2、4d3,因此能够对应向任意方向倾斜的跌落姿态。并且,用于配设上述凸起部的空间极小,并能够抑制部件数量,从而可提供不妨碍小型化的耐冲击性高的透镜镜筒。
下面,利用图6~图8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进行说明。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的直进框架4A的立体图。图7是上述直进框架4A的主视图。图8是上述直进框架4A碰撞到障碍物的状态的图。
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只是所述直进框架4A的前端面的形状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1不同。其他的固定框架2、旋转框架3、直进引导键5、以及保持在直进框架4A上的摄影透镜6和凸轮从动件7a1、7a2、7a3可适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对于所述相同的结构部件标注与图1相同的标号,下面对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在适用于本实施方式透镜镜筒的直进框架4A上,通过如图6、7所示在这些位置处切去前端面4Ab而形成三个凹部4Ae1、4Ae2、4Ae3。
凹部4Ae1在图7中的前端面4Ab上配设于含有线L1的区域内,该线L1通过凸轮从动件7a1中心处的沿光轴O方向的延长线和光轴O。凹部4Ae2在图7中的前端面4Ab上配设于含有线L2的区域内,该线L2通过凸轮从动件7a2中心处的沿光轴O方向的延长线和光轴O。凹部4Ae3在图7中的前端面4Ab上配设于含有线L3的区域内,该线L3通过凸轮从动件7a3中心处的沿光轴O方向的延长线和光轴O。
在该透镜镜筒中,处于凹部4Ae1、4Ae2、4Ae3之间的、被分成三部分的前端面4Ab为凸状的外部接触部件。这些分开的前端面4Ab配设在由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挟持的、由外周部4Aa和镜头开口部所围成的第三平面区域内,其中,该第一平面通过与直进框架4A延伸的中心轴方向一致的光轴O和一个凸轮从动件的中心轴,第二平面通过上述光轴O和与该凸轮从动件相邻的凸轮从动件的中心轴。
当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处于装入或者送出的状态时(然而,如果透镜镜筒是伸缩式的,则仅为处于送出状态时),当透镜镜筒在直进框架4A的前端面4Ab侧朝向下方的状态下跌落到外部障碍物8、例如地板面或地面上时,如图8所示,在撞击初期,被分开的前端面4Ab中的任一个或者多个与外部障碍物8相碰,直进框架4A的凸轮从动件7a1~7a3和旋转框架3的凸轮凹槽3c之间受到该碰撞的冲击力F0。
这里,如上所述,被分成三部分的前端面4Ab处于凸轮从动件7a1、7a2、7a3之间的区域内,即使该前端面4Ab受到上述冲击力F0,该冲击力至少由相邻的两个凸轮从动件分散开承受。因此,一个凸轮从动件所受到的力被减小,从而可抑制凸轮从动件配合的脱离和凸轮从动件的破损、或者损伤凸轮凹槽等不良情况的产生。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中,也能够达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1相同的效果。
下面,利用图9~图11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进行说明。
图9是本实施方式以及其变形例的透镜镜筒的直进框架4B和镜头盖9的立体图。图10是安装在上述直进框架4B上的镜头盖9的主视图。图11是表示安装在上述直进框架4B上的镜头盖9碰撞到障碍物的状态的图。
相对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1,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在所述直进框架4B上可以拆装作为透镜镜筒外附部件的所述镜头盖(保护盖)9。其他的固定框架2、旋转框架3、直进引导键5、以及保持在直进框架4B上的摄影透镜6和凸轮从动件7a1、7a2、7a3可适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对于所述相同的结构部件标注与图1相同的标号,下面仅对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相对于直进框架4B的前表面可拆装的镜头盖9形成为具有顶点9a的球面状表面,上述顶点9a形成外部接触部件。
在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处于装入状态或者送出状态,且将镜头盖9安装在直进框架4B上的状态下,当透镜镜筒在镜头盖9侧朝向下方的情况下跌落到外部障碍物8、例如地板面或地面上时,如图11所示,在撞击初期,镜头盖9的球面部与外部障碍物8相碰。
镜头盖9的球面部受到的冲击力F0分别分散至直进框架4B的凸轮从动件7a1、7a2、7a3,并由旋转框架3的凸轮凹槽3c承受。
因此,一个凸轮从动件所受到的力被减小,从而可抑制凸轮从动件配合的脱离和凸轮从动件的破损、或者损伤凸轮凹槽等不良情况的产生。
使用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的照相机,认为当不经意使照相机跌落或者撞击到障碍物时,大多在透镜镜筒上覆盖有镜头盖,在这样的状态下,能够更加有效地防止上述的凸轮从动件的破损和凸轮凹槽的损伤。
上述的镜头盖9是具有球面状表面的部件,但作为对镜头盖9的变形例,还能够提出如下所述的镜头盖9A:其是具有凸曲面的表面的外附部件,该凸曲面具有形成外部接触部件的一个凸部顶点9Aa。
该变形例的镜头盖9A的表面上的凸部顶点9Aa的位置处于如图10所示的三角区域9c上。在变形例的镜头盖9A安装于直进框架4B的状态下,三角区域9c是具有如下所述三角形顶点的三角形区域,即该三角形顶点位于避开如图10所示的线L1、L2、L3的位置,该线L1、L2、L3通过共同的光轴O和各凸轮从动件7a1、7a2、7a3的中心处的沿光轴O方向的延长线。
为了使凸部顶点9Aa的位置在三角形的区域内,需要限制该镜头盖9A相对于直进框架4B的安装位置。在直进框架4B的凸轮从动件7a1、7a2、7a3的前方位置分别设有凹部4Bf,在镜头盖9A侧设有与该凹部4Bf卡合的凸部9Ac。安装镜头盖时,将凸部9Ac卡合于凹部4Bf中。因此,在安装有镜头盖9A的状态下,镜头盖9A的凸部顶点9Aa一定位于上述三角形的区域内。
在本变形例的镜头盖安装在直进框架4B的状态下,即使在透镜镜筒从镜头盖侧跌落的情况下,在撞击初期,本镜头盖的凸部顶点9Aa的附近与外部障碍物8相碰。该镜头盖的该凸部顶点附近受到的冲击力F0分别分散到直进框架4B的凸轮从动件7a1、7a2、7a3中的至少两个,并由旋转框架3的凸轮凹槽3c承受。
因此,一个凸轮从动件所受到的力被减小,从而可抑制凸轮从动件配合的脱离和凸轮从动件的破损、或者损伤凸轮凹槽等不良情况的产生。而且,在本变形例中,尽管凹部4Bf的形成部位是三处,但其数量并不特别限定。
下面,利用图12、图13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进行说明。
图12是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的直进框架4C和镜头盖11的立体图。图13是安装在上述直进框架4C上的镜头盖11碰撞到障碍物的状态的图。
相对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1,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在所述直进框架4C上可以拆装作为透镜镜筒外附部件的所述镜头盖(保护盖)11。其他的固定框架2、旋转框架3、直进引导键5、保持在直进框架4C上的摄影透镜6以及凸轮从动件7a1、7a2、7a3可适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对于所述相同的结构部件标注与图1相同的标号,下面仅对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在直进框架4C的外周4Ca的前方部,如图12所示,在凸轮从动件7a1、7a2、7a3的前方对应位置分别设有凹部4Cf。
相对于直进框架4C的前表面可以装拆的镜头盖11是外附部件,其在前端面11b上具有向光轴O的前方方向突出的凸球面形状的、作为外部接触部件的三个凸起部11d1、11d2、11d3,并且,在镜头盖11与直进框架4C配合的配合部内周还有与凹部4Cf卡合的凸部11c。
在将凸部11c卡合于凹部4Cf而将镜头盖11安装于直进框架4C的状态下,镜头盖11的三个凸起部11d1、11d2、11d3位于与直进框架4C具有预定关系的位置上。
详细说明的话,在镜头盖11安装于直进框架4C上的状态下,凸起部11d1配设在由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挟持的、由镜头盖外周部围成的第三平面区域内,其中,该第一平面通过与直进框架延伸的中心轴方向一致的光轴O和凸轮从动件7a1的中心轴,第二平面通过上述光轴O和凸轮从动件7a2的中心轴。具体而言,如图12所示,凸起部11d1配设于前端面11b上的由线L1和线L2所围成的区域11b1内,其中,该线L1通过凸轮从动件7a1中心处的沿光轴O方向的延长线和光轴O,线L2通过凸轮从动件7a2中心处的沿光轴O方向的延长线和光轴O。
同样,凸起部11d2配设于前端面11b上的由上述线L2和线L3所围成的区域11b2内,其中,该线L3通过凸轮从动件7a3中心处的沿光轴O方向的延长线和光轴O。此外,凸起部11d3也配设于前端面11b上的由上述线L3和上述线L1所围成的区域11b3内。
当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处于装入状态或者送出状态时,并在将镜头盖11安装于直进框架4C上的状态下,当透镜镜筒在镜头盖11侧朝向下方的状态下跌落到外部障碍物8、例如地板面或地面上时,如图13所示,在撞击初期,镜头盖11的凸起部11d1、11d2、11d3中的任一个或者多个与外部障碍物8相碰。
镜头盖11的上述凸起部受到的冲击力F0大致分散到直进框架4C的凸轮从动件7a1、7a2、7a3中的任两个或者三个,并由旋转框架3的凸轮凹槽3c承受。因此,一个凸轮从动件所受到的力被减小,从而可抑制凸轮从动件配合的脱离和凸轮从动件的破损、或者损伤凸轮凹槽等不良情况的产生。
与第三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使用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的照相机当在透镜镜筒上安装有镜头盖的状态下不经意使照相机跌落或者撞击障碍物时,也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凸轮从动件的破损和凸轮凹槽的损伤。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尽管凹部4Cf的形成部位是三处,但该数量并不特别限定。
下面,利用图14、图15对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进行说明。
图14是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的直进框架4D和镜头盖12的立体图。图15是安装在上述直进框架4D上的镜头盖12碰撞到障碍物的状态的图。
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相对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1在所述直进框架4D上可以拆装作为透镜镜筒外附部件的镜头盖(保护盖)12。其他的固定框架2、旋转框架3、直进引导键5、以及保持在直进框架4D上的摄影透镜6和凸轮从动件7a1、7a2、7a3可适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对于所述相同的结构部件标注与图1相同的标号,下面仅对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在直进框架4D的外周4Da的前方部,如图14所示,在凸轮从动件7a1、7a2、7a3的前方对应位置分别设有凹部4Df。
如图14所示,相对于直进框架4D的前表面12b可以拆装的镜头盖12是外附部件,其在镜头盖12的前端面上具有三个凹部12e1、12e2、12e3,并且,在镜头盖12与直进框架4D配合的配合部内周还设有与凹部4Df卡合的凸部12c。
镜头盖12的三个凹部12e1、12e2、12e3通过切去镜头盖12的前端面12b的三处而设置在预定位置上。
亦即,凹部12e1配设于含有线L1的区域内,该线L1在将镜头盖12安装于直进框架4D上的状态下在前端面12b上通过凸轮从动件7a1中心处的沿光轴O方向的延长线和光轴O。凹部12e2配设于含有线L2的区域内,该线L2在前端面12b上通过凸轮从动件7a2中心处的沿光轴O方向的延长线和光轴O。凹部12e3配设于含有线L3的区域内,该线L3在前端面12b上通过凸轮从动件7a3中心处的沿光轴O方向的延长线和光轴O。
在该透镜盖12中,处于凹部12e1、12e2、12e3之间的、被分成三部分的前端面12b为凸起状的外部接触部件。这些分开的前端面12b配设在由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挟持的、由外周部4Da围成的第三平面区域内,其中,该第一平面通过与直进框架延伸的中心轴方向一致的光轴O和一个凸轮从动件的中心轴,第二平面通过上述光轴O和与该凸轮从动件相邻的凸轮从动件的中心轴。
在安装有镜头盖12的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1处于装入状态或者送出状态时,当透镜镜筒在镜头盖12朝向下方的情况下跌落到外部障碍物8、例如地板面或地面上时,如图15所示,在撞击初期,被分开的前端面12b中的任一个或者多个与外部障碍物8相碰,而该碰撞的冲击力F0由直进框架4D的凸轮从动件7a1~7a3和旋转框架3的凸轮凹槽3c承受。
这里,如上所述,由于被分成三部分的前端面12b处于凸轮从动件7a1、7a2、7a3之间的区域内,因此即使该前端面12b受到上述冲击力F0的作用,该冲击力也至少由相邻的两个凸轮从动件分散开承受。因此,一个凸轮从动件所受到的力被减小,从而可抑制凸轮从动件配合的脱离和凸轮从动件的破损、或者损伤凸轮凹槽等不良情况的产生。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1中,也能够到到与第三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和其变形例相同的效果。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尽管凹部4Df的形成部位为三处,但该数量并不特别限定。
下面,利用图16、图17对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进行说明。
图16是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的直进框架4E和滤光镜用环13的立体图。图17是安装在上述直进框架4E上的滤光镜用环13碰撞到障碍物的状态的图。
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相对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1在所述直进框架4E上可以拆装作为透镜镜筒外附部件的所述滤光镜用环(滤光镜保持部件)13。其他的固定框架2、旋转框架3、直进引导键5、以及保持在直进框架4E上的摄影透镜6和凸轮从动件7a1、7a2、7a3可适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对于所述相同的结构部件标注与图1相同的标号,下面仅对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在直进框架4E的外周4Ea的前方部,如图16所示,在凸轮从动件7a1、7a2、7a3的前方对应位置分别设有凹部4Ef。
相对于直进框架4E的前表面可以装拆的滤光镜用环13是外附部件,如图16所示,在滤光镜开口部具备光学滤光镜14,在前端面13b上设有作为外部接触件的、呈沿光轴O前方方向突出的凸球面形状的三个凸起部13d1、13d2、13d3,并且,在滤光镜用环13与直进框架4E配合的配合部内周还设有与凹部4Ef卡合的凸部13c。
当凹部4Ef和凸部13c卡合而将滤光镜用环13安装于直进框架4E的状态下,滤光镜用环13的三个凸起部13d1、13d2、13d3在前端面13b上的位置就配置在与凸轮从动件7a1、7a2、7a3相关的位置上。
亦即,在滤光镜用环13安装于直进框架4E的状态下,凸起部13d1配设于在由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挟持的、由滤光镜用环外周部和滤光镜开口部围成的第三平面区域内,其中,该第一平面通过与直进框架延伸的中心轴方向一致的光轴O和凸轮从动件7a1的中心轴,第二平面通过上述光轴O和凸轮从动件7a2的中心轴。具体而言,凸起部13d1配设于图16中的前端面13b上的由线L1和线L2所围成的区域13b1内,其中,该线L1通过凸轮从动件7a1中心处的沿光轴O方向的延长线和光轴O,线L2通过凸轮从动件7a2中心处的沿光轴O方向的延长线和光轴O。
同样,凸起部13d2配设于前端面13b上的由上述线L2和线L3所围成的区域13b2内,其中,该线L3通过凸轮从动件7a3中心处的沿光轴O方向的延长线和光轴O。此外,凸起部13d3配设于前端面13b上的由上述线L3和上述线L1所围成的区域13b3内。
在直进框架4E上安装有滤光镜用环13的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处于装入状态或者送出状态时,当透镜镜筒在滤光镜用环13朝向下方的情况下跌落到外部障碍物8、例如地板面或地面上时,如图17所示,在撞击初期,凸起部13d1、13d2、13d3中的任一个或者多个与外部障碍物8相碰,而该碰撞的冲击力F0由直进框架4E的凸轮从动件7a1~7a3和旋转框架3的凸轮凹槽3c承受。
这里,如上所述,凸起部13d1、13d2、13d3位于直进框架4E侧的凸轮从动件7a1、7a2、7a3之间的区域内,所以上述冲击力F0至少由相邻的两个凸轮从动件分散开承受。因此,一个凸轮从动件所受到的力被减小,从而可抑制凸轮从动件配合的脱离和凸轮从动件的破损、或者损伤凸轮凹槽等不良情况的产生。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中,也能够达到与第三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和其变形例相同的效果。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尽管凹部4Ef的形成部位为三处,但该数量并不特别限定。
下面,利用图18、图19对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进行说明。
图18是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的直进框架4F和滤光镜用环15分离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9是图18的X方向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相对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1在所述直进框架4F上通过旋合可安装有作为透镜镜筒外附部件的滤光镜用环(滤光镜保持部件)15。其他的固定框架2、旋转框架3、直进引导键5、以及保持在直进框架4F上的摄影透镜6和凸轮从动件7a1、7a2、7a3可适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对于所述相同的结构部件标注与图1相同的标号,下面仅对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在直进框架4F的外周4Fa的前方部,如图18所示,设有用于旋合滤光镜用环的阳螺纹4Ff。
如图18、19所示,滤光镜用环15是在滤光镜开口部具有光学滤光镜14的金属或者树脂制外附部件,在滤光镜用环15的内周部设有可与直进框架4F的阳螺纹部4Ff旋合的阴螺纹15f,在滤光镜用环15的前端面上设有向光轴O的前方方向突出的呈凸球面形状的作为外部接触部件的三个凸起部15d1、15d2、15d3。在将滤光镜用环15旋合于直进框架4F的状态下,该凸起部15d1、15d2、15d3配置在与凸轮从动件7a1、7a2、7a3相关联的位置上。
亦即,将滤光镜用环15旋合安装在直进框架4F上的状态下,凸起部15d1配置在由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挟持的、由滤光镜用环15外周部和滤光镜开口部围成的第三平面区域内,其中,该第一平面通过与直进框架延伸的中心轴方向一致的光轴O和凸轮从动件7a1的中心轴,第二平面通过上述光轴O和凸轮从动件7a2的中心轴。
具体而言,图19所示,凸起部15d1配设于前端面15b上的由线L1和线L2所围成的区域15b1内,其中,该线L1通过凸轮从动件7a1中心处的沿光轴O方向延伸的延长线和光轴O,线L2通过凸轮从动件7a2中心处的沿光轴O方向延长线和光轴O。
同样,凸起部15d2配设于前端面13b上的由上述线L2和线L3所围成的区域15b2内,其中,该线L3通过凸轮从动件7a2中心处的沿光轴O方向延长线和光轴O。此外,凸起部15d3配设于前端面15b上的由上述线L3和上述线L1所围成的区域15b3内。
当在直进框架4F上安装有滤光镜用环15的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处于装入状态或者送出状态时,当透镜镜筒在滤光镜用环15朝向下方的情况下跌落到外部障碍物8、例如地板面或地面上时,在撞击初期,凸起部15d1、15d2、15d3中的任一个或者多个与外部障碍物8相碰,而该碰撞的冲击力F0由直进框架4F的凸轮从动件7a1~7a3和旋转框架3的凸轮凹槽3c承受。
这里,如上所述,因为凸起部15d1、15d2、15d3位于直进框架4F侧的凸轮从动件7a1、7a2、7a3之间的区域内,所以上述冲击力至少由相邻的两个凸轮从动件分散开承受。因此,一个凸轮从动件所受到的力被减小,从而可抑制凸轮从动件配合的脱离和凸轮从动件的破损、或者损伤凸轮凹槽等不良情况的产生。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中,也能够起到与第三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和其变形例相同的效果。
而且,代替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1所使用的滤光镜用环15,通过在能够旋合方式安装于直进框架4F的透镜保护用镜头盖上,设置与上述滤光镜用环15相同的凸起部15d1、15d2、15d3,也能取得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下面,利用图20~图22对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进行说明。
图20是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的直进框架5G和镜头遮光罩16的立体图。图21是安装在上述直进框架5G上的镜头遮光罩16的主视图。图22是表示障碍物碰撞到安装在上述直进框架5G上的镜头遮光罩16时的冲击力的作用状态的图。
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相对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1在所述直进框架4G上可以拆装作为透镜镜筒外附部件的所述镜头遮光罩16。其他的固定框架2、旋转框架3、直进引导键5、以及保持在直进框架4C上的摄影透镜6和凸轮从动件7a1、7a2、7a3可适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对于所述相同的结构部件标注与图1相同的标号,下面仅对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在直进框架4G的外周4Ga的前方部,如图20所示,在凸轮从动件7a1、7a2、7a3的前方对应位置分别设有凹部4Gf。
相对于直进框架4G的前表面可以拆装的镜头遮光罩16是外附部件,如图20、图21所示,镜头遮光罩16具有中央开口部16a,并在前表面部上设有作为外部接触部件的三个遮光罩凸部16d1、16d2、16d3,在所述凸部之间设有三个遮光罩凹部16b。并且,在镜头遮光罩16与直进框架4G配合的配合部内周还设有可与凹部4Gf卡合的凸部16c。
在凹部4Gf和凸部16c卡合而将镜头遮光罩16安装于直进框架4G的状态下,三个遮光罩凸部16d1、16d2、16d3的位置配置在与凸轮从动件7a1、7a2、7a3相关联的位置上。
亦即,在镜头遮光罩16安装于直进框架4G的状态下,遮光罩凸部16d1配设为在从由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挟持的、由镜头遮光罩安装部外周和中央开口部16a围成的第三平面区域内向前延伸,其中,该第一平面通过与直进框架延伸的中心轴方向一致的光轴O和凸轮从动件7a1的中心轴,第二平面通过上述光轴O和凸轮从动件7a2的中心轴。
具体而言,遮光罩凸部16d1在图21中配设于由线L1和线L2所围成的区域16b1内,其中,该线L1通过凸轮从动件7a1中心处的沿光轴O方向的延长线和光轴O,线L2通过凸轮从动件7a2中心处的沿光轴O方向延长线和光轴O。
同样,遮光罩凸部16d2配设于由上述线L2和线L3所围成的区域16b2内,其中,该线L3通过凸轮从动件7a3中心处的光轴O方向的延长线和光轴O。此外,遮光罩凸部16d3配设于由上述线L3和上述线L1所围成的区域16b3内。
当在直进框架4G上安装有镜头遮光罩16的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处于装入状态或者送出状态时,当透镜镜筒在镜头遮光罩16朝向下方的情况下跌落到外部障碍物8、例如地板面或地面上时,如图22所示,在撞击初期,遮光罩凸部16d1、16d2、16d3中的任一个或者多个与外部障碍物8相碰,而该碰撞的冲击力F0由直进框架4G的凸轮从动件7a1~7a3和旋转框架3的凸轮凹槽3c承受。
这里,如上所述,因为遮光罩凸部16d1、16d2、16d3位于直进框架4G侧的凸轮从动件7a1、7a2、7a3之间的区域内,所以上述冲击力F0至少由相邻的两个凸轮从动件分散开承受。因此,一个凸轮从动件所受到的力被减小,从而可抑制凸轮从动件配合的脱离和凸轮从动件的破损、或者损伤凸轮凹槽等不良情况的产生。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镜头在安装有镜头遮光罩的状态下,也能够达到与第三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和其变形例相同的效果。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尽管凹部4Gf的形成部位为三处,但该数量并不特别限定。
而且,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的设置于直进框架上的凸轮从动件7a1、7a2、7a3相对于直进框架部件不仅能以压入固定的方式进行配置,还可以与直进框架部件以一体成形的方式进行配置,不需要限定其设置形态。另外,不仅是凸轮从动件那样的销结构,还可以是镜架间支承部件,其可通过在引导槽内滑动来实现传递镜架部件的进退和/或旋转的功能。此外,凸轮从动件不限定于三个,还可以是两个,也可以是四个以上。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在抑制构成部件数量的同时无论跌落时的姿态和冲击力的作用状态变化都可得到稳定的强度的透镜镜筒。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方式,除此之外,在实施阶段,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包含有各种阶段的发明,通过将公开的多个构成要件进行适当的组合可获取各种发明。
Claims (6)
1.一种透镜镜筒,其特征在于,
该透镜镜筒具备:
第一框架部件,其具有多个凸轮凹槽;
第二框架部件,其具有分别与多个上述凸轮凹槽卡合的第一凸轮从动件和第二凸轮从动件;以及
外部接触部件,其在由含有沿与上述第二框架部件延伸的中心轴方向一致的光轴和上述第一凸轮从动件的中心轴的第一平面,与含有上述光轴和与上述第一凸轮从动件邻接的上述第二凸轮从动件的中心轴的第二平面所挟持形成的区域内,从上述第二框架部件的前端面沿上述光轴方向向外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镜筒,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部接触部件在上述第二框架部件的外周的内侧区域内沿上述光轴方向向外突出。
3.一种透镜镜筒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透镜镜筒系统具备:
透镜镜筒,该透镜镜筒包括具有多个凸轮凹槽的第一框架部件,分别与多个上述凸轮凹槽卡合的第一凸轮从动件和第二凸轮从动件,以及包括用于定位固定外附部件的安装部的第二框架部件;以及
透镜镜筒外附部件,其具有外部接触部件和与上述安装部卡合的卡合部,该外部接触部件当上述安装部和上述卡合部相卡合并定位固定时,在由含有沿与上述第二框架部件延伸的中心轴方向一致的光轴和上述第一凸轮从动件的中心轴的第一平面、与含有上述光轴和与上述第一凸轮从动件邻接的上述第二凸轮从动件的中心轴的第二平面所挟持形成的区域内,从上述第二框架部件的前端面沿上述光轴方向向外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镜筒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透镜镜筒外附部件是镜头遮光罩。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镜筒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透镜镜筒外附部件是保护盖。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镜筒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透镜镜筒外附部件是保持光学滤光镜的滤光镜保持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337622A JP5065588B2 (ja) | 2005-11-22 | 2005-11-22 |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レンズ鏡筒システム |
JP2005337622 | 2005-11-22 | ||
JP2005-337622 | 2005-11-22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71327A CN1971327A (zh) | 2007-05-30 |
CN100434955C true CN100434955C (zh) | 2008-11-19 |
Family
ID=38053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61014948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4955C (zh) | 2005-11-22 | 2006-11-21 | 透镜镜筒和透镜镜筒系统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515360B2 (zh) |
JP (1) | JP5065588B2 (zh) |
CN (1) | CN100434955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5073773A1 (ja) | 2004-01-30 | 2005-08-1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レンズ鏡筒を備えた撮像装置、ならびにレンズ鏡筒の組立方法 |
TWI307446B (en) * | 2006-07-19 | 2009-03-11 | Young Optics Inc | Projection lens |
JP4996269B2 (ja) * | 2007-01-30 | 2012-08-08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レンズ鏡筒用支持枠、レンズ保持構造、レンズ鏡筒およびカメラ |
CN100582847C (zh) * | 2007-10-16 | 2010-01-20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投影机镜头组件 |
JP5305668B2 (ja) | 2007-11-12 | 2013-10-02 |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 撮像ユニット |
WO2009093475A1 (ja) * | 2008-01-25 | 2009-07-30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レンズ鏡筒 |
JP2009244719A (ja) * | 2008-03-31 | 2009-10-22 | Tamron Co Ltd | 光学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
JP5203259B2 (ja) | 2009-03-09 | 2013-06-05 |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 光学部品の製造方法 |
JP5208855B2 (ja) * | 2009-05-27 | 2013-06-12 | オリンパス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 レンズ鏡筒 |
JP5914819B2 (ja) * | 2009-07-27 | 2016-05-11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像装置 |
JP5473473B2 (ja) * | 2009-08-17 | 2014-04-1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 |
TWI456283B (zh) * | 2009-11-05 | 2014-10-1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鏡頭模組 |
JP5882625B2 (ja) * | 2010-08-18 | 2016-03-0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レンズ鏡筒及び撮像装置 |
JP6102482B2 (ja) * | 2013-05-09 | 2017-03-29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
JP6160323B2 (ja) * | 2013-07-18 | 2017-07-12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レンズ鏡筒 |
WO2016104547A1 (ja) * | 2014-12-26 | 2016-06-30 | 株式会社ニコン | レンズ鏡筒、カメラ |
JP6721366B2 (ja) * | 2016-03-16 | 2020-07-15 |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 撮像モジュール、内視鏡および撮像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
WO2018198256A1 (ja) * | 2017-04-26 | 2018-11-01 | 株式会社ニコン | レンズ鏡筒、カメラボディ、カメラシステム |
CN118330833A (zh) * | 2020-12-25 | 2024-07-12 |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 驱动装置、照相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CN219516637U (zh) * | 2023-03-20 | 2023-08-15 | 上海飞象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防感应跌损的冲牙器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307136A (ja) * | 1992-04-30 | 1993-11-19 | Canon Inc | 光学機器用鏡筒繰出装置 |
US5812887A (en) * | 1996-01-26 | 1998-09-22 |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Lens supporting structure |
JP2004125971A (ja) * | 2002-09-30 | 2004-04-22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レンズ鏡筒 |
WO2005040887A1 (ja) * | 2003-10-22 | 2005-05-06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沈胴式レンズ鏡筒 |
CN1685266A (zh) * | 2002-09-30 | 2005-10-19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伸缩式透镜镜筒和使用该镜筒的光学仪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48097B1 (zh) * | 1971-04-16 | 1979-04-12 | ||
JPH08160277A (ja) | 1994-12-01 | 1996-06-21 | Canon Inc | ズームレンズ |
JP3647126B2 (ja) | 1996-01-31 | 2005-05-1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携帯機器 |
US6813093B2 (en) * | 2002-02-27 | 2004-11-02 | Olympus Corporation | Lens barrel |
JP2003344744A (ja) * | 2002-05-27 | 2003-12-03 | Nikon Corp | レンズ鏡筒 |
-
2005
- 2005-11-22 JP JP2005337622A patent/JP5065588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
- 2006-11-14 US US11/598,762 patent/US7515360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11-21 CN CNB2006101494837A patent/CN100434955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307136A (ja) * | 1992-04-30 | 1993-11-19 | Canon Inc | 光学機器用鏡筒繰出装置 |
US5812887A (en) * | 1996-01-26 | 1998-09-22 |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Lens supporting structure |
JP2004125971A (ja) * | 2002-09-30 | 2004-04-22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レンズ鏡筒 |
CN1685266A (zh) * | 2002-09-30 | 2005-10-19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伸缩式透镜镜筒和使用该镜筒的光学仪器 |
WO2005040887A1 (ja) * | 2003-10-22 | 2005-05-06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沈胴式レンズ鏡筒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5065588B2 (ja) | 2012-11-07 |
CN1971327A (zh) | 2007-05-30 |
US20070115566A1 (en) | 2007-05-24 |
JP2007140401A (ja) | 2007-06-07 |
US7515360B2 (en) | 2009-04-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434955C (zh) | 透镜镜筒和透镜镜筒系统 | |
USRE45917E1 (en) | Throw type compact reconnaissance robot | |
CN101142522B (zh) | 相机罩 | |
EP2811255A1 (en) | Small unmanned ground vehicle | |
EP2482024A2 (en) | Small unmanned ground vehicle | |
WO2012170081A9 (en) | Small unmanned ground vehicle | |
JP2017124815A (ja) | 自動車用折り畳み式バックミラーアセンブリ | |
CN107672527B (zh) | 一种外后视镜外置防眩目、照地、雷达监测多功能模块 | |
CN102377932A (zh) | 带可调焦激光照明器的摄像机 | |
JPS5945963B2 (ja) | レンズ鏡胴 | |
JP2001158285A (ja) | 車両用灯具の取付構造 | |
WO2016038829A1 (ja) | レンズ鏡筒及び撮像装置 | |
CN105306800A (zh) | 一种具有挡雨功能的旋转摄像头 | |
JP2011221552A (ja) |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レンズ鏡筒システム | |
CN202374588U (zh) | 用于工程机械的操作装置的防护盒和盒式操作装置 | |
CN101469820A (zh) | 行人保护用头灯 | |
KR20110111028A (ko) | 차량용 카메라 장치 | |
JP5848972B2 (ja) | ヘッドランプ取付構造 | |
CN213168596U (zh) | 一种无人机高曝光相机保护装置 | |
CN217706316U (zh) | 一种自动镜头保护装置及无人机 | |
CN103941520A (zh) | 一种高速公路专用的激光夜视仪 | |
CN219437099U (zh) | 车辆的拍摄装置及车辆 | |
JP5953982B2 (ja) | 車両用灯具 | |
CN217918450U (zh) | 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撞机构 | |
CN219697777U (zh) |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119 Termination date: 20141121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