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85566C - 软性电路板以及使用此软性电路板的记录录放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软性电路板以及使用此软性电路板的记录录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85566C
CN100385566C CNB021305331A CN02130533A CN100385566C CN 100385566 C CN100385566 C CN 100385566C CN B021305331 A CNB021305331 A CN B021305331A CN 02130533 A CN02130533 A CN 02130533A CN 100385566 C CN100385566 C CN 10038556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pallet
recording
subregion
pla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13053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07556A (zh
Inventor
龟井洋
关田直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a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ea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ac Corp filed Critical Tea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4075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075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8556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8556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33/00Constructional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11B33/12Disposition of constructional parts in the apparatus, e.g. of power supply, of modul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33/00Constructional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11B33/12Disposition of constructional parts in the apparatus, e.g. of power supply, of modules
    • G11B33/121Disposition of constructional parts in the apparatus, e.g. of power supply, of modules the apparatus comprising a single recording/reproducing device
    • G11B33/122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s, e.g. connectors, cables, switch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5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not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 G11B17/053Indirect insertion, i.e. with external loading means
    • G11B17/056Indirect insertion, i.e. with external loading means with sliding load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77Bendability or stretchability details
    • H05K1/028Bending or folding regions of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81Reinforcement detail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5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PCs]
    • H05K2201/055Folded back on itself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9Shape and layout
    • H05K2201/09145Edge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9Shape and layout
    • H05K2201/09209Shape and layout details of conductors
    • H05K2201/09654Shape and layout details of conductors covering at least two types of conductors provided for in H05K2201/09218 - H05K2201/095
    • H05K2201/09781Dummy conductors, i.e. not used for normal transport of current; Dummy electrodes of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20Details of printed circuits not provided for in H05K2201/01 - H05K2201/10
    • H05K2201/2009Reinforced areas, e.g. for a specific part of a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Abstract

本发明是在托盘朝底架收纳之际,避免软性电路板的一部份挟持于托盘与底架之间的间隙中。软性电路板具有在B方向上延伸形成的第1电路板、以及在与第1电路板的相反方向(A方向)上折返的第2电路板。第2电路板可区分成由弯曲部分所构成的第1区间,以及形成于弯曲部分与端点之间的第2区间。在第2区间的侧方上,设置有在横方向上突出的补强部。补强部为平台状突出,以增加第2区间的面积或提高刚性。为此,可防止第2区间从托盘的后端部与底架的前端部之间的间隙突出。

Description

软性电路板以及使用此软性电路板的记录录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配设成可于固定侧与可动侧进行弯曲连接并可对应可动侧的移动而使弯曲部分移动的软性电路板(flexible circuit board),以及使用此软性电路板的记录录放装置(record playback equipment)。
背景技术
装载有例如诸如CD-ROM、CD-R、CD-RW、DVD-ROM或DVD-RAM等的盘片(disc)状记录媒体(以下简称“盘片”)等的记录媒体的盘片装置,随着笔记(notebook)型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的小型化、薄型化的要求,而期望盘片装置本身的薄型化,为此,在用以载置盘片的托盘(tray)与用以支撑并可使托盘折动的底架(chassis)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变得狭小。
再者,于托盘中,设有用以对盘片进行旋转驱动的转盘(turntable)、以及在转盘上所夹钳(clamp)的盘片表面上照射激光(laser)光以读取记录于盘片上的数据的光拾波器(pick-up)。另外,对盘片装置而言,在底架内部所设置的基板是在作为可动侧的托盘与作为固定侧的底架内的基板之间,通过软性电路板而相互连接。
再者,软性电路板的平面形状系形成コ字状,一端与设于底架内的基板上的连接器(connector)相连接,另一端则在与前述的一端的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进行延伸及弯曲,再与设于托盘的连接器相连接。为此,对应托盘的移动,软性电路板的弯曲部分也随之移动,以避免对托盘的移动造成妨碍。
在此,请参照图14A至图14B所示,对公知例的结构进行说明。
请参照图14A所示,在构成盘片装置102的托盘106上设有用以载置盘片的转盘134、以及对盘片上所记录的数据进行光学检测的拾波部(未图标)等。
再者,于托盘106及底架104之间配设有易弯电缆(flexiblecable)110。此软性电路板110对应托盘106及底架104之间的位置关系而以弯曲状态进行配设。更甚之,软性电路板110用以将配设于托盘106上的基板138与配设于底架104内的基板140进行电性连接,并于托盘106移动之际,弯曲部110a会追随着托盘106的折动而于底架104内移动。
请参照图14B所示,由于盘片装置102的薄型化,因而导致底架104内部变狭小,进而使软性电路板110无法徐缓地挠曲。因此,当托盘106收纳至底架104内之际,软性电路板110的弯曲部110a会与底架104的顶部104a相接触。此时,会因与顶部104a之间的接触阻抗,而导致弯曲部110a无法进行折动,甚至软性电路板110会从托盘106与底架104之间的间隙108突出软性电路板110的一部份110b。
更甚之,托盘106继续朝底架104内移动,位于托盘后缘部106a与底架前缘部104b之间的前述软性电路板110的突出部分110b会发生受到挟持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软性电路板及使用此软性电路板的记录录放装置,以在托盘朝底架进行收纳之际,可以防止软性电路板的一部份从托盘与底架之间的间隙突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具有下述特征。
本发明提供的第1项软性电路板,具有与固定侧构件的连接器相连接的第1电路板、与可动侧构件的连接器相连接的第2电路板、以及与平行延伸形成的第1电路板与第2电路板相连接的第3电路板,第2电路板安装成与第1电路板的延伸方向成相反方向折返弯曲的状态,前述软性电路板之特征包括:在与形成于固定侧构件与可动侧构件之间的间隙成对向的第2电路板的部分区域处,向着该第2电路板的基板面平行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也就是向着该第2电路板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会突出形成补强部,而使得该部分区域的面积增大而提高该部分区域的刚性。如此,可提高第2电路板的对向部分的刚性,以防止第2电路板从固定侧构件与可动侧构件之间所形成的间隙突出。
再者,本发明提供的第2项软性电路板,具有与固定侧构件的连接器相连接的第1电路板、与可动侧构件的连接器相连接的第2电路板、以及与平行延伸形成的第1电路板与第2电路板相连接的第3电路板,第2电路板安装成与第1电路板的延伸方向成相反方向折返弯曲的状态,前述软性电路板的特征包括:于第2电路板的部分区域的两侧突出设置补强部,而使得该部分区域的面积增大而提高该部分区域的刚性。如此,可提高第2电路板的对向部分的刚性,以防止第2电路板从固定侧构件与可动侧构件之间所形成的间隙突出。
再者,本发明提供的第3项软性电路板,具有与固定侧构件的连接器相连接的第1电路板、与可动侧构件的连接器相连接的第2电路板、以及与平行延伸形成的第1电路板与第2电路板相连接的第3电路板,第2电路板安装成与第1电路板的延伸方向成相反方向折返弯曲的状态,前述软性电路板的特征包括:在与形成于固定侧构件与可动侧构件之间的间隙成对向的第2电路板上的部分区域,形成设有补强用导电图案的补强部,而利用该部分区域的导电图案之面积增大而提高该部分区域的刚性。如此,可提高第2电路板的对向部分的刚性,以防止第2电路板从固定侧构件与可动侧构件之间所形成的间隙突出。
本发明提供的第4项的软性电路板,更包括于补强部上形成具有刚性的补强膜。如此,可更进一步提高第2电路板的对向部分的刚性,以防止第2电路板从固定侧构件与可动侧构件之间所形成的间隙突出。
本发明提供的第5项记录录放装置,具有用以载置记录媒体的托盘、用以支撑托盘并使托盘可移动的底架、将托盘移动至记录媒体交换装置或记录媒体装载位置的移动结构、设于托盘上且可对托盘所载置之记录媒体进行记录或录放的记录录放部、以及用以在记录录放部与底架之间进行连接的软性电路板,记录录放装置的特征包括:软性电路板具有与底架的连接器相连接的第1电路板、与托盘的连接器相连接的第2电路板、以及与平行延伸形成的第1电路板与第2电路板相连接的第3电路板,该第2电路板安装成与该第1电路板的延伸方向成相反方向折返弯曲的状态,且于该第2电路板上的部分区域之两侧突出设置补强部,而使得该部分区域的面积增大而提高该部分区域的刚性。如此,可提高第2电路板的对向部分的刚性,以防止第2电路板从固定侧构件与可动侧构件之间所形成的间隙突出。
本发明提供的第6项记录录放装置,具有用以载置记录媒体的托盘、用以支撑托盘并使托盘可移动的底架、将托盘移动至记录媒体交换装置或记录媒体装载位置的移动结构、设于托盘上且可对托盘所载置的记录媒体进行记录或录放的记录录放部、以及用以在记录录放部与底架之间进行连接的软性电路板,记录录放装置的特征包括:软性电路板具有与底架的连接器相连接的第1电路板、与托盘的连接器相连接的第2电路板、以及与平行延伸形成的第1电路板与第2电路板相连接的第3电路板,该第2电路板安装成与该第1电路板的延伸方向成相反方向折返弯曲的状态,在与形成于底架与托盘之间的间隙成对向的第2电路板的部分区域处,向着该第2电路板的基板面平行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也就是向着该第2电路板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会突出形成补强部,而使得该部分区域的面积增大而提高该部分区域的刚性。如此,可提高第2电路板的对向部分的刚性,以防止第2电路板从固定侧构件与可动侧构件之间所形成的间隙突出。
本发明提供的第7项记录录放装置,具有用以载置记录媒体的托盘、用以支撑托盘并使托盘可移动的底架、将托盘移动至记录媒体交换装置或记录媒体装载位置的移动结构、设于托盘上且可对托盘所载置的记录媒体进行记录或录放的记录录放部、以及用以在记录录放部与底架之间进行连接的软性电路板,记录录放装置之特征包括:软性电路板具有与底架的连接器相连接的第1电路板、与托盘的连接器相连接的第2电路板、以及与平行延伸形成的第1电路板与第2电路板相连接的第3电路板,该第2电路板安装成与该第1电路板的延伸方向成相反方向折返弯曲的状态,在与形成于底架与托盘之间的间隙成对向的第2电路板的部分区域,形成设有补强用导电图案的补强部,而利用该部分区域的导电图案的面积增加而提高该部分区域的刚性。如此,可提高第2电路板的对向部分的刚性,以防止第2电路板从固定侧构件与可动侧构件之间所形成的间隙突出。
本发明提供的第8项软性电路板,更包括于补强部上形成具有刚性的补强膜。如此,可更进一步提高第2电路板的对向部分的刚性,以防止第2电路板从固定侧构件与可动侧构件之间所形成的间隙突出。
附图说明
图1为适用本发明软性电路板的盘片装置的一实例的平面图;
图2为托盘插入盘片装载位置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3为盘插入盘片装载位置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4A为软性电路板13的安装状态的放大平面图;
图4B为软性电路板13的安装状态的放大侧面图;
图5A为软性电路板13的安装前的状态的放大平面图;
图5B为软性电路板13的安装前的状态的放大侧面图;
图6A为托盘20及软性电路板13的动作中的托盘20从盘片交换位置拉出的状态的侧面截面图;
图6B为托盘20及软性电路板13的动作中的托盘20回归盘片交换位置的动作过程的侧面截面图;
图7为软性电路板13的变形例1的平面图;
图8为软性电路板13的变形例2的平面图;
图9为软性电路板13的变形例3的平面图;
图10A为软性电路板13的变形例4的安装状态的放大平面图;
图10B为软性电路板13的变形例4的安装状态的放大侧面图;
图11A为软性电路板13的变形例4的安装前的状态的放大平面图;
图11B为软性电路板13的变形例4的安装前的状态的放大侧面图;
图12A为软性电路板13的变形例5的安装状态的放大平面图;
图12B为软性电路板13的变形例5的安装状态的放大侧面图;
图13A为软性电路板13的变形例5的安装前的状态的放大平面图;
图13B为软性电路板13的变形例5的安装前的状态的放大侧面图;
图14A为公知的动作中的托盘从盘片交换位置拉出的状态的侧面截面图;
图14B为公知的动作中的托盘回归盘片交换位置的动作过程的侧面截面图。
11:盘片装置             12:电路基板
12a:连接器              13:软性电路板
13A~13E:软性电路板     14a:连接器
14b:连接器              15:第1电路板
15a:端点                16:底架
17:第2电路板            17A:第1区间
17a:端点                17B:第2区间
17b:弯曲部分            18:转盘
19:第2电路板         19A:第1区间
19a:端点             19B:第2区间
19b:弯曲部分         20:托盘
21:第3电路板         22:光盘
23:夹钳结构          24:盘片收纳部
24a:凹部             26:光拾波器
26a:轴承部           26b:轴承部
26c:轴承部           26d:接合部
27:对物透镜          28:拾波器盖
28a:开口             30:前面遮光板
32:弹射钮            34:拾波器驱动结构
35:导引轴            36:导引轴
37:驱动马达          38:传达结构
38a:齿轮群           38b:推动螺杆
40:导轨结构          42:导轨结构
44:补强部            44a:倾斜部
44b:倾斜部           46:补强部
46a:倾斜部           46b:倾斜部
48:后端部            50:前端部
52:间隙              54:顶部
60:补强膜            62:补强用导电图案
64:补强用导电图案    67:补强部
67a:倾斜部           67b:倾斜部
68:补强用导电图案    69:补强用导电图案
70:导电图案          102:盘片装置
104:底架             104a:顶部
104b:底架前缘部      106:托盘
106a:托盘后缘部      108:间隙
110:软性电路板       110a:弯曲部
110b:部份            134:转盘
138:基板             140: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请同时参照图式对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为适用本发明的软性电路板的盘片装置的一实例的平面图。
请参照图1所示,盘片装置11具有装载有例如是CD-ROM、CD-R、CD-RW、DVD-ROM、或DVD-RAM等的盘片状记录媒体的驱动(drive)装置,在托盘20上载置光盘22,且将托盘20朝装载位置(B方向)移动,再进行记录或录放。设于底架16上的电路基板12与安装于托盘20的下面的基板(未图标)之间通过软性电路板13进行电性连接。
底架16(固定侧部件)的电路基板12安装有用以与软性电路板13的一端连接的连接器12a。另外,在托盘20(可动侧部件)的基板上也安装有转盘用连接器14a及拾波器用连接器14b。
软性电路板13具有用以与固定侧的连接器12a连接的第1电路板15、用以与可动侧的连接器14a、14b连接的第2电路板17、19、以及用以连接第1电路板15与第2电路板17、19的第3电路板21。
再者,第2电路板17、19在与第1电路板的延伸方向(B方向)成相反方向(A方向)上延伸并折返。因此,第2电路板17、19从第3电路板21所伸出的部分呈U字状弯曲,此弯曲部分17b、19b对应托盘20的折动动作而进行移动。
托盘20具有通过夹钳光盘22而进行旋转驱动的转盘18、以及设成可在光盘22的半径方向上移动以将数据记录于光盘22上或以光学的方式读取记录于光盘22上的数据的光拾波器26。
再者,托盘20通过底架16上的相互对应的导轨(guide rail)结构40、42的支持而于A、B方向上自由折动,以于手动操作的状态下朝盘片交换位置或盘片装载位置移动。
图2为托盘插入盘片装载位置的状态的平面图。图3为盘插入盘片装载位置的状态的斜视图。
请同时参照图1及图2所示,盘片装置11是在托盘20的中央具有转盘18,且转盘18具有嵌合于光盘22的中央孔且从光盘22的内周进行夹钳的夹钳结构23。再者,在转盘18的周围形成有直径略大于光盘22的直径的大口径的盘片收纳部24。
在盘片收纳部24的下方,对转盘18的夹钳结构23所夹钳的光盘22上所记录的数据进行读取的光拾波器26安装成可于盘片半径方向上移动。光拾波器26收纳于盘片收纳部24的凹部24a,凹部24a在光拾波器26的对物透镜(lens)27进行移动的范围内覆盖具有开口28a的拾波器盖(pick-up cover)28。再者,结合于托盘20的前端的前面遮光板(bezel)30是在其中央设有弹射(eject)钮32。
再者,在转盘18的下方,设有用以对转盘18及夹钳结构23所夹钳的光盘22进行旋转驱动的盘片马达(disk motor)(未图标)。
请参照图1所示,对设于前面遮光板30上的弹射钮32进行按压操作,即可对设于底架16上的锁(lock)结构(未图标)与托盘的接合状态予以解除。托盘20可通过两侧的导轨结构40、42的支撑而进行折动,已解除接合的托盘20可通过手动操作的方式,在A方向上将的挟持伸出盘片交换位置。
再者,在伸出盘片交换位置的托盘20的转盘18上,挟持光盘22。之后,操作者将前面遮光板30朝B方向进行按压操作,托盘20即可回归图2及图3所示的盘片装载位置。而且,回归盘片装载位置的托盘20会被设于底架16上的锁结构(未图标)所接合。
请参照图2及图3所示,拾波器驱动结构34由用以导引光拾波器26的移动方向的一对导引轴(guide shift)35、36、用以驱动光拾波器26的驱动马达37、以及将驱动马达37的旋转驱动力传达给光拾波器26的传达结构38所构成。
再者,在光拾波器26的两侧上,突出有接合于一对导引轴35、36上且用以在移动方向上进行导引的轴承部26a~26c。传达结构38由用以对驱动马达37的旋转进行减速的齿轮(gear)群38a、以及通过齿轮群38a而进行旋转驱动的推动螺杆38b所构成。另外,光拾波器26具有用以与推动螺杆38b的螺旋沟渠相互接合的接合部26d。
因此,驱动马达37的旋转通过齿轮群38a而于推动螺杆38b上进行传达,以光拾波器26在盘片半径方向上进行移动。
在此,对软性电路板进行说明。
图4A为软性电路板13的安装状态的放大平面图。图4B为软性电路板13的安装状态的放大侧面图。图5A为软性电路板13的安装前的状态的放大平面图。图5B为软性电路板13的安装前的状态的放大侧面图。
请参照图4A、图4B、图5A及图5B所示,软性电路板13具有在B方向上延伸形成的第1电路板15、在与第1电路板15成相反方向(A方向)上折返的第2电路板17、19、以及在与第1电路板15及第2电路板17、19相互垂直相交的方向上延伸形成的第3电路板21。另外,第1电路板15及第3电路板21密着贴附于底架16的上面。
第1电路板15沿着底架16而配设,且于其端部上设有用以连接固定侧的连接器12a的端点15a。再者,第2电路板17、19在与第1电路板15平行的B方向上,从第3电路板21延伸形成的,且于安装工艺中弯曲成180度的方向,在其前端设有用以连接连接器14a、14b的端点17a、19a。
第2电路板17、19的弯曲部分17b、19b以一曲率半径弯曲而收纳于底架16与顶部之间。
在托盘20伸出盘片交换位置的状态下,第2电路板17、19区分成由前述弯曲部分17b、19b所构成的第1区间17A、19A、以及在弯曲部分17b、19b与端点17a、19a之间所形成的第2区间17B、19B。
在此第2区间17B、19B的侧方上设有在横方向上突出的补强部44、46。补强部44、46如同图5A所示,由平面图可知以平台形状突出,以增加第2区间17B、19B的面积并提高其刚硬性。
再者,第2区间17B、19B在托盘20伸出盘片交换位置之际,会位于与形成于托盘20的后端部48及底架16的前端部50之间的间隙52成对向的位置。另外,补强部44、46分别在两端上具有面对A、B方向倾斜所定角度(α1~α4)的倾斜部44a、44b、46a、46b。倾斜部44a、44b、46a、46b在托盘20在A、B方向上进行折动之际,上述托盘20的后端部48或底架16的前端部50进行折接之际,使补强部44、46不会悬挂于其间。
图6A为托盘20及软性电路板13的动作中的托盘20从盘片交换位置拉出的状态的侧面截面图。图6B为托盘20及软性电路板13的动作中的托盘20回归盘片交换位置的动作过程的侧面截面图。
请参照图6A至图6B所示,托盘20在A、B方向上进行折动之际,在第1区间17A、19A与顶部54相接触的状态下,弯曲部分17b、19b朝A、B方向进行移动。此时,通过与顶部54之间的摩擦而停止弯曲部分17b、19b的移动,以及对将第2区间17B、19B朝下方押下的力进行作用。然而,由于第2区间17B、19B已受到补强部44、46的补强,因此其刚硬性也高于第1区间17A、19A。
因此,在托盘20朝装载位置进行折动的过程中,通过与顶部54之间的折动阻抗而使弯曲部分17b、19b不易移动的情形,即可使来自第2区间17B、19B的押压力变成使弯曲部分17b、19b朝B方向进行移动,进而可以防止第2区间17B、19B从托盘20的后端部48与底架16的前端部50之间的间隙52突出。
借此,软性电路板13在托盘20进行移动之际,不会从间隙52突出,而可流畅(smooth)且确实的进行托盘20的装载动作。
再者,对补强部44、46的突出形状而言,并不限于上述的平台形状,也可以为其它形状(例如是半圆形、半椭圆形等)。
接着,对软性电路板13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7为软性电路板13的变形例1的平面图。而且,在图7中,以同一标号表示与前述的实施例为相同的部分,并省略其说明。
请参照图7所示,变形例1的软性电路板13A将补强部44、46设成在第2区间17B、19B的里面通过丝网(silk screen)印刷法披覆形成补强膜60(如图7中所示的由点线所构成的影线(hatching))。此补强膜60由软性电路板13的材料中刚性较高的材质的涂料所涂布而成的物。
借此,于变形例1的软性电路板13A中,由于在第2区间17B、19B的里面披覆有补强膜60而增高其刚性,因此,可以有效防止第2区间17B、19B从托盘20的后端部48与底架16的前端部50之间的间隙52突出。
而且,对软性电路板13的绝缘层的材料而言,例如是使用聚亚醯胺(polyimide)、聚酯(polyester)、聚氨基甲酸酯(poly urethane)、丙烯(acryl)等的树脂材料,较佳依据记录录放装置11的使用温度、制造成本(cost)等选择适当的材料。
再者,于本较佳实施例中,虽以在软性电路板13的第2区间17B、19B的里面通过丝网印刷而将涂料印刷形成补强膜60为例进行说明,然并不以此为限,也可依据涂料的材质或顶部54的结构等,在里面及表面或任何一面上施加丝网印刷。更甚之,为了提高软性电路板13的第2区间17B、19B的刚性,也可以使用涂料的丝网印刷之外的印刷方法。
图8为软性电路板13B的变形例2的平面图。而且,在图8中,以同一标号表示与前述的实施例为相同的部分,并省略其说明。
请参照图8所示,变形例2的软性电路板13B是在形成其它电路图案(未图标)之际,在补强部44、46的内部形成补强用导电图案62、64,且于补强用导电图案62、64上覆盖绝缘层。
补强用导电图案62、64由与通常的电路图案相同的铜箔所形成,通过其它的电路图案使宽度变广,不仅可以使面积变大并可提高刚性。
如此,在变形例2中,由于在补强部44、46的内部形成补强用导电图案62、64而提高刚性,因此,可以有效防止第2区间17B、19B从托盘20的后端部48与底架16的前端部50之间的间隙52突出。
而且,在变形例2中,补强用导电图案62、64的形状及物质,并不以上述物质为限。
图9为软性电路板13C的变形例3的平面图。而且,在图9中,以同一标号表示与前述的实施例为相同的部分,并省略其说明。
请参照图9所示,变形例3的软性电路板13C将补强部44、46设成在第2区间17B、19B的里面通过丝网印刷法披覆形成补强膜60(如图9中所示的由破折线)。
另外,软性电路板13C于形成其它电路图案(未图标)之际,在补强部44、46的内部形成补强用导电图案62、64,且于补强用导电图案62、64上覆盖绝缘层。
如此,在变形例3中,于第2区间17B、19B的里面覆盖补强膜60可提高刚性,更甚之,在补强部44、46的内部形成补强用导电图案62、64而更进一步地提高刚性。借此,可以确实的防止第2区间17B、19B从托盘20的后端部48与底架16的前端部50之间的间隙52突出。
图10A为软性电路板13D的变形例4的安装状态的放大平面图。图10B为软性电路板13D的变形例4的安装状态的放大侧面图。图11A为软性电路板13D的变形例4的安装前的状态的放大平面图。图11B为软性电路板13D的变形例4的安装前的状态的放大侧面图。而且,在图10A至图11B中,以同一标号表示与前述的图4A至图5B所示的实施例为相同的部分,并省略其说明。
请参照图10A至图11B所示,在变形例4的软性电路板13D中,是在第2电路板17、19的第2区间17B、19B的侧方上设置在横方向上突出的补强部44、46、67。
补强部67是在与设置于第2电路板19的一侧上的补强部46相对称的另一侧上所突出形成的补强部46同样具有倾斜部67a、67b。
在第2电路板19中,由于在第2区间19B的两侧上突出形成有补强部46、67,因此,第2区间19B的导电图案宽度的尺寸L2宽于第1区间19A的导电图案宽度的尺寸L1(L2>L1)。因此,补强部44、46、67如同图11A所示,由平面图可知是以平台形状突出,以增加第2区间17B、19B的面积并提高其刚硬性。
因此,第2电路板19是在第2区间19B的两侧上设置补强部46、67,以更进一步提高其刚性,以防止第2区间19B从托盘20的后端部48与底架16的前端部50之间的间隙52突出。而且,在软性电路板13D中较佳利用丝网印刷法覆盖行程补强膜60(如图7中所示的由点线所构成的影线)。
图12A为软性电路板13E的变形例5的安装状态的放大平面图。图12B为软性电路板13E的变形例5的安装状态的放大侧面图。图13A为软性电路板13E的变形例5的安装前的状态的放大平面图。图13B为软性电路板13E的变形例5的安装前的状态的放大侧面图。而且,在图12A至图13B中,以同一标号表示与前述的图4A至图5B所示的实施例为相同的部分,并省略其说明。
请参照图12A至图13B所示,变形例5的软性电路板13E,是在第2电路板19上形成与端点19a相连接的导电图案70,并于导电图案70的第2区间19B的对应范围的两侧上,设置在横方向上突出的补强用导电图案68、69(如图12A至图13B中所示的破折线。)
在第2电路板19中,由于在导电图案70的两侧上所形成的宽度较广的补强用导电图案68、69,因此第2区间19B的宽度尺寸L2宽于第1区间19A的宽度尺寸L1(L2>L1)。因此,补强用导电图案68、69可增加第2区间19B的导电图案面积并提高刚性。
再者,上述导电图案70的宽度尺寸与图11A至图11B所示的第2电路板19的宽度尺寸L1为同一尺寸,而由补强用导电图案68、69所构成的部分的宽度尺寸与第2电路板19的宽度尺寸L2为同一尺寸。
由此,在变形例5中,在对应导电图案70中的第2区间19B的范围的两侧上设置补强用导电图案68、69,可更进一步地提高其刚性,以防止第2区间19B从托盘20的后端部48与底架16的前端部50之间的间隙52突出。为此,软性电路板13E不一定要在里面通过丝网印刷法覆盖形成补强膜60(如图7中所示的由点线所构成的影线)。
再者,上述补强用导电图案68、69也可以与其它的电路图案(信号线)个别设置,也可以与其它电路图案设置成一体。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虽以由装载有例如是CD-ROM、CD-R、CD-RW、DVD-ROM或DVD-RAM等的记录媒体的驱动装置所构成的盘片装置为例进行说明,然并不以此为限,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其它的电子机器(具有配设成用以在固定侧与可动侧之间弯曲连接且可对应可动侧的移动而移动弯曲部分的软性电路板的机器)。
发明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第1项软性电路板,具有与固定侧构件的连接器相连接的第1电路板、与可动侧构件的连接器相连接的第2电路板、以及平行延伸形成于第1电路板且与第2电路板相连接的第3电路板,第2电路板系安装成与第1电路板的延伸方向成相反方向折返弯曲的状态,前述软性电路板的特征包括:在与形成于固定侧构件与可动侧构件之间的间隙成对向的第2电路板的对向部分上形成宽度较广的补强部。如此,可提高第2电路板的对向部分的刚性,以防止第2电路板从固定侧构件与可动侧构件之间所形成的间隙突出,并防止可动侧在回复原位之际挟持软性电路板。
再者,本发明提供的第2项软性电路板,具有与固定侧构件的连接器相连接的第1电路板、与可动侧构件的连接器相连接的第2电路板、以及平行延伸形成于第1电路板且与第2电路板相连接的第3电路板,第2电路板安装成与第1电路板的延伸方向成相反方向折返弯曲的状态,前述软性电路板的特征包括:于第2电路板的两侧上形成宽度较广的补强部。如此,可提高第2电路板的对向部分的刚性,以防止第2电路板从固定侧构件与可动侧构件之间所形成的间隙突出。
再者,本发明提供的第3项软性电路板,具有与固定侧构件的连接器相连接的第1电路板、与可动侧构件的连接器相连接的第2电路板、以及平行延伸形成于第1电路板且与第2电路板相连接的第3电路板,第2电路板安装成与第1电路板的延伸方向成相反方向折返弯曲的状态,前述软性电路板的特征包括:在与形成于固定侧构件与可动侧构件之间的间隙成对向的第2电路板的对向部分上形成设有补强用导电图案的补强部。如此,可提高第2电路板的对向部分的刚性,以防止第2电路板从固定侧构件与可动侧构件之间所形成的间隙突出。
本发明提供的第4项软性电路板,更包括于补强部上形成具有刚性的补强膜。如此,可更进一步提高第2电路板的对向部分的刚性,以防止第2电路板从固定侧构件与可动侧构件之间所形成的间隙突出,并防止可动侧在回复原位之际挟持软性电路板。
本发明提供的第5项记录录放装置,具有用以载置记录媒体的托盘、用以支撑托盘并使托盘可移动的底架、将托盘移动至记录媒体交换装置或记录媒体装载位置的移动结构、设于托盘上且可对托盘所载置的记录媒体进行记录或录放的记录录放部、以及用以在记录录放部与底架之间进行连接的软性电路板,记录录放装置的特征包括:软性电路板具有与底架的连接器相连接的第1电路板、与托盘的连接器相连接的第2电路板、以及平行延伸形成于第1电路板且与第2电路板相连接的第3电路板,其中,于第2电路板的两侧上形成宽度较广的补强部。如此,可提高第2电路板的对向部分的刚性,以防止第2电路板从固定侧构件与可动侧构件之间所形成的间隙突出,并防止托盘在回复原位之际挟持软性电路板。
本发明提供的第6项记录录放装置,具有用以载置记录媒体的托盘、用以支撑托盘并使托盘可移动的底架、将托盘移动至记录媒体交换装置或记录媒体装载位置的移动结构、设于托盘上且可对托盘所载置的记录媒体进行记录或录放的记录录放部、以及用以在记录录放部与底架之间进行连接的软性电路板,记录录放装置的特征包括:软性电路板具有与底架的连接器相连接的第1电路板、与托盘的连接器相连接的第2电路板、以及平行延伸形成于第1电路板且与第2电路板相连接的第3电路板,其中,在与形成于底架与托盘之间的间隙成对向的第2电路板的对向部分上形成宽度较广的补强部。如此,可提高第2电路板的对向部分的刚性,以防止第2电路板从固定侧构件与可动侧构件之间所形成的间隙突出,并防止托盘在回复原位之际挟持软性电路板。
本发明提供的第7项的记录录放装置,具有用以载置记录媒体的托盘、用以支撑托盘并使托盘可移动的底架、将托盘移动至记录媒体交换装置或记录媒体装载位置的移动结构、设于托盘上且可对托盘所载置的记录媒体进行记录或录放的记录录放部、以及用以在记录录放部与底架之间进行连接的软性电路板,记录录放装置的特征包括:软性电路板具有与底架的连接器相连接的第1电路板、与托盘的连接器相连接的第2电路板、以及平行延伸形成于第1电路板且与第2电路板相连接的第3电路板,其中,在与形成于底架与托盘之间的间隙成对向的第2电路板的对向部分上形成设有补强用导电图案的补强部。如此,可提高第2电路板的对向部分的刚性,以防止第2电路板从固定侧构件与可动侧构件之间所形成的间隙突出。
本发明提供的第8项软性电路板,更包括于补强部上形成具有刚性的补强膜。如此,可更进一步提高第2电路板的对向部分的刚性,以防止第2电路板从固定侧构件与可动侧构件之间所形成的间隙突出,并防止托盘在回复原位的际挟持软性电路板。

Claims (10)

1.一种软性电路板,具有与一固定侧构件的连接器相连接的一第1电路板、与一可动侧构件的连接器相连接的一第2电路板、以及与平行延伸形成的该第1电路板与该第2电路板相连接的一第3电路板,该第2电路板安装成与该第1电路板的延伸方向成相反方向折返弯曲的状态,其特征是,该软性电路板包括:
在与形成于该固定侧构件与该可动侧构件之间的一间隙成对向的该第2电路板的部分区域处,向着该第2电路板的基板面平行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也就是向着该第2电路板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突出形成补强部,而使得该部分区域的面积增大而提高该部分区域的刚性。
2.一种软性电路板,具有与一固定侧构件的连接器相连接的一第1电路板、与一可动侧构件的连接器相连接的一第2电路板、以及与平行延伸形成的该第1电路板与该第2电路板相连接的一第3电路板,该第2电路板安装成与该第1电路板的延伸方向成相反方向折返弯曲的状态,其特征是,该软性电路板包括:
于该第2电路板的部分区域的两侧突出设置补强部,而使得该部分区域的面积增大而提高该部分区域的刚性。
3.一种软性电路板,具有与一固定侧构件的连接器相连接的一第1电路板、与一可动侧构件的连接器相连接的一第2电路板、以及与平行延伸形成的该第1电路板与该第2电路板相连接的一第3电路板,该第2电路板安装成与该第1电路板的延伸方向成相反方向折返弯曲的状态,其特征是,该软性电路板包括:
在与形成于该固定侧构件与该可动侧构件之间的一间隙成对向的该第2电路板上的部分区域,形成设有补强用导电图案的补强部,而利用该部分区域的导电图案的面积增大而提高该部分区域的刚性。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软性电路板,其特征是,更包括于该补强部上形成具有刚性的一补强膜。
5.一种记录录放装置,具有用以载置一记录媒体的一托盘、用以支撑该托盘并使该托盘可移动的一底架、将该托盘移动至一记录媒体交换装置或一记录媒体装载位置的一移动结构、设于该托盘上且可对该托盘所载置的该记录媒体进行记录或录放的一记录录放部、以及用以在该记录录放部与该底架之间进行连接的一软性电路板,其特征是,该记录录放装置包括:
该软性电路板具有与该底架的连接器相连接的一第1电路板、与该托盘的连接器相连接的一第2电路板、以及与平行延伸形成的该第1电路板与该第2电路板相连接的一第3电路板,该第2电路板安装成与该第1电路板的延伸方向成相反方向折返弯曲的状态,且于该第2电路板上的部分区域之两侧突出设置补强部,而使得该部分区域的面积增大而提高该部分区域的刚性。
6.一种记录录放装置,具有用以载置一记录媒体的一托盘、用以支撑该托盘并使该托盘可移动的一底架、将该托盘移动至一记录媒体交换装置或一记录媒体装载位置的一移动结构、设于该托盘上且可对该托盘所载置的该记录媒体进行记录或录放的一记录录放部、以及用以在该记录录放部与该底架之间进行连接的一软性电路板,其特征是,该记录录放装置包括:
该软性电路板具有与该底架的连接器相连接的一第1电路板、与该托盘的连接器相连接的一第2电路板、以及与平行延伸形成的该第1电路板与该第2电路板相连接的一第3电路板,该第2电路板安装成与该第1电路板的延伸方向成相反方向折返弯曲的状态,在与形成于该底架与该托盘之间的一间隙成对向的该第2电路板的部分区域处,向着该第2电路板的基板面平行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也就是向着该第2电路板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突出形成补强部,而使得该部分区域的面积增大而提高该部分区域的刚性。
7.一种记录录放装置,具有用以载置一记录媒体的一托盘、用以支撑该托盘并使该托盘可移动的一底架、将该托盘移动至一记录媒体交换装置或一记录媒体装载位置的一移动结构、设于该托盘上且可对该托盘所载置的该记录媒体进行记录或录放的一记录录放部、以及用以在该记录录放部与该底架之间进行连接的一软性电路板,其特征是,该记录录放装置包括:
该软性电路板具有与该底架的连接器相连接的一第1电路板、与该托盘的连接器相连接的一第2电路板、以及与平行延伸形成的该第1电路板与该第2电路板相连接的一第3电路板,该第2电路板安装成与该第1电路板的延伸方向成相反方向折返弯曲的状态,在与形成于该底架与该托盘之间的一间隙成对向的该第2电路板的部分区域,形成设有补强用导电图案的补强部,而利用该部分区域的导电图案的面积增大而提高该部分区域的刚性。
8.如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录放装置,其特征是,更包括于该补强部上形成具有刚性的一补强膜。
9.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软性电路板,其特征是,该第2电路板包括两块电路板,而该两块电路板相互平行设置,且该两块电路板之间具有一间隔。
10.如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录放装置,其特征是,该第2电路板包括两块电路板,而该两块电路板相互平行设置,且该两块电路板之间具有一间隔。
CNB021305331A 2001-09-04 2002-08-14 软性电路板以及使用此软性电路板的记录录放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8556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26776 2001-09-04
JP2001267760 2001-09-04
JP2001267760 2001-09-04
JP2002105678A JP4016696B2 (ja) 2001-09-04 2002-04-08 フレキシブル配線板及びそのフレキシブル配線板を用いた記録再生装置
JP2002105678 2002-04-08
JP200210567 2002-04-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07556A CN1407556A (zh) 2003-04-02
CN100385566C true CN100385566C (zh) 2008-04-30

Family

ID=26621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3053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85566C (zh) 2001-09-04 2002-08-14 软性电路板以及使用此软性电路板的记录录放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093268B2 (zh)
JP (1) JP4016696B2 (zh)
KR (1) KR100495110B1 (zh)
CN (1) CN100385566C (zh)
TW (1) TW5691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00007A (ja) * 2001-09-26 2003-04-04 Sony Corp ディスク式記録再生装置
US20040246827A1 (en) * 2003-05-21 2004-12-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ptical disk device
KR101158482B1 (ko) * 2004-03-31 2012-06-20 소니 주식회사 디스크 드라이브 장치 및 베이스 유닛
JP4219844B2 (ja) * 2004-04-09 2009-02-04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装着装置
JP4490778B2 (ja) * 2004-09-30 2010-06-30 京セラ株式会社 折り畳み式電子機器
KR100667342B1 (ko) * 2005-02-07 2007-01-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픽업의 데이터 라인 스위칭 회로
JP4790463B2 (ja) * 2006-03-27 2011-10-1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
US7885034B2 (en) * 2006-09-13 2011-02-0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ntactless method for power and communications in a tape library
JP2008117464A (ja) * 2006-11-02 2008-05-22 Teac Corp ディスク装置
JP2009110599A (ja) * 2007-10-30 2009-05-21 Hitachi-Lg Data Storage Inc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11165226A (ja) * 2010-02-04 2011-08-25 Hitachi-Lg Data Storage Inc 光ディスク装置
CN102467937A (zh) * 2010-11-03 2012-05-23 建兴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盘烧录机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38185A (ja) * 1993-05-25 1994-12-06 Sony Corp 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基板とディスク装置
JPH11144403A (ja) * 1997-11-04 1999-05-28 Teac Corp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7643Y2 (zh) * 1986-10-29 1992-02-27
JP2528066Y2 (ja) * 1991-11-27 1997-03-0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機器の伝送ケーブル支持装置
JP3031160B2 (ja) * 1994-03-16 2000-04-10 ティアック株式会社 フレキシブルケーブル取付構造
TW423693U (en) * 1995-07-26 2001-02-21 Teac Corp Disk device having a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cable providing a small-height structure
JPH10199207A (ja) * 1997-01-13 1998-07-31 Toshiba Corp 情報処理装置
JPH10283703A (ja) * 1997-04-02 1998-10-23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ディスククランパ及び前記ディスククランパを備えた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JP2000011630A (ja) * 1998-06-22 2000-01-14 Sony Corp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
JP2000090656A (ja) * 1998-09-16 2000-03-31 Toshiba Corp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JP3628203B2 (ja) * 1999-02-05 2005-03-09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移動部材を有する電子機器
JP3591370B2 (ja) * 1999-05-28 2004-11-1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0339946A (ja) * 1999-05-28 2000-12-08 Nec Corp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3069840U (ja) * 1999-12-21 2000-07-04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US6603723B2 (en) * 2000-07-28 2003-08-05 Teac Corporation Recording medium loading device
US20040117807A1 (en) * 2001-03-01 2004-06-17 Shoji Takahashi Disk drive device
JPWO2002084665A1 (ja) * 2001-04-10 2004-08-05 シチズン時計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EP1426964A4 (en) * 2001-08-16 2006-06-28 Citizen Watch Co Ltd DRIVE DEVICE
TWI220755B (en) * 2002-02-22 2004-09-01 Teac Corp Optical disc device
JP2003309381A (ja) * 2002-04-15 2003-10-31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可撓性配線基板の配設構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38185A (ja) * 1993-05-25 1994-12-06 Sony Corp 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基板とディスク装置
JPH11144403A (ja) * 1997-11-04 1999-05-28 Teac Corp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016696B2 (ja) 2007-12-05
CN1407556A (zh) 2003-04-02
KR20030020822A (ko) 2003-03-10
JP2003158347A (ja) 2003-05-30
KR100495110B1 (ko) 2005-06-14
US20030045177A1 (en) 2003-03-06
TW569187B (en) 2004-01-01
US7093268B2 (en) 2006-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85566C (zh) 软性电路板以及使用此软性电路板的记录录放装置
KR100301550B1 (ko) 디스크드라이브장치
CN1328727C (zh) 录制和/或再现设备
CN1977335B (zh) 光盘装置和其使用的可挠性电缆
CN100437752C (zh) 盘装置
US7137131B2 (en) Optical disc drive
KR101050832B1 (ko) 디스크 구동 장치, 디스크 구동 유니트, 광학 픽업장치
EP1296323B1 (en) Holding mechanism of an optical disk clamper and an optical disk drive using the same
CN101256823B (zh) 盘装置
JP2000090656A (ja)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JP2001292526A (ja) 接続ケーブルを用いた接続装置
JPH10256759A (ja) 電子機器のフレキシブル配線体固定構造
KR100842988B1 (ko) 광디스크 장치 및 그것에 사용하는 가요성 케이블
US20060292899A1 (en) Connector and hard disk driv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0489970C (zh) 录制和/或再现设备
JP3127935B2 (ja) ビデオテープレコーダ
JPH05798B2 (zh)
KR20030040688A (ko) 광디스크 드라이브
JPH11238329A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
KR100828347B1 (ko) 광디스크 드라이브
JPH11273270A (ja) 光学式ピックアップの配線装置
CN1180420C (zh) 用于阅读信息盘的电子设备
JP2002185087A (ja) 可撓性配線板及び電子装置
CN1808617A (zh) 光盘装置和搭载有该光盘装置的便携式信息处理装置
KR20090080826A (ko) 하드디스크 드라이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430

Termination date: 2015081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