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3078320A1 - 一种超长纳米银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长纳米银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3078320A1
WO2023078320A1 PCT/CN2022/129423 CN2022129423W WO2023078320A1 WO 2023078320 A1 WO2023078320 A1 WO 2023078320A1 CN 2022129423 W CN2022129423 W CN 2022129423W WO 2023078320 A1 WO2023078320 A1 WO 2023078320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solution
silver
deionized water
preparation
mixed solu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2/12942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党蕊
郑晶
Original Assignee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filed Critical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Priority to DE112022000338.3T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DE112022000338T5/de
Priority to US18/274,227 priority patent/US20240082917A1/en
Priority to JP2023544218A priority patent/JP2024512865A/ja
Publication of WO2023078320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3078320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00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 H01B1/20Conductive material dispersed in non-conductive organic material
    • H01B1/22Conductive material dispersed in non-conductive organic material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comprising metals or allo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9/00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 B22F9/16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chemical processes
    • B22F9/18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chemical processes with reduction of metal compounds
    • B22F9/24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chemical processes with reduction of metal compounds starting from liquid metal compounds, e.g. solu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1/00Metallic powder; Treatment of metallic powder, e.g. to facilitate working or to improve properties
    • B22F1/05Metallic powder characterised by the size or surface area of the particles
    • B22F1/054Nanosized particles
    • B22F1/0547Nanofibres or nanotub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30/00Nanotechnology for materials or surface science, e.g. nanocomposi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40/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2301/00Metallic composition of the powder or its coating
    • B22F2301/25Noble metals, i.e. Ag Au, Ir, Os, Pd, Pt, Rh, Ru
    • B22F2301/255Silver or gol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Manufacture Of Metal Powder And Suspensions Thereof (AREA)
  • Powder Metallurgy (AREA)
  • Conductive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涉及一种超长纳米银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还原性糖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得到澄清溶液;步骤二、将所述澄清溶液与金属离子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溶液A;步骤三、将所述混合溶液A与卤化物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溶液B;步骤四、向所述混合溶液B中逐滴加入含银离子的溶液得到反应溶液,然后在110℃~130℃下反应14h~20h,得到絮状产物;步骤五、将所述絮状产物依次使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进行沉降洗涤,得到超长纳米银线材料。所述制备方法在水溶液体系下进行,无需惰性气氛保护,是一种低成本、绿色环保、易于工业化生产制备超长纳米银线材料的新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超长纳米银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根据细则26改正15.11.2022] 
本申请要求申请日为2021/11/8的中国专利申请202111311807.3的优先权。本申请引用上述中国专利申请的全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贵金属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长纳米银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发展和柔性电子产品的需求,国内外研究转向新型纳米材料代替金属氧化物薄膜,如: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复合纳米材料,金属网格和金属纳米线。这些材料较高的直流电导率使制成的超薄膜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可制备性能优异的透明电极,克服传统电极的机械脆性、柔韧性差的缺点。其中,银纳米线作为一维金属纳米材料有着较高的长径比,能够在基底材料上形成不规则的网状结构,使电极具有较小弯曲半径,且在弯曲时电阻变化率较小。另外,超长纳米银线材料透明电极相比其他几种新材料雾度较低,具有更好的光透性。
现阶段银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可分为物理法与化学法两大类。物理法包括磁控溅射、超声波粉碎、机械粉碎等方法。化学法包括水热合成法、光化学还原法、电化学法、模板法、超声波还原法和多元醇法等。物理法工艺较为复杂,且能耗较大,技术要求高,而且得到的产物形貌均一性较差,制备的银纳米线规格严重的受到限制。相对物理法,化学液相方法是控制性合成纳米材料最为常用的方法,该方法工艺过程简单,成本较低廉,在简单的液相反应过程就可以实现对纳米材料形貌和尺寸的调控,最有希望被应用于超长纳米银线材料工业化生产。其中,夏幼南提出的多元醇制备超长纳米银线材料是被广泛接受和普遍应用的技术方法。最常使用的是乙二醇做溶剂,PVP作为表面活性剂来控制银纳米线之间的粘连,通过加入控制剂与Ag +形成胶体,控制Ag +的还原速率与银纳米线的生长速率,最终获得超长纳米银线材料。人们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探究。通过对其机理和各种影响参数的探究,制备出了不同规格的银纳米线。但是,这种方法的制备 过程依然繁琐,需要对加料过程进行精细的控制,而且影响因素较多,目前所报道的制备规模大多还停留在毫克和克级,这十分不利于银纳米线的宏量制备。其次,多元醇法都需要使用有机试剂(乙二醇、丙三醇等)作为溶剂和还原剂,反应液粘度较大,给产物的后续洗涤过程带来困难,同时给环境造成污染。此外,超长纳米银线材料的长径比等对柔性透明电极的性能影响较大,同样的方阻和直径下,纳米线的透过率与根数成反比,长银纳米线透明电极的透过率比短银纳米线要高,长银纳米线透明电极的光电性能比短纳米线更好。但多元醇法制备的银纳米线材料普遍较短,长度在70μm以上的超长纳米银线材料相关报道较少,且规模极小,重复性不好,极大制约了超长纳米银线材料在柔性电极领域的工业化应用。
随着超长纳米银线材料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其制备手段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其发展趋势将围绕化学液相方法,开发绿色环保技术工艺,减少环境对晶体生长过程的影响因素,制备技术将向低成本、低消耗、低污染的方向发展。制备的超长纳米银线材料需易于洗涤处理,能够满足工业生产需求,实现工业化生产。同时,根据柔性电子领域的发展需求,未来将特别关注超长纳米银线材料的制备工艺技术,满足柔性电子器件导电性、透明度、弯折性的应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超长纳米银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针对目前商业化超长纳米银线材料制备工艺中都使用多元醇有机体系,存在产物溶液粘度大、洗涤困难、污染严重、反应条件苛刻等问题,开发在水溶液体系下,无需有机溶剂参与,无需惰性气氛保护,低成本、绿色环保、易于工业化生产的超长纳米银线材料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长纳米银线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还原性糖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并搅拌均匀,得到澄清溶液;
步骤二、将所述澄清溶液与金属离子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溶液A;
步骤三、将所述混合溶液A与卤化物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溶液B;
步骤四、向所述混合溶液B中逐滴加入含银离子的溶液并进行搅拌,得到反应溶液,然后将反应溶液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在110℃~130℃下反应14h~20h,得到絮状产物;
步骤五、将所述絮状产物依次使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进行沉降洗涤,得到超长纳米银线材料,所述超长纳米银线材料的长径比大于3000。
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采用下述制备方法:
步骤一、将葡萄糖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并搅拌均匀,得到澄清溶液;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得到的澄清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A;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得到的混合溶液A中加入氯化钠溶液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B;
步骤四、向步骤三中得到的混合溶液B中逐滴加入硝酸银溶液并进行搅拌,得到反应溶液,然后将反应溶液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在110℃~130℃下反应14h~20h,得到絮状产物;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得到的絮状产物依次使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进行沉降洗涤,得到超长纳米银线材料,所述超长纳米银线材料的长径比大于3000。
本发明先将还原性糖(如葡萄糖)、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去离子水混合,之后依次加入金属离子溶液(如硫酸铜溶液)和卤化物溶液(如氯化钠溶液),再加入含银离子的溶液(如硝酸银溶液),水热条件下反应得到超长纳米银线材料;本发明以温和、绿色环保的还原性糖(如葡萄糖)为还原剂,取代了多元醇作为溶剂,有效降低反应液的粘度,利于产物的洗涤,同时有效控制了反应物的成本;本发明以极少量的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表面活性剂,得到的产物也避免受到活性剂包覆的影响,从而提高了应用稳定性;本发明采用水作为溶剂,能够有效减少环境污染,本发明使用了水溶液体系代替有机溶液体系,因为使用有机体系中一般会在有机溶液中通入惰性气体,除去有机溶液中的溶解氧,由于氧气的存在会将银析出的开始阶段得到的5面孪晶结构大量消耗,而5面孪晶结构是银纳米晶体生长成为纳米线所必须的先决条件,5面孪晶在氧气的存在下会生长为颗粒,即使增加反应时间,得到的也是颗粒,这样反应体系中会出现大量银纳米颗粒,给后续的样品处理带来较大困难,而本发明使用水溶液体系,该体系所得孪晶结构对溶液中的氧气不敏感,不需要通入惰性气体也能够保持5面孪晶结构,产物最终基本都为纳米线结构,本发明无需其他操作,只要全程在室温下进行反应就可,不需要通入惰性气氛保 护,利于工业化生产,工艺方便、能耗较低。
本发明中,所述溶液的溶剂均为水。
本发明中,所述还原性糖可为葡萄糖、麦芽糖、果糖、蔗糖和半乳糖中的一种或多种,较佳地为葡萄糖。
本发明中,所述金属离子溶液可为硝酸镍溶液、硫酸镍溶液、硝酸铁溶液、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硝酸铜溶液和硫酸锰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较佳地为硫酸铜溶液。
本发明中,所述卤化物溶液可为氯化钾溶液和/或氯化钠溶液。
本发明中,所述含银离子的溶液可为硝酸银溶液。
本发明中,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分子量Mw可为4000-1300000道尔顿;较佳地为8000-100000道尔顿,例如24000或58000道尔顿。
本发明步骤一中,所述还原性糖、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所述去离子水的摩尔比可为1:(0.05~0.1):(280~560),较佳地为1:(0.05~0.1):(350~550),例如1:0.05:400、1:0.06:430、1:0.08:350、1:0.07:550、1:0.06:450或1:0.1:500。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一中所述葡萄糖、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所述去离子水的摩尔比为1:(0.05~0.1):(280~560)。
本发明中还原性糖(如葡萄糖)为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为结构导向剂,通过控制还原性糖(如葡萄糖)、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去离子水的摩尔比,保证了最终产物为超长纳米线结构,防止纳米颗粒的产生,并且本发明的表面活性剂用量非常少,表面活性剂的少量使用,为产物的洗涤等工艺带来方便。
本发明步骤二中,所述混合溶液A中,所述还原性糖与所述金属离子的摩尔比可为1:(480~600),较佳地为1:(500~580),例如1:550、1:560或者1:567。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二中所述混合溶液A中葡糖糖与硫酸铜的摩尔比为1:(480~600)。
本发明通过控制还原性糖(如葡萄糖)和金属离子(如硫酸铜)的摩尔比,保证了最终产物为纳米线结构,防止纳米颗粒的产生。
本发明中步骤三中,所述混合溶液B中所述卤化物与所述金属离子的摩尔比可为1:(2.5~4.8),较佳地为1:(3~4.5),例如1:3.67、1:4或1:4.17。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三中所述混合溶液B中氯化钠与硫酸铜的摩尔比为1:(3~4.8)。
本发明通过控制卤化物如(氯化钠溶液)和金属离子(如硫酸铜)的摩尔比,保证了最终产物为纳米线结构,防止纳米颗粒的产生。
本发明步骤四中,所述反应溶液中所述还原性糖与所述银离子的摩尔比可为1:(300~500),较佳地为1:(350~480),例如1:400、1:440或1:450。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四中所述反应溶液中葡萄糖与硝酸银的摩尔比为1:(300~500)。
本发明中还原性糖(如葡萄糖)作为还原剂,将银离子(如硝酸银)还原为纳米银,因此需要控制其比例,否则还原剂的量不足,无法将硝酸银还原为银,还原剂量太多,反应过快,不利于纳米线结构的生长。
本发明步骤五中,所述沉降洗涤的过程为:将絮状产物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进行摇晃后静置,待絮状产物与去离子水分层后,将上层清液倒掉,再加入去离子水并重复此过程3~5遍,之后将絮状产物加入到无水乙醇中进行摇晃后静置,待絮状产物与无水乙醇分层后,将上层清液倒掉,再加入无水乙醇并重复此过程3~5遍。正常情况下,纳米材料都需要离心洗涤,但本发明所得产物为超长银纳米线,如果离心洗涤,转速控制不好,会使超长银纳米线发生不可逆的团聚现象,影响后续纳米线的使用,因此使用沉降洗涤的方式,不会造成纳米线的团聚,分别采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进行清洗,将无机杂质和有机杂质均能有效清洗,清洗效果好。
本发明中,步骤一、步骤二和步骤三中,混合溶液搅拌均在室温条件下进行。
本发明中,步骤二、步骤三的搅拌时间分别为0.5-2h。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超长纳米银线材料。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在水溶液体系下反应,打破目前多元醇有机体系制备超长纳米银线材料的工艺,无需使用任何有机溶剂,突破超长纳米银线材料洗涤困难、反应条件苛刻、污染严重的技术局限,开发在水溶液体系下,无需惰性气氛保护,低成本、绿色环保、易于工业化生产制备超长纳米银线材料的新方法。
2、本发明采用还原性糖(如葡萄糖)作为还原剂,替代多元醇作为还原剂对环境造成污染,且还原性糖(如葡萄糖)来源广泛、价格低廉,能够满足目前提倡的低碳生产要求。所得产物洗涤容易,只需要沉降洗涤即可满足使用需求,减少了产物因离心带来的不可逆团聚。
3、本发明中表面活性剂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用量较少,在较少用量的条件下超长纳米银线材料的分散性保持良好,未出现明显的团聚现象。
4、本发明使用的设备简单,成本低廉,工艺参数可控,可重复性极高,便于规模化生产,制备的超长纳米银线材料在抗菌、印制电路板、透明导电膜、无线射频电子标签、催化、电化学传感、吸波、电磁屏蔽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超长纳米银线材料的SEM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超长纳米银线材料的SEM图(a为低倍率;b为高倍率)。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超长纳米银线材料的SEM图(a为低倍率;b为高倍率)。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超长纳米银线材料的SEM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4制备的超长纳米银线材料的SEM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5制备的超长纳米银线材料的SEM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6制备的超长纳米银线材料的SEM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8制备的超长纳米银线材料的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葡萄糖和分子量Mw为58000道尔顿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并搅拌均匀,得到澄清溶液;所述葡萄糖、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水的摩尔比为1:0.1:280,所述葡萄糖的摩尔质量为0.01mmol;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得到的澄清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并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为0.5h,得到混合溶液A;所述硫酸铜溶液中硫酸铜的摩尔质量为4.8mmol;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得到的混合溶液A中加入氯化钠溶液并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为2h,得到混合溶液B;所述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摩尔质量为1mmol;
步骤四、向步骤三的混合溶液B中逐滴加入硝酸银溶液并进行搅拌,得到反应溶液,然后将反应溶液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在110℃下反应16h,得到絮状产物;所述硝酸银溶液中硝酸银的摩尔质量为3mmol;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得到的絮状产物依次使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进行沉降洗涤,得到超长纳米银线材料;所述沉降洗涤的过程为:将絮状产物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进行摇晃后静置,待絮状产物与去离子水分层后,将上层清液倒掉,再加入去离子水并重复此过程3遍,之后将絮状产物加入到无水乙醇中进行摇晃后静置,待絮状产物与无水乙醇分层后,将上层清液倒掉,再加入无水乙醇并重复此过程5遍。
图1是本实施例制备的超长纳米银线材料的SEM图,图2中的a和b是本实施例制备的超长纳米银线材料的低倍、高倍SEM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所得产物为纳米线结构,直径大约为130nm左右,产物中除了一维纳米线结构,未出现其他形貌和其他杂质产物,说明所得产物纯度较高,在该放大倍率下,可知单根纳米线的长度均超过100μm。从图2中可以看出,为进一步了解所得纳米线的长度,本实施例也在低倍率下进行测试,由于所制备的纳米线确实较长,受机器倍率的影响,视野下很难得到一整根从头到尾的纳米线,基本都是只有一头在视野范围内,另一头已经超出视野所见范围,本实施例找到了一根较短的在视野范围内可测的单根超长纳米银线材料,该纳米线呈弓形,首尾的直线长度为318μm,实际长度大于318μm,因此本实施例制备的超长纳米银线材料的长径比远大于3000。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葡萄糖和分子量Mw为24000道尔顿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并搅拌均匀,得到澄清溶液;所述葡萄糖、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水的摩尔比为1:0.05:400,所述葡萄糖的摩尔质量为0.01mmol;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得到的澄清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并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为1h,得到混合溶液A;所述硫酸铜溶液中硫酸铜的摩尔质量为6mmol;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得到的混合溶液A中加入氯化钠溶液并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为0.5h,得到混合溶液B;所述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摩尔质量为2mmol;
步骤四、向步骤三的混合溶液B中逐滴加入硝酸银溶液并进行搅拌,得到反应溶液,然后将反应溶液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在130℃下反应20h,得到絮状产物;所述硝酸银 溶液中硝酸银的摩尔质量为4.8mmol;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得到的絮状产物依次使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进行沉降洗涤,得到超长纳米银线材料;所述沉降洗涤的过程为:将絮状产物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进行摇晃后静置,待絮状产物与去离子水分层后,将上层清液倒掉,再加入去离子水并重复此过程3遍,之后将絮状产物加入到无水乙醇中进行摇晃后静置,待絮状产物与无水乙醇分层后,将上层清液倒掉,再加入无水乙醇并重复此过程3遍。
图3中的a和b是本实施例制备的超长纳米银线材料的SEM图,从图3中可以看出,所得产物为纳米线结构,产物中除了一维纳米线结构,未出现其他形貌和其他杂质产物,说明所得产物纯度较高,所得纳米线直径分布均匀,超长纳米银线材料的长径比远大于3000。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葡萄糖和分子量为1300000道尔顿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并搅拌均匀,得到澄清溶液;所述葡萄糖、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水的摩尔比为1:0.06:430,所述葡萄糖的摩尔质量为0.05mmol;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得到的澄清溶液中加入硝酸铁溶液并搅拌2h,得到混合溶液A;所述溶液中硝酸铁的摩尔质量为28mmol;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得到的混合溶液A中加入氯化钠溶液并搅拌0.5h,得到混合溶液B;所述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摩尔质量为7mmol;
步骤四、向步骤三的混合溶液B中逐滴加入硝酸银溶液并进行搅拌,得到反应溶液,然后将反应溶液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在115℃下反应15h,得到絮状产物;所述硝酸银溶液中硝酸银的摩尔质量为22mmol;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得到的絮状产物依次使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进行沉降洗涤,得到超长纳米银线材料;所述沉降洗涤的过程为:将絮状产物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进行摇晃后静置,待絮状产物与去离子水分层后,将上层清液倒掉,再加入去离子水并重复此过程3遍,之后将絮状产物加入到无水乙醇中进行摇晃后静置,待絮状产物与无水乙醇分层后,将上层清液倒掉,再加入无水乙醇并重复此过程3遍。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超长纳米银线材料的SEM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所得产物为一维纳米线结构,纳米线分散良好,直径均匀。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果糖和分子量为58000道尔顿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并搅拌均匀,得到澄清溶液;所述果糖、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水的摩尔比为1:0.08:350,所述果糖的摩尔质量为0.02mmol;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得到的澄清溶液中加入硫酸亚铁溶液并搅拌1h,得到混合溶液A;所述硫酸亚铁溶液的摩尔质量为10mmol;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得到的混合溶液A中加入氯化钠溶液并搅拌1.5h,得到混合溶液B;所述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摩尔质量为4mmol;
步骤四、向步骤三的混合溶液B中逐滴加入硝酸银溶液并进行搅拌,得到反应溶液,然后将反应溶液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在120℃下反应18h,得到絮状产物;所述硝酸银溶液中硝酸银的摩尔质量为8mmol;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得到的絮状产物依次使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进行沉降洗涤,得到超长纳米银线材料;所述沉降洗涤的过程为:将絮状产物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进行摇晃后静置,待絮状产物与去离子水分层后,将上层清液倒掉,再加入去离子水并重复此过程3遍,之后将絮状产物加入到无水乙醇中进行摇晃后静置,待絮状产物与无水乙醇分层后,将上层清液倒掉,再加入无水乙醇并重复此过程3遍。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4制备的纳米银线材料的SEM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所得产物为一维纳米线结构,纳米线分散良好。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蔗糖和分子量为58000道尔顿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并搅拌均匀,得到澄清溶液;所述蔗糖、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水的摩尔比为1:0.07:550,所述蔗糖的摩尔质量为0.03mmol;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得到的澄清溶液中加入硝酸镍溶液并搅拌1h,得到混合溶液A;所述硝酸镍溶液中硝酸镍的摩尔质量为17mmol;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得到的混合溶液A中加入氯化钠溶液并搅拌0.5h,得到混合溶液B;所述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摩尔质量为4mmol;
步骤四、向步骤三的混合溶液B中逐滴加入硝酸银溶液并进行搅拌,得到反应溶液, 然后将反应溶液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在115℃下反应15h,得到絮状产物;所述硝酸银溶液中硝酸银的摩尔质量为12mmol;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得到的絮状产物依次使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进行沉降洗涤,得到超长纳米银线材料;所述沉降洗涤的过程为:将絮状产物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进行摇晃后静置,待絮状产物与去离子水分层后,将上层清液倒掉,再加入去离子水并重复此过程3遍,之后将絮状产物加入到无水乙醇中进行摇晃后静置,待絮状产物与无水乙醇分层后,将上层清液倒掉,再加入无水乙醇并重复此过程3遍。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5制备的纳米银线材料的SEM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所得产物为一维纳米线结构,纳米线分散良好,纳米线长度较大,已超过该倍率下所能表征的长度。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葡萄糖和分子量为58000道尔顿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并搅拌均匀,得到澄清溶液;所述葡萄糖、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水的摩尔比为1:0.06:450,所述葡萄糖的摩尔质量为0.01mmol;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得到的澄清溶液中加入硝酸铜溶液并搅拌0.5h,得到混合溶液A;所述硝酸铜溶液中硝酸铜的摩尔质量为5mmol;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得到的混合溶液A中加入氯化钾溶液并搅拌1h,得到混合溶液B;所述氯化钾溶液中氯化钾的摩尔质量为1.2mmol;
步骤四、向步骤三的混合溶液B中逐滴加入硝酸银溶液并进行搅拌,得到反应溶液,然后将反应溶液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在120℃下反应16h,得到絮状产物;所述硝酸银溶液中硝酸银的摩尔质量为4.5mmol;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得到的絮状产物依次使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进行沉降洗涤,得到超长纳米银线材料;所述沉降洗涤的过程为:将絮状产物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进行摇晃后静置,待絮状产物与去离子水分层后,将上层清液倒掉,再加入去离子水并重复此过程3遍,之后将絮状产物加入到无水乙醇中进行摇晃后静置,待絮状产物与无水乙醇分层后,将上层清液倒掉,再加入无水乙醇并重复此过程3遍。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6制备的纳米银线材料的SEM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所得产物为一维纳米线结构,纳米线分散良好,直径均匀。
实施例7
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麦芽糖和分子量为8000道尔顿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并搅拌均匀,得到澄清溶液;所述麦芽糖、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水的摩尔比为1:0.1:500,所述麦芽糖的摩尔质量为0.01mmol;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得到的澄清溶液中加入硫酸亚铁溶液并搅拌1h,得到混合溶液A;所述硫酸亚铁溶液中硫酸亚铁的摩尔质量为5.5mmol;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得到的混合溶液A中加入氯化钠溶液并搅拌1h,得到混合溶液B;所述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摩尔质量为1.5mmol;
步骤四、向步骤三的混合溶液B中逐滴加入硝酸银溶液并进行搅拌,得到反应溶液,然后将反应溶液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在130℃下反应18h,得到絮状产物;所述硝酸银溶液中硝酸银的摩尔质量为4mmol;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得到的絮状产物依次使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进行沉降洗涤,得到超长纳米银线材料;所述沉降洗涤的过程为:将絮状产物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进行摇晃后静置,待絮状产物与去离子水分层后,将上层清液倒掉,再加入去离子水并重复此过程3遍,之后将絮状产物加入到无水乙醇中进行摇晃后静置,待絮状产物与无水乙醇分层后,将上层清液倒掉,再加入无水乙醇并重复此过程3遍。
实施例8
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葡萄糖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并搅拌均匀,得到澄清溶液;所述葡萄糖、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水的摩尔比为1:0.08:560,所述葡萄糖的摩尔质量为0.01mmol;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得到的澄清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A;所述硫酸铜溶液中硫酸铜的摩尔质量为5.4mmol;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得到的混合溶液A中加入氯化钠溶液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B;所述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摩尔质量为1.3mmol;
步骤四、向步骤三的混合溶液B中逐滴加入硝酸银溶液并进行搅拌,得到反应溶液,然后将反应溶液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在120℃下反应14h,得到絮状产物;所述硝酸银溶液中硝酸银的摩尔质量为5mmol;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得到的絮状产物依次使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进行沉降洗涤,得到超长纳米银线材料;所述沉降洗涤的过程为:将絮状产物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进行摇晃后静置,待絮状产物与去离子水分层后,将上层清液倒掉,再加入去离子水并重复此过程5遍,之后将絮状产物加入到无水乙醇中进行摇晃后静置,待絮状产物与无水乙醇分层后,将上层清液倒掉,再加入无水乙醇并重复此过程3遍。图8是本实施例制备的超长纳米银线材料的SEM图,从图8中可以看出,所得产物为纳米线结构,产物中除了一维纳米线结构,未出现其他形貌和其他杂质产物,说明所得产物纯度较高,所得纳米线直径分布均匀,超长纳米银线材料的长径比远大于3000。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Claims (10)

  1. 一种超长纳米银线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还原性糖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并搅拌均匀,得到澄清溶液;
    步骤二、将所述澄清溶液与金属离子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溶液A;
    步骤三、将所述混合溶液A与卤化物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溶液B;
    步骤四、向所述混合溶液B中逐滴加入含银离子的溶液并进行搅拌,得到反应溶液,然后将反应溶液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在110℃~130℃下反应14h~20h,得到絮状产物;
    步骤五、将所述絮状产物依次使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进行沉降洗涤,得到超长纳米银线材料,所述超长纳米银线材料的长径比大于300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长纳米银线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性糖为葡萄糖、麦芽糖、果糖、蔗糖和半乳糖中的一种或多种,较佳地为葡萄糖;
    和/或,所述金属离子溶液为硝酸镍溶液、硫酸镍溶液、硝酸铁溶液、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硝酸铜溶液和硫酸锰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较佳地为硫酸铜溶液。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长纳米银线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卤化物溶液为氯化钾溶液和/或氯化钠溶液;
    和/或,所述含银离子的溶液为硝酸银溶液;
    和/或,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分子量Mw为4000-1300000道尔顿;较佳地为8000-100000道尔顿,例如24000或58000道尔顿。
  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超长纳米银线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性糖、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所述去离子水的摩尔比为1:(0.05~0.1):(280~560),较佳地为1:(0.05~0.1):(350~550),例如1:0.05:400、1:0.06:430、1:0.08:350、1:0.07:550、1:0.06:450或1:0.1:500;
    和/或,步骤二所述混合溶液A中,所述还原性糖与所述金属离子的摩尔比为1:(480~600),较佳地为1:(500~580),例如1:550、1:560或者1:567。
  5.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超长纳米银线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所述混合溶液B中所述卤化物与所述金属离子的摩尔比为1:(2.5~4.8),较佳地为1:(3~4.5),例如1:3.67、1:4或1:4.17;
    和/或,步骤四所述反应溶液中所述还原性糖与所述银离子的摩尔比为1:(300~500),较佳地为1:(350~480),例如1:400、1:440或1:450。
  6.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超长纳米银线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葡萄糖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并搅拌均匀,得到澄清溶液;
    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澄清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A;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混合溶液A中加入氯化钠溶液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B;
    步骤四、向步骤三中得到的混合溶液B中逐滴加入硝酸银溶液并进行搅拌,得到反应溶液,然后将反应溶液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在110℃~130℃下反应14h~20h,得到絮状产物;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得到的絮状产物依次使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进行沉降洗涤,得到超长纳米银线材料,所述超长纳米银线材料的长径比大于3000。
  7. 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超长纳米银线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葡萄糖、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所述去离子水的摩尔比为1:(0.05~0.1):(280~560);
    和/或,步骤二中所述混合溶液A中所述葡萄糖与所述硫酸铜的摩尔比为1:(480~600);
    和/或,步骤三中所述混合溶液B中所述氯化钠与所述硫酸铜的摩尔比为1:(3~4.8);
    和/或,步骤四中所述反应溶液中所述葡萄糖与所述硝酸银的摩尔比为1:(300~500)。
  8. 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超长纳米银线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所述沉降洗涤的过程为:将絮状产物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进行摇晃后静置,待絮状产物与去离子水分层后,将上层清液倒掉,再加入去离子水并重复此过程3~5遍,之后将絮状产物加入到无水乙醇中进行摇晃后静置,待絮状产物与无水乙醇分层后,将上层清液倒掉,再加入无水乙醇并重复此过程3~5遍。
  9. 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超长纳米银线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步骤二和步骤三中,混合溶液搅拌均在室温条件下进行;
    和/或,步骤二、步骤三的搅拌时间分别为0.5-2h。
  10. 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超长纳米银线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超 长纳米银线材料。
PCT/CN2022/129423 2021-11-08 2022-11-03 一种超长纳米银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23078320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12022000338.3T DE112022000338T5 (de) 2021-11-08 2022-11-03 Ein ultralanges Silber-Nanodrahtmaterial und dessen Herstellungsverfahren
US18/274,227 US20240082917A1 (en) 2021-11-08 2022-11-03 Ultra-long silver nanowire material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JP2023544218A JP2024512865A (ja) 2021-11-08 2022-11-03 超長ナノ銀ワイヤ材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11807.3A CN114029499B (zh) 2021-11-08 2021-11-08 一种超长纳米银线材料的制备方法
CN202111311807.3 2021-11-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78320A1 true WO2023078320A1 (zh) 2023-05-11

Family

ID=80143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2/129423 WO2023078320A1 (zh) 2021-11-08 2022-11-03 一种超长纳米银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82917A1 (zh)
JP (1) JP2024512865A (zh)
CN (1) CN114029499B (zh)
DE (1) DE112022000338T5 (zh)
WO (1) WO20230783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29499B (zh) * 2021-11-08 2022-08-19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一种超长纳米银线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4603130A (zh) * 2022-03-15 2022-06-10 苏州诺菲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纯铜纳米线的合成方法
CN115322623B (zh) * 2022-07-01 2023-08-11 湖南兴威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反应型喷墨打印银墨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09538A (zh) * 2014-09-02 2014-12-17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在水相介质中制备纳米银线的方法
US20150266096A1 (en) * 2014-03-18 2015-09-24 Blue Nano Inc. Silver nanowires with thin diameter and high aspect ratio and hydrothermal synthesis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CN108856726A (zh) * 2017-05-15 2018-11-23 上海华明高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长径比纳米银线的制备方法
JP2020066760A (ja) * 2018-10-22 2020-04-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銀ナノワイヤの製造方法
CN112496337A (zh) * 2020-11-30 2021-03-16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高长径比银纳米线的水热合成方法
CN114029499A (zh) * 2021-11-08 2022-02-11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一种超长纳米银线材料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85349B2 (en) * 2002-12-09 2009-09-08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Methods of nanostructure formation and shape selection
US20120171072A1 (en) * 2011-01-05 2012-07-05 Lynch Doreen C Nanowire preparation methods, compositions, and articles
CN102744417B (zh) * 2011-06-16 2016-03-30 浙江科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长径比纳米银线的制备方法
TWI476160B (zh) * 2011-12-19 2015-03-11 Ind Tech Res Inst 奈米銀線之製備方法
CN103203468B (zh) * 2013-04-17 2016-05-25 苏州冷石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银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CN106077704B (zh) * 2016-08-10 2019-11-08 盐城工学院 一种超长银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095782B (zh) * 2018-07-27 2021-10-01 五邑大学 一种基于三维立体微结构的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10560705A (zh) * 2019-10-29 2019-1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利用铁离子控制水热合成银纳米线的方法
CN111992736A (zh) * 2020-08-28 2020-11-27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一种银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66096A1 (en) * 2014-03-18 2015-09-24 Blue Nano Inc. Silver nanowires with thin diameter and high aspect ratio and hydrothermal synthesis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CN104209538A (zh) * 2014-09-02 2014-12-17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在水相介质中制备纳米银线的方法
CN108856726A (zh) * 2017-05-15 2018-11-23 上海华明高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长径比纳米银线的制备方法
JP2020066760A (ja) * 2018-10-22 2020-04-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銀ナノワイヤの製造方法
CN112496337A (zh) * 2020-11-30 2021-03-16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高长径比银纳米线的水热合成方法
CN114029499A (zh) * 2021-11-08 2022-02-11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一种超长纳米银线材料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29499A (zh) 2022-02-11
JP2024512865A (ja) 2024-03-21
CN114029499B (zh) 2022-08-19
DE112022000338T5 (de) 2023-09-14
US20240082917A1 (en) 2024-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3078320A1 (zh) 一种超长纳米银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Xu et al. Preparation and cold welding of silver nanowire based transparent electrodes with optical transmittances> 90% and sheet resistances< 10 ohm/sq
CN103658675B (zh) 纳米铜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35294A (zh) 银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CN110355380B (zh) 一种六方片状微米晶银粉的制备方法
CN107170510A (zh) 金属纳米线—石墨烯桥架结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72330B (zh) 一种金属掺杂氧化锌纳米颗粒包覆碳纳米管的方法
CN104959622B (zh) 一种不同长径比的铜纳米线的合成方法
CN112809014B (zh) 一种纳米银线的制备方法
CN108856726A (zh) 一种超高长径比纳米银线的制备方法
Wang et al. Printable inorganic nanomaterials for flexible transparent electrodes: from synthesis to application
CN110273170A (zh) 一种石墨烯或金属氧化物包覆的金属纳米线网络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78127B (zh) 一种以格氏试剂为助剂辅助合成超细纳米银线的方法
CN115805318A (zh) 一种高指数晶面暴露型银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257481B (zh) 一种银纳米线与金属氧化物复合制备透明导电薄膜的方法
Sannohe et al. Synthesis of monodispersed silver particles: Synthetic techniques to control shapes,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and lightness of silver particles
WO2024087551A1 (zh) 一种软模板法制备银纳米线的方法
CN113649558B (zh) 一种纳米银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47116A (zh) 一种棒状银粉及其制备方法
Li et al. Synthesis of monodispersed plate-shaped silver particles: with high tap-density and low radius-thickness ratio
CN109671514B (zh) 一种柔性透明电极的磁性核壳银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CN1223919A (zh) 超微球形金属镍粉的制造方法
Li et al. Synergism of Cl− and Br− on the controllable synthesis of flexible silver nanowires
Yang et al. One-step synthesis of ultrathin Ag nanowires with high aspect ratio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s
CN108517437A (zh) 一种用于耐热高导电率线束端子的合金材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2288934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WWE Wipo information: entry into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202354421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JP

WWE Wipo information: entry into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827422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US

WWE Wipo information: entry into national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1202200033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