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32844B - 噴出容器及噴出頭用附件 - Google Patents

噴出容器及噴出頭用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32844B
TWI832844B TW108107275A TW108107275A TWI832844B TW I832844 B TWI832844 B TW I832844B TW 108107275 A TW108107275 A TW 108107275A TW 108107275 A TW108107275 A TW 108107275A TW I832844 B TWI832844 B TW I83284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cylindrical portion
container
porous
eje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072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19561A (zh
Inventor
木村拓馬
稲川義則
八島昇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花王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花王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花王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195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95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28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284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1/00Single-unit hand-held apparatus in which flow of contents is produced by the muscular force of the operator at the moment of use
    • B05B11/01Single-unit hand-held apparatus in which flow of contents is produced by the muscular force of the operator at the moment of use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producing the flow
    • B05B11/10Pump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the contents from the container to a pump chamber by a sucking effect and forcing the contents out through the dispensing nozzle
    • B05B11/1087Combination of liquid and air pum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KSANITARY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OILET ACCESSORIES
    • A47K5/00Holders or dispensers for soap, toothpaste, or the like
    • A47K5/14Foam or lather mak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27/00Shaving accessories
    • A45D27/02Lathering the body; Producing lath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34/00Container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liquid toiletry or cosmetic substances, e.g. perfu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7/00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 B05B7/0018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with devices for making foam
    • B05B7/0025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with devices for making foam with a compressed gas supply
    • B05B7/0031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with devices for making foam with a compressed gas supply with disturbing means promoting mixing, e.g. balls, crowns
    • B05B7/0037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with devices for making foam with a compressed gas supply with disturbing means promoting mixing, e.g. balls, crowns including sieves, porous members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47/00Closures with filling and discharging, or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 B65D47/04Closures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other than pumps
    • B65D47/06Closures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other than pumps with pouring spouts or tubes; with discharge nozzles or passa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課題在於可有效地提高由噴出容器噴出之泡沫之美觀。
本發明係噴出容器1,其係具備具有噴出泡沫之噴出口21d之噴出頭21及安裝於該噴出頭21之噴出頭用附件30者,噴出頭用附件30包含:筒狀部31,其於一側連接於噴出口21d,於另一側具有第1開口31a;及多孔部32,其設置於筒狀部31之一側;於筒狀部31之側部形成有第2開口31b,且第1開口31a之周緣部至少一部分地沿著筒狀部31之圓周方向延伸。

Description

噴出容器及噴出頭用附件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噴出容器。
先前,廣泛利用將沐浴露等液體以泡沫之形式噴出之噴出容器。具體而言,藉由將收容於噴出容器之液體與空氣等氣體混合而產生泡沫,將以此方式產生之泡沫自形成於噴出容器之噴出頭之噴出口噴出。
例如,於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如下技術:將附件安裝於噴出頭,對該附件之形狀進行設計,藉此提高由噴出容器噴出之泡沫之美觀。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8-052610號公報
然而,於專利文獻1所揭示之技術等先前技術中,無法充分確保泡沫之保形性,從而泡沫之美觀之提高尚存改善之餘地。
因此,本發明係關於有效地提高由噴出容器噴出之泡沫之美觀。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之某觀點係關於一種噴出容器,其係具備具有噴出泡沫之噴出口之噴出頭及安裝於該噴出頭之噴出頭用附件者,噴出頭用附件包含:筒狀部,其於一側連接於噴出口,於另一側具有第1開口;及多孔部,其設置於筒狀部之一側;於筒狀部之側部形成有第2開口,且第1開口之周緣部至少一部分地沿著筒狀部之圓周方向延伸。
如以上所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噴出容器,可有效地提高由噴出容器噴出之泡沫之美觀。
以下,一面參照隨附圖式,一面對本發明之較佳之實施形態進行詳細說明。再者,於本說明書及圖式中,對具有實質上相同之功能構成之構成要素標註相同符號,藉此省略重複說明。
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係關於一種噴出容器。具體而言,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噴出容器1係藉由將液體與空氣混合而產生泡沫,並將該泡沫自噴出頭之噴出口噴出之噴出容器。
再者,以下對作為泵式之噴出容器之噴出容器1進行說明,該泵式之噴出容器係藉由泵機構與按下噴出噴嘴連動地動作而自噴出噴嘴之噴出口噴出泡沫,但本發明之噴出容器自噴出噴嘴之噴出口噴出泡沫即可,例如亦可為藉由擠壓容器本體而自噴出噴嘴之噴出口噴出泡沫之擠壓式之噴出容器。
<噴出容器之整體構成> 首先,參照圖1,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噴出容器1之構成進行說明。
圖1係表示噴出容器1之側面部分剖視圖。
再者,於本說明書中,為了易於理解,將自下述容器本體10朝向分注器20之方向稱為上方向。此處,噴出容器1於被使用者利用時可取得各種姿勢,故而自容器本體10朝向分注器20之方向未必意指鉛直上方向。
如圖1所示,噴出容器1具備具有噴出泡沫之噴出口21d之噴出頭21及安裝於該噴出頭21之噴出頭用附件30。具體而言,噴出容器1具備收容液體之容器本體10、包含噴出頭21之分注器20、及噴出頭用附件30。
容器本體10係於上端具有口部之中空形狀之構件,於該口部安裝分注器20。形成由噴出容器1噴出之泡沫之液體收容於容器本體10之內部。作為收容於容器本體10之液體,適用各種液體,並無特別限定,但例如可適用沐浴露、洗手液、洗面乳等液體洗淨劑、頭髮用化妝品(例如整髮劑、固色劑或生髮劑等)、皮膚用化妝品(例如化妝水、乳液或美容液等)、剃鬚泡沫或餐具用洗劑等。進而,對於該液體之黏度,亦無特別限定,例如,於25℃下,較佳為1 mPa・s以上,更佳為2 mPa・s以上,較佳為1000 mPa・s以下,更佳為500 mPa・s以下,進而較佳為100 mPa・s以下。再者,上述液體之黏度例如可使用B型黏度計而測定。再者,測定黏度時之測定條件可適當選擇於各黏度計中基於黏度等級而定之轉子類型、旋轉速度、旋轉時間。容器本體10例如由樹脂形成。
分注器20將收容於容器本體10內之液體以泡沫之形式噴出。分注器20例如由樹脂形成。
具體而言,如圖1所示,分注器20包含噴出頭21、及蓋22。藉由將蓋22螺合於容器本體10之口部,而將分注器20安裝於容器本體10。又,分注器20包含未圖示之泵機構,該泵機構藉由將收容於容器本體10內之液體與空氣混合而產生泡沫,並將該泡沫輸送至噴出頭21。
作為泵機構,可廣泛地適用公知之機構。例如,泵機構具有:液用活塞,其可於液用缸內於上下方向滑動;空氣用活塞,其可於空氣用缸內於上下方向滑動;桿,其配置於較容器本體10之口部更靠內側,且可與液用活塞及空氣用活塞連動地於上下方向移動;以及彈簧,其將桿向上方彈壓。
於噴出頭21之下部,形成有將自液用活塞供給之液體與自空氣用缸供給之空氣混合之混合室29。若將噴出頭21按下,則液用活塞及空氣用活塞與桿一同地被按下,將收容於容器本體10內之液體自液用活塞供給至混合室29,將空氣自空氣用缸供給至混合室29。藉此,於混合室29中,將液體與空氣混合,藉此產生泡沫。
噴出頭21具有:第1圓筒部21a,其插穿至自蓋22之直徑方向之中央側向上方突出設置之管狀部22a之內側,且於上下方向延伸;第2圓筒部21b,其將蓋22之管狀部22a之外周部覆蓋,且於上下方向延伸;及噴嘴部21c,其自第1圓筒部21a之上部於該第1圓筒部21a之直徑方向上延伸。
第1圓筒部21a之內部流路與噴嘴部21c之內部流路連通,且於噴嘴部21c之前端形成有噴出口21d。又,於第1圓筒部21a之內部流路之下部形成有上述混合室29,於第1圓筒部21a之內部流路中之較混合室29更靠下游(即上側),自下方依序設置有第1多孔體23及第2多孔體24。因此,混合室29中形成之泡沫藉由通過第1多孔體23及第2多孔體24而變得細微後,通過第1圓筒部21a之內部流路輸送至噴嘴部21c之內部流路。其後,泡沫自噴嘴部21c之前端之噴出口21d噴出。
此處,於噴出容器1中,於噴出頭21之噴出口21d安裝有噴出頭用附件30。因此,藉由分注器20產生之泡沫通過噴出頭21內自噴出口21d輸送至噴出頭用附件30後,通過噴出頭用附件30內噴出至噴出容器1之外部。
噴出頭用附件30係用以提高由噴出容器1噴出之泡沫之美觀之構件。於噴出容器1中,藉由分注器20產生之泡沫通過噴出頭用附件30內流出至噴出容器1之外部,故而可噴出具有與噴出頭用附件30之形狀對應之所需形狀之泡沫。進而,於噴出容器1中,藉由如下所述般於噴出頭用附件30設置有多孔部,可提高泡沫之保形性。因此,可有效地提高由噴出容器1噴出之泡沫之美觀。對於此種噴出頭用附件30,將藉由下述詳細地進行說明。
<噴出頭用附件> 繼而,參照圖1~圖7,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噴出頭用附件30之構成進行詳細說明。
圖2及圖3分別為表示噴出頭用附件30之立體圖及側面部分剖視圖。
如圖1~圖3所示,噴出頭用附件30包含:筒狀部31,其於一側連接於噴出頭21之噴出口21d,於另一側具有第1開口31a;及多孔部32,其設置於筒狀部31之一側。又,於筒狀部31之側部形成有第2開口31b,第1開口31a之周緣部至少一部分地沿著筒狀部31之圓周方向延伸。
噴出頭用附件30例如由聚乙烯、聚丙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或ABS(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樹脂等樹脂形成。又,噴出頭用附件30例如藉由射出成形而製造,於此情形時,筒狀部31與多孔部32一體地形成。
筒狀部31係於兩端具有開口之筒狀之部分,具體而言,具有大致圓筒形狀。
於筒狀部31中之該筒狀部31之軸向之中央側,形成有向該筒狀部31之圓周方向之外側突出之凸緣部31c。相當於筒狀部31中之相對於凸緣部31c為一側(即與第1開口31a側為相反側)之部分之嵌合部31d自噴出頭21之噴出口21d插入嵌合於噴嘴部21c之內周部。因此,嵌合部31d之橫截面形狀成為與噴嘴部21c之橫截面形狀對應之形狀。藉由將凸緣部31c抵住噴嘴部21c之前端,而將噴出頭用附件30相對於噴出頭21定位。如此一來,噴出頭用附件30可於一側連接於噴出頭21之噴出口21d。
於噴出容器1中,噴出頭用附件30以筒狀部31之軸向成為橫向或傾斜向下之方式,連接於噴出頭21之噴出口21d。即,噴出頭用附件30b之流路較佳為橫向或傾斜向下。
於筒狀部31中之相對凸緣部31c為另一側(即第1開口31a側)之側部形成有第2開口31b。具體而言,複數個第2開口31b於筒狀部31之圓周方向上隔開間隔而形成,各第2開口31b與第1開口31a相連且於筒狀部31之軸向上延伸而形成。因此,如圖2及圖3所示,第1開口31a之周緣部於相鄰之第2開口31b之間,沿著筒狀部31之圓周方向延伸。於圖2中,示出6個第2開口31b於筒狀部31之圓周方向上等間隔地配置之例。
多孔部32係形成有複數個貫通孔之膜狀之部分,且設置於筒狀部31中之一側(即與第1開口31a側為相反側)。具體而言,多孔部32設置於筒狀部31中之一側之前端部。自噴出頭21輸送至噴出頭用附件30之泡沫藉由通過多孔部32,變得更細微。如此一來,多孔部32具有減小自噴出容器1噴出之泡沫之直徑即泡徑之功能。
圖4係一部分地表示多孔部32之圖。
具體而言,如圖4所示,多孔部32具有網眼形狀。詳細而言,多孔部32具有相互隔開間隔地於第1方向上延伸之複數個線狀部32a、及相互隔開間隔地於與第1方向正交之第2方向上延伸之複數個線狀部32b,且藉由複數個線狀部32a及複數個線狀部32b劃分形成大致矩形狀之複數個孔部32c。於多孔部32中,複數個線狀部32a及複數個線狀部32b分別等間隔地配置,且相鄰之線狀部32a間之間隔與相鄰之線狀部32b間之間隔大致一致。因此,各孔部32c具有相同尺寸之大致正方形狀。
此處,如圖4所示,多孔部32之網眼尺寸L1[μm]相當於孔部32c之一邊之長度(即相鄰之線狀部間之距離)。又,多孔部32中之線狀部之線徑D1[μm]於各線狀部之間大致一致,且網眼率R1[%]藉由下述式(1)表示。
[數1]
如上所述,於噴出容器1中,藉由自噴出頭21輸送至噴出頭用附件30之泡沫通過多孔部32,可減小該泡沫之泡徑。此處,本案發明人通過下述所說明之試驗之結果,發現藉由減小由噴出容器1噴出之泡沫之泡徑可提高該泡沫之保形性。又,本案發明人通過上述試驗之結果,獲得與就更有效地提高由噴出容器1噴出之泡沫之保形性之觀點而言較佳之多孔部32之尺寸相關的見解。
具體而言,根據更有效地提高由噴出容器1噴出之泡沫之保形性之觀點,發現多孔部32之網眼尺寸L1較佳為小於自噴出頭21輸送至噴出頭用附件30之泡沫之平均泡徑。
又,根據更有效地提高由噴出容器1噴出之泡沫之保形性之觀點,發現多孔部32之網眼率R1較佳為大於10%。此處,多孔部32之網眼率R1較佳為與設置於噴出頭21之內部流路之多孔體(具體而言為第1多孔體23及第2多孔體24)之網眼率相同,或小於該多孔體之網眼率。
作為多孔部32之材質,可較佳地使用尼龍、聚酯等。
如上述所說明,於安裝於噴出容器1之噴出頭21之噴出頭用附件30之筒狀部31之側部形成有第2開口31b。又,第1開口31a之周緣部至少一部分地沿著筒狀部31之圓周方向延伸。藉此,可將自噴出頭21輸送至噴出頭用附件30之泡沫自第1開口31a於筒狀部31之軸向上噴出,並且通過各第2開口31b朝向筒狀部31之直徑方向外側噴出。於圖2及圖3中,藉由箭頭M1表示自第1開口31a噴出之泡沫之流動,且藉由箭頭M2表示自各第2開口31b噴出之泡沫之流動。如此一來,藉由形成由箭頭M1表示之通過第1開口31a之泡沫之流動、及由箭頭M2表示之通過各第2開口31b之泡沫之流動,可噴出具有所需形狀之泡沫。
根據上述觀點,第2開口31b中之筒狀部31之內徑S3相對於筒狀部31之軸向之長度S1的比率S3/S1較佳為0.3以上,更佳為0.5以上,又,較佳為3.5以下,更佳為3.0以下。其原因在於:藉由將上述比率S3/S1設為既不過小且不過大之適當之範圍內之值,容易適當形成通過各第2開口31b之泡沫之流動,於使用噴出頭用附件30形成之泡沫體形成邊緣部(例如下述圖5中之泡沫體9之邊緣部9a),藉此容易獲得所需形狀作為噴出之泡沫之形狀。再者,於第1開口31a之形狀為圓形以外之情形時,例如可使用具有與第1開口31a之開口面積相同之面積之圓的直徑作為筒狀部31之內徑S3之值。又,第2開口31b中之筒狀部31之軸向之長度S1較佳為長於在相鄰之第2開口31b之間延伸之第1開口31a之周緣部之長度S6。又,第2開口31b中之筒狀部31之軸向之長度S1較佳為長於第2開口31b中之筒狀部31之圓周方向之長度S5。
圖5係模式性地表示使用噴出頭用附件30形成之泡沫體9之圖。
泡沫體9係藉由對作為接收泡沫之對象之泡沫接收體(例如手掌等)自噴出容器1噴出泡沫而形成於泡沫接收體上之泡沫的造形物。如圖5所示,於使用噴出頭用附件30形成之泡沫體9,自中央部朝向外側放射狀地形成有6個邊緣部9a。該等邊緣部9a於自噴出容器1噴出泡沫時,藉由形成通過噴出頭用附件30之各第2開口31b之泡沫之流動,而形成於泡沫體9。如此一來,藉由使用上述噴出頭用附件30,可獲得所需形狀作為泡沫體9之形狀。
根據一面相對於筒狀部31中之凸緣部31c確保第1開口31a側之強度,一面容易獲得所需形狀作為噴出之泡沫之形狀之觀點,第2開口31b中之筒狀部31之圓周方向之長度S5較佳為1 mm以上,更佳為1.2 mm以上,又,較佳為2 mm以下,更佳為1.8 mm以下。其原因在於:藉由將上述長度S5設為某種程度以上,容易獲得所需形狀作為噴出之泡沫之形狀;及於上述長度S5過長之情形時,相對於筒狀部31中之凸緣部31c,第1開口31a側之強度降低。
根據一面相對於筒狀部31中之凸緣部31c確保第1開口31a側之強度,一面容易獲得所需形狀作為噴出之泡沫之形狀之觀點,第2開口31b中之筒狀部31之軸向之長度S1較佳為4 mm以上,更佳為5 mm以上,又,較佳為8 mm以下,更佳為7 mm以下。其原因在於:藉由將上述長度S1設為某種程度以上,容易獲得所需形狀作為所噴出之泡沫之形狀;及於上述長度S1過長之情形時,相對於筒狀部31中之凸緣部31c,第1開口31a側之強度降低。
根據容易獲得所需形狀作為噴出之泡沫之形狀之觀點,第2開口31b與凸緣部31c之間之筒狀部31之軸向之間隔S2較佳為0.5 mm以上,更佳為1 mm以上。其原因在於:藉由將上述間隔S2設為某種程度以上,可抑制通過第2開口31b之泡沫與凸緣部31c接觸,故而可抑制形成於泡沫體9之邊緣部9a相對所需形狀變得較粗。
根據容易獲得所需形狀作為噴出之泡沫之形狀之觀點,筒狀部31中相對於凸緣部31c,第1開口31a側之外徑S4較佳為5 mm以上,更佳為7 mm以上,又,較佳為15 mm以下,更佳為10 mm以下。其原因在於:藉由將上述外徑S4設為既不過小且不過大之適當之範圍內之尺寸,容易獲得所需形狀作為噴出之泡沫之形狀。
根據容易獲得所需形狀作為噴出之泡沫之形狀之觀點,筒狀部31之內徑S3較佳為4 mm以上,更佳為5 mm以上,又,較佳為13 mm以下,更佳為10 mm以下。其原因在於:藉由將上述內徑S3設為既不過小且不過大之適當之範圍內之尺寸,容易獲得所需形狀作為噴出之泡沫之形狀。
又,如上述所說明,於噴出容器1中,於噴出頭用附件30之筒狀部31之一側設置多孔部32。藉此,可使自噴出頭21輸送至噴出頭用附件30之泡沫於通過多孔部32之後噴出至噴出容器1之外部。因此,可減小自噴出容器1噴出之泡沫之泡徑。藉此,可提高自噴出容器1噴出之泡沫之保形性。因此,可有效地提高由噴出容器1噴出之泡沫之美觀。
此處,自噴出頭21輸送至噴出頭用附件30之泡沫之壓力於通過多孔部32時增大。因此,藉由在噴出頭用附件30設置多孔部32,相較不設置多孔部32之情形,可增大通過第2開口31b朝向筒狀部31之直徑方向外側噴出之泡沫之流勢。藉此,更容易獲得所需形狀作為由噴出容器1噴出之泡沫之形狀。
於上述中,將噴出頭用附件30作為安裝於噴出容器1之噴出頭21之噴出頭用附件進行了說明,但安裝於噴出頭21之噴出頭用附件之形狀並不特別限定於上述說明之例。以下,將與上述所說明之圖2及圖3所示之噴出頭用附件30不同之另一實施形態之噴出頭用附件130作為安裝於噴出頭21之噴出頭用附件之另一例進行說明。
噴出頭用附件130係與上述噴出頭用附件30相比,主要形成於筒狀部之第2開口之形狀及數量不同。
圖6及圖7分別為表示噴出頭用附件130之立體圖及側面部分剖視圖。
如圖6及圖7所示,噴出頭用附件130包含筒狀部131、及多孔部132。與上述噴出頭用附件30同樣地,筒狀部131於一側連接於噴出頭21之噴出口21d,且於另一側具有第1開口131a。又,多孔部132係形成有複數個貫通孔之膜狀之部分,且設置於筒狀部131之一側(即與第1開口131a側為相反側)。又,噴出頭用附件130例如藉由射出成形而製造。
於筒狀部131中之該筒狀部131之軸向之中央側,形成有向該筒狀部131之圓周方向之外側突出之凸緣部131c。筒狀部131中之相對於凸緣部131c為一側(即與第1開口131a側為相反側)之嵌合部131d自噴出頭21之噴出口21d插入嵌合於噴嘴部21c之內周部,藉由凸緣部131c抵住噴嘴部21c之前端,而將噴出頭用附件130相對於噴出頭21定位。
此處,於筒狀部131中之相對於凸緣部131c為另一側(即第1開口131a側)之側部,與第1開口131a相連地形成有大致V字形狀之1個第2開口131b。詳細而言,第2開口131b中之筒狀部131之圓周方向之寬度隨著向一側(即與第1開口131a側為相反側)前進而變小。第1開口131a之周緣部係除與第2開口131b連接之部分以外,沿著筒狀部131之圓周方向延伸。再者,多孔部132設置於筒狀部131中之相對於第2開口131b為一側(即與第1開口131a側為相反側)。
如上述所說明,於噴出頭用附件130中,亦與上述噴出頭用附件30同樣地,於筒狀部131之側部形成有第2開口131b。又,第1開口131a之周緣部至少一部分地沿著筒狀部131之圓周方向延伸。藉此,可將自噴出頭21輸送至噴出頭用附件130之泡沫自第1開口131a於筒狀部131之軸向上噴出,並且通過第2開口131b朝向筒狀部131之直徑方向外側噴出。於圖6及圖7中,藉由箭頭M11表示自第1開口131a噴出之泡沫之流動,藉由箭頭M12表示自第2開口131b噴出之泡沫之流動。如此一來,藉由形成由箭頭M11表示之通過第1開口131a之泡沫之流動、及由箭頭M12表示之通過第2開口131b之泡沫之流動,可噴出具有所需形狀之泡沫。
又,如上述所說明,於噴出頭用附件130中,亦與上述噴出頭用附件30同樣地,於筒狀部131之一側設置多孔部132。藉此,可使自噴出頭21輸送至噴出頭用附件130之泡沫於通過多孔部132之後噴出至噴出容器1之外部。因此,可減小自噴出容器1噴出之泡沫之泡徑。藉此,可提高自噴出容器1噴出之泡沫之保形性。因此,可有效地提高由噴出容器1噴出之泡沫之美觀。
如以上所說明,安裝於噴出容器1之噴出頭21之噴出頭用附件之形狀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如圖2及圖3所示,噴出頭用附件30中之相對於凸緣部31c為另一側(即第1開口31a側)之部分之形狀為大致圓筒形狀,另一方面,如圖6及圖7所示,噴出頭用附件130中之相對於凸緣部131c為另一側(即第1開口131a側)之部分之形狀為大致圓角四方管形狀。
此處,根據抑制噴出頭用附件30、130之製造成本之增大之觀點,較佳為如圖3及圖7分別所示,筒狀部31、131之內徑於較多孔部32、132更靠第1開口31a、131a側,隨著接近多孔部32、132而變小。藉此,於藉由射出成形製造噴出頭用附件30、130時,可將位於筒狀部31、131之內部中之相對於多孔部32、132為另一側(即第1開口31a、131a側)之模具容易地自筒狀部31、131之內部抽出。因此,可抑制噴出頭用附件30、130之製造成本之增大。 [實施例]
以下,對於為了對由噴出容器1噴出之泡沫之保形性與多孔部32之尺寸之關係進行確認而進行之試驗之結果進行說明。
於本試驗中,藉由在使多孔部32之尺寸各種各樣地不同之條件下使用具備上述噴出頭用附件30之噴出容器1噴出泡沫,而對於各條件評價噴出時之平均泡徑及噴出之泡沫之保形性。噴出時之平均泡徑係通過噴出頭用附件30之多孔部32之後之泡沫之泡徑的平均值。進而,於本試驗中,對於各條件,評價表示將噴出頭21按下之力之程度之指標即按壓力。
詳細而言,於本試驗中,將泡沫自噴出容器1噴出至玻璃量筒內,藉由使用泡徑測定機,測定自該泡沫噴出之時點經過大致1秒後之時點之平均泡徑。再者,作為泡徑測定機,使用藉由概略性地對映出被拍攝之泡沫之圖像實施圖像處理而獲得泡徑等之各種資訊的裝置。
又,於本試驗中,自噴出容器1對距離大致1~2 cm之手掌噴出泡沫,藉由目視觀察形成於手掌上之泡沫體,藉此評價由噴出容器1噴出之泡沫之保形性。再者,於使手掌與泡沫之噴出方向大致正交之狀態下,進行泡沫之噴出。
又,於本試驗中,藉由使用應力測定機,測定將噴出頭21以大致30 mm/s之速度按下至下死點時之最大應力作為按壓力。再者,作為應力測定機,使用藉由利用荷重元檢測賦予至噴出頭21之力而測定噴出頭21中產生之應力的裝置。
又,於本試驗中,作為試驗條件,使與多孔部32之尺寸相關之值中之多孔部32之網眼尺寸L1、多孔部32中之線狀部之線徑D1、多孔部32之網眼率R1、及多孔部32之厚度各種各樣地不同。進而,作為其他試驗條件,使收容於容器本體10之液體之黏度各種各樣地不同。再者,作為分注器20之噴出頭21內之第1多孔體23及第2多孔體24,使用相同尺寸之網眼狀之多孔體,且於該多孔體中,將網眼尺寸設為77 μm,將線狀部之線徑設為50 μm,將網眼率設為37%,將厚度設為83 μm。如上所述,多孔部32之網眼率R1較佳為與該多孔體之網眼率(於本試驗中為37%)相同,或小於該多孔體之網眼率。
將本試驗之結果示於表1~表3。表1、2、3係分別使用黏度為8.5 mPa・s、5.8 mPa・s、2.0 mPa・s之液體作為收容於容器本體10之液體的情形時之結果。再者,以下藉由「×」、「△」、「○」及「◎」之各符號表示泡沫之保形性之評價結果,表示泡沫之保形性以「×」、「△」、「○」、「◎」之順序變高(即,逐漸變得良好)。
[表1]
[表2]
[表3]
此處,與上述試驗分開調查自噴出頭21輸送至噴出頭用附件30之泡沫之平均泡徑。具體而言,於使自噴出頭用附件30之構成省略多孔部32而成之噴出頭用附件安裝於噴出頭21之狀態下,計測噴出時之平均泡徑。其結果,可知自噴出頭21輸送至噴出頭用附件30之泡沫之平均泡徑於收容於容器本體10之液體之黏度為8.5 mPa・s、5.8 mPa・s、2.0 mPa・s之情形時,分別為大致105 μm、大致125 μm、大致153 μm。
參照表1(液體之黏度為8.5 mPa・s之情形時之試驗結果),可知與多孔部32之網眼尺寸L1大於自噴出頭21輸送至噴出頭用附件30之泡沫之平均泡徑(大致105 μm)的條件1相比,於網眼尺寸L1小於上述平均泡徑之條件2~4下,更加提高保形性。進而,參照表1,可知與雖網眼尺寸L1小於上述平均泡徑但多孔部32之網眼率R1小於10%之條件5相比,於多孔部32之網眼率R1大於10%之條件2~4下,更加提高保形性。
又,參照表2(液體之黏度為5.8 mPa・s之情形時之試驗結果),可知與多孔部32之網眼尺寸L1大於自噴出頭21輸送至噴出頭用附件30之泡沫之平均泡徑(大致125 μm)之條件6相比,於網眼尺寸L1小於上述平均泡徑之條件7~9下,更加提高保形性。進而,參照表2,可知與雖網眼尺寸L1小於上述平均泡徑但多孔部32之網眼率R1小於10%之條件10相比,於多孔部32之網眼率R1大於10%之條件7~9下,更加提高保形性。
又,參照表3(液體之黏度為2.0 mPa・s之情形時之試驗結果),可知與多孔部32之網眼尺寸L1大於自噴出頭21輸送至噴出頭用附件30之泡沫之平均泡徑(大致153 μm)之條件11相比,於網眼尺寸L1小於上述平均泡徑之條件12~14下,更加提高保形性。進而,參照表3,可知與雖網眼尺寸L1小於上述平均泡徑但多孔部32之網眼率R1小於10%之條件15相比,於多孔部32之網眼率R1大於10%之條件12~14下,更加提高保形性。
根據上述結果可知:藉由使多孔部32之網眼尺寸L1小於自噴出頭21輸送至噴出頭用附件30之泡沫之平均泡徑,可更有效地提高由噴出容器1噴出之泡沫之保形性。認為其原因在於:藉由使網眼尺寸L1小於自噴出頭21輸送至噴出頭用附件30之泡沫之平均泡徑,如表1~3所示,可更有效地減小噴出時之平均泡徑。具體而言,認為若噴出時之平均泡徑變小,則泡沫之彈力及黏度提高,藉此泡沫之保形性提高。
再者,即便網眼尺寸L1與被輸送至噴出頭用附件30之泡沫之平均泡徑為同等或為該泡沫之平均泡徑以上,亦可減小被輸送至噴出頭用附件30之泡沫中包含之粗大之泡沫,故而即便在通過多孔部32之前後,平均泡徑未顯著變化,亦可提高泡沫之保形性。
又,根據上述結果,認為藉由使多孔部32之網眼率R1大於10%,可更有效地提高由噴出容器1噴出之泡沫之保形性。此處,認為網眼率R1越小,則施加於通過多孔部32之泡沫之壓力越大,故而於通過多孔部32之後容易產生泡沫之破裂沫或合併。因此,認為藉由使網眼率R1大於10%,抑制泡沫之破裂及合併之產生,藉此抑制產生粗大之孔,結果可更有效地提高泡沫之保形性。
再者,網眼率R1越大,則施加於通過多孔部32之泡沫之壓力越小,故而如表1~3所示,網眼率R1越大,則越可減小按壓力。因此,較佳為以按壓力變小至可提高噴出容器1之操作性之程度之方式,設定網眼率R1。
又,與上述試驗不同,作為比較例,使用在噴出頭21安裝有自噴出頭用附件30之構成省略多孔部32之噴出頭用附件之噴出容器噴出泡沫,且藉由與上述同樣之方法評價噴出之泡沫之保形性。其結果,藉由在噴出頭用附件未設置多孔部32之上述噴出容器噴出之泡沫之保形性之評價結果成為「×」。因此,可確認藉由在噴出頭用附件設置多孔部32,可提高泡沫之保形性。
以上,一面參照隨附圖式一面對本發明之較佳之實施形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該例。可明確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均可於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之技術思想之範疇內,設想各種變更例或應用例,可理解該等各種變更例或應用例當然亦屬於本發明之技術範圍。
例如,上述對形成於噴出頭用附件30、130之筒狀部131之側部之第2開口31b、131b與第1開口31a、131a相連而形成之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之第2開口亦可不與第1開口相連。即,第2開口亦可不延伸至第1開口之周緣部連接於該周緣部。
又,例如,本發明之噴出頭用附件中之第2開口之形狀及數量並無特別限定,亦可與上述所說明之噴出頭用附件30、130不同。例如,噴出頭用附件30中之相鄰之第2開口31b之間之部分(即自凸緣部31c向第1開口31a側突出之部分)之前端亦可具有帶弧度之形狀(例如球狀)。藉此,可提高使用者之手接觸相鄰之第2開口31b之間之上述部分之情形時的安全性。
又,例如,上述主要對藉由射出成形製造噴出頭用附件30、130之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之噴出頭用附件亦可藉由其他加工方法製造。又,筒狀部31、131與多孔部32、132亦可作為不同之構件形成。進而,筒狀部31、131亦可包含複數個構件,多孔部32、132亦可包含複數個構件。又,於噴出頭用附件30、130中,第1開口31a、131a側之部分與多孔部32、132側之部分亦可作為不同之構件形成。例如,噴出頭用附件30、130亦可包含第1開口31a、131a側之構件及多孔部32、132側之構件之2個構件。
又,例如亦可於噴出頭用附件30、130,進而設置有覆蓋第1開口31a、131a之罩部。藉此,例如可抑制使用者之手接觸噴出頭用附件30中之相鄰之第2開口31b之間之部分(即自凸緣部31c向第1開口31a側突出之部分),故而可提高安全性,進而,可抑制相鄰之第2開口31b之間之上述部分受損(例如彎折)。
又,例如,上述對於在分注器20內設置有2個多孔體(具體而言為第1多孔體23及第2多孔體24)之例進行了說明,但設置於分注器20內之多孔體之數量並不特別限定於上述例,例如亦可於分注器20內設置有3個多孔體。
又,關於上述實施形態,本發明進而揭示以下噴出容器及噴出頭用附件。
<1>一種噴出容器,其係具備具有噴出泡沫之噴出口之噴出頭及安裝於該噴出頭之噴出頭用附件者,上述噴出頭用附件包含:筒狀部,其於一側連接於上述噴出口,且於另一側具有第1開口;及多孔部,其設置於上述筒狀部之上述一側;於上述筒狀部之側部形成有第2開口,且上述第1開口之周緣部至少一部分地沿著上述筒狀部之圓周方向延伸。
<2>如上述<1>之噴出容器,其中上述多孔部之網眼尺寸小於自上述噴出頭輸送至上述噴出頭用附件之上述泡沫之平均泡徑。 <3>如上述<1>或<2>之噴出容器,其中上述多孔部之網眼率大於10%。 <4>如上述<1>至<3>中任一項之噴出容器,其中上述筒狀部之內徑於較上述多孔部更靠上述第1開口側,隨著接近上述多孔部而變小。 <5>如上述<1>至<4>中任一項之噴出容器,其具備:容器本體,其收容液體;及分注器,其包含上述噴出頭;且上述分注器包含泵機構,該泵機構藉由將收容於上述容器本體內之液體與空氣混合而產生泡沫,並將該泡沫輸送至上述噴出頭。 <6>如上述<5>之噴出容器,其更具備收容於上述容器本體之液體。 <7>如上述<5>或<6>之噴出容器,其中收容於上述容器本體之液體之黏度於25℃下,較佳為1 mPa・s以上,更佳為2 mPa・s以上,且較佳為1000 mPa・s以下,更佳為500 mPa・s以下,進而較佳為100 mPa・s以下。 <8>如上述<1>至<7>中任一項之噴出容器,其中於上述噴出頭之內部流路設置有多孔體。 <9>如上述<8>之噴出容器,其中設置有複數個上述多孔體。 <10>如上述<8>或<9>之噴出容器,其中上述多孔部之網眼率與上述多孔體之網眼率相同,或小於上述多孔體之網眼率。 <11>如上述<1>至<10>中任一項之噴出容器,其中於上述筒狀部之軸向之中央側,形成有向該筒狀部之圓周方向之外側突出之凸緣部。 <12>如上述<1>至<11>中任一項之噴出容器,其中複數個上述第2開口於上述筒狀部之圓周方向上隔開間隔而形成。 <13>如上述<12>之噴出容器,其中上述第1開口之周緣部於相鄰之上述第2開口之間,沿著上述筒狀部之圓周方向延伸。 <14>如上述<12>或<13>之噴出容器,其中上述第2開口中之上述筒狀部之軸向之長度長於在相鄰之上述第2開口之間延伸之上述第1開口之周緣部之長度。 <15>如上述<1>至<14>中任一項之噴出容器,其中上述第2開口係與上述第1開口相連地於上述筒狀部之軸向上延伸形成。 <16>如上述<1>至<15>中任一項之噴出容器,其中上述第2開口中之上述筒狀部之內徑相對於上述筒狀部之軸向之長度的比率較佳為0.3以上,更佳為0.5以上,又,較佳為3.5以下,更佳為3.0以下。 <17>如上述<1>至<16>中任一項之噴出容器,其中上述第2開口中之上述筒狀部之軸向之長度長於上述第2開口中之上述筒狀部之圓周方向之長度。 <18>如上述<1>至<17>中任一項之噴出容器,其中上述第2開口中之上述筒狀部之圓周方向之寬度隨著向上述一側前進而變小。 <19>如上述<1>至<18>中任一項之噴出容器,其中上述多孔部具有網眼形狀。 <20>如上述<1>至<19>中任一項之噴出容器,其中上述噴出頭用附件以上述筒狀部之軸向成為橫向或傾斜向下之方式連接於上述噴出口。
<21>一種噴出頭用附件,其係安裝於具有噴出泡沫之噴出口之噴出頭者,且具備:筒狀部,其可於一側連接於上述噴出口,且於另一側具有第1開口;及多孔部,其設置於上述筒狀部之上述一側;於上述筒狀部之側部形成有第2開口,且上述第1開口之周緣部至少一部分地沿著上述筒狀部之圓周方向延伸。
<22>如上述<21>之噴出頭用附件,其中上述多孔部之網眼尺寸小於自上述噴出頭輸送至上述噴出頭用附件之上述泡沫之平均泡徑。 <23>如上述<21>或<22>之噴出頭用附件,其中上述多孔部之網眼率大於10%。 <24>如上述<21>至<23>中任一項之噴出頭用附件,其中上述筒狀部之內徑於較上述多孔部更靠上述第1開口側,隨著接近上述多孔部而變小。 <25>如上述<21>至<24>中任一項之噴出頭用附件,其中於上述筒狀部之軸向之中央側,形成有向該筒狀部之圓周方向之外側突出之凸緣部。 <26>如上述<21>至<25>中任一項之噴出頭用附件,其中複數個上述第2開口於上述筒狀部之圓周方向上隔開間隔而形成。 <27>如上述<26>之噴出頭用附件,其中上述第1開口之周緣部於相鄰之上述第2開口之間,沿著上述筒狀部之圓周方向延伸。 <28>如上述<26>或<27>之噴出頭用附件,其中上述第2開口中之上述筒狀部之軸向之長度長於在相鄰之上述第2開口之間延伸之上述第1開口之周緣部之長度。 <29>如上述<21>至<28>中任一項之噴出頭用附件,其中上述第2開口係與上述第1開口相連地於上述筒狀部之軸向上延伸而形成。 <30>如上述<21>至<29>中任一項之噴出頭用附件,其中上述第2開口中之上述筒狀部之內徑相對於上述筒狀部之軸向之長度的比率較佳為0.3以上,更佳為0.5以上,又,較佳為3.5以下,更佳為3.0以下。 <31>如上述<21>至<30>中任一項之噴出頭用附件,其中上述第2開口中之上述筒狀部之軸向之長度長於上述第2開口中之上述筒狀部之圓周方向之長度。 <32>如上述<21>至<31>中任一項之噴出頭用附件,其中上述第2開口中之上述筒狀部之圓周方向之寬度隨著向上述一側前進而變小。 <33>如上述<21>至<32>中任一項之噴出頭用附件,其中上述多孔部具有網眼形狀。
1:噴出容器 9:泡沫體 9a:邊緣部 10:容器本體 20:分注器 21:噴出頭 21a:第1圓筒部 21b:第2圓筒部 21c:噴嘴部 21d:噴出口 22:蓋 22a:管狀部 23:第1多孔體 24:第2多孔體 29:混合室 30:噴出頭用附件 31:筒狀部 31a:第1開口 31b:第2開口 31c:凸緣部 31d:嵌合部 32:多孔部 32a:線狀部 32b:線狀部 32c:孔部 130:噴出頭用附件 131:筒狀部 131a:第1開口 131b:第2開口 131c:凸緣部 131d:嵌合部 132:多孔部 D1:線徑 L1:網眼尺寸 M1:箭頭 M2:箭頭 M11:箭頭 M12:箭頭 S1:長度 S2:間隔 S3:內徑 S4:外徑 S5:長度 S6:長度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噴出容器之側面部分剖視圖。 圖2係表示該實施形態之噴出頭用附件之立體圖。 圖3係表示該實施形態之噴出頭用附件之側面部分剖視圖。 圖4係一部分地表示設置於該實施形態之噴出頭用附件之多孔部之圖。 圖5係模式性地表示使用該實施形態之噴出頭用附件形成之泡沫體之圖。 圖6係表示與圖2及圖3所示之噴出頭用附件不同之另一實施形態之噴出頭用附件的立體圖。 圖7係表示該實施形態之噴出頭用附件之側面部分剖視圖。
1:噴出容器
10:容器本體
20:分注器
21:噴出頭
21a:第1圓筒部
21b:第2圓筒部
21c:噴嘴部
21d:噴出口
22:蓋
22a:管狀部
23:第1多孔體
24:第2多孔體
29:混合室
30:噴出頭用附件
31:筒狀部
31a:第1開口
31b:第2開口
31c:凸緣部
31d:嵌合部
32:多孔部

Claims (33)

  1. 一種噴出容器,其係具備具有噴出泡沫之噴出口之噴出頭及安裝於該噴出頭之噴出頭用附件者, 上述噴出頭用附件包含: 筒狀部,其於一側連接於上述噴出口,且於另一側具有第1開口;及 多孔部,其設置於上述筒狀部之上述一側; 於上述筒狀部之側部形成有第2開口,且 上述第1開口之周緣部至少一部分地沿著上述筒狀部之圓周方向延伸。
  2. 如請求項1之噴出容器,其中 上述多孔部之網眼尺寸小於自上述噴出頭輸送至上述噴出頭用附件之上述泡沫之平均泡徑。
  3. 如請求項1或2之噴出容器,其中 上述多孔部之網眼率大於10%。
  4. 如請求項1或2之噴出容器,其中 上述筒狀部之內徑於較上述多孔部更靠上述第1開口側,隨著接近上述多孔部而變小。
  5. 如請求項1或2之噴出容器,其具備: 容器本體,其收容液體;及 分注器,其包含上述噴出頭; 上述分注器包含泵機構,該泵機構藉由將收容於上述容器本體內之液體與空氣混合而產生泡沫,並將該泡沫輸送至上述噴出頭。
  6. 如請求項5之噴出容器,其更具備收容於上述容器本體之液體。
  7. 如請求項5之噴出容器,其中 收容於上述容器本體之液體之黏度於25℃下為1 mPa・s以上1000 mPa・s以下。
  8. 如請求項1或2之噴出容器,其中 於上述噴出頭之內部流路設置有多孔體。
  9. 如請求項8之噴出容器,其中 上述多孔體設置有複數個。
  10. 如請求項8之噴出容器,其中 上述多孔部之網眼率與上述多孔體之網眼率相同,或小於上述多孔體之網眼率。
  11. 如請求項1或2之噴出容器,其中 於上述筒狀部之軸向之中央側,形成有向該筒狀部之圓周方向之外側突出之凸緣部。
  12. 如請求項1或2之噴出容器,其中 複數個上述第2開口於上述筒狀部之圓周方向上隔開間隔而形成。
  13. 如請求項12之噴出容器,其中 上述第1開口之周緣部於相鄰之上述第2開口之間,沿著上述筒狀部之圓周方向延伸。
  14. 如請求項12之噴出容器,其中 上述第2開口中之上述筒狀部之軸向之長度長於在相鄰之上述第2開口之間延伸之上述第1開口之周緣部之長度。
  15. 如請求項1或2之噴出容器,其中 上述第2開口係與上述第1開口相連地於上述筒狀部之軸向上延伸而形成。
  16. 如請求項1或2之噴出容器,其中 上述第2開口中之上述筒狀部之內徑相對於上述筒狀部之軸向之長度的比率為0.3以上3.5以下。
  17. 如請求項1或2之噴出容器,其中 上述第2開口中之上述筒狀部之軸向之長度長於上述第2開口中之上述筒狀部之圓周方向之長度。
  18. 如請求項1或2之噴出容器,其中 上述第2開口中之上述筒狀部之圓周方向之寬度隨著向上述一側前進而變小。
  19. 如請求項1或2之噴出容器,其中 上述多孔部具有網眼形狀。
  20. 如請求項1或2之噴出容器,其中 上述噴出頭用附件以上述筒狀部之軸向成為橫向或傾斜向下之方式連接於上述噴出口。
  21. 一種噴出頭用附件,其係安裝於具有噴出泡沫之噴出口之噴出頭者,且具備: 筒狀部,其可於一側連接於上述噴出口,且於另一側具有第1開口;及 多孔部,其設置於上述筒狀部之上述一側; 於上述筒狀部之側部形成有第2開口,且 上述第1開口之周緣部至少一部分地沿著上述筒狀部之圓周方向延伸。
  22. 如請求項21之噴出頭用附件,其中 上述多孔部之網眼尺寸小於自上述噴出頭輸送至上述噴出頭用附件之上述泡沫之平均泡徑。
  23. 如請求項21或22之噴出頭用附件,其中 上述多孔部之網眼率大於10%。
  24. 如請求項21或22之噴出頭用附件,其中 上述筒狀部之內徑於較上述多孔部更靠上述第1開口側,隨著接近上述多孔部而變小。
  25. 如請求項21或22之噴出頭用附件,其中 於上述筒狀部之軸向之中央側,形成有向該筒狀部之圓周方向之外側突出之凸緣部。
  26. 如請求項21或22之噴出頭用附件,其中 複數個上述第2開口於上述筒狀部之圓周方向上隔開間隔而形成。
  27. 如請求項26之噴出頭用附件,其中 上述第1開口之周緣部於相鄰之上述第2開口之間,沿著上述筒狀部之圓周方向延伸。
  28. 如請求項26之噴出頭用附件,其中 上述第2開口中之上述筒狀部之軸向之長度長於在相鄰之上述第2開口之間延伸之上述第1開口之周緣部之長度。
  29. 如請求項21或22之噴出頭用附件,其中 上述第2開口係與上述第1開口相連地於上述筒狀部之軸向上延伸而形成。
  30. 如請求項21或22之噴出頭用附件,其中 上述第2開口中之上述筒狀部之內徑相對於上述筒狀部之軸向之長度的比率為0.3以上3.5以下。
  31. 如請求項21或22之噴出頭用附件,其中 上述第2開口中之上述筒狀部之軸向之長度長於上述第2開口中之上述筒狀部之圓周方向之長度。
  32. 如請求項21或22之噴出頭用附件,其中 上述第2開口中之上述筒狀部之圓周方向之寬度隨著向上述一側前進而變小。
  33. 如請求項21或22之噴出頭用附件,其中 上述多孔部具有網眼形狀。
TW108107275A 2018-11-29 2019-03-05 噴出容器及噴出頭用附件 TWI8328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23743 2018-11-29
JP2018-223743 2018-11-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9561A TW202019561A (zh) 2020-06-01
TWI832844B true TWI832844B (zh) 2024-02-21

Family

ID=70851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07275A TWI832844B (zh) 2018-11-29 2019-03-05 噴出容器及噴出頭用附件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08943A1 (zh)
EP (1) EP3889065A4 (zh)
JP (1) JP7264914B2 (zh)
CN (1) CN112996732A (zh)
TW (1) TWI832844B (zh)
WO (1) WO2020110331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745U (ja) * 1993-06-25 1995-01-20 釜屋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泡噴出容器
JP2008259932A (ja) * 2007-04-10 2008-10-30 Kao Corp 泡吐出器
TW200918171A (en) * 2007-09-17 2009-05-01 Rexam Airspray Nv Foam dispensing assembly
EP2950935B1 (en) * 2013-02-01 2017-04-19 Cambridge Consultants Limited Foam dispenser
JP2018052610A (ja) * 2016-09-30 2018-04-05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吐出器用アタッチメント及び吐出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12293A (en) * 1949-01-21 1952-09-30 Michel Daniel Container closure member having a dispensing valve therein
JPH0634852Y2 (ja) * 1987-11-06 1994-09-14 誠一 北林 指圧噴射容器の噴射頭
JP4047035B2 (ja) 2002-02-28 2008-02-13 ライオン株式会社 洗浄剤及び洗浄剤製品
JP4489568B2 (ja) * 2004-11-30 2010-06-23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フォーマーディスペンサー
JP3163646U (ja) 2010-01-22 2010-10-28 ユニプラス株式会社 泡噴出器における噴出装置
JP6228364B2 (ja) * 2013-01-31 2017-11-08 日本クロージャー株式会社 泡出しキャップ
JP2014201316A (ja) 2013-04-01 2014-10-27 大和製罐株式会社 ポンプ容器
JP6359289B2 (ja) 2014-02-28 2018-07-18 花王株式会社 泡吐出容器
CA158810S (en) 2014-04-10 2015-05-18 Unilever Plc Dispensing nozzle
KR101514811B1 (ko) * 2014-06-02 2015-04-23 주식회사 아폴로산업 압착용기용 거품발생기
JP6734699B2 (ja) 2016-05-30 2020-08-05 株式会社丸一 エアゾール容器用吐出具
JP6960768B2 (ja) 2016-05-30 2021-11-05 株式会社ダイゾー 発泡性内容物の吐出部材およびエアゾール製品
KR20160098115A (ko) * 2016-07-28 2016-08-18 주식회사 아폴로산업 포밍펌프 디스펜서용 푸시헤드
JP6582027B2 (ja) 2016-09-29 2019-09-25 花王株式会社 泡吐出容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745U (ja) * 1993-06-25 1995-01-20 釜屋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泡噴出容器
JP2008259932A (ja) * 2007-04-10 2008-10-30 Kao Corp 泡吐出器
TW200918171A (en) * 2007-09-17 2009-05-01 Rexam Airspray Nv Foam dispensing assembly
EP2950935B1 (en) * 2013-02-01 2017-04-19 Cambridge Consultants Limited Foam dispenser
JP2018052610A (ja) * 2016-09-30 2018-04-05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吐出器用アタッチメント及び吐出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89065A1 (en) 2021-10-06
JP7264914B2 (ja) 2023-04-25
WO2020110331A1 (ja) 2020-06-04
EP3889065A4 (en) 2022-10-05
JPWO2020110331A1 (ja) 2021-09-27
TW202019561A (zh) 2020-06-01
US20220008943A1 (en) 2022-01-13
CN112996732A (zh) 2021-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91610B (zh) 泡沫吐出容器
EP2570193B1 (en) Spray nozzle for dispensing a fluid and sprayer comprising such a spray nozzle
US8794488B2 (en) Container with a portion dispensing device
US8365965B2 (en) Withdrawal discharging piston pump
CA2877170C (en) A foam generating dispenser
JP2018532447A (ja) 製品を吹き付けるためのデバイス
MXPA97008390A (en) Pump spray for viscous liquids and for solid loaded liquids
JP2019172313A (ja) 液体吐出容器
WO2003033166A1 (fr) Buse de pulverisation d'aerosol
JP2021518264A (ja) スプレー容器用のスプレーキャップ
TWI832844B (zh) 噴出容器及噴出頭用附件
JP5141880B2 (ja) 二重容器
US20140070025A1 (en) Spray Nozzle for Dispensing a Fluid and Sprayer Comprising Such a Spray Nozzle
WO2017179684A1 (ja) 泡吐出装置
JP6535313B2 (ja) 泡吐出装置
TWI736609B (zh) 泡沫噴出裝置
JP7057158B2 (ja) 泡吐出器
JP6983191B2 (ja) 液体吐出器
US20180000238A1 (en) Brush device that dispenses cleaning fluid
JP7189737B2 (ja) 泡吐出器
JP7223643B2 (ja) 泡吐出器
JP5781404B2 (ja) 泡噴出容器
JP2017171385A (ja) 泡吐出器
CN110382119B (zh) 用于流体产品的喷头和这种喷头的使用
JP7189738B2 (ja) 泡吐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