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09391B - 立體散熱裝置 - Google Patents

立體散熱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09391B
TWI809391B TW110117321A TW110117321A TWI809391B TW I809391 B TWI809391 B TW I809391B TW 110117321 A TW110117321 A TW 110117321A TW 110117321 A TW110117321 A TW 110117321A TW I809391 B TWI809391 B TW I80939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joint
heat dissipation
section
heat pipe
cha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173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04842A (zh
Inventor
陳志偉
張天曜
郭哲瑋
莊翔智
黃俊瑋
張正儒
Original Assignee
雙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雙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雙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048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048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93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9391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F28D15/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with tubes having a capillary struc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F28D15/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with tubes having a capillary structure
    • F28D15/046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with tubes having a capillary struc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apillary struc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F28D15/0275Arrangements for coupling heat-pipes together or with other structures, e.g. with base blocks; Heat pipe co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F28D15/0233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the conduits having a particular shape, e.g. non-circular cross-section, annula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F28D15/0283Means for filling or sealing heat pip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00Tubular elements; Assemblies of tubular elements
    • F28F1/10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 F28F1/12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00Tubular elements; Assemblies of tubular elements
    • F28F1/10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 F28F1/12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 F28F1/24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and extending transversely
    • F28F1/32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and extending transversely the means having portions engaging further tubular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3/00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Assemblies of 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 F28F3/02Elemen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recesses, with corrug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2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different sections of heat-exchange elements, e.g. of radiato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3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the heat generating element to a dissipating bod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15/00Fins
    • F28F2215/04Assemblies of fins having different features, e.g. with different fin densit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15/00Fins
    • F28F2215/08Fins with openings, e.g. lou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30/00Seal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Geomet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 Physical Deposition Of Substances That Are Component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種立體散熱裝置包括一均溫板、一熱管與一焊料接合部。均溫板包含一內腔室與一第一接頭,第一接頭具有一接通內腔室之通道。熱管具有一管內空間與一第二接頭。第二接頭套接且圍繞第一接頭,使得第二接頭的端面直接接觸均溫板之一面。管內空間透過通道接通內腔室。管內空間及內腔室內填注一工作流體。焊料接合部將熱管與均溫板結合為一體。

Description

立體散熱裝置
本發明有關於一種散熱裝置,尤指一種立體散熱裝置。
現今之導熱結構包含均溫板(Vapor chamber)與熱管(heat pipe),且具有熱傳導、重量輕以及結構單純等特性,故,已廣泛地應用於高性能之散熱領域。舉例來說,導熱結構包含均溫板與熱管,且二者透過焊接方式而相互結合。
然而,焊接過程中容易產生焊料溢流而滲入熱管內。如此,不僅影響焊接的接合效果,更影響產品良率,從而降低導熱結構之工作效率。
故,如何研發出一種解決方案以改善上述所帶來的缺失及不便,實乃相關業者目前刻不容緩之一重要課題。
本發明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立體散熱裝置,用以解決以上先前技術所提到的困難。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提供一種立體散熱裝置。立體散熱裝置包括一均溫板、一工作流體、至少一焊料接合部與至少一熱管。均溫板包含一內腔室與至少一第一接頭。第一接頭具有一接通內腔室之通道。熱管具有一管內空間與至少一第二接頭。第二接頭套接且圍繞第一接頭,使得第二接頭的端面直接接觸均溫板之一面。管內空間透過通道接通內腔室。工作流體填注在管內空間及內腔室內。焊料接合部連接第二接頭與均溫板之此面,用以將熱管與均溫板結合為一體。
依據本發明一或複數個實施例,在上述之立體散熱裝置中,第二接頭連接且圍繞熱管之一端,且自熱管之這端朝遠離熱管及第一接頭之方向逐漸外擴,使得第二接頭圍繞出一錐狀空間。錐狀空間之最大口徑大於管內空間之最大口徑。
依據本發明一或複數個實施例,在上述之立體散熱裝置中,均溫板包含一蓋體與一殼體。殼體與蓋體相互密封,並於殼體與蓋體之間形成所述內腔室。第一接頭形成於蓋體之頂面。
依據本發明一或複數個實施例,在上述之立體散熱裝置中,焊料接合部圍繞第一接頭之周緣,且封閉地填充至第一接頭、第二接頭與均溫板之間的間隙內。
依據本發明一或複數個實施例,上述之立體散熱裝置更包含一第一毛細結構與一第二毛細結構。第一毛細結構位於內腔室內,用以引導工作流體之流動。第二毛細結構包括一第一區段與至少一第二區段。第一區段固定地位於管內空間內,且連接第二區段。第二區段自第一區段之一端彎折地延伸,並位於內腔室內,並且連接第一毛細結構,用以引導工作流體之流動。
依據本發明一或複數個實施例,在上述之立體散熱裝置中,第一毛細結構包含一第一片體。第一片體直接形成於殼體面向蓋體之一面。第一片體直接疊合於第二毛細結構之第二區段與殼體之間。
依據本發明一或複數個實施例,在上述之立體散熱裝置中,第一毛細結構包含一第二片體。第二片體直接形成於蓋體面向殼體之一面。第二毛細結構之第一區段之一部分位於內腔室內,且接觸第一毛細結構之第一片體或第二片體。
依據本發明一或複數個實施例,上述之立體散熱裝置更包含一鰭片組。鰭片組包含多數個散熱鰭片。這些散熱鰭片彼此平行且間隔並列,且同時受到熱管所貫穿。
依據本發明一或複數個實施例,在上述之立體散熱裝置中,熱管呈直線狀、L字形與U字形其中之一。
依據本發明一或複數個實施例,上述之立體散熱裝置更包含二第一鰭片組與一第二鰭片組。第一鰭片組間隔地位於均溫板上。每個第一鰭片組包含多數個第一散熱鰭片。熱管之數量為複數個,熱管具有一長軸方向,此長軸方向垂直通過均溫板之頂面。這些第一散熱鰭片沿長軸方向間隔並列。這些熱管包含至少一第一熱管及至少一第二熱管。其中一第一鰭片組的這些第一散熱鰭片受到第一熱管所垂直貫穿。另一第一鰭片組的這些第一散熱鰭片受到第二熱管所垂直貫穿。第二鰭片組包含一梯形體。梯形體介於這些第一鰭片組之間。梯形體包含多數個第二散熱鰭片。這些第二散熱鰭片沿一正交長軸方向之橫向方向於均溫板上間隔並列。梯形體具有一頂部、一底部與二相對之傾斜部。底部相對頂部且固接至均溫板上,頂部位於這些傾斜部之間。每個傾斜部與相鄰之這些第一鰭片組其中之一相隔出一空隙。
依據本發明一或複數個實施例,在上述之立體散熱裝置中,任二相鄰之第一散熱鰭片之間具有一第一間隙,且均溫板與最接近均溫板之第一散熱鰭片具有一第二間隙,第二間隙大於第一間隙。
依據本發明一或複數個實施例,在上述之立體散熱裝置中,第一接頭之數量為二個。熱管之數量為一個,第二接頭之數量為二個,分別位於熱管之二相對端。熱管之這些第二接頭分別套接對應之其中一第一接頭。第二毛細結構之第二區段之數量為二個,且分別連接第一區段之二相對端。這些第二區段分別連接內腔室內之第一毛細結構。
依據本發明一或複數個實施例,上述立體散熱裝置更包含一第三鰭片組。第三鰭片組包含相對之一頂部與一底部。底部連接均溫板之頂面,第三鰭片組包含多數個第三散熱鰭片。這些第三散熱鰭片沿一縱向方向彼此間隔並列,縱向方向正交均溫板之頂面之一法線方向。熱管呈U字形,且熱管之一部分放置於第三鰭片組之頂部上,另部分從第三鰭片組之頂部伸入這些第三散熱鰭片內。
依據本發明一或複數個實施例,上述立體散熱裝置更包含一第三鰭片組與一第四鰭片組。第三鰭片組位於均溫板上包含多數個第三散熱鰭片,這些第三散熱鰭片沿一縱向彼此間隔並列,縱向方向正交均溫板之頂面之一法線方向。第四鰭片組疊放於第三鰭片組上,包含多數個第四散熱鰭片,這些第四散熱鰭片沿縱向方向彼此間隔並列。熱管呈U字形,且位於第三鰭片組及第四鰭片組內。
依據本發明一或複數個實施例,上述立體散熱裝置更包含一第三鰭片組。第三鰭片組包含相對之一頂部與一底部。底部連接均溫板之頂面,第三鰭片組包含多數個第三散熱鰭片。這些第三散熱鰭片沿一縱向方向彼此間隔並列。縱向方向正交均溫板之頂面之一法線方向。熱管呈L字形,且熱管之一部分放置於第三鰭片組之頂部,另部分從第三鰭片組之頂部伸入這些第三散熱鰭片內。
依據本發明一或複數個實施例,上述立體散熱裝置更包含一第三鰭片組與一第四鰭片組。第三鰭片組位於均溫板上,包含多數個第三散熱鰭片,這些第三散熱鰭片沿一縱向彼此間隔並列,縱向方向正交均溫板之頂面之一法線方向。第四鰭片組疊放於第三鰭片組上,包含多數個第四散熱鰭片,這些第四散熱鰭片沿縱向方向彼此間隔並列。熱管呈L字形,位於第三鰭片組及第四鰭片組內。
如此,透過以上各實施例之所述架構,立體散熱裝置可讓焊料不致於焊接過程中溢流而滲入均溫板與熱管內。如此,不僅提高焊接的接合效果,更提升產品良率以及導熱結構之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僅係用以闡述本發明所欲解決的問題、解決問題的技術手段、及其產生的功效等等,本發明之具體細節將在下文的實施方式及相關圖式中詳細介紹。
以下將以圖式揭露本發明之複數個實施例,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併說明。然而,應瞭解到,這些實務上的細節不應用以限制本發明。也就是說,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這些實務上的細節是非必要的。此外,為簡化圖式起見,一些習知慣用的結構與元件在圖式中將以簡單示意的方式繪示之。
第1圖係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立體散熱裝置10的局部分解圖。第2圖為第1圖之立體散熱裝置10於區域M的局部剖視圖。如第1圖與第2圖所示,立體散熱裝置10包括一均溫板100與多個(例如2個)熱管200。均溫板100包含一蓋體110與一殼體120。殼體120與蓋體110相互密封,並於殼體120與蓋體110之間形成一內腔室121。蓋體110背對殼體120之一面(後稱頂面111) 具有多個(例如2個)第一接頭130。第一接頭130間隔地位於蓋體110之頂面111。每個第一接頭130從蓋體110之頂面111朝外延伸,且每個第一接頭130具有一接通內腔室121之通道131。這些第一接頭130之這些通道131之長軸方向131A彼此平行。殼體120具有彼此相對之內面122與底面123。
每個熱管200包含一管體210及一第二接頭220。在本實施例中,每個管體210呈直線狀,且管體210之長軸方向211同軸對齊每個通道131之長軸方向131A,且與蓋體110之頂面111相互垂直。管體210之一端為封閉端222,且另端連接此第二接頭220。管體210具有一管內空間212,且管內空間212沿著通道131之長軸方向131A延伸。在本實施例中,第二接頭220連接且圍繞管體210之另端,且自管體210之另端朝遠離管體210及第一接頭130之方向逐漸外擴,使得第二接頭220圍繞出一錐狀空間223,錐狀空間223之最大口徑(參考D1)大於管內空間212之最大口徑(參考D2)。
當熱管200連接至均溫板100上,熱管200之第二接頭220套接且圍繞均溫板100之第一接頭130,第二接頭220連接蓋體110,且管體210內之管內空間212透過上述通道131而接通上述均溫板100之內腔室121。接著,立體散熱裝置10更透過焊料將熱管200與均溫板100彼此固定地結合為一體,使得焊料形成一焊料接合部S於第二接頭220與蓋體110之頂面111,以及於第一接頭130、第二接頭220與蓋體110之頂面111之間的間隔(參考錐狀空間223)以便熱管200與均溫板100彼此結合為一體,讓工作流體300能夠填注在管內空間212及內腔室121內。換句話說,焊料接合部S一部分圍繞第一接頭130之周緣,且位於蓋體110之頂面111,另部分封閉地填充於第一接頭130、第二接頭220與均溫板100之間的間隔(參考錐狀空間223)。
更具體地,當熱管200之第二接頭220連接均溫板100之第一接頭130時,由於第二接頭220的最大內徑D1大於管體210的最大內徑D2,第一接頭130能夠伸入第二接頭220以及管體210之一部分內,且第二接頭220的端面221直接接觸蓋體110之頂面111,以盡量縮小第二接頭220與蓋體110之間的間隙。此時,焊料接合部S圍繞第二接頭220之周緣,且封閉第一接頭130、第二接頭220與蓋體110之頂面111第二接頭之間的間隙 (參考錐狀空間223)。
此外,立體散熱裝置10更包含一第一毛細結構400及一第二毛細結構500。第一毛細結構400位於內腔室121內。第二毛細結構500位於管內空間212及內腔室121內,用以引導工作流體300之流動。如此,當均溫板100吸取一熱源(圖中未示)之工作熱能以加熱並汽化工作流體300時,氣態的工作流體300經由通道131流至管內空間212,並流至遠離熱源(圖中未示)的一端,從而經過冷凝變回液態,再藉由第一毛細結構400及第二毛細結構500之引導而流蒸發區域,藉此帶回遠離熱源之工作流體300,以達到散熱的目的。
如此,透過以上各實施例之所述架構,立體散熱裝置10可讓焊料不致於焊接過程中溢流而滲入熱管200與均溫板100內。如此,不僅提高焊接的接合效果,更提升產品良率以及導熱結構之工作效率。
更具體地,第一毛細結構400包含一第一片體410與一第二片體420。第一片體410與第二片體420分別位於內腔室121之二相對內側,且彼此保持間距。舉例來說,第一片體410直接形成於殼體120之內面122,且殼體120之內面122上布滿第一片體410;換句話說,第一片體410之外型輪廓與殼體120之內面122之外型輪廓大致相同或至少接近。第二片體420直接形成於蓋體110之背面112上,且蓋體110之背面112上布滿第二片體420;換句話說,第二片體420之外型輪廓與蓋體110之背面112之外型輪廓大致相同或至少接近。
第二毛細結構500呈L字型,包括一第一區段510與一第二區段520。第一區段510位於管內空間212內,且連接第二區段520。第一區段510與第二區段520皆為呈直線狀之條狀體。第二毛細結構500之第二區段520自第一區段510之一端彎折地延伸,並位於內腔室121內,並且固定地連接第一毛細結構400。舉例來說,第二區段520與第一區510段彼此正交,或者,至少接近正交。第二毛細結構500之第一區段510並非固定於管內空間212之內壁214,可能垂落於管內空間212內或非固定依附至管內空間212之內壁214。第二毛細結構500之第一區段510之一部分位於內腔室121內,且接觸第一毛細結構400之第二片體420。第二毛細結構500之第二區段520直接覆蓋第一毛細結構400之第一片體410,且第一毛細結構400之第一片體410直接疊合於第二毛細結構500之第二區段520與殼體120之內面122之間。
如此,遠離熱能之工作流體300之一部分能夠從第二毛細結構500之第一區段510流至第一毛細結構400 之,且遠離熱能之工作流體300之另部分能夠從第二毛細結構500之第二區段520流至第一毛細結構400,從而分別流回均溫板100內之蒸發預設位置。
於一實施例中,第二毛細結構500之第二區段520為複數個,複數個第二區段520皆自第一區段510之一端彎折地延伸,並位於內腔室121內,且分別固定地連接不同區域的第一毛細結構400,但不以此為限。透過複數個第二區段520的設計,可增加均溫板100的均溫效果進而提高散熱效果。如此,若所述熱源(圖中未示)為複數個,且分別間隔分布於殼體120之底面123時,這些第二區段520能夠分別配置於這些熱源的正上方,以便分別快速接收這些熱源(圖中未示)所發出之工作熱能。
第3圖係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立體散熱裝置11的局部側視圖。如第3圖所示,本實施例之立體散熱裝置11與第1圖之立體散熱裝置10大致相同,其差異在於,立體散熱裝置11更包含一鰭片組600。鰭片組600包含多數個散熱鰭片610。這些散熱鰭片610同時受到熱管200所貫穿,且這些散熱鰭片610彼此平行且間隔並列。更具體地,這些散熱鰭片610沿管體210之長軸方向211彼此等距地並列於熱管200上。任二相鄰之散熱鰭片610之間具有一第一間隙611,且最底部之散熱鰭片(即最接近均溫板100之散熱鰭片610A)至蓋體110之頂面111的具有一第二間隙612,散熱鰭片610之間的任二個第一間隙611大致相同,且任一第二間隙612與第一間隙611大致 相同。
如此,當工作熱能傳至熱管200之後,工作熱能能夠迅速地從熱管200被傳至這些散熱鰭片610上,進而經由這些散熱鰭片610發散至空氣中。
第4圖係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立體散熱裝置12的立體圖。如第4圖所示,本實施例之立體散熱裝置12與第1圖之立體散熱裝置10大致相同,其差異在於,每個熱管201之管體230呈L字形,而非直線狀,第二毛細結構501之第一區段511呈L字形,而非直線狀。更具體地,每個管體230包含一第一段231、一第二段232與一彎折部233,彎折部233連接第一段231與第二段232,使得第一段231之長軸方向231A與第二段232之長軸方向232A相互垂直,且第二段232之長軸方向232A垂直通過蓋體110之頂面111,其中封閉端222位於第一段231上,且第二接頭220位於第二段232上。
更具體地,第二毛細結構501之第一區段511位於管內空間212內。在本實施例中,第二毛細結構501之第一區段511並非固定於管內空間212之內壁214,可能垂落於管內空間212內,或非固定依附至管內空間212之內壁214。第二毛細結構501之第一區段511之一端連接管體230之封閉端222,且第二毛細結構501之第一區段511依序沿著第一段231、彎折部233與第二段232進入內腔室121內。第二毛細結構501之第二區段520呈直線狀,且第二區段520之長軸方向231B與第一段231 之長軸方向231B相互平行,或者,至少接近平行。
更具體地,第一區段511包含一第一子區段511A、一第二子區段511B與一彎折區段511C。第一子區段511A與第二子區段511B呈彎折狀,彎折區段511C連接第一子區段511A與第二子區段511B。第一子區段511A位於第一段231內的管內空間212,第二子區段511B位於第二段232內的管內空間212。彎折區段511C位於彎折部233內的管內空間212。
於一實施例中,第二毛細結構501之第二區段520為複數個,複數個第二區段520皆自第一區段511之一端(如第二子區段511B)彎折地延伸,並位於內腔室121內,且分別固定地連接不同區域的第一毛細結構400(如第一片體410或第二片體420),但不以此為限。透過複數個第二區段520的設計,可增加均溫板100的均溫效果進而提高散熱效果。如此,若所述熱源(圖中未示)為複數個,且分別間隔分布於殼體120之底面123時,這些第二區段520能夠分別配置於這些熱源(圖中未示)的正上方,以便分別快速接收這些熱源(圖中未示)所發出之工作熱能。
於一實施例中,管體230的第一段231面向均溫板100的表面為平面,但不以此為限。
第5圖係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立體散熱裝置13的立體圖。如第5圖所示,本實施例之立體散熱裝置13與第1圖之立體散熱裝置10大致相同,其差異在於,熱管202 可為單一個或複數個,管體240呈U字形,而非直線狀,且第二接頭220之數量為二個,分別位於管體240之二相對端,分別套接對應之其中一第一接頭130(參考第1圖)。換句話說,本實施例之熱管202不具封閉端。更具體地,管體240包含一第一段241、二第二段242與二彎折部243,每個彎折部243連接第一段241之一端以及其中一第二段242,使得第一段241之長軸方向241A與第二段242之長軸方向242A相互垂直,且每個第二段242之長軸方向242A垂直通過蓋體110之頂面111。每個第二接頭220位於第二段242之末端。如此,參考第2圖,工作流體300能夠從均溫板100之內腔室121憑著其中一第二接頭220進入管內空間212,再經由管內空間212從另一第二接頭220回到內腔室121內。
第二毛細結構502包含第一區段512、第二區段520及第三區段530。第二毛細結構502之第一區段512呈U字形,而非直線狀。第二毛細結構502之第二區段520及第三區段530分別位於第一區段512之二相對端彎折地延伸,並位於內腔室121內,並且固定地連接第一毛細結構400。第二毛細結構502之第一區段512位於管內空間212內。
換句話說,本實施例之熱管202不具封閉端。更具體地,管體240包含一第一段241、二第二段242與二彎折部243。每個彎折部243連接第一段241之一端以及其中一第二段242,使得第一段241之長軸方向241A與 第二段242之長軸方向242A相互垂直,或者,至少接近垂直。每個第二段242之長軸方向242A垂直地,或者,至少接近垂直地通過蓋體110之頂面111。每個第二接頭220位於第二段242之末端。第二毛細結構502之第一區段512依序沿著其中一第二段242、其中一彎折部243、第一段241、另一彎折部243與另一第二段242配置於熱管202內。如此,氣化後的工作流體300能夠從均溫板100之內腔室121憑著其中一第二接頭220進入管內空間212。當氣化後的工作流體300經過冷凝變回液態的工作流體300時,液態的工作流體300再藉由第二毛細結構502之引導而流動至第一毛細結構400,甚至直接帶回蒸發熱源處,以達到散熱的作用。
更具體地,第一區段512包含一第一子區段512A、二第二子區段512B與二彎折區段512C。第一子區段512A與其中一第二子區段512B呈彎折狀,每個彎折區段512C連接第一子區段512A與其中一第二子區段512B。第一子區段512A位於第一段241內的管內空間212,第二子區段512B位於第二段242內的管內空間212。彎折區段512C位於彎折部243內的管內空間212。
於一實施例中,第二毛細結構502之第二區段520與第三區段530皆為複數個,複數個第二區段520皆自第一區段512之一端(如一第二子區段512B)彎折地延伸,並位於內腔室121內,且分別固定地連接不同區域 的第一毛細結構400(如第一片體410或第二片體420),複數個第三區段530皆自第一區段512之一端(如另一第二子區段512B)彎折地延伸,並位於內腔室121內,且分別固定地連接不同區域的第一毛細結構400(如第一片體410或第二片體420),但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第二毛細結構502之第二區段520之數量為二個,此二個第二區段520分別連接第一區段512之二相對端。透過複數個第二區段520與複數個第三區段530的設計,可增加均溫板100的均溫效果,進而提高散熱效果。如此,若所述熱源(圖中未示)為複數個,且分別間隔分布於殼體120之底面123時,這些第二區段520及第三區段530能夠分別配置於這些熱源的正上方,以便分別快速接收這些熱源(圖中未示)所發出之工作熱能。
於一實施例中,管體240的第一段241面向均溫板100的表面為平面,但不以此為限。
於上述實施例中,本發明之第一區段510、511、512分別占滿對應的管內空間212的四分之三,此時第一區段510、511、512可吸附更多管內空間212經過冷凝變回液態的工作流體300,並引導更多液態的工作流體300至第一毛細結構400(如第一片體410或第二片體420),進而提高散熱效果,但不以此為限。
第6A圖係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立體散熱裝置14的立體圖。第6B圖係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立體散熱裝置14的側視圖。如第6A圖與第6B圖所示,本實施例之立體散熱裝置14與第3圖之立體散熱裝置11大致相同,其差異在於,立體散熱裝置14更包含二第一鰭片組620與一第二鰭片組630。這些第一鰭片組620間隔地位於均溫板100上。每個第一鰭片組620包含多數個第一散熱鰭片621。上述這些熱管區分為若干個第一熱管200A以及若干個第二熱管200B。一部份之這些第一散熱鰭片621沿上述長軸方向211間隔並列,且受到這些第一熱管200A所垂直貫穿。另一部份之這些第一散熱鰭片621沿上述長軸方向211間隔並列,且受到這些第二熱管200B所垂直貫穿。第一鰭片組620、第二鰭片組630與另個第一鰭片組620朝一縱向方向654依序排列。第二鰭片組630包含一梯形體640。梯形體640介於這些第一鰭片組620之間,且包含多數個第二散熱鰭片645。這些第二散熱鰭片645沿一橫向方向646彼此間隔並列。此橫向方向646正交上述長軸方向211,且正交上述縱向方向654。
梯形體640具有一頂面641、一底面642與二相對之傾斜部643,底面642相對頂面641且固接至均溫板100上,頂面641位於這些傾斜部643之間,每個傾斜部643與相鄰之第一鰭片組620相隔出一空隙644。如此,當工作熱能之一部分能夠從第一熱管200A傳至一部份之第一鰭片組620以及從第二熱管200B傳至另一部份之第一鰭片組620,且另部分能夠從均溫板100傳至第二鰭片組630,進而分別經由這些第一散熱鰭片621及這些第二散熱鰭片645發散至空氣中。於一實施例中,每個傾斜部643相對頂面641的一側與底面642之間更包含直線部647,直線部647垂直於底面642,但不以此為限。
須了解到,當工作熱能傳至第二鰭片組630之後,工作熱能還能夠從傾斜部643與第一鰭片組620之間的空隙644朝外發散至空氣中。
更進一步地,任二相鄰之第一散熱鰭片621之間具有一第一間隙611,任二第一間隙611大致相同。均溫板100與最底部之第一散熱鰭片 (即最接近均溫板100之第一散熱鰭片621A)之間具有一第二間隙612。第二間隙612大於第一間隙611。如此,當工作熱能傳至均溫板100之後,工作熱能還能夠從第二間隙612發散至空氣中。
第7A圖係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立體散熱裝置15的側視圖。如第7A圖所示,本實施例之立體散熱裝置15與第5圖之立體散熱裝置13大致相同,其差異在於,立體散熱裝置15更包含一第三鰭片組650。第三鰭片組650包含相對之一頂部651與一底部652。底部652連接均溫板100。第三鰭片組650包含多數個第三散熱鰭片653。這些第三散熱鰭片653沿一縱向方向654彼此間隔並列,且所述縱向方向654與上述之橫向方向646及長軸方向211正交。熱管202之管體240呈U字形,呈U字形之管體240之一部分放置於第三鰭片組650之頂部651上,另部分從第三鰭片組650之頂部651伸入第三散熱鰭片653內。
更具體地,第三鰭片組650具有二貫穿通道655,每個貫穿通道655沿上述長軸方向211延伸以分別接通第三鰭片組650之頂部651與底部652。管體240之第一段241位於這些第三散熱鰭片653之外,且直接放置於第三鰭片組650之頂部651,且每個第二段242從第三鰭片組650之頂部651伸入其中一貫穿通道655內。在本實施例中,貫穿通道655之寬度與管體240之第二段242之寬度大致相同,或貫穿通道655之寬度大於管體240之第二段242之寬度。
於一實施例中,管體240的第一段241面向第三鰭片組650之頂部651的表面為平面,但不以此為限。
第7B圖係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立體散熱裝置16的側視圖。如第7B圖所示,本實施例之立體散熱裝置16與第7A圖之立體散熱裝置15大致相同,其差異在於,立體散熱裝置更包含一第四鰭片組660。第四鰭片組660疊放於第三鰭片組650上方。第四鰭片組660包含多數個第四散熱鰭片662。這些第四散熱鰭片662沿縱向方向654彼此間隔並列。呈U字形之管體240之一部分放置於第四鰭片組660內,另部分從第四鰭片組660伸入第三鰭片組650內。
更具體地,第四鰭片組660面向第三鰭片組650之一面凹設有一橫向溝槽661。橫向溝槽661介於第四鰭片組660與第三鰭片組650之間,共同形成於若干個第四散熱鰭片662上。熱管202之管體240之第一段241位於橫向溝槽661內,且直接放置於第三鰭片組650上,且 每個第二段242從第四鰭片組660伸入其中一貫穿通道655內。在本實施例中,橫向溝槽661之寬度與管體240之第一段241之寬度大致相同,且貫穿通道655之寬度與管體240之第二段242之寬度大致相同。或者,橫向溝槽661之寬度大於管體240之第一段241之寬度,且貫穿通道655之寬度大於管體240之第二段242之寬度。
第8A圖係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立體散熱裝置17的局部側視圖。如第8A圖所示,本實施例之立體散熱裝置17與第7A圖之立體散熱裝置15大致相同,其差異在於,熱管201之管體230呈L字形,且管體230之一部分放置於第三鰭片組650之頂部651,另部分從第三鰭片組650之頂部651伸入第三散熱鰭片653內。
更具體地,呈L字形之管體230之第一段231位於這些第三散熱鰭片653之外,且直接放置於第三鰭片組650之頂部651,且第二段232從第三鰭片組650之頂部651伸入其中一貫穿通道655內。在本實施例中,貫穿通道655之寬度與管體230之第二段232之寬度大致相同,或貫穿通道655之寬度大於管體230之第二段232之寬度。
於一實施例中,管體230的第一段231面向第三鰭片組650之頂部651的表面為平面,但不以此為限。
第8B圖係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立體散熱裝置18的局部側視圖。如第8B圖所示,本實施例之立體散熱裝置18與第7B圖之立體散熱裝置16大致相同,其差異在於,熱管201之管體230為呈L字形,並非呈U字形。呈L字形之管體230共同位於第四鰭片組660及第三鰭片組650內。
更具體地,呈L字形之管體230之第一段231位於第四鰭片組660之橫向溝槽661內,且第二段232從第四鰭片組660伸入第三鰭片組650之其中一貫穿通道655內。在本實施例中,橫向溝槽661之寬度與管體230之第一段231之寬度大致相同,且貫穿通道655之寬度與管體230之第二段232之寬度大致相同。
綜上所述,上述各實施例中,均溫板及熱管皆包含高傳導係數的金屬材質或複合材質。傳導係數例如為熱傳導係數,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金屬材質例如為銅、鋁、不銹鋼或異質金屬等等,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工作流體例如為純水、無機化合物、醇類、酮類、液態金屬、冷煤、有機化合物或其混合物,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第一毛細結構及第二毛細結構為具有多孔隙的結構能提供毛細力驅動工作流體。舉例來說,毛細結構是由粉末燒結體、網格體、纖維體、溝槽、鬚晶或前述任意組合所製成,其中當上述毛細層為粉末燒結體時,粉末燒結體為形成於管內空間及內腔室的內壁的金屬粉末燒結(sintered metal);當上述毛細層為纖維體時,纖維體包含由複數纖維線所扭轉纏繞而成之纖維束。纖維線為金屬纖維線、玻璃纖維線、碳纖維線、聚合物纖維線或其他可引導工作流體的毛細材質,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最後,上述所揭露之各實施例中,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皆可被保護於本發明中。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11、12、13、14、15、16、17、18:立體散熱裝置
100:均溫板
110:蓋體
111:頂面
112:背面
120:殼體
121:內腔室
122:內面
123:底面
130:第一接頭
131:通道
131A:長軸方向
200、201、202:熱管
200A:第一熱管
200B:第二熱管
210:管體
211:長軸方向
212:管內空間
214:內壁
220:第二接頭
221:端面
222:封閉端
223:錐狀空間
230:管體
231:第一段
231A:長軸方向
231B:長軸方向
232:第二段
232A:長軸方向
233:彎折部
240:管體
241:第一段
241A:長軸方向
242:第二段
242A:長軸方向
243:彎折部
300:工作流體
400:第一毛細結構
410:第一片體
420:第二片體
500、501、502:第二毛細結構
510、511、512:第一區段
511A、512A:第一子區段
511B、512B:第二子區段
511C、512C:彎折區段
520:第二區段
530:第三區段
600:鰭片組
610、610A:散熱鰭片
611:第一間隙
612:第二間隙
620:第一鰭片組
621、621A:第一散熱鰭片
630:第二鰭片組
640:梯形體
641:頂面
642:底面
643:傾斜部
644:空隙
645:第二散熱鰭片
646:橫向方向
647:直線部
650:第三鰭片組
651:頂部
652:底部
653:第三散熱鰭片
654:縱向方向
655:貫穿通道
660:第四鰭片組
661:橫向溝槽
662:第四散熱鰭片
M:區域
D1、D2:最大內徑
S:焊料接合部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圖式之說明如下: 第1圖係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立體散熱裝置的局部分解圖; 第2圖為第1圖之立體散熱裝置於區域M的局部剖視圖; 第3圖係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立體散熱裝置的局部側視圖; 第4圖係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立體散熱裝置的立體圖; 第5圖係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立體散熱裝置的立體圖; 第6A圖係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立體散熱裝置的立體圖; 第6B圖係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立體散熱裝置的側視圖; 第7A圖係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立體散熱裝置的側視圖; 第7B圖係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立體散熱裝置的側視圖; 第8A圖係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立體散熱裝置的局部側視圖;以及 第8B圖係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立體散熱裝置的局部側視圖。
國內寄存資訊(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國外寄存資訊(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10:立體散熱裝置
100:均溫板
110:蓋體
111:頂面
120:殼體
130:第一接頭
131:通道
131A:長軸方向
200:熱管
210:管體
211:長軸方向
220:第二接頭
222:封閉端
S:焊料接合部
M:區域

Claims (16)

  1. 一種立體散熱裝置,包括:一均溫板,包含一蓋體、一殼體與至少一第一接頭,該殼體與該蓋體相互密封,並於該殼體與該蓋體之間形成一內腔室,該至少一第一接頭形成於該蓋體之頂面且具有一接通該內腔室之通道;至少一熱管,具有一管內空間與至少一第二接頭,該至少一第二接頭套接且圍繞該至少一第一接頭,使得該至少一第二接頭的端面直接接觸該均溫板之一面,該管內空間透過該通道接通該內腔室;一工作流體,填注在該管內空間及該內腔室內;至少一焊料接合部,連接該至少一第二接頭與該均溫板之該面,用以將該至少一熱管與該均溫板結合為一體;一第一毛細結構,位於該內腔室內,包含一第一片體,該第一片體直接形成於該殼體面向該蓋體之一面,用以引導該工作流體之流動;以及一第二毛細結構,包括一第一區段與至少一第二區段,該第一區段固定地位於該管內空間內,且連接該第二區段,該第二區段自該第一區段之一端彎折地延伸,位於該內腔室內,並且連接該第一毛細結構,用以引導該工作流體之流動,其中該第一片體直接疊合於該第二毛細結構之該第二區段與該殼體之間。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立體散熱裝置,其中該至 少一第二接頭連接且圍繞該至少一熱管之一端,且自該至少一熱管之該端朝遠離該至少一熱管及該至少一第一接頭之方向逐漸外擴,使得該至少一第二接頭圍繞出一錐狀空間,其中該錐狀空間之最大口徑大於該管內空間之最大口徑。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立體散熱裝置,其中該焊料接合部圍繞該至少一第一接頭之周緣,且封閉地填充至該至少一第一接頭、該至少一第二接頭與該均溫板之間的間隙內。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立體散熱裝置,其中該第一毛細結構包含一第二片體,該第二片體直接形成於該蓋體面向該殼體之一面;以及該第二毛細結構之該第一區段之一部分位於該內腔室內,且接觸該第一毛細結構之該第一片體或該第二片體。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立體散熱裝置,更包含:一鰭片組,包含多數個散熱鰭片,該些散熱鰭片彼此平行且間隔並列,且同時受到該至少一熱管所貫穿。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立體散熱裝置,其中該至少一熱管呈直線狀、L字形與U字形其中之一。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立體散熱裝置,其中該至少一第一接頭之數量為二個;該至少一熱管之數量為一個,該至少一第二接頭之數量為二個,且分別位於該至少一熱管之二相對端,其中該至少一熱管之該些第二接頭分別套接對應之該些第一接頭其中一者;以及該第二毛細結構之該至少一第二區段之數量為二個,且分別連接該第一區段之二相對端,其中該些第二區段分別連接該內腔室內之該第一毛細結構。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立體散熱裝置,更包含:一第三鰭片組,包含相對之一頂部與一底部,該底部連接該均溫板之頂面,該第三鰭片組包含多數個第三散熱鰭片,該些第三散熱鰭片沿一縱向方向彼此間隔並列,該縱向方向正交該均溫板之該頂面之一法線方向,其中該至少一熱管呈U字形,且該至少一熱管之一部分放置於該第三鰭片組之該頂部上,另部分從該第三鰭片組之該頂部伸入該些第三散熱鰭片內。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立體散熱裝置,更包含:一第三鰭片組,位於該均溫板上,包含多數個第三散熱鰭片,該些第三散熱鰭片沿一縱向方向彼此間隔並列,該縱向方向正交該均溫板之頂面之一法線方向;以及一第四鰭片組,疊放於該第三鰭片組上,包含多數個第 四散熱鰭片,該些第四散熱鰭片沿該縱向方向彼此間隔並列,其中該至少一熱管呈U字形,且位於該第三鰭片組及該第四鰭片組內。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立體散熱裝置,更包含:一第三鰭片組,包含相對之一頂部與一底部,該底部連接該均溫板之頂面,該第三鰭片組包含多數個第三散熱鰭片,該些第三散熱鰭片沿一縱向方向彼此間隔並列,該縱向方向正交該均溫板之該頂面之一法線方向,其中該至少一熱管呈L字形,且該至少一熱管之一部分放置於該第三鰭片組之該頂部,另部分從該第三鰭片組之該頂部伸入該些第三散熱鰭片內。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立體散熱裝置,更包含:一第三鰭片組,位於該均溫板上,包含多數個第三散熱鰭片,該些第三散熱鰭片沿一縱向方向彼此間隔並列,該縱向方向正交該均溫板之頂面之一法線方向;以及一第四鰭片組,疊放於該第三鰭片組上,包含多數個第四散熱鰭片,該些第四散熱鰭片沿該縱向方向彼此間隔並列,其中該至少一熱管呈L字形,位於該第三鰭片組及該第四鰭片組內。
  12. 一種立體散熱裝置,包括:一均溫板,包含一內腔室與至少一第一接頭,該至少一第一接頭具有一接通該內腔室之通道;至少一熱管,具有一管內空間與至少一第二接頭,該至少一第二接頭套接且圍繞該至少一第一接頭,使得該至少一第二接頭的端面直接接觸該均溫板之一面,該管內空間透過該通道接通該內腔室;一工作流體,填注在該管內空間及該內腔室內;至少一焊料接合部,連接該至少一第二接頭與該均溫板之該面,用以將該至少一熱管與該均溫板結合為一體;二第一鰭片組,間隔地位於該均溫板上,每一該些第一鰭片組包含多數個第一散熱鰭片,該至少一熱管為複數個,每一該些熱管具有一長軸方向,該長軸方向垂直通過該均溫板之頂面,該些第一散熱鰭片沿該長軸方向間隔並列,該些熱管包含至少一第一熱管以及至少一第二熱管,該些第一鰭片組其中一者的該些第一散熱鰭片受到該至少一第一熱管所垂直貫穿,該些第一鰭片組其中另一者的該些第一散熱鰭片受到該至少一第二熱管所垂直貫穿;一第二鰭片組,包含一梯形體,該梯形體介於該些第一鰭片組之間,該梯形體包含多數個第二散熱鰭片,該些第二散熱鰭片沿一正交該長軸方向之橫向方向於該均溫板上間隔並列,其中該梯形體具有一頂面、一底面與二相對之傾斜部,該底面相對該頂面且固接至該均溫板上,該頂面位於該些 傾斜部之間,每一該些傾斜部與相鄰之該些第一鰭片組其中之一相隔出一空隙,其中任二相鄰之該些第一散熱鰭片之間具有一第一間隙,且該均溫板與最接近該均溫板之該些第一散熱鰭片其中之一具有一第二間隙,該第二間隙大於該第一間隙。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立體散熱裝置,其中該至少一第二接頭連接且圍繞該至少一熱管之一端,且自該至少一熱管之該端朝遠離該至少一熱管及該至少一第一接頭之方向逐漸外擴,使得該至少一第二接頭圍繞出一錐狀空間,其中該錐狀空間之最大口徑大於該管內空間之最大口徑。
  14. 如請求項12所述之立體散熱裝置,其中該均溫板包含一蓋體與一殼體,該殼體與該蓋體相互密封,並於該殼體與該蓋體之間形成該內腔室,該至少一第一接頭形成於該蓋體之一頂面。
  15. 如請求項12所述之立體散熱裝置,其中該焊料接合部圍繞該至少一第一接頭之周緣,且封閉地填充至該至少一第一接頭、該至少一第二接頭與該均溫板之間的間隙內。
  16. 如請求項12所述之立體散熱裝置,更包含: 一第一毛細結構,位於該內腔室內,用以引導該工作流體之流動;以及一第二毛細結構,包括一第一區段與至少一第二區段,該第一區段固定地位於該管內空間內,且連接該第二區段,該第二區段自該第一區段之一端彎折地延伸,位於該內腔室內,並且連接該第一毛細結構,用以引導該工作流體之流動。
TW110117321A 2020-07-20 2021-05-13 立體散熱裝置 TWI8093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063053953P 2020-07-20 2020-07-20
US63/053,953 2020-07-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04842A TW202204842A (zh) 2022-02-01
TWI809391B true TWI809391B (zh) 2023-07-21

Family

ID=76549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0)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16527U TWM610451U (zh) 2020-07-20 2020-12-14 記憶體散熱器
TW109144315A TWI728942B (zh) 2020-07-20 2020-12-15 散熱模組
TW110202406U TWM612891U (zh) 2020-07-20 2021-03-05 圖案化發光散熱鰭片組
TW110205163U TWM621682U (zh) 2020-07-20 2021-05-07 立體散熱裝置
TW110116546A TWI768877B (zh) 2020-07-20 2021-05-07 均溫板結構
TW110116543A TWI776497B (zh) 2020-07-20 2021-05-07 立體散熱裝置
TW110205165U TWM617759U (zh) 2020-07-20 2021-05-07 均溫板結構
TW110205439U TWM616962U (zh) 2020-07-20 2021-05-13 立體散熱裝置
TW110117321A TWI809391B (zh) 2020-07-20 2021-05-13 立體散熱裝置
TW110206477U TWM617046U (zh) 2020-07-20 2021-06-04 掀蓋式電子裝置及其樞轉式散熱裝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8)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16527U TWM610451U (zh) 2020-07-20 2020-12-14 記憶體散熱器
TW109144315A TWI728942B (zh) 2020-07-20 2020-12-15 散熱模組
TW110202406U TWM612891U (zh) 2020-07-20 2021-03-05 圖案化發光散熱鰭片組
TW110205163U TWM621682U (zh) 2020-07-20 2021-05-07 立體散熱裝置
TW110116546A TWI768877B (zh) 2020-07-20 2021-05-07 均溫板結構
TW110116543A TWI776497B (zh) 2020-07-20 2021-05-07 立體散熱裝置
TW110205165U TWM617759U (zh) 2020-07-20 2021-05-07 均溫板結構
TW110205439U TWM616962U (zh) 2020-07-20 2021-05-13 立體散熱裝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06477U TWM617046U (zh) 2020-07-20 2021-06-04 掀蓋式電子裝置及其樞轉式散熱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3) US20220018609A1 (zh)
CN (13) CN213907324U (zh)
TW (10) TWM610451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3907324U (zh) * 2020-07-20 2021-08-06 双鸿电子科技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具有防电磁波干扰的散热装置
CN214426509U (zh) * 2021-03-18 2021-10-19 广东英维克技术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
US20230247799A1 (en) * 2022-02-01 2023-08-03 Cisco Technology, Inc. Heat pipe with localized heatsink
CN218417125U (zh) * 2022-02-18 2023-01-31 安徽维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
TWI807699B (zh) * 2022-03-17 2023-07-01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熱傳轉軸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38257B1 (en) * 2002-12-02 2004-05-18 Aai-Sol Electronics Heat sink
TWM399307U (en) * 2010-07-02 2011-03-01 Uni Calsonic Corp Looped heat dissipation module
CN110679207A (zh) * 2017-05-25 2020-01-10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冷却装置
CN111076583A (zh) * 2019-11-26 2020-04-28 深圳兴奇宏科技有限公司 散热元件结合结构
TWM616962U (zh) * 2020-07-20 2021-09-11 雙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立體散熱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27703A1 (en) * 2006-03-31 2007-10-04 Bhatti Mohinder S Evaporatively cooled thermosiphon
JP4714638B2 (ja) * 2006-05-25 2011-06-29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ヒートシンク
CN101941072B (zh) * 2009-07-08 2013-06-05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平板式热管的制造方法
US11073340B2 (en) * 2010-10-25 2021-07-27 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assive two phase heat transfer systems
CN102163910B (zh) * 2011-03-29 2013-1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源模块以及应用该电源模块的电子设备
TWI588439B (zh) * 2015-05-25 2017-06-21 訊凱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立體導熱結構及其製法
JP6062516B1 (ja) * 2015-09-18 2017-01-18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ヒートシンク
US10119766B2 (en) * 2015-12-01 2018-11-06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CN107278089B (zh) * 2016-04-07 2019-07-19 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热导结构
US20170312871A1 (en) * 2016-04-30 2017-11-02 Taiwan Microloops Corp. Assembly structure of heat pipe and vapor chamber and assembly method threreof
US20170314873A1 (en) * 2016-04-30 2017-11-02 Taiwan Microloops Corp. Heat conduction module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201742541A (zh) * 2016-05-27 2017-12-01 雙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熱裝置
US10663231B2 (en) * 2016-06-08 2020-05-26 Delta Electronics, Inc.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heat conducting device
TWM556324U (zh) * 2016-06-17 2018-03-01 超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熱裝置
TWM533401U (en) * 2016-06-21 2016-12-01 Tai Sol Electronics Co Ltd Heat dissipation apparatus
CN206237732U (zh) * 2016-12-16 2017-06-09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装置以及具有其的智能硬件
US11054189B2 (en) * 2017-05-03 2021-07-06 Socpra Sciences Et Genie S.E.C. Polymer-based heat transfer device and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7557825B (zh) * 2017-07-21 2019-11-05 林进东 铜粉金属镀层、金属基板、节能防胀爆散热装置及其制备工艺
TWI634303B (zh) * 2017-07-31 2018-09-01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均熱板
TWI635386B (zh) * 2017-08-18 2018-09-11 雙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熱裝置
TWM562957U (zh) * 2018-04-13 2018-07-01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熱單元結合強化結構
US20200068745A1 (en) * 2018-08-22 2020-02-27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of electronic device
TWI681162B (zh) * 2019-03-14 2020-01-01 大陸商深圳興奇宏科技有限公司 均溫板結構
TWM582575U (zh) * 2019-04-26 2019-08-21 大陸商深圳興奇宏科技有限公司 Composite uniform temperature plate structure
TWM590849U (zh) * 2019-11-26 2020-02-11 大陸商深圳興奇宏科技有限公司 散熱元件結合結構
TWM597424U (zh) * 2020-03-27 2020-06-21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熱裝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38257B1 (en) * 2002-12-02 2004-05-18 Aai-Sol Electronics Heat sink
TWM399307U (en) * 2010-07-02 2011-03-01 Uni Calsonic Corp Looped heat dissipation module
CN110679207A (zh) * 2017-05-25 2020-01-10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冷却装置
CN111076583A (zh) * 2019-11-26 2020-04-28 深圳兴奇宏科技有限公司 散热元件结合结构
TWM616962U (zh) * 2020-07-20 2021-09-11 雙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立體散熱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83120U (zh) 2021-06-29
CN215269229U (zh) 2021-12-21
CN113959245A (zh) 2022-01-21
TWM617046U (zh) 2021-09-11
TWM610451U (zh) 2021-04-11
CN214545253U (zh) 2021-10-29
CN215222826U (zh) 2021-12-17
US11698229B2 (en) 2023-07-11
CN113966135A (zh) 2022-01-21
CN215491237U (zh) 2022-01-11
TWM616962U (zh) 2021-09-11
CN215500169U (zh) 2022-01-11
CN213907324U (zh) 2021-08-06
TWI776497B (zh) 2022-09-01
TWI768877B (zh) 2022-06-21
TWM612891U (zh) 2021-06-01
TW202204842A (zh) 2022-02-01
TW202204839A (zh) 2022-02-01
CN215466658U (zh) 2022-01-11
CN113966134A (zh) 2022-01-21
CN215499871U (zh) 2022-01-11
CN215491238U (zh) 2022-01-11
TWM617759U (zh) 2021-10-01
US20220018608A1 (en) 2022-01-20
TWM621682U (zh) 2022-01-01
TWI728942B (zh) 2021-05-21
US20220018610A1 (en) 2022-01-20
TW202204840A (zh) 2022-02-01
TW202205567A (zh) 2022-02-01
US20220018609A1 (en) 2022-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809391B (zh) 立體散熱裝置
TWI317006B (zh)
JP2011138974A (ja) ヒートシンク
CN114777540B (zh) 一种多级v形沟槽吸液芯热二极管及其加工方法
JP2016015441A (ja) 半導体装置
CN215500211U (zh) 散热装置
US20130105131A1 (en) Flattened heat pipe
WO2006014288A1 (en) Micro heat pipe with wedge capillaries
CN110943058A (zh) 一种散热器
CN211607177U (zh) 抗重力复合能道强制导流均温板、散热器及电子产品
TWI802373B (zh) 散熱模組
JP4080479B2 (ja) 液冷式冷却装置の冷却器
TWM631832U (zh) 散熱模組
US20120024500A1 (en) Thermosyphon for cool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JP2014115054A (ja) 自励振動式ヒートパイプ
TWI600367B (zh) 整合式散熱裝置
TWM461300U (zh) 散熱模組
TWI708038B (zh) 利用相變化傳熱的散熱裝置
CN211352907U (zh) 一种热虹吸翅片板
CN214256983U (zh) 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4800461U (zh) 散热设备
CN209994756U (zh) 超薄导热装置
WO2022230295A1 (ja) 熱拡散デバイス
TW202238063A (zh) 散熱模組
CN110996627A (zh) 一种热虹吸翅片板